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黎加厚(范文)
黎加厚:最终改变课堂的技术或许是手机 黎加厚:最终改变课堂的技术或许是手机
小编的话关于技术将如何改变教育,现在有很多的观点和争论。其中争议性最大的一个点,就是手机。孩子们到底该不该带手机进学校?在“玩具”和“学具”各执一端的线条上,手机究竟落在何处?今天我们送出的这篇文章,是在教育技术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两位研究者的对话。他们分别是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教授黎加厚和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王竹立。他们讨论的核心问题,就是小小的手机,将如何影响未来的教育。文章很长,但值得读到最后。对这个问题,您有什么观点?欢迎评论参与讨论。
在阅读之前,请先做个关于学生带手机上学的小调查吧:
【黎加厚】: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教授,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基础教育项目专家组专家,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英特尔®未来教育”中国项目专家组专家, 教育部师范司“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评审专家组专家,教育部-微软“携手助学”中国项目特邀专家,教育部-IBM“基础教育创新教学项目”中国专家组专家,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
【王竹立】: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硕士导师、学术带头人。学医出身,历任中山医科大学实验生理科学教研室主任、中山医科大学教育技术中心主任等职。2005年转入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专职从事教育技术研究与教学工作。被称为“我国富有原创性思考的教育学者”(钟志贤语)
●
手机进课堂,到底行不行
王竹立:黎教授,今年5月10日我写过一篇名为《最终改变课堂的技术或许是手机》的博文。您第一时间就在自己博客上转发了,并且做出了肯定的判断,为什么?说实话,当时我还有些犹豫,因为我只是凭直觉认为,手机进课堂是一个难以阻挡的趋势。我曾经在一个QQ群里听到这样一个消息,某中学因为教师没收学生手机发生激烈冲突,导致严重后果;在网上也看到有教师将学生的手机摔烂或者丢到水里的报道。正是这些现象使我意识到手机和网络对课堂教学的挑战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因此有了这样的感慨。
黎加厚:第一时间看到这篇博文后,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篇移动互联时代课堂教育技术应用发展的重要文章,宣告了中国版“BYOD时代”的到来,应让每一位课堂教学的教师学习参考。所以,我立即转载,并加上了转载按语:“中国移动公司的广告语——移动改变世界,当然也包括移动改变教育,任何人只要看一看自己的四周,几乎人人都在低头看手机。你会感叹:时代真的变了!时间和实践都将证明,王竹立教授的判断和预言将变成学校课堂教学和校园生活的新常态,这是‘互联网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现在,教育工作者需要做的事情,一是深入研究智能手机如何促进高质量有效教学,如何在移动互联环境下进行德育教育;二是开展移动互联时代的教师培训,培养互联网新常态下教师掌握利用手机组织教学的现代教学技能”。在后来的暑假各地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培训班上,我将王竹立教授这篇文章转成二维码,供培训班的教师们用手机扫描、收藏阅读,从而成为骨干教师暑假学习必读教材事实上,国际教育界早就提出鼓励学生自带设备(BYOD)进课堂。著名的《地平线报告》在其2014年基础教育版、2015年基础教育版及2015年高等教育版都提出,学生自带设备进课堂是新兴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大趋势。2015年《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版还强调“一系列报告显示BYOD 已经被全球范围内的学校所接纳。研究显示43%的幼儿园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使用智能手机,73% 的中学教师在课堂活动中使用手机。更多的学校正在围绕学生/家长自带设备建设相关的课程。”今年以来,中央提出了互联网促进各行业发展的战略发展思路,针对教育行业,要实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互联网教育”中高效学习,单靠国家投入,要为每一位学生配置移动互联终端设备是不现实的,国际上通行的鼓励学生和家长自带设备(BYOD)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王竹立:您说得对!我发现对待课堂上看手机的“低头族”,世界各国有不同的做法。在我国,大多数中小学是不允许学生带手机到学校的,尤其不能带进课堂。处理的办法有三种:第一,思想教育,通过班会等形式向学生讲明课堂玩手机影响学习的危害,让学生保证甚至宣誓不把手机带进课堂;第二,在课堂里设置手机“休息袋”,让学生进课室时主动把手机交出来,放进“休息袋”里;第三种就是发现学生玩手机就直接没收。在大学里往往是另一种情形,教师根本不管学生是否玩手机,你玩你的,我讲我的,爱听不听。这种行为的结果就是造成“无效课堂”,浪费彼此的时间。您对此怎么看?
黎加厚:在我国,目前绝大多数中小学禁止学生带手机到学校,尤其是不可以带进课堂,学校领导和教师担心学生使用手机影响学业,带来很多负面作用,这的确是目前学校的现实情况,这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认真分析其中的原因,你会发现,关于“手机进课堂”的问题,其实质是我们的学校教育的理念、教学方式、管理模式等,与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目前各地学校的现状来看,至少会遇到如下问题:第一,教师没有准备好。目前,我们大多数一线教师自己使用手机都仅仅是打电话、收发短消息,不知道如何使用手机APP资源开展教学。试想,教师都不会使用手机开展教学活动,如果学生自带手机,当然只好任其自流,负面作用大显。建议对策:上级教育行政机构和学校组织开展“准备明天应用技术的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特别是针对目前手机普及,迎接学生自带手机进课堂的新常态,教师要掌握课堂上使用手机组织教学的能力,包括如何搜索筛选适合自己学习教学的手机APP资源、如何在BYOD的环境中组织教学活动、如何利用学生自带手机促进高质量学习、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丰富课堂教学策略,改变过去满堂灌的单一讲授模式、如何利用BYOD环境实施基于大数据的循证教学,等等。
第二,学校没有准备好。首先,学校的信息化物质条件没有准备好,尽管前些年,各地在教育部的指导下,投入大量经费,逐步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网络、电子白板等进入课堂,但是,当时只想到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为教师上课准备好了计算机和投影等条件。然而,没有想到,如果全班40~60个学生一起使用自带设备上网,网络带宽和速度就跟不上了。其次是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和人员及其素质跟不上,一旦设备和网络等出现故障,互联网教育就遇到技术障碍和考验。其次,是学校和班级的管理没有准备好,如何在移动互联时代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手机进课堂后的德育教育问题,等等。这是学校和教师过去从未遇到的问题。最后,学校还没有来得及为教学部门、教师、学生和家长制定一套在课堂上应用使用移动设备的指导策略和相关规定。建议对策:上级教育行政机构和学校组织开展“校长互联网与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班,鼓励基层学校探索试点解决上述问题,学校加强信息技术人员和教师配置,提高有关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和更新学校的网络(WiFi)设备,加强移动互联时代德育教学研究,构建手机进课堂的校园文化和管理体系等。第三,与教育相关的社会机构和家长没有准备好。这包括政府、教育局、社会各界对互联网教育的认识,家长对学生自带设备的认识,出版社对教材的设计,社会互联网企业和组织对教育资源建设的支持等。建议对策:加强宣传,正面引导,积极推进,鼓励学校与社会合作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等,逐步让家长和上级主管部门看到BYOD给教育教学带来的正面影响和变革教育的作用。目前,越来越多的地区的学校和教师大规模地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学习设计开发微课视频、学习单、掌握翻转课堂教学法,等等。试想,如果学生没有自己可以联网使用信息化资源的设备,教师们的这些努力不都白费了?我们认为,如果一所学校或禁止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设备),那么,这所学校就无法进入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解决学校教育中的BYOD(学生自带设备)问题,是互联网教育的第一问题。
王竹立:我们先后引进了多媒体技术、电子书包、电子白板、电子投票器、数字化教学平台等一系列技术和产品,最近一些学校还引进了3D打印机等最新设备,但似乎效果不尽人意。虽然多媒体技术和数字化教学平台得到普及,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未发生根本改变。我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些技术和设备都价格不菲,需要学校专门购置,而对于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拥有的手机,学校和教师却视为洪水猛兽,拒绝学生带入学校和课堂。还有,学校可以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精力去建校园网和开发自己的教学资源,却将互联网拒之门外。有的学校宁可关闭已经开通的网络接口,也不容许学生在校内上网。而网络最大的优势就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舍弃了这些,岂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您对此怎么看?
