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感》——黎万强

时间:2019-05-11 23:56: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参与感》——黎万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参与感》——黎万强》。

第一篇:《参与感》——黎万强

《参与感》

黎万强

1、和用户互动来做好产品;靠用户的口碑来做传播和营销。今天不是单纯卖产品的时代,而是卖参与感。

2、小米的核心点:把用户当朋友,重视用户参与感。(每周快速迭代)(朋友是信任度最强的用户关系)“全员客服、全员营销,从公司员工抓起”

3、互联网的思维就是口碑为王:2008年雷军提出“专注、极致、口碑、快”的互联网七字诀。专注和极致是产品目标,快是行动准则,口碑是整个互联网思维的核心。

4、谷歌:一切以用户为中心,其他一切纷至沓来。

5、不少淘品牌的崛起也是依靠口碑传播:韩都衣舍(女装)、御泥坊(护肤面膜品类)、三只松鼠(坚果品类)。

6、信息传播的三大转变:信息从不对称转变为对称;信息传播速度暴增,影响范围空前扩大;互联网信息是去中心化的传播,通过社会化媒体,每个普通人都是信息节点,都有可能成为意见领袖。

7、社会化媒体平台下,信息传播扁平化,速度提升千百倍。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坚定以口碑做传播,要善用社会化媒体。

8、小米营销实属口碑营销

9、口碑的铁三角

发动机:产品;加速器:社会化媒体;关系链:用户关系。

10、用户购买商品,从最早的功能式消费,到后来的品牌式消费,到近年流行起来的体验式消费,小米是全新的“参与式消费”,满足年轻人“在场介入”的心理需求。

11、构造参与感,就是把做产品、做服务、做品牌、做销售的过程开放,让用户参与进来,建立一个可触碰、可拥有,和用户共同成长的品牌!

12、参与感三三法则

三个战略:做爆品(产品战略),做粉丝(用户战略),做自媒体(内容战略)。三个战术: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

13、用户模式大于一切工程模式:互联网上最好的产品开发模式是用户模式,消费者也是生产者。微软的开发模式“3110”即每3个工程师就要配1个产品经理和1个测试,但用户参与和声音基本为0。前面三个数字不管放大多少倍,代表用户的这个数字还是零。

14、优先处理浮出水面的需求

15、用户体验的核心是为谁设计:确定为谁设计、好看、好用(用户体验的三个渐进式命题),明确目标客户群。

无印良品设计总监原研哉说过:设计的原点不是产品,而是人——创造出用着顺手的东西,创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并由此感受到生活的喜悦。

16、活动产品化,产品活动化

活动产品化:把活动当作产品来设计和运营,持续优化。

产品活动化:指做产品要运用运营思维,把一些活动的环节植入设计成为产品的功能。

17、产品第二,团队第一:有好的团队才有可能做出好产品

18、让用户来激励团队:做出有爱的产品,用户就会回报予爱。用户的爱会持续激励团队!

19、不是劈开脑海,而是潜入大脑

20、先做忠诚度再做知名度:无品牌---品牌时代(企业品牌)----用户品牌(用户参与)

小米做品牌的路径:一开始只专注忠诚度,通过口碑传播不断强化这一过程,到了足够的量级后,才投入去做知名度。

21、对于一个品牌,知名度意味能让用户听见,美誉度意味着走到了用户身边,而忠诚度则代表已在用户心里。所谓的粉丝文化就是看你的品牌有多少忠诚的用户。

22、粉丝效应让猪也能飞:顺势而为,“台风口上,猪也能飞”。创业人是幸运的“猪”,那行业大势、用户粉丝参与就是“台风”。

粉丝效应不可设计,但可因势利导,应给予他们更多可参与的互动方式。

23、每个用户都是明星:“爆米花”活动,让用户全程参与。参与感的顶点就是“成为明星”,让用户和小米官方团队一起,成为产品改进、品牌传播的“大明星”。

24、做品牌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国内域名xaomi.com,国际域名mi.com.(顺丰创始人王卫)

25、米兔:吉祥物是品牌更感性的展示,它是更为具象的企业性格和情怀的流露,能用更具柔性的姿态与用户进行情感交流,让品牌整体色彩更加柔和亲切。

26、基础素材是传播的生命线:小米营销是口碑传播,口碑本源是产品。所以基于产品的卖点和如何表达卖点的基本素材是传播的生命线。

27、四两拨千斤的传播技巧:做品牌传播,要少花钱办大事,就是说要善用巧劲,四两拨千斤就是要有幽默感,敢于自嘲,甚至自黑。

28、办一场剧场式的发布会:追求做有“沉浸感”的剧场式发布会

剧场式发布会是小米最显著的标志之一,也是每年小米品牌建设中最关键的环节。① 有“点”才做发布会。新品发布会,事件必须有热点是基本的决策思维

② 发布会最重要的元素是产品本身。只需要把产品本身的素材如演示稿、视频等做好,保证讲清楚就好了。

29、用互联网思维做电视广告:做全球性品牌,要考虑新旧媒体组合。

微电影《100个梦想的赞助商》和广告片《我们的时代》 ① 要全网互动,把电视广告本身当产品做二次传播;

② 偶尔到电视上做广告,信息越简单越好,尽量做品牌而不是功能广告; ③ 电视资源段选择上,选最大平台集中爆破。30、抢首发,上头条

社会化营销第一单:2012年同新浪微博合作,创造了一次轰动且成功的事件营销,后面成功与QQ空间、微信多次合作。

好产品自己会说话,产品给力,才能不断积累起品牌势能,外部平台合作是功率放大器,是给势能转化为市场动能时提供加速。

产品和营销的关系,是1和0的关系。你的包装,你的海报,你的营销,你的推广,都是在跟产品这个1后面的0.如果没有好产品,一切都会变得没有意义。而如果产品给力,哪怕营销做得差一点,也不会太难看。

31、互联网公关要练“不生气”功

没有什么能比眼见为实的真相和坦诚相待的态度更有力、更能打动人。

有些品牌公关事件,偶尔也要讲究娱乐精神。娱乐不仅可以表达态度,还能扭转结局。不必拘泥于所谓传统正规的形式,只要事实依据扎实,可以寻找更有力、直切要害的新方法。不装不端有点二,放松点,娱乐点,能消除不必要的紧张,在新媒体平台时代,这可能是更好、更有力的公关传播方式。

