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提升初中生的?阅读及口语表达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提升初中生的阅读及口语表达能力
作者:胡靖波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2014年第08期
新课程改革重在强调教学的实践性,培养实用型人才,让学生的学习能为己所用,学以致用。但是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要实现这一转变就变得异常困难。针对初中英语教学来说,教学的中心不是学生能力的提升,而是学生的考试分数,考试分数又不能完全代表学生的能力。为此,探究了学生能力培养的问题,即如何提升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初中生英语阅读口语表达能力训练据调查研究发现,就目前而言,我国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口语较差,学生的书面表达通常优于他们的口头表达。这一方面,是由于过去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致使许多学生学习知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另一方面,也反应出了许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口语能力培养的忽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现如今的国际交流越加频繁,社会越来越需要具备良好口语表达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并且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推广,我们也发现在教学中改变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地学有所用,也成了每个教师应该重视的环节。就初中英语教学而言,要想增强英语的实用性,让学生学有所用,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善于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交流中来,以体现英语的交际作用。那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呢?
一、注重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勇气
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生理发育还不够成熟,致使不同学生除了口语表达能力有差别外,性格特点、自身素质、心理承受能力都存在差异,特别是那些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口语表达的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对此,在初次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时,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特别是对那些胆小且口头表达能力较差的同学,要有足够的耐心,同时在他们呢每次表达完之后,老师一定要及时的给予评价,尽可能的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的鼓励,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从而逐渐对口语表达产生兴趣,进而积极的参与到口语表达训练中来。当然,让学生对自己的表达产生信心,并积极投入的目的还主要是增强学生的兴趣,就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言,增强学生兴趣尚且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毕竟口语能力的提高还是一个量的积累问题。所以,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口语练习,实现量的积累,才能真正达到提高的目的。
二、加强训练,实现量的积累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学生有了提高口语能力的信心和勇气,无疑成了实现口语能力提高最为重要的一步。有了这一步后,提高口语训练量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就这一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来说教师可以通过这几个途径实现,如开展课前演讲,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参与,一节课一位同学,每次演讲3分钟,要求演讲的同学充分准备,题材可以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这样一来,每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同时对那些不愿意表达的同学而言,他们也不得不积极准备,进而实现所有同学参与。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所教学的课文内容,临时命题,让学生在稍作准备后当堂演讲。这种形式的演讲,不仅需要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还血药学生在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归纳、总结并加以想象,从而使局部的内容扩展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进而从课文中整理出一个故事,或者是续写故事结尾扩充整个内容。这种口语训练的方式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起到扩展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打开学生思路的作用。除了这两种外还有许多增加训练量的方式,如两两对话,师生对话等等。但无论是哪种方式,教师一定不要忘记对学生的表达,一定要及时地给予反馈和评价,让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三、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记是传统课堂的惯有方式。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积极性被打击,导致许多学生没有参与课堂的兴趣,甚至对学习英语产生厌倦情绪。要改变这一点,最主要的就是教师要有意识的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具体来说,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知识掌握程度有所了解,在教学中作到有的放矢。但由于班上学生参差不齐,个体差异明显,如果教师长期以一个标准进行教学,久而久之,学生难免会产生厌学情绪,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如果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作到围绕学生,展开各种各样的口语表达训练,如情境教学、辩论等,给学生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教师作好总结,起到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实践中学习。这不但可以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口语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充分的自我展示空间,放松身心,发挥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表演的地方,而是学生实践外语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在上玩课后都应该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有所收获和提高。
随着国际化趋势的增强,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的交际语言,已经得到了许多非英语国家的重视。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还有待提升。未来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突出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参考文献:
[1]王慧如.初中英语口语训练三阶梯[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刊,2012,(03).[2]李亚军.试探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J].大观周刊,2011,(09).[3]梁仪.英语语感教学法的教学实验与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7,(04).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4]康灿辉,文爱军.“综合英语”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0,(03).[5]彭怡.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4).
