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聊斋《娇娜》分析
艳妻或腻友,爱情或友情
——《聊斋 娇娜》中狐女娇娜形象分析
《娇娜》是《聊斋》中极为特殊的一篇故事,作者蒲松龄抛开传统的男女爱情模式,写了一对在爱情与婚姻中徘徊的男女:孔生与娇娜。两人从始至终没有真正的结合,但是他们在心中却似乎又没有真正的忘记过对方,在一种似爱情似友情的关系中挣扎。蒲松龄给读者留下了两个难题:婚姻和爱情是可以割裂的吗?爱情过后可以变成友情吗?
孔生与娇娜第一次见面是在皇甫公子府中。孔生为圣裔,但是已经家道中落,在寺院以抄经书为生。偶然遇到皇甫公子,并成为挚友,在府中教书。皇甫公子热情好客,每次与孔生畅饮都让婢女香奴为他们弹琵琶助兴。席间,皇甫公子想为孔生娶妻,孔生惊叹于香奴的美貌,渴望能有像香奴一样的妻子。但是皇甫公子却认为孔生少见多怪,“以此为佳,君愿亦易足也”,似乎皇甫公子另有人选。之后孔生生病,胸口“肿起如桃”,皇甫公子让妹子娇娜前来为孔生医治。到此为止,娇娜都没有出现正面形象。香奴衬托了娇娜的美貌,皇甫公子的话似乎在说明娇娜有神通,不似寻常人。这一大段的衬托,令娇娜的形象变得神秘,又富有诱惑力,就像一个蒙着面纱的女子,影影绰绰,嗅其芳香,观其身姿,但又不见庐山真面目。在这里孔生和娇娜的关系并没有明确,让读者感到困惑,这个神秘女子将会引出一段什么样的故事。
千呼万唤始出来,娇娜的出现令孔生眼前一亮:“年约十三四,娇波流慧,细柳生姿”。短短几个字掀开了娇娜的面纱,一个明媚艳丽的女孩出现在孔生眼前,“生望见艳色,嚬呻顿忘,精神为之一爽”。甚至在娇娜为孔生割肉疗伤时,“生贪近娇姿,不惟不觉其苦,且恐速竣割事,偎傍不久”。此时,孔生对娇娜一见钟情。这种感情首先是由外貌产生,随后建立在肉欲上的爱。但是作者没有给我们描绘娇娜的情感,孔生会不会是一厢情愿?这又给读者留下疑虑。
随后孔生陷入到相思之中,“悬想容辉,苦不自已。自是废卷痴坐,无复聊赖”。他的这种变化,自然被皇甫公子看在眼里,他提出为孔生婚配,但对象并不是娇娜,而是表妹阿松,理由是娇娜“齿太稚”,而阿松也“颇不粗陋”。孔生听到这番话心里想必是失望的,但是他并没有反对,特别是在见到阿松后,“画黛弯蛾,莲钩蹴凤,与娇娜相伯仲也”,孔生甚至“大悦”。这里孔生对娇娜似乎并没有产生矢志不渝的感情,他似乎只对娇娜美貌感兴趣,见到阿松与娇娜不相伯仲,他欣然接受了婚事。有人据此认为孔生与娇娜并没产生爱情,只是友情罢了。但是我们要看到孔生是圣裔,“为人蕴藉”,这种性格不会强人所难,不会做出什么违反道德规范的事,另外孔生家道中落,只是皇甫家的西席,或许内心并不奢望娶上“皇甫小姐”。阿松在孔生心目中也许只是娇娜的影子,如果不是这样,孔生也许会推辞婚事。在这里孔生的婚姻与爱情出现了割裂,在婚姻与爱情的抉择中,孔生选择了婚姻,我们不知道孔生是否真的内心“大悦”,或是只是自我安慰。同时娇娜也出现了,但她既没有说话,也没有什么动作,甚至还间接促进了姐姐与孔生的婚事。读者的疑惑也许会更深,孔生钟情于娇娜,娶妻也要娶与娇娜相似者,但娇娜对孔生似乎没有特别的感情,特别是孔生结婚,娇娜不久也会另嫁他人,两人的缘分恐怕就此结束。
不久孔生谋得一官半职,阿松贤良淑德,获得了孔生全家的喜爱,不久小宦出生,这个家庭更加美满了。也许缘分未尽,孔生又遇到了皇甫公子,“问妹子,已嫁;岳母,已亡”。这问候的顺序,向读者表明了,孔生即使有着幸福的家庭生活也没有忘记娇娜。之后孔生携家人前往皇甫公子家中。在皇甫公子家,孔生又遇上了娇娜,此时娇娜已嫁做吴郎妇。娇娜逗小宦“姊姊乱吾种矣”,这句话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姐妹之间的玩笑话。皇甫一家乃是狐妖,孔生为人,人妖结合,自然是“乱了吾家种”;二是娇娜在向姐姐抱怨。姐姐你抢走了我的爱人,小宦本来应该是我和孔生的孩子,“姊姊乱吾种”。两种解释都可以说通。之后娇娜对孔生说:“姊夫贵矣。创口已合,未忘痛耶?”又是一句玩笑,但是这句玩笑向读者表明了:娇娜自始至终都牵挂着孔生。在为孔生疗伤时,娇娜就已经明白孔生对她的爱意,她对孔生也产生了好感。前面的困惑因为这句玩笑而解。曾经沧海难为水,即使娇娜对孔生袒露心迹,两人也失去了结合的可能。娇娜的玩笑对说者还是听者都是一种心酸。
一日娇娜一家遭遇雷霆劫,孔生为救娇娜而死。雷霆劫是故事的最后部分,也是高潮部分。其先孔生仗剑守在皇甫府门口,天地巨变都没有使孔生慌乱,但是当他看到娇娜被怪手抓走,他心急如焚,不顾自身安危上前营救,为此损命。孔生对娇娜的感情,经过时间的冲刷并没有减少,反而由肉体之爱,转向真正纯粹的爱情。娇娜得救之后见孔生尸首,脱口而出:“孔郎为我而死,我何生矣!”娇娜没有称呼“姊夫”,而是用了很亲昵的“孔郎”。这是爱人之间才有的称呼。而后娇娜为救孔生,“先以金簪拨其齿,自乃撮其颐,以舌度红丸入,又接吻而呵之”,这一系列暧昧的动作,更明白无误的表明娇娜对孔生的爱慕。最后孔生复活,一家团聚,皇甫府宅已毁,孔生让皇甫一家跟随自己回乡,一家皆乐,娇娜夫家没有躲过雷霆劫,也只好跟随孔生回乡。
最后的结果是一个看似很美满的“大团圆”结局,“生与公子兄妹,棋酒谈宴若一家然。”孔生与娇娜的爱情没有结果,孔生不可能纳妾,娇娜也不会愿意与姐姐共侍一夫,于是两人只好以友情的状态生活下去。但是他们表面美满的生活下,会不会有一丝遗憾,或者在互相明白了对方的感情之后就此释然,把爱情转换成友情,也许谁都不知道。
《聊斋》中的故事大多是蒲松龄从各处搜集而来,但《娇娜》是蒲松龄自己经历过一段类似的感情。蒲松龄曾经爱慕过好友孙蕙的侍妾顾青霞,蒲松龄为她写过不少首诗,但是“朋友妻,不可戏”,同时蒲松龄既有妻子还在孙蕙家做幕宾,作为一个正人君子,蒲松龄和顾青霞没有进一步的发展,两人的关系始终是“腻友”。孔生即是蒲松龄,娇娜即是顾青霞。正是有过真实的情感经历,《娇娜》才显得那么真实、动人。
《娇娜》这篇故事本质上探讨的是感情和道德的矛盾,更直接点,类似于现代“婚外情”的讨论。婚姻和爱情是否可以割离,多数人的答案是否定的。没错,爱情是婚姻的基础,但是责任是婚姻的藩篱。爱情有时只是一种情感冲动,婚姻只靠爱情维持是不现实的,没有责任感的婚姻,就像是干柴与烈火,看起来轰轰烈烈,但来得快去得也快,有时一场雨就把它浇灭了。鼓吹“婚外情”者,本质是不想承担责任。试想孔生与娇娜在对方婚后都不顾各自的家庭,大搞“婚外情”,这对恋人的故事还会令我们感动吗?孔生和娇娜在对方心中,也许只是一段美好感情的代表,这种不掺杂任何物质的感情更加让人动容。我们不知道这种感情在他们心中各自的分量,但我想对于娇娜,会更沉重。
