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化资源专题 遵义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开发——以遵义为例
一、遵义红色旅游SWOT分析(一)优势分析
遵义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地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得遵义一年四季皆可游览,其气候资源的旅游适宜性为全国少见。
遵义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红色旅游资源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地位。第一,以长征文化为主题的红色旅游资源知名度高,1935年1月遵义会议的召开,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因此成为闻名中外的历史名城。目前,遵义红色旅游资源主要有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战斗遗址、红军山烈士陵园、乌江天险、四渡赤水的各个渡口等革命遗址。第二,长征文化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的水乳交融。无论是国酒茅台,还是赤水、乌江、娄山关、凤凰山、湄江山水和茶文化等遵义有名的景区景点,都印下了红军长征的足迹,都洒过红军的鲜血,都见证过当年红军的金戈铁马,浴血奋战。所以人们说,遵义绝大部分有名的风景区乃至遵义这座城市都系上了一条美丽的“红飘带”。(二)劣势分析
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属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湖南丘陵地带过渡的东斜坡北段,地形地势十分险要。扼川黔渝交通要冲,为川黔渝门户,有铁路、公路呈南北向贯穿全市中部,虽然处于川黔铁路要道,但交通的通达性依然比较差,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省外游客需历经“长途跋涉”才能到达遵义,更由于目前遵义还没有民用机场,更加制约了长线游客来遵旅游,严重影响了遵义红色旅游的发展。同时,遵义经济比较落后,政府资金不到位,对旅游的投入不足,管理体制及管理的落后。住宿、通讯等旅游条件和设施比较落后,旅游人力资源比较缺乏都一定程度地阻碍了遵义红色旅游的发展。(三)机遇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旅游业进入了稳定持续增长的阶段。有关研究报告曾明确指出,旅游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一大产业。据预测,到2020年,全球年接待人数和年均消费增长率将分别达到4.35%和6.1%,远远高于世界经济年均3%的增长率。可以预见,在世界范围内,旅游业是一个增长势头强劲的产业。近年,国家大力支持红色旅游的发展。遵义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十大红色旅游基地之一,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这些都给遵义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机遇。遵义红色旅游的人数屡创新高,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加大和特有的长征文化,这些都给遵义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四)威胁分析
1.同类行业竞争剧烈
遵义虽然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其区位条件、品牌知名度等方面的因素,受到全国其他红色旅游区的威胁,每个红色旅游区都有自己的资源竞争优势,特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沪浙红色旅游区”和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红色旅游区”有高的区位优势,对遵义来说存在着巨大的威胁。与遵义相邻的湖南就是一个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其不但有优越的地理条件,还有根深蒂固的品牌优势。全省2005年旅游总收入达到370亿元,旅游产值占到全省GDP的6.6%,红色旅游在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这对遵义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2.旅游市场变化迅速
在今后的旅游市场需求发展中,传统的观光性需求所占比重将下降,生态化的、参与性强的旅游市场需求比重将上升。市场需求细分化取代了原来的大众化旅游市场,旅游者不再热衷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而崇尚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形式。遵义的多数红色旅游仅仅是静态参观为主,红色旅游产品的规划面临巨大的挑战。
3.旅游生命周期明显
由于红色旅游产品的特殊性,红色旅游的客源变化受政治性因素和市场化因素影响明显,一般时段主要受市场调节,有较大纪念活动的时段则主要受政治因素影响,因此,红色旅游的客源呈现出波浪式的起伏运动,有平平状态,也有高潮时段。由于红色旅游大都依靠革命纪念日的主题活动来宣传造势,吸引游客,其时效性较强,生命周期明显。
二、遵义红色旅游的发展对策分析(一)突出资源特色,深挖产品內涵
遵义红色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是名副其实的转折之城,因此,遵义红色旅游的开发必须围绕转折、神秘这一主题。在传统的参观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旅游形式相结合,扩大“红色旅游”的活动内容,增加“红色旅游”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开设一些体验式、参与式的旅游活动内容,逐步改善和提高展馆的档次,改变单纯的图片和橱窗式的文物陈列,使表现更加现代化、科学化。可以在历史街区、城市雕塑、主题公园等方面也围绕红色做文章,极大地彰显长征文化,突出遵义区别其他红色城市的特色。在遵义也可建设一个以纪念红军长征的主题公园,把红军长征沿途的景点浓缩为一体,让游客在遵义就可以感受到红军长征途中的所有风光。在长征纪念园内,模拟红军当年长征过程中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苦局面,模拟战场,让游客参与进来,感受红军当年艰苦生活,再现红军当年的英雄场面。
(二)整合资源,打造名牌
