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反腐的评价
对中央大力反腐的感受和评价
2015年的中国两会,改革和反腐氛围浓厚。目前中国的反腐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如何将反腐进行到底,并推进制度反腐是广大民众广泛关注的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两年来全力反腐,极大提升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合法性,提升了党和政府的合法性,支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严厉反腐,就是提升社会公正,提升国人对党的信心,对政府的信心。我相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人民群众的密切配合下,一定会完成反腐倡廉这项艰巨但光荣的任务。
第二篇:对反腐的几点认识
关于现代社会腐败现象
腐败,在中国根深蒂固,滋长了几千年,令老百姓切齿痛恨。据网上调查显示,今年全国两会召开之前,在公众最关心的问题中,“反腐倡廉”居首位。网上调查的结果中显示,占半数以上的网民认为,惩处力度不够,一些腐败分子得不到有效惩处,体制、机制不健全和监督不力也是重要的原因。71%网友认为,县处级干部的腐败问题被认为最严重。同时也有网友留言说,目前反腐败的盲区在基层,希望从基层反腐败,对腐败实行零容忍制度。
腐败产生的原因
1、社会坏境。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渴望非常强烈。大力发展经济,这就造成了资源的相对缺乏;再加上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一些人为了争夺这些资源变的不择手段,所以政府权力部门与市场主体之间的权钱交易也由此增加。再加上法制法规滞后,某些人就会不正当地运用权力以谋取私利。比如贷款、经营特经营特许证、项目审批等等。这些都成为了推动腐败的重要力量。
2、权力失控。腐败是权力和贪欲结合的产物。权力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力量,是可以带来利益的力量。因此用权来谋取私利,即权力被滥用也就见怪不怪了。滥用权力首先是思想支配的结果,而滥用权力成为现实,则是因为权力缺乏规范。
3、监督不力。正因为权力存在被滥用的可能,所以需要制约和监控。在我国监督主体是多元的,监督机构是完备的,但发挥作用并不完全到位,因而使权力不能得到有效监督。
4、惩处不力。惩处是对己经发现的腐败行为进行的处罚,它是制约滥用权力的最后一道防线。惩处虽然在反腐败的整个过程中是结果性的一步,但是作用是多方面的,既有惩罚作用,也有警示作用;既有遏制作用,也有预防作用。有腐必惩就能杀一儆百;若惩治不严,甚至有罪不惩,会使更多人加入腐败行列。反过来,会成为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原因。
如何反腐倡廉
第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夺取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胜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当今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不同,反腐败的模式也不尽相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渐形成的反腐败模式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体制下建立的,本质
1上是政党主导型的反腐败模式。这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我们须
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
第二,坚定反腐败斗争的信心和决心。正确认识形势,是深入开
展反腐败斗争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当前的反腐败斗争形势,我们必须
看到两个方面:一是成效比较明显,必须坚定信心。通过这些年来反
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腐败现象进一步得到遏制,党员违纪案件有所
减少,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提高,要继续坚定反腐败必胜的信心。二
是要清醒地认识到,形势仍然严峻,必须坚定信心。我国正处在并将
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消除。反腐倡廉建
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
杂性、艰巨性,既要树立忧患意识,增强紧迫感,又要坚定信心,树
立长期作战的思想。
第三,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反腐倡廉建设中。科学发展观是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反腐倡廉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
为指导。一是反腐倡廉必须始终为促进发展服务。要紧紧围绕党中央
关于科学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着力解决影响和干扰
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
保障。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执纪为民。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反腐倡廉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民意、关注民生、维护民权,坚
决查处违纪案件。三是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性。要全面贯彻标本
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做到惩治和预防两手
抓、两手都要硬。真正做到教育、制度、监督并重,使反腐倡廉建设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
第四,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
党的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任务。作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反腐倡廉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是思想观念要更
新。当前,反腐倡廉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用新的眼光审视、判断和分析新形势,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反腐倡
廉建设的各项工作。二是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尤其是在促进权
力阳光运行上要有新突破,在加强**监督上有新举措,在查办案件上
有新动作。三是创新体制、机制。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要更加注
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实现体制、机制和制度的改革创新,找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对策和办法,不断取得反腐倡
廉建设的新成果。
第三篇:对当前反腐的认识
如何认识现阶段反腐败工作?
