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关钓鱼岛问题及我国应对策略的分析
关于钓鱼岛问题及我国应对策略的分析
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我国的这一立场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
早在明朝初期,钓鱼诸岛就已明确为中国领土,明、清两朝均将钓鱼诸岛划为我国海防管辖范围之内,并非“无主地”。1895年日本趁甲午战争清政府败局已定,在《马关条约》签订前三个月窃取这些岛屿,划归冲绳县管辖。1943年12月中,英美发表的《开罗宣言》规定,日本将所窃取于中国的包括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在内的土地归还中国。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同年8月,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就意味着日本将台湾、包括其附属的钓鱼诸岛归还中国。但1951年9月8日,日本却同美国签订了片面的《旧金山和约》,将钓鱼诸岛连同日本冲绳交由美国托管。对此,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郑重声明,指出旧金山和约是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对日单独和约,不仅不是全面的和约,而且完全不是真正的和约。中国政府认为是非法的,无效的,因而是绝对不能承认的。1971年6月17日,日美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这些岛屿也被划入“归还区域”,交给日本。对此,我国外交部于1971年12月30日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日两国政府公然把我钓鱼诸岛划入“归还领域”,严正指出“这是对中国领土主权明目张胆的侵犯。中国人民绝对不能容忍。”“美日两国在‘归还’冲绳协定中,把我国钓鱼岛等岛屿列入‘归还区域’,完全是非法的,这丝毫不能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钓鱼岛等岛屿的领土主权”。
一、钓鱼岛问题产生的原因
1、自身资源优势
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是我国东海靖鱼场。在钓鱼岛与东南方的北小岛、南小岛之间,是渔民的天然避风港湾。
(1)石油价值:1966年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经过对包括钓鱼岛列岛在内的我国东部海底资源的勘查,得出结论:东海大陆架可能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油田之一,钓鱼岛附近水域可能成为“第二个中东”,因此钓鱼岛主权的归属对于石油资源日渐短却的中日两国都生命攸关,并更加激起日本夺占钓鱼岛的野心。
(2)大陆架划界:钓鱼岛列岛在海洋划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钓鱼岛主权归属哪一方将极大地影响大陆架的划分。
(3)战略交通要道:钓鱼岛附近海域是一条十分繁忙的海上大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谁控制该地域谁就能遏制他人咽喉。
(4)支援台独桥头堡:由于地理位置的相近,美日无论哪一方,如果在钓鱼岛驻军,将能起到支援台独桥头堡作用,对我国影响极大。
2、日本野心勃勃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右翼团体多次登上钓鱼岛,设置灯塔、修建神社等设施,日本政府对此采取了纵容的态度,试图造成钓鱼岛是日本领土的既成事实。近年来,日本海上自卫队及海上保安厅舰艇又开始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实施警戒,甚至还出动巡逻艇和军舰骚扰中国渔民并驱赶接近钓鱼岛附近的中国渔民和保钓人员,而且逐步在实际上控制了钓鱼岛列岛及其周围海域,由此多次引发了中日两国间的外交摩擦。
日本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不断加紧研究强化日本政府对钓鱼岛等岛屿的“管理措施”。2003年新年伊始,日本政府又秘密地与所谓“拥有”钓鱼岛“所有权的日本 1
国民”签订“租约”:以每年2256万日元的价格“租借”了钓鱼岛及其附近的南小岛、北小岛三个岛屿,“租期”从2003年4月1日开始至2004年3月31日止,但这个“租约”可以根据“双方的意愿”无限期地维持下去。
日本政府阴谋长期窃据中国领土钓鱼岛的这一罪恶行径被公诸于报端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立即就这一问题发表评论,表明中国的严正立场,对日方这一损害中方领土主权的行为表示强烈不满,并且强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方采取的任何单方面行动,都是无效的,丝毫不能动摇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所拥有的主权,也改变不了钓鱼岛是中国领土这样一个事实。中方强烈要求日方尊重中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切实信守迄今向中方所作的承诺,杜绝任何单方面行动。
日本政府现在采取“租借”方式从所谓“日本国民手中”获得对钓鱼岛的“管理权”,其目的在于进一步限制中国人登上钓鱼岛,对钓鱼岛进行实际的有效控制,阴谋长期窃据钓鱼岛,并造成日本政府对钓鱼岛“拥有主权”的既成事实,并在外交谈判中显示日本政府的强硬立场。
从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角度来看,首先,日本方面破坏了中日两国政府间的承诺,即暂时搁置主权的争议,维持现状或者共同开发,而是单方面地采取行动。其次,从国际法来说,只有国家才可以拥有领土,私人是不可能拥有领土的。对任何一块仍存有主权争议的领土,只能由相关国家政府间进行谈判解决,而日本政府却与所谓的自己的“国民”进行什么“租借”交易,明白人一眼便能看穿这可笑的把戏不过是为了实现长期窃据中国领土钓鱼岛的阴谋。
