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挫折教育是为了培养对幸福的感受力
挫折教育是为了培养对幸福的感受力
幸福是一种外部的状态,也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培养孩子对幸福的感受力,才是挫折教育的根本目标。
您谈到痛苦是快乐之门,我觉得不合适。实际上痛苦是一种无奈的情况,只能说面对无奈的情况,高兴是这样不高兴也是这样,我还不如高兴一点。现在对于挫折教育,很多文章说,有不少人是经历了痛苦才能幸福,似乎不经过痛苦就不能幸福。事实上,纵观历史,还是在和平安逸富足的家庭环境中,人才能取得更多的成就。我们虽然提倡抗挫折能力教育,但是不能偏颇。
我的理解是,并不一定要经过大的挫折,才能获得幸福获得成功。我们不需要把孩子推人灾难之中,孩子更需要和谐幸福的生活环境。我并不提倡办吃苦夏令营。功利化的教育不会有好的结果,吃苦夏令营就是太功利了。我觉得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是很好的,但不要特意去吃苦。我觉得应该让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比如农村的田园风光,山河湖海的壮丽。人只有真心喜欢,才会产生情感,这种情感才会有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比如我喜欢家乡青岛,因为它美丽,如果是穷山恶水,能喜欢它吗?在和平社会,要让孩子在美好的生活中培养高尚的情怀和幸福感。
我所说的痛苦是快乐之门,是有特定意义的。人在生活中有时会面临一些挑战,它并不是你所愿意的,但又不得不面对,比如考试不及格等。这些挫折有可能成为你的不幸之门,因为你被吓住了。但如果你闯过了这一关,你的能力可能就增强了。痛苦是快乐之门,是说人战胜挑战后会有一种成功和幸福的感。觉,但仅限于这个意义,不能绝对化。
目前西方有一个颇为流行的观点,幸福既是一种外部的状态,也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幸福状态易来易失,如给孩子一件新玩具,孩子欢呼雀跃,但这种情绪很快会消失。幸福的品质却十分稳定,这是一种感觉良好和产生乐观的素质。父母和老师在培养孩子幸福品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您觉得父母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培养呢?
首先,父母应重视营造家庭宽松的氛围,在把握大方向或大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给孩子更多的选择,而不应事事以自己的喜恶去强求一致。尽管有时孩子的选择实际上对孩子来说是痛苦的,如幼儿偏要吃辣的东西,但他们可从辣的痛苦中”„晤”出点道理。每一个父母都应清醒认识到他们不可能一辈子呵护孩子,孩子要到社会上去摔打,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建立在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以及父母与他人交往的基础上的,热情好客,待人诚恳宽容的父母对孩子有很好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战胜挫折的基础。
其次,在一些富裕国家,人们已深刻认识到物质条件的优厚并不与孩子的幸福感成正比。在适当的物质生活保证下,要教会孩子除了物质外,如何在内心创造一种快活的情绪。目前流行一句话叫“幸福的人过着一种平衡的生活”。我们强调,在“挫折教育”中应培养孩子从多方面获得幸福的能力。把幸福只寄托在一种追求上,往往最终是痛苦的。一类孩子因父亲不让其玩电子游戏而整天闷闷不乐,而另一类孩子却很快从另一种游戏中找到欢乐。广泛的兴趣爱好和灵活地调整目标对那些有“专长”的孩子尤其重要。
第三,“挫折教育”的另一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孩子受挫后的恢复力。乐观的孩子不是没有痛苦,而是能很快地从痛苦中解脱,重新振奋。父母应该认真培养孩子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心和技巧。
总之,挫折教育就是使孩子不仅能从别人或外界的给予中得到幸福,而且能从内心深处激发出一种寻找幸福的本能。这样他们在任何挫折面前才能泰然处之,永远乐观。我要特别提醒父母,你们对生活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对挫折的认识。
