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中小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作文专家为您拨开作文迷雾之一
教育部调查结果显示,全国三亿中小学生有2/3的作文处于三等文水平,作文学习中出现了“三怕”现象:学生怕写,老师怕教,家长怕辅导!高考因作文而严重失分的现象,让很多学生与理想中的大学失之交臂。
作文成了学生学习中的“拦路虎”。
究竟中小学生的作文存在哪些问题呢?
一、不喜欢写作文,一提写作文就犯愁、害怕,对于作文学习没有兴趣。
二、观察少,胸中无积蓄,无内容可写,学生写作更多的是抄袭和模仿,不能面对自己的内心去写作。许多学生拿到作文题,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生活、自身的经历、切身的感受,而是作文选。我们知道:观察是人们发现、认识和理解外界事物的基础,只有“笼天地于形内”,方能“挫万物于笔端”。
三、缺少正确的引导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
我们知道,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必须经过训练。而读和写的密切结合是小学语文中最重要的环节,读是吸取;写是运用。读是写的基础;只读不写,当然作不出好文章;只写不读,写也不能很快提高。
四、作文记流水账,平铺直叙,语言毫无生机。作文存在严重的假话、大话、空话和废话四种话,让作文直接降为三等文。
弘德向日葵作文专家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只要找对方法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小作家!
向日葵作文教学法彻底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在作文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写作积极性。活动课、情景表演、体验课等课程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受作文,在快乐中学习作文,开启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孩子爱上作文!
二、带领学生寻找写作的源泉: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观察是认识客观世界,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向日葵作文走生活作文之路,教会孩子百字新事、感动、观察等多种找素材的方法,让孩子在生活中去发现无穷无尽的素材,不再为“写什么”而烦恼!
三、解放学生的“嘴巴”,培养流畅的表达: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语言方面则是口头语言的发展先于书面语言的发展。抓住这一特点,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习作时,充分发挥学生说的这一优势,让学生先说多说,说全说细,在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去写。分解事物法、思路点拨、回忆画面、别说空话等方法培养学生细致的思维习惯,让学生能够将作文说具体,写生动!
四、解决中心不明确、思想性差的问题:“先做人,再做事,后作文”的理念深刻的渗透到每节课程中,陶冶孩子的情操,让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宽容!一个学期后一篇篇绿色作文跃然纸上!
五、全国性的作文大赛、三十多家媒体刊物的作品发表平台,不仅让孩子在考试中脱颖而出,还可以展示孩子的才华,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彻底爱上作文!
除此之外向日葵作文教材已被国家教育部纳为“十二五”推荐作文教学指导书籍,拥有完善的教法,系统的教材、教案,严格的教学质量控制体系,让孩子的学习效果有了实实在在的保障!
作文专家热线:******
第二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效益将最终决定教学质量,因此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益是学校尤为重要的工作。但长期以来,我校部分教师固执地认为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的低下,归咎于生源质量太差,很少认真查找或自我反思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去认真研究解决这些大家熟视无睹的问题的对策。为引起全体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重视,大兴反思和研究之风,下面就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提出拙见,诚盼对促进我校教学工作尽绵薄之力。
上学期,我在本校听了 32 节课,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等学科,共23 名教师,三个年级所有班。在听课中,我侧重关注教师的课前准备、课堂组织教学、师生互动情况、重难点的突破、学法指导、知识过手等方面。几乎每次听课结束后,我都要随机抽 5 个学生,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检查学生对当堂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情况,并收集对教师授课的意见和建议。囿于时间,我在课后只与11 位授课教师交换了意见。我为老师们务实的工作作风、无私的奉献精神所感动,也为个别教师在教学中的大胆创新而惊喜,但也为课堂教学中暴露出来的若干问题而忧心忡忡,我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并尝试着寻找一些对策。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
在现行教育体制下,课堂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场所,师生有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构建有生命力和创造力课堂,使之成为师生获得知识和精神交流的愉快场所。但如今的情况是,个别老师对课堂产生厌倦乏味感、失落无奈感,不少学生对课堂产生枯燥感、甚至夹杂着恐惧感、或游戏课堂,或木然面对,这样一来,课堂成了一个了无生趣的场所。那么我们的课堂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呢?
1、课前准备工作不充分。在听课过程中,我发现个别教师对课前准备这个重要的环节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上课铃响后才慢悠悠到教室;本可以提前准备在小黑板上的内容上课时才板书;由于研究学情和课程不够,导致备课不够充分不成熟,对课堂教学组织的实施产生负面影响等。这些课前准备不充分,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课堂浪费,极大地降低课堂教学效益。
2、学生习惯培养不重视。由于较为特殊的校情,我校学生行为习惯普遍较差,尤其是学习习惯。比如,学生课前静息普遍不好,学具准备不齐,该做笔记的不做或不规范,思考问题不主动、不深入,回答问题不积极或扰乱课堂,预习不充分或根本不预习,课后练习质量低劣或拖欠,业余时间学习安排毫无计划等等,此类现象不一而足。其关键在于学生自控能力和自我教育意识普遍缺失,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缺乏指导方法和持之以恒的精神,缺乏协同作战的意识。
3、组织教学能力不够强。课堂组织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管理学生、引起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活泼主动地学习,建立和谐融洽的教学秩序,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在我校,教师的课堂组织教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毫不讳言,其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但遗憾的是,个别教师在管理课堂纪律,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个别课堂混乱不堪,甚至处于完全失控状态,课堂教学效果也就无从谈起。
