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课程感想.

时间:2019-05-11 23:11: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乒乓球课程感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乒乓球课程感想.》。

第一篇:乒乓球课程感想.

乒乓球课程感想

从大二可以开始选体育课,我就一直选乒乓球,这学期终于选到了。因为我一直对乒乓球很感兴趣,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太多机会接触,所以想通过选这门课系统的学习一下乒乓球的各种技巧。

由于是自己特别喜欢的课,我这学期没有一次缺课,对每节课老师的讲授内容都认真学习、消化,课下也经常和班上同学一起练习,现在对乒乓球的一些技术都有了一定的掌握。这一学期里,老师主要介绍了一些乒乓球打法,包括正手平击发球、正反手推挡、发旋球以及一些基本步法等等。由于初次接触,有一些动作对我来说还是比较有难度,需要一定的身体协调能力,像老师说的“用腰发力”,这个我就是练了好久才明白这个动作的要领。

我是习惯于横排打法,经过这个学期的学习和练习,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比如之前打球的时候由于不晓得球的上升期、最高点和下降期这三个阶段,所以打球时,球击出去总也得不到理想的效果,比如打不上案或者想往左边打时打到右边去了,现在我知道推挡或进攻的时候应该击球的上升期,而如果要拉远球的话则击球的下降期。上课的时候我也请教过班上其他同学来指出我动作上的不足,他们告诉我击球的时候我有两点做得不对,一点是球拍没有一直保持拍面稍微前倾,而是在击球前有一个翻转拍面的小动作,这导致求会被打飞,另一点是击球过程中手腕太活,使得球拍发生偏转,所以球会被打偏。现在,虽然我这两项都还没彻底改正,但已经有了很明显进步。

还有就是这次的考试,第一次很遗憾没有达到30拍。其实和搭档一起练习的时候很多次都达到了50板,但是也就是像老师说的吧,平时打的好不一定会考试,平时不好不一定考试考不好,这里面有太多因素,不只是技术,其他的像心理素质和发挥也都有很重要的影响。不过还好老师给了一次补考的机会,相信我可以在补考中达到要求。

总之,经过了这一学期的学习和教学比赛,我对乒乓球认识更加深刻,技术上也有极大的进步,我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会经常练习,不断巩固自己的技术。

最后感谢老师一个学期的对我们的教导,没有老师的谆谆教诲及耐心指导,我也不会从中收获这么多!也祝我们的体育课越办越好,祝老师身体健康!

第二篇:乒乓球课程学习感想

乒乓课论文

这个学期的体育课我自主选择了学习打乒乓球。原因有三,一是乒乓球是咱们的国球,所以我对乒乓球有强烈的好感;二是我对乒乓球充满了热爱,上大学了有机会了,我又怎么能放弃呢.平时打球姿势技巧全是自己摸索的,动作不优雅,技术不精湛,没有被专业指导过;三是我的舍友乒乓球技术良好,我在他们的强大实力下打球一直输,实在是想翻身一次。

我们的乒乓球老师是一个我很喜欢的女老师,上课时非常和蔼,非常善于把体育与娱乐,美体相结合,所以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其实我很欣赏有老师这么做,我们的政治课不是教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历史课教我们要经世致用吗。

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了乒乓球的起源。20世纪初,乒乓球运动在欧洲和亚洲蓬勃开展起来。1926年,在德国柏林举行了国际乒乓球邀请赛。后被追认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同时成立了国际乒乓球联合会。

乒乓球运动的广泛开展,促使球拍和球有了很大改进。最初的球拍是块略经加工的木板.后来有人在球拍上贴一层羊皮。随著现代工业的发展,欧洲人把带有胶粒的橡皮贴在球拍上。在50年代初,日本人又发明了贴有厚海棉的球拍。最初的球是一种类似网球的橡胶球,1890年,英国运动员吉布从美国带回一些作为玩具的赛璐珞球,用於乒乓球运动。

