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校园招聘考试基础知识总结及精讲

时间:2019-05-11 20:5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银行校园招聘考试基础知识总结及精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银行校园招聘考试基础知识总结及精讲》。

第一篇:银行校园招聘考试基础知识总结及精讲

银行校园招聘考试基础知识总结及精讲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

一、货币起源于商品交换

劳动二重性

是指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产生的是使用价值,抽象劳动产生的是价值。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础

例如:一个人生产一把椅子,椅子能够提供给人坐,这一点是使用价值;同时椅子可以拿去交换,因为做椅子花费了劳动时间,是具有价值的。

货币

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商品的二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由于商品时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所以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商品时二者的统一体,它们互为条件、互相依存但又相互矛盾。原因是:商品是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不是只为了满足自己对使用价值的需求,而是为了交换的目的。而且商品生产者是通过让渡使用价值来实现价值的。

商品的两种属性的矛盾,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引起的。

二、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形成

价值的表现形式

价值形式

价值形式的发展阶段(四个阶段)

(一)简单价值形式

是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由另外一种商品来表现的形式。例如:1只羊=2把斧子 在这个等式中,羊的价值不是由它本身直接表现出来的,而是间接地借助于石斧相对地表现出来的。因此,它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由于石斧不表现自己的价值,只是充当羊的价值的表现材料,证明羊具有同自己相等的价值,由此它形成等价物,处于等价形式上。

等价物

就是能够表现其他商品价值的商品。

在这个例子中,提出了两个概念: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它们是相互依赖、相互排斥的两个因素。

(二)扩大价值形式

是一种商品的价值经常性地由许多商品来表现的形式。

在扩大价值形式下,许多商品作为等价物,而另一种新商品出现,就会增加一个新的价值表现材料。这时,一种商品经常地和一系列商品相交换了。于是价值的表现由简单的形式逐步过渡到扩大价值形式。用下列等式来表示:

2把石斧,或5斤盐,或1袋小麦,或一只羊3斤茶叶,或半两黄金,或其他;等等

在上述例子中,而当每一次交换,商品价值却只能用一种商品来表现,所以,每一种商品都是特殊的等价物。

特殊等价物

是指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例如:Q币是腾讯公司出品的一种用人民币够买的用于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用于在其公司系统内兑换其他物品的虚拟商品,它不具备货币的一般职能,也不符合货币的定义。

又如:钱(人们俗称的“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属于民法上的种类物。

(三)一般价值形式

是一切商品同时用一种商品来表现的价值形式。表示方法如下:

1袋小麦,或3斤茶叶,或一只羊半两黄金,或其他;等等

在这个等式中,用来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成了一般等价物。各种商品都把自己的价值表现在一般等价物上,清楚地说明各种商品在质上是相同的,量上是可以比较的,而且标志着价值形式的质的变化,即商品交换由物物交换直接交换变为由一般等价物作媒介的间接的商品交换。

一般等价物

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商品,在一定时期是固定的一两种商品。例如:黄金,包括由金子铸造而成的金元宝,金币以及半成品。

(四)货币形式

是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用一种特殊商品来表现的价值形式。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出现和商品生产的发展,使商品交换增多了,交换的地区也扩大了。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一般等价物固定地充当某一种商品来充当。在这里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就是货币。货币形式可用下列等式来表示:

5斤盐,或1袋小麦,或3斤茶叶,或半两黄金半两黄金,或其他;等等

【特别提醒】

从价值形式的发展可以看出:货币是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发展的产物;价值形式的发展必然产生货币;“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黄金。”

金银在历史上早就充当着个别等价物、特殊等价物和一般等价物。金银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它最后独占一般等价物这个特殊的社会地位。

第二节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一、货币的本质

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货币具有同一切商品直接交换的能力。

货币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

货币作为商品的一般等价物,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5斤盐,或

而商品生产不能脱离周围经济条件而独立存在,所以,在不同社会制度下,货币反映着不同的生产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经济条件的变化,货币反映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二、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是用货币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的价值。

商品的价值表现在货币上,就是商品价格。价格表现为一定的货币单位。包含一定的金属重的货币单位就是价格标准。

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例如:我国人民币代表着一定得价值量,执行着价值尺度的职能。

(二)流通手段

是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媒介的作用。商品流通

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商品流通的公式

商品——货币——商品(与以前的交换相比较,买卖出现了分离。)【思考】商品流通与流通手段一样吗?

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所起的作用,而商品流通强调的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整个过程。即:流通手段落脚在货币的媒介作用上,而商品流通则落脚在商品交换上。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也就是说,商品流通是说把商品合理的销售出去,流通手段是指通过么种方式来销售物品。比如你开公司,你公司的商品同过了业务部门联系业务,在由采购到公司提货,又到了批发市场,在到专卖店和连售商

最后到消费者(也就是使用你公司产品的人)手中。简单的一起说明:是说把物品快速的利用某种手段销售出去,不让产品有压货和卖不出去的情况。

(三)贮藏手段

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做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

在金属货币流通时期,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特点是:必须是现实的金属货币或作为货币商品的贵金属。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贮藏手段具有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即是排水渠,又是引水渠。

我国人民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

(四)支付手段

货币不伴随商品的运动而作为价值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其特点是:作为价值的独立存在进行单方面转移;可以由价值符号来执行这一职能;可以通过转账形式进行结算。

支付手段的职能扩大了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货币也发挥着支付手段职能。

(五)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除作为价值尺度之外,还是国际支付手段、国际购买手段和财富的国际转移手段。例如,战败国向战胜国支付货币赔款,一国向其他国家提供货币贷款,或资本家将货币资本从国内转移到国外等,均属此类。

二、货币诸职能的关系

货币的职能也就是货币在人们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具有这样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其他三种职能是在商品经济发展中陆续出现的。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货币以自己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为什么

货币能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呢?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有价值。这就如同尺子所以能衡量其他一切物品的长度,是因为尺子自身也具有尺度一样。自身没有价值的东西,是不能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的。

本来,商品价值的大小,乃是由凝结在该商品中的劳动时间来测量的。商品中包含的劳动时间越多,它的价值便越大。因此,劳动时间是商品的内在的价值尺度,而货币不过是商品的外在的价值尺度。

商品的价值表现在货币上,就是商品的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实际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例如,一双皮鞋价格为10元,一件衬衣价格为5元,等等。不过,有一点这里应该说清楚,就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这一职能时,并不需要实在的货币,只要人们在观念上想一下某商品的价格是多少就可以了。所以这样,也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这是因为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它所做的只是给商品以价格形态,即表明某一商品值多少钱,而不是真正用商品与货币相交换马克思说:“货币在它的价值尺度功能上,本来也只是作为观念的或想象的货币”。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也就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我们平常从商品买卖过程中所看到的货币的作用,就是属于这一种,所以,这种职能又叫做购买手段。不说自明,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而必须是实在的货币。任何一个资本家决不会允许有人用空话来拿走他的商品。

在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这一作用的情况下,商品与商品不再是互相直接交换,而是以货币为媒介来进行交换。商品所有者先把自己的商品换成货币,然后再用货币去交换其他的商品。这种有货币作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由物物交换过渡到商品流通,意味着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因为,在这种条件下卖与买被分成了两个独立的过程,如果出卖了商品的人不立刻去买,就会使另一些人的商品卖不出去。也就是说,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就已经包含了经济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起初是贵金属条、块,以后发展成铸币,最后出现了纸币。纸币是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中产生的。

货币的第三个职能是充当贮藏手段,即可以作为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人们储存起来。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既不能象充当价值尺度时那样只是想象的货币,也不能象充当流通手段时那样用货币符号来代替,它必须既是实在的货币,又是足值的货币。因此,只有金银铸币或者金银条块等才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当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多余的金属货币便会退出流通成为贮藏货币;反之,当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增多时,一部分贮藏货币又会重新进入流通成为流通手段。由于贮藏货币具有这种作用,所以在足价的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便不会产生流通中货币量过多的现象,不会发生通货膨胀。

货币的第四个职能是支付手段。在放债还债、支付工资以及交纳税款等场合,货币就起着这种作用。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情况下,由于很多商品生产者互相欠债,他们之间便结成了一个债务锁链,例如,甲欠乙的钱,乙欠丙的钱,丙又欠了丁的钱„„如果有其中某一个商品生产者因为生产和销售的困难而不能按期支付欠款时,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造成全线崩溃的局面。因此,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使经济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货币的最后一种职能是充当世界货币,即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能够作为世界货币的只有黄金或白银,铸币和纸币是不能充当世界货币的,因为后者一超出本国范围便失掉了原来的法定意义。世界货币的作用是:第一,作为一般的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的差额;第二,作为一般的购买手段,用来购买外国的商品;第三,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如支付战争赔款、对外贷款以及转移财产等等。

第三节

货币制度

一、金属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问题】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经过怎样的历程?

回答: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简称币制。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是:(1)规定货币材料。即规定可以用作货币的材料,确定不同的货币材料就构成不同的货币本位;(2)规定货币单位,即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3)规定主币和辅币。主币就是本位币,是一个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辅币是本位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它是本位币的等分;(4)货币铸造发行。货币的自由铸造、限制铸造是针对金属货币流通而言的。在信用货币制度下,国家通过法令规定信用货币的发行机构,中央银行制度建立以后,信用货币的发行权大都集中在中央银行;(5)货币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无限法偿是指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有限法偿是指具有有限支付能力。在金融货币流通中,本位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辅币则为有限法偿;在信用货币流通下,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具有无限法偿能力。(6)准备制度,金属准备曾是货币制度的重要内容。

货币制度主要经历了金属货币制度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金属货币制度又包括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和金本位制。银本位是以白银为本位币的制度;金银复本位制是金、银两种铸币同时法为本位币的制度;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金本位制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目前各国均实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二、金属货币制度的演变

货币制度(Monetary System)

国家法律规定的货币流通的规则、结构和组织机构体系的总称。

货币制度的演变

概括地讲,从16世纪至今,货币制度的演变与各个历史阶段商品经济相适应,先后出现过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三种金融货币制度,最后过渡到当今不兑现的纸制本位制度。金属货币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1、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是以白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这是最早的货币制度,产生于商品生产还不很发达的时期。银币为无限法偿的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输入输出。除了我国外,到了19世纪末,各国先后放弃银本位制而采取金银同时流通的制度。

2、金银复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度是以金币和银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又称复本位制。在这个制度下,金币和银币都能自由铸造,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产生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金银复本位制度按照金银两种贵金属的不同关系分为如下三种:(1)平行本位制

平行本位制是国家不规定金银之间的比价,金银按照各自的实际价值进行交换的本位制,例如,英国在1663年就铸造金币“基尼”与原来银币“先令”按市场比价同时流通。(2)双本位制

双本位制则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金银之间的比价,金银按法定比价进行流通的本位制。这种货币制度盛行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如美国在1792年就规定金银法定比价为1:15。在双本位制下会出现一种叫做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又称格雷欣法则),具体是说,当黄金与白银的法定比价与市场比价不一致时,市价比法定价格高的金属货币(良币)在流通中的数量逐渐减少,市价比法定价格低的金属货币(劣币)在流通中的数量逐渐增加,导致货币流通不稳定。

除以上两种本位制度外,金银复本位下还有一种跛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是由复本位制

向金本位制过渡时期的一种货币制度,在这种制度下,金铸币和银铸币都规定为本位币并有固定兑换比率,但国家规定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而银币不允许自由铸造,这就决定了银币在现实流通中无法起到本币的作用而仅仅充当辅币角色。

3、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时以黄金作为本位币的材料的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主要存在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1)金币本位制

这是指以金币作为本位币流通的货币制度,是金本位制中最典型的形式。金币自由铸造,黄金可以自由输入输出,银行券可以兑换黄金,是比较稳定的货币制度,历史上对资本主义经济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后来,由于战争、经济危机等多方面因素,削弱了黄金基础,金币本位逐渐转向金块本位与金汇兑本位。(2)金块本位制

这是一种没有金币流通,但流通中的银行券、纸制货币符号等可以按照规定限额与金块汇兑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国家规定金币为本位币,但国内不流通金币。流通中的货币符号可以兑换黄金,但规定了限额,必须要具有了一定数额才能与金块兑换。实际上只有极少数富有的人拥有大量的货币符号,也才可以兑换黄金,所以有人把它称为“富人本位”。该制度的条件是国际收支平衡,一旦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大量黄金外流时,这种制度就难以为继,为此,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后英法等国被迫停止金块本位制。(3)金汇兑本位制

这是一种没有金币流通,也不允许银行券等货币符号汇兑金块,而是用银行券等货币符号兑换外汇,外汇可以在国外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又称虚金本位制。在这种货币制度下,虽然也规定金币为本位币,但在国内不铸造也不流通,也不能兑换金块,只能同另一个实行金币本位的国家货币保持固定比价,存放外汇黄金,通过无限制地供应外汇,以维持本国币值稳定。这就必然存在很大的依附性,是一种带有殖民性质的货币制度。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最终使金本位制崩溃了,过渡到了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三、纸币流通下的货币制度

当前各国普遍采用的是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它是以不兑现黄金的纸币为本位货币制度。

这种制度具有以下特点:

1.以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本位货币,并由政府颁布法令,赋予无限法偿和强制流通的能力。

2.不能兑换黄金,也不规定含金量,对外汇率由政府制定。3.货币发行量一般根据国内经济需要来决定。

四、我国社会主义货币制度

(一)我国社会主义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1)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

主币单位:元;辅币单位:角、分。(2)人民币是我国唯一合法的货币

在我国国内市场上,人民币是要不得较为,只准许人民币流通,国内一切货币收付、结算和外汇牌价,均以人民币为价值的统一尺度和计算单位,执行货币只能的只有人民币,法定赋予人民币以强制流通里。为此,国家法令规定:严格禁止外币在中国境内计价流通;严格禁止金银流通与私自买卖;严格禁止各种变相货币流通;严格禁止人民币自由出入境;严格禁止妨害人民币及其信誉。

(3)人民币的发行原则

坚持集中发行原则、坚持经济发行原则

(4)对人民币流通的管理

我国对人民币流通实行计划管理,它是通过实行现金管理和工资基金监督来实现的。

(5)统一管理金银储备和外汇储备。我国金银储备和外汇储备由中国人民银行集中掌握,统一管理,统一调配。

(6)统一管理汇率。人民币对外国货币的汇率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汇率为准。

(二)人民币制度的特点

现行的人民币制度与旧中国货币制度相比较,有三个特点: 1.人民币是我国唯一合法的货币。2.人民币是独立自主的货币。3.人民币是基本稳定的货币。【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价值形态?价值形态的发展过程同货币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2.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说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3.货币的各个职能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4.什么是价格和价格标准?价格标准和价值尺度有何不同?

5.为什么说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作为贮藏手段能自发调节货币流通? 6.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具有什么特点? 7.社会主义社会货币的支付手段有什么特点?

8.货币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各有哪些作用? 9.什么是复本位制?

10.典型的金本位制具有哪些特点? 11.什么是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

第二章

货币流通及其规律 第一节

货币流通的基本原理

一、货币流通的概念

是指货币在买者和卖者之间不停地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运动。

流通手段最初是由商品流通引起的,是商品流通借以实现的形式,凡是商品生产者,要是自己的生产能继续进行下去,必须把自己的劳动产品作为商品卖出去,通过与货币交换,买回自己所需的商品,以实现使用价值的交换。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情况下,这种使用价值的交换,就是适应商品买和卖的两个独立过程。货币与商品的交换,就是适应商品使用价值的交换而发挥媒介作用的。只要存在商品经济,货币流通就必然存在。此外,由于借贷、交纳赋税、租金和支付工资等,都会引起货币流通。

二、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关系

货币流通

是指由商品流通所引起的,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所形成的连续不断的运动过程。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为商品形态的变化服务。

二者的关系

(1)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由于商品流通是由商品内在矛盾引起的,而货币流通不过是商品内在矛盾运动所采取的外部表现形式,因此,商品流通的规模、构成、范围和速度,决定货币流通的规模、构成、范围和速度。(2)货币流通对商品流通具有反作用。货币流通正常与否,对商品流通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

二者的区别

(1)形态不同;(2)一定时期内投入流通中的商品和货币数量并不完全一致;(3)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方向一致;(4)决定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因素并不完全一致;(5)货币流通可以超出直接的商品流通之外而延伸到其他领域。

三、货币流通的形式

货币流通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狭义货币流通

只包括现钞和不足值的金属铸币的现金流通。广义货币流通

包括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流通,实际上是银行信用的投放与回笼所形成的货币运动。

(一)现钞流通

现钞流通也称现金流通,即以纸币和铸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所进行的货币收付。现金流通领域:与居民个人有关的货币收付和企业单位间的小额货币收支。

1、现金投放的渠道

(1)工资及对个人的其他支出;(2)采购支出;(3)财政信贷支出;(4)行政管理费支出。

2、现金归行的渠道

(1)商品销售收入:存入银行;(2)服务事业收入;(3)财政税收收入;(4)信用收入。

(二)转账结算

转账结算

也称非现金流通,是银行转账结算引起的货币流通,具体表现为存款人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基础上,通过在银行存款账户上划转款项进行货币收付和行为。

1、存款货币流通渠道

(1)商品价款的收付/结算;(2)劳务费用收付/结算;(3)财政收支结算;

(4)信贷资金的发放和回收/银行信贷结算。存款货币流通领域:通过银行转账结算的存款货币流通主要适用于大额商品交易或其他大额货币的收支。

2、现金货币流通与存款货币流通的关系

货币流通是现金流通与存款货币流通的统一。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结果引起两种货币形式的货币量——现金货币量和存款货币量此增彼减。【现场演练】

[例题]货币流通是指作为()形成的货币连续不断的运动。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答案:BC [例题]在现代信用制度下,货币流通由()两种形式共同构成。A.现金流通 B.银行转账 C.存款流通 D.票据贴现 答案:AC [例题]现代经济中的现金流通,是以()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所进行的货币收付。A.债券 B.商品货币 C.纸币 D.铸币 答案:CD [例题]随着企业单位和个人用现金进行各种支付,流通中的现金又流回到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过程,被称为()。

A.现金发行 B.现金投放 C.现金回笼 D.现金归行

答案:D [例题]目前我国银行投放人民币现钞的主要渠道是()。A.工资及对个人其他支出 B.采购支出 C.财政信贷支出 D.行政管理费支出 答案:A [例题]人民币现金归行的渠道主要有()。A.工资收入 B.商品销售收入 C.服务事业收入 D.财政信贷收入 E.外汇收入 答案:BCD [例题]存款货币流通是()引起的货币流通。A.货币收付结算 B.银行转账结算

C.财政信贷收支结算 D.商品和服务收支结算 答案:B [例题]如果其他情况不变,当中央银行增加黄金、外汇储备时,货币供应量将()。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上下波动 答案:A [例题]现代的广义货币的流通,实际上是银行信用的投放与回笼形成的货币运动,它包括()。

A.存款货币流通 B.足值金属货币流通 C.银行券流通 D.现金货币流通 答案:AD

第二节

货币流通规律

一、金属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

是流通中货币必须量的规律。

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时,货币流通中货币必要量的公式为:

流通中货币必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由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等于商品价格和商品数量的乘积,因此,实际上决定流通中货币必要量是由商品价格、商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三个因素所组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货币必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货币必要量的公式是:

商品价赊销商品到期支付互相抵消的流通中货币格总额价格总额的总额支付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必要量

综上所述,商品价格总额与流通中货币必要量成正比,体现了价格和价值质的对等和量的比例关系;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必要量成反比,体现了货币自身周转速度与货币数量之间的变动关系。

二、纸币流通规律

纸币发行量决定了流通中必须的金属货币量的规律就是纸币流通规律。用公式来表示:

单位纸币所代表流通中所必须的金属货币量 流通中的纸币总量的金属货币量

三、纸币流通规律与货币流通规律的关系

纸币流通规律所体现的实质是纸币和金属货币之间的比例关系。当流通中金属货币需要量已定,单位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就由纸币的数量决定,纸币的数量越多,单位纸币代表的价值量就越小,商品的纸币价格就越高。

金属货币流通规律是直接从商品流通中产生的,是商品流通中各因素之间内在的、必然的的联系。纸币流通规律受它的制约,并从它派生出来。

第三章

信用与利息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一、信用的产生

信用

是以偿还利息为条件的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简单地说,信用就是借贷行为。它的基本特征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的单方面让渡。

信用产生的基础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信用产生的基础。在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商品和货币在各个所有者之间分布是不均衡的,一方面, 生产者要出卖商品;另一方面,购买者买进商品后因为贫穷或没有货币,不可避免地产生借贷的需要。

原始形态的信用 —— 实物借贷

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当时生产力发展及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使原始社会解体、产生了私有制家庭和阶级,出现了贫富的差别。贫困家庭缺少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为了维持生产和生活被迫向富裕家庭借债,通过借贷调剂余缺,这样就产生了信用。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货币借贷 —— 高利贷

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了货币,也就出现了货币借贷。由于生产上的季节性、生产周期长短不

一、商品购销地点距离远近等原因,使商品买卖与货币支付在时间上有时不能一致, 要求商品买卖采取延期支付的形式,即信用贸易,卖者成为债权人、买者成为债务人,到了约定还款期限,再偿还所欠货款,货币在信用贸易中成为支付手段。货币信贷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采取高利贷的形式。高利贷是古老的生息资本,它盘剥的对象主要是广大的小生产者。因为小生产者在当时大量存在,他们的经济地位极不稳定、经不起任何意外事件的袭击,从而不得不向高利贷求贷。高利贷的特点:(1)利息特别高,而且没有什么集合限制,在旧中国农村,高利贷利率年利一般都在50%以上,有的高达100%以上,而且是驴打滚、利翻利。(2)一般都用于生活消费,很少用于发展生产。高利贷的作用对社会生产力来说,不起促进作用,而是起阻碍破坏作用。它使小生产者无力进行扩大再生产,就是简单再生产也难以维持。

资本主义的信用 —— 借贷资本运动

在封建社会末期,高利贷手中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货币资本,可以随时投入资本主义生产、创办资本主义企业。但是他们留恋高利贷的剥削方式,更重要的是由于利率过高,不适应资本主义发展对信贷的迫切需要。发展资本主义企业需要大量的货币资本,单靠资本家的个人财力不够、需要借助信用关系进行筹集,产生了新兴产业资本的发展与落后的高利贷信用关系之间的矛盾,直至资本主义信用的出现和资本主义银行的产生、借贷资本形成,新兴的资产阶级战胜顽固的高利贷者,生息资本才从属于产业资本。

借贷资本产生的原因,是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会产生货币资本暂时的多余或不足。闲置与资本的本性相悖,必然使闲置资本寻找出路、贷出去牟利,为货币资本暂时不足的企业提供贷款的可能。

借贷资本的来源有:(1)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暂时分离出来的闲置的货币资本;(2)

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私人储蓄;(3)政府的货币积累。

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除以银行为中介的信贷关系外又出现了通过发行股票方式筹集资金组成股份公司制企业。股票虽然不像一般贷款那样定期归还,但可以通过出售股票收回付出的货币。另外建立了信用制度,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和消费信用。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是基本的信用形式,银行信用在信用体系中居主导地位。信用制度对市场经济的作用表现在它可以调动大规模的社会资金,从而为企业的创立和发展提供服务;可以调配社会的经济资源;可以提高社会的需求总效用; 可以调节国民经济、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

社会主义信用

因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商品经济,自然地存在商品流通、货币流通以及货币资本的运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外资企业都必须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以实现其价值。这些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暂时闲置的资金不能随意调用,每个企业也不能无偿使用其他企业的资金。为进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国家除了利用财政动员和分配资金外,还必须利用信用制度、采取有偿方式,筹集社会资金。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信用的存在是必然的,而且会得到不断的发展,信用的方式和范围将会普遍化。企业之间、个人之间的往来都将使用信用手段。现在我国也已经初步形成了信用体系,个人消费刚刚起步、股票市场还不成熟。所以我国应该完善信用制度,使之法制化、科学化,从而充分发挥信用的经济功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第二节

信用的形式

信用是指经济活动中的一种借贷行为,它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信用形式是表现信用关系的具体形式。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各种融资的需要,出现了多种信用形式。以下介绍几种主要的信用形式:

商业信用

是指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联系的信用形式。如企业间商品赊销和预付货款,商业票据。

赊销和预付货款是商业信用的两种基本形式。赊销和预付货款把商品购买与支付货款分离为两个环节。这两种形式对于买卖双方都有利。赊销:一方面可以使生产商品企业(卖方)将货物销售出去,不至于积压;另一方面,也可以让缺乏购买资金而又需要某种上品的企业(买方)提前得到所需的商品,经过一定时期,在归还商品的货款,进而可以缓解资金的不足。预付:一方面可以使生产企业(卖方)提前筹集到资金,进而可以扩大生产规模,扩大生产实力;另一方面,可以使买方能够保证获得所需的畅销的商品。

商业信用的特点

1.商业信用的债权债务人都是工商企业,体现了企业之间的关系。2.商业信用所贷出的资本是处在产业资本循环周转过程中一定阶段的商品资本。而不是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这种贷出是通过买卖活动,由一个人转到另一个人的手里的。3.商业信用的动态与产业资本的动态是一致的。在经济繁荣阶段,商业信用随着生产和流通的发展及产业资本的扩大而扩张,在产业繁荣时,生产规模扩大,生产商品增多,以信用出售的商品也相应增加,对商业信用的需要也增加;在经济衰退阶段,商业信用又会随着生产和流通的消减及产业资本的收缩而萎缩。

我国的商业信用

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广泛存在商业信用。当时,商业信用解决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资金不足的困难,有助于国有经济利用多种商业信用形式,实现对其他经济成分的引导和调控。商业信用在当时不仅被广泛运用,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956年后,随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建立,商业信用逐渐被取缔,只允许保留少数几种情况。禁止商业信用虽然消除了计划管理失控的隐患,但也扼杀了其繁荣市场、搞活流通的作用,束缚了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发展。1979年改革开放后,商业信用又重新恢复,但并未得到迅猛发展。这一方面是由于大量变相、强制的商业信用的产生极大冲击了企业和个人的信用道德观念,滋生了企业采用强制商业信用的习惯,企业间相互

拖欠货款的现象屡见不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业信用的健康发展。注:强制商业信用:是指本应支付的货款而拖欠不付的现象。它与一般商业信用的区别是:强制商业信用是在买方强制拖欠货款的情况下发生的,而后者则是在商品卖方主动提供,或经买卖双方磋商之下形成的。由于强制商业信用违背了商品经济条件下交换与借贷的基本原则(平等与自愿),因而构成拖欠方对被拖欠方财产的侵犯行为,在这个意义上讲,应该说,强制商业信用不是真正的信用。另一方面,由于企业信用道德水准低,为规避风险,商业银行很难随意贴现(discount)、承兑(acceptance)、商业票据(commercialbill/note)。没有银行信用的支持,商业票据的流动性大大降低,商业信用也因此失去了发展的空间。因此,今后要发展商业信用,应该努力健全法律法规,督促企业规范商业信用行为,扶持建立企业资信数据库,不断完善企业资信信息,强化企业资信分析,积极实施商业信用事前调查、审查,事后检查制度,增强银行对贴现、承兑的风险控制,尽快建立全国票据查询网络,统一全国票据查询回复书样式及相关内容。

银行信用

是指银行以货币形式向企业或个人提供的信用。它包括两方面:一是银行以吸收存款等形式,筹集社会各方面的闲散资金;二是通过贷款等形式运用所筹集到的资金。

(一)银行信用是现代信用的主导形式 第一,银行信用消除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1.银行信用具有广泛性。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因此,银行可以把货币贷给任何一个企业,克服了商业信用在方向上的限制。

2.银行信用具有规模性。贷放的是社会资本。银行信用则不受交易额度的影响,小额资金主聚集为大额资金借贷,大额资金也可以分散为小额资金放贷。

3.银行信用具有贷款期限上的灵活性。银行信用形式下,可以提供不同期限的贷款,满足短中长期的不同需求。

4.银行信用具有核心性特征。现代银行信用是信用的主要形式,是其他信用赖以正常运行的基础,尤其是商业信用,更需要银行通过承兑、贴现和抵押贷款为其提供支持。

第二,银行本身具有规模大,成本低,风险小的优势,任何其他信用形式都难以与之竞争。银行作为专营货币的企业,具有集中社会闲散资金提供贷款的能力,其资金来源广、成本低,融资能力强;另一方面,银行作为专业信用机构,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来识别与防范风险。

第三,银行作为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企业,不仅能够提供信用,而且还能创造信用,使其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提供信用。

附:如何理解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之间的关系 现代信用形式中,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是两种最基本的信用形式。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其典型形式是由商品销售企业对商品购买企业以赊销方式提供的信用。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银行信用是伴随着现代资本主义银行的产生,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间接信用。银行信用在规模上、范围上、期限上都大大超过了商业信用,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两者的关系可做如下理解:

(1)商业信用始终是信用制度的基础。历史上商业信用产生在先,它直接与商品的生产和流通相关联,直接为生产和交换服务。企业在购销过程中,彼此之间如果能够通过商业信用直接融通所需资金,就不一定依赖于银行。

(2)只有商业信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现银行信用。资本主义的银行信用体系,正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的。

(3)银行信用的出现又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完善。因为商业信用工具、商业票据都有一定

期限,当商业票据未到期而持票人又急需现金时,持票人可到银行办理票据贴现,及时取得急需的现金,商业信用就转化为银行信用。由于银行办理的以商业票据为对象的贷款业务,如商业票据贴现、票据抵押贷款等,使商业票据及时兑现,商业信用得到进一步发展。

(4)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各具特点,各有独特的作用。二者之间是互相促进的关系,而不存在互相取代的问题。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两种信用形式促进经济发展。

(二)银行信用的特点

第一,债权人是金融机构,债务人是企业或个人。

第二,以货币形态提供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以单一的货币资本形态提供的,可以不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能向任何企业、任何机构、个人提供银行信用,从而克服了商业信用在提供方向上的局限性。

第三,规模性和长期性。银行信用不仅能有效地集聚企业再生产过程中游离出来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而且能有效地集聚货币所有者的货币资本,并将社会各阶层的货币储蓄也转化成资本,形成巨额的借贷资本,从而克服了商业信用数量上的局限性。

第四,间接性和风险小。

@@@

(三)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

1.间接融资(间接金融)与直接融资(直接金融)的定义

在银行信用中,银行等金融机构是信用活动的中间环节,是媒介。从聚集资金的角度,他们是货币资金所有者的债务人,从贷方资金的角度,他们是货币资金需求者的债权人,至于货币资金的所有者和货币资金的需求者,两者之间并不发生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这种筹集资金的方式称为间接融资或间接金融。间接融资又叫间接金融,是指融资者通过金融机构的融资。间接融资方式下,资金所有者和资金需求者之间并不直接发生债权债务关系。与之相对应的是直接融资或直接金融,是指融资者直接从资金所有者融通资金,如在金融市场上发行股票和债券。直接融资方式下,资金所有者与资金需求者直接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如,股票或公司债券的发行者,售出股票、债券,取得了货币资金;资金所有者,买进股票、债券付出了货币资金。在这个过程中,资金所有者和需求者,两者之间直接建立了金融联系,而不需要中介者即扮演债务人又扮演债权人的环节。商业信用就是直接融资的主要形式。

2.直接融资的优缺点 A优点:

(1)资金供求双方直接联系,可以根据各自的条件,例如,借款期限、数量和利率水平等方面的要求,实现资金的融通。

(2)由于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债权方自然十分关注债务人的经营活动;债务人面对债权人的直接监督,在经营上会有较大的压力,从而促进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

(3)通过发行长期债券和股票,有利于筹集具有稳定性的、可以长期使用的投资资金,由此筹集的资金具有长期使用的特点。在存在较发达的证券市场的条件下,短期性资金也进入市场参与交易,支持这类长期融资的发展。

B局限性:

(1)直接融资双方在资金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到的限制比间接融资的要多。(2)对资金供给者来说,直接融资风险,由于缺乏中介的缓冲,比间接融资要大。3.间接融资的优缺点 A优点:

(1)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其网点多,吸收存款的起点低,能够广泛筹集社会各方面闲散资金,积少成多,形成巨额资金;

(2)在直接融资中,融资的风险由债权人独自承担。而在间接融资中,由于金融机构 的资产、负债是过样化的,融资风险便可由多样化的资产和负债结构分散承担,从而安全性较高。

B局限性:

主要是由于资金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加入了金融机构为中介,隔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投资者对投资对象的经营状况的关注和筹资者在资金使用方面的压力合约束。

国家信用

是指政府的借贷行为,主要形式是由政府发行债券以筹措资金。作为国家信用的工具是公债和国库券。

(一)国家信用的特点:

第一,在国家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是国家,债权人多为银行、其他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

第二,国家信用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和投资。

财政赤字有5种弥补方法:发行货币、动用历年财政结余、向银行透资、举借外债和举借内债。

第三,调节经济活动,当经济出现衰退,有效需求不足,这时必须通过发行国债筹措资金,增加政府支出,推动经济扩张;反之,流通中货币过多,则可发行国债吸收货币,抑制经济过热。

第四,国债的流通是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公开市场上)

(二)我国的国家信用 A.改革开放前的我国国债

新中国成立时,国民经济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1949年财政收入只有303亿斤小米,财政支出为576亿斤小米。同时,1950年财政收支预算中也出现了赤字。为了弥补赤字,减少现钞发行,有计划地回笼货币,稳定物价,保证各阶层人民的安定生活和工商业的正常发展,1949年12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决定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该公债于1950年1——3月发行,发行数额为3.02亿元。

1953年我国开始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虽然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得以完成,但由于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国民经济非常薄弱。为了尽快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但实现这一任务,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必须从各方面筹集资金,才能保证完成建设任务。因此,中央人民政府第29次会议于1953年12月9日通过了《1954年国家建设公债条例》,决定通过发行公债来解决一部分建设资金。1954年共发行国内公债8.36亿元。

为了加速国家经济建设,逐步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国务院决定发行1955年国家建设公债。国务院《关于发行1955年国家建设公债的指示》指出:“1954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的推销数额,大大超过了计划。国家通过公债推销工作,不但集中了社会上一部分多余的和可能节约的资金,供应了国家建设的需要;而且还对全国人民广泛地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和过渡时期总任务的教育,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关心和责任感。”由于1954年的内债发行工作是成功的,因而为1955年发行内债创造了有利的政治和社会条件。1955年实际发行数为6.19亿元,超过计划3.17%。

1955年11月14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通过了《1956年国家建设公债条例》,决定1956年发行国内公债6亿元,1956年实际发行内债6.07亿元。1957年实际发行数为6.84亿元,超过计划14%。1958年因为还本付息增加,适当增加了发行额,1958年实际发行数为7.98亿元,超过计划26.67%。

从1955年我国开始大量的出口矿产品和农产品来偿还外债,1958年国家预算中已经没有国外公债。1958年4月2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发行地方公债的决定》,决定从1959

年停止发行全国性公债,到了1968年,国家内外债全部还清。到了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宣布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国家,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当时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当时,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军事干预和经济封锁。我国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还清全部

外债,让帝国主义无法卡我国的脖子。同时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税收的增加,我国已经没有必要继续发行国内公债。因此,既无内债又无外债是外部环境造成的。以后,虽然财政收支中没有债务收支,但是国民经济是在限制财政支出增长的情况下运行的。这20年我国国民经济之所以没有获得快速发展,没有大规模的筹资来源也是一个影响因素。

B改革开放后的我国国债发行状况 1.发行规模逐年增长,且速度较快

1979年4月,中央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为了解决历史上遗留的问题,加快国民经济发展的步伐,扩大了企业自主权,增加了对农民的补贴,逐步改善了人民生活,但1979~1981年国家财政收入却连续三年下降,尽管在财政收入中列入了国外借款,但仍然出现了很大的财政赤字。1979年和1980年的国家财政分别出现了170.67亿元和127.50亿元的财政赤字,向银行透支170.23亿元,引起了物价上涨。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争取在短期内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和物价稳定,1981年1月16日国务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决定从1981年开始发行国库券。

1981年,我国国债发行仅为49亿元。随着国债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2000年我国国债发行已达4657亿元,发行量平均每年递增27%。

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扩大,与整个宏观经济状况密切相关。从1998年开始,我国经济出现了明显的通货紧缩的现象,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指数持续20多个月下降,生产资料价格更是持续40多个月下降。尽管2001年上半年物价有所回升,但是投资与消费需求还是比较低速的。

为了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我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而积极财政政策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减税,二是增加财政支出。而我国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过低,1999年约为14%,而财政支出具有很强的刚性,减税从整体而言,困难较大。因此,积极的财政政策就在增加财政支出上。通过发行国债筹措资金,兴建国债投资项目,带动银行贷款和民间投资,是最终的选择。1998年—2000年,我国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3600亿元,带动地方、部门、企业、银行投入的资金2.4万亿元,牵涉到6000多个项目,1998年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1999年和2000年拉动约2个百分点。

2.发行方式的改变

从1981年开始发行到1988年,基本采用的是政治动员和行政摊派方式。国债发行数额不大,作用是临时性的,没条件也无必要进行市场化发行。

1988年国库券开始在全国61个城市流通和转让,国债二级市场初步形成,并为国债市场化发行创造了条件。

1991年试行了国债承购包销,有70家证券中介机构参与,标志着国债一级市场的建立。1992年试行了国债无券竞争招标发行。1993年推出了国债一级自营商制度。

1995年在确定了国债的发行利率和发行价格的前提下,进行以划款先后为标第,招标发行。

1996年国债招标发行取得突破性进展,所有可流通国债的发行都采用了招标方式,并且竞争标的是债券价格和收益率。招标方式既有单一价格方式,又有多种价格方式,提高了发行效率。

1997—2001年,我国国债发行继续实行招标发行,国债发行基本上是成功的。

以2000年国债发行为例,发行成功表现在:(1)发行利率较为合理。2000年招标的发行利率一般低于相关的回购利率,接近相关的银行存款利率和二级收益率。2000年十年期浮动利率附息记账二期国债发行时,发行利率仅为2.80%。(2)投标率较高。2000年12次招标,投标率大约在300%~400%左右。(3)发行费率下降。发行费率由以前的0.4%一0.5%下降至0.3%一0.4%。(4)发行时间缩短。2000年招标发行时间一般仅有10天左右。招标发行方式基本反映了市场供求关系,使国债发行的利率、数量能由市场决定,保证

我国国债规模的扩大是以市场需求为前提的。3.国债种类不断丰富,结构不断完善。

从利息的支付方式上看,我国国债绝大部分属不支付利息的零息债券。例如,2000年9月发行的5年期凭证式国债的利息率为3.14%。但这种债券期间不支付利息,只是到期后一次性支付本息。如果投资按100元的价格购买面值100元的国债,5年到期后偿还的金额为135.7元。2001年上半年发行了期限为20年的长期国债,属于附息债券,而且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附息债券是债券家族中非常普遍的种类。可喜的是,我国债券从利息支付方式上越来越市场化、国际化了。

从利息计息方式看,我国国债分为固定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例如,2000年11月发行的记账式国债,期限为7年,就采用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基准利率是1年期定期存款。而2000年12月发行的同样是7年期的国债,采用2.85%的固定利率方式计息。

从债券有无实体本身来划分,我国国债分为针对法人机构的记账式国债,该债券没有实体,也有针对城乡居民个人的凭证式国债。

从期限来划分,我国国债基本上属2~10年的中期国债,20年期国债从2001年开始发行。1年以下短期国债发行量很少。

4.我国国债的优势及问题

国债是国家信用的工具,与其他信用工具相比,有明显的优势。第一,国债风险低,国债的偿还是以国家财政收入为依托的,没有违约风险;第二,我国国债流动性强。我国国债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二级市场,许多国债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交易,投资者买卖方便;第三,我国国债比同塑银行存款利率高,吸引个人投资者;第四,部分国库券可提前支取,并按持持有期的长短按该档次计算利息;第五,国债品种越来越丰富,投资者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

我国目前国债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利率没有市场化,国债利率超过同期银行存款的现象还很普遍。这种情况增大国债的成本,也不利于金融机构的商业化运作。因为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按比较的利率吸收存款,再投资于无信用风险的国债,这本身就属于套利第二,国债应该是中央银行最重要的公开市场买卖的对象,但公开市场业务对象应该是短期国债,因为短期国债价格风险低,但短期国债的数量与发行频率不能适应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运作。第三,国债的到期收益率曲线应该是金融工具定价的基准利率,其中短期国债收益率应该是货币市场工具的基准利率。但形成基准利率需要两个关键的条件:国债品种齐全、交易规模足够大。而这两方面条件,我国国债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逐步具备。

消费信用

是指企业或金融机构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一般直接用于生活消费。消费信用有两种类型:一是类似商业信用,由企业以赊销或分期付款方式将消费品提供给消费者;二是属于银行信用,由银行等金融机构以抵押贷款方式向消费者提供资金。

(一)消费信用的主要形式 其主要形式有三种:

一是商品赊销。企业以赊销的方式,特别是分期付款的赊销方式,对顾客提供信用;是商业信用在消费者个人消费领域的表现。

二是消费信贷。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直接贷款给个人、用以购买耐用消费品、住房以及

支付旅游等费用。

三是金融机构对个人提供信用卡,客户只需持信用卡,便可以在接受该种信用卡的商店购买商品,定期与银行结账等等。

(二)消费信用的作用与制约因素 1.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促进经济增长。(1)消费信用实际上是向那些目前并不具备消费条件的个人提供信用,使之消费愿望变为现实。这使得消费者的消费提前了。提前了的消费扩大了总需求,促进了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同时也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因而也促进了经济的增长。据估计,在美国,如果不采用分期付款,住房、汽车等销售数额会收缩1/3到1/2。(2)此外,企业通过以赊销方式对顾客提供信用等方式,这一信用形式对于促进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推销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另一方面,消费信用通过”花明天的钱享受今天的生活”可以提高消费者的总效用水平。1998 年以来,我国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为了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增长,拉动投资,因此,我国要大力发展消费信用形式以此促进经济稳健持续的增长。但是,若消费需求过高,生产扩张能力有限,消费信用则会加剧市场供求紧张状态,促使物价上涨,促成虚假繁荣等消极影响。因此,消费信贷应控制在适度范围内。

2.制约因素

一般来说,消费信用的制约因素有以下几方面:(1)总供给的能力与水平,总供给的水平越高,消费信用的规模一般越大;(2)居民的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若居民的实际收入较低,偿还能力不高,一味地发展消费信用则会导致风险加大;(3)资金供求关系。它与消费信用的规模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若资金供求紧张,消费信用的规模就越大;(4)消费观念和文化程度,它制约着消费信用这种信用方式的普及程度和消费总量。如在我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消费信贷起步较晚,规模也较小,但近年来发展很快,主要体现在住房贷款、汽车贷款的增长上。

(三)我国的消费信用

我国民众对个人负债一直持谨慎的态度。消费者靠负债来消费,这在传统 的中国人心目中是不可想象的。但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消费信用也逐渐扩大起来。1. 我国信用卡的发展 附:银行卡:

是指由商业银行(含邮政金融机构)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帐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

(1)银行卡的种类

银行卡按是否具备透支功能分为:信用卡和借记卡。

信用卡按是否向发卡银行交存备用金,又可分为贷记卡 和准贷记卡。贷记卡

是指发卡银行给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

准贷记卡

是指持卡人须先按发卡银行的要求交存一定金额的备用金,当备用金帐户金额不足支付时,可在发卡银行规定的信用额度内透支的信用卡。

借记卡

不具备透支功能。借记卡主要有转帐卡(含储蓄卡)、专用卡和储值卡三种。

最早的信用卡业务诞生于1915年,在美国。我国信用卡业务出现的比较晚,但是发展得很快。1978年,中国银行广州分行率先与香港东亚银行签订协议,在国内代理“运通”、“万事达”、“维萨”等7种外国信用卡,信用卡从此进入我国。1985年,中国银行珠海分行推出我国大陆第一张信用卡—珠江信用卡。1986年,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发行长城卡,不久,中国银行总行将长城卡指定为中国银行系统的信用卡,在全国范围内发行。1987年,中国工商银行广州分行发行红棉信用卡,1989年,中国工商银行发行全国通用的牡丹信用卡。1990年中国建设银行在广州发行第一张人民币万事达卡,1991年又发行了人民币维萨卡,以后又发行了龙卡。1991年,中国农业银行开始在广州、佛山、中山、海口等发行金穗卡,并逐渐向全国发行。

目前,全国各类银行卡品牌超过十几种,发卡量超过1.1亿张,交易额超过2万亿元。随着个人消费信用的发展,我国银行卡也逐步诞生了标准意义的信用卡。2000年11月,中国工商银行,金盛人寿保险公司和威士国际组织共同推出了国内第一张贷记卡——牡丹金盛卡。该卡是典型的信用卡,消费者先消费后还款,持卡人透支还可享受短期免息,最长达56天,金卡的透支金额最高为5万元,普通卡透支最高额为2万元。

虽然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迅速,但目前信用卡业务与国际规范还有较大距离。我国目前信用卡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信用卡的授信功能较差。国外信用卡一般是先消费,后付款,而我国则是先付款,后消费,只允许少量的透支,或根本不允许透支,因此,信用卡只是”信誉卡”,表明持卡人在银行有够支付所消费金额的款项,而不是”信用”卡,他无法靠借用银行的资金来消费。这样,信用卡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较小。前面介绍的工商银行的牡丹金盛卡,该卡在我国率先以信用卡的身份问世,对于我国标准意义的信用卡市场的创立和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二,我国信用卡业务缺乏统一规划,发卡行各自为政,给消费者消费带来不便。联营可以为信用卡业务带来了迅速发展的机会,而我国发行信用卡的几家银行在业务上的合作在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如果在中央银行的统一管理下,组建全国统一的信用卡网络系统,可以大大提高信用卡业务的经营效益。

第三,信用卡单卡消费量过小,信用卡业务的效益较差。这与我国信用卡网络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发卡行往往把信用卡的发行数量作为业务成败的主要指标,而忽视了信用卡业务应以效益为重的原则有着主要的关系。