4、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在课堂教学中,由于个别教师对新课程理解不够,过度依赖经验系统,教法单
一、呆板。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多采用讲授式,重自己的讲解感觉,对学生接受与否关注不够,缺乏新颖和创造力。尤其是对学生学法指导不够,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5、课堂气氛较为沉闷。课堂气氛是师生在课堂上教与学的情绪和钻研状态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本应该通过精彩的导入、精心的设计、丰富的语言、师生的互动等来创设生动活泼、积极和谐的课堂气氛。但在我所听的课堂上,这种场面很是难得一见。部分课堂是沉闷的,教师严厉的眼神、枯燥的说教,学生懒散的行为、漠然的表情,简直让人压抑、窒息,哪还有教与学的乐趣。
6、关注学生发展不够。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是知识的建构者,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但个别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或面向全体不够,不敢或不愿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要不就是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和情商的培养,比如在知识探究、分析问题、归纳小结等方面,本该大胆放手学生,但教师往往“包办”、“越位”,不留空间给学生,一节课几乎是教师的表演,少见学生的主动参与。长此以往,学生虽乐得“清闲”,荒芜了自主思维、创新思维这片片良田。
二、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上所列举的问题及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从管理层面上来看。学校教学管理是促进课堂教学规范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保障。但由于多种原因,我校在教学管理上,还存在着制度不健全不落实,工作缺乏思路和连续性,人浮于事而部分工作不深入,管理创新浅尝辄止,校本教研流于形式,如此种种,给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2、从教师层面上来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所以导致目前课堂教学中问题突出,教师自身的原因占了很大的比重。首先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理解不够,而表现出教师观、教学观、学生观陈旧落后;其次是对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认同不够,表现出主人翁意识和互助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第三是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研究不够,钻研精神和上进心不足,缺乏创新精神和能力。
3、从学生层面上来看。由于我校生源结构复杂,生源质量差,大面积的学生家庭环境不好,家庭教育效果不好甚至缺失,导致他们学习愿望不强烈、学习习惯较差、学习能力低下、学习品质不良,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要彻底地扭转我校教学工作的不良局面,尤其是消除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真正赐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全校的各极管理者和教学人员必须同心同德、思想重视、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勤奋钻研、务实工作,惟有如此才能把教学工作带入一片新的天地。我认为当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1)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克服重常规、轻突破,重结果、轻过程,重督促、轻指导,重高段、轻低段,重谋划、轻落实,重情面、轻制度等缺点和不足,要切实增强工作责任心,改进工作方法,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首先,各级教学管理者要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要站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来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在工作中要做到“管导结合、奖惩结合、点面结合、人事结合、量质结合”,要竭力为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要搭建教师成长发展的平台。总之,对待教学管理工作,要敢于抓、勤于抓、善于抓、抓全面、抓重点、抓难点、抓深入,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把教学每项工作落到实处,为构筑学校教学工作大厦夯好基石。其次,要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管理者要克服“怕出丑、怕揭短、得过且过”消极思想,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全面而深刻理解所有学科课标精神,有针对性参加听课、说课、评课等教学活动,要注重对各层面教学工作的总体规划和部署,要及时有效地总结和推广我校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勤于和善于与教师交流和沟通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要真诚地与有待提高的教师一道制定个人课堂教学成长计划,开创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共同成长的可喜局面。
(2)扎实开展教学活动。活动是推进各项工作的重要载体。但长期以来,我校的教学活动开展情况并不理想,止步于“老三篇”,对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我们要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开展校本教研(结对帮扶、优质课竞赛、示范课展示等)、校际交流等活动,让大家在活动中达成共识,提升水平,寻求新的突破。
(3)切实增强教师素质。要改进课堂教学,教师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全校教师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反思,加强学习,努力提升思想、业务素质。
首先,教师要对自己的职业有深刻的理解,要自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师又在教育的兴衰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师这个职业意味着责任、未来、奉献、进取,需要的是过硬的素质、先进的理念、超强的能力、务实的作风,不然,决难担此重任。我们每位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对人生有无限美好期许的完整生命体,肩上扛着引导这些生命体走向成熟、走向智慧、走向美好的重担。有了这些理解,我们就能自觉地把上进心、责任感、求知欲、合作精神这些被视为现代人走向成功的最为重要的几个要素植根于脑海,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教学观、学生观,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增进与学生的感情,须知研究表明:教师的情感与学生成绩之间呈明显的正比例关系。师生情感越浓,学生成绩越佳。其次,教师要多途径提高课堂教学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能力结构中最为核心的要素。