患得患失、斤斤计较、悲悲戚戚的父母常常有同样品质的孩子。父母不要把生活中的小事看得太严重。我读过日本女中学生写的《十七岁》一书,当他们兄妹在学校屡受欺负,自信心几近崩溃之时,妈妈决定带两个孩子去参观世界奇观——科罗拉多大峡谷。妈妈说,去大峡谷只是为了让孩子体验世界很大,人很渺小,只是为了让孩子接触和了解大自然。这种母爱太不同了,它成为孩子永远的精神支柱。当你遇到一点小挫折时,不要钻牛角尖,不要陷进去。只是一个小问题呀,生活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机会无限。生命多可贵呀,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体验呢!小小的挫折算不了什么。好的家庭教育应该让孩子心胸如海,一次考试不好算什么,心中有太多的美丽就不会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
第二篇:培养感受力
培养感受力:儿童写作教学的首要任务
王树华
摘 要:借助几个场景阐述儿童作文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感受力上,并说明什么是感受力。从作文是表达内心感受的角度阐明培养感受力是当前儿童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从“停下匆忙的脚步”“留下思考的时间”“推动细腻的对话”“记录点滴的感悟”几个方面谈怎样培养儿童的感受力。关键词:感受力 儿童写作 首要任务
传统的习作教学在文章结构性知识学习上花费太多精力,如何积累素材,如何构思选材,怎么谋篇布局等等方面反复讲述;在方法和技巧的训练上也是煞费苦心,写景的方法、写人的方法、记事的方法、观察的方法、联想的方法无不关注,甚至如何开头结尾、怎么点明中心、引用名言警句的技巧等等也无不穷极。现今,一些新潮的习作教学流派,注重激发儿童的习作兴趣,强调释放儿童天性,鼓励创新作文。放胆作文、自由作文、创意作文、绘图作文等等各有侧重,各领风骚。儿童不再说假话、空话、套话,敢于讲真事、说真话、抒真情,但是这类作文思想内容普遍欠缺深刻,观点也常常偏激,甚至价值观缺失,文字运用相对随意、轻薄,无论是实用性还是艺术性都可能留下“后患”,值得充分关注。传统与新派,各有利弊,那么儿童作文教学,到底应该如何入手?提高作文能力的关键要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在于培养感受力。
一、什么是感受力
何谓感受力?先来看几个场景:
场景1:五年级某班观看中央电视台2014“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十位少年不同家庭背景下,用实际行动践行孝心的故事。每一个孩子,每一个故事,都打动人心。一部分孩子很快被吸引,认真倾听每一位孝心少年的故事,情不自禁鼓掌致意,常常感动得泪流满面;同时,有部分孩子也在观看,但从始至终看不出什么感动,甚至其中个别还嘲笑孝心少年不标准的普通话和穿着。
场景2:准备写《小动物园的早晨》一文。大清早,四年级某班跟着老师一起去学校的小动物园实地观察感受——“几只小兔懒洋洋地,好像刚刚醒来,母鸡悠闲地踱步,公鸡抖动着羽毛,时不时还叫几声,一群鸽子扑棱棱飞起,在空中盘旋一阵,停在体育馆的顶棚上。”有几个孩子完全被这场景吸引了,他们默默地欣赏着,悄悄地一句话不说,连走路都那么小心,似乎怕破坏了这样的宁静。同时也有一些孩子完全不在意,只顾说笑,偶尔逗一下小兔和山羊。
场景3:五年级《爱如茉莉》一文的学习中。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去。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教材同时还配了一副插图。教学中,教者让学生在优美的配乐中欣赏画面,阅读文字,说说感受。有部分孩子完全被那温馨的画面感染了,沉浸在静谧美好的氛围里。同时也有不少孩子,显得比较木然,有个别孩子甚至在窃笑(或许是认为这个爸爸太好玩)。
第三篇:如何提升孩子对幸福的感受力
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都会“说话”,时时刻刻都在表达着每个人的心情和感受。很多时候,我喜欢观察身边的孩子,看他们的表情、动作、语言,然后经常猜想,这个孩子爱笑吗?是每天笑呵呵的,还是一天笑两次,或是一天都比较严肃。渐渐地,我常发现有些孩子表情比较冷漠,眼神略为安静,走路相当稳重,总觉得透着丝丝的老成,缺少些快乐、调皮。
每当看到这些孩子,我就会想起我家的“小精灵”,现在已经是八岁的小丫头了,成天蹦蹦跳跳、乐乐呵呵,还时常能说出让全家都能笑翻的俏皮话;喜欢和小区里卖麻辣烫老板的女儿一起玩;喜欢和周围“各行各业”的人聊天。女儿同班同学的家长看着我俩,忽然对我说:“你把丫头养得挺活泼的嘛。”我们都停顿了一会儿,然后都哈哈大笑起来„„
怎样提升孩子内在的幸福感,在对女儿的教育中,我也常常在思考。
