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管局政务新媒体总结材料
新媒体开辟新空间
——**市城管局政务新媒体总结材料
(2019年6月)
一、背景与机遇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社会公众的话语权日渐增强,这对于政府的政务改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服务能力和发声能力。城管作为城市管理的主力军,长期处在风口浪尖,究其原因就是政民沟通不畅、缺乏理解、治理能力不足等。如何在新媒体时代的环境里有效地改善这些问题,从而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改进与提升城管形象,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城管人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成效显著,队伍建设管理规范、作风过硬,市民对城管的认知度、满意度也逐步增强,在此情况下先后开通微博、微信,进一步拓宽政务公开渠道,加强城管与市民的互动,展示城管队伍的良好形象。2014年初,**城管围绕“倾听呼声、贴近市民、织博为民、树立形象”的办博宗旨,在新浪微博上开通“**城管”官方微博,回应社会关切,服务民情民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在微博运维逐渐成熟的基础上,**市城管局于 2015年9月18日正式开通“**城管”公众微信服务号。自运营以来,共发布微博5492条,粉丝达29万人,最高点击率达200万,平均点击率达到3000余次;共推出微信699条,拥有微粉9038名,微信平均点击率2000左右,微博、微信的影响力及传播力正逐步增强。
二、经验与做法
(一)完善机制,科学推动
领导重视是关键。城管是个热议的话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要想做好城管工作,除了要埋头做事外,还要做到抬头望路,除了要会做,还要会说,将政策讲清请透,将工作讲明讲实,真正让群众知晓,让社会关注参与。对此,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多次组织对宣传工作进行调研,对微博、微信的开通和运营提要求,专门成立宣传科室,选配人员,给予一切可能的支持和帮助。
队伍建设是基础。依托现有信息员队伍、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市城管局挑选20名具有一定文字功底、政治素质过硬、吃苦耐劳的人员,兼职负责本部门微博、微信相关信息的采编、上报等工作。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一步了加强人员培训,“走出去”到“**发布”进行跟班学习,与上海市委党校联办培训班;“请进来”请本地专家讲授信息写作与摄影知识,请苏大教授讲解媒体应对技巧,进一步提高了信息员队伍的综合素质。
机制完善是保障。建立分级负责制,将微博、微信、信息划设为五个级别,一般信息由扎口科室把关,重要信息由分管领导把关,重大信息由主要领导把关,这样既明确责任,又能提高信息时效。建立目标责任制,根据部门职能、承担的工作量、人数确定月报送任务,实现目标责任考核,与年终奖惩、职务晋升挂钩。建立交流通报制,定期组织信息员进行交流、讲评,组建信息员QQ群,定期在群内通报微博报送和采用情况,每月还将准备书面通报到各单位。
(二)找准定位,精准发力
新媒体普遍具有开放性、透明性、无等级性等特征,而政务新媒体不同于个人自媒体、商业性质新媒体,既不能高不可攀、死气沉沉,又不能让人觉得随意轻浮、有失政府部门的形象和威信;加之,城管部门处在与群众打交道的第一线,且城市管理工作点多面广,城管政务新媒体始终要保持“政务公开”的本质属性,以“服务群众”为第一要务,保持与公众的有效沟通,充分发挥出新媒体的积极作用。
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城管政务新媒体主要以微博、微信为主,承担着动态发布、信息公开、政策发布、举报接处等综合功能,努力担当好“政务信息的广播员”“人民群众的服务员”“社情民意的情报员”“道德风尚的传播员”四个角色,全力打造便民、惠民、为民、亲民的“指尖上的网上城管”。
(三)把握要点,顺势推广
