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PEP小学英语StoryTime教学感想与课例专题
PEP小学英语Story Time教学感想与课例
PEP小学英语Story Time版块有着极其丰富的教学价值,故事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情节简单,非常适合在课堂有限时间内让学生阅读。故事以卡通连环画与英文句子相结合的形式呈现,插图不仅色彩鲜艳,而且生动有趣。故事中的语言切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故事材料围绕本单元主题,以本单元所学的词汇和句型为主,并适当拓展,突出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总而言之Story time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能够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各项能力。
尽管Story Time版块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教学素材,但在实际教学中,Story Time教学流于形式,发挥不了Story Time教学的优势。究其原因,除了由于对Story Time版块的教学价值缺乏认识外,主要是因为英语课时不够。在每周3课时的情况下,教师普遍认为没有更多时间教学Story Time版块的内容。
下面我以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4 Part C Story Time为例,谈谈如何开展Story time教学。
Story time教学可以通过前置、融合、后延等方式,利用Story Time的优势,更有效地输入语言,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学会在交际中运用所学语言。
一、提前渗透,即前置。
Story time教学是建立在每一个单元扎实而有成效的教学基础上的,基础知识的教学对Story time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在开展Part A和Part B教学时,要能够总体把握单元的知识脉络,事先把Story time的内容有机渗透到教学中,不要孤立地处理教材。例如,我在开展Unit 4 Part C Story Time教学时,首先对Unit 4 It’s warm today进行整体把握。借助课件,我先呈现天气、季节、服装图片,让学生复习与天气、服装类单词,如天气类:cold hot warm cool sunny cloudy rainy snowy windy。服装类:skirt dress sweater pants shorts jeans socks。然后通过课件,出示一段句型: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today? It’s ……Can I wear my ……?Yes, you can.It’s ……No, you can’t.It’s ……让学生自由交谈。我紧紧围绕本单元四会单词和主要句型,不断地操练,启发学生回忆和巩固学习知识点。正是做好了铺垫,提前渗透,学生才更易于理解本单元的Story time。
二、词句疏通,理解大意,听读故事,角色表演。即融入。
对小学生来说,如果脱离语境,孤立地进行词汇、句型结构或简单的问答对话教学,英语学习会变得十分枯燥,且会很困难。用故事把枯燥的词汇、句型结构或简单的对话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整体感知语言,避免了单词和对话教学无情境、无意义。在故事的引领下,学生在学习词汇、句型和对话的过程中真实体验到了语言的实际运用,无形中形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PEP小学英语Unit 4 It’s warm today Part C Story Time中单词matter、terrible、bless和句型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I have a cold.、You look terrible.是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Story time故事大意,我创设以下情境,化解难点,融会贯通: 1.自编一段顺口溜: What’s the matter? What’s the matter? You look terrible.You look terrible.Oh!God!I have a cold.Oh!God!I have a cold.2.自制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对话录音。Boy: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Girl: Not well.I have a cold.Boy: God bless you!在疏通词句,化难为易后,学生已能对Story Time整体感知了。因为听力是英语学习一项重要内容,所以我通过播放Story Time动画视频,让学生边看边听故事,围绕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及故事内容,回答我所提出的问题。在接连看听Story Time动画视频两遍后,学生的听力技能不仅得到了强化,还深化了学生对Story Time故事内容的理解。在整体呈现和深化理解后,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故事,分角色表演故事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过程中逐渐进入角色的内心,理解角色,揣摩角色,对语句的理解更为深刻,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Story Time故事中。
三、故事再造,拓展延伸。即后延。
表演是故事教学的生命,拓展是故事教学的灵魂。通过故事再造,要求学生拓宽思路,利用学过的知识对故事进行改编,从人物的改编逐渐过渡到故事情节、背景的改编,直到完全成为另外一个独立的完整故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脑子中反复搜索适合故事内容的知识点。学生不仅能够很好的复习旧知,而且合作意识、创新能力逐渐地加强。