第二篇:英语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的问题与对策
内容摘要
现代化,经济全球化,信息与网络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日超频繁,对人们的外语水平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英语作为国际交流中最重要的一门语言工具,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中外语交际人才的缺乏问题更为显著,而实际上目前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不足是我国学生的一种普遍现象。
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首先要找到其存在原因的根源,然后再对症下药。本文就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解决措施展开了剖析,目的在于直接的、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学生创造自身的优势,也为向国家输送外语交际人才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英语口语能力;问题;措施
英语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生活的全球化,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日益加快。学习和掌握一门外国语,开展对外交流是对21世纪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而英语是一门重在应用的学科,其教学目的最终也落实在使学生能说会写的技能上,只有达到了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目标,教学才算取得了成功。
然而目前,我国学生学习英语形成的能力多数是不平衡的,这中间最突出的就是口语的欠缺,形成了笔头强,口头弱的“哑巴英语”现象。学生在应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感觉吃力,有的甚至不能开口,惧怕用英语对话。要克服这种现象,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势在必行。
(一)中学英语口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某某学生作业,考试都不错,就是上课不举手,不喜欢发言。”也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笔试成绩好,口语却很糟;在交际活动中,有的学生心里想的挺不错,一到口头表达,就抓耳挠腮,表达不完整;还有的学生自由会话时语言流畅,思维敏捷,可一到正式发言就吞吞吐吐,结结巴巴等等。诸如此类的现象俯拾皆是,分析起来,大都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
1.学生对英语口语不感兴趣
在以往的教学中形成的“哑巴英语”现象,追其原因主要还在于我们的教学观念不能很好的指导我们的教学,如:“应试教育”只注重卷面成绩,不重应用能力;“填鸭式教育”以教师为中心开展教学,不管学生的具体情况,课上只用汉语灌输,而缺乏英语语言的输入过程。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所以培养对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事关键。
2.内心焦虑紧张
学生在课堂上面对教师的时候,他们本身就在知识上处于一种劣势,所以在表达的时候难免会出现错误。可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看到教师不断纠正学生的发音、语调、语法等方面的错误,片面地认为这会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发音和表达方式有助益。实际上,却在无形当中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怕开口,甚至缺乏自信心,造成内心焦虑紧张,长此以往渐渐就会失去口语表达的愿望。
3.表达时注意力不集中
课堂教学中有时甚至会出现啼笑皆非的现象,学生在口语表达的时候不是在说英语,而是把自己所熟知的简单的单词罗列起来,无法表达完整的句子。究其原因,学生在表达语意的同时,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不够开拓,致使英语口语能力水平不能得到提高。
4.中学生的个性差异
环境可以决定人类性格的形成,所以教师所面对的学生的个性应该是多样化的,而学生对待英语学习的态度也是多样化的。有的会不敢说,有的敢说却说不好,这些也成为了造成中学生英语口语水平不高的因素。
(二)提高中英语表达能力的几点措施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开展学习。因此,我们不能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要创造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培养提高其口语能力。
1.培养口语表达的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只有激发学生对口语表达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教师的教学与训练有所起色。教学中可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紧密结合,不断给学生以表达的机会,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培养他们对口语表达的浓厚兴趣。例如:组织课外英语演讲会、英语歌曲比赛、英语故事会、英语角、英语诗歌朗诵会等各种形式的活动。这些活动大大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拓展了英语视野。聘用外籍教师来校讲学、授课,更是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大好时机。外国人讲英语语音、语调比较地道,谈话轻松、自然。经常与外国人一起聊天,口语能力将会有很大提高。