如何运营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政务新媒体平台,如何在“权威性”与“接地气”之间找到平衡,**城管在新媒体内容上下足功夫:一是不用海量信息“疲劳刺激”受众,也就是说“双微”不在多而在精,在于“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城管”微信为微信服务号,不同于“微信订阅号”,它可以独立于消息列表之外,更方便查阅。服务号不同于微信订阅号,订阅号每日可以推送1次,而服务号每月可以推送4次。二是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也就是说,告别生硬呆板的讲话稿形式。没有“领导讲话”,没有“召开会议”,没有“指出、强调”。比如,打开**城管微信,《【520甜蜜有礼】慎点!本文糖分极高,请谨慎服用!》《城管版<一曲相思>上榜,刷爆朋友圈!》《**城管竟有“惊奇队长”?》等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文章,很能抓住读者的眼球。三是谈老百姓“乐意听”的事,也就是说,老百姓关心什么就推送什么。由于城市管理工作与日常生活更为贴近,**城管微信粉丝分布较广,从不同年龄到不同行业,从本地热心市民到政府工作人员,从大学生到退休人员等等,为这些群体提供贴心服务是城管一直在思考与探索的。从目前微信点击数来看,粉丝们关注集中在以下两个领域:一是民生类信息,如《表扬or批评?|皋城这些小区,你们被点名啦!》《重要通知!新生桥市场本月15日正式关闭!买菜咋办呢?》等等;二是活动类信息,如谁是**“垃圾分类达人”线上投票,阅读量达1.6万次,参与投票人数近2万人。
三、亮点与特色
(一)强化典型,提升影响力
政务新媒体是政民互动与服务的线上延伸,是转变工作作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效途径。在新闻信息方面上做加法,主要体现在将枯燥的信息灵动化、将类似的信息统筹化。以微博话题设置为例,选择了带有“城”字四字成语或词语来作为话题,如开“城”布公,主要发布公开公示类的信息;“城”心诚意,主要是发布城管便民、利民之举;“城”语辞典,主要发布城管法律法规的解释、案例分析;点石“城”金,主要体现创新之举等。在传播“正能量”上做乘法,主要体现在对本市、本单位、本行业内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等先进典型的宣传。在全国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是政务新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城管专题报道“城管暖男”“最美环卫工”“环卫夫妇”等与城市管理相关的好人好事,以榜样的力量互相激励,最大点击量达23万。
(二)强化功能,提升服务力
在微信业务功能开设之初,**城管就充分考虑到“便民利民”这一宗旨,将“**城管”微信订阅号升级为微信服务号,服务功能更加强大,并设置了“城管发布”“公共服务”“微生活”三大功能模块,其中“城管发布”以发布城管服务信息为主,主要推送当日城管动态,下设“城管微博”子栏目;结合城管工作特征,“公共服务”主要提供查询服务,包括公共自行车、便民疏导点、公共厕所、西瓜零售点、维修资金查询查询;“微生活”包括“天楹分类助手”与“皋城文明随手拍”两个微信小程序,市民可以实时查看垃圾分类积分、实地上传城市管理问题。
一是微信增加了“一键查找”功能。在允许使用您地理位置的前提下,只需要在微信对话框内分别输入“1”、“2”、“3”、“4”,微信平台将自动获取您附近的公共自行车、便民疏导点、公共厕所、西瓜零售点这四处的地理位置,选定您所需到达的位置,系统会自动规划路线。整个流程,操作简单、方便快捷。二是微信增加了“皋城文明随手拍”功能。2017年6月开通“皋城文明随手拍”,发动居民举报各类不文明经营行为,以话费奖励的形式鼓励市民发现城市管理问题。目前,共收到市民举报1000多条,为城市管理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效途径。
(三)强化互动,提升亲和力
有效的互动可以为政务新媒体的亲民品牌加分。一是加强线上互动。加强与粉丝、兄弟单位、网络大V的互动,比如,与南京城管、常熟城管、中国和谐城管等兄弟单位不定期互动,及时回复粉丝评论、转发粉丝微博、回答粉丝疑问。此外,在互动语言上运用网络词汇,比如淘宝体、咆哮体、甄嬛体、夏洛特体等,进一步增强互动的亲密度、接受度。二是丰富线上活动。利用新媒体平台,组织“热心城管好市民”“垃圾分类达人”等评选活动的线上投票6次,开展垃圾分类挑战赛、城管灯谜竞猜、文明创建应知应会等线上有奖答题活动16次,开设“最美城市守护人”颁奖、第七届城管开放日线上直播活动,当天实时在线收看城管开放日直播近7万人,实现了最大化、最便捷式的“开放”。三是增加1对1互动。跟微博相比,微信沟通空间的变革带来更多的私密性,也带来了更好的互动。市民可以通过微信聊天对话,直接私信**城管,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当事人的顾虑,给予了更多的尊重与隐私保护。
四、发展与思考
“双微”即微博与微信平台的融合,是时代的要求,是转变职能的要求。“双微”平台能更好地实现双向互动,更好地为民服务。目前,**市城管局初步试水“双微”,从内容互通、优势互补、服务升级方面着手:
一是内容互通。通过板块设置实现微信、微博内容互查互通。“**城管”微信上线后,在微信中设置“城管微博”栏目,网友可以在微信中通过“城管发布”板块直接浏览城管咨询、城管微博动态。也就是说,网友既可以通过微博获取城管信息与服务,也可以通过微信获取城管信息与服务,传播效果成倍扩大,服务范围进一步延伸,扩大了政府声音,惠及更多受众。
