第一篇:信息化培训学习总结
信息化培训学习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信息化培训学习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信息化培训学习总结120xx年11月17日至20日,我有幸参加了湖南省教育信息化管理干部培训班。这次培训历时4天,参加培训的有来自怀化、湘西自治州中小学的176名市州县教育局主管教育信息的领导、校长、副校长。这次培训课程安排紧凑、内容丰富,授课老师有的是省教育厅主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专家,有的是省内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做的很好的学校校长,授课方式让人耳目一新。除了上课,在生活方面主办方也考虑的非常周到,饭菜丰盛可口、房间干净舒服,总之,这是一次让人非常难忘的培训。
对于我个人,我认为这次培训班举办的非常有意义,非常有必要,因为它让我充实了更多的理论知识,更让我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特别是省教育厅王健厅长的《人人通讲析》、黄国圣主任的《湖南省教育系统网络信息安全工作部署》、潘军主任的《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龚明斌的《校长及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周艳校长的《我们和信息化面对面》,让我收获颇多。加之与来自不同县市区的同仁们聚集一堂,相互交流借鉴工作经验、思路方法,较全面的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以下是这次学习的几点:
一、新精神的解读,了解了新的形势
开课第一天我们就学习了教育信息化的定义及发展趋势、规划和思考。20xx年9月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把教育风格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特别是王健厅长的报告,让我第一次知道了三通两平台的定义,三通为:推动宽带网络校校通,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推动优质资源班班通,加快内容建设与共享;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两平台为: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他还指出,实现三通两平台,硬件不是目的,应用是根本,教师是关键、普及是目标。信息技术可以对中国的教育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可以提高中国人工作和生活的质量,面对全球化,面对复杂的社会,人脑思维是远远不够,一定要人机思维,要熟悉和实践教育信息化,加速教育的信息化。
二、新概念的学习,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理论水平
目前在我们的生活中技术越来越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复杂。我们要改变以往的传统观念,技术不是一种技能,而是一种基本素养。教师在课堂上要从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手段整合要慢慢过渡到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手段融合,要向教育与技术的融合,人和技术的愈合,技术与技术的融合方向迈进。在信息社会中的人的生存是一种信息化的生存。
作为一名教师也必须改变我们去信息技术的偏见与看法,许多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会带给学生许多负面的影响,比如沉迷游戏、黄色不良信息、进入陌生的交际圈。对于这种情况隔离并不是办法,我们教师要做到的是要正确引导,关键是要找到正确的替代品,让学生有成就感。听过课以后,我着实对以前我校没收学生手机的做法感到羞愧。如果今天的教育和老师不生活在未来,未来的学生将会生活在过去。通过专家们的讲课,我还了解到一种新的概念,就是云计算的概念。目前许多的行业引进了云计算,而教育云也成为了新热点,并纳入了国家规划当中。教育云代表教育信息化的第三个浪潮,它具有集中管理、按需扩展,使计算机灵活、减少硬件设备的成本、减少管理创新的复杂性等特点。这次接触到的新词语还有移动终端、自定义、大数据、物联网、微课、MOOC。
三、现代化教学技术的科学性和优越性,将信息技术用于教学中,教师能省时省力,学生能根据直观演示轻松地获取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1、掌握信息化教育技术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教育信息化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大力促进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潮流。作为一名教师,应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把握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把握信息化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需要
将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有助于教师整合教育资源,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信息教育技术是新型的科学教育技术,能弥补陈旧教学中的不足,传统的教育手段费时费力,不利于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把握知识,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益。只有充分把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用于教学中,才能提高教学效益。
3、积极应用信息化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技能的需要
实践是学习的目标,也是提高应用能力的手段,教师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才能在应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不段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中学习并提高自身教育技能。
4、终身学习是使自己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止步不前,那么就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就不能胜任教育工作,要认清形式,勇于挑战,树立信心,不断学习,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来完善自身素质,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实现自身教育水平得到持续发展,在不同阶段都能胜任教学工作。
四、增强了危机感。
这次培训,让我从新的角度和新的高度认识了信息化教育,在信息化即将引发教育的深刻变革的今天,我感受到自己信息技术素养的低微和薄弱。我省将在20xx年要实现教育信息化,而作为教育信息化的管理者和引领者,我深深的感到有了危机感。在今后一段时间,如何引导老师建立自己的空间,将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将教育信息化实施于教育教学管理中,我都面临的一系列的难题。不学习就要落后,不乘势而上必将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我将开动脑筋、转变思想,加强学习,落实培训,抓住机遇,尽自己所能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工作中,并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积极和坚决的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实施,争取将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信息化培训学习总结220xx年2月22日、23日,我有幸参加了惠农区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和惠农区第三批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培训。为期2天的培训,深感自己与当今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的差距,也深刻的认识到了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可发挥重要的作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深刻的认识到了只有不断的学习,接受新理念、新技术、新事物,学会并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才能跟上现代教育的步伐。现将参加这次培训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提高了教育信息技术的素养。第一天上海师范大学鲍贤清教授《微时代的教育创新》的讲座,第二天宁夏教研室信息教研员杨宏轩老师《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的讲座,让我认识到:教师的教学是一门科学,需要研究,需要创新,教育信息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更要研究,创新。同时,我也认识到教师的成长也离不开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使老师面临着如何合理运用教育信息技术,如何使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最大的功效。通过此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学会把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中能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条理更清晰,学生更明白易懂,让教学过程更明朗化,可以为教学增添光彩和活力。
2、提高了专业知识水平。这次给我们培训的老师,他们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等专业知识水平、敬业精神都是一等一的。经过他们耐心细致的讲解,让我认识到学无止尽,教育思想、教学观念还有待于不断地提高。特别是2天培训所学到的东西,更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尝试、运用。真正的把教学和教育信息技术整合,融会贯通。
3、教育理念不断得到更新。通过2天得培训,使我逐步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了解了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理论,在教学活动中更能如鱼得水、调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方法,联系学校及学生的实际合理地把教育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也使我发现了自己在教育信息技术中需解决的问题,发现了在教学中运用教育信息技术的差距与不足。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教育信息技术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得更有深度,使我感到比原来站得高了,看得远了,有一种“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感觉。我一定把这些感悟用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并不断的完善它。把教育信息技术合理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实效。
信息化培训学习总结3XX年xx县第一批中小学骨干教师赴xx师范大学培训工作已经结束,在这一个月的学习中,培训研修班16名学员牢记使命,按照培训日程安排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现将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回顾
1、领导重视,任务明确。本次培训是xx县派往xx师范大学学习教育信息化的第三批,xx县高效课堂建设进入了一个持续深入推进的阶段,XX年xx县教体局提出“321”战略举措,在高效课堂构建中的关键建设是业精于勤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有了高素质的教师,课改才能有保障。县局经过推荐、审核等程序,遴选16名骨干教师组成研修班,并在培训临行前的动员会上,给研修班提出了明确的任务。除在教育信息化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方面学习外,思考学生情商和民主教学的构建,实现教学方式的革新。
2、方式合理,注重实践。成人教育方式很重要,针对研修班的学习任务和实际情况,xx师范大学理想信息软件工程学院在前期培训沟通的基础上,制订了较为合理的培训方案,培训全程按照“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集中讲授与交流研讨相结合、定点培训与外出观摩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三结合中突出了学员的实践操作,在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在一个月的培训中,我们先后到长春市浙江路小学、天津路小学和师大二附小等三所小学进行了教学观摩,直接感受智慧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
3、理论指引,突出融合。教育信息化的理念学习是实践操作的基础,有了正确的理论才能指导正确的教学活动,才能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东师理想倡导教育信息环境下的智慧教育,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发展学生的能力。在培训中,我们聆听了东师理想为我们安排的五场讲座:朱玉民教授的《数字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基本模式及应用方法创新》(第九讲)、赵玉铨教授的《智慧教育视野下的教师专业成长》、程帅老师的《从翻转课堂到微课》、吉喆老师的《微课录制的软件和制作》、长春市宽城区浙江路小学高级教师窦继红的《网络环境下的智慧教育实践探究》,并观看了钟绍春教授、刘茂森教授、郝淑霞的讲座视频。讲座中教授们用生动鲜活的案例为我们系统地阐述了信息化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途径、方法,通过理论的学习,我们渐渐明晰了智慧教育的内涵和智慧教育视野下的课堂教学模型。
4、牢记使命,扎实研修。先进的、科学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去执行,从教师的备课开始将智慧教育的思想融入其中,这是教学的规律,也是我县高效课堂建设的要求。本次培训研修,我们培训学员怀揣着局领导的期望,每个人都感到压力重重,在东师大抓住一切机会和教授们、老师们交流,向他们请教智慧课堂的构建,每有收获必撰写心得体会及时记录下来。一个月的培训,我们先后撰写了十篇心得体会。东师大倡导的智慧教育是依托东师理想教学平台的支持实现的,它为教师备课、讲课、组织学生学习搭建高效的数字化环境,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动态化组合教学软件,解决个性化教学软件制作困难的问题。我们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认真熟悉着每一项功能,并在设计中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提出的想法,提请技术人员进一步开发软件,以支撑自己的教学。
二、研修效果
1、更新了观念,明晰了智慧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型。通过培训,参加培训的教师普遍反映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拓宽了思路,对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认识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对自身的素质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从朱玉民教授的讲座中,我们明白了信息要物化才能传播,教师要以单元知识系统树的绘制来有效地把握教材,寻求到教材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点,从而实施智慧教育;从钟绍春教授、刘茂森教授的讲座视频中,我们对优化整合教学的基本途径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明确了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想完成这个过程,情商远比智商重要,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任务,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驱动学生运用智商持续完成任务,并能通过教师的评价把学生的差异反馈出来,营造宽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3、关于信息化应用标准。评价课堂教学需要一定的标准,有了评价标准就能做到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相结合,才能做到客观。智慧教育视野下的课堂也不例外。培训中只是让我们在智慧教育的理念下设计教学、说课,没有给出一个可量化的评价标准,我们比较疑惑:究竟这个媒体用在这里合不合适?应用了这个媒体效果如何?和东师理想的老师们谈起这个问题时,据说现阶段也没有一个评价标准,这可算是本次培训的一个遗憾。当然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教师可在今后的教学中做点研究,在智慧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摸索。
