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班级管理从“关心学生的内心感受”开始

时间:2019-05-11 23:05: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优化班级管理从“关心学生的内心感受”开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优化班级管理从“关心学生的内心感受”开始》。

第一篇:优化班级管理从“关心学生的内心感受”开始

优化班级管理从“关心学生的内心感受”开始

浙江省 遂昌中学

吴运通

班级管理是一门学问很深的活,也是一门艺术,先行者们已成功实践出各种有效的方法,造就千万英才;但班级管理不是管理产品,因对象的不同,同一种方法可能会效果迥异,不过有一点是值得肯定,只要我们管理者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成功优化管理的概率将大大提高;只要我们走进每一个后进生的真实的内心世界,后进生的每个错误,多差的成绩都可以理解,可以接受。也是我这次班主任培训的心得体会。

2003年,我从乡下初中调往城里的第三中学,并担任班主任,任凭我多勤快,多想管好这个班级,可班里就有一帮男生和几个女生跟我作对,不时出现班主任工作危机,有令不行。

其中有两个男生着实就是一幅“阿飞”的打扮,数学上年度期末只考16分,两个女生一心一意搞化妆,五门功课加起来总分不过百,任凭我多耐心,三天两头找他们谈话做思想工作,好说歹说都无济于事,一天午后,我去上课,发现两个女生化着浓妆花枝招展地坐在前排,我看后顿时大怒,刚在昨天教育过,宣读了学校有关仪容仪表的规定,今天又要作对,随即痛骂她们一顿。

第二天,这两名女生竟然出走,在家里的留言道:“班主任伤自尊”。使我不寒而栗,家长也把这事闹到学校,领导叫我写检查报告,令我痛苦不堪,接连两个晚上失眠,还好,第三天这两个女生神秘地出现在班级里,才使我心中的大石头落地。此事过后,等于在我原本燃起的班主任热情的火焰上浇下一盘冷水,也使我班主任工作退缩了许多,顿感教书难,做班主任更难,在城里管学生难上加难,带着这样不良的情绪和不正确的动机勉强维系一段时间的班主任工作。说实话我真想放弃,可又心不甘,情不愿,毕竟班主任是学校领导经过慎重筛选过的,也正是我在乡下工作的出色表现,才被这次班主任选拔中选上。

可过不多久,班里学生给我起了一个绰号叫“小日本”,不过学生当着我的面还是叫我吴老师,就连前面出走过的两个女生也是如此,“小日本”只是他们在我背后叫叫和住校生回到寝室谈论班主任的代名词,我并不在乎。

可有一次清晨,我走到教室走廊的拐角向班里走去时,班里的学生喊到“鬼子进村”,这确实令我大吃一惊,恼火从心中涌上脑门,于是,我决定暂不“进 村”,调头回到办公室坐一会儿再说,可我刚转身走时,学生竟说“鬼子跑了”,这让我如何是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实有痛不欲生的感觉,还好当天的课是下午的,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我对自己说,我这么认真负责,究竟是什么原因落到这个地步,我深刻反思自己的言行和做法,可始终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我立志静下心来,吃过午饭后(其实午饭也就吃两口),早早地到办公室守候平常我认为最乖的几个学生,并把她们一一叫到办公室里,让他们告诉我为什么叫我“小日本”,起初,这四名女生谁都不想说什么,好像怕我骂他们,于是我说,只要你们说出实情,我一定不骂你们,我们完全可以建立朋友的关系,于是其中有一个胆子大点的女生开口说:“第一,吴老师不民主,什么事情都是一个人说了算;第二,太会骂人。”那么第三个呢?我反问道,另一个女生接着说:“第三,小平头,短胡子,样子确实有点像小日本。”

我用了几天时间逐一核对每一个学生的简历,家访20多位学生,我发现这批学生在我当班主任前有6人当过班长,8位当过副班长,80%学生在以前都是当班干部的,用他们的话说以前是当官的,什么事情都是可以“搞定”和“摆平”,而我既不让他们搞定,也摆不平,加上我很会骂人,怪不得学生叫我小日本。

痛定思痛,我采取大民主方针。什么事情都让学生他们来搞定和摆平,尽量做到少骂人,不骂人,尽可能和颜悦色一些,渐渐地学生不叫我“小日本”,却叫我“通哥”,当我走到连廊拐角时,有个别学生竟喊“通哥”来了。

不过真正让我管好这个班级还是从一次学生喝醉酒,我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开始。那是“十·一”长假后的第一个晚自修,我走进教室时,我发现有6个男生喝酒,酒气冲天,而且有一个男生醉得一塌糊涂,还踢破了隔壁教室的门;这是一起我认为最严重的违纪事件。二话没说,把他们全部带到了学校的政教处;当时政教处里有一位副主任,我原本想让这位领导吓唬这帮学生,谁知值周教师、副校长相继走了进来,醉鬼似的黄磊没有一点悔改之意,顶撞副校长,气氛一度很紧张;这还了得,连校长也不放在眼里,见状,我单独走到黄磊的身旁,半推式把他拉到角落里,单独与黄磊谈话,原来班里有十几个讲义气的同学早就组成一个团伙,为首的就是黄磊,十一放假就快结束,同学们请他喝酒,他觉得不喝酒不够义气,于是开怀畅饮。其实,黄磊的家庭条件并不好,父亲是一个农民,母亲是一个残疾的,连家务都不能料理,家里基本上就是黄磊说了算,以前曾辍学过,但经过亲朋好友的帮助,又重新回到班里;结合这些情况,我推心置腹地谈话,并叫黄磊坐下来谈话;我也讲了我自己以前的经历和家庭困难的原因,引起了黄磊的共鸣,我再次的跟黄磊说,家穷志不倒,况且学校还助学金,成绩好的还有奖学金,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减轻家里负担,更重要的是将来的自己的强大和发展可以回报父母,回报曾经帮助过你的人,同时我提出,让他做我的好帮手,我们之间建立真正的朋友关系,共同管理这个班级,他见我这么真诚,便答应下来,于是他把以前班里为什么有一批男同学和女同学跟我做对的原因,以及以前没有好好读书的原因全盘托出,于是我先让他去做另外几个同学的思想工作,然后带着这群“酒鬼”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我们开始第一次师生间自由的畅谈,学生们和我兄弟般地讲起义气,并约定以后晚自修的纪律全权交给他们。

第二天的班队活动课,黄磊站在讲台上深刻剖析了自己,勇敢地承认前段时间所犯的错误,下决心痛改前非,其他同学也都勇敢站到讲台承认了先前的错误,而且原来有矛盾的同学也趁机相互和解。大家一致认为要用实际行动来把学风、班风抓上去,就连平常最会迟到的胡朋飞同学也向我保证以后不迟到。那一刻,我平生第一次被学生感动,原本是一件糟糕透顶的坏事,却因为我无意中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后出现美好的结局了。

在之后两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总是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后,先做一个倾听者,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助手,真正做到优化管理班级。

