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的困境及应对策略分析
“未富先老”成为了我国当前社会人口结构的典型缺陷,人口结构的转变伴有转变急促、地区转变程度不均衡、政策干预性强、不稳定性的特点。据联合国统计,到本世纪中期,中国将有近5亿人口超过60岁,可想而知,过多的老年人口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不仅难以为制造业的生产提供足够的劳动力,而且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也使制造企业陷入了困境。
一、制造业的困境
第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转移的人数、适龄劳动力人口整体下降使得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呈现上升趋势,同时,不再年轻的劳动力结构也使得我国制造业的创造力降低,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低附加值的产品仍然为我国制造业的主要市场方向。
第二,劳动年龄人口老化,劳动生产率会降低,不利于产业升级,在支撑技能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劳动力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对既有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和再教育时,由于劳动者年龄结构老化,接受新知识和学习新技能的难度和成本均较大,表现为老龄劳动力难以适应产业向更高级化发展的要求,结构性失业普遍存在,最终也会拉低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从而阻碍产业转型升级。无论如何,我国制造业要想走出这些困境还需要更多的政府支持和付出更多的努力。
第三,劳动力数量的减少造成了我国制造行业人才的大量流失。而人才的流失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表现为对原职位工作人员进行招聘、培训、离职办理及补偿等产生的费用和对接任者的招聘、培训等方面产生的费用;另外,人才流失会影响在职企业员工的稳定性,如果一个企业的人才流失率过高,会使得企业员工队伍过于不稳定,从而使一些员工认为企业没有能力吸引并留住人才,因而进一步加重了人才流失。
二、应对困境的策略
(一)相关政策的支持
第一,以人为本,适当调整人口政策
我国目前放开了全面二胎的政策,能够在未来增加部分人口来缓解劳动力紧缺的局面,以尽量延长人口红利期,从而为我国制造业未来的生产制造提供部分劳动力,补足岗位缺口。
第二,鼓励人们延后退休年龄,积极促进社会养老观念的转变
一方面,延迟退休是当前的时代趋势。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工作能力和身体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为推迟退休年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能够有效化解人口老龄危机和缓解政府财政负担。另一方面,延迟退休可以弥补我国制造岗位上的不足,实现新老劳动力的有效交接,为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争取时间。
第三,改革户籍制度
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人口占比相较于东部沿海地区来说,具有比较优势。但是我国部分地区目前的户籍制度对外来人口具有限制作用,使得外来劳动力的供给缺乏稳定性。因此,政府需要进行户籍制度的改革,降低农民工进入城市的成本,并消除户籍制度方面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能够使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仍可以获得持续稳定的劳动力供给。
(二)制造业的策略
第一,提高生产技术,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
信息化、智能化、服务化是当今制造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为应对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供给短缺问题,我国制造业应当集中优势资源,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完成制造企业从加工制造型向创新创造型的转变、从劳动资源密集型向资本智力密集型的转变,有力提升企业产品、生产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克服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的难题。
第二,开拓新兴市场
人口结构的老化在客观上也给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日益增多的老年人口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内需市场。当前,我国制造业还未重视老年消费市场的开发。因此,制造企业可以针对性地研发和生产相关产品,既减轻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带来的压力,又能够使企业开拓新兴需求市场,促进制造企业的长远发展。在未来,适应人口老化趋势,制造企业在老年消费市场还可以挖掘更多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