黎加厚:您刚才谈到的学校可以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精力去建校园网和开发自己的教学资源,却将互联网拒之门外,这是一个思维定势,一方面是小农经济的思维方式,认为教学资源要放在自己的硬盘上才是属于自己的,才保险,而不是互联网思维,使用云计算来存储和使用资源。当然,这里有一个信息安全问题,如果你的教学资源涉密,当然要根据保密要求,要与互联网物理隔离。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有与时俱进的变化思维。上个世纪,大多数人都买不起计算机,学校需要建设机房,为学生提供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设备条件。现在情况变化了,富裕起来的中国家庭大多数都可以为孩子买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等。(注:对于贫困地区和家庭的学生,学校可以通过公共机房、图书馆借用的方式解决教育均衡问题。)我看到,许多高校的计算中心,过去学生排队上机,现在门可雀罗,计算机都蒙上一层厚厚的灰尘。因此,建议学校和各地电教装备机构调整硬件投资思路,不再建设机房,而是建设好学校网络环境,特别是重点搞好支持学生BYOD的WiFi环境,尽量不要发生全班学生一上网就断的情况。同样,软件资源和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海量资源,这个道理,是大家都懂的。
●
智能手机对课堂的挑战,实质碎片式学习对系统化学习的挑战
王竹立:我觉得教师们之所以害怕手机和互联网,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手机和网络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造成巨大的冲击。网络对学生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以至于学生不愿意再听自己讲课;网络带来的知识与信息是如此的丰富多元,以至于课堂不再像从前那样容易被“掌控”。教师们面对互联网这个庞然大物,不知如何是好。以前引进多媒体技术、电子书包、电子白板、电子投票器、甚至3D打印机,都容易掌控,这些技术产品都可以用来为教师的教学服务,教师需要做出的改变不是太大,顶多要花一些时间学习这些技术。但手机和网络一旦进来,课堂就可能出现“失控”,而教师们还不知道如何应对这种失控的局面。
黎加厚:教师应对这种“失控”的局面,解决课堂上“低头族”问题,其实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自己应用信息技术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丰富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班级文化建设,班级公约等纪律方式来加强管理。更为重要的是,倡导学生自我管理、积极向上,充分利用BYOD促进学习。同时,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时,学校管理层可参考前面我们所分析的教师没有准备好的部分。
王竹立:学校和教师还担心的一个问题是,网络学习带来的碎片化。传统的教学都是按照学科和专业的知识体系,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进行的,教师们希望学生继承前人留下来的完整体系,希望学生学到的是完整的、系统化的知识。问题是,今天的知识与学习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信息与知识呈爆炸性增长,知识的更新速度大大加快,很多知识已经过时,传统的知识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知识被切割成碎片,学科和专业被不断重组、融合。正如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创始人乔治西蒙斯所说:“今天的知识不再是静态的层级和结构,而是动态的网络与生态。知识像河流在网络中流动”。但我们的教师对这一点显然普遍认识不足,还希望用原来那种方式来进行教与学,却不知自己早已落到了时代的后面。
黎加厚:手机进课堂,不仅仅是“碎片化”学习的问题,而是对现存的教育教学体系的一次颠覆性变革。智能手机是21世纪人类科技史上一个伟大的创新,不仅把计算机小型化到可以让人们随身携带,而且与移动互联网结合、与GPS结合、与照相机结合、与越来越多的传感器结合,成为智能化的个人学习终端。手机给人类历史带来的变革,无论你怎么想象都不会过分。想一想,当亿万人民都在使用智能手机的时候,每个人手中的手机已经成为人与机器的接口,人脑与众脑的接口。对教育而言,手机已经成为学生课堂内外的接口,学校与社会、自然和世界的接口,这将会对整个教育的变革和进化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手机能够引领教材的变革。最近,我为你的新作《你没有听过的创新思维课》写序言,使用H5创作平台“易企秀”设计适合读者手机阅读的序言。读者可以扫描序言的二维码,进入美丽的大海沙滩,阅读诗歌,浏览视频,聆听动人的音乐,感受到手机成为新型教材的“阅读器”。如果图书出版社拥有竹立教授为超星公司制作的《你没有听过的创新思维课》的视频版权,那么在书的每一章节,读者就可以用手机扫描书上印刷的二维码,立刻可以看到微课视频,聆听教授面对面讲授创新思维课程。还可以扫描二维码进入“云课堂”,自定学习计划,使用“印象笔记”APP记录学习思考的灵感,看到自己学习历程的知识树,并完成与“问卷星”关联的每一章节后面的练习题目和作业(指导教师可以通过问卷星管理后台,掌握所有学生的学习大数据),获得系统评测的数字徽章。而且,还能够参与学习社区的社会化学习,向在线专家论坛求教,与同伴交流分享创新思维,共同使用“百度脑图”APP,描绘创新思维的思维导图。同时,云课堂的学习管理系统(LMS)对学习行为的回波效应(Washback effect),还可以让书中的内容和微课视频持续地激发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动机。这就是一个“互联网教材”典型的范例,学生使用自带手机体验互联网的学习方式,即多媒体-APP-互联网的海量资源相结合的立体教材。
《你没有听过的创新思维课》序言
王竹立:很多人把碎片化视为一种缺陷,认为碎片式学习毫无意义,只能带来零散的知识,而零散的知识无法发挥作用。殊不知,碎片化知识也有有利的一面,就是能更方便地重组、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更容易导致知识的创新。传统的学科体系是为了研究与教学的方便而人为划分的,往往与真实问题有所差距。学校教育往往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条条框框,因而毕业后他们就会按照那些条条框框的知识去处理现实问题,然而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与书本对应的情况与问题。之前,在我学医的时候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实习时我们按照课堂和教科书所讲的内容去诊断病人,导致经常出错,这时老师告诉我们,病人不是“照书生病”的。的确,从书本知识到真实问题解决,往往要经过一个很长的迁移过程。当转行到教育技术之后,我采用的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学习方法,遇到什么问题需要解决,我就先从网络搜索开始学习,像蜘蛛织网一样,围绕问题解决一圈圈地向外扩散,需要学什么就学什么,不一定拘泥于按照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学习,更多的是采用碎片式的学习方式,把所有的碎片根据问题解决的需要整合在一起,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我发现这样的学习效率更高、结构更合理,更利于问题的解决与知识的创新。
黎加厚:可以这样说,手机学习除了带来的学习方式变革,更重要的是学习者知识建构模式的转型,从个体学习,变成社会化学习。过去传统的教学活动,学生是个体式的学习;当手机进入课堂,教师的教学策略从过去的大班统一进度的教学,转向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小组协作学习、移动学习、泛在学习。智能手机作为知识传播和学习的媒体工具、思维工具、知识管理工具,给学生带来了新的学习方式和影响。例如,当每一位学生都拥有自己的学习终端时,学习将发生根本性变化:①知识来源极大丰富,更加多元化,无限地扩大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②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边界消失,课堂内外的边界消失,学习的时间、空间、内容、渠道等边界消失,与不同人的合作学习成为可能。③基于大数据的实时反馈、互动参与、自适应学习等均成为可能。④互联网思维、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成为学习的新方式,诸如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协作性、互动性、去中心、同伴互教、迭代性等成为学习活动新常态。
