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专题总结

时间:2019-05-11 23:47: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专题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专题总结》。

第一篇: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专题总结

走教育信息化之路,促进学校长足发展

-----李家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专题总结

李家小学创建于1945年,现校舍1997年建成投入使用,学校占地1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929平方米。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470名学生,教师30人。自建校以来,学校历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成立了以校长、主任为首的学校信息化管理领导小组,围绕教育信息化工作在软、硬件建设上及现代信息教育应用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一、教育信息化硬件、软件建设情况

近年来,学校在教育信息化投资建设上,累计投入资金30多万元,基本建成“班班通”宽带校园网,积极推进班级网络终端显示建设;目前,学校投入教育教学实际使用的电脑近100台,基本实现教师学生人手一机。全校12个班级全部配置了电脑、电视机等多媒体设备,学校还高标准建成2个多媒体电子白板教室。1个学生专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室。同时,学校还对教育信息环境进行完善。积极制定政策,激励教师开发教育教学软件,积极实行电子白板备课。近二年来,学校组织教师进行专门培训,学习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学校领导带头学习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全体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积极响应。目前全校95%以上的教师(男教师不满50周岁,女教师不满45周岁)都要能够学会使用白板上课,100%的中青年教师学会制作多媒体课件。

二、教育信息化的管理与应用

针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实际,教研组教师每周坚持集体备课,研究 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新途径。目前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已经全部覆盖了所有教育教学场所,极大地提升了我校教育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的办学水平。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共享,为学生构建自主成长、合作学习、施展才智的舞台,学校充分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等手段,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充分实现资金投入效益的最大化,特别注重教育创新,确立“以用为本”的思想。

(一)注重教育观念创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基础教育就是知识教育的观念,树立基础教育是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教育的观念;改变基础教育就是升学教育的观念,树立基础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观念;改变基础教育就是面向少数优秀学生教育的观念,树立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教育的观念。

(二)注重教学方法创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推行启发式、合作式的学习方法;改变“一言堂”教学方法,推行讨论式教学方法;改变“一刀切”教学方法,推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改变封闭僵化的教学方法,推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的教学方法。

(三)是注重教学手段创新。从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运用实验仪器、投影仪、音像设备以及计算机多媒体等手段,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四)是注重教学模式创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今后的打算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1、教学思想的转变

在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学习资料的来源已不仅仅是教师和书本,教师的任务已不再是教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么样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运用信息技术在信息网络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信息化教育中,应注重运用现代化的教育媒体、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去创设利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学习环境。

2、对信息化认识的转变

一个学校的信息化教育实现程度如何,目前主要的评价方法是看其硬件建设方面如何,很少去关注硬件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没有很有效的方式去评价。这要求我们自身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硬件建设,还要加强教师对硬件资源有效应用的培训,使教师在有限的条件下,提高媒体的利用效率,要使教师充分意识到,媒体的主要功能不应是传递教学的载体,更重要的是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和维持学生动机,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探索知识,延伸自己潜能的工具。

(二)、加强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

围绕教学,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教师的学是为了更好的教,借助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通讯工具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习环境,所以对教师进行培训尤为重要。教师不仅要学会用这些技术去学习,更重要的是在以后的教学中需传授给自己的学生。一些教师由于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缺乏,满足于传统的“粉笔加黑板”、“课本加笔记”的教学方式,认为信息技术高不可攀从而对教育媒体望而止步,从“不会用”到“不想用”,这些都不利于信息化教育的实现和普及。所以培训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引导教师入门和激发教师学习兴趣两个方面。

(三)加强教育资源的建设

教育资源的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前提和基础。教育资源的建设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特别我校在资金非常紧缺的情况下,加大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力度,还任重而道远。信息化教育的实现过程中,教师应该搜集各方面的媒体素材,并把收集的素材能进行合理的加工,形成实用的容易获取且交互性强的教育资源。在现实有限的资源情景下,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广泛共享,弥补一点教育资源的不足。

信息化教育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途,李家小学的每位教师都已作好准备,认清教育改革的方向,更新教育观念,把握教育,把握信息化,促进李家学校的长足发展。