2.纠正学生口语表达错误时的策略
现在的英语教学注重训练交际能力,因此课堂上有大量的英语信息传递和交流,学生的听说活动大大加强。而在活动中,教师对学生交际中的语言错误,应注意策略,以不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不挫伤其积极性为原则,尽量忽略学生的错误,采取鼓励,肯定的态度纠正其错误,消除学生怕错误而不感开口的心理焦虑,是学生经常地不断的获得成功的愉快的体验,增强口语表达的自信心和愿望。
3.强化有意注意,培养独立完整表达的习惯
教学实践表明,有时在学生“卡壳”,即发生表达障碍时,如果马上救助,常常会是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导致注意力不集中,难以独立地完整地表达。教师要培养学生自我完整表达,首先应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的知识水平,轻易不要开口相救。可以多检查,提问,随时引导他们集中注意力,渐渐养成独立完整表达的习惯。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尽量用一些小词、短句和教过的英语教英语、解释难句和课文意思。学生用学过的英语学英语,听得清楚,理解得准确,这样学生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必将有所提高。如有一些“万能词”,像go , make , do等,这些词在口语中的用法非常活跃,表达生动活泼,简明扼要,内涵异常丰富。掌握十来个这类词,就能套用各种句型,轻松自如地进行口语交流了。学生表达意见的同时也是一个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完整的表达自我是教师的技巧任务。
4.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的个性、特长,教师要不断了解、分析学生的差异情况。因此,授课过程中情境的设置、对话的选择应多元化,使学生有选择的发展。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分别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如性格外向的学生,活泼大胆,反应迅速,对此类学生应采取“吹毛求疵法”。在保护他们积极性的同时,对他们从严从高要求。让他们说的对,说的准,说的好;性格内向的学生,动作迟缓,反应速度慢,应采取“激励法”,着重培养他们敢说和愿意说的良好习惯,鼓励他们敢于发言提问。因材施教,这是解决口语表达中的问题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综上所述,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配合下,只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指日可待。
第三篇: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口语一直是被忽视的,小学生刚接触这门课程,比较陌生,但是小学阶段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口语表达方面要求学生能听懂老师有关一些话题的陈述,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用英语和他人进行简单的交流,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参与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只有让课堂吸引学生的兴趣,才能让他们喜欢英语,说英语。因此在教学中我一直采用游戏,歌曲,实物,故事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英语课充满好奇和期待。小学生天生活泼,好说好动,但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变得胆怯,害怕说不好,老师会批评,同学会嘲笑,对于学生的这一种心态,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用各种方法来提高他们说话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对于发言的学生,不管是否正确,都要加以肯定,对于那些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更要给他们一些锻炼的机会,增强参与意识,而且还要及时的加以认定和表扬,在课堂上我们要善于为每个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在小组交流,然后当众表达出来,总之,英语口语交际训练中激发兴趣的方法是多样的。有了兴趣,就产生了强烈的“我要学”的愿望,学生就会真正进入学习角色,成为学习的主体。有了兴趣,学生也会心情愉快,乐在其中。
二、培养自信心,让学生“敢于说”
良好的语言环境为小学生提供了开口说英语的基础和平台,但小学生初学英语,由于他们不易用恰当的英语表达他们的意思,害怕出错,又受到母语的干扰,他们在面对同学和老师用英语进行交流时不免胆怯。因此,教师要尽其所能开放语言知识学习的过程,让他们不再紧张,由心底激发起学生说英语的自信心,引导学生打破自我封闭的状态,使他们敢于进行言语交际。
第一,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说英语的气氛,以热情感染学生。课堂不应是死气沉沉的,相反,它应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场所,使学生可进行自由随意的英语对话。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用各种手势动作,生动的言语和丰富的表情感染学生,在教学的同时,应完全融入与学生的互动中去。