总之,培训学习只是为我们打开了教育信息化的一扇窗,专家的理论讲座为我们指引方向,教学观摩为我们在学科与现代教技术融合提供了教学模型,自己设计教学说课熟悉了智慧教育的操作,专家点评磨课为我们的教学指点了迷津。在教学中,我们要坚定信心,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智慧教育的理念,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
信息化培训学习总结4这段时间,我有幸参加了中国电信和电教馆联合组织的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聆听了不同地域,城市与乡村信息化建设优秀单位“种子”校长的讲座,收获颇丰,感触颇深。
深受震撼的同时,我也深思,如何将信息化教学推向深入,以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一、品质提升,理念先行
信息化发展必须要首先转变校长、班子及教师的陈旧思想观念。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部分,但绝不是几台电脑,连上了互联网,加几台多媒体设备就是实现了教育信息化。要提升办学品质,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和经费投入的力度当然非常必要;尽管保持学生良好学业成绩仍然重要,但不是学生发展的唯一要求;尽管教育资源的均等配置和教育质量的标准化仍然必要;但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多样化教育的新诉求。我们要通过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师生关系的和谐,让家长和社会从学生的健康成长中,看到实实在在的教育进步,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利益。“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信息化为内涵发展服务必将成为我们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教育云平台能让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让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并让学校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碎片化、共享化、校方管理手段智能化、家长学校互动实时化。”在云平台系统中,学生、教师可以建立个人的网络空间,教师除了日常授课外,可以将教学课件、课后心得、班级管理等内容上传到空间,供学生下载学、交流;这一系统是一个实名制、组织化、可控可管的体系,将成为教师、学生、家长的社交平台,实现教育信息化、管理科学化;利用云平台,学校可随时在课堂应用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在信息化环境中的“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网络协作教研”等教学活动将得到深入开展……
目前农村学校信息化发展距此尚有一段距离,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加快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在我县,近年来掀起了教育信息化建设浪潮,在经费投入、软硬件平台建设和应用推进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结合现有条件,我们还要从以下方面努力:
1、加强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
信息化教学环境,决不是硬件系统,而是人机有机融合的综合系统,与传统的教学环境相比,其具有明显的优势。在这几年里,为了能适应学生信息化学需要,学校逐步建立了宽带校园网、计算机教室、电子备课室、班班通多媒体等等。有了这些硬件设施,我们就要充分的用起来,使之融入我们的课堂,利用这难得的有利条件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环境,努力地让孩子们提高学兴趣,拓宽知识面,增强各方面的能力。跟大城市相比或许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但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之下,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会越来越丰富,孩子们的学效果会越来越好。
2、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科研工作
与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以及教育质量提升的需求相对应,加强教科研工作,深入推进信息化环境下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育科研水平,科学优化课堂教学,势在必行。
因为信息化硬件资源是死的,呆板的,而教学模式中的交互作用过程和学生学新知识的认识过程却是活的,能动的。因此,构建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人(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充分发挥出教育信息化的最大效益,也使我们学校建成的信息化教育硬件能物有所值和物尽所值。所以,在教育信息化条件下,促进教师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科学优化课堂教学,是我们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
3、持续推进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作为农村小学,确实需要培养出适应教育信息化的新型教师队伍。建立了信息化教学环境,有了信息化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教育信息资源,在教育信息化所需的基本条件基本具备的情况下,要走好走远教育信息化下一步的工作便是转化教师的职能,将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学资源的管理者及研究者”,目前,这一工作也是制约我校教育信息化前进的重要因素。对此,当务之急应是持续推进和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从头从快从优开展信息技术的培训,切实地转变教师职能,这项工作已刻不容缓,也只有这样才能将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目前我县已经进行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分批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学校的信息化工作作了较好的铺垫。下一步的工作是,将这些培训成果推广、普及开,带动起来,应用起来。通过课堂教学练兵、优质课例评比展示等形式,形**人会用、人人善用的效果。巩固和提升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成效,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以上只是通过本次学一点粗浅认识,感谢上级提供的这次学机会,希望有机会参加更多的学,有得更多的收获。
信息化培训学习总结5XX年xx县第一批中小学骨干教师赴xx师范大学培训工作已经结束,在这一个月的学习中,培训研修班16名学员牢记使命,按照培训日程安排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现将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回顾
1.领导重视,任务明确。本次培训是xx县派往xx师范大学学习教育信息化的第三批,xx县高效课堂建设进入了一个持续深入推进的阶段,XX年xx县教体局提出“321”战略举措,在高效课堂构建中的关键建设是业精于勤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有了高素质的教师,课改才能有保障。县局经过推荐、审核等程序,遴选16名骨干教师组成研修班,并在培训临行前的动员会上,给研修班提出了明确的任务。除在教育信息化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方面学习外,思考学生情商和民主教学的构建,实现教学方式的革新。
2.方式合理,注重实践。成人教育方式很重要,针对研修班的学习任务和实际情况,xx师范大学理想信息软件工程学院在前期培训沟通的基础上,制订了较为合理的培训方案,培训全程按照“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集中讲授与交流研讨相结合、定点培训与外出观摩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三结合中突出了学员的实践操作,在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在一个月的培训中,我们先后到长春市浙江路小学、天津路小学和师大二附小等三所小学进行了教学观摩,直接感受智慧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
3.理论指引,突出融合。教育信息化的理念学习是实践操作的基础,有了正确的理论才能指导正确的教学活动,才能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东师理想倡导教育信息环境下的智慧教育,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发展学生的能力。在培训中,我们聆听了东师理想为我们安排的五场讲座:朱玉民教授的《数字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基本模式及应用方法创新》(第九讲)、赵玉铨教授的《智慧教育视野下的教师专业成长》、程帅老师的《从翻转课堂到微课》、吉喆老师的《微课录制的软件和制作》、长春市宽城区浙江路小学高级教师窦继红的《网络环境下的智慧教育实践探究》,并观看了钟绍春教授、刘茂森教授、郝淑霞的讲座视频。讲座中教授们用生动鲜活的案例为我们系统地阐述了信息化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途径、方法,通过理论的学习,我们渐渐明晰了智慧教育的内涵和智慧教育视野下的课堂教学模型。
4.牢记使命,扎实研修。先进的、科学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去执行,从教师的备课开始将智慧教育的思想融入其中,这是教学的规律,也是我县高效课堂建设的要求。本次培训研修,我们培训学员怀揣着局领导的期望,每个人都感到压力重重,在东师大抓住一切机会和教授们、老师们交流,向他们请教智慧课堂的构建,每有收获必撰写心得体会及时记录下来。一个月的培训,我们先后撰写了十篇心得体会。东师大倡导的智慧教育是依托东师理想教学平台的支持实现的,它为教师备课、讲课、组织学生学习搭建高效的数字化环境,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动态化组合教学软件,解决个性化教学软件制作困难的问题。我们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认真熟悉着每一项功能,并在设计中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提出的想法,提请技术人员进一步开发软件,以支撑自己的教学。
二、研修效果
1.更新了观念,明晰了智慧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型。通过培训,参加培训的教师普遍反映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拓宽了思路,对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认识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对自身的素质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从朱玉民教授的讲座中,我们明白了信息要物化才能传播,教师要以单元知识系统树的绘制来有效地把握教材,寻求到教材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点,从而实施智慧教育;从钟绍春教授、刘茂森教授的讲座视频中,我们对优化整合教学的基本途径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明确了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想完成这个过程,情商远比智商重要,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任务,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驱动学生运用智商持续完成任务,并能通过教师的评价把学生的差异反馈出来,营造宽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教学的起点是源于学生的内驱力,智慧教育需要以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完成不了的再给学生学习工具获取,再不行的话就讲授让他听懂。这是钟院长在说课点评中反复提到的智慧教育模型。我们明白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重要性,只有在这种智慧教育模型的指引下,才能设计出有别于传统的授导式课堂的教学,真正促进孩子的个性化发展。
2.提高了能力,能根据学科特点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学习中,我们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得到提高,教学设计的水平得到提升。在我们对东师理想教学平台反复熟悉摸索的基础上,我们运用该平台进行了教学的设计并进行了三次磨课。在磨课活动中,我们认真结合6位专家的讲座,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把智慧教育的理念、微课等教育方式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从专家教授的指导中我们也发现了教学过程中的许多不足,以及今后要努力的方向。专家评课后,我们再相互交换意见、心得、体会,根据专家的意见,对课堂教学重新整理、构建,准备第二轮的磨课。第一轮的磨课意在尝试、实践,有抛砖引玉的意思,第二轮的磨课旨在反思与深化,第三轮的'磨课重在创造与再提升。通过磨课,我们逐渐找到了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路径——在找准学生急需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借助信息化支撑技术,驱动学生去探究,在自主合作中发展思维,形成学习能力。
信息化培训学习总结6这段时间,我有幸参加了中国电信和xx电教馆联合组织的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聆听了不同地域,城市与乡村信息化建设优秀单位“种子”校长的讲座,收获颇丰,感触颇深。
深受震撼的同时,我也深思,如何将信息化教学推向深入,以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一、品质提升,理念先行
信息化发展必须要首先转变校长、班子及教师的陈旧思想观念。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部分,但绝不是几台电脑,连上了互联网,加几台多媒体设备就是实现了教育信息化。要提升办学品质,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和经费投入的力度当然非常必要;尽管保持学生良好学业成绩仍然重要,但不是学生发展的唯一要求;尽管教育资源的均等配置和教育质量的标准化仍然必要;但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多样化教育的新诉求。我们要通过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师生关系的和谐,让家长和社会从学生的健康成长中,看到实实在在的教育进步,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利益。“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信息化为内涵发展服务必将成为我们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教育云平台能让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xx,让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并让学校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碎片化、共享化、校方管理手段智能化、家长学校互动实时化。”在云平台系统中,学生、教师可以建立个人的网络空间,教师除了日常授课外,可以将教学课件、课后心得、班级管理等内容上传到空间,供学生下载学xx、交流;这一系统是一个实名制、组织化、可控可管的体系,将成为教师、学生、家长的社交平台,实现教育信息化、管理科学化;利用云平台,学校可随时在课堂应用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在信息化环境中的“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网络协作教研”等教学活动将得到深入开展……