第二篇:李家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专题总结

李家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专题总结

信息化建设,是学校持续发展,提升内涵的一个突破口。为改善学校信息化环境设施管理,提高信息化设备应用的绩效,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教师学生的发展,我校在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带领下我们做了多方面的工作,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我们学校信息化环境有了巨大的变化,现做如下总结。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信息技术化建设的管理制度

为了使我校信息化建设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有序发展的轨道,于2008年9月成立了“民族寄宿制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陈本乐,副组长:廖昌继,成员:孙加艾,李枝明,侯永甲,段应芬,杨荣钦,罗婷婷;制定了《民族寄宿制学校计算机房管理制度》、《民族寄宿制学校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保证了每台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和校园局域网、Inter宽带网的畅通,保证了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在探索中实践,在创新中发展,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二、明确职责,保证各项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信息中心定岗定责。每个工作人员都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责。在工作中能各施其职。

三、远程教育工作和上传接收工作

学校信息员每天按时打开计算机做好资源接收工作,并把接收的资源归类管理,方便了各学科教师。每天打开教育信息网至少两次,及时的收发县教育局传达的各种文件。学校的各种活动也及时的上报到教育信息网平台。

四、加强师资培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整合各学科的教学,以信息技术教育促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观念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关键。因此我校从2008年9月就开始一直把教师培训当作发展学校信息化教育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

学校组织教师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教师有计划的进行计算机培训,从最简单的汉字输入、到能用word编制教案,用powerpoint制幻灯片等阶段性、螺旋式提高培训。现在我校青年教师基本都能熟练地利用word打制教案、编排试卷,利用powerpoint制作教学幻灯片,这使我校的信息技术教育从单纯的计算机教育发展为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整合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从计算机房走进各学科的课堂,使信息技术教育渗透到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五、存在问题

1、学校教师信息化观念仍有待提高,表现在教师知道信息技术的重要,但传统教法、习惯和危难情绪影响他们不愿自主积极钻研信息技术。即使学校有电脑培训,但由于缺少使用电脑的积极性,造成了“今天学会,隔天就忘”的弊病。

2、信息组成员的电脑技术有待提高。

六、未来信息化建设工作设想

1、继续加大资金投入,采购必需的信息化设备,确保学校各项工作信息化目标的顺利实施。

2、对教师进行多层次的信息技术校本培训,保证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开展课件制作比赛,激励教师的制作积极性。

3、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

4、进一步向学生开放学校信息化设备资源,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5、学校管理继续向信息化迈进,加大研究力度,学校教务、教学成绩管理、学生综合评价测试等领域逐渐实现信息化。李家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专题总结

李家小学创建于年,学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绿化面积。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470名学生;教师30人。自建校以来,学校历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成立了以校长、主任为首的学校信息化管理领导小组,围绕教育信息化工作在软、硬件建设上及现代信息教育应用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一、教育信息化硬件、软件建设情况

近年来,学校在教育信息化投资建设上,累计投入资金30多万元,基本建成“班班通”宽带校园网,积极推进班级网络终端显示建设;目前,学校投入教育教学实际使用的电脑近100台,基本实现教师学生人手一机。全校12个班级全部配置了电脑、电视机等多媒体设备,学校还高标准建成2个多媒体电子白板教室。1个学生专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室。同时,学校还对教育信息环境进行完善。积极制定政策,激励教师开发教育教学软件,积极实行电子白板备课。近二年来,学校组织教师进行专门培训,学习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学校领导带头学习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全体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积极响应。目前全校95%以上的教师(男教师不满50周岁,女教师不满45周岁)都要能够学会使用白板上课,100%的中青年教师学会制作多媒体课件。

二、教育信息化的管理与应用

针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实际,教研组教师每周坚持集体备课,研究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新途径。目前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已经全部覆盖了所有教育教学场所,极大地提升了我校教育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的办学水平。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共享,为学生构建自主成长、合作学习、施展才智的舞台,学校充分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等手段,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充分实现资金投入效益的最大化,特别注重教育创新,确立“以用为本”的思想。

