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我国高速公路收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定稿)
浅谈我国高速公路收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摘要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国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公路建设快速发展。本文则对高速公路收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促进高速公路收费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收费管理 应对策略
近几年,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猛,截止到2012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数约为9.8万公里。高速公路在我国的交通运输体系中已发挥着重要的脊梁作用,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由于拥堵等问题造成的“高速不高”现象也引发了诸多争议。固然,经济发展速度快,私家车数目不断增长,路网规划滞后是造成拥堵的主要原因。不可否认的是,收费公路及其管理问题也是引发高速公路拥堵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因此,探讨高速公路的收费管理问题,对于规范高速公路收费以及促进高速公路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高速公路收费的内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规定,凡县级以上地方交通主管部门利用贷款或集资建成的,或国内外经济组织依法受让收费权的,以及国内外经济组织依法投资建成的公路,经批准后,可以收取车辆通行费。
高速公路建设是一项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的工程项目。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但是目前尚属发展中国家,国家需要投资的项目众多,高速公路建设无法完全纳入国家财政预算。为了加快高速公路的发展,以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贷款和大量吸引国内外资金参与高速公路的建设与管理已成为高速公路运营的主要模式。因此,高速公路在建成后,为了收回建设投资或偿还贷款,并维持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费用支出,进而进一步加快高速公路建设,收取一定的通行费用就显得必需且重要。一般认为,高速公路收费管理是指在收取车辆通行费的过程中对各项活动过程及各种工作要素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和激励活动的总称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收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法律制度滞后,收费标准混乱
我国高速公路收费管理相关法规存在严重的滞后性,收费标准没有统一的定价方法和明确统一的批准机构。现行的高速公路收费标准主要是依据项目建设规模、建设投资、贷款比例、交通流量和道路使用者受益及承受能力制定等因素制定。2004年我国颁布《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虽然对收费公路的收费标准、收费期限等管理活动作出了明确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大量问题。
世界银行在《中国的高速公路:连接公众与市场,实现公平发展》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是中国的收费公路已经举世闻名”,“中国的高速公路收费与国际相比偏高”,如从青岛市驾驶私家车到上海市往返一次仅过路费就需700多元,收费明显偏高。
2.2 稽查制度较弱
高速公路收费工作是保证偿还建设贷款、正常养护管理以及高速公路建设再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高速公路收费管理同其他管理工作一样,要保障其准确性、秩序性和公正性,就离不开完善的、有力度的监督检查工作。当前收费管理中的收费秩序和标准混乱,不注重服务的水平以及其他各种违法乱纪不良现象的大量出现都是因为缺乏有力的监督检查与完善的监督问责制度。例如,有些思想道德素质较低的收费人员为了谋私利,与车辆司机进行利益交易。
2.3 设施落后
由于国内部分高速公路的使用期早已超过了10年,道路通行能力下降,收费站各项硬件措施存在老化现象,影响了高速公路收费的效率和服务质量。尤其是很多地方仍然实行人工收费的方式,在行车高峰期或者出现突发状况时,极易造成大规模拥堵现象。
2.4 人员素质
部分司机法制观念不强,贪图小利,没有“谁受益,谁支付”的意识,想方设法逃避收费;一些单位(部门)的特殊车辆,对高速公路收费系统造成干扰和破坏。
从我国当前的主要收费方式来看,高速公路收费管理的绝大部分工作还是由人工来完成,因此收费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部分工作人员思想道德素质较低、服务态度较差、业务能力欠缺、收费工作不够规范,严重影响我国高速公路收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解决高速公路收费管理问题的对策
3.1 完善收费管理法律法规建设,实行柔性化的收费标准
加快高速公路收费管路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步伐,以立法的方式作为保障,是改善高速公路收费管理的根本。依法建立统一规范的、系统有效的高速公路收费制度,是高速公路收费管理的基本前提。应当尽快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关于高速公路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并进一步加强对高速公路管理各环节尤其是收费环节的规划与指导工作,使得我们的收费管理工作切实实现有法可依,并更快地进入法制化、规范化以及科学化的发展轨道。
可以针对不同时段,不同的行驶路程,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例如在车流低峰或车流淡季实行较低收费标准吸引车辆行驶,引导车流量的合理分配,同时提高高速公路使用率对于长途运输,可以随着路程增加降低每公里收费单价,吸引长途运输,促进各地区的物资交流,同时保证高速公路运营收入。
3.2 加大收费稽查力度
稽查作为高速公路收费工作的重要督查手段,加大收费稽查力度对促进收费工作的开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坚持“预防为主查处为辅“的工作指导思想、遵循“公平与公正相结合”、“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纠正与预防相结合”的原则下,对收费工作人员要加大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力度。使收费工作人员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增强自觉抵御外界诱惑的能力;同时不断提高各种监控和稽查手段,加大稽查力度,杜绝各类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3.3 加快收费设施的现代化
完善半自动、自动化的收费管理。完善半自动、自动收费模式,避免设备过于复杂,减少收费出错率,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收费管理制度。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收费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完善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建设。不停车收费已经应用于高速公路收费管理中,完善不停车收费系统可以避免司乘人员与管理者的争执,同时减少服务管理费用。
3.4 加强对收费人员的管理
我国目前主要的高速公路收费方式还是半自动的收费方式,大量的工作还是由收费工作人员来完成,所以一支业务技能娴熟、纪律严明、服务热情的人员队伍对于高速公路的收费管理尤为重要。加强对收费工作人员的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入手:(1)加强对收费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廉政作风的管理,杜绝收费人员徇私舞弊、谋私利等不良现象。(2)要加强对收费人员的业务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定期的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逐渐建立业务精通,业务全面的收费管理队伍(3)要加强对收费人员服务意识的培养,改变以往的消极的完成任务的工作理念。结论