旅游业是高度市场化的产业,旅游经济是典型的市场经济。就遵义而言,遵义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四渡赤水出奇兵,摆脱了敌人围追堵截,被称为毛泽东军事史得意之笔;娄山关大捷抒发了中国革命的豪情壮志。这些资源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对游客也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但是从发展现状来看,这些产品的开发建设还远远不能适应市场需求,除遵义会议会址系列、红军烈士陵园较为完善外,娄山关、四渡赤水景区建设都还不成熟,四渡赤水品牌还处于传奇和历史故事的状态。因此,遵义应该充分发挥遵义会议会址这一品牌效应,继续丰富和挖掘这一知名品牌的内涵,拓展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加大对娄山关和四渡赤水品牌的打造力度,把长征文化、国酒文化、生态文化、地域文化和茶文化等旅游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促进体现“以红带绿”、“以红带酒”、“以红带史”、“以红带茶”的发展理念,以实现旅游业的全面发展。(三)宣传推介红色旅游品牌近年来,无论是旅游部门,还是其他相关部门,对遵义红色旅游的宣传推介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参加旅游交易会,举办节庆活动、制作专题片、举办摄影展览、请旅游经销商考察路线等多种营销手段,使遵义红色旅游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面对全国各地激烈的红色旅游市场竞争态势,遵义的红色旅游经营宣传还应出新出奇,通过促销的多样化,实现从“让人知”到“让人来”的变革。由于红色旅游资源公共性和旅游产品的不可流动性,在旅游市场经营上既要搞好形象宣传,又要搞好产品促销,如果形象宣传不到位,产品促销就有极大的难度。形象宣传应该是政府所为,首要的是宣传地方形象,然后宣传地方旅游形象。这种宣传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开展:一是广泛开展对外交往,如缔结友好城市、开展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等;二是通过创建活动,打造城市名牌,树立对外形象;三是利用省内外媒体进行宣传。产品促销应该由企业跟近宣传,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展开:一是参加旅游促销会;二是举办节庆活动;三是有目的地做市场推广工作。这样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双管齐下,提高知名度,提高竞争力。
(四)营造旅游环境,增强吸引力
旅游环境主要指行、游、住、食、购、娱等硬件设施及其服务等大环境。行要有通达便捷可人的条件;游要有独具特色的吸引物;住要有舒适安全的接待设施;食要有卫生可口的地方风味;购要有纪念意义的商品;娱要有形式多样的健康项目。
总体来看,遵义以道路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得到了相当大的改善。但是,连接精品旅游线路的道路仍然不是十分畅通,其他配套基础设施也不是十分完善。政府还要继续加大投入,对旅游设施的建设,进行完善。在旅游住宿上改变没有高级酒店的现状,加快建设,以能更好地适应日益壮大的旅游市场,提高接待能力。在吃上把地方特色小吃与红军饭食相结合,推出特色菜,把伟人喜欢吃的菜推荐给游客。餐馆的命名上也要体现“红色”,例如,像韶山有名的毛家餐馆,毛泽东最爱吃的红烧肉也值得借鉴。在购物品的开发上多开发长征文化和遵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纪念品。此外,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举办各种培训和讲座加强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环境意识和善待八方游客的意识,全方位地吸引游客。(五)加强区域合作,联动与协作开发旅游产品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红色旅游资源以其特殊性和跨区域性,决定红色旅游开发必须走区域合作之路。遵义红色旅游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就要走开发型旅游发展的路子,加强与其他旅游区的合作,实行资源共享、市场互动、效益共赢、共谋发展。加强区域合作,把红色旅游资源整合成具有震撼力的旅游产品,全方位地提升遵义红色旅游产品的品牌形象。当年红军长征中经历山西、四川、湖南等省市,因而遵义在开展“长征主题”红色旅游时应同外省部分景点实行区域合作,丰富客源,实现效益的最大化。还应立足自身优势,积极与瑞金、延安、井冈山、西柏坡等革命圣地联合,打造中国红色旅游经典产业链。遵义地处川黔渝中心,且是遵义最主要的客源市场,所以,应加大区域联合宣传促销力度和建立川黔渝三省市无障碍旅游区,打造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渝“金三角”旅游路线。
第二篇:遵义红色旅游心得体会
遵义红色旅游心得体会
遵义红色旅游心得体会一:遵义红色旅游心得体会
近年红色旅游作为一项新兴旅游项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个人认为红色旅游非常适合年轻一代,走一遭红色旅游线路,去了解红色文化内涵,缅怀革命先烈,体验生活,从而饮水思源加倍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除此之外,红色旅游还有很多心得体会,但只有通过旅游线路才能切身体会当年人民的苦难,才能体会革命先辈的血汗。
贵州,让我得以饱览自然、人文之盛景,而要撇开单纯游客的身份,最不能忘怀的,也最不应该忘怀的,是遵义和息烽。
遵义,别名“转折之城”,名副其实。“最初是一场无计划的仓促大撤退,面临着内部分-裂和外部围歼的危险,后来成为史诗般的壮丽长征”,美籍华人作家韩素英如此概括遵义会议。在会址与红军长征纪念馆里,当年的桌椅、粗布印花被子、草鞋、斗笠,稍有尘封,默然凝结着岁月的痕迹;翻开当时的会议记录,可以想象朱德如何批评秦宪邦、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支持毛泽东的主张,并坚定地说:“如果继续这样错误的领导,我们就不能再跟着走下去”。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当时会场的气氛是如何的凝重而激烈,何去何从,事关着一个国家的命运。国之幸,民之幸,我们今天依然铭记遵义会议,因其生死攸关之际,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作用的“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在存亡危急之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和中国革命,并且使党的路线开始转到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正确轨道上来,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遵义红色旅游心得体会二:遵义红色旅游心得>>(2732字)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我来到了曾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之城——遵义。