第二篇:管理班级从管理班会开始

学校的德育管理从管理班会开始

湖南株洲湘渌实验学校文伟彬

为一个学校的德育校长,要想管理好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单靠口头的说教,资料的宣传,家校的合作这些理论“武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因为孩子不比成年人,他们的意识只有在一定的活动玩耍中不经意和不自觉地才能形成。所以我在自己的德育管理实践中得出:学校的德育管理从管理班会开始

我校是一所有着2000多学生的初中学校,学校的位置处于城市与农村交接的地带,所以学生的结构是60%来自城市,40%来自周边的农村。两种不同大环境里的学生,他们生长的环境不同,城里的孩子见多识广,活泼大方;农村的孩子朴实善良,但较封闭不合群,要让这两种类型的孩子,和谐相处,不歧视,不受欺侮,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玩”在一起,成为朋友,性格上“互补”成为“一家人”,做好这项工作的首选阵地我们就是开展班会课。

一、每期初由德育校长制定新学期学校的德育工作思路,政教主任拟写好一期德育活动开展的计划,尤其是一学期的主题班会开展的安排。

如2011年上学期,我校的德育工作计划中对班会课的主题就有这样的安排:三月“走进新学期,行为习惯自养成;各项制度严遵守”——主题班会有“新学期,我背着新目标出发”、“创建特色班级我的承诺”“雷锋就在我们的身边”。四月“走进春天,思想品德自养成;安全卫生意识强”——主题班会有“清明悼先辈”、“挑战中考我能行”、“文明待人,安全出行”、“渴望友情,拒绝早恋”。五月“走进夏天,珍惜亲情化动力;感恩父母行为美”——主题班会有“爱的海洋”亲子活动、“给父母的一封信”、“双比双教”系列班会。六月“走进期末,学习思想有收获;中考统考成绩佳”——主题班会有“挑战中考誓师会”、“先进同学大家评”。这一系列的活动有的是根据期初学生思想散漫而设计,有的是根据各种节日而设计,有的是根据学生人身安全而设计,有的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而设计,有的是根据上学年毕业班面临中考、初二学生面临会考而设计,期末则为学生争优创先而设计。顾及到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各个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不自觉的受到感染,不自觉的受到教育,不自觉地树立了信心,也就不知不觉地贯彻落实了我们的学期德育目标,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每堂班会课都要求年级组认真设计活动的流程,包括制作规范的课件,班主任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作微调。

作为德育校长,在每周一的班主任会上,我就会布置周五的班会课做什么,怎样做,然后要求年级长统一年级行为,具体落实到位。“爱的海洋”亲子班主题活动,就要求年级用统一式样的感恩卡纸,每个年级一种颜色,每个年级的亲子活动有根主线。这样全校的班主题相同,但年级各有其特色,增强了学生活动的兴趣,活动的效果也更理想。

三、每堂班会课都有人检查,评价效果,搜集资料,表扬活动开展得好的班级及班主任。

作为德育校长,我坚持每堂班会课都带领政教主任亲自察看每一个班级的活动开展,边察看活动准备,活动程序、活动参与、活动效果,边记载点评,活动后收集资料。如这个学期期中考试后,我们学校开展的“先进同学大家评”主题班活动,经班级同学的民主评议,评出了热爱劳动的“小帮手”,诚信守纪的“小标兵”,善于合作的“小伙伴”,保护环境的“小卫士”,心身健康的“小主人”137名。将这些优秀学生借期中总结会给予表彰,通过班会树各类典型,促良好的校风的形成。

如为了让每个学生看到自己成长中的可喜变化,所取得的优秀成绩,从而树立信心,对

未来充满希望,这个学期的五月份我们开展了“双比双教”的德育主题班会活动。

双比即:比现在,看自己的优点,把优点告诉家长;比未来,看自己的缺点,把缺点告诉自己。双教:通过总结优点对学生进行自信教育;通过寻找缺点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整个活动通过三次主题班会进行:

第一次主题班会:找回一个优秀的自我1、班主任动员:讲清人人有优点,以及总结自己优点的意义、目的、要求及方法。要对班级不同性格的人群、不同心理的人群进行分类指导。

2、学生个人自我总结自己的优点并把自己的优点写出来,要有具体的事例,不可用枯燥无味的鉴定式语言。

3、同学间互相找优点,以小组为单位说出自己的优点,以事例为依据后找出同学的优点并在小组会上说出来。

4、组织班会,人人说出自己的优点,描述性叙述,切忌鉴定式语言。可邀请家长在会上评价自己孩子的优点和鼓励所有的学生。

第二次主题班会:优秀的我也有瑕疵。

1、班主任动员,告诉学生再美的宝石也有瑕疵,再优秀的人也有缺点,只有找出自己的“瑕疵”即缺点来,改正缺点,才可能不断的完善自己,做一个更完美的人。

2、班会课上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找出自我的缺点,并小组同学的意见。

3、制订个人的修身计划。

第三次题班会:锻造一个完美的自我1、将自己的优点、目标确定,修身信心等向家长汇报,请求家长监督。

2、班会上每个同学公开承诺,人人表决心,谈计划。

为了这个活动的开展,学校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以活动为楔机,让每一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优点,增强信心,也看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同时德育部门,做到活动完后,有总结,所有的资料一律存档,作为以后学校德育课题研究的资料。

管好了班会的开展,借这块阵地,也提出了对班主任的要求,班主任认真组织好了每一堂班会,也就认真做好了每一次对学生的教育。学生认真上好了每一堂班会课,就每一次都能受到心灵的洗礼,逐渐完善了每一个学生习惯的养成、性格的形成、人生观的形成,学校的德育目标也就在潜移默化中得以了实现,效果是喜人的。

所以我认为,德育管理忌“假、大、空”,宜“真、小、实”,一次真实可经历的小的班活动课,却远远胜过组织学生聆听一次思想报告会。不知您是否也有这个体会。

第三篇:关心残疾人,从尊重开始

关心残疾人从尊重开始

每当我们望着这美丽的世界,会觉得生活如此五彩斑斓,但是你是否想过,这个看似美丽的世界,还有许许多多与我们不一样的人享受不了生活的美好,大自然的生机,他们就是——残疾人。

残疾人,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他们与我们没什么不同,只是比我们少了些东西,但他们也有心,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支撑着他们,阳光地生活下去!可残疾人在一些人心中看来是卑微的,对他们冷嘲热讽!但是你是否想过,他们用比我们残缺的,弱小的身体,同样的担起生活,担起希望。在北京西单看到的一幕,自今还震荡着我的心灵。

去年暑假,我和妈妈到北京的阿姨家做客,从东直门乘地铁到了西单,出口通道边一位并不显眼的残疾人让我停下了脚步,他没有手,也没有脚,只能用断臂勉强地支撑着自已的身体,他的身体微微地颤抖着,与众不同的是,他的嘴里衔着一支沾满墨汁的毛笔,在一张宣纸上认认真真地写下一横一划,字迹十分工整,浑厚有力,给大字赋予了生命。

但他用的是——嘴,我不禁肃然起敬,他的形象在我心中顿时变得高大起来。“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八个大字映入我的眼帘,是啊,这不仅是他写的字,更是他心的呐喊!