二是优势互补。随着微信市场化运作的逐步深入,**市城管局逐渐转变“运动员”身份为“裁判员”,将微博、微信同步外包,这样更加有利于两者相互借力、优势互补。比如,“**城管”微信推广初期,由于微信刚起步、影响力有限,**市城管局充分运用了微博优势,强力推出“关注微信有奖”活动;并与微信平台同步推出“城管微信在线”微信功能介绍栏目,增强了城管微信的社会知晓度。
三是服务升级。“双微融合实现服务升级”是符合新媒体运用发展趋势的。下一步,**市城管局将借助微信平台开拓新的服务渠道,联合下属单位不断充实和完善“微博微信”各项服务功能,比如房屋维修资金在线查询申请、“不见面审批”服务等,实现交互服务与信息推送并重,方便市民查询和及时获取相关服务,使信息发布更加全面、服务民众更加到位、回应社会关切更加精准。
总之,网络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而且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微博、论坛等新媒体拓宽了为民服务实践载体的同时,提升了为民服务的实践效果,在新媒体时代,脱离网络就等于脱离群众。对于新媒体,我们要关注、熟悉、敢用、善用,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对城管工作的助推作用,把工作做到实处,把功夫下在幕后,使得网络新媒体真正成为展示城管形象的新窗口,成为服务群众的新平台。
第二篇:天心区政务新媒体管理办法
天心区政务新媒体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全区政务新媒体管理,促进全区政务新媒体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关于加强微博客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印发《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的通知》等中央、省市委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政务新媒体是指全区各街道、各单位在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视频直播等信息平台上,以机构名义注册开设的新媒体账号,以及公务人员以公职身份开设认证的相关账号(以下简称政务新媒体)。
第三条
政务新媒体是全区各街道、各单位和公务人员进行对外宣传、推行信息公开、开展政民互动、联系服务群众、开展舆论引导的重要手段和平台,在促进政民互动、提升单位城市形象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条全区各街道、各单位应当积极开设、科学运用、妥善管理好政务新媒体。
第二章 设立和关闭
第五条
全区各街道、各单位以机构名义开设政务新媒体账号,应经本单位班子专题会议研究,研究议题包括开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运营与管理、舆情风险分析与防范等。经专题会议通过和本单位主要领导批准后开设,并在10 个工作日内报区网管办备案。
公务人员以职务身份开设实名认证的新媒体账号,应当首先报所在单位同意,并报区网管办备案。
第六条
开设政务新媒体的单位应当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总编辑人选和相应的管理部门,负责政务新媒体的运营、维护和管理。
第七条
政务新媒体应当在国家主管部门核准的平台上设立并开展应用。注册的新媒体账号名称应当简明扼要、严谨规范,并与本地、本单位名称和工作职责明确关联。
第八条
政务新媒体因工作原因需要关闭的,应当报本街道、本单位主要领导批准后进行公告,及时在平台上注销账号,并在5 个工作日内报区网管办备案。
第三章 信息发布与应用
第九条
政务新媒体的信息发布应当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遵守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利益、公民合法权益、公共秩序、社会道德风尚和信息真实性等“七条底线”。对涉及国家秘密、公共安全、社会稳定的信息,要依法依规,科学分析,审慎处理。
第十条
政务新媒体应当及时发布信息,保持账号的活跃度,原则上每月信息发布次数不应明显低于可发布次数。
政务新媒体应当确保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发布信息必须符合国家保密规定,不得涉及国家秘密和不宜公开的信息。不得利用政务新媒体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
违反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三)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
(十)以非法民间组织名义活动的;
擅自披露不应对外公开的;有可能影响区域形象的;
包含情绪化的个人观点或看法的;
(十四)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第十一条