高速公路收费问题的解决措施,应该完善高速公路法律法规的建设,坚持以市场机制为导向,借鉴国外先进融资,逐步降低收费性的高速公路比例,实行柔性化的收费标准,逐步降低高速公路的收费,适当调整车辆通行费标准,推进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加强收费人员的管理等方面入手,从确保安全、舒适、高效、经济的角度,高度重视高速公路收费问题,对收费问题的原因进行科学分析,努力寻找工作中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才能把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冯岩.浅谈高速公路收费管理[J].中国城市经济.2011(15)
[2] 张丽娟.我国高速公路收费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 , 价格理论与实践.2012(02)
[3] 刘奕,高咏玲.完善我国高速公路收费管理的对策研究——由京藏高速公路拥堵引发的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10)
[4] 张宁.节假日免费政策:难掩国内高速公路收费管理乱象[N].中国经济时报.2013-02-25
[5] 李惠林.我国高速公路收费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物流.2012(8)
第二篇:浅谈我国企业的品牌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浅谈我国企业的品牌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10秋 工商管理 奚凯
(指导老师:王建国)
【内容摘要】 :如今,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际商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到处都能看到品牌的竞争。产品的竞争、企业的竞争已经成为了品牌的竞争。所以企业也越来越注重自身产品的品牌效益。也正因为如此,品牌现在也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形象设计的重要组成。但是,我国的企业在实际的经济生产活动中,在品牌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误区和问题。本文就将对我国企业在品牌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
【关键字】:竞争经济全球化
对于大多数的公司来说,公司产品的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的企业文化。那么对于这些公司来说,品牌就不仅仅是消费者、经销商看到的产品,而且品牌对于公司的员工来说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在营销环节,产品的品牌形象是促使消费者重复购买、使用产品的一种原始动力,是消费者忠诚度的重要决定者。
没有独特的品牌,企业就没有自己的灵魂,没有自己的品牌,企业就很难有顽强的生命力。就像可口可乐公司,如今它的市场价值超过599.78亿欧元,它在全球消费者的心目中早已不仅仅是一种饮料,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代表。将一种普通的、生活中很容易被取代的饮料与文化、生活方式结合到起,需要的是漫长的时间和一个充满战略性的品牌形象。
战略性的品牌是让一个公司对于自己的品牌管理有一个核心理念、持久的方向,而且与此同时,也为品牌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管理平台。但是眼下的事实确实,国内的绝大多数公司没有一个很好的品牌战略管理模式。
1.品牌
在现代的生产消费活动中,单纯的产品已经很难有较高的产品忠诚度,所以,利用企业的整体形象塑造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成为当务之急。品牌,集合了商品的物质属性,而且还承载着消费者、生产者的精神需要。一个好的品牌不一定是好的产品,但是一个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必定需要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
品牌管理,是企业管理层对产品的更高的要求。一个企业的产品是可以被模仿的,甚至是可以被超越的,但是一个好的品牌集合的是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精神需求,有一定的价值内涵。例如在全球范围内,德国制造已经成为了一种品牌,凡是德国制造的产品就是代表着良好的品质、精良的设计。这样的品牌形象是所有的制造企业都想要塑造的。当然这样的品牌形象塑造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和追求目标是一定要有的。
品牌和产品事实上是一个相辅相成、共同存在的关系。产品是品牌的具体化,品牌是产品进一步提升的形象,是为了给市场、消费者一个优良品质、服务的形象。
2.我国企业的品牌管理现状
2001年,我国加入的WTO世界贸易组织,大量的外国企业涌入中国市场以
后,对我们国家的企业冲击相当大。也是因此,外国企业的品牌意识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冲击了我国企业的领导者。品牌竞争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成为企业竞争的又一个主要战场。
其实,我国企业的品牌形象最原始的要算是各种老字号的店铺,不管是药店还是老字号饭馆,在本城市都是相当又影响力的。但是,我国企业的品牌管理起步较晚,而且管理相对松散,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根本与那些外国企业相提并论。
但是,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国企业的品牌形象在欧洲,乃至全世界都有了一个飞跃性的提升。例如,Haier、联想已经从单纯的产品形象转换成一个中国品牌的形象。但是还有更多的企业没能完成这样的转型。相对于品牌的管理,我国的企业更注重的是广告管理。不少企业以产品为核心来设计广告,在短期时间内最大幅度地提升产品知名度,但是企业的品牌形象却没有跟上。例如,中央电视台每年广告的标王,这些企业花大价钱投得央视广告的标王,企业的名声转眼间水涨船高,但是,良好的品牌形象却没有进一部跟上。就像当年的爱多VCD,花重金夺得当年CCTV广告标王,又请著名影星代言产品,但是消费者也只是从狂轰滥炸的广告中记住了爱多VCD是成龙代言的。又如当年的孔府酒,盲目追求产品的知名度,最终因广告的投入和产品的产出不成比例,最终将商标以300万的价格拍卖。
由此可见,一个企业要长足地发展,需要一个完整的品牌管理体系,一个完整的品牌管理体系需要一个合理规划的品牌形象塑造流程,一个合理的品牌塑造流程需要一个切合企业实际的品牌形象知道思想。
3.我国企业品牌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品牌管理起步晚,体系不完整,所以发展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且也面临着大量的实际问题。但是我们更要正确地面对这些问题,从实际出发,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把我国企业的形象管理体系建立完整,并让其更好地发展下去。
3.1没有一个成熟的品牌的定位
品牌定位的首要条件就是对品牌的正确定位。一个符合产品实际情况的品牌定位需要对企业的文化有本质的认识,对企业以后的发展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对产品的购买者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从一个品牌系统的建立角度,结合企业自身的各个方面的资源设立自己的企业品牌。这些基础条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产品:这是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是消费者心目的企业品牌的直接体现;
(2)潜在需求:即为潜在消费者,他们是品牌拓展的生力军;
(3)企业产品的使用周期:根据产品的使用、生命周期确定品牌的定位;
(4)本企业产品的延伸范围:从单一的产品到一个系列的产品,而这些产品之间有着一些必然的联系,能够使消费者在选择其中一个产品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想到其他的产品,从而树立一个完整的品牌形象;
(5)市场的需求:消费者想要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想消费者所想,急消费者之所急。
综合以上几点确立一个鲜明品牌的形象,能够有效地避免走如误区,妨碍企业的发展。
例如,当年在美国,七喜作为一个新的碳酸饮料投入市场,在可口可乐公司已经一统碳酸饮料市场的时候,怎样以一个新人的形象占有一席之位,使得七喜
成功打入市场?当时,七喜的品牌管理者彻底地了解了美**亲们的心声:孩子喝太多的碳酸饮料怎么办?饮料中的可可因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发育?所以,当时七喜的广告词将产品包装成了另一种与可乐不一样的饮料——“七喜非可乐”。显然,这样的品牌定位顺应了产品的发展需求,也切合了当时的消费者的心理。为企业以后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当然,在者一方面也有很多反面教材。例如当年,孔府宴酒一举夺得1995年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标王,在短时间内,品牌的知名度是有了一个本质的飞跃,但是品牌的知名度有了,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品牌定位,虽然知名度拉动了销量,但是没有一个明确的品牌定位,两年后便以企业破产而告终。