娇娜自始至终都没有把握过自己的命运,虽然对孔生一见钟情,但婚姻大事全凭父母兄长做主,孔生与姐姐结婚,她也许还要假装高兴去祝贺。后来与孔生见面,身为他人妇的她,用一种玩笑的口吻委婉地表达了对孔生的思念。让孔生复生,也许是她这一生做得最出格的事,当时阿松和她的家人都在场,娇娜用极暧昧的方式救了孔生,如果不是因为孔生为了救她而死,家人把她的行为看做报恩,她今后不知是否要遭他人猜疑。最后孔生一家团聚,但娇娜夫家却遭灭门之灾。古时女子出嫁从夫,娇娜可以说失去了她真正的家,况且她对吴郎不是毫无感情,皇甫一家得救,全家都高兴,只有娇娜不乐,恐怕她心里还惦记夫家安危;得知夫家灭门,娇娜痛哭不已。孔生虽然不能和娇娜在一起,但是他毕竟还有一个家,娇娜的存在也许只是自己正常家庭生活中的调剂。但对一个失去了家的女人,还要与自己曾经爱慕之人在一起做出“腻友”的样子,这多少对娇娜来说是不公平的。我不明白为什么蒲松龄要设计出娇娜家破人亡,最后和孔生成为“腻友”的结局。让他们回归到各自的家庭中,保存一份最美好的回忆,不是更好吗?蒲松龄说:“余于孔生,不羡其得艳妻,而羡其得腻友也。观其容,可以疗饥;听其声,可以解颐。得此良友,时一谈宴,则‘色授魂与’,尤胜于‘颠倒衣裳’矣。”从蒲松龄男性的眼光看来,孔生得“腻友”,自然是“婚外情”最美满不过的结局,但是不知道对娇娜来说这是否是“大团圆”结局。
第二篇:木兰辞 教案魏娇娜
一、自读感知
(一)情境导入:
1、请同学们看看这两幅图,(课件出示)这一个是威风凛凛的将军,一个是文静俊美的姑娘,其实这两种扮相都是一个人,你们知道是谁么?对,这就是花木兰。(板书:木兰)
2、你们知道木兰这个人物吗?说说你对她的了解。(生说)老师这有一个相关的资料,请一名同学来读一读。
3、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了一千多年,花木兰的人物形象也多次被搬到了银屏(课件出示电影花木兰的几个精彩镜头)就连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流传千载的故事,木兰辞(板书:木兰辞)
(二)作品介绍:
(课件出示)《木兰辞》也叫《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木兰辞》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它和《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
师总结:通过介绍,我们知道《木兰辞》是《乐府诗集》的代表作(板书:乐府诗集)那么,到底写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呢?下面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二、初读文章
1、先请同学们看一看这首诗有一些字音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看课件读。
2、(课件出示):杼:zhù 帖 tiě 可汗:kè hán 鞍鞯:ān jiān 辔头: pèi 燕山:yān 朔气:Shuò 金柝:tuò 胡骑: jì 戎机:róng 勋 xūn 著我旧时裳:zhuó
3、看看节奏,每句话都是五个字,断句应该是2/3断句。
4、自由朗读
5、开火车检查读音。
师:《木兰辞》主要写了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这就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用四个字简单概括。师总结并板书:木兰从军(1-3段)——木兰征战(4段)——木兰(5、6段)——木兰赞美(7段)
6、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木兰从军和木兰征战这两部分。
二、研读明意:四个人为小组,根据手中注释理解这两部分的意思。
(一)汇报:
1、第一、二段:汇报意思。
2、师:通过这两段的学习,你能说一说:这是一个()的木兰(课件出示)。你从诗歌哪里读出来的?说到一处,让学生读出来。预设:这是一个孝顺的木兰(板书:孝)
(1)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她愿意替父从军表明她很孝顺。
(2)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她真的无所思、无所忆么?有所思、有所忆。他也许在所思什么、所忆什么?读一读。
预设:这是一个勇敢的木兰
预设:这是一个对国家忠心的木兰。
昨夜:时间紧。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急需用兵。可见战争已经十分紧急,迫在眉睫,在这个危急关头,一个“愿”字表明她很情愿为国家效力,以自己的忠心报效祖国。(板书:忠)(读一读:语速语调逐渐加快价高)
师总结:木兰替父从军,从军:能够看出在危急关头她能以国家利益为重。替父,能够看出她对父亲的孝顺,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这是一个忠孝两全的木兰。(板书)多么让人敬佩的木兰啊,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对她的赞美。
3、师生合作读。
(二)汇报:
1、第三段:汇报意思。
2、重点理解: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你知道这是运用什么样的修辞方法么?(排比)其实主要写的是四处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运用这样的方法来写有什么好处呢?(渲染战前的紧张气氛。)读一读。(一名同学接一名同学读,全班齐读)
(2)师:准备好征战的用品后,木兰开始去往征战的途中。(课件出示: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看看这两句话,有什么特点。对偶。运用对偶的方法写出了木兰离别父母,从黄河到黑山头,征途的遥远和艰辛试想你就是此时的木兰,你会想些什么?(配乐朗读)
学生说到一处就来读一读。是啊,木兰不仅有英雄气概,还有儿女情怀。(3)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三)汇报:
1、第四段:汇报意思。
2、师:这段主要写木兰在战场上是怎样征战的。播放木兰征战的场面。看过之后,你觉得这又是一个()的木兰。板书:英勇杀敌
让我们用朗读来体现她的英勇。
三、积累运用
1、木兰虽为女儿身,心中却又男儿志。你喜欢这位女英雄么?能用一句或几句话来表达你对她的赞美么?