2.消费信贷

除了信用卡之外,直接贷款给消费者货币,也是非常重要的消费信用方式。

在我国,目前,在消费信贷中个人住房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主要是汽车贷款)和助学贷款是消费信贷的主要内容。个人住房贷款是银行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购买自用普通住房的贷款。贷款对象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的自然人,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30年。截止2000年底,中国工商银行个人贷款余额达1048亿元;中国建设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发放额超过2400亿元。商业银行住房贷款的增长额度可以看出个人住房贷款的发展情况。在助学贷款方面,截止2000年9月30日,金融机构助学贷款余额为15.9亿元。尽管近几年来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是较西方发达国家比,规模还是很小,有了助学贷款,就意味着中国就会把教育市场搞大,因为助学的机构能够得到最直接的利益——经济上的收益;而学生和家长得到了金融上的支持,会有越来越多的家境贫寒却很出色的孩子能够得到高等教育的机会。通过信用的手段来支持教育,比通过社会捐赠的办法更有力。汽车贷款在我国也是一个发展很快的贷款品种。尽管发展快,但汽车贷款的各种中间费用过高。贷款条件过于苛刻,大大限制了汽车购买者贷款的积极性。从我国加入WTO的第一天起,外资银行就可以在我国开展个人汽车贷款。国际化的贷款服务,会给我国汽车贷款带来很大的生机和发展空间。

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零售业务的扩张,因此,消费信贷种类将会不断创新。

附:1998 年以来,我国消费信贷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总量迅速上升,品种也日益增多。

随着消费信用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颁布有关文件表明要坚持促进发展与防范风险并重的指导思想,试分析其原因。

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消费信用的发展,对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增加最终消费品需求以及扩张投资乘数效应,有效的带动了住房、汽车、教育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消费信贷不良贷款率远低于金融机构其他贷款的不良比率,改善了信贷资产结构,提高了资产质量。

但是,在我国由于消费信贷发展时间不长,风险问题仍需引起重视。目前,我国消费信贷风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长期潜在性。由于消费信贷主要为中长期贷款,贷款风险短时间内很难显现。如占比较高的住房贷款决大多数尚未到期,随着消费信贷的发展,风险将逐步显现;二是不确定因素多。除了一般贷款都要面对的利率变动、借款人收入变动等风险因素以外,消费信贷风险的不确定性因素,还表现在借款人工作、住所、支出、健康、家庭变故等多方面因素,都可能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产生不利影响。三是存在违规经营。部分商业银行自身约束机制不健全,控制风险的经验不足,也增加了信贷风险。

另外,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缺位,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瓶颈”约束日益突出,各商业银行对个人信用审查缺乏科学、合理、完整的判定标准,也使银行在业务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风险。所以,随着消费信贷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有关文件强调坚持促进经济发展与防范风险并重的指导思想。

除了以上几种主要的常见的信用形式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信用形式,如资本信用,合作信用及国际信用等。

国际信用

是信用关系的国家化。它包括各国政府、银行、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用国际金融机构向各国政府、银行、企业提供的信用等。

例如:出口信贷 是银行对本国出口贸易提供的信贷。主要是对金额大、订货期限长的商品(如成套设备、船舶等)出口贸易提供的信贷。它对本国出口贸易的促进起着重要作用。具体做法有:

1.卖方信贷

它是银行对本国出口商提供的信贷。

2.买房信贷

这是出口国银行直接向购买本国商品的进口国企业或银行提供信贷。

民间信用

是指个人之间相互以货币或实物提供的信用。例如:租赁信用(指出租人、银行、企业等以实物租赁形式提供信用,在租赁期间,设备的所有权仍属于租赁公司,承租企业只有使用权。)

补偿贸易

既是一种贸易方式也是一种利用外资的形式。其基本特点是:买方以赊购形式向卖方购进机器设备、技术知识等,兴建工厂企业,投产后以所生产的全部产品、部分产品或双方商定的其他商品,在一定期限内,逐步偿还贷款本息。

按照偿付标的不同,补偿贸易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1、直接产品补偿。即双方在协议中约定,由设备供应方向设备进口方承诺购买一定数量或金额的由该设备直接生产出来的产品。这种做法的局限性在于,它要求生产出来的直接产品及其质量必须是对方所需要的,或者在国际市场上是可销的,否则不易为对方所接受。

2、其它产品补偿。当所交易的设备本身并不生产物质产品,或设备所生产的直接产品非对方所需或在国际市场上不好销时,可由双方根据需要和可能进行协商,用回购其它产品来代替。

3、劳务补偿。这种做法常见于同来料加工或来件装配相结合的中小型补偿贸易中。具体做法是:双方根据协议,往往由对方代为购进所需的技术、设备,货款由对方垫付。我方按对方要求加工生产后,从应收的工缴费中分期扣还所欠款项。

上述三种做法还可结合使用,即进行综合补偿。有时,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还可以部

分用直接产品或其它产品或劳务补偿,部分用现汇支付等等。【实战演练】

下列信用关系,属于商业信用的是()。

A.企业间预付货款

B按揭贷款

C商业票据

D.企业间投资

E.企业间商品赊销 【答案】ACE

第三节

信用工具

在多种信用形式下,资金的融通是通过信用工具(即金融工具)实现的。所谓信用工具是指载明债券权债务关系的信用凭证,同时也是现实的或潜在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可以流通转让。

信用工具按其存在期限的长短可分为短期信用工具、长期信用工具和不定期信用工具。

一、短期信用工具

(一)票据

1.商业票据

可分为期货和商业汇票两种。

(1)期货,又称为商业本票。是债权人(购货人)向债权人(出货人)开出的承诺在一定日期支付一定金额的书面凭证。它有两个关系人:一是出票人,即购货人;二是受款人,即售货人。

(2)商业汇票,简称汇票。商业汇票是商品交易债权人通知债务人在一定日期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书面凭证。它有三个关系:一是出票人,即售货人;二是付款人,即购货人;三是受款人,即持票人。

商业汇票必须经过票据承兑才能生效。

承兑时票据的付款人在票据上签名盖章,承诺票据到期付款的行为。经购货人自己承兑的商业汇票称商业承兑汇票。银行受购货人委托承兑的商业汇票,称银行承兑汇票。

商业票据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抽象性。票据只载明票据当事人对票据本身的权利和责任,如收付款项的金额、期限等,不说明票据产生和转让的原因。第二,无条件支付性。付款人对自己签发或承兑的到期票据,必须无条件支付,不得以任何借口拒付。第三,流通性。票据可以转让和流通。商业票据转让时,转让者必须在票据的背面签字,叫做”背书”。经过”背书”的票据,可以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用来购买商品或偿还债务。

2.银行票据。银行票据可分为银行本票、银行汇票、旅行支票三种。

(1)银行本票,简称本票。是由银行签发并负责兑现以代替现金流通的书面凭证。它有两个关系人:一是出票人,即银行;二是受款人,即持票人。

(2)银行汇票。银行汇票是银行开出的汇款凭证。它由银行签发,交由汇款人自带或寄给外地收款人,凭此向异地银行兑取现款。银行汇票有三至四个关系人:一是汇款人(如系自带,同时也是受款人);二是出票人,即汇出银行;三是受款人,即出票人;四是付款人,即汇入银行。

(3)旅行支票。旅行支票是由银行签发,专供旅客在旅途中购物、支付旅途费用的定额凭证。它有三至四个关系人:一是出票人,即银行;二是受款人,即持票人;三是受让人,即商业和旅游北门(如向银行直接取现则是付款人)。

3.支票。支票是银行的活期存款人签发的、通知银行将其存款账户上的一定金额支付给持票人或指定人的书面凭证。支票一般有三个关系人:一是出票人,即存款人;二是付款人,即银行;三是受款人,即持款人。

支票一般有以下几种:

(1)记名支票,即在支票上指明收款人;

(2)不记名支票,支票上不指定收款人,凭票付款;

(3)保付支票、由开户银行在支票上盖章,注明”保付”或”照付”字样,保证到期付款;

(4)划线支票,在支票上划两道平行线,表示支票只能转入收款人存款账户,不能付现。

(二)短期证券 1.国库券。指国家财政部门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这种债券一般不记名,不写明利息率,出售时按票面额打折扣发行,到期时按票面足额还本。

2.大额可转让存单。它是银行发行的一种定期存款凭证。它的特点是面额大、期限短、不记名、可以自由转让。

(三)信用证

信用证一般是指商业信用证,即国际贸易中银行保证本国进口企业有支付能力的凭证。要求银行开出信用凭证的企业,要预付货款的一部分或全部作为保证金。出证银行要把信用证寄给出口商,允许其按照信用证所规定的条款向进口企业开发汇票,由开证行保证承兑、付款。

(四)信用卡

它是在消费信用的基础上产生的信用工具。

二、长期信用工具

长期信用工具包括股票和各种债券,它们一般被称为有价证券。有价证券是指具有一定票面金额、代表资本所有权或债权、可凭以取得一定收入的凭证。

(一)股票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以证明入股的资本额并有权取得股息的书面凭证。股东是股份公司的所有者,他们在法律上由参加企业管理的权利,股票的持有人无权向企业要求撤回股金,但可以把股票转让给他人。

目前各国发行的股票主要有两大类:普通股票和优先股票。普通股的股息随着股份公司利润的比东而变动,并且股东具有优先认股权。普通股票持有人参加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会的权利。优先股的股息固定,有分配股息和分配财产的优先权,但没有参加企业管理的权利,、也没有像普通股票持有人那样的认股权。

(二)债券

债券主要是指中、长期债券,是政府或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发行的一种借款凭证。1.政府债券,又称为公债券。是政府承担还款责任的债务凭证,地方政府发行的公债券称为地方债券。

2.公司债券。它是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一种债务凭证。发行债券的企业出卖凭证,向债券持有人作出承诺和保证,在一定时期内,按票面规定还本付息。

公司债券与股票的区别

(1)公司债券是借款凭证,是对债权的证明;股票是投资入股凭证,是对所有权的证明;(2)公司债券的收入为利息,一般利率固定,收入固定;股票的收入为股息,普通股的股息受企业利润的多少决定,一般收入不固定;(3)公司债券有偿还期,股票一般不退股。

3.金融债券。它是我国专业银行为了筹集某种专门用途的资金而发行的债务凭证。

三、我国现行的信用凭证

在金融体制改革中,我国的信用工具正在不断地完善和改进。

(一)短期信用工具

1.商业票据。我国把期票和商业汇票统称为商业汇票,它按承兑人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2.银行票据,共分为以下三种:

(1)本票。在部分城市试办,由人民银行发行,并由专业银行向客户签发使用;(2)银行汇票;(3)旅游支票。3.支票

(二)长期信用工具 1.股票。正在发行。

2.债券。我国发行发行的长期债券有国库券、企业债券、金融债券。

(三)不定期信用工具

我国外汇兑换券是一种不定期信用工具。它是一种含有外汇价值的人民币凭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并负责兑换。只限短期来华的外国人,短期回大陆的华侨、港澳同胞,驻华使节、民间机构及常驻人员等使用。

第四节

利息与利息率

一、利息的概念和本质

1、利息的概念

利息:是资金所有者由于借出资金而得到的报酬,即信贷资金的增值额。

在现代社会,贷出款项收取利息已经成为很自然的事情,货币因贷放而会增值的概念也已深植于人们的经济观念之中。

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利息的理论:威廉·配第指出,利息是同地租一样公道、合理,符合自然要求的东西。他认为“假如一个人在不论自己如何需要,在到期之前却不得要求偿还的条件—下,出借自己的货币,则他对自己所受到的不方便可以索取补偿。这种补偿叫做利息;杜尔阁的论证是”对贷款人来说,只要货币是他自己的,他就有权要求利息;而这种权利是与财产所有权分不开的”这种权利即私有权。现代西方经济学家对于利息的看法基本上是沿袭着这样的思路。

2、利息的本质

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利息指出:“贷出者和借入者双方都是把同一货币额作为资本支出的。但它只有在后者手中才执行资本的职能。同—货币额作为资本对两个人来说取得了双重的存在,这并不会使利润增加一倍。它所以能对双方都作为资本执行职能,只是由于利润的分割。其中归贷出者的部分叫作利息。”因此,利息实质上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马克思指出,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即“取息的合理性,不是取决于借入者是否赚到利润,而是取决于它(所借的东西)在适当使用时能够生产利润„„富人不亲自使用自己的货币„„而是把它贷给别人,让别人用这些货币去牟取利润,并且把由此获得的利润的一部分为原主保留下来。”;亚当·斯密,对利息曾这样说明:“以资本贷人取息,实无异由出借人以一定部分的年产物,让与借用人。但作为报答这种让与,借用人须在借用期内,每年以较小部分的年产物,让与出租人,称作利息;在借期满后,又以相等于原来由出借人让给他的那部分年产物,让与出借人,称做还本。”

通过对利息来源的剖析,可以看出,在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它体现了借贷资本家与产业资本家共同占有工人剩余价值以及他们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利息之所以能够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马克思分析的主要原因:第一,在于,借贷关系中利息是资本所有权的果实这种观念被广而化之,取得了普遍存在的意义。在货币资本的借贷中,贷者之所以可以取得利息,在于他拥有对货币资本的所有权;而借者之所以能够支付利息,在于他将这部分资本运用于生产的过程之中,形成价值的增值。第二,利息虽然就其实质来说是利润的一部分,但同利润率有一个极明显的区别:利润率是一个与企业经营状

况密切联系因而事先捉摸不定的量;而利息率则是一个事先极其确定的量,无论企业家的生产经营情形如何,都不会改变这个量。第三,来自于利息的悠久历史。信用与利息,早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资本观念和利润观念存在以前很久”就存在了,货币可以提供利息,早已成为传统的看法。

二、利息率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

1、利率的概念

利息率,是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金额的比率,日常简称为利率。

经济学家在谈及的利率及利率理论,通常是就种类繁多的利率综合而言的。如“市场平均利率”:这是一个理论概念而不是指哪一种具体的统计意义上的数量概念;“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所谓起决定作用的意思是:这种利率变动,其他利率也相应变动。因而,了解这种关键性利率水平的变化趋势,也就可以了解全部利率体系的变化趋势。别。以下对几种主要利率类别进行介绍。

2、利率的分类

(1)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以一定货币数量表示的存贷款利率,即用货币表示的利息与本金之比。例如,假定某年度物价没有变化,某甲从某乙处取得 1年期的1万元贷款,年利息额500元,实际利率就是5%。但是在物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如果某一年的通货膨胀率为3%,某贷款者年末收回的1万元本金实际上仅相当于年初的9707元,本金损失率近3%。为了避免通货膨胀给本金带来的损失,假设仍然要取得5%的利息,就必须把贷款利率提高到8%。才能保证收回的本金和利息之和无损失。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对货币影响后的利率,即包括补偿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概略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r=i+P(4.1)式中,r为名义利率;i为实际利率;P为借贷期内物价的变动率。

但是通货膨胀对于利息部分也有使其贬值的影响。考虑到这一点,名义利率还应作向上的调整。这样,名义利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R=(1+i)(1+P)-1(4.2)

按照上例,名义利率应当是(1+5%)*(1+3%)-1=8.15%,而不是8%。

从公式(4.2)中可以推出实际利率计算公式:(4.3)

这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计算实际利率的公式。(2)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固定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内不做调整的利率。实行固定利率,对于借贷双方准确计算成本与收益十分方便,是传统采用的方式。但是,由于近几十年来通货膨胀日益普遍并且越来越严重,实行固定利率,对债权人,尤其是对进行长期放款的债权人会带来较大的损失,因此,在越来越多的借贷中开始采用浮动利率。

浮动利率:是一种在借贷期内根据借贷双方的协定,在规定的时间依据某种市场利率进行调整的利率。

浮动利率定期调整的利率尽管可以为债权人减少损失,但也因手续繁杂、计算依据多样而增加费用开支,因此,多用于 3年以上的借贷及国际金融市场。

我国人民币借贷一般以固定利率为主。

(3)市场利率与官方利率

市场利率:金融市场上,由借贷资金供求关系直接决定的利息率。

利率按市场规律自由变动是市场利率存在的前提条件,借贷资金供大于求时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会下跌,借贷资金供小于求时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会上升。

官方利率: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者中央银行根据政策推行的需要而确定的利率。是国家手中为了实现宏观调节目标的一种政策手段。我国目前以官定利率为主,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以市场利率为主,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基本介于上述两类情况之间。加快利率市场化的问题是我国目前金融改革的重点。

(4)基准利率与非基准利率

基准利率:在金融市场上和利率体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

基准利率的变动会引起金融市场所有利率的变动。西方国家以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为基准利率,我国则以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款利率为基准利率。

基准利率之外均称为非基准利率。

(5)日利、月利、年利、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

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是按计算利息的期限单位划分的。年利率是以年为单位计算利息;月利率是以月为单位计算利息; 日利率习惯叫”拆息”,是以日为单位计算。

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的划分是以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为划分标准的。如贷款有短期和长期之别,存款有活期与定期之别,债券划分为短期债券、长期债券乃至无期债券,等等。一般地说,1年期以下的信用行为,通常叫短期信用,相应的利率就是短期利率;1年期以上的通常称为长期信用,相应的利率就是长期利率。总的来说,较长期的利率一般高于较短的利率。

(6)单利和复利

单利的计算:即仅对借贷本金计息,而对本金所生利息部分不再计息的计息法,其计算公式为:

I=P·r·n(4.4)

S=P(1+r·n)(4.5)

式中,I为利息额;P为本金;r为利息率;n为借贷期限;S为本金和利息之和,简称本利和。例如,一笔为期为5年、年利率为6%R 10万元贷款,利息总额为100000元×6%×5=30000元,本利和为100000元×(1+6%×5)=130000元。

复利的计算:是一种将上期利息转为本金并一并计息的方法。如按年计息,第一年本金计息;第一年末所得的利息并入本金,第二年则按第一年末的本利和计息;第二年末的利息并入本金,第三年则按第二年末的本利和计息;如此类推,直至信用契约期满。中国对这种复利计息方法通俗地称之为息上加息。其计算公式是:

S=P·(1+r)n(4.6)I=S-P(4.7)

若将上述实例按复利计算,则

S=100000元×(1+6%)5 =133322.56元

I=133822.56元老派00000元=33822.56元

即按复利计息,可多得利息 3822.56元。3.利息的决定因素

(1)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是以剩余价值在不同资本家之间的分割作为起点的。马克思指明,利息是借贷资本家从借入资本的资本家那里分割来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表现为利润,因此,利息量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利息率取决:平均利润率:“因为利息只是利润的一部分„„所以,利润本身就成为利息的最高界限,达到这个最高界限,归执行职能的资本家的部分就会为零。”利息也不可以为零,否则借贷资本家就不会把资本贷出。因此,利息率的变化范围是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

利息率的变动特点:(1)平均利润率,随着技术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有下降趋

势。因而也影响平均利息率有同方向变化的趋势。由于还存在某些其他影响利息率的因素,如社会财富及收入相对于社会资金需求的增长程度,信用制度的发达程度等,它们可能会加速这种变化趋势或者抵消该趋势。(2)平均利润率虽有下降趋势,但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而就一个阶段来考察,每个国家的平均利润率则是一个相当稳定的量。相应地,平均利息率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3)由于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两类资本家对利润分割的结果,因而使利息率的决定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如同“一个股份公司的共同利润在不同股东之间按百分比分配一样,纯粹是经验的、属于偶然性王国的事情”。这就是说,平均利息率无法由任何规律决定;相反,传统习惯、法律规定、竞争等因素,在利率的确定上都可直接起作用。

(2)西方经济学中的利率决定理论

1、古典利率决定理论——实际均衡利率理论(实际利率理论)这种理论强调非货币的实际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它们所注意的实际因素是生产率和节约。生产率用边际投资倾向表示,节约用边际储蓄倾向表示。投资流量会因利率的提高而减少,储蓄流量会因利率的提高而增加。故投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储蓄是利率的递增函数。而利率的变化则取决于投资流量与储蓄流量的均衡。

2、流动偏好利率理论 凯恩斯认为: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数量,而货币需求量又基本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如果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强,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就增加,当货币的需求大于货币的供给时,利率上升;反之、人们的流动性偏好转弱时,便有对货币的需求下降,利率下降。因此,利率由流动性偏好曲线与货币供给曲线共同决定。

3、可贷资金理论 按照可贷资金理论,借贷资金的需求与供给均包括两个方面:借贷资金需求来自某期间投资流量和该期间人们希望保有的货币余额;借贷资金供给则来自于同一期间的储蓄流量和该期间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作为借贷资金供给一项内容的货币供给与利率呈正相关关系;而作为借贷资金需求一项内容的货币需求与利率则呈负相关关系。利率的决定便建立在可贷资金供求均衡的基础之上。

可贷资金理论从流量的角度研究借贷资金的供求和利率的决定,可以直接用于金融市场的利率分析。特别是资金流量分析方法及资金流量统计建立之后,用可贷资金理论对利率决定做实证研究和预测分析,有其实用价值。

(3)影响利率的其他因素

影响利率变化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除上面提及的各种因素外,经济周期、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国际经济政治关系等,对利率的变动均有程度不同的影响。

在一国的经济非常时期或在经济不发达的国度中,利率管制也是直接影响利率水平的重要因素。管制利率的基本特征是由政府有关部门直接制定利率或利率变动的界限。由于管制利率具有高度行政干预和法律约束力量,排斥各类经济因素对利率的直接影响,因此,尽管许多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也实行管制利率,但范围有限,并且非常时期结束即行解除管制。

综上所述,利息率的决定因素有平均利润率、借贷成本、资金供求状况、借贷期限、借贷风险、国际利率水平。【实战演练】

在下面决定利息率变动的因素中,能引起利息率上升的因素是()A.借贷成本降低 B.社会平均利润提高 C.市场资金供不应求 D.借贷风险增大 E.借贷期限短 答案:BCD

%%**第四章

金融市场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

一、金融市场的概念

金融市场

是通过金融商品交易,实现资金融通的场所。此处商品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现金、银行存款、保险、信托、黄金、外汇、票据、债券、股票、金融期货、金融期权等繁多的种类,这些金融商品类型随着经济、金融的发展而不断创新更替。现代金融交易的场所不仅包括各种具体的、有形的场所,也包括没有固定空间和工作设施,而是通过通讯、互联网等网络构成的无形场所。一般认为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劳务市场、技术市场共同构成一国的市场体系。

金融市场的功能

是指金融市场本身的机能以及对经济的能动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聚集资金的功能

金融市场聚集资金有两种途径:一是将分散沉淀于居民手中的消费性货币聚集起来转化为生产型货币,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来源;二是把分散、闲置于各企业的不能形成投资规模的小额生产资金聚集起来,形成具有一定投资能力的巨额资金,促进经济发展。

(2)促进资金有效分配的功能

金融市场通过严格监管、规范运作,提供相对充分的信息,有利于及时发现公正的市场价格,在竞争的基础上能把资金配置给效率好的企业和经营能力强的经理层,同时淘汰那些劣质企业和能力差的经营者,从而促使社会资金的有效利用。

(3)促进有效投资的功能

不同的投资者暂时闲置的资金性质不同,投资需求也是完全不同的。金融市场多种商品和投资形式,使投资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能满足不同的投资需求,以便控制风险,获取相应的收益。

(4)宏观调控的功能

金融市场是国家宏观间接调控的基本工具。国家的宏观金融政策,通过中央银行传导到金融市场,引起货币流量和流向的变动,作用于各产业部门,从而导致国民经济局部或整体变动,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

二、金融市场的形成条件

(1)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社会上存在着庞大的资金需求与供给;(2)拥有完善和健全的金融机构体系;

(3)金融交易的工具丰富,交易形式多样化;(4)有健全的金融立法;

(5)政府能对金融市场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

三、金融市场的分类

按照资金配置渠道不同,金融市场具有不同种类。

不同金融市场资金实现储蓄-投资转化流程,主要是按照风险-收益关系进行配置的,即呈现风险配置特点,例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信贷市场、衍生品市场的风险特点不同。

金融市场的类型

1、按金融交易的期限划分 短期金融市场(货币市场),交易期限在一年以内。长期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交易期限在一年以上。

2、按金融交易的程序不同,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发行市场(一级市场)是新金融工具最初发行上市的市场。

流通市场(二级市场)是已上市的旧的金融工具买卖转让的市场。金融市场分类

(1)证券发行市场又称“一级市场”(primary market),是发行人以筹集资金为目的,按照一定的法律规定和发行程序,向投资者出售新证券所形成的市场。

在一级市场上,普通股的发行有两种方式:

新发(seasoned new issue)是指一种证券第一次提供给公众投资者,也称为(initial public offering, IPO)。

增发(unseasoned new issue)指增加发行一种已发行的证券。债券的发行方式

在债券市场上,一级市场的债券发行也有两种方式:

公募(public placement)是指债券面向广大公众发行,这些债券可在二级市场上交易; 私募(private placement)是指债券发售给一个或特定机构投资者,通常这些投资者要持有债券到期。

投资银行业务

证券在一级市公开场发行一般由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s)负责,通过承销(underwriting)方式协助投资者和筹资者达到各自的目的。

证券公开发行过程中,一般需要”路演”(road-show)方式向投资者进行推介,发行人和承销商根据投资者的反馈来决定发行量、发行价和发行时机。这是境外上市公司惯常采用的用来沟通投资者与股东关系的方式。

“路演”主要有现场推介会和网上推介会两种形式

网上推介会就是通常所说的网上路演,主要针对所有的投资者和大众 现场推介会主要就基金及机构投资者进行财经公关的一种路演形式,即通常所说的财经公关。

路演的结果:预约

大量的投资者与承销商商谈他们购买首次公开发行证券的意向。这些预购表示称为预约。统计潜在投资者的过程称为预约准备。预约为发行公司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因为大机构投资者时常对证券市场的需求、发行公司的前景、竞争者情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投资银行经常根据投资机构反馈的信息重新修订证券销售价格和销售数量的初次估算值。

证券承销商的主要职责(a)提供顾问功能

由于投资银行聘请许多具有股票与债券等有价证券承销专业能力的人才,所以在证券承销方面,可提供发行企业重要的顾问服务。

投资银行根据发行企业的财务结构与证券市场状况,提供最佳融资途径,并对将要发行证券的类型、期限、发行规模以及发行时间等方面提出建议。

证券承销商的主要职责(b)承销功能

承销功能是指投资银行将发行企业的证券出售给投资者的职能,有两种承销方式。包销是投资银行先向发行公司购买证券,再将证券转卖给社会公众投资者。发行公司会以一个低于发行价的价格将其卖给投资银行,称为“包销承诺”,承销商承接了证券的发行工作,并承担了证券不能以规定的发行价格卖出的风险。

证券承销商的主要职责

代销是指承销商在承销期满后,事先约定代销证券的未能销售部分,将退还给发行企业。在代销方式下,承销商不承担证券发行风险,因而承销费通常较包销低。证券承销商的主要职责(c)行销功能

为安全,主承销商通常会组成一个承销团(underwriting syndicate),以分散风险。

由承销团和其他承销团证券商所组成的分销团(selling group)将证券分售给公众投资者,而各承销商对自己承销的部分负责。

(2)证券流通市场

证券流通市场又称“二级市场”(secondary market)或“次级市场”,是已发行的证券通过买卖交易实现流通转让的场所。

流通市场是各种证券保持其流动性的场所,也是发行市场得以持续运转的基础。证券流通市场的分类

 按交割时间的不同,分为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

现货市场即现金交易市场,是当天成交、当天交割,最迟三日内交割完毕。期货市场是以标准化的合约为交易对象的市场。

 按金融交易的存在场所划分,分为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

 按金融交易的标的物不同,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 按存在地域或活动范围来划分: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第二节

短期资金市场

一、短期资金市场的概念

短期资金市场

也称货币市场,是进行短期资金借贷和短期信用工具转让买卖的市场。短期金融市场主要是沟通资金的供需,即把分散在社会上暂时闲置的资金吸引进来,以满足各方面对短期周转资金的需求。

短期

通常指一年以下的偿还期。

短期金融市场的参与者

大银行、大企业和政府机构。

二、短期金融市场的构成

(一)票据市场

票据市场是专门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的市场。票据承兑时付款人或银行承认到期付款的行为。票据的承兑可以由商业银行办理,也可以由其他专门机构办理。

票据贴现包括再贴现。在再贴现时,贴现机构要按规定利率从票据面额中预扣贴现息。

(二)国库券市场

国库券市场是国库券的发行、推销、贴现的市场。

国库券贴现就是对未到期的国库券打一定的折扣进行买卖。商业银行可办理贴现业务,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贴现买进的国库券办理再贴现。

(三)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这种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与普通银行存单不同点在于:面额大(一般在10万美元以上),存单金额固定,不记名,可转让。存单期限最少两周,最多一年,利率较高。

(四)拆借市场

拆借市场又称为银行同业拆借市场或称为同业拆借市场,是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相互进行短期资金借贷的市场,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存款和放款、汇入和汇出的变化,会出现资金暂时的不足或多余,在同行业之间开展拆借,以多余补不足,是银行调节准备金,求得资金平衡的有效方式,从而形成了拆借市场。

拆借,是一种按天计算的借款。拆借期限短则一天两天,长则一周,最多一个月,或事先不约定可随时归还,放款人也可随时通知借款人归还。

第三节

长期资金市场

一、长期资金市场的概念

长期资金市场

又称资本市场,是进行长期资金借贷和长期信用工具买卖的市场。这里所指的长期包含一年至五年的中期在内。

直接交易对象

股票、公司债券和政府债券等。

主要职能

沟通中、长期资金供给和需求,即把社会上的各种中、长期资金集中起来,满足政府、企业的资金需求。

长期资金市场的参加者

包括商业银行、各种专业银行、信托公司、投资公司(银行)、保险公司、企业、政府部门、地方公共团体、个人、证券商和经纪人等。

二、长期资金市场的构成

长期资金市场主要是证券市场,即有价证券的发行和流通的市场,它由证券发行和证券流通市场组成。

(一)证券发行市场

发行市场即有价证券由发行者向投资者转移的市场又被称为一级市场。证券发行市场是证券交易市场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资金从最终供给者向最终需求者融通的过程。

新证券的发行分为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两种方式。非公开发行,又称私募,是指发行单位直接把证券推销给特定的投资者,无须证券承销商介入其间。采用这种方式发行证券的优点在于,手续简便,费用低廉,无需向主管机关报批,筹资迅速。其缺点在于发行面狭窄,只能限于公司股东或职工,少数大的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养老金基金等投资者,而且私募发行的证券不能上市流通。公开发行,又称公募,是指发行单位面向广大投资者发行新证券的一种形式。采取公募形式发行证券的优点在于,发行面广,发行的证券易为广大投资者所了解,而且可以上市流通。其缺点是手续较繁、时间较长,费用较高,在公开发行时,发行公司必须向有关主管部门和市场提供各种财务报表及资料,且需报主管部门审批,此外公司还要定期公布其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

公募发行一般要通过证券承销商协助发行,根据委托程度和承销商所承担的责任不同,承销可分为全额包销、余额包销和代销三种方式:

(1)代销

代销是承销商接受公司的委托,承担发行人发售债券或股票的职责。在这种方式中, 承销商只是以发行人的名义按既定的发行价格代理发行公司债券或股票,不承担任何发行失败的风险,因此收取的佣金也最低。

(2)余额包销

余额包销也称为助销是指承销商接受发行人的委托,代理发行人发行有价证券,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还有剩余没有销售出去,则由承销商认购全部未销售出去的余额。余额包销与全额包销不同的是,承销商事先并不用自己的资金从发行者那里一次性全部买人股票或债券,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社会公开出售后,发行者才能获得它所需的资金己由于只是在向社会公开发售后还有剩余时,承销商才会购买未销售出去的股票或债券,因此,对承销商而言,就不必像全额包销那样要向发行者垫付所筹集的全部资金。

(3)全额包销

全额包销是证券承销商以承销价格向发行公司买断所有新发行的证券,然后再以稍高的公开发行价格将证券出售给投资者,其间的价差,就是承销商的收入。如果证券未能按公开发行价格销售出去,其损失将完全由承销商来承担,换而言之这种方式下,承销商承担了所有的发行风险,因此其所获得的收入也是最大的。

(二)证券交易所

证券交易所是集中交易发行证券的场所,它是证券交易市场的核心。目前,发达国家以及部分经济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都设立了证券交易所。我国也于 1990 和 1991 年分别成立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

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形式有两种:公司制和会员制。公司制证券交易所按股份制原则建立,它以盈利为目的,并由股东大会选举交易所的管理机构,即理事会或董事会、监事会以及各个职能部门。会员制证券交易所是由会员(经纪商或自营商)共同出资设立的,不以盈利为目的交易所。出资的证券商成为交易所的会员,由会员共同经营交易所业务。同时也只有会员才能参加证券的交易,交易所由会员自治。目前,大多数国家的证券交易所都采用会员制组织形式。

第四节

我国的金融市场

一、我国建立金融市场的必要性

(一)建立金融市场是我国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

(二)提高社会资金使用效益

(三)加强金融宏观调控的需要

二、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

(一)短期资金市场 1.同业拆借市场 2.票据市场

3.近年来,企业发行债券直接影响到社会筹集资金,期限多为一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二)长期资金市场 1.长期债券 2.股票

(三)外汇调节市场

第五章

银行

第一节

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一、货币兑换业与银行

(一)货币兑换业与货币经营业

货币兑换业

在古代,各个国家或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使用者不同的金属铸币。在进行国际贸易或国内贸易时,无论是到国外或外地采购商品(或销售商品),都存在着本国或外地货币与外国或外地货币之间的兑换问题,以便完成商品交易和货币支付行为。这样就逐步形成了从事货币兑换的行业,以及从事货币兑换的商人。

货币经营业

货币兑换最初只是单纯办理货币兑换的技术性业务,并收一定的手续费。后来,由于商品交换的范围和数量不断扩大,经常来往各地的商人为了避免长途携带货币的麻烦和保管货币的危险,就将货币交给活便兑换商保管,进而又委托他们代为收付、结算和汇兑,于是货币兑换业逐步发展为货币经营业了。

货币经营业是经营货币商品的商业,其职能主要是从事货币兑换、保管和汇兑。它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就开始出现了。

(二)货币经营业向银行业转化

货币经营由于业务的不断发展,逐渐积累了大量的货币资本;而社会上另外一些人,由于各种原因,又需要借用一些货币。货币经营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就把手中掌握的资本贷放出去,收取利息,并逐步把这项业务当做主要业务。这样,货币经营业便发展成为了银行业。从此,货币经营业由单纯的服务职能变为服务、借贷职能结合在一起的中介机构——银行。

二、近代银行的产生

银行业的先驱

1580年建立的威尼斯银行是最早的近代银行,也是第一个采用”银行”

为名称。

现代银行

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早期的银行的性质

具有高利贷性质

资本主义现代银行基本上是通过两条途径建立起来的。一条途径是高利贷性质的旧式银行逐渐适应新的经济条件而转变为资本主义的银行。另一条途径是按照资本主义经营原则组织的股份银行。起主导作用的是后一条途径。

中国的现代银行发展较晚。

第二节

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

一、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

是以经营公众存款、放款、汇兑(各种转账结算方式的概称)为主要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特殊金融企业。

商业银行的职能 1.充当信用中介

这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自身的信用活动,充当货币资金借贷的中介人。它是银行最基本的、最能表现其经营特征的职能。银行一方面以吸收存款等形式动员和集中社会上一切闲散的货币资金;另一方面,通过贷款或投资等方式将这些货币资金提供给暂时需要补充资金的企业、单位使用,从而银行成为货币资金贷出者与借入者之间的中介人,其实质是在资金盈余与资金短缺的企业、单位之间融通资金。在这里,银行具有双重身份,对一些企业、单位来说,它是借者,是债务人;对另一些企业、单位来说,它是贷者,是债权人。

银行的信用中介职能对经济发展有很大意义。它虽然没有增加社会资本总量,但对资本进行了再分配,把闲置的货币资本集中起来,又转化为现实的职能资本,使资本得到充分有效的运用,从而大大提高了全社会对资本的使用效率,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2.充当支付中介

银行通过为客户开立账户办理转账结算而成为货币收付的中介人。银行的支付中介职能,大大减少了现金的使用,加快了结算速度,可以节约与现金流通有关的费用,加速资本周转,促进生产和流通的顺利进行。

3.把货币转化为资本

指银行通过开展储蓄等业务,把社会各阶层居民个人的货币收入和积蓄集中起来,贷放给企业使用。银行把非资本的货币转化为货币资本,从而扩大了社会资本总额,对经济发展有很大作用。

4.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商业银行成为银行券和存款货币的创造者。发行银行券的权力后来被取消了,但在吸收存款和组织支票转账结算基础上对存款货币的创造。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实质,从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来看,是流通工具的创造,并不是资本的创造。它的意义是在于满足流通中对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需要,同时也节约了与现金流通相关的费用。这对经济发展也是有重要意义的。

商业银行的类型和组织

(一)商业银行的类型

1、职能分工型的商业银行

职能分工体制下的商业银行,与其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显著差别在于,商业银行以发放短期贷款为主,特别是不能经营证券业务。

2、全能型商业银行

全能型商业银行,又有万能银行、综合银行之称,它们可以经营一切金融业务,包括

传统的银行业务和其他金融业务。

3、商业银行经营类型的改革

近20年来,商业银行的传统分工界限已被突破并趋向全能化、综合化经营。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银行负债结构发生了变化,长期资金来源比重上升,为银行开展长期信贷和投资提供了条件;金融业竞争激烈,面对其他金融机构的挑战,银行利润不断下降,不得不开拓新的业务;经济发展对资金需求的多样化,对金融服务不断提出新要求;银行经营理论的发展和国家管制的放松;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等等。目前,在许多国家中,商业银行已经发展成为”金融百货公司”式的银行了。当前,西方国家银行业已经进入混业经营时代,20世纪90年代,英、日先后放弃了金融分业经营的规定,美国也于1999年发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宣布废止《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准许商业银行全面经营投资银行业务。

4、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类型 新中国的商业银行起步较晚。经济体制开始改革以后建立和恢复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国有银行最初是属于职能分工模式,后来,有向全能型发展的趋势。而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等一开始就是按全能型模式运作的。1993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我国金融机构应实行分业经营,银行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信托业务不得由一家金融机构混合经营。这样就形成了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基本模式。中国人民银行于2001年颁布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办法》,采取了一些放宽商业银行业务范围的措施。但是由于我国金融机构自我约束能力还不强,证券市场不够规范,金融监管能力还不够高,银行混业经营的条件不具备,因此,不可能完全解除分业经营的规定。

(二)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 1.单一银行制

单一银行制又称单元银行制,是指银行业务完全由一个独立的银行经营而不设立分支行的制度。这种制度在美国比较典型。

2.分支行制

分支行制也称为总分行制度,是指银行机构除总行外,还在国内外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总行一般设在大城市,所有分支行由总行统一领导指挥。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主要采用这种制度,尤其以英国、日本、德国、法国最具代表性。我国也是以分支行制为主的国家。

3.银行持股公司制度

银行持股公司制度也叫做集团银行制,一般是指由某一集团成立一个股权公司或叫持股公司,再由该公司收购和控制两家以上的银行股票。在法律上,这些银行是独立的,但其业务和经营政策,统属于同一持股公司控制。

4.连锁银行制度

是指由某个人或某些个人集团购买两家以上独立银行的股权,其数量足以起控制作用。它不以股权公司的形式出现,成员银行在法律上是独立的,但受控于某一个人或个人集团。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是指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本和吸收的外来资金两部分。外来资金主要是吸收存款。

银行自有资本

包括发行股票所筹集起来的股份资本,公积金以及未分配利润。自有资本的作用是:补偿损失的能力,风险的最后承担者,防止亏损的最终防线。

存款业务

是银行接受客户存入货币资金,存款人可按规定支取款项的一种业务。存款是银行吸收外来资金的主要渠道,是负债业务的主要内容。按支取方式将其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以及金融创新类的存款。

其他负债

主要有同业拆借、向中央银行借款、发行金融债券、中间业务中临时的资金占用等。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1)现金资产

是指商业银行占用在现金形态上的资产,是随时可以加以运用的资金,在所有资产中具有最强的流动性,属于一级准备资产。一般包括四部分:

1.库存现金

是指银行金库所保留的现钞,它随时可用于支付。商业银行在其经营过程中,为了保证客户提取存款的需要,总要保留一定数额的现金。由于现金是一种不盈利的资产,再基于安全性考虑,一般不宜保留过多,它只占银行一级准备的很小一部分。

2.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商业银行要在中央银行保持一定数额的存款。该存款叫准备金存款,主要用于满足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准备金的要求和用于银行之间的金融交易,如用于实现支票的清算和支付。这部分存款不能耗尽,最低要达到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准备金数额,一般在法定准备金数额上下进行波动。

3.存放同业

指本行存放在其他银行的资金(其他银行存在本行的资金称为同业存款)。商业银行相互之间存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便于同业之间的结算收付和相互代理业务。

4.应收现金

又称托收中现金,指银行收到客户交来的由其他银行付款的票据,应向其他付款银行收取,但尚未收到的资金。

(2)贴现

就是客户将未到期的票据卖给银行。

1、计算公式

贴现付款额:票据面额×(1一年贴现率×未到期天数/360天)

2、贴现与一般贷款的区别

(1)贷款一般是到期后收取利息,贴现则是在业务发生时即预扣利息;

(2)贷款的债务人即借款人,而贴现时的债务人不是来贴现的客户,而是来自票据的付款人;

(3)贴现的期限一般较短。

3、贴现业务的扩展。贴现业务,过去主要是以商业票据为对象,现在已扩展到政府债券。银行办理贴现,既可获得利息收入,又能在需要时通过再贴现随时收回资金。

贷款

又称放款,是银行将资金按一定的利率贷放给客户并约期归还的业务。1.贷款种类

(1)按有无抵押品划分,可分为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

(2)按贷款对象划分,可分为工商业贷款、不动产贷款、消费者贷款、农业贷款等;按贷款对象划分的种类除上述之外,还有对金融机构的贷款,证券经纪人贷款和国外贷款等。

(3)按贷款期限划分,可分为活期贷款和定期贷款;

(4)按还款方式划分,可分为一次偿还的贷款和分期偿还的贷款。2.贷款过程

银行贷款过程包括三个环节:业务开拓及信用分析、贷款的执行和管理、贷款检查。

(1)业务开拓与信用分析

业务开拓就是银行向已有的和潜在的客户推销业务的过程。

信用分析是对违约风险的分析,主要是评估借款申请人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西方商业银行信用分析集中在6个方面,通常称为信用的”6c”原则。

①品德(Character),是指借款人的诚实守信或还款意愿,如果对此存有任何严重疑问,就不予贷放。

②能力(Capacity),是指借款人——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所具有的法律地位和经营才能,这反映了其偿债的能力。从经济意义上讲,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可以用借款者的预期现金流量来测量。

③资本(Capital),是指借款者财产的货币价值,通常用净值来衡量(总资产减去负债)。

资本反映了借款者的财富积累,是体现其信用状况的重要因素,资本越雄厚,就越能承受风险损失。

④经营环境(Condition),指借款者的行业在整个经济中的经济环境及趋势。像经济周期、同一竞争、劳资关系、政局变化等都是考虑的内容。

⑤抵押品(Collateral),借款人应提供一定的、合适的有价物作为贷款担保,它是借款者在违约情况下的还款保证。

⑥连续性(Continuity),指借款人经营前景的长短。(2)贷款的发放和管理

贷款有权批准者根据贷款建议和银行信贷资金的可供能力,签署审批意见。银行发放贷款必须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

(3)贷款检查

贷款检查就是监测现有贷款的使用情况和及时处理有问题贷款,其直接目的是降低贷款风险、处理有问题贷款、清理破产借款者的财产。

上述贷款过程的三个环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有效的贷款管理,应把三个环节分开,这样,可以增加贷款的科学性,提高贷款的经济效益。

二、专业银行

现在沿用了原先定义的专业银行的定义。

原国有及国有控股专业银行均改制成为了商业银行,但是人们习惯上称专业银行,因此,在这里仍沿用原称呼。

专业银行的设置

专业银行

业务有基本的分工,并适当交叉。专业银行的分类

中国工商银行

原办理工商企业信贷和居民储蓄业务的专业银行。现办理工商企业的信贷、结算、现金管理和工资基金监督,城填居民储蓄业务等。

中国农业银行

原办理农村金融业务的专业银行。现集中管理农村信贷,曾有一段时间领导和管理农村信用合作社(1996年以前)。

中国银行

原我国的外汇专业银行。现统一经营全国的外币买卖业务,办理一切贸易和非贸易的外币国际结算,吸收外币存款。

中国建设银行

原我国管理固定资产投资和贷款的专业银行。现管理国家基本建设支出预算,制定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等。

中国投资银行 通过国外筹集资金,原专门办理固定资产投资、信贷的银行。现已改制。交通银行

原经营人民币和外币各项金融业务的综合性银行。现为股份制企业,可经营人民币和外币的各项金融业务,其业务范围不受专业分工限制。

三、其他金融机构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原办理国内外保险和再保险业务的专业金融机构。现在的PICC(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的业务有: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险业务及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原从事引进外资、办理信托投资业务的国营企业。2002年公司实施经营体制重大改革,更名为中国中信集团公司(CITIC GROUP)。现已成为具有较大规模的国际化大型跨国企业集团。中信集团目前拥有44家子公司(银行),其中包括设在香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的子公司;在东京、纽约、哈萨克斯坦设立了代表处。中信集团的业务主要集中在金融、实业和其它服务业领域。截至2008年底,中信集团的总资产为16,316亿元;当年净利润为142亿元。

城乡信用合作社

原是城市居民和农村农民群众性的信用合作组织。1996年以前,农

村信用社归农行管理,是一个系统,都是办理农村的金融业务,区别是农行是全民单位,人员是干部编制;农村信用社是集体单位,人员是职工。1997年-2004年,根据国务院规定:农村信用社与农行分离,成立了“中国信合”系统,全称叫: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还是办理农村的金融业务,挂靠银监局管理。2005年,根据国务院规定:农村信用社名称、办理的金融业务不变,隶属由银监局管理改变为由地方政府管理,现今全国有几个省成立了“省联社”。

第四节

中央银行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1.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原因

首先是银行券的发行问题;其次是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第三是最后贷款人问题;第四是金融监管问题。2.中央银行的历史演进

中央银行的建立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一是从众多的商业银行中逐渐分离出一家银行,专门执行中央银行职能,其典型代表是英格兰银行;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中央银行,其典型代表是美国中央银行。

3.我国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旧中国的中央银行

新中国的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 1948年12月1日。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正式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4.中央银行的类型(1)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

所谓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是指一国只设立一家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金融管理机构,由它执行中央银行的全部职能,并领导全国金融事业的制度。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机构设置一般采取总分行制,总行通常设在首都,但也有少数国家的中央银行总行设在该国的经济金融中心城市。我国也实行这种制度。我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在北京设立总行,并根据需要在全国设立众多的分支机构。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的特点是:权力集中,职能完善,机构健全,货币政策传导较为迅速等。(2)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