32、不是做广告,而是做自媒体

企业做自媒体的内容运营,要先做服务,再做营销。

内容运营“有用、情感和互动”:有用是要求不讲废话,情感是讲人话,互动则是要引导用户分享扩散,引导一起玩。以前是媒介为王,现在是内容为王。

小米内部不仅要求让员工成为粉丝,甚至还尝试让粉丝成为员工。

企业要花精力让自己成为能持续提供优质内容的自媒体,同时,也应该发动用户来产生内容。

33、社会化媒体是主战场

小米做社会化营销的四个核心通道:论坛、微博、微信和QQ空间

34、微博是社会化媒体第一站人类的灵魂是21克

通过内容和活动创造话题来激发用户的参与感。把微博账号当成网站一样去运营,把微博话题当成网站的频道一样去运营,一定不要刷屏!微博要学会借势营销。

35、年轻人的QQ空间

36、微信的新玩法

基于天然的通讯录好友关系,微信更适合做服务平台。

37、小米论坛是老用户的家:F码,朋友邀请码。要让用户的参与感落到实处,就一定要给用户特权。

38、小米客服:人比制度更重要。对员工要信任,和用户做朋友,发自内心地去服务好用户比一切都重要。海底捞的客服:首先要体现对自己员工的尊重和信任,员工才会在服务用户的时候真心地把服务当成他自己的工作。

服务是小米商业模式的信条,小米的商业模式决定了服务就是核心竞争力。要死磕服务,先要死磕产品。

用户在哪就到哪做服务

把服务门店做成家:小米之家。“点滴系统”,一线员工一点一滴的建议,充分调动了服务体系一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种基于服务的互动,也是一种参与感。

快是做好服务的根本:发货快、咨询响应快、售后解决问题快。

标准之上的非标准化服务:非标准化服务就是要“走心”,提倡非标准化服务的本质是小米重视人的因素超过重视制度。

39、企业互联网转型需要“爆扁爽”(1)爆,产品策略、产品结构一定要“爆”;(2)扁,组织结构要梳理,要扁平化,没有KPI;(3)爽,团队的激励,就是一个“爽”字。罗丹 莫奈 雷诺阿 吴冠中

第二篇:人才库发言稿师大附中万黎

感悟试考命题,提升自身能力

——2012年试考命题体会和收获

各位老师:大家好!作为相对年轻的老师,有机会参加去年的中考命题和今年的试考命题,感到非常荣幸。可以说,中考和试考,命题老师承载的是一个只许成功的、沉甸甸的特殊使命,而入闱的特殊日子、特殊环境、特殊经历,让我积累一一份特殊收获。感谢张老师给了我这样一次机会,让我梳理命题过程中的心得、收获,并在此与各位同仁分享。

没参加过命题之前,在我心中能成为中考或试考的命题成员,只是一份殊荣。但当我亲身经历了命题工作之后,才深深体会到这几张薄薄的试卷的份量。不是镀金,是命题教师多年积累的爆发、是经验智慧的碰撞,是使命的沉淀,是荣誉感的升华。在命题过程中,无论是专业素养的提升,对信念的坚守,还是经验教训的汲取,都令我感到获益匪浅,受益终生。对于年轻老师来说,我觉得其意义已经超越了命题本身的意义,下面,我重点谈谈命题中的体会和收获,同时把自己的感悟与反思与各位同仁交流。

一、命题的体会

两次入闱对我来说,是难得的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张老师身上,从其他几位命题人身上,都能让我深切感受到他们高度责任感、严谨的命题作风、以学生为本的命题思想,学识与经验碰撞的智慧,这一切,无不让我受益。下面我从试考命题的几个环节说说我的感受。

初稿——端正态度,高度重视

试考题往往是在家时各自准备一套成题,接到试考出题的任务的同时,我们就收到了来自张老师的严令,试考命题要求端正态度、力求高标准。其实在经历过正式的命题,特别是参加中考命题之后,再接受命题任务时,压力反倒比以前更大,每命制一套题反倒比以前更觉得难了,因为对试题的意义和它的严谨程度已有所了解。接到任务后,虽没敢怠慢,但看到张老师对第一位交稿老师精心而严格的指正后,吓得一直迟迟不敢上交。在九台会题之时,感受到了命题老师对待这次命题任务的重视程度,出题过程竭尽其能,用张老师的话说是试题很多亮点,甚至有几位老师选择的材料能有交叉点,比如说王老师和侯雪老师的综合实践材料、王老师《红楼梦》的选段、刘瑞海老师精心准备的素材、侯雪老师的作文题目、都可以作为直接组合的材料,减少了命题环节中的弯路。

组稿——以学生为本,兼顾全面

在对各位老师所命试题严格的审查之后,命题组的成员面对面确定各部分试题和所需要的材料。这个过程在张老师的指挥下,在组长王江春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的有序而和谐。因为组题过程有一个原则,以学生为本,兼顾全面。所以在现代文确定材料的过程中,组里的几位年轻老师反倒起了把关所用。这所谓的把关,不是对命题质量的把关,而是对命题内容把关,因为我们三个年龄比较小,被张老师划归为青年组的老师同在初三,熟悉初三学生的知识掌握,同时在命题组中,属于与学生年龄比较接近的。在现代文选文中,年长者喜欢《离巢》一文,写的是子女离家之后的感受,而我们喜欢《乡村教育杂陈》一文,在拍板时,年龄稍长者(张老师命名为中老年组)毫不犹豫决定用后者,因为我们距离孩子生活较近,这种民主风气充分体现了整张试卷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和理念。同时,组稿的过程要求命题老师有统筹兼顾的能力,多角度思考问题,站在全市学生的视角审视每一道题,题是为考生出的,服务于中考阶段检验和选拔功能,不能主观,不能偏激。

定稿——精雕细琢,功底与能力的呈现提升

定稿是打磨试题的过程,是命题中最困难,最纠结的,也是最精彩的环节。每一道命题题干都要反复推敲,对还没有达成共识的问题进行讨论,拿出结果,大家共同对照、推敲、修改、调整、完善。确保每一道题不出现任何歧义和错误。整个过程我的感受就是在与长者、智者、甚至是智慧的交流。特别是在组织题干 和文字材料的过程中,对语言表述能力要求极高。题干的表述既要没有歧义,又要炼字炼句、陈言务去、每句话尽量干净整洁、生动鲜活,同时也要力求文学、文化味浓一些,体现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的风格。这对命题老师的语言功底和文字驾驭能力都是一个考验。在这一点上,张老师的表率作用让我们叹服。以本次考试材料作文为例,这个作文材料把报导组合起来长达数千字,从上千字中提炼出几百字,而且把新闻报导整合成一则文学性很强的文字材料,对语言表述能力要求很高。张老师很喜欢这个材料,于是亲自动手,一篇新闻报导就有了这样的变化。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令人敬服。同时也提醒着我们,要命制一套高标准的试题,自身功底与能力仍需提高。