反腐倡廉一直是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为首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了一系列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论述。如何看待当前的反腐形势?我认为还要辩证全面地看待。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消极腐败现象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是水火不相容的。我们党反对腐败的态度是旗帜鲜明的,措施是有力的,成效是明显的,这个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我们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始终是好的,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加大了反腐败斗争的力度,我们反腐败的教育、监督、制度、改革、纠风、惩治,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应该说,经过这些年的反腐败斗争,我们首先是反腐倡廉的战略方针逐步成型了,就是我们强调的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这样一个战略方针。另外就是我们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了。我们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一些领域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得到遏制,这些我觉得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同时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我国还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样一个历史时期。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制度还不够完善,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在短期内还难以消除,这就导致腐败现象在一些部门和领域仍然易发、多发。一些腐败案件,特别是高中级干部的腐败案件,影响非常恶劣。还有就是我们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还有奢侈浪费、挥霍奢侈等问题,人民群众对这些问题还是非常不满意。对我们党解决这些问题充满了期待。
所以,我觉得反腐败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关键还是在于总书记所讲的“常”、“长”二字,一个是经常的常,反腐败要经常抓;一个是长期的长,就是反腐败必须长期抓。我觉得,在我们中国开展反腐败斗争,有很多我们自己独特的优势。比如说,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最根本的制度和政治保证。再比如说,我们是把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对待。大家知道,我们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国家有五年规划,我们反腐败同样有五年规划,这说明我们是把这项工作在有序地、稳步地、扎实地向前推进,这也是我们的优势。再有就是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形成的物质基础、法律体系、文化氛围,还有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逐步形成,这些都是我们战胜腐败的有利条件。
另外,我们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反腐倡廉道路。包括我们反腐败的指导思想、方针、工作格局、领导体制、工作机制,还有基本的制度框架,这些都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我想,最重要的还是我们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这是我们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我们党的十八大报告所强调的,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是我们夺取反腐败斗争最根本的力量源泉。所以,我想,只要我们把我们中国的这些特色和优势发挥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取得反腐倡廉的新成效,最终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廉洁政治的奋斗目标,从而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综上所述,我们应正确分析反腐形势,坚定反腐信心。因为反腐关系着国家发展前途,关系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四篇:对反腐的看法和建议
对反腐的看法和建议,可以看看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这话方面的信息。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十八届中纪委四次会议的讲话中有个精彩的比喻,“要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治病树、拔烂树,坚决遏制住腐败蔓延势头,不断加大治本力度”。其意深刻,拔掉烂树是反腐,治疗病树也是反腐,即防治腐败,这当然不是终点,从根本上落到清理病树、烂树生长的土壤。这表明中国反腐从“治标”转向“治本”,法治反腐将成新常态。
一、“治病树、拔烂树”拉响反腐治本警报 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党政军等各领域、行业,腐败分子已经越来越难找到“避风港”。中纪委接连发布的关于党政官员或央企高管因贪腐落马的消息为传媒和社会各界所高度关注。这不仅体现了中央高层以猛药去疴、刮骨疗毒的强大决心,而且对贪腐官员形成了强大的震慑之威,大大化解了民间情绪,提高了党的威信,可谓激浊扬清、大快人心。但是在强大的社会反腐的声势之下,在“不敢贪”“不能贪”逐步成为广大领导干部共识之时,如何趁热打铁、巩固这一轮反腐的成果?如何做到反腐成为常态与长期的制度化行为?正如王岐山书记先前所言,目前是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那么,什么样的反腐才能治本呢? 在十八届中纪委四次会议上,王岐山的讲话明确指出“要加大治本的力度就是要构建一个不敢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特别强调,要通过反腐败来为依法治国提供保障。此次会议确定了一定要走向治本的反腐,可称为反腐败由治标走向治本的转折点。
从中央这两年的反腐力度来看,反腐风暴为“治本”拓展了可能的空间,但反腐不能总是在腐败已形成大气候之后才去“治”,而应该赶在腐败尚处于萌芽状态时,或者在念头滋生之前就予以扼杀,要把因腐败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让反腐走法治之路,让法治反腐常态化,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铲除滋生腐败的阴暗土壤,让腐败寸步难行,真正达到治病树、拔烂树。同时,“治病树、拔烂树”不失为“敲山震虎”警钟长鸣,唱响着反腐警戒歌。也正如王岐山书记所言:“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四风’病源还在、病根未除,仍停留在‘不敢’层面,‘不能’、‘不想’的问题还远没有解决。”因此依法治国,提高依法执政水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让一些怀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思想和观念,搞变通、打折扣,让腐败查处难度加大者,趁早打消念头,在监管不出现越位、缺位、错位等情况下,铲除拉帮结派、利益输送、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等现象,凸显着反腐败没有特权、反腐败没有特区。