刚踏上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土地,我便被这座城的一切所感动。这里没有上海城的高楼林立,也没有成都人的小资小闲。这里的楼层不高,人们穿着朴素,偶尔能见到少数民族的服装,看起来有几分野蛮,但更多的是热情与勤劳;时常能看到街头的“背篼”成群结队,打牌或席地而睡。然而这座城最特别的地方还是要属其地貌与其散发的气息,城中有山,山中有城,这里的山与城相处的是如此之融洽。它拥有贵州特有的山区的乡土风情,又不失大都市的繁华热闹,更是三伏天的避暑胜地,恐怕没有那座城市能与之抗衡。这座城市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义更是无与伦比。
到这里,我便直奔盼望了已久的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老城子尹路,这条路也称红军街。由于会址正在维修之中,故只能看到其外观。这座楼是中西合璧的两层砖木结构楼房,听导游讲解,房屋原是黔军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是遵义城30年代最宏伟的建筑。遵义会议会议室在楼上,原为房主的小客厅。随后参观了遵义会议陈列馆。馆里一间小屋基本复原了遵义会议室的原貌,会议室呈长方形,面积27平方米。屋子正中的顶壁上悬挂着一盏荷叶边盖的洋员灯,屋子的东壁有一只挂钟和两个壁柜,其中一个壁柜上嵌着一面穿衣镜。西壁是一排轩亮的玻璃窗。屋子中央陈列着一张板栗色的长方桌,四周围着一圈摺叠靠背椅,共20张,为出席遵义会议的人员所坐。,长方桌下有一只烧木炭的火盆,为当时取暖用。此次会议的与会人员有:毛泽东、朱德、陈云、周恩来、张闻天、秦邦宪(又名博古)、王稼祥、邓发、刘少奇、何克全、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邓小平、李德等人。其中一位还是被担架抬进会议室的。虽然这是复原后的场景,但我似乎看到了一位位与会人员激扬文章,踊跃辩论,指点江山,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在这一刻开始改写,而国民党面临的,将是党国历史上的奇耻大辱。馆内陈列了不少当年红军用过的武器、生活用品以及送给百姓的东西等。其中最有趣的便是那些门板,上面写满了宣传标语。当年红军部队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凡是会写字的红军,每天必须写一条宣传标语。从这些标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军民团结一致,国民党的腐败无能以及老百姓对国民党的憎恨和对革命的热情。这些不能不让我们思考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弊病。
在参观的途中,也观看了几部短片,其中最让人振奋的便是被称为长征途中的神来之笔的四渡赤水之战,连世界顶尖级军事家都为之赞叹。刚刚在遵义会议上选为政治局常委的毛泽东,在摆脱国民党企图用40多万重兵围剿红军的转移途中,发现土城道路两旁是山谷地带,而侦查情报表明,后面只有4个团6000多川军在追击,提出集中优势兵力在此打伏击,消灭孤军深入的郭勋棋模范
师。得到朱德、周恩来的支持。可由于情报有误,敌人不是4个团6000多人,而是6个团10000多人。战斗打了几个小时,却无法取得预期胜利,而各路追敌正奔集而来,可谓灭顶之灾几乎就在眼前。毛泽东果断决定迅速撤出战斗,渡赤水西进,从而拉开了四渡赤水的序幕。蒋介石得知红军一渡赤水后在扎西一带作短暂休整,急令滇军孙渡部和川军潘文华部从南北方向向扎西推进,周浑元纵队主力从白蘭、叙求进击,企图聚歼红军于扎西。毛泽东看清了蒋介石的意图,分析敌人的兵力调动,造成黔北空虚。于是,他立即命令部队“回师东进,再渡赤水,重占遵义”,在二渡赤水的几天内,红军连取桐梓、占娄山关,再克遵义,歼敌2个师又8个团,毙伤2400余人,俘虏3000余人,缴获大量的军用物资,这是长征以来红军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蒋介石痛心疾首地说:这是追剿红军以来的奇耻大辱。
扎西扑空后,蒋介石亲飞重庆指挥围剿,当他发现红军在遵义以北地区集中之时,命各部紧缩包围圈,妄想围歼红军于乌江之西,巴黔大道以东地区。毛泽东洞察秋毫,将计就计,故意在鲁班场地区徘徊,摆出一副寻找战机的样子,待敌人被我调动之后,即命红军从茅台镇西渡赤水(三渡赤水)。
红军三渡赤水后,敌人的追剿部队仿佛是按照毛泽东的调度一般,纷纷沿路西进追击。而此时,毛泽东神机妙算似地命令红军乘机东渡赤水、南渡乌江,直逼敌兵空虚的贵州境内,正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顿时惊慌失措,急令云南省主席调滇军昼夜兼程,火速驰援贵阳。然而,蒋介石不知毛泽东逼贵阳的目的是调出滇军,果然中计。待他清醒过来之时,毛泽东指挥红军西出云南,在几乎不设防的金沙江的皎平渡口,2万多红军花了六天时间全部渡过金沙江,把几十万追剿的敌人远远地抛在身后。
这场战役使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它是我军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范例,也是毛泽东人生中最得意的一笔。
从会址出来,沿途到了红军山,参观山中的革命烈士纪念园。山下大型的革命英雄形象的石雕左右对应形成一个开放式的大门。沿梯而上迈过据说是365节的台阶,便可看到烈士纪念碑,其屹立在半山腰,一如革命先辈们永不屈服的革命精神。最后,当然,也不能错过毛主席故居。
此次旅游如了我愿,虽然一路下来身体疲惫,但心中的情绪确难以平静。遵义会议、青杠坡战役、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一幕幕历史剧在脑海重演,国民党军对红军的围追堵截与严刑拷打,对老百姓的欺压摧残,我空气中散发出一阵阵的血腥味道。然而,红军仍不怕远征难,哪怕万水千山,他们仍若等闲。我感受到了军民共乐的喜悦,得到了一次思想上的洗礼。
那段民不聊生,水深火热的革命历史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可它带给我们的无论伤痛还是那种无畏的革命精神永远不会消逝。我们原本应该谨记那段屈辱并终生为和平而奋斗不止,然而,这几十年来,世界从未停息过战争,难道我们不应该反思吗?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呼喊着铸剑为犁,要谨记历史,发扬长征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可是我们的行为上为何又与之背道而驰呢?名不副实啊,中国人病了,地球人都病了,而且病的不浅。那些呼喊,那些精神,早已被我们冠上的“所谓”二字,早已成为了龙门阵的一部分。
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胡锦涛在今年的“七一讲话”中说道“要牢记历史使命,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更加奋发有为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如果我们能够真正行动起来,那么中华民族将成为最伟大的民族!