张老师觉得今年试考的卷面很好,题干比较漂亮,其实只有在经历了整个命制过程,才知道这项工作的难度,既不能曲解题意,又要简洁明了,还要体现出长春市中考试卷突出的风格,其中前辈的(张老师、王老师、刘老师)的才气、严谨的态度、斟酌字句的能力,深深感染着我们。对试题的每一个细节之处,有人提出疑义,必须解决。例如在课外文言文中,为弄清 “绍元”的含义,组长王江春老师一遍遍翻各种辞书;想当然而拿不准的地方,必须较真到底。张老师总让我们观察王老师的组长风范,严谨、认真、该拿主意时毫不含糊,在入闱期间,确实让我们学到了很多。

再如:现代文第18题题干中出现的:乐不可支,之前所用的词是乐不可极,当时大家觉得没有疑义,在定稿过程中,王老师和刘瑞海老师同时去拿字典,想查一查乐不可极的含义,结果是真有问题。为了把题干中的语言更精练、更贴切,常常为了一个词把词典、赏析书籍一遍遍翻阅。张老师曾说过,总有一个词是最贴切、精确的,只不过是否能把它找到。从这个角度看,有经验的前辈们又用命制试题时严谨的态度给我们上了一课。

校稿——仔细认真是一种能力,不仅仅是态度。

在这一阶段,主要任务审稿,或默看,或唱稿。要求:“鱼过千层网,网网都有鱼”。我想世界上最难找的便是自己的错误,尤其是细小的失误,就更容易被忽视。由于命题老师对内容的高度熟悉,思维往往具有跳跃性,在语言的表述上形成“空当”,所以这个过程是艰难的,而责任也是最大的。只有严谨都不足够,还需要仔细、认真,甚至需要有火眼金睛。张老师总强调说第一稿很重要,第一稿错了,一些错误很难被发现。经历过校稿的过程,这种体会特别真切。例如24题名著阅读,组稿的时候,为了方便老师们讲解的时候查找到原段,我们很认真的比较了87年版本和94年版本的不同,然后标注到了后边,但没人觉得有问题。直到第一稿唱读两遍之后,张老师发现了问题,原稿是这样的:(出自《红楼梦》87年版70回);24题是:本选段出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清代小说家 :张老师说完,我们才惊觉出现了这么大的疏漏,而唱读过后竟然没有人发现。经领导指出,室内爆发出惊叫和笑声,但不夸张的说,每个人都是一身冷汗。

在试题即将上交时,我们每个人都围在打印室,都想尽量的再多看一遍试题,是否还有错误。刘瑞海老师最后关头,一遍遍拿着稿过来说,你们看看,这个地方是不是有点问题,后来一看他神色凝重地进来,我们心都往下沉,其实,那个时候发现的问题,都是鸡蛋里挑骨头了。但是,每个人的目的只有一个,把一份完美的试卷交到考生手中。所以,参加完一次命题,虽对命题多了一份经验,但再次参与时,比第一次都多了一份畏惧和责任感。

二、命题的收获

张老师总说,命题是一个创造性的劳动过程,是集体合作的过程,一个命题组的成员,各有使命,各司其职,求同存异,取各家之长,必须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通过这次命题,对这一点我有着深切的体会。命题的第一天,我们青年组的担子稍轻一些,把课内部分整理命制完毕,由王老师和刘老师先命制现代文阅读,然后交与我们修正补充。我们三个青年组的成员对每一道题推敲、斟酌,但不约而同犯了一个错误,不敢定夺,不敢拿主意。于是整个下午,在讨论中度过,对试题却没做到实质性的修改,往往是提出疑义,不敢发表建议,唯恐经验不足,多说露怯。后来组长发现我们的问题,一声令下,每个人回去自己命制几个点,明早统一会题,虽不严厉,但已经提醒我们这种做法在耽误时间,影响进度。暗示有效,第二天各尽其能拿出自己的看法,命制的内容,裁夺时不再有所顾虑,力争不被同化,与前辈们相互补充,用张老师的话说,直到第二天,我们三个才进入状态。尽管有些晚,但我们感觉这次命题对个人能力来说是个锻炼的过程。让我们懂得了命题的原则,同时也学会了大胆发表看法,定夺内容。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我觉得都是一个飞跃。

同时,对整个命题流程的熟悉也很重要。我跟青年组的同志开玩笑的说,在命题过程中学会的命题之外的事很多。比如说一向最不擅长操作各类机器,在九台就学会了好几样,操作复印机,没纸了怎么办,因为有时候出稿的时候已近深夜,打印处没有工人,就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在省里参加过命题的侯雪老师,对流程更为熟悉,在交稿时可以自己动手排版、发题、改动。命题过程中,包括双向细目表的制作,和中考之后的各类总结,经历过一次,熟悉过一次,对自己来说帮助很大。

三、命题之后的反思

试题命制之后,在欣喜之时,回顾自己参与两次命题的表现,也让自己多了一些感悟与反思。主要有两点:

首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不要忽略独立命题的能力。而且命制的试题尽量高水平,并经得大家的检验和推敲,虽不是易事,但对老师个人来讲,确是必须具备的能力。在入闱命题过程中,经验的不充分仍能感觉心有余力不足之处,比如说能很快发现试题中存在的问题,却不能马上拿出整改建议,虽有集体的力量可以依靠,但这样做很容易只求同,不存异。所以自我感觉命题能力还需提高。

另外,就是读书的积累要有。除了提升自身素质和积淀的书籍之外。在平时的读书过程中,应该对考试素材有所积累。比如说好的散文,书刊报纸上有价值的新闻报导等,要注意适当的积累,以备不时之需。用张老师的话说就是不能现上轿现扎耳朵眼。中考一般是入闱后找素材,但是试考和平时帮助学校命制的考题就完全可以依靠平时的积累。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

命制一套试题,过程是繁琐的、有时甚至是纠结的。是创造与修正、坚持与放弃、争执与融合的过程。其间,无不体现着命题人员肩负的重托、不苟的精神、宽容的胸怀与自我的提升。当一套自己感觉满意、舒服的试卷拿在手中,当考试之后听到老师们满意的反馈时,内心的光荣感和幸福感又是那样的强烈。最后,还是想用这样几个词总结命题的感受:紧张着、困惑着、思忖着、成长着、光荣着、幸福着。

第三篇:《参与感》读后感

《参与感》读后感篇一

小米公司,作为近几年互联网中崛起的一个传奇公司,一直备受社会关注,他的商业营销模式,尤其是对互联网思维的运用很是值得大家深入了解和学习,在读完参与感这本书后,自己总结了几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毕竟参与是最重要的!