所谓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在全国设立中央一级的中央银行机构和相对独立的地方一级的中央银行机构,按规定分别行使金融管理权,中央级与地方级的中央银行机构共同构成一个体系的中央银行制度。采取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的主要是一些联邦制国家,如美国、德国等。

(3)跨国的中央银行制度

所谓跨国的中央银行制度是指由参加某一货币联盟的所有成员国联合设立机构,在成员国内部统一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跨国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是:发行货币,为成员国政府服务,执行共同的货币政策以及有关成员国政府一致决定的事项。其最大的特点是:跨国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例如:欧洲中央银行、西非国家中央银行等。(4)准中央银行制度

所谓准中央银行制度也称类似中央银行制度,是指某些国家或地区不设中央银行机构,而是由政府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货币管理机构或授权商业银行行使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制度。其特点是一般只具备发行货币、为政府服务、提供最后贷款和资金清算等中央银行的部分职能。实行此类制度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新加坡、香港、斐济等。5.中央银行的机构设置

1、中央银行最高权力机构的设置基本可分为三种类型

(1)决策权、执行权合一型

这是将决策、执行两权集于一身的中央银行,其最高权力机构一般是理事会,属于这一类型的国家有英国、美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2)决策、执行机构分开型

在这种制度下,最高权力机构分为金融决策机构与执行机构,分别行使权力,日本、德国等国家属这种类型。

(3)最高权力机构分为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

法国、比利时、瑞士等国中央银行实行这种体制。我国中央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设置

2、中央银行总行内部职能机构设置

中央银行内部组织机构是中央银行职责的具体执行单位。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行政办公机构。主要负责中央银行的日常行政管理、秘书、人事、后勤等方面的工作。

(2)业务机构。主要负责办理货币发行、再贴现、再贷款、收受存款准备金、集中清算等业务操作。

(3)金融管理监督机构。主要负责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管理,对金融业务活动的监督等。

(4)经济金融调研机构。主要负责对有关经济金融资料和情报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向金融决策部门提出建议。

当前,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内部组织机构

3、中央银行分支机构的设置

中央银行的分支机构是总行的派出机构,具体在所辖区域内贯彻总行制定的方针和政策,完成总行交办的任务。大体上有三种情况:

(1)按经济区域设置分支机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分支机构是按经济区域设置的;

(2)注意经济区划的同时,兼顾行政区划;

(3)按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只有极少数国家是这种情况。6.中央银行的职能

1.发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垄断了银行券(货币)的发行权,成为全国唯一的现钞发行机构。

2.银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只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往来关系,而不与工商企业和个人发生直接的信用关系。

3.国家的银行。亦称政府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代为管理国家财政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7.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

(1)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2)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3)按照规定审批、监督管理金融机构;(4)按照规定监督管理金融市场;

(5)发布有关金融监督管理和业务的命令和规章;(6)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7)经理国库;

(8)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进行;

(9)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

(10)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11)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六章

国际金融 第一节

外汇和汇率

一、外汇的概念

外汇

是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根据可兑换程度不同,可分为自由外汇和记账外汇。

自由外汇

又称现汇,是指不需要货币当局批准,可以自由兑换成任何一种外国货币或用于第三国支付的外国货币及其支付手段。具有可自由兑换性的货币都是自由外汇,国际间债权债务的清偿主要使用自由外汇,自由外汇中使用最多的是美元、欧元、日元、英镑、澳大利亚元、加拿大元和瑞士法郎。

计账外汇

又称协定外汇,是指不经货币当局批准,不能自由兑换成其它货币或用于第三国支付的外汇。它是签有清算协定的国家之间,由于进出口贸易引起的债权债务不用现汇逐笔结算,而是通过当事国的中央银行账户相互冲销所使用的外汇。计账外汇虽不能自由运用,但它也代表国际债权债务,往往签约国之间的清算差额也要用现汇进行支付。

二、汇率的概念及其标价方式

汇率

是用一种货币表示另外一种货币的价格。它有两种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Direct Quotation System)

是指以一定单位(1个或100、10000等)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成若干数量的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方法。也就是说,在直接标价法下,以本国货币表示外国货币的价格。目前,世界上除英国和美国外,各国都采用直接标价法。在直接标价法下,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折算的本国货币的数额增大,说明外国货币币值上升,或本国货币币值下降,称为外币升值,或称本币贬值。

间接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 System)

是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若干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方法。也就是说,在间接标价法下,以外国货币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目前,世界上有 英镑、美元、爱尔兰镑等 采用间接标价法。在间接标价法下,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折算的外国货币数量增多,称为外币贬值,或本币升值。

汇率的决定因素

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因素是两种货币的铸币平价。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取决于纸币的购买力。当然,一国的经济状况,生产力发展水平,政局的稳定对汇率的变化也有影响。具体来说,可以分为长期因素、短期因素和季节性因素。

(一)影响汇率的长期性因素

这些因素变动导致汇率变动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且影响力也会持续较长的时间。1.经常项目收支

当经常账户出现顺差,表现在外汇市场上,会导致外国对本国货币需求增长和外国货币供应的增加,从而引起本国汇率上升,外国货币汇率下降。

在固定汇率利下,国际收支是决定外汇汇率的特别重要的因素,因为汇率本身没有调整功能。因此,大量国际收支逆差性是货币贬值的先导。

2.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表示货币对内价值下降。由于货币对内价值是对外价值的基础,其他条件不变,通货膨胀必然引起汇率下浮。但是,短期内这种必然性不一定能发生。而且,还需要考察它国的通货膨胀率。

3.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增减会引起汇率下浮或上浮,但不是必然的。4.经济增长率

关键要看经济增长是靠内需还是靠外需带动的。

靠内需带动经济增长,意味着可能总需求的整体增长快于总供给的整体增长,满足不了的那部分需求将转向国外,引起进口增长;或者总需求中对进口的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中出口供给增长,都会引起本国汇率下跌。

靠外需带动经济增长,则经济增长意味着出口供给增长快于进口需求增长。5.国际储备

政府干预市场,稳定货币能力的强弱,可用国际储备数量来衡量,这又可以提高外汇市场对本国货币的信心,有助于稳定汇率或汇率上升。反之,则相反。

(二)影响汇率的短期性因素 1.利率(或相对利率)

利率是影响短期汇率波动的最主要因素。2.心理预期

心理预期是有关个人对未来某种经济因素的看法。3.信息因素

这里的信息,是指可能会引起汇率变动的相关”新闻”,特别是预期的信息对汇率波动的影响很大。过多的信息会阻碍和扭曲决策,导致反复无常。

4.政治性因素

如国内、国际政局的稳定,政府干预行为,国际协调等等。

(三)影响汇率变动的季节性因素 如公司编制公开报露的财务报告时;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季节性进出口增加或减少时;与节假日有关的汇率波动等。

汇率变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可以分以下几方面:

(一)汇率下浮对经常收支的影响 1.贬值两大效应

(1)价格效应,即贬值引起贸易条件也就是进出口商品比价而引起经常收支改善,简单说,贬值会使出口商品价格下降(如果本币价格不变)和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如果外币价格不变)。

(2)财务效应,即贬值会使出口(或替代出口商品)的利润增加(换得更多的人民币,假定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不变)和进口的成本增加。

2.贬值效应的相关问题

(1)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即出口商品的需求常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必须大于 1,|dx+dm|>1,否则,贸易收支不能改善。

(2)J曲线效应(J-Curve Effect)(贬值对贸易收支改善的时滞效应)

这是讨论贬值对供给的效应。这就是说,即使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贬值也不能马上改善贸易收支。因为进出口实际变动还要取决于供给对价格的反映程度。

所谓 J曲线效应的含义是:贬值到贸易收支改善之间有一个时滞(Time Lag)这段时间内,贬值反而可能恶化,然后再改善。时滞的长短取决于国内价格传导机制的完善程度及国内市场的完善程度。

(二)贬值对资本项目的影响 1.对长期资本的影响

贬值将吸引外国资本流入,而不利于资产流出。但是,总体影响不大,因为长期资本主要取决于风险评估和项目利润预期。

2.对短期资本的影响

贬值会加速短期资本的流出。但在市场自我强化效应存在时,也可能会吸引短期资本流入。

(三)贬值对一国国内经济的影响 1.贬值与物价水平

贬值一个直接后果是对物价水平的影响。贬值通过货币工资机制,生产成本机制,货币供应机制和收入机制,有可能导致国内工资和物价水平的循环上升。

(1)货币工资机制:进口物价上升——生活费用上升——名义工资上升——货币生产成本和生活水平上升,如此循环,最终使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品至整个物价水平上升。

(2)生产成本机制:当进口商品构成出口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贬值会直接导致出口商品价格,并可能最终恶化本国的贸易收支。

(3)货币供应机制:贬值后在(1)、(2)的作用下,可能导致货币供应量上升。另外,在外汇市场上,贬值后,政府在 结 汇方面,将被迫 支出更多的本国货币,从而导致本国货币供应量上升。

(4)收入机制:在进出口商品需求不够大的情况下,贬值会导致本国的收入减少,支出增加,并导致贸易收支恶化和物价水平上升。

2.贬值与货币替代和资金逃避

货币替代是指因对本国货币币值的稳定失去信心或本国货币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时而发生的货币兑换进而发生资金外流的一种现象。单方向的货币替代便是资金外流,货币替代通常发生在通膨胀 >本国货币资产相对利率时,其重要前提是货币的自由兑换。

货币替代的资金外流的最主要经济后果是导致国内金融秩序的不稳定,削弱政府运用货币政策的能力,并且破坏国内的积累基础。

三、外汇风险

外汇风险由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外汇风险是指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又称外汇风险,指经济主体持有或运用外汇的经济活动中,因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广义的外汇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也包括信用风险,会计风险,国家风险等。本章我们是从狭义的角度来讨论风险。信用风险(Credit Risk)又称违约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国家风险是指一国状况对跨国公司现金流的潜在不利影响。

第二节

国际收支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狭义的国际收支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各种往来所发生的货币收支总和。

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各种经济交易和往来的全部记录,而不问其是否具有外汇收支。

为了全面反映国际收支状况,各国都要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就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 1年)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它国家或地区间以货币形式表示的对外经济、政治及文化往来的系统记录和总结的一种统计表。它集中反映了该国国际收支的具体构成和总貌。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现代会计学的复式簿记原理编制的,也即以借、贷作为符号,每个项目都有借方和贷方两栏,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减少,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和负债的增加。每笔交易都会产生一定金额的一项借方记录和一项贷方记录,也即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对此,记账法则是:

①凡引起本国外汇收入的项目,亦称正号项目(Plus Items),记入贷方,记为”+”(通常省略);

②凡引起本国外汇支出的项目,亦称负号项目(Minus Items),记人借方,记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国际收支账户可分为三大类: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错误和遗漏账户。

经常账户包括货物和服务、收益和经常性转移。资本和金融账户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资本账户包括资本转移如债务减免、移民转移等内容。金融账户包括我国对外资产和负债的所有权变动的所有交易。按投资方式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按资金流向构成的债权债务分为资产、负债,其中直接投资分为来华投资(视同于负债)和我国对外投资(视同于资产)。

国际收支平衡表采用复式记账法,由于统计资料来源和时间不同等原因,造成借贷不相等,因此要增加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做调节项目。如果借方总额大于贷方总额,其差额记入此项目的贷方,反之,记入借方。

在资本和金融账户中有一类特别的项目叫储备资产。储备资产,通常也叫国际储备,指的是由中央银行持有的,并可以随时直接使用的金融资产。狭义的国际储备包括货币性黄金、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简称 SDRs。它是国际货币基金在原有提款权外新创造的特别提款账户的账面信用,最初与黄金维持一定的比价,国际收支的逆差国可用特别提款权偿付国际收支的逆差,但特别提款权不得用于累积外汇或黄金)、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外汇储备以及其他债权。在一个国家出现对外支付困难时,中央银行可以动用储备资产进行支付。同时,储备资产也可以作为政策性工具,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中发挥不同的调控作用。其中外汇储备是储备资产中最重要的项目。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构成

国际上通常将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各个项目区分为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前者是指企业、单位和个人由于自身的需要而进行的交易,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中的长期资本收支。后者是指在自主性交易产生不平衡时所进行的用以调节收支的弥补性交易。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失衡,在理论上通常看其自主性交易是否平衡。

判断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失衡的指标有贸易差额、经常项目差额和国际收支差额。贸易差额指商品进出口差额。经常项目差额指该项目下贸易收支,服务收支和转让收支等三个项目的差额相抵后的净差额。国际收支总差额指经常项目收支 和资本项目收支合计所得的总差额。

造成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临时性不平衡。是指由临时性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这些临时性的因素有季节性因素、自然灾害、突发性疾病流行和政治动荡等。

2.周期性不平衡。是指由于经济周期引起国际收支失衡。每个国家的经济都具有周期性。一般来说,一个周期通常包括经济繁荣、经济衰退、经济萧条以及经济复苏四个阶段。四个阶段中经济特点具有显著差别。每个阶段经济发展对于国际收支都会发生影响,阶段不同,影响不同,因此国际收支也会出现周期性失衡。

3.货币性不平衡。由于货币性失衡引发国际收支失衡。一国(或地区)出现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物价水平就会上涨或者下降从而影响本国进出口,引发国际收支失衡。当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时,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升,如果汇率不作调整,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将会下降,导致出口减少而进口需求则会增加,贸易顺差减少,甚至出现贸易逆差,进而导致国际收支的失衡。

4.收入性不平衡。由于国民收入的变化引起国际收支失衡。当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率高于其他国家(或地区)时,人均收入越高,进口增长越快,企业会增加进口生产资料,个人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也会增加,同时出口商品由于国内需求大,出口相应减少,由此形成贸易逆差,导致国际收支的失衡。

5.结构性不平衡。是指一国产出结构(主要是指可贸易产品结构)与世界市场需求结构脱节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这种失衡具有长期性质,需要国际收支失衡国家的经济进行结构性的调整来予以纠正。典型的例子是 20世纪80年代美国对日本的贸易收支逆差。

6.外汇投机和不稳定的国际资本流动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这是指因外汇投机行为和国际资本的不稳定流动所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

一国国际收支失衡,无论是顺差,抑或逆差,若不及时调整,都会直接影响对外扩大交往的能力和信誉,也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发展。因此,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失衡时,通常都要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可以有两大类手段,一类是自动调节机制,还有一类是政策调节方法。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简单地讲就是通过市场力量来纠正国际收支失衡的机制,主要包括 货币-价格机制、收入机制和利率机制。

国际收支的自动调整机制虽然有其优点,但它们只能在某些条件或经济环境下才会发生作用,而且作用的程度和效果无法保证,所需要的过程也比较长。因此,当国际收支出现失衡时,一国当局往往不能完全依靠经济体系的自动调整机制来使国际收支恢复均衡,而需要主动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

国际收支的各种调节政策可分为需求政策、供给政策和中性政策三大类。按对需求的不同影响,国际收支的各种调节政策可分为支出增减型政策和支出转换型政策两大类。支出增减型政策(Expenditure—Changing Policy),是指改变社会总需求或国民经济中支出总水平的政策。这类政策旨在通过改变社会总需求或总支出水平来改变对外国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的需求,从而达到调节国际收支的目的。这类政策主要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支出转换型政策(Expenditure—Switching Policy),是指不改变现有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而改变需求和支出方向的政策。这类政策主要有汇率政策、补贴和关税政策以及直接管制。

供给政策包括: 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旨在改善一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增加出口商品和劳务的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以此达到增加社会产品(包括出口产品和进口替代品)的供给,改善国际收支。

支出增减型和支出转换型政策都是调节需求的政策,与之对应的不仅有调节供给的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还有资金融通政策,简称融资政策。因这种政策对经济往往不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故又被称为中性政策。融资政策包括官方储备的使用和国际信贷便利的使用。融资政策与支出政策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替代性。

第三节

国际结算

一、国际结算的概念

国际结算

指主要以货币方式来完成不同国家间因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交往所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的清偿。

二、国家结算的主要工具

(一)汇票

汇票时由出票人签发的,要求付款人即期货于指定到期日向收款人或其指定人或持票人支付一定金额的无条件书面支付命令。汇票在转让流通中还派生出背书人、承兑人等。背书人是持票人转让时在汇票背面签字、盖章的人。汇票经过背书转让而流通。承兑人,是远期汇票的付款人经持票人提示汇票,在汇票正面书明”承兑”字样,以表示愿意按汇票指明日期,履行付款义务的人。

商业汇票的汇票人是商号或个人,付款人可以是商号、个人,也可以是银行。

(二)本票

一般本票为商号或个人签发,即期、远期都可以开,在当作借款的抵押品时要附带单据。

银行本票为银行签发。银行都是即期的,不附带单据。

(三)支票

支票时一种以银行为付款人的即期付款凭证。由于支票的流通期很短,二国际贸易中的买卖双方远隔千里,难以通过支票方式实现支付,所以支票在国际结算中的作用范围也比较小。

三、国际结算的主要方式

(一)汇款结算方式

汇款

是付款人通过银行,委托收款人所在地的银行用某种结算工具,将一定款项给收款人的结算方式。

汇款结算的三种方式

电汇

是汇出银行应汇款人的申请,用加押电报或电传指示汇入银行解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的一种汇款方式。

信汇

是汇出银行应汇款人的申请,开具付款委托书邮寄给汇入行,授权解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的一种汇款方式。

票汇

是汇出银行应汇款人的申请,代汇款人开立以收款人所在地的银行为收款人的即期汇票,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的一种汇款方式。

(二)托收方式

托收

是出口商将货物装出后,开具以进口商为付款人的汇票,委托银行向进口商收取货款的办法。

托收方式有以下两种:

光票托收

是出口商把不附带任何货运单据的汇票交托收银行代收贷款,一般用于收取贷款尾数、代垫费用、佣金和样品费。

跟单托收

是出口商将附有货运单据的汇票会其他付款凭证委托银行代收货款。这是当前国际贸易上比较常用的一种结算方式。

(三)信用证方式

由于托收方式是建立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的,这使出口商在对外贸易中承担较大的风险,因而对外贸易实践中,一些出口商为了避免风险,便要求进口商开具由本国银行保证货到付款的证明文件。这就产生了信用证结算方式。

信用证的种类有以下几种:

可撤销信用证

是开证行有权在开出信用证以后,随时修改或取消信用证,而且在撤销的时候不必征求受益人的同意,甚至可以不必将信用证已被撤销的事实通知受益人的一种信用证。但是,可撤销信用证一经付款、承兑或议付是不可撤销的。

不可撤销信用证

是开证行开立的不可撤销信用证。非经受益人以及有关方面同意,开证行不得片面修改或撤销信用证。因此,不可撤销信用证对受益人的付款责任是确定的,此类信用证最流行。

保兑信用证和不保兑信用证

一家银行开出的信用证由另一家银行加以兑付,称为保兑信用证,不经保兑的称为不保兑信用证。

可转让信用证和不可转让信用证

开证行在信用证上注明”可转让”字样,称为可转让信用证。受益人可将信用证全部或一部分转让给另一个人(即第二受益人)。转让以一次为限。不可转让信用证即受益人不能将信用证的权利转让给他人的信用证。

第四节

利用外资

一、利用外资的必要性

早在上世纪,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计划商品经济,生产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把国内经济建设好。要搞好经济建设,就必须解决好农业、交通、能源、原材料、技术、设备、人才培养等一系列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除立足于本国资源、资金和生产外,还要抛弃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观念,善于利用国际信贷关系,利用外资,引进一些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技术,进口一些必要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我国外汇资金短缺,如果完全依靠自己来积累外汇资金,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难以较快地缩小与先进工业国的差距。因此,为了加速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有必要利用外国资金,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在加速我国经济建设的基础上,扩大出口能力,换取较多的外汇,并用自己积累的外汇资金偿还贷款和支付商投资的利润和利息,更好地发展本国经济。

从近代和现代的历史来看,不论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普遍利用外资,引进技术设备,借以进行经济建设,并取得明显的效果。

二、借入国外资金的主要方式

(一)出口信贷

工业发达的国家为了促进和扩大本国出口,加强国际竞争,采取对本国出口给予利息补贴并提供信贷的方法,鼓励本国商业银行对出口方或外国出口方(或银行)提供较低利率的贷款,以吸引资金短缺的外国进口购买贷款国的产品,这种信贷方式称为出口信贷,其特点是:由出口国政府通过官办的输出银行对贷款利息进行补贴,因此出口信贷的利率低于市场利率。

(二)政府贷款

政府贷款主要就一国政府向另一国政府提供的开发性援助资金而言。政府贷款属于国家债务,是一种中长期、中低利德贷款。

(三)混合贷款

混合性贷款是政府贷款或赠款和出口信贷或商业信贷相结合使用的贷款。混合性贷款的综合利率比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低,期限长,但要求借款国使用该项贷款购买贷款国的物质设备。

(四)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时在二次大战以后,为促进和振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由部分国际组织投资而成立的机构。他们本身持有紫金,部分以低利息对所属成员国贷款,部分投放市场。该项贷款期限长、利息低、又很少附有条件。

(五)国际商业银行贷款

这里是指在国际资金市场上筹措的自由外汇贷款。这种贷款不受使用地点和用途的限制、可以自由运用,所以也叫自由外汇。

(六)发行国际债券

发行国际债券就是在国外市场使用发行债券的方式筹措资金。债券

是一种不记名的票据凭证。债券持有人可持债券按期收取利息,到期凭债券领取本金。目前国外债券市场上的债券

发行人,主要是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企业、私人公司和国际金融机构。

(七)国际银团贷款

银团贷款是6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一种长期信贷方式,又称为辛迪加贷款。它是由一家银行牵头,由许多银行参加,组成一个机构严谨的国际性贷款银团,按同样的条件共同对某一借款人进行贷款。

(八)国内金融机构外汇贷款

中国银行及其它银行发行的外汇贷款,是通过国际金融业务为国内经济建设筹措外汇资金的一项贷款业务,视同利用外资。

三、我国吸收国外投资的主要方式

(一)合资经营企业

合资经营即股权式合营,由外国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及个人,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经本国政府批准,在我国境内,同我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举办合资经营企业。这样的企业是具有法人地位的有限责任公司,由双方合营者共同商定投资的比例,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负盈亏。双方可以以设备、现金、场地使用权、厂房、工业产权作为投资股份,并按照股份分配收益。

(二)合作经营企业

合作经营企业是与外商举办的具有合作性质即契约式合作企业。合作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由双方通过协议、合同加以规定,并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合作兴办各种企业、项目或共同进行其他经济活动。合作双方根据双方的合作条件,制成产品分成、收入分成或利润分成的比例。

合作经营企业与合资企业的主要区别是:合资企业必须有合资各方建立具有法人地位的经济实体,应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组建董事会;二合作经营企业可以建立经济实体,成立董事会,页可以不建立经济实体,不成立董事会。合资企业的合营各方可以现金、实物、工业产权进行投资,中方可为合资企业提供场地使用权,场地使用费可以作价入股,也可以不入股,由企业按规定缴纳土地使用费;合作经营是由外商提供资金、技术、设备,中方只提供基础条件(如土地、厂房、劳动力以及劳动服务)作为投资、合作经营各方出资方式比较灵活,而不必以货币单位计算各自的投资比例。除此以外,尚有回收投资方式不同、缴纳税收的方法不同、合同期满后对剩余财产的处理方法不同等区别。

(三)外商独资经营企业

肚子经营企业是全部由侨商、外商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具有法人地位的工厂、企业,没有中方股份,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

(四)其他利用外资的方式

1.补偿贸易。补偿贸易是不使用现汇而在信贷基础上进行的一种贸易方式。凡是由国外厂商提供生产设备或技术,或利用国外出口信贷购买设备、技术,我方企业用以进行生产,以返销其产品的方式分期偿还对方提供的设备、技术价款或贷款的本息的交易方式,都属于补偿贸易。

2.国际租赁。国际租赁是跨国租赁,是在出租人与租用方分别处于不同国家法律体制时出现的一种租赁方式。

第五节

外汇管理

一、外汇管制的概念

外汇管制

是一个国家为了改善国际收支,维护本国货币的汇率稳定。(以政府法令的形式),对外汇买卖和国际结算采取的限制措施。

二、外汇管制的意义和目的

外汇管制是为一个国的政治、经济政策服务的。由于各国的社会制度、经济基础不同,它们实行外汇管制的目的也是不完全相同的。但是就一般情况看,实行外汇管理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善本国对外贸易,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因为实行外汇管制可以由国家外汇管理当局对一切外汇交易活动实行严格控制,限制不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商品进口,支持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商品进口、以及优惠的汇率等办法促进本国商品出口,从而有利于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二)稳定外汇汇率,抑制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与外汇汇率有密切的联系。一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一方面债务国对本币的需求就会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外汇供求于求而引起本币汇率上涨外汇汇率下跌,使该国为购买外汇二增加货币投放,导致流通中货币量增多,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商品流通的需要,从而发生通货膨胀。实行外汇管制,可以对一切外汇交易加以限制,在汇率波动时由政府加以干预,以保持汇率的稳定,从而抑制通货膨胀的发生。

(三)限制资本外逃,改善国际收支

实行外汇管制,可通过对外汇收支的限制,对调往国外的资本不予兑换外汇,防止资本外逃;同时,还可以采取鼓励资本输入的措施,缓和国际收支逆差,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四)促进改善国际贸易关税政策

当前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十分密切,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经济的发展和谋求国际收支状况的改善,往往以邻为壑[hè],实行歧视性的关税政策等等,进行贸易限制。实行外汇管制,可以同样的手段对付国家进行限制,迫使对方放宽贸易限制,取消歧视性的关税。

三、我国的外汇管理

(一)我国外汇管理的方针

我国在外汇管理中执行”集中管理,统一经营”的方针。

所谓集中管理,就是国家授权国家外汇局,指定统一的外汇管理法令,行使外汇管理职权。

统一经营是指国际清算、国际汇兑、外汇贷款、外汇买卖等一切外汇业务,统一由我国外汇专业银行或经外汇管理局批准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简称银行,下同)经营。

(二)我国外汇管理的机构

国家外汇管理局和各省、市、自治区的外汇管理分局,是我国的外汇管理机关。行使国家外汇管理职能,统一管理全国外汇。

(三)我国外汇管理的主要内容

1.对境内机构的外汇收支实行计划管理。中国境内的机关、部队、团体、学校、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简称境内机构)的外汇收入和支出,都实行计划管理。外汇收入都必须卖给银行,所需外汇由银行按照国家批准的计划或者有关规定卖给。国家允许境内机构按照规定持有留成外汇。

2.对个人的外汇管理。个人的外汇收入,除国家允许留存的部分外,必须卖给银行。个人存放在银行境内的外汇,允许个人持有。个人留存和持有的外汇必须存入银行,此项外汇存款,可以卖给银行,也可以汇出或携出境外。个人如需购买外汇汇出或者携出境外,可向当地外汇管理局申请,经批准后,由银行卖给。

3.外国驻华机构、侨资、外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外汇收支,按境外用户管理;外国驻华机构汇入或携入的外汇,可以自行保存。侨资、外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一切外汇收入,都必须存入银行;一切外汇支出,从而外汇存款账户中批准外,都应使用人民币。对纳税后的纯利润及其正当收益,可向银行申请,从企业外汇存款账户中汇出。

4.对非居民的外汇管理。外国驻华机构及其人员,由境外汇入或携入的外汇,可自行保存或卖给存入的银行,也和汇入或携出境外。对收取的人民币,如果要求兑成外汇,必须经外汇管理部门批准。

5.对外汇、贵金属、贵金属制品和外汇票证携带入境不受限制,但须向海关申报;携带或复带出境,海关凭银行证明或原入境申报单放行。人民币有价凭证不得携带、托带或邮寄出境。

6.我国境内禁止外币流通、使用、质押、禁止私自买卖外汇和任何形式套汇、逃套等行为。对违反外汇管理规定,逃汇、套汇、截留国家外汇、炒卖炒卖外汇等违法活动,要进行处罚或依法惩处。

第七章

农村信用社基础知识 第一节

农村信用社简介

农村信用合作社(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农村信用社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以其全部资产对农村信用社的债务承担责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其财产、合法权益和依法开展的业务活动受国家法律保护。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概念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银行类金融机构,所谓银行类金融机构又叫做存款机构和存款货币银行,其共同特征是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负债,以发放贷款为主要资产,以办理转帐结算为主要中间业务,直接参与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农村信用合作社又是信用合作机构,所谓信用合作机构是由个人集资联合组成的以互助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机构,简称“信用社”,以互助、自助为目的,在社员中开展存款、放款业务。信用社的建立与自然经济、小商品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由于农业生产者和小商品生产者对资金需要存在季节性、零散、小数额、小规模的特点,使得小生产者和农民很难得到银行贷款的支持,但客观上生产和流通的发展又必须解决资本不足的困难,于是就出现了这种以缴纳股金和存款方式建立的互助、自助的信用组织。

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银行类金融机构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农民和农村的其他个人集资联合组成,以互助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组织,其业务经营是在民主选举基础上由社员指定人员管理经营,并对社员负责。其最高权利机构是社员代表大会,负责具体事务的管理和业务经营的执行机构是理事会。

2、主要资金来源是合作社成员缴纳的股金、留存的公积金和吸收的存款;贷款主要用于解决其成员的资金需求。起初主要发放短期生产生活贷款和消费贷款,后随着经济发展,渐渐扩宽放款渠道,现在和商业银行贷款没有区别。

3、由于业务对象是合作社成员,因此业务手续简便灵活。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主要任务是:依照国家法律和金融政策的规定,组织和调节农村基金,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综合发展,支持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社员家庭经济,限制和打击高利贷。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历史沿革

合作金融组织在我国有悠久历史,在共和国建立以前合作金融在实践中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在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个人对生产资料所有权被取消,随着公有化程度的提高,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合作性质被淡化,并被转化成国家银行在 农村的基层机构。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种”官办”的制度安排已不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1984年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开始推行以恢复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经营上的灵活性为基本内容的体制改革。1996年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脱钩,受人

民银行代管,并开始按合作性原则运作。2003年,8个省开始进行推行改革试点,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2004年,在全国范围那进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并持续至今。

第二节

农村信用社的内控制

农信社主任集决策权、经营权于一身,客观上使得处于权利、信息弱势的社员难以行使民主管理权利,导致农信社”三会”制度流于形式、法人法理结构形同虚设、监督约束机制失控。

1996年底与农业银行“脱钩”后,农信社进入了体制改革过渡时期。几年来,由于管理体制不顺、产权关系不清、激励约束失当以及法制意识偏淡、道德水准偏低等内外因素影响,经营公有金融资产中的”搭便车”现象滋生蔓延,农信社“内部人控制”问题日益显现。这一问题若得不到有效治理,极有可能导致决策失误、管理失控,诱发道德风险和恶性经济案件的发生,酿成区域性金融风险,侵害农信社社员(股东)和存款人的利益。

表现形式

1、决策与经营“一肩挑”。由于中国大部分农信社员工人数在10人左右,实行“三长”分设不切实际,当前农信社事实上普遍实行理事长兼主任制,农信社主任集决策权、经营权于一身,客观上造成了农信社主任、理事会与社员的权力不对称,使得处于权利、信息弱势的社员难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导致农信社”三会”制度流于形式,法人法理结构形同虚设,监督约束机制失控。

2、财务审批“一支笔”。农信社是独立的企业法人,拥有较大的经营自主权。由于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尚待健全,农信社主任实际上独自掌控本社的财务决策权,合法地履行财务费用支出的“一支笔”审批职责。即便由分管主任负责审批财务费用,实际上仍是听命于主任。同时,目前农信社尚未建立会计信息公开披露制度,会计信息透明度差,最终导致财务开支随意性大,会计信息失真,违规违纪行为和经济案件时有发生。

3、信贷审批“一票制”。按照现行的信贷管理制度,农信社信贷决策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主任直接参与审贷会决策;二是主任不参加审贷会,但拥有“一票否决权”。不难看出,农信社信贷最终决策权事实上控制在主任手中,贷不贷,贷给谁,贷多少,还是主任说了算。为加强信贷管理,防范信贷风险,一些农村信用联社建立了授权授信制度,但受制于点多面广、管理琏条过长,联社对借款客户的信息资料占有不全,联社审贷会决策也常常被基层社意见所左右。同时,少数农信社主任为达到个人目的,对一些关系人贷款常常采取化整为零等手段逃避联社和央行的监管。

4、内部管理“一言堂”。长期以来,受封闭保守、多事不如少事的思想观念束缚,加上文化素质不高和农信社所有者缺位、股本金“准存款”性质等因素影响,农信社社员和员工民主管理意识相当淡薄,对经营管理普遍漠不关心。以致农信社主任逐渐养成了“家长式”作风,经营管理“大小事”一人说了算的现象十分普遍,民主管理已成为事实上的主任治理。

5、用人制度“一家军”。多年来,农信社进人渠道狭窄,现有员工不少是通过顶职、内招等方式进入农信社的。近几年,上级主管部门对农信社实行员工总数”负增长”政策,严格控制进人,客观上造成了农信社人际关系复杂,“隐性”亲缘社问题突出。同时,一些农信社主任惟我独尊的意识根深蒂固,在用人上往往以是否听话作为衡量标准,因人设岗,亲近疏远,信贷、会计等重要岗位上全是“自己人”、“贴心人”,使农信社隐然变成了主任的“一家军”、“家天下”。

6、拓展业务“一人行”。一些农信社主任或信贷员长期得不到交流轮岗,常年累月单枪匹马走村串户揽存款、放贷款、收本息,一旦主任或信贷员调离和退休,农信社业务就要受到较大影响,联社也因此而不敢轻易广泛推行干部交流轮岗等人事制度改革,这在一定程度上又进一步加剧了信用社主任对部分优质客户的控制。

解决方案

1、实行体制创新,理顺管理体制。即:在经济发达地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在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实行县级联社一级法人管理模式;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实行县级联社一级法人管理改革步伐,在实行一级法人模式之前,全面上收管理权限,严格实行授权管理。

同时,尽快建立省级农信社行业管理组织,结束目前监管当局集金融监管和行业管理职责于一身、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尴尬局面。

2、实行股份制改造,重构产权制度。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在于实行股份制的资本组织制度,优化股权设置。

在对原有股本金实行“先清后退”的基础上,按照股份制的要求,改革农信社的股权结构,面向社会溢价或平价募集股份,积极增资扩股,扩大股东队伍。尽快修改现行制度,放宽单个股东最高持股比例限制。

3、健全“三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一是建立健全股东大会制度。以县(市)联社为单位建立股东大会制度,明确股东大会作为农信社最高权力机构的法律地位。二是建立健全董事会,理顺董事会与管理层的关系。实行董事长和主任分设。三是建立名副其实的监事会制度。四是建立股东、董事会与主任之间明确的委托代理关系。

4、加快立法进程,规范经营行为。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信用社法》,将农信社的法人治理结构纳入法律轨道,明确规定农信社的董事长和主任必须分设,赋予监事会根据股东大会的意愿按法定程序罢免农信社主任的权力。这是抑制农信社“内部人控制”的重要法律手段。

5、改进监管方式,突出行为监管。治理农信社“内部人控制”,需要银监会、税务、审计部门和农信社行业管理部门多方联动,不断强化监督管理方能奏效。

6、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激活用人机制。

第三节

农村信用社的人力资源管理

【本节摘要】农村信用社要脱颖而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人力资源,形成人才优势,将是农村信用社实现业务经营管理目标、提高效率效益、提升综合竞争力、促进改革成功、助推向现代金融企业过渡和推动可持续发展,以及有力有效支持“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因为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改革开放30年来,知识经济成为时代经济的主流,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时代型的人才成为企业制胜于”白热化”竞争和实现快好发展的有力法宝和动力。农村信用社毫不例外,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及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的快速成立成长,农村信用社的金融市场环境不容乐观,农村信用社要脱颖而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打造素质优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绩效显著、具有行业特色的人力资源,形成人才优势,将是农村信用社实现业务经营管理目标、提高效率效益、提升综合竞争力、促进改革成功、助推向现代金融企业过渡和推动可持续发展,以及有力有效支持“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一、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现存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疏忽人力资源管理。由于长期的历史性因素积淀,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着重业务经营、轻人资管理的现象,有的甚至专业的“人力资源部”都没有设置,对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理解认识。按静态的、以“做事”为中心的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操作,不讲科学配置,不讲结构优化,不讲资源互补,不讲潜能激发。缺乏专业的高级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或流于形式,不注重人力资源的高质引进和培养,没能有战略性的人力资源规划,与现代化人力资源需求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正规化、专业化管理极不匹

配。

(二)历史痼疾严重,人员素质偏低。由于历史遗传,农村信用社员工综合素质偏低已成为共识。一是职工年龄普遍较大。四川省农村信用社有在岗职工4万余名,以35岁为界前后分别为16000名、24000名,分别占比38.9%、61.1%,比例失衡,职工老龄化严重。二是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全省4万多名在岗职工中具有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4100名,仅占10%,人员总体水平不高,能力不强。三是专业人才匮乏,金融、计算机、法律等高、精、尖人才严重短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高级管理人才较少,同商业银行相比大大滞后,不能适应现代金融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四是用工关系复杂,农村信用社员工“近亲繁殖”、用人“唯权唯势”等现象十分严重。据了解,个别联社有亲属关系的员工占比高达60%以上,长期”闭门造车”,不”对外开放”,不”造血纳新”,高素质人才队伍难以造就。

(三)用人机制欠缺,人才流失严重。农村信用社缺乏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人才观念陈旧,不能有效挖掘人的潜能;没有容纳人才共同创造价值的企业文化和环境,不能有效激活员工的强烈归属感和工作兴趣;薪酬制度不完善,薪酬待遇不科学;客观公正的绩效考核体系和用人方式漏洞多,企业员工发展空间狭小;激励制度不到位,福利保障跟不上社会的需求„„制度留不住人、待遇留不住人、情感留不住人、事业留不住人,种种因素导致吸引力大大不足,留不住人才,被国有商业银行、外资银行或其他专业银行“挖走”。有的考上了公务员,有的考上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师、税务师或研究生,人往高处走,选择了“跳槽”另谋良栖,加剧了高素质人才的流失。

(四)管理水平滞后,员工凝聚力不强。一方面,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测评与管理不严,监督制衡机制不全,员工关系复杂,在人才的选用、深造、提拔上唯亲、唯钱、唯权现象十分严重,近亲繁殖,裙带成风,一定程度上存在不才之人居才之位,有才之人居无才之下,导致彼此怨恨、妒忌、猜疑,给员工的事业心、上进心、团结心造成严重的打击。另一方面,近些年,国家党政干部、教师及其它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工资、福利待遇普遍上涨,但农村信用社的工资却在原地踏步,甚至不降反升,加之对基层信用社的存、贷款和不良贷款压降的任务目标考核,有的基层职工工资每月仅几百元,无论是纵向比较还是横向比对,工资水平显低,职工工作激情难以激发,人心泛散,向心力、凝聚力无从谈起,对信用社的未来发展信心不足。

(五)造才环境不佳,人资结构欠优。随着省联社的成立和不断的改革发展,农村信用社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建立健全,但人事制度的改革效果却不甚明显,仍是在以往的制度上进行沿袭,先进的人力资源测评管理理论、方法难以注入,人力资源管理难以跟进时代化的需要。一是人才不能科学配置使用,有的只按”量”配置而不经过科学严密的人资测评与分析配置资源,不适合内勤工作的安排在内勤岗,不适合外勤工作的设在外勤岗,能力与职务不对称,专业与岗位不对口,用非所学,学非所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员工聪明才智与能力的发挥。二是整体人资结构不合理,“三多三少”和“一低一高”的“两极”失衡现象突出,即单一型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少;工作型人才多,专家型人才少;操作型人才多,研究型人才少;高、精、尖人才比例相对较低,中低水平员工比例相对较高。

(六)利益分配脱节,激励措施乏力。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在工资、奖金、福利的分配上普遍采用了多种绩效挂钩的方式,但由于缺乏科学的测评管理考核机制和激励措施,在利益分配上始终存在争议。一方面,普通职工个人收入分配“大锅饭”、终身制问题突出,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不能按照”,“效率优行、兼顾公平”的原则,体现差距,以效的高低来实现”多劳多得,干好多得”的动态取酬,冗员较多,人浮于事的现象十分突出,薪筹激励机制明显不够,人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现象突出。另一方面,领导干部与一线职工的利益分配差距悬殊,存有异议。

二、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建设的建议

(一)提升认识,将人才建设与改革发展并重。人才是兴社之源、创社之本。金融人才所具有的金融知识将是金融企业有力资本。农村信用社必须牢固树立“发展企业为人,发展好企业在于人”的人才理念,立足本行人力资源状况和事业发展需要,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把对人才的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建设,把人才的发展作为最长远的发展,把对人才培养的投入作为最具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的投入。将人才建设与提高竞争力相结合,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与向现代金融企业过渡相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思路,谋划人才建设战略,不断整合人力资源,努力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行业特色的核心人才队伍,为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二)精兵简政,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整合。立足于大发展、大跨越,就得敢于“动大手笔,做大文章”,以惊人的胆量、超常规的步伐、科学的策略进行冗员,精兵简政。一是内退一批,对不想干事、不能干事、拖沓累赘、事倍功半的,符合内退条件的坚决让其办理内退手续。一是买断一批。树立”花钱买机制,花钱买人才,花钱买发展”的新理念,对素质低下、不适合工作岗位、无所作为、可有可无的冗员坚决买断,裁清裁尽,忍一时之痛,成就终身美丽。三是清退一批。对涉嫌“六害”,手脚“不干净”,沾染黄赌毒的“九种人”以及对单位或社会造成危害的,不留情面地坚决予以清退,使现有人力资源“瘦身健体”。

(三)建立公平、公正的人才引进使用平台。在人才的引进上,根据行业及农村信用社特有人才需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引进一批以当代大学生为主的具有时代性、创新性的人才,做到公开招聘、公正考核、公平录用,加强对其的诚、责、能的考核,杜绝用人唯亲、唯权、唯势的滥竽充数现象发生,唯才是用,将有真才实学的人才纳入到信合事业范畴,从源头上保证农村信用社的优良人力资源。在人才的使用上,事先充分调查、了解、考核个人的知识、能力、品格和性格,尽量使所学专业与工作岗位相吻合,所具特长与业务拓展相结合,个人意愿与组织安排相吻合,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避免人力资源的结构失衡和资源浪费。

(四)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领导干部是企业发展的领头羊。一是扩大民主,加强监督,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和民主评议制度,把群众意见作为考核评价高管人员的重要尺度,推进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避免简单地以印象取人、以票取人。二是引入竞争机制,推行干部职务任期制,建立和完善干部正常退出、自愿辞职、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等用人标准和考察考核指标体系,公开选拔,公平竞争,能者任,庸者退,能上能下。三是建立后备干部人储备制度,采取民主推荐、组织考察、下派锻炼等措施,培养造就一批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熟悉金融、善于管理、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中青年人才,作为农村信用社事业继往开来的后备干部和高管人才。四是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起理事会,监事会,主任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动作高效的领导体系。多策并举,打造一支符合现代经济金融需求的具有高级管理才能的高水平的领导团队。

(五)实施薪筹制度的改革,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薪酬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与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相适应的薪酬分配制度,因地制宜,建立科学、规范的现代金融企业薪酬分配制度;结合组织架构调整优化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将员工薪酬与个人贡献挂钩,彻底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分配格局,建立薪酬能升能降、收入能高能低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发挥薪酬正向激励作用,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强企业归属感,促进农村信用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六)加强员工的在职培训,注重可持续性发展。没有永恒的前进动力,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本领,当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总量的翻番周期愈来愈短,学习力成为最可贵的生命力、发展力。在职人员由于工作时间、范围的局限,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工作在乡村基层,条件艰苦,学习条件不足,学习氛围欠缺,学习力显得尤为不足。为此,除对员工进行警示教育、落后危机教育,督促员工进行自学外,还要有组织地对员工进行在职培训,进

第二篇:银行校园招聘考试基础知识总结及精讲

银行校园招聘考试 基础知识总结及精讲

第一章

货币

1. 中国古代关于货币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先王制币说,二是自然产生说。2. 西方关于货币起源的学说有三种:一是创造发明说,二是便于交换说,三是保存 财富说。

3. 马克思用劳动价值论阐明了货币产生的客观必然性。马克思认为货币是与商品生 产和交换的发展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产物。

§1.1.2 货币形态的演变

货币产生的几千年中,随着商品交换和信用制度的发展,货币的形态也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历经了以下几种形态: 1.实物货币 2.金属货币 3.纸币

4.存款货币 5.电子货币

§1.1.3 货币数字化与虚拟化

在网络时代中,网络货币使货币变为一串只处于电磁信号形态的数字,货币变得越来越“轻”,越来越虚拟化了。

网络货币这种虚拟货币对传统货币理论的挑战表现在:

(1)使传统的货币理论体系受到冲击。

(2)网络货币使货币发行权分散。

(3)网络货币对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产生重大影响。

(4)网络货币使中央银行的金融调控能力下降。

§1.2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1.2.1 货币的本质 历史上形成了不同的学说: 1.货币金属说

2.货币名目说

3.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4.社会计算的工具。列宁把货币看作是社会计算的表现形式。

§1.2.2 货币的职能 1. 西方学者的观点:

(1)交易媒介(2)计算单位

(3)价值贮藏

2.马克思的货币职能理论:(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

§1.2.3 货币国际化

在金属货币流通时期,贵金属黄金、白银可以自然的在国际交往中进行支付。黄金退出历史舞台后,国际交往中使用的货币只能是在世界范围内流通的、能被其他国家接受的少数几种货币。这几种货币是那些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交易中占有较大份额,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的货币。

§1.3 货币制度

§1.3.1 货币制度的形成及其构成要素

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反映了国家在不同程度,从不同角度对货币所进行的控制。

货币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构成要素: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不同种类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的管理;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等。

§1.3.2 货币制度的演变

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货币制度,同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货币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后主要经历了:

1.银本位制

2.金银复本位制

(1)平行本位制

(2)双本位制

(3)跛行本位制

3.金本位制

(1)金币本位制

(2)金块本位制

(3)金汇兑本位制

4.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1.3..3 国际货币制度

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称为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汇率制度的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国际货币制度大体可分: 1. 金本位制下的国际货币制度

2.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 3. 当前的国际货币制度--牙买加体系 4. 欧洲货币体系

第2章

信用

§2.1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2.1.1 信用的定义

信用的定义:所谓信用就是以偿还和付息为特征的借贷行为。分析和理解信用的概念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2. 信用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3.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2.1.2 信用的产生