(一)注重教育观念创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基础教育就是知识教育的观念,树立基础教育是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教育的观念;改变基础教育就是升学教育的观念,树立基础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观念;改变基础教育就是面向少数优秀学生教育的观念,树立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教育的观念。

(二)注重教学方法创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推行启发式、合作式的学习方法;改变“一言堂”教学方法,推行讨论式教学方法;改变“一刀切”教学方法,推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改变封闭僵化的教学方法,推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的教学方法。

(三)是注重教学手段创新。从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运用实验仪器、投影仪、音像设备以及计算机多媒体等手段,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四)是注重教学模式创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四、今后的打算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1、教学思想的转变

在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学习资料的来源已不仅仅是教师和书本,教师的 任务已不再是教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么样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运用信息技术在信息网络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信息化教育中,应注重运用现代化的教育媒体、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去创设利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学习环境。

2、对信息化认识的转变

一个学校的信息化教育实现程度如何,目前主要的评价方法是看其硬件建设方面如何,很少去关注硬件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没有很有效的方式去评价。这要求我们自身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硬件建设,还要加强教师对硬件资源有效应用的培训,使教师在有限的条件下,提高媒体的利用效率,要使教师充分意识到,媒体的主要功能不应是传递教学的载体,更重要的是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和维持学生动机,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探索知识,延伸自己潜能的工具。

(二)、加强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

围绕教学,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教师的学是为了更好的教,借助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通讯工具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习环境,所以对教师进行培训尤为重要。教师不仅要学会用这些技术去学习,更重要的是在以后的教学中需传授给自己的学生。一些教师由于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缺乏,满足于传统的“粉笔加黑板”、“课本加笔记”的教学方式,认为信息技术高不可攀从而对教育媒体望而止步,从“不会用”到“不想用”,这些都不利于信息化教育的实现和普及。所以培训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引导教师入门和激发教师学习兴趣两个方面。

(三)加强教育资源的建设

教育资源的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前提和基础。教育资源的建设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特别我校在资金非常紧缺的情况下,加大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力度,还任重而道远。信息化教育的实现过程中,教师应该搜集各方面的媒体素材,并把收集的素材能进行合理的加工,形成实用的容易获取且交互性强的教育资源。在现实有限的资源情景下,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广泛共享,弥补一点教育资源的不足。

信息化教育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途,近几年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可目前在信息化教育实现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有待于解决。我校的现有条件还难于在很好地普及信息化教育,要促进信息化教育实现的进程,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作好准备,认清教育改革的方向,更新教育观念,把握教育,把握信息化。

第三篇:中心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总结汇报

教育信息化建设总结汇报

各位领导:

我校地处岱岳新区中心腹地,现有9个教学班,共有教职工20名。面对全球信息化浪潮,从国家到地方对信息化建设逐渐引起高度重视,我校的信息化建设也开始从认识到起步,特别是近几年来有了较快的发展。村委、校领导班子充分意识到:加强信息化建设,形成开放式教育办学,构建终身学习的体系,这是教育改革的重大工程。在教育现代化、终身化的前提下,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和运行机制,这是同益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要把学校信息化建设作为教育发展的首要大事来抓。

下面我把我校信息化建设情况分三方面向各位领导做一汇报,望各位领导给予指正。

(一)建设情况

我们十分重视这项工作,积极与各级部门协调,运措工程建设情况,于2010年总计筹资20万元装修54平米的电脑室,现一切设备都趋于正常运转,科学合理进行使用。

现在,多功能教室可容纳50余人,电脑室装配28台电脑、1台服务器及交换机,电脑人机比为16:1,教师机为20台,人机比为1:1.宽带接入,实现了办公联网,资源共享,使信息化建设更趋于合理规范.(二)管理情况