二、“治病树、拔烂树”须法治“刮骨疗毒”近年来,随着“六五”普法工作的推行,公众的法治意识越来越强,民主参政热情越来越高,而信息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兴盛,也为网络监督、群众监督提供了便利,这些均为法治反腐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法治反腐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反腐,走法治化反腐败之路,是一项重要、必要、迫切的反腐道路。一是用制度铲除腐败土壤。“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要彻底铲除病树、烂树,还需以制度保障反腐机制运行,依法反腐、制度反腐,让反腐败进入法治轨道。从体制、机制、制度“三位一体”的结合上,把反腐败的关口前移,通过制度创新实现“治本”,就要在拍苍蝇打老虎,让官员“不敢腐”的同时,建立令官员从“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愿腐”的制约监督机制,才能让反腐抓铁有痕、玉汝于成。以制度建设为抓手,用制度固化责任范围,用制度规范履责行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用制度推进责任行动,用制度保障责任落实,非常重要,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笼子必须是无缝无缺口和牢固不可摧的。制度的每个规定都必须是高压线,换句话说,制度必须是铁打的,不能够是纸糊的、泥捏的。二是牢牢把握“两个责任”。要实现反腐败斗争“治病树、拔烂树”,消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必须集聚人民的力量,落实“两个责任”。从执政和监督上下功夫,牢牢把握“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让作风建设之路越走越畅。履行主体责任,重在强化领导、表率带头,既要牢固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意识,又要不断强化责任担当,落实好组织领导、惩治和预防腐败、选好用好干部、加强责任追究等职责。执行监督责任,重在找准定位、职能回归。既要理清自己的职能定位,突出主业,把工作重心转到对监督对象履行职责情况的检查监督上来,又要加强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行使权力的监督,紧盯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岗位,严肃执纪、及时问责、严格把关。
三是加大惩处力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十八大以来,一批涉嫌违法犯罪的省部级高官的纷纷落马,凸显了依法治国的理念,尤其是***等案件被移送司法机关并提起公诉,表明了中央坚决维护法律尊严的决心,彰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制的严肃性和优越性。
一)强化教育,不断提高干部反腐倡廉意识
要加强干部学习教育。落实好政治学习制度,落实“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积极开展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勤政廉政的学习教育,深入贯彻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落实好党员领导干部每季度对照《廉政准则》自查自纠活动;要坚持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加强对预防职务犯罪和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教育,充分利用一些实实在在、就发生在身边、足以能够触动感官神经的反面典型案例,以案说法,让干部在思想上、心灵上感受到震撼,进一步引导干部树立“权力就是责任,执法就有风险”的执法理念,准确把握各项政策要领,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自觉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腿,树立拒腐防变的良好形象。
(二)完善机制,形成强有力的制度制约
1.完善责任落实机制。我们基层税务干部站在反腐倡廉的最前沿,一定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完善党组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制,强化“一岗双责”,坚持“三重一大”决策制会议议事主要领导末位发言制,主要领导“三不直接管”以及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季度讲评制,严格落实自治区地税局《关于促进全区地税系统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意见》规定,在促进干部队伍依法、规范、廉洁行使手中的权力方面取得实效,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形成较为完善的权利运行监管机制。
2.完善监督机制。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提倡监督、欢迎监督、自觉地接受监督,是干部政治上成熟,对党、对人民负责任的表现。每个干部都要充分认识到监督的客观性和必要性,自觉地把自己置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防止腐败。在我们基层地税部门,这种监督可以直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展内部自查。基层地税部门内设的纪检监察机构要切实发挥作用,认真履行好职责,强化“两权”监督,引导干部树立“权力就是责任,执法就有风险”的执法理念,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利,准确把握好各项政策要领,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弘扬新风正气,传递“正能量”。二是拓宽外部监督渠道。通过聘请行风评议员、参与当地广电部门举办的行风热线直播、显要位置设立“曝光台”、举报箱、公布举报投诉电话;注重地税网站建设,及时回复纳税群众网络留言,答疑解惑,整改不足;定期召开税收管理员述职述廉大会和行风评议员座谈会,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整改时限加以整改。通过这些举措,力争从源头和机制上预防不廉洁行为的发生,促进工作公开透明、高效便民。
(三)落实责任,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的针对性
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只有严格责任追究,才能增强责任主体的压力感、危机感和责任感。要坚决整治“懒、庸、散、拖、贪”等不良风气,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要求,以“有权必查,有岗必查”为原则,把税收征、管、查及减免税审批等环节作为重中之重,从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方面开展责任排查,严肃查处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