一般认为,当商品交换出现延期支付、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信用就产生了。信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

首先,信用是在商品货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其次,信用只有在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发生。

§2.1.3 信用形态的发展

历史上,信用基本上表现为两种典型的形态: 1. 高利贷信用 2.借贷资本信用

§2.2 信用形式

§2.2.1商业信用

1.商业信用的产生和发展。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在进行商品买卖时,以延期付款或预付货款的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2.商业信用的特点

⑴ 商业信用的主体是商品的经营者; ⑵ 商业信用的客体是商品资本;

⑶ 商业信用和产业资本的动态一致。3.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1)商业信用的规模受到企业资本数量的限制;(2)商业信用受到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3)商业信用在管理调节上有一定局限性。

§2.2.2银行信用

1.银行信用是由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的形式,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提供的信用。

2.银行信用的特点

(1)银行信用的主体与商业信用不同;

(2)银行信用的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

(3)银行信用是一种中介信用。

3.银行信用扩大了信用的界限。

§2.2.3国家信用

1.国家信用是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债务人的一种信用形式,它的主要方式是通过金融机构等承销商发行公债,在借贷资本市场上借入资金;公债的发行单位则要按照规定的期限向公债持有人支付利息。2.国家信用的作用:

(1)调节财政收支的短期不平衡;

(2)弥补财政赤字;

(3)调节经济与货币供给。

§2.2.4 消费信用

1.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消费者个人所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目的的信

用。

2.消费信用主要有两种方式:

(1)赊销

(2)消费贷款

3.消费信用的作用:

发展消费信用一方面可扩大商品销售,减少商品积压,促进社会再生产;另一方面,也可为大量银行资本找到出路,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改善社会消费结构。

§2.2.5 上述信用形式的国际化--国际信用

国际信用是国际间一个国家官方(主要指政府)和非官方(如商业银行、进出口银行、其他经济主体)向另外一个国家的政府、银行、企业或其他经济主体提供的信用,属国际间的借贷行为。

1.国际商业信用是由出口商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有来料加工和补偿贸易等形式。2.国际银行信用是进出口双方银行所提供的信用,可分为出口信贷和进口信贷。3.政府间信用通常是指由财政部出面向外国政府借款的行为。

§2.3 信用工具

§2.3.1信用工具的含义及其特征

具有一定格式,并可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叫做信用工具,也称作金融工具。信用工具一般有以下共同的特征:

1.偿还性,这是指信用工具的发行者或债务人按期归还全部本金和利息的特性; 2. 流动性,这是指信用工具可以迅速变现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

3. 收益性,这是指信用工具能定期或不定期地为其持有人带来一定的收入;

4.风险性,这是指购买金融工具的本金有否遭受损失的风险,本金受损的风险有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两种。

§2.3.2 信用工具的种类

1.信用工具的种类

(1)从发行者的地位来划分,可分为直接信用工具和间接信用工具;(2)按融资的时间划分,可分为长期信用工具和短期信用工具;

(3)按发行的地理范围划分,信用工具又有地方性、全国性和世界性之分。2.传统的信用工具

(1)商业票据。商业票据是商业信用工具,是以信用方式出售商品的债权人用以保护 自己权益的一种债务凭证。商业票据包括本票和汇票。

(2)支票。支票是存款户签发,要求银行从其活期存款账户上支付一定金额给指定人 或持票人的凭证。支票按支付方式可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

(3)银行票据。是在银行信用基础上产生的,由银行承担付款义务的信用流通工具,银行票据包括银行本票和银行汇票。

(4)债券和股票。债券是用来表明债权债务关系,证明债权人有按约定的条件取得利息和收回本金的债权凭证。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其投资者,证明其所投入的股份资本的所有权证书。

3.金融衍生工具。

§2.4信用与现代经济

§2.4.1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信用在现代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促进社会资金再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加速资金周转,节约流通费用。

3.通过各种信用活动,提供和创造信用流通工具,为商品流通服务。

4.政府部门利用信用活动可以调节经济结构,保证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5.信用促进了股份经济的发展。

§2.4.2 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1.信用风险的含义: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

2.信用风险的原因:由于授信主体与受信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引发信用过程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等等。3.信用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

(2)传染性

(3)可控性

(4)周期性

4.遵循信贷资金运动规律,防范信用风险。

第3章

利息和利息率

§3.1 利息及其计算 §3.1.1 利息的本质

1.西方经济学家们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为“节欲论”;第二种观点为“时差利息论”。第三种观点为“流动性偏好论”。总之,在西方经济学家们看来,利息是对放弃货币的机会成本的补偿。

2.马克思的观点:利息是使用借贷资金的报酬,是货币资金所有者凭借对货币资金的所有权向这部分资金使用者索取的报酬。马克思的利息理论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资本所有权与资本使用权的分离是利息产生的经济基础。

(2)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3)利息是借贷资本的“价格”。

§3.1.2 利息的计算

1.单利和复利

(1)单利就是不管贷款期限的长短,仅按本金计算利息,当期本金所产生的利息不计入下期本金计息的计算方法。

(2)复利是一种将上期利息转为本期本金一并计息的计算方法。

(3)复利反映利息的本质特征。(4)我国的利息计算。(5)制定利率应遵循的原则。

2.现值与终值

经济学上,将现在的货币资金价值称为现值,将现在的货币资金在未来的价值称为终值。现值与终值是相对而言的,而且二者可以相互换算,但换算是通过复利方法来完成的。§3.2 利率及其种类 §3.2.1 利率的含义

利息率,简称利率,是借贷期内利息额对本金的比率。利息率的计算公式为: 利息率=

§3.2.2 利率的种类

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利率有多种划分方法。

1.市场利率、官方利率与公定利率。它是按利率的决定主体不同来划分的。

市场利率是指由资金供求关系和风险收益等因素决定的利率。

官方利率是指由货币管理当局确定的利率。

公定利率是指由金融机构或行业公会、协会(如银行公会等)按协商的办法所确定的利率。2.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它是按资金借贷关系存续期内利率水平是否变动来划分的。固定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利率水平保持不变的利率。

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关系存续期内,利率水平可随市场变化而定期变动的利率。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它是按利率水平是否剔除通货膨胀因素来划分的。

名义利率,是指没有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即包括补偿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

实际利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即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息率。

4.一般利率与优惠利率。它是按金融机构对同类存贷款利率制定不同的标准来划分的。后者的贷款利率往往低于前者,后者的存款利率往往高于前者。贷款优惠利率的授予对象大多为国家政策扶持的项目,存款优惠利率大多用于争取目标资金来源。

5.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它是按借贷期限长短来划分的,通常以1年为标准。凡是借贷期限满1年的利率为长期利率,不满1年的则为短期利率。

§3.2.3 决定和影响利率因素的一般分析

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平均利润率。

2. 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3. 预期通货膨胀率。

4.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4. 国际收支状况。

除了以上几种因素外,决定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利率水平的因素还有:借贷期限长短、借贷风险大小、国际利率水平高低、一国经济开放程度、银行成本、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经济周期等,都会对一国国内利率产生重要影响。

§3.3 利率的决定理论

§3.3.1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马克思指出,利息是贷出资本家从借入资本的资本家那里分割来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表现为利润,因此,利息率的变化范围是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利润率决定利息率,从而使利息率具有以下特点:

1.随着技术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平均利润率有下降趋势,因而也影响平均利息率有同方向变化的趋势。

2.平均利润率虽有下降趋势,但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平均利息率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由于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两类资本家对利润分割的结果,因而使利息率的决定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同时,传统习惯、法律规定、竞争等因素在利率的确定上都可直接起作用。

§3.3.2 古典的利率理论

古典的利率理论认为,利率决定于投资与储蓄的均衡点。投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储蓄是利率的递增函数。投资函数与储蓄函数共同决定了一个均衡的利率水平。当储蓄大于投资时,促使利率下降;当储蓄小于投资时,促使利率上升。只有储蓄者愿意提供的资金与投资者愿意借入的资金相等时,利率才会达到均衡水平。

§3.3.3 凯恩斯流动偏好利率理论 凯恩斯认为,利率是由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的数量决定的。货币需求又基本取决于人们的流

动性偏好。他认为人们流动性偏好的动机有三个,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人们持有现金从而满足其交易和预防货币需求的量与利率无关,与收入正相关;而满足投机需要的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与收入无关。货币的供应是外生变量,由中央银行控制。

利率决定于货币的供求关系,是人们保持货币的欲望(货币需求)与现有货币数量间(货币供给)的均衡价格。

§3.3.4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罗伯逊认为,利率是由可贷资金的需求与决定供给的。可贷资金的需求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投资需求(I),二是货币贮藏的需求(△H)。这里影响市场利率的货币贮藏需求是当年货币贮藏的增加额。可贷资金的供给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储蓄(S),二是货币当局新增发的货币数量和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M)。

可贷资金理论认为,△H与I一样也是利率的递减函数;△M却不同于S,△M是货币当局调节货币流通的工具,是利率的外生变量,与利率无关。

可贷资金理论认为投资与储蓄决定自然利率;而市场利率则由可贷资金的供求关系来决定。均衡利率由I = S和△H =△M同时成立来决定,此时自然利率与市场利率相等。

§3.3.5 IS-LM模型的利率决定

由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首先提出、美国经济学家汉森加以发展而形成的IS-LM模型,IS-LM分析模型,是从整个市场全面均衡来讨论利率的决定机制的。该模型的理论基础有以下几点: 1. 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可分为两个领域,实际领域和货币领域。

2. 实际领域均衡的条件是投资I=储蓄 S,货币领域均衡的条件是货币需要L= 货 币供给 M,整个社会经济均衡必须在实际领域和货币领域同时达到均衡时才能实现。3.投资是利率的反函数; 储蓄是收入的增函数。货币需求可按不同的需求动机分为两部分。其中,满足交易与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满足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反函数。货币供给在一定时期由货币当局确定,因而是经济的外生变量。

根据以上条件,必须在实际领域找出I和S相等的均衡点的轨迹,即

IS曲线;在货币领域找到L和M相等的均衡点的轨迹,即LM曲线。然后由这两条曲线所代表的两个领域同时达到均衡的点来决定利率和收入水平,此即IS-LM模型。

从IS-LM模型我们可得以下结论:均衡利率的大小取决于投资需求函数、储蓄函数、流动偏好即货币需求函数和货币供给量。当资本投资的边际效率提高,利率将上升;当边际储蓄倾向提高,利率将下降;当交易与预防的货币需求增强,即流动偏好增强时,利率将提高;当货币供给增加时,利率将降低。

§3.3.6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不同期限的利率之间的关系,这可用债券的回报率曲线来表示。目前解释不同期限债券利率之间关系的期限结构理论主要有:

1.预期理论。预期理论(Expectation Theory)最早由费雪在1896年9月提出的最古老的、最著名的、最容易应用的、定量化的期限结构理论,在资本市场上被广泛用作利率相关证券的定价依据。其基本观点是,利率曲线的形状是由人们对未来利率的预期所决定的,因此,对未来利率的预期是决定现有利率结构的主要因素;长期利率是预期未来短期利率的函数,长期利率等于当期短期利率与预期的未来短期利率之和的平均数。

2.流动性升水和偏好理论。流动性升水或偏好理论源自于凯恩斯(1936)和希克斯(J.R.Hicks,1946)的工作,卡尔博特森(J.M.Culbertson,1957)和范·霍恩(1965)也对预期理论进行了修正。

该理论认为,由于以下两个原因,短期债券的流动性比长期债券要高:第一,短期债券到期并获得清偿的期限较短;第二,市场变化导致的价格波动比长期债券要小得多,因而更易于

定价。故持有长期债券存在风险,而且债券期限越长,风险就会越大。由于存在这种不确定性,以及考虑到投资者具有短期倾向且为风险厌恶(risk a-verrx),即投资者对高流动性投资比对低流动性投资更为偏好,3.市场分割理论。市场分割理论(market segmentation theory)首先由J.M.卡伯森在1957年提出,后经由莫迪利亚尼(Modigliani)和萨其(Suteh,1966)归纳整理发展。

该理论将不同期限的债券市场视为完全独立和分割的市场。由于市场是分割的,资金不能在长短期市场上自由移动,这样,各种期限债券的利率就由该种债券的供求决定,而不受其他期限债券预期回报率的影响,亦即收益率曲线的不同形状为不同期限债券的供求差异所决定。一般说来,投资者偏好期限较短、利率风险较小的债券。§3.4 利率的作用

§3.4.1 利率与资本积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的让渡就不能是无偿的,而必须是有偿的,这种有偿的手段就是利率。有了利率的存在,可使闲置资金者主动让渡资金的使用权,从而使社会能够聚集更多的资金。

§3.4.2

利率与经济调控

各国政府及金融管理当局常常利用利率手段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

1.利用利率可调节货币流通量,保证货币流通正常运行。

2.利用利率杠杆可以优化产业结构。

3.国家利用利率杠杆,调节国民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更加协调健康的发展。4. 当国际收支不平衡时,还可以通过利率杠杆来调节。§3.4.3 储蓄的利率弹性和投资的利率弹性

利率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于储蓄及投资的影响上。影响程度的大小,取决于储蓄的利率弹性与投资的利率弹性。

1.储蓄的利率弹性。利率对储蓄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利率的替代效应,二是利率的收入效应。一般来说,一个社会中总体上的储蓄利率弹性究竟是大是小,最终取决于上述方向相反的两种作用相互抵消的结果。

3. 投资的利率弹性。影响投资变动的基本因素有二:一是利率,二是资本边际效率 即预期利润率。因此,利率变化对投资所起的作用,取决于企业对资本边际效益与市场利率的比较。

4. §3.5 利率管理与利率自由化

§3.5.1 利率管理体制的概念与类型

利率管理体制是一国经济管理体制的组成部分,它规定了金融管理当局或中央银行的利率管理权限、范围和程度。

各国采取的利率管理体制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国家集中管理;(2)市场自由决定;(3)国家管理与市场决定相结合。

§3.5.2 中国的利率管理体制及其变革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利率体制属高度管制型:利率由国务院统一制定,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1995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做出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后,我国将形成以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为核心,以同业拆借利率为中介目标利率,各种市场利率围绕其波动的完善的市场利率体系。

§3.5.3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趋势

从各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来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将利率提高到接近市场均衡状态的水平,保持经济、金融运行稳定;第二阶段的目标是通过扩大利率浮动范围,下放利率浮动权,以完善利率浮动机制;第三阶段的目标是通过增加金融交易品种,扩大交易规模,形成金融资产多样化,先在非存贷款金融交易中实现利率自由化,然后通过这些金融交易与银行存、贷款业务的竞争,促使银行先放开贷款利率,再放开存款利率,最终实现利率市场化。

中国人民银行提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次序,那就是:先外币,后本币;先农村,后城镇;先贷款,后存款;先大额,后小额。近年来,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实践:

1. 结合中国国情,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推进货币市场的发展。2. 进一步扩大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

3.放开外币利率。

§3.5.4 我国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 1. 利率市场化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

2.利率市场化是顺利实施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在要求。3.利率市场化是治理通货膨胀的急切选择。

§3.5.5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具体措施

1. 利率管理由指令性集中管理转向导向型弹性管理,逐步放松利率管制。2. 逐步提高利率水平,完善利率结构。

3.健全经济主体的利益和风险机制,提高利率弹性。4.为利率市场化创造一个良好环境。

第4章 金融市场

§4.1 金融市场概述 §4.1.1 金融市场概念

金融市场,通常是指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

金融市场包括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两部分。金融市场从其包容的范围看,有广义、狭义之分。

金融市场的组成机构包括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专业银行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市场参加者包括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事业单位及广大居民个人。市场管理者一般是中央银行或专设的市场监管机构。

§4.1.2 金融市场分类

金融市场可以根据不同标准分类:

1.根据资本借贷及有价证券期限分类,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

2.根据交易对象分类,分为商业票据市场、大额存单市场、国库券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基金市场、银行存贷款市场、外汇黄金市场。

3.根据交易交割方式分类,分为现货市场、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

4.根据金融交易的地理范围分类,分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4.1.3 金融市场的功能

1. 调剂资本余缺,便利筹资与投资。

2. 提高资本效率。

3. 促进资本流动,调节国民经济。4. 有利于金融机构资产经营。

5.有利于以市场化方式实施货币政策。

§4.2 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是1年以下期限的短期金融市场。这个市场的主要功能是保持金融资产的流动

性,随时转换成现实的货币。

§4.2.1 货币市场资金供求者 1.政府

2.企业

3.商业银行

4.其他金融机构

5.证券商

6.居民家庭或个人。

7.中央银行

§4.2.2 货币市场结构及其内容

1. 同业拆借市场。它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间为解决短期资金的余缺而相互调剂融通的 市场。

2. 票据市场。票据市场是指商业票的承兑、抵押、贴现等活动所形成的市场。

商业票据的承兑是一种付款承诺行为。其中银行承兑汇票是货币市场上的重要交工具。贴现(Discount)是一种票据买卖行为。经银行承兑后的汇票可以在货币市场上以贴现方式获得现款。

3. 国库券市场。国库券市场是指国库券的发行、转让、贴现及偿还等所形成的市场 4.大额存单市场(CDM)。是指大面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发行、转让等所形成的市场。

§4.3 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Capital Market)是长期资金市场。一般可将资本市场视同或侧重在证券市场。所谓证券市场,是指按照市场法则从事法律认可的有价证券的发行、转让等活动所形成的市场。按照证券交易的性质和特点,证券市场可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级市场是有价证券的初始发行市场,也称初级市场或原始市场。二级市场是已发行的证券转让交易市场,也称流通市场或次级市场。§4.3.1 有价证券

有价证券是指那些能够为其持有者定期带来收益,并能转让流通的资本所有权或债权证书。通常所说的有价证券指期限在1年以上的债券及股票,它是资本市场金融工具的基本形式。1.股票。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筹集资本时所发行的一种法律认可的代表股份资本的所有权证书,它是资本股份的证券形式。

我们通常所见的股票,一般是记名的、有票面金额的普通股和优先股。(1)普通股。普通股是具有一般股东权益的股票。

(2)优先股。优先股是在股东权益方面具有某些优先权的股票。

2.债券。债券是投资者凭以定期获得利息、到期取还本金的债权证书。根据发行主体不同主要:

(1)中长期政府债券。包括国家公债及其他中长期政府债券。

(2)公司债券。公司债券是企业按法定程序向社会发行的债务凭证。

(3)金融债券。金融债券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为筹集信贷资金而向社会发行的债务凭证。

§4.3.2 证券的发行

1.前期准备。

2.选择、确定证券承销机构。

3.承销机构选择有利时机销售证券。

4.选择证券销售方式。

§4.3.3 证券交易系统 1. 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证券交易所是集中进行证券交易的场所。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形式

有会员制和公司制两种。

2. 非交易所交易系统。非交易所交易系统亦即场外市场、店头市场、柜台市场或电 话市场。现在有所谓第三市场和第四市场,实际上都属于非交易所交易系统。§4.3.4 证券交易方式

1. 现货交易。亦称现款交易,即以现款买卖有价证券。一般要求买卖成交后立即交 割(券款结算)。

2. 信用交易。又称保证金信用交易,是指证券商对投资者贷款或贷券,使投资者得 以完成证券交易的方式。

3. 期货交易。现货交易的对称。它是指证券买卖成交后,按双方契约规定的价格,在约定的时间(30天、60天、90天)进行交割的证券买卖活动。

4. 期权交易(Option)。也称为选择权,实际上是一种与专门交易商签订的契约,规 定持有者(购买者)有权在一定期限内按交易双方商订的“协定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证券。

5. 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交易。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交易中买卖的不是股票,而是股价 指数,故称之为“没有股票的股票交易”。

§4.3.5 证券价格的决定

1. 证券市场价格决定的一般规律是:有价证券的市场价格取决于有价证券的收益与 银行利率的对比关系,它与自身的收益成正比,与银行利率成反比。

2.股票市场价格的决定

除有价证券市场价格的一般规律外,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主要有:

1)经济因素。这是影响股价的最基本的因素。包括宏观经济、行业及公司因素。2)政治因素。指足以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国内外政治事件、活动以及政府的政策、措施、法令等。

3)技术操作因素。或称投机操作因素。指重视利益的投资(机)者,为从股价变动中获得利益而进行的技术操作。

4)心理因素。投资者的心理变化对股价影响很大。5)自然因素。

3.债券市场价格的决定。债券的价格是同债券的收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按目前的市场利率水平,未来的一笔货币收入现在值多少钱。这未来的货币的收入额叫做债券的期终价值,简称期值。而用当前的市场利率将期值折算成的现在价值叫做债券的现值。若以S代表债券的期值,i代表市场利率,t代表偿还期限,则债券价格的一般公式为:

事实上,债券价格除受市场利率这一主要因素影响之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债券发行主体性质及债券类型、由各种其他因素引起的供求状况的影响。§4.4 基金市场

§4.4.1 基金与基金市场的概念

1.基金即投资基金,是通过发行基金股份或收益凭证,将投资者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由专业管理人员分散投资于股票、债券或其他金融资产,并将投资收益分配给基金持有者的一种融资活动,同时也是指从事这类活动的金融中介机构。基金市场。指各类基金的发行、赎回及转让所形成的市场。

2.投资基金的特征:

(1)经营成本低。

(2)分散投资降低了投资风险。

(3)专家管理增加了投资收益机会。

(3)服务专业化。

(4)投资者按投资比例享受投资收益。

§4.4.2 基金的种类

1.按组织形式和法律地位划分,可分为契约型和公司型基金。

2.按基金的受益凭证是否可赎回划分,可分为开放型和封闭型基金。

3.按基金投资对象的不同划分,可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专门基金、衍生基金或杠杆基金、对冲基金与套利基金、雨伞基金及基金中的基金。

4.按投资目的的不同划分,可分为成长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

5.按投资计划所编定的证券资产内容是否可以变更划分,可分为固定型、融通型和半固定型基金。

另外按投资基金投资的有价证券的风险高低划分,还可分为高风险基金、中等风险基金和低风险基金;按买卖基金证券是否需要投资者支付手续费划分,可分为收费基金和不收费基金;按资金来源渠道的不同,可分为海外基金和国内基金等。

§4.4.3基金及其市场运作 1. 投资基金设立的步骤:

⑴ 物色基金发起人,确定基金性质。⑵ 制定基金文件,向主管机关报批。⑶ 发布基金招募说明书,发售基金券。2.投资基金的交易。

(1)封闭型基金的转让。

(2)开放型基金的赎回。

(3)投资基金的变更和终止。§4.5 外汇与黄金市场 §4.5.1 外汇市场

外汇市场,简言之是专门从事外汇买卖的场所或活动。外汇市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外汇市场是指银行间的外汇交易,通常被称为批发外汇市场(Wholesale Market)。广义的外汇市场是指由各国中央银行、外汇银行、外汇经纪人及客户组成的外汇买卖、经营活动的总和。包括上述批发市场以及银行同企业、个人间外汇买卖的零售市场(Refail Market)。

1.市场分类

(1)根据市场形态划分,外汇市场包括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2)根据市场交易主体及业务活动方式划分,外汇市场包括国内外汇市场和国际外汇市场。

2.市场主体(1)(2)(3)(4)外汇银行 外汇经纪人

外汇交易商

进出口商及其他外汇供求客户

(5)中央银行

3.市场交易方式

(1)即期外汇交易(Spot Exchange Transaction)。又称现货交易,指在外汇买卖成 交后当日或第二个营业日内进行清偿交割的外汇交易方式。

(2)远期外汇交易(Forward Exchange Transaction)。指在外汇买卖成交一段时间 后,再按双方预先约定交易的货币、数额和汇价进行清算交割的一种外汇交易方式。远期交易的期限一般是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或1年,最常见的是3个月。

(3)掉期外汇交易。指某一种货币在被买人(卖出)的同时即被卖出(买入),所买人(卖出)和

卖出(买入)的货币金额相等但期限不同,或一个为即期一个为远期,或为两个不同期限的远期。

(4)套汇交易。指利用各外汇市场汇率的差别,贱买贵卖,获取地区间外汇差价收益的交易活动。

(5)套利交易。指利用国际间存在的利率差异交易获利,又称“利息套汇”。套利活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不抛补套利”,二是“抛补套利”。

(5)外汇期权交易。指远期外汇买卖权利的交易。外汇期权交易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买方期权,另一是卖方期权。§4.5.2 黄金市场

黄金市场是专门集中进行黄金买卖的交易中心、场所或活动。1. 市场分类

(1)根据对国际黄金市场影响程度,可分为国际性黄金市场与区域性黄金市场。(2)根据交易结算的期限,可分为黄金现货交易市场和黄金期货交易市场。(3)根据管理程度,可分为自由黄金交易市场与限制性黄金交易市场。

2. 市场主体。在黄金市场上,供应方(卖方)主要有:(1)产金国的黄金生产企业。(2)拥有待售黄金的集团和个人。(3)各国中央银行。(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5)做“空头”生意的黄金投机商。黄金市场需求方(买方)主 要有:(1)欲增加储备资产的各国中央银行及国际金融机构。(2)以黄金做工业用途的企业。(3)为保值及投资的黄金购买者。(4)做“多头”生意的黄金投机商等。

3.市场交易方式

(1)黄金市场交易方式按其交割期限特点,可分为现货交易与期货交易。

(2)根据交易黄金的转移方式特点,可分为:①账面划拨。②实物交易。③金币交 易。④黄金券交易。§4.6 金融市场创新

§4.6.1金融市场创新的动因

1.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金融创新提供了技术基础。2. 金融管制放松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制度环境。

3. 规避风险,提高效率是金融创新的基本动因。

§4.6.2 欧洲货币市场

欧洲货币泛指存放于某一国境外银行的该国货币。欧洲货币市场即在某种货币发行国国境之外从事该种货币借贷的市场。

1. 欧洲货币市场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2.欧洲货币市场的类型。按其在岸业务与离岸业务的关系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体型、分离型、走账型或簿记型。

3.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

⑴ 市场范围广阔,不受地理限制,交易规模巨大,交易品种、币种繁多。⑵ 经营自由,一般不受所在国金融当局的管制。

⑶ 利率结构独特,存款利率相对高,贷款利率相对低,利差小,因而对存贷方都有吸引力。4.欧洲货币市场的业务活动。⑴ 欧洲货币市场的资金来源 ⑵ 欧洲货币市场的资金运用

⑶ 欧洲货币市场的借贷方式 §4.6.3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金融衍生工具,又称衍生证券、衍生产品,是指其价值依赖于基本标的资产价格的金融

工具,如期货、期权、互换等。从本质上看,金融衍生品都是一系列远期合约的组合。1.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迅猛发展的原因。首先,防范金融风险。再次,信息和交

易成本的降低。再次,公司和个人更加关心资产的流动性。最后,降低代理成本的需要。2.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种类。

⑴按合约类型的标准分类,主要有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四种类型。

⑵ 按相关资产的标准分类。可以分为货币或利率衍生工具、利率衍生工具、股票衍生工具。⑶ 按衍生次序的标准分类。可分为一般衍生工具、混合工具、复杂衍生工具。

⑷ 按交易场所的标准。按金融衍生工具是否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可分为场内工具和场外工具。

§4.6.4 市场创新与金融工程

1.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狭义的讲就是设计、开发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的过程,特别是指设计、开发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前所未有的、具有特殊性能要求的新型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

2.金融工程的作用表现在:

(1)金融工程为金融市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新型金融工具,使投资者拥有更为灵活的手段进行收益和风险的权衡。

(2)提高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降低交易成本。(3)金融工程促进了金融市场的证券化趋势。(4)强化了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核心作用。

§4.7 金融市场全球化

§4.7.1金融市场全球化的基础

1.金融管制的放松。

2.现代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为金融全球化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3.金融创新的影响。

4.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4.7.2金融市场全球化引发的问题

1.加大了国际金融风险防范的难度,对金融体系稳定性造成潜在威胁。2.金融全球化给金融当局的货币政策操作带来困难,削弱了国别宏观经济政策 效应。

3.国际证券资本更多地流入工业国家的证券市场,导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证券 资本呈下降趋势。

4.加大了各国金融监管的难度。

§4.7.3金融市场全球化与金融安全

所谓金融安全,简而言之就是货币资金融通的安全,凡是与货币流通以及信用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都属于金融安全范畴。构筑全球金融安全网需考虑一下几点:

1.构筑金融安全网的根本是实现国内企业与金融机构、主权国家以及一体化组织三个层次的稳健发展。

(1)经济区域一体化组织内部的均衡发展。

(2)主权国家经济的稳步发展。

(3)企业和金融体系的稳健发展。

2.构筑金融安全网的有效途径是对资本流动实施强有力的调控和监管。

(1)金融对外开放和放开资本项目必须适时、稳妥、有序。(2)严格控制资本的非法流出入。

3.从国际层次来看,经济一体化下的金融安全需要各国加强国际政策协调,共同努力,改革现行国际金融体制。

第5章

金融机构体系

§5.1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机构体系 §5.1.1 金融机构体系概述

金融机构泛指从事金融业务、协调金融关系、维护金融体系正常运行的机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体系一般包括:货币金融政策、制度的制定及执行机构;金融业务的经营机构;金融活动的监督管理机构。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包括:中央银行与政策性专业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全国及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外国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构成了我国金融的决策及执行、业务经营及监管机构体系。

§5.1.2 政策性专业银行

政策性专业银行是相对于商业银行及商业性专业银行而言的。它是政府出于特定目的设立,或由政府施以较大干预,以完成政府的特定任务,满足整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设立的专业银行。

1.开发银行。开发银行(Development Bank)系指专门为经济开发提供长期投资性贷款的银行。广义上的开发银行包括三大类。第一类,全球性开发银行。第二类,区域性开发银行。第三类,本国性开发银行。

开发银行一般是一国政府为满足国内经济建设长期开发性投资需要设立的。各国开发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投资及发行国内债券。

2. 农业银行。农业银行(Agriculture Bank)系指专门向农业提供信贷及其相关金

融服务的银行。农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来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完全由政府拨款,另一种是由国家提供初创资金,以后通过发行债券、股票以及国外借款等形式筹措长期资金。

3.进出口银行。进出口银行系指专门为本国商品进出口提供信贷及其相关服务的银行。这类银行通常是政府的金融机构,也有半官方性质者。§5.1.3 商业性专业银行

商业性专业银行是相对一般性商业银行及政策性专业银行而言的。商业性专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从事专门性金融业务的银行。这类银行主要包括储蓄银行、投资银行、抵押银行。还包括商业性农业银行和商业性外贸银行。

1.储蓄银行。储蓄银行(Saving Bank)泛指专门办理居民储蓄业务并以储蓄存款作为主要资金来源的银行或金融机构。

储蓄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居民储蓄存款。其资金运用主要包括投资政府债券、公司股票及债券、发放抵押贷款、对个人提供分期付款的消费信贷、对市政机构发放贷款等方面,剩余资金转存商业银行生息。

2. 投资银行。投资银行是专门经营对工商企业投资和长期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

投资银行的资金主要是通过发行本行股票和债券筹集的。有些国家如英国允许投资银行接受大额定期存单。此外,这类银行也可以向其他银行取得贷款。投资银行的业务主要有以下方面。(1)(2)公司融资。

为公司股票及债券的发行提供咨询、担保服务,并代理发行或包销股票及债券。

(3)参与公司的创建、改组及投资活动,为公司的设立、合并、收购、调整及投资财务等提供服务。

(3)充当政府机构筹资顾问,包销本国及外国债券。

(5)参与货币市场活动,从事银行大额存单、承兑汇票、国库券、公债的买卖业务。3. 抵押银行。抵押银行(Mortgage Bank)即不动产抵押银行,泛指专门经营土地、房 屋等不动产抵押放款的长期信用机构。

抵押银行的资金通过发行不动产抵押证券筹集,同时也吸收存款,但存款占全部资金来源的比重不大。贷款业务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土地为抵押品的贷款。另一类是以城市房屋等不动产为抵押品的贷款。§5.1.4 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泛指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及其他专业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或金融公司、租赁公司、农村及城市信用合作社、投资基金等等。

1. 保险公司。保险公司(Insurance Company)是经营保险业务的金融机构。它的主要经 营活动包括财产、人身、责任、信用等方面的保险与再保险业务及其他金融业务。2.证券公司。证券公司是指专门从事各种有价证券经营及相关业务的金融机构。在许多国家,证券公司与投资银行是同一类机构,经营的业务大体相同。

3.信托投资公司。信托投资公司(Trust Investment Company)也称信托公司。它是以资金及其他财产为信托标的,根据委托者的意愿,以受托人的身份管理及运用信托资财的金融机构。

4.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是美国、日本、韩国等一些国家,对从金融机构中剥离出的不良资产实施公司化经营而设立的专业金融机构。

5.财务公司。财务公司(Finance Houses)也称金融公司,指以经营消费信贷及工商企业信贷为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4. 租赁公司。现代租赁公司是指专门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机构。它是融资 与融物为一个统一过程的信用活动。

7.信用合作社。信用合作社(Credit Co-ops or Credit Union)是由社员自愿集资结合而成的互助合作性金融机构。

8.基金组织。基金组织是指筹集、管理、运用某种专门基金的金融机构。比较重要的基金组织主要有两类,即养老(退休)基金组织和互助基金组织。

§5.1.5金融监管机构

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机构设置不尽相同。美国由美联储负责监管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而银行、证券、保险分别由其他监管部门监管;英国、日本、瑞典、澳大利亚等国,则将银行、证券、保险统一与非中央银行的单一的金融监管机构;韩国由中央银行同时负责货币政策和银行、证券、保险的监管;多数欧元区国家则将银行、证券、保险的监管从中央银行中分离出去。2003年4月29日,银监会的成立使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局面正式形成。我国金融业实行分别由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监管银行、证券、保险的金融监管制度。

§5.2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

§5.2.1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概述

国际金融机构泛指从事国际金融业务,协调国际金融关系,维护国际货币、信用体系正常运作的超国家机构。

1. 国际金融机构的产生和发展。国际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发展是同世界政治 经济情况及其变化密切相关的。

2. 国际金融机构的分类。国际金融机构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全球性金融机

构。②区域性金融机构。具体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是联合国附属的区域性金融机构,另一类是真正意义上的地区性金融机构。

3.国际金融机构的主要作用是:①提供短期资金,调节国际收支逆差,缓解国际支付危机。②提供中长期发展资金,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③稳定汇率,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④创造出新的结算手段,解决发展中国家国际结算手段匮乏的矛盾。总之,国际金融机构在促进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稳定国际金融、发展世界经济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5.2.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及宗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根据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成立的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中明确了该组织的宗旨是:①为会员国提供一个常设的国际货币机构,促进国际货币合作。②促进国际贸易均衡发展,以维持和提高就业水平和实际收入,发展各国的生产能力。③促进汇率的稳定和维持各国有秩序的外汇安排,以避免竞争性的货币贬值。④协助建立各国间经常性交易的多边支付制度,并设法消除妨碍世界贸易发展的外汇管制。⑤在临时性基础上和具有充分保障的条件下,为会员国融通资金,使之在无需采取有损于本国及国际经济繁荣措施的情况下,纠正国际收支的不平衡。⑥努力缩短和减轻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持续时间及程度。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活动:(1)汇率监督。(2)磋商与协商。

(3)国际储备创造。

(4)金融贷款。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来源与运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会员国缴纳的份额。基金组织资金运用中的贷款的种类主要包括:①普遍贷款(Normal Credit Tranche)。②中期贷款(extended facility)。③补充贷款(Supplementary Credit Facility)。④出口波动补偿贷款(Compensatory Financing Facility)。⑥信托基金贷款(Trust fund faciliy)。§5.2.3 世界银行集团

1.世界银行。世界银行(全称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是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密切联系、相互配合的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也是布雷森林体系的产物。世界银行成立于1945年12月,世界银行的宗旨是:①与其他国际机构合作,为生产性投资提供长期贷款,协助会员国的复兴与开发,并鼓励不发达国家开发生产与资源。②通过保证或参与私人贷款和私人投资的方式,促进私人对外投资。③用鼓励国际投资以开发会员国生产资源的方法,促进国际贸易的长期平衡发展,维持国际收支平衡。④在提供借贷款保证时,应同其他方面的贷款相配合。世界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会员国交纳的股金。二是借款。三是通过将贷出款项的债权转让私人投资者(主要是商业银行),收回一部分资金。此外,银行利润也构成其资金来源的一个部分。世界银行的资金运用,主要是通过长期贷款和投资解决会员国战后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资金需要。1948年以后,贷款转向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提供开发资金。贷款方式有两类,第一类是按收入组别分配资金,贷款的主要对象是中等收入国家。第二类是按经济部门分配资金,重点是各种基础设施,如公路、电信、港口、动力设备及能源开发等。世界银行贷款总额中的主导部分是部门和项目贷款。

2.国际开发协会。通常所讲的世界银行是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与国际开发协会的总称。国际开发协会成立于1960年9月24日,主要是对更为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优惠贷款,作为世界银行贷款的补充,以促进这些国家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

国际开发协会的资金来源包括:①会员国认缴的股本。②“补充资金”。根据协会规定,会员国在一定时期内还须认缴一部分资金作为补充,以保证协会的资金来源。③世界银行拨款。④协会自身的经营利润。

国际开发协会的信贷只给予政府,信贷一般针对特定项目,比较集中在农业开发项目上,其次用于较长时期才能见效或难以用收入效益表示的项目,如教育及人力资源的开发等。

3.国际金融公司。国际金融公司于1956年7月24日正式成立。公司宗旨是:专门对会员国私人企业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等项目提供资金,促进不发达国家中私营经济的增长及其市场的发展。

国际金融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是会员国认缴的股本。公司的主要活动是对会员国私人企业贷款,公司还可以对企业直接投资入股,投资对象一般是发展中国家的私营企业。§5.2.4 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 1. 亚洲开发银行

(1)设立、宗旨及任务。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ADB)是一家仅 次于世界银行的第二大开发性国际金融机构,也是亚太地区最大的政府间金融机构。亚洲开发银行于1966年11月24日成立。亚行的主要任务是:①促进为开发目的而在本地区进行的公私资本投资。②利用亚行拥的资金,为本地区的发展中成员国提供资金支持。其中特别考虑本地区较小或较不发达成员国的需要。③帮助本地区成员国协调其发展政策和计划,并为拟订、资助和执行发展项目和计划提供技术援助。④以适当方式同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以及参加本地区开发基金投资的国际公共组织、其他国际机构和各国公司进行合作。

(2)资金来源与运用。亚行的资金来源包括普通资金(Ordinary Capital Resources)、亚洲开发基金(Asian Development Fund)、技术援助特别基金(Technical Assistance Special Fund)、日本特别基金(Japan Special Fund)及联合金融资金(CO-financing)。亚行资金运用的主要形式是贷款。贷款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用普通资金发放的普通贷款(称硬贷款)。另一类是用特别基金发放的特别贷款(称软贷款)。

2. 非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Africa Development Bank-AFDB)是非洲国家创办的 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成立于1964年9月。非行的宗旨是为成员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资金,协助非洲大陆制定总体发展战略,协调各国的发展计划,以便逐步实现“非洲经济一体化”。

非行的资金主要由成员国认缴股本构成。此外,向国际金融市场借款,发达国家的捐款及非行的经营利润也构成了非行的资金来源。非行的贷款业务分为普通贷款和特种贷款。

3.泛美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LADB)是以美国和拉美国家为主,联合一些西方国家和前南斯拉夫合办的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1960年正式营业。泛行的宗旨是动员美洲内外资金,为拉美成员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项目贷款和技术援助,以促进拉美经济的发展和“泛美体制”的实现。

泛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成员国认缴的股本和借款两大部分。此外,该行的净收入以及用成员国实足捐款设立的特别业务基金(Fund for special operations)也构成了泛行资金来源。泛行的资金主要运用于成员国的项目贷款,这是该行的主要业务活动。

§5.2.5 国际清算银行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

国际清算银行于1930年5月在瑞士的巴塞尔正式营业,是国际上唯一办理中央银行业务的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各国中央银行的合作并为国际金融的运营提供便利。

国际清算银行的专门委员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1974年9月,由国际清算银行发起,十国集团和瑞士的中央银行行长在瑞士的巴塞尔开会,首次讨论跨国银行的国际监督与管理问题,1975年2月成立了常设机构--银行管理和监督行动委员会(Committee on Banking Regulation and Supervisory Practices),简称巴塞尔委员会。1975年9月26日,委员会第一个契约型文件--《对银行的外国机构的监督》(Supervision of Banks' Foreign Establishment,简称《巴塞尔协议--Basle Concordat》)出台,标志着国际银行业协调监管的开始。可以这样说,以国际银行业监管为核心的巴塞尔体系,正在促成国际银行业统一监管框架的形成。

第6章 商业银行

§6.1商业银行概述

§6.1.1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1.商业银行的产生。商业银行的产生与货币兑换、保管、借贷是分不开的。现代资本主义银行是通过两条途径产生的:一是由旧式高利贷性质的银行逐渐适应新的经济条件而转变为资本主义银行;二是按资本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股份制银行。2.商业银行发展的模式。

(1)以英国为代表的传统模式的商业银行。

(2)以德国为代表的综合式的商业银行。

3.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1)混业经营趋势。

(2)经营手段电子化。

(3)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

(4)资产证券化。

(5)国际银行的并购与扩张风潮。

(6)注重市场营销。

§6.1.2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1.商业银行的性质。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首先,商业银行具有一般的企业特征。其次,商业银行是特殊的企业。

第三,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

2.商业银行的职能。商业银行的性质决定了其职能作用,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具有以下职能:

(1)信用中介职能

(2)支付中介职能

(3)信用创造职能

(4)金融服务职能

(5)调节经济职能

§6.1.3 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

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是一个国家用法律形式所确定的该国商业银行体系、结构及组成这一体系的原则的总和。

1.商业银行组织制度建立的基本原则

一是公平竞争原则。二是安全稳健原则。

三是规模适度的原则。

3.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形式。(1)单元制(2)分行制

(3)持股公司制

(4)连锁银行制

§6.2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是衡量银行经营状况和进行银行管理的基本依据。要了解和掌握商业银行业务的最佳途径就是研究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是综合反映其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状况的财务报表、由资产方和负债方两部分构成。

§6.2.1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

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反映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及对他人的负债,其主要内容有:

1.资本项目。(1)股本。

(2)银行盈余。(3)债务资本。(4)储备金。

2.存款负债。

3.借入负债。

4.其他负债。

§6.2.2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

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反映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及对他人的债权。资产方的主要科目:(1)(2)(3)(4)现金资产。贷款 证券投资 其他资产

§6.3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是形成商业银行主要资金来源的业务,是其最基本、最主要的业务。在商业银行的全部资金来源中90%以上来自于负债。商业银行的负债主要由存款、借入款和其他负债组成。§6.3.1 存款负债

1.交易存款。

(1)活期存款。

(2)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OWs)。

(3)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Supper-NOWs)。(4)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5)自动转账服务账户(ATS)。2.非交易存款。(1)储蓄存款。(2)定期存款。

§6.3.2借入负债 1.同业拆借。2.中央银行借款。3回购协议。

4.欧洲货币市场借款。5.发行中长期债券。

§6.4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亦称“授信业务”,是指商业银行资金运用业务,主要分为放款业务和投资业务两大类。

§6.4.1 放款业务

1.按贷款期限划分,可分为活期贷款、定期贷款和透支三大类。

2.按贷款的保障条件分类,可分为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票据贴现。

3.按贷款的偿还方式分类,可分为一次性偿还和分期偿还两种方式。

4.按贷款质量分类,可分为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等五

类。

5.按贷款用途分类。

(1)按照贷款对象的部门分类,分为工业贷款、农业贷款、商业贷款、科技贷款和消费贷款。

(2)按照贷款的具体用途分类,一般分为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金贷款。

§6.4.2 证券投资业务

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运用其资金购买有价证券的活动。商业银行投资的有价证券主要是国库券、中长期国债、政府机构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及公司债券。

§6.5商业银行表外业务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表外业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那些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关系密切,并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经营活动。广义的表外业务则除了狭义的表外业务,还包括结算、代理、咨询等无风险的经营活动,这类业务通常被称为中间业务。

§6.5.1狭义的表外业务

1.担保和类似的或有负债。2.承诺。

3.与利率或汇率有关的或有项目。

§6.5.2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包括

1.结算业务。

2.代理业务。3.信托业务。4.租赁业务。

5.银行卡业务。

6.信息咨询业务。

§6.6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是指对银行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进行科学的协调和管理,以实现在保证资金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获得尽可能多的盈利的战略目标。§6.6.1资产负债管理的原则 1.商业银行经营的特点(1)高负债率。(2)高风险性。

(3)监督管制的严格性。2.商业银行经营原则

(1)安全性原则(2)流动性原则

(3)盈利性原则

(4)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权衡的原则。

§6.6.2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变

1.资产管理理论

(1)商业性贷款理论。又称真实票据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银行资金来源主要是吸收流动

性很强的活期存款,银行经营的首要宗旨是满足客户兑现的要求,所以,商业银行必须保持资产的高流动性,才能确保不会因为流动性不足给银行带来经营风险。因此,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应主要集中于以真实票据为基础的短期自偿性贷款,以保持与资金来源高度流动性相适应的资产的高度流动性。短期自偿性贷款主要指的是短期的工商业流动资金贷款。

(2)转移理论。又称转换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银行保持资产流动性的关键在于资产的变现能力,因而不必将资产业务局限于短期自偿性贷款上,也可以将资金的一部分投资于具有转让条件的证券上,作为银行资产的二级准备,在满足存款支付时,把证券迅速而无损地转让出去,兑换成现金,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3)预期收入理论。一种关于资产选择的理论,它在商业性贷款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银行资产业务的选择范围。这一理论认为:贷款的偿还或证券的变现能力,取决于将来的收入即预期收入。如果将来收入没有保证,即使是短期贷款也可能发生坏帐或到期不能收回的风险;如果将来的收入有保证,即便是长期放款,仍可以按期收回,保证其流动性。只要预期收入有保证,商业银行不仅可以发放短期商业性贷款,还可以发放中长期贷款和非生产性消费贷款。

2.负债管理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认为:银行资金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强化资产管理获得,还可以通过灵活地调剂负债达到目的。商业银行保持资金的流动性无需经常保有大量的高流动性资产,通过发展主动型负债的形式,扩大筹集资金的渠道和途径,也能够满足多样化的资金需求,以向外借款的方式也能够保持银行资金的流动性。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流动性问题。(2)风险控制问题。(3)资产与负债的对称。§6.6.3资产负债管理方法