2、老师也有两句话想送给木兰。(课件出示)
3、其实像木兰这样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还有很多,(课件出示)。课后同学们可以再搜集相关的资料。
4、木兰的英雄故事我们了解了,那你能够背诵下来吗?我想在以前的学习中,你肯定有自己的背诵方法。下面就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我们来背诵第三段。(课件出示)
5、提问背诵并给予奖励。
第三篇:《娇娜》与蒲松龄的情感经历
《娇娜》与蒲松龄的情感经历(资料)
邹宗良
西方的诠释学理论中曾经出现过一个“隐含读者”(derimplizite leser)的概念。按照诠释学的观点,对每一个读者、每一个诠释者来说,他对一部文学作品的理解都可以是别有所解,和别人不一样的。从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到沃尔夫岗•伊塞尔,西方许多诠释学的倡导者都在那里强调,每一个诠释者都可以从作品的文本中读取、抽取某种“新的意义”。他们认为,在作品的文本结构中存在着隐含的读者,也就是说,作品本身是蕴含着无数个可以解读的可能性的。这样,每一个读者对一部作品的阅读和分析,都体现了对作品中隐含读者某一方面的理解。这也就是中国人所说的“诗无达诂”,西方人所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莎士比亚”的诠释现象的丰富性。也就是说,每一个读者,都有可能从一部文学作品中读出和别人的理解不同的全新的意义。
“隐含作者”(implied author)则是西方叙事学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1961年,美国学者韦恩•布思出版了他的修辞性叙事理论的经典著作《小说修辞学》([美] 韦恩•布思著,华明、胡晓苏、周宪译《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布思在书中首次提出了隐含作者这样一个全新的叙事学概念。布思认为,在一部叙事性的文学作品中是隐含着作者的形象的,但是,之所以要把作品中的作者形象称为隐含作者,这是因为,在作品的文本中所呈现出来的作者的形象,和实际生活中的作者本人并不是等同的。
作者本人的形象,也就是真实的作者,这是研究者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发掘和研究而建构起来的一个形象。比如说《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我们说他色黑(肤色比较黑),微胖(身材多少有些发福),喜欢喝酒,性情爽快,生活困顿,英年早逝等等,这是《红楼梦》的研究者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发掘所复原的作者的形象,也就是生活中的真实作者的形象。蒲松龄这个人的形象,人长得很瘦削,很清癯,因为生活比较艰难,愁苦是表现在他的脸上的。他的语言表达的能力不是很强,和人说话的时候往往是讷讷若不出诸口,不很会说话,不善言谈,但是他为人生性峭直,敢于替公众说话,为了百姓的利益不惜去得罪达官贵人。但这样的作者的形象,并不是我们在读《红楼梦》、《聊斋志异》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作者的形象。曹雪芹也好,蒲松龄也好,他们在《红楼梦》或者《聊斋志异》中有意无意地向读者展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自我形象,在小说中表露了怎样的创作心态,这是需要我们通过对小说文本的阅读、评析来进行推导和建构的。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聊斋志异》来分析蒲松龄在作品中所表露的思想,来分析他的创作过程和创作心态,但这样推导出来的作者形象和作者本人,也就是真实作者,那还是存在较大的区别的。蒲松龄本人是一个社会中的人,他在生活中所表露的是他的全部思想,这是一个原原本本的人。但是在他创作《聊斋志异》的过程中,他只是在小说的文本中部分地表露了他的思想和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与评价,我们通过小说的文本所看到、所感受到的作者,并不是这个社会中人的全部。换一句话来说,那就是作者在《聊斋志异》里所展示的并不是他的全部思想,他所表露的只是那些和他所描述的内容相关的思想。我们透过作品所看到的作者和实际生活中的作者的这种不同,也就是隐含作者和真实作者的不同。
在文学史上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况,由于文学作品是公开地面对读者的,在作者的潜意识里,创作、出版作品就是向读者大众袒露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所以在很多情况下,一部小说的作者都可能会有意无意地掩饰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思想。自明代后期到清代前期,曾出现过很多的风月小说,直白一点说就是色情小说。这些小说的作者,一面在那里对性的内容津津乐道,但绝大部分的这类小说却都要对书中的人物提出道德意义上的谴责,或者说他们的行为有伤风化,或者让小说中的人物因为纵欲而得到报应。透过这一类作者在作品文本中表露出来的这种自相矛盾的创作态度,对真实作者和隐含作者的关系与区别会看得更为清楚一些。
世界上许多事情的发展都会出现出人意料的结果,布思提出的隐含作者的概念也经历了一场出人意料的发展变化。布斯是一个传统型的学者,他比较注重作品的文本和作者之间的关系,但在他写《小说修辞学》的时候,正是西方文学批评强调研究文本,强调抛开作者,只研究独立自足的文本本身的时候。在这样一种批评趋势之下,布思坚持认为叙事学研究如果只研究文本是并不全面的,他不愿意抛开作者一极而只去研究文本,但是又担心由于对作者问题的关注而受到时人的批评,所以只好犹抱琵琶半遮面地提出隐含作者这样一种说法,希望人们在关注文本的同时不要忘了与文本的生成关系密切的作者一极。在上世纪的60年代,布思隐含作者的提法不过是一种以研究文本为主而兼顾作者的权宜之计而已。但让布思没有想到的是,90年代出现的后经典叙事学又重新关注起了作者、文本和读者之间的关系,所以布斯提出的隐含作者的命题,在几十年以后又受到了西方叙事学家的重新审视。2000年,西方的叙事学者就布思提出的隐含作者命题进行过一场网上的对话与讨论,结果是很多人通过进一步的思考,肯定了布思这一提法的正确性,并且对布思的观点进行了一些新的补充。比如,在同一个人的作品文本中,可能会存在不同的隐含作者。换句话说,同一个作家的作品文本中,可能会有一些前后不同或者自相矛盾的思想出现。再比如,有的美国学者在讨论中就举出了中国的古典小说《红楼梦》,它是先后由两位作者共同完成的一部小说,研究者完全可以通过不同版本的文本来考察、分析两位不同的隐含作者在小说中所表露的思想和心态的不同。
就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而言,隐含作者这样一个概念的引入,其基本的意义就在于可以深化我们以往所进行的相关研究。以前我们的评论也关注作品和作者的关系问题,但考察较为笼统,不够深入细致。引入隐含作者这样一个概念,有助于我们从更深入的层次上来分析作家和作品文本的关系,这样的分析有可能会比以前的分析更加深入一层。