这个于上个世纪70年代提出的定位理论,明确了一个正确的品牌定位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正确的定位就是在潜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将产品的特征、价格、用途结合成一个品牌的形象。
3.2 品牌的特征不明显
品牌的建立是为了让消费者记住自己的品牌,而不是联想到任何品牌。识别自己的品牌,就体现了企业形象代表的东西,也就为品牌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农夫山泉,有点甜”哈尔滨制药六厂制造的“蓝瓶的钙”是国内企业建立品牌特征的优秀代表。但是,这样的典型代表实在是太少。在设计品牌的时候,很难将产品的特征于品牌的特征有机地结合。
“老干妈”调味酱曾经以它独特的风味、消费者感到亲切的名字风靡一时,但是在品牌包装的时候,一味追求与消费者拉近距离,没有将调味酱的特征植入消费者的脑中,很快就淹没在了竞争激烈的调味酱海洋中。
3.3想法简单 用广告取代品牌
树立一个企业的品牌就是为了在消费者心中占有一个无法取代的地位,因此用一个怎样的渠道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影响成为了一个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优秀的品牌形象能够为产品加分,从而进一步提高品牌的价值。但是在国内的企业里品牌的传播就简单地成为了广告的传播。虽然知名度提高了,但是没有了一个整体的、连贯的品牌形象。况且,广告公司在策划广告的时候,经常是一个广告一个主题,很难有一个连贯的、系统的创意。所以就算有了再多、再优秀的广告,在消费者心中也只是一个个单一的产品,无法为企业建造一个全方位的形象。品牌形象更就无从谈起。
3.4 企业产品涉猎面太广品牌形象难以打造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越来越丰富,企业的生产活动必定会出现一定的重叠。那么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成了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如何提升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最有效果的办法就是广泛地涉猎各个行业,使自己在各个行业都有产品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形成一个综合品牌形象。
但是事实上,这种方法实际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一些已经在某些领域成为一种老牌产品的企业。例如,999牌感冒冲剂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早已经是感冒药的代言词。但是当999推出它的啤酒的时候,消费者心中的什么样的感受呢?喝999啤酒的时候,会有感冒药的味道吗?喝999感冒药的时候难道喝的是感冒药?
消费者的一时错位,会让企业的良苦用心付诸东流。所以,在企业产业规划的时候,必须对自己的企业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将自己的产品规划到一个大范围
里面,不要是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产品,这样消费者才容易将同企业生产的商品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品牌。
3.5做名牌不等于做品牌
名牌与品牌的最大的区别在于,名牌是知名度,品牌而是将产品的形象深深地刻在消费者的脑海中。
品牌是给企业带来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增值的动力就是消费者心中形成的一种印象。要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一种我想要拥有该产品的印象,这就是品牌的效用。但是,名牌就只是单纯的知名度而已。要创造一个名牌,用各种广告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非常好的效果。但是,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绝对不是在一时之间就可以塑造的。它需要品牌的核心指导思想、整体发展规划,并运用一系列的公关手段将其推销给消费者等一系列的过程。它需要企业管理者长久的始终如一的经营
品牌的管理是一个结合企业实际的各种资源、自身情况,所处商品市场的特殊环境,以及消费群体的个性的综合体,并不是企业管理者想当然,凭借自己的经验能够臆想并能得到好的效果的。而且,一个能被消费者接受的好的品牌形象,往往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来塑造,它需要企业管理者一次又一次的营销活动、一个又一个能被消费者记住的广告,需要企业产品长久的质量保证。所以我国的企业在品牌管理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4.我国企业品牌管理的改进策略
我国的企业品牌管理起步晚、发育不完全、体系不完整,因此面临了很多的问题,而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就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4.1找准品牌定位 坚持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是品牌管理的最基本的基础,它的重要性当然也是不言而喻,只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能有好的品牌效应。找到一个符合自身的企业形象、产品特征,能够被消费者记者、产生好感,富有个性、创造性的品牌定位是每一个企业都必须要完成的工作。企业找到了这样一个品牌定位以后,所有的营销、广告、策划、宣传都必须符合这个品牌定位,所有的外联活动体现给受众都必须是一个统一、完整的品牌形象。企业管理者应该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定位自己的品牌:
(1)品牌调研
从零售商、消费者甚至是竞争对手下手为自己的品牌把脉,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产品,了解产品的发展空间,未来的发展走向。
(2)STP
市场营销的核心理论,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消费者,争取满足每一位消费者,明白他们想要的到底是什么,细分自己的产品。从而更好地位企业的发展规划方向。
(3)4Ps
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企业究竟能为消费者做什么?企业必须根据自身所面对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符合现实消费者的营销管理计划。
从以上的几个方面,企业能够全方面地了解自己的企业的各个方面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品牌定位的准确性、现实性,防止了观察问题的片面性、模糊性。
无论时间的推移还是企业涉猎领域的不断拓展,品牌的定位是始终如
一、不
曾改变的,这就是需要在定位之初,管理者的预见性。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一个有个性、独创性、富含深意的品牌形象是非常有必要的。
例如,多芬(Dove)这个品牌,在创业之初只是做润肤露,现在涉及的领域有美发、沐浴露等,但是这个品牌在一开始制定的“Soft and Smooth(温柔以及光滑)”。多芬的企业管理者在定位品牌的时候,就意识到了在企业以后的发展里,他们会一直致力于带给消费者温柔以及光滑的感觉,而牛奶给人的正是这样的感觉。所以,在多芬产品的包装上都有流水线条的图案。显然,这样的品牌定位并没有不符合现在的多芬所有产品的定位。他们也是在确定消费者在购买多芬产品的时候,希望自己的身肌肤像牛奶一样柔软、光滑才有了这样的品牌定位。
4.2一个独特的、有个性的品牌才会让消费者记住
品牌个性(Gardner & Levy)早在1955年就被提出,比较侧重于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即为消费者感知到的企业的一个品牌个性。1997年Aaker提出的15个维度的品牌个性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中国学者与2003年提出的“仁、智、勇、乐、雅”似乎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但是从国外汽车品牌的个性也许我们就会得到一些灵感,明白品牌个性的重要性:
宝马——年轻、纯真、刺激;
奔驰——时尚、年轻、运动
沃尔沃——安全、沉稳
凯迪拉克——老沉、保守
1800年,路易斯威登(Louis Vuitton)在法国发布,当是它的产品只有一个——那就是旅行箱。那个经济萧条的年代,旅行对于人们来所,是一件奢侈而又遥远的事情,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带上旅行箱,支付昂贵的费用旅行。所以,当是拥有LV就是一种富有的象徵。正式因为有了这样的背景,LV的品牌个性就成了奢华、富有。如今,LV已经涉猎服装、鞋帽、箱包、化妆品等各个领域,但是唯一不变的是它昂贵的品牌个性。但是如今它的销量越来越大,喜欢它的消费者越来越多。LV的品牌定位绝对不只是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要,更多的是满足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根据品牌的个性维度来制定品牌的个性,赋予每个品牌自己的内涵,也是在企业竞争的蓝海中取得胜利的有效手段。