目前农村学校信息化发展距此尚有一段距离,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xx加快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在我县,近年来掀起了教育信息化建设浪潮,在经费投入、软硬件平台建设和应用推进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结合现有条件,我们还要从以下方面努力:
1、加强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
信息化教学环境,决不是硬件系统,而是人机有机融合的综合系统,与传统的教学环境相比,其具有明显的优势。在这几年里,为了能适应学生信息化学**的需要,学校逐步建立了宽带校园网、计算机教室、电子备课室、班班通多媒体等等。有了这些硬件设施,我们就要充分的用起来,使之融入我们的课堂,利用这难得的有利条件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xx环境,努力地让孩子们提高学xx兴趣,拓宽知识面,增强各方面的能力。跟大城市相比或许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但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之下,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会越来越丰富,孩子们的学xx效果会越来越好。
2、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科研工作
与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以及教育质量提升的需求相对应,加强教科研工作,深入推进信息化环境下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育科研水平,科学优化课堂教学,势在必行。
因为信息化硬件资源是死的,呆板的,而教学模式中的交互作用过程和学生学xx新知识的认识过程却是活的,能动的。因此,构建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人(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充分发挥出教育信息化的最大效益,也使我们学校建成的信息化教育硬件能物有所值和物尽所值。所以,在教育信息化条件下,促进教师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科学优化课堂教学,是我们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
3、持续推进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作为农村小学,确实需要培养出适应教育信息化的新型教师队伍。建立了信息化教学环境,有了信息化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教育信息资源,在教育信息化所需的基本条件基本具备的情况下,要走好走远教育信息化下一步的工作便是转化教师的职能,将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学xx资源的管理者及研究者”,目前,这一工作也是制约我校教育信息化前进的重要因素。对此,当务之急应是持续推进和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从头从快从优开展信息技术的培训,切实地转变教师职能,这项工作已刻不容缓,也只有这样才能将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目前我县已经进行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分批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学校的信息化工作作了较好的铺垫。下一步的工作是,将这些培训成果推广、普及开,带动起来,应用起来。通过课堂教学练兵、优质课例评比展示等形式,形xx人会用、人人善用的效果。巩固和提升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成效,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以上只是通过本次学xx的一点粗浅认识,感谢上级提供的这次学xx机会,希望有机会参加更多的学xx,有得更多的收获。
信息化培训学习总结7在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发展这样一个新背景下,作为学校领导必须具备信息化领导力——基本的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化设备组织教学,合理评价教师、学生和学校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及其效果的能力,引领和示范合理高效地使用信息化资源的能力,简言之就是使学校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取得应有的成效的能力。学校领导的信息化领导力,是在信息化环境中,学校领导所体现出的一种综合影响力和领导气质。
教育信息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成功与否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要想加强信息化领导力,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发展,学校应当系统规划、有序行动,对以下方面要有所关注和思考:
第一,要关注课程
教育改革和新课程的挑战。教育信息化的领导力应当体现在全面了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并进而认识到教育信息化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学改革是密切相关、互为促进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信息化实践创新的具体体现。
第二,要关注课堂
创新教学与教学改革。教育信息化的领导力体现在应当了解信息化教学在课堂实现的基本模式,认识到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需要以教学方式的改革为基础,认识到高价值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用要确保体现技术的有效整合。
第三,要关注学生
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创设以“学”为中心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是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关注和思考的出发点——应该了解如何创造将学校、社区、家庭紧密联合的信息化教育体系;了解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师、学生、家长多方参与的评价与家庭学校互动:了解实现学生的电子成长记录与全面发展轨迹;了解如何将社会信息化发展和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的新要求,转化为教师、学生的行为和基本素养。
第四,要关注教师
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成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应该体现在——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新的机遇。教师需要掌握基本的技术应用能力,需要掌握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课程中的教育技术能力,需要掌握借助信息技术寻求终身发展的学习能力。学校领导要认识到,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成长,是教育领域系统规划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制定相应计划,以内化为教师自觉利用教育信息化的执行力。
第五,要关注环境
信息化教育环境与学校文化建设。学校领导们该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效果体现之一,是教育文化的变革。如何在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与校园文化之间取得协调和共同促进发展,以取得信息化投入的最佳效益。
第六,要关注效益
区域教育信息化投入的效益评估。教育信息化是一件经济、人力、物力投入都极大的工作。学校领导应当清醒并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系统规划需要对技术投入的效益进行关注,需要对教育信息化各系统要素效果和整体效益进行通盘考虑和认真评估。
只有对这些方面真正思考,从硬件设施、软件资源、应用队伍、课程改革、教学应用、规章制度等多维度进行系统设计,才能有效地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发展与建设,真正具备教育信息化的领导能力。
当前,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学校的职责就是要寻找能够使每个学生达到最佳学习状态、学习水平并得以健康成长和发展的条件。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是学校工作的掌舵者,学校信息化的有效应用和使用水平,取决于校长及中层领导因素、教师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学校的引领作用是关键。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校领导的认识层次决定了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发展方向,学校的信息化的制度的制定符合教学规律,要贴近教学实际,符合教师的工作需求,才能够被教师认可,才能有效地得到执行,因此学校有关信息化方面制度建设和激励机制的的健全是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保障。
学用结合是深入推进信息化的法宝。学校领导的身体力行是学校信息化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校领导必须清楚各学科教师的学习情况,做好信息化推进中的对全体教师培训指导工作,能及时利用数据对课堂教学及质量进行分析,化解难点和教师的困惑,让教师切实体会信息技术的魅力。
信息化的管理服务是效率的保证。学校领导和相关管理人员要密切合作,协调做好服务和管理工作,推动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快速发展。
为信息化搭建、打造必要的环境。学校要从硬件建设和软件提升方面为教师的使用提供便利,解决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学校专业信息技术人员的学习和教师的专业培训必须符合教师的实际需求,确保优质资源能为教师正常教学所用,能为学生平等地共享。
利用信息化,推进校本教研。学校要着眼教师的专业发展,拓展学科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践研究,促进教师开展信息化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激发教师的成就感,为教师更好的发展创造条件。
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逐步完善的工程,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在行动上积极地践行,才能使信息化发挥最大的效用。
以上就是我此次培训的一点感悟,虽然还有许多知识没有完全消化,有待于以后继续加强学习、领会体悟,但通过这次学习、培训和交流,信息化这股扑面而来的教育清风,使我更加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做一名教育信息化的积极践行者,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篇:信息化培训学习总结
信息化培训学习总结
信息化培训学习总结1
为提高自身的教学专业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我参加了第四周期继续教育,并选了“全球化时代的信息科技教育”课程。下面,我对本学科的学习及收获做一下总结。
本学期,虽然课程多、时间紧,与同学之间面对面的交流、研讨的机会也不多,但是本人能尽可能的通过网络等现代信息工具,与同学开展研讨与交流,并及时请教有关教师专家。过学习交流,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认识。主要表现在对自我的认识上,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通过学习使我对信息化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通过学习,我更深地认识到信息化教学对中学的学科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信息技术科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意味着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认为,这种整合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结合起来,有机统一在一个时空平台上,借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教学,要应用于教学,使之既能增加教学良性效应,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和信息技术一样,教学也是一种手段,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结果也仍然是一种手段,使用这一手段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促使教学任务的更好完成,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显然,这种整合模式,应该成为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其作用主要有:教学演示的工具、主体
交流的媒体、资源环境的生成、利于研究性学习、构建新的知识。基于信息技术的开放的服务理念、先进的工作手段、简捷的操作平台和优越的育人环境,使得它在教学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了,在经济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它必然承担起教育现代化的'重担。这种担纲作用是其他手段所无法比拟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担负着教育发展之纲、社会进步之纲。因此,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既是课程教学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之必然。归结起来,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机整合,其重大意义至少表现在:一是培养学生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和能力,打好扎实、全面的文化基础,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利用素质。二是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三是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为现代化教学提供了广阔的活动天地,促成了教学改革的深化,使教育教学领域发生了更为深刻的巨变,教学方法的策略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操作的简捷化等,因此而逐步成为现实。这种整合的作用是巨大的,意义是深远的,我们应该大力推进这种整合,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信息化培训学习总结2
20xx年,我校牢固树立“管理立校、质量兴校”意识,以促进质量提高为宗旨,规范信息化管理,打造信息化优势,整合应用,加强信息化实践,积极促进学校技术手段信息化,教育教学工作稳步推进。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强化管理,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1、加强信息化设备管理、使用、维护工作。强化电教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保持100%的完好率,保证校园网络的正常使用。电教组做好教师上课使用现代教育手段情况的登记,提高使用率。
2、加强教师使用现代多媒体教育设备的管理。由科室负责人登记教师使用情况,提高了使用率。
二、注重建设,整合学校优质资源
1、建设、维护好学校网站。利用学校网站为平台开展学校工作,及时、快速、有效地收集整理学校各种大型活动的图片、影像等相关资料,并及时上传到学校网站,进一步充实网页内容,不断更新网页,使学校网站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更好的发挥它的宣传和窗口作用。
2、课程整合,加快资源库建设。完成了县级资源第三阶段整合工作,上传教育资源。充实学校全学科的教育资源,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科齐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满足需求”的优质教育资源体系。学期结束收集整理一次教学资源,评选学科资源建设先进个人。
3、完成了教育信息化规范化建设。10月份完成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业务管理部门成员名单及职责、学校教育化工作培训工作制度和方案、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学校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人员名单、十二五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申报和中期验收相关资料等10种资料。