它是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的反映,也是教师的本质特征,它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而课堂教学能力包含了设计力、决策力、组织力、协调力、创新力、亲和力等元素,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能力,还得从以下途径着手:①学习中成长。学习包括教学实际经验学习和教学理论学习。每个教师应该每学期至少精读一本教学类书籍,比如《课堂教学艺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训练》、《论课堂组织教学技能群》、《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等,通过学习这些理论,我们会掌握一些知识和技巧。其次,要有选择性地学习借鉴一些行家、名家好的做法,用心去消化、吸收,融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比如在课前设计、新课导入、课堂组织、复习小结等教学的各个环节,我校教师中就有很多很好的经验和做法,大家就应该相互探讨、交流,共同进步。②实践中探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实践那些得来的理论和经验,并勇于创新教学方法、模式。教学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磨砺出来。教师要主动承担一些教学活动,尤其是公开课、研究课等,并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度量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择其善者而从之。诚如是,成长为教学能手指日可待。③反思中升华。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目标、内容、策略、措施、方法、结果等进行全面审视和系统分析,并予以肯定或否定、思索与修正,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升教学质量。
第三篇: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 问题及应对策略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在人们的知识结构中起着地基的作用,也是获得情感、陶冶情操最直接最有效的通道。殊不知,教学目标与教学手段、评价措施的矛盾,应付了考试却丢掉了语文本身的意义。
一、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与教学手段、评价措施的矛盾。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多年来升学考试指挥棒的约束和压力。语文教学在实践过程中新课标的要求被广大教师抛之脑后。常规的语文教学还是紧紧围绕着升学考试展开,学生学习语文的目标也紧紧锁定在考试中。
从评价的角度来讲。语文课程评价应该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况,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但是,目前对语文教学的评价形式单一而简单,最后的量性评价一锤定音,严重挫伤了语文教师教学和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材安排顺序被肆意打乱。
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来说,“文言文——说明文——散文”的模式基本在农村初级中学通用,两个单元的文言文结束后,又开始两个单元说明文的学习,最后才是散文。我们认为,这样既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极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高。学习的过程,应该是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过程。
从学生角度讲,文言文难、枯燥,拿文言文开篇的目的无非是让学生认识其重要性并一次性把它们讲完,留有大量时间进行复习背诵。宏观的讲,这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的长期兴趣。再者,就算你讲的再生动,再有启发性,也逃不了背诵记忆的套路,一开始就强调学生背诵的能力,反而会弱化学生动脑动手的探索实践能力。
3.挑拣重点篇目讲解,非重点只讲生字词而忽略文章内容。
为了在短时间内最高效地把知识点讲解给学生,给他们留有复习的时间,很多老师学期伊始就圈定了本学期要重点、花大力气讲解的篇目,大致一个单元一到两篇。挑拣重点篇目而忽略自读篇目不仅不符合科学的认知规律,还让学生失去了很好地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机会。有条件的话最好能给学生上几堂多媒体课,带他们走进石拱桥的匠心独运、感受苏州园林的自然天成、体味故宫博物院的文化精髓、感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内蕴含的古人的思想结晶。不要小看这一次次的积累,对于好奇心强的初中生来说,这些感官知识的积累恰恰能极大程度的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4.照搬照抄教参,缺乏创造性。
参考教参固然是上好一堂课的必经之路,可加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比照搬照抄来得更有效。拿朱老先生的《背影》一文来说,绝大部分的教参上都只说了一条线索——父亲的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反映了父亲对“我”深挚的爱。其实,细细参读教材不难发现,其实文中还有另一条重要的线索——儿子的眼泪。通过儿子的眼泪与父亲背影的遥相呼应,不仅表现了一个伟大无私的父亲对少不知事的儿子深挚的爱,还一步步表现了这个从小没吃过苦被父亲宠坏了的孩子对父亲的理解和感激。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固然是想要学生知道父亲的爱,可我以为当下的学生,缺乏的能力并不是不知道被爱,而是缺乏理解这种爱和爱别人的能力。另外,朱老先生在文章最后还暗含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人生遗憾。这样一篇意蕴深刻的文章,处处有亮点,句句有智慧。我们又怎能局限于教参中那一点东西呢?结合当下学生实际,给学生来一堂生动的爱的教育,无非是这一课能够达到的效果。
5.模式化教学严重。
对应试教育的精深研究,不仅书店里出现了很多各种题型答题套路的书,我们广大语文老师们也乐此不彼地总结着每一种知识点的“公式”。不知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老师们让学生背答题模式,背着背着,做题的时候如履薄冰,不敢想不敢发散,我们的语文,不仅没有成为启发思维的人文学科,反而成了限制思维的刽子手。
二、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是解决语文教学存在问题的关键
1.解决目标与实践、评价的矛盾。
现行的终结性量化性评价严重的影响语文教学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是严重的影响着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改革评价制度是语文教学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所在,更是通过语文教学质量的核心。改革评价制度还是学生语文学习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良好健康成长的关键要素之一。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要解决语文教学目标与实践、评价的矛盾,就要从改革评价的手段上入手。
2.新课标要求要落到实处。
要加强对语文老师的思想教育和业务能力培训,相关部门多开展一些教育教学研讨会,把培训的面积铺开,让广大语文老师都能亲自体会好课堂的魅力。其次,试着改变语文教学成绩评价机制,分数显然是导致老师们模式化教学的罪魁祸首,把语文这门课从分数的牢笼里解脱出来,采取语文知识竞赛、口头表达测试、写作能力考验等方式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3.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以学生长远发展为目的。