作为一个研究的尝试,下面我们以《聊斋志异》中的《娇娜》篇及相关的作者背景材料为例,从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关系的角度来探讨一下蒲松龄在这篇作品中表露出来的创作心态。
《娇娜》是《聊斋志异》中的篇名,也是小说中的人名。娇娜这个人物并不是普通的社会中人,而是一位由狐狸幻化而成的美丽的少女。也就是说,《娇娜》这篇小说,写的是一个人和狐女相恋的故事。但是和《聊斋志异》中一般的人狐恋爱的故事又不相同,那就是,小说的男主人公虽然念念不忘娇娜,但却没有和她结为眷属,他娶为妻室的女子并不是娇娜本人,而是娇娜的表姐,一位名叫松娘的美丽的狐女。
这样,在小说的男主人公和狐女娇娜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十分微妙又十分特殊的关系:他们两个人之间有着过命的交情,这种交情的亲密程度已经接近于或者不下于夫妻之爱,但是两个人物却并没有因此而结为夫妻的姻缘,在他们之间所存在的一直是一种朋友和亲戚的关系。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两个人之间存在的这样一种关系,是友情还是爱情?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蒲松龄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故事,通过这样的故事展示出了一对青年男女之间那种“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红楼梦》中形容宝黛关系的话)的非同寻常的关系,却又不让这样两个有情人竟成眷属呢?这个故事所反映的是蒲松龄内心里隐藏着的一种什么样的隐秘的情感?或者说是蒲松龄在当时普遍存在的婚姻关系之外,又怎样从当时社会的现实交往中发现了婚姻关系之外的爱情的因素?这篇小说所反映的这样一种作者的情感与心态,是真实的作者,也就是蒲松龄本人真实的内心感受和希望呢,还是属于隐含作者这样一个层面的内容,也就是说是蒲松龄在特定的语境之下受到限制的某种心态的表露?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对《娇娜》这篇小说的探析,来看一看其中所包藏、所蕴涵的这些意义,这样一些在人类心灵中生成的隐秘现象。
《娇娜》的故事是从男主人公漂泊外乡开始的。主人公是山东人,姓孔,叫孔雪笠。蒲松龄说,“孔生雪笠,圣裔也”,这个人是孔子的后代。读这篇小说,“圣裔也”这三个字我们不可轻轻放过,这里面其实是包含了深意的,那就是说,即使是孔子的后代,他在当时社会中正常的婚姻关系之外,也还是需要爱情的,或者说,是需要精神这个层面的爱情的。所以,我们认为,蒲松龄在这里揭出小说的男主人公是圣裔,是孔子的后代,这是隐含作者的一个层面,他隐含在字面背后的意义就是在为这篇小说所写到的孔雪笠和娇娜的这种关系张目,是为了表现这种关系存在的合理性,才为小说的男主人公安排了孔子这样一个倡言礼教的祖宗。
从作者所给出的这位男性主人公的字或号来看,“雪笠”二字当是出自柳宗元《江雪》的意境。从隐含作者这一层面推考,我们认为“雪笠”这样一个字号所昭示的,是他对小说所写到的男女之间感情和精神交往的一种认识,那就是孔雪笠和狐女娇娜之间产生的这种精神层面的契合,在当时的社会中无异于一种寒江独钓式的空谷足音。
蒲松龄在写这篇小说的时候认为,就是圣人的后代也需要这样一种精神层面的爱情,这样一种婚姻之外的爱情关系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的。那么,为什么说在社会正常的婚姻关系之外,存在这样一种婚姻之外的精神层面的爱情、爱恋竟然会是合理的呢?对这样一个问题的解释,是需要我们通过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婚姻关系来加以说明的。
以这篇小说的真实作者蒲松龄为例,他的妻子刘氏,是淄川县丰泉乡道口庄一个乡村秀才的女儿。在蒲松龄十几岁的时候,两家的老人为他们订了婚姻,到蒲松龄十八岁、刘氏十五岁的时候,两个人结为眷属。刘氏这个人是很贤惠的,对公婆尽孝道,对丈夫很疼爱,从年轻的时候就纺线织布搓麻线,落下了胳膊疼的毛病,但到年纪很大了仍然不舍得停止这项可以为家庭带来收入的劳作;在这样一个贫寒的儒素之家,平时是难得见到鱼、肉的,偶尔因为招待客人买一点肉,刘氏自己从来舍不得吃,要留着等在外面教书的丈夫回来,所以常常是留着留着就腐败了。刘氏和蒲松龄一起生活了五十六年,她去世的时候,蒲松龄非常伤心。应该说,蒲松龄对这样一位妻子是十分满意的,这当然是从生活方面说的。如果从精神方面考察,两个人应该说还是存在不小的文化距离的。刘氏是一个很贤惠、很能吃苦耐劳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不识字,所以虽然蒲松龄一生写了那么多的著作,在《聊斋志异》之外还有《聊斋俚曲》,还有诗、文、词和许多的杂著,但是在文化的层面上,在精神的层面上,他都不可能和刘氏进行交流。而且,我们从蒲松龄的生平经历中看到,他后来确实又认识了一个有文化,会吟诗和写诗的美丽而且聪慧的女子,这样的经历也就激起了蒲松龄和知识女性进行精神的交流的涟漪,在男女之间的精神交往中产生了一些认识、感悟和生活的体验。所以我们说,《娇娜》这篇小说所反映的这种青年男女之间精神上的交往,这种在男女之间所发生的精神生活的体验,其实正是蒲松龄自己的人生体验。在那样一个绝大多数存在婚姻关系的男女之间缺乏精神交流的时代,蒲松龄把自己的这段人生体验、感悟写进了自己的小说,从而也就使我们读到、感受到了人类心灵深处的这样一种经历,感受到了人类心灵世界中那些复杂、丰富和隐秘的内容。
蒲松龄在和刘氏的婚姻关系之外,确实是存在着一些精神层面的隐秘的。与蒲松龄有过这种精神层面的交往的女性,就是蒲松龄南游江淮的时候,请他去做幕宾的那位朋友,江南宝应县知县孙蕙的诸多姬妾之一,名叫顾青霞。孙蕙是蒲松龄的同乡,少年的时候有过受继母凌虐,过过一段饥寒生活的经历,也许正是由于少年受苦的原因,他做了官以后,在声色方面是比较放纵的,娶了较多的侍妾,大概有七八个之多,顾青霞是其中之一。顾青霞年轻貌美,能诗善画,长于吟诵,早年曾沦为青楼妓女,在孙蕙任宝应县知县的时候被纳为侍妾。蒲松龄南游做孙蕙的幕宾,曾在宝应县署中听顾青霞吟过诗,还为顾青霞选录过唐诗绝句一百首。后来孙蕙做官得了“卓异”的考语,行取入都做户科给事中的时候,顾青霞没有跟随他去北京,而是被留在了淄川孙蕙的老家。孙蕙病死以后,在淄川的荒凉山村里半生孤寂的顾青霞没过几年也就抑郁而死,蒲松龄为此写过《伤顾青霞》的诗。