只要生命存在,生活就是美好的。让我们尊重残疾人,关心残疾人,学习残疾人,让我们共享一片蓝天!

绍兴县马鞍镇中心小学

潘铭泽

迎风傲立

初春的天气,咋暖还寒,总是那么冷。而那梅花娇而不艳,不畏严寒。即使枝丫被雪压了,即使枝条被风吹断了,它仍生长着,一直都坚强面对,给人们带来春的气息。

望向梅花,让我陷入了深深的回忆。记得一次在坐公交车的时候,车上有很多人,把本来就很小的公共汽车挤得水泄不通,恐怕连一只蚊子也找不到落脚之处。我是先上来的,所以找到了个座位。

几个老人陆陆续续地上来了,一两个青年给老人让了座。白发苍苍的老人,骨瘦如柴,那张苍白的脸更显得憔悴。年迈的老人吃力地上来了,所有人都跟着老人提心吊胆,司机也耐心地等老人们站稳了脚。只有一个老人——所有老人都已经落座了,他孤零零地站着,显得有些突出。

“还有谁愿意让座?”售票员问,语气中带着着急、恳求、期待……

目光随着大多数人群,望向了一个眉清目秀的青年,穿的比较体面,却没有绅士风度。转而回复的是爱理不理,以“拒人千里”的冷漠来回答那些期待的目光。

怎么能这样?我有些愤怒。他是一个老人,是一个弱者,是一个需要被人关心的人!可那青年却无视老人。作为一个小学生,作为一个少先队员,我挺身而出,众人为老人捏了把汗,对我投来佩服以及感谢的目光,对青年投来鄙夷的目光。

真的很不明白,他为什么要那样做?一直想着,车门开了。只见青年默默走下车,一瘸一拐地下去了。孤傲的他,没有向谁说明,冷漠的他,没有向谁解释。不去向别人说清楚,走自己的路。留下的是一车诧异的目光……呀,原来他是个残疾人!原来他也是需要帮助的对象啊!可是刚才毫不察觉到这一点。

望着他的背影,我忽然觉得自己是个罪人,外表不是来衡量一个人的标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地。

那篇《高贵的施舍》也说明了这点 :当一个乞丐向一位女主人乞讨钱时,这位女主人并没有直接给他施舍,而是让这个乞丐用唯一的一只手将放在门前的砖搬到门后。这一小小的话语,让乞丐一下子领悟到了做人的尊严,他接受了女主人的要求。若干年后,一位公司的董事长来到了女主人面前,这就是昔日那位乞丐,当他告诉女主人让他们一家人去城里居住时,女主人断然拒绝,并让他把房子给两只手都没有的人。

一点儿残缺不能击到我们,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面对这样的生活困难,也不能退缩,而要愈精神。一个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要有不怕困难的决心才好!

因为有了叶子,树才显得生机勃勃;因为有了花儿,空地才显得诗情画意;因为有了关爱,世界才显得和平美好。坚强,是残疾人的毅力,支撑他一直走完人生的路;关爱,是广大群众的本能,鼓励着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但不能一味得帮助和关爱,要在此同时,让他们自己试着站起来,试着在无人的角落,拼劲全力,去寻觅雨后的彩虹。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在角落里,默默 绽放自己的光彩……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迎风傲立,努力生存,积极向上……

肖凤敏

残疾,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不公的命运。残疾,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令人恐惧的词语。恐惧他带来的黑暗,恐惧他带来的歧视,恐惧他带来的困难。但是,对于真正的残疾人来说,没有那些对命运不公的痛恨,也没有对恐惧的屈服。因为他们的心灵是明亮的,是永远美丽的,是永恒的。

她一个又聋又哑的残疾人;她,一个对命运不屈服的人;她,一个创建了19世纪神话般的人物。她没有普通人所拥有的光明,但她的一生注定将成为永恒。她就是美国著名聋哑作家海伦凯勒。海伦凯勒的一生几乎都是在黑暗中度过的,在她刚出生19个月的时候,不幸染上猩红热疾病,可怕的疾病夺走了她的视力与听力。在这无边的黑暗与寂寞里,她并没有选择对命运的屈服,而她选择自强不息。在导师的帮助下,她用坚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带来的精神痛苦。她热爱生活,没有抱怨,没有悲伤,在艰难的环境下,她毕业于美国哈弗大学。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面,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她的一生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在常人都无法克服的困境下,她竟然成功了。

对这个伟大的残疾人,我们应该至于她崇高的敬意。是的,他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至少我们是四肢健全的,让我们用爱心去驱逐掉他们心中的黑暗,用我们的爱心去点亮他们的希望之火,用我们的爱心去温暖他们的心扉。

颜晓莉

用“心”去关爱残疾人

从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开始了自己独特的人生历程,体验着生活的五彩斑斓。爱,就像一个跳动的音符,与我们一路同行。当我们享受着美好的生活时,你可知道,这个世界,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享受不了生活的美好,大自然的热情。他们就是——残疾人。

残疾人在人们的眼里是一些低贱的人。人们见到残疾人,不但不帮助他们,反而对他们指指点点,拿他们取乐。你可知道你一些微不足道的动作,对他们的心灵上,尊严上有多大的伤害吗?残疾人也是人啊!要不是种种原因,他们现在能这样?

海伦。凯勒说过:“世界上最美的事物,不一定能用眼睛看到或用手摸到,他们是必须用心灵去体会的。”的确是这样,残疾人虽然身体上出现了一点缺陷,但他们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生活也有快乐。

贝多芬出生贫寒,从小随父亲学音乐,8岁开始演奏,50岁耳朵失聪了,可他有伟大的理想,克服种种困难。经过他的努力,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他的成就对同时代及以后欧洲音乐艺术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

张海迪5岁就瘫痪了。可她并没有放弃过活着,她不断进取,学习了日语、德语、英语和世界语。她还尽力帮助周围的青年,鼓励他们热爱生活,珍惜青春,努力学习为人民服务,为祖国的兴旺发达献出自己的光和热。不少青年在她的鼓励下考取了大学。张海迪在轮椅上唱出了生命之歌:一个人的生命的价值在于为祖国的富强,为人民的幸福而勇敢开拓,无私奉献。这种种都说明残疾人并不比我们弱。

每一个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坎坷。他们中有些人是先天残疾,有些人是后天不幸遭遇各种各样从天而降的灾难,在经历过生命的低谷之后,他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站起来,迎接生命的挑战。残疾人运动员,几乎百分之百的都不是职业选手。因此,他们一没有充裕的时间去进行训练,二缺乏资金的保障去购置训练器材和服装等必需用品。他们付出的努力除了身体上与正常运动员的差距外,还有许许多多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是,他们坚持了下来,并走到今天,走到奥运会的赛场。

“鸟巢”、“水立方”,因为有残奥运动员,而同样精彩。对待残疾人运动员,我们应该付出更多的爱,他们不仅是我们的兄弟姐妹,而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自强不息,他们敢于做生活中的强者,都奏出了一曲高亢激越的生命交响曲的宏伟乐章。

残奥会,除了精彩的比赛,我们还能读到无数催人泪下、催人奋进的故事。我们更深地体会到:爱,应该献给每一个人;爱,时时刻刻在我们心里;爱,温暖着生活的每一天。只要有爱,我们这个世界,我们人类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好 马光海

第四篇:班级管理从做好班主任开始

班级管理,从做好班主任开始

常兴中心小学 马洁

班主任是一个教学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的工作,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健康成长,影响着他们一生的生活道路。我作为众多班主任中的一员,既感到自豪又感到任务的艰巨。那么,怎样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呢 ?