4.3处理好母产品和子产品的关系 避免品牌形象被稀释
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系列产品的时候,应该对自己的产品链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于自己的购买者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了解自己的产品,明白子产品和母产品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绝对不能是竞争关系,尽一切可能降低他们中的任何一个的代言印象,让消费者在接受母产品的同时,更加能够接受子产品。
例如,1887年,在日本滨松创立的雅马哈(YAMAHA)品牌虽然现在现在已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品牌,但是它涉猎的乐器和厨具卫具、发动机甚至是体育产品领域没有任何联系。这对于一个企业的品牌形象的塑造是非常不利的,消费者心中的雅马哈没有一个共同特征。而前面谈到的999公司推出啤酒就是一个失败的案例。
4.4拥有一个有思想性的领导团队
在现实的企业竞争中,会遇到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实际问题,拥有一个有思想性的领导团队,在重要关头为品牌的形象管理指明方向,是企业存亡的关键。
著名的女性杂志《时尚》(Cosmopolitan),在创刊之初的定位是针对家庭主
妇的一份杂志,但是到了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该杂志的销量直线下滑,一度面临倒闭的危险。这时的编辑部及时调整的杂志的形象——给职业女性看的服务性杂志,并首次采铜版纸印刷,刊登一些激励职业女性的文章、标题。最终,改版后第一次发行,该杂志的销量就达到了35万册,让杂志社起死回生。
5.结论
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也逐渐成为一个品牌大国,但是如何从一个品牌大国成为一个品牌强国,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应该要考虑的问题。在企业不断成长壮大的过程中,品牌的管理成为了企业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志。确定自己的品牌定位,塑造一个独特的、很难被替代的品牌形象,组织一个良好的品牌管理团队,树立一个正确的品牌管理观念,重视品牌管理,才能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成朝晖.平面港[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8.[2](美)爱丽娜·惠勒.商业标志创意与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3.[3]骆灵英.品牌个性——服装品牌营销的灵魂[J].纺织信息周刊,2004(47)
论文出处(作者):汤娜
第三篇:我国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我国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席建国 宋维虎
(陕西理工学院教育科学系,陕西 汉中 723000)
[摘要]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之所以能够兴起与发展,必然有其潜在的优势。通过对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不足的比较,我们看到了它的许多优点。正如一个硬币的两面,在看到其优点的同时也要看到其自身的局限。只有将其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优势互补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网络教学 局限 改进策略
网络教学以开放的非线性分布方式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环境,它为学习者的个性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由于它的一些特点刚好弥补的传统课堂教学的缺陷,因此网络教学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但是在看到其优点的同时也要看到其自身的局限。我国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
1.1与传统课堂教学分工不明
网络教学不只是在教学的时候把课本教材变成数字版本在网上发布,它是在教与学行为分离的情况下给更广泛的人提供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灵活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比如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放到网上进一步辅导并进一步讨论,用网络特有的多媒体技术交互形式深入讲解某些教材的内容,提供一些相关资源或资源导航等,但实际上我国很多网络课程的内容贫乏,甚至只有简单的课件,有的只是将课堂上讲的内容照搬到网上,没有发挥对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作用。1.2普遍缺少新的教学模式
1995年,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伯尼·道奇等人创建了一项新的课程计划,即Web Quest。它采用基于网络的以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模式,包括绪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估和结论6大模块,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教师起组织与指导作用。澳大利亚艾迪斯·卡温大学也开发了一套教学系统,即RONSUB,这是专门用于管理和协调基于问题的网络学习环境。该系统可以把学习某门课程的学生分成讨论小组。Web Quest和RONSUB能够有效地发挥网络的互动特性,激发学生参与网络教学的动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我国高校的网络教学中,一般没有相应的论坛、聊天室等互动空间,即使有,也只限于发布、回收作业,缺乏以任务和问题为中心、以协作学习为基[1]础的精心设计。
1.3没有建立很好的共享机制
网络教学应面向其他高校,甚至是全社会,让那些没有机会接受学校正规教育的人受益。可以无偿对外开放,也可以先借鉴中国知网的做法,采取收费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从2002年开始在Hewlett基金会的资助下创建网络开放课件工程,旨在让本院所有课程资料公布于网上,免费供任何教学人员和学习者使用,促成教育资源交流和共享,营造一个全球性的教学社区。我国目前的网络课程在共享性上还做得不够,这也有赖各学校的共同支持和参与。1.4教师与学习者情感交流缺失
网络教学可以在空间上远离,时间上错位,这是它最大最具潜力的优势。网络教育促成了远程教育规模的空前发展,从而为实现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的理想以及实现终生教育的理想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但是这种空间的远离也使得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加大,缺乏情感的直接交流,师生双方对教学效果都缺乏直观的把握。而且这种若即若离的交互方式对学生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的[2]养成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网络学习者作为教育对象,有被网络教学模式复制成一个个“丧失学习
者内在的人格和精神世界的丰富性”的“学习机器人”危险,这种虚拟的师生关系,不仅将学习者异化为物,而且最终也使教师异化,从而使师生背离了教育的目的。1.5教学系统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维护
网络教学系统很多存在有人建少人更新的情况,多数是为教学评比、评估急就而成,评完后也就无人过问,结果造成教学形式落后,教学内容陈旧,外部资源链接打不开,提问无人回复,讨论无人引导,网络教学纯粹成了摆设。一方面这与学生本身自主学习能力较低,热衷于访问校外公众网,看新闻和娱乐有关系。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反思,我们的网络教学系统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维护,内容更新不及时,这也造成学习者利用网络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2我国网络教学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2.1 扬长避短,与传统课堂教学优势互补