孙蕙在宝应县做知县的时候,跟随他前往宝应的是他续弦的妻子颜山赵氏。这个人并不善良,时常流露出对孙蕙娶很多的姬妾的不满,时不时地也会发作一番,所以,顾青霞自进入孙家起生活的境遇就不是很好,这在蒲松龄写到顾青霞的诗词中有具体的记载。对这样一个一生不幸的江南才女,蒲松龄表现出了十分的同情;顾青霞曾向在县衙中做幕宾的蒲松龄学习做诗,是蒲松龄的吟诗友,吟诗美妙动听,这就使得蒲松龄在和她的交往中感受到了一种不同于劳动妇女的风情韵致。蒲松龄很喜欢听她吟诗,在和她交往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爱悦之情。但由于顾青霞是蒲松龄的朋友孙蕙的侍妾,蒲松龄内心里这种朦胧的感情是不可能当面清楚地表达出来的,但这样一种细微、隐秘的感情在蒲松龄的心中却是真实存在着的,这从《聊斋诗集》中的《听青霞吟诗》、《为青霞选唐诗绝句百首》、《伤顾青霞》等诗作,从《聊斋词集》中的《西施三叠•戏简孙给谏》、《菩萨蛮》等词作中是可以看得出来的。蒲松龄写过与顾青霞有关的19首诗词,他在这些诗词中表露了自己的内心情感。从作者这样一段感情生活的真实经历来看,蒲松龄写《娇娜》这篇小说,通过孔雪笠和娇娜的关系来思考、探索这样一种发生在夫妻关系之外的男女之间的愉悦的情感和孔雪笠视娇娜为自己红颜知己的隐秘心理,其实都是有着作者真实的生活基础的,那就是现实生活中存在于真实作者和顾青霞之间的那种微妙和隐秘的心灵感受。我们说,作者生活中这样一种真实的情感背景,应该被看作是《娇娜》这篇小说中隐含作者的一个重要内容。《娇娜》中的男主人公孔雪笠是圣裔,是孔子的后代,这个故事说,他的一位朋友在浙江的天台县做知县,来信请他到天台去,意思是想资助一下他的生活。但是当孔雪笠到了那里的时候,这位做知县的朋友却生病死去了,这样,孔生的生活就发生了困难,想回家乡但是缺少路费,所以只好住在一座庙里,靠给和尚抄写佛经度日。在一个大雪天,当孔生经过庙旁的一所大宅院的时候,就有一位很有风度的青年人和他打招呼,请他到家里一坐。这位青年在了解了孔雪笠的遭遇之后,就请他做自己的老师,搬到他住的宅院里来教他读书。青年人介绍说,这座宅院是当地一位单姓公子的住宅,单公子到乡下住去了,所以宅院一直闲着,他们本来是陕西人,复姓皇甫,因为房子被烧毁了,所以暂时借住在这里。
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事实,《聊斋志异》所写的很多狐狸的家族都说自己是陕西人。来自陕西;这位公子姓皇甫,也不是中原一带常见的汉族的姓氏。这样的一些交待,其实都是在暗中告诉读者,孔生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和狐狸的家族交往的具体情境之中。
皇甫公子向孔生学的是古文和诗词,因为他说自己不求进取,不学八股文。每过五天,他们就喝一次酒;每次喝酒,皇甫公子都把他父亲一个名叫香奴的使女叫过来,为他们弹琵琶佐酒。香奴长得很美,琵琶弹得也好,渐渐地就引起了孔生的爱慕。有一次酒喝多了,孔生就一个劲地盯着香奴看。这种感受和情境,应该是生发自暗含作者自身的生活体验的,作者常年斋居,一年之中夫妻只有数次相会,难免会产生一种性的寂寞。作者从这样的生活体验出发来描述孔生的失态,也就为他的行为找到了合理的解释:一个异乡落寞的书生,家人朋友都不在身边,而且这位孔生还没有成婚,有这样的想法也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皇甫公子明白孔生的意思,就对他说,香奴是他父亲的使女,说看到孔生一个人在外寂寞,准备为他另觅一个佳偶。
后来就出现了这样的情节:孔雪笠的胸部长了一个毒疮,逐渐长到碗口大小,疼得不能吃饭睡觉。皇甫公子派人把自己的妹妹从亲戚家里叫了回来,由她操刀来给孔雪笠进行外科手术。这位为人疗疮的女国手就是娇娜。作者是这样来描绘这个人物的:
年约十三四,娇波流慧,细柳生姿。
孔生见到娇娜的姿色,连呻吟也忘了,精神为之一爽。娇娜对孔生说的话很是俏皮,她说你该长这样的疮,因为你的心脉动了。心脉动了,也就是动了心了,这句话是双关的,既说明孔生的疮是因为见到香奴产生非分之想的结果,同时也是说自己已经知道孔生见到自己就动了心。接下来就是娇娜为孔生做外科手术,为他割除毒疮。作者说,孔雪笠因为贪图在近处看到娇娜的姿容,嗅到她身上发出的女性气息,所以不但不觉得痛苦,反而担心手术结束得太快,使他不能在娇娜的身旁待更多的时间。做完手术,孔雪笠身上的病痛消失了,心里却生出了对娇娜的一片痴情,他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娇娜。小说写他吟诵出了唐代诗人元稹的两句诗,道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可见他对娇娜的思念和渴想,已经达到一种非她不娶的程度了。
然而后来的情节,并没有按照孔生的一厢情愿去发展。皇甫公子对他的朋友兼老师是这样说的,我这个妹妹年纪太小了,我还有一个表姐,是我姨母的女儿,名字叫松娘,生得颇不粗陋,说她每天都到花园里玩耍,你可以先去看一看她。孔雪笠就按照皇甫公子的指点,在花园里见到了松娘,果然和娇娜的美貌不相上下,于是就请皇甫公子为他做媒,和松娘结成了眷属。
看到这个情节,我们难免为孔生的决定感到疑惑不解。你不是除却巫山不是云吗?不是非娇娜不娶吗?怎么见到一个与娇娜的姿色在伯仲之间的松娘就改变了初衷?你的那些誓言都到哪里去了?
但是,如果回返到蒲松龄写这篇小说的那个时代,那种具体的社会生活语境,我们就会感受到,作者其实是在按照他那个时代生活中本来的样子安排孔雪笠的婚姻的。看一看这个将要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人漂亮不漂亮,然后就定下两个人的婚姻,这实在是当时社会中最正常、最普通不过的事情了,作者这样安排孔雪笠和松娘的成婚,恰恰是符合当时社会中男女婚姻的真实状况的,是有着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类婚姻的背景的。因为在那个时代,婚姻和爱情本来就是分离的,起码在人们结婚的时候是这样。夫妻之间建立了感情,或者说有了爱情,那都是结婚以后的事。可以这样说,蒲松龄正是按照当时人类婚姻的事实逻辑来安排孔雪笠和松娘之间的婚姻的,他为孔雪笠安排的松娘只是他的妻子,而不是他的爱人。这样的安排,其实是有着社会生活的真实基础,有着为当时的社会中人所熟知的生活背景的。
身为狐女的松娘成了人间书生孔雪笠的妻子,但作者并没有展开去描写这个狐女。她生得很美丽,也很贤惠,对公婆很孝顺,并且为孔雪笠生了儿子,但作者显然并没有把她作为一个主要人物来写。因为,在隐含作者看来,这个狐女不过是一个人间的妻子的形象,她在小说中充当的是没有经过恋爱就结婚的人间妻子的角色。
孔雪笠娶了美丽的妻子松娘,而皇甫一家也要回他们的陕西老家,所以皇甫公子用法术把这一对夫妻送回了山东。
对小说中的人物孔生和娇娜而言,这不过是一次暂时的分别,因为他们的故事并没有完结。那种因为治疗毒疮而产生情愫,不过是两个人之间特殊的情感经历的开始。
果然,作者接下来就安排孔雪笠夫妇去了娇娜他们的老家陕西。作者是这样来安排情节的:孔雪笠中了进士,被任命为延安府的推官,延安府就在陕西境内。他担任这样一个知府的佐贰官员时间并不长久,因为冒犯了上司,孔生很快就被罢免了官职。罢了官也就心无挂碍,也就可以四处走动,所以,罢官的情节不过是为日后活动的方便而设置的一个情节的转折点。官虽然是不做了,但因为公事没有完结,孔雪笠和松娘还暂时留在陕西。
下面就接续了由于分别而中断了的情节。孔雪笠偶然去郊外打猎,遇到了一个骑马的少年,这少年就是自己的半生半友,后来又成了自己亲戚的皇甫公子。皇甫公子邀请孔雪笠到他家里去做客,于是孔生就了解到,曾经让他动过“心脉”的那位娇娜已经出嫁了,嫁给了一个吴姓郎君。这之后,孔雪笠就带了松娘来探亲,娇娜也回到娘家来了,她抱起松娘的孩子,开玩笑地说,姐姐乱了我们家族的种了。由这一句话可以知道,娇娜所嫁的夫婿并不是孔雪笠这样的人间书生,而仍然是狐狸的一族。孔雪笠因为娇娜为自己治疗过毒疮,于是向她道谢,娇娜说,姐夫现在高贵了。你的创口早就愈合了,难道还没有忘记当时的痛苦吗?这句话说得很俏皮,也颇有深意:它即显现了娇娜活泼可爱的个性,也同样在说明孔雪笠的心中始终没有忘记娇娜,而娇娜以她非人的聪慧,对他的姐夫孔雪笠心中的这一隐秘则是心知肚明的。
后来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关键性的情节:有一天,皇甫公子满腹忧愁地对孔雪笠说,老天降下了大灾大难,你能救我们吗?孔雪笠回答得十分肯定。公子很感激,把全家人都叫了来,围着孔雪笠行跪拜的大礼。孔生问他们是怎么回事,皇甫公子才说,我们并不是人类,是狐狸。现在遇到了雷劈的大劫。如果你愿意冒生命危险,我们全家就有可能活下来;你如果不愿冒这样的风险,可以抱着你的孩子离开这里,免得受到连累。在这样的情况下,孔雪笠甘愿和他们同生共死。