幸福是一种感觉、一种状态,洋溢在脸上,渗透在语言里,蕴藏在行动中。心理学有个术语叫做主观幸福感,意思是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人们是否幸福并不是实际发生了什么,关键是人们对所发生的事情在情绪上做出何种解释。简单说,就是评估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举个例子,同样是给孩子一件新衣服、一块糖,生处在20世纪70年代的孩子,情绪反应是相当积极、愉悦的,而且会持续很长时间。因为在物质不丰富的年代,拥有就是幸福;而对于21世纪的孩子,拥有以及不断拥有已是习以为常,因而孩子在情绪上不会有什么强烈的情感反应,最多是接受的那一刻快乐一会儿,或是有些时候根本就没有情绪变化,漠然处之。可是,我们往往还以自己穿越回童年的心态为孩子购买无数的玩具、新衣,期望他们依旧拥有自己曾经的那份幸福,结果却是他们越来越淡然,兴奋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那么,怎样才能让当今的孩子感受到幸福呢?给孩子些什么,他们才会感受到幸福?现在的孩子到底缺失了什么?别忘了,幸福不是你做了什么事情,而是要帮助孩子怎样理解和感受这件事情,不断丰富他的内心和对幸福的感受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也适用于如何引导、帮助孩子获得和感受幸福这件事情上。
时代不同,对每件事的情感体验自然不同。但是,我们需要发现孩子经历的那些让他感受到愉悦的事情,和小朋友一起疯玩,看一部好玩的动画片,和家人一起游山玩水,享受一次老师的表扬,勇敢的一次恶作剧,和邻家大妈的小狗一起奔跑,邀请小朋友来家里闹翻天,帮助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然后去细腻体会他们的幸福感,放大每一次幸福的体验。
幸福就在孩子身边,只是孩子是否对每一件细微的事情有积极的情绪反应,是否拥有感受幸福的那份心态。
幸福很简单,就是,今天你笑了吗?如此而已。
第四篇:浅谈教师对幼儿文学艺术美的感受力培养
文学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形象的,在好的文学作品中,有和谐的语言节奏,有优美的文辞,有引人入胜的意境,有栩栩如生的形象,有启人心智的哲理„„这些都构成了文学作品的艺术美,给人以“美”的享受,而现在一般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中,往往只重视对幼儿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以恰当的文学艺术作品为教材进行美育。因此,我们通过解读和领会纲要精神,在幼儿对文学作品理解和感悟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效探索。
一、设置文学作品中展现的情境,让幼儿理解作品的主题
文学作品的欣赏中,教师运用具体的事物,并结合文学作品的内容,让幼儿易于接受并乐于接受。在鲜明、具有感染力的情境创设中,让幼儿浸润在文学作品的艺术美之中,情境表演让幼儿对作品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感受。
幼儿对生动形象的事物和现象容易认识,教师时时注意设置文学作品展现的情境,那么,不仅可以增加作品的形象性,还可以促进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比如《春姑娘来了》的散文,为了让幼儿欣赏好这篇作品,我请一个舞蹈好的女孩儿做春姑娘,然后,用磁带录好配乐散文。朗诵声,音乐声,春姑娘的轻盈舞步,蝴蝶的自由飞舞,交织成一幅春天的立体画面,将幼儿带入春天的无限美好之中。
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指出:“文学无论是创作或欣赏,需要一种与生活实际而又超脱于生活现实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文学作品的深层内涵,挖掘幼儿的观察力、艺术想象力和表达能力。鼓励幼儿用自己的理解形式创造性地表达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二、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语调讲述文学作品的内容,使幼儿受到强烈的情绪感染
文学是以“感染”“诱惑”的方式被接受的,文本内容的理解实际上就是情感渲染的过程。幼儿情绪容易受感染,其情感激发水平依赖于教师的传达途径和传达水平。因此,“要想让孩子感动,教师自己应先感动”。
教师不同的朗读声调可以传达给幼儿不一样的情感,让他们产生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幼儿的情感也自然地被周围的情绪所影响感染。比如,我在讲《小兔子乖乖》这个故事时,对兔妈妈敲门的语调来讲,以表现兔妈妈对小兔的爱;讲到大灰狼敲门想吃小兔时,我就用一种低沉、沙哑的语调,且速度加快,显出不耐烦,竖起眉毛,瞪起眼睛,表现出想一口吞下小兔的凶残面目;在表现小兔机智对付大灰狼时,我音调提高,眼珠转动,表现出又天真、又机灵的神气。当然都要先考虑到整个作品的协调,而且在有些字词、语句上降低声高、加快语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从文学的接受方式来看,一般文学是诉之于视觉的,而幼儿文学更多诉之于听觉。幼儿对一部文学作品的感知、理解,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成人是怎么理解并读出来的。老师不同的朗读声调可以传达给幼儿不一样的情感,让他们产生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三、教幼儿有感情地反复朗诵