●手机进课堂将颠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王竹立:手机进课堂,对课堂会有哪些正面影响呢?我认为可以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课堂会更加开放。手机和网络会带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资源、更新的信息与知识、多元的视角与观点,教学不可能再一成不变,内容也不可能局限于书本与大纲,应试教育将变得不合时宜和难以接受。教学过程不再能像从前那样严格遵循事先预设的流程,而必须有一定程度的灵活性。第二,课堂会更加民主。由于很多知识与信息可以从网络获取,教师不再是绝对的权威,师生的地位更趋平等。课堂上将出现更多的讨论与协商。第三,更有利于教学相长。网络时代信息爆炸,知识获取渠道很多,学生作为信息时代的原住民,在某些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有可能超过教师。如果采取适当的策略,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获得的信息与知识,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第四,更有利于学科融合。2014年4月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介绍了重庆市谢家湾小学进行的课程整合改革试验,该校将原来的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思想品德、美术、微机、艺术等10多门课程,整合成阅读与生活、数学与实践、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审美、运动与健康5类综合性课程,这代表了未来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即未来学校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应是:突破教材大纲、连通课堂网络、消弭学科边界、实现个性目标、培养创新人才。
黎加厚:我十分赞同王竹立教授对手机进课堂的分析,这确实是一场触及整个教育形态变革的历史事件。在这场历史巨变中,学生将逐步成为课堂的中心,而教师的角色将会逐步演变成辅助学生学习的教练,教师将从现在课堂的中心地位,退出课堂中心、资源中心、教学信息中心、教学任务中心、问题来源中心。这不是否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领导者、管理者作用,而是教师现在的大量的传递式、讲授式教学,将会被互联网替代,教师将转向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即信息化教学系统设计、创建学习环境、组织学生活动、当好教练和导师。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现在面临的这场教育变革,不仅仅是因为技术的进步,而是整个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中国梦的实现,创新引领世界,教育的理念、体制、学习科学的发展等诸多因素的集合所带来的整体变革。当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认识到这种历史发展的潮流趋势,则能够主动从禁止BYOD到鼓励BYOD,主动学习提高自己,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前面讨论关于手机进课堂的争论将成为历史进程中的一段序曲。而具体做法,则需要从领导转变观念开始,鼓励个别先行学校和教师实验、探索、总结推广经验,逐步让教师、家长转变观念,使BYOD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
王竹立:在我的课堂是欢迎学生带手机和用网络的。课堂上,我做了很多尝试,现在也还在摸索。我的体会是,假如允许学生带手机来上课,教师必须做出以下改变:第一,教师不能照本宣科,不能满堂灌。必须提高讲课水平和教学艺术,靠教师讲课的内容和魅力来吸引学生,而不是靠硬性规定禁止学生。第二,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不仅动手、动嘴,更主要的是要动脑。可以采用提问、讨论、协作、探究、练习、操作等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教学过程,使他们没时间在课堂上玩手机。第三,要让学生“用”起来。用手机查资料、用手机看微课、用手机做练习、用手机参与课堂交流与互动。在课堂上用手机学习与交流,而不是娱乐、游戏。做到上述三点,手机将不再是课堂上打不退的“第三者”,不再是教师的“情敌”,而是教师的“帮手”,学生的“朋友”。
黎加厚:王竹立教授在中山大学的课堂教学实践是一个优秀的榜样,如何从教师培训,教师专业化提升着手,化解手机进课堂的难题,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启迪。而具体到每一所学校及每一位教师,我们还需要转变教师培训模式,鼓励开展教育科研探索“互联网教育”的道路,逐步推广课堂上使用手机提高教育质量的创新做法。王竹立:对于允许手机进课堂一事,不会那么容易就被大家接受。暑假期间我到很多地方讲这个问题,遇到的反映是不一样的,有赞同也有反对,这很正常。我自己也还在持续观察,对任何可能性保持开放态度。马云说,有些人对新事物,一是看不见,二是看不起,三是看不懂,四是来不及。我想说的是对于新事物,我们一要看得准,二要看得透,三要看得远,四要抢在前。我们的预测到底准不准,还是让时间来检验吧。黎加厚:2015年7月1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务院文件强调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鼓励互联网企业与社会教育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提供网络化教育服务。鼓励学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我还注意到,美国教育部早在2010年发布的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变革美国教育:技术推动学习》(Transforming American Education:Learning Powered by Technology)用一张学习模型图说明了学生通过自己的终端设备与学习资源连接的整体设计:2015年9月2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以信息技术为纽带进一步加强教学和管理,行政部门和教育机构,教师、学生和教育系统之间的联结和互动。强调注重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与学科教学培训的紧密结合,促进师生信息素养全面提升。如果每一个学生没有自己的信息终端设备,教育信息化的这些举措都无从谈起。实现互联网教育,要从学生BYOD开始。建议学校和基层教育主管部门在设计和规划十三五“互联网教育”时,采取的具体策略和行动序列,可以:1从教师的互联网
教育培训入手2启动小范围的BYOD实验班级3开展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课程教材教法研究4配套校园网的WiFi覆盖建设5逐步形成BYOD相关班规公约和学校制度6让家长和社会逐步看到BYOD和互联网教育带给学生的益处7逐渐普及BYOD„„学校鼓励学生自带手机进课堂,需要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作为基础。因此,按照国务院文件的要求,积极鼓励互联网企业与社会教育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提供网络化教育服务。鼓励学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将成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鼓励学生BYOD,加上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教师正确地组织教学,在互联网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我相信,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一样,最终改变课堂的技术或许是手机(平板电脑)。
第二篇:黎加厚教授ppt演讲稿
21世纪的世界语:
黎加厚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上海)
今天,你去问问周围的人们,你会用PPT吗?对这样的问题可能人们都不屑一顾,现在都啥年代了,谁还不会PPT呢?似乎现在谁不知道PPT,就好像清朝时代的人没见过计算机一样。
世界著名的幻灯片共享网站(http:///)上面的一份资料介绍说,目前世界上,每天至少有3亿人在看PowerPoint(以下简称PPT)。我们无需追究这个说法的数据是否准确,至少我们可以看到在我们的周围,PPT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和交流的重要的信息技术工具。从顶尖级国际学术会议,到基层中小学校的课堂教学;从决定上千万元投资项目的论证报告,到决定命运的5分钟求职演说PPT,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PPT是否设计精彩,已经影响到讲演者和听众的学习、工作、事业与人生。
美国社会科学家Rich Moran指出,PPT是21世纪新的世界语,比尔.盖茨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他创造了人类社会交流的世界语PPT。
过去,我上课或者作报告都要使用PPT,但是,一般都只使用了PPT的“打开文件、打字、设置属性、保存、播放演示”等几种初步的功能。自从今年知道了全球最大的幻灯片共享网站,我才发现,其实我和许多老师一样,不会做PPT。
PPT的设计和讲演效果将会直接影响到讲演者的教学效果,怎样才能够设计出高质量的教学PPT? 下面是我总结出的七项基本原则:
一、整体设计