一、认真负责,嘴勤脚勤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老师,我缺乏的是经验,可我认为“认真负责”、“嘴勤脚勤”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这份责任感不仅来源于我的对这份职业的执着,更来源于我对孩子们的爱。班主任不仅要管理孩子的学习,同时还要照顾他们的生活。对于每一个孩子我尽量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与呵护。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些孩子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有责任帮助他们完成人生的过渡。而在班级学习生活中,班主任与他们接触时间最长,最容易了解他们,更容易做他们的工作,所以我在平时时刻注意孩子们的变化,及时地帮助他们拨正人生的航向,驶向正确的人生港湾。

二、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这个单位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我每天早上和学生一块打扫环境卫生和教室清洁卫生;教育学生搞好团结,我首先做到和各位教师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爱生如子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爱是教育的润滑剂“,爱是沟通教师与学生情感的纽带。通过和学生接触,我充分认识到了“爱心”在师生关系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谈到班主任的工作,我不禁想起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一个人身上的大衣吹掉。北风首先施展威力,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风和日暖,行人觉得暖洋洋的,开始解开纽扣接着脱掉大衣。”这则寓言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北风”,“南风”无异于班主任积极的工作方法,而“行人”也就是“学生”了。我们在工作中,是用高八度的调子,盛气凌人去压服学生呢?还是用诚挚的情感去热爱、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呢?当然,我们都愿意选择后者,愿意做“南风”,也就是说在工作中要运用情感和爱来诱导,教育学生。对学生有爱,并不等于一味的迁就和放纵他们。所以这个“爱”必须和“严”相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接受理解你的爱。

四、强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

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

1、重视在课堂内的常规训练,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我首先要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严格要求,一抓到底。长期以来,我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了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每天提醒他们注意习惯的培养。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做作业,就不停地提醒纠正不良姿势。当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端正,两眼平视前方,态度自然大方,并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楚。在听的能力方面,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要说得出来。这些办法对学生听的习惯养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读写、坐站听说的正确姿势逐步养成,增强了自控能力,课堂秩序有明显好转。

2、建立全班学生轮流值日制度,培养自育能力。

值日问题,过去的一贯作法都是只让几个干部轮流,经过实验观察,我发现这样下去只能是好的学生好,差的仍然赶不上。为了全面培养学生自育能力和竞争意识,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采取了全班学生轮流值日后,学生表现出十分积极兴奋的状态,总是盼着自己当值的那天。值日生要负责当天的学习清洁、纪律、收发作业等,这样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工作机会,在值日中学会管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值日生既要去管理别人,那首先就得以身作则,才有说服力。实践证明:学生在值日中不仅自己严格地遵守纪律,而且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通过值日,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学生是班级的主体,学生是

班级的主人,每个学生都有组织和管理好自己班集体的责任和义务,也有参与管理班级的权力,从而激励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班集体。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确定。

3、建立学生一日常规,培养学生自理能力。

为了规范小学生行为,我根据班里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班上一日常规。要求学生每天按时起床睡觉,文明礼貌,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并针对学生特点主要学会自己洗脸、洗脚、洗小件衣服,住宿学生在宿舍要主动扫地和倒垃圾。总之让孩子通过劳动来理解劳动的意义,体会劳动的艰辛,体贴父母的辛劳,体现尊老敬老的美德。

五、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去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在扶正压邪,奖善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班内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记得我刚接一个新班的时候,班里学生的”傲“气很重,都看重”大事",不注重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不屑于做小事.如:放学后窗户没关就走了,大白天六个管灯全开着却不以为然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组织开展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班会,会上对小事该不该管进行了辩论,还列举同学身边发生的小事造成的危害,最后得出结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实践证明:有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就会无形的支配集体成员的行为和集体生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苦而耐心的工作,可我却乐在其中。我坚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当我看到自己带的班级朝气蓬勃,秩序井然地向前发展时,当我看到每一名学生学有所成时,所有的辛苦与汗水都化作一股甘泉流淌于心涧,且瞬时又化为强大的动力,使自己更加努力地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

附表:1 合作经营协议书

甲方: 乙方:

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就中石油煤层气保德区块地面工程合作经营事宜,自愿达成如下协议,以资信守:

一、合伙宗旨:共同合作、合法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二、合作经营项目:中石油煤层气保德区块地面建设工程。

三、合作经营地点:山西省保德县。

四、出资金额方式:期限垫付。

1、甲方以现金方式出资200万元;乙方以现金方式出资200万元(主要用于补足前任合伙人撤资款项)。

2、合同签订之日乙方向甲方交付100万元投资款,剩余100万元乙方须在2012年3月31日前全额到位。3、2012年3月31日前应付前任合伙人撤资的17万利息,双方各承担

8.5万元。

4、乙方垫付2012年2月开工前期全部费用。(回款前)

五、股份划分:甲方 %、乙方 %。作为确定盈余分配和债务承担的基础。

六、合作期间甲乙双方的出资为双方共有资产,不得随意请求分割。

七、甲乙双方的任何一方原则上不得中途退撤,任何一方在不给合作事务造成不利影响的前提下可以退出,但须经双方协商认可。

八、甲乙双方的分工、权力与义务:

1、甲方为合作项目的负责人,全面负责合作业务的日常经营与管理,重点负责商务活动及工程的回款工作。费用不得超过工程总额的10%。

2、乙方负责合作项目的生产,施工、安全工作。

3、以甲方公司的名义,在保德县与当地银行开设账户,双方各留印鉴、共同管理。乙方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财务工作,对于涉及财务、账目以及借款、还款、日常投资等资金使用事项在超过 元额度(元以下的应各自记账留存凭证定期对账),应许甲乙双方协商一致方可进行。同时,甲乙双方都有对财务账目的监督权利。

九、盈余分配与债务承担:

合作双方共同经营,共同合作、共担风险、共负盈亏。

十、合作任一方违反本协议导致合作损失的,应当对另一方承担。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本协议一式 2 份,甲乙方各执一份,经甲乙方签字画押后生效。