>遵义红色旅游心得体会三:遵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1316字)
7月7日到8日,我有幸参加了我校组织的前往息烽集中营、遵义义会议会址等革命圣地进行了为期2天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这次活动重温了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切身感受了爱国主义将士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概;身临其境的体会了当年峥嵘岁月以及领袖们运筹帷幄的伟人风范;感悟着革命圣地带给我们精神上的洗礼和心灵的震撼。
首先,我们一行人来到了息烽集中营,参观了息烽集中营革命斗争历史展览馆,感受许晓轩、张露萍、宋振中(小萝卜头)等著名革命烈士英勇不屈、顽强斗争的感人事迹。在“猫洞”杀人场纪念碑前,我们默默伫立,愤恨敌人的残暴,悼念战士的忠贞,敬佩英雄的刚烈,大家为国民党对革命人士进行的残酷镇压而愤愤不平,为革命人士不屈不挠,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而感动。在息烽集中营门前的党旗和入党誓词前,新党员进行了入党宣誓仪式,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回顾党走过的光辉历程。
参观完息烽集中营后,我们又来到了我党我军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历史名城——遵义。并参观了遵义会议旧址,当我们走入园内时,立刻有一座简约的蓝色阁楼映入眼帘。著名的遵义会议在此召开,可惜无法上楼参观。之后,我们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开始了解这个伟大的事件。我看到了这场会议前各地已相继爆发了各种起义运动,人们的高呼革命的标语,处处体现人们渴望革命的信念。共产党的四渡水将蒋介石耍得团团转,就像一场精彩的表演更是让我振奋不已。然而,共产党的第五次反围剿以失败告终,随之而来的战略转移——长征的初期也受阻,想必也是导致这场会议的主要原因吧!于是在占领了遵义这座仅三万人却是红军攻下最大城池后,毛泽东、朱德等人便于那原属国民军某长官住处阁楼上举行了这次史诗般的会议。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提议将长征路线由湘西绕至国民军队防守薄弱的贵州,这个建议让我体会到毛主席卓越的军事才能,不禁暗暗赞叹。这场会议引导着共产党走向正确的战略思想,挽救了危在旦夕的共产党和长征军,同时为群众的革命胜利引领了一条明亮的道路,照片中与会人员的微笑与眼眸中透出的坚定让我仿佛也激动起来,有一种心潮澎湃。一张又一张的黑白照片,一幅又一幅的油画作品中,无不让人感到心中燃起的希望。力量虽微弱,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看到会议之都的气势,贵州大地的咆哮,中华民族的怒吼!
走出纪念馆,热血依然沸腾,再看那阁楼,已有了不一样的感情,这场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是人们胜利的灯塔,它同样为创造今天的新中国有着特殊的意义!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极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的历史经验。这些经验仍然需要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和借鉴。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考察,让我更加了解党的这段历史,更加深 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并从中受到了新的启发和教育。当我站在“猫洞”外,置身于遵义会议会址前时,遥想昔日的烽火与韬略,思考明日的危机与锦绣,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在屠 刀面前没有屈服,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这就是共产党员的精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使我更深切地感受到革命的艰辛,战争的残酷,和平的可贵,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激发了我们要珍惜今天拥有的一切,加倍努力工作,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
第三篇:遵义红色旅游心得
遵义红色旅游心得
——2010级医学影像2班 程焱梅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我来到了曾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之城——遵义。
刚踏上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土地,我便被这座城的一切所感动。这里没有上海城的高楼林立,也没有成都人的小资小闲。这里的楼层不高,人们穿着朴素,偶尔能见到少数民族的服装,看起来有几分野蛮,但更多的是热情与勤劳;时常能看到街头的“背篼”成群结队,打牌或席地而睡。然而这座城最特别的地方还是要属其地貌与其散发的气息,城中有山,山中有城,这里的山与城相处的是如此之融洽。它拥有贵州特有的山区的乡土风情,又不失大都市的繁华热闹,更是三伏天的避暑胜地,恐怕没有那座城市能与之抗衡。这座城市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义更是无与伦比。
到这里,我便直奔盼望了已久的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老城子尹路,这条路也称红军街。由于会址正在维修之中,故只能看到其外观。这座楼是中西合璧的两层砖木结构楼房,听导游讲解,房屋原是黔军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是遵义城30年代最宏伟的建筑。遵义会议会议室在楼上,原为房主的小客厅。