在教学活动中,PPT是讲演者和听众之间传递思想和信息的媒体工具,一堂课是否精彩,关键是讲演者而不是工具,不能本末倒置,把PPT的设计看得比内容和受众更重要。讲演者设计教学,首先要关注你的听众,关注你的讲演内容,然后根据教学的需要,根据教学情境的实际需要,灵活地设计和使用PPT,目的是利用PPT来促进和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PPT可实现两个功能,第一个功能是作为一种可视化的辅助工具,以支持讲演者的讲授;第二个功能是PPT作为独立存在的媒体或读物,传递讲演者的思想或教学信息,供学习者阅读学习。一般的教学活动中,讲演者使用PPT是以第一种功能为主。
常见误区:许多讲演者仅仅把PPT当作发言稿来撰写,使用PPT替代发言稿,没有充分发挥PPT在报告讲授过程中的视觉辅助作用。这导致听众往往努
力去阅读屏幕PPT上面的文字发言稿,干扰和分散了听众对讲演者本人发言的注意。
设计原则:
讲演者整体设计自己的讲授,注意充分发挥PPT在讲演过程中的辅助作用,避免用PPT替代发言稿的做法。在讲演中注意发挥PPT的以下辅助特点:
辅助提示作用,PPT帮助讲演者组织思路,引导讲授线索,突出讲解重点,保障演讲有序进行;
提供直观视觉感受和体验,利用PPT将真实世界的图像展示在受众之前,将抽象的或默会的理念转化成可视化图像给听众;
丰富讲述事实和内容,利用PPT作为多媒体平台,组织丰富的视觉听觉材料,讲述丰富动人的故事,或者列举大量的实证资料;
发挥分析论证作用,在学术性或专项论证会议的报告中,讲演者为了分析某事物或项目的运作系统,或内部关系,或发展趋势,利用PPT提供分析的图表和充足的资料;
激发情绪和气氛,通过色彩、动画、音乐等元素的运用,使受众与讲演者之间产生情感互动,煽动情绪高潮,制造课堂或会场的气氛。
二、简洁即美
PowerPoint的英文原意是“重点”、“要点”的意思,就是利用计算机和投影仪将你的发言重点、以及相关的辅助资料呈现在屏幕上,让听众能够看到你的发言要点。PPT只是辅助你的讲话,而不是替代你的发言。所以,PPT的设计要简洁、突出重点、观众能够清楚阅览。
常见误区:讲演者在PPT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或者字体的颜色与背景的颜色混为一体,或者塞满了各种图表与曲线,课堂上的听众看起来十分费力;有时候讲演者看着屏幕读PPT讲稿,讲课变成了照本宣科,让人昏昏入睡„„
设计原则:
每一张幻灯片突出一个主题;
只写发言要点,将发言要点精炼出关键词,不要把PPT当成Word文件,幻灯片上只出现关键性的词语或短句,而不是你要说的每句话。如果把你要说的每句话都写上,那就不需要你讲了,因为受众扫视屏幕文字的速度比你大声照读文字的速度快得多。
应该尽量字少图多,详细的内容可以写在备注里面,或者另外使用word文稿提供辅助学习的讲义和阅读资料;
字资料放在PPT的备注中,一方面可以作为发言者讲话的提示,另一方面可以制作阅读材料提供给听众学习。听众在课后可能需要复习资料,没有到现场的人没准也想了解相关的内容,带有备注的PPT就像简易讲义一样非常有用。
三、换位思考
不要习惯于仅仅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PPT,要知道PPT是给听众看的,听众就是上帝,你的PPT永远是为听众服务的,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一定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要换位从听众的角度思考如何设计PPT。
常见误区:讲演者在自己的计算机屏幕上面设计PPT,无论字体大小、色彩、图片细节都看的十分清楚,但是到了会场,投影器将PPT射到墙上或屏幕上,坐在后面的听众却感觉是一头雾水。要记住,听众不是坐在办公桌边看你的PPT。
设计原则:
幻灯片上面的字体要大,保证坐在最后一排的听众都能够看清楚屏幕上面的最小的字体;
字体和屏幕背景的色彩要对比反差鲜明,如白底黑字、蓝底白字,你可以留意一下高速公路上的路标是如何设计的,怎样才能够保证汽车驾驶员在高速行驶的远处都能够看清楚标牌上面的文字;
每一页幻灯片上面的文字不要超过5行,最好三行以下,字体大小和文字的行数究竟多少合适,文字与背景的反差是否清晰,你利用一次上课的机会,坐到会场的最后一排看看,再到会场左右两边看看,心里就有数了。设计幻灯片时,一定要照顾到后排和左右两边的同学是否能够清晰的看到PPT的内容。
四、结构一致性
学习与教学是一个由浅入深、前后衔接、循序渐进的过程,配合讲演的PPT也应当是突出讲演主题、清晰表达讲演内容,辅助学习者认知,逻辑层次得当,只有当无关的材料(词语、画面和声音)被排除而不是被包括时,听众学得更好。
常见误区:讲演者在PPT上面堆积过多的内容元素(文字、图片、色彩、动画等等),干扰了听众对主题的注意和记忆;屏幕版式排列杂乱,前后幻灯片之间的内容联系缺乏逻辑顺序,使听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设计原则:
整体设计PPT的内容分布排列,报告与发言要有清晰、简明的逻辑主线,可以采用“递进”或“并列”两类逻辑关系组织内容;
整套幻灯片的格式应该一致,包括颜色、字体、背景等。要清晰地表达出讲话论点的层次性,通过PPT每页的不同层次的“标题”,包括字体逐层变小、逐层缩进;同级的字体和大小、颜色一致,让观众一目了然整个PPT的逻辑关系。(但最好不要超过3层纵深)。
注意设计好开头和结尾的幻灯片,因为人们对一场报告的开头和结尾记忆最深,开头要设计醒目的标题和署名,告诉观众你是谁,你准备谈什么内容;每个章节之间的过渡,可以插入一个空白幻灯片或章节标题幻灯片,给听众一个段落感;结束的幻灯片最好有一张结论性的幻灯片,让听众回顾总结报告的主要精髓,也是你希望他们离开会场时能记住的信息,最后一张幻灯片要有讲演者或制作单位的署名和联系方法,给听众留下一个完整的印象。
设计幻灯片演示的顺序最好是顺序播放,切忌幻灯片来回倒腾,使讲演者自己和听众都容易陷入混乱。
五、可视化思维与表达
与人们常常使用的文字和语言来表达思想不同,可视化是指将讲演者的思想主要通过可以看到的图片、图形的方式传播。由于PPT主要用于教学和会议等场合,至少有二个原因特别需要注意可视化思维与表达:
首先是时间原因,在讲演过程中,PPT是由讲演者操控,配合讲演的进行而翻页,观众无法自己控制阅读PPT的时间,所以,观众看PPT时,不像阅览word可以自己细细品味和反复浏览与思考。可视化图像传播的优点是,人看文字是线性阅读,并同时将抽象的文字符号在自己的头脑中转换为意义理解,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人看图像是瞬间完成并同时转换为意义理解,阅读理解图像的速度比文字快。同时,这也是报告会和课堂教学的特点的环境的要求,没有时间让观众细细阅读屏幕上面的大量文字,只需要在第一瞬间给观众一个大致的印象即可。因此,要求讲演者把自己大段的文字或丰富的思想转换为可视化图片表达,PPT不需要象写word一样面面俱到。
其次,可视化图像能够更好地传递复杂的信息,能够恰当地辅助讲演者的发言,不会重复讲演者的语言。有人说,一幅图胜过一千句话,图像所传递的信息量大于抽象的文字和语言符号。可视化图像与文字、语言、讲演者的体态表情等元素互相配合,共同传递复杂的思想和信息,效果会比仅仅使用文字更好。
常见误区:讲演者把PPT当成word使用,或者干脆从word文件中把相关段落复制到PPT中,在报告会场上,要么是讲演者的语速远远落后于听众看完屏幕上面文字的速度,要么是观众在会场上根本无法细读PPT上面的文字段落。
设计原则:
整体设计PPT时,充分考虑到整个讲演稿的可视化设计,从讲演主线-分层讲述-最后总结,恰当地设计和安排可视化思维和表达的结构;
将讲演的思想要点,采用可视化的图形表达,将主要的文字段落抽象归纳出关键词,使用关键词标注可视化图形;
利用PPT的【自选图形】、【绘图】工具、【插入组织结构图】或Windows的【附件/画图】工具来设计可视化图形,Office2007的PPT中的【SmartArt】工具可以设计出令人眼睛一亮的立体彩色示意图形;
给PPT加上可视化表达,还可以采用简笔画,图形组织法,概念图,示意图、照片等方法;借助可视化思维工具软件设计幻灯片,如Inspiration、MindManager。
六、设计印象深刻的PPT
设计制作很差的PPT会干扰你的精彩报告,降低讲演者的讲授效果;反之,精彩的PPT让观众难忘你的报告,甚至会不胫而走,被人们辗转拷贝传播流传,极大地拓展你的传播效果。
常见误区:大多数人设计使用PPT,选用标准的模板,以文字表达为主,人们在各种场合看到的PPT千人一面,没有特色,不能够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教学效果平平。
设计原则:
文字的创意,一位日本工程师高桥发明被称为“高桥法”的PPT设计方法,用极端简单的方法呈现文字,每一页PPT之不超过10个文字,采用极大的字体凸显在屏幕中央。高桥认为,采用几个特大字突出报告关键词,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让人难忘。如图所示。()
图片的艺术设计与创感,众多讲演者的实践经验表明,PPT用图片来进行演讲能够达到比单纯文字更好的沟通效果,也能够产生更大的视觉冲击力,因为没有一个观众能够记住你在PPT上面的那些数据及文字。你可以选择那些动人的照片、漫画、风光,最好能够配合主题准备一些特写照片,配上简练的文字,可以达到极佳的视觉效果。
记住一些搜索图片的网址,分享全球优秀的图片,并根据自己当前的讲演,修改和再设计图片。
百度图片:
第三篇:黎加厚教授关于微课程设计给教师的17条建议
黎加厚教授关于微课程设计给教师的17条建议
关于微课程设计给教师的17条建议:
1.时刻谨记您的微课程用户是学生。
2.一个微课程只说一个知识点。
3.尽量控制在10分钟以内。
4.不要轻易跳过教学步骤,即使很简单,很容易的内容。
5.要给学生提供提示性信息(例如:用颜色线标识,屏幕侧边列出关键词,用符号图形标注等)。
6.微课程是整个教学组织中的一个环节,要与其它教学活动环境配合,记住:在微课程中适当位置设置暂停,或者后续活动的提示,便于学生浏览微课程时转入相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单统一调度下学习微课程。