不一会儿,就阴云蔽日,天昏地暗,白天变成了黑夜。只见皇甫一家原来的住宅已经荡然无存,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洞穴。狐狸家族的人都到洞穴里躲避起来了,只有孔雪笠手持一把剑站在洞穴的入口处。接着,雷霆霹雳在他的头顶炸响,周围的山岳被雷霆震得颠簸起伏,暴雨狂风把百年的老树连根拔起。孔雪笠被震得目眩耳聋,但他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突然,他发现在滚滚的浓云黑雾之中,有一个生着尖嘴利爪的鬼一样的东西,从洞穴里抓出一个人来,看那人穿的衣服和鞋子,俨然就是娇娜。孔雪笠急忙就用剑去砍那个鬼物,它手里抓着的人落地了,但孔雪笠却被一个雷霆击死在了地上。
一会儿,天就放晴了,被孔雪笠救了性命的娇娜看见孔生死在自己的身旁,就大哭着说道,孔郎为我而死,我怎么还活着!这是娇娜第三次对着孔生说话,而且是在非常的情境之下说出来的,可以看作是她的心迹的表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郎活着,我也可以活着;孔郎死了,我活着已经失去了意义。娇娜在这里把话说得很直白,不是姐夫,而是孔郎。也就是说,隐含作者在这里直白地告诉读者,不仅孔生对娇娜怀有一种难以言传的情愫,娇娜虽然已经嫁人,成了吴家的媳妇,但她对于为了救自己而不惜性命的这位孔郎,心里其实也是充满了难以言说的深情的。这样一种在平时无法表达、不能表达的隐秘的感情,被作者安排在一个非常的时刻来表现,所以也就无所顾忌,直言而出了。
清代一位《聊斋志异》的评论家但明伦,在娇娜的心声之后加了评语。他写道:
读至此,不知所云。迟之又久,得前人二语曰:“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
从一个读者的角度,但明伦在“迟之又久”之后,终于领悟到了隐含作者让娇娜说出的这句话的含义,他在孔生和娇娜的关系中注入的是一种难以言说但却真实存在的感天地而泣鬼神的男女至情。
这之后,娇娜为了救这位孔郎的命,治疗的手段更是到了无所顾忌的程度。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来写娇娜的抢救过程的:在娇娜大哭的时候,松娘也出来了,两个人一起把孔生抬进了洞里,娇娜让松娘捧着孔生的头,让他的哥哥皇甫公子用金簪子拨开孔生的牙齿,她自己就用手捏着孔生的两颊,用舌头把自己嘴里的一颗红丸度到孔生的嘴里,然后又嘴对嘴地往孔生的嘴里呵气。这样,才使得那颗红丸进入到孔生的喉咙里,在他的喉部格格作响。一个时辰左右,孔生慢慢地苏醒过来,看到这一家人都守在自己身边,就像是做了一场大梦一样。
我们说,这样一种唇吻相接往嘴里呵气的救命的方法,与现在的人工呼吸是不同的,它并没有什么科学的依据,我们只能把它归结为蒲松龄的创造。而蒲松龄之所以要创造出这样的一种救命的方式,无非是要借这样一种方式来展示这两个人之间所存在的那种非夫妻关系而又类似于夫妻关系的亲密程度。
那么,在孔生和娇娜之间存在的这种亲密关系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感情?是友情吗?我们觉得好像不是。是爱情吗?好像是,但又是不能直面坦承的,对孔生和娇娜来说,都不便承认这一点,因为这两个人一个是人之夫,另一个是人之妇,承认这一点,他们都难以面对自己的妻子或者丈夫,以及社会伦理和道德的规范。但明伦对这种关系评论得非常深刻,他说:
人为我死,我何敢生。撮颐度丸(捏着孔生的双颊把红丸度到他的嘴里),接吻呵气,报之者不啻以身矣(这种对孔生的报答不止是以身相许,而是已经超过以身相许的亲密程度了)。生即不苏,不已得死所哉!
我们不仅要问,蒲松龄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情节?为什么他在安排情节的时候,故意不让孔雪笠和娇娜成为一对夫妻,却又在两个人的婚姻之外来铺排、展示这样一种超越了友情和婚姻的亲密关系?我们且看这篇小说的“异史氏曰”是怎么说的:
余于孔生,不羡其得艳妻,而羡其得腻友也。观其容可以忘饥,听其声可以解颐,得此良友,时一谈宴,则“色受魂与”,尤胜于“颠倒衣裳”矣。
这段“异史氏曰”是蒲松龄的夫子自道,可以看作是小说中隐含作者的一段直面表白。如果我们把这样一种在小说中表露的情感还原到其赖以产生的生活基础,还原到蒲松龄和顾青霞之间真实存在的那种人类社会的情感生活,我们以为,在真实作者蒲松龄的潜意识里,他说不定是存在着和人间女性顾青霞结为婚姻之好这样一种美好的渴想的。但是,在现实的生活环境中,我们且不说蒲松龄没有像他的朋友孙蕙那样广纳姬妾的经济基础,即便是存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一句“朋友妻,不可戏”的道德古训也已经成为横亘在蒲松龄面前的一道不可逾越的礼教藩篱。这样一种深藏在真实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隐秘,在写给别人看的小说中自然是不可能明白道出的,于是在作品所显露的隐含作者这一层面上,真实作者这种幽深复杂的内心隐秘也就转而成为了作者自身情感的一种心理折射,变成了“‘色受魂与’,尤胜于‘颠倒衣裳’”的一番公开的表白。
这个故事,这段从隐含作者的角度公开表明作者情感的“异史氏曰”,传达出的是真实作者一种怎样的心灵感受呢?我们的看法是,作为真实作者,生活在17世纪后半叶的蒲松龄是在当时社会中传统的婚姻关系之外,发现了后来被恩格斯称为现代性爱的那种人类爱情的新质因素的。小说中隐含的作者认为,他通过《娇娜》的故事所揭示的这种可贵的人类情感在当时传统的婚姻关系中是不存在的,因为它不是一种肉欲的占有,而是一种精神的契合。隐含作者说不清也不愿去细辨这种情感到底是友情还是爱情,但却明确地感到并揭示出了其中所蕴含着的性爱的因素。这种现代性爱的因素存在于《娇娜》的文本之中,应该说是一个不言自明的事实,因为类似的情感本来就是存在于真实作者的生活体验之中的,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他与孙蕙的姬妾顾青霞之间就产生了这样一种超越传统婚姻关系的情愫,而且不必讳言,蒲松龄对顾青霞的赞美和倾心,虽然仅仅表现在精神的层面,但却同样明显具有了现代性爱的新质因素。
《娇娜》这篇小说,通过孔雪笠和娇娜两个人物之间的感情关系反映出了这样一种隐秘的难以明白道出的人类情感,反映出了这样一种男女之间亲密的精神世界的相契相合,但是到最后这两个人也没有成为夫妻。我们且看这个故事的结尾:在经过了一场生死的劫难之后,孔雪笠就和这个狐狸的家族商量,准备和他们一起离开这个地方,回自己的山东老家去。娇娜因为婆家在陕西,不能和他们一起去山东,所以显得郁郁不乐。就在这时,从娇娜的婆家传来了消息,她婆家的一家人也在同一天遭到雷劫,全家遭遇灭门之祸,没有人能够活下来。这样,他们就做出了决定,狐狸中的皇甫一族包括娇娜在内都随孔雪笠去了山东。
蒲松龄最后为两个男女主人公安排的结局是,皇甫公子和娇娜兄妹二人住在孔雪笠为他们安排的一处空闲的房子里,他们经常在一起下棋、喝酒、聊天,亲密得像一家人一样,但娇娜却始终没有成为孔生的第二个妻子。
这样,作为读者,随之就产生出了这样的疑问:在《聊斋志异》中,我们看到过很多的双美共事一夫的婚姻模式,而且小说毕竟不同于现实生活,不像蒲松龄和顾青霞之间有着一种现实的社会伦理的约束,为什么蒲松龄不让孔雪笠和娇娜这一人一狐两个形象在小说中结为夫妻之好呢?