三、突出运用,加强信息化实践
1、加强信息化成果的总结。推荐作品参加20xx年全国信息化成果大赛。
2、发挥培训优势,提高教师素质。
一是加强教师全员远程培训、班主任培训、国培的指导、督促与考核管理。30名教师、6名班主任完成了全员远程培训,8名教师参加了国培,3名教师参加教育技术水平考试。
二是开展了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
3、突出了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在校内、县内的公开教学、赛教、高效课堂展示活动中,全体教师都能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4、发挥信息化在学校管理中的优势。完成了电子学籍管理数据、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上传,发挥了信息化在教育教学管理、后勤服务、安全管理的.优势。
5、注重实践,提高学生技能。
素质教育活动形式的多样化。一是校刊二是校园广播学生主持、内容丰富、每天定期广播,播音有记录,校园文化宣传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我校校园文化的亮点;三是艺术节开展了三次全校范围的诗歌朗诵活动;四是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取的较好成绩。
四、存在问题
1、信息化课题研究目标、方向发生了一定的偏移。主要表现为:
一是前一阶段重点是对语文课外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探讨和实践,对语文活动中的课内活动研究实践的少;
二是信息化手段利用不够明显,如校刊编辑、经典诵读活动属于综合实践活动,也运用到电教设备,但是与“信息化”的前提联系不够紧密。
2、受地理、经济、家长认识等因素的影响,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人数少、参与面窄、效果不突出。
五、今后打算
1、进一步加强对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及教师在理论学习方面的培训力度。
2、进一步有效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课题研究,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实践能力,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继续建设优质资源。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我们坚信通过全体教职工的努力,我校在信息化硬件建设及运用水平上将不断走上一个个新的台阶,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信息化培训学习总结3
这段时间,我有幸参加了中国电信和电教馆联合组织的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聆听了不同地域,城市与乡村信息化建设优秀单位“种子”校长的讲座,收获颇丰,感触颇深。
深受震撼的同时,我也深思,如何将信息化教学推向深入,以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一:品质提升,理念先行
信息化发展必须要首先转变校长、班子及教师的陈旧思想观念。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部分,但绝不是几台电脑,连上了互联网,加几台多媒体设备就是实现了教育信息化。要提升办学品质,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和经费投入的力度当然非常必要;尽管保持学生良好学业成绩仍然重要,但不是学生发展的唯一要求;尽管教育资源的均等配置和教育质量的标准化仍然必要;但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多样化教育的新诉求。我们要通过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师生关系的和谐,让家长和社会从学生的健康成长中,看到实实在在的教育进步,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利益。“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信息化为内涵发展服务必将成为我们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教育云平台能让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让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并让学校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碎片化、共享化、校方管理手段智能化、家长学校互动实时化。”在云平台系统中,学生、教师可以建立个人的网络空间,教师除了日常授课外,可以将教学课件、课后心得、班级管理等内容上传到空间,供学生下载学、交流;这一系统是一个实名制、组织化、可控可管的体系,将成为教师、学生、家长的社交平台,实现教育信息化、管理科学化;利用云平台,学校可随时在课堂应用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在信息化环境中的“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网络协作教研”等教学活动将得到深入开展……
目前农村学校信息化发展距此尚有一段距离,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加快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在我县,近年来掀起了教育信息化建设浪潮,在经费投入、软硬件平台建设和应用推进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结合现有条件,我们还要从以下方面努力:
1、加强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
信息化教学环境,决不是硬件系统,而是人机有机融合的综合系统,与传统的教学环境相比,其具有明显的优势。在这几年里,为了能适应学生信息化学需要,学校逐步建立了宽带校园网、计算机教室、电子备课室、班班通多媒体等等。有了这些硬件设施,我们就要充分的用起来,使之融入我们的课堂,利用这难得的有利条件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环境,努力地让孩子们提高学兴趣,拓宽知识面,增强各方面的能力。跟大城市相比或许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但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之下,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会越来越丰富,孩子们的学效果会越来越好。
2、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科研工作
与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以及教育质量提升的需求相对应,加强教科研工作,深入推进信息化环境下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育科研水平,科学优化课堂教学,势在必行。
因为信息化硬件资源是死的,呆板的,而教学模式中的交互作用过程和学生学新知识的认识过程却是活的,能动的。因此,构建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人(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充分发挥出教育信息化的最大效益,也使我们学校建成的信息化教育硬件能物有所值和物尽所值。所以,在教育信息化条件下,促进教师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科学优化课堂教学,是我们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
3、持续推进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作为农村小学,确实需要培养出适应教育信息化的新型教师队伍。建立了信息化教学环境,有了信息化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教育信息资源,在教育信息化所需的基本条件基本具备的情况下,要走好走远教育信息化下一步的工作便是转化教师的职能,将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学资源的管理者及研究者”,目前,这一工作也是制约我校教育信息化前进的重要因素。对此,当务之急应是持续推进和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从头从快从优开展信息技术的培训,切实地转变教师职能,这项工作已刻不容缓,也只有这样才能将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目前我县已经进行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分批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学校的信息化工作作了较好的铺垫。下一步的工作是,将这些培训成果推广、普及开,带动起来,应用起来。通过课堂教学练兵、优质课例评比展示等形式,形人会用、人人善用的效果。巩固和提升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成效,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以上只是通过本次学一点粗浅认识,感谢上级提供的这次学机会,希望有机会参加更多的学,有得更多的收获。
第三篇:信息化培训学习总结
信息化培训学习总结
信息化培训学习总结1
为提高自身的教学专业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我参加了第四周期继续教育,并选了“全球化时代的信息科技教育”课程。下面,我对本学科的学习及收获做一下总结。
本学期,虽然课程多、时间紧,与同学之间面对面的交流、研讨的机会也不多,但是本人能尽可能的通过网络等现代信息工具,与同学开展研讨与交流,并及时请教有关教师专家。过学习交流,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认识。主要表现在对自我的认识上,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通过学习使我对信息化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通过学习,我更深地认识到信息化教学对中学的学科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信息技术科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意味着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认为,这种整合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结合起来,有机统一在一个时空平台上,借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教学,要应用于教学,使之既能增加教学良性效应,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和信息技术一样,教学也是一种手段,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结果也仍然是一种手段,使用这一手段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促使教学任务的更好完成,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显然,这种整合模式,应该成为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其作用主要有:教学演示的工具、主体
交流的媒体、资源环境的生成、利于研究性学习、构建新的知识。基于信息技术的开放的服务理念、先进的工作手段、简捷的操作平台和优越的育人环境,使得它在教学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了,在经济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它必然承担起教育现代化的重担。这种担纲作用是其他手段所无法比拟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担负着教育发展之纲、社会进步之纲。因此,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既是课程教学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之必然。归结起来,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机整合,其重大意义至少表现在:一是培养学生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和能力,打好扎实、全面的文化基础,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利用素质。二是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三是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为现代化教学提供了广阔的活动天地,促成了教学改革的深化,使教育教学领域发生了更为深刻的巨变,教学方法的策略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操作的简捷化等,因此而逐步成为现实。这种整合的作用是巨大的,意义是深远的,我们应该大力推进这种整合,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信息化培训学习总结2
这段时间,我有幸参加了中国电信和电教馆联合组织的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聆听了不同地域,城市与乡村信息化建设优秀单位“种子”校长的讲座,收获颇丰,感触颇深。
深受震撼的同时,我也深思,如何将信息化教学推向深入,以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一:品质提升,理念先行
信息化发展必须要首先转变校长、班子及教师的陈旧思想观念。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部分,但绝不是几台电脑,连上了互联网,加几台多媒体设备就是实现了教育信息化。要提升办学品质,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和经费投入的力度当然非常必要;尽管保持学生良好学业成绩仍然重要,但不是学生发展的唯一要求;尽管教育资源的均等配置和教育质量的标准化仍然必要;但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多样化教育的新诉求。我们要通过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师生关系的和谐,让家长和社会从学生的健康成长中,看到实实在在的教育进步,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利益。“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信息化为内涵发展服务必将成为我们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教育云平台能让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让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并让学校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碎片化、共享化、校方管理手段智能化、家长学校互动实时化。”在云平台系统中,学生、教师可以建立个人的网络空间,教师除了日常授课外,可以将教学课件、课后心得、班级管理等内容上传到空间,供学生下载学、交流;这一系统是一个实名制、组织化、可控可管的体系,将成为教师、学生、家长的社交平台,实现教育信息化、管理科学化;利用云平台,学校可随时在课堂应用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在信息化环境中的“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网络协作教研”等教学活动将得到深入开展……
目前农村学校信息化发展距此尚有一段距离,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加快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在我县,近年来掀起了教育信息化建设浪潮,在经费投入、软硬件平台建设和应用推进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结合现有条件,我们还要从以下方面努力:
1、加强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
信息化教学环境,决不是硬件系统,而是人机有机融合的综合系统,与传统的教学环境相比,其具有明显的优势。在这几年里,为了能适应学生信息化学需要,学校逐步建立了宽带校园网、计算机教室、电子备课室、班班通多媒体等等。有了这些硬件设施,我们就要充分的用起来,使之融入我们的课堂,利用这难得的有利条件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环境,努力地让孩子们提高学兴趣,拓宽知识面,增强各方面的能力。跟大城市相比或许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但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之下,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会越来越丰富,孩子们的学效果会越来越好。
2、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科研工作