甲方: 乙方: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第五篇:高效课堂从关注学生感受开始

高效课堂从关注学生感受开始

——《圣雄甘地》一课的启发 东莞高级中学 曹军辉 前言

感受的基本感念是指感官侦测到外境的能量变化,于个体内在所产生的生化反应。感受是生物的基本能力,辨别有无生命活动的重要凭据,同时感受也是外境与内心的核心介面,个体对外界所有的理解和认知,经验的累积,都是基于感受。而学生感受则是指学生在听课过程当中根据老师授课内容的变化而引起相应的心理反应,也是学生对新知识生成自我认知的过程,同时学生感受还是学习产生效果、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衡量标准。新《课程标准》提出改变课堂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方式重心指向以学生为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培养和情感体验,使课堂教学主体互动化,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内容多元化。新课程理念提倡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想真正做到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课堂教学就必须从关注学生的感受开始。历史学科的独特性决定了其不能通过试验重演,因此要增强学生的感受,要通过多种资源途径、教学策略来实现。我所选择的《圣雄甘地》一课,由于时间、空间、文化的差异,学生特别难以理解,是一个教学内容具有挑战性课例,我想通过对此课教法的探究,挖掘关注学生感受的课堂魅力。

一 在自我陶醉中发现问题 1 第一次教学设计

整个过程以老师讲述概念和过程为核心。

导入:以电影《甘地传》作为开头,引起学生注意。过程:

第一介绍“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定义。

第二介绍讲解甘地其人和甘地思想形成的原因和背景。

第三详细介绍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时间、经过、原因、结果等)第四根据所学知识来讨论如何评价甘地和其思想。2 自我陶醉

在我看来,《圣雄甘地》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相当有难度,学生对于印度和甘地本人知之甚少,所以我在授课过程当中追求详尽,努力呈现印度的背景,每个概念的解释,每次具体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都详细讲解,希望给学生一个尽量完整的知识结构,甚至连如何评价甘地都有参考答案。在我看来绝对是面面俱到,详尽到了及至,在授课过程当中我也是讲的酣畅淋漓,自认为自己准备充分,讲述到位,一定会赢得赞赏和喝彩。在调查中惊醒

课后学生调查:(以谈话方式进行)老师:你如何评价这堂课?

学生:“您讲的很详细,但是我们感受不是特别深刻,内容有点偏多。”

学生的回答可谓当头棒喝,让我内心一头雾水,自认为天衣无缝洋洋自得的课(本以为学生会大加赞赏),到头来竞混了个“感受不是特别深刻”,让我着实“伤心”了一番。

老师:你觉得“感觉不是特别深刻”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一切都是您讲述的,我们被动的听自己思考的少,所以感受就不是很深刻。

同时在搜集了夏老师研究课题里的“中学历史优质教学课堂评价量表一:学生评价表”,发现打分较低的集中出现在2、3、5项,和学生反映的问题吻合。

仔细想想非常有道理,我在这堂课中只关心了自己的感受,是这堂课不成功的最大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一下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由于想全面详尽地呈现面面俱到,造成重点不突出。

第二、认为学生基础背景知识缺乏,老师“满堂灌”,缺乏必要的师生互动。第三、学生关注度不够,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很好地调动。第四、事件间因果联系不强,缺乏系统性。

暴露问题:整个授课过程我高度关注了自己的讲授,陶醉于自我讲述。二 在集体教研中研讨问题推进思路(第二次授课,全科组老师听课并录像)

首先,是对详略做了处理,将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事件列表,挑选其中最为典型的第二次进行讲解,用典型案例代替三次罗列。其次,加强了师生的互动,选取部分问题由学生讨论回答,例如: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形成由学生自己阅读课本总结。再次,我加强事件的因果联系与系统性,注意讲清楚事件的前因后果和联系,突出知识结构框架,采用整体宏观知甘地,环环相扣识甘地,全面思维悟甘地的逻辑结构,特别是在导入方面,采用流行语代替视频,统领全课,作为本课的突破口和灵魂点。

科组老师评课:

孙老师:详略得当,知识体系严密,逻辑性强,基本功扎实,比较充分地挖掘了教材,整体来说很不错。

毛老师:思路清晰,老师比较全面的呈现了甘地跌宕起伏的一生,能够很好地把握教材,驾御课堂,讲述生动,从老师的角度来看是堂出色的课。

其他老师对此纷纷表示赞同。

我认真看了每个老师的“中学历史优质教学课堂评价量表二:课堂观察评价表

”,数据统计显示,这堂课受到了同事高度的肯定。大家普遍认为讲述到位,逻辑清晰,结构完整,是一堂不错的示范课。再次做学生调查:

老师:你如何评价这堂课?

学生:您讲的很详尽,但是还是觉得甘地很难理解。老师:你觉得最大的问题出在那里?

学生:我们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思考太少,缺乏历史体验。

学生的回答再次刺激了我,一堂老师普遍任课的历史课,在学生这里不过还是个勉强及格,原因何在?经过多方反馈和调查,我发现一堂真正的优质高效的课,它只所以成功关注点绝不仅仅是老师自身感受,也不是听课老师的感受,而应该是听课学生的真实感受。

结论与共识:整个授课过程要关注学生感受,在师生互动中推进教学。三 在磨课中不断走近学生(第三次授课全体科组成员参加并进行录像)

1、从现在走向过去: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引起思考,引发感受历史的兴趣通过对“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的导入说起。

老师:爱因斯坦曾这样评价过一位历史人物:他说“我们下代的子孙恐怕很难相信,世界上真有过这样一个人”。而我们生活当中确实很多人很难理解他,用一句流行语来评价他就是“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那么他是否真的只是个传说?到底我们“要不要迷恋他呢?”。通过今天的学习,答案自有分晓,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辉哥课堂”。

(1)课前预习所反映的学生学习的困惑

在预习阶段学生早已困惑不已,“什么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甘地是怎么将印度民众团结起来的?”“甘地为什么会选择非暴力的斗争方式?”“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为什么会成功?”。对于环环相扣的概念,学生很难寻找到突破口,特别是对甘地思想和做法的理解更有难度,完全不是中国人的思维,思维的高度和精神的高尚度远远超出学生认知程度,那么如何才可以让学生领会甘地精神,读懂甘地呢?这个问题一直刺激着我的神经,偶然的机会我来了灵感——流行语(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2)网络流行语对学生的影响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且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用最精炼的流行语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发大家思想的共鸣,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真相,还原客观历史人物的热情。怎样才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呢?首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课堂感受,只有我们真切的考虑了学生的感受,学生才会被真正的调动和吸引,这时历史教学和教育才会真正意义上地逐步展开。

从课堂导入阶段开始,我就开始考虑学生的感受和兴趣,我曾有过三种导入方式的思考设计,第一用电影片段(《甘地传》当中的开篇)视频的作为导入,但是弊端是时间长,手段并不新颖,况且大部分学生已经看过,此视频的新鲜感和吸引力大大降低,第一次授课时采用了此做法,反响一般。第二考虑过利用名言导入,主要是想用世界名人对甘地的评价,但是缺点是生硬,缺乏活力,难以在瞬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第三种我是从学生口味入手进行思考,利用流行语“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那么我们是否要迷恋他?他是否真的只是一个传说呢?”来作为引导,在学生和甘地间建立一种联系,让学生自然进入学习状态,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考虑到本课的主线,最终我选择了这种导入方式。