第二,鼓励是催化剂。在学生交际的同时,作为教师切忌学生一开口就挑错,使学生畏首畏尾,从而产生心理障碍,索性缄口不语,要知道,对敏感的小学生来说,即使一个表情也可能对其产生致命的影响,打击其积极性,事实上,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人们的注意力多集中在内容而非语法形式上,对于初练口语的小学生就更不应该全责备了。教师及时的评价对小学生非常重要,评价应尽量以鼓励为主,有时候,老师一个简单的“Good”就会使学生激动不已,勇气倍增,即使说错了,也要用 “Try again.”“Don’t be nervous.”等言语调动和保护学生语言交际的积极性。
三.在英语教学中重视学生由听到说能力的提高
天生的聋子必然是哑巴。无论是母语学习还是外语学习,学说前都要有听的先导。在听的阶段,虽然不开口说,但却在进行积极的酝酿,也可以说这是一个积极的沉默期。在英语教学中要重视在教学全过程和每次听说训练活动中安排好开口说之前的听,安排的好,学生的发音器官就会自然而然地越来越活跃,直到产生主动开口说的动机和愿望。
在我们平时的英语课堂上,很多老师都会经常设计以Free talk开头的环节,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每次使用同一句:“Good morning!”会使学生从一开始的满腔热情逐渐变得面无表情,味同嚼蜡,根本起不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如果让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他们大概也只能说出这样句子。为了给学生积累更多“说”的素材,在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基本语句之后,我采用了学生问老师答的Free talk方式。就拿“How are you ?”的答句来说,在我的回答中不断地补充新的语言材料,如:“I’m OK!”,“Not bad , thank you!”,“I'm not fine today, I’m ill.”等,让学生在反复听的过程中积极酝酿,在说的时候依旧兴趣很浓。因此我认为口语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以听带说,以听促说,听说结合,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四、开展合作性游戏,培养口语能力
新课标倡导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的进行口语交流,只有无拘无束,学生才会乐于去交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才会高,才会体会到交流的乐趣,才能达到学习的高效。因此,创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开展多种多样的游戏,让学生乐于学习,就显得很有必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一系列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游戏。例如,在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教学中,我制作了一张表格,把学生分成6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调查每个组员的家庭情况,组员之间相互问答Who’s the oldest/youngest/tallest in your family?并根据组员的回答填写表格,完成调查表,最后每组可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做汇报。再如,教到有关购物的对话时,让一名学生当售货员,组员当顾客,进行对话。这样学生就把How much is / are„.?It’s / They’re„„这些主要的句型掌握好了。这些带有游戏色彩的小组活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交流的欲望,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不知不觉的提高了口语水平。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给我的教学带来了无数个惊喜,使我高兴地看到一些本来成绩平平的学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学习激情和表达欲望,简单的口语交流已成为我与学生之间的某种默契,对提高我的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四篇: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三步走培养策略
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三步走培养策略
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工具,是人类交流信息的重要载体。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社会身份往往可以从他说话用词、语调口气中看出。只有具备了优秀语言能力的人,才能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幼儿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的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
一、树立自信心——激发幼儿“敢说”的内驱力