政务新媒体发布的内容要语义明确,避免产生歧义,在符合语言规范的前提下,使用网络亲民语言。
第十二条
政务新媒体应尊重他人着作权,发布他人原创内容应当注明出处或带有明显转载标识,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和新闻信息内容。对于来源不明、来源不合法、内容不准确的信息不予发布。
第十三条
政务新媒体应当积极与网民开展互动,对网民在政务新媒体上反映的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应当及时解决,进行答复。要及时转发网管部门和上级政务新媒体推送的重要信息,保持政务新媒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第十四条
公务人员未经所在单位同意,不得擅自利用个人认证的新媒体发布党务政务信息及案件侦查调查、法庭审理及判决、灾情疫情、统计数据、环保测评等敏感信息。各单位部门应当将公职人员利用个人认证新媒体发布公务信息的行为纳入本单位日常管理范围。
公职人员非以公职身份认证开设的私人新媒体账号,认证信息中不得出现与所在单位、所担任职务及所从事的公务有关的信息,不得发布与履行公务有关的信息。
第四章 管理责任与信息安全
第十五条
政务新媒体的管理坚持“谁开设、谁主管,谁应用、谁负责”的原则。各单位主要领导是政务新媒体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
第十六条
政务新媒体设立总编辑岗位。总编辑对信息内容负总责,实行“先审后发”三审制原则。要对政务新媒体聘用工作人员进行背景调查,严格政审制度,加强离职人员安全保密管理。政务新媒体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政务新媒体应用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不得依据个人观点和认识,超越工作规范进行发布。凡处理不在规范规定范围的信息时,须报经单位主管领导批准。任何人未经单位授权不得随意发布信息或更改政务新媒体资料。
第十七条
政务新媒体不得刻意追求粉丝数量,不得通过采取非正当手段或发布负面信息、炒作敏感话题等方式进行营销,获取粉丝。
第十八条
加强政务新媒体的安全管理。政务新媒体的密码应当由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不得私自泄漏。应当加强对政务新媒体的值班和实时监看,及时发现和处置包括互动环节在内的不良信息内容。加强对政务新媒体登录密码和使用终端的安全管理,防止出现政务新媒体账号被盗用或被恶意攻击等安全事故发生。
第五章 奖惩及责任追究
第十九条
区网管办负责落实属地政务新媒体的管理、评比和考核工作。全区各单位政务微信纳入“微天心”微信矩阵,区网管办对纳入管理的区属新媒体账号建立统一台账,每年对其进行考核评比。
第二十条
凡违反上述规定,造成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或引发重大网络舆情等严重不良后果的,政务新媒体责任单位和管理人员应当承担相应责任。对所属政务新媒体网络意识形态阵地领导不力,出现严重错误导向,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工作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和《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予以问责。
第二十一条
对制度不健全、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的政务新媒体账号,区网管办可以采取责令删除、约谈、警告、通报或者责令关闭等措施进行处置。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中共长沙市天心区委宣传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16 年7月1日公布的《长沙市天心区政务微博微信应用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三篇:气象政务新媒体自查报告
气象政务新媒体自查报告
一、总体情况
气象局收到《电子政务中心关于开展政务新媒体基本情况调查摸底工作的通知》后,迅速安排专人对我局的气象政务新媒体情况开展调查。我局有气象新媒体1个为微信公众号,属于气象政务新媒体,每天更新1条24小时气象预报,现有粉丝411人。
二、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
我局按照要求认真自查,其中微信公众号运行正常,未发布不当言论,未发现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局将紧紧围绕气象部门职能定位及时发布政务信息,提高信息内容可用性、实用性、易用性,与地方宣传、网信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协同机制,形成传播合力。
迁安市气象局 2018年7月16日