我们觉得,作者作这样的思考和处理,大概有这样几条原因:首先是在蒲松龄的观念形态中,他是把婚姻和爱情分开来看的。因为在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现代意义上的爱情还没有产生,至多是处于一种萌芽的状态。当时的社会中人,一生都不知道爱情是什么的是大有人在的。其次,就是我们上面说的,蒲松龄是在当时社会中传统的婚姻关系之外,发现了后来被恩格斯称为现代性爱的那种人类爱情的新质因素的。作为真实作者,他分明是感受到了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这种现代性爱的成分,但同时却把它和那种肉欲的占有严格地区分开来。因此,在《娇娜》这篇小说中,作为隐含作者而存在的蒲松龄总是在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这种男女之间精神契合的纯洁性,他不想让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那种粗俗的肉欲的占有去玷污、损害了他所认为的这种纯洁。从今天的时代观念看,似乎作为隐含作者的蒲松龄头脑有一点冬烘,他没有让孔生和娇娜这一对有情人成为眷属,总是给我们留下了一些的遗憾,但我们反观蒲松龄的思想观念,他对这种他所发现的超越了肉体的精神恋爱是看得十分的圣洁可贵的,他生怕肉体之爱亵渎了这种神圣的人类情感,所以在小说里自始至终都把这种精神的契合、精神的恋爱和肉体之爱严格地区分开来。小说中娇娜与孔生的唇吻相接,她的度丸入喉的非常举动,自然是在在显露出娇娜对孔生“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的毫无顾忌,但从隐含作者在“异史氏曰”中表明的思想来看,作者所写的这种不啻以身相报的亲密举动虽然具有了肌肤相接之实,但却是出自报效知己而非肉欲之爱的目的的。
和《娇娜》相关的,《聊斋志异》中还有一篇名为《狐谐》的小说。蒲松龄在《狐谐》这篇小说中,就通过指桑骂槐的方式对他以前的朋友孙蕙进行了毫不留情的痛骂。在《聊斋志异》现存手稿本中,有一位无名氏乙这样评论《狐谐》:
《狐谐》似注意孙姓,但不知何人为翁所恶耳。
这位无名氏乙,应该是蒲松龄家乡淄川一带的人。不知道这位后来的评论者是真的不知道蒲松龄的所指,还是有意要给淄川的这位“乡前辈”孙蕙留一点面子。孙蕙行取入都之后做了朝廷的言官,蒲松龄于是就在《狐谐》中借那位谐狐之口骂他是“得言”的龟鳖,所谓“龙王下诏求直谏,鳖也得言,龟也得言”。也就是说,《狐谐》这篇小说,是一篇蒲松龄骂他过去的朋友兼幕主孙蕙的作品,这应该是没有疑义的。
蒲松龄为什么要如此恶骂孙蕙?因为他从顾青霞一生的不幸遭遇中发现,孙蕙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后来被曹雪芹所批判的那种滥淫,他只是以对女性的占有为快乐,并不知道如何去尊重女性,爱惜女性,更不懂得《娇娜》所揭示的这样一种男女之间可以同生死、共愉悦的可贵的人类情感。像顾青霞这样的女性落在了孙蕙的手里,也就注定了她郁郁寡欢、中年夭亡的人生悲剧。从隐含作者这个层面来看,蒲松龄在创作《娇娜》这篇小说的时候,无疑是把自己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这种精神层面的人类情爱化入了小说,而且是把这种情爱看得十分纯洁而且神圣的。我们说,虽然蒲松龄的这篇小说写的是当时社会中一种婚外的男女恋情,但这种恋情是对没有精神爱恋的婚姻关系的一种补充,它和现代社会中许多傍官、傍富的婚外恋,和那种杯水主义、一夜情的性爱观是有着本质的不同的。在一个只有婚姻而没有精神层面的爱情的社会里,蒲松龄发现并揭示出了这种精神层面的爱情的可贵,这应该说是《娇娜》这篇小说最重要的价值之所在。揭示并传写出了这种人类心灵深处的可贵情感,这是蒲松龄写人类心灵的伟大之处,也是这篇小说足以流传千秋的原因之所在。
第四篇:《聊斋》读后感范文
[《聊斋》读后感]
小时候看到过电视剧《聊斋》,感觉很可怕,特别是刚开始有一个灯笼在黑夜中随风飘荡,配合着古怪的音乐,我总是把两耳紧紧塞住,《聊斋》读后感。
上了大学,同学借本白话本的《聊斋志异》,感觉很有些意思,就多少看些,故事很曲折、离奇,但语言优美。可惜没看完。
终于,工作了以后,我在暑假之余能认认真真地把它读完,并写点自己的感受,与众人共享。
《聊斋志异》相传是落第秀才蒲松龄写的。他屡次科举都不中,后来在类似现代广场之类的地方提供席子和零食,让人讲述平生的奇事、怪事,慢慢地积累,写成了这本书。
确实,书中多是奇事、怪事,但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人和鬼或者的狐的恩怨情愁。对鬼,我们一直再思考,或相信,或反驳,或徘徊。书中有很多鬼,有些鬼,特别是女鬼多以美色获取男性的阳气,如李小倩等。这种鬼有两种结局,一种是受好人的指点转入正途,一种是被道士等捉拿。受好人指点的多与好人结为夫妻,过起举案齐眉的日子,让人很羡慕。有些鬼是讨债的。有讨金钱债,有讨感情债。书中的讲述的一个老翁欠别人的钱,对方死后又投生来讨债。有讨债就有还债。有的是人情债,有的还的是金钱债。一个酒鬼死后,受到别人的友好款待,为报恩自己投生做了这个人的孩子。人情债是最难还的,用这个偿还不失为不错的办法。比人情债要容易还是是金钱债。书中写了一个男子借别人一袋粮食,可惜不幸去世,转世变成恩人的马,卖了正好是一袋粮食的价值。总之,世界是平衡的,你欠别人的终将还给别人,只是时间和方式的不同而已。
其二:多讲因果报应。如某人做了好事,他在遇到困难或者在科举中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如田七郎的故事。这不但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也教育后人要多为善。因果报应本是佛家教导俗人多为善,可见人们受佛教思想的影响有多重。佛教从汉代传入我国,因其教义中多有忍耐、遵守等思想,被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控制人们思想的有利工具。是不是真的有,我不知道。但多做善事,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自己的人生路会越来月宽,读后感《《聊斋》读后感》。
其三,多讲色。食、色,人之本性也。在基本的生存满足后,色就提到日程上来了。在书中,男人都是好色的,只要是漂亮的,不管是人、鬼、狐等,就与之有性。男人的得到色是用自己的才换取的才是正道的。所以就有了“男才女貌”之说。好色并不是不好,但要看怎么得到性。这就如“君子爱财,取自有道”相类似。有人在别人困难时为,就是落井下石,为道德所不齿;有人以自己的才华吸引异性的眼球,可谓高明。其四:对孝的提倡。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为人们所接受和提倡。古有“卧冰求鱼”之说。是否真实,我们先不说,就对“孝”我们是提倡的。书中多有涉及。如田七郎的母亲就如智者,预言有些事情的后果,让人佩服,姜还是老的辣。在《封十三娘》中就是因为张生的孝,十三娘才撮合四娘和张生的婚姻,虽经历磨难,终花好月圆。孝在古代就是对长辈言听计从,但在现代它有了新的含义。现在的人多有知识,特别是年轻人和长辈之间在看问题的角度和深度上有很多的不同,就不能简单要求言听计从,要在坚持真理的前提下,以和谐为原则。
其五:对科举的向往。虽然作者落第了,但对科举却很有感情。某书生家贫,但刻苦攻读,多高榜提名,衣锦还乡。可见作者对科举还是在乎的。科举从隋唐建立以来,随着时代的变迁,中举是人数不断增加,这不但普及了教育,同时也扩大了统治阶层。中举以后就属于地主阶级,也就是统治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统治会添砖加瓦,很少有自断生路的。但科举也对知识分子有很多的束缚作用。科举内容单一,没现实意义,多以八股为主,虽然有过改革。但终被统治者所不认可,自然也不能在社会上留存。八股方便统治者控制人们的思想,巩固其统治,何去何从是秃子是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其六:文字简洁优美,评述得当。古人多讲求意境美,所以对周围的环境的描写很下工夫,让事物发生在合适的环境。每个故事后面都有作者对其的评价,可长可短,褒善贬恶,让人真切感受作者的观点。