在树立高尚教育理念的同时,语文老师们还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知识在不断更新,如果我们在自己构建的知识王国里固步自封,只会被时代抛弃,更何况我们是引领学生走向未来的领头人。阅读、上网、多接触社会、多实践生活等都是很好的提高自身的方法。由于教师这一行业的特殊性,我们接触到的人和事都比较局限,这就更要求我们要敞开心扉,多与外面世界交流了。
语文在教学中纵使存在的问题很多,但只要我们的教师能摒弃一切杂念,冲破考试的牢笼,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最终,一定能带领学生们完成一次又一次精彩的飞翔。
第四篇:浅谈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谈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也挂悬壶来济世 好招妙手共回春
今天,中国已经由农业大国过渡为崛起中的农业强国,但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广了近十年的时候,中国农村教育的问题是否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我们一时还无法定论。只要留意,我们似乎还听到了许多来自农村教育的叫苦叫累叫穷的声音,还看到了许多农村教育的不先进不入流不和谐的画面。究竟农村教育的问题出现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每一个勇于担当的教育人,都得“不辞镜里朱颜瘦”,以一种“先农村之忧而忧,后农村之乐而乐”的大胸怀、大智慧,为农村教育的又高又快又好地发展,作出思考和探索。
一、农村教育问题探因
透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最早谈及农村教育的是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的著名学者、国学大师梁漱溟。他认为中国在“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特殊形态下,教育必须从乡村入手,要优先改变农村教育。时至今日,中国农村教育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单纯地把教育作为一种纯粹的政治工具或经济工具,不再只重知识而轻能力或重能力而轻知识,也不再忽视人的自身发展。但参照十八大报告中有关教育的论述,对比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联系农村教师的真实体验,我们不难发现以下问题。
1、农村教育价值取向“浪打船摇道位移”。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作为农业大国,国情已经决定了我们得优先重视和发展占有更大人口比例的农村教育,让更多的合格公民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来。但事实上,农村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作为城市教育的相对概念而呈现的,忽视了乡村文化自身的建设机理,而把纯城市教育当成了其改造和发展的价值取向。这种“离农性”“唯城市化”和“泛城市化”,使得如今的农村教育,一直实行的是全国统一的教学模式、课程计划、课程内容、教学大纲、教材和评价机制,不论在确定培养目标还是在选择课程内容以及衡量教育的评价指标上都显出了城市化特征,都与城市教育毫无区别。在农村,教育仅仅被作为一种升学的工具,当作走上仕途和爬上官阶的阶梯,被沦为追名逐利的敲门砖,被异化为跳出“农”门的筛选工具,亦或成为向城市输送半成品的加工厂。纵使有许多农民子女因此而如愿以偿,但每位成功者的背后都是我们几乎已经遗忘了的大量的失败者。他们的失败,越来越不能掩盖大多数农民的失望与对这种教育的拒绝。走出分享稀缺教育资源的角逐场,他们开始醒悟,既然此路难通,那么何必十多年来苦学苦练?在这种思想背景下,农村教育应试成风,厌学成风,甚至罢考成风,教育价值取向严重偏离,农家子弟只好将本应升挂在文化天空的明月照向了名利的沟渠,既不爱应试教育的“武装”,也不爱全面发展的“红装”。
2、农村教育公平“难入寻常百姓家”。
相比十七大来说,在十八大的报告中,对教育公平又有了新的要求:“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缘、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这些要求非常明确,要通过缩小区域、城乡、特殊群体之间的教育差异,给每个学生提供相对公平的教育机会,让孩子们通过接受教育,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但审视现实,政策指向了公平,却并没有很好地实现公平,甚至越呼吁什么,就越不公平。公平几乎成了对农村教育的戏弄。有人戏称:“中国经济以牺牲上海,换来深圳的振兴,继而发展沿海,却蓦然回首时,发现中部已经塌陷。”那么教育也一样,相比城市教育经费投入,农村的简直是沧海一粟。仅以上海复旦附中一所学校为例,就足以管中窥豹。该校因100多辆教师私家车无处停放,且校舍带有浓郁的上世纪末的色彩,游泳馆、地下停车场等配套功能设施不很完备,立马投资3.5亿,把校舍推倒重来。据说,上海的生均教育经费为每人20000元。这些都可以说明“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缘、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的必要,说明教育政策对于农村教育还有很大的不公平。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现化化走的是一条效率至上的道路,将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给最能够发挥效益的地区和学校。在农村,这些学校基本都是城镇“重点学校”“示范性学校”“实验”。而对于最需要教育资源的落后地区和薄弱学校,则仅以满足基本需要、危房改造、普九等。教育资源配置被重点学校任意掠夺,显然效率至上的现化化之路与教育现代化的本质相悖。
追求公平是教育现代化的应有本质。但在农村教育中,虽然教育机会均等基本得到了保障,但精英教育使培优补差工作并没有完全到位,出现了教育过程上的不公平;由于城镇重点学校和乡村快慢班的存在,更出现了教育成就上的不公平。从一个班的班额配置来看,大班额的教学形态在农村依然比比皆是,人均受用资源严重不公平;教师囿于各种诱惑,屈于各种压力,在“抓中间带两边”的教学实施策略中,往往由于“中间抓不住,两边都放掉”又出现更多微观上的不公平。
倡导教育均衡,其实也是保障教育公平。十八大的报告强调,“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教育办学水平、办学规模、师资力量、队伍建设、学科结构、教育经费、福利待遇等方面都难以达到均衡。在进行教育资源整合和布局调整时,由于不同程度地会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阻挠、人事调整过程中的制约、学生分流环节的限制,推进缓慢,困难重重,已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3、农村教育质量“年年长恨总伤心”。
农村教育质量,似乎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特别是在近年来,更是严重滑坡。记得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上曾说:“有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情。”(见《光明日报》2009年1月5日2版)现在全国范围内农村生源比例约为50%,重点高校仅为30%。专家学者们研究发现,农村生源大多集中流向了一般院校、高职院校。用一名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学者的话来说,“农村考生目前大多沉淀在高等教育的‘中下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来临、高考录取率迅速攀升的今天,一方面是知名大学的校园越来越美丽,教学楼、宿舍楼日渐增多,而其中的农村孩子身影却正在日益减少。更有甚者,迫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有些农村学生担心上完大学也很难找到好工作,被迫选择外出打工。