文学作品能让幼儿置身于欢快、明朗、活泼、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当中。教师必须深入地观察、理解幼儿,挖掘自己童年的记忆、经验,充分感受作品的意境美,让幼儿在夸张、反复的朗读中,“走”入文学作品。
有些文学作品,不仅有形象美,还有节奏美、文采美,这些只有引导幼儿通过富于情感的反复朗诵才能体会得较深刻。比如《春雨》这首诗,通过反复和排比的手法,表现了万物需要春雨的强烈情感。我在朗诵上作了具体指导:“滴答滴答”要求平缓,“下小雨啦”语气欣喜,音量稍微提高;第一个“下吧”用轻声,第二个“下吧”稍响,“我要发芽”用响声。“我要发芽”这一句还要紧接“下吧”用后面,停顿要短,表现种子要发芽的急切心情„„幼儿的情绪完全融入诗的意境。这就说明孩子们在反复朗诵中感受了文学艺术作品的美,产生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幼儿在享受纯正的语音、自然流畅的语调并富于情感的朗读的同时,无形之中为幼儿营造了愉悦的审美旅程,感受了文学语言的魅力。
四、让幼儿参加文学作品的表演,使幼儿在乐趣中体会作品的形象
加登纳说过:“一个听音乐和故事的儿童,他是用自己的身体在听的。”在文学作品欣赏中,幼儿不仅要用耳朵听一听,用眼睛看一看,还要用嘴巴说一说,用小手做一做,用身体来演一演。
让幼儿通过表演的方式,体验故事的情节,也是较常见的一种幼儿参与方式。一般情况下,具有重复特征的幼儿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对话基本是重复的。比如故事《小刺猬藏猫猫》中每一个情节中小兔子和小刺猬之间的对话都是一样的,为了幼儿感受这种语言的重复,活动中我们请男孩扮演小刺猬,女孩扮演小兔子,老师读旁白,再交换角色体验一次。
幼儿审美心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动作性和活动性强,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幼儿的注意持续时间比较短,他们的兴趣也易变化,稳定性较差;他们的语言发展水平也决定了他们还不可能用内部语言来“消化”审美对象,因而,幼儿缺乏静观欣赏的能力,他们的审美活动往往是动态的,喜欢自己动口、动手,以实际行动参与其中,并且在动手、动口的参与中获得审美感受。
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中,做到以“情”入手,以“美”贯穿,以“境”相连,以“神”烘托,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文学作品的特点,注意运用文学作品进行中的美育价值,不仅提高了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口语艺术表达能力。
第五篇:如何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的培养
如何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的培养
挫折,是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逃避的事。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创设某种情景,提出某些难题,让幼儿通过动手动脑来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出一种不怕困难、坚韧不拔和顽强进取的坚强意志。幼儿的挫折承受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非后天自然可得,它是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前提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增强,通过专门的实践锻炼而获得的。人在一生中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将会经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因此,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行,是适应当今及未来社会的竞争基础。
关键词:幼儿 挫折教育 培养
我在一份教育报刊中看到过一则文章:“美国父母不抱孩子”。作者谈了他来到一位博士朋友家作客,他们大人小孩互不干扰,只有两三个月大的小女儿被放在地毯上,脸朝下趴着,正竭力撑起身子,作者想把她抱起来,被博士夫妇制止了。从这例子说明外国孩子独立性、自理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之所以很强,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很小就有意识的放手培养他们。与此相反,在我国,如果孩子摔倒了,他们的父母或祖父母之类的亲人常常会迅速的跑过去抱起孩子,替孩子揉揉关节,口里还哄着孩子“乖孩子,不疼不疼,不哭了„„”。