在名目繁多的乒乓球比赛中,最负盛名的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起初每年举行一次,1957年后改为两年举行一次.。

1904年,上海一家文具店的老板王道午从日本买回10套乒乓球器材.从此,乒乓球运动传入中国。

老师的技术很纯熟,动作很漂亮,我的确受益匪浅,不但动作漂亮很多球技也进步不少。同时我也发现,班上同学智商高都不是吹的,一个一个本来一个球都接不了的,最后都有了惊人的进步,这都归功于老师教得好,同学们的刻苦吧。但是话说回来,你只要肯来上课,并且拿着球拍真正去打的一般都会认真下了,毕竟体育的很多竞技类项目都带着游戏的性质,都有很大的乐趣,让你坚持下来。

打乒乓球,发球很关键。提高发球质量有三大要素。

从发球规则演变的历史来看,各个时期发球规则的修改都是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球所造成的威胁。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发球的质量,做到让对方即使能看清球的旋转,也照样“吃”发球,就必须增强发球内在的技术质量,而衡量发球质量优劣的标准,主要取决于发球的速度、旋转和落点的配合上。加强发球旋转的变化。乒乓球的旋转,在现代乒乓球技术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首先,用球拍合适的部位触球,有利于增强球的旋转,如:用正手发下旋球时,用拍面的左侧接触球,就能制造较强的旋转;反之,便很难制造旋转。其次,加强摩擦是制造旋转的关

键。摩擦是指作用力线远离球心,但并非越薄越好,如果过薄,反而造成球在拍面上打滑。因此击球时先要使球拍“吃”住球,再增大球的摩擦力。控制球的落点。控制发球落点变化是发球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发球落点必须长短结合、轻重结合、左右结合。如果只发短球而没有长球的配合,即使发的再短,落点再刁,也很难给对方造成威胁。因此,要做到用同一个手法发出不同落点和旋转性质的球。提高球的速度。发球时,球速的快慢与球拍挥动的速度有关,与球拍触球的一瞬间作用到球上力量的大小有关。如果在摩擦球的基础上,触球时的爆发力越大,其发球的质量就越高。因此,要充分利用引拍,就像助跑一样。必须有一定的挥臂时间。在具备了一定的抛球高度的同时,充分发挥前臂、上臂、手腕和腰、腿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加快挥拍速度,使旋转与速度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老师还建议我们去看一些奥运会上冠亚军争夺的精彩片段。我觉得乒乓球打到顶级水平就是一种艺术,看着人家打就觉得是在欣赏美。而且让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看看咱们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是怎么用铁般的实力让全世界看着三面中国国旗同时升起是件非常有益意的事情。可以增加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可以让我们崇拜那些为国争光的运动员们,他们是很难得,在看到光环那一刻,有几个人看到了他们在背后的努力。可是在观看的过程中我却听见不断的笑声,我突然失去了重心,赶紧仔细又看了眼屏幕,才得以确定这真的不是一部周星驰的喜剧,我顿时很纳闷,大家伙喜从何来,一个个笑得像烂柿子,而我仍然用一种敬佩的眼神看着那些高难度的接球传和球。

但是也有一些东西我觉得不合理。比如考试的形式,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体育老师选择了班长监考的方式。我一直相信我们的老师是才是公平,公正,公开的,让班长监考怎么说也会有人情存在,他也不忍心给别人分太低.还有一点就是,我觉得竞技体育的魅力就是在竞技上,我们在注意动作的标准还有技巧的标准上也应该让同学注意输赢,比赛时的“友谊第一”不要太过夸大,因为“比赛第二”,第二不是最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所以比赛也很关键的。这样同学打的才会有兴趣,才会灵活。