例如,PEP小学英语Unit 4 It’s warm today Part C Story Time中,我就示例,创设卖火柴的小女孩遇上圣诞老人的情景,自编一个故事。Father Christmas——A A Little Match Girl——B A: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the little match girl? You look terrible.B: I’m cold.I feel hungry.I have a cold.A: Gold bless you!Bring you some chicken and warm coats.B: Thank you!A: You are welcome.Good Luck!以上阐述的是我在PEP小学英语Unit 4 It’s warm today Part C Story Time教学中,通过前置、融合、后延等方式实施教学。概括来说,首先是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而后分析Story Time版块的故事,挖掘故事中的语言点;然后找出Story Time版块与A、B两部分知识点相融合之处,找到合适的切入点,穿插或融合故事内容;最后,梳理所有的教学内容,重构或拓展故事。Story Time诸多教学实践,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故事,进行听、说、读、写等技能的教学和训练。
综上所述,PEP小学英语Story Time版块具有极其重要的教学价值。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重构教学内容,使学生不仅能够整体理解故事,感受鲜活的语言,还能够学会运用所学英语进行交际,提高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第二篇:pep小学英语评课稿
pep小学英语评课稿
一、活动的设计有趣味性
马老师能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生动活泼的活动,如:本课一开始,教师通过游戏:simon says操练: touch your nose,show me your pencil ……既起到复习热身作用,也为后面的运用做好铺垫。在新课导入的时候通过多媒体呈现4个天线宝宝,还有一个机器人Nu Nu,自然引出五种颜色,通过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人物自然过度到今天的单词教学。在练习巩固的时候,何老师用what‘s missing? Let’s chant等的游戏的活动,进行操练,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
二、活动的设计有层次性
本课中,马老师在教学中先让学生学说表示颜色的单词,如:red 让学生掌握单词的音、型、意。再让学生找一找身边有什么东西是红色的,用简单的句型进行表达,如: I have a red pen/bag 等等。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拓展性练习,挖掘学生创造使用语言的能力,从教师的语言输入转为学生的语言输出,符合语言的习得规律。能遵循语言教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道理,注重活动设计的生活性。
三、活动的设计有生活性
马老师在课堂一直在进行英语语言的渗透,如:think it over,let me see,here you are,you‘re welcome,what colout is it ……使学生在无意识中学习英语,这样几年下来,需探讨的地方:
1、整堂课缺少一个大的语言情景,各个知识点之间出现一定的块面。如果能够一条线索贯穿起来就更加好了。
2、对学生的小组活动需加强指导,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的习惯。整堂课中小组活动比较少,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更好的学语言并且运用语言。
总得来说马老师的这堂课是非常成功的课,值得我们学习和鉴戒。以上是我对汤老师整堂课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有不妥之处,敬请大家的批评指正。
第三篇:PEP小学英语说课(推荐)
PEP小学英语说课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学期Unit6的第二课时---Let’s talk 1.教学内容
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都是围绕“farm”这个主题展开的。本节课为第二课时,对话教学.虽然已经学习了农场上的一些动物,但是其复数形式还没有学习,所以这一课要先学习单词的复数形式,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问答的练习。最后能组句成段,串联起来,相互交流、表演。这也是本课的最终所要达到的效果。
2.教学目标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又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综合素养为基础。基于以上认识,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以及本教材的特点,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
能够熟练运用句型 “ They are…” “ Are they…?” “ How many…?”
(2)能力目标:
能够听说认读句型,并能在一定情景中正确运用。
(3)情感目标: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热爱自然的良好感情。
3.教学重、难点:
依据以上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分析以及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英汉语言差异,我认为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就是熟练运用句型“ They are…” “ Are they…?” “ How many…?”,并能串联起来,进行交流。难点是个别单词的复数形式,如:sheep的复数仍是sheep,以及最后的情景表演。
二.说教学方法:
在新授阶段,我主要借助多媒体辅助法、实物教学法来呈现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操练阶段,我运用观察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法等,开展任务型活动,来巩固知识,发展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说教学过程