2、美国背景
钓鱼岛是中国无可争议的领土,但二战后,日本却把钓鱼岛交给了美国托管,而1971年美国又将钓鱼岛交托日本,从此,钓鱼岛**中的美国因素便一直忽隐忽现。上个世纪70年代,由于保钓运动风起云涌,美国被迫收回了其立场,承认日本对钓鱼岛并不拥有主权。但有消息显示,后来美国曾私下承认日本对钓鱼岛的主权,这直接导致了日本制定周密计划以大规模开发钓鱼岛。华盛顿不仅对日本发展这一计划表示首肯,而且还亲自为东京拟定了若干方案,以加强日本对钓鱼岛的主权宣示,其中还包括向钓鱼岛派驻美军。近年来,在中国与海上邻国的争议背后,美国的身影出现得越来越多。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不满足于已在冲绳驻军,还准备把军事力量延伸到钓鱼岛,既干扰中国维护钓鱼岛的主权,又构建其西太平洋军事“岛屿锁链”更为紧密的一环,对台湾海峡施压。
在钓鱼岛美国介入问题上,存在着“日本愿望”和“美国承诺”两个因素。日本为了与中国在钓鱼岛主权争端中获得更多筹码,一直希望美国介入;而美国虽期待通过与日本合作找到实现其亚洲战略的契机,但还是希望在一些敏感的具体问题上适当留有余地。
3、我国的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岛位于中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92海里的东海海域,是台湾省的附属岛屿,主要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和北小岛及一些礁石组成。钓鱼岛列岛总面积约6.3平方公里,其中钓鱼岛最大,面积4.3平方公里。
以来,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早在明朝就有关于钓鱼岛的历史文献记载。日本称钓鱼岛属其冲绳县管辖,但日本的冲绳县在距今约125年前曾是独立的琉球国。在1871年日本吞并琉球国之前,中国曾与琉球国有过约500年的友好交往史,最先发现并命名了钓鱼岛等岛屿。在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的《顺风相送》一书中就有关于“钓鱼屿”的记载。中国从明太祖开始向琉球派遣册封使,即专门代表当时中国政府册封琉球王的使节。1562年明朝浙江提督胡宗宪编纂的《筹海图编》一书中的“沿海山沙图”,标明了中国福建省罗源县、宁德县沿海各岛,其中就有“钓鱼屿”、“黄尾山”和“赤屿”等岛屿。
日本最早有钓鱼岛记载的书面材料是1785年林子平所著《三国通览图说》的附图“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之图”。然而,他也是以中国清朝康熙册封使徐葆光的《中山传信录》为依据的,该图也是采用中国的“钓鱼台”为岛名,并将钓鱼岛和中国福建、浙江用同一淡红颜色标出。1719年日本学者新井君美所著《南岛志》一书中提到琉球所辖36岛,其中并无钓鱼岛。1875年出版的《府县改正大日本全图》中也无钓鱼岛。甚至到1879年,中国清朝北洋大臣李鸿章与日本就琉球归属谈判时,中日双方仍确认,琉球是由36岛组成的,其中根本不包括钓鱼岛等岛屿。
日本最早“发现”钓鱼岛,是在日本吞并琉球,将琉球国改为“冲绳县”之后的1884年,比中国文献最早记载该岛都迟约500年。据日本史书记载,1884年日本福冈人古贺辰四郎发现“久场岛”(黄尾屿)有大量信天翁栖息,可销往欧洲,便于1885年要求冲绳县令允许其开拓,并在岛上树立标记,上写“黄尾岛古贺开垦”,日本政府以此为据,称钓鱼岛是“无主地”,是由日本人先占的,而非甲午战争时从中国夺取的。这完全不符合历史真实,是对历史的歪曲。
1944年罗斯福曾向斯大林表示:“斯大林熟悉琉球历史,他完全同意琉球属于中国,并应归还中国。”1945年7月,日本投降前夕,中、英、美三国发表波斯坦公告,规定日本之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本土以内。
二、中国应对钓鱼岛问题的策略
1、中国外交问题的重要性应远在教育科技、三农、经济、政治、军事等内政问题之下,即内政为重、为基础、为后盾。
3、钓鱼岛问题都是中日关系焦点,中国极有理但未占实利的两国问题,中国官民必须不能忍让,特别是不能压抑民间应有必要的强硬气氛,否则“人家骄气日盛”!„„„而联合国改革问题早在二十年前就有必要了,日本的想法,既涉及中日问题,也涉及全球多国纵横问题,而且对中国利害参半(对欧美、俄罗斯、拉美等等国家不一定利大于弊),中国官方不必简单反对或赞成甚至无为,应该积极提出自己的合理的、利世界各国各种族各民族、利自己的扩编设想,然后可相互沟通妥协互利。而中国民众表露自己情感是顺其自然,不必压抑或激化。
4、对于中美关系可应对英美自己的外交法则: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观其言察其行,且分析其心理及习惯就可正确应对。„„美国是世界上“相对最民主最理智最负责的”的大国(而非最理想化的),在过去、现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不是对中国最恶意的、最善意的国家,甚至有过深厚友谊。中国作为一负责任的大国,应有足够的自信与智慧,某些人偏执地反美或亲美都是错误的。
三、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对策
1、长远来看,最根本的是不断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在钓鱼岛的问题上,虽然有网友希望用武力一劳永逸地解决钓鱼岛问题,但是从长远来看,我们要增加自己的实力,不仅是我们的军事实力,还包括我们在国际上的软实力,我们说服别人的能力,我们制度的提升度,把我们自己国家建得更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曾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经过 30多年的发展我们国家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完成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社会转型。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提出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历史性地强调了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