学生反映:绝大多数学生用笑声反映了他们的关注度,就连坐的姿势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学生的神情和眼神告诉我,他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

(3)网络流行语与理解甘地人生的联系

选用“是否要迷恋哥,哥是否真的只是一个传说?”其实是考虑了学生的真实感受,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对于甘地是陌生的,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仅如此对于他的评价和赞赏度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用这句流行语真实表达了学生心中的困惑,同时整个课堂紧紧围绕着这两个问题,是否真的只是一个传说是在回答学生甘地的生平事迹(包含印度的背景,甘地大事件等等);是否要迷恋他则是要解决如何评价甘地的问题。一个贯穿整个课堂的导入,抓住学生心理感受,加强了整个课堂教学的系统性。

甚至对于一个字我也做了大量思考,考虑学生的感受,防止误导学生,加强导向,在关于是用“我们是否要迷恋“哥”?“哥”是否真的只是一个传说?”还是用“我们是否要迷恋“他”?“他”是否真的只是一个传说呢?”当中,我思考了很久,一个是“哥”,一个是“他”。最终我选择了用“他”,理由如下:第一前面已用“哥”做了导入,适当幽默引起学生注意,点到为止,如果后面继续使用“哥”会使学生容易产生戏化甘地的思想,(甘地毕竟被称为印度的“圣雄”)而用“他”则可以让学生在认识过程中幽默中而不失去理性。多方合围: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增加学生对历史感受的强度(1)从图片与<<辞海>>里找到对甘地的最初印象

首先在音乐声中(印度音乐,创造学习气氛),集中播放甘地不同时期的照片,每张照片下方陪以犀利的文字,引发学生兴趣,刺激学生多方面的感受。

伴随着印度音乐和图片播放下列文字:

甘地啊!想说爱你不容易!有人说甘地是一个奇迹!有人说甘地是一个乞丐!有人说甘地是印度的福娃!有人说甘地是祖国的叛徒!有人说甘地你总是心太软!有人说甘地你真的很勇敢!有人说甘地是爱的化身!有人说甘地一出生就是用来崇拜的!有人说甘地的一生就是一个传说!

设计意图:设计情境,感受历史(评价)用印度音乐不经意间将学生在带入一种情境,用冲突性和对立性的语言展现世人对甘地的评价,告诉学生关于甘地的评价其实是多元的,主要是通过图片、声音、文字刺激学生思维,观看的过程就是学生自己思想与知识间交流的过程,同时在此也埋下伏笔——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评价甘地,有没有权威的说法?

老师:众多资料和观点,一方面为我们了解甘地提供了众多资料,但是同时也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困难,如何才能够客观快捷的了解真实的甘地呢?下面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一种非常权威方便的方法——查找《辞海》。下面请同学根据甘地照片和《辞海》词条说出你对甘地的第一印象。下面开始阅读词条。“莫汉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1948)。印度民族运动领袖,在印度被尊称为“圣雄”。留学英国。曾在南非进行反种族歧视斗争,提出“非暴力抵抗”口号。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印度倡导对英国殖民政府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长期领导印度国大党。主张印度教徒与伊斯兰教徒团结合作,提倡社会改良和妇女与“不可接触者”的地位平等。1948年在教派纷争中,为印度教极右派分子刺死。” ——《辞海》1963页。

设计意图:给学生介绍一种历史学习方法,在研究历史人物时可以查找《辞海》,启发学生在遇到历史问题时,不仅要查阅资料,而且要注意资料的真实客观性,同时之所以选择这段介绍,是因为它基本概括了甘地的一生,后面讲述的核心都可以在这段文字中有体现,所以这段文字既做到了宏观展现(达到了整体宏观知甘地的目的)又可以顺利向后面过渡。

吴颖诗:“他看起来有点像印度版的犀利哥,(笑声)虽然穿的破烂,但内心最知人间冷暖” 李嘉裕:“睿智而又仁慈的老人”

黄妙玲:“他表里不一,看上去是一个很干瘪的小老头,但是内心却蕴涵了极大的力量,领导了这么多的运动,最关键的是他的内心有爱”

刘晓君:“他的外表看上去像泥土一样质朴,但是他有一颗强大的心灵”

吴国钊:“我想用两个词来形容他,一个是复古,一个是非主流,即穿着复古,行动和做法非主流” 谭杰熙:“我想用关汉卿的话来形容他,他就是一粒蒸不烂,煮不熟,锤不扁,炒不烂,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因为他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而且即使受到了镇压也绝不退缩,因此真是响当当。”

分层评价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符合其身心发展的特点,我努力的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平台,给学生发挥特长的机会、肯定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2)“食盐进军”视频赏析中重回“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历史现场

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对于“非暴力”定义的不理解,我决定用一段典型视频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同时也是用具体的史实来解读概念,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当中用心去体味曾经的历史。

电影片段:“非暴力不合作”(食盐进军)

为了第一时间捕捉学生心理,了解学生心理变化和感受,我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来看这段视频,请大家看完之后谈谈自己的直观感受。

设计意图:用电影片段展现非暴力的画面,首先是让学生用眼睛看到非暴力不合作的具体做法;其次通过画面展示,让学生感到困惑(很难理解印度人的做法),从而引发学生思考与发问;再次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直观感受,利用视频的强大冲击力,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最后,因为是谈直观感受,是一个感性问题,类似于感想,这个问题是针对所有同学的,只要他认真看了就会有想法,只要谈了自己的真实感想就是值得鼓励的。

学生观看:很认真,不时还发出“啊!好残忍啊!”等感叹。利键衔:“我想用一个词形容:震撼” 李嘉裕:“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笑声)张素恒:“很暴力”

刘晓君:“我被感动了,因为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一个人退缩” 谭杰熙:“很傻,很天真”

老师:傻,傻在那里?天真,天真在那里?

谭杰熙:“傻在站在那里不动被人打!天真就天真在还认为这样的做法很有效!” 老师:还有其他感想或问题吗?

蔡旭如:“他们为什么是一排排走上去?而不是一齐上去?一起上去不是更有威力吗?”

老师:对呀,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一步来学习这一课,相信大家会在最后找到答案。

视频的冲击力很快的显露出来,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感受,都对非暴力有了自己的看法,虽然有些不深刻,但是他们已经开始用他们自己的心灵去体会甘地了,同时还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说明她独立思考了,而且看出了一些问题。

(3)从甘地的语言里感受甘地的内心世界

老师:请大家根据以下三则材料寻找关键词(提炼非暴力思想的基本内涵。)看看哪个小组速度最快。

材料1: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甘地

材料2:人必须有勇气接受多次打击,表明自己虽不还手但绝不退缩,以唤起人的本性,使对方减少恨意,起尊敬之心。——甘地

材料3:对我而言,羔羊生命和人类的生命一样珍贵。我可不愿为了人类的身体而取走羔羊的性命。我认为,越是无助的动物,人类越应该保护它,使它不受人类的残暴侵害。——甘地

设计意图:首先让大家抢答看谁速度快,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其次在查找的过程就是领会非暴力基本内涵和定义的过程,达到学习的目的;再次通过材料寻找共性基础,突出爱的主题。

老师:点评学生回答,总结非暴力思想的基础——爱与善。继续提出问题,印度有3亿人,为什么是甘地提出了非暴力思想?下面就请大家根据教材的第一部分提取甘地非暴力思想形成的原因?在你看来哪个条件是最重要的?

