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乡房屋结构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一、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我乡辖区范围内所有已建成的房屋结构安全管理。
二、建立三级管理责任网格
(一)一级网格。
由乡长担任担任一级网格员,每月对辖区各级网格员责任落实、房屋结构安全日常管理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定期分析辖区房屋结构安全形势,及时发现并消除房屋结构安全隐患,确保一方平安。(附件)(二)二级网格。
按行政村划分为20个单元网格。由包村领导、包村干部担任二级网格员,具体推动落实挂片区域房屋结构安全网格化管理制度,协调督促落实房屋结构安全有关问题的发现、报告、处置、销号的闭环管理。(三)三级网格。
由各村党支部书记、村民主任担任三级网格员,对房屋结构安全进行巡查,督促业主落实责任,及时解决或上报突出问题。由村两委成员担任综合网格员,对房屋结构安全进行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制止、报告属地房屋结构的有关问题。(附件)三、工作标准
房屋结构安全网格化管理应落实“一公开、三到位”:
(一)一公开。
做到网格内房屋底数清楚,涉及公共安全的危险房屋信息应当通过平向社会公开,全面落实“房屋健康码”制度。(二)三到位。
巡查到位、响应到位、处置到位,做到房屋构安全隐患“零容忍”、“零增长”。四、工作流程
房屋结构安全网格化管理执行“日常巡查、现场判定、应急处置、整改整治、验收销号”五个步骤:
(一)日常巡查。
三级网格员和综合网格员负责日常巡查,发现擅自改变使用功能的公共建筑、擅自改变房屋结构和布局的(含群租房)、违法改扩建建筑(含多层建设)、擅自开挖地下室或者房屋地基出现沉降、移滑、建筑明显倾斜、墙体出现较大斜裂缝等安全隐患的,须做好书面记录和拍照留存,24小时内上报该村二级网格员。对1990年以前在建的老旧住宅房屋(小区)、低洼地段易受洪涝侵害房屋每季度巡查不少于1次;对C、D级危房以及“房屋健康码”标注为黄码、红码的房屋,在未解危或未鉴定前,每月巡查不少于1次。(二)现场判定。
二级网格员收到三级网格员和综合网格员上报的存在隐患信息后要立即上传至“XX省房屋安全信息系统”,并且连同收到各级举报热线、网上舆情、媒体曝光、视频监控等传来信息等情况,都需要在72小时内,组织网格员、房屋所有权人、使用人进行现场核实,判定房屋的隐患类别和情形,同步上传至“XX省房屋安全信息系统”。(三)应急处置。
经现场判定存在安全隐患的,要及时设置房屋安全隐患警示标志,在1个工作日内更新录入“XX省房屋安全信息系统”,实现房屋结构安全信息的自动更新,列入网格化巡查重点,督促委托鉴定,提出处理意见,尽快排险解危,确保人员安全。(四)整治整改。
由包村领导、干部及支部书记、村民主任牵头,房屋所有权人负具体责任,对于随时可能坍塌或无法加固补强及D级危房,在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的同时要尽快采取措施予以拆除;对于C级危房等可以采取加固补强的房屋,需委托有资质单位设计、施工,实施加固修复,施工完成经鉴定机构复核无隐患,包村领导及村两委主干验收后才能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