要性。另外,以思想吸引力和政治导向力为主要内容的“软实力”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与时俱进地进行文化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也是十分迫切的。
2、从战术层面讲,解决钓鱼岛争端需要文、武两手相互配合。
“文”的方面,是指从历史和法律的角度论证我国对钓鱼岛的主权。从现有历史资料看,中国人最早发现和命名了这些岛屿,在明清两代的使琉球录和中、日、琉的一些图志中均载明这些岛屿是属于中国的。目前,有关钓鱼岛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明永乐元年一名轶名使者留下的《顺风相送》。这一记载比日本所称的古贺辰四郎 1885年“发现”钓鱼岛要早 480年。而且,明清时期琉球在与中国政府的官方文书中,一贯坚称“琉球三十六岛”,它包括了在钓鱼岛东南方向的宫古等岛屿,但钓鱼岛并未列在其中。琉球三十六岛不仅为中琉所认同,也得到当时日本的承认。在日本吞并琉球以前,日本所有涉及琉球的资料都认为琉球有三十六岛组成。另外,由于钓鱼岛群岛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大陆架上,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因而根据 1945年《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有关条款,日本应将这些被侵占岛屿归还中国;1972年的《中日联合声明》日本再次确认《波茨坦公告》的有效性,所以日本政府理当信守承诺。并且,我们还必须强调:由于中国政府没有参加将钓鱼岛单方面划归日本冲绳县的1951 年《旧金山和约》和 1971 年日美《归还冲绳协定》,因而上述条约对中国政府而言是无效和非法的。
“武”的方面是指通过各种实际行动宣示我国对钓鱼岛的主权。首先,必须加强渔政、海监等执法力量。近几年我国渔民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在一些争议海域作业不是船被撞就是人被抓;海洋调查船在一些海域的正常作业也常被肆意干扰。在钓鱼岛海域也是如此,日本屡屡挑起事端,致使争议非但未被搁置,共同开发更是无从谈起。鉴于此现实情况,渔政、海监除了要在钓鱼岛海域定期巡航之外,还必须对渔业、海洋调查等活动提供必要的保护,这样不仅宣示主权,也使国家尊严得以维护。现在的问题是我国的渔政海监力量与日本海上保安厅的装备相比,差距比较悬殊。因而有必要加强渔政、海监等执法力量,缩小与日本的差距。其次,必须重视海空军的建设。历史经验表明,大和民族具有欺软怕硬的个性,只有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日本才有可能放弃其非分之想。岛屿的地理特点决定了海空军是解决争端的主要力量,而这又恰恰是我们的短板,需要加紧追赶。除了钓鱼岛之外,目前我国来自海洋方向的战争风险仍然比较严峻,美国提出“重返亚洲”,加大对我国的军事威慑,日本新制定的防卫计划大纲把中国作为首要防范对象,越南、菲律宾等家蚕食着我们的南沙群岛,这些现实威胁都促使着我们放下“中国威胁论”的包袱,大力发展海空军。
3、在外交层面,需要与俄罗斯进行配合。
日本之所以在钓鱼岛问题上胆子越来越大,除了对现实利益的贪婪之外,与其借力美日军事同盟是分不开的。冷战结束后,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变得好战了,先后发动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等。同时美国害怕中国的崛起威胁到他在西太平洋的统治地位,加强了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力量并对华实施遏制政策。同样,美国加强西太平洋的军事力量,以及美国主导北约东扩和欧洲导弹防御系统建设都威胁到了俄罗斯的战略利益。尽管中俄结成军事同盟可能还为时过早,但共同的战略利益基础决定中俄有在外交上相互配合的现实必要。况且,俄日之间还存在“北方四岛”问题,并且与钓鱼岛问题存在着一定相似性,即争端都是因“二战”和“冷战”而起。近几年,随着俄罗斯经济的恢复,军事实力有所增强。尤其是俄罗斯在战略核力量和海空军实力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威慑力,日美不得不对其有所顾忌。因而,钓鱼岛问题在外交上借力俄罗斯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第二篇:论钓鱼岛问题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论钓鱼岛问题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文法学院法学+会计学2011李建峰1101070211 摘要:
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和台湾一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我国的这一立场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