学习虽然结束了,但是我对乒乓球的热爱并没有结束,我会继续有空就跑去操练几板。毕竟我还惦记着哪天能赢我的舍友一回呢。

第三篇:乒乓球课程学习感想

乒乓球课感想

Xx 这个学期的体育课我有幸选到了乒乓球。乒乓球是咱们的国球,所以我对乒乓球有强烈的好感。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了乒乓球的起源。乒乓球运动的广泛开展,促使球拍和球有了很大改进。最初的球拍是块略经加工的木板.后来有人在球拍上贴一层羊皮。随著现代工业的发展,欧洲人把带有胶粒的橡皮贴在球拍上。在50年代初,日本人又发明了贴有厚海棉的球拍。最初的球是一种类似网球的橡胶球,1890年,英国运动员吉布从美国带回一些作为玩具的赛璐珞球,用於乒乓球运动。在名目繁多的乒乓球比赛中,最负盛名的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起初每年举行一次,1957年后改为两年举行一次.。

老师的技术很纯熟,动作很漂亮,我的确受益匪浅,不但动作漂亮很多球技也进步不少。同时我也发现,班上同学智商高都不是吹的,一个一个本来一个球都接不了的,最后都有了惊人的进步,这都归功于老师教得好,同学们的刻苦吧。但是话说回来,你只要肯来上课,并且拿着球拍真正去打的一般都会认真下了,毕竟体育的很多竞技类项目都带着游戏的性质,都有很大的乐趣,让你坚持下来。

打乒乓球,发球很关键。提高发球质量有三大要素。从发球规则演变的历史来看,各个时期发球规则的修改都是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球所造成的威胁。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发球的质量,做到让对方即使能看清球的旋转,也照样“吃”发球,就必须增强发球内在的技术质量,而衡量发球质量优劣的标准,主要取决于发球的速度、旋转和落点的配合上。

1、加强发球旋转的变化。乒乓球的旋转,在现代乒乓球技术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首先,用球拍合适的部位触球,有利于增强球的旋转,如:用正手发下旋球时,用拍面的左侧接触球,就能制造较强的旋转;反之,便很难制造旋转。其次,加强摩擦是制造旋转的关键。摩擦是指作用力线远离球心,但并非越薄越好,如果过薄,反而造成球在拍面上打滑。因此击球时先要使球拍“吃”住球,再增大球的摩擦力。

2、球的落点。控制发球落点变化是发球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发球落点必须长短结合、轻重结合、左右结合。如果只发短球而没有长球的配合,即使发的再短,落点再刁,也很难给对方造成威胁。因此,要做到用同一个手法发出不同落点和旋转性质的球。

3、提高球的速度。发球时,球速的快慢与球拍挥动的速度有关,与球拍触球的一瞬间作用到球上力量的大小有关。如果在摩擦球的基础上,触球时的爆发力越大,其发球的质量就越高。因此,要充分利用引拍,就像助跑一样。必须有一定的挥臂时间。在具备了一定的抛球高度的同时,充分发挥前臂、上臂、手腕和腰、腿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加快挥拍速度,使旋转与速度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学习虽然结束了,但是我对乒乓球的热爱并没有结束,我会继续有空就跑去操练几板。

第四篇:乒乓球课程论文

乒乓球在中国的发展

乒乓球2班

摘要:乒乓球运动在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乒乓球具有球体小、速度快、变化多、设备简单、趣味性强、不受年龄性别限制的特点,是一项大众都很喜欢的体育运动。如今,乒乓球已经成为我国的国球,而乒乓球在我国的引入和发展却鲜为人知。本文简介了乒乓球在中国的引入和发展历程。关键字:乒乓球,引入,发展

1.乒乓球在近代中国的引入

目前,不论全国体育院校教材编审委员还是高教出版社会审定编写的《乒乓球》教科书,还是其他报纸或杂刊,多年来,体育界和学术界辗转引用、几成定论的一个“版本”是一个叫王道平的上海商人,他在1904年前后,由于经常奔赴日本采购文具,在日本看到乒乓球的表演比赛,于是买了十余副乒乓器材带回上海,摆设店中,并亲自作打球的示范表演以吸引顾客,这就是乒乓球运动在20世纪初的中国播撒下的第一把种子。