陈敏玲:“我认为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他的人生经历吧,英国的法律学习生涯,南非的工作经历让他产生了非暴力思想,应该说经历改变了甘地” 陈恪恒:“我出生在一个中下阶层的家庭,从小我就形成了一个既内敛又腼腆的性格,我还曾去英国学习法律,接着我还有幸到了南非,还遭了几顿打,从中体验到了暴力的残忍,所以我最终产生了非暴力思想。”

老师:“让我们把掌声送给我们班的甘地,谢谢!”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进一步地熟悉教材;其次在合作探究讨论中理解甘地非暴力思想产生的原因;再次通过对学生回答的点评,最终点透国情元素和甘地成长共同成就了非暴力思想。多元评价: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

在全面思维悟甘地这个教学环节当中,我就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对前面知识整合挖掘学生心中的甘地。

(1)世人眼中的甘地

老师:“通过对甘地的学习,我们发现他不是一个传说,但是我们是否要迷恋他呢?其实也就是我们要面临一个如何评价甘地的问题,一直以来,关于甘地都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展示图片和文字:

图片:教派冲突,新德里恐怖事件,孩子渴望的眼神,印度军舰、导弹等等 文字:他是“人类良心的代言人。——马歇尔” 他是“印度自由的工程师。——蒙巴顿”

他是“一位纯粹用人性尊严对抗欧洲残暴,而不屈服的人。——爱因斯坦” 他“为人类的爱与和谐而战。——网友”

“印度政府正在用实际行动反对甘地主义。” ——网友 “印度正在积极研制洲际导弹和核武器。” ——新闻

“印度火车纵火案”、“印度新德里连环爆炸案”、“印度遭恐怖袭击” —— 社会现实 “印巴冲突使美丽的克什米尔变成杀戮、冲突、核战争的代名词。” ——人民网

老师:“印度曾经积极的在推进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但是今天印度却花23亿购买了航空母舰,积极研发导弹,地区宗教冲突不断,恐怖事件接二连三,这个现状十分发人深省,印度通过非暴力实现了独立,可是当他独立之后又逐渐的走向暴力,这里面我们看到了期待的眼神,印度人正在逐步放弃非暴力,而作为中国人你觉得甘地当何去何从?非暴力思想当何去何从?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任务

(2)“我”眼中的甘地

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评价甘地。指标数 大爱指数

甘地得分(0——100分)感动指数 勇气指数 智慧指数 实用指数

可以添加……

学生讨论,给各项指标打分,并说明理由,老师过程点评。

刘晓君:“我想评甘地的感动指数,我给他90分,另外10分我是给了他的支持者,他们的行为一样感人。”

老师:“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甘地绝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李嘉裕:“我想添加一个感染指数,给他打100分,因为据我所知他的这种非暴力思想和行为还被世界其它国家的人民所学习,比如越南”

老师:“很好,也就是说甘地的思想被其他国家继承和发扬,大家思考一下,世界上还有甘地第二?甘地第三吗?比如美国有吗?南非有吗?”

学生:马丁路德金、曼德拉。

张素恒:“我给他智慧指数100分,第一军事上,他很聪明,因为打不过英国,所以就采用非暴力来斗争,而且在行动上,他身体力行,增强了感染力和号召力;第二在经济上,很有经济头脑,号召印度人自己织布发展民族工业;第三在思想策略上,利用众多粉丝,采用多次绝食,而且把非暴力和宗教信仰相结合来发动群众;所以他是军事家,经济学家和思想家的组合体,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

老师:“其实这位同学给我解答了为什么甘地被称为“圣雄”。”

谭杰熙:“我也是打智慧指数,我给他100分,我觉得他和中国的不结盟思想很像,中国不与苏联结盟,维持了中美关系,同时不与美国结盟,维持了中苏关系,中国在美国和苏联之间取得了一个平衡点,实现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甘地也是,他用采用非暴力的方式在英国统治的时候不会引起英国殖民者的绞杀,而又因为非暴力而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他在群众与英国殖民者之间取到了一个平衡点,达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所以我觉得他的智慧指数100分”

老师:“其实这位同学提到的是有原则的妥协,不战而屈人之兵,高!实在是高!。”

陈恪恒:“我要反对两点,第一勇气指数只能60分,因为我觉得他从小内敛腼腆,他的勇气真实来源应该是民众,因为他是一个精神领袖,他不得不有勇气,所以他的勇气是外在的,别人施加给他的。(老师:用现在的流行语就是“被”,是吧?)第二我觉得他的智慧也不应该得到高分,因为他对英国殖民者抱有很大的希望,他幻想英国放弃对印度的殖民统治,结果他是失败的。”

黎秀娴:“我想添加评价他的幸福指数,我给他80分,首先在他整个领导民族运动的过程中他的妻子、朋友、群众都非常支持他,追随他实现愿望,虽然有着很多困苦,但是依然可以朝着自己的目标方向前行,所以再苦也是幸福的。” 刘晓君:“我想添加一个创新指数,在别国都走暴力革命道路的时候,他却选择非暴力,同时他也开创了一种别样的领袖模式,当别人用枪炮和武力建立功勋的时候,他却“柔情似水”、爱心满怀地选择用爱来感化敌人,用强大的感染力来征服敌人,所以我给他100分。”

老师:“这里告诉我们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暴力可以使一个民族走向独立,非暴力也可以使一个民族走向独立。”

陈恪恒:“我想添加一个健康指数,(笑声)首先他是一个素食主义者,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我给他90分,但是他经常绝食来反抗英国人的统治,这样的行为无异于自虐,所以我给他30分,综上述所述平均下来给他60分。”

毛楠:“我想评甘地的勇气指数,我想给他打100分,为什么呢?因为他在长枪大炮面前他不露怯色,在宗教冲突面前可以面带微笑,国家危难之时能够勇敢的挺身而出,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欲求民主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甘地用他瘦弱的肩膀担起了印度文明之痛苦,他引导印度人民勇敢地站起来,他明知道前方有虎,却挺胸阔步向前,不畏艰难,勇敢地穿越历史的长河鼓舞着我们,他们的勇敢就像星辰一样闪耀在夜空之中,所以我给他100分。”(掌声!)

老师:“我仿佛听到了甘地的颁奖辞!”