早在明朝初期,钓鱼诸岛就已明确为中国领土,明、清两朝均将钓鱼诸岛划为我国海防管辖范围之内,并非“无主地”。1895年日本趁甲午战争清政府败局已定,在《马关条约》签订前三个月窃取这些岛屿,划归冲绳县管辖。1943年12月中,英美发表的《开罗宣言》规定,日本将所窃取于中国的包括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在内的土地归还中国。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同年8月,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就意味着日本将台湾、包括其附属的钓鱼诸岛归还中国。但1951年9月8日,日本却同美国签订了片面的《旧金山和约》,将钓鱼诸岛连同日本冲绳交由美国托管。对此,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郑重声明,指出旧金山和约是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对日单独和约,不仅不是全面的和约,而且完全不是真正的和约。中国政府认为是非法的,无效的,因而是绝对不能承认的。1971年6月17日,日美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这些岛屿也被划入“归还区域”,交给日本。对此,我国外交部于1971年12月30日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日两国政府公然把我钓鱼诸岛划入“归还领域”,严正指出“这是对中国领土主权明目张胆的侵犯。中国人民绝对不能容忍。”“美日两国在‘归还’冲绳协定中,把我国钓鱼岛等岛屿列入‘归还区域’,完全是非法的,这丝毫不能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钓鱼岛等岛屿的领土主权”。
关键词:钓鱼岛,主权,中国,策略
一、钓鱼岛问题产生的原因
1、自身资源优势
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是我国东海靖鱼场。在钓鱼岛与东南方的北小岛、南小岛之间,是渔民的天然避风港湾。
(1)石油价值:1966年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经过对包括钓鱼岛列岛在内的我国东部海底资源的勘查,得出结论:东海大陆架可能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油田之一,钓鱼岛附近水域可能成为“第二个中东”,因此钓鱼岛主权的归属对于石油资源日渐短却的中日两国都生命攸关,并更加激起日本夺占钓鱼岛的野心。
(2)大陆架划界:钓鱼岛列岛在海洋划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钓鱼岛主权归属哪一方将极大地影响大陆架的划分。
(3)战略交通要道:钓鱼岛附近海域是一条十分繁忙的海上大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谁控制该地域谁就能遏制他人咽喉。
(4)支援台独桥头堡:由于地理位置的相近,美日无论哪一方,如果在钓鱼岛驻军,将能起到支援台独桥头堡作用,对我国影响极大。
2、日本野心勃勃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右翼团体多次登上钓鱼岛,设置灯塔、修建神社等设施,日本政府对此采取了纵容的态度,试图造成钓鱼岛是日本领土的既成事实。近年来,日本海上自卫队及海上保安厅舰艇又开始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实施警戒,甚至还出动巡逻艇和军舰骚扰中国渔民并驱赶接近钓鱼岛附近的中国渔民和保钓人员,而且逐步在实际上控制了钓鱼岛列岛及其周围海域,由此多次引发了中日两国间的外交摩擦。
日本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不断加紧研究强化日本政府对钓鱼岛等岛屿的“管理措施”。2003年新年伊始,日本政府又秘密地与所谓“拥有”钓鱼岛“所有权的日本国民”签订“租约”:以每年2256万日元的价格“租借”了钓鱼岛及其附近的南小岛、北小岛三个岛屿,“租期”从2003年4月1日开始至2004年3月31日止,但这个“租约”可以根据“双方的意愿”无限期地维持下去。
日本政府阴谋长期窃据中国领土钓鱼岛的这一罪恶行径被公诸于报端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立即就这一问题发表评论,表明中国的严正立场,对日方这一损害中方领土主权的行为表示强烈不满,并且强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方采取的任何单方面行动,都是无效的,丝毫不能动摇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所拥有的主权,也改变不了钓鱼岛是中国领土这样一个事实。中方强烈要求日方尊重中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切实信守迄今向中方所作的承诺,杜绝任何单方面行动。
日本政府现在采取“租借”方式从所谓“日本国民手中”获得对钓鱼岛的“管理权”,其目的在于进一步限制中国人登上钓鱼岛,对钓鱼岛进行实际的有效控制,阴谋长期窃据钓鱼岛,并造成日本政府对钓鱼岛“拥有主权”的既成事实,并在外交谈判中显示日本政府的强硬立场。
从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角度来看,首先,日本方面破坏了中日两国政府间的承诺,即暂时搁置主权的争议,维持现状或者共同开发,而是单方面地采取行动。其次,从国际法来说,只有国家才可以拥有领土,私人是不可能拥有领土的。对任何一块仍存有主权争议的领土,只能由相关国家政府间进行谈判解决,而日本政府却与所谓的自己的“国民”进行什么“租借”交易,明白人一眼便能看穿这可笑的把戏不过是为了实现长期窃据中国领土钓鱼岛的阴谋。
2、美国背景
钓鱼岛是中国无可争议的领土,但二战后,日本却把钓鱼岛交给了美国托管,而1971年美国又将钓鱼岛交托日本,从此,钓鱼岛**中的美国因素便一直忽隐忽现。上个世纪70年代,由于保钓运动风起云涌,美国被迫收回了其立场,承认日本对钓鱼岛并不拥有主权。但有消息显示,后来美国曾私下承认日本对钓鱼岛的主权,这直接导致了日本制定周密计划以大规模开发钓鱼岛。华盛顿不仅对日本发展这一计划表示首肯,而且还亲自为东京拟定了若干方案,以加强日本对钓鱼岛的主权宣示,其中还包括向钓鱼岛派驻美军。近年来,在中国与海上邻国的争议背后,美国的身影出现得越来越多。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不满足于已在冲绳驻军,还准备把军事力量延伸到钓鱼岛,既干扰中国维护钓鱼岛的主权,又构建其西太平洋军事“岛屿锁链”更为紧密的一环,对台湾海峡施压。