随后参观了遵义会议陈列馆。馆里一间小屋基本复原了遵义会议室的原貌,会议室呈长方形,面积27平方米。屋子正中的顶壁上悬挂着一盏荷叶边盖的洋员灯,屋子的东壁有一只挂钟和两个壁柜,其中一个壁柜上嵌着一面穿衣镜。西壁是一排轩亮的玻璃窗。屋子中央陈列着一张板栗色的长方桌,四周围着一圈摺叠靠背椅,共20张,为出席遵义会议的人员所坐。,长方桌下有一只烧木炭的火盆,为当时取暖用。此次会议的与会人员有:毛泽东、朱德、陈云、周恩来、张闻天、秦邦宪(又名博古)、王稼祥、邓发、刘少奇、何克全、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邓小平、李德等人。其中一位还是被担架抬进会议室的。虽然这是复原后的场景,但我似乎看到了一位位与会人员激扬文章,踊跃辩论,指点江山,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在这一刻开始改写,而国民党面临的,将是党国历史上的奇耻大辱。
馆内陈列了不少当年红军用过的武器、生活用品以及送给百姓的东西等。其中最有趣的便是那些门板,上面写满了宣传标语。当年红军部队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凡是会写字的红军,每天必须写一条宣传标语。从这些标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军民团结一致,国民党的腐败无能以及老百姓对国民党的憎恨和对革命的热情。这些不能不让我们思考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弊病。
在参观的途中,也观看了几部短片,其中最让人振奋的便是被称为长征途中的神来之笔的四渡赤水之战,连世界顶尖级军事家都为之赞叹。
刚刚在遵义会议上选为政治局常委的毛泽东,在摆脱国民党企图用40多万重兵围剿红军的转移途中,发现土城道路两旁是山谷地带,而侦查情报表明,后面只有4个团6000多川军在追击,提出集中优势兵力在此打伏击,消灭孤军深入的郭勋棋模范师。得到朱德、周恩来的支持。可由于情报有误,敌人不是4个团6000多人,而是6个团10000多人。战斗打了几个小时,却无法取得预期胜利,而各路追敌正奔集而来,可谓灭顶之灾几乎就在眼前。毛泽东果断决定迅速撤出战斗,渡赤水西进,从而拉开了四渡赤水的序幕。
蒋介石得知红军一渡赤水后在扎西一带作短暂休整,急令滇军孙渡部和川军潘文华部从南北方向向扎西推进,周浑元纵队主力从白蘭、叙求进击,企图聚歼红军于扎西。毛泽东看清了蒋介石的意图,分析敌人的兵力调动,造成黔北空虚。于是,他立即命令部队“回师东进,再渡赤水,重占遵义”,在二渡赤水的几天内,红军连取桐梓、占娄山关,再克遵义,歼敌2个师又8个团,毙伤2400余人,俘虏3000余人,缴获大量的军用物资,这是长征以来红军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蒋介石痛心疾首地说:这是追剿红军以来的奇耻大辱。
扎西扑空后,蒋介石亲飞重庆指挥围剿,当他发现红军在遵义以北地区集中之时,命各部紧缩包围圈,妄想围歼红军于乌江之西,巴黔大道以东地区。毛泽东洞察秋毫,将计就计,故意在鲁班场地区徘徊,摆出一副寻找战机的样子,待敌人被我调动之后,即命红军从茅台镇西渡赤水(三渡赤水)。
红军三渡赤水后,敌人的追剿部队仿佛是按照毛泽东的调度一般,纷纷沿路西进追击。而此时,毛泽东神机妙算似地命令红军乘机东渡赤水、南渡乌江,直逼敌兵空虚的贵州境内,正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顿时惊慌失措,急令云南省主席调滇军昼夜兼程,火速驰援贵阳。然而,蒋介石不知毛泽东逼贵阳的目的是调出滇军,果然中计。待他清醒过来之时,毛泽东指挥红军西出云南,在几乎不设防的金沙江的皎平渡口,2万多红军花了六天时间全部渡过金沙江,把几十万追剿的敌人远远地抛在身后。
这场战役使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它是我军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范例,也是毛泽东人生中最得意的一笔。
从会址出来,沿途到了红军山,参观山中的革命烈士纪念园。山下大型的革命英雄形象的石雕左右对应形成一个开放式的大门。沿梯而上迈过据说是365节的台阶,便可看到烈士纪念碑,其屹立在半山腰,一如革命先辈们永不屈服的革命精神。最后,当然,也不能错过毛主席故居。此次旅游如了我愿,虽然一路下来身体疲惫,但心中的情绪确难以平静。遵义会议、青杠坡战役、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一幕幕历史剧在脑海重演,国民党军对红军的围追堵截与严刑拷打,对老百姓的欺压摧残,我空气中散发出一阵阵的血腥味道。然而,红军仍不怕远征难,哪怕万水千山,他们仍若等闲。我感受到了军民共乐的喜悦,得到了一次思想上的洗礼。
那段民不聊生,水深火热的革命历史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可它带给我们的无论伤痛还是那种无畏的革命精神永远不会消逝。我们原本应该谨记那段屈辱并终生为和平而奋斗不止,然而,这几十年来,世界从未停息过战争,难道我们不应该反思吗?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呼喊着铸剑为犁,要谨记历史,发扬长征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可是我们的行为上为何又与之背道而驰呢?名不副实啊,中国人病了,地球人都病了,而且病的不浅。那些呼喊,那些精神,早已被我们冠上的“所谓”二字,早已成为了龙门阵的一部分。
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胡锦涛在今年的“七一讲话”中说道“要牢记历史使命,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更加奋发有为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如果我们能够真正行动起来,那么中华民族将成为最伟大的民族!