与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以及教育质量提升的需求相对应,加强教科研工作,深入推进信息化环境下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育科研水平,科学优化课堂教学,势在必行。
因为信息化硬件资源是死的,呆板的,而教学模式中的交互作用过程和学生学新知识的认识过程却是活的,能动的。因此,构建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人(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充分发挥出教育信息化的最大效益,也使我们学校建成的信息化教育硬件能物有所值和物尽所值。所以,在教育信息化条件下,促进教师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科学优化课堂教学,是我们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
3、持续推进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作为农村小学,确实需要培养出适应教育信息化的新型教师队伍。建立了信息化教学环境,有了信息化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教育信息资源,在教育信息化所需的基本条件基本具备的情况下,要走好走远教育信息化下一步的工作便是转化教师的职能,将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学资源的管理者及研究者”,目前,这一工作也是制约我校教育信息化前进的重要因素。对此,当务之急应是持续推进和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从头从快从优开展信息技术的培训,切实地转变教师职能,这项工作已刻不容缓,也只有这样才能将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目前我县已经进行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分批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学校的信息化工作作了较好的铺垫。下一步的工作是,将这些培训成果推广、普及开,带动起来,应用起来。通过课堂教学练兵、优质课例评比展示等形式,形人会用、人人善用的效果。巩固和提升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成效,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以上只是通过本次学一点粗浅认识,感谢上级提供的这次学机会,希望有机会参加更多的学,有得更多的收获。
信息化培训学习总结3
1.教学问题的提出。学习是孩子们的事情,智慧教育是将知识还原给孩子,从学生的已知向未知拓展延伸,找准教学问题并驱动学生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知识、学会运用知识、学会创新。通过培训,我们虽然明白了教学的起点是源于学生的内驱力这个理论,但找准有教学价值的主问题来设计教学这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我们要认识到这方面的问题,想方设法来解决。一是认真研读学生。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对学生的研读,不仅要分析年龄段学生的智力因素,更要明确学生的情商、逆商,从学生的情商出发,提出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任务,驱动学生去探究知识。二是要深入挖掘教材。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练就一双慧眼,发现教材中具有教学价值的内容,并降低身段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学,以利于学生的学。
2.学科教学融合点。智慧教育提倡转变学生学的方式,设计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教师在应用时出现该用时在用,不该用时也在用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没有融合起来,技术这种形式没有为内容服务,让人觉得总没有恰到好处。在教学中我们要理清它们的关系,设计出符合智慧教育的教学方案来。首先,我们要精心做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我们实施教学的预设方案,方案切实可行了,我们就要思考用最简单的教学方法来实施。对哪些无法用言语描述清楚,或是讲授了学生还是不能理解的,或是学生无法亲身体验的,我们就要给学生提供探究的平台让他们自己搞明白、弄清楚。
3.关于信息化应用标准。评价课堂教学需要一定的标准,有了评价标准就能做到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相结合,才能做到客观。智慧教育视野下的课堂也不例外。培训中只是让我们在智慧教育的理念下设计教学、说课,没有给出一个可量化的评价标准,我们比较疑惑:究竟这个媒体用在这里合不合适?应用了这个媒体效果如何?和东师理想的老师们谈起这个问题时,据说现阶段也没有一个评价标准,这可算是本次培训的一个遗憾。当然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教师可在今后的教学中做点研究,在智慧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摸索。
总之,培训学习只是为我们打开了教育信息化的一扇窗,专家的理论讲座为我们指引方向,教学观摩为我们在学科与现代教技术融合提供了教学模型,自己设计教学说课熟悉了智慧教育的操作,专家点评磨课为我们的教学指点了迷津。在教学中,我们要坚定信心,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智慧教育的理念,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
20xx年8月,我代表学校骨干教师参加了暑期信息技术培训,回顾一晃而过的几天,培训的时间很短,但对我来说受益匪浅,我以这次培训为契机,积极接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了观念,开阔了教学研究的视野,充分认识到了现代教育教学媒体的特点和重要性。
通过学习、网上交流等环节,我感到长了许多见识,教学思路灵活了,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首先在课堂的设计上一定要力求新颖,讲求实效性,不能活动多多而没有实质内容;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要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来看学生,充分的尊重学生;再者在课堂上,教师只起一个引路的作用,不可以在焦急之中代替学生去解决问题,那样又成了满堂灌的形式;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但是不能全靠问题来牵引学生,让学生跟着老师走,这样便又成了满堂问的形式。
我深深的体会到,在教学中,我们所设计的课堂教学,应该使学生在使用远教资源时能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合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方式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提高了学生的认识程度,学生可以触类旁通地知道很多知识,扩大知识面,使他们增长见识。
远教资源是学生萌发创新思维、创新精神,走向世界的窗口,我们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电脑多媒体网络信息领域,可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强等特性,促进教育制度的革新,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育质量。
学习虽然已经结束,来自导师的谆谆教诲,来自同行们的倾情相助,汇成了一股股沁人肺腑的暖流、汇成了一阵阵催人奋进的号角,支持、激励着我始终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停留。展望未来的工作、学习之路,将是永无止境。
信息化培训学习总结4
XX年xx县第一批中小学骨干教师赴xx师范大学培训工作已经结束,在这一个月的学习中,培训研修班16名学员牢记使命,按照培训日程安排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现将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回顾
1.领导重视,任务明确。本次培训是xx县派往xx师范大学学习教育信息化的第三批,xx县高效课堂建设进入了一个持续深入推进的阶段,XX年xx县教体局提出“321”战略举措,在高效课堂构建中的关键建设是业精于勤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有了高素质的教师,课改才能有保障。县局经过推荐、审核等程序,遴选16名骨干教师组成研修班,并在培训临行前的动员会上,给研修班提出了明确的任务。除在教育信息化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方面学习外,思考学生情商和民主教学的构建,实现教学方式的革新。
2.方式合理,注重实践。成人教育方式很重要,针对研修班的学习任务和实际情况,xx师范大学理想信息软件工程学院在前期培训沟通的基础上,制订了较为合理的培训方案,培训全程按照“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集中讲授与交流研讨相结合、定点培训与外出观摩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三结合中突出了学员的实践操作,在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在一个月的培训中,我们先后到长春市浙江路小学、天津路小学和师大二附小等三所小学进行了教学观摩,直接感受智慧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
3.理论指引,突出融合。教育信息化的理念学习是实践操作的基础,有了正确的理论才能指导正确的教学活动,才能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东师理想倡导教育信息环境下的智慧教育,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发展学生的能力。在培训中,我们聆听了东师理想为我们安排的五场讲座:朱玉民教授的《数字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基本模式及应用方法创新》(第九讲)、赵玉铨教授的《智慧教育视野下的教师专业成长》、程帅老师的《从翻转课堂到微课》、吉喆老师的《微课录制的软件和制作》、长春市宽城区浙江路小学高级教师窦继红的《网络环境下的智慧教育实践探究》,并观看了钟绍春教授、刘茂森教授、郝淑霞的讲座视频。讲座中教授们用生动鲜活的案例为我们系统地阐述了信息化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途径、方法,通过理论的学习,我们渐渐明晰了智慧教育的内涵和智慧教育视野下的课堂教学模型。
4.牢记使命,扎实研修。先进的、科学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去执行,从教师的备课开始将智慧教育的思想融入其中,这是教学的规律,也是我县高效课堂建设的要求。本次培训研修,我们培训学员怀揣着局领导的期望,每个人都感到压力重重,在东师大抓住一切机会和教授们、老师们交流,向他们请教智慧课堂的构建,每有收获必撰写心得体会及时记录下来。一个月的培训,我们先后撰写了十篇心得体会。东师大倡导的智慧教育是依托东师理想教学平台的支持实现的,它为教师备课、讲课、组织学生学习搭建高效的数字化环境,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动态化组合教学软件,解决个性化教学软件制作困难的问题。我们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认真熟悉着每一项功能,并在设计中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提出的想法,提请技术人员进一步开发软件,以支撑自己的教学。
二、研修效果
1.更新了观念,明晰了智慧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型。通过培训,参加培训的教师普遍反映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拓宽了思路,对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认识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对自身的素质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从朱玉民教授的讲座中,我们明白了信息要物化才能传播,教师要以单元知识系统树的绘制来有效地把握教材,寻求到教材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点,从而实施智慧教育;从钟绍春教授、刘茂森教授的讲座视频中,我们对优化整合教学的`基本途径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明确了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想完成这个过程,情商远比智商重要,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任务,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驱动学生运用智商持续完成任务,并能通过教师的评价把学生的差异反馈出来,营造宽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教学的起点是源于学生的内驱力,智慧教育需要以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完成不了的再给学生学习工具获取,再不行的话就讲授让他听懂。这是钟院长在说课点评中反复提到的智慧教育模型。我们明白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重要性,只有在这种智慧教育模型的指引下,才能设计出有别于传统的授导式课堂的教学,真正促进孩子的个性化发展。
2.提高了能力,能根据学科特点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学习中,我们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得到提高,教学设计的水平得到提升。在我们对东师理想教学平台反复熟悉摸索的基础上,我们运用该平台进行了教学的设计并进行了三次磨课。在磨课活动中,我们认真结合6位专家的讲座,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把智慧教育的理念、微课等教育方式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从专家教授的指导中我们也发现了教学过程中的许多不足,以及今后要努力的方向。专家评课后,我们再相互交换意见、心得、体会,根据专家的意见,对课堂教学重新整理、构建,准备第二轮的磨课。第一轮的磨课意在尝试、实践,有抛砖引玉的意思,第二轮的磨课旨在反思与深化,第三轮的磨课重在创造与再提升。通过磨课,我们逐渐找到了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路径——在找准学生急需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借助信息化支撑技术,驱动学生去探究,在自主合作中发展思维,形成学习能力。
信息化培训学习总结5
XX年XX县第一批中小学骨干教师赴XX师范大学培训工作已经结束,在这一个月的学习中,培训研修班16名学员牢记使命,依照培训日程安排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现将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回顾
1、领导重视,任务明确。本次培训是XX县派往XX师范大学学习教育信息化的第三批,XX县高效课堂建设进入了一个持续深切推动的阶段,XX年XX县教体局提出“321”战略举措,在高效课堂构建中的关键建设是业精于勤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有了高素质的教师,课改才能有保障。县局通过推荐、审核等程序,遴选16名骨干教师组成研修班,并在培训临行前的动员会上,给研修班提出了明确的任务。除在教育信息化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方面学习外,思考学生情商和民主教学的构建,实现教学方式的革新。
2、方式合理,注重实践。成人教育方式很重要,针对研修班的学习任务和实际情况,XX师范大学理想信息软件工程学院在前期培训沟通的基础上,制订了较为合理的培训方案,培训全程依照“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集中教学与交流研讨相结合、定点培训与外出观摩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三结合中突出了学员的实践操作,在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在一个月的培训中,咱们前后到长春市浙江路小学、天津路小学和师大二附小等三所小学进行了教学观摩,直接感受智慧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
3、理论指引,突出融合。教育信息化的理念学习是实践操作的基础,有了正确的理论才能指导正确的教学活动,才能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东师理想提倡教育信息环境下的智慧教育,按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发展学生的能力。在培训中,咱们聆听了东师理想为咱们安排的五场讲座:朱玉民教授的《数字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大体模式及应用方式创新》(第九讲)、赵玉铨教授的《智慧教育视野下的教师专业成长》、程帅老师的《从翻转课堂到微课》、吉喆老师的《微课录制的软件和制作》、长春市宽城区浙江路小学高级教师窦继红的《网络环境下的智慧教育实践探讨》,并观看了钟绍春教授、刘茂森教授、郝淑霞的讲座视频。讲座中教授们用生动鲜活的案例为咱们系统地论述了信息化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途径、方式,通过理论的学习,咱们渐渐明晰了智慧教育的内涵和智慧教育视野下的课堂教学模型。