在钓鱼岛美国介入问题上,存在着“日本愿望”和“美国承诺”两个因素。日本为了与中国在钓鱼岛主权争端中获得更多筹码,一直希望美国介入;而美国虽期待通过与日本合作找到实现其亚洲战略的契机,但还是希望在一些敏感的具体问题上适当留有余地。
3、我国的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岛位于中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92海里的东海海域,是台湾省的附属岛屿,主要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和北小岛及一些礁石组成。钓鱼岛列岛总面积约6.3平方公里,其中钓鱼岛最大,面积4.3平方公里。
以来,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早在明朝就有关于钓鱼岛的历史文献记载。日本称钓鱼岛属其冲绳县管辖,但日本的冲绳县在距今约125年前曾是独立的琉球国。在1871年日本吞并琉球国之前,中国曾与琉球国有过约500年的友好交往史,最先发现并命名了钓鱼岛等岛屿。在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的《顺风相送》一书中就有关于“钓鱼屿”的记载。中国从明太祖开始向琉球派遣册封使,即专门代表当时中国政府册封琉球王的使节。1562年明朝浙江提督胡宗宪编纂的《筹海图编》一书中的“沿海山沙图”,标明了中国福建省罗源县、宁德县沿海各岛,其中就有“钓鱼屿”、“黄尾山”和“赤屿”等岛屿。
日本最早有钓鱼岛记载的书面材料是1785年林子平所著《三国通览图说》的附图“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之图”。然而,他也是以中国清朝康熙册封使徐葆光的《中山传信录》为依据的,该图也是采用中国的“钓鱼台”为岛名,并将钓鱼岛和中国福建、浙江用同一淡红颜色标出。1719年日本学者新井君美所著《南岛志》一书中提到琉球所辖36岛,其中并无钓鱼岛。1875年出版的《府县改正大日本全图》中也无钓鱼岛。甚至到1879年,中国清朝北洋大臣李鸿章与日本就琉球归属谈判时,中日双方仍确认,琉球是由36岛组成的,其中根本不包括钓鱼岛等岛屿。
日本最早“发现”钓鱼岛,是在日本吞并琉球,将琉球国改为“冲绳县”之后的1884年,比中国文献最早记载该岛都迟约500年。据日本史书记载,1884年日本福冈人古贺辰四郎发现“久场岛”(黄尾屿)有大量信天翁栖息,可销往欧洲,便于1885年要求冲绳县令允许其开拓,并在岛上树立标记,上写“黄尾岛古贺开垦”,日本政府以此为据,称钓鱼岛是“无主地”,是由日本人先占的,而非甲午战争时从中国夺取的。这完全不符合历史真实,是对历史的歪曲。
1944年罗斯福曾向斯大林表示:“斯大林熟悉琉球历史,他完全同意琉球属于中国,并应归还中国。”1945年7月,日本投降前夕,中、英、美三国发表波斯坦公告,规定日本之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本土以内。
二、中国应对钓鱼岛问题的策略
1、中国外交问题的重要性应远在教育科技、三农、经济、政治、军事等内政问题之下,即内政为重、为基础、为后盾。内政与外交至少为8:2或9:1的关系。
2、对台湾以“怀柔”政策为主,这是兄弟间纠纷,主张民众来往交流互通为主。可采取“交叉共存、分步合作”方案深化“一国两制”理念。(详见笔者相关文章于网易部落)。不与任何第三国作筹码或依赖。
3、钓鱼岛及联合国席位问题都是中日关系焦点,前者是中国极有理而未占实利的两国问题,中国官民必须不能忍让,特别是不能压抑民间应有必要的强硬气氛,否则“人家骄气日盛”!„„„而联合国改革问题早在二十年前就有必要了,日本的想法,既涉及中日问题,也涉及全球多国纵横问题,而且对中国利害参半(对欧美、俄罗斯、拉美等等国家不一定利大于弊),中国官方不必简单反对或赞成甚至无为,应该积极提出自己的合理的、利世界各国各种族各民族、利自己的扩编设想,然后可相互沟通妥协互利。而中国民众表露自己情感是顺其自然,不必压抑或激化(聪明的政府是现智运用而不是压制民众情感,仲国政府在这方面过去不及格,远还不如外国谋略)。
4、对于中美关系可应对英美自己的外交法则: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观其言察其行,且分析其心理及习惯就可正确应对。„„美国是世界上“相对最民主最理智最负责的”的大国(而非最理想化的),在过去、现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不是对
中国最恶意的、最善意的国家,甚至有过深厚友谊。中国作为一负责任的大国,应有足够的自信与智慧,某些人偏执地反美或亲美都是错误的。
参考文献:
汪毅刚 李颖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第1期
李金明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第11期
第三篇:我国南海问题的分析以及应对策略
我国南海问题的分析以及应对策略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在海洋问题上不断与周边国家产生摩擦与分歧,我国的海洋问题受到了我国政府和爱国人士的高度关注,而南海问题又是我国海洋问题的一个焦点,下面我们就我国南海问题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进行讨论与分析。
关键词:南海问题、海洋利益、利益争夺、大国插手、合作、磋商
正文:南海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而且有诸多的历史依据为其提供支持。而由于诸多原因,中国南海大多数岛屿的实际控制权并不在中国。由于联合国颁布的《联合国海洋公约》刺激了各国对海洋利益的争夺,导致近年来对于南海主权的争夺日趋激烈。中国南海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周边国家与域外大国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的结果。中国南海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渔业资源,南海问题的本质是围绕着石油资源而展开的争端,是名副其实的“石油政治”问题,南沙问题背后是扑朔迷离的大国角力。目前南海的局势比较复杂,中国周边国家蚕食中国领土,域外大国加紧介入南海问题。我国南海的大部分岛屿被周边岛国实际控制和占领,海域被蚕食,各国纷纷加紧掠夺开采南海油气资源。美国和日本等国也纷纷介入,强化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南海问题越来越复杂,摩擦不断,而且有被推向东盟化,国际化的趋势。