刚入园的幼儿,由于环境的变化,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感到陌生此时的孩子情绪不稳定、缺乏安全感,导致有些幼儿变得“沉默寡言”这时教师应善于发现,将他们安置在自己的身边,亲近他们、抚爱他们,创设一个宽松的谈话氛围,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话语跟他们交谈,使幼儿在感情上得到满足,使他们感受到尊重与爱护,逐步消除陌生感和胆怯情绪,对老师、同伴发生兴趣,产生说话的愿望,愿意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并会感到自己被重视,进而产生用语言交流的自信心。拥有自信的孩子在得到适时的语言表达的满足的体验后,更能激起“敢说”的欲望。因此,自信心就是激发幼儿“敢说”的内驱力。
(一)以尊重为前提,维护幼儿话语权
联合国颁布的《儿童权利公约》(1989年)中清楚地表明:儿童有法律赋予的话语权。但在现实生活中幼儿话语权受尊重的情况并不乐观。当孩子话多时,有的家长厌烦孩子“多嘴多舌”;当孩子与成人意见不一致时;有的家长责备孩子“不听话”、“捣乱”,而有的老师就可能认为是个别孩子“起哄”的结果,采取不予理会或是转移话题的态度。服从、话少的 “乖孩子”, 能得到成人更多的赞誉;持反对意见、爱辩驳的“多事孩子”,就显得不那么惹人爱。可见,幼儿话语权若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与维护,就会造成幼儿自信心减弱,欠缺语言交流的积极性,不知不觉中说话的主动性就会被扼杀。尊重与维护儿童话语权对促进幼儿的口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自身拥有维护幼儿话语权的义务,要创建平等对话的师幼关系,搭建师幼互动的平台。要改变以往教师占据说话的中心位置,确保在教育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上发挥幼儿言语的主体积极性, 同时自觉担负起向家长宣传“尊重与维护幼儿话语权”的责任。只有成人共同尊重幼儿话语权,幼儿的话语权才能真正得到维护。
(二)蹲下来倾听,呵护幼儿表达的愿望
蹲下来的动作很简单,但是,与以往我们成人居高临下地俯视幼儿相比较,却是我们教育观的转变,包含着我们对幼儿的尊重所呈现的下蹲方式也是我们对幼儿话语权的一种肯定态度。当我们选择俯身下蹲、与幼儿的眼睛平视时,我们还应真心流露出“渴望倾听”的神情,让幼儿真切感受到我们愿意倾听,这时他们大多数就会高兴地说出想说的话。与此同时,我们尤其要做到不推搪、不打断、不插话、不逼问,让幼儿在自然的状态下畅所欲言。而面对与教师说话胆怯的幼儿,我们蹲下的同时,不妨拉拉他的小手,或是摸摸他的小脸,亲切地说:
“说吧!老师可想听了!”或是说:“说来听听, 老师知道你的小嘴巴是有本领的!”让原本说话胆怯或平日不爱说话的幼儿,因受到鼓舞而逐步树立说话的自信心,从而促使言语水平的发展。“蹲下来倾听”是一种能让幼儿体会到来自成人关爱的方式,也是一种成人通往幼儿内心世界的方式。这一方式有利于满足幼儿表达的愿望,也能帮助幼儿点燃语言交往的自信火花。
(三)接纳幼儿想法,保护幼儿交流的自信心
面对爱提问、爱质疑或言语交流不顺利的幼儿,我们要以最大的热情和耐心,按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简称《 纲要》)所说的那样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 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对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提出的偶发性问题,教师应及时给予适度的回应。对于幼儿的回答,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即使在我们看来是不准确、不完整的答案。而对于意见与教师不一致的幼儿,教师应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不妨当即请该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让孩子更多地体验平等、尊重;而后采取与幼儿集体商议解决的方法,充分给予幼儿自行决策的机会,令幼儿更多地感受到自主、愉快。相信在“理解、平等、尊重”的师幼交往过程中,幼儿能不断地树立语言交往的自信心,激发“想说”、“敢说”的动力。
二、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孕育幼儿“爱说”的沃土
幼儿园是一个微缩的社会群体。在幼儿语言发展的过程中, 需要营造适宜的语言交流氛围, 这是催生自信、自主、自由表达语言, 获得言语技能的平台, 也是培养 “ 尊重、接纳、友爱、共勉”品质, 形成良好个性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平台。因此,营造良好的班级语言氛围对幼儿口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一)为幼儿自由交谈创造条件, 让幼儿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我们应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激发幼儿自发、自信地参与语言交流的愿望。在幼儿一日生活组织与实施中,《 纲要》也提到“ 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由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当然也包括幼儿有选择自由交谈的时间。因此,我们每日为幼儿增设一个自由说话的时间,保证幼儿有与自己朋友交谈、与老师交往的自主性,也有随意安排谈话内容的自由度。这时候教师既是支持者也是交流者,可以从旁关注他们交流的内容,也可以同伴的身份加入谈话。在此过程中,幼儿是谈话的主体,教师应 “ 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帮助幼儿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使幼儿在通过交互传递语言信息中体验交往情趣的同时,口语表达能力获得发展。
(二)关注幼儿语言发展的个体特点,为每个幼儿提供他所需要的教育机会