1.资产管理方法。资产管理方法的理论依据是资产管理理论,它主要包括:

(1)资金总库法。又称资金汇集法,或者资金集中法。这一方法的基本操作程序是:由银行将来自各种渠道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一个“资金池”或称作资金总库,将“资金池”中的资金视为同质的单一来源,然后将其按照资产流动性的大小进行梯次分配。

(2)资金分配法。又称资金配置法、资金转换法。这种理论认为,资产的流动性和分配的数量与获得的资金来源有关。也就是按照不同资金来源的流动性和法定准备金的要求,决定资产的分配方法和分配比例,建立资产项目与负债项目的对应关系,把各种资金来源按照周转速度和法定准备金的要求,分别按不同的比重分配到不同的资产形式中去。

(3)线性规划法。线性规划法(Linear Programming Approach)的主要内容是:首先建立目标函数,然后确定制约银行资产分配的限制因素作为约束条件,最后求出目标函数达到最大的一组解,作为银行进行资金配置的最佳状态。

2.负债管理方法。负债管理方法的核心内容是银行通过从市场借入资金,调整负债流动性需要来满足资产的需要,以此来扩大负债与资产的规模。负债管理方法主要包括两种:(1)储备头寸管理方法是指银行借入资金补足一级储备,以满足存款提取和贷款要 求,通过营运头寸调度来保持高收益、低流动性的资产。

(2)全面负债管理方法又称纯负债管理方法,是银行通过借入外来资金持续扩大资产负债规模的方法。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方法。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方法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对资产负债进行组合而获取相当收益并承担一定风险的管理方法。它主要是应用经济模型来综合协调与管理银行的资产和负债,所用的经济模型主要是融资缺口模型(Funding Gap Model)和持续期缺口模型(Duration Gap Model)。

第7章 中央银行

§7.1

中央银行概述

§7.1.1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1.设立中央银行的客观必要性(1)统一银行券发行的需要。(2)统一票据清算的需要。(3)稳定信用体系的需要。(4)金融监管的需要。

2.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中央银行的形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一般的商业银行演变而成;另一种则是在政府的设计下直接为担负中央银行职能而设立的。§7.1.2中央银行的类型 1.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类型(1)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

(2)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3)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4)准中央银行制度

2.中央银行的资本组成类型

(1)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2)资本为公私混合所有的中央银行

(3)全部股份非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4)资本为多国共有的中央银行 §7.1.3 各国中央银行比较

1.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的中央银行

(1)美国的中央银行联邦储备系统。美国的中央银行联邦储备系统正式成

立于1914年。在中央一级设立联邦储备理事会,并有专门为其服务的若干职能部门;在地方一级设立联邦储备银行。

(2)英国的中央银行。英国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成立于1694年,总行

设在伦敦,下设国库委员会、监察委员会等5个职能机构。

(3)法国的中央银行。法国的中央银行是法兰西银行,成立于1808年,总行设在巴黎,并在全国各主要城市设有分行和办事处。

(4)日本的中央银行。日本的中央银行为日本银行,成立于1882年,总行设在东京,在全国47个都、道、府、县设有分行和办事处。以上银行实行的都是单一式的银行制度。2.欧洲、非洲国家的中央银行

(1)欧洲中央银行。欧洲中央银行是一个典型的跨国中央银行。从1999年1月1日起,单一货币--欧元以支票、信用卡、电子钱包、股票和债券方式流通,欧洲中央银行正式开始运作,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从2002年开始,欧元钞票和硬币进入流通,取代所有货币联盟参加国的货币。

欧洲央行的基本职责是制定和实施欧洲货币联盟内统一的货币政策。从制度架构上讲,欧洲中央银行由两个层次组成:一是欧洲中央银行本身,二是欧洲中央银行体系。后者除欧洲中央银行外,还包括所有参加欧元区成员国的中央银行,类似联席会议。

(2)西非货币联盟、中非货币联盟。西非货币联盟(West African Monetary Union)最初建立于1962年5月12日,当时由非洲西部的塞内加尔、尼日尔、贝宁、科特迪瓦、布基纳法索、马里、毛里塔尼亚等7个成员国组成。1962年11月1日西非货币联盟成立了“西非国家中央银行”,作为成员国的中央银行。

中非货币联盟(Central African Monetary Area)由喀麦隆、乍得、刚果、加蓬和中非共和国5个成员国组成,1973年4月1日中非货币联盟成立了共同的中央银行,称为“中非国家银行”,总行设在喀麦隆首都雅温得,发行共同的货币“中非金融合作法郎”。

西非货币联盟、中非货币联盟都属于跨国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

3.香港、新加坡的中央银行。中国香港没有设立中央银行。在货币制度方面,港币发行由渣打银行、汇丰银行和中国银行香港分行负责,实行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1993年4月1日香港成立了金融管理局,集中行使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和支付体系管理职能。新加坡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而是设立了金融管理局和货币发行局两个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共同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新加坡的金融管理局负责制定货币政策和金融业发展政策,监管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执行除货币发行外中央银行的所有其他职能。新加坡的货币发行局主要负责发行货币和保管发行准备金。另外,新加坡政府还设立了投资局和中央公积金局等政府机构,共同行使中央银行的部分职能。香港、新加坡实行的是准中央银行制度。§7.2

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作用

§7.2.1 中央银行的性质

中央银行的性质一般表述为,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1.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

2.中央银行是管理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7.2.2 中央银行的职能

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所谓“发行的银行”,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二是指中央银行必须以维护本国货币的正常流通与币值稳定为宗旨。

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所谓“银行的银行”,其一,是指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不是一般企业和个人,而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特定的政府部门;其二,中央银行与其业务对象之间的业务往来仍具有“存、贷、汇”业务的特征;其三,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支持、服务的同时,对其进行管理。

3.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是指:一方面代表国家制定并执行有关金融法规、代表国家监督管理和干预各项有关经济和金融活动,另一方面还为国家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7.2.3 中央银行的作用

1.现代经济发展的推动机。

2.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工具。

3.对外联系的重要纽带。

4.提高经济、金融运行效率的推进器。

5.社会经济和金融运行的稳定器。

§7.3 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7.3.1 中央银行与政府的一般关系

1.中央银行与政府负有共同的使命。

2.政府对中央银行进行管理。

3.中央银行与财政部的关系。§7.3.2 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各种模式

1.独立性较强的中央银行。

2.独立性较弱的中央银行。

3.独立性居中的中央银行。

§7.3.3我国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1.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务院的关系。

2.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的关系。

3.中国人民银行与地方政府的关系。§7.3.4 中央银行独立性与经济稳定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上,这一关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二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实际上,关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问题,就是关于中央银行权责的大小,政府对中央银行的干预程度、效果的大小,和货币政策在经济中的地位的问题。总之,中央银行要真正发挥对经济的调控作用,保持经济、金融的稳定,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7.4 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

§7.4.1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一般内容

1.金融监管的必要性。所谓“金融监督管理”(简称金融监管),是指一国的金融管理部门依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行外部监督、稽核、检查和对其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以达到稳定货币、维护金融业正常秩序等目的所实施的一系列行为。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特殊重要地位,决定了对金融业的监管是 一 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2)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为了经济安全运行,必须对其进行监管。

(3)为了维护金融秩序、保护公平竞争、提高金融效率,中央银行必须对金融业进行监管。

(4)近年来,金融风险剧增,使金融监管更为必要。

2.金融监管的一般内容。中央银行对金融业的监管包括对商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监管。具体监管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市场准入的监管、市场运作过程的监管、市场退出的监管。

(1)市场准入的监管。这是国家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监管的开始。各个国家的金融监管当局一般都参与金融机构设立的审批过程。银行申请设立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具有最低限度的认缴资本额;二是具有素质较高的管理人员。

(2)市场运作过程的监管。金融机构经批准开业后,中央银行还要对金融机构的运作过程进行有效监管,以便更好地实现监控目标的要求。

(3)市场退出的监管。各国对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监管都通过法律予以明确,并且有很细致的技术性规定。

§7.4.2.中央银行与银行业国际监管

各国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与突破,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巴塞尔协议和《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

1.巴塞尔协议

(1)巴塞尔协议的产生。1975年2月,十国集团成立了银行管理和监督行动委员会,即巴塞尔委员会。巴塞尔委员会的目的是促进国际金融监督与管理的合作,并就国际银行业的监管问题定出统一的标准和纲领。1988年正式通过并颁布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这就是“巴塞尔协议”。

(2)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银行资本 的定义和分类及资本标准的规定;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资本充足率的计算;过渡期的安排等。(3)巴塞尔协议的作用与影响。首先,巴塞尔协议提出了以资本充足性

管理为核心的风险资产管理模式,从资本构成及资产风险权数来控制银行资产的风险,增强银行的稳定性,为国际银行统一监管提供了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其次,巴塞尔协议将银行的表外项目纳入了银行资产管理范围,减少了表外业务急剧扩张给银行带来的风险,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最大突破,有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再次,巴塞尔协议为国际金融监管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方法,使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成为可能和必然。

2.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巴塞尔委员会于1997年推出了《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该原则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七大部分,共25条。主要内容有:

(1)有效银行监管的先决条件(2)发照和结构

(3)审慎法规和要求

(4)持续银行监管手段

(5)信息要求(6)正式监管权力(7)跨国银行业

第8章 货币政策

§8.1 货币政策的目标 §8.1.1 货币政策及其内容

1.货币政策的定义。所谓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它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采用各种方式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各种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2.货币政策的内容。货币政策的内容广泛,通常包括:政策目标、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检测和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操作指标和中间目标、政策传导机制和政策效果等基本内容。

§8.1.2 货币政策的目标

所谓“货币政策的目标”,是指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某项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特定的经济目的。

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一般有四大目标:即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稳定物价。所谓稳定物价,就是通过实行适当的货币政策,保持一般物价水平的相对稳定,以避免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2)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指在一段时期内,社会能够被利用的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一般都以劳动力的就业程度来衡量。

(3)经济增长。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以剔除价格因素后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增长速度的指标。

(4)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持平或略有顺差或逆差。

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确定为“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

§8.1.3 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这一矛盾可用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来加以说明。所谓“菲利普斯曲线”,是用于反映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此增彼减的交替关系的一种曲线。

2.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作为两大货币政策目标,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在短期内尤其如此。

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也常常发生矛盾

4.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由此可见,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之间是相互联系,而又彼此矛盾的,是很难同时实现的。因此,这就需要中央银行协调货币政策之间的矛盾,平衡其关系,求得四大目标之间的最佳组合。

§8.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中介目标

§8.2.1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就是货币政策各项措施的实施,通过经济体系内的各种变量,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过程。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两大主流学派:凯恩斯学派和货币主义学派。1.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货币供应量M的增加或减少将引起利率r的下降或上升。在资本边际效率一定的条件下,利率的下降将引起投资I的增加,利率的上升将引起投资的减少。投资的增加或减少,又将通过乘数作用引起社会总支出E和社会总收入Y的同方向变动。其基本传导过程是:

R→M→r→I→E→Y 即准备金→货币供应量→利率→投资→总支出→总收入

2.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货币学派认为,货币供应量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将直接影响名义国民收入的变动。其具体传导过程如下:

M→E→I→Y M→E是指货币供应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支出。E→I是指变化了的支出用于投资的过程,最后是名义收入Y,Y是价格和实际产出的乘积。

3.凯恩斯学派与货币学派关于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理论分歧。

(1)关于利率与货币供应量。

(2)关于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3)关于传递机制。

§8.2.2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中央银行通过观测和控制它所能控制的一些具体的指标来影响实际的经济活动,才能间接地达到其最终目标。这些能被中央银行所直接控制和观测的指标,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或中间目标。中介目标位于货币政策工具和最终目标之间,其包括近期中介目标(也称操作目标)和远期中介目标(也称中间目标)。1.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有以下几个标准:

(1)可测性;(2)可控性;(3)相关性;(4)准确性;(5)相容性。

2.货币政策的近期中介目标。

一般地,货币政策的近期中介目标主要有两个:

(1)超额准备金。以超额准备金作为中介指标,就是通过政策工具来调 节、监控商业银行及其他各类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水平。

(2)基础货币。基础货币是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总和,是中央银行可直接控制的金融变量,也是银行体系的存款扩张和货币创造的基础。

3.货币政策的远期中介目标。各国央行经常采用的远期中介目标主要有:

(1)利率。利率是影响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规模、实现货币政策的重要指标。

(2)货币供应量。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就是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货币供给量水平,以使货币供给量增长与经济增长要求相适应。

§8.3 货币政策工具 所谓货币政策工具,就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对金融进行调节和控制所运用的各种策略手段。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三类: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政策工具。

§8.3.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又称经常性、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即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俗称三大法宝: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1.存款准备金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存款规定存款准备金率,强制性地要求商业银行等货币存款机构按规定比例上缴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措施。

2.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市场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手段。

3.公开市场业务。所谓“公开市场业务”(Open Market Operation,也称“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货币政策手段。

§8.3.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个别部门、个别企业或某些特定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属于这类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及优惠利率等。

1.证券市场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有价证券的交易,规定应支付的保证金限额,其目的在于限制利用借款购买有价证券的比重。

2.不动产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规定和调整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不动产抵押贷款的限制条件,控制不动产贷款的信用量,从而影响不动产市场的政策措施。

3.消费者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消费者购买房地产以外的耐用消费品所规定的信用规模和期限等的限制性措施。

4.优惠利率。优惠利率是指中央银行对国家重点发展的经济部门或产业规

定较低的贷款利率,目的在于刺激这些部门和行业的生产,调动它们的积极性,以实现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8.3.3其它政策工具

除了以上所述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以外,中央银行还可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和不同时期的具体需要,运用一些其他的货币政策工具。这些货币政策工具又可分为直接信用控制工具和间接信用控制工具。

1.直接信用控制。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直接控制。其手段包括利率最高限额、信用配给、流动性资产比率、信贷规模控制等。

2.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的方式对信用变动方向和重点实施间接指导。§8.4 货币政策的运用

§8.4.1 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1.紧缩性货币政策。在经济膨胀阶段,公众受物价上涨的压力日趋沉重,社会逐渐形成了相当强烈的抵制通货膨胀的共同愿望,迫使政府不得不采取紧缩政策以对付通货膨胀。在经济膨胀阶段,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在抑制物价上涨率方面,而对物价水平产生直接作用的就是货币政策。

(1)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提高再贴现率。

(3)加强公开市场业务。

2.扩张性货币政策。在经济衰退、萧条阶段或通货紧缩时期,一般政府会采取强有力的扩张政策,以增加消费、刺激投资,以期把经济带出困境。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2)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

(3)公开市场操作。

§8.4.2货币政策的时滞

货币政策时滞是指货币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效果所必须经历的一段时间。货币政策时滞可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1.内部时滞。内部时滞是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主体的中央银行从制定政策到采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内部时滞又可分为认识时滞和行动时滞两个阶段。

(1)认识时滞。从客观经济形势发生变化需要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到货币 当局认识到这种需要所经历的时间距离,称为认识时滞。

(2)行动时滞。从货币当局认识到需要行动,到实际采取行动这段时间距

离,称为行动时滞。

2.外部时滞。外部时滞又称影响时滞,指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开始直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这段过程。外部时滞又可分为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两个阶段。

(1)操作时滞。从调整货币政策工具到其对中介指标发生作用所耗费的时间,称为操作时滞。

(2)市场时滞。从中介变量发生反应到其对目标变量产生作用所需耗费的时间,称为市场时滞。

§8.4.3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1.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配合的必要性。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共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这两大政策作用于同一个经济范围,即本国的宏观经济方面;二是这两大政策均由国家制定;三是最终目标一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策的实施者不同。二是作用过程不同。三是政策工具不同。四是可控性不同。

由此可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出自于同一个决策者却由不同机构具体实施;为达到同一个目标却又经过不同的作用过程;作用于同一个经济范围却又使用不同的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作用,存在着功能上的差异,这就要求将两者密切配合起来,互相补充,相辅相成,以实现宏观调控的总目标。2.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手段和配合方式。

就配合手段而言,财政政策手段主要是以强制为基础,而货币政策既可以通过行政的、计划的直接强制手段发挥作用,也可以通过经济的、间接的利益调节手段发挥作用。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配合时,应该尽量做到一方直接的、行政的手段与另一方间接的、经济的手段交错运用,这样才能收到既缩短单一政策时滞,又能减少同向同性手段调节可能对经济造成的震荡性影响。

所谓配合方式就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松紧的相互搭配问题。这种松紧搭配共有四种组合方式:

(1)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的配合,即“双紧政策”;(2)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宽松的财政政策的配合,即“双松政策”;

(3)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的配合,即“松货币、紧财政”政策;(4)紧缩的货币政策和宽松的财政政策的配合,即“紧货币、松财政”政策。

第9章 货币供求均衡

§9.1 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体系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货币供给首先是一个经济过程,即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注入货币的过程。其次在一定时点上会形成一定的货币数量,称为货币供给量。

§9.1.1 货币层次的划分

1.货币层次及其划分的原则。即按照不同形式货币的流动性,或者说不同金融工具发挥货币职能的效率高低确定货币层次。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迅速变为现实货币购买力,而且持有人不会遭受损失的能力。

2.不同的货币层次。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供给口径。(2)美国的货币层次划分。

(3)日本的货币层次划分。

(4)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现阶段我国的货币层次有以下几个: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其中M1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减M1是准货币,M3是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

3.中央银行的控制重点。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时,会把侧重点放在流动性强的货币层次上,也就是上面所讲到的M0或M1,而对M2的关注程度则低得多。§9.1.2 基础货币

1. 基础货币的定义和特点。基础货币是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通货)和银行体系的储备之和。我们用B表示基础货币,C表示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R表示银行体系的储备,则B=C+R 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就是公众持有的纸币和硬币,也就是货币供给口径中的M0,是货币供给中的重要部分。反映为中央银行负债中的现金发行。

银行体系的储备包括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还有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

2.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因为基础货币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所以中央银行的行为变化可以影响到基础货币。

(1)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对商业银行的债权规模影响基础货币量。

(2)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外汇、黄金、证券等占款规模影响基础货币量。

(3)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对财政的债权影响基础货币量。§9.1.3 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

1.中央银行创造银行券。发行银行券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能,流通中的现金都是通过中央

银行的货币发行业务流出的,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现金也是基础货币的主要构成部分。目前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流通体制下,中央银行发行银行券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垄断发行原则。二是货币发行要有可靠的信用做保证。三是要具有一定弹性。

2.存款货币的创造。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吸收存款,另一方面又要把这些存款贷出去,放出去的贷款经过市场活动又成为另一家银行的存款,这些存款又会被这家银行贷出,等等。资金这样反复进出银行体系,使银行存款不断扩张。这就是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应该具备两个前提:首先是部分准备制度,其次是部分现金提取。§9.1.4 货币乘数和货币供给模型

由于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准备金就是基础货币,现金和活期存款的和又是货币供给,银行准备和活期存款又存在倍数关系,所以货币供给应该是基础货币的多少倍。

我们把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的比定义为货币乘数,用m表示。如果货币供给量用Ms表示,基础货币用B表示,就有:

m=

因为m=Ms/B,同样的Ms=m·B,这就是货币供给模型,影响货币供给的有两个因素: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其中,基础货币的总量增减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货币乘数中央银行却不能直接掌握。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央银行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货币供给量,并不能完全控制。

§9.1.5 货币供给的调控机制

中央银行和社会公众的行为都会影响到货币供给量。

1.中央银行的行为和货币供给量。中央银行是通过变动基础货币和影响货币乘数对货币供给量进行调控的,中央银行通过它的资产业务影响基础货币,中央银行对货币乘数的影响是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来实现的。

2.居民个人的行为和货币供应量。居民个人的行为不会影响到基础货币总量的变化,但却可以通过收入在手持现金和存款之间的转换影响现金存款比,影响货币乘数。

3.企业的行为和货币供给量。企业的收入在现金和存款之间如何分配也会受到上述几个因素的影响,所以企业通过影响现金存款比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居民的行为相同。但企业更重要的影响货币供给的行为是其贷款行为。

4.商业银行的行为和货币供给量。商业银行的行为对基础货币和准备存款比都有影响。(1)商业银行变动超额准备率。

(2)商业银行行为影响中央银行的再贴现。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于货币供给来说,中央银行并不能完全控制,即便是基础货币也要受商业银行主观能动性的制约,而货币乘数更是要受到个人、企业、商业银行的影响。§9.2 货币需求

经济学家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说明货币需求。一种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把货币需求定义为:为完成一定的交易量,需要有多少货币来支撑。或者说流通中的商品需要多少货币来媒介它的交换,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和费雪方程式就是这种类型。另一种是从微观角度出发,把货币看作个人持有的一种资产,把货币理解为在收入一定的前提下人们愿意用货币保留的财富量。从剑桥学派提出现金余额学说后,经济学家主要是从后一种角度来理解货币需求的。

§9.2.1 货币需求理论的演变 1. 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要量=

公式表明,货币量取决于价格水平、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和货币的流通速度这三个因素,与商品价格和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2.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

基本观点是:货币数量决定货币价值和物价水平,货币价值和货币数量成反比,物价 水平和货币数量成正比。

(1)费雪方程式。费雪认为,从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出发,有货币的流通就有商品的转移,有商品的交换就有货币的支付,所以商品交换总额与货币流通总额总是相等的。用M表示一定时期内流通中货币的平均数量;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P表示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表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则恒等式可以写成:MV=PT或P=MV/T 从交易方程式中看出货币需求的表达式:M=PT/V,这说明,仅从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考察,全社会一定时期一定价格水平下的交易量与所需的名义货币量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就是1/V。

(2)剑桥方程式。剑桥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和庇古等人认为,人们的财富要在三种用途上进行分配:一是用于投资取得收益;二是用于消费取得享受;三是用于手持现金以获得便利。第三种选择,即把货币保持在手中,便形成货币余额。人们需要货币只是为了保有现金,所以货币需求就是收入中用现金形式保有的部分。用Y表示人们的全部财富,P表示物价水平,M表示现金余额,即货币需求量,k表示现金余额占全部财富的比例,又称作剑桥系数,则PY代表了货币形式的财富收入的总额。剑桥方程式,即:M=kPY 它说明,人们保持在手中准备用于购买商品的货币数量,是真正的货币需求量。决定货币需求量的因素是,手持现金占总财富的比例、物价水平P、总财富Y。

(3)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比较。如果就费雪方程式的MV=PY来看,因为V=1/k,所以与剑桥方程式在表达形式上是完全一样的,但实际上这两种理论又有极大的不同。① 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

② 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作为流量进行研究,剑桥方程式把货币需求作为 存量研究。

③ 两个方程式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不同。3. 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

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交易,这称为交易动机;还为了应付可能遇到的意外支出,这称为预防动机。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和收入有关,收入增加,货币需求增加,反之,货币需求减少。另外,人们持有货币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储存价值或财富,这称为投机动机。由投机动机形成的投机性货币需求主要受到市场利率变化的影响,而且是负相关的关系,即市场利率越高,人们的投机性货币需求越小,市场利率越低,投机性货币需求越高。

如果用L1表示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用L2表示投机性货币需求,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可以写成: M=L1(Y)+L2(r)

L1(Y)表示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函数;L2(r)表示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函数。

4。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1)对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的研究。鲍莫尔和托宾从收入和利率两个方面,对交易性货币需求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证明了交易性货币需求不但是收入的函数也是利率的函数。他们的模型合称为鲍莫尔-托宾模型。

(2)对投机性货币需求的研究。托宾和马克维茨等人提出了资产组合理论。他们认为,人们可以选择货币和债券的不同组合来持有财富,在选择不同比例的组合时,不仅要考虑各种资产组合带来的预期报酬率,还要考虑到风险。人们进行资产组合的基本原则是在风险相同时选择预期报酬高的组合,在预期报酬相同时选择风险低的组合。

4.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作为一种资产,最终财富拥有者对它的需求,会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财富总量。财富总量用实际持久性收入来代表。持久性收入是指消费者在较长时间内所能获得的平均收入。

(2)财富在人力和非人力上的分配。当一个人的人力财富在其总财富中占的比例较大时,它必须通过持有货币来增加它的流动性。

(3)持有货币的预期报酬率。当考虑存款也是货币时,显然持有货币也能带来收益。(4)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即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5)其他因素。如财富所有者的偏好等等。

在上述影响因素中,实际持久性收入和货币的预期报酬率与货币需求是成正向关系的,除了其他因素外都与货币需求成负向关系。

6.麦金农提出的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需求函数。

发展经济学家麦金农在充分认识发展中国家特点的基础上,对发展中国的货币需求行为进行了考察。基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单位主要靠内源融资,因此总支出中投资所占比例越大,即对实物资产要求越高的经济单位,其货币需求也越大。因为发展中国家证券市场不发达,甚至没有,所以债券、股票不构成人们资产选择的途径。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只体现在货币收益率上,根据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高通货膨胀的现实,麦金农认为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后的实际利率才是影响发展中国家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

发展中国家的实际货币需求、实际收入、实际利率水平这三个因素和货币需求都是正相关的关系。而且在内源融资前提下,实际利率和投资也是正相关的关系,这是发展中国国家特有的现象。

§9.2.2 货币需求的调节

上述各种理论提出了货币需求的不同公式,找出了不同的影响因素。在这个问题上经济学家都同意收入是影响货币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对货币需求的增加或减少起决定作用。但对以下几个问题则存在着激烈的争论。

1.货币需求和利率。货币需求变化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是大还是小,是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争论的一个问题。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需求对利率是敏感的,连货币学派的经济学家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货币学派的经济学家虽然同意货币需求对利率有敏感性,但却认为持久性收入、非人力财富是影响货币需求的更重要的因素。

2.货币需求是否是稳定的。货币需求的稳定性关系到货币需求与其相关解释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否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波动。如果货币需求的函数关系是稳定的,我们才可以用它来预测未来的货币需求量,如果不稳定,货币需求函数就只能是对以前发生的货币需求的解释,而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3.货币流通速度的稳定性。大致有这样一个规律,在经济繁荣时,货币流通速度加快;经济萧条时,货币流通速度则放慢,也就是说货币流通速度是顺周期波动的。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货币流通速度并不是稳定的。

§9.2.3 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构造

现阶段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

(1)收入。收入是各种货币需求理论中都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与货币需求成正相关关系。

(2)价格。价格越高,在商品和劳务总量一定的前提下,货币需求,尤其是交易性货币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越大。

(3)存款利率。货币收益率是和货币需求成正相关的关系。

(4)金融资产的收益率。象债券、股票等这些金融资产是作为货币的替代物出现的,金融资产的收益率越高,人们的货币需求越小。

(5)企业预期利润率。当企业对经营利润预期很高时,往往有很高的交易性货币需求,为了扩大生产,保留更多的货币。

(6)财政收支状况。当财政收入大于支出时,意味着货币需求的减少。反之,当财政收入小于支出时,则表现为对货币需求的增加。

(7)其他因素。包括信用发展情况;金融机构的服务手段、服务质量;国家政治形势;人们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等。

§9.3 货币均衡及其实现 §9.3.1 货币均衡的判断

货币均衡就是指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相等的状态,Ms=Md;货币的非均衡就是Ms≠Md。从实质上说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由均衡到失衡,再由失衡到均衡的不断运动的过程。

货币的均衡和非均衡表现为货币的“值”的变化,一个表现为货币购买力的变化,即物价的变化;一个表现为利率的变化。所以货币均衡和非均衡的判别标志就是物价和利率。

1.物价。如果价格水平提高,则名义收入增加,名义货币需求增加;价格水平下降,名义收入减少,名义货币需求减少。如果名义货币供应不能随之调整,必然带来货币供求的非均衡。当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时,货币购买力下降,物价水平提高,物价水平提高后,名义货币需求增加,货币供求实现均衡。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时,货币购买力提高,物价水平下降,名义货币需求减少,货币供求实现均衡。由此看出,货币的非均衡表现为物价的变化,物价变化又会使其在新的水平上达到均衡。

2.利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的均衡和非均衡更重要的表现为利率的变化。利率与社会公众的货币需求成负相关关系。而对货币供给来说,利率越高,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储备的机会成本越高,超额储备越少,货币乘数越大,所以,利率和货币供给成正相关的关系。§9.3.2 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

从形式上看,货币均衡不过是货币领域内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相等而导致的一种货币流通状态,但从实质上看,是社会总供求均衡的一种反映。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会引起物价上涨和社会不稳;如果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则会出现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失业增加的现象。但不管发生那种矛盾,人们好像都喜欢从货币供求上寻找解决矛盾的突破口,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似乎是一个简洁的途径,这说明货币供求和社会总供求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1.货币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货币供给是社会总需求的载体。社会总需求是人们在一定收入水平约束下,对商品的需求,收入水平决定了人们的总需求,而货币供给又决定了人们的收入水平。所以货币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关系是,货币供给决定社会总需求。货币供给增加时,名义国民收入增加,各部门的名义收入也增加,社会总需求增加。

2.社会总供给与货币需求。从宏观角度来看,货币需求是流通中的商品和劳务需要多少货币媒介它的交换,显然,流通中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越多,需要的货币越多,商品和劳务的数量越少,需要的货币越少。而流通中的商品和劳务就是社会总供给。所以社会总供给和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社会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

3.货币供给与总供给。货币供给的变动能否引起总供给的变动,这是货币经济学中存在很大争议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这一问题,现在被人们广泛认同的是联系潜在未利用资源或可利用资源的状况进行分析的方法,这种分析把货币供给对总供给的作用分为三个阶段:

(1)当经济体系中存在着现实可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源,且数量又很充分时,在一定时期内增加货币供给,会把这些未利用资源利用起来,由于新增货币供给被这些潜在资源所吸收,所以只有实际产出水平的提高而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

(2)当潜在未利用资源被逐渐利用而不断减少,货币供给却在继续增加时,由于货币供给的增加已经超过了潜在可利用资源所需的数量,经济中可能出现实际产出水平同价格水平都提高的现象。

(3)当潜在未利用资源已被充分利用,货币供给仍然继续增加时,由于已经没有新的实际资源被投入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只有物价上涨,实际产出并不增加的现象。

货币供给对总供给还有紧缩作用。当货币供给减少时,总供给也会减少。其分析原理和上面的扩张过程相同,只不过方向相反而已。按照前面的分析,由于货币供给决定总需求,所以当经济体系中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矛盾时,似乎可以采用减少货币供给,压缩总需求的政策使总供求趋于平衡,消除通货膨胀。但根据货币供给对总供给的紧缩作用,货币供给减少后,总供给水平也会下降,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的缺口仍然存在。所以依靠紧缩货币供给的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总供求失衡的矛盾。但紧缩货币供给却是可以在短时间内使提高的物价压低,因为任何的物价上涨肯定都是由过多的货币做支撑。

4.货币供求和社会总供求的关系。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形成这样的认识:(1)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但同等的总供给可有偏大或偏小的货币需求。(2)货币需求引出货币供给,货币供给量应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但也绝非是等量的,货币供求的非均衡是常态。(3)货币供给成为总需求的载体,同等的货币供给可有偏大或偏小的总需求。(4)总需求的偏大和偏小,对总供给产生巨大的影响。不足,总供给不能充分实现;过多,虽然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推动总供给的增加,但不可能由此消除差额。(5)总需求的偏大或偏小,也可以通过紧缩或扩张货币供给的政策来调节,但单纯控制总需求难以真正实现均衡目标。

§9.3.3 中央银行对货币供求的调节 在完全的市场经济中,货币均衡和非均衡是由市场通过物价和利率自动调节的。但市场会失灵,所以需要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对货币供求的调控由中央银行完成。中央银行的任务只是把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对比维持在一个可以接受的差额幅度内,尽可能的追求较小差额。

既然价格和利率的变动可以使货币趋于均衡,而物价水平又是中央银行无法掌控的,中央银行可以用来调控货币供求的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利率手段。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基准利率影响市场利率的变化,如果使利率提高,货币供给就会扩大,货币需求下降,货币供小于求的缺口就会缩小;如果使利率降低,货币供给会收缩,货币需求扩大,货币供大于求的缺口会缩小。

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能力较强,而货币需求更多的取决于企业、个人的行为,中央银行的影响很小。所以中央银行对货币供求均衡的调节一般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给量来实现。

第10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0.1 通货膨胀概述

§10.1.1 通货膨胀的定义

1.马克思主义的货币理论。所谓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纸币发行过多,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是纸币流通。其次是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

2.西方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的定义。现代货币主义者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起因于货币量的急剧增加超过了生产的需要……”。新自由主义者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是指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这种增长合乎规律的导致物价上涨。萨缪尔森认为,通

货膨胀的意思是:物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的时期。

3.现实经济生活中通货膨胀的定义:因流通中注入货币过多而造成货币贬值以及总的物价水平不同形式的(公开的或隐蔽的)持续上升的过程。

§10.1.2通货膨胀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标准,通货膨胀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通货膨胀的程度不同划分为:(1)温和的通货膨胀,又称爬行的通货膨胀或不知不觉的通货膨胀。(2)恶性通货膨胀,又称极度通货膨胀或无法控制的通货膨胀。(3)跑马式的通货膨胀,也称快步小跑式通货膨胀。2.按表现形式不同划分为:(1)隐蔽的通货膨胀,又称压制型通货膨胀或被遏制的通货膨胀。(2)公开的通货膨胀,又称开放式的通货膨胀。

3.按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不同划分为:(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3)结构型通货膨胀。(4)混合型通货膨胀。(5)财政赤字型通货膨胀。(6)国际传播型通货膨胀。

§10.1.3 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

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是通过通货膨胀率这一指标来衡量的。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为: 当期通货膨胀率 =(当期价格水平-上一期价格水平)/上一期价格水平100%

价格水平高低则是通过各种价格指数来衡量的,世界上较为流行的价格指数有以下三种:

1. 消费物价指数(CPI,consumer price index)2.批发物价指数(WPI,wholesale price index)

3.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减指数(GNP deflator)一般说来,在衡量通货膨胀时使用最普遍的是消费物价指数。§10.2通货膨胀成因 §10.2.1需求拉上说

该理论认为当经济中总需求扩张超出总供给增长时所出现的过度需求是拉动价格总水平上升、产生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通俗的说法就是“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使得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超出了在现行价格下可得到的供给,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根据引起总需求增加的原因,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又可分为三种类型:(1)自发性需求拉上型,其总需求的增加是自发性的而不是由于预期的成本增加;(2)诱发性需求拉上型,主要是由于成本增加而诱发了总需求的增加;(3)被动性需求拉上型,由于政府增加支出或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了总需求,从而导致通货膨胀。§10.2.2成本推进说

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不在于总需求的过度,而是在于总供给方面产品成本的上升。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商品的价格是以生产成本为基础,加上一定的利润而构成。因此生产成本的上升必然导致物价上升。

成本推进说还进一步分析了促使产品成本上升的原因,指出在现代经济条件中,有组织的工会和垄断性大公司对成本和价格具有操纵能力。工会要求提高工人的工资,企业则会因人力成本的加大而提高产品价格以转嫁工资成本的上升,而在物价上涨后工会又要求提高工资,再度引起物价上涨,形成工资-物价的螺旋上升,从而导致“工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垄断性大公司为了获取垄断利润也可能认为提高产品价格,由此引起“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10.2.3供求混合推进说

现实生活中,需求拉上的作用与成本推进的作用常常是混合在一起的。因此人们将这种总供给和总需求共同作用情况下的通货膨胀称之为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

当总需求增加时,物价的上涨导致生产成本的相应提高,必然会使总供给减少,为保持

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政府不得不增加支出,总需求再次增加,从而形成由需求冲击开始的物价螺旋式上升的通货膨胀。与其相类似地也可能发生由供给冲击开始的通货膨胀。当发生一次性成本推进型的物价上涨时,如果需求并不增加,通货膨胀则不会持久。但如果供给的减少导致政府为避免经济下降和失业增加而扩大需求,则必然发生持续性的通货膨胀。

§10.2.4 部门结构说

该理论认为即使整个经济中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由于经济部门结构方面的变动因素,也会发生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即所谓“结构型通货膨胀”。结构说的基本观点是,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部门结构的某些特点,当一些产业和部门在需求方面和成本方面发生变动时,往往会通过部门之间的相互看齐的过程而影响到其他部门,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这种结构型通货膨胀可分为三种情况:

1.需求转移型。由于经济各部门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一部分需求会转向其它部门,但劳动力和生产要素却不能及时转移,因此需求增加的部门因供给不能满足需求会使工资和产品的价格上涨。

2.外部输入型。对于小国经济而言,外部通货膨胀会通过一系列机制传递到其开放性部门,使其通货膨胀率向世界通货膨胀率看齐,从而导致全面性通货膨胀。

3.部门差异型。一国不同的经济部门之间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总是有差异的,而各部门之间的货币工资的增长却存在互相看齐的倾向。§10.3 通货膨胀的效应与调控

§10.3.1 通货膨胀经济效应的两种观点

关于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两种观点:促进论与促退论。1.通货膨胀促进论

(1)凯恩斯的“半通货膨胀”论。凯恩斯认为货币数量增加,在实现充分就业前后,所产生的效果不同。在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之前,货币量增加可以带动有效需求增加。也即,在充分就业之前,增加货币既可提高单位成本,又可增加产量。当经济实现充分就业之后,增加货币量就产生了显著的通货膨胀效应。此时的通货膨胀才是真正的通货膨胀。

由于在凯恩斯的理论中,充分就业是一种例外,非充分就业才是常态,因此,增加货币数量只会出现利多弊少的通货膨胀。

(2)新古典学派的促进论。这一学派认为,通货膨胀通过强制储蓄,扩大投资来实现增加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当政府财政入不敷出时,常常借助于财政透支解决收入来源。如果政府将膨胀性的收入用于实际投资,就会增加资本形成,而只要私人投资不降低或降低数额不小于政府新增数额,就能提高社会总投资并促进经济增长。

(3)收入在政府与私人部门的再分配与通货膨胀促进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建设基础设施、扶植新兴产业的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等都依赖于政府的投资,而政府筹资主要包括政府本身的储蓄,举借内债和外债。通过货币扩张或通货膨胀政策,使政府储蓄倾向高于私人部门平均的储蓄倾向,因此,通货膨胀时,政府占收入的比率增加,社会的储蓄率提高,有利于经济增长。

促进论认为,通货膨胀是政府的一项政策,政府可以获得直接利益,获利大小完全取决于政府调控经济水平的高低。政府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技能,最大限度的发挥通货膨胀的积极作用,并把它带来的经济利益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2.通货膨胀促退论

(1)通货膨胀降低储蓄。通货膨胀意味着货币购买力下降,减少了人们的实际可支配收入,从而削弱了人们的储蓄能力,造成本币贬值和储蓄的实际收益下降,使人们对储蓄和未来收益产生悲观预期,为避免将来物价上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人们的储蓄意愿降低,即期消费增加,致使人们的储蓄率下降,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率降低。

(2)通货膨胀降低投资。首先,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从事生产和投资的风险较大,而相比之下,进行投机却有利可图。其次,投资者是根据投资收益预期而从事投资的,在通货膨胀环境中,由于市场价格机制失去了所有的调节功能,投资者无法做出投资决策,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使经济效率大大下降。最后,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成本中的很大一部分转变成了利润,这种虚假利润也被政府征税,因此企业未来发展的资金将会下降。

(3)通货膨胀造成外贸逆差。本国通货膨胀率长期高于他国,一是使本国产品相对于外国产品的价格上升,从而不利于本国的出口,并刺激了进口的增加。二是使国内储蓄转移到国外,导致外汇外流,本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给本国经济增长带来压力。

(4)恶性通货膨胀会危机社会经济制度的稳定。当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时,价格飞涨,已经不能再反映商品供给和需求的均衡,信用关系也会产生危机。这样就会危及社会经济制度的稳定,甚至令其崩溃。

§10.3.2 通货膨胀的社会效应

1.通货膨胀对就业的影响。通货膨胀可能带来就业的增长。菲利普斯曲线就是用来反应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关系的一种曲线。

第一阶段,斜率为负的菲利普斯曲线。1958年,菲利普斯发现货币工资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比较稳定的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即在失业率较低的时期,货币工资上涨得较快,而在失业率较高的时期,货币工资上涨得较慢,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第二阶段,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失业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新现象,弗里德曼认为,未被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率将导致失业率下降,即在这一时间间隔中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但是,这种情况只是短期的。因为人们一旦发现实际通货膨胀率超过预期的通货膨胀率时就会调整自己的通货膨胀预期。此时工人就会发现实际工资并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于是他们便要求进一步提高工资;而企业也发现自己产品的相对价格并未提高,于是拒绝提高货币工资的要求,并且压缩减少生产规模,解雇原先多雇的工人。这样,失业率就会回到自然失业率水平。

第三阶段,斜率为正的菲利普斯曲线。20世纪70年代以来,尤其是自1973年以来,西方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出现了高通胀与高失业同时并存的现象,即滞胀现象。滞胀现象的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为正值。此时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理论再次受到严峻的考验。虽然经济学界曾有不少人试图解释这一现象,但至今仍未能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2.通货膨胀对财富和收入再分配的影响。由于社会各阶层收入来源各不相同,因此,在通货膨胀时期,总有一些人的收入水平会提高,财富会增加,有些人的收入水平会降低,财富会减少。这种由通货膨胀造成的收入再分配就是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一般来讲,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任何有固定支付合同的双方不能对通货膨胀做出理性预期,那么支付双方之间就会发生这种财富和收入的再分配;如果双方能对通货膨胀做出理性预期,那么这种再分配效应就不再存在。

3.恶性通货膨胀与经济社会危机。当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形成恶性通货膨胀,使正常的生产经营难以进行。在物价飞涨时,产品销售收入往往不足以弥补必要的原材料,在物价迅速上涨的过程中,地区之间的上涨幅度不均衡是必然现象,这就会造成流通秩序的紊乱,迅速上涨的物价,使债务的实际价值下降,如果利息率的调整难以弥补由物价上涨所造成的货币债权损失,正常信用关系也会极度萎缩,引发经济社会危机。

恶性通货膨胀会引起突发性的商品抢购和挤兑银行风潮。它所造成的收入再分配和人民生活水准的急剧恶化则会导致阶级冲突的加剧,结果往往是政治动荡。最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会危及货币流通自身:纸币流通制度不能维持,金银贵金属会重新成为流通、支付的手段,经济不发达地区则会迅速向经济的实物化倒退。因此,各国政府在未遇特殊的情况下,总是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自己的施政目标。§10.3.3 通货膨胀的治理

各国政府将控制和治理通货膨胀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提出了治理通货膨胀的种种对策措施。

1.宏观紧缩政策。

(1)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又称为“抽紧银根”,即中央银行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的办法,提高货币的购买力,减轻通货膨胀压力。具体政策工具和措施包括:①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②提高贴现率和再贴现率;③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2)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消减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的办法来治理通货膨胀。消减财政支出的内容主要包括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

紧缩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是为了从需求方面加强管理,通过控制社会的货币供应总量和总需求,实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3)收入指数化政策又称指数连动政策,是指对货币性契约订立物价指数条款,使工资、利息、各种债券收益以及其他货币收入按物价水平的变动进行调整。

§10.4 通货紧缩

§10.4.1 通货紧缩的定义

通货紧缩的定义,国内外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指物价的普遍持续下降的现象。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通货紧缩是一种宏观经济现象,其含义与通货膨胀正好相反。

第二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物价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与此相伴随的是经济衰退。

第三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经济衰退的货币表现,因而必须具有三个特征:(1)物价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2)有效需求不足、失业率高;(3)经济全面衰退。

通货紧缩以其程度不同,可分为轻度通货紧缩、中度通货紧缩和严重通货紧缩三类。通货膨胀率持续下降,并由正值变为负值,此种情况可称为轻度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率负增长一年且未出现转机,此种情况可视作中度通货紧缩;中度通货紧缩继续发展,持续时间达到二年以上,或物价降幅达到两位数,此时就是严重通货紧缩。

§10.4.2 通货紧缩的原因

1.通货紧缩与货币政策有关。当通货膨胀问题得到解决以后,如果中央银行继续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使大量商品流向货币,就可能产生物价的持续下跌,导致通货紧缩。

2.通货紧缩与财政政策有关。政府为了预防通货膨胀或为了降低财政赤字,而采取了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大量消减公共开支,减小转移支付,从而减小了社会总需求,加剧商品和劳务市场的供求失衡。这样就可能促进通货紧缩的形成。

3.通货紧缩与科技创新有关。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放松管制使生产成本下降,造成了生产能力过剩。在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下物价下跌不可避免。如果这种供大于求的情况不能到及时调整而持续存在,则物价下跌的趋势也会相应持续下去,这样就会出现通货紧缩。

4.通货紧缩与汇率制度有关。如果采取钉住强币的汇率制度时,货币币值高估,则会导致出口下降,加剧国内企业经营困难,促使消费需求趋减,出现物价的持续下跌。同时其他国家货币的大幅贬值,也会造成货币国家的商品的大量流入,进一步加大国内物价的持续下跌态势。

5.通货紧缩与金融体系的低效率有关。如果金融机构不能对贷款项目进行风险识别,那么就可能造成滥放贷款,不良贷款比重增加,也可能不愿意贷款或片面提高贷款利率以作为承

担风险同的补偿,从而形成信贷萎缩。

§10.4.3通货紧缩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1.对储蓄和消费的影响。通货紧缩意味着在名义利率不变的条件下、实际利率会上升,从而会刺激储蓄的增长;同时,通货紧缩意味着货币购买力的上升,货币购买力上升对储蓄增长会形成刺激。因此,通货紧缩仍会促进储蓄的增长。

通货紧缩对消费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方面在出现了通货紧缩的条件下,货币购买力会上升,刺激消费者消费、另一方面、由于货币购买力上升,会形成储蓄对消费的挤压,并且,消费者会形成价格下降预期,从而消费增长下降。2.对投资的影响。此处投资乃指实质性投资。

通货紧缩促进投资增长的主要途径是:(1)投资品价格下降.投资成本下降;(2)工资率增长下降,劳动成本下降。

通货紧缩促使投资下降的主要途径是:(1)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利润率下降;(2)产品销售困难、影响企业资金周转;(3)资金供应紧张、筹集投资资金困难;(4)贷款实际利率上升,投资成本上升;(5)市场前景预期悲观,投资意愿下降。

通货紧缩对投资增长的影响的性质取决于上述两方面影响的净影响。

3.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出现通货紧缩的条件下,企业所面临的是产品销售困难和产品销售价格的下降,这会使企业削减生产,必导致产量下降,因而导致经济增长下降。