面对复杂的局势,为了维护我国的领土主权,保护我国的海洋权益。首先,我们要明确我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和原则。坚持“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和“多种模式推进区域合作”的原则。在南海的主权问题上绝不退让,既要珍惜南海的和平,又要坚定自己的立场。同时,要增进互信,推进合作,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其次,对于南海问题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扎实推进相关机制和设施建设,为南海问题的解决提供基础和条件。既要维护和平稳定,又要积极回击侵犯我国主权,侵害我国海洋权益的行为。我们要完善关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法律和法规,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正式宣示南海主权在我;还要有限自卫捍卫主权,在南海诸岛屿加强守卫力量,坚决反击任何挑战我国主权威严的行为,显示我国维护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同时,要推动共同开发,提高我国开采海洋资源的能力与技术水平,只有技术水平跟得上,才能更好的利用南海丰富的资源,更好的促进我国的发展。还要与周边国家合作,实现多方获益,实现共赢。要加强同东盟的合作,推动双方关系向前发展,对于问题和摩擦要多多协商谈判,减少冲突与碰撞,避免事态的升级,努力推进南海问题的和平解决。
总之,对于南海问题我们尽量以最小的代价和风险来解决,尽量维护南海的和平。总的上要坚持政治磋商和军事斗争齐头并进,利用外交手段促进南海问题的解决,同时以军事斗争为外交提供支持,既不软弱,又不欺人,用话语权赢道义,文攻武卫捍主权。相信在党的领导下以及在人民的支持下,南海问题一定能够圆满解决。
第四篇:中国如何应对钓鱼岛问题
中国如何应对钓鱼岛问题
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和台湾一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我国的这一立场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近年来,日本无视大量证明钓鱼岛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事实,无耻的向钓鱼岛派遣军舰船只,并刻意在岛上对战犯进行祭祀,严重破坏中日关系。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一直动作频频,尽管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但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并没有表现出改善中日双边关系的意图,反而有变本加厉的趋势,尤其以原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为首的日本右翼势力扬言“购岛”计划,以及日本政府的“国有化”态度,都使得中日关系达到40年来的冰点。
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是我国东海靖鱼场。在钓鱼岛与东南方的北小岛、南小岛之间,是渔民的天然避风港湾。如此宁静的避风港竟能引发一系列的国际纷争,究其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1、经济价值:钓鱼岛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附属于台湾全岛之岛屿, 是近海和远海渔业资源的交会处,其海产资源也十分丰富,渔业年可捕量达15万吨。有人曾经断定,钓鱼岛附近水域的石油资源使之“有可能成为第二个中东”。因此钓鱼岛主权的归属对于石油资源日渐短却的中日两国都生命攸关,并更加激起日本夺占钓鱼岛的野心。
2、大陆架划界:钓鱼岛列岛在海洋划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钓鱼岛主权归属哪一方将极大地影响大陆架的划分。
3、战略价值:钓鱼岛附近海域是一条十分繁忙的海上大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谁控制该地域谁就能遏制他人咽喉。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对与夺取钓鱼岛主权的处心积虑,到近年来愈发强硬的态度,都与美国的支持分不开,甚至可以说中日钓鱼岛纷争是美国利用日本对中国的一种挑衅。尽管美国曾发表声明称即不承认也不支持任何国家对钓鱼列岛的主权主张巩固,但1996年台海危机后,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逐渐改变中立立场而偏袒日本,多次发表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的声明。正是由于美国的支持,使得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有了依靠和底气,因此屡屡挑起事端。可以预见,中日钓鱼岛争端短时间内不太可能解决,而且有复杂化的趋势,因而我们需要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
面对种种形势,对内对外,我们应采取什么对策来应对钓鱼岛问题呢?