第四篇:区域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
区域性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模式简析
一、媒体融合发展路线
在探讨媒体融合发展线路时,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是要立足于本媒体单打独斗?还是立足于全省(市)整合党政媒体资源共赢发展?站的高度不一样,格局自然也不同。传统媒体最大资源优势是政府资源、政策资源、政治资源。作为全省(市)最具代表性的党媒,有能力也有责任站在全省(市)的高度,在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整合党政媒体资源,牵头建设区域性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打造新媒体大数据中心及覆盖全省(市)、功能完备、互联互通、运行顺畅的移动网络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形成良性发展的新媒体生态圈。积极利用区域性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开展新闻宣传和政务服务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的重要手段,是各级新闻媒体贯彻落实融合发展的创新举措,是建设网上主流舆论阵地的重要平台,是实施网络强省(市)战略的重要工具,也是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区域性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的定位
区域性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具备了各级移动政务新媒体产品的快速生成和汇聚、新闻宣传与與论管理、信息共享、公共服务等多种功能。其定位为“三平台两入口”:全省(市)新媒体产品汇聚平台、全省(市)媒体融合云平台、全省(市)新媒体管理平台;“智慧城市”的超级入口、“世界看城市”的超级入口。
三、建设区域性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的优势
1、大规模快速定制移动客户端,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区域内省、市、县政务发布类客户端全面覆盖,发布各级新闻和政务信息,打通政务互动通道,提供公共服务入口。
(湖北新媒体云平台-长江云)
2、实现全省(市)“两微一端”内容生产的共享互通,形成联通全省(市)的新媒体内容云稿库,打造全省(市)信息生产和汇聚的“中央厨房”。
3、实现全平台安全、实时的信息服务与管控功能。可以在平台上对内容进行实时管控,实现“一键推稿”和“一键撤稿”。构建区域性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通过省市县及省直、市直部门“两微一端”的集中入驻,建成全省(市)移动新媒体集控平台后,可快速实现对万级移动新媒体的统一备案,便于统一集中管理。可实现对全省(市)移动新媒体负面舆情的实时监测、实时管控,通过“一键撤稿”,快速消除负面影响,避免网上炒作。可实现全平台“一键推稿”,将重要的新闻稿件快速推送到全省(市)各级客户端,同时还能实现对各级客户端的消息推送。从而快速、正确引导舆论,构建声势浩大的互联网“红色阵地”。
4、形成覆盖全省(市)的新闻线索报料平台,汇聚全省(市)新闻线索,提升新闻报道的全面性与时效性。
5、形成覆盖全省(市)的移动采编平台,为全省(市)编辑记者提供独立的移动采编客户端,通过对接新闻线索报料平台,编辑记者可第一时间到达报道现场进行稿件的采编发、素材的回传,也可以通过手机直接进行现场视频直播,全面提升新闻报道的及时性、权威性、首发率。通过此举传统媒体的采编力量也可以参与到新媒体的发展中来,真正实现全省(市)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
6、形成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网络问政平台,老百姓可以向政府部门反馈意见和提出问题,政府部门安排专人解答和处理老百姓反馈的问题,纪委监察部门督办和监管政府部门对问题处理情况,落实习总书记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的要求。
7、各级客户端全面接入政务、民生各项服务,成为当地智慧城市的超级入口。通过智慧便民服务、网上办事服务,形成“移动网上市民之家”,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利、优质的政务和民生服务。
四、区域性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建设的价值意义