究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农村师资力量太薄弱,教育观念太陈旧,教学方式太落后,现有教师的综合素养都不能顺应大时代的大转型和大变革,农村教师的教育敏感力相对弱点,一时难以与时俱进,难以找到新基础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构建义务教育道德和超义务道德,在具体的道德性行动中,难以发扬新人文精神,难以进行教学方式变革,难以进行教学转型和策略研究。相反,随着时代发展,乡村教师更多地面临着家长对自身权益和对学生权益前所未有的关注压力。农村教育职业,已经成为了一个高危职业。另外,中国目前还在重视点的改革,没有面的改革,没有改变应试教育,中小学孩子不愿读书,大学毕业的孩子不愿到乡村工作,大家都在这个圈内按惯习工作。更在争利于市、争名于朝的大环境中,老师们很难做到争福于教,道德指数和幸福指数都有所滑坡。这些都致约着老师的发展,老师难发展,学生就更难全面发展,教育评价机制又不十分科学健全,以致农村教育质量长期以来,成为人民心中一个永远的痛。
5、农村教育经费“上错花轿嫁错郎”。
如今,国家在农村的确投入了大量的教育经费,改善了许多育人环境。但面对现实,钱并没有很好地用到刀刃上。其实,好的学校并不在于楼有多高、面积有多大、设备有多新,而在于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多高、育人能力有多强,在于学生的学习资源有多丰富,生均占有量有大,在于学校的管理文化、育人方式等。农村许多学校争取到资金后,就一味的进行硬件重复建设,更换配套设施,不切实际地升级学校,创示范,办重点,抢实验。而家长也喜欢迎合,冲着更优越的办学条件盲目地择校,以致于相对薄弱边缘的学校不断萎缩,给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带来冲击。而不甘走向绝境的薄弱学校只好不断发展应试教育,希望以精英教育换来软实力,以软实力求得发展经费。这样一来,应试教育附在素质教育身上借尸还魂,逐步演变成精英教育。而精英教育又是拿着更多纳税人的钱来践踏教育公平,形成恶性循环。
更为滑稽的是,每年前几个月国家经费没有发下来,学校建设行为迟迟难以启动。而在每年的后几个月刚刚启动,审计预算却按时来临。对还没有投放的资金进行国库收缴。学校只好抢在收缴之前立即花光。
十八大报告中说:“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可在贫困生生活补助方面,居然有更多的家长把该项教育经费当作国家福利,用到家庭日常生活开销上。在农村,这笔钱对于教师来说,都可算得上一种不小的诱惑。教师的工资已经远远落后于人均消费水平!教师的幸福指数难以提高,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效。
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钱多了,是好事,但有了钱,如何合理使用,更大面积地提升教育质量,又成了一个新教育难题。
6、农村教育变革“潮打空城寂寞回”。
十八大的报告中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首先,对教育改革的要求更加宏观、更加综合,从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的改革,进一步拓展为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其次,对学段的要求体现了递进性。九年义务教育从原来的“促进均衡”到新五年的“均衡发展”;高中教育从原来的“加快普及”到新五年的“基本普及”;职业教育从原来的“大力发展”到新五年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从“提高质量”到注重“内涵式发展”。此外,还对学前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有了新的要求。
但课改在中国,重课改形式,轻内涵发展。在农村,教学内容方式与城市保持一致,考试招生制度与城市保持一致,质量评价制度也与城市保持一致,优待政策并没有下嫁到普通老百姓。城市学生在学习资源和方式方面、在自主招生考试方面、在与国际接轨方面,依然优于农村学生,教育上的梯度差异、城乡差异、县域内学校差异还是客观存在。一任经济全球化、资讯网络化、人权普适化、文化本土化,但农村教师并没有感到职业工作的幸福化,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学习方式也没有多大变化。纵使少数骨干教师和校长到城里参加了各种培训,但短期培训并没有帮助老师们挣脱落后的教学行为惯习的束缚、教材点状编排的束缚、传统备课框架的束缚,并没有大面积实现课堂教学的转型变革,农村学生还是在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农村教育依然面临厌学厌教的的挑战,依然难以给学生全面发展之基和终生发展之基,农村义务教育很难深层次的进行内涵式发展。
二、农村教育问题应对策略
教育事业做的是人的事业,教育问题更多的是人的问题,其次才是物的问题和体制的问题。农村教育最突出的问题还是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只要让农村学生找到接受教育的出路,让农村教师不断提高幸福指数,其余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是以,追根溯源,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就不再那么神秘。
1、让学习前途“柳暗花明又一村”。
首先,消除“读书无用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在信息化年代,在知识产业化的时代,谁拥有大量的知识,谁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谁将幸福自在地发展。城里人如此,农村人也不例外。
其次,指明学习新出路。城里学生固然在享有更多优质资源的同时,还可在国内更多地享受高等教育机会,甚至可在国外作出更多的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村孩子就没有选择的空间。同时,在就业方面,我们农村子女身上,照样均匀地洒满了用人单位赏识的阳光。大变革时期,国家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为专业技术型人才,也是经济社会的客观需求。条条道路通北京,我们农家子弟没有必要在千军万马涌向热门行业的时候,就迷失人人发展的方向欲渡,以致在成长路上,“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让优质资源“水近楼台好得月”。
既然优质教育资源在农村有些紧缺,显得缥缈,那么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化被动的选择为主动的传送。我们一方面要坚定地进行教育布局调整,进行教育资源整合,另一方面,就是千方百计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在现在机制下,我们既要巩固好“名师培养工程””青蓝工程”“影子工程”“卓越工程”“帮扶工程”“置换工程”,完成好“支教动作”“援边动作”和“自选动作”,也要尝试城里的委托管理,让优质学校和发展中学校自由恋爱,两厢情愿,达成委托意向,由政府买单,以期产生“牵手效应”;尝试走名校集团化之路,在政府无钱买单,出现教育“圈地运动”“牛奶”稀释、简单复制等问题时,化敌为友,联盟壮大,以期产生“坐电梯效应”;尝试优质项目推广,走出去,引进来,借鉴创新,以期产生“涟漪效应”;尝试一校多区,利用品牌效应,扩充优质资源,以期产生“孵化效应”。而在教育经费、配套设施等方面,则最大可能地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
3、让幸福指数“芝麻开花节节高”。
农村教师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裤管还不时高高地卷起”。虽然说得有些过头,但足以表明农村教师的幸福指数不高,物质拥有不丰富,精神财富也羸弱。相比上海七宝中学的教师,每天跑步锻炼一次尚且可以领到10元钱,一个班主任节每人就可拿到3000元,一个教师节每人就可领用7000元,每月的工薪都在10000元左右,乡村教师的所谓幸福只能成为精神支柱上的烟雾萦绕。难怪在一处乡村精神病院里,40﹪患者为教师。原本经济基础如此薄弱,又得顶着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式陈旧、课业负担过重、社会地位低下的压力,从事着应试教育、塔尖教育,他们在几乎成为成人游戏和搏弈的变态考试中,往往以牺牲孩子的童年和幸福来捞得一点点好名声和小利益,还不时在高危职业中看着鲜活地生活走向死亡和堕落,灵魂开始苍老,精神开始分裂。
那么,给农村老师们松绑吧!给他们从道德上松绑,不要再用什么神圣的光环来迷醉,不要用道德至上的观念来弱化,不要用去道德化的倾向来贬损,不要用泛道德化的手段来禁锢。帮帮他们,让他们从个体与集体、公正与关怀、主流与多元、功利与理想的冲突中解放出来,只要他们恪守职业道德的底线就行,惊喜于他们对义务道德的超越,让他们做一个真实的人、自由的人、幸福的人。其次,从贫困上松绑。让教育经费更多地用在刀刃上,用在从事教育事噗的人上,用在人的人基本生活保障上,用在工作环境的改善上,用在师资培训上,用在教育执行力的共振上。第三,从理念上松绑。多一点理解,多一份关心,多一段期待,他们会踩上时代的鼓点,与先进合拍,与和谐共鸣。