首先,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提高综合国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经过 30多年的发展我们国家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完成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社会转型。除经济实力外,与其同样重要的还包括科技和军事力量等。正是认识到这一点,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提出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历史性地强调了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性。
从对外战术来讲,首先我们应当从历史和法律的角度论证我国对钓鱼岛的主权。中国有关钓鱼台岛的最早文献出自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的《顺风相送》,这一记载比日本所称的古贺辰四郎 1885年“发现”钓鱼岛要早 480年。日本在战后发表《日本投降书》,接受了《波茨坦公告》规定的条件,无条件交还包括钓鱼岛屿在内的中国领土。却又在1951年的美日《旧金山条约》和1971年《冲绳协议》认为钓鱼岛屿的主权是归他们的,根据国际条约中“禁止反言”的原则,若其前后言行矛盾而损害相对人的利益,法律予以禁止,并且由于中国政府没有参加《旧金山条约》和《冲绳协议》,上述条约对中国政府而言是无效和非法的。我们更要指通过各种实际行动宣示我国对钓鱼岛的主权,必须重视海空军的建设。历史经验表明,大和民族具有欺软怕硬的个性,只有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日本才有可能放弃其非分之想。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要建设“海洋强国”,说明中国已经意识到发展海洋文明的重要性,外媒对中国发展海洋强国也十分关注,在钓鱼岛等诸多岛屿争端冲突之际,“海洋强国”战略显示出中国正加紧实现军事现代化。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正是为了捍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总之,对于外界的一切干扰和压力,我们要始终保持坚定的立场和坚决的态度,强硬外交手段,不断提升自己的力量,捍卫我们的土地。
对内,我们首先要促进两岸交流发展。台湾也是钓鱼岛列岛主权当然的捍卫者和享有者,两岸在民族团结、共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民族大义下,共同捍卫领土主权的完整,应对中日钓鱼岛问题具有历史和现实可能性,也具有现实紧迫性。2008年5月国民党马英九就任新一届台湾地区领导人,实现了两岸关系的缓和,随着两岸关系的转暖,在某些对日问题上两岸出现了联合的迹象。尤其面对钓鱼岛问题上,更加体现了两岸人民共同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和平而不软弱,强硬而不野蛮。这是我们对于一切纷争应持有的态度。在钓鱼岛的问题上,有一方因素不可忽视,那就是中日民间情绪。我们就看中国,民间人士情绪的反弹是很大的。近年,面对日本的一步步挑衅,国内的民众反日情绪日益高涨,不免出现很多过激行为。这些不理智的“爱国行为”非但没有展示出我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反而可以让敌人趁虚而入,甚至很多民众只是因为从众心理而被反华势力所利用,那些盲目的打砸抢行为只会降低中国在世界的公信度而毫无益处。因此,安抚和鼓舞国民情绪对于解决钓鱼岛问题也十分重要。在这一问题上,应善用网络、电视等传媒工具,让广大群众看到对外政策上坚决的态度,武装实力的提升以及取得的成果,不要只喊口号,要让大家看到实际行动。“理智爱国”不止靠口头号召,更要从根本上提高国民素质,时刻保持清醒和理智。
对于钓鱼岛问题,一直采取的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如今面对外界的不断挑衅和触犯底线,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坚定信念,从短期目标到长期目标,各个部门都要有针对不同问题的应急机制,因为,实力是外交的后盾。不可否认,钓鱼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领土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对于不可侵犯的主权问题,中国还需韬光养晦,更应有所作为。
第五篇:我国的水资源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我国的水资源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摘要: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东西,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水,人类就不能生存。但是,现在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却越来越严峻,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它,找出有效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方法。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当前我国水资源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关键词:水资源问题
应对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增多和气候变化等原因,水资源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阻力。我国当前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如下:
1、人均水资源总量短缺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总量丰富而人均水资源量贫乏的国家。大大小小的河流遍布全国,尤其是在东部和南部形成了十分密集的河网。虽然河流众多,但是人均占有量却很少。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的国家之一。
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我国的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相差悬殊,与人口,耕地和生产力的分布不相适应。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比较大,人口比例也较高,耕地也比较多。长江流域以北地区,人口比例一般,但是耕地比例就很高,而他的人均水资源是比较少的。内陆河片,人口比例低,耕地比例也低,人均水资源却很多。我国水资源受季风气候影响,年降水量分布不均匀,大部分地区年内连续4个月降水量占全年水量的60%--80%。冬春季节雨水稀少,汛期(6-9)月径流量十分集中。