1.在物的管理上,我们首先做到三防.放火:每个室配有灭火器和安全通道.防尘:安排专人打扫卫生,保持室内整洁。

防雷:安装避雷装置.其次是资源库建设,教育宽带网连通以后,学校可在到山东省教师远程教育网站和农村远程教育资源中心等多个网站下载优秀教学资源,中心校现有录像资料200多小时,光盘资料100多张,210G。这些资源不仅为教育教学服务,也为教科研、农村经济发展、党员干部教育提供了优质服务。

2.人的管理:

培训:接受省级培训的校级领导和教师各1人.为更好地发挥中心校的核心辐射作用,各校配备一名电化教育管理员并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接受省级培训村小管理员6人,接受县市级培训6人.中心校对中层以上领导,中心小学教师,全校50岁以下教师进行培训.教研:成立领导小组,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和计划。

校本研究专题:电子备课模式研究。我们按光盘教学的三种方式搞好备课,一种是整堂课全使用光盘来上课的备课方法;另一种是针对课堂中的某一环节,突破重点难点,利用光盘中的一部分内容来完成的备课;第三种是专题教育,可以把学生带到多媒体室,如:放一张保护眼睛的专题片。

我们校的教师,还通过邮箱和博客来进行教学研究,中心小学每名教师都在山东省教师远程研修网站上申请了博客,及时的写出教育教学中的反思,博客的内容新颖,有成功的案例,有优秀的论文、教

学心得等,增强与外地的朋友的工作交流,不断的完善自我。

3)制度管理

我们把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纳入学校教育发展规划之中,并有计划和总结,有健全的三项制度。

(三)应用情况

当仪器设备配备好后,最重要的就是应用.1.开设信息课(4-6年)

2.备课

3.学校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按学科分类,分类里有优秀课例、音像材料、文本资料等。

4.充分利用现有的光盘和自制的课件进行教学,保证20节/周的授课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下载大量题型和优秀教学课例、课件,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思考能力。学生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主动从网络和已有的音像资料中查找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内容,进行探究自主学习。拓宽了学生视野,提高了鉴赏能力,丰富了学生学习生活,激发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教师也通过这些优质资源和优秀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水平,使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不断提升。

以上,是我们实施信息化建设的一些做法,对于我们来说是刚刚起步,还是个雏形。

以后我们要从五个方面继续努力。

(1)加大培训力度。目前,我校对资源接收和使用方面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师资力量薄弱,我们将由校长领导亲自抓,确保资源接收和使用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2)资源库建设还不够,课件开发不能适应教师的需要。

(3)继续加强样本教学研究,合理利用好资源。

(4)目前,接收下来的资源,仅限于教师使用,广大学生享受到的资源还较少,将来,我们保证对远程工程的再建设的情况下,还要争取上级部门加大对我校的投入,落实我校的班班通工程,建起校园网,使资源得到充分发挥。

天平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

2011.9.1

第四篇:信息化建设2012总结

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一、基本现状

目前,我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主要包括XX人社局、XX就业局、XX就业训练中心、XX职业介绍中心、县妇联、县工会、县团委、26个镇乡劳动保障所、60个社区(家委会)就业服务站、319个村级就业服务站、县XX人力资源公司及县XX职中、XX二职中、XX校等12家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等;有就业服务信息需求的专兼职工作人员近500余人。

连接XXX就业局、XXX就业局及26个镇(乡)劳保所的办公自动化框架基本形成,运行的办公系统有XXX就业服务信息化系统、XXX就业局办公自动化系统(OA系统)、劳动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失业保险管理系统和XXX“中加项目”网络系统。各职介、培训机构及社区就业服务站互联网基本畅通,但无专网连接。319个村级就业服务站无电脑设备、未实现互联网接入。县内就业服务信息资源通过“中加项目”网络平台可实现有限、简单的跨部门数据交换和共享。

二、就业E通工程

按照市就业局的统一部署,依托XXX就业服务信息系统、中国电信“互联网网络和天翼3G智能手机”建立行业VPN专网,在就业系统内网与互联网交叉关联的基础上,通过天翼3G智能手机获取随机验证码,实现固、移融合的互联网接入,提升就业系统内部网络信息传递的实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实现就业信息共享。实现县就业局、26个镇乡劳动保障所及15个重点社区共69个点的虚拟VPN接入。