7.微课程应有恰当的提问,问题的设计要恰当安排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核心问题,灵活使用多样化的提问策略促进学生思考。
8.每一个微课程结束时要有一个简短的总结,概括要点,帮助学习者梳理思路,强调重点和难点。
9.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要说清楚是什么,还要说清楚不是什么, 让学生明确基本概念和原理;对于关键技能的教学,要清楚地说明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
10.用字幕方式补充微课程不容易说清楚的部分,注意:只须呈现关键词语,不必像电视剧一样将所有的台词都打出字幕,这会增加学生的阅读认知负荷。
11.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例如,要根据学习单的指导来看视频,看完视频以后要回到学习单来讨论、练习),要告诉学生使用微课程的技巧,(例如,遇到没有听懂的地方可以暂停重听)。
12.在学习单上将微课程和相关的资源与活动超链接起来,方便学生在学习单的统一调度下跳转学习。
13.一门课程开始的时候,要清楚地介绍这个课程的评价方法和考试方式,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学习。
14.开始时,要介绍主讲老师本人的情况,让学生了解教师。
15.注意研究借鉴可汗在讲与你的类似课程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16.留心学习其他领域的设计经验,注意借鉴、模仿与创造,例如,从电影、电视、广告等大众媒体中找到可以借鉴的创意。
17.有关微课程制作的操作技术细节(很多时候,细节往往影响了微课程的使用效果):鼠标不要在屏幕上乱晃。
字体和背景的颜色要搭配好。
讲解课程时,鼠标在屏幕上的速度不要太快。
画面要简洁,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图标、背景、教师人头像等,都要删除。
录制视频的环境要安静、不要有噪音。
第四篇:【专家说】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浅谈“速课网”的应用
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浅谈“速课网”的应用
前言:2018年5月26日,91速课创始人邓方芳及其骨干团队有幸拜访了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并与黎加厚教授及其它专家进行了一番深刻的洽谈。
黎加厚,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技术硕士点学科领头人。主要研究领域教育技术理论,信息技术教育,教师教育信息化。至今共发表论文136篇,其中本专业最权威核心期刊《中国电化教育》和《电化教育研究》论文45篇。主编和参编著作20多部,其中主编10多部。曾获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优秀教材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指导教师奖。
一直以来,黎加厚教授聚焦教育信息化,致力于新媒体、新技术、新理论、新理念引入常态化教学。他深入教学一线、身体力行、亲自示范、无私分享,堪称国内教育技术的引领者、实干家和示范者。
拜访当天,黎加厚教授正和中山大学王竹立教授等几位专家在共同探讨如何开设一门创造性学习在线开放课程,讲述新构建主义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同时对创造性学习作出了新的阐述。
创造性学习是创造性教育的一种形式,它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倡导学会学习,重视学习策略,打破传统教条式的授课方式,让学生自我发现。黎加厚教授认为,学习即创新!为创新而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对学习的创新。
把创造性学习与具体的专业和领域相结合,落实到现实中,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一、创造性学习课程能带给学习者什么具体的收获?
91速课创始人邓方芳认为,现在大家对智能时代人们到底应该如何学习充满了焦虑,创造性学习课程可以舒缓大家的这种焦虑,有可能使这个问题变得明晰起来。如果可以结合一些具体问题展开交流与分享,或许在合作交流中会产生一些创新成果。
在创造性学习过程中,老师的作用是帮助学习者找到解决未知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而不是像继承性学习中那样让学生掌握已知问题的正确答案。
二、开设新型的在线开放课程应该由哪些合适的平台来支撑?
洽谈中,黎加厚教授向大家举荐了91速课。黎加厚教授认为,教育信息化时代,学生缺乏创造性学习。再多的微课、速课,学生看不到。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可能群体创新,他不可能记录他的学习过程。因此,需要把创造性学习付诸实践,而开设创造性学习在线开放课程需要一个合适的平台来支撑,这个平台就是——91速课。
91速课是基于微信的移动教学应用工具平台,通过手机微信即可实现移动资源的建设,并且为PPT配上语音,开班开课,课件发布、课堂签到、管理等功能,可以承担创造性学习的课程教学形式。黎加厚教授在评价91速课时说:“对比蓝墨云班、云课堂、慕课,91速课有三大亮点:极简教育技术、微信生态园、知识付费。”
什么是“极简教育技术”?
在黎加厚教授看来,“极简教育技术”是指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倡导师生使用方便、实用,易学、易用、能够有效提高工作学习效率的技术,其具有三大特点:
1.掌握简便:易学、易用、方便、省时;
2.解决问题:实用,有效,能够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3.提高效率:减轻工作强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91速课是基于微信开发,不需要另外安装APP,以教师最常用的PPT为基本呈现方式的移动学习的平台,技术门槛低,基本上一看就会操作,这是建立在微信生态园的极简教育技术。91速课突破了传统班级教学模式,可以面向社会大众进行慕课式的开放教学,同时兼有班级管理的一些基本功能。
91速课以移动教学为主线,在改变传统知识传播方式的同时,提供知识付费变现,撬动了所有人的最原始的动力,对整个教育信息化产生强大的力量。91速课的教育信息化从政策层面、理论层面直到人的生存层面来激发用户的原动力。黎加厚教授如是说。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移动教学平台,91速课为师生提供多样、个性的教与学支持,构建开放“知识体系、微信学堂”为教师提供教育服务供给新机制,以打造一种全新的交互式教与学的体验,帮助老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教研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帮助学习者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习品质与学习自信心。
第五篇: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人民观点)--创造一个更好的中国之二 本报评论部 《 人民日报 》(2014年01月06日
05 版)
主流文化的建设者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伤感于“吾道衰也”,也不能以和大众文化划清界限来标榜自我,而应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
新技术当真是最伟大的“改变者”。如果以山峰为喻,从山脚的村歌社鼓,到山巅的阳春白雪,不同层次、不同人群、不同类型文化构成的群落,拼贴出文化中国的四季春秋。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文化的层峦叠嶂架起了高速索道,不必费力攀爬,便可悠游其间、览尽风光。
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既有痛心质问“传统文化怎么了”,也有娓娓道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美国”;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脑残体”......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也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实体书店和报刊亭逐渐凋零,城市正在失去文化之肺;地铁上的“低头一族”,看的不是书报而是手机......商业和消费主义冲刷之下的大众审美河床,最低水位正在下降,有些地方甚至裸露出干涸的河底。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甚至有人说,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尼采曾对报纸的出现怒不可遏,认为这意味着忙乱、廉价的“短暂之物”取代了“永恒之物”。海德格尔以哲人姿态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还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是一针见血:相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吗?