4.对生产能力利用状况的影响。由于通货紧缩导致企业削减生产,就会使已有的物质生产能力的利用率下降,导致生产能力的闲置和浪费增加。

5.对居民劳动收入增长的影响。通货紧缩导致企业削减生产、减少投资,从而导致劳动力需求减少,由此会导致工资收入增长下降。

6.对财富分配和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在通货紧缩过程中,不同种类的财富的市场价值的下降和不同的人的收入的下降幅度并不相等,这样通货紧缩便要改变财富分配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

7.对金融业(指商业银行)的影响

(1)对银行负债的影响。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名义利率不变,实际利率上升,银行的利息负担因此而加重,因此通货紧缩会增加银行的实际债务负担。

(2)对银行资产的影响。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名义利率不变,实际利率会上升,这是有利于银行的。但问题在于,由于银行的主要资产是贷款,通货紧缩对银行资产的安全性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为通货紧缩会增加违约风险,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降,资产的风险性增加,从而会降低银行资产的流动性。由此导致银行收缩资产业务和,对银行收益增长不利。并且,在出现通货紧缩的条件下,居民收入减少,居民的存款支取会增加,银行面临的支付压力就会相应增加,出现支付危机的可能性增加。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通货紧缩会使金融业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增加,会增加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不利于金融业的稳定发展。

§10.4.4 通货紧缩的治理

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是综合性的,可归结为几个方面:

1.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就要求中央银行及时做好货币政策的微调,适时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实际利率,密切关注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通过灵活的货币政策促使金融机构增加有效贷款投放量,以增加货币供给。

2.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仅意味着扩大财政支出,而且还要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以增大财政支出的“乘数效应”。扩大财政支出,可以发挥财政支出在社会总支出中的作用,弥补个人消费需求不足造成的需求减缓,起到“稳定器”的作用。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使财政支出能最大限度的带动企业和私人部门的投资,以增加社会总需求。

3.优化供给。导致通货紧缩的一个主要因素在于总需求严重不足,解决总需求不足除了刺激总需求外,一个更为重要的措施是优化供给,优化供给可以引发新的需求,带动需求增加,从而实现刺激需求的目的,调节需求的不足。

4.增加汇率制度的灵活性。增强汇率制度的灵活性,可以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促使国内价格回升,降低实际利率预期脱通货紧缩的陷阱,因此,要努力通过汇率凋整,使我国经济摆脱通货紧缩的困境。

5.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通货紧缩的情况下,金融机构稳健性已经受到严峻挑战,迫切需要提高金融机构的信用,尤其是中小金融机构的信用,为此,应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出发,提高金融机构的抵抗风险的能力,增强金融机构的稳健性,为金融机构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高度统一提供条件。

最后,为了有效治理通货紧缩,还要配合使用微观经济政策,如调整经济结构,刺激居民消费等,确保物价回升到一个合理水平。

第11章

金融危机

§11.1金融危机概述

§11.1.1 金融危机的含义

《帕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对金融危机的定义:金融危机是指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超周期的恶化。这一定义说明金融危机具有三层含义:(1)金融危机时金融状况出现恶化;(2)金融危机时金融恶化涵盖了全部或大部分金融领域;(3)金融危机时的金融恶化具有突发的性质,它是急剧的、短暂的和超周期的。

金融危机和金融风险密切相关,金融风险会导致金融体系的剧烈动荡,爆发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直接表现为金融领域的严重动荡以及对整个经济产生的一系列后果。

§11.1.2 金融危机的分类 1.以金融危机的影响地域来划分

(1)国内金融危机。这一类危机往往起因于某些国家的经济、金融因素,其影响面仅局限于一国国内,一般通过整顿该国的经济金融秩序加以控制,或者由政府金融当局出面采取某种形式给予适当救助,即可化解与解决。

(2)区域金融危机。这一类金融危机往往最先爆发于某一经济贸易一体化组织中的一个成员国,而后即由于高度的经济贸易一体化水平迅速传导到其他成员国,其对于一体化外国家或者世界经济、金融一般没有或较少有直接的影响。

(3)世界金融危机,也可称全球金融危机。这一类危机区别于上述两种危机的主要特征是无论其首先在发达国家爆发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爆发,都必然通过某种途径传导到欧美主要的发达国家,进而波及全球金融市场,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可能引发世界经济危机或全球经济衰退。

2.以金融危机的性质、内容来划分

(1)货币市场危机,又称货币危机。这类危机是指在实行固定汇率制或带有固定汇率制色彩的盯住汇率安排的国家,由于其国内经济变化没有配合相应的汇率调整,导致其货币内外价值脱节,通常表现为本币价值高估,由此引发的投机冲击加大了外汇市场上本币的抛压。(2)资本市场危机。这类危机是指某些国家的资本市场(主要是股票市场)由于国内外原因,导致价格在短期内大幅度下降。

(3)金融机构危机,又称银行业危机。这类危机是指某些商业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由于内部或外部原因,出现大量不良债权或巨额亏损,导致破产倒闭或支付困难,其影响极易扩散,引发社会对各类金融机构的挤提风潮,从而严重威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4)综合金融危机。这类危机往往表现为上述几种危机的混合体,现实中常常是一种危机的爆发带动其他危机的爆发,危机迅速波及有关国家的整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形成综合金融危机。

3.以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来划分

(1)系统性金融危机。这一类危机源于系统性金融风险,其影响深远且带有明显的全局性特征,如果处理不当将危及一国金融体系乃至世界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前面提到的综合金融危机就是系统性金融危机。

(2)非系统性金融危机。这一类危机源于非系统性金融风险,其影响往往局限于某一特定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或金融领域,一般不会对他国的金融体系产生直接的威胁,但是也并不排除非系统性金融危机由于处理不当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11.1.3 当代金融危机的特点 1.金融危机具有广泛的传染性。2.金融危机的生成具有潜伏性。3.金融危机爆发具有内源性。

首先,金融危机国家未能执行有序的渐进式的金融自由化战略。其次,政府对经济的过分保护,使得市场经济的作用受到抑制。再次,在开放资本市场的情况下,固守已经僵化的钉住汇率制。最后,政府的监管手段和措施赶不上金融市场衍生工具的发展。4.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繁性。5.金融危机后果的严重性。§11.2 金融危机生成原因

§11.2.1 金融危机的第一代模型

金融危机的理论研究始于70年代后期的拉美国家--墨西哥(1973-1982)和阿根廷(1978-1981)等国家--所发生的债务危机。克鲁格曼(Krugman,1978)在萨兰特(Salant)和亨德森(Henderson)关于商品价格稳定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货币危机的早期理论模型。

基本模型。假设一个小型开放经济,其汇率盯住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汇率由购买力平价决定;假设经济主体可持有三类资产:本国货币、本国债券和外国债券,资产之间可完全替代;为了简化,假设没有私人银行,所以货币存量等于基础货币;假设国内信贷增长为外生变量,国内信贷增长率为恒定的常数;经济主体具有完全理性预期。

在此假设下,投机性冲击被认为是基本经济因素恶化的结果,而政府预算赤字是危机之源。政府预算赤字依靠国内信贷扩张来弥补,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使国内需求增加,从而导致国内物价上升,在购买力平价条件下,外汇实际汇率升值。对于一个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小国,货币当局必须适时调节本国的货币供给来维持固定汇率水平,主要是通过改变国内外货币供给的结构。假设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或实现其它宏观经济目标,国内信贷持续增长,则外汇储备必然以同样的速度下降。如果信贷扩张不止,外汇储备将最终被耗尽。此时政府无力维持固定汇率,要么让汇率浮动,要么本币贬值,重新设立汇率盯住目标区域,投机性冲击成功,货币危机爆发。在存在投机冲击的情况下,货币危机不会等到外汇储备全部耗尽时才爆发。投机者基于基本经济因素的分析,开始对货币进行冲击,购买余下的全部政府外汇储备,则货币危机会提前爆发。

第一代模型较好地解释了70-80年代的货币危机,即所谓的“拉美型”货币危机,如墨西哥1973-1982危机、阿根廷1978-198l危机。

§11.2.2金融危机的第二代模型

1992-1993年欧洲货币危机表现出与以往危机明显不同的特点,第一代模型无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以及它自身具有的上述缺点。经济学家们--最具代表性的是奥伯斯法尔德(Obstfeld,1994),开始寻找其他理论,逐渐形成了所谓的第二代模型。

1.早期模型。第一代模型假设当局维持固定汇率的承诺是恒久不变的,第二代模型则认为当局的外汇政策选择是非线性行为,是由“状态决定”的,强调由政府的非线性行为引起的多重均衡。早期采用的一种较为简单的方式是直接用非线性政策来修正第一代模型。

2.近期模型。近期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奥伯斯法尔德(Obstfeld,1994)建立的金融危机模型。他认为当一国政府的政策并无扩张性时,私人部门对货币贬值的预期会给政府增加压力,使政府处于困境。这种预期反映在利率、劳动合同和其他价格决定当中,即存在要求提高利率和提高工资的压力和通货膨胀预期的压力。如果政府维持固定汇率就牺牲了短期经济的柔性和长期信用之间的平衡。对于面临银行体系脆弱、存在经济周期低潮的失业压力等问题的政府,可能会通过实现私人部门的预期来摆脱困境。按照这一逻辑,贬值预期可以自发引起贬值,即投机性冲击会“自我实现”。如果私人部门预期贬值,明智的政府最好选择贬值;如果私人部门没有预期贬值,政府就什么也不需要做。因此这时存在由预期决定的多重均衡。第二代模型较好地解释了所谓的“欧洲型”货币危机(如1992-1993欧洲货币危机)。

§11.2.3 新一代金融危机模型

1997年亚洲危机为代表的许多金融危机发生时,与其相伴随的现象是:金融自由化、大规模的外资流入与波动、金融中介信用过度扩张、过度风险投资与资产泡沫化、金融中介资本充足率偏低、缺乏谨慎监管等,可见金融中介(特别是银行业)在导致金融危机中的核心作用。因此近年来许多主流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基于金融中介的金融危机模型。这些模型从不同侧面分析了由于资本充足率偏低、缺乏谨慎监管的银行信用的过度扩张及由此导致过度风险投资、资产特别是股票和房地产的泡沫化,因而导致银行业危机并诱发货币危机,这两种危机的自强化作用进一步导致严重的金融危机。“资产泡沫化(Asset Bubble)模型”分析了资产泡沫化导致银行业危机的机制;“道德风险(Moral Hazard)模型”强调了金融中介的道德风险在导致银行过度风险投资、形成资产泡沫化中的核心作用;“外资诱导型(Capital flow-induced)模型”分析了金融自由化与外资的流入在导致金融中介信用扩张、资产泡沫化及产生和放大商业周期中的关键作用;“金融恐慌(Financial Panic)模型”指出金融恐慌等心理因素导致银行业的非流动性危机,而政府与国际金融机构的不适当政策干预将银行业的非流动性危机转变为非清偿性危机,导致货币与金融危机;“孪生危机(Twin Crisis)模型”则分析了银行业危机与货币危机的关系及二者间的自强化机制。

§11.3 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 §11.3.1 金融危机的传染

我们把金融危机发生的同时性作为衡量危机传染的标准,在概念上通常分为两类:第一类“传染”强调不同市场之间的相互依赖所导致的溢出效应。第二类“传染”则指危机的传染与可观测到的宏观经济或其它基本面无关,而仅仅是由于投资者或其他金融经纪人行为的结果。后一种“传染”通常被认为是“非理性”的结果,如金融恐慌、“羊群行为”、信心的丢失以及风险厌恶的增加。

§11.3.2 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机制

广义的金融危机国际传染,泛指金融危机在国与国之间的传播和扩散,它既包括存在于贸易、金融关系紧密的国家间的接触性传染,也包括贸易、金融关系并不紧密的国家间的非接触性传染。

所谓接触性传染是狭义的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它是指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之中、之后,某些经济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变化,最终引起经济金融的某些侧面或整体变化,以致引发、扩大金融危机的跨国作用过程,也称“溢出效应”,其从一国危机中的本币贬值和股市暴跌开始,通过汇率的相对价格机制作用于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两个渠道,导致另一个或几个国家本币贬值和股市暴跌,从而实现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

1.金融危机的溢出效应:一国发生的金融危机造成的货币贬值可能恶化另一个(或几个)国家宏观经济基本因素(如贸易赤字加大、外汇储备下降),从而可能导致另一个(或几个)国家投机性冲击压力,这就是金融危机国际传染的溢出效应。

溢出效应有两种传染渠道:一种是贸易联系渠道,另一种是金融联系渠道。

(1)贸易联系渠道是指,一个国家的危机恶化了另一个(或几个)与其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的经济基础,从而导致危机。贸易溢出主要是通过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实现的。

(2)金融联系渠道是指,一个市场由于危机而导致市场流动性不足,使金融中介清算其在其它市场上的资产,从而通过直接投资、银行贷款或资本市场渠道导致另一个与其有密切金融关系的市场的非流动性,引发另一个国家大规模的资本抽逃行为。此外,当一国出现货币危机时,在此国有投资头寸的投资者通常会采取措施减少风险,卖出那些收益率与危机国家资产相关的资产,导致相关国家的资本外逃。

2.金融危机的净传染效应。净传染是指危机的传染无法从宏观经济基础变量来解释--两个国家间经济联系薄弱,一个国家的危机并没有恶化另一国家的经济基础。净传染是由一个国家的危机导致投资者重新评价其他类似国家的经济基础(即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基础并没有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自促成”的投机者对类似国家的货币冲击。

根据投机者所认定的国家间相似性的类型不同,净传染包括多种形式:

(1)经济净传染。经济净传染是指,投机者在看到一个国家发生危机时,往往对另一个与其在经济基础或经济政策相似的国家发起冲击。

(2)政治净传染。一国政府在决策时往往面临政治目标和经济目标的冲突,如果投机者预期政府视经济目大于政治目标,则发起对该国货币的冲击。

(3)文明净传染。这种传染机制是指,即使一些国家在经济上毫无联系,但由于他们具有某些共同或相似的文明和文化背景、相似的发展史而被金融市场投资者划为具有相同特点或气质的某一类型国家,并且认为正是这种类似的特点或气质会导致他们在经济政策的取向上以及处理问题的思路、方式方面趋于一致。投资者会认为这些国家受到攻击时也会采取同样的策略,因而造成对这些国家的货币贬值预期增加,促成了危机向这些国家的传染。§11.4金融危机的预警与防范 §11.4.1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

1.金融危机形成因素的定性分析。考察90年代以来的几次金融危机,可以发现引发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有:

(1)国际资金的流动。

(2)金融机构放款和货币供给过快增加,并且资金投向失衡。

(3)国内外总体经济的剧烈变动。

(4)不切实际的金融自由化进程。

(5)外债规模超过实体经济的承受能力,外债结构畸形。

此外,还包括实行不合理的汇率制度以及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过度干预从而扭曲了市场机制等。

2.金融危机预警指标体系。预警金融危机应包括四部分指标:一是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指标;二是反映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和稳健与否的指标;三是反映外债、偿债能力和汇率等方面的指标;四是反映其它因素的指标,主要是邻近国家的经济金融状况及一些政治性、制度性因素。具体指标包括:M2相对GDP的比例、相对通货膨胀率、国际国内利率差、资本充足率、不良资产比重、经常项目逆差与GDP的比率、外汇储备与短期债务的比例、短期外债与外债总额之比、对外负债率、汇率实际升值幅度、周边地区是否发生金融危机、政局的稳定性及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程度。§11.4.2金融危机的防范

1.审慎对待资本账户自由化。在决定放松或解除资本管制,全面推行资本账户的自由化时,政府必须认真审视是否已经具备一系列重要的前提条件。这些前提条件既涉及宏观经济层面,也涉及微观经济层面。2.健全国内金融体系

(1)健全金融体系的运行环境。(2)健全金融机构的运行机制。3.抑制金融资产泡沫的膨胀

(1)执行严格的以控制通货膨胀为目标的独立的货币政策。

(2)有效引导游资活动,防范和制止过度投机行为。

(3)加强金融资产市场的监管,规范市场行为,保护市场的公开、公平与公正,打击欺诈和操纵市场的行为。4.消除信息不对称

(1)消除信息不对称,防止逆向选择。

(2)消除信息不对称,防止道德风险。

(3)消除信息不对称,防止“羊群效应”。

§11.5 金融危机治理

§11.5.1 金融危机治理原则与方式

1.治理金融危机的三大原则

(1)属性原则,即要考虑某种反危机政策适用的内外部条件。

(2)成本--收益原则,即选择任何一种政策必须权衡其成本与收益。(3)综合评判原则,即全面考虑多种反危机对策同时使用时的综合效应。

2.金融危机治理方式

(1)对货币危机的治理,治理的重点应放在控制货币供给量、稳定物价、维护公众对货币的信心等方面。

(2)对银行危机的治理,治理的重点应放在救助金融机构、维护债权债务关系、保障金融秩序等方面。

§11.5.2 国家财政和中央银行的职能作用 1.国家财政的职能作用。

(1)用公共资金直接购买不良资产。

(2)直接收购和接管破产的金融机构。

(3)向金融机构注入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以对金融机构进行救助

(4)税收优惠政策。

2.中央银行的职能与作用。中央银行一般通过提供信用贷款、抵押贷款、票据贴现、短期透支、购买资产的方法来解决危机银行的暂时流动性困境。在确认金融机构无法挽救时,中央银行会对其进行接管,并促进金融机构间的购并、重组等。除了救助和接管外,中央银行通常还会采取强制性提高银行体系的资本充足率、加大对银行的监管力度和信息公布等措施来增强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

第三篇:银行校园招聘考试基础知识总结及精讲1

银行校园招聘考试 基础知识总结及精讲

第一章

货币

1. 中国古代关于货币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先王制币说,二是自然产生说。2. 西方关于货币起源的学说有三种:一是创造发明说,二是便于交换说,三是保存 财富说。

3. 马克思用劳动价值论阐明了货币产生的客观必然性。马克思认为货币是与商品生

产和交换的发展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产物。

§1.1.2 货币形态的演变

货币产生的几千年中,随着商品交换和信用制度的发展,货币的形态也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历经了以下几种形态: 1.实物货币 2.金属货币 3.纸币 4.存款货币 5.电子货币

§1.1.3 货币数字化与虚拟化

在网络时代中,网络货币使货币变为一串只处于电磁信号形态的数字,货币变得越来越“轻”,越来越虚拟化了。网络货币这种虚拟货币对传统货币理论的挑战表现在:

(1)使传统的货币理论体系受到冲击。

(2)网络货币使货币发行权分散。

(3)网络货币对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产生重大影响。(4)网络货币使中央银行的金融调控能力下降。

§1.2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1.2.1 货币的本质 历史上形成了不同的学说: 1.货币金属说 2.货币名目说

3.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4.社会计算的工具。列宁把货币看作是社会计算的表现形式。

§1.2.2 货币的职能 1. 西方学者的观点:(1)交易媒介(2)计算单位(3)价值贮藏

2.马克思的货币职能理论:(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

§1.2.3 货币国际化

在金属货币流通时期,贵金属黄金、白银可以自然的在国际交往中进行支付。黄金退出历史舞台后,国际交往中使用的货币只能是在世界范围内流通的、能被其他国家接受的少数几种货币。这几种货币是那些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交易中占有较大份额,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的货币。

§1.3 货币制度

§1.3.1 货币制度的形成及其构成要素

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反映了国家在不同程度,从不同角度对货币所进行的控制。

货币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构成要素: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不同种类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的管理;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等。

§1.3.2 货币制度的演变

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货币制度,同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货币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后主要经历了: 1.银本位制 2.金银复本位制

(1)平行本位制

(2)双本位制

(3)跛行本位制 3.金本位制

(1)金币本位制

(2)金块本位制

(3)金汇兑本位制

4.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1.3..3 国际货币制度

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称为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汇率制度的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国际货币制度大体可分:

1. 金本位制下的国际货币制度

2.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 3. 当前的国际货币制度--牙买加体系 4. 欧洲货币体系

第2章

信用

§2.1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2.1.1 信用的定义

信用的定义:所谓信用就是以偿还和付息为特征的借贷行为。分析和理解信用的概念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2. 信用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3.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2.1.2 信用的产生

一般认为,当商品交换出现延期支付、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信用就产生了。信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 首先,信用是在商品货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其次,信用只有在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发生。

§2.1.3 信用形态的发展

历史上,信用基本上表现为两种典型的形态: 1. 高利贷信用 2.借贷资本信用

§2.2 信用形式

§2.2.1商业信用

1.商业信用的产生和发展。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在进行商品买卖时,以延期付款或预付货款的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2.商业信用的特点 ⑴ 商业信用的主体是商品的经营者; ⑵ 商业信用的客体是商品资本;

⑶ 商业信用和产业资本的动态一致。3.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1)商业信用的规模受到企业资本数量的限制;(2)商业信用受到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3)商业信用在管理调节上有一定局限性。

§2.2.2银行信用

1.银行信用是由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的形式,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提供的信用。...2.银行信用的特点

(1)银行信用的主体与商业信用不同;

(2)银行信用的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

(3)银行信用是一种中介信用。

3.银行信用扩大了信用的界限。

§2.2.3国家信用

1.国家信用是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债务人的一种信用形式,它的主要方式是通过金融机构等承销商发行公债,在借贷资本市场上借入资金;公债的发行单位则要按照规定的期限向公债持有人支付利息。2.国家信用的作用:

(1)调节财政收支的短期不平衡;

(2)弥补财政赤字;

(3)调节经济与货币供给。

§2.2.4 消费信用

1.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消费者个人所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目的的信用。2.消费信用主要有两种方式:

(1)赊销

(2)消费贷款

3.消费信用的作用:

发展消费信用一方面可扩大商品销售,减少商品积压,促进社会再生产;另一方面,也可为大量银行资本找到出路,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改善社会消费结构。

§2.2.5 上述信用形式的国际化--国际信用

国际信用是国际间一个国家官方(主要指政府)和非官方(如商业银行、进出口银行、其他经济主体)向另外一个国家的政府、银行、企业或其他经济主体提供的信用,属国际间的借贷行为。

1.国际商业信用是由出口商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有来料加工和补偿贸易等形式。2.国际银行信用是进出口双方银行所提供的信用,可分为出口信贷和进口信贷。3.政府间信用通常是指由财政部出面向外国政府借款的行为。

§2.3 信用工具

§2.3.1信用工具的含义及其特征

具有一定格式,并可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叫做信用工具,也称作金融工具。信用工具一般有以下共同的特征:

1.偿还性,这是指信用工具的发行者或债务人按期归还全部本金和利息的特性; 2. 流动性,这是指信用工具可以迅速变现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

3. 收益性,这是指信用工具能定期或不定期地为其持有人带来一定的收入;

4.风险性,这是指购买金融工具的本金有否遭受损失的风险,本金受损的风险有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两种。

§2.3.2 信用工具的种类

1.信用工具的种类

(1)从发行者的地位来划分,可分为直接信用工具和间接信用工具;(2)按融资的时间划分,可分为长期信用工具和短期信用工具;

(3)按发行的地理范围划分,信用工具又有地方性、全国性和世界性之分。2.传统的信用工具

(1)商业票据。商业票据是商业信用工具,是以信用方式出售商品的债权人用以保护 自己权益的一种债务凭证。商业票据包括本票和汇票。

(2)支票。支票是存款户签发,要求银行从其活期存款账户上支付一定金额给指定人 或持票人的凭证。支票按支付方式可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

(3)银行票据。是在银行信用基础上产生的,由银行承担付款义务的信用流通工具,银行票据包括银行本票和银行汇票。

(4)债券和股票。债券是用来表明债权债务关系,证明债权人有按约定的条件取得利息和收回本金的债权凭证。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其投资者,证明其所投入的股份资本的所有权证书。

3.金融衍生工具。

§2.4信用与现代经济

§2.4.1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信用在现代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促进社会资金再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加速资金周转,节约流通费用。

3.通过各种信用活动,提供和创造信用流通工具,为商品流通服务。4.政府部门利用信用活动可以调节经济结构,保证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5.信用促进了股份经济的发展。

§2.4.2 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1.信用风险的含义: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

2.信用风险的原因:由于授信主体与受信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引发信用过程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等等。

3.信用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

(2)传染性

(3)可控性

(4)周期性

4.遵循信贷资金运动规律,防范信用风险。

第3章

利息和利息率 §3.1 利息及其计算 §3.1.1 利息的本质

1.西方经济学家们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为“节欲论”;第二种观点为“时差利息论”。第三种观点为“流动性偏好论”。总之,在西方经济学家们看来,利息是对放弃货币的机会成本的补偿。

2.马克思的观点:利息是使用借贷资金的报酬,是货币资金所有者凭借对货币资金的所有权向这部分资金使用者索取的报酬。马克思的利息理论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资本所有权与资本使用权的分离是利息产生的经济基础。

(2)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3)利息是借贷资本的“价格”。

§3.1.2 利息的计算 1.单利和复利

(1)单利就是不管贷款期限的长短,仅按本金计算利息,当期本金所产生的利息不计入下期本金计息的计算方法。(2)复利是一种将上期利息转为本期本金一并计息的计算方法。

(3)复利反映利息的本质特征。(4)我国的利息计算。(5)制定利率应遵循的原则。2.现值与终值

经济学上,将现在的货币资金价值称为现值,将现在的货币资金在未来的价值称为终值。现值与终值是相对而言的,而且二者可以相互换算,但换算是通过复利方法来完成的。§3.2 利率及其种类 §3.2.1 利率的含义 利息率,简称利率,是借贷期内利息额对本金的比率。利息率的计算公式为: 利息率=

§3.2.2 利率的种类

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利率有多种划分方法。

1.市场利率、官方利率与公定利率。它是按利率的决定主体不同来划分的。市场利率是指由资金供求关系和风险收益等因素决定的利率。官方利率是指由货币管理当局确定的利率。

公定利率是指由金融机构或行业公会、协会(如银行公会等)按协商的办法所确定的利率。2.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它是按资金借贷关系存续期内利率水平是否变动来划分的。固定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利率水平保持不变的利率。

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关系存续期内,利率水平可随市场变化而定期变动的利率。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它是按利率水平是否剔除通货膨胀因素来划分的。

名义利率,是指没有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即包括补偿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

实际利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即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息率。

4.一般利率与优惠利率。它是按金融机构对同类存贷款利率制定不同的标准来划分的。后者的贷款利率往往低于前者,后者的存款利率往往高于前者。贷款优惠利率的授予对象大多为国家政策扶持的项目,存款优惠利率大多用于争取目标资金来源。

5.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它是按借贷期限长短来划分的,通常以1年为标准。凡是借贷期限满1年的利率为长期利率,不满1年的则为短期利率。

§3.2.3 决定和影响利率因素的一般分析

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平均利润率。

2. 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3. 预期通货膨胀率。4.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4. 国际收支状况。

除了以上几种因素外,决定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利率水平的因素还有:借贷期限长短、借贷风险大小、国际利率水平高低、一国经济开放程度、银行成本、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经济周期等,都会对一国国内利率产生重要影响。

§3.3 利率的决定理论

§3.3.1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马克思指出,利息是贷出资本家从借入资本的资本家那里分割来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表现为利润,因此,利息率的变化范围是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利润率决定利息率,从而使利息率具有以下特点:

1.随着技术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平均利润率有下降趋势,因而也影响平均利息率有同方向变化的趋势。2.平均利润率虽有下降趋势,但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平均利息率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由于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两类资本家对利润分割的结果,因而使利息率的决定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同时,传统习惯、法律规定、竞争等因素在利率的确定上都可直接起作用。

§3.3.2 古典的利率理论

古典的利率理论认为,利率决定于投资与储蓄的均衡点。投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储蓄是利率的递增函数。投资函数与储蓄函数共同决定了一个均衡的利率水平。当储蓄大于投资时,促使利率下降;当储蓄小于投资时,促使利率上升。只有储蓄者愿意提供的资金与投资者愿意借入的资金相等时,利率才会达到均衡水平。

§3.3.3 凯恩斯流动偏好利率理论

凯恩斯认为,利率是由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的数量决定的。货币需求又基本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他认为人们流动性偏好的动机有三个,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人们持有现金从而满足其交易和预防货币需求的量与利率无关,与收入正相关;而满足投机需要的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与收入无关。货币的供应是外生变量,由中央银行控制。

利率决定于货币的供求关系,是人们保持货币的欲望(货币需求)与现有货币数量间(货币供给)的均衡价格。

§3.3.4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罗伯逊认为,利率是由可贷资金的需求与决定供给的。可贷资金的需求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投资需求(I),二是货币贮藏的需求(△H)。这里影响市场利率的货币贮藏需求是当年货币贮藏的增加额。可贷资金的供给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储蓄(S),二是货币当局新增发的货币数量和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M)。

可贷资金理论认为,△H与I一样也是利率的递减函数;△M却不同于S,△M是货币当局调节货币流通的工具,是利率的外生变量,与利率无关。

可贷资金理论认为投资与储蓄决定自然利率;而市场利率则由可贷资金的供求关系来决定。均衡利率由I = S和△H =△M同时成立来决定,此时自然利率与市场利率相等。

§3.3.5 IS-LM模型的利率决定

由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首先提出、美国经济学家汉森加以发展而形成的IS-LM模型,IS-LM分析模型,是从整个市场全面均衡来讨论利率的决定机制的。该模型的理论基础有以下几点: 1. 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可分为两个领域,实际领域和货币领域。

2. 实际领域均衡的条件是投资I=储蓄 S,货币领域均衡的条件是货币需要L= 货 币供给 M,整个社会经济均衡必须在实际领域和货币领域同时达到均衡时才能实现。

3.投资是利率的反函数; 储蓄是收入的增函数。货币需求可按不同的需求动机分为两部分。其中,满足交易与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满足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反函数。货币供给在一定时期由货币当局确定,因而是经济的外生变量。

根据以上条件,必须在实际领域找出I和S相等的均衡点的轨迹,即

IS曲线;在货币领域找到L和M相等的均衡点的轨迹,即LM曲线。然后由这两条曲线所代表的两个领域同时达到均衡的点来决定利率和收入水平,此即IS-LM模型。

从IS-LM模型我们可得以下结论:均衡利率的大小取决于投资需求函数、储蓄函数、流动偏好即货币需求函数和货币供给量。当资本投资的边际效率提高,利率将上升;当边际储蓄倾向提高,利率将下降;当交易与预防的货币需求增强,即流动偏好增强时,利率将提高;当货币供给增加时,利率将降低。

§3.3.6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不同期限的利率之间的关系,这可用债券的回报率曲线来表示。目前解释不同期限债券利率之间关系的期限结构理论主要有:

1.预期理论。预期理论(Expectation Theory)最早由费雪在1896年9月提出的最古老的、最著名的、最容易应用的、定量化的期限结构理论,在资本市场上被广泛用作利率相关证券的定价依据。其基本观点是,利率曲线的形状是由人们对未来利率的预期所决定的,因此,对未来利率的预期是决定现有利率结构的主要因素;长期利率是预期未来短期利率的函数,长期利率等于当期短期利率与预期的未来短期利率之和的平均数。

2.流动性升水和偏好理论。流动性升水或偏好理论源自于凯恩斯(1936)和希克斯(J.R.Hicks,1946)的工作,卡尔博特森(J.M.Culbertson,1957)和范·霍恩(1965)也对预期理论进行了修正。

该理论认为,由于以下两个原因,短期债券的流动性比长期债券要高:第一,短期债券到期并获得清偿的期限较短;第二,市场变化导致的价格波动比长期债券要小得多,因而更易于定价。故持有长期债券存在风险,而且债券期限越长,风险就会越大。由于存在这种不确定性,以及考虑到投资者具有短期倾向且为风险厌恶(risk a-verrx),即投资者对高流动性投资比对低流动性投资更为偏好,3.市场分割理论。市场分割理论(market segmentation theory)首先由J.M.卡伯森在1957年提出,后经由莫迪利亚尼(Modigliani)和萨其(Suteh,1966)归纳整理发展。

该理论将不同期限的债券市场视为完全独立和分割的市场。由于市场是分割的,资金不能在长短期市场上自由移动,这样,各种期限债券的利率就由该种债券的供求决定,而不受其他期限债券预期回报率的影响,亦即收益率曲线的不同形状为不同期限债券的供求差异所决定。一般说来,投资者偏好期限较短、利率风险较小的债券。§3.4 利率的作用

§3.4.1 利率与资本积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的让渡就不能是无偿的,而必须是有偿的,这种有偿的手段就是利率。有了利率的存在,可使闲置资金者主动让渡资金的使用权,从而使社会能够聚集更多的资金。

§3.4.2

利率与经济调控

各国政府及金融管理当局常常利用利率手段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

1.利用利率可调节货币流通量,保证货币流通正常运行。

2.利用利率杠杆可以优化产业结构。

3.国家利用利率杠杆,调节国民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更加协调健康的发展。

4.当国际收支不平衡时,还可以通过利率杠杆来调节。§3.4.3 储蓄的利率弹性和投资的利率弹性

利率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于储蓄及投资的影响上。影响程度的大小,取决于储蓄的利率弹性与投资的利率弹性。

1.储蓄的利率弹性。利率对储蓄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利率的替代效应,二是利率的收入效应。一般来说,一个社会中总体上的储蓄利率弹性究竟是大是小,最终取决于上述方向相反的两种作用相互抵消的结果。3. 投资的利率弹性。影响投资变动的基本因素有二:一是利率,二是资本边际效率

即预期利润率。因此,利率变化对投资所起的作用,取决于企业对资本边际效益与市场利率的比较。4. §3.5 利率管理与利率自由化

§3.5.1 利率管理体制的概念与类型

利率管理体制是一国经济管理体制的组成部分,它规定了金融管理当局或中央银行的利率管理权限、范围和程度。各国采取的利率管理体制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国家集中管理;(2)市场自由决定;(3)国家管理与市场决定相结合。

§3.5.2 中国的利率管理体制及其变革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利率体制属高度管制型:利率由国务院统一制定,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1995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做出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后,我国将形成以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为核心,以同业拆借利率为中介目标利率,各种市场利率围绕其波动的完善的市场利率体系。

§3.5.3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趋势

从各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来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将利率提高到接近市场均衡状态的水平,保持经济、金融运行稳定;第二阶段的目标是通过扩大利率浮动范围,下放利率浮动权,以完善利率浮动机制;第三阶段的目标是通过增加金融交易品种,扩大交易规模,形成金融资产多样化,先在非存贷款金融交易中实现利率自由化,然后通过这些金融交易与银行存、贷款业务的竞争,促使银行先放开贷款利率,再放开存款利率,最终实现利率市场化。

中国人民银行提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次序,那就是:先外币,后本币;先农村,后城镇;先贷款,后存款;先大额,后小额。

近年来,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实践:

1. 结合中国国情,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推进货币市场的发展。2. 进一步扩大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

3.放开外币利率。

§3.5.4 我国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 1. 利率市场化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

2.利率市场化是顺利实施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在要求。3.利率市场化是治理通货膨胀的急切选择。

§3.5.5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具体措施

1. 利率管理由指令性集中管理转向导向型弹性管理,逐步放松利率管制。2. 逐步提高利率水平,完善利率结构。

3.健全经济主体的利益和风险机制,提高利率弹性。4.为利率市场化创造一个良好环境。

第4章 金融市场

§4.1 金融市场概述

§4.1.1 金融市场概念

金融市场,通常是指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

金融市场包括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两部分。金融市场从其包容的范围看,有广义、狭义之分。

金融市场的组成机构包括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专业银行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市场参加者包括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事业单位及广大居民个人。市场管理者一般是中央银行或专设的市场监管机构。

§4.1.2 金融市场分类

金融市场可以根据不同标准分类:

1.根据资本借贷及有价证券期限分类,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

2.根据交易对象分类,分为商业票据市场、大额存单市场、国库券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基金市场、银行存贷款市场、外汇黄金市场。

3.根据交易交割方式分类,分为现货市场、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

4.根据金融交易的地理范围分类,分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4.1.3 金融市场的功能

1. 调剂资本余缺,便利筹资与投资。

2. 提高资本效率。

3. 促进资本流动,调节国民经济。4. 有利于金融机构资产经营。

5.有利于以市场化方式实施货币政策。

§4.2 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是1年以下期限的短期金融市场。这个市场的主要功能是保持金融资产的流动性,随时转换成现实的货币。

§4.2.1 货币市场资金供求者 1.政府

2.企业 3.商业银行

4.其他金融机构

5.证券商

6.居民家庭或个人。

7.中央银行

§4.2.2 货币市场结构及其内容

1. 同业拆借市场。它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间为解决短期资金的余缺而相互调剂融通的 市场。

2. 票据市场。票据市场是指商业票的承兑、抵押、贴现等活动所形成的市场。

商业票据的承兑是一种付款承诺行为。其中银行承兑汇票是货币市场上的重要交工具。

贴现(Discount)是一种票据买卖行为。经银行承兑后的汇票可以在货币市场上以贴现方式获得现款。

3. 国库券市场。国库券市场是指国库券的发行、转让、贴现及偿还等所形成的市场 4.大额存单市场(CDM)。是指大面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发行、转让等所形成的市场。

§4.3 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Capital Market)是长期资金市场。一般可将资本市场视同或侧重在证券市场。

所谓证券市场,是指按照市场法则从事法律认可的有价证券的发行、转让等活动所形成的市场。按照证券交易的性质和特点,证券市场可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一级市场是有价证券的初始发行市场,也称初级市场或原始市场。二级市场是已发行的证券转让交易市场,也称流通市场或次级市场。§4.3.1 有价证券

有价证券是指那些能够为其持有者定期带来收益,并能转让流通的资本所有权或债权证书。通常所说的有价证券指期限在1年以上的债券及股票,它是资本市场金融工具的基本形式。

1.股票。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筹集资本时所发行的一种法律认可的代表股份资本的所有权证书,它是资本股份的证券形式。

我们通常所见的股票,一般是记名的、有票面金额的普通股和优先股。(1)普通股。普通股是具有一般股东权益的股票。

(2)优先股。优先股是在股东权益方面具有某些优先权的股票。

2.债券。债券是投资者凭以定期获得利息、到期取还本金的债权证书。根据发行主体不同主要:(1)中长期政府债券。包括国家公债及其他中长期政府债券。

(2)公司债券。公司债券是企业按法定程序向社会发行的债务凭证。

(3)金融债券。金融债券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为筹集信贷资金而向社会发行的债务凭证。

§4.3.2 证券的发行

1.前期准备。

2.选择、确定证券承销机构。

3.承销机构选择有利时机销售证券。

4.选择证券销售方式。

§4.3.3 证券交易系统 1. 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证券交易所是集中进行证券交易的场所。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形式有会员制和公司制两种。2. 非交易所交易系统。非交易所交易系统亦即场外市场、店头市场、柜台市场或电 话市场。现在有所谓第三市场和第四市场,实际上都属于非交易所交易系统。§4.3.4 证券交易方式

1. 现货交易。亦称现款交易,即以现款买卖有价证券。一般要求买卖成交后立即交 割(券款结算)。

2. 信用交易。又称保证金信用交易,是指证券商对投资者贷款或贷券,使投资者得 以完成证券交易的方式。

3. 期货交易。现货交易的对称。它是指证券买卖成交后,按双方契约规定的价格,在约定的时间(30天、60天、90天)进行交割的证券买卖活动。

4. 期权交易(Option)。也称为选择权,实际上是一种与专门交易商签订的契约,规

定持有者(购买者)有权在一定期限内按交易双方商订的“协定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证券。5. 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交易。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交易中买卖的不是股票,而是股价 指数,故称之为“没有股票的股票交易”。

§4.3.5 证券价格的决定

1. 证券市场价格决定的一般规律是:有价证券的市场价格取决于有价证券的收益与 银行利率的对比关系,它与自身的收益成正比,与银行利率成反比。

2.股票市场价格的决定

除有价证券市场价格的一般规律外,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主要有:

1)经济因素。这是影响股价的最基本的因素。包括宏观经济、行业及公司因素。

2)政治因素。指足以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国内外政治事件、活动以及政府的政策、措施、法令等。

3)技术操作因素。或称投机操作因素。指重视利益的投资(机)者,为从股价变动中获得利益而进行的技术操作。4)心理因素。投资者的心理变化对股价影响很大。5)自然因素。

3.债券市场价格的决定。债券的价格是同债券的收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按目前的市场利率水平,未来的一笔货币收入现在值多少钱。这未来的货币的收入额叫做债券的期终价值,简称期值。而用当前的市场利率将期值折算成的现在价值叫做债券的现值。若以S代表债券的期值,i代表市场利率,t代表偿还期限,则债券价格的一般公式为:

事实上,债券价格除受市场利率这一主要因素影响之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债券发行主体性质及债券类型、由各种其他因素引起的供求状况的影响。§4.4 基金市场

§4.4.1 基金与基金市场的概念

1.基金即投资基金,是通过发行基金股份或收益凭证,将投资者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由专业管理人员分散投资于股票、债券或其他金融资产,并将投资收益分配给基金持有者的一种融资活动,同时也是指从事这类活动的金融中介机构。基金市场。指各类基金的发行、赎回及转让所形成的市场。

2.投资基金的特征:(1)经营成本低。

(2)分散投资降低了投资风险。

(3)专家管理增加了投资收益机会。(3)服务专业化。

(4)投资者按投资比例享受投资收益。

§4.4.2 基金的种类

1.按组织形式和法律地位划分,可分为契约型和公司型基金。

2.按基金的受益凭证是否可赎回划分,可分为开放型和封闭型基金。

3.按基金投资对象的不同划分,可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专门基金、衍生基金或杠杆基金、对冲基金与套利基金、雨伞基金及基金中的基金。

4.按投资目的的不同划分,可分为成长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

5.按投资计划所编定的证券资产内容是否可以变更划分,可分为固定型、融通型和半固定型基金。

另外按投资基金投资的有价证券的风险高低划分,还可分为高风险基金、中等风险基金和低风险基金;按买卖基金证券是否需要投资者支付手续费划分,可分为收费基金和不收费基金;按资金来源渠道的不同,可分为海外基金和国内基金等。

§4.4.3基金及其市场运作 1. 投资基金设立的步骤:

⑴ 物色基金发起人,确定基金性质。⑵ 制定基金文件,向主管机关报批。⑶ 发布基金招募说明书,发售基金券。2.投资基金的交易。

(1)封闭型基金的转让。

(2)开放型基金的赎回。

(3)投资基金的变更和终止。§4.5 外汇与黄金市场 §4.5.1 外汇市场

外汇市场,简言之是专门从事外汇买卖的场所或活动。外汇市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外汇市场是指银行间的外汇交易,通常被称为批发外汇市场(Wholesale Market)。广义的外汇市场是指由各国中央银行、外汇银行、外汇经纪人及客户组成的外汇买卖、经营活动的总和。包括上述批发市场以及银行同企业、个人间外汇买卖的零售市场(Refail Market)。

1.市场分类

(1)根据市场形态划分,外汇市场包括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2)根据市场交易主体及业务活动方式划分,外汇市场包括国内外汇市场和国际外汇市场。

2.市场主体(1)外汇银行(2)外汇经纪人(3)外汇交易商

(4)进出口商及其他外汇供求客户(5)中央银行

3.市场交易方式

(1)即期外汇交易(Spot Exchange Transaction)。又称现货交易,指在外汇买卖成 交后当日或第二个营业日内进行清偿交割的外汇交易方式。

(2)远期外汇交易(Forward Exchange Transaction)。指在外汇买卖成交一段时间

后,再按双方预先约定交易的货币、数额和汇价进行清算交割的一种外汇交易方式。远期交易的期限一般是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或1年,最常见的是3个月。

(3)掉期外汇交易。指某一种货币在被买人(卖出)的同时即被卖出(买入),所买人(卖出)和卖出(买入)的货币金额相等但期限不同,或一个为即期一个为远期,或为两个不同期限的远期。

(4)套汇交易。指利用各外汇市场汇率的差别,贱买贵卖,获取地区间外汇差价收益的交易活动。

(5)套利交易。指利用国际间存在的利率差异交易获利,又称“利息套汇”。套利活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不抛补套利”,二是“抛补套利”。

(5)外汇期权交易。指远期外汇买卖权利的交易。外汇期权交易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买方期权,另一是卖方期权。§4.5.2 黄金市场

黄金市场是专门集中进行黄金买卖的交易中心、场所或活动。1. 市场分类

(1)根据对国际黄金市场影响程度,可分为国际性黄金市场与区域性黄金市场。(2)根据交易结算的期限,可分为黄金现货交易市场和黄金期货交易市场。(3)根据管理程度,可分为自由黄金交易市场与限制性黄金交易市场。

2. 市场主体。在黄金市场上,供应方(卖方)主要有:(1)产金国的黄金生产企业。(2)拥有待售黄金的集团和个人。(3)各国中央银行。(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5)做“空头”生意的黄金投机商。黄金市场需求方(买方)主 要有:(1)欲增加储备资产的各国中央银行及国际金融机构。(2)以黄金做工业用途的企业。(3)为保值及投资的黄金购买者。(4)做“多头”生意的黄金投机商等。

3.市场交易方式

(1)黄金市场交易方式按其交割期限特点,可分为现货交易与期货交易。(2)根据交易黄金的转移方式特点,可分为:①账面划拨。②实物交易。③金币交 易。④黄金券交易。§4.6 金融市场创新

§4.6.1金融市场创新的动因

1.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金融创新提供了技术基础。2. 金融管制放松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制度环境。3. 规避风险,提高效率是金融创新的基本动因。

§4.6.2 欧洲货币市场

欧洲货币泛指存放于某一国境外银行的该国货币。欧洲货币市场即在某种货币发行国国境之外从事该种货币借贷的市场。

1. 欧洲货币市场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2.欧洲货币市场的类型。按其在岸业务与离岸业务的关系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体型、分离型、走账型或簿记型。3.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

⑴ 市场范围广阔,不受地理限制,交易规模巨大,交易品种、币种繁多。⑵ 经营自由,一般不受所在国金融当局的管制。

⑶ 利率结构独特,存款利率相对高,贷款利率相对低,利差小,因而对存贷方都有吸引力。4.欧洲货币市场的业务活动。⑴ 欧洲货币市场的资金来源 ⑵ 欧洲货币市场的资金运用 ⑶ 欧洲货币市场的借贷方式 §4.6.3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金融衍生工具,又称衍生证券、衍生产品,是指其价值依赖于基本标的资产价格的金融工具,如期货、期权、互换等。从本质上看,金融衍生品都是一系列远期合约的组合。

1.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迅猛发展的原因。首先,防范金融风险。再次,信息和交

易成本的降低。再次,公司和个人更加关心资产的流动性。最后,降低代理成本的需要。2.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种类。