三、信息化平台建设

1、打造电子化办公平台。对会议通知、文件传递以及报表处理等要求一律使用电子文档,通过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和OA系统办理,提高办公效率,降低办公成本。

2、打造外网服务平台。积极筹措资金,在资金保障前提下,力争至2015年,县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26个镇乡劳保所、60个社区(家委会)服务网点均设置自助式服务终端设备(电子显示屏或触摸屏);其中,2013年配置4个镇乡;2014-2015年配置其余22个镇乡和60个社区(家委会);逐步为319个行政村配置电脑等办公设备。同时,依托市人力资源服务网站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如下服务(根据市局网站建设进度):

3、打造业务经办平台。建立基本信息管理子系统、失业管理子系统、就业管理子系统、就业援助子系统、职业介绍子系统、失业保险子系统、职业技能培训子系统、大学生就业创业子系统、就业专项资金管理子系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代理子系统。其中,基本信息管理子系统处理各子系统共有的基本信息,处理结果为各子系统所共享。其他子系统各自处理相对独立的专项业务。

四、信息化制度建设 为加强对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建设的领导,现已成立由邹文鸿局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就业服务信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了信息办公室,配备了专职信息网络管理员,具体负责信息化建设工作及就业管理系统的运行、电脑维修和维护。

1、定期通报制度。各股室股长、中心主任、经办人员坚持收集掌握工作情况和系统运行情况,并及时汇总上报。

2、信息简报制度。坚持以信息简报形式,向市局业务股室、县人社局领导、局领导报送工作及业务进展情况。

3、业务跟踪制度。全程跟踪,提供高效、可行、安全、及时的信息系统解决方案,确保业务办理与信息化管理同步进行。

4、考核上岗制度。对须联网办公的岗位,其工作人员需要接受专门的技术操作培训,经考核获取软件操作资格。

5、奖惩制度。信息化建设工作纳入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工作情况作为考评和确定支持帮助政策的重要参考指标。

6、严格执行《XXX就业服务联网业务应用操作规范》。建立健全网上数据更新目标责任制,坚持“谁操作,谁负责”,确保及时更新、数据有效,各个模块的核心数据指标不得出现空缺。做好数据分析,定期对网上生成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或及时调整,确保数据间的逻辑性、准确性、有效性。

7、完善就业服务各项业务办理操作规程。健全业务软件系统管理与使用的岗位责任、网络管理、数据更新、信息监测、成果应用、质量管理和审核等制度,将经办责任落实到机构、到岗位、到经办人。

8、整合资源,创新发展。将公共就业服务领域的各类应用系统、硬件设备纳入数据中心统一管理,并对设备、数据、系统等资源进行有效的升级和整合,使之与就业服务工作紧密结合,解放思想,创新推动,扎实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有效开展。

第五篇:信息化建设总结

信息化建设总结

(一)为了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水平,我校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

我校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制定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计划并予以认真贯彻实施。在本学期的学校工作计划中,对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期末的工作总结中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学校还建立了以校长牵头,教导处人员、总务处人员和信息老师在内的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商讨学校信息化工作。为了保证信息技术课的正常开展,由1名兼职教师担任3-5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师。

硬件建设是学校信息化建设基础。我校拨出资金,加大投入,实现宽带接入,开通校园网。学校现有学生用电脑30台,与在校学生数之比为1:8,建成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师办公室有一台多媒体计算机,并实现了校内互通,还可直接上Internet。

我校在加大投入,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也重视了软件建设。在课程设置上,我校从3-5年级均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保证正常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并根据课程计划,教会学生上网,浏览儿童网站。另外,我校中青年教师基本都能使用计算机或者网络进行多媒体教学。为了更好地辅助教学,还利用PowerPoint,纷纷自制多媒体课件,用于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在网络进校园后,网络安全尤为重要。我校重视校园网络管理工作,制定了规章制度。学校还对师生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校园网络运行高效、有序。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校现有信息技术兼职教师1名,承担了3个教学班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学校组织教师进行了相应的校本培训,效果良好。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中,我校积极努力,创设条件,有了一定的成效。