要加大干部廉政风险防控。以“防范在前,预警在先”为出发点,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以开展绩效考核、执法监察、执法检查和征管质量考核为抓手,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落实情况纳入到季度岗位绩效考核之中。通过严格兑现惩戒,不断降低税收执法弹性,压缩人为操作空间,将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降低税务干部的执法风险,不断提高预防腐败工作的实效性。
第五篇:对网络反腐的认识
1.谈谈你对网络反腐的认识
一、引言: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我们开辟了反腐倡廉工作的新领域。使人们能够迅速地了解信息,拓宽知识领域,丰富文化生活,也为我们更好地宣传党和政府的反腐倡廉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更好地了解社情民意提供了有利条件。切实加强了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拓展了人民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工作渠道。如何以网络助推反腐倡廉建设,使之成为一把利器,把网络作为反腐倡廉文化的新型载体、意识形态斗争的新阵地、宣传思想工作的新渠道,是一项值得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二、分析
网络反腐之利
(一)方便快捷,受众率高
近几年,中国上网人数快速增长。网络能够全天候地播报即时信息,民众坐在电脑前便可方便快捷地了解这些消息并自由地加以评论。而且由于受众率极高,一旦一些事件人物进入网络的报道便会引起公众长时期的关注与讨论,广大群众的呼声会引起相应机关及领导的重视,有利于案件的调查审理。网络系统的完善化、精细化给予网民多种渠道搜集证据和信息,让全社会以最快的速度得知反腐的进度。
(二)隐蔽性
传统的反腐手段往往需要检举人与被检举人面对面对质,面对面地提意见或质疑有时会碍于情面、尴尬难堪而有所保留。若是上下级的关系,有可能会影响检举人今后工作的发展。网络以其匿名性解决了民众的心理负担。坐在家中,打开电脑,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便可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检举不法腐败行为。
三、网络反腐之弊
1、侵犯他人隐私
网络反腐有着传统反腐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然而它的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其匿名性可保护检举人的权益不受损害,可这个特点也极有可能被某些居心叵测的不法分子加以利用而对他人进行恶意造谣、诽谤。一旦证据与事实不符,不仅浪费相关部门人员的精力及财力,也会打扰到被检举人的生活,损害他们的名誉,但检举人却可逍遥于法律的惩戒之外。即使网民的心态是善意的,他们的目的就是不遗余力地反腐败,可在他们高谈阔论,将某些消息散播得漫天遍野时,在无心之间,他们却伤害了被检举人身边的亲人朋友,并且事实上有很多信息未得到证实便开始在网上泛滥,造成他人无谓的困扰,也会淡薄人们的法律意识。
2、认识时有偏差
此外,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反腐力量,人们对它的正确认识及应用需要一个漫长的时期,在这期间难免会出现偏差,现今已有此类现象出现。现在网络反腐被炒得沸沸扬扬,一旦出现成果便会得到各种媒体的报道,更何况网络本身更是传播消息的媒体,运用网络进行反腐具有即刻的新闻效应。有些地方官员便盲目追求这种轰动效应而过度推崇网络忽略其他途径收集上来的信息。近期株洲市出台了第一个关于网络反腐的法律条文,相关官员承诺不放过任何一条网络反腐信息,网民对此欢迎之至,可如果我们反过来想想,假如政府部门能如此对待其他途径得来的反腐信息,积极立案调查,不官官相护,把民众放在最高位置,也许网络这种反腐手段就不必出现,也不会出现了。
3、四是网络信息有时容易误导“舆论审判”。目前的网络反腐,大多数属于匿名举报,与传统的匿名举报方式相比,影响力大、传播范围广。同时,网络反腐具有鲜明的独立性,网民自己可
以决定发布什么、何时发布,而且一旦在网络上发布,常常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和震撼力,呈现出很强的突发性。
三、如何面对
1.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反腐倡廉网络建设的重要性
互联网为反腐倡廉提供了新的阵地,廉政网络的运用是一项全新的领域。我们应当从传统工作模式的习惯中转变过来,迎接网络时代对廉政思维方式、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挑战,发挥廉政网络的重要作用。
2.丰富内涵,发挥网络宣传的特殊优势和作用
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反腐倡廉宣传工作,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反腐倡廉离不开网络,在全社会营造反腐倡廉的氛围必须依靠网络。对于一些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件,要及时归纳警示意义,引以为鉴;对于群众中的各种议论,要能够利用各项规章制度及时解疑释惑,匡正视听;
3.是要吸引社会广泛参与。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利用网络全面铺开,并通过各种方式与网民交流和沟通以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在纪检监察网站上可以开设聊天室,定期由网站管理员与网民“互动”;适时举办网上反腐倡廉论坛活动,吸引网民在对反腐倡廉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随时发表个人看法和评论;
四、结论
互联网的发展,既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又为反腐倡廉宣传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充分认识了网络信息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了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各级更注重了通过互联网广泛了解社情民意、畅通网络举报渠道,不断改进工作。更使各级开始重视深入研究互联网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网络反腐自身的特点赋予了网民反腐巨大的先天优势,但网络的自发性、虚拟性、匿名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同时也为网络反腐带来了先天缺陷。网络发展亦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给包括反腐倡廉建设在内的党的建设提出新的课题和挑战。网络反腐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发挥其积极作用,抑制其破坏性。要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网络信息工作的重要性,深入研究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反腐倡廉网络信息工作的规律,创新理念思路、方式方法和体制机制,不断提高网络信息工作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