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性,语言教育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要关注幼儿个体的语言能力发展。日常生活中的谈话是发展幼儿口语的重要途径,通过谈话可以了解幼儿发音正确与否,词汇的掌握情况,语言的表达能力发展的层度。同时也可以通过谈话纠正幼儿的语言错误,发展幼儿的口语。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放弃帮助任何幼儿学习语言的机会,要尽可能地为每一个幼儿的个别需要提供帮助。在学习中要确保幼儿人人都享有发言的权利,人人都有向老师提问的机会,人人都有表达所见所闻的空间,以激发他们“爱说”的欲望,促使每一个幼儿在原有口语发展水平上获得提高。通过与单独或少数幼儿谈话发展其口语表达能力
可以比较具体的掌握每个幼儿的口语发展水平,增加指导幼儿练习说话的机会,及时发现幼儿口语中的错误并给予纠正。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应给予特别的关注,家长和教师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耐心与爱心,从建立宽松、平等、温馨的活动氛围开始,引发幼儿良好的情绪,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鼓励其与人积极交往,从而促进儿童语言水平的提高。例如,我班上有位语言发展障碍的小男孩,说话不如同龄幼儿流畅,每发一音都要停顿,口型变化不清晰,发音位置在胸腔,字音发出时可以听到气流,韵母发音及模仿普通话的发音较为困难。在分析原因后,我对他进行了专门的教育训练。首先引导班内小朋友来关心这位小男孩,不讥笑他的发音,鼓励他与朋友和老师多说话;只要他有一点点进步,我都在大家面前表扬他,帮助他逐渐树立与人交往的自信心。其次,根据他个人的实际发展需要,我还设计并组织多种形式的、生动有趣的语音发声游戏,既带动了他的学习和进步,又活跃和丰富了集体的语言活动,提高了孩子们争当幼儿园“推普小天使”的积极性。现在,小男孩的普通话水平大大提高了。
(三)营造民主、和谐、自由的交流氛围
爱与同龄孩子交流的幼儿,总是希望同伴倾听,得到同伴的肯定和回应。因此,在幼儿听说同步发展的过程中营造一种“你说我听,我说你听,敢于坚持自己观点,能正确对待他人的意见,自信地表达,文明评议”的谈论氛围,才可能满足幼儿语言交流的需要。首先,我们要允许幼儿说“ 不”,鼓励幼儿据理力争。主张幼儿坚持自己的观点, 敢于真诚地表达与老师、同伴或是集体不一致的想法,幼儿“想说”、“敢说”的积极性才能得以发挥。在集体谈话时, 只有重视“求异”,才能有“百家争鸣”, 才能推动幼儿口语表达的发展。其次,教育幼儿彼此学会倾听对方声音,积极尊重他人观点。随着幼儿口语的发展,其自尊心也日益增强,有时会以不文明的方式反驳同伴的观点。教师应引导幼儿逐步学会尊重同伴的发言权与抉择权,“有理说理”,不强求他人听从。在一次主题为 “如果昆虫都不见了”的讨论活动中,有的幼儿因为意见不一互相争执了起来。于是,我建议以两种不同意见分别成立 “ 益虫论坛”与 “害虫论坛”,每个孩子依据自己的观点加入自己支持的论坛。在两组的辩论中,还展开了文明礼貌的评比,让幼儿懂得在他人发言时不插嘴,注意倾听,能为自己的队友加油打气, 也不向对方的同伴说不礼貌的话。从这以后,班内幼儿的言论也确实表现出了 “注重倾听、自由发言、文明辩论”。可见,只有在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和自由、民主、和谐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搭建起人际交往中文明沟通的桥梁。
三、扩展语言经验——汇集幼儿 “ 能说”的源泉
幼儿的谈话内容来源于生活经验,通过语言的交流,幼儿获得来自多方信息的同时,也习得了更多的语言经验,而语言经验又反过来促进幼儿语言的交流。因此,语言经验的获得、运用、积累、再运用, 周而复始,就形成了幼儿语言学习的连贯模式,这是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有效渠道。而在这其中,语言经验就成了汇集幼儿“能说”的源泉。
(一)拓展生活空间, 丰富幼儿语言素材
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我们要从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和扩大生活环境方面入手,以幼儿的感性认识为切入点,丰富幼儿的语言素材。我们带幼儿走出幼儿园大门,走进大自然,走进社区,使活动空间不断延伸,并创
设丰富的活动内容,拓宽人际交流的空间。例如,组织对外开展的主题宣传活动,师幼商议活动的主题与内容,选择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宣传对象,设计制作宣传单,以及到活动地点实施宣传活动。这不但丰富了幼儿的社会实践,还增进了幼儿交流的主动性。而与路人对话的环节,也促进了幼儿的自身语言的运用,有效地带动了其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随着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幼儿的阅历丰富了,词汇、句式积累到了一定的量,句子表述逐渐完整,语言的理解能力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也获得了有效的发展。
(二)整合论文格式各种活动,提供幼儿表达条件
《纲要》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无论是哪一领域的教学活动,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游戏,都可以考虑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渗透语言教学,尝试在各领域教学的有机整合中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如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听音乐编故事;在建构活动后,开展“小解说员”的评比活动等。又如,我班举办了一次“玩具新闻发布会”活动,这一活动有机整合了艺术、科学、语言领域三方面的内容。在开展主题为“小巧手”的环保小制作活动后,组织了“玩具新闻发布会”游戏,为幼儿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幼儿纷纷报名参加了此次玩具新闻发布会的“电视直播”活动,大家高兴地聚在师幼共同自制的“大彩电”前,一个接一个带着环保小制作“上电视”了。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发言人”介绍了自己玩具的名称、玩法和制作玩具的选材。有的幼儿在认真地介绍完后,还会问大家:“你们喜欢我的玩具吗?”随即在观众席上发出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次活动,不但满足了幼儿个体交流表达的需求,给予幼儿更多的表达机会,还有效地扩展了幼儿的语言经验,促进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三)优化语言教学, 提升幼儿语言技巧