⑴按合约类型的标准分类,主要有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四种类型。

⑵ 按相关资产的标准分类。可以分为货币或利率衍生工具、利率衍生工具、股票衍生工具。⑶ 按衍生次序的标准分类。可分为一般衍生工具、混合工具、复杂衍生工具。

⑷ 按交易场所的标准。按金融衍生工具是否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可分为场内工具和场外工具。

§4.6.4 市场创新与金融工程

1.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狭义的讲就是设计、开发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的过程,特别是指设计、开发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前所未有的、具有特殊性能要求的新型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2.金融工程的作用表现在:

(1)金融工程为金融市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新型金融工具,使投资者拥有更为灵活的手段进行收益和风险的权衡。(2)提高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降低交易成本。(3)金融工程促进了金融市场的证券化趋势。(4)强化了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核心作用。

§4.7 金融市场全球化

§4.7.1金融市场全球化的基础

1.金融管制的放松。

2.现代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为金融全球化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3.金融创新的影响。

4.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4.7.2金融市场全球化引发的问题

1.加大了国际金融风险防范的难度,对金融体系稳定性造成潜在威胁。

2.金融全球化给金融当局的货币政策操作带来困难,削弱了国别宏观经济政策 效应。

3.国际证券资本更多地流入工业国家的证券市场,导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证券 资本呈下降趋势。

4.加大了各国金融监管的难度。

§4.7.3金融市场全球化与金融安全

所谓金融安全,简而言之就是货币资金融通的安全,凡是与货币流通以及信用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都属于金融安全范畴。构筑全球金融安全网需考虑一下几点:

1.构筑金融安全网的根本是实现国内企业与金融机构、主权国家以及一体化组织三个层次的稳健发展。(1)经济区域一体化组织内部的均衡发展。

(2)主权国家经济的稳步发展。

(3)企业和金融体系的稳健发展。

2.构筑金融安全网的有效途径是对资本流动实施强有力的调控和监管。(1)金融对外开放和放开资本项目必须适时、稳妥、有序。(2)严格控制资本的非法流出入。

3.从国际层次来看,经济一体化下的金融安全需要各国加强国际政策协调,共同努力,改革现行国际金融体制。

第5章

金融机构体系

§5.1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机构体系 §5.1.1 金融机构体系概述

金融机构泛指从事金融业务、协调金融关系、维护金融体系正常运行的机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体系一般包括:货币金融政策、制度的制定及执行机构;金融业务的经营机构;金融活动的监督管理机构。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包括:中央银行与政策性专业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全国及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外国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构成了我国金融的决策及执行、业务经营及监管机构体系。§5.1.2 政策性专业银行

政策性专业银行是相对于商业银行及商业性专业银行而言的。它是政府出于特定目的设立,或由政府施以较大干预,以完成政府的特定任务,满足整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设立的专业银行。

1.开发银行。开发银行(Development Bank)系指专门为经济开发提供长期投资性贷款的银行。广义上的开发银行包括三大类。第一类,全球性开发银行。第二类,区域性开发银行。第三类,本国性开发银行。

开发银行一般是一国政府为满足国内经济建设长期开发性投资需要设立的。各国开发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投资及发行国内债券。

2. 农业银行。农业银行(Agriculture Bank)系指专门向农业提供信贷及其相关金

融服务的银行。农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来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完全由政府拨款,另一种是由国家提供初创资金,以后通过发行债券、股票以及国外借款等形式筹措长期资金。

3.进出口银行。进出口银行系指专门为本国商品进出口提供信贷及其相关服务的银行。这类银行通常是政府的金融机构,也有半官方性质者。§5.1.3 商业性专业银行

商业性专业银行是相对一般性商业银行及政策性专业银行而言的。商业性专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从事专门性金融业务的银行。这类银行主要包括储蓄银行、投资银行、抵押银行。还包括商业性农业银行和商业性外贸银行。

1.储蓄银行。储蓄银行(Saving Bank)泛指专门办理居民储蓄业务并以储蓄存款作为主要资金来源的银行或金融机构。

储蓄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居民储蓄存款。其资金运用主要包括投资政府债券、公司股票及债券、发放抵押贷款、对个人提供分期付款的消费信贷、对市政机构发放贷款等方面,剩余资金转存商业银行生息。2. 投资银行。投资银行是专门经营对工商企业投资和长期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

投资银行的资金主要是通过发行本行股票和债券筹集的。有些国家如英国允许投资银行接受大额定期存单。此外,这类银行也可以向其他银行取得贷款。投资银行的业务主要有以下方面。(1)公司融资。

(2)为公司股票及债券的发行提供咨询、担保服务,并代理发行或包销股票及债券。

(3)参与公司的创建、改组及投资活动,为公司的设立、合并、收购、调整及投资财务等提供服务。(3)充当政府机构筹资顾问,包销本国及外国债券。

(5)参与货币市场活动,从事银行大额存单、承兑汇票、国库券、公债的买卖业务。3. 抵押银行。抵押银行(Mortgage Bank)即不动产抵押银行,泛指专门经营土地、房 屋等不动产抵押放款的长期信用机构。

抵押银行的资金通过发行不动产抵押证券筹集,同时也吸收存款,但存款占全部资金来源的比重不大。贷款业务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土地为抵押品的贷款。另一类是以城市房屋等不动产为抵押品的贷款。§5.1.4 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泛指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及其他专业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或金融公司、租赁公司、农村及城市信用合作社、投资基金等等。1. 保险公司。保险公司(Insurance Company)是经营保险业务的金融机构。它的主要经 营活动包括财产、人身、责任、信用等方面的保险与再保险业务及其他金融业务。

2.证券公司。证券公司是指专门从事各种有价证券经营及相关业务的金融机构。在许多国家,证券公司与投资银行是同一类机构,经营的业务大体相同。

3.信托投资公司。信托投资公司(Trust Investment Company)也称信托公司。它是以资金及其他财产为信托标的,根据委托者的意愿,以受托人的身份管理及运用信托资财的金融机构。

4.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是美国、日本、韩国等一些国家,对从金融机构中剥离出的不良资产实施公司化经营而设立的专业金融机构。

5.财务公司。财务公司(Finance Houses)也称金融公司,指以经营消费信贷及工商企业信贷为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4. 租赁公司。现代租赁公司是指专门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机构。它是融资 与融物为一个统一过程的信用活动。

7.信用合作社。信用合作社(Credit Co-ops or Credit Union)是由社员自愿集资结合而成的互助合作性金融机构。

8.基金组织。基金组织是指筹集、管理、运用某种专门基金的金融机构。比较重要的基金组织主要有两类,即养老(退休)基金组织和互助基金组织。§5.1.5金融监管机构

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机构设置不尽相同。美国由美联储负责监管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而银行、证券、保险分别由其他监管部门监管;英国、日本、瑞典、澳大利亚等国,则将银行、证券、保险统一与非中央银行的单一的金融监管机构;韩国由中央银行同时负责货币政策和银行、证券、保险的监管;多数欧元区国家则将银行、证券、保险的监管从中央银行中分离出去。2003年4月29日,银监会的成立使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局面正式形成。我国金融业实行分别由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监管银行、证券、保险的金融监管制度。§5.2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

§5.2.1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概述

国际金融机构泛指从事国际金融业务,协调国际金融关系,维护国际货币、信用体系正常运作的超国家机构。1. 国际金融机构的产生和发展。国际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发展是同世界政治 经济情况及其变化密切相关的。

2. 国际金融机构的分类。国际金融机构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全球性金融机

构。②区域性金融机构。具体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是联合国附属的区域性金融机构,另一类是真正意义上的地区性金融机构。

3.国际金融机构的主要作用是:①提供短期资金,调节国际收支逆差,缓解国际支付危机。②提供中长期发展资金,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③稳定汇率,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④创造出新的结算手段,解决发展中国家国际结算手段匮乏的矛盾。总之,国际金融机构在促进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稳定国际金融、发展世界经济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2.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及宗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根据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成立的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中明确了该组织的宗旨是:①为会员国提供一个常设的国际货币机构,促进国际货币合作。②促进国际贸易均衡发展,以维持和提高就业水平和实际收入,发展各国的生产能力。③促进汇率的稳定和维持各国有秩序的外汇安排,以避免竞争性的货币贬值。④协助建立各国间经常性交易的多边支付制度,并设法消除妨碍世界贸易发展的外汇管制。⑤在临时性基础上和具有充分保障的条件下,为会员国融通资金,使之在无需采取有损于本国及国际经济繁荣措施的情况下,纠正国际收支的不平衡。⑥努力缩短和减轻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持续时间及程度。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活动:(1)汇率监督。(2)磋商与协商。(3)国际储备创造。(4)金融贷款。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来源与运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会员国缴纳的份额。基金组织资金运用中的贷款的种类主要包括:①普遍贷款(Normal Credit Tranche)。②中期贷款(extended facility)。③补充贷款(Supplementary Credit Facility)。④出口波动补偿贷款(Compensatory Financing Facility)。⑥信托基金贷款(Trust fund faciliy)。

§5.2.3 世界银行集团

1.世界银行。世界银行(全称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是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密切联系、相互配合的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也是布雷森林体系的产物。世界银行成立于1945年12月,世界银行的宗旨是:①与其他国际机构合作,为生产性投资提供长期贷款,协助会员国的复兴与开发,并鼓励不发达国家开发生产与资源。②通过保证或参与私人贷款和私人投资的方式,促进私人对外投资。③用鼓励国际投资以开发会员国生产资源的方法,促进国际贸易的长期平衡发展,维持国际收支平衡。④在提供借贷款保证时,应同其他方面的贷款相配合。

世界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会员国交纳的股金。二是借款。三是通过将贷出款项的债权转让私人投资者(主要是商业银行),收回一部分资金。此外,银行利润也构成其资金来源的一个部分。世界银行的资金运用,主要是通过长期贷款和投资解决会员国战后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资金需要。1948年以后,贷款转向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提供开发资金。贷款方式有两类,第一类是按收入组别分配资金,贷款的主要对象是中等收入国家。第二类是按经济部门分配资金,重点是各种基础设施,如公路、电信、港口、动力设备及能源开发等。世界银行贷款总额中的主导部分是部门和项目贷款。

2.国际开发协会。通常所讲的世界银行是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与国际开发协会的总称。国际开发协会成立于1960年9月24日,主要是对更为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优惠贷款,作为世界银行贷款的补充,以促进这些国家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

国际开发协会的资金来源包括:①会员国认缴的股本。②“补充资金”。根据协会规定,会员国在一定时期内还须认缴一部分资金作为补充,以保证协会的资金来源。③世界银行拨款。④协会自身的经营利润。

国际开发协会的信贷只给予政府,信贷一般针对特定项目,比较集中在农业开发项目上,其次用于较长时期才能见效或难以用收入效益表示的项目,如教育及人力资源的开发等。

3.国际金融公司。国际金融公司于1956年7月24日正式成立。公司宗旨是:专门对会员国私人企业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等项目提供资金,促进不发达国家中私营经济的增长及其市场的发展。

国际金融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是会员国认缴的股本。公司的主要活动是对会员国私人企业贷款,公司还可以对企业直接投资入股,投资对象一般是发展中国家的私营企业。§5.2.4 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 1. 亚洲开发银行

(1)设立、宗旨及任务。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ADB)是一家仅

次于世界银行的第二大开发性国际金融机构,也是亚太地区最大的政府间金融机构。亚洲开发银行于1966年11月24日成立。亚行的主要任务是:①促进为开发目的而在本地区进行的公私资本投资。②利用亚行拥的资金,为本地区的发展中成员国提供资金支持。其中特别考虑本地区较小或较不发达成员国的需要。③帮助本地区成员国协调其发展政策和计划,并为拟订、资助和执行发展项目和计划提供技术援助。④以适当方式同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以及参加本地区开发基金投资的国际公共组织、其他国际机构和各国公司进行合作。

(2)资金来源与运用。亚行的资金来源包括普通资金(Ordinary Capital Resources)、亚洲开发基金(Asian Development Fund)、技术援助特别基金(Technical Assistance Special Fund)、日本特别基金(Japan Special Fund)及联合金融资金(CO-financing)。亚行资金运用的主要形式是贷款。贷款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用普通资金发放的普通贷款(称硬贷款)。另一类是用特别基金发放的特别贷款(称软贷款)。

2. 非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Africa Development Bank-AFDB)是非洲国家创办的

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成立于1964年9月。非行的宗旨是为成员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资金,协助非洲大陆制定总体发展战略,协调各国的发展计划,以便逐步实现“非洲经济一体化”。

非行的资金主要由成员国认缴股本构成。此外,向国际金融市场借款,发达国家的捐款及非行的经营利润也构成了非行的资金来源。非行的贷款业务分为普通贷款和特种贷款。

3.泛美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LADB)是以美国和拉美国家为主,联合一些西方国家和前南斯拉夫合办的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1960年正式营业。泛行的宗旨是动员美洲内外资金,为拉美成员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项目贷款和技术援助,以促进拉美经济的发展和“泛美体制”的实现。

泛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成员国认缴的股本和借款两大部分。此外,该行的净收入以及用成员国实足捐款设立的特别业务基金(Fund for special operations)也构成了泛行资金来源。泛行的资金主要运用于成员国的项目贷款,这是该行的主要业务活动。

§5.2.5 国际清算银行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

国际清算银行于1930年5月在瑞士的巴塞尔正式营业,是国际上唯一办理中央银行业务的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各国中央银行的合作并为国际金融的运营提供便利。

国际清算银行的专门委员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1974年9月,由国际清算银行发起,十国集团和瑞士的中央银行行长在瑞士的巴塞尔开会,首次讨论跨国银行的国际监督与管理问题,1975年2月成立了常设机构--银行管理和监督行动委员会(Committee on Banking Regulation and Supervisory Practices),简称巴塞尔委员会。1975年9月26日,委员会第一个契约型文件--《对银行的外国机构的监督》(Supervision of Banks' Foreign Establishment,简称《巴塞尔协议--Basle Concordat》)出台,标志着国际银行业协调监管的开始。可以这样说,以国际银行业监管为核心的巴塞尔体系,正在促成国际银行业统一监管框架的形成。

第6章 商业银行

§6.1商业银行概述

§6.1.1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1.商业银行的产生。商业银行的产生与货币兑换、保管、借贷是分不开的。现代资本主义银行是通过两条途径产生的:一是由旧式高利贷性质的银行逐渐适应新的经济条件而转变为资本主义银行;二是按资本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股份制银行。

2.商业银行发展的模式。

(1)以英国为代表的传统模式的商业银行。

(2)以德国为代表的综合式的商业银行。

3.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1)混业经营趋势。(2)经营手段电子化。

(3)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

(4)资产证券化。

(5)国际银行的并购与扩张风潮。

(6)注重市场营销。

§6.1.2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1.商业银行的性质。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首先,商业银行具有一般的企业特征。其次,商业银行是特殊的企业。

第三,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

2.商业银行的职能。商业银行的性质决定了其职能作用,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具有以下职能:

(1)信用中介职能

(2)支付中介职能

(3)信用创造职能

(4)金融服务职能

(5)调节经济职能

§6.1.3 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

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是一个国家用法律形式所确定的该国商业银行体系、结构及组成这一体系的原则的总和。1.商业银行组织制度建立的基本原则

一是公平竞争原则。二是安全稳健原则。三是规模适度的原则。

3.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形式。(1)单元制(2)分行制(3)持股公司制

(4)连锁银行制

§6.2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是衡量银行经营状况和进行银行管理的基本依据。要了解和掌握商业银行业务的最佳途径就是研究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是综合反映其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状况的财务报表、由资产方和负债方两部分构成。

§6.2.1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

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反映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及对他人的负债,其主要内容有:

1.资本项目。(1)股本。

(2)银行盈余。(3)债务资本。(4)储备金。

2.存款负债。

3.借入负债。

4.其他负债。

§6.2.2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

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反映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及对他人的债权。资产方的主要科目:(1)现金资产。(2)贷款(3)证券投资(4)其他资产

§6.3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是形成商业银行主要资金来源的业务,是其最基本、最主要的业务。在商业银行的全部资金来源中90%以上来自于负债。商业银行的负债主要由存款、借入款和其他负债组成。§6.3.1 存款负债 1.交易存款。

(1)活期存款。

(2)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OWs)。

(3)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Supper-NOWs)。(4)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5)自动转账服务账户(ATS)。2.非交易存款。(1)储蓄存款。(2)定期存款。

§6.3.2借入负债 1.同业拆借。2.中央银行借款。3回购协议。

4.欧洲货币市场借款。5.发行中长期债券。

§6.4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亦称“授信业务”,是指商业银行资金运用业务,主要分为放款业务和投资业务两大类。

§6.4.1 放款业务

1.按贷款期限划分,可分为活期贷款、定期贷款和透支三大类。

2.按贷款的保障条件分类,可分为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票据贴现。

3.按贷款的偿还方式分类,可分为一次性偿还和分期偿还两种方式。

4.按贷款质量分类,可分为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等五类。

5.按贷款用途分类。

(1)按照贷款对象的部门分类,分为工业贷款、农业贷款、商业贷款、科技贷款和消费贷款。(2)按照贷款的具体用途分类,一般分为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金贷款。§6.4.2 证券投资业务 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运用其资金购买有价证券的活动。商业银行投资的有价证券主要是国库券、中长期国债、政府机构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及公司债券。

§6.5商业银行表外业务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表外业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那些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关系密切,并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经营活动。广义的表外业务则除了狭义的表外业务,还包括结算、代理、咨询等无风险的经营活动,这类业务通常被称为中间业务。

§6.5.1狭义的表外业务 1.担保和类似的或有负债。2.承诺。

3.与利率或汇率有关的或有项目。

§6.5.2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包括

1.结算业务。

2.代理业务。3.信托业务。4.租赁业务。

5.银行卡业务。6.信息咨询业务。

§6.6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是指对银行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进行科学的协调和管理,以实现在保证资金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获得尽可能多的盈利的战略目标。§6.6.1资产负债管理的原则 1.商业银行经营的特点(1)高负债率。(2)高风险性。

(3)监督管制的严格性。2.商业银行经营原则

(1)安全性原则(2)流动性原则

(3)盈利性原则

(4)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权衡的原则。§6.6.2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变

1.资产管理理论

(1)商业性贷款理论。又称真实票据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银行资金来源主要是吸收流动性很强的活期存款,银行经营的首要宗旨是满足客户兑现的要求,所以,商业银行必须保持资产的高流动性,才能确保不会因为流动性不足给银行带来经营风险。因此,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应主要集中于以真实票据为基础的短期自偿性贷款,以保持与资金来源高度流动性相适应的资产的高度流动性。短期自偿性贷款主要指的是短期的工商业流动资金贷款。

(2)转移理论。又称转换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银行保持资产流动性的关键在于资产的变现能力,因而不必将资产业务局限于短期自偿性贷款上,也可以将资金的一部分投资于具有转让条件的证券上,作为银行资产的二级准备,在满足存款支付时,把证券迅速而无损地转让出去,兑换成现金,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3)预期收入理论。一种关于资产选择的理论,它在商业性贷款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银行资产业务的选择范围。这一理论认为:贷款的偿还或证券的变现能力,取决于将来的收入即预期收入。如果将来收入没有保证,即使是短期贷款也可能发生坏帐或到期不能收回的风险;如果将来的收入有保证,即便是长期放款,仍可以按期收回,保证其流动性。只要预期收入有保证,商业银行不仅可以发放短期商业性贷款,还可以发放中长期贷款和非生产性消费贷款。

2.负债管理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认为:银行资金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强化资产管理获得,还可以通过灵活地调剂负债达到目的。商业银行保持资金的流动性无需经常保有大量的高流动性资产,通过发展主动型负债的形式,扩大筹集资金的渠道和途径,也能够满足多样化的资金需求,以向外借款的方式也能够保持银行资金的流动性。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流动性问题。(2)风险控制问题。(3)资产与负债的对称。§6.6.3资产负债管理方法

1.资产管理方法。资产管理方法的理论依据是资产管理理论,它主要包括:

(1)资金总库法。又称资金汇集法,或者资金集中法。这一方法的基本操作程序是:由银行将来自各种渠道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一个“资金池”或称作资金总库,将“资金池”中的资金视为同质的单一来源,然后将其按照资产流动性的大小进行梯次分配。

(2)资金分配法。又称资金配置法、资金转换法。这种理论认为,资产的流动性和分配的数量与获得的资金来源有关。也就是按照不同资金来源的流动性和法定准备金的要求,决定资产的分配方法和分配比例,建立资产项目与负债项目的对应关系,把各种资金来源按照周转速度和法定准备金的要求,分别按不同的比重分配到不同的资产形式中去。

(3)线性规划法。线性规划法(Linear Programming Approach)的主要内容是:首先建立目标函数,然后确定制约银行资产分配的限制因素作为约束条件,最后求出目标函数达到最大的一组解,作为银行进行资金配置的最佳状态。

2.负债管理方法。负债管理方法的核心内容是银行通过从市场借入资金,调整负债流动性需要来满足资产的需要,以此来扩大负债与资产的规模。负债管理方法主要包括两种:

(1)储备头寸管理方法是指银行借入资金补足一级储备,以满足存款提取和贷款要 求,通过营运头寸调度来保持高收益、低流动性的资产。

(2)全面负债管理方法又称纯负债管理方法,是银行通过借入外来资金持续扩大资产负债规模的方法。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方法。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方法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对资产负债进行组合而获取相当收益并承担一定风险的管理方法。它主要是应用经济模型来综合协调与管理银行的资产和负债,所用的经济模型主要是融资缺口模型(Funding Gap Model)和持续期缺口模型(Duration Gap Model)。

第7章 中央银行

§7.1

中央银行概述

§7.1.1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1.设立中央银行的客观必要性(1)统一银行券发行的需要。(2)统一票据清算的需要。(3)稳定信用体系的需要。(4)金融监管的需要。

2.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中央银行的形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一般的商业银行演变而成;另一种则是在政府的设计下直接为担负中央银行职能而设立的。§7.1.2中央银行的类型 1.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类型(1)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

(2)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3)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4)准中央银行制度

2.中央银行的资本组成类型

(1)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2)资本为公私混合所有的中央银行

(3)全部股份非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4)资本为多国共有的中央银行 §7.1.3 各国中央银行比较

1.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的中央银行

(1)美国的中央银行联邦储备系统。美国的中央银行联邦储备系统正式成 立于1914年。在中央一级设立联邦储备理事会,并有专门为其服务的若干职能部门;在地方一级设立联邦储备银行。

(2)英国的中央银行。英国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成立于1694年,总行 设在伦敦,下设国库委员会、监察委员会等5个职能机构。

(3)法国的中央银行。法国的中央银行是法兰西银行,成立于1808年,总行设在巴黎,并在全国各主要城市设有分行和办事处。

(4)日本的中央银行。日本的中央银行为日本银行,成立于1882年,总行设在东京,在全国47个都、道、府、县设有分行和办事处。

以上银行实行的都是单一式的银行制度。2.欧洲、非洲国家的中央银行

(1)欧洲中央银行。欧洲中央银行是一个典型的跨国中央银行。从1999年1月1日起,单一货币--欧元以支票、信用卡、电子钱包、股票和债券方式流通,欧洲中央银行正式开始运作,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从2002年开始,欧元钞票和硬币进入流通,取代所有货币联盟参加国的货币。

欧洲央行的基本职责是制定和实施欧洲货币联盟内统一的货币政策。从制度架构上讲,欧洲中央银行由两个层次组成:一是欧洲中央银行本身,二是欧洲中央银行体系。后者除欧洲中央银行外,还包括所有参加欧元区成员国的中央银行,类似联席会议。

(2)西非货币联盟、中非货币联盟。西非货币联盟(West African Monetary Union)最初建立于1962年5月12日,当时由非洲西部的塞内加尔、尼日尔、贝宁、科特迪瓦、布基纳法索、马里、毛里塔尼亚等7个成员国组成。1962年11月1日西非货币联盟成立了“西非国家中央银行”,作为成员国的中央银行。

中非货币联盟(Central African Monetary Area)由喀麦隆、乍得、刚果、加蓬和中非共和国5个成员国组成,1973年4月1日中非货币联盟成立了共同的中央银行,称为“中非国家银行”,总行设在喀麦隆首都雅温得,发行共同的货币“中非金融合作法郎”。

西非货币联盟、中非货币联盟都属于跨国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

3.香港、新加坡的中央银行。中国香港没有设立中央银行。在货币制度方面,港币发行由渣打银行、汇丰银行和中国银行香港分行负责,实行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1993年4月1日香港成立了金融管理局,集中行使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和支付体系管理职能。

新加坡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而是设立了金融管理局和货币发行局两个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共同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新加坡的金融管理局负责制定货币政策和金融业发展政策,监管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执行除货币发行外中央银行的所有其他职能。新加坡的货币发行局主要负责发行货币和保管发行准备金。另外,新加坡政府还设立了投资局和中央公积金局等政府机构,共同行使中央银行的部分职能。香港、新加坡实行的是准中央银行制度。§7.2

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作用

§7.2.1 中央银行的性质

中央银行的性质一般表述为,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1.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

2.中央银行是管理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7.2.2 中央银行的职能

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所谓“发行的银行”,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二是指中央银行必须以维护本国货币的正常流通与币值稳定为宗旨。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所谓“银行的银行”,其一,是指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不是一般企业和个人,而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特定的政府部门;其二,中央银行与其业务对象之间的业务往来仍具有“存、贷、汇”业务的特征;其三,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支持、服务的同时,对其进行管理。

3.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是指:一方面代表国家制定并执行有关金融法规、代表国家监督管理和干预各项有关经济和金融活动,另一方面还为国家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7.2.3 中央银行的作用

1.现代经济发展的推动机。

2.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工具。

3.对外联系的重要纽带。

4.提高经济、金融运行效率的推进器。

5.社会经济和金融运行的稳定器。

§7.3 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7.3.1 中央银行与政府的一般关系

1.中央银行与政府负有共同的使命。

2.政府对中央银行进行管理。

3.中央银行与财政部的关系。

§7.3.2 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各种模式

1.独立性较强的中央银行。

2.独立性较弱的中央银行。

3.独立性居中的中央银行。

§7.3.3我国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1.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务院的关系。

2.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的关系。

3.中国人民银行与地方政府的关系。§7.3.4 中央银行独立性与经济稳定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上,这一关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二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实际上,关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问题,就是关于中央银行权责的大小,政府对中央银行的干预程度、效果的大小,和货币政策在经济中的地位的问题。总之,中央银行要真正发挥对经济的调控作用,保持经济、金融的稳定,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7.4 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

§7.4.1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一般内容

1.金融监管的必要性。所谓“金融监督管理”(简称金融监管),是指一国的金融管理部门依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行外部监督、稽核、检查和对其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以达到稳定货币、维护金融业正常秩序等目的所实施的一系列行为。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特殊重要地位,决定了对金融业的监管是 一 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2)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为了经济安全运行,必须对其进行监管。

(3)为了维护金融秩序、保护公平竞争、提高金融效率,中央银行必须对金融业进行监管。

(4)近年来,金融风险剧增,使金融监管更为必要。

2.金融监管的一般内容。中央银行对金融业的监管包括对商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监管。具体监管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市场准入的监管、市场运作过程的监管、市场退出的监管。

(1)市场准入的监管。这是国家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监管的开始。各个国家的金融监管当局一般都参与金融机构设立的审批过程。银行申请设立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具有最低限度的认缴资本额;二是具有素质较高的管理人员。

(2)市场运作过程的监管。金融机构经批准开业后,中央银行还要对金融机构的运作过程进行有效监管,以便更好地实现监控目标的要求。

(3)市场退出的监管。各国对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监管都通过法律予以明确,并且有很细致的技术性规定。

§7.4.2.中央银行与银行业国际监管

各国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与突破,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巴塞尔协议和《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

1.巴塞尔协议

(1)巴塞尔协议的产生。1975年2月,十国集团成立了银行管理和监督行动委员会,即巴塞尔委员会。巴塞尔委员会的目的是促进国际金融监督与管理的合作,并就国际银行业的监管问题定出统一的标准和纲领。1988年正式通过并颁布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这就是“巴塞尔协议”。(2)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银行资本 的定义和分类及资本标准的规定;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资本充足率的计算;过渡期的安排等。(3)巴塞尔协议的作用与影响。首先,巴塞尔协议提出了以资本充足性

管理为核心的风险资产管理模式,从资本构成及资产风险权数来控制银行资产的风险,增强银行的稳定性,为国际银行统一监管提供了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其次,巴塞尔协议将银行的表外项目纳入了银行资产管理范围,减少了表外业务急剧扩张给银行带来的风险,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最大突破,有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再次,巴塞尔协议为国际金融监管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方法,使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成为可能和必然。

2.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巴塞尔委员会于1997年推出了《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该原则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七大部分,共25条。主要内容有:

(1)有效银行监管的先决条件(2)发照和结构(3)审慎法规和要求(4)持续银行监管手段

(5)信息要求(6)正式监管权力(7)跨国银行业

第8章 货币政策

§8.1 货币政策的目标 §8.1.1 货币政策及其内容

1.货币政策的定义。所谓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它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采用各种方式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各种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2.货币政策的内容。货币政策的内容广泛,通常包括:政策目标、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检测和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操作指标和中间目标、政策传导机制和政策效果等基本内容。§8.1.2 货币政策的目标

所谓“货币政策的目标”,是指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某项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特定的经济目的。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一般有四大目标:即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稳定物价。所谓稳定物价,就是通过实行适当的货币政策,保持一般物价水平的相对稳定,以避免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2)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指在一段时期内,社会能够被利用的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一般都以劳动力的就业程度来衡量。

(3)经济增长。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以剔除价格因素后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增长速度的指标。

(4)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持平或略有顺差或逆差。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确定为“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

§8.1.3 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这一矛盾可用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来加以说明。所谓“菲利普斯曲线”,是用于反映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此增彼减的交替关系的一种曲线。

2.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作为两大货币政策目标,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在短期内尤其如此。

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也常常发生矛盾

4.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由此可见,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之间是相互联系,而又彼此矛盾的,是很难同时实现的。因此,这就需要中央银行协调货币政策之间的矛盾,平衡其关系,求得四大目标之间的最佳组合。

§8.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中介目标 §8.2.1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就是货币政策各项措施的实施,通过经济体系内的各种变量,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过程。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两大主流学派:凯恩斯学派和货币主义学派。

1.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货币供应量M的增加或减少将引起利率r的下降或上升。在资本边际效率一定的条件下,利率的下降将引起投资I的增加,利率的上升将引起投资的减少。投资的增加或减少,又将通过乘数作用引起社会总支出E和社会总收入Y的同方向变动。其基本传导过程是:

R→M→r→I→E→Y 即准备金→货币供应量→利率→投资→总支出→总收入

2.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货币学派认为,货币供应量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将直接影响名义国民收入的变动。其具体传导过程如下:

M→E→I→Y M→E是指货币供应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支出。E→I是指变化了的支出用于投资的过程,最后是名义收入Y,Y是价格和实际产出的乘积。

3.凯恩斯学派与货币学派关于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理论分歧。

(1)关于利率与货币供应量。

(2)关于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3)关于传递机制。

§8.2.2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中央银行通过观测和控制它所能控制的一些具体的指标来影响实际的经济活动,才能间接地达到其最终目标。这些能被中央银行所直接控制和观测的指标,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或中间目标。中介目标位于货币政策工具和最终目标之间,其包括近期中介目标(也称操作目标)和远期中介目标(也称中间目标)。1.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有以下几个标准:

(1)可测性;(2)可控性;(3)相关性;(4)准确性;(5)相容性。

2.货币政策的近期中介目标。

一般地,货币政策的近期中介目标主要有两个:

(1)超额准备金。以超额准备金作为中介指标,就是通过政策工具来调 节、监控商业银行及其他各类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水平。

(2)基础货币。基础货币是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总和,是中央银行可直接控制的金融变量,也是银行体系的存款扩张和货币创造的基础。

3.货币政策的远期中介目标。各国央行经常采用的远期中介目标主要有:

(1)利率。利率是影响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规模、实现货币政策的重要指标。

(2)货币供应量。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就是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货币供给量水平,以使货币供给量增长与经济增长要求相适应。

§8.3 货币政策工具

所谓货币政策工具,就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对金融进行调节和控制所运用的各种策略手段。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三类: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政策工具。§8.3.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又称经常性、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即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俗称三大法宝: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1.存款准备金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存款规定存款准备金率,强制性地要求商业银行等货币存款机构按规定比例上缴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措施。

2.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市场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手段。

3.公开市场业务。所谓“公开市场业务”(Open Market Operation,也称“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货币政策手段。

§8.3.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个别部门、个别企业或某些特定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属于这类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及优惠利率等。

1.证券市场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有价证券的交易,规定应支付的保证金限额,其目的在于限制利用借款购买有价证券的比重。2.不动产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规定和调整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不动产抵押贷款的限制条件,控制不动产贷款的信用量,从而影响不动产市场的政策措施。3.消费者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消费者购买房地产以外的耐用消费品所规定的信用规模和期限等的限制性措施。

4.优惠利率。优惠利率是指中央银行对国家重点发展的经济部门或产业规

定较低的贷款利率,目的在于刺激这些部门和行业的生产,调动它们的积极性,以实现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8.3.3其它政策工具 除了以上所述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以外,中央银行还可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和不同时期的具体需要,运用一些其他的货币政策工具。这些货币政策工具又可分为直接信用控制工具和间接信用控制工具。

1.直接信用控制。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直接控制。其手段包括利率最高限额、信用配给、流动性资产比率、信贷规模控制等。

2.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的方式对信用变动方向和重点实施间接指导。§8.4 货币政策的运用

§8.4.1 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1.紧缩性货币政策。在经济膨胀阶段,公众受物价上涨的压力日趋沉重,社会逐渐形成了相当强烈的抵制通货膨胀的共同愿望,迫使政府不得不采取紧缩政策以对付通货膨胀。在经济膨胀阶段,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在抑制物价上涨率方面,而对物价水平产生直接作用的就是货币政策。(1)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提高再贴现率。(3)加强公开市场业务。

2.扩张性货币政策。在经济衰退、萧条阶段或通货紧缩时期,一般政府会采取强有力的扩张政策,以增加消费、刺激投资,以期把经济带出困境。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降低再贴现率。(3)公开市场操作。

§8.4.2货币政策的时滞

货币政策时滞是指货币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效果所必须经历的一段时间。货币政策时滞可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1.内部时滞。内部时滞是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主体的中央银行从制定政策到采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内部时滞又可分为认识时滞和行动时滞两个阶段。

(1)认识时滞。从客观经济形势发生变化需要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到货币 当局认识到这种需要所经历的时间距离,称为认识时滞。

(2)行动时滞。从货币当局认识到需要行动,到实际采取行动这段时间距 离,称为行动时滞。

2.外部时滞。外部时滞又称影响时滞,指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开始直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这段过程。外部时滞又可分为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两个阶段。

(1)操作时滞。从调整货币政策工具到其对中介指标发生作用所耗费的时间,称为操作时滞。

(2)市场时滞。从中介变量发生反应到其对目标变量产生作用所需耗费的时间,称为市场时滞。

§8.4.3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1.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配合的必要性。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共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这两大政策作用于同一个经济范围,即本国的宏观经济方面;二是这两大政策均由国家制定;三是最终目标一致。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策的实施者不同。二是作用过程不同。三是政策工具不同。四是可控性不同。

由此可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出自于同一个决策者却由不同机构具体实施;为达到同一个目标却又经过不同的作用过程;作用于同一个经济范围却又使用不同的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作用,存在着功能上的差异,这就要求将两者密切配合起来,互相补充,相辅相成,以实现宏观调控的总目标。2.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手段和配合方式。

就配合手段而言,财政政策手段主要是以强制为基础,而货币政策既可以通过行政的、计划的直接强制手段发挥作用,也可以通过经济的、间接的利益调节手段发挥作用。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配合时,应该尽量做到一方直接的、行政的手段与另一方间接的、经济的手段交错运用,这样才能收到既缩短单一政策时滞,又能减少同向同性手段调节可能对经济造成的震荡性影响。

所谓配合方式就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松紧的相互搭配问题。这种松紧搭配共有四种组合方式:(1)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的配合,即“双紧政策”;(2)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宽松的财政政策的配合,即“双松政策”;

(3)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的配合,即“松货币、紧财政”政策;(4)紧缩的货币政策和宽松的财政政策的配合,即“紧货币、松财政”政策。

第9章 货币供求均衡

§9.1 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体系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货币供给首先是一个经济过程,即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注入货币的过程。其次在一定时点上会形成一定的货币数量,称为货币供给量。§9.1.1 货币层次的划分

1.货币层次及其划分的原则。即按照不同形式货币的流动性,或者说不同金融工具发挥货币职能的效率高低确定货币层次。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迅速变为现实货币购买力,而且持有人不会遭受损失的能力。2.不同的货币层次。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供给口径。(2)美国的货币层次划分。(3)日本的货币层次划分。

(4)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现阶段我国的货币层次有以下几个: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其中M1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减M1是准货币,M3是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3.中央银行的控制重点。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时,会把侧重点放在流动性强的货币层次上,也就是上面所讲到的M0或M1,而对M2的关注程度则低得多。§9.1.2 基础货币

1. 基础货币的定义和特点。基础货币是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通货)和银行体系的储备之和。我们用B表示基础货币,C表示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R表示银行体系的储备,则B=C+R 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就是公众持有的纸币和硬币,也就是货币供给口径中的M0,是货币供给中的重要部分。反映为中央银行负债中的现金发行。

银行体系的储备包括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还有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2.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因为基础货币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所以中央银行的行为变化可以影响到基础货币。(1)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对商业银行的债权规模影响基础货币量。

(2)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外汇、黄金、证券等占款规模影响基础货币量。(3)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对财政的债权影响基础货币量。§9.1.3 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 1.中央银行创造银行券。发行银行券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能,流通中的现金都是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业务流出的,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现金也是基础货币的主要构成部分。

目前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流通体制下,中央银行发行银行券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垄断发行原则。二是货币发行要有可靠的信用做保证。三是要具有一定弹性。

2.存款货币的创造。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吸收存款,另一方面又要把这些存款贷出去,放出去的贷款经过市场活动又成为另一家银行的存款,这些存款又会被这家银行贷出,等等。资金这样反复进出银行体系,使银行存款不断扩张。这就是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应该具备两个前提:首先是部分准备制度,其次是部分现金提取。§9.1.4 货币乘数和货币供给模型

由于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准备金就是基础货币,现金和活期存款的和又是货币供给,银行准备和活期存款又存在倍数关系,所以货币供给应该是基础货币的多少倍。

我们把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的比定义为货币乘数,用m表示。如果货币供给量用Ms表示,基础货币用B表示,就有: m=

因为m=Ms/B,同样的Ms=m·B,这就是货币供给模型,影响货币供给的有两个因素: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其中,基础货币的总量增减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货币乘数中央银行却不能直接掌握。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央银行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货币供给量,并不能完全控制。§9.1.5 货币供给的调控机制

中央银行和社会公众的行为都会影响到货币供给量。1.中央银行的行为和货币供给量。中央银行是通过变动基础货币和影响货币乘数对货币供给量进行调控的,中央银行通过它的资产业务影响基础货币,中央银行对货币乘数的影响是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来实现的。

2.居民个人的行为和货币供应量。居民个人的行为不会影响到基础货币总量的变化,但却可以通过收入在手持现金和存款之间的转换影响现金存款比,影响货币乘数。

3.企业的行为和货币供给量。企业的收入在现金和存款之间如何分配也会受到上述几个因素的影响,所以企业通过影响现金存款比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居民的行为相同。但企业更重要的影响货币供给的行为是其贷款行为。4.商业银行的行为和货币供给量。商业银行的行为对基础货币和准备存款比都有影响。(1)商业银行变动超额准备率。

(2)商业银行行为影响中央银行的再贴现。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于货币供给来说,中央银行并不能完全控制,即便是基础货币也要受商业银行主观能动性的制约,而货币乘数更是要受到个人、企业、商业银行的影响。§9.2 货币需求

经济学家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说明货币需求。一种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把货币需求定义为:为完成一定的交易量,需要有多少货币来支撑。或者说流通中的商品需要多少货币来媒介它的交换,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和费雪方程式就是这种类型。另一种是从微观角度出发,把货币看作个人持有的一种资产,把货币理解为在收入一定的前提下人们愿意用货币保留的财富量。从剑桥学派提出现金余额学说后,经济学家主要是从后一种角度来理解货币需求的。§9.2.1 货币需求理论的演变 1. 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要量=

公式表明,货币量取决于价格水平、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和货币的流通速度这三个因素,与商品价格和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2.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

基本观点是:货币数量决定货币价值和物价水平,货币价值和货币数量成反比,物价 水平和货币数量成正比。

(1)费雪方程式。费雪认为,从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出发,有货币的流通就有商品的转移,有商品的交换就有货币的支付,所以商品交换总额与货币流通总额总是相等的。用M表示一定时期内流通中货币的平均数量;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P表示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表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则恒等式可以写成:MV=PT或P=MV/T 从交易方程式中看出货币需求的表达式:M=PT/V,这说明,仅从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考察,全社会一定时期一定价格水平下的交易量与所需的名义货币量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就是1/V。

(2)剑桥方程式。剑桥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和庇古等人认为,人们的财富要在三种用途上进行分配:一是用于投资取得收益;二是用于消费取得享受;三是用于手持现金以获得便利。第三种选择,即把货币保持在手中,便形成货币余额。人们需要货币只是为了保有现金,所以货币需求就是收入中用现金形式保有的部分。用Y表示人们的全部财富,P表示物价水平,M表示现金余额,即货币需求量,k表示现金余额占全部财富的比例,又称作剑桥系数,则PY代表了货币形式的财富收入的总额。剑桥方程式,即:M=kPY 它说明,人们保持在手中准备用于购买商品的货币数量,是真正的货币需求量。决定货币需求量的因素是,手持现金占总财富的比例、物价水平P、总财富Y。

(3)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比较。如果就费雪方程式的MV=PY来看,因为V=1/k,所以与剑桥方程式在表达形式上是完全一样的,但实际上这两种理论又有极大的不同。① 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

② 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作为流量进行研究,剑桥方程式把货币需求作为 存量研究。

③ 两个方程式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不同。3. 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

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交易,这称为交易动机;还为了应付可能遇到的意外支出,这称为预防动机。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和收入有关,收入增加,货币需求增加,反之,货币需求减少。另外,人们持有货币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储存价值或财富,这称为投机动机。由投机动机形成的投机性货币需求主要受到市场利率变化的影响,而且是负相关的关系,即市场利率越高,人们的投机性货币需求越小,市场利率越低,投机性货币需求越高。

如果用L1表示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用L2表示投机性货币需求,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可以写成: M=L1(Y)+L2(r)L1(Y)表示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函数;L2(r)表示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函数。

4。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1)对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的研究。鲍莫尔和托宾从收入和利率两个方面,对交易性货币需求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证明了交易性货币需求不但是收入的函数也是利率的函数。他们的模型合称为鲍莫尔-托宾模型。(2)对投机性货币需求的研究。托宾和马克维茨等人提出了资产组合理论。他们认为,人们可以选择货币和债券的不同组合来持有财富,在选择不同比例的组合时,不仅要考虑各种资产组合带来的预期报酬率,还要考虑到风险。人们进行资产组合的基本原则是在风险相同时选择预期报酬高的组合,在预期报酬相同时选择风险低的组合。4.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作为一种资产,最终财富拥有者对它的需求,会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财富总量。财富总量用实际持久性收入来代表。持久性收入是指消费者在较长时间内所能获得的平均收入。(2)财富在人力和非人力上的分配。当一个人的人力财富在其总财富中占的比例较大时,它必须通过持有货币来增加它的流动性。

(3)持有货币的预期报酬率。当考虑存款也是货币时,显然持有货币也能带来收益。(4)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即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5)其他因素。如财富所有者的偏好等等。

在上述影响因素中,实际持久性收入和货币的预期报酬率与货币需求是成正向关系的,除了其他因素外都与货币需求成负向关系。

6.麦金农提出的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需求函数。

发展经济学家麦金农在充分认识发展中国家特点的基础上,对发展中国的货币需求行为进行了考察。基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单位主要靠内源融资,因此总支出中投资所占比例越大,即对实物资产要求越高的经济单位,其货币需求也越大。因为发展中国家证券市场不发达,甚至没有,所以债券、股票不构成人们资产选择的途径。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只体现在货币收益率上,根据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高通货膨胀的现实,麦金农认为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后的实际利率才是影响发展中国家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

发展中国家的实际货币需求、实际收入、实际利率水平这三个因素和货币需求都是正相关的关系。而且在内源融资前提下,实际利率和投资也是正相关的关系,这是发展中国国家特有的现象。§9.2.2 货币需求的调节

上述各种理论提出了货币需求的不同公式,找出了不同的影响因素。在这个问题上经济学家都同意收入是影响货币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对货币需求的增加或减少起决定作用。但对以下几个问题则存在着激烈的争论。

1.货币需求和利率。货币需求变化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是大还是小,是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争论的一个问题。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需求对利率是敏感的,连货币学派的经济学家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货币学派的经济学家虽然同意货币需求对利率有敏感性,但却认为持久性收入、非人力财富是影响货币需求的更重要的因素。

2.货币需求是否是稳定的。货币需求的稳定性关系到货币需求与其相关解释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否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波动。如果货币需求的函数关系是稳定的,我们才可以用它来预测未来的货币需求量,如果不稳定,货币需求函数就只能是对以前发生的货币需求的解释,而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3.货币流通速度的稳定性。大致有这样一个规律,在经济繁荣,货币流通速度加快;经济萧条时,货币流通速度则放慢,也就是说货币流通速度是顺周期波动的。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货币流通速度并不是稳定的。§9.2.3 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构造

现阶段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

(1)收入。收入是各种货币需求理论中都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与货币需求成正相关关系。

(2)价格。价格越高,在商品和劳务总量一定的前提下,货币需求,尤其是交易性货币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越大。(3)存款利率。货币收益率是和货币需求成正相关的关系。

(4)金融资产的收益率。象债券、股票等这些金融资产是作为货币的替代物出现的,金融资产的收益率越高,人们的货币需求越小。

(5)企业预期利润率。当企业对经营利润预期很高时,往往有很高的交易性货币需求,为了扩大生产,保留更多的货币。

(6)财政收支状况。当财政收入大于支出时,意味着货币需求的减少。反之,当财政收入小于支出时,则表现为对货币需求的增加。

(7)其他因素。包括信用发展情况;金融机构的服务手段、服务质量;国家政治形势;人们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等。