以上是我校在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我校将继续努力,为争创教育信息化实验学校而努力。

信息化建设总结

(二)自去年10年月份以来,廊坊市信息化办公室按照省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和有关通知要求,一方面,积极向市政府领导汇报信息化建设情况,正式递交了《关于信息化建设情况的汇报》材料,努力争取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在思想上,增强了自身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工作中,自我加压,锐意进取,努力开创我市信息化建设的新局面。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㈠编制完成了《廊坊市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征求意见稿)》。目前,此规划已发至各有关部门正在进行修改、完善。

㈡初步完成《廊坊互联网(LFnet)总体设计方案》。该方案包括系统问题的提出、系统设计原则及目标、网络结构设计、服务功能设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实施体制以及效益分析等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行性。项目总投资 157万元人民币,涉及我市23个委、办、局。市信息办正在起草《关于建立廊坊互联网的请示》,报市政府审批。㈢电子信息产业调查工作已近尾声。按照省通知要求,我市对全市信息产品制造业、通信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做了一次全面深入的调查,这在我市还是第一次。目前,开发区和民营科技企业调查和汇总工作已经完成,数据输入软盘工作正在进行,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已形成初稿。

㈣我市市县有线电视光缆联网工程全部竣工。8月8日,我市320公里市县有线电视光缆联网工程全部竣工,单项投资600万元,使我市在全省11个市中第一个提前完成省市县三级有线电视光缆铺设工程,大大增强了我市的有线电视光缆通信功能。㈤数字数据通信网取得新进展。我市邮电系统自去年下半年开通CHINANET节点以来,上网用户迅速增加。去年用户已达一百多户,今年预计可达七百余户。同时,在INTERNET网上开通廊坊热线,使之成为向世界展示廊坊的一个窗口。

㈥积极拓展信息服务领域。组织市信息中心、邮电局等有关单位,积极参加政府举办的各种大型招商活动,通过现场演示、咨询服务等方式提高信息网络服务的知名度。

与此同时,我们还多次承办市委、市政府转来的有关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工作,如答复人大、政协代表提案等,得到了领导的好评。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信息设备制造业缺乏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团和名牌产品。就我市而言,可以归类为信息产业的产品仅有四、五种,而且产品竞争力差、市场占有率低。二是信息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开发。上网的信息产品少,高质量和能带 来高效益的信息更少。同时,由于信息系统建设受条块分割的影响,各层次信息活动联系交流少,信息资源彼此不能共享。三是信息市场发育还不健全,有待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督管理。四是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亟待加强。现有的人才结构与发展的需要还很不适应。

三、明年工作设想

**年全市信息化工作要点是抓好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信息服务业建设、廊坊互联网工程、通信传媒网络建设、信息设备制造业、重点金字工程建设。

㈠信息服务业。完成日贷项目二期工程,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宏观经济预测系统、企业和产品信息系统和价格信息系统等。

㈡廊坊互联网工程建设。建成以廊坊经济信息中心为网络中心,连接我市各委、办、局和部分区市县的开放性的互联网络平台。形成连接我市各行业、各部门的经济信息的枢扭,实现同城信息,本地交换。

㈢信息设备制造业。以现有企业为基础,引导其调整产品结构,尽快拿出有发展前景的拳头产品。

㈣金字系列工程。金关工程:到99年底,将我市外贸系统内部网络与外经贸系统卫星专用网联接,完成三级网络的建设。金卡工程:在市区建立连接廊坊市人行与各商业银行的广域网络(城市网CN)。非银行卡工程:优先在商业、旅游、工商、税收、公安、医疗、社会公共服务等行业,大力发展以IC卡为主导的非银行卡应用系统。

㈤通信传媒网络。建成以公用数字数据网(DDN)为主的数据通信网。㈥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网。主要在多功能开发上做文章。如图文电视、电视会议、远程教育等。