1、是各级党委(党组)履行意识形态主体责任,维护网上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需要。构建区域性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通过该平台“一键推稿”功能,可以及时地、铺天盖地的向全省(市)所有移动新媒体发布党的主张、省(市)委部署和各种权威信息,形成规模、集群效应,快速在全网形成主流舆论的强大声势和气场,打破碎片化传播模式,实现宣传模式的变革,壮大网上主流意识形态。
2、是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以其先进的技术开发独立运行的移动客户端,并有更新迭代优势,弥补了各单位技术能力不足。各单位只需要专心做内容,将不善长的技术交给平台,即可在短期内实现全省(市)移动政务信息建设的全覆盖,迅速做大做强移动政务新媒体客户端集群,形成“拳头”产品。
3、是促进政务公开、建设透明政府的迫切需要。中办、国办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通过建立统一全面的政务信息发布平台,让各地各部门快速打通移动端政务公开的渠道,广大群众可直接通过手机查询政务公开信息,密切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联系。
4、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互联网已经成为群众关注社会、表达诉求、反映社情民意、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如何通过互联网掌握意识形态新动向,了解社情民意,促进政府和群众的顺畅沟通和良性互动,改善社会治理已经成为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课题。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可以模块化定制的网络问政等功能,可帮助各级政府快速打通实时在线的沟通互动渠道,帮助广大网民了解政策、反映诉求、参与政策制定、参与社会治理、解决实际问题。
5、是开展集中便民服务的重要窗口。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已经成为年轻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手机上看新闻、订票、打车、购物、交友、娱乐。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通过加快建设全省(市)政务新媒体集群,集中入驻后便于网民查找。既有新闻资讯,又有政务资讯,还有智慧便民服务、网上办事服务,形成“移动网上市民之家”,能够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利、优质的政务和民生服务。
6、是有效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需要。构建区域性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通过建设安全的云平台,统一维护,可确保信息安全不出问题。同时通过内容集控可实现对全省(市)负面舆情的实时监测、实时管控,快速消除负面影响,避免网上炒作。
7、集约式建设可以节约大量财政成本。分散办新媒体,容易在人力、资金、设备等方面重复投资,效率低下,特别是各县区新媒体很难招到技术人才,设备投入资金较大,新媒体产品开发周期长。通过建设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可有效减少资金成本、时间成本、技术成本、人力成本,实现技术和人力资源集约化利用。
五、区域性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对媒体的独特价值
区域性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由各级党委政府举办、各级媒体承办运营。基于这层关系,各级政府将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具体到政策层面,一是奠定当地唯一官方客户端的地位;二是动用行政资源进行客户端推广,在短时间内迅速积累庞大的高质量的用户;三是将全力督办各党政部门入驻平台并做好信息发布、政务互动、政务办理,使之成为当地老百姓了解政策和办事的窗口,有效提高客户端的黏性;四是要求各部门、各行业向平台开放数据,从而使平台汇聚本地最大最全的数据资源,为大数据分析和应用奠定基础。
第五篇:2014年全国政务新媒体发展研究报告
2014年全国政务新媒体发展研究报告
新华网舆情监测分析中心主任 段赛民
(2014年12月25日)
概述