1、口碑传播是小米模式成功的关键:书中提到,小米从头至今,一直是把用户的口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来进行维护的,从最初的100用户,到如今6000万用户,都是通过口碑的不断扩散来积累的,最初的100用户既是发烧友,也是意见领袖,通过他们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的分散传播,对于新的用户购买起着非常关键的引导作用,也就是书中提到的种子用户,另外也举例了谷歌的Gmai几千个试用账户必须通过邀请码的体验传播,韩都衣舍的时尚快速跟进也是得到了女性在各大社交媒体的推荐,都是说明了获得好的口碑必须通过新的社会化媒体来进行分享和传播。

2、用户思维,让用户有参与感,把用户当朋友:也就是小米产品的设计和运营全部给用户开放,让用户最大限度的参与到小米的经营过程中来,同广大小米工作人员一起思考,一起打闹,一起坚守,打造具有粘度极高的小米社区,也就是把用户当做朋友,因为只有做到朋友的关系,用户才会去维护你的产品,进而去推荐更多的人来认识小米,3、产品过硬,性价比最高:口碑的传播得益于要有好的产品,小米就是做到了让用户尖叫的产品,做到了极致,因为现在的用户了解各种信息的渠道非常广泛,你在哪个方面做得不够精细或者没有特别新鲜奇特的东西,用户是不会买你的账的,而且要求营销部的同事对于产品的了解程度不亚于工程师,也就是要真正的读懂产品的设计和理念,并翻译成用户能听懂的大白话来跟用户互动和沟通,所以要具备产品经理的思维做营销。

4、把握好口碑推荐场景:也就是用户在向新用户推荐小米的时候,这个场景该如何来定义,书中提到,小米不喜欢玩用高大上的词语或者其他噱头来进行定义,而是推荐就是用大白话和通俗易懂的话来进行口碑传播,比如,小米手机就是快,操作很流畅也很便捷…….5、服务要走心,学会讲故事。也就是在整个小米的整个内容运营中,跟用户要用听得懂得话术来沟通互动,随时随地根据场景的不同,采用合适的语言来交流,要投入感情,而且做好用户分享扩散的引导,做到大家融为一体的感觉,另外在传播过程中把产品的制造做成故事和话题,例如界面的好看,一开始小米的界面相对于苹果和安卓是比较难看的,经过长时间的优化,最红变得千姿百态,在产品设计上做到了安卓体系是最出色的。

《参与感》读后感篇二

在春节放假期前黄总给了我们一个读书学习的任务——读小米的《参与感》。经过两天的时间终于把332页的《参与感》看完。书中的互联网思维“专注、极致、口碑、快”、参与感三三法则:“三个战略—--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三个战术----开放参与环节、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深深吸引和启发我。未来将是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时代。我们要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顺应时代的潮流,学习互联网最新知识。读了《参与感》这本书使我认识到小米的成功在于:与用户做朋友,让用户成为粉丝,让粉丝参与产品开发,让粉丝称为专家的所谓参与感。要达成参与感小米做到了:1、有极致爆品的产品。2、有专业的高效的执行团队。3、有互联网思维的服务。

一、创造极致参与感的产品。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能培养起具有参与感的粉丝。小米手机,正处于移动互联网代替PC,智能手机一片蓝海,小米推出人人都能用的起的平价机占尽天时地利。虽然现在四处都乱糟糟,但能静下心来以工匠的精神去做一部手机一件家具的企业真的不多,小米这股要把产品做精做透的精气神,值得很多人很多企业学习。小米通过互动论坛,开放产品开发的需求、测试和发布让用户参与其中并提出意见每周改进产品。小米产品的研发强调让用户参与其中的用户模式大于一切工程模式。为了设计一个好的产品小米的团队就是在不断的收集意见,更改、打样测试中。如小米的包装盒在整个团队历时6个月,经过30多版结构的修改,上百次打样做了一万多个样品最终才做成让人称道的工艺和品质的手机包装盒。小米团队研发极致参与感的产品就是在不断的改中,敢于改中创造的。

二、有专业的高效的执行团队。如果我们拥有足够炫的产品,我们能保证自己就玩的比小米好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在我们看到小米的各种经典营销案例的时候,我们敢拍着胸脯说我们就能比小米玩的转吗?就能想到像“致青春”一样的经典创意吗?另外小米保证线上和线下活动一起进行,不会跟风去开通各种营销渠道或者宣传路径,而是既然开通了某个渠道就本着为粉丝负责的态度,小米的产品经理可以在顾客反馈问题的几分钟之内,迅速召集同事研究案例并回复顾客对应的处理意见,我们就能信誓旦旦的说我们也可以吗?小米的员工不仅仅是手机发烧友,他们还是各种创意点子,各种好玩发烧友,因为他们的第一感官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小米粉丝的反馈,如果没有这样的员工,仅仅靠老板发烧,各种创意也玩转不起来。创业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团队。有好的团队才有好的产品。专业、有丰富的经验、执行能力强的团队就是好的团队。小米的雷总为小米打造了专业的、有高效执行力的团队。并通过与用户的互动不断的激励团队促进团队的成长。

三、有互联网思维走心的服务。

在小米客服要忘掉kpi指标,真正做到的是和用户做朋友,让大家发自内心的去服务好用户。这比一切都重要。用户在哪就到哪做服务,随时在用户周边,甚至不用用户上门,而是主动找用户。小米通过快的服务:快发货、快修、快速解决用户问题,提高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小米提倡非标准化走心的服务,学会讲故事。也就是在整个小米的整个内容运营中,跟用户要用听得懂得话术来沟通互动,随时随地根据场景的不同,采用合适的语言来交流,要投入感情,而且做好用户分享扩散的引导,做到大家融为一体的感觉,另外在传播过程中把产品的制造做成故事和话题,例如界面的好看,一开始小米的界面相对于苹果和安卓是比较难看的,经过长时间的优化,最红变得千姿百态,在产品设计上做到了安卓体系是最出色。小米这种重视人超过重视制度的服务态度让小米品牌深入人心,迅速占领了市场。

小米创造以上三点优势再加上顺势而为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所以小米创造了奇迹。雷军说: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上天。现在的电商人很喜欢引用雷军的这句话,比喻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情,不能本末倒置。刚好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初级阶段,小米应声进入手机领域,这在国产智能手机界应声而起,至今无人能出其右。刚好在三星苹果智能手机高价进入中国,小米致力于打造一款平价智能手机,至此这款智能手机让三星输掉了部分市场占有率。古人云:天时、地利、人和。小米把我了中国智能手机的天时、智能手机中国市场的地利、创造了小米科技企业的人和,所以小米正铸造着辉煌。

《参与感》读后感篇三:

都说参与感这本书是值得一读的,我怀着好奇的心理开始了读参与感的旅途。乍一看文章的序言里雷军说的话:猪会飞的背后,参与感就是“台风”,让我似懂非懂。

看完这本书才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参与感》这本书是雷军希望黎万强写一本关于用户体验与设计的书,把金山做用户交互的经验分享出来,分享给行业,才产生的,耗时10年,目的就是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看了这本书,我觉得无论是对于销售还是服务来说都能学到很多实用的东西。