2007年国际乒联官方网站刊登了时任设在瑞士的国际乒联乒乓球博物馆馆长洽克·霍伊先生的一篇论文:《1901年乒乓球出现在中国的证据》(Evidence Found:Table Tennis in China 1901),其文中提到了中国乒乓球起源的具体时间,最为直接的证据就是一张明信片,通过对明信片的考证,发现它确凿无误地证明,乒乓球至少在1901年已经传人了中国,地点是在中国的天津。

此外,第48届世乒赛期间,国际乒联乒乓球博物馆馆长洽克·霍伊先生收到的一张图片,此图片来自一本1902年出版的名为《100副美女画》的书籍,此画由画家白城所作。画中屋子中央有张台子,台子用丝网分隔开为两边,一个身穿中国服装的女子手持一个拍子正在打乒乓球,整个环境看来具有西方的风韵。从此幅画作于1902年时间推断,乒乓球传入中国应该在1902年或之前。然而,此画的真伪却无从考证。乒乓球运动在近代中国的发展

2.1近代中国乒乓球运动组织的成立及发展

起初阶段,在上海、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一些外国人控制的政治、经济、文化机构里工作的一些外国人和极少数的中国人开展打乒乓球的娱乐活动,然后流行于学校里面,并且也只见于少数学校,除学校外再难觅到乒乓球的踪迹。直到1916年(民国5年),由坐落在上海市四川中路599号的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

会的童子部干事克拉克氏(J.C.Cleak)与国人童星门氏、赵士瀛氏三君首创而购置乒乓球桌多只,设置于青年会童子部内,供给会员们的正当娱乐,从此表明我国乒乓比赛的开始,也是中国乒乓球组织化的发轫和开端。适至1918年,乒乓球传布于全国,就在这一年推广到不少的地方。参加的人更是拥挤,练习乒乓球的人一天一天的多了起来,遂有夜校方面的俞斌祺先生,与青年会日校方面的唐昌民先生,及青年会的干事顾光祖先生,诸三人同仁一起倡议发起组织成立了一个上海乒乓联合会。嗣后组织日多,人才辈出。

至民国13年时候,国内的乒乓球团体组织。日渐增多。到了民国十五六年,香港各地也有乒乓球队组成联合会的举动,杭州青年会的乒乓球队,苏州东吴大学的乒乓队,也在这年应运而生。民国十六年的时候,适值第八届远东运动会开会的事情,乒乓球也在会外表演,我国球队成绩斐然,轰动全国。民国24年(1935年)初,全国乒乓球运动风起云涌,范围日渐广泛,传播到全国不少地方,在此背景下,应社会各界一再恳求及千呼万唤。“中华全国乒乓球协会”终于在上海正式成立。全国乒乓联合会的成立是我国乒乓球运动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乒乓球运动作为一项正式的体育运动项目登上中国体坛.这也成为近代中国乒乓球界正式对外联络的组织,从而也使我国乒乓球在日益频繁的相互交流过程中技战术得到了更快的发展。

2.2近代中国乒乓球运动技术的演变

我国早期的乒乓球爱好者很早就认识到乒乓球技术的重要性。整个民国时期由于与世界乒乓球存在的差距,对乒乓球技术的研究开展较少,研究也不够深入,成果不多,计有1933年上海商务出版社出版的《乒乓》、上海勤奋书局出版的《乒乓球训练法》及上海乒乓球研究会出版的《乒乓球世界》,除此之外难觅其他相关研究。

1937年国际乒联对比赛器材进行修改:将球台宽度由146.4厘米增加到152.5厘米,球网高度由16.77厘米降到15.25厘米。随着规则针对性的改革,乒乓球球台的加长以及球网的降低,乒乓球也由软球改为硬球,于是打法也由防守型转向进攻型打法,这些促进了新技术新打法的发展。