四、对策与建议

㈠、加快我市信息化建设进程,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要努力提高全民的信息意识,形成全社会重视和支持信息化建设的舆论氛围。㈡、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充分运用政府影响力度及其重要信息市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资体系。研究建立廊坊市信息化建设基金,为信息化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㈢、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一是建立生产和控制信息系统,大力推广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微机控制系统,提高传统产业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率。二是建立生产调度信息系统,提高指挥调度生产的科学性和时效生。三是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对整个企业的生产、营销等业务信息实行集成管理,并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等。四是建立经营决策信息系统,依据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对企业的营销策略和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决策支持。

㈣、大力加强信息标准化建设。一是建立健全信息技术标准支持体系。建立全市信息化标准体系和标准的计算机检索与服务支持系统。二是建立信息化系统质量保证体系。按照国际能行的ISO9000族标准指导全省信息化系统的质量工作。组织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论证工作。三是提高全员标准化意识。加强标准化专业人员与信息系统专业人员的结合,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信息标准化队伍。

㈤、加强信息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改革专业和课程设置,提高中等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水平。二是搞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把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主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三是搞好再职人员的再教育和再提高,及时更新现有技术人员的知识和素质。

㈥、加强对信息化规划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宏观管理。一是充分发挥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作用,组织实施规划,研究投资、技术、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协调各方面关系,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二是加强政府对信息市场的宏观管理,加快信息服务业的产业化发展进程。三是建立健全目标考核管理机制,制定各级各部门信息化建设的量化指标,纳入全市工作目标考核范围,分解落实到各区市县和市直各部门,严格奖惩。

信息化建设总结

(三)自去年10年月份以来,廊坊市信息化办公室按照省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和有关通知要求,一方面,积极向市政府领导汇报信息化建设情况,正式递交了《关于信息化建设情况的汇报》材料,努力争取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在思想上,增强了自身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工作中,自我加压,锐意进取,努力开创我市信息化建设的新局面。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㈠编制完成了《廊坊市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征求意见稿)》。目前,此规划已发至各有关部门正在进行修改、完善。

㈡初步完成《廊坊互联网(LFnet)总体设计方案》。该方案包括系统问题的提出、系统设计原则及目标、网络结构设计、服务功能设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实施体制以及效益分析等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行性。项目总投资 157万元人民币,涉及我市23个委、办、局。市信息办正在起草《关于建立廊坊互联网的请示》,报市政府审批。㈢电子信息产业调查工作已近尾声。按照省通知要求,我市对全市信息产品制造业、通信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做了一次全面深入的调查,这在我市还是第一次。目前,开发区和民营科技企业调查和汇总工作已经完成,数据输入软盘工作正在进行,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已形成初稿。

㈣我市市县有线电视光缆联网工程全部竣工。8月8日,我市320公里市县有线电视光缆联网工程全部竣工,单项投资600万元,使我市在全省11个市中第一个提前完成省市县三级有线电视光缆铺设工程,大大增强了我市的有线电视光缆通信功能。㈤数字数据通信网取得新进展。我市邮电系统自去年下半年开通CHINANET节点以来,上网用户迅速增加。去年用户已达一百多户,今年预计可达七百余户。同时,在INTERNET网上开通廊坊热线,使之成为向世界展示廊坊的一个窗口。

㈥积极拓展信息服务领域。组织市信息中心、邮电局等有关单位,积极参加政府举办的各种大型招商活动,通过现场演示、咨询服务等方式提高信息网络服务的知名度。

与此同时,我们还多次承办市委、市政府转来的有关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工作,如答复人大、政协代表提案等,得到了领导的好评。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信息设备制造业缺乏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团和名牌产品。就我市而言,可以归类为信息产业的产品仅有四、五种,而且产品竞争力差、市场占有率低。二是信息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开发。上网的信息产品少,高质量和能带来高效益的信息更少。同时,由于信息系统建设受条块分割的影响,各层次信息活动联系交流少,信息资源彼此不能共享。三是信息市场发育还不健全,有待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督管理。四是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亟待加强。现有的人才结构与发展的需要还很不适应。