雷军说他特别想做一个能让发烧友一起参与的公司,我觉得这才是未来的真正有价值的公司,用户能一起参与进来做产品。而小米正如他料想的那样,成为一个像小餐馆一样,能让用户参与进来的公司,这种朋友的方式,才是小米可以长期持续发展的方式根本。台风口上,猪也能飞——凡事要“顺势而为”,如果把创业人比作幸运的“猪”,那行业大势是“台风”,还有用户的参与也是“台风”。通过小米创业的第一年,已经充分验证了:第一,通过用户参与能够做出好产品;第二,一个好产品通过用户的口碑,是能够被传递的。这就构成了小米后来很重要的两点:第一是和用户互动来做好产品,第二是靠用户的口碑来做传播和营销。这是小米的核心点,把用户的参与感看成整个小米最核心的理念,通过参与感来完成我们的产品研发,来完成产品营销和推广,来完成小米的用户服务,把小米打造成一个很酷的品牌,就是年轻人愿意聚在一起的品牌。这就是整个小米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理念,那就是“把用户当朋友”。

他还提出了互联网思维就是口碑为王。黎万强在书中写道,在20xx年,雷总就提出了“专注、极致、口碑、快”的互联网七字诀。专注和极致,是产品目标;快,是行动准则;而口碑,则是整个互联网思维的核心。而小米的产品周期从过去的“里程碑式”每年发布,变成了每周快速迭代;不再“全员会战”,而是要求全员客服;进行用户体验调研不再是每月每季度,而是每天都在和用户交流;把产品的“风暴式”营销推广变为潜入式互动,如润物细无声般,一个个产品功能点渗透到和用户的日常运营活动中;营销不再刻意营造“高大上”,类似“龙行世纪”之类的口号就不用了,我们要求直接说大白话。

口碑传播类似动力系统有三个核心,内部称为“口碑的铁三角”:发动机、加速器和关系链。

1.发动机:产品;2.加速器:社会化媒体;3.关系链:用户关系。社交网络的建立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信息的流动是信任的传递。企业建立的用户关系信任度越高,口碑传播越广。小米的用户关系指导思想就是——和用户做朋友!和用户做朋友这个观念转变,是因为今天不是单纯卖产品的时代,而是卖参与感!

互联网思维核心是口碑为王,口碑的本质是用户思维,就是让用户有参与感。

构建参与感,就是把做产品做服务做品牌做销售的过程开放,让用户参与进来,建立一个可触碰、可拥有,和用户共同成长的品牌!我总结有三个战略和三个战术,内部称为“参与感三三法则”。三个战略: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三个战术: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

小米之所以如此成功就是因为它能满足顾客需求,让顾客觉得这是朋友之间的交流沟通,而不单纯是买卖工作关系,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买家和买家的矛盾,有效解决了用户的投诉和抱怨。

联系到我们自身,我们作为一名云网服务部内勤,服务是我们最基本的日常工作,看完这本书,我觉得以后在工作中也应该把客户当成聊天、谈心的朋友,当有用户投诉发生时,首先我们与用户站在对立面,而是应主动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急用户之所急,真正让用户参与进来,达到与用户双赢的局面。

[关于参与感的读后感]

第四篇:《参与感》读后感

《参与感》读后感范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参与感》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参与感》读后感1

《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作者,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

20xx年8月份拿到这本书,封面是一头会飞的猪,橙黄色,简单而耀眼。直到最近我才看完这本书,有一种宠幸太晚的感觉。

首先,这本书给我的第一个感受就是质感很好,当然,我这里说的是正版书。不说假话,这是我看到的从装订到纸张再到排版设计都是高水准的图书。纸质光滑带感,一摸就知道没作假。段落没有采用书籍惯用的首行缩进两个字符的格式,取而代之的是公众号常用的两端对齐且加大了段前段后距的格式。颜色也不花哨,黑色或者黑色加粗。嗯,作为一个读者,觉得阅读体验很好,清晰且有设计感。

其次,这本书真的很简洁有料。简洁,是指翻看这本书的时候你不会觉得画蛇添足,没有凑字数,没有不必要的广告或者图片。有料,是指虽然简单但是该有的都有,而且某些地方还会让你觉得眼前一亮。比如,我就特别喜欢这本书每个章节的插图,和文章的主旨很搭,而且能够感觉到每一幅插图都是花了心思去设计的,带着诚意。后来了解到作者是设计出身才恍然大悟,作为一个设计者当然会让自己的作品带上该有的设计感。

以上这两点虽不是大多数读者关注的点,但我在看书的过程当中确实被这本书文字以外的东西吸引到了,试想一下,如果一本书能将形式美做到让读者惊叹,对内容的品质要求又会低到哪里去呢?突然想起了书中讲到小米手机包装盒的例子。小米手机包装盒的成本价是平均价的三倍多,高档纯木浆牛皮纸制作,且经过大量的试验,30多次的结构修改才呈现出最后简约而令人惊艳的样子。据说小米手机包装盒能够承重两个成年男子的重量,书中有图为证。看到这里,我一点也不惊讶,我曾经也是一位小米手机的用户,虽然不敢说手机本身有多好,但包装盒确实很有质感,作为小小收纳盒也是很不错的呢。

第三,来说说这本书的内容。本书的精髓是参与感三三法则。所谓参与感三三法则是指三个战略和三个战术。三个战略是说,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三个战术是说,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简单的理解就是选择唯一的产品,通过多种传播方式让粉丝加入进来,再简单一点就是参与感。我们的战略是让粉丝有参与感,我们的战术是采取行动让粉丝参与。

参与感说起来是一个简单好理解的词,不过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并未对这个概念引起重视。在培训他人的过程中,总是自己说的多,很少想过要调动培训者的参与感。平时的大会小会,也是主持人滔滔不绝,与会者很木讷的听完并离开。如何才能让员工在工作中更有参与感呢?这个问题我开始思考了。

小米是把参与感发挥到极致的案例。他们将用户的参与感引入到产品的研发中来。小米的工程师不仅仅是在办公室里埋头写代码,还需要通过论坛和用户交流沟通,了解用户需求。用户也可以将自己的需求在特定的时间里表达出来,“橙色星期五”由此而来。在这个过程中,小米开发了参与节点,而且每周固定更新,形成了互动方式。为了扩散口碑,小米为最早参与测试的100个用户拍了微电影,是参与感的放大器。

他们将参与感引入到品牌营销中来。比如小米路由器,做成玩具,让粉丝自己去组装和体验,通过参与来感知品质。比如盒子兄弟,两个胖子站在小米包装盒上的画面让大家争相模仿,不知不觉,小米的品牌在粉丝的参与中逐渐打开了知名度。比如“爆米花”活动,这是一场纯粹的粉丝聚会,小米带给发烧友们的不再仅仅是一部手机,而是如明星般具有生命力。