1.热身阶段:歌曲导入,引出新知
欣赏歌曲 “Old Macdonald”
谈论听到的动物。What did you hear ? Dog…
(由学生熟悉的歌曲开始,既活跃课堂,锻炼听力,也为整堂课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2.呈现阶段:
(1)猜谜语,组成新单词
It has no legs.It can swim in the water.(fish)
It is very small.It is always on the floor.(ant)
It has red eyes and long ears.(rabbit)
It can climb trees.It likes eating bananas.(monkey)
这些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新的单词——farm.(利用学生喜欢的猜谜练习,由此组成新单词,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2)一起去农场游玩,首先通过听声音,来猜动物,结合板书一起进行。黑板上设计成六个小方块,作为动物的家。猜对一个动物,就在黑板上呈现一个动物。当动物一一呈现时
(通过听声辨动物的游戏,复习所学的农场上的动物。)
(3)通过比较,教学单词的复数形式。One cow, two cows…在黑板上增添动物,同时更换板书,把cow变成cows…
(简洁、形象地利用图片进行教学,学生容易理解。)
(4)教学 “ They are…”教师利用手中的图片,让学生进行练习。当然,句型可以是多样化的。同时,若学生说对,就把图片给他们。当只剩下一个是,复数就变成了单数,要求学生也能转换。
(利用图片奖励的方式,操练句型,新鲜有趣。)
(5)用课件,展示两幅不清楚的图片,让学生进行猜测,学习句型
Are they…? Yes, they are.No, they aren’t.请学生运用黑板上的图片,两人一组操练句型。若说的正确,可取一张图片。
(充分利用图片,又把图片当作奖励。)
(6)教师把黑板上的单词卡片转移到分布在教室其他地方的板上,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手中的图片贴在相应的位置。到底有多少动物呢?翻出藏在板后面的数字,学习句型。How many… do you have? One hundred.其他动物的数量,可直接翻出,也可让学生猜。当数字全部出现后,学生两人操练,一人为农场主,另一人做采访。
(7)学习课文。“ It’s a big farm.The farmer is very happy.Mike , Sarah and John are talking with him.” 在听之前先给出三句问句,听得更有意义。一起朗读课文。
3.拓展与延伸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在于交际。课堂的终点在哪里?如果有,我想应该在生活中。因此,在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参观农场。即一个学生扮演农场主,另一个扮演拜访者,进行情景操练。
采访完成,一起合影。学生可扮演各种各样的动物,数到三时,停下不动,然后拍照。趣味游戏。
5.愉快结束
利用课件呈现一些动物的图片,并与它们说再见,愉快的旅程结束。
四.说板书设计
这节课的板书我主要采用单词、句子与图片共同呈现的方式进行的。同时,这些内容又是多种作用的。有呈现,有操练,也有作为奖励的。力争把板书也变得有滋有味。
第四篇:课例评析与感想
在这次培训中我观看了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兴泾回民一小陈慧老师的一节研究课,通过这次的课例观摩、教学设计、教师的自我评析、当地及专家的课例评析、资源拓展等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每次学习总会有令人惊喜的收获,看到精华,吸收之;看到欠佳之处,有者改之,无则加勉!下面是自己的一点收获,或者说是感想,写出来大家一起分享。
一、英语教师的基本功
作为小学生的英语启蒙教师,教师本人的基本功能直接影响到学生英语的日后发展。本人感受颇深,从农村成长出来的教师可能都有很深的体会。农村的师资相对薄弱,九十年代的农村的英语教师的基本功和现在相比更加薄弱,尤其是语音方面,由于一开始学的不准,在以后的高中、大学的英语学习中都花了很大力气去改正,由于其影响甚至还导致了胆怯、自卑和羞于开口等。因此教师的基本功从侠义方面来说包括两个方面:语音的标准及语言的流利,规范的板书。小学英语对学生听和说的要求相对多一些,因此,教师语音的规范及语言的流畅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修炼自己的语音语调基本功,确保我们说出的每个单词,每个句子没有发音上的问题。课堂语言除了要流畅,一定要确保我们说出的不是错误的句子,我们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课堂上不够规范的课堂用语,可能会给学生日后的学习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如:How to read it? How to do it? 这样的非句子,I’ll give you three minutes.这样的汉语式句子都会给学生造成一种误导。规范的板书除了能利于学生抓住本课的重点内容,利于课文的理解外,也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情境的设置
英语的学习要求在语境中学习句子,在句子中学习单词。这就是说我们在教给学生一句话、一个词时还要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会用句子、词语。
所创设的情境如何即利于课文的导入,也利于重点单词、句子的引出是一节课成败的重要方面。本节课中教师的情景设置不是很明显,每个词组的出现和句子的操练过于机械,学生思考的成分太少。开头完全可以一free talk的形式与学生交流:What can you do at school?对于五年级的学生关于在学校里能做什么事情,应该能说出很多了如:I can play basketball.I can study等等。让学生经过这场头脑风暴再来导入What can you do at home?引发学生的再次思考,增强他们学习新的短语的欲望,这样要比先教短语后代入句子,效果要好的多!
三、恰当的导入,自然的过渡
成功的导入应该是自然的,成功的过渡应该是简洁而不留痕迹的。本节课的各个活动设计基本上都是比较符合学生实情的,能够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但如何更加恰当的导入,自然的过渡还是值得进一步思考斟酌的!