4、让教育内涵“花有清香月有阴”。
(1)刷新教育观念。农村学校要引导教师学会在终身教育的视野下,重新审视当前教育观念,为具体的内涵发展行动作好储备。为了远离应试教育,首先要重建基础观、评价观、过程观、内容观和价值观。在基础观上,能认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既重视夯实知识技能、思维品质、自主学习能力等硬性基础,也重视奠定志向理想、兴趣爱好、社会责任感、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软性基础;既学会分类打基础,也学会分段打基础。在评价观上,能在以人为本的时代,开发多元价值,从重“结果”的评价转变为强调“学业过程”的评价,从重“甄别”的评价转变为强调“学生发展”的评价,从重“知识’’的评价转变为强调“活动表现”的评价,既重结果,也重过程。在内容观上,学会整合资原,既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又关注结构的迁移价值;既关注课间内容,也关注课外内容。在价值观上,既要有多元价值观,更要树立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有学生立场,重在教会成人成事,关键在于培养生命自觉,明自我,明他人,明环境。
(2)变革教学方式。现在我们再不能以教定学,必须变为以学定教;我们再也不要关注学会什么,而要关注学生是否会学;我们既要给好学生定位,也给好的教学定位。我们面向当下,让学生体验到幸福快乐;指向未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在教学中,要分层教学,协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特性和风格,明白自己的强项和不足,把握自己的发展水平和程度。我们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架”,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学习发展。课堂教学中,要基于学生学情和教材文本,进行资源开发,基于教学目标制订的层次设计、教学内容规划的长程设计和组织的结构设计,进行系统规划。我们既要有教学整体视野,也要有教学开放交互的动态视野。
(3)提升办学品位。农村学校教师基本上都存大精神层面的缺失和意识层面的偏差,不同程度地陷入业务水平层面的低迷。我们要转变行政职能,强化校本管理,注重管理效能,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具体工作中,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交流体会、相互渗透等方式,使教师逐渐形成办优质教育所不可或缺的良好精神状态,树立责任意识、用积极向上、争创一流的思想取代消极悲观、得过且过的思想,迅速重建良好的人际关系,逐步建立学校共同的价值追求。我们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意识作为引领,正视学校的差距,寻找自我的欠缺,充分认识到决定学生质量的问题不仅仅是生源的好坏,认识到学校和教师在学生的阶段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形成统一的学校价值的追求,认同学校办学目标,同时建构在自我发展的体系之中,自我发展、学生成长、学校进步融为一体,从“热爱生活”到“追求卓越”。而这些形成办学理念,形成学校文化,绝不能只是放大的口号,闪光的标语,要在教学中转化,在管理中转化,在研究中转化。学校文化建设的另一重点是校园文化,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校园文化、校本研修文化、特色创建文化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起形成学校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办学品位。
第五篇:浅谈幼小衔接工作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提纲
1、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以及统一性
2、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幼小衔接工作的片面性 2.2 幼小衔接工作单向脱节 2.3幼小衔接工作的突击性 2.4幼小衔接工作小学化倾向严重 2.5 幼小衔接工作中家长的误区
3、幼小衔接工作策略 3.1 加强衔接工作的全面性 3.2 幼小衔接的双相衔接
3.3 转变教师观念,坚持教育持久性和循序渐进 3.4 重视家长工作,努力做到三方统一
浅谈幼小衔接工作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摘 要】本文尝试从幼儿园工作的视角,试析幼儿园与小学双向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培养良好的习惯对孩子一生的学习和生活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否则衔接不当会对幼儿造成生理和心理的不良影响。这是一项需要三方合作统一的长期而持久的工作,作好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使幼小顺利过渡。
【关键词】幼小衔接 存在问题 策略
现在幼儿园和家长都非常关注孩子怎样才能顺利的进入小学,幼儿园也对幼小衔接的工作尤为重视。人生百年,立于幼学。科学的学前教育对于后续的学习产生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龄前阶段的启蒙教育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对于人的终身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的终结阶段,是小学教育的开始阶段,两者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研究幼小衔接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国家制定了各种章程出台了各项法令,明确的指出幼儿园对于有效衔接工作的各项指标,但在实际操作中,幼小衔接的形式却不容乐观。
1、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以及统一性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若处理不好,会影响儿童以后的身心发展。由于生活习惯上的改变,以及课目的繁多,使许多小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自理能力差、疲劳、厌学、等现象。很多孩子在进入小学以后,有些生活不能自理,上课时尿裤子不敢和老师说;没有时间观念,上课迟到;经常忘东忘西,带学具、家庭作业本;上课时不举手随便回答、接话;不知道谦让和关心别人;不愿意和别人交流、无法融入集体等等。因此幼小衔接工作,幼儿园和家长对于幼儿是否能顺利进入小学来说,都显得尤为重要。
幼小衔接是要让幼儿既自然过渡升入小学,适应小学生活,又不要孩子在幼小衔接中失去快乐的童年的生活。可在实际工作中幼小衔接形式却不是很乐观,对于幼小衔接工作,幼儿园、小学和家长没有达成统一见解,合作也就无从谈起,甚至面对幼儿的不适应现象相互推卸责任。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是否能顺利进入小学是幼儿园和小学的事情,并未能意识到孩子家园工作对于幼儿进入小学阶段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小学老师在孩子刚进入小学对于孩子种种不适应,都归结为幼儿园老师没教好,因为小学的侧重点是对于孩子知识技能的掌握等。而幼儿园则认为家长不配合,由于大多是独身子女,家长过于溺爱孩子,使得孩子依赖性太强,什么都包办代替不注重培养和配合幼儿园工作。由于幼儿园和小学的差异较大,三方并未达成统一见解,使得很多幼小衔接的工作都是趋于形式上,并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幼小衔接工作是一项既有连续性的要求也有阶段性的要求的工作。连续性要求幼儿园和小学教育要有效地连接与过渡,幼儿园教育要为小学教育做准备。阶段性要求教育根据儿童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使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途径等都符合儿童健康发展的需要。2 而是否能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三方的统一。