这样的感叹固然有其价值,但放宽视野却会发现,从印刷术的普及,到声光电的传播,再到信息技术的兴起,任何一次传媒工具的重大变革,都会带来文化话语权的转移。新中国“17年文学时期”全国仅发表长篇小说200部左右,谁又能想到如今某一文学网站号称有123万个作者,其中很多以每天1万至3万字的速度写作?正是报纸、影像、网络等技术手段的普及,让人类的文化空间拓展了而不是枯萎了,让知识和文化更能服务大众而不是被一小群精英所垄断。
哲人的忧思,倒是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历史的惯例: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看看我们的互联网,微博是近6亿网友鼎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无数中产白领激情互动的文化领地。有人做过统计,在当代中国,活跃在网上的知识分子只是知识界的表层,更庞大的群体基本不在网上发声,比例甚至低于领导干部。在抱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表浅化的同时,谁愿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智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席卷天下的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源远流长,乃是取决于“最低水位”,谁来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正如学者所说,当代中国正在“共时性”地经历着传统、现代与后现代。对于有数千年文化的中国来说,信息化和技术时代带给我们的冲击更为猛烈,产生的问题也更加复杂。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反映在文化领域,将使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注定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对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主流文化的建设者固然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伤感于“吾道衰也”,也不能闭关自守、以和大众文化划清界限来标榜自我,但更应该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一代代士人无不“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理应是当代文化人的历史使命。
古人云,“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条件如何升级,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 [嘉宾访谈]:1月10日9时,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任、高级编辑吴焰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微'时代,党报评论如何更好存在”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欢迎参与。[19:32] * [吴焰]:主持人好,网友好,很高兴新年开始的时候与网友在线交流,主持人说希望我多讲评论幕后的故事,分享做论的甘苦,今天我就做一个讲故事的人,和大家回顾2013年评论部重点文章的台前幕后,也让大家对我们多一点熟悉和了解。[08:47] * [主持人]:前几天,有一篇署名本报评论部的文章《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网友们热议很多,也给予了好评,这篇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08:50] * [吴焰]:谢谢网友们的肯定,这篇文章,是新年起我们推出的系列评论“创造一个更好的中国”中的第二篇。第一篇是《2014,我们如何存在?》,后面还有两篇。分别从教育开拓和时代气质来讲。前两篇文章的转载率和转发量都很高,引发了许多热议。我也注意到了很多留言,认为文章不仅文字美、文化味浓,更重要的是其中表达的观点--“新技术是最伟大的”改变者“,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认为充满了时代感,体现了一种大气的文化态度和宽阔视野。
关于此文出台的过程,我这里提供一段很生动的描述。描述者是评论部主任卢新宁,她在部门的微信群里这样记录道:
“大家讨论商量的结果,改成对文化治国理政的俯瞰与进发。题目改成了聚焦文化土层的加厚、思考教育的开拓精神荒野、讨论价值的标注时代气质。'文化土层'理所当然地交给了评论部读书最多的白博士,'精神荒野'托付给洪钟大吕的勇哥,'时代气质'这篇归属了爱憎分明的范老师。细心温厚的铁哥担心,正忙于研讨会的白博士是否有时间为文化筑基培土?周扒皮主任狠心表示,没问题,相信他肯定能拿下。(上周五)傍晚5点多钟,紧锣密鼓忙于评论版创版周年研讨会会务的白博士被叫到5楼。看到最琐碎繁难的筹会也没消磨白博士风流倜傥的淡定气度,便毫无愧疚地呱啦呱啦说了对这篇部评的各种设想,现实针对、国际视野、人类困境、中国特色、文化传统,白博士微蹙秀眉颇有些踌躇。周扒皮依然坚持文化精英应当看到时代大势、想到责任担当,不能光是批判鄙薄,不去建设参与。爱在象牙塔里潜心学术的白博士,听到周日中午以前交稿后微蹙秀眉但依然礼数周全地表示诺诺。周日拿到部评,周扒皮暗自窃喜:看来长工们潜力无穷,还可以起得更早些!”
我解释一下,上面提到的白博士、勇哥、范老师、铁哥,都是评论部几位30出头的帅哥,也是当前我们评论队伍里的主力部队。上面提到的“周扒皮主任”,则是卢新宁主任的自称呵。其实她对自己才最狠,起得更早、睡得更晚。就拿这篇文章来说,白博士把文章初稿写出来之后,卢主任亲自操刀用心去加厚这篇文章的土层。
回到这篇文章。我想,它描述的文化现象、聚焦的文化焦虑,提出的文化思考有关系,之所以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也是因为,以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这些数字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设备终端的广泛普及,就像有些学者说的上升至普遍化、内在化地改造社会结构“。就像有学者认为的,这是对文化与社会关系的”深刻影响“和”重新构型“,无论是对个人、对社会,还是对国家,所带来的影响可能超过我们的想像。
事实上,这也是我们评论部对自己的追问。也是今天我们访谈的主题。身处于新的舆论格局下,置身于微博、微信、客户端这些”微“技术带来的立体冲击,党报评论的土层该如何加厚?党心与民意怎样同频共振?党报评论的存在感靠什么强化?
对党报评论来说,我们正面临一个”微“时代的挑战。虽然依旧是互联网,但微博、微信、客户端;6亿网民,5亿多移动客户,据说,移动客户数今年肯定要超过网民数,这种现象意味着什么?过去我们常说,这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摄像机、人人都可发消息的时代”,现在看来,还得补四个字:随时随地。当社会转型遭遇了网络崛起,这是中国社会的独特风景。网络的全球化、个人化、隐匿性特征,使得人类思想表达获得了从未有过的自由,所以有人直呼,“伟大的低头时代”来临。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恰恰也因为“人人都有”,因为“随时随地”,令声音喧哗、信息杂乱。各种思潮在网络上泛滥,生生不息,形成了多种非主流的多元意识形式。转型期的中国独特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也为多元意识形式的传播和较量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在这样一个新的舆论场,党报评论究竟还能不能占住脚跟?如何舆论引导的中起到流砥柱作用?确实是一个“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08:57] * [主持人]:刚才注意到,您在引用卢主任的这段描述之后,就说这个评论怎么生产出来的过程,听提到了一点,这个描述是在部门的微信群当中写出来的,我想请问,是不是评论部在工作当中会使用微信作为一个工作交流的手段呢?[08:59] * [吴焰]:岂止是交流的手段,简直成了我们的工作平台。就拿刚才的白博士来说,他曾经有过这样的比喻,在建微信群之前,我们的工作状态是5+2,白+黑,建了之后现在是7×24,因为微信的平台可以让你真的是随时随地联线,评论部都是一群用大家话说是不怕神经衰弱的人,都是一些神人,白天晚上随时随地在群里进行工作上的交流、讨论。上夜班同志下了平台,结果发现白班同志在那议论,用他们的话说看着讨论很热烈都忍不住要参与,所以我们对微信群的真又爱又恨。