在利用整合性教育活动发展幼儿语言表态能力的同时,还应发挥语言教学本身的价值,通过语言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进一步帮助幼儿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因此,优化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显得尤其重要。首先是要充分认识及挖掘每一个语言教学活动的教育价值,并注重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语言教学。比如,在句式练习中,学习关联词,培养幼儿语言逻辑性;在文学作品欣赏中,不但学习规范、优美的字词句,还初步理解及学习应用 “ 比喻”、“ 拟人”的修辞手法,丰富口头语言生动形象的表现力;在诗歌学习活动中, 鼓励幼儿尝试仿编诗歌,帮助幼儿在提炼口语表达技能的同时,也获得作品创作的成功体验。组织丰富多彩的语言教学活动,能为幼儿提供学习规范语言的多种途径。而在有组织的语言活动中引导幼儿反复地练习,才能帮助幼儿正确运用语言和形成习惯。其次是在前者基础上,调整教学策略,调动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如看图讲述是幼儿园语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极其有效的活动之一。但是,怎样优化看图讲述活动,使其在组织活动中富于趣味性,充分调动幼儿讲述的积极性呢? 我们不妨尝试调整看图讲述活动组织中的策略,以寻求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活动中局部代入情景演绎法,即为幼儿提供故事情节中出现的道具,导入幼儿喜爱的角色游戏,引导幼儿将原本静态画面进行动态演绎,启发幼儿在模仿画面上角色的动态、表情的过程中,大胆发挥想象,积极创编角色间的对话。优化语言教学活动,关键是在教学中突出“以幼儿为本”的原则。要注重观察幼儿,把握住幼儿的兴趣点,并从中帮助幼儿巩固日常生活中语言经验的积累及应用,培养幼儿创造性语言;经常组织幼儿感兴趣的主题漫谈活动,鼓励幼儿敢于表达“假设”,培养幼儿创造性语言的应用能力。
(四)开展多种语言活动,给予幼儿交流机会
除优化幼儿园正规的语言教学活动外,在日常生活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展示交流活动等渗透性的语言教育,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交流与表达的机会, 也是有助于提升幼儿语言应用能力的手段。例如我班通过“每日一句”、“每日故事”、“ 每日阅读”,每周组织情景表演、语言游戏,定期举办诗歌朗诵比赛、“ 故事大王”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在幼儿园各班、同龄级组中举办友谊赛, 大大调动了幼儿听说普通话的兴趣,也增进了不同年龄幼儿言语交往的技能。当然,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有很多。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从激发幼儿“敢说、爱说、能说”入手,是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关键。
第五篇: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论文
论文标题: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工作单位:乐昌市第一中学
作者:张桂英
学历:本科
教龄:9年
所教年级:高一年级
联系电话:***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内容摘要:当今时代,口语表达能力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尤其是人际交往和思想交流中非常重要。高中语文教学,应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表达能力。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课前3分钟演讲、师生对话法、听录音朗诵法、口头作文法、组织各种比赛等途径实现。关键词: 语文教学口语能力培养
正文:
当今时代,口语表达能力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尤其是人际交往和思想交流中非常重要。《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应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表达能力。那么,怎样才能迅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笔者在这谈几点浅粗的看法。
一、课前3分钟演讲
每节课前可让1~2个同学进行演讲,内容不拘一格,演讲题目可以教师选择,也可向学生征集,可以不定专题,不限范围,采用自由命题的形式,要求能激起学生兴趣,并要求学生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材料可选自各种报刊杂志、课外阅读材料、电视广播、文学作品,或将一些课文改编成讲演稿,或几个同学联合演出根据课文自己改编的小话剧,也可以是耳闻目睹的真人真事,等等。这样的演讲寓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不但使学生得到锻炼口才的机会,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能吸取许多课堂上得不到的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一举多得。