今天的我们都能感受到这样的一个事实:飞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以及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正在改变着信息流的传播路径,重构信息传播格局。单一的“信息发布”功能已无法适应社交舆论环境下官民互动与沟通的需要,社交媒体在提升政务信息传播的效率、推动官民对话和舆论引导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3年10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鼓励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探索利用新媒体,及时发布各类权威政务信息;2014年9月,国家网信办下发通知,要求全国各地网信部门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积极运用即时通讯工具开展政务信息服务工作。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各级政务新媒体活跃度继续提升,内容更加趋向于多元化,风格更加亲民,互动更加明显,包括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APP在内的政务新媒体,已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发布权威信息、加强政民互动、引导网络舆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告以新华政务直通车大数据技术为依托,涵盖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1月30日的全国各级单位政务微博、微信、APP运营数据,是国内首个对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在政务新媒体平台(微博、微信、APP)运营表现进行综合研判的大型政府新媒体研究项目。
一、参考指数说明
评估对象 评估对象为在微博、微信平台通过认证的中央国家机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直机关,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市属机关,市辖区、县、县级市政务新媒体账号。
评估时间范围
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1月30日
评估指标
表1:政务新媒体研究指标体系
一级
指标二级指标说明互动
指数互动频率微博、微信、APP被转发、评论数;
微信点赞量互动质量微博、微信、APP在评估期内被评论数和转发数的比值;受众
指数受众数微博、微信、APP粉丝数认证时间账号通过认证天数活跃受众有传播动作的活跃粉丝数传播
指数发布量微博、微信、APP发布信息总条数转发数转发其它新媒体信息数量发布质量发布的原创信息占比成长
指数日均增粉量日均增加粉丝量发布量同比增长发布量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原创信息量同比增长原创信息量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月均转发+评论量同比增长月均转发+评论量、点赞量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内容
指数政务信息政务信息在发布量中的占比民生信息民生信息在发布量中的占比“B类”信息“心灵鸡汤、商业抽奖”等信息在发布量中占比的负数集群 指数覆盖度下属单位中开通政务新媒体的比例上级互动转发评论上级单位发布信息的次数下级联动被下属单位转发评论次数
注:成长指数一项中的数值均为某账号考量值和行业平均值的比值
图1:中国政务新媒体排行榜评估体系树状图
二、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分析
(一)中央国家机关政务新媒体 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微博累计发布内容超过30万条,累计覆盖超过2.3亿人次,微信累计推送内容超过1万次。其中,“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中国政府网”等账号在两大微博平台的覆盖人数在1000万人以上,且排名前十的中国国家机关政务新媒体原创度均达到了90%以上。
(二)省级政务新媒体
截至2014年11月30日,全国各地方省份政务微博累计覆盖超过1亿人次,发布内容超过10万条,被转发评论超过200万次,全国地方省份政务微博开通率达到70%以上(不含港澳台地区);“上海发布”、“北京发布”、“重庆微发布”等账号的综合实力排名全国前列。
(三)城市政务新媒体
2014年,各地市政务新媒体在内容建设工作中的整体表现呈现上升趋势,“0发布”的城市微博占比较之2013年同比下降16.5%,“心灵鸡汤”、“商业抽奖”、“灌水”类内容的占比明显走低,民生类信息同比上涨17.9%。
(四)省、市级机关政务新媒体
2014年,“微博矩阵”联动发声成为“大势所趋”,各省级、市级机关政务新媒体成为省级单位政务新媒体的“左膀右臂”,外宣、党建、公安、教育、民政、共青团、交通、司法、旅游、气象、地震等多个系统的政务新媒体发展迅猛,其中公安系统政务新媒体在所有政务新媒体中占比最高,表现最为活跃。