因为评论是一个特别讨论、交流、交锋才能产生出来的,所以这个群的建立之后,我们经常在群里进行这样的交流、交锋,大家旁征博引。透露个小秘密,上次提意见给部门的领导,这些年轻小伙子们就拿了这条说,7×24一小时工作状态太把生活工作参合在一起了,能不能领导同志们不要在8点以前上微信。[09:03] *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过的评论版,记得去年它刚一诞生,立即引起广泛关注,甚至不少媒体给予报道评论,现在,这个新生儿迎来周岁,它的诞生,有什么内幕?[09:03] * [吴焰]:也谈不上什么内幕,去年1月4日,人民日报历史上第一块新闻评论版创办,在报纸上的版序为第5版。一年过去,社领导对这块评论版有个评价:发育良好,发展硕壮。这块版也成为2013年人民日报工作上的一大亮点。
前几天,也就是1月4日,上周六,我们举办了创版周年的研讨会,邀请了来自新闻研究机构、评论顾问、作者、读者参加。既是回顾一年上路的历程,更是为了面向未来、进一步办好。
许多标志性事件,回头看往往可能更明白深意。我们现在也更深感到办这块评论版的战略眼光。这块版的横空出世,更像一个突发性事件。
还记得2012年12月上旬,我们接到了要办评论版的任务之后,我们也感压力。办个整版什么概念?意味着我们要从单纯的写评论当编辑的部门,变成集采访、约稿、编辑、自己写评论评、以及拼版一体的部门,除了继续完成好前四个版每天都有的要论任务,如社论、评论员文章、今日谈和人民论坛两个栏目的文章,如果办这块版就是每天一睁眼就又欠上一万字的评论版言论量。我们人手本来就捉襟见肘,工作更是压力山大,因此既感愁苦也很惶恐。不过,报社编委会决心很大,在“人才汇合、栏目聚合”的部署下,当时从各部门紧急抽调多位精兵强将,集结成的这支队伍,也就是在当年底人民日报的评论版就上路了。
从诞生到成长,这一年,我们经历了很多变化。其间甘苦也非常多,但收获更多。[09:05] * [主持人]:对你们这个评论版面来说一定有很多的变化,一年时间里发生许多故事,给我们网友讲一讲?[09:06] * [吴焰]:说起来就很多了。我们内部有一个说法,评论版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评论生产方式。
过去,评论部是一个白班部门(虽然我们经常熬更守夜写文章)。评论版的存在,让我们变成了一个“夙夜在公”的部门。早上8点微信群就开始叫起来了,开始头条选题讨论,晚上两点下了夜班的小伙子们开始贴出夜班手记,我们部门的微信群可能是报社最繁忙的群之一。在新闻编采分开的大潮流下,评论部是报社少有的编采合一的部门。
过去,评论部是一个写作部门,主要工作是埋头写评论员文章,现在,既要参与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的采访,也要从出租屋、菜市场、建筑工地找线索。
还有一个很大的变化,评论部过去是一个典型的内向型部门,关门写稿埋头耕耘,现在,评论部变成了一个“开放型”的部门。这块版上,不仅有传统的名评论专栏“人民时评”、“声音”,有大家比较喜欢看的“本报评论部”文章,我们的作者里,还有吴敬链、饶宗颐、傅莹、傅高义、林毅夫这样的名家大家,有来自各领域学科的知名学者,更有无数普通读者。通过名家笔谈、学者新论等栏目,集聚这个社会最有价值的思想,通过开设“来论”、“大家谈”等栏目,以及举办大型主题征文活动,为读者打造发言平台。而读者的创造力是惊人的,我们开设的投稿邮箱,不到一个月就被挤爆,八个系列的“大家谈”大型讨论,吸引了大量读者网友参加。
这里面的故事就更多了。举一个例子。一次,为了约到一篇关于教育的“名家笔谈”,版面主编曹鹏程,光是与对方来往的邮件字数就多达2万多字,往返七次。为了一篇见报1400字的稿子,后面却包含着20倍的文字量,他自己都可以写好几篇评论了。为了约到李侃如、傅高义这样的海外学者,找联系方式、发邮件沟通,包括来稿文字怎么翻译准确,凝聚了多少看不见的辛苦。
评论版也是老总最为重视的一块版之一。很多议题都是总编辑亲自策划点题,杨总更是“夙夜在公”,每天晚上上版的文章,用他自己的话说,没有哪块版会像这块版面一样,他逐条看过,很仔细。经常,过了半夜,正常的版面出版流程走完,但这天没有接到老总的电话,夜班主编编辑不敢走,怕走了后老总有改。
正是有了这么多心血与付出,比较欣慰的是,刚刚上路、表现还比较稚嫩的评论版,在人民日报2013最受读者喜爱版面中,名列第二位,仅次于“天下第一版”的一版。中央领导同志也对版面上的文章批示肯定,许多文章也得到了读者的喜爱。
当然,对我们来说,这依然是一个新的起点。特别是今天,我们不仅要面对传统媒体狼烟四起的评论竞争,更要面对微博、微信带来的新的战场比拼,也让我们明白守住传统舆论阵地的责任,更让我们理解了,为什么中央领导要求人民日报要“以评论取胜”,报社编委会强调“全力办好评论版”的战略眼光。[09:23] * [网友棋子的尊严]:前两天解救童工这个事人民日报也发了声,不知道对于这类新闻热点事件,党报的评论部是如何保持锐气的?[09:32] * [吴焰]:谢谢这位网友的关注,其实网友也挺敏锐的,谈到了党报评论的锐气问题。记得几年前,上海的《新民晚报》曾发过一篇评论,题目叫《从时评的锐气谈起》,对党报评论敢于直面问题,不惧热点,给予了肯定。后来中央领导同志在这篇文章上批示,请听听读者的鼓励和期待,要把这作为办好报纸的动力。所以我想不管是中央领导对我们评论的要求,还是网友的期待,也让我们明白党报评论在保持锐气方面确实也是属于党心和民意同频共振。
这一点对于我们党报评论,在今天新的舆论格局之下,如何掌握话语权发挥好舆论引导的作用更为重要。应该说今天的社会利益多元、诉求多变、观点多样,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确实对主流媒体话语权地位发起了很大冲击。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曾提供过这样一组数据:2010年的20个网络热点事件中,如“我爸是李刚”事件、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等,人民日报与中央电视台介入报道的占80%,官方媒体只占据了25%的话语权。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财富持续增长,思想空前活跃,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哪里都是敏感点”,所以主流媒体的失声让人们探索真相的呼声越来越大。如果传统主流媒体继续将话语权拱手相让,那么“主流”就很难自撑了。问题是时代的先声,如何传递好党的主张,如何展示好社会的主流,如何反映好人民的心声,中央领导有要求,报社编委会有部署。作为党报评论,义不容辞要走在前列。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我们深刻体会到,主流媒体要自觉担负起社会舆论格局中的压舱石、定盘星,肩负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责任。
杨振武总编辑经常对我们说,办好人民日报要“顶天立地”,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走在田埂上找感觉。所谓“顶天”,就是吃透中央的精神,所谓“立地”,就是洞悉社会思潮的脉络,把握大众舆论的热点,紧盯专业领域的前沿,摸清基层一线的实际。做好人民日报评论工作,也要凸显问题意识,“顶天立地”地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破解问题。
我们也认识到,在当前价值多元、观念多变的转型期中国,党报评论要坚持导向意识,也要有问题意识,要有公约数意识也要有传播意识,让党心与民意在评论里同频共振。我们为此加强了议题设置。以评论版为例,这块版上,既聚焦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也在积极主动引导社会热点,活血化瘀的疏导矛盾突出的难点,刚才这位网友提到的那篇凉山童工,像这类的问题都是我们新闻评论所特别关注的,我们想通过对这些现实问题的关注,对一些社会脓包的刺痛,确实在社会热点和公共事件中发出好声音,让党报评论保持锐气,树立权威性与公信力。事实上,我们除了刚才提到的童工这篇评论以外,也涉及了很多很多当前的社会热点,比如说过去一年里,我们面对天津环保部门和交通部门对雾霾天限号的自我否定的乌龙通知,发表的一篇《乌龙事件呼唤政策执行力》,也指出:公共政策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即使发现问题后再来改正,纠错成本也相当高昂。
我们关切12306购票网站问题、思考《“乡愁车票”里的解题布局》,我们面对公众的“延迟退休”争议,提出了“如何纾解”的建议,我们为破解“扶老人困局”支招,更一针见血地指出《“亲情拆迁”拆毁的是信任》、《听意见必须杜绝“干扰民意”》、《别让冷漠症寒了群众心》,我们还对复杂的城管问题连续关注,发表了《用合理的制度破解“对跪”尴尬》、《破解城管困局需要更多“切身感”》、《走出“城管”信任危机》等言论。我们面对“上访妈妈”唐慧案,发出了要《尽心呵护公众对法治的信仰》,对一些地方政府的不当做法亮剑批评。面对围绕PX项目上马与停工的现象,我们发表言论《用什么终结“一闹就停”困局》。
我们理解,文章锐气、思想犀利并不意味着语言一定是暴力的,它需要更深层的思考,更体现在思想力,这是我们在新闻评论的锐气里不断思考的东西。当嫦娥三号带着玉兔飞临月宫时,那篇《让我们比嫦娥飞得更远》,其实就保持了思想的锐气,也将大家从对嫦娥三号的喜悦引入更深层面的创新思考。正如文章所说,当越来越多的孩子将“实惠”当作职业方向,越来越多的纳税人认为太空探索是用钱打水漂,当投入产出比的概念开始在科学的花园里生根,科学,会不会在中国“未富先老”?