4、牢记使命,扎实研修。先进的、科学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去执行,从教师的备课开始将智慧教育的思想融入其中,这是教学的规律,也是我县高效课堂建设的要求。本次培训研修,咱们培训学员怀揣着局领导的期望,每一个人都感到压力重重,在东师大抓住一切机缘和教授们、老师们交流,向他们请教智慧课堂的构建,每有收获必撰写心得体会及时记录下来。一个月的培训,咱们前后撰写了十篇心得体会。东师大提倡的智慧教育是依托东师理想教学平台的支持实现的,它为教师备课、讲课、组织学生学习搭建高效的数字化环境,教师可以按照需要动态化组合教学软件,解决个性化教学软件制作困难的问题。咱们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认真熟悉着每一项功能,并在设计中按照自己的教学需求提出的想法,提请技术人员进一步开发软件,以支撑自己的教学。
二、研修效果
1、更新了观念,明晰了智慧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型。通过培训,参加培训的教师普遍反映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拓宽了思路,对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在熟悉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对自身的素质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从朱玉民教授的讲座中,咱们明白了信息要物化才能传播,教师要以单元知识系统树的绘制来有效地把握教材,寻求到教材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点,从而实施智慧教育;从钟绍春教授、刘茂森教授的讲座视频中,咱们对优化整合教学的大体途径有了比较清楚的熟悉,明确了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要想完成这个进程,情商远比智商重要,教师要擅长挖掘教材中的任务,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驱动学生运用智商持续完成任务,并能通过教师的评价把学生的不同反馈出来,营造宽松平等民主的教学气氛。教学的起点是源于学生的内驱力,智慧教育需要以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完成不了的再给学生学习工具获取,再不行的话就教学让他听懂。这是钟院长在说课点评中反复提到的智慧教育模型。咱们明白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重要性,只有在这种智慧教育模型的指引下,才能设计出有别于传统的授导式课堂的教学,真正增进孩子的个性化发展。
2、提高了能力,能按照学科特点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学习中,咱们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取得提高,教学设计的水平取得提升。在咱们对东师理想教学平台反复熟悉试探的基础上,咱们运用该平台进行了教学的设计并进行了三次磨课。在磨课活动中,咱们认真结合6位专家的讲座,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把智慧教育的理念、微课等教育方式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从专家教授的指导中咱们也发现了教学进程中的许多不足,和此后要尽力的方向。专家评课后,咱们再彼此互换意见、心得、体会,按照专家的意见,对课堂教学从头整理、构建,准备第二轮的磨课。第一轮的磨课意在尝试、实践,有抛砖引玉的意思,第二轮的磨课旨在反思与深化,第三轮的磨课重在创造与再提升。通过磨课,咱们逐渐找到了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路径——在找准学生急需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借助信息化支撑技术,驱动学生去探讨,在自主合作中发展思维,形成学习能力。
3、注重了团结,研修班学员间能互帮合作一路进步。咱们培训研修班16名学员来自我县16个教体单位,涉及到从小学到高中的5个学科。学员之间以前大多不熟悉或不熟悉,作为学习研修团队,只有彼此了解,团结一致,才能学有所获。作为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研修,技术是第一名的,有了好的教学构思,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16人的团队中,学校的电教中心主任就有3人,另外还有3人担任过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主讲教师。培训中,研修班就犹如一个大家庭,学员有什么疑难,研修班成员之间互帮合作完成,实在解决不了的再寻求指导教师的技术支持。通过学员们之间彼此指教,同伴合作的作用取得了发挥。到培训结束,学员们之间没有发生过任何矛盾冲突,把XX教师虚心勤学、团结向上的好形象留在了XX师范大学。 4。坚定了信念,在知不足中持续推动高效课堂建设。在培训中,咱们也在不断地自我反思,寻求我县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的路径。XX年,XX县教体局在持续推动高效课堂建设中又提出两个课堂并进建设的思想,最终形成一个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本次培训,咱们从智慧教育中看到教师对学生情商的把握和问题任务的提出,这与我县高效课堂提出的“把握教材和学生”、“提炼教学重难点”是一脉相承的。但这两点也是制约我县中小学教师设计教学的瓶颈。通过本次培训,咱们重温了高效课堂建设七个指导意见的内容,明确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效课堂建设推动必需分层进行。
三、反思及此后尽力方向
1、教学问题的提出。学习是孩子们的事情,智慧教育是将知识还原给孩子,从学生的已知向未知拓展延伸,找准教学问题并驱动学生探讨,在解决问题的进程中学会学习知识、学会运用知识、学会创新。通过培训,咱们虽然明白了教学的起点是源于学生的内驱力这个理论,但找准有教学价值的主问题来设计教学这方面还存在必然差距。咱们要熟悉到这方面的问题,想方设法来解决。一是认真研读学生。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对学生的研读,不仅要分析年龄段学生的智力因素,更要明确学生的情商、逆商,从学生的情商动身,提出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任务,驱动学生去探讨知识。二是要深切挖掘教材。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深切挖掘教材,练就一双慧眼,发现教材中具有教学价值的内容,并降低身段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学,以利于学生的学。
2、学科教学融合点。智慧教育提倡转变学生学的方式,设计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教师在应历时出现该历时在用,不该历时也在用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没有融合起来,技术这种形式没有为内容服务,让人感觉总没有恰如其分。在教学中咱们要理清它们的关系,设计出符合智慧教育的教学方案来。首先,咱们要精心做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咱们实施教学的预设方案,方案切实可行了,咱们就要思考用最简单的教学方式来实施。对哪些无法用言语描述清楚,或是教学了学生仍是不能理解的,或是学生无法切身体验的,咱们就要给学生提供探讨的平台让他们自己弄明白、弄清楚。
3、关于信息化应用标准。评价课堂教学需要必然的标准,有了评价标准就可以做到感性熟悉和理性分析相结合,才能做到客观。智慧教育视野下的课堂也不例外。培训中只是让咱们在智慧教育的理念下设计教学、说课,没有给出一个可量化的评价标准,咱们比较疑惑:究竟这个媒体用在这里合不适合?应用了这个媒体效果如何?和东师理想的老师们谈起这个问题时,听说现阶段也没有一个评价标准,这可算是本次培训的一个遗憾。固然对于这个问题,咱们教师可在此后的教学中做点研究,在智慧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实际不断试探。总之,培训学习只是为咱们打开了教育信息化的一扇窗,专家的理论讲座为咱们指引方向,教学观摩为咱们在学科与现代教技术融合提供了教学模型,自己设计教学说课熟悉了智慧教育的操作,专家点评磨课为咱们的教学指点了迷津。在教学中,咱们要坚定信心,一切从学生实际动身,运用智慧教育的理念,增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尽力奋斗。
信息化培训学习总结6
20xx年11月17日至20日,我有幸参加了湖南省教育信息化管理干部培训班。这次培训历时4天,参加培训的有来自怀化、湘西自治州中小学的176名市州县教育局主管教育信息的领导、校长、副校长。这次培训课程安排紧凑、内容丰富,授课老师有的是省教育厅主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专家,有的是省内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做的很好的学校校长,授课方式让人耳目一新。除了上课,在生活方面主办方也考虑的非常周到,饭菜丰盛可口、房间干净舒服,总之,这是一次让人非常难忘的培训。
对于我个人,我认为这次培训班举办的非常有意义,非常有必要,因为它让我充实了更多的理论知识,更让我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特别是省教育厅王健厅长的《人人通讲析》、黄国圣主任的《湖南省教育系统网络信息安全工作部署》、潘军主任的《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龚明斌的《校长及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周艳校长的《我们和信息化面对面》,让我收获颇多。加之与来自不同县市区的同仁们聚集一堂,相互交流借鉴工作经验、思路方法,较全面的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以下是这次学习的几点:
一、新精神的解读,了解了新的形势
开课第一天我们就学习了教育信息化的定义及发展趋势、规划和思考。20xx年9月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把教育风格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特别是王健厅长的报告,让我第一次知道了三通两平台的定义,三通为:推动宽带网络校校通,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推动优质资源班班通,加快内容建设与共享;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两平台为: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他还指出,实现三通两平台,硬件不是目的,应用是根本,教师是关键、普及是目标。信息技术可以对中国的教育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可以提高中国人工作和生活的质量,面对全球化,面对复杂的社会,人脑思维是远远不够,一定要人机思维,要熟悉和实践教育信息化,加速教育的信息化。
二、新概念的学习,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理论水平
目前在我们的生活中技术越来越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复杂。我们要改变以往的传统观念,技术不是一种技能,而是一种基本素养。教师在课堂上要从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手段整合要慢慢过渡到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手段融合,要向教育与技术的融合,人和技术的愈合,技术与技术的融合方向迈进。在信息社会中的人的生存是一种信息化的生存。
作为一名教师也必须改变我们去信息技术的偏见与看法,许多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会带给学生许多负面的影响,比如沉迷游戏、黄色不良信息、进入陌生的交际圈。对于这种情况隔离并不是办法,我们教师要做到的是要正确引导,关键是要找到正确的替代品,让学生有成就感。听过课以后,我着实对以前我校没收学生手机的做法感到羞愧。如果今天的.教育和老师不生活在未来,未来的学生将会生活在过去。通过专家们的讲课,我还了解到一种新的概念,就是云计算的概念。目前许多的行业引进了云计算,而教育云也成为了新热点,并纳入了国家规划当中。教育云代表教育信息化的第三个浪潮,它具有集中管理、按需扩展,使计算机灵活、减少硬件设备的成本、减少管理创新的复杂性等特点。这次接触到的新词语还有移动终端、自定义、大数据、物联网、微课、MOOC。
三、现代化教学技术的科学性和优越性,将信息技术用于教学中,教师能省时省力,学生能根据直观演示轻松地获取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1、掌握信息化教育技术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教育信息化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大力促进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潮流。作为一名教师,应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把握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把握信息化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需要
将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有助于教师整合教育资源,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信息教育技术是新型的科学教育技术,能弥补陈旧教学中的不足,传统的教育手段费时费力,不利于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把握知识,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益。只有充分把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用于教学中,才能提高教学效益。
3、积极应用信息化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技能的需要
实践是学习的目标,也是提高应用能力的手段,教师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才能在应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不段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中学习并提高自身教育技能。
4、终身学习是使自己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止步不前,那么就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就不能胜任教育工作,要认清形式,勇于挑战,树立信心,不断学习,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来完善自身素质,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实现自身教育水平得到持续发展,在不同阶段都能胜任教学工作。
四、增强了危机感。
这次培训,让我从新的角度和新的高度认识了信息化教育,在信息化即将引发教育的深刻变革的今天,我感受到自己信息技术素养的低微和薄弱。我省将在20xx年要实现教育信息化,而作为教育信息化的管理者和引领者,我深深的感到有了危机感。在今后一段时间,如何引导老师建立自己的空间,将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将教育信息化实施于教育教学管理中,我都面临的一系列的难题。不学习就要落后,不乘势而上必将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我将开动脑筋、转变思想,加强学习,落实培训,抓住机遇,尽自己所能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工作中,并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积极和坚决的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实施,争取将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信息化培训学习总结7
20xx年,我校牢固树立“管理立校、质量兴校”意识,以促进质量提高为宗旨,规范信息化管理,打造信息化优势,整合应用,加强信息化实践,积极促进学校技术手段信息化,教育教学工作稳步推进。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强化管理,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1、加强信息化设备管理、使用、维护工作。强化电教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保持100%的完好率,保证校园网络的正常使用。电教组做好教师上课使用现代教育手段情况的登记,提高使用率。
2、加强教师使用现代多媒体教育设备的管理。由科室负责人登记教师使用情况,提高了使用率。
二、注重建设,整合学校优质资源
1、建设、维护好学校网站。利用学校网站为平台开展学校工作,及时、快速、有效地收集整理学校各种大型活动的图片、影像等相关资料,并及时上传到学校网站,进一步充实网页内容,不断更新网页,使学校网站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更好的发挥它的宣传和窗口作用。