他们将参与感引入到新媒体运营中来。比如微博运营,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小米发起过一个有趣好玩的活动——我是手机控,用户可以通过活动界面选择自己用过的手机品牌,晒出自己的手机编年体。活动系统会自动的算出用户的机龄、换机频率、购机支出、称号等。就是这样的一个参与感极强的活动,让小米没有花一分钱就让上百万用户参与其中。

书中通过多种方式向我们阐述了参与感的重要性,参与感的打开方式,以及参与感的效果。有的人看完这本书可能会觉得三个字啰啰嗦嗦一本书。其实不然,如果没有小米方方面面对参与感的执行,如果没有作者无私奉献的分享,恐怕没有多少人会对“参与感”有多大的执行力度。所谓大道至简,本书的道理并不难,但是否真心领悟,认真去做就又是一回事了。

如何将参与感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如何在生活中用到参与感?如何在亲情、友情和爱情中让参与感发挥作用?看完这本书,这些应该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一直认为,看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吸收知识,更在于引发思考。

请相信我,《参与感》这本书,或多或少会给你思考,让你受用。

《参与感》读后感2

都说《参与感》这本书是值得一读的,我怀着好奇的心理开始了读《参与感》的旅途。乍一看文章的序言里雷军说的话:猪会飞的背后,参与感就是“台风”,让我似懂非懂。

看完这本书才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参与感》这本书是雷军希望黎万强写一本关于用户体验与设计的书,把金山做用户交互的经验分享出来,分享给行业,才产生的,耗时10年,目的就是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看了这本书,我觉得无论是对于销售还是服务来说都能学到很多实用的东西。

雷军说他特别想做一个能让发烧友一起参与的公司,我觉得这才是未来的真正有价值的公司,用户能一起参与进来做产品。而小米正如他料想的那样,成为一个像小餐馆一样,能让用户参与进来的公司,这种朋友的方式,才是小米可以长期持续发展的方式根本。台风口上,猪也能飞——凡事要“顺势而为”,如果把创业人比作幸运的“猪”,那行业大势是“台风”,还有用户的参与也是“台风”。通过小米创业的第一年,已经充分验证了:第一,通过用户参与能够做出好产品;第二,一个好产品通过用户的口碑,是能够被传递的。这就构成了小米后来很重要的两点:第一是和用户互动来做好产品,第二是靠用户的口碑来做传播和营销。这是小米的核心点,把用户的参与感看成整个小米最核心的理念,通过参与感来完成我们的产品研发,来完成产品营销和推广,来完成小米的用户服务,把小米打造成一个很酷的品牌,就是年轻人愿意聚在一起的品牌。这就是整个小米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理念,那就是“把用户当朋友”。

他还提出了互联网思维就是口碑为王。黎万强在书中写道,在20xx年,雷总就提出了“专注、极致、口碑、快”的互联网七字诀。专注和极致,是产品目标;快,是行动准则;而口碑,则是整个互联网思维的核心。而小米的产品周期从过去的“里程碑式”每年发布,变成了每周快速迭代;不再“全员会战”,而是要求全员客服;进行用户体验调研不再是每月每季度,而是每天都在和用户交流;把产品的“风暴式”营销推广变为潜入式互动,如润物细无声般,一个个产品功能点渗透到和用户的日常运营活动中;营销不再刻意营造“高大上”,类似“龙行世纪”之类的口号就不用了,我们要求直接说大白话。

口碑传播类似动力系统有三个核心,内部称为“口碑的`铁三角”:发动机、加速器和关系链。

1、发动机:产品;

2、加速器:社会化媒体;

3、关系链:用户关系。

社交网络的建立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信息的流动是信任的传递。企业建立的用户关系信任度越高,口碑传播越广。小米的用户关系指导思想就是——和用户做朋友!和用户做朋友这个观念转变,是因为今天不是单纯卖产品的时代,而是卖参与感!

互联网思维核心是口碑为王,口碑的本质是用户思维,就是让用户有参与感。

构建参与感,就是把做产品做服务做品牌做销售的过程开放,让用户参与进来,建立一个可触碰、可拥有,和用户共同成长的品牌!我总结有三个战略和三个战术,内部称为“参与感三三法则”。三个战略: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三个战术: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

小米之所以如此成功就是因为它能满足顾客需求,让顾客觉得这是朋友之间的交流沟通,而不单纯是买卖工作关系,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买家和买家的矛盾,有效解决了用户的投诉和抱怨。

联系到我们自身,我们作为一名云网服务部内勤,服务是我们最基本的日常工作,看完这本书,我觉得以后在工作中也应该把客户当成聊天、谈心的朋友,当有用户投诉发生时,首先我们与用户站在对立面,而是应主动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急用户之所急,真正让用户参与进来,达到与用户双赢的局面。

《参与感》读后感3

在春节放假期前黄总给了我们一个读书学习的任务——读小米的《参与感》。经过两天的时间终于把332页的《参与感》看完。书中的互联网思维“专注、极致、口碑、快”、参与感三三法则:“三个战略———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三个战术————开放参与环节、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深深吸引和启发我。未来将是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时代。我们要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顺应时代的潮流,学习互联网最新知识。读了《参与感》这本书使我认识到小米的成功在于:与用户做朋友,让用户成为粉丝,让粉丝参与产品开发,让粉丝称为专家的所谓参与感。

要达成参与感小米做到了:

1、有极致爆品的产品。

2、有专业的高效的执行团队。

3、有互联网思维的服务。

一、创造极致参与感的产品。

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能培养起具有参与感的粉丝。小米手机,正处于移动互联网代替PC,智能手机一片蓝海,小米推出人人都能用的起的平价机占尽天时地利。虽然现在四处都乱糟糟,但能静下心来以工匠的精神去做一部手机一件家具的企业真的不多,小米这股要把产品做精做透的精气神,值得很多人很多企业学习。小米通过互动论坛,开放产品开发的需求、测试和发布让用户参与其中并提出意见每周改进产品。小米产品的研发强调让用户参与其中的用户模式大于一切工程模式。为了设计一个好的产品小米的团队就是在不断的收集意见,更改、打样测试中。如小米的包装盒在整个团队历时6个月,经过30多版结构的修改,上百次打样做了一万多个样品最终才做成让人称道的工艺和品质的手机包装盒。小米团队研发极致参与感的产品就是在不断的改中,敢于改中创造的。