构建网络环境下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的学习,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大力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与更新。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课程整合,是不可能脱离原有的传统教学的,当然也不应该以继承传统教学为由而滞步不前。应对原有的传统教学及理论基础作实事求是的正确评价,继承其精华,扬弃其糟粕;要实事求是地客观地进行研究与分析,吸收其所长,摒弃其所短;要以素质教育理念为统摄,进行优势互补,实现两种教学方式的优质整合。2.2 尝试多种新的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模式依据网络学习的特点所提倡的是一种主动学习思想,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重视学习思想的开放性与学习方法的灵活性,因此,网络教学模式的建构应注意塑造一种自主学习、具有合作、开放精神的网络学习文化,同时对我国的传统的功利型、个体型、被动接受型学
[3]习文化做出扬弃,构建无害、公正、尊重、允许和可持续发展的网络学习理论原则。开展包括Web Quest和RONSUB等多种能够有效地发挥网络互动特性的教学与自主学习模式。2.3建立较好的网络课程共享机制
2003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Hewlett基金会的支持下,中国开放式教育资源共享协会成立,它建立了镜像网站,引进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开放式课件,同时将中国高校的优秀教育资源推广到全世界。这是一个长远的项目,有赖各高校的支持和参与。高校精品课程算是一个较好的做法,但这还远远不够。
2.4树立以“情”为根基的主体教学观
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要以“情”为根基。师生之间以“情”的交流为根基是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这种“情”是双向的,既有教师的循循善诱,又有学生的尊师敬长。因此,教学活动是一个以“情”的交流为纽带、由师生共同营造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活动,一旦脱离了“情”,教学效果就受到直接的影响。所以在网络教学设计时要把情感符号考虑进去,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关心的,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网络学习也应该是在丰富的、复杂的、真实的情境中进行,而不应只是面对去情境化的技能培训材料。2.5不断完善网络教学系统
在网络教学课程设计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和教学需要的角度出发分析技术的可用性和知识的可获得性。网络教学系统应为学习者提供全程、全面、及时、便捷的学习支持服务,这有助于保持学习者积极的情感。因此网络教学系统应及时提供辅导、答疑、讨论和作业评比等动态教学资源和信息,还要提供远程学习咨询,以及能够实施导航、内在浏览、查询、实时和非实时交互的教学,能够实施网上教务、考务管理等,构成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结束语
网络教学既有明显的优势,又有一定的局限。网络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有效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因师资不足或师资水平欠缺等因素给教学效果带来的不利影响,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内容都得到了优化和改善。但同时,网络教学的发展必然是与传统课堂教学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建立起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陈彦仓.网络教育的整合与发展[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3.1.[2]蔡宪.网络教学的多视角扫描[J].电化教育研究,2003,12.[3]鲁荣杰,李盛聪.建构主义——网络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J].成人教育,2008.1.通讯作者:宋维虎,男,陕西理工学院教育科学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与网络教育。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陕西省汉中市陕西理工学院教育科学系 723000 电子邮箱:116550054@qq.com
第四篇:浅谈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谈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张晓,崔建藏,李高成(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省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石家庄 050031;2.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 05000;3.河北冀丰棉花科技有限公司,石家庄 050031)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种业发展现状、总结我国种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对现阶段我国种子企业的发展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种业;现状;问题;发展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业生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种子需求国之一,年种子总用量约为125亿公斤左右,经营量45亿公斤,总销售额在200-300亿元,约占世界销售额的10%-20%,市场经营额位居世界第二(美国46亿美元居第一),而种子市场的潜在价值在500亿元以上,市场潜力巨大。随着《种子法》的实施和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科研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种子产业得到较大的发展,中国种业发展成为农业领域市场化程度最好的产业之一,种业主体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种子市场蓬勃发展,种子企业遍地开花;但种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存在着经营管理体制不完善、种子生产、加工技术落后等问题。面对拥有雄厚资金和技术的外资种业的大举进入,如何克服不足,寻求种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中国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2000年《种子法》实施以来,国内种子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种子企业产权开始呈现多元化格局,出现了一批育繁销一体化企业,外资企业达到近70家。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日渐突出,涌现出一批种子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子产业与资本市场的结合催生了一批种业股票上市公司,中国种业开始呈现产业化雏型。
1.1 种业主体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2000年以前,我国种子经营机构63000多家,其中县级以上的国有种子公司2700多家,其它各种类型种子公司,包括各级科研院所和育种站60000多家。《种子法》的实施,打破了政策的壁垒,丰厚的利润引得各路资本纷纷进入,种子企业数量迅速增长。据农业部统计,到2006年8月,种子经营企业大致在70000家左右,委托销售公司(门市)20万家以上,其中注册资金3000万元以上的种子企业80多家,外资企业70多家;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的种子公司8500多家。种业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明显特征,有改制的股份制种子公司,也有新兴的民营种子公司,还有科研院所开办的种子公司等。种子市场主体多元化,促进了种子市场平等竞争和快速发展。
1.2 种子研发实力不断增强,品种选育成效显著