现在,我们会经常从报纸上、电视上看到这样的新闻:某某人在工作岗位上与人争吵感到委屈后就跳河自尽;某某孩子由于成绩落后被老师或父母批评几句就离家出走„„等等这些事件,都发生在当今独生子女的身上,那么终究其原因就是:这些独生子女从小被宠着,他们都是在赞美和表扬的迁就和溺爱的生活环境中长大,没有受过一点委屈和挫折。可是现实的生活不会是一帆风顺,也不可能随你的意愿而改变的。在生活的道路上,任何时候都可能遇到困难,受到挫折。现在的时代对人才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未来世界的人们必须学会竞争才能生存,而面对竞争只懂得某方面的知识还是不够的,他们还要具备坚强的意志,要充满自信,有适应社会和承受挫折的能力。这就引起我们大家重视挫折心理教育,从而避免将来出现更多的人为的悲惨事件。因此,对幼儿实施挫折教育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从时代发展的要求看: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要求具备一定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我们的教育不能只是传授有限的知识技能,而且还要培养能力,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胜任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正是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第二,从当今幼儿教育的现状看:由于一些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给孩子过多过细的照顾保护,造成幼儿依赖性强,自觉性和独立性差。另外,一些家长和教师在教育观念上存在偏差——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幼儿的应付挫折能力的培养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所有这些都是造成幼儿应付挫折能力普遍较差这一现状的原因。
第三,从幼儿成长的需要看: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可以说挫折伴随着孩子成长的每一步。有意识地让幼儿受点“苦和累”“受点挫折”,尝试一点点生活的磨难,使幼儿明白人人可能遇到困难和挫折,而困难和挫折是可以克服的,教育幼儿敢于面对困难、挫折,正视挫折并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幼儿应付挫折能力强,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就容易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使其自觉性、生动性得以发挥,而这种内在动机是推动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能力。因此,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为什么从幼儿时期开始对他们实行挫折心理教育呢?幼儿期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期,在幼儿个性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俗话说:桑树枝条从小掰,因为幼儿小,整个身心处在未成熟阶段,他们对事物认识、意识较模糊,可以说他们的思想意识就像一张洁白的纸,这时有意识地让他们受点“苦和累”,经历点挫折,正是爱孩子的表现。俗语说得好,“自古英雄多磨难”,岳母刺字励子,孟母断织训子,历史佳话不胜枚举。可见,让孩子品尝一点生活的磨难,懂得人生道路的坎坷,学会从小小挫折中不断地汲取有益的教训,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他们应对困难的勇气。但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和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三方面通力合作,依据幼儿年龄特点,结合幼儿日常生活,循循善
诱、持之以恒,来达到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的目的。
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挫折教育呢?