2、课程整合,加快资源库建设。完成了县级资源第三阶段整合工作,上传教育资源。充实学校全学科的教育资源,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科齐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满足需求”的优质教育资源体系。学期结束收集整理一次教学资源,评选学科资源建设先进个人。
3、完成了教育信息化规范化建设。10月份完成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业务管理部门成员名单及职责、学校教育化工作培训工作制度和方案、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学校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人员名单、十二五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申报和中期验收相关资料等10种资料。
三、突出运用,加强信息化实践
1、加强信息化成果的总结。推荐作品参加20xx年全国信息化成果大赛。
2、发挥培训优势,提高教师素质。
一是加强教师全员远程培训、班主任培训、国培的指导、督促与考核管理。30名教师、6名班主任完成了全员远程培训,8名教师参加了国培,3名教师参加教育技术水平考试。
二是开展了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
3、突出了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在校内、县内的公开教学、赛教、高效课堂展示活动中,全体教师都能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4、发挥信息化在学校管理中的优势。完成了电子学籍管理数据、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上传,发挥了信息化在教育教学管理、后勤服务、安全管理的.优势。
5、注重实践,提高学生技能。
素质教育活动形式的多样化。一是校刊二是校园广播学生主持、内容丰富、每天定期广播,播音有记录,校园文化宣传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我校校园文化的亮点;三是艺术节开展了三次全校范围的诗歌朗诵活动;四是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取的较好成绩。
四、存在问题
1、信息化课题研究目标、方向发生了一定的偏移。主要表现为:
一是前一阶段重点是对语文课外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探讨和实践,对语文活动中的课内活动研究实践的少;
二是信息化手段利用不够明显,如校刊编辑、经典诵读活动属于综合实践活动,也运用到电教设备,但是与“信息化”的前提联系不够紧密。
2、受地理、经济、家长认识等因素的影响,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人数少、参与面窄、效果不突出。
五、今后打算
1、进一步加强对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及教师在理论学习方面的培训力度。
2、进一步有效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课题研究,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实践能力,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继续建设优质资源。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我们坚信通过全体教职工的努力,我校在信息化硬件建设及运用水平上将不断走上一个个新的台阶,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信息化培训学习总结8
XX年xx县第一批中小学骨干教师赴xx师范大学培训工作已经结束,在这一个月的学习中,培训研修班16名学员牢记使命,按照培训日程安排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现将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回顾
1、领导重视,任务明确。本次培训是xx县派往xx师范大学学习教育信息化的第三批,xx县高效课堂建设进入了一个持续深入推进的阶段,XX年xx县教体局提出“321”战略举措,在高效课堂构建中的关键建设是业精于勤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有了高素质的教师,课改才能有保障。县局经过推荐、审核等程序,遴选16名骨干教师组成研修班,并在培训临行前的动员会上,给研修班提出了明确的任务。除在教育信息化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方面学习外,思考学生情商和民主教学的构建,实现教学方式的革新。
2、方式合理,注重实践。成人教育方式很重要,针对研修班的学习任务和实际情况,xx师范大学理想信息软件工程学院在前期培训沟通的基础上,制订了较为合理的培训方案,培训全程按照“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集中讲授与交流研讨相结合、定点培训与外出观摩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三结合中突出了学员的实践操作,在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在一个月的培训中,我们先后到长春市浙江路小学、天津路小学和师大二附小等三所小学进行了教学观摩,直接感受智慧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
3、理论指引,突出融合。教育信息化的理念学习是实践操作的基础,有了正确的理论才能指导正确的教学活动,才能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东师理想倡导教育信息环境下的智慧教育,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发展学生的能力。在培训中,我们聆听了东师理想为我们安排的五场讲座:朱玉民教授的《数字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基本模式及应用方法创新》(第九讲)、赵玉铨教授的《智慧教育视野下的教师专业成长》、程帅老师的《从翻转课堂到微课》、吉喆老师的《微课录制的软件和制作》、长春市宽城区浙江路小学高级教师窦继红的《网络环境下的智慧教育实践探究》,并观看了钟绍春教授、刘茂森教授、郝淑霞的讲座视频。讲座中教授们用生动鲜活的案例为我们系统地阐述了信息化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途径、方法,通过理论的学习,我们渐渐明晰了智慧教育的内涵和智慧教育视野下的课堂教学模型。
4、牢记使命,扎实研修。先进的、科学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去执行,从教师的备课开始将智慧教育的思想融入其中,这是教学的规律,也是我县高效课堂建设的要求。本次培训研修,我们培训学员怀揣着局领导的期望,每个人都感到压力重重,在东师大抓住一切机会和教授们、老师们交流,向他们请教智慧课堂的构建,每有收获必撰写心得体会及时记录下来。一个月的培训,我们先后撰写了十篇心得体会。东师大倡导的智慧教育是依托东师理想教学平台的支持实现的,它为教师备课、讲课、组织学生学习搭建高效的数字化环境,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动态化组合教学软件,解决个性化教学软件制作困难的`问题。我们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认真熟悉着每一项功能,并在设计中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提出的想法,提请技术人员进一步开发软件,以支撑自己的教学。
二、研修效果
1、更新了观念,明晰了智慧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型。通过培训,参加培训的教师普遍反映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拓宽了思路,对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认识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对自身的素质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从朱玉民教授的讲座中,我们明白了信息要物化才能传播,教师要以单元知识系统树的绘制来有效地把握教材,寻求到教材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点,从而实施智慧教育;从钟绍春教授、刘茂森教授的讲座视频中,我们对优化整合教学的基本途径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明确了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想完成这个过程,情商远比智商重要,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任务,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驱动学生运用智商持续完成任务,并能通过教师的评价把学生的差异反馈出来,营造宽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3、关于信息化应用标准。评价课堂教学需要一定的标准,有了评价标准就能做到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相结合,才能做到客观。智慧教育视野下的课堂也不例外。培训中只是让我们在智慧教育的理念下设计教学、说课,没有给出一个可量化的评价标准,我们比较疑惑:究竟这个媒体用在这里合不合适?应用了这个媒体效果如何?和东师理想的老师们谈起这个问题时,据说现阶段也没有一个评价标准,这可算是本次培训的一个遗憾。当然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教师可在今后的教学中做点研究,在智慧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摸索。
总之,培训学习只是为我们打开了教育信息化的一扇窗,专家的理论讲座为我们指引方向,教学观摩为我们在学科与现代教技术融合提供了教学模型,自己设计教学说课熟悉了智慧教育的操作,专家点评磨课为我们的教学指点了迷津。在教学中,我们要坚定信心,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智慧教育的理念,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
信息化培训学习总结9
这段时间,我有幸参加了中国电信和xx电教馆联合组织的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聆听了不同地域,城市与乡村信息化建设优秀单位“种子”校长的讲座,收获颇丰,感触颇深。
深受震撼的同时,我也深思,如何将信息化教学推向深入,以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一、品质提升,理念先行
信息化发展必须要首先转变校长、班子及教师的陈旧思想观念。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部分,但绝不是几台电脑,连上了互联网,加几台多媒体设备就是实现了教育信息化。要提升办学品质,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和经费投入的力度当然非常必要;尽管保持学生良好学业成绩仍然重要,但不是学生发展的唯一要求;尽管教育资源的均等配置和教育质量的标准化仍然必要;但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多样化教育的新诉求。我们要通过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师生关系的和谐,让家长和社会从学生的健康成长中,看到实实在在的教育进步,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利益。“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信息化为内涵发展服务必将成为我们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教育云平台能让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xx,让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并让学校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碎片化、共享化、校方管理手段智能化、家长学校互动实时化。”在云平台系统中,学生、教师可以建立个人的网络空间,教师除了日常授课外,可以将教学课件、课后心得、班级管理等内容上传到空间,供学生下载学xx、交流;这一系统是一个实名制、组织化、可控可管的体系,将成为教师、学生、家长的社交平台,实现教育信息化、管理科学化;利用云平台,学校可随时在课堂应用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在信息化环境中的“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网络协作教研”等教学活动将得到深入开展……
目前农村学校信息化发展距此尚有一段距离,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xx加快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在我县,近年来掀起了教育信息化建设浪潮,在经费投入、软硬件平台建设和应用推进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结合现有条件,我们还要从以下方面努力:
1、加强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
信息化教学环境,决不是硬件系统,而是人机有机融合的综合系统,与传统的教学环境相比,其具有明显的优势。在这几年里,为了能适应学生信息化学**的需要,学校逐步建立了宽带校园网、计算机教室、电子备课室、班班通多媒体等等。有了这些硬件设施,我们就要充分的用起来,使之融入我们的课堂,利用这难得的有利条件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xx环境,努力地让孩子们提高学xx兴趣,拓宽知识面,增强各方面的能力。跟大城市相比或许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但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之下,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会越来越丰富,孩子们的学xx效果会越来越好。
2、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科研工作
与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以及教育质量提升的需求相对应,加强教科研工作,深入推进信息化环境下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育科研水平,科学优化课堂教学,势在必行。
因为信息化硬件资源是死的,呆板的,而教学模式中的交互作用过程和学生学xx新知识的认识过程却是活的,能动的。因此,构建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人(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充分发挥出教育信息化的最大效益,也使我们学校建成的信息化教育硬件能物有所值和物尽所值。所以,在教育信息化条件下,促进教师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科学优化课堂教学,是我们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
3、持续推进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作为农村小学,确实需要培养出适应教育信息化的新型教师队伍。建立了信息化教学环境,有了信息化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教育信息资源,在教育信息化所需的基本条件基本具备的情况下,要走好走远教育信息化下一步的工作便是转化教师的职能,将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学xx资源的管理者及研究者”,目前,这一工作也是制约我校教育信息化前进的重要因素。对此,当务之急应是持续推进和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从头从快从优开展信息技术的培训,切实地转变教师职能,这项工作已刻不容缓,也只有这样才能将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目前我县已经进行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分批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学校的信息化工作作了较好的铺垫。下一步的工作是,将这些培训成果推广、普及开,带动起来,应用起来。通过课堂教学练兵、优质课例评比展示等形式,形xx人会用、人人善用的效果。巩固和提升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成效,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以上只是通过本次学xx的一点粗浅认识,感谢上级提供的这次学xx机会,希望有机会参加更多的学xx,有得更多的收获。
第四篇:信息化学习总结
关于信息化教学设计学习总结
二〇一七年九月关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相关学习总结