3、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全国污水排放总量逐年上升,河湖污染有加重之势。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由于人口剧增,工业高度发达,因而产生了大量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工业废水和工业废渣,所有的这些废弃物往往直接排放或倾倒入江河湖海,再加上其他各种因素,造成了水环境的严重污染。污水中化学需氧量、重金属、砷、氰化物、挥发酚等都呈上升趋势。而水环境污染加剧的重要表现首先是地表水污染蔓延。目前,流经城市90%的河段受到了严重的污染,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
4、水资源浪费严重
由于我国现行水价偏低,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浪费严重。水价偏低导致用户对水的价格不敏感,节水观念淡薄,照成用水过程中大量浪费。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水的有效利用率低,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更低。
5、水土流失严重
由于森林植被受到严重破坏,水资源平衡受到破坏,一方面造成水源减少,一些地区连年干旱。另一方面,一些地区出现洪涝灾害。水土严重流失,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的土壤近50亿吨。
根据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可以采用以下一系列应对策略:
1、多种渠道找水
解决我国水资源紧缺问题,关键是要立足现实,充分发掘现有水资源的潜力。国家为了解决水资源的问题,想尽一切办法,提出了多种渠道找水的方法。表现在:(1)异地调水。如“南水北调”。(2)海里取水,大力发展海水利用技术。(3)留住雨水。如在山区,利用水库多蓄水;在平原地区,利用湿地、河道回补地下水;在农村,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沟渠塘堰正常蓄水功能;在城区,修建集雨工程留住水。(4)污水回用。添置相应设施进行处理,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后回用。
2、加强水资源的法制建设,强化水资源保护。
加强水资源的法制建设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是要建立健全保护水资源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已有的《水污染防治法》、《城市节约用水管理的规定》、《水法》、《环境保护法》和《关于防治水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等法律、法规虽已体系化,但却未达到协调化和完善化,而且规定过于原则,可操作性不够,缺乏相应的配套法规。法制建设的另一方面是执法。一是要加强执法管理,做到执法要严、违法必究;二是对有影响的违法案件公开处理,严厉打击;三是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执法监督。
3、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
由于部门分割,地区分割,使我国在防洪减灾、城乡工农用水、防治污染、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许多矛盾,造成水资源巨大损失和浪费。为此,国家级和各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和各省、市、县的水务管理机构,必须对江河上下游、城乡工农业用水、水量和水质、地表水和地下水、用水和防污等,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
4、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要加快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抓好工业结构调整,控制工业污染源;发展污水处理技术,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降低净化处理成本;提高现有工业污染治理水平,推广清洁工艺和清洁产品。
5、提高全民族的水环境保护意识
(1)加强宣传,提高公众水资源危机和节水意识。(2)突出节水重点,各级政府应从实际出发,对耗水量多、废水排放量大的行业和企业进行改造,最大限度减少用水量和废水排放量,还要把节水任务分解到各个行业,不断强化监督工作。(3)制定节水政策。目前水资源利用率低下和浪费严重,主要是因为水费低,有些不用钱。应该把水资源作为一种商品,实行有价使用,并按照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的要求,制定各行各业水供应量标准,超出额度一律实行高价收费。(4)开发节水项目。如农业灌溉用喷灌技术。
6、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的可利用率
我们要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面积,以便提高水源涵养量。加强湿地保护,在允许的范围内,利用林地、草原、坡地等处理污水,使污水循环再利用,减轻污水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
7、节制生育,实行人口计划增长
人是水资源消费的主体,因而在水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人口增长得越快,水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就会越尖锐;同时人口增长所拉动的工农业生产对水污染的程度也会增加,从而使人均可利用的水资源量就会减少。所以必须节制生育,实行人口计划增长。
要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矛盾,遏制水环境的继续恶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尊重科学、善待自然,按经济规律办事。只有这样,水资源问题才会得到改善,社会才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宁.浅谈水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四川建材,2011,(01)【2】 赵琳琳.浅谈对水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J】.水利科技与政治,2010,(01)
【3】 陈继兰.对水资源与人类未来的思考【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 【4】 张利平,夏军,胡志芳.中国水资源状况与水资源安全问题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02)
【5】 王豪.水资源的挑战与我们的对策【J】.未来与发展,1997,(01)【6】 宇振东.水污染·水环境·对策【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1995,(06)
【7】 苏征耀.我国水资源形势及其应对策略【J】.水资源研究,2007,(01)【8】 卢丁贤.水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存在问题及改善措施【J】.汕头科技,2007,(04)
【9】 王明华.我国水资源面临4大严峻挑战【J】.水资源研究,2009,(01)【10】吴泳.环境·污染·治理【B】.科学出版社,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