(一)、把握教育孩子与疼爱孩子之间的关系。
生活中的挫折无处不在,可以说,挫折伴随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当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挫折时,我们应教育孩子克服畏难思想和依赖心理,鼓励孩子独立面对困难。比如说,孩子走路摔了一跤,有的家长往往赶紧跑过去把孩子扶起来,还哄孩子说:“这路真不好走,让宝宝绊一跤,来,让我们打它。”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孩子把摔跤归于外因,不敢正确地面对“摔跤”这一小小挫折。如孩子生病时,有的家长总是哄孩子说,打针一点儿都不疼,好像是蚊子咬了一口似的,过后孩子觉得受了骗,下次就会拒绝打针了。我们认为,正确的方法是向孩子解释产生挫折的原因,并帮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让他“吃一堑,长一智”。同时,也要把未经历之事的真实情况告诉他,让他在心理上有所准备。每遇到上述情况,作为家长要告诉孩子:“走路眼睛要看着路面,才不会被绊倒。”“打针有一点儿疼,吃药有一点儿苦,但打了针、吃了药,病就会好了。”我想孩子在思想上有了这种准备后,就不会因为摔跤而大哭不起,也不会因为吃药、打针而犯难。这样的教育机会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若在孩子做了错事的时候,我们必须认真及时的引导甚至严肃的批评孩子,并要帮孩子分析事情的原委,使孩子改正错误,不但愿受表扬还能够勇于接受批评。如今在生活中每一位家长对孩子嘘寒问暖,不让孩子受一点点委屈,这是爱的表现,但过度的关爱和保护,会让孩子失去更多的动手机会,接受困难的机会便更少,其生活经验也会更少。记得孩子在刚入园的午睡起来,我及时提醒他们别把鞋子穿错了,有的孩子穿好了马上跑过来让我检查,虽然有几个穿错了,但他们听了我的话还是高兴地把鞋又重新穿好。这时,我发现一个孩子还呆呆地坐在床上。我走过去问他为什么还不下来,他只是摇摇头,我说:“你不会穿鞋?”他点了点头,我又说:“你在家里从来没自己穿过鞋?”他又点了点头。我说:“你现在仔细看着,老师教你,明天你可要自己穿哦。”第二天,这个孩子虽然动作很慢,加上我在旁边指导,他还是把自己的鞋给穿好了。看着他那股
高兴劲儿,我由此想到:家长给孩子过多的关爱,使孩子对成人形成了依赖思想,当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便是成人,而没有自己克服的意识和勇气。因此,我们爱孩子应该有理智的爱,不能迁就孩子,应大胆地放下“保护伞”,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多给孩子机会,表现自我,让孩子在做中体验挫折,学会克服困难。
现在有些家庭经济条件差,每当孩子看到别人买了好吃好玩的东西而心动时,我们认为家长应以适当的方式把家中的困难告诉给孩子,让孩子也品尝一点家庭生活的忧愁,让他们逐渐认识生活中也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如意,并非事事都一帆风顺,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做为家长不要不切实际地满足孩子们提出的各种要求,那样会增加孩子的依赖性,不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孩子正视现实的同时,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学习和生活中的不如意。学习中有了一点进步时,做为父母更要及时给予肯定性评价,以增强他们的自信。
(二)、从多种形式的教育中体验到挫折教育。
生活在优裕环境中的孩子仿佛是温室中的花朵,极少经历风吹雨打,但最终他们都要走进大自然的怀抱并在其中一步步成长。我们应创造适当的环境和条件,让孩子接触自然和社会,让他们经受风霜雨雪和各种困难的考验,让孩子在实践中接受挫折教育。因此我们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设置难度不等的情景训练,而我们仅充当配角鼓励支持孩子完成任务。例如,小班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差,有的孩子新买的鞋不会系鞋带,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让老师帮忙。但是,为了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我只帮他系一次,并让他看着我是怎样系的,第二次我就不再帮忙,而是让幼儿自己动手,如果幼儿的确有困难就再指导一下。幼儿在经历了由不会到会,由别人帮助到自己干的过程后,心理上会得到一种满足,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自理能力。又如,大班幼儿在看图书时把它撕碎了,我们应该让他把图书修补好,并告诉他应爱护图书。成人还可以创设一些情境,如:把幼儿喜爱的玩具藏起来让幼儿寻找,让幼儿可以借助手电筒到黑暗的地方取东西等。这样能更有效地锻炼孩子的坚强意志。在这些独立的活动中,孩子能够发展能力、锻炼意志,逐步摆脱依赖性,并能够体验到经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战胜