蔡旭如:“我想添加一个矛盾指数,我给他打100分,因为我觉得他本身就是一个超级矛盾综合体,第一他生性内敛,但是为什么他又要在很多人面前演讲;第二他接受了英国的教育,但是他又教育他的民众不要接受英国的奖章,教育等等;第三他运用非暴力抵抗英国,但是他又以支持英国的战争为筹码争取印度的独立;第四他同意印巴分治,但是当印巴分治的时候他又很忧伤的躲起来,还说印巴为什么要分治呢?我觉得他这样很矛盾。”

设计意图:首先用新颖灵活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其次通过打分的过程让学生感悟和评价甘地;再次就是设计了学生可以添加项目,决不束缚学生思维,保证学生的思维广度和创造力。

设计意图:使学生从宏观上再次感悟甘地的爱,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学习伟人的优秀品质,达到知识的巩固,情感的共鸣与升华。

在课后思考题设计环节当中,我尽力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学生依托所学知识,大胆设想、推测、判断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和精神,综合考察学生历史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实践性、创新性,在思考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最终想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提升认识。

设计思路:没有预设答案,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把历史学习当成一种思考过程,从历史中汲取历史智慧,最终发展学生的能力。

设计原则:坚持梯度设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说;坚持开放性设计,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坚持深化主题性设计,解答问题的过程即运用所学知识和感悟领会所学知识的过程;坚持趣味性设计,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或有疑问的话题。(课后思考题:“甘地曾五次被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但始终未获得。你认为他是否该获此奖项,如不应该请陈述理由,如应该请为他撰写一份100字以内的“诺贝尔和平奖”颁奖辞。”)

评课:

孙老师:“这次授课想学生之所想,从学生的角度推进和演绎教学,可以说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尝试,相信学生在课堂中必定有自己独特的收获,而且成功地解决了上节课的问题和缺陷。”

毛老师:

第一,借助流行语言,在“以问诱趣”中演绎了精彩的历史人物。第二,借助知、识、用,在追寻甘地中呈现了统率课堂的灵魂。第三,借助多元评价,在钩沉思想中点亮了当今的智慧。

实现了老师和学生真实的交流,说实话,一堂课能让学生有如此的高度和认识,恰恰说明了曹老师在本节课中有了最让人欢喜的成功之处。

反思:

从师生互动交流来看,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届一届的毕业生从我们手指间流过,有些教师教过70后、80后、90后,将来还要教00后。但是凭心而论,我们对自己的学生了解几何?确实,我们手中的90后有时新潮,有时另类,有时飘忽不定难以琢磨,但是有多少老师真正进入了90后的内心?有多少老师真正感知了90后的喜与悲?有多少老师真正和我们的90后在心灵上做过细致的沟通?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曾说“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我们的90后也是如此,他们出生在一个强大的信息世界里,他们对新鲜事物和热点事件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考,他们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思考和呼声,对待历史他们也有着自己犀利的眼光,所以作为今天的历史老师,我们决不可以忽视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决不可以盲目地灌输知识,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学生内心,以历史事件或人物为依托,建立起一个顺畅的沟通渠道,这个沟通渠道的起点首先应该是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一切顺理成章,没了兴趣的知识对于学生一定是味同嚼蜡。

从课程标准来看,新课标以来,一个声音被无数次放大,那就是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但是如何以学生为本?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这两个问题一直触动着我的神经,很多老师在教育学生时喜欢用“你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你们应该如何如何等等”,却很少问学生“你在想什么?你想了解什么?你还有其它想法吗?”。我们不经意间忽视的学生感受,其实恰恰是我们最迫切需要了解的,因此倾听学生内心深处的回声,让学生在自己的思考中去探索和发现问题,远胜于老师直接告诉他问题的所在。正如卡里·纪伯伦在《先知》中所说“你可以把爱给他们,但别灌输思想给他们,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在我看来老师不应该轻易去做学生人生的导演,每个学生都有自主的愿望和想法,我们要积极关注学生课堂的真实感受,从不同角度入手,引导他们的思考,让他们学会自我成长。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现有水平和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适当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备课应该备学生,教师要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教师要与学生交流的互动,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的目标学习活动的要求、学习过程的需要以及学生的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而在这个过程中要想准确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想准确引导学生,就必须需要对学生上课的感受有个及时的反馈,只有我们清楚学生现在的真实感受,才可以更好的引导他们向前迈步。一个问题绝不可能是为所有层次的学生准备的,但是在题目的设计当中我们可以将它设计出层次,给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难度系数,但是要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获得自己对知识的一个感知,承认问题多元,答案多元,让学生在多元中解读和感悟知识。

“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活”,不能由别人代“活”;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历程都得自己走,不能由别人代走。这是一个明白到不能再明白的事实,是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能体会到的朴素真理”——叶澜

所以,备课绝不仅仅是备教材,更需要备学生。一堂成功的课,不是我们老师讲了什么东西,而是学生学到了什么;一堂成功的课,关键不在于我们如何设计教学,而在于我们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一堂成功的课,应该是在师生思想的互动中前行。关注学生感受其实就是要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去思索和体味课堂教学。具体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激趣,使学生主动学习;分层,使学生各有所得;反馈,使学生因势利导;探究,使学生化客为主;放开,使思想百花齐放。激活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感悟知识。

我想通过对《圣雄甘地》的反思性研究,尝试了解学生的心声与感受,在信息反馈中推进历史教学,同时反思在关注学生感受过程当中的经验、技巧与不足。

本案例不能解决太多问题,只是我开始在历史课堂上密切关注学生感受的尝试,里面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做法和想法,但这一切都不影响我继续努力和探索教学。

下载优化班级管理从“关心学生的内心感受”开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优化班级管理从“关心学生的内心感受”开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心下一代从共同关爱开始

    关心下一代成长从共同关爱开始 如何培养和关爱我们的下一代,我们要做的很多,可是 最最重要的还是要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只有教育得当, 引导得当,才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

    《做现代班主任-从班级文化建设开始》讲座感受

    《做现代班主任,从班级文化建设开始》 -------“名师之路”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 王 蕾 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经有十多年了,在这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有过喜悦,也有过失落,还曾出现......

    和谐班级,从习惯开始

    和谐班级,从习惯开始 作为班主任,构建和谐班级应从习惯教育开始,这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也是科学管理的突破口。 首先,重视常规习惯 1.改变观念。课堂常规的规范管理,应从小时抓起......

    减负增效从优化课堂教学开始

    减负增效从优化课堂教学开始 从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到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的“教学要六大解放”再到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教师不能无......

    减负增效从优化课堂教学开始

    减负增效从优化课堂教学开始 自北京市再次发布减负令以来,九中教育集团从课程、课堂、有效性作业等方面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负很重要,单纯的减负也很容易,但是要做到“减负......

    如何优化班级管理

    如何优化班级管理 赵华军 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要想成为优秀的班集体,班主任在管理中应刚柔相济、严慈相加,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严”也是一种爱。我认为,在规......

    优化班级管理

    优化班级管理,提升教育质量 通海县三义小学 吴艳春 【主要内容】班级管理至关重要,班主任是一个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工作影响着每个学生一生的生活道路。只有优化班级管......

    从读书写一句话感受开始

    从读书写一句话感受开始 我们的老师,平时不苟言笑。可是她胸中恰恰似一团火,在寒冬里烘烤着全班同学。 记得二〇〇八年九月九日,是我们刚上一年级开学后第一个星期日,老师就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