(五)政务新媒体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政务新媒体在迅猛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需要我们共同来关注的问题,比方说发展的不均衡,各地区新媒体发布的数量、质量、互动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二是信息的沟通和发布趋势不能适应移动互联网舆论场的要求,专业性和亲和力不足;三是忽视联动功能;四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资源整合度还不够高,信息内容存在断层的现象。
三、政务新媒体运营分析
(一)2014年全国政务微博发展情况
1.全国政务微博运营情况概览
如图2所示,截至2014年11月底,我国政务微博认证账号(含新浪微博、腾讯两大平台)达到27.7万个,累计覆盖43.9亿人次,中央国家机关政务微博认证账号达到219个,累计覆盖2.7亿人次,省级及以下各级单位政务微博认证账号超过19.4万个,累计覆盖20.8亿人次。
图2:中国政务微博账号数量增长情况
2.全国政务微博运营成长情况 2014年,“微博国家队”在各大微博平台中均成为传播最为活跃的第一梯队成员,全国27.7万个政务微博累计吸引关注账号超过40亿个,2014年粉丝量累计同比增长达42.1%,我国人均关注政务微博账号为3.2个。
截至2014年12月,中国政务微博年发布量达到1782.3万余条,同比增长20.1%,转发评论量达2.3亿条,同比增长17.5%。在发布量明显增长的同时,评论转发比、原创微博量方面也有明显提升。
图3:中国政务微博粉丝增长情况
3.全国政务微博账号职能分布
2014年,共青团、公安、外宣、司法、组织部门的政务微博在全国政务微博中覆盖度最广,表现最为活跃,其中共青团、公安类、政府外宣类政务微博账号数量占比较高,构成了政务微博中的第一梯队。图4:全国政务微博账号主要行业系统分布
(二)政务微信发展情况
1.政务微信运营概览
本次报告共统计全国17217个政务微信公众账号,截止2014年11月30日,推送内容超过300万次,推送微信文章达到1200余万次,累计阅读量超过15.3亿次,各项数据较2013年同期均有明显提升。
2.政务微信账号分布情况
如图5所示,在统计范围内的全国政务微信账号中,超过半数账号来自于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来自党委、人大、政协、宣传部、组织部等部门的账号占比也接近两成。
图5:全国政务微信账号分布图
如图6所示,在统计范围之内的政务微信账号推送内容中,政务类信息、民生类信息、文化类信息的占比最高,一些优质政务微信账号中的政务、民生类信息占比在80%以上。
图6:全国政务微信内容分布
(三)政务APP发展状况 1.政务APP平台分布
图7:六大应用商店政务APP数量分布
2.政务APP下载量统计
表2:三大平台下载量前十的政务APP APP名称 360手机助手APP名称 下载量
12306官方版 北京地铁 8670000 390000
12306官方版
QQ应用宝下APP名称 载量 3960000
12306官方版 中国天气通
12330000 2390000 豌豆荚下载量
买火车票-12306订120000 票
广州地铁官方APP 280000 深圳地铁 上海地铁 武汉交警 170000 170000 50000
北京地铁 87000 深圳交警 警民通 深圳天气 天翼警民通 武汉交警
110000 50000 50000 44000 38000
广州地铁官方APP 59000 智慧江苏
56000
上海地铁官方指南 26000 中国铁路订票平台 20000 广东警民通出入境50000 连线 河北交警 40000
广东警民通出入境14000 连线
美天气 34000 南京地铁 20000 首都机场 12000 广东警民通出入23000 境连线
东莞旅游 20000 河北交警 10000 香港政府通知你 23000
从三大平台排行前十的APP来看,12306官方版稳居各大平台政务APP下载量榜首。热门政务APP大致可分如下几类:一是交通类,包括火车、飞机、地铁等;二是公安类,尤为突出的是各地的交警;三是天气类,由气象局推出的应用成为不少人的必备软件。
四、政务新媒体发展趋势
政务新媒体矩阵建设提速 协调一致共同发声
2015年,“集群力”对于政务新媒体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独唱”的格局将被打破,而“合唱团”将成为大势所趋。
“双微”融合对接 推进政务新媒体综合发展
微博是浅社交、泛传播、弱关系的平台,微信是深社交、精传播、强关系的平台,根据微博、微信的自身特点,二者相互协作、互为补充的模式将成为政务新媒体发展的新趋势。
平台整合能力提升 “政务O2O”时代开启
政务新媒体整合区域内资源的作用日益显现。一方面,通过政务新媒体整合信息发布资源,回应群众关切,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另一方面,线上线下相结合,密切政府部门与网民关系,扩大政务新媒体群众基础。
(原标题:2014年全国政务新媒体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