红军曾用过的部分武器(实物)
第四篇:红色旅游文化
1、红色旅游文化现状调查
(1)红色旅游的内涵及起源 内涵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革命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缅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活动[1]。红色旅游所凭借的红色旅游资源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前,包括长征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重要时期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它们作为全国人民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构成了丰富而特色鲜明的红色旅游资源。起源
红色旅游起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瞻仰革命圣地的热潮,但当时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旅游活动。80年代中后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解决了基本生存需求之后,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国内旅游迅速崛起。革命圣地、纪念地凭借多年来一直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条件,开始发展旅游业。这些地区原有的旅游六要素大致配套,加上已有较高知名度,相比其他地区获得了不少发展先机,人们走向这些地区进行参观游览。这个阶段可以认为是红色旅游的真正起步阶段。90年代中后期,抗战胜利 50周年、建国50周年、建党80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为红色旅游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加强宣传报道,举办内容丰富的纪念活动,红色旅游创造了一个历史性的接待高峰。2004年2月,沪、京、赣等7省市共同签署了《郑州宣言》,提出了“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推动红色旅游大潮”口号,拉开了 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红色旅游热潮的序幕。国家旅游局也将2005年定为“红色旅游年”。(2)意义
红色旅游是反映中华民族革命英烈们为保护民族、振兴中华而戮力同心、同仇敌忾的团结奋斗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与民俗文化、共产党人的光辉业绩与革命精神,生动地融入了国人的思想意识形态。发展红色旅游“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工程”,“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举措,是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一个好形式,是一件利党利国利民的实事好事”。现状调查
一、红色旅游的调查结果分析
发展红色旅游,是党中央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思想基础、群众基础、文化基础的战略高度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红色旅游这一特殊形式的旅游和特殊形式的思想教育方式,由于它与生俱来的意识形态性质,人们对其产生了偏见和模糊认识,有人认为红色旅游就是“公费旅游”,是“计划经济”,只有靠政府行政命令和单位组织才能运作;有人认为红色旅游就是“怀旧旅游”、“说教旅游”,年轻人不会感兴趣,因而红色旅游就是 “老人旅游”;有人认为红色旅游因其政治性与严肃性,是枯燥的旅游,是没有吸引力、没有生命力的旅游,等等。因此,不少人提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怀疑红色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
2、红色旅游文化现状分析 红色旅游文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红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红色旅游业在旅游产业中的地位异军突起,尤其是带动了地处偏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革命老区旅游业的大发展。但是,与一般旅游业的发展一样,红色旅游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由于人们在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环境的建设中只追求经济利益,对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不利,致使红色旅游资源遭受破坏大额现象随处可见[6]。作为我国旅游业新近崛起的一种主题文化游形式,红色旅游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我们平时所讲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致的方面。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要求红色旅游者与红色景区大自然、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和人类生存环境等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诸要素协调一致,同生共荣。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红色旅游资源环境,必须对红色旅游环境存在的破坏因素进行分析,才能够寻求出合适的保护红色旅游环境,实现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对策。红色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红色旅游活动形式较单
一、死板,吸引力不足。
红色旅游景区的旅游开发以橱窗、实物展示等静态的呈现方式居多,这种形式既不生动又不活泼,对于旅游者而言缺乏吸引力,难以引起旅游者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共鸣及互动,旅游者参与程度极为有限。尽管从内容上看,这些红色旅游旨在让游客感受红色文化及革命历史,是高尚而积极的。但是由于形式单
一、死板,最终不可能吸引大量游客,影响红色旅游的效果。且红色旅游虽然承载着宣扬中华民族革命历史的丰富内涵,但它毕竟是一种旅游形式,因此,除了突出其“红色”点外,还应注重它作为一种旅游形式的一般特征,即娱乐性和消遣性,而只有充分利用更多有效而多样化的形式加强游客在红色旅游中的参与性,提高红色旅游本身的趣味性,才能促进红色旅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2.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不高,重复建设严重。
很多的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肤浅,未能将红色旅游的内涵和精髓深度发掘,脱离了红色景区的传统历史文化,而过于凸显其政治色彩,旅游活动面狭窄、活动内容浅表。因此,很难让游客融入其中。有一部分红色旅游景区因为地理位置、知名度和开发程度等原因,一直存在低层次重复建设的问题,严重浪费了资源。目前的红色旅游景区开发的项目中缺乏“精品项目”和“亮点项目”,难以“留住”游客。此外,有一些红色旅游景区的“红色”特点不明显,旅游景区内或周边被一些大型现代化建筑物环绕,破坏了“红色”景观,使旅游景区整体风格不协调。3.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伴随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不高,重复建设严重而来的还有红色旅游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问题。交通和通讯的畅通和发达是形成开放型红色旅游的必备条件,特别是在目前全国红色旅游突飞猛进发展的这一阶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则成为制约红色旅游发展的一大“瓶颈”,而且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到革命老区的脱贫致富和红色旅游景区的长足发展。因此,加快进行红色旅游景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4.红色旅游区“各顾各家”,缺少统筹规划,难以形成大气候。