三、明年工作设想

**年全市信息化工作要点是抓好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信息服务业建设、廊坊互联网工程、通信传媒网络建设、信息设备制造业、重点金字工程建设。

㈠信息服务业。完成日贷项目二期工程,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宏观经济预测系统、企业和产品信息系统和价格信息系统等。

㈡廊坊互联网工程建设。建成以廊坊经济信息中心为网络中心,连接我市各委、办、局和部分区市县的开放性的互联网络平台。形成连接我市各行业、各部门的经济信息的枢扭,实现同城信息,本地交换。

㈢信息设备制造业。以现有企业为基础,引导其调整产品结构,尽快拿出有发展前景的拳头产品。

㈣金字系列工程。金关工程:到99年底,将我市外贸系统内部网络与外经贸系统卫星专用网联接,完成三级网络的建设。金卡工程:在市区建立连接廊坊市人行与各商业银行的广域网络(城市网CN)。非银行卡工程:优先在商业、旅游、工商、税收、公安、医疗、社会公共服务等行业,大力发展以IC卡为主导的非银行卡应用系统。

㈤通信传媒网络。建成以公用数字数据网(DDN)为主的数据通信网。㈥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网。主要在多功能开发上做文章。如图文电视、电视会议、远程教育等。

四、对策与建议

㈠、加快我市信息化建设进程,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要努力提高全民的信息意识,形成全社会重视和支持信息化建设的舆论氛围。㈡、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充分运用政府影响力度及其重要信息市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资体系。研究建立廊坊市信息化建设基金,为信息化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㈢、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一是建立生产和控制信息系统,大力推广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微机控制系统,提高传统产业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率。二是建立生产调度信息系统,提高指挥调度生产的科学性和时效生。三是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对整个企业的生产、营销等业务信息实行集成管理,并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等。四是建立经营决策信息系统,依据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对企业的营销策略和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决策支持。

㈣、大力加强信息标准化建设。一是建立健全信息技术标准支持体系。建立全市信息化标准体系和标准的计算机检索与服务支持系统。二是建立信息化系统质量保证体系。按照国际能行的ISO9000族标准指导全省信息化系统的质量工作。组织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论证工作。三是提高全员标准化意识。加强标准化专业人员与信息系统专业人员的结合,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信息标准化队伍。

㈤、加强信息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改革专业和课程设置,提高中等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水平。二是搞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把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主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三是搞好再职人员的再教育和再提高,及时更新现有技术人员的知识和素质。

㈥、加强对信息化规划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宏观管理。一是充分发挥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作用,组织实施规划,研究投资、技术、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协调各方面关系,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二是加强政府对信息市场的宏观管理,加快信息服务业的产业化发展进程。三是建立健全目标考核管理机制,制定各级各部门信息化建设的量化指标,纳入全市工作目标考核范围,分解落实到各区市县和市直各部门,严格奖惩。

下载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专题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专题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化建设总结

    信息化建设总结管理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特别是我们传统的建筑施工企业,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序,管理达到一定水平之后,靠什么进一步探测、发现并去除管理上的积弊,确保企业在经济......

    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玉都镇下坳小学 今年以来,泾川县教育局对教育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以推进我县教育信息化进程为目标,以管理实施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突破口,按照年初制......

    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长治市双语学校 2015-2016学年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为了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和驾御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信息......

    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Xxx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21世纪将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现制定2010—201......

    教育信息化建设远景规划

    密山市教育信息化建设远景规划 教育信息化既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步骤,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教育信息化利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地区间教育水平的差距,是普遍提高国民......

    2011年度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计划

    2011年度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计划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围绕县信息中心关于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我校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DOC

    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连珠山镇中心学校是一所农村乡镇中心学校,学校附设一所中心幼儿园。小学部现有11个教学班,学生443名,在岗教职工58人,教师平均年龄47岁。2008年,学校......

    教育信息化建设案例

    勃利朝小教育信息化建设案例 勃利朝小坐落于勃利镇城西街,占地 1085平方米,建筑面积3255平方米,现有7个班级,学生51名,教职工14名。在师生共同的努力下,今日的勃利朝小在基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