二、有专业的高效的执行团队。

如果我们拥有足够炫的产品,我们能保证自己就玩的比小米好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在我们看到小米的各种经典营销案例的时候,我们敢拍着胸脯说我们就能比小米玩的转吗?就能想到像“致青春”一样的经典创意吗?另外小米保证线上和线下活动一起进行,不会跟风去开通各种营销渠道或者宣传路径,而是既然开通了某个渠道就本着为粉丝负责的态度,小米的产品经理可以在顾客反馈问题的几分钟之内,迅速召集同事研究案例并回复顾客对应的处理意见,我们就能信誓旦旦的说我们也可以吗?小米的员工不仅仅是手机发烧友,他们还是各种创意点子,各种好玩发烧友,因为他们的第一感官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小米粉丝的反馈,如果没有这样的员工,仅仅靠老板发烧,各种创意也玩转不起来。创业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团队。有好的团队才有好的产品。专业、有丰富的经验、执行能力强的团队就是好的团队。小米的雷总为小米打造了专业的、有高效执行力的团队。并通过与用户的互动不断的激励团队促进团队的成长。

三、有互联网思维走心的服务。

在小米客服要忘掉kpi指标,真正做到的是和用户做朋友,让大家发自内心的去服务好用户。这比一切都重要。用户在哪就到哪做服务,随时在用户周边,甚至不用用户上门,而是主动找用户。小米通过快的服务:快发货、快修、快速解决用户问题,提高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小米提倡非标准化走心的服务,学会讲故事。也就是在整个小米的整个内容运营中,跟用户要用听得懂得话术来沟通互动,随时随地根据场景的不同,采用合适的语言来交流,要投入感情,而且做好用户分享扩散的引导,做到大家融为一体的感觉,另外在传播过程中把产品的制造做成故事和话题,例如界面的好看,一开始小米的界面相对于苹果和安卓是比较难看的,经过长时间的优化,最红变得千姿百态,在产品设计上做到了安卓体系是最出色。小米这种重视人超过重视制度的服务态度让小米品牌深入人心,迅速占领了市场。

小米创造以上三点优势再加上顺势而为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所以小米创造了奇迹。雷军说: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上天。现在的电商人很喜欢引用雷军的这句话,比喻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情,不能本末倒置。刚好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初级阶段,小米应声进入手机领域,这在国产智能手机界应声而起,至今无人能出其右。刚好在三星苹果智能手机高价进入中国,小米致力于打造一款平价智能手机,至此这款智能手机让三星输掉了部分市场占有率。古人云:天时、地利、人和。小米把我了中国智能手机的天时、智能手机中国市场的地利、创造了小米科技企业的人和,所以小米正铸造着辉煌。

《参与感》读后感4

没用过小米手机,一直以来只知道小米手机“一机难求”,想当然的认为小米在走“饥饿营销”。读完吴晓波推荐的《参与感》这本书,才发现我忽视了很多内在性的关联和实质性的状况。

雷军说:“站在台风口,猪也能飞起来”,这就是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就是我们目前的行业大势,那我们怎样才能借得东风好杨帆呢?我觉得小米的“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做爆品,就是产品战略。因一句广告就购买产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产品是基座,它是商业游戏的入场券。按作者的话说“只有专注,你才能做到快,才能做到极致;只有做到极致,才会有好的口碑”。产品线不聚焦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资源太分散容易导致参与感难以展开。目前,“4g”就是我们的“爆品”,就是我们的“发动机”。公司只有紧紧围绕4g发展,凝聚团队力量、集中主要精力、动用主要资源、创新方法和手段,才能打好打赢这场决定公司未来命运和成败的攻坚战。

做粉丝,就是用户战略。“参与感”三个字看起来简单,但要想做好却不容易。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从产品的研发到营销,企业应该始终同用户在一起,让企业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用户来参与,让用户同我们一起思考,一起打闹,一起坚守。“参与感”能扩散的背后是“信任背书”,只有用户成为了朋友,才会去维护你的产品,进而去推荐更多的人来认识你的产品。具体而言,就需要在战术层面上设计好的互动方式,2015春节微信红包的爆火就是一个好互动的例证:微信只提供红包最基础的玩法,让大家不用付出太多学习成本和时间就能玩起来,在玩的过程中,用户自然创造出各种玩法和规矩,这就是频度经济。互动,比传播更重要。愿意和我们互动的,一定是我们最核心的、最忠诚的客户,对这部分人我们不能怠慢。

做自媒体,就是内容战略。大众媒体时代品牌可以没有人格,因为都是单向传播的硬广居多。但是在社会化营销时代,品牌需要人格化,需要有“情怀”。一方面,品牌的语言要注意“说人话”,将高深的技术语言翻译成“人话”讲给用户听,才能从中挖掘到真正对用户有价值的特点,而不是用人家听不懂的牛逼文案,套用一句流行语就是“你若端着,我就无感”。这也就对营销的同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重点产品和技术要非常的熟悉。另一方面,品牌的传播要注意调动一切的渠道:微博、微信是传播渠道,业务可以是渠道,大街小巷的光纤交接箱也可以做为渠道,而互联网的其他入口、触点都是渠道……

总而言之,就是和客户发生联系的所有触点都是媒体阵地。

第五篇:《参与感》读后感

《参与感》读后感

-2019年第一篇读后感

绿树 成长进化论

《参与感》和《从零开始做运营》两本书都在书单之列,原来计划是先《从零开始做运营》再读《参与感》,因为就书名本身而言,《从零开始做运营》更像理论书籍,而《参与感》更像案例分析,选这么一个顺序就是想看看,理论是不是指导了实践。但当两本书它摆在一起时,为了为阅读开一个好头,也许是《<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的标题更吸引人——更具有阅读的趣味性与故事性,就拿起了《参与感》,加之本来生活中也用小米的产品,小米公司及创始人雷军的故事也略有所闻,故一气呵成看完。

《参与感》一书,就书的内容而言,我觉得值得三种人读:

第一,适合想参加谈资的人。

第二,适合从事或想从事宣传、营销、产品的人。

第三,团队领导或者企业领导应该看看,无论是营销技巧或者管理团队,或许有所启发。

全书内容在结构上非常清晰明了,以“参与感”为主题,分别讲了小米公司如何在产品篇、品牌篇、新媒体篇、服务篇、设计篇如何践行参与感“三三法则”的。

什么是参与感?小米创始人雷军在2008年就提出了“专注、极致、口碑、快”的互联网七字诀。专注和极致,是产品目标;快,是行动准则;而口碑,则是整个互联网的核心。

口碑是一种主动式的口口相传,而到新媒体,就是点赞和转发。《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一书讲,为什么大家说“口碑”而不是“眼碑”?“碑”是视觉的,却成为一个符号活在口耳之间。人们常说品牌的“口碑”最重要,重要不是你的品牌好不好,而是你的“口碑”是什么?你的“口碑”的碑文是什么,那就是大家提起你的时候,说的那一句像刻在石头上一样,每个人说都是同一句,50年重复的都是同一句,这才叫口碑。