2.3近代中国乒乓球规则的发展 当乒乓球传入中国,早期开展乒乓球比赛时候,由于国际上也无统一的乒乓球规则可以遵照,所以尚无乒乓球规则可以应用。“室内游戏之事,张网于长方形之桌上,其规则则与网球同,惟拍子用木板,而求则以明角等质料为之。轻而不能及远。”其比赛方法及规则等,均参照网球比赛的方法。初期阶段比赛规则大多临时指定,比赛时候不但拍子的重量、大小、形状等均无规定,至于最为重要的器材——球台的长宽高低,也常因人而异,往往利用现成的桌面,球的质量也差,有所谓的“单双料”之分,每场比赛往往要打坏很多球。

1923年在我国的第一个乒乓球组织——上海乒乓联合会成立大会上,会长由胡铁吾及林泽苍两君担任,扩充会务,不遗余力。通过了制定乒乓球规则的决议,同时委托会长胡铁吾、林泽苍两君以及青年会日校乒乓会代表许立卿君,3人作为起草乒乓球规则的委员。在1924年3月1日召开的上海乒乓联合会春季会上全体讨论并通过。并于1924年9月1日由上海乒乓联合会林泽苍主编的《乒乓规则》(并附有英文版本)出版。1925年,当“秋山杯”乒乓赛得到了中日双方的响应后,中日两国还没有适当的乒乓规则,于是我国派代表胡铁吾,会同城户先生编订比赛规则及各项办法,以供比赛时应用。这种规则虽还是临时性质,不过也算是我国正式的最早的乒乓球规则了。国除了上海已经初定乒乓球规则外,国内其他城市也开始制定相应的规则,以指导比赛的进行。1933年《体育画报》就报道了天津乒乓球比赛规则,其划分较详细,有42条要目。

1927年2月22日,中日两国着集各国代表,进一步会议乒乓规则。当时中国代表,我方为俞斌祺(中华全国乒乓联合会主席委员)等4人;日本代表委员为九岛福太郎(日本全国桌球协会干事)等4人以及美国代表爱格来(顾闻),英国代表霍金氏(顾问)等。这许多乒乓专家,聚集一处,专门讨论乒乓规则№埘_川。它包括比赛方法、比赛制度、比赛概括、等。在第8届远东运动大会里面,第一次把这种乒乓球规则实地施用,博得各国运动家满意的赞誉。小结

通过查阅资料,对乒乓球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通过课程的学习,对本人乒乓球技艺有很大的提升,特别是击球方式和击球动作的矫正,同时还纠正了在乒乓球双打规则上的错误认识。此外,还结交了一些热爱乒乓球运动的朋友。总之我在为期一学习单元的乒乓球课程的学习中受益匪浅。

第五篇:乒乓球课感想

乒乓球课程总结

这学期的乒乓球课是我大学的最后一次体育课。直到现在,我还清楚的记得当时选到这门课的兴奋之情。乒乓球使我们国家最强的运动之一,每次看到中国队健儿们包揽奖牌时,我都感到无比自豪。平日里,经常看到楼前台子上练球的同学,他们打的酣畅淋漓,十分投入。正是每天的耳濡目染让我对乒乓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前几次选课一直都渴望选到这门课,这个愿望直到第三次选课才得以实现。感谢这门课程,它既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又放松了心情,缓解了学习压力,增进了我和同学间的交流。

乒乓球教会我基本功的重要性。我之前几乎从未接触过乒乓球,一学期下来,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的热心帮助下,我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从最基本地握拍方法,发球,正反手学起,一点一点的找感觉。一开始总是不得要领,这让我很苦恼。感谢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同学的指正陪练,我慢慢找到了状态,板数逐渐提高。最后顺利通过了考试。虽然打比赛的技能还非常欠缺,但是我相信有了扎实的基本功,下面的技巧只要虚心向高手请教,再加上自己的刻苦练习,一定能打好乒乓球。