§9.3 货币均衡及其实现 §9.3.1 货币均衡的判断

货币均衡就是指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相等的状态,Ms=Md;货币的非均衡就是Ms≠Md。从实质上说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由均衡到失衡,再由失衡到均衡的不断运动的过程。

货币的均衡和非均衡表现为货币的“值”的变化,一个表现为货币购买力的变化,即物价的变化;一个表现为利率的变化。所以货币均衡和非均衡的判别标志就是物价和利率。

1.物价。如果价格水平提高,则名义收入增加,名义货币需求增加;价格水平下降,名义收入减少,名义货币需求减少。如果名义货币供应不能随之调整,必然带来货币供求的非均衡。当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时,货币购买力下降,物价水平提高,物价水平提高后,名义货币需求增加,货币供求实现均衡。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时,货币购买力提高,物价水平下降,名义货币需求减少,货币供求实现均衡。由此看出,货币的非均衡表现为物价的变化,物价变化又会使其在新的水平上达到均衡。

2.利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的均衡和非均衡更重要的表现为利率的变化。利率与社会公众的货币需求成负相关关系。而对货币供给来说,利率越高,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储备的机会成本越高,超额储备越少,货币乘数越大,所以,利率和货币供给成正相关的关系。§9.3.2 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

从形式上看,货币均衡不过是货币领域内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相等而导致的一种货币流通状态,但从实质上看,是社会总供求均衡的一种反映。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会引起物价上涨和社会不稳;如果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则会出现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失业增加的现象。但不管发生那种矛盾,人们好像都喜欢从货币供求上寻找解决矛盾的突破口,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似乎是一个简洁的途径,这说明货币供求和社会总供求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1.货币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货币供给是社会总需求的载体。社会总需求是人们在一定收入水平约束下,对商品的需求,收入水平决定了人们的总需求,而货币供给又决定了人们的收入水平。所以货币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关系是,货币供给决定社会总需求。货币供给增加时,名义国民收入增加,各部门的名义收入也增加,社会总需求增加。

2.社会总供给与货币需求。从宏观角度来看,货币需求是流通中的商品和劳务需要多少货币媒介它的交换,显然,流通中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越多,需要的货币越多,商品和劳务的数量越少,需要的货币越少。而流通中的商品和劳务就是社会总供给。所以社会总供给和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社会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

3.货币供给与总供给。货币供给的变动能否引起总供给的变动,这是货币经济学中存在很大争议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这一问题,现在被人们广泛认同的是联系潜在未利用资源或可利用资源的状况进行分析的方法,这种分析把货币供给对总供给的作用分为三个阶段:

(1)当经济体系中存在着现实可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源,且数量又很充分时,在一定时期内增加货币供给,会把这些未利用资源利用起来,由于新增货币供给被这些潜在资源所吸收,所以只有实际产出水平的提高而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

(2)当潜在未利用资源被逐渐利用而不断减少,货币供给却在继续增加时,由于货币供给的增加已经超过了潜在可利用资源所需的数量,经济中可能出现实际产出水平同价格水平都提高的现象。

(3)当潜在未利用资源已被充分利用,货币供给仍然继续增加时,由于已经没有新的实际资源被投入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只有物价上涨,实际产出并不增加的现象。

货币供给对总供给还有紧缩作用。当货币供给减少时,总供给也会减少。其分析原理和上面的扩张过程相同,只不过方向相反而已。

按照前面的分析,由于货币供给决定总需求,所以当经济体系中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矛盾时,似乎可以采用减少货币供给,压缩总需求的政策使总供求趋于平衡,消除通货膨胀。但根据货币供给对总供给的紧缩作用,货币供给减少后,总供给水平也会下降,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的缺口仍然存在。所以依靠紧缩货币供给的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总供求失衡的矛盾。但紧缩货币供给却是可以在短时间内使提高的物价压低,因为任何的物价上涨肯定都是由过多的货币做支撑。

4.货币供求和社会总供求的关系。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形成这样的认识:(1)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但同等的总供给可有偏大或偏小的货币需求。(2)货币需求引出货币供给,货币供给量应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但也绝非是等量的,货币供求的非均衡是常态。(3)货币供给成为总需求的载体,同等的货币供给可有偏大或偏小的总需求。(4)总需求的偏大和偏小,对总供给产生巨大的影响。不足,总供给不能充分实现;过多,虽然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推动总供给的增加,但不可能由此消除差额。(5)总需求的偏大或偏小,也可以通过紧缩或扩张货币供给的政策来调节,但单纯控制总需求难以真正实现均衡目标。§9.3.3 中央银行对货币供求的调节

在完全的市场经济中,货币均衡和非均衡是由市场通过物价和利率自动调节的。但市场会失灵,所以需要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对货币供求的调控由中央银行完成。中央银行的任务只是把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对比维持在一个可以接受的差额幅度内,尽可能的追求较小差额。

既然价格和利率的变动可以使货币趋于均衡,而物价水平又是中央银行无法掌控的,中央银行可以用来调控货币供求的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利率手段。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基准利率影响市场利率的变化,如果使利率提高,货币供给就会扩大,货币需求下降,货币供小于求的缺口就会缩小;如果使利率降低,货币供给会收缩,货币需求扩大,货币供大于求的缺口会缩小。

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能力较强,而货币需求更多的取决于企业、个人的行为,中央银行的影响很小。所以中央银行对货币供求均衡的调节一般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给量来实现。

第10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0.1 通货膨胀概述

§10.1.1 通货膨胀的定义

1.马克思主义的货币理论。所谓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纸币发行过多,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是纸币流通。其次是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

2.西方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的定义。现代货币主义者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起因于货币量的急剧增加超过了生产的需要……”。新自由主义者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是指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这种增长合乎规律的导致物价上涨。萨缪尔森认为,通货膨胀的意思是:物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的时期。

3.现实经济生活中通货膨胀的定义:因流通中注入货币过多而造成货币贬值以及总的物价水平不同形式的(公开的或隐蔽的)持续上升的过程。

§10.1.2通货膨胀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标准,通货膨胀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通货膨胀的程度不同划分为:(1)温和的通货膨胀,又称爬行的通货膨胀或不知不觉的通货膨胀。(2)恶性通货膨胀,又称极度通货膨胀或无法控制的通货膨胀。(3)跑马式的通货膨胀,也称快步小跑式通货膨胀。2.按表现形式不同划分为:(1)隐蔽的通货膨胀,又称压制型通货膨胀或被遏制的通货膨胀。(2)公开的通货膨胀,又称开放式的通货膨胀。

3.按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不同划分为:(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3)结构型通货膨胀。(4)混合型通货膨胀。(5)财政赤字型通货膨胀。(6)国际传播型通货膨胀。§10.1.3 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

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是通过通货膨胀率这一指标来衡量的。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为: 当期通货膨胀率 =(当期价格水平-上一期价格水平)/上一期价格水平100%

价格水平高低则是通过各种价格指数来衡量的,世界上较为流行的价格指数有以下三种: 1. 消费物价指数(CPI,consumer price index)2.批发物价指数(WPI,wholesale price index)

3.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减指数(GNP deflator)一般说来,在衡量通货膨胀时使用最普遍的是消费物价指数。§10.2通货膨胀成因 §10.2.1需求拉上说

该理论认为当经济中总需求扩张超出总供给增长时所出现的过度需求是拉动价格总水平上升、产生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通俗的说法就是“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使得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超出了在现行价格下可得到的供给,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根据引起总需求增加的原因,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又可分为三种类型:(1)自发性需求拉上型,其总需求的增加是自发性的而不是由于预期的成本增加;(2)诱发性需求拉上型,主要是由于成本增加而诱发了总需求的增加;(3)被动性需求拉上型,由于政府增加支出或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了总需求,从而导致通货膨胀。§10.2.2成本推进说

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不在于总需求的过度,而是在于总供给方面产品成本的上升。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商品的价格是以生产成本为基础,加上一定的利润而构成。因此生产成本的上升必然导致物价上升。

成本推进说还进一步分析了促使产品成本上升的原因,指出在现代经济条件中,有组织的工会和垄断性大公司对成本和价格具有操纵能力。工会要求提高工人的工资,企业则会因人力成本的加大而提高产品价格以转嫁工资成本的上升,而在物价上涨后工会又要求提高工资,再度引起物价上涨,形成工资-物价的螺旋上升,从而导致“工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垄断性大公司为了获取垄断利润也可能认为提高产品价格,由此引起“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10.2.3供求混合推进说

现实生活中,需求拉上的作用与成本推进的作用常常是混合在一起的。因此人们将这种总供给和总需求共同作用情况下的通货膨胀称之为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

当总需求增加时,物价的上涨导致生产成本的相应提高,必然会使总供给减少,为保持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政府不得不增加支出,总需求再次增加,从而形成由需求冲击开始的物价螺旋式上升的通货膨胀。与其相类似地也可能发生由供给冲击开始的通货膨胀。当发生一次性成本推进型的物价上涨时,如果需求并不增加,通货膨胀则不会持久。但如果供给的减少导致政府为避免经济下降和失业增加而扩大需求,则必然发生持续性的通货膨胀。

§10.2.4 部门结构说

该理论认为即使整个经济中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由于经济部门结构方面的变动因素,也会发生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即所谓“结构型通货膨胀”。结构说的基本观点是,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部门结构的某些特点,当一些产业和部门在需求方面和成本方面发生变动时,往往会通过部门之间的相互看齐的过程而影响到其他部门,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这种结构型通货膨胀可分为三种情况:

1.需求转移型。由于经济各部门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一部分需求会转向其它部门,但劳动力和生产要素却不能及时转移,因此需求增加的部门因供给不能满足需求会使工资和产品的价格上涨。

2.外部输入型。对于小国经济而言,外部通货膨胀会通过一系列机制传递到其开放性部门,使其通货膨胀率向世界通货膨胀率看齐,从而导致全面性通货膨胀。

3.部门差异型。一国不同的经济部门之间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总是有差异的,而各部门之间的货币工资的增长却存在互相看齐的倾向。

§10.3 通货膨胀的效应与调控

§10.3.1 通货膨胀经济效应的两种观点

关于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两种观点:促进论与促退论。1.通货膨胀促进论

(1)凯恩斯的“半通货膨胀”论。凯恩斯认为货币数量增加,在实现充分就业前后,所产生的效果不同。在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之前,货币量增加可以带动有效需求增加。也即,在充分就业之前,增加货币既可提高单位成本,又可增加产量。当经济实现充分就业之后,增加货币量就产生了显著的通货膨胀效应。此时的通货膨胀才是真正的通货膨胀。由于在凯恩斯的理论中,充分就业是一种例外,非充分就业才是常态,因此,增加货币数量只会出现利多弊少的通货膨胀。

(2)新古典学派的促进论。这一学派认为,通货膨胀通过强制储蓄,扩大投资来实现增加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当政府财政入不敷出时,常常借助于财政透支解决收入来源。如果政府将膨胀性的收入用于实际投资,就会增加资本形成,而只要私人投资不降低或降低数额不小于政府新增数额,就能提高社会总投资并促进经济增长。

(3)收入在政府与私人部门的再分配与通货膨胀促进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建设基础设施、扶植新兴产业的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等都依赖于政府的投资,而政府筹资主要包括政府本身的储蓄,举借内债和外债。通过货币扩张或通货膨胀政策,使政府储蓄倾向高于私人部门平均的储蓄倾向,因此,通货膨胀时,政府占收入的比率增加,社会的储蓄率提高,有利于经济增长。

促进论认为,通货膨胀是政府的一项政策,政府可以获得直接利益,获利大小完全取决于政府调控经济水平的高低。政府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技能,最大限度的发挥通货膨胀的积极作用,并把它带来的经济利益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2.通货膨胀促退论

(1)通货膨胀降低储蓄。通货膨胀意味着货币购买力下降,减少了人们的实际可支配收入,从而削弱了人们的储蓄能力,造成本币贬值和储蓄的实际收益下降,使人们对储蓄和未来收益产生悲观预期,为避免将来物价上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人们的储蓄意愿降低,即期消费增加,致使人们的储蓄率下降,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率降低。

(2)通货膨胀降低投资。首先,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从事生产和投资的风险较大,而相比之下,进行投机却有利可图。其次,投资者是根据投资收益预期而从事投资的,在通货膨胀环境中,由于市场价格机制失去了所有的调节功能,投资者无法做出投资决策,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使经济效率大大下降。最后,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成本中的很大一部分转变成了利润,这种虚假利润也被政府征税,因此企业未来发展的资金将会下降。

(3)通货膨胀造成外贸逆差。本国通货膨胀率长期高于他国,一是使本国产品相对于外国产品的价格上升,从而不利于本国的出口,并刺激了进口的增加。二是使国内储蓄转移到国外,导致外汇外流,本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给本国经济增长带来压力。

(4)恶性通货膨胀会危机社会经济制度的稳定。当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时,价格飞涨,已经不能再反映商品供给和需求的均衡,信用关系也会产生危机。这样就会危及社会经济制度的稳定,甚至令其崩溃。§10.3.2 通货膨胀的社会效应

1.通货膨胀对就业的影响。通货膨胀可能带来就业的增长。菲利普斯曲线就是用来反应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关系的一种曲线。

第一阶段,斜率为负的菲利普斯曲线。1958年,菲利普斯发现货币工资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比较稳定的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即在失业率较低的时期,货币工资上涨得较快,而在失业率较高的时期,货币工资上涨得较慢,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第二阶段,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失业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新现象,弗里德曼认为,未被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率将导致失业率下降,即在这一时间间隔中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但是,这种情况只是短期的。因为人们一旦发现实际通货膨胀率超过预期的通货膨胀率时就会调整自己的通货膨胀预期。此时工人就会发现实际工资并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于是他们便要求进一步提高工资;而企业也发现自己产品的相对价格并未提高,于是拒绝提高货币工资的要求,并且压缩减少生产规模,解雇原先多雇的工人。这样,失业率就会回到自然失业率水平。

第三阶段,斜率为正的菲利普斯曲线。20世纪70年代以来,尤其是自1973年以来,西方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出现了高通胀与高失业同时并存的现象,即滞胀现象。滞胀现象的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为正值。此时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理论再次受到严峻的考验。虽然经济学界曾有不少人试图解释这一现象,但至今仍未能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2.通货膨胀对财富和收入再分配的影响。由于社会各阶层收入来源各不相同,因此,在通货膨胀时期,总有一些人的收入水平会提高,财富会增加,有些人的收入水平会降低,财富会减少。这种由通货膨胀造成的收入再分配就是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一般来讲,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任何有固定支付合同的双方不能对通货膨胀做出理性预期,那么支付双方之间就会发生这种财富和收入的再分配;如果双方能对通货膨胀做出理性预期,那么这种再分配效应就不再存在。

3.恶性通货膨胀与经济社会危机。当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形成恶性通货膨胀,使正常的生产经营难以进行。在物价飞涨时,产品销售收入往往不足以弥补必要的原材料,在物价迅速上涨的过程中,地区之间的上涨幅度不均衡是必然现象,这就会造成流通秩序的紊乱,迅速上涨的物价,使债务的实际价值下降,如果利息率的调整难以弥补由物价上涨所造成的货币债权损失,正常信用关系也会极度萎缩,引发经济社会危机。

恶性通货膨胀会引起突发性的商品抢购和挤兑银行风潮。它所造成的收入再分配和人民生活水准的急剧恶化则会导致阶级冲突的加剧,结果往往是政治动荡。

最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会危及货币流通自身:纸币流通制度不能维持,金银贵金属会重新成为流通、支付的手段,经济不发达地区则会迅速向经济的实物化倒退。因此,各国政府在未遇特殊的情况下,总是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自己的施政目标。

§10.3.3 通货膨胀的治理

各国政府将控制和治理通货膨胀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提出了治理通货膨胀的种种对策措施。1.宏观紧缩政策。

(1)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又称为“抽紧银根”,即中央银行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的办法,提高货币的购买力,减轻通货膨胀压力。具体政策工具和措施包括:①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②提高贴现率和再贴现率;③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

(2)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消减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的办法来治理通货膨胀。消减财政支出的内容主要包括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

紧缩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是为了从需求方面加强管理,通过控制社会的货币供应总量和总需求,实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3)收入指数化政策又称指数连动政策,是指对货币性契约订立物价指数条款,使工资、利息、各种债券收益以及其他货币收入按物价水平的变动进行调整。

§10.4 通货紧缩 §10.4.1 通货紧缩的定义

通货紧缩的定义,国内外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指物价的普遍持续下降的现象。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通货紧缩是一种宏观经济现象,其含义与通货膨胀正好相反。

第二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物价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与此相伴随的是经济衰退。第三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经济衰退的货币表现,因而必须具有三个特征:(1)物价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2)有效需求不足、失业率高;(3)经济全面衰退。通货紧缩以其程度不同,可分为轻度通货紧缩、中度通货紧缩和严重通货紧缩三类。通货膨胀率持续下降,并由正值变为负值,此种情况可称为轻度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率负增长一年且未出现转机,此种情况可视作中度通货紧缩;中度通货紧缩继续发展,持续时间达到二年以上,或物价降幅达到两位数,此时就是严重通货紧缩。

§10.4.2 通货紧缩的原因

1.通货紧缩与货币政策有关。当通货膨胀问题得到解决以后,如果中央银行继续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使大量商品流向货币,就可能产生物价的持续下跌,导致通货紧缩。

2.通货紧缩与财政政策有关。政府为了预防通货膨胀或为了降低财政赤字,而采取了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大量消减公共开支,减小转移支付,从而减小了社会总需求,加剧商品和劳务市场的供求失衡。这样就可能促进通货紧缩的形成。3.通货紧缩与科技创新有关。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放松管制使生产成本下降,造成了生产能力过剩。在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下物价下跌不可避免。如果这种供大于求的情况不能到及时调整而持续存在,则物价下跌的趋势也会相应持续下去,这样就会出现通货紧缩。

4.通货紧缩与汇率制度有关。如果采取钉住强币的汇率制度时,货币币值高估,则会导致出口下降,加剧国内企业经营困难,促使消费需求趋减,出现物价的持续下跌。同时其他国家货币的大幅贬值,也会造成货币国家的商品的大量流入,进一步加大国内物价的持续下跌态势。

5.通货紧缩与金融体系的低效率有关。如果金融机构不能对贷款项目进行风险识别,那么就可能造成滥放贷款,不良贷款比重增加,也可能不愿意贷款或片面提高贷款利率以作为承担风险同的补偿,从而形成信贷萎缩。

§10.4.3通货紧缩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1.对储蓄和消费的影响。通货紧缩意味着在名义利率不变的条件下、实际利率会上升,从而会刺激储蓄的增长;同时,通货紧缩意味着货币购买力的上升,货币购买力上升对储蓄增长会形成刺激。因此,通货紧缩仍会促进储蓄的增长。通货紧缩对消费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方面在出现了通货紧缩的条件下,货币购买力会上升,刺激消费者消费、另一方面、由于货币购买力上升,会形成储蓄对消费的挤压,并且,消费者会形成价格下降预期,从而消费增长下降。2.对投资的影响。此处投资乃指实质性投资。

通货紧缩促进投资增长的主要途径是:(1)投资品价格下降.投资成本下降;(2)工资率增长下降,劳动成本下降。通货紧缩促使投资下降的主要途径是:(1)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利润率下降;(2)产品销售困难、影响企业资金周转;(3)资金供应紧张、筹集投资资金困难;(4)贷款实际利率上升,投资成本上升;(5)市场前景预期悲观,投资意愿下降。通货紧缩对投资增长的影响的性质取决于上述两方面影响的净影响。

3.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出现通货紧缩的条件下,企业所面临的是产品销售困难和产品销售价格的下降,这会使企业削减生产,必导致产量下降,因而导致经济增长下降。

4.对生产能力利用状况的影响。由于通货紧缩导致企业削减生产,就会使已有的物质生产能力的利用率下降,导致生产能力的闲置和浪费增加。

5.对居民劳动收入增长的影响。通货紧缩导致企业削减生产、减少投资,从而导致劳动力需求减少,由此会导致工资收入增长下降。

6.对财富分配和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在通货紧缩过程中,不同种类的财富的市场价值的下降和不同的人的收入的下降幅度并不相等,这样通货紧缩便要改变财富分配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7.对金融业(指商业银行)的影响

(1)对银行负债的影响。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名义利率不变,实际利率上升,银行的利息负担因此而加重,因此通货紧缩会增加银行的实际债务负担。

(2)对银行资产的影响。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名义利率不变,实际利率会上升,这是有利于银行的。但问题在于,由于银行的主要资产是贷款,通货紧缩对银行资产的安全性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为通货紧缩会增加违约风险,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降,资产的风险性增加,从而会降低银行资产的流动性。由此导致银行收缩资产业务和,对银行收益增长不利。并且,在出现通货紧缩的条件下,居民收入减少,居民的存款支取会增加,银行面临的支付压力就会相应增加,出现支付危机的可能性增加。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通货紧缩会使金融业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增加,会增加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不利于金融业的稳定发展。

§10.4.4 通货紧缩的治理

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是综合性的,可归结为几个方面:

1.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就要求中央银行及时做好货币政策的微调,适时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实际利率,密切关注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通过灵活的货币政策促使金融机构增加有效贷款投放量,以增加货币供给。

2.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仅意味着扩大财政支出,而且还要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以增大财政支出的“乘数效应”。扩大财政支出,可以发挥财政支出在社会总支出中的作用,弥补个人消费需求不足造成的需求减缓,起到“稳定器”的作用。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使财政支出能最大限度的带动企业和私人部门的投资,以增加社会总需求。

3.优化供给。导致通货紧缩的一个主要因素在于总需求严重不足,解决总需求不足除了刺激总需求外,一个更为重要的措施是优化供给,优化供给可以引发新的需求,带动需求增加,从而实现刺激需求的目的,调节需求的不足。

4.增加汇率制度的灵活性。增强汇率制度的灵活性,可以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促使国内价格回升,降低实际利率预期脱通货紧缩的陷阱,因此,要努力通过汇率凋整,使我国经济摆脱通货紧缩的困境。

5.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通货紧缩的情况下,金融机构稳健性已经受到严峻挑战,迫切需要提高金融机构的信用,尤其是中小金融机构的信用,为此,应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出发,提高金融机构的抵抗风险的能力,增强金融机构的稳健性,为金融机构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高度统一提供条件。

最后,为了有效治理通货紧缩,还要配合使用微观经济政策,如调整经济结构,刺激居民消费等,确保物价回升到一个合理水平。

第11章

金融危机

§11.1金融危机概述

§11.1.1 金融危机的含义

《帕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对金融危机的定义:金融危机是指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超周期的恶化。这一定义说明金融危机具有三层含义:(1)金融危机时金融状况出现恶化;(2)金融危机时金融恶化涵盖了全部或大部分金融领域;(3)金融危机时的金融恶化具有突发的性质,它是急剧的、短暂的和超周期的。

金融危机和金融风险密切相关,金融风险会导致金融体系的剧烈动荡,爆发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直接表现为金融领域的严重动荡以及对整个经济产生的一系列后果。

§11.1.2 金融危机的分类 1.以金融危机的影响地域来划分

(1)国内金融危机。这一类危机往往起因于某些国家的经济、金融因素,其影响面仅局限于一国国内,一般通过整顿该国的经济金融秩序加以控制,或者由政府金融当局出面采取某种形式给予适当救助,即可化解与解决。

(2)区域金融危机。这一类金融危机往往最先爆发于某一经济贸易一体化组织中的一个成员国,而后即由于高度的经济贸易一体化水平迅速传导到其他成员国,其对于一体化外国家或者世界经济、金融一般没有或较少有直接的影响。(3)世界金融危机,也可称全球金融危机。这一类危机区别于上述两种危机的主要特征是无论其首先在发达国家爆发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爆发,都必然通过某种途径传导到欧美主要的发达国家,进而波及全球金融市场,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可能引发世界经济危机或全球经济衰退。2.以金融危机的性质、内容来划分

(1)货币市场危机,又称货币危机。这类危机是指在实行固定汇率制或带有固定汇率制色彩的盯住汇率安排的国家,由于其国内经济变化没有配合相应的汇率调整,导致其货币内外价值脱节,通常表现为本币价值高估,由此引发的投机冲击加大了外汇市场上本币的抛压。

(2)资本市场危机。这类危机是指某些国家的资本市场(主要是股票市场)由于国内外原因,导致价格在短期内大幅度下降。

(3)金融机构危机,又称银行业危机。这类危机是指某些商业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由于内部或外部原因,出现大量不良债权或巨额亏损,导致破产倒闭或支付困难,其影响极易扩散,引发社会对各类金融机构的挤提风潮,从而严重威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4)综合金融危机。这类危机往往表现为上述几种危机的混合体,现实中常常是一种危机的爆发带动其他危机的爆发,危机迅速波及有关国家的整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形成综合金融危机。3.以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来划分

(1)系统性金融危机。这一类危机源于系统性金融风险,其影响深远且带有明显的全局性特征,如果处理不当将危及一国金融体系乃至世界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前面提到的综合金融危机就是系统性金融危机。

(2)非系统性金融危机。这一类危机源于非系统性金融风险,其影响往往局限于某一特定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或金融领域,一般不会对他国的金融体系产生直接的威胁,但是也并不排除非系统性金融危机由于处理不当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11.1.3 当代金融危机的特点 1.金融危机具有广泛的传染性。2.金融危机的生成具有潜伏性。3.金融危机爆发具有内源性。

首先,金融危机国家未能执行有序的渐进式的金融自由化战略。其次,政府对经济的过分保护,使得市场经济的作用受到抑制。再次,在开放资本市场的情况下,固守已经僵化的钉住汇率制。最后,政府的监管手段和措施赶不上金融市场衍生工具的发展。4.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繁性。5.金融危机后果的严重性。§11.2 金融危机生成原因

§11.2.1 金融危机的第一代模型

金融危机的理论研究始于70年代后期的拉美国家--墨西哥(1973-1982)和阿根廷(1978-1981)等国家--所发生的债务危机。克鲁格曼(Krugman,1978)在萨兰特(Salant)和亨德森(Henderson)关于商品价格稳定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货币危机的早期理论模型。

基本模型。假设一个小型开放经济,其汇率盯住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汇率由购买力平价决定;假设经济主体可持有三类资产:本国货币、本国债券和外国债券,资产之间可完全替代;为了简化,假设没有私人银行,所以货币存量等于基础货币;假设国内信贷增长为外生变量,国内信贷增长率为恒定的常数;经济主体具有完全理性预期。

在此假设下,投机性冲击被认为是基本经济因素恶化的结果,而政府预算赤字是危机之源。政府预算赤字依靠国内信贷扩张来弥补,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使国内需求增加,从而导致国内物价上升,在购买力平价条件下,外汇实际汇率升值。对于一个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小国,货币当局必须适时调节本国的货币供给来维持固定汇率水平,主要是通过改变国内外货币供给的结构。假设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或实现其它宏观经济目标,国内信贷持续增长,则外汇储备必然以同样的速度下降。如果信贷扩张不止,外汇储备将最终被耗尽。此时政府无力维持固定汇率,要么让汇率浮动,要么本币贬值,重新设立汇率盯住目标区域,投机性冲击成功,货币危机爆发。在存在投机冲击的情况下,货币危机不会等到外汇储备全部耗尽时才爆发。投机者基于基本经济因素的分析,开始对货币进行冲击,购买余下的全部政府外汇储备,则货币危机会提前爆发。

第一代模型较好地解释了70-80年代的货币危机,即所谓的“拉美型”货币危机,如墨西哥1973-1982危机、阿根廷1978-198l危机。

§11.2.2金融危机的第二代模型

1992-1993年欧洲货币危机表现出与以往危机明显不同的特点,第一代模型无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以及它自身具有的上述缺点。经济学家们--最具代表性的是奥伯斯法尔德(Obstfeld,1994),开始寻找其他理论,逐渐形成了所谓的第二代模型。

1.早期模型。第一代模型假设当局维持固定汇率的承诺是恒久不变的,第二代模型则认为当局的外汇政策选择是非线性行为,是由“状态决定”的,强调由政府的非线性行为引起的多重均衡。早期采用的一种较为简单的方式是直接用非线性政策来修正第一代模型。

2.近期模型。近期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奥伯斯法尔德(Obstfeld,1994)建立的金融危机模型。他认为当一国政府的政策并无扩张性时,私人部门对货币贬值的预期会给政府增加压力,使政府处于困境。这种预期反映在利率、劳动合同和其他价格决定当中,即存在要求提高利率和提高工资的压力和通货膨胀预期的压力。如果政府维持固定汇率就牺牲了短期经济的柔性和长期信用之间的平衡。对于面临银行体系脆弱、存在经济周期低潮的失业压力等问题的政府,可能会通过实现私人部门的预期来摆脱困境。按照这一逻辑,贬值预期可以自发引起贬值,即投机性冲击会“自我实现”。如果私人部门预期贬值,明智的政府最好选择贬值;如果私人部门没有预期贬值,政府就什么也不需要做。因此这时存在由预期决定的多重均衡。

第二代模型较好地解释了所谓的“欧洲型”货币危机(如1992-1993欧洲货币危机)。

§11.2.3 新一代金融危机模型

1997年亚洲危机为代表的许多金融危机发生时,与其相伴随的现象是:金融自由化、大规模的外资流入与波动、金融中介信用过度扩张、过度风险投资与资产泡沫化、金融中介资本充足率偏低、缺乏谨慎监管等,可见金融中介(特别是银行业)在导致金融危机中的核心作用。因此近年来许多主流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基于金融中介的金融危机模型。这些模型从不同侧面分析了由于资本充足率偏低、缺乏谨慎监管的银行信用的过度扩张及由此导致过度风险投资、资产特别是股票和房地产的泡沫化,因而导致银行业危机并诱发货币危机,这两种危机的自强化作用进一步导致严重的金融危机。“资产泡沫化(Asset Bubble)模型”分析了资产泡沫化导致银行业危机的机制;“道德风险(Moral Hazard)模型”强调了金融中介的道德风险在导致银行过度风险投资、形成资产泡沫化中的核心作用;“外资诱导型(Capital flow-induced)模型”分析了金融自由化与外资的流入在导致金融中介信用扩张、资产泡沫化及产生和放大商业周期中的关键作用;“金融恐慌(Financial Panic)模型”指出金融恐慌等心理因素导致银行业的非流动性危机,而政府与国际金融机构的不适当政策干预将银行业的非流动性危机转变为非清偿性危机,导致货币与金融危机;“孪生危机(Twin Crisis)模型”则分析了银行业危机与货币危机的关系及二者间的自强化机制。

§11.3 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 §11.3.1 金融危机的传染

我们把金融危机发生的同时性作为衡量危机传染的标准,在概念上通常分为两类:第一类“传染”强调不同市场之间的相互依赖所导致的溢出效应。第二类“传染”则指危机的传染与可观测到的宏观经济或其它基本面无关,而仅仅是由于投资者或其他金融经纪人行为的结果。后一种“传染”通常被认为是“非理性”的结果,如金融恐慌、“羊群行为”、信心的丢失以及风险厌恶的增加。

§11.3.2 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机制

广义的金融危机国际传染,泛指金融危机在国与国之间的传播和扩散,它既包括存在于贸易、金融关系紧密的国家间的接触性传染,也包括贸易、金融关系并不紧密的国家间的非接触性传染。

所谓接触性传染是狭义的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它是指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之中、之后,某些经济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变化,最终引起经济金融的某些侧面或整体变化,以致引发、扩大金融危机的跨国作用过程,也称“溢出效应”,其从一国危机中的本币贬值和股市暴跌开始,通过汇率的相对价格机制作用于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两个渠道,导致另一个或几个国家本币贬值和股市暴跌,从而实现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

1.金融危机的溢出效应:一国发生的金融危机造成的货币贬值可能恶化另一个(或几个)国家宏观经济基本因素(如贸易赤字加大、外汇储备下降),从而可能导致另一个(或几个)国家投机性冲击压力,这就是金融危机国际传染的溢出效应。

溢出效应有两种传染渠道:一种是贸易联系渠道,另一种是金融联系渠道。

(1)贸易联系渠道是指,一个国家的危机恶化了另一个(或几个)与其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的经济基础,从而导致危机。贸易溢出主要是通过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实现的。

(2)金融联系渠道是指,一个市场由于危机而导致市场流动性不足,使金融中介清算其在其它市场上的资产,从而通过直接投资、银行贷款或资本市场渠道导致另一个与其有密切金融关系的市场的非流动性,引发另一个国家大规模的资本抽逃行为。此外,当一国出现货币危机时,在此国有投资头寸的投资者通常会采取措施减少风险,卖出那些收益率与危机国家资产相关的资产,导致相关国家的资本外逃。

2.金融危机的净传染效应。净传染是指危机的传染无法从宏观经济基础变量来解释--两个国家间经济联系薄弱,一个国家的危机并没有恶化另一国家的经济基础。净传染是由一个国家的危机导致投资者重新评价其他类似国家的经济基础(即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基础并没有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自促成”的投机者对类似国家的货币冲击。根据投机者所认定的国家间相似性的类型不同,净传染包括多种形式:

(1)经济净传染。经济净传染是指,投机者在看到一个国家发生危机时,往往对另一个与其在经济基础或经济政策相似的国家发起冲击。

(2)政治净传染。一国政府在决策时往往面临政治目标和经济目标的冲突,如果投机者预期政府视经济目大于政治目标,则发起对该国货币的冲击。

(3)文明净传染。这种传染机制是指,即使一些国家在经济上毫无联系,但由于他们具有某些共同或相似的文明和文化背景、相似的发展史而被金融市场投资者划为具有相同特点或气质的某一类型国家,并且认为正是这种类似的特点或气质会导致他们在经济政策的取向上以及处理问题的思路、方式方面趋于一致。投资者会认为这些国家受到攻击时也会采取同样的策略,因而造成对这些国家的货币贬值预期增加,促成了危机向这些国家的传染。§11.4金融危机的预警与防范 §11.4.1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

1.金融危机形成因素的定性分析。考察90年代以来的几次金融危机,可以发现引发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有:

(1)国际资金的流动。

(2)金融机构放款和货币供给过快增加,并且资金投向失衡。

(3)国内外总体经济的剧烈变动。(4)不切实际的金融自由化进程。

(5)外债规模超过实体经济的承受能力,外债结构畸形。

此外,还包括实行不合理的汇率制度以及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过度干预从而扭曲了市场机制等。

2.金融危机预警指标体系。预警金融危机应包括四部分指标:一是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指标;二是反映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和稳健与否的指标;三是反映外债、偿债能力和汇率等方面的指标;四是反映其它因素的指标,主要是邻近国家的经济金融状况及一些政治性、制度性因素。具体指标包括:M2相对GDP的比例、相对通货膨胀率、国际国内利率差、资本充足率、不良资产比重、经常项目逆差与GDP的比率、外汇储备与短期债务的比例、短期外债与外债总额之比、对外负债率、汇率实际升值幅度、周边地区是否发生金融危机、政局的稳定性及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程度。§11.4.2金融危机的防范

1.审慎对待资本账户自由化。在决定放松或解除资本管制,全面推行资本账户的自由化时,政府必须认真审视是否已经具备一系列重要的前提条件。这些前提条件既涉及宏观经济层面,也涉及微观经济层面。2.健全国内金融体系

(1)健全金融体系的运行环境。(2)健全金融机构的运行机制。3.抑制金融资产泡沫的膨胀

(1)执行严格的以控制通货膨胀为目标的独立的货币政策。(2)有效引导游资活动,防范和制止过度投机行为。

(3)加强金融资产市场的监管,规范市场行为,保护市场的公开、公平与公正,打击欺诈和操纵市场的行为。4.消除信息不对称

(1)消除信息不对称,防止逆向选择。

(2)消除信息不对称,防止道德风险。

(3)消除信息不对称,防止“羊群效应”。

§11.5 金融危机治理

§11.5.1 金融危机治理原则与方式 1.治理金融危机的三大原则

(1)属性原则,即要考虑某种反危机政策适用的内外部条件。

(2)成本--收益原则,即选择任何一种政策必须权衡其成本与收益。

(3)综合评判原则,即全面考虑多种反危机对策同时使用时的综合效应。

2.金融危机治理方式

(1)对货币危机的治理,治理的重点应放在控制货币供给量、稳定物价、维护公众对货币的信心等方面。(2)对银行危机的治理,治理的重点应放在救助金融机构、维护债权债务关系、保障金融秩序等方面。§11.5.2 国家财政和中央银行的职能作用 1.国家财政的职能作用。

(1)用公共资金直接购买不良资产。

(2)直接收购和接管破产的金融机构。

(3)向金融机构注入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以对金融机构进行救助

(4)税收优惠政策。

2.中央银行的职能与作用。中央银行一般通过提供信用贷款、抵押贷款、票据贴现、短期透支、购买资产的方法来解决危机银行的暂时流动性困境。

在确认金融机构无法挽救时,中央银行会对其进行接管,并促进金融机构间的购并、重组等。

除了救助和接管外,中央银行通常还会采取强制性提高银行体系的资本充足率、加大对银行的监管力度和信息公布等措施来增强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

第四篇:银行校园招聘:银行常识_基础知识

查看http://js.jinrongren.net/

银行校园招聘:银行常识_基础知识(5)

2016年银行校园招聘已经开始,江苏中公金融人为广大考生整理发布全国各地银行校园招聘信息,第一时间获取最新银行招聘信息,可及时关注2016银行校园招聘公告汇总。

1、债权申报期限自法院发布受理破产申请公告之日起计算,最短30日,最长3个月大额和可疑报告管理办法》规定了9类交易如未发现交易可疑的,免于大额交易报告。

2、股东大会作出修改章程、增减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分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形式的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3、人民法院受理申请破产申请前1年内,涉及债务人无偿转让的财产,管理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4、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能低于8%

5、客户身份资料在业务关系结束后、客户交易信息在交易结束后,金融机构应当至少保存5年

6、流动性资产余额/流动性负债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25%,即流动性负债余额就不得高于流动性资产余额的4倍。

23、银监会对已经或可能信用危机严重影响存款人利益商业银行接管,接管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

7、汽车金融公司可以接受境内股东单位3个月以上期限的存款

8、银监会应自收到人行建议之日起30日内回复

9.《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的三大支柱是:最低资本要求、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10.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银行最主要的三大风险是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

11·持有期收益率=(卖出价—买入价+现金分配***股息、红利)/买入价;资本充足率=(核心+附属)/风险加权资产;资本利润率(ROE)=净利润/股东权益;资产利润率ROA=净利润/总资产;股权乘数EM总资产/股东权益;ROE=ROA*EM 12.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LIBOR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人行PBC;银监会CBRC;银行业协会CBA;工行ICBC;中行BOC;交行BOCOM;农行ABC;建行CCB;证监会CSRC;保监会CIRC

考试必备:银行考试专用教材

查看http://js.jinrongren.net/

13.银监会根据审慎监管的要求,实地查阅帐表、文件、档案和座谈询问,对风险性和合规性分析、检查、评价和处理是“现场检查”定义。四种监管:“ 非现场监管”---收集数据资料基础上的分析评价;“现场检查”---实地查阅资料和访谈基础上的分析评价;“监管谈话”---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董事、高管进行谈话;“信息披露监管”---要求机构按照规定披露信息。

14.“会员大会”是银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是会员大会的执行机构;“常务理事会”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理事会职责;“秘书处”为日常办事机构。15.工行:工商信贷和个人储蓄;农行:农村金融;中行:经营并管理外汇;建行:基础设施建设等长期信用。

江苏中公金融人提醒考生银行校园招聘考试涉及内容较多,需提前做好备考,大家可通过银行招聘考试题库学习。

考试必备:银行考试专用教材

第五篇:2015银行校园招聘考试

银行招聘网:http:///

2015银行校园招聘考试

概述

2015银行校园招聘,是针对2015届毕业的大学生的校园招聘,于9月份拉开帷幕。各大银行陆续发布招聘公告,然后在全国高校进行宣讲,再经过“网申报名—笔试—面试—体检”的流程,顺利通过的学生即可签约进银行工作。招聘流程

9-10月份在网上发布公告。次年3月发布春季招聘的公告。

10-11月校园宣讲。

11月中下旬报名截止,应聘者网上填写并提交简历,简历筛选结果及具体笔试安排通过短信,电话,邮件等方式通知。

11月下旬--12月上旬,组织笔试。

12月-1月,笔试合格者进入面试测评。由各机构具体安排组织面试测评时间。。面试通过,进入体检、背景核查等环节,体检、背景核查等合格的应聘者,签订协议。

招聘条件

(1)素质,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优秀的思想品德、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和职业操守,认同银行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愿意履行银行员工的义务和岗位职责。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仪表气质和身体素质

(2)专业,一般来说,银行可以接受的专业还是比较多的,在专业方面,银行的要求并不是很严格,只是对于经济金融类专业的科班生来说考试更有优势,所以,如果你觉得你足够优秀,你就可以投一份简历,或许就能得到一次机会。

(3)学历,硬性标准,非常严格,如果写明招硕士,那硕士以下的基本就不考虑了。另外,很多银行都写明非211工程学校不招,或者非某几所学校不招,一般来说主城区基本不招本科以下,对非主城区无特别要求,但是想报考的同学一方面要定位好,另一方面也可以曲线救国,先考入区县,再通过工作调动回主城。这些标准,通常在筛选简历的时候还是比较严格的。但是有极个别同学虽然毕业学校不符合条件,但是个人综合素质非常优秀,也有可能得到一次笔试的机会。

(4)英语四、六级。绝对的硬性标准,这也是几乎所有用人单位的要求,凭良心讲,如果因为没有通过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一、二级等原因而失去一次工作机会,那是自己的原因。

其他标准,通常招人单位还会加上一些附加条件,如普通话,表达能力等等,很多条件基本上很难通过简历来判断,所以只要在简历上写上具备这些条件基本就能过关。

网申技巧

网申需填项目

1.职位申请2.个人基本信息

3.教育背景4.英语技能

5.计算机技能6.专业技能

7.奖励情况8.工作实习经历

9.社会实践10.其他信息

中公金融人名师总结的网申七大通关定律:

关键词原则:银行招聘中关于职位和要求的描述是最好的分析关键词的来源。独特性原则: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相关性原则:在专业不对口的情况下,突出相关实践、培训和学习经历。数字原则:精准的数字,如考试成绩、排名等会更加直观。

结果原则:以客观的业绩来显示自己能够胜任此项工作。

真实性原则:面试部分的背景调查会让虚假信息无处遁形。

简洁性原则:“内涵丰富”与“外表简洁”是HR及你都喜欢的简历

笔试复习

银行校园招聘笔试呈现出由总行统一组织考试,全国统考。笔试分为三大块内容:英语、行政能力测试和银行专业知识。英语重点在于平时的积累,而行测和专业知识是得分的关键。

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笔试三块内容全覆盖,都需要做全面准备。部分股份制银行只考行政能力测试或银行专业知识。

与公务员有所不同,银行笔试考查的行政能力测试部门要求更高,因题量太大,同样的题目要求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这就需要对行测部分做全面系统的复习。银行专业知识涉及的科目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银行学、国际经济学、财务管理、会计学、合同法、公司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银行专业知识、国际贸易、国际结算、计算机等,此外还有一些科目会有较小范围的涉及,如公共管理、财政学等,总共涉及的课程有20余门,范围十分广泛,涉及的考点也较多,对考生准备提出较高的要求。

面试备战

银行面试有无领导面试和半结构化面试2种形式,中公金融人有很多银行面试备战技巧,可以参考下,准备充分、不要紧张就没问题。下面提供一些备考技巧,供备战2015银行校园招聘的同学参考:

自我介绍要简短,面试中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一般是:请你做一下自我介绍。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实际意义,从简历中主考官对你已有基本了解,他只是想借此引起话题,所以你只需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回答,突出重点,短而精炼,太长则令人生厌。

以真诚打动面试官,不要刻意夸大自己的经历或能力,一旦录用你,你就会很快露出马脚,即便想尽可能弥补,也会让你觉得辛苦异常,而且结果也未必能达到上司的要求,最后离开公司或者被开除出公司的可能性就会很大。

准备几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实事件。千万不要认为面试官是让你“随便说说”,他们的真实目的是通过这些故事,进而了解你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方式,或是成功和失败时的心态。所以在面试前准备几个发生在你身上的真实案例,让面试官尽可能地了解到你所具备的优秀品质。

下载银行校园招聘考试基础知识总结及精讲word格式文档
下载银行校园招聘考试基础知识总结及精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银行招聘考试基础知识和重点及试卷

    首先:银行笔试考什么 1.职业能力测试 职业能力倾向测试是通过一组科学编排的测试题,对一个人的言语能力、数学能力、空间判断能力、观察细节能力、书写 能力、运动协调能力、......

    银行招聘考试基础知识——银行业相关职务犯罪

    海南中公金融人——金融类考试培训领导者 银行招聘考试基础知识——银行业相关职务犯罪 8.4 银行业相关职务犯罪 8.4.1 职务侵占罪 职务侵占罪是指非国有的公司、企业或者......

    银行考试基础知识

    银行基础知识 1.从84年起,人行专门行使央行的职能1995年3月18日通过《人行法》以法律形式确定;2003年12月27日《人行法修正案》,人行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交银监会,银监会成......

    2014银行招聘考试习题-金融基础知识(5篇材料)

    2014银行招聘考试习题-金融基础知识一、填空题 1.货币在商品经济中执行着价值尺度、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等五大职能。 2.信用以 偿还和付息 为条件的......

    2015年银行校园招聘考试简章(范文模版)

    2015年银行校园招聘天梯金融培训中心 2015年银行校园招聘考试简章 天梯金融培训,权威的金融考试专业培训研究机构,多年的金融人才培训经验,我们已经掌握金融入门法则及职场提升......

    2014年银行校园招聘考试经验分享

    天梯培训 2014年银行校园招聘考试经验分享 2013年没有进入银行的同学不要气馁,就让13年的霉运随着雾霾走远吧,2014年,我们与您一起携手为新的目标而奋斗吧! 2014年1月底左右,银行......

    2015四川银行校园招聘考试常见问题范文大全

    四川银行考试交流QQ群:85388088;每日一练,真题共享2015四川银行校园招聘考试常见问题一、银行考试招考时间、考试流程、考试内容答:考试时间:全国银行系统的考试形式趋于机考,考......

    2014宁波银行校园招聘考试内容分析[最终定稿]

    天梯金融培训 2014宁波银行校园招聘考试内容分析 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银行")成立于1997年4月10日,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股份制商业银行。2006年5月,宁波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