我们更关注一些社会思潮和社会现象,注意引导。比如,去年我们推出的一组“辩证看社会发展与问题”系列评论部文章,讲到,看待今天的社会发展与问题,既要有问题意识,又要有过程意识;既要有权利观念,也要有法治观念;既要有批评意识,也要有建设心态;既要有权利意识,也要有全局意识;既要有利益考量,也要有理想情怀。评论发表后,很多地方干部和读者也给我们积极反馈,说人民日报就是要发表这样的文章,敢于直面现实问题、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价值判断,通过说服、说理,取得多元时代下的社会共识。
我们也深切感到,只有拥有政治意识、服务意识、问题意识和改革创新意识,始终体现党的主张,展示社会主流,反映人民心声,始终保持评论在舆论监督上的锐气,才能真正发挥好引导舆论、凝聚共识的作用。[09:33] * [网友意外遇到文件尾]:感觉现在评论难做,很多新闻事实刚出来的时候和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之后往往就不是一回事了,还有很多评论自摆乌龙贻笑大方,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类似的苦恼?[09:35] * [吴焰]:有。这也是我们对今天评论人的一种挑战。其实,我们也很早开始思考:在技术创新、信息传递出现“以秒计”时,信息失衡、真假难辩现象日益突出。过去几年,谈到如何提高主流媒体的影响力时,一般爱说这几句话:“早发声”、“敢发声”、“会发声”。但现在,越来越感到“早”的风险、“敢”的冒进。是我们胆子变小了?锐气消失了?还是像有些人常来问的:是因为不许说?其实,都不是,就像我们老新闻人范敬宜同志所说的,没有不能报的事,关键是你怎么说。总书记说,要讲究“时度效”,对评论来说,什么时间介入,如何把握那个度,确实是一种艺术。过去与现在的面临的舆论格局完全不一样,过去是政府“捂盖子”,因此媒体想方设法比谁先发声、谁敢发声。现在,信息公开化、透明化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所以不是比谁更早、谁胆子大,更重要的是,看谁对真相了解得更全面,才能作出观点选择与价值判断。从这个角度上说,现在倒需要“慎发声”、“发好声”,需要评论人有思考定力。
举个典型例子。新快报社论事件刚发生时,舆论一边倒地支持新快报,支持记者陈永洲。那时在我们部门内部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要不要及时介入发声?有赞成的,有反对的,大家在微信群里自由辩论,最后双方都认为,信息过于单向度,不妨再看一下发声。果然,就像大家知道,两天后,事情出现大逆转。用评论人的话说,媒体从业者自己给了自己耳光。那几天大家心情都很沉重,媒体及新闻人遭遇了罕见的“社会信任危机”,特别是舆论监督,有人形容进入了“冬天”,跌到了“低谷”,遇到了不少嘲讽。当此之时,卢新宁主任和杨健、我商量,需要发声,对舆论监督要给予呵护。这就是后来见报的《有职业操守才有媒体公信》。文中这样写道:
“对任何一个追求文明进步、民主法治的国家来说,新闻媒体的作用不可小看。它们客观公正的报道、抑恶扬善的定位,是公众利益的守护者,是为社会导航的瞭望哨、雷达监测仪。锋芒锐利的舆论监督,每每刺穿社会的脓疮,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特别指出:
“当十八大报告将舆论监督与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并列,提升到新的高度,我们的舆论监督生态是否健康,我们的媒体从业者能否当得起这份信任?”
事后我们也进行了内部的业务研讨,对这类文章该何时介入,怎么发声,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人民日报总编辑杨振武,一直强调:关注就是态度,尺度决定效果。关注什么,不关注什么,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对评论来说,把握好“度”非常重要。舆论引导是把握度的艺术要抓好时机的选择,拿捏进退尺度,讲究适量适度。这样才能既击中要害,这样才让人信服,既有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又有报道评论的艺术性,从而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这种思考也直接体现在我们的许多评论中,比如我们发过几篇评论,叫《传播“快时代”,要有“慢思考”》,《让信息飞一会儿》等等,我们的体会是在舆论传播的“快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遭遇海量资讯,这些都在提醒我们:信息传播越快越简单,我们越需要让思考慢一些。表达是一种权利,他人无权干涉,但怎样表达却是一门艺术,不能不谨慎。尤其是,对于媒体人、党报工作者来说,这种“先辨真伪、再论是非”的态度,是应该持有的。
很高兴地看到,这同样也是一些网友对我们的期许。昨天,我们的微信公共帐号推出一个互动话题:“你心中的评论员是什么样的?”一位叫唐小帅的人这样留言:理性客观,为民代言,为发展而呼,就是我心中的评论员。我想,理性客观,传递正能量,让党心与民意同频共振,这是我们的一个评论定力。[09:43] * [网友老豆腐]:嘉宾好,人民日报的官微很受欢迎,尤其是每天的这个“你好,明天”我经常转发觉得写得很不错,你们的评论文章也可以发到微博上来让更多的人看到呀。[09:45] * [吴焰]:网友提的这个建议非常好。其实我们现在的评论文章也在通过微博、微信推送,而且还告诉你一个秘密,其实早在前几年,评论部就意识到,面对着网民数量的激增,移动用户的快速增长,如果我们继续以传统媒体的旧思维去运作,就只能陷入自弹自唱自娱自乐中,所以我们非常有意识的培养评论员学会与读者、与网民对话的本领,我们主任卢新宁,一直在强调要重构话语体系,要把过去高高在上的评论文风改掉,还表现在能不能在新媒体这个舆论场上发声传言。
这几年,评论部在队伍建设上,要求大家既要能写六七千字的任仲平,也要会写一千字的评论员、人民时评,还要会写三四百字的今日谈,会在网上与网友交流、对话,会用140字展现观点。我们与人民网就有很好的合作,部门内同志也是人民网名牌栏目“人民网评”的作者。人民日报法人微博第一天上线,首条微评论《没有一流下水道,就没有一流城市》,上传一小时,即转发3万条。从那天至今,500多天了,评论部一直要求评论员轮值微评论,同时还承担了部分“你好,明天”的写作。在这个过程中,年轻的评论员也练就了与网友对话的本领。
上周起,与人民网合作,我们的“人民日报评论”公共帐号,也通过微信平台上路了。到昨天晚上,已经有了1091个订阅户。我们悄悄上路,刚刚起步,想在这个平台上继续发好声音。我们内部还常这样称呼:“微先生”、“评论君”。有87年出生的年轻评论员,还开设了“评论员书摘”,都在以更积极的态度,希望拥抱这些平台,拥抱明天。
对我们来说,新媒体战场,已经不是什么练兵的舞台,而是作为新闻人、评论员必须重视的平台。我也非常诚恳地希望网友,能关注我们,无论是点赞还是拍砖,都是对我们的支持。[09:45] * [主持人]:看来,你们真是我们“熟悉的陌生人”。一方面,总看到“人民日报社论”、“本报评论员”、“本部评论部”,喜欢看网评、微评,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你们平时是怎么工作的呢?[09:46] * [吴焰]:强坛是我非常喜欢上的一个论坛,这里关注的话题比较高层,坛友们的发言充满了见地和智慧。
我们一直强调“开门办评”。这门,不仅是向名家大家、向学者专家开,更向广大读者网友敞开。现有的一些栏目,如“来论”、“大家谈”,都是面向普通读者的。我们的编辑还经常通过人民网征集话题、发现线索、征集投稿。
去年底,我们刊发了一篇读者来稿《梦想不为斗室所缚》,就是我们的编辑在浩瀚的来稿中认真打捞的稿子。作者是位北漂青年。前几天,这位山东德州的青年徐俊霞给我们写来回信,信中说,“在人民日报发表后,见报当天就被网络媒体铺天盖地的转载,引发了诸多共鸣。让我这个北漂青年的梦想有了精神寄托。” 而她并不知道的是,中央领导还为这篇文章的报样上批示,“立志鼓劲,给人以希望”。我们的编辑收到她的回信后,也非常欣慰,受到鼓励。我也感慨,我们需要在成百上篇来信中打捞,付出的心血也是很大的,但这种“打捞”也是非常值得的,因为它可能反映的是一个群体的心声,也会对他们个人的人生产生影响,而对其他人也是一种示范。我们会一直坚持开门,大开门。也希望得到强坛朋友、人民网友的关注、支持。[09:48] * [吴焰]:强坛是我非常喜欢上的一个论坛,这里关注的话题比较高层,坛友们的发言充满了见地和智慧。
我们一直强调“开门办评”。这门,不仅是向名家大家、向学者专家开,更向广大读者网友敞开。现有的一些栏目,如“来论”、“大家谈”,都是面向普通读者的。我们的编辑还经常通过人民网征集话题、发现线索、征集投稿。
去年底,我们刊发了一篇读者来稿《梦想不为斗室所缚》,就是我们的编辑在浩瀚的来稿中认真打捞的稿子。作者是位北漂青年。前几天,这位山东德州的青年徐俊霞给我们写来回信,信中说,“在人民日报发表后,见报当天就被网络媒体铺天盖地的转载,引发了诸多共鸣。让我这个北漂青年的梦想有了精神寄托。” 而她并不知道的是,中央领导还为这篇文章的报样上批示,“立志鼓劲,给人以希望”。我们的编辑收到她的回信后,也非常欣慰,受到鼓励。我也感慨,我们需要在成百上篇来信中打捞,付出的心血也是很大的,但这种“打捞”也是非常值得的,因为它可能反映的是一个群体的心声,也会对他们个人的人生产生影响,而对其他人也是一种示范。我们会一直坚持开门,大开门。也希望得到强坛朋友、人民网友的关注、支持。[09:48] * [吴焰]:谢谢网友,也希望你们多关注支持,我们的大门也向你们敞开。[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