《种子法》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实施,有力的推动了植物新品种的选育和应用,促进了种业科技创新以及企业自主开发新品种的积极性,申请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的材料明显增多,每年通过审定的新品种数量也随之增多,新品种推广速度加快,良种覆盖率显著提升;据统计,我国育种机构的数量位居世界首位,全国现有农业科研机构1100多个,专门从事育种科研的专业研究所达450多个;相关单位先后对38万份种质资源进行了开发利用,选育出各类农作物品种6000余个,科研育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在杂交玉米、杂交水稻等新品种的选育方面,一些品种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育种方法上,植物基因工程和生物工程育种方面也已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1.3 种子生产加工能力不断提高,种子质量控制得到加强 [3][2][1]123
自“种子工程”实施以来,我国共建成玉米、小麦、水稻等大宗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及南繁基地175个,果菜花卉良种繁育基地及马铃薯,甘薯脱毒良种繁育基地127个,大大提高了我国农作物良种繁育能力,农业生产用种需求基本得到满足。2009年,全国商品种子生产能力达到80亿公斤,种子加工能力达到90亿公斤,种子包衣应用面积达到5亿亩,种子储藏能力可达43亿公斤,种子质量检验能力年44.7 万份,种子生产、加工、检测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杂交玉米种子抽样合格率由1996年的47.9%提高到2006年的89.8%,杂交水稻种子抽样合格率由1995年的68.1%提高到2006年的97.3%。
1.4 种子经营初具规模,种子市场空前繁荣
几年来,农业部和各级农业部门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加大了对种子企业的支持力度,一批有实力的种子企业正在形成,农业部评选的50强种子企业的经营份额正在逐渐提高。以往计划经济时代的各级农业部门宣传、指导、命令的推广模式正逐步转变为政府推动、企业推广、市场拉动等多种模式相结合的运作模式。企业营销和推广在市场竞争中愈来愈显示重要的地位,依靠高产品种、优秀品牌和优质售后服务赢占终端市场。
随着市场秩序逐步建立,国内种子经营集中度也在不断提升。1996 年以前,全国很少有年销售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种子企业。但到2000 年,销售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已有18个公司,在 1亿元以上的有7个公司;2002年年销额在5000 万元以上的公司发展到37个,1亿元以上的公司发展到14个,2亿元以上的公司有4个。到2005年,全国种子企业规模变大,50强企业资产共有 43 亿元,占全国种子企业总资产的26%,总经营额53亿元,占全国种子企业总经营额的20%。其中资产超亿元的企业有9家,经营额超过亿元的有14家,种子经营逐渐趋向于规模化。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分散,聚集程度不高
作为世界最大的种子需求国之一,中国种子产业市场潜力巨大。但产业相对分散,聚集进程停滞,绝大多数国内种业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科研投入不足,以产销为主,经营产品同质性强,相互模仿程度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以玉米、水稻为例,全国29%的销销售集中在7-8家企业,而超过70%的销售则归属于营销链上的“游击队”。
全国没有一家企业净资产超过10个亿,销售额超过5个亿,我国现有8700多家拥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的企业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足100家,真正实现产业化运作的不足80家,多数种子企业没有品种权。和国际比较,2006年国内前10强的销售总额48亿元,相当于全球10强销售额的6%,只相当于孟山都销售额的22.0%,份额还是太小。
2.2 企业研发能力弱,核心竞争力缺失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出资、科研单位育种、种子公司经营的影响,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力量还比较薄弱,种子企业更多是充当销售的“中间商”角色;普遍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自主研发的积极性,加之品种选育需要的时间长、投资多、风险大,企业承受能力有限,导致我国种子企业普遍长期缺乏稳定的科研投入,种子产业的科技含量不高。据统计,我国生产上应用的品种,88%来源于我们的专业科研育种单位,企业研发能力、研发成果明显处于弱势,企业核心竞争力缺失。
2.3 创新主体不到位,品种选育科技含量低
我国有近400多家公共科研院所从事农作物种子研发工作,人员达5万多人,可谓机构庞大,人
员众多。但受体制、机制和观念的制约,科研单位还存在着研究与市场需求脱节、信息不畅等问题,种子企业之间、种子行业的科研力量之间缺乏分工协作,多呈遍地开花分散发展的状态。
从基础研究看,我们的育种单位对于面向社会的公益性基础研究,如种质资源的挖掘利用严重滞后,科研追求“短、平、快”。从应用研究看,投入少和育种资源分散导致技术创新很难形成,科研上缺乏统一布局和资源的有效整合,育种项目多在低水平重复;项目缺乏明确目标,以完成项目任务为导向,脱离生产实际需要;育、繁、推相互脱节,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低。且目前我国的品种选育还是以常规的品种间杂交为主,育种周期长、效率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育种新材料、育种新方法和植物基因工程育种方面应用与推广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2.4 作为“产品”,种子的商品化程度有待提高
我国种子产业长期处于“一流的种子、二流的加工、三流的包装、四流的价格”的状态。国产种子的加工和包装深度普遍不够,多数国有种子公司及多数个体和私营种子公司经销的种子大都只经过低水平的粗加工,通过精选、分级、包衣、包装的种子占的比重很低;个别农村零售市场,没有商标、没有包装、没有标注质量状况、没有使用说明或者标注不规范的种子还有存在,这种状况既不利于提高种子质量和净化种子市场,又不利于农户合理地选择购买和使用种子。制约了种子产后附加值的提高,阻碍了种子市场化、产业化的形成,致使种子公司即使有好的品种,也因为环节滞后,导致市场不好打开,价格提不高,效益上不去。对我国种业再发展的几点建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完善,种子行业走向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是大势所趋。2010年,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中专门提出了“推动国内种业加快企业并购和产业整合,引导种子企业加快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抓紧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种子企业”。这既是反映了国际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表明了今后我国种业发展要做强做大民族企业,提高与外资企业竞争能力的客观要求。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面对实力雄厚的跨国种业集团的竞争,我国种业该如何应对,这是摆在所有种业经营者面前的问题。综合种业发展的现状,建议做好几个方面工作:
3.1 完善种业管理体系,规范种子产业发展
完善的管理体系,法制化、规范化的种业市场环境,公平、公正、宽松、有序的竞争机制,是我国种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首先,完善《种子法》及农业部门相关配套规章或地方性种子法规,从法律政策层面上,给予种子企业以宽松和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速扶持育繁推一体化大型种子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形成国内种业集团化优势,逐步提高与国外种子企业的抗衡能力,大力推进我国民族种业的快速成长与发展。
同时,深化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坚决地将种子管理与生产、经营脱钩,种子管理、种子协会和种子检测机构相互独立,将运动员和裁判员分开,并使裁判员公正执法,没有后顾之忧;不断提高种子管理部门在品种审定、品种保护、质量检验、转基因检测、信息发布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和服务能力。形成科学、完善、高效的执法管理体系,促进种子产业健康发展。
3.2 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种子产业竞争力,主体是企业,核心是品种,关键是创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和潜力所在,种子企业应当逐步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走育种、繁育、推销一体化的道路。国外种子公司[4]