多读写书,多读些好书,多深思一些事情,对自己的文笔、人生都可谓益处多多。真心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把书读活,读透,读薄。
第五篇:聊斋读后感
聊斋读后感
聊斋读后感
(一)今天我看了《幽默聊斋》这本书,我觉得非常的精彩,让人意犹未尽。
这本书中作者周锐天马行空地发挥丰富想象,结合现实生活的故事,巧妙设计情节,在保留聊斋人物角色原有的特定性格之外,又赋予了人物新的个性素质。作品秉承了周锐一贯的创作风格,被贴上了“幽默诙谐”的标签,而个中让人啼笑皆非的情节较之以往作品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它幽默有趣,的确是符合了它的书名。让我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看完了整本书,并且学到了很多道理。
步入《幽默聊斋》,各种神鬼都变得很幽默,妙语连珠,又不乏原始聊斋的梦幻感。在阅读它的同时,我也积累了许多好词好句,让我受益匪浅。
聊斋读后感
(二)双手和上蒲松龄写的《白话聊斋》,我心潮澎湃,我热血沸腾,我激动的不得了。(当然这有点夸张!)双手打开蒲松龄写的《白话聊斋》,我的思绪飘到了书中,好像有一位神秘的导游带领着我走进如神话般的故事中,好是神奇。
我翻到了《促织》这个故事,看见一个爱斗蟋蟀的皇帝,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好,不断的让百姓进贡蟋蟀。一些官员为了巴结上司,强迫每家每户按人口派蟋蟀。往往为了一只蟋蟀闹的家破人亡。在乡下,一个孩子不小心把父亲千辛万苦找来的蟋蟀弄死了。为了免于惩罚,竟投井自杀了。后来他变成了一只蟋蟀,不紧打败了所有的蟋蟀还打败了大公鸡。孩子的父亲把他献给了皇上才免于受罚。
我翻到《连城》这个故事,看到了云南晋宁人乔生很穷,但很有才华,得到史举人的女儿连城的欣赏。(京ICP备13016261号-1)后来连城被迫与盐商之子订婚,不久连城的了一场怪病,需
要中年男子胸口的肉做配药才可以治疗。史举人许诺谁能做到就把连城嫁给谁。于是乔生毫不犹豫的把胸肉割下来。但连城的病好了之后,史举人食言,还是把连城嫁给了盐商。不久连城乔生双双死去,后来乔生连城在朋友的帮助下还魂。哪知盐商贿赂贪官把连城判给了盐商。连城不吃饭,还要上吊,盐商没办法只好让连城回家。后来,乔生和连城有情人终成眷属。
我翻到《考弊司》,看见一次闻人生病了,一个秀才走过来说:“我有一事相求。”闻人生问:“什么事呀?”秀才回答:“我们这些人都属考弊司管辖,按惯例头一次拜见他的人,都要被割下一块腿肉,我想求你去说个情。”“你们做错什么,要受罚?”闻人生问。“这是惯例,如果。贿赂些钱,就不必受罚。可我没钱,你前世是他的祖父,他应该听你的。”说话之间走进一座城市,来到衙门口。把事说清楚,可被拒绝了。闻人生不敢说什么走了出去,来到花圆。听到秀才 的惨叫声很愤怒。于是来到阎王那把事说清楚,阎王查清楚后处罚了考弊司。
看了这些故事我思绪万千。在《促织》中,反映了蒲松龄那个社会的黑暗,揭露了封建统治强迫,残害人民的罪行与百姓生活在那个时代的苦。在《连城》,歌颂了男女为争取对爱情努力与朝廷的腐败,随便贿赂几下就可以让一些人苦不堪言。在《考弊司》中说了考试中的种种腐败和毛病,就连阴间也如此腐败。我想蒲松龄一定经历了许多坎坷,看破了朝廷的腐败之后才写出了《聊斋》这本书。
想象,我佩服蒲松龄的想象力,更佩服他对创做的喜爱。这本书另人回味无穷。
聊斋读后感
(三)小时候看到过电视剧《聊斋》,感觉很可怕,特别是刚开始有一个灯笼在黑夜中随风飘荡,配合着古怪的音乐,我总是把两耳紧紧塞住。
上了大学,同学借本白话本的《聊
斋志异》,感觉很有些意思,就多少看些,故事很曲折、离奇,但语言优美。可惜没看完。
终于,工作了以后,我在暑假之余能认认真真地把它读完,并写点自己的感受,与众人共享。
《聊斋志异》相传是落第秀才蒲松龄写的。他屡次科举都不中,后来在类似现代广场之类的地方提供席子和零食,让人讲述平生的奇事、怪事,慢慢地积累,写成了这本书。
确实,书中多是奇事、怪事,但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人和鬼或者的狐的恩怨情愁。对鬼,我们一直再思考,或相信,或反驳,或徘徊。书中有很多鬼,有些鬼,特别是女鬼多以美色获取男性的阳气,如李小倩等。这种鬼有两种结局,一种是受好人的指点转入正途,一种是被道士等捉拿。受好人指点的多与好人结为夫妻,过起举案齐眉的日子,让人很羡慕。有些鬼是讨债的。有讨金钱债,有讨感情债。书中的讲述的一个老翁欠别人的钱,对方死后又投生来讨债。有讨债就有还债。有的是人情债,有的还的是金钱债。一个酒鬼死后,受到别人的友好款待,为报恩自己投生做了这个人的孩子。人情债是最难还的,用这个偿还不失为不错的办法。比人情债要容易还是是金钱债。书中写了一个男子借别人一袋粮食,可惜不幸去世,转世变成恩人的马,卖了正好是一袋粮食的价值。总之,世界是平衡的,你欠别人的终将还给别人,只是时间和方式的不同而已。
其二:多讲因果报应。如某人做了好事,他在遇到困难或者在科举中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如田七郎的故事。这不但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也教育后人要多为善。因果报应本是佛家教导俗人多为善,可见人们受佛教思想的影响有多重。佛教从汉代传入我国,因其教义中多有忍耐、遵守等思想,被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控制人们思想的有利工具。是
不是真的有,我不知道。但多做善事,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自己的人生路会越来月宽。
其三,多讲色。食、色,人之本性也。在基本的生存满足后,色就提到日程上来了。在书中,男人都是好色的,只要是漂亮的,不管是人、鬼、狐等,就与之有性。男人的得到色是用自己的才换取的才是正道的。所以就有了“男才女貌”之说。好色并不是不好,但要看怎么得到性。这就如“君子爱财,取自有道”相类似。有人在别人困难时为,就是落井下石,为道德所不齿;有人以自己的才华吸引异性的眼球,可谓高明。
其四:对孝的提倡。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为人们所接受和提倡。古有“卧冰求鱼”之说。是否真实,我们先不说,就对“孝”我们是提倡的。书中多有涉及。如田七郎的母亲就如智者,预言有些事情的后果,让人佩服,姜还是老的辣。在《封十三娘》中就是因为张生的孝,十三娘才撮合四娘和张
生的婚姻,虽经历磨难,终花好月圆。孝在古代就是对长辈言听计从,但在现代它有了新的含义。现在的人多有知识,特别是年轻人和长辈之间在看问题的角度和深度上有很多的不同,就不能简单要求言听计从,要在坚持真理的前提下,以和谐为原则。
其五:对科举的向往。虽然作者落第了,但对科举却很有感情。某书生家贫,但刻苦攻读,多高榜提名,衣锦还乡。可见作者对科举还是在乎的。科举从隋唐建立以来,随着时代的变迁,中举是人数不断增加,这不但普及了教育,同时也扩大了统治阶层。中举以后就属于地主阶级,也就是统治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统治会添砖加瓦,很少有自断生路的。但科举也对知识分子有很多的束缚作用。科举内容单一,没现实意义,多以八股为主,虽然有过改革。但终被统治者所不认可,自然也不能在社会上留存。八股方便统治者控制人们的思想,巩固其统治,何去何从是秃子是头上的
虱子明摆着。
其六:文字简洁优美,评述得当。古人多讲求意境美,所以对周围的环境的描写很下工夫,让事物发生在合适的环境。每个故事后面都有作者对其的评价,可长可短,褒善贬恶,让人真切感受作者的观点。
多读写书,多读些好书,多深思一些事情,对自己的文笔、人生都可谓益处多多。真心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把书读活,读透,读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