2、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幼小衔接工作的片面性
幼小衔接是一项全面素质教育,包括德、智、体、美、劳五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往往在实际工作中,大多都忽视对于幼儿德、体、美、劳的教育,目前的幼小衔接工作中偏重智的倾向比较严重。
近年来,幼儿园对幼儿智力因素极为重视。特别是对数学和语文的知识衔接,忽略对幼儿学习兴趣、主动性、积极性、创造力以及学习习惯、生活技能和品德方面的培养。现在中国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幼儿在进入小学时时,上学经常迟到;没有基本的安全意识,把纽扣、塑料等放进嘴里;物品随意丢放、忘东忘西;一出校门吵着闹着让家长买这买那,不买就哭闹、踢打;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不会自己穿衣服、不愿意走路,不喜欢运动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并且大多数幼儿的意志力较差并且由于父母、爷爷奶奶的溺爱。有些在幼儿园已经学会了自己吃饭,穿脱衣服,整理玩具的幼儿,回到家又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并且现在的住房大多是高楼,户少。大多家长不愿意方孩子单独在楼下玩,孩子在家的时候只能看看电视,打打游戏,或是做练习题,没什么锻炼的机会,也很少同龄孩子接触,缺乏社会交往能力。
2.2 幼小衔接工作单向脱节
现在大多幼儿园都积极的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无论是对教学内容的要求、方法、目标、作息时间等方面逐渐一步一步向小学靠拢。但是小学很少考虑一年级初入学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特点,每个幼儿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个别差异,重要的是每个幼儿园的教学内容虽然一样,但是每个幼儿园在模式上和要求上的偏向性却有所不同。很多小学教师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幼儿出现的各种问题,常说的一句话是:“幼儿园老师是怎么教的。”实际只是为幼儿园参观小学准备一些试听课和带幼儿参观一次小学环境,却没有从真正意义上了解过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到底衔接了哪些内容,培养孩子哪些方面的技能与知识。只要出现问题,都归结于幼儿园老师没教好,家长没管好。没有真正意义上了解幼儿入学后情绪产生的波动,以及对初进小学的不适应从何而来。也未曾真正了解过幼儿在幼儿园时期的生活以及作息安排的改变。幼儿在幼儿园时期每日一日活动,有户外游戏时间、上课时间、午睡时间、区角游戏时间、还有适时的看动画片、听音乐跳舞的自由活动时间,教学内容丰富,教具新颖富有童趣。而在小学,只有上课下课,最多是每节课件休息10至15分钟。对于一年级学生,初进小学产生的情绪波动和出现的问题,小学老师不知道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幼儿的能力有强弱之分,一些能力较强的幼儿能很快的适应小学的生活,但能力较弱的幼儿,如果小学老师不加以了解,忽视孩子的不同,幼儿很容易产生厌学等不良情绪。
2.3幼小衔接工作的突击性
幼小衔接是一项长远的工作,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进入小学都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许多幼儿园在实施幼小衔接工作的时候都有一个误区,认为那是到大班才开展的工作,甚至很多幼儿园到了大班下学期才开始实施。幼儿在小班、中班时候,忽视对幼儿习惯的培养,只 3 注重家长的意见,偏重于幼儿的吃、穿、冷、暖。忽略幼儿品德、卫生、倾听、表达能力、劳动能力、独立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在幼儿进入小学后,许多一年级的学生不会自己系鞋带,整理书包、不会听课、不会翻书、不回握笔、经常迟到,厌学情绪严重,忽视了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规律。家长们从开始对孩子没要求,一时间变成了诸多要求,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在上,到了大班或进入小学,拼命给孩子报各种特长班、学习班,成果不佳,就打骂孩子,却很少从大班时期愿意常常陪孩子看一本书,一起阅读,听孩子说故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包办代替。早晨上学来不及,就帮孩子穿衣服、系鞋带,结果孩子进入小学后,生活自理能力差。从开始对孩子的嘘寒问暖,进入小学后每天问的是作业布置的哪些,书背好没有,无法适应小学生活。
2.4幼小衔接工作小学化倾向严重
许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要求,将小学的内容提前的教授给幼儿,形成“小学化”倾向严重的教学误区。许多民办幼儿园在幼儿上中班的时候就开始教授幼儿写拼音、认汉字、做数学加减法。要求幼儿上课要坐端正、不许乱动、不能做小动作、练习写字常常坐满超过半小时以上。但很多幼儿园老师未曾真正了解过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并且对于各门课的教授方法和书写格式等全然不知,就以自身认为的教学方法提前教授,使得幼儿进入小学后必须从头再改。在一个民办的幼儿的暑假困难班中,中班升大班的幼儿,每天回家有做不完的作业,在和家人聚会出去吃饭等菜的空档,都在不停的写数学题。发现后,尽然是一道数学算式,老师让抄14面之多。教师的说法是为了让孩子练字和加强记忆力。这样的提前教授和强加给孩子的知识,使得孩子提前厌学,对知识产生恐惧而不是兴趣。许多幼儿园不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教学教具单一,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缺少生动的游戏等,由于教学内容背离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每节课时间15分钟、中班20分钟、大班25分钟,前后浮动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这是幼儿时期,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以及注意力而设定的富有科学的教学实践,也是最有效的,提前的增加课时量和超纲的教学内容,幼儿不能或不甚理解,使孩子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还有不少幼儿园有许多硬性要求的行为规范、学习上的许多规则,小学化严重危害身心健康,与社会要求背道而驰,不符合新世纪育人的需要,对幼儿形成负面影响。
某知名论坛上,有网友发帖说“读幼儿园的孩子被作业雷焦了”,贴出了一道幼儿园大班的作业题:“调皮猴买了苹果、梨、桃和橘子。苹果+桃+梨=15元,桃+苹果+橘子=18元,梨+苹果+橘子=16元,橘子+桃+梨=17元。你能判断出这些水果每只分别是多少钱吗?请填上正确的价格。”(2010年03月26日 《钱江晚报》 洪信良)这样超常的教育,阻碍了幼儿应有的发展。每个年龄都有这个阶段的任务,需要循序渐进,要有一个过度,不能在幼儿没到小学的时候提前大量教授小学的知识,这样会起反效果。
2.5 幼小衔接工作中家长的误区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孩子像一棵大树,老师是树上的叶子,家长是树干,叶子常换但是树干始终都伴随着大树的成长。幼小衔接在很大程度上要有家长的参与才能很好地完成。但由于许多家长的教育理念的偏差和不当,有部分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家长只是负责孩子的饮食和健康,孩子学不好都是学校没有教好。则部分家长只重 视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幼儿的全面发展以及对终身的影响。现在每个年轻人大多都很忙,许多都是由爷爷奶奶们接送和陪伴成长。“隔代教育”的溺爱现象容易造成孩子不良心理和坏习惯。溺爱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爱!爱得过度就会发生质变!据不完全统计,许多人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健康习惯、饮食习惯以及交往能力,都是由幼儿时期开始逐渐形成。不及时的加以引导和纠正,光是给孩子储备大量的学习知识,又缺乏良好的习惯培养,会造成孩子缺乏认真、畏难情绪严重、厌恶学习、身体状况底下,是的有效衔接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3、幼小衔接工作策略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教育的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3.1 加强衔接工作的全面性