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融合了现代的教学理念、信息素养培养的目标和信息化的评价手段,体现了信息化教学的基本原则,代表了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方向,其实践模式具有在不同学科的教学中复制迁移的可能。通过2017年9月6号王瑛老师关于信息化教学设计讲座的学习,主要体会如下: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信息化教学是一种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基于资源、基于合作、基于研究、基于问题的教学与学习,因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使学习者在意义丰富的情境中主动建构知识。通过对多种信息化教学实践模式的研究,可以总结出以下几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优化的学习情境
信息化教学设计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而活动的参与需要一定情境的支持,通过信息技术的作用,可以为学生创设多种学习情境。教师要选择和组合各种信
息技术创设“一个学习者可以互相合作和支持的地方,在那里他们使用许多工具
和信息资源参与问题解决的活动,实现学习目标,而不是创设一个学习只能单独孤立进行,不重视知识的实际运用的场所”。例如,可以将信息技术整合到的学习环境,作为学习环境综合体系中的一部分,以支持新理念下的教学。让学生的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况下学习,使学生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二)基于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开放的学习资源,也为有效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和主动探究学习等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信息化学习资源是信息化教学中的重要要素之一,因而有关信息化学习资源的提供与设计,也是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学习。
(三)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
在信息技术环境中进行学习时,学习者的自主性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包括对于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等。因此信息化教学设计十分重视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论以“任务驱动”还是“问题解决”等方式开展学习或研究活动,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教授学习策略和技能时,教师都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选择。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的促进者,要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技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同时学生通过信息技术,也可以找到更多的高素质“隐性教师”。
(四)突出开放性
开放性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一个特征,也是以上所提到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等信息化教学要素的重要特征。开放包含了丰富和多样,信息技术本身也为开放性提供了可以实现的条件。信息技术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沟通方式和内容呈现形态,如同步与异步的一一对话,一对多广播与多对多讨论等,这些都为学生开放的学习方式创造了可能性。就学习指导者而言,除了教师,各行各业的专家都可以对学习者的学习予以指导和帮助。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概述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基本上可以分为单元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任务与问题设计、信息资源查找与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学生作品范例设计、评价量规设计、单元实施方案设计、评价修改8个步骤。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对于各步骤的分析和操作通常是按照这样一个顺序进行的,但必要时也可以跳过某些步骤或重新排序。
就整个教学过程而言,首先要经过分析确定单元的教学目标,即确定通过教学以后学生应该达到的水平和获得的能力。目标的实现需要有效而适合的教学方法或策略,方法和策略的选择在每个学习单元中都应各有侧重。这种选择需要相应的技术工具和资源的准备,要查找和设计信息资源。在信息化教学中比较注重任务驱动或是基于问题的教学,这样的教学需要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和准备真实任务和针对性强的问题。之后根据任务和问题、学生的学习水平确定资源的提供方式,例如是让学生自主探索,还是教师事先收集和整理等。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信息技术的介入,学生的学习成果也要求通过一定的电子作品来体现,这样,教师还要事先提供电子作品的范例及相应的评价标准。另外,在教学设计和整个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评价与修改必须始终贯穿于其中,作用于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不断地评价与修改能够保证整个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开放性和动态性。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的特点
信息化教学设计很大程度上沿循教学设计的程式,包括确定目标、过程设计、评价等。但是在过程设计上,信息化教学设计又体现出以下的特点。
1.更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为教师应用更多样的教学方法创造了可能,包括问题学习、探究学习等。因此,信息化教学设计更突显了教学方法选择的重要性。
2.更重视课程教学资源的支持
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对于支持性的学习资源更为关注。教师要注意通过评估来选择和收集信息化学习资源,并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对这些信息化学习资源作进一步的整理加工。学习资源的设计也成为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3.凸显了评价与教学过程的整合
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评价、修改是随时进行的,伴随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的始终。在信息化教学活动进行前要提出评价标准,选择和收集学习资源时,要通过评价来进行。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的关注点
综合多种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师在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
(一)问题或主题的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隐含在所组织的教学过程或学习活动中,它最外显的部分是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因此问题设计的水平是衡量教学设计水平的重要标志,可以说,问题设计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核心。设计问题或主题是指在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学习目标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依据学习目标,选出所要学习的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作为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或基本内容),然后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意义建构。最后由教学者或指导者总结和综合,并考虑学习者的实际水平及所有目标达成的可能性进行筛选,从而最终确定主题,作为对学习内容的规划和设计的主线。教师进行问题或主题的设计时,要求能够重新组织大量知识,激发学习者全身心进行探究学习,深刻理解所学知识,促进学习者高级思维的发展。
(二)学习情境的创设
在自主学习情境的创设中,要以促进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前提,尊重学习者探究和获得体验的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尽可能创设各种情境,包括问题情境(以激发学习者强烈的求知欲、发现欲);应用情境(让学习者能有多种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应用所学知识,将知识外化),以构造出一个利于学习者开展自主学习的网络化学习环境。例如,实验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制作一个无害实验室,让学习者任意进行操作,观察实验效果,而无需担心会损坏实验仪器或浪费实验药品。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进行学习,更有利于学习者对新知识的建构。
(三)学习资源的设计
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要确定学习主题所需要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本主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应该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如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教师要给学习者适当的帮助和指导。除了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习者通过网络技术(查询、搜索等工具)亲自获取学习资源外,对于中小学生,最主要的还应该是由教学者或指导者精心设计的与主题相关的学习资源库。教学者或指导者需要通过校园网络系统或者是建立专题学习网站等,对泛在的学习资源进行初步的筛选和加工整理,使学习者提高查找资源的效率。
(四)自主学习的设计
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不同的设计。在自主学习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发扬学生的首创精神,即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即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实现自我反馈,即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第五篇:信息化大赛培训总结
四川省高职信息化教学设计培训总结
——胡桂香
2013年11月,我和学院的其他3为老师共同参加了四川省高职高专信息化教学设计培训班的网络学习和面授学习,此次培训是四川省教育厅重点师资培训项目,由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省内各高职院校的140余名教师参加了学习。
本次培训共25天,分为面授学习,与专家面对面的交流完成相关的专题学习,所有受训学员完成20天的远程学习提交信息化教学设计相关作业,参加答辩后,方可获得结业。,与专家一对一进行交流,完成相关专题学习,在面授学习中,主办方学院派出的两位老师分别参加了信息化教学设计和网络课程平台两个小组的学习,聆听了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李学锋教授《基于信息化时代高职课程教学设计》、大连海事大学于双和教授《应用虚拟仿真技术,推进专业教学创新》以及四川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周雪峰《信息化时代高职教育如何创新》的学术讲座。培训中,李学锋教授作为2013年全国高职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的评委组组长,与老师们分享了成航院教师团队参加此项比赛的经验与体会,并向老师们剖析了2014年该项大赛的各项评分指标的内涵,提出了对所有参培老师的学习要求;同时,特别安排了在2013年全国高职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中获得一、二等奖的刘小芹、李冬两位老师(成航院)为大家再现了比赛现场演讲,分享了自己的作业与参赛体会。
培训中,陈庆和林洁两位老师认真参与小组讨论,向两位获奖教师认真讨教,在充分体会专家讲座的基础上,与团队成员相互合作,良好地完成了面授培训中的各次阶段性作业,获得了李学锋教授的好评。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信息化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研究的课题,把老师和学生都从题海和加课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通过专家老师的讲座,我对信息化教学设计有了以下认知。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强调以学为中心,通过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达到促进学习者综合能力的提高。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核心是问题设计。教学设计中,教师关注的重心应该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这种环境可以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打破地区界限的协作交流、以及有利于培养学习者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学习方式。
尽管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大家对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认识却是较为一致的,即信息化教学设计应该关注一个中心,两个方面。一个中心是指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在两个方面中,一个方面是强调对学习主题和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师从学科知识、教学任务和现实生活相联系的角度来设计 “问题”或“单元主题”,学习活动以讲解、探究、讨论、协商、协作与反思等方式展开;另外一个方面是注重对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使用进行设计,实现它们与学习过程的柔性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搜集网络及其它信息并对它们进行加工整理,提供给学生一些与主题相关的资源和活动建议等,帮助学生完成问题解决的过程,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
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基于资源、基于合作、基于研究、基于问题等方面的学习,使学习者在意义丰富的情境中主动建构知识。因此,信息化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五条基本原则:1.以学习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是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进程。2.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习。3.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确定和教授学习策略与技能。4.强调“协作学习”。这种协作学习不仅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协作。教师按照某种合作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比如简单的小组或专家组的形式,就是一种很好的协作学习的教学策略。5.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总之,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教师关注的重心应该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这种环境可以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打破地区界限的协作交流、以及有利于培养学习者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学习方式。而不再是老师仅仅用PPT代替板书,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导,鼠标成了新式的教鞭,投影成了多彩的黑板;教师是程序化的导演,学生是机械化的观众。今天,我们应该关注信息时代的深度学习,并能利用技术为教学服务,同时在信息化环境下改变着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