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我们在提供锻炼机会的同时要注意适度适量,不要因困难太大而使孩子丧失信心。无论孩子做事成与败,都要给予正确评价,使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错在哪儿,怎样改正,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从容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
1、利用言传身教给幼儿做好榜样。
通常在孩子的眼里,父母和老师都很高大,无所不能。因此,成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对幼儿的影响很大。
幼儿期是孩子最喜欢、也最擅长模仿,也最容易接受暗示。如有的家长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自己特别受不了挫折,生怕孩子有三长两短。孩子一咳嗽,就急着送医院挂吊瓶;孩子遇到点什么事就不知所措,家长比孩子还焦虑不安。这种情绪会不知不觉地影响幼儿,使他们变得敏感,不能吃一点苦头。这是家长暗示的结果。我想作为家长,应该冷静、客观、积极地对待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即便遇到大的麻烦和困难,也不要轻易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消极丧气的样子。家长的冷静、宽慰的语言会给孩子以信心,使孩子自然而然地学会坦然地对待挫折。因此,成人碰到困难和挫折时,一定要冷静、勇敢。如有的家长在家务劳动中,有意识地让孩子帮着一起做;在处理某些家庭问题时让孩子参与讨论,通过父母对待挫折的态度、反应、行为等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因此,在挫折教育中,我们更应言传身教做好榜样。
2、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孩子战胜挫折。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讲述一些名人在挫折中成长并获得成功的事例,让孩子以这些名人做榜样,不畏挫折;其次,有目的的选择一些幼儿喜闻乐见的动画片或幼儿读物,与幼儿共同欣赏,通过故事中角色战胜挫折的经历,来感染熏陶孩子,使他们懂得只有克服苦难,战胜挫折才能进步,才会成功。最后,可以进行体能上的磨练。我们平时适当给幼儿实施点劳累刺激,磨练他们的意志。例如,在幼儿园可鼓励幼儿争做值日生,为集体做点事;带幼儿在种植园地进行拔草、采摘活动;冬天天气很冷,鼓励
幼儿早起晨跑、晨练,磨练他们与严寒做斗争的意志和毅力;在家里,可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徒步郊游、爬山、逛公园等,让孩子从中体验到劳累、体验到艰辛,体会到生活中除了甜,还有苦和辣,使幼儿在各种环境下受到挫折和磨练。
3、适当的鼓励会增强幼儿的自信。当孩子有了很好的榜样后,加上鼓励性的语言会更加自信。鼓励孩子时,也应注意言语,都应以客观公平为原则,让孩子清楚的明白自己的对与错。有些爸爸妈妈经常以激励教育为主,很少批评孩子,结果现在孩子一点批评也受不得。孩子上课时不认真听课,小手在下面做小动作,老师批评了她,第二天她说什么也不来幼儿园了。激励教育对孩子的成长确实有好处,但一味地夸大孩子的优点,忽视孩子的缺点,容易导致一些孩子的承受能力极差,听不得一点批评,在遇到难解决的问题时甚至选择偏激的做法。因此,我们老师和家长平时对待孩子的态度要客观,在给孩子激励的同时,也要注意给孩子必要的纪律约束和适当批评,让他们体会到受挫折的感觉,学会自我调节。
幼儿期正是一个人个性心里品质开始形成的重要阶段,培养什么样的个性心里品质,直接关系到孩子一生的成长。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上,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障碍,会经历许多挫折和失败。人们常说:教育无小事。对幼儿的教育更是渗透在日常生活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对孩子固然要多鼓励,让孩子在成功中获得欢乐和自信,但应该实事求是,也要让他们经受一些“挫折”,锻炼意志,培养克服困难的毅力。相反,如果只是一味地“满足”孩子,就会影响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有一首歌唱得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做父母、当老师,不能庇佑孩子一辈子。所以无论是学校、家庭,老师、家长要有意识地对孩子加强挫折教育,增强心理承受力,让他们身心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