在全国红色旅游大兴起的形势下,各地应该将自己区域内的红色旅游发展置于全省、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的全局中,这样才能做到整体统筹规划,避免各个红色旅游景区的雷同发展,促成全国红色旅游统筹而又各自凸显特色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又要使各个红色旅游景区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真正站在全局的高度具体落实,这样其主打路线的选择、旅游品牌的树立、旅游项目的策划、旅游产品的开发等方面就会具有大局和长远的战略,以此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5.游客类型相对单一,消费水平不高。
目前国内红色旅游景区娱乐、疗养等功能不突出,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大,且游客群单一,大多是以红色旅游景区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所以青少年是游客中的主要组成成分。而且多数是团队旅游,停留时间短,消费不高,因而收入也不高。此外,红色旅游区周边的集群景观或配套的系列性旅游项目缺乏,也影响了游客在景区停留的时间,大多只停留短短两三天,影响了景区的收益。6.不注重对旅游资源重点景点的保护 在很多旅游景区,特别是对景区的一些重要景点,政府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以致于一些急功近利的人们利用这些景区客流量大的优势,在这些景点及其周围保护地带大力兴建招待所、饭店、娱乐场所、医疗机构、购物商店等,严重降低了游客参观游览的积极性,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对于重点景区,在旅游旺季时往往会出现旅游超载,而一些政府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缓解景区接待能力,致使景区超量运载,再加上个别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给景区环境及重点景物造成了极大破坏。
7.景区管理松散化
首先,红色景区同化严重。我国的很多红色景区在管理上忽视了景区的唯一性,不注重抓住景区的特色,使得游客分不清红色景区间的不同之处。这就使一部分游客产生了游一当十的心理。有些游客不禁发出了红色景区咋都一个样的感叹,这样的趋同化无疑给游客心理造成了一个误解,从而影响了整个红色旅游市场的发展。
其次,个别红色景区没有严格按照旅游行业和国家制定的标准对游客进行讲解或出现个别导游游而不导,讲解质量差的现象,再加上年轻人对革命年代的生活体会不深,对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认识不深,对革命思想理解不深,造成了景区对年轻人没有吸引力[9]。
再次,相关部门未能加强管理,整顿秩序,净化旅游环境,在一些红色景区到处充斥着各种摊贩、算命者、乞讨者和粗俗的摄影摊。如:在井冈山,导游员将游客带到一个所谓缅之园商场,一位游客被一自称是老乡的经理动情的表演所惑,最终被骗购了数千元的商品,有关领导却并未给这名游客一个合理的说法,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
2、红色旅游文化的发展 要实现红色旅游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分级负责,整合资源,务求实效,加强领导,加大投入[10]。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既要搞好红色旅游景区自身的规划、开发和建设,还要重视相关配套基础设施的开发和建设,把它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对付,为发展红色旅游创造良好的内外部条件。
(一)科学规划红色旅游业的发展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处理好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平衡关系。旅游业的综合性决定了旅游规划必定是一种跨行业、跨地区、跨的中长期计划。旅游规划实际上就是以旅游发展为中心,对资源、人力、财力等进行合理的配置。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产生经济发展的轻重缓急,起前滞后的情况;也必然会产生宏观利益、整体利益、局部利益、产业利益的矛盾冲突。所以,规划必须在政府主导下,按照科学的原则合理进行。政府只有从大局着眼,宏观调控,监督实施。才能保证取得最佳利益。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并存。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指以发展旅游业为前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核心,运用一定的经济手段,有组织的创建和开发旅游资源,使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系统工程。很显然,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目的是发展旅游业。旅游资源开发的实质在于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内在价值,提高吸引力,使旅游资源变成显著的旅游吸引物,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多种旅游功能。
旅游资源的开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尚未被旅游业所利用的潜在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使其产生效益;二是对现实的正在被利用的旅游资源进行再生性开发,延长其生命周期,提高综合效益;三是凭借经济实力和技术条件,人为地创造旅游资源和创新旅游项目。旅游资源是人类共有的财富,从长远利益考虑,保护它使其不受破坏,是一项千秋万代的功业。保护旅游资源就是发展旅游业。旅游资源是旅游开发的必备条件之一,是构成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就没有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然而,旅游资源经过开发变成旅游产品后,若没有进行有意识的保护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从而降低或失去自然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及观赏价值,使人文旅游资源丧失其文化内涵,最终减弱旅游资源对旅游者的吸引力,甚至缩短旅游资源的生命周期,从而严重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因此,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是相辅相成的,旅游资源保护好才具有开发的价值,而开发利用又能推动和促进保护工作的开展,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当把保护工作提到更重要的地位上来,并将保护意识始终贯穿于这个工程中,做到旅游资源的开发规模和旅游业的发展速度,与现存的自然环境、自然生态相适应,谋求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效益的结合。只有保护好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才能进行开发,才能发挥其不尽的价值;同时也只有合理的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才能更好的保护民族精神文化资源,不至于在不当的开发过程中遭到破坏而消失。红色旅游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一旦遭受破坏将无法弥补。
(二)综合开发旅游产品,进行多种旅游形式的结合
红色旅游产品的开发要注意红、绿、古、俗等各色旅游资源相结合,注意参与性、趣味性、冒险性、体验性等多种旅游形式相结合,变红色旅游区单一的观光型旅游产品结构为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等为主流的产品结构,加强红色体验,以产生持续的旅游吸引力。
1、红与绿相结合
将红色旅游资源与自然山水资源相结合。革命老区多位于尚不发达的山区,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把红色旅游和自然山水巧妙结合起来,在开发时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使游客在革命圣地接受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又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2、红与古相结合
将红色旅游资源与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相结合,进一步提升红色旅游的文化含量,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要。如湖南可以将红色旅游与湖湘文化、名人文化相结合,让游客更深层次地了解湖南历史。
3、红与俗相结合