有人说:“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在于孩子一天做多少,也不在孩子于一天做多好,关键在于孩子能够坚持多少天。积少才能成多,坚持才有结果。”
幼儿园要从小班起,循序渐进的做好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有利于更好的开展幼小衔接工作。从孩子每日的卫生、饮食、合理的安排时间、身体素质的加强锻炼、安全意识的培养等方面,对幼儿展开全面性的引导和要求。
中班要加强良好的品德习惯培养,在幼小衔接工作中会让幼儿一生受益。培养幼儿讲文明懂礼貌、学会尊重他人、能与他人分享、学会宽容、有一颗感恩的心的品德习惯。
大班要加强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培养幼儿善于思考、耐心倾听、有自信心、认真观察的习惯,引导幼儿观察与思考相结合;培养幼儿坐、立姿势,握笔姿势,让孩子用心听、并适时的给予孩子提问,培养孩子的注意力;通过一个事物让幼儿经过认真观察,提出问题,多想多问,锻炼幼儿的想象力,通过想象力引起兴趣,引起兴趣后引导幼儿思考,有引导性的解答,久而久之,孩子习惯于发散思维,渐渐的养成积极思维的习惯;耐心引导和鼓励幼儿认真、耐心、细心的完成每一件事,事情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过程中观察幼儿是否认真负责的去完成,能静下心有益于更好的参与到学习生活。
小学要注重孩子德、智、体、美、劳五大领域的全面发展,发现孩子的长处。不是只有学习才是第一位,要注重全面发展的培养,让孩子对生活抱有理想,愿意交流与他人分享,热爱生活、热爱运动、对艺术有热情,教会孩子掌握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并运用自己的时间去完成知识技能。不要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略孩子其他各项的突出表现。因为不是每个孩子都是科学家、教育家,也可能成为艺术家、发明家等等。要多看到孩子除了学习外好的一面,加以引导,是的孩子能全面发展,进入社会大家庭。
3.2 幼小衔接的双相衔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应确立近、远期两个教育目标,近期目标是帮助儿童顺利过渡进入 5 小学。带幼儿参观小学校园,熟悉小学环境,看一年级学生是怎样上课,怎样坐。请小学老师来幼儿园为幼儿试上展示课,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小学的教学模式。远期目标是为儿童一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素质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近期目标确立的幼儿园的衔接任务是:为儿童终生的发展奠定最初的素质基础,培养儿童健康的体质、生活自理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用科学的方法启迪和开发儿童的智力,培养独立创新意识、主动积极的求知欲等。
小学适当的安排一年级教师来幼儿园听课,了解幼儿园真正的一日活动和教学安排,从分了解幼儿园保教的市级情况,以及日常常规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而不是凭个人教育经验想象、摸索代班。合理的安排各学科进度,降低教学初期的教学难度与要求。适当的降低作业的难度,给低年级学生上课时要增加趣味性正确的应用评价杠杆,转变教学理念,事实给予学生中肯的评价,鼓励学生,不要只注重“智”的教育,更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更好的做到双相衔接,使幼儿更快的适应小学生活。
3.3 转变教师观念,坚持教育持久性和循序渐进
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幼小衔接工作取得成功的保证,而提高教师的素质的关键则在于转变就有观念,提高教师对衔接意义的认识,加深广大教师对儿童过渡期特点的理解,幼儿教师要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等书籍,注重培养孩子各种良好习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孩子上小学提前做好心里准备,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自我服务能力、注意力、社交能力、受挫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小学教师要认真的学习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从而使广大教师能够自觉地研究过渡期每个儿童不同的发展特点及需要,有计划,由针对性的开展衔接工作。
3.4 重视家长工作,努力做到三方统一
幼小衔接不只是幼儿园以及小学的事情,通过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工作情况,以及纠正一些家长对小学片面的看法,宣传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以取得家长的配合。要求家长为幼儿做好入学前生活、心理、学习物质的准备,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科学常识、生活自理能力、20以内加减法、会认识简单的汉字、责任意识的培养。学会真正爱孩子,不迁就:让孩子懂得应该和不应该;不纵容:教孩子学会辨别对与错;不代替:做一个“有心的家长”。父母要以身作则注意言传身教,父母的一举一动,都要做孩子的榜样,因为幼儿时期,儿童的模仿能力强,看到好的举动,无形中就会模仿,反之也一样。一个家长的人生经验、身心修养、平时的为人处世,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也决定了家庭教育的水准,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孩子长大以后少走弯路,所以,父母要多给孩子正面的形象。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对于外界是全方位吸收的,看到什么学什么。所以其实,真正好的教育应该是自我教育,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平时注意及时观察孩子在家的各方面表现情况,及时反馈给老师。老师也将孩子在园的一些情况和家长做及时的沟通,帮助幼儿共同实现幼小衔接的顺利过渡。
幼小衔接的工作存在的问题不是一两天可以完成的,需要三方联合起来努力,相互联系、相互配合,认识到问题的存在,一起去解决,让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才能让幼儿顺利的适应小学的生活。
参考文献
1、丁名夫.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湖北师范学校硕士毕业论文,2010.05.2、吴立岗.基础教育要从习惯抓起.现代基础教育研究.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12.12.3、孟倩.幼小品德教育衔接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05.4、欧阳睿智.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66种方法.海潮出版社,2008.6.5、《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旅游出版社,2012.11.6、《加强和促进小学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衔接工作通知》,文件,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