乒乓球课程督促了我保持锻炼的习惯。学习基本动作时,我每周都会抽出几个小时练习基本发球攻球要领。测试八百米的前,我还每天坚持跑步,做强化训练。每学期的体能测试是学校督促我们进行体育锻炼和检查我们身体素质的一项措施。每学期测下来,我都觉得自己的体能有所下降。进入大学以后,由于生活上没有学校的统一安排,我们的身体素质普遍都在下降,一是由于学习方面的压力过大,时间太紧,缺乏锻炼;另外,很多也没有了锻炼的意识,加上习惯了对着电脑屏幕的宅居生活,害怕体育锻炼中吃苦和受伤。我们进行的体育锻炼越来越少少,身体素质越来越差。而乒乓球课给我带来了一种轻松活泼的锻炼方式,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每周邀同学打球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切实的感受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种体育上持之以恒的精神也将在学习上给我以动力。

乒乓球课还提升了我与人交流的能力。我和同伴之前并不认识,但是一学期的搭档让我们彼此熟悉,成为了好朋友。性格开朗直爽的她每次打球都会直接的帮我指出不足,这给不爱开口交流的我很大的帮助和鼓励。后来,我也学会了鼓

励和建议,我们的球技和友谊都是在一次次的交流中变得深厚。

体育课是即将告一段落,可是大学生活里的体育锻炼却还远没有结束。体育本来就是为了锻炼身体才诞生的,我一直把体育活动等同于身体锻炼,我不求我在乒乓球竞技方面能有多大的成绩,只希望通过练球体育,自己能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身体,支撑自己以良好的状态积极地学习,快乐的生活,广交朋友,这样,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我们以后从事任何工作的基础,没有健康的体魄,我们不可能好好工作和学习,何谈报效国家,奉献社会。因此,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仍会怀着对乒乓的热爱,坚持锻炼身体,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我想这才是体育的真谛所在。

下载乒乓球课程感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乒乓球课程感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乒乓球课感想

    学习乒乓球已经两年,回想当初选择这门课程的原因,很简单,只是因为以前也相当喜爱这项国粹,并且感觉还蛮简单易学的。不过,两年已去,我的乒乓球技术还算是在入门阶段,如此看来,学习任......

    乒乓球课感想

    乒乓球课感想 电气工程学院(轨道牵引电气化)1109班刘梦11292013 时光荏苒,转眼间一个学期的大学乒乓球课已接近尾声。回顾这半个学期在乒乓球课上的学习到的乒乓技能以及素质......

    乒乓球课感想

    乒乓球课感想 计算学院软件工程1302班钱晨31301378一个学期的大学乒乓球课已接近尾声。回顾这半个学期在乒乓球课上的学习到的乒乓技能以及素质上的锻炼,收获颇丰。 乒乓球是......

    乒乓球课感想

    乒乓球课之感想 水土学院桥渡班 乒乓球这一运动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尤其是我们中国人,它使我们的国球,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对这一运动当然是再熟悉不过啦!自从大一下学期开始......

    乒乓球训练感想

    温情暖人心,小球锻体魄 ——刘将伟 “暑退秋,澄转爽凉,日光夜色两均长”,在9月23号秋分这天,邯郸陆港乒乓球培训班开班!培训班教练由总经理李东生担任,李总打球技术全面,动作规范,是......

    乒乓球校本课程纲要

    《飞旋的小球》校本课程纲要 学校:四合永中学 科目名称:飞旋的小球 课程材料:自编教材 开发教师:张素华、金权 课程类型:体育与健康 授课时间:一学期 授课对象: 七 至 八 年级乒乓......

    乒乓球课程总结(合集五篇)

    乒乓球课程个人总结 本学期期初,本着对乒乓球这项运动的兴趣,我选修了乒乓球课程。经过将近4个月的学习与实践,我自觉收获颇丰。在此,对您一个学期以来的辛勤奉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乒乓球 校本课程纲要

    《快乐乒乓球》校本课程纲要 一般项目: 主讲教师:教学材料:选用创编教材《乒乓球基础》、参考乒乓球实况赛事转播、《乒乓世界》等 课程类型:技艺类 授课时间:一学期 授课对象: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