把红色旅游资源与丰富的民俗相结合,扩大红色旅游的活动范围,增加趣味性和参与性,如在少数民族红色旅游区可以让游客看民俗表演,与当地居民同吃同住,参与和体验少数民族风情等。
4、红与忠相结合
忠就是精忠报国,红与忠结合就是将红色旅游资源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所以旅游部门应该与宣传部门相结合,充分利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契机发展红色旅游,增加客源。
5、红与凝相结合
凝就是凝聚力,是要达到凝聚我党与民主党派、信教群众、文化形象的塑造,不仅要突出革命纪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形象,还应充分挖掘、利用国外相关资源塑造新形象,通过他者视角宣传中国,在世界上塑造一个有希望和崛起的中国形象,持续增强和扩大中国作为一个大的红色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三)走资源整合的道路 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吸引人们的眼球,必须设计好红色旅游发展线路[13],不能单纯依靠仅有的红色旅游资源,必须按照旅游线路设计的原则,把红色旅游景点周边的其他旅游景点整合为一个整体的系统,使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文物景点与非文物景点、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业发展等协调融合,科学规划旅游业的发展,处理好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平衡关系。惟独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红色旅游项目长盛不衰。对于红色旅游来说,开发和销售红色旅游产品离不开好的线路设计,只要我们对各种孤立的资源和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编排、组合,就会形成高附加值的产品。旅游规划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创新。要使红色旅游健康持续的发展,就要从区域特色出发,冲破常规思想,集思广益,以开拓创新精神进行旅游线路的设计。具体的来说,旅游线路的组织与设计主要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1、主题突出
为了使旅游线路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在线路设计时,应将性质或形式有内在联系的旅游景点联系起来,形成一条以红色为主线,色彩纷呈,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的旅游线路,并在旅游交通、食宿、服务、购物、娱乐等方面加以烘托。
2、多层次化
最大限度的满足大众红色旅游者的需求。充分利用本地及周边旅游景点,设计出沿线景点繁多且富于变化的多层次旅游路线,以最大限度的满足游客的需求,以丰富红色旅游的内涵,增强红色旅游的普遍性和吸引力。
3、合理安排红色旅游产品的参观和展示顺序与节奏点
在红色旅游线路设计时,要预先筹划线路的顺序与节奏点,做到使旅游活动有起有伏、有动有静,有观光游览、又有参与娱乐,确保游客在旅游活动中既始终活跃在兴奋点上,又要考虑旅游者的心理、生理、精力状态,做到有张有弛。这样的旅游线路设计就如同一部艺术作品,让人回味无穷。
4、抓住旅游热点带动温点和冷点,提高旅游产品的综合效益
为了促进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实现各种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在设计红色旅游线路时应该主动抓住旅游热点区域大做文章,充分发挥热点产品的辐射点,激活旅游温点和冷点,吸引旅游者的注意力,同时也可以避免旅游热点人满为患,影响整条旅游线路的运做。
5、分析市场走向,创新、更新红色旅游线路
为了满足不同旅游对象的要求,红色旅游线路的设计必须根据旅游市场发展态势不断调整、充实和更新,以不断创新的旅游线路设计吸引更多的游客,只有这样红色旅游业才能够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只要按照线路的科学设计原则,对红色旅游资源和其他旅游资源进行整和,就一定能够延伸红色旅游资源的价值。四川省民族地区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将革命特色、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融合起来。如对金沙江—彝海红色旅游片区的开发,突出“巧渡金沙江”、“彝海结盟”等反映红军长征历史的特色旅游品牌,尤其“彝海结盟”是红军长征途中成功运用民族团结政策的典范。
红色旅游不同于一般的旅游,他有自己独特的涵义,产生原因,发展过程和开发规律,面对我国红色旅游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其必然选择。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科学的规划红色旅游产品,设计红色旅游线路,我国的红色旅游业将得到长足的发展。
第五篇:红色旅游之—历史名城遵义
红色旅游之—历史名城遵义
我的家乡——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是贵州的第二大城市,也是贵州北线旅游的中心和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遵义市这个地方因遵义会议而闻名于世。
1935年元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党中央在这里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使遵义蜚声中外、具有很高的国际知名度。红军在遵义活动三个多月,留下了以遵义会议会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红军烈士陵园、毛泽东旧居、李德博古旧居、中华苏维埃银行旧址、娄山关战斗遗址等为代表的众多红色遗址遗迹,不断吸引着海内外人士前来观光、瞻仰。
遵义会议会址每天接待数以千计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每逢节假日或黄金周期间,旅游人数更是以万计,游客们凭有效身份证件免费领取参观券。博物馆内除了文物,还有许多现代化介绍方式。导游统一着装,领着一批批游客井然有序的介绍并离开,不会落下任何一处。在这幢略显陈旧的标志性建筑里,每一间房的布置都保持着原来的样子,两张长条凳上架块门板,再铺一些干草和一块破床单,这就是当年红军首领们睡的床。除了肃然起敬,我更感受到了会址的灵气,这个地方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遵义最美就在遵义会议会址、子尹路一带。沿崇遵高速高桥收费站出口,经湘江河一路南下,沿途街边的建筑都进行了化妆——“穿衣戴帽”,仿会址建筑,与会址的青瓦灰砖一脉相承,充满了浓郁的古建筑情调,古色古香、干干净净。整个遵义城都染上了浓厚的古色韵味。沿着湘江河,一路信步来到凤凰山脚下。山下是宁静的凤凰山广场,广场四周奇花异草,靠山的墙壁雕刻有大型浮雕,反映的是有关遵义的历史传说或重大事件,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气息。人们常常来这里休闲娱乐。广场左边有个很宽的阶梯连上山腰,阶梯很宽阔,每天早上,来此爬山晨练的人们总会借此拾级而上,人群络绎不绝。远远看去,绿树青山与绕城而过的湘江河像对恋人一样缠绵难分,“城在绿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市——遵义,真可谓名不虚传呀!爬尽阶梯到达山腰,又见一处广场,这就是来遵义必看的另一处景点——遵义红军烈士陵园。陵园正面是在纪念遵义会议五十周年时兴建的一座别具特色的纪念碑,碑正面是毛主席爷爷手书的竖写“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碑后是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墓。墓地坐北朝南,墓室由红砂料石扣砌,墓顶正中竖一红色五角星。墓身正面嵌有墓碑,碑铭横书张爱萍将军手迹“邓萍同志之墓”。左右两边上壁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八个大字。红军烈士陵园还安葬着其他一些红军烈士。一尊红军女卫生员雕像更是让游客印象深刻,相传曾有一个红军女护士为给一个村民治病而掉队,后来遇上敌人的围剿部队,惨遭杀害,当地人为了纪念她,就在红军山上为她修建了铜雕像。老百姓们很敬重她,甚至有点神话了。很多人在铜像周围系了红色的带子,点上香火,顶礼膜拜。据说摸下那个铜像的脚,人就会交好运,身体也会永远安康。因此,“女护士”的脚被游客们摸的亮堂堂的。
这就是我的家乡有名的两处红色旅游景点:遵义会议会址和红军烈士陵园。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来遵义参观.都说景隐于色,色藏于景,要想完全体会到一个地方的美景还需要亲自融入到这里,那样才能亲自一睹作为一个地方的美妙,才能一睹庐山真面目,否则那就真的“不识庐山真面目“了。一句话,红色旅游城市,红军长征的转折点名城遵义欢迎你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