四、注重基础,适当拓展延伸
这次的优质课还是比较实在的,注重课文,注重基础知识。在精讲精练课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相应的拓展延伸。由于前面将基础知识都夯实了,后面的拓展学生进行起来也就得心应手。正是这种“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远见,提高了整节课的课堂效率。整节课节奏频率教师把握得较好。符合学习的规律和学生的心理,而不显得松懈懒散与拖沓,较好地保持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chant 使用在不同点,有着不同的作用和效果。在课的开始热身时使用,温故知新。在本课结尾使用,总结了本课的重点。首尾呼应,相得益彰,效果比较显著。
第五篇:pep小学英语专评课(推荐)
小学英语赛课低段课例点评
这一轮的低段课例是依托北师大先锋英语小学二年级下册Unit 11 I can climb 第三课时内容(教材P54-55)展开的同课异构活动。从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上看,课型应为小学低段的活动课。
四堂课例均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全区小学低段活动课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大部分老师能针对7-8岁儿童爱模仿、爱游戏、爱参与的年龄心理特点,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激发、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如跟随视频学唱与主题相关的歌谣,把枯燥的单词分类活动变身为有趣的“单词找家”游戏,紧扣主题创设孩子们喜欢的“动物运动会”等等。在活动中,老师们普遍能注意活动节奏,注意活动间的启呈转接,始终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当下的活动中来,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老师们能尊重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在活动设计时兼顾各方,教学中既有利用视频、挂图、卡片、板书等视觉信息的活动,也有跟读、朗读、听音、讨论等听力活动,还有游戏、角色扮演、拼贴等支持动觉型学习者的活动,让各种类型的学习者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教学中,老师们不仅仅局限于语言知识的传递,而且注重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听做、说唱、玩演、读写、视听等语言技能的落实,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
当然,课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值得全区老师们做进一步思考: 问题一:英语课除了学英语,还要学什么?
在某老师创设的动物运动会的场景中,学生有如下对话: S1:Elephant, elephant, can you jump? S2: Yes, I can.T: Great!
仅仅从语言角度来看,学生的对话无可厚非,老师鼓励一句”great”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常识告诉我们,An elephant can’t jump!因为根据地球的引力大小来算,大象的重量,即使腿是钢做的,只要跳5公分,就会骨折。体重每增加一倍,下落时冲力会增加8倍。生物的材质基本相同,体形大的就跳不了了。
学生学习语言是为了获取语言所承载的信息,是为了用语言去交流和表达。所以,学生在英语课上,除了学习语言本身,还应该了解语言背后所承载的知识、文化和情感。老师在创设语言的迁移性活动时,除了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也应兼顾相关信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实老师创设的动物运动会创意本身很好,如果能真正让学生围绕What can an animal do?展开讨论,如What can an elephant do? It can run.It can walk.It can swim.But it can’t jump and it can’t fly.这样,能更好地兼顾语言结构的练习和意义的表达,学生在掌握can 和can’t的用法的同时,还能掌握更多的有关动物特性的科学知识。
问题二:为什么老师明明设计了一个很棒的活动,但实施效果不理想呢? 这是很多老师时常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这次的一节课例中也出现了这种情况。老师设计了一个猜测游戏。老师在一个信封内装有一张动物的图片,让一名学生看,老师用Can it jump/swim…? It’s a …这样的句式来猜测。这一个活动既有信息差又有趣味性,应该说是很不错的,但有意思的是,老师明明已经猜中了,学生仍然说No,一连做了3组都是这样。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原因值得我们好好反思。可能性有三: 其一,学生根本不懂游戏规则。老师虽然实施了游戏说明这一流程,但由于是英语讲解,学生可能仍然不懂。这时可能需要老师的示范,甚至是中文讲解。其二,学生不知道动物的特性,所以老师的猜测Can it jump? Can it run?学生根本无从判断,因而无法回答。这样,需要老师在进行游戏前,先针对游戏中的所有动物的特性和学生进行一个快速的回顾或讨论。
其三,学生明明听懂了,但故意答错,以此作弄老师。如果是这样的情况,教师就需要反思自己和学生的沟通是否到位或班级的学习氛围是否积极等课堂管理的因素了。
总之,任何一教学活动的设计都不应该是随意的,其实施也不应该是程序化的,它应当是紧扣目标、精心设计、在实施中生成的,只有这样,才能朝我们追求的完美课堂逐步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