小米的“口碑”是什么?性价比高。这是我亲身感受到,大家提起小米产品时用得更多的一个词。以前便宜等于没价值感,小米重塑新的价值观,便宜也有价值感,甚至是超值感。

米创始人雷军讲“专注、极致、口碑、快”,其实是小米内部用“专注、极致、快”成就了小米的口碑:信价比高。

非常认同或者说也会坚守的信念有:

产品为中心。公司虽然是服务行业,但如果从产品的角度去看,提供的服务就是我们的产品,而是服务做到标准化更难。

一个企业想拥有好的口碑,好产品就是口碑的发动机,是所有基础的基础。产品品质是1,品牌营销都是它身后的0,没有前者全无意义。

小米口碑“铁三角”

服务业是也一样,你的用户是谁,你解决了用户那些痛点,你解决痛点的这些服务质量(含技术质量)是否稳定可靠,都是服务业需要深耕的。医疗行业,我觉得这方面的耕作空间非常大,现在的医疗体验太差了。想到一次外出参加培训,那位讲师就感叹说:医院外早已万丛山。我心里很为此感到惭愧,但一切都源于这个行业的太安逸了,平静的湖面练不出强悍的水手!有竞争才有整体的进步。

信用飞轮。《参与感》一书里没有提到“信用飞轮”,我是从罗胖跨年演讲借来的。在我看来,“信用飞轮”就是启动“口碑”的发动机。

做企业就是像做人一样,朋友才会真心去为你传播、维护你的口碑,朋友是信任度最强的用户关系。

社交网络的建立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信息的流动是信任的前提。企业建立的用户关系信任度越高,口碑传播越高。

现在,人们之所以讲越来越讲信用是因为数据透明,不讲信用的违约成本会变高,当然是对的,但这是出对于“规则的恐惧而信任”,这种信任可以让系统运营,却不能带来很好的体验。

元旦期间,一伙人约吃饭,本来想去海底捞的,但排队时间太长,最后就近选了一家餐厅。服务员的流程都没有问题,上菜、报菜名……,但小孩正好还没有学会用成人筷子,()我也知道一般餐厅不可能有练习筷,就向服务员索要叉子,服务员一脸不屑不悦地说:“没有没有没有,我们没有这些的哈。”

我真不知道,她为什么一下子要说那么多“没有”,总之感觉她工作中带着一股怨气。

接下来同桌的人“神初刀”:你以为是你在海底捞呀。

都说海底捞你学不会,其实是海底捞的人你学不会。

口碑的本源是产品或者服务,口碑传播的本质是信任背书。信用飞轮的前掉,仍然是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更准确地说,超出期待的产品和服务,所谓好上加好,精益求精,追求无止境。

用户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聪明,因为一句精美的广告词就购买产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团队搭建,一定先招“王”.柳传志说,管理就是“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这个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团队的组建非常重要,小米创业的起点算是非常高了,创始人雷军本来就是互联网的老兵,而且带领金山上市,自己又是IT出身,技术、资源、经验都有着非常深厚的储备,但在早期,招人仍然是他的第一要务。

俗话说擒贼先擒王,同样,招人也应该先找王。这个道理都懂,但是现实中能做到的却很少,很多团队的招聘,都是“俄罗斯套娃”,一级不如一级。

每个人都想找志同道合的团队,而且真正厉害的组织都是志同道合的组成了团队,只有志同道合的团队能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只有这样的团队,才能做到“快、准、狠”.看完《参与感》还有一些感动,人找到志同道合的组织,并且为之奋斗拼搏,所有苦,到最后都化了珍贵的价值。

《参与感》这本书,是作者十年前对雷军的承诺,十年一起拼搏,收获一段历程,兑现一个承诺,很美好!

其实,看完《参与感》在我脑中浮出了看过的两本书:一本是华与华的《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一本是广告大师奥格威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拒绝高大上的假大空,只讲专注问题,解决问题,认真、负责对客户/用户好。《参与感》是2014年8月出版的,《创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是2013年11月出版的,而《一个广告人的自白》是2008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本书原本是作者大卫·奥格威(1911年-1999年)给孩子的礼物,却没想过到成为广告学的经典圭臬之作。

穿过时空的隧道,你会发现那些有效的东西,一直没变,变得只是我们失去对他们的相信与坚持。

我想起了《士兵突击》里面,许三多和他哥二的对话:

许三多说,这些年我学会了两个字:我信。

他二哥说,这些年我也学会了两个字:不信。

敢于坚持,敢于尝试,敢于取舍,不管怎么样,不能原地踏步。

下载《参与感》——黎万强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参与感》——黎万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参与感》读后感:时势造英雄

    时势造英雄——《参与感》读后感我在读完《参与感》这本书后半个月决定开始写这篇读后感,一方面让我对书中内容有更多的理解,另一方面我想通过我,可以让更多人看到这本书,有助于......

    参与感的读后感

    如果不是读书月,如果不是公司的温馨安排,估计我也有年头没拿起书来看了,这也是读的慢以及当我写这篇读后感还没看完的原因。因为我本身就不爱读书。在没读这本书之前我相信大家......

    读后感参与感+产品(合集5篇)

    读《参与感》学习分享 我是小米用户,但我不是发烧友。在客观的前提下,我读了这本书,结合之前的GCS培训和企业文化培训,也有很多感触要和大家分享。 (下面原谅我文案无能,不能提纲......

    巴州万强商贸有限公司简介

    巴州万强商贸有限公司简介 ————加工部巴州万强商贸有限公司生产部总部坐落在库尔勒市,库尔勒市地处欧亚大陆和新疆腹心地带,塔里木盆地东北边缘,是古丝绸之路中道的咽喉之......

    张黎材料

    关于开展“鼓士气、顺民心、树新风”主题教育个人分析自查材料 按照我局统一部署,通过集中学习、自学等活动,进一步明确了开展“鼓士气、顺民心、树新风”主题教育自......

    黎加厚(范文)

    黎加厚:最终改变课堂的技术或许是手机 黎加厚:最终改变课堂的技术或许是手机 小编的话关于技术将如何改变教育,现在有很多的观点和争论。其中争议性最大的一个点,就是手机。孩子......

    万强公司学习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安全生产[五篇范文]

    万强公司学习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安全生产 文 件 精 神 的 做 法 万强公司安全委员会高度重视上级安全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内交发[2014]237号“道路客运安全年活动实施方案”......

    万泉中学“一强三创”工作实施方案

    万泉中学“一强三创”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县委办《关于实施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的意见》(庄发〔2017〕69号)文件精神以及庄浪县教育局党委关于印发《关于在全县教育系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