非常重视科技创新,不惜投入巨资,比如美国诺华公司平均年投入的科研经费达3.7亿美元,占其种子销售额的6%;而先锋公司平均年投入科研经费则高达1.8亿美元,占其销售总额的10%。因此,我国种子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根,必须重视科技创新。一方面,加大研发投资力度,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成果,在种质资源利用、育种技术方法、新品种培育、转基因种子研发、产业配套技术等方面实现创新,提高品种选育的速度和效率,使企业向科研、生产、销售一体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加强与从事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科研院所的合作,逐步加大企业科技创新参与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3.3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某些方面企业间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加强对种子企业管理人才、经营人才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切实提高我国种业发展的经营水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是推进我国种子产业化的当务之急。
一方面,应根据农业管理、科研和人才建设的实际需要,建立人才分类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吸引、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企业要采取各种优惠政策,积极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想方设法留住人才,调动和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一方面,应加大对行业中潜力企业的扶持力度,培养领唱型企业;我国种子产业起步较晚,还处在发展初期,企业小、散、弱,专业化程度不高,竞争力不强,还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做强做大企业、提高竞争力。一要加强分类指导。支持种子企业向育繁推一体化、专业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引导种子企业向育种公司、制种公司和生产公司等专业化方向发展。二要促进科研单位与企业的合作。借助科研单位研发优势实现双赢,形成育、繁、推一体化的机制,有利于做强做大种子企业,同时提高种子企业的技术水平。
3.4 加大对种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我国种子产业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多数企业正处于成长阶段,综合实力还不强,目前面临国际化竞争形势,决定了必须要加大对种业的扶持力度,实行积极的产业发展政策。对具有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种业龙头企业,要在政策、信贷、科研立项、基础建设、资源配置和技术等方面优先给予支持。培植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种子企业,使我国种业的竞争力有一个实质性提高,在保障我国农业生产安全,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现已出台的国家扶持种业发展的法律、政策,虽对我国种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我国的种业基础薄弱,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不强,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加资金投入,继续实施种子工程建设,重点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品种改良与繁育基础设施、种子质量检测中心、品种区域试验展示中心等公益性、基础性项目的建设,提高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监管能力,使我国的种业发展跃上新的台阶。
3.5 树立品牌意识,完善营销策略
品牌是一种市场价值,是市场创造力,是扩大市场业务、获取利润的有力工具。一个种子企业,要想有竞争实力,必须制定完善的营销策略,树立自己的品牌,让广大客户接受,得到社会的认可。比较看来,我国种业品牌与国外的杜邦、孟山都、先正达、先锋等跨国种子企业相比差距很大,起步晚、品牌意识不强、打造品牌力度不够,造成品牌效益低下,因此,打造种业自主品牌,提高种业核心竞争力,是我国种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树立品牌、完善营销策略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抓起:一是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和营销队伍,加强对自己产品的宣传;二是严格把关,保[5]
证企业经营种子的质量,以质取胜,树立品牌;三是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包括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等,以此来占领市场,赢得客户。
参考文献:
[1]李存才.良种富民,潜力无穷[N].中国财经报,2006-11-22.[2]范石发.中国种业发展与展望[J].种子科技,2010(01):1-4.[3]佟屏亚.中国种业发展形势评述[J].种子科技,2005(01):1-3
[4]柴玮.我国种业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种业,2010年6期,9-11
[5]黄桂河.农作物种子产业发展研究[J].农村与区域发展,2009(9)
第五篇:浅谈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谈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论文关键词:动漫产业;发展;对策
论文摘要:动漫产业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正视其面临的四大问题:人才供需失衡、产品原创力不足、产业链缺失和市场环境有待改善。因此,探讨解决上述问题的举措,是当前进一步推进我国动漫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
动漫产业由于具有消费群体广、市场需求大、产品生命周期长、高成本、高投入、高附加值等特点,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人才供需失衡、产品原创力不足、产业链缺失和市场环境不佳等,是当前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供需失衡。动漫创新人才供需的失衡已成为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人才供需失衡不仅体现在人才数量上,更体现在人才素质上。
1、动漫人才相对不足。目前,我国动漫人才的需求总量约15万人。其中,游戏动画人才需求总量约10万人。但现有动漫产业人才不足1万人。而且,目前国内一流的网游动漫人才多数供职于国外企业,虽然我国已有200多所院校设立动画专业,但很多人培养出来后从事的都是中期制作环节,前期的规划和创作人才凤毛麟角。原创能力不足,就难以生产自主产品,企业也就难以做大做强。正因为如此,造成国内大量动画、网游、卡通产品、漫画等市场都被国外品牌占据的局面。
2、动漫人才素质不高。21世纪所需的动漫人才是富于创新、勇于开拓、兼具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动漫行业人才主要包括动漫美术人才和动漫技术人才。这两种人才并不是绝对分离的,搞技术的人要懂美术,搞艺术创作的人也要懂技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是我国动漫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目前,我国从事动漫编导的人才基本是从美术、计算机 1
等专业转化过来的,他们在影视动态形象、影视语言、影视编辑等的影视艺术方面的素质相对不高。另一方面,我国还缺乏运作和营销动漫产业链的人才。总之,故事原创人才、动画软件开发人才、二维三维动画制作人才、动画产品设计人才、网络和手机游戏开发人才和动画游戏营销人才等的缺乏。也是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产品原创力不足。有资料显示:在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动漫占60%,欧美动漫占29%,而中国原创动漫包括港台地区的比例只有11%,明显落后于国外动漫产业的发展步伐。这说明,我国动漫产品原创力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动漫产品原创力不足主要表现在:
1、产品创新力不强。动漫作品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没有独具匠心的想象和创造,就没有动漫艺术的魅力。我国动漫产品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典型的“动漫是给儿童看”的观念,情节老套,娱乐性不足。二是局限于历史题材,且多停留在表象,没有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精髓。原因在于:从动漫的剧本看,国内大多数动漫生产企业的产品在选题创意、形象造型、故事内容、技术手段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普遍还存在制作粗糙、手法单一等问题;从动漫产业的市场需求看,动漫衍生产品要得到市场的认可,不但要在人物语言上、行为上、动作上、表情上等更贴近现实生活,更要结合人们需求的复杂性、多样性来不断创新产品。而我国动漫产业在这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从动漫产品看,缺少属于民族文化的动漫创意,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风格、画面质感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仿照等现象。
2、文化渗透力不够。动漫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漫的背后有着厚重的人文内涵,只有处理好人文与技术的关系,动漫才会充满生命力。脱离文化的动漫,必然注定生命的短暂。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对动漫创作有直接的借鉴作用,但需要创新的理念,使动漫产品赋予时代内涵和现代元素。
(三)产业链缺失。一般来说,动漫产品市场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平面视角,即漫画刊载市场。第二个层次是立体视角,即漫画的动画化及电影化市场。第三个层次是动漫衍生品市场,包括音像制品、动漫周边产品等。实现这三个层次的有机统一过程也就是产业链形成与运作的过程。目前,我国动漫产业还处在一个缺环断链、尚未完全市场化的怪圈里。
(四)市场环境有待改善。良好的市场环境有利于动漫产业的健康发展。但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一是政策滞后。一方面,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把动漫产业发展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纳入发展规划等。特别是国家广电总局对电视台国产动画与进口动画设置的播出比例作出相关规定。这些举措产生了较大影响,调动了社会各方面参与动漫制作经营的积极性,为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必须清楚意识到,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滞后或远远滞后于动漫产业的发展。就政策的内容看,加大扶持力度固然无可非议,问题在于政策还必须同时具有扶持、引导、激励和保障之功能。如果缺乏必要的政策引导、激励,那么滞后的政策就不会有效地推动动漫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是企业行为不规范。集中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产权意识不强,二是盗版现象严重。特别是由于网络的存在,很难对动漫作品的传播设置有效的壁垒。国内市场上的盗版动漫数量已远超过正版动漫。由于存在庞大的市场需求,出现许多专业或半专业的盗版商,他们通过网络下载国外动漫并组织专业队伍进行翻译,刻录成光盘销售。由于熟悉市场需求。盗版商往往能在第一时间引进国外最流行的动漫。因此,销路极好,屡禁不绝。这些都严重破坏动漫市场的运作程序,影响我国动漫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促进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注重动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推动动漫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从发达国家近10年的经验看,各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无不得益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游戏产业为例,到2003年,美国设有游戏专业的大学(学院)有540所,日本有200所大学设有游戏(开发、设计、管理、运营)专业,韩国有288所大学或学院设有相关专业,其中政府指定赞助的大学及研究院游戏专业就有106个。目前,我国在动漫产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一定成效,特别是在设计、艺术、软件等专业方面培养较多
人才,但缺乏高端人才。因此,必须创造留住人才、培养和引进人才的良好机制。另外,应加大各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力度,完善人才管理系统,建立动漫创意产业专门人才数据库;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端动漫人才和既懂文化规律又懂文化经营的管理人才;加强与国外的人才交流和合作,培养具有“世界水准、本土文化”的专业人才;启动“文化创意梯队工程”,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各类“文化创意设计”活动等。
(二)加大动漫产品文化力的渗透。以动漫游戏产业为代表的新兴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高度依赖文化内容资源的产业,它的繁荣发展是建立在对文化资源的占有和开发基础上。为此,动漫产品在剧本创作上必须创意独特、故事精彩、思想丰富、幽默夸张。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一个良好的文化产业品牌。在思想内涵上要有人性化。在艺术创作上要有生命力,在人物造型上要有个体化。所以,必须立足国内市场,瞄准国际市场,深入挖掘我国文化资源和文化品牌的市场效应;鼓励文化创意企业“走出去”,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促进文化贸易出口,扩大我国动漫产品的国际影响;积极举办和参与国际性展销活动,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建立文化产品交易和出口的“窗口”,建立文化产品出口基地;要搭建动漫文化交流平台,举办以“创意产业”为主题的国际创意文化节、博览会、高层论坛、专家研讨会和设计比赛等,从而加强创意产业与国内外大城市的交流与合作。
(三)推进动漫产业链的形成。按照国际动漫产业发展的规律,动漫产业一般由动画前期市场调研和策划、动画片生产、动画片营销(发行)、动画片播放、动画片衍生产品营销五个部分组成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条,在这一链条中,每一环节的运作质量都直接影响下一个环节的成败,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交叉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而这其中的每个环节又牵扯众多行业。所以。推进我国动漫产业链的形成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集中政府、企业、研究和教育机构以及社会各界的力量,强化产学研之间的互动机制,实现动漫产业的研究开发、技术训练、信息交流、生产制作、包装展示、产品销售等链条的一体化运作。集中兴办一批动漫产业园区和基地,重点支持一批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尤其需要深入挖掘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通过政策推动和对原创的支持,打造动漫产业品牌,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文化品位,努力让既有自主价值取向又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原创、健康向上的动漫产品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并不断扩大国际市场份额,走出一条动漫产业健康发展的道路。
(四)优化动漫产业发展的环境。第一,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发展我国动漫产业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强和提高对动漫产业发展态势的理解,为其健康发展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第二,政府应在政策、体制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第三,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加大宣传力度。第四,保护知识产权,提升行业自律意识。要对动漫产品加强管理,特别是对进口动漫产品的审查,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加大对动漫衍生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维护健康的市场秩序。第五,建立规范的发行许可制度和动漫作品分级制度等。特别对动漫作品分级制要尽早确立,这不仅可规范动漫作品的制作与播出,便于企业生产的针对性,也可扩大动漫作品内容的选材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