二、师生对话法
课堂上老师提问,要求学生大胆、清楚地回答,并且语言要简练、风趣、文雅、有条理。教师首先应在课前设计好问题,安排发问的时机,然后在课中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于有疑处解疑,无疑处生疑,按照“师问生答——生问生答——”或者“一问一答——一问多答”的形式激励学生说话,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教师应重视讨论过程的指导和控制,及时评点,通过讨论达到训
练说话和思维的目的。
三、听录音朗诵法
课堂上让学生多听教材朗读磁带,这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纠正错别字的读音,掌握朗读的节奏,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加强普通话的训练。朗读可使口语得到严格的训练,是说话训练的较好方法之一。安排朗读指导课,讲授朗读常识,要求学生读得响亮、清楚,努力做到准确、流畅、传情。朗读内容:包括课文和课外文学作品,主要是散文、诗歌、小说。形式上可采用个别朗读、集体朗读、领读、跟读、男女对读、分小组朗读、接力朗读、分角色朗读等等。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潜移默化地把一些优美语汇句式,变为自己口语语库中的储备,丰富自己的口语表现力,也可使学生的口齿、声带得到锻炼,从中学到许多说话技巧。
四、口头作文法
口头作文是进行表述能力训练的理想方式之一。口头作文具有多方面的训练作用。学生在课堂上即兴口述一个完整的意思,这里就包含了多种训练的因素,从学生确定中心到选择取舍材料;从结构安排到遣词造句都能得到训练。由于口头作文时当众述说,这又使学生在口头表达时声音、节奏、语气、感情诸多方面得到锻炼。教师可选择学生特别熟悉、容易思考和组织的题材,让学生先思考几分钟,列出提纲,打好腹稿,然后当众口头作文,接着大家评议,互相启发,取长补短。这是培养学生在公共场所即席说话能力的好办法,也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构思口头作文的方法,从文章的中心、选材、结构等方面定下几个“点”,连“点”成“线”,再扩成“面”。然后从不同的角度交错选用几种程序进行训练。可以从形象到抽象:看图说话——按所供文字材料口述成文——按题目要求口头作文;可以由易到难:拟提纲口头构思——凭提纲口述全文——打腹稿出口成章;可以从部分到整体:口述所选材料——口述开头结尾——口述全文。
五、组织各种比赛
组织各种比赛,如: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影评、书评、辨论会等。要求学生感情充沛,吐字清楚,语音、语调、语气、语速要有起伏,抑扬顿挫,表情、手势也要恰当配合,以增强说话感染力。
当然,要提高口语表达的质量仅仅掌握方法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语言的积
累。笔者认为语言的积累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字的积累。
汉语言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掌握了这些字正确的声、韵、调和字义,说话时运用起这些汉字就会像鱼儿游进大海,自由自在,轻松愉快。第二:词汇的积累。
词汇是概念的载体,也是思维的基本元件。掌握丰富的词汇有利于人们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分析理解能力的提高,这是说的基础。无论哪一位演说家,他的语言都会表现出词汇丰富的特点。即使不是普通人,如果词汇贫乏,说话也会平淡无味,像个瘪三。
第三:锦言佳句的积累。
句子是进入语言实用交际的最小单位。如果说语文是文化的载体,那么句子就是文化的细胞。汉语句型,不仅包括了汉语的全部表达形式和语法现象,而且浓缩了汉民族数千年来对自然、人生、社会、艺术、哲学等等的文化积淀。不同的实词、虚词的选用,句式的选择,语序的搭配,都包含了汉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思维方式、心理模式。让学生们大量积累这些锦言佳句,无疑是一种非常可贵和可靠的思维训练和言语训练,是他们学习和发展口语表达能力的内容素材和形式规范。
第四:精美诗文的积累。
为了体现文学的整体性,还必须积累典范的精美诗文。这是最高级的语言积累。学生在这些精美诗文中学到的语言,已不仅仅是一种纯工具性的语言符号系统,而是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思想体系、价值体系、方法体系等整个文化体系。多积累精美的诗文,可以潜以默化地提高一个人的学识修养、道德情感及人格心理状态。如我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第五:指导学生平时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生动的语言。
总之,厚积才能薄发,学生有了广博的知识基础,随时运用,尤其是直接运用到口语表达中。要活学活用,在用中充分发挥积累的价值。要让语言成为一条流动的小溪,不能使之变成一泓不动的潭水。笔者相信: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学生课堂口语表达的水平也必将不断提高,敢于表达、善于表达、精于表达将是现代语文课堂的新气象。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
2、《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年3月刊
3、《教学月刊》1997年9月刊
4、《演讲与口才》第17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