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郭庆光传播学概论的部分内容总结笔记
九、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一)作为技术手段和工具的传播媒介
(载体,其属性决定着信息的物理形式、时空范围、速度快慢和量的规模)A、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媒介自身的作用和影响)
1、媒介的双重含义是什么? 信息传递的载体。传媒机构
2、为什么要研究传媒的载体含义?
媒介的发展与社会的演化变革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同时它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3、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包括什么观点?
媒介即讯息。媒介: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1)、媒介即讯息的含义是什么?
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媒介是传播的基础,真正有意义的不是媒介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相应带来的社会变革。
此观点表现出麦克卢汉把媒介作为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变化的决定因素来来看待。
(2)、媒介:人的延伸,如何理解其含义?
任何媒介都是人类感觉和感官的延伸。人类感官能力的发展是“统合—分化—再统合”。麦乐卢汉通过此观点说明传播媒介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3)、热媒介与冷媒介的含义是什么?(麦提出的两个著名概念)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活动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
冷媒介:传达的信息含量少,且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此观点的提示在于:不同的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反应也有所不同,研究媒体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4、麦克卢汉的理论意义和局限性是什么?(1)、理论意义
开拓了从媒介技术手段发现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
(唯物论观点---信息技术也是生产力的一部分)
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观点对于我们理解不同的媒介作用机制富有启迪意义。地球村的语言符合了世界发展的趋势
(2)、局限性(强调了人的生物延伸性,而不是人的社会延伸性)强调技术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忽略了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等社会因素的作用
其理论强调人被媒介技术和工具主宰-----忽略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
其理论依据集中在媒介对人的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忽略了人的理性活动。
5、如何正确认识媒介工具和技术在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变革中的作用呢? 马哲观点:决定社会形态发展和变革的基本因素是:生产方式和内在的矛盾运动 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关系有制约作用 媒介技术和工具属于生产力的方面,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但是媒介被人创造,利用和控制。社会的各个因素都对其有制约着其活动。B、媒介技术和工具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媒介内容及媒介形式的影响)
1、电视人和容器人的概念是什么?
媒介不仅利用其内容影响人的认识、价值观、行为、一种媒介的出现、使用和普及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的个性和性格。
电视人:注重感官刺激,行为方式感性化,与印刷人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形成对比,缺乏社会互动,容易自我封闭,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
容器人:在电视媒体包围中成长,人的内心世界呈“罐”的容器状。感觉孤立,封闭,希望与人接触,但是接触仅仅是一种容器的碰撞,无法深入人心内部,因为彼此之间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一定的距离,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
2、媒介依存症的特点是什么?
(1)、过度沉溺于媒介接触而无法自拔。
(2)、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3)、满足于媒介的虚拟活动而逃避现实的社会互动。
3、电视与人的充欲主义的概念是什么?
电视不仅本身作为一种人们欲望追求的对象,同时它也在把充满诱惑力,丰富的意境展现于人们面前,直接刺激人们的占有欲和享乐欲。C、新媒介的发展趋势及其冲击
1、什么是新媒介?
伴随卫星通信,数字化,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的传播媒介。
2、新媒介的特点是什么?
(1)、传播过程的双向性的增强。(传统媒介的单向性)意义:改善了受众被动性,增强双方的互动性。
(2)、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传统媒介的单一性)
意义:为人们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提供了空前的便利条件,有助于提高传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3)、媒介资源的丰富化(传统媒介资源的稀缺性)
意义:改变少数大众传播机构垄断资源的状况,为更多的社会成员、群体和组织成为能动的传播者提供了条件
(4)信息传播的全球化(传统媒介的地域性)
意义:把人的传播范围扩展到整个世界,使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受到更多变量的影响。
3、什么是电子乌托邦?
对美俄借技术的发展给予了无条件的乐观主义期待,认为新的技术必将会把人类带入一个高度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理想国。
4、如何看待电子乌托邦和媒介技术的思想?
单纯技术上的可能性并不能必然保证理想的社会形态的出现。一种理想社会的到来,不仅需要技术上的支持,而且需要更为复杂的社会条件,其中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合理化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等等。简单的断言传播技术或工具必然导致某种社会形态的观点是幼稚的。媒介是中性的,自身并不必然导致社会善或者社会恶。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它,利用它传播什么。
(二)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
(传媒机构,其属性决定着信息内容的生产和传播)A、传播者与大众传播
1、什么是大众传媒?
传播者是传播行为的发起人,借助某种手段或工具、通过发出信息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报社、电台、电视台是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复制、传播的专业组织,从其生产规模的巨大性和受传者的广泛性而言,我们称之为大众传媒。
2、大众传媒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大众传媒的力量是所有传播者中最强大的?)
(1)、地位稳固(始终保持其信息发出者的位置)
(2)、大众传媒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自身的组织结构和组织目标。(个人活动的组织性、信息产品的组织性)
(3)、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
4、如何看待互连网媒体以及出现的电子媒介? 网络仅仅是一个硬件平台,而不是传播的主体,真正的主体是使用这个设施进行信息生产、处理、传播的人或组织。其也成为大众媒介的发展新空间。传统媒介进入互联网传播,逐渐在互联网传播中确立了新的领导地位。原因归结为:
(1)、传媒是专业的媒介组织,其效率远远高于一般个人或非正式组织。(2)、大众媒介的信息更加可靠,真实。
(3)、大众传媒在其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一整套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吸引和联系受众的有效机制。B、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
1、传媒的经营目标是什么?
积极收益目标(经营目标)、非经济收益目标(宣传目标)
2、什么是传媒的经营目标?(传媒活动的约束条件之一)
企业的经营活动是维持传媒组织的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盈利是目标之一。收益来源于:广告和产品的销售。压力来源:广告主和消费者。
3、什么是传媒的宣传目标?(传媒活动的约束条件之二)
传媒在从事经营活动的同时,也对某种思想进行宣传,灌输某种意识形态,提倡某种信念。
信息生产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直接相关的精神生产,每种社会信息产品中都不可避免的包含着特定的观念、价值和意识形态,对社会意识和社会行为有着重要的引导和控制作用。因此各种利益集团和政党都把传媒当成自己的发挥影响力,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
4、宣传目标的实现途径是什么? 言论活动----具有直接的宣传功能,传媒组织可以通过社论,评论等形式直接宣扬某种思想。
报道活动-----具有间接的宣传功能,主要是在信息的选择,加工和刊载上贯彻传媒的方针和意图,达到潜移默化。
5、什么是传媒的公共性和公益性。(传媒活动的约束条件之三)(权力的基础,制约的标准)
(1)传媒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生产者和提供者,在满足社会的普遍信息需求方面起着一种公共服务的作用。
(2)大众传媒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涉及到普遍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生活。(3)传媒是某些稀有资源的使用者,作为公共菜站的使用人,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B、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1、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是什么?
新闻的基本功能是帮助社会成员消除关于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并在此基础上协调自己的社会行为。在群体传播中,只有符合群体规范和把关人(媒介)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把关的行为是一个组织性的行为。
2、传媒进行信息取舍的标准是如何确定的?
真实、及时、新意、新闻的业务标准和市场标准(课本P163)、社会目标、宣传目标
3、把关过程的实质是什么?
把关的过程,不仅仅是对信息价值和信息要素的分析。也应该把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因素考虑在内。原因如下:
(1)、大众传媒的新闻或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并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根据传媒一定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进行的有取舍的活动。
(2)、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因素的制约,但是与媒介方针利益一致的内容更容易优先传播。
(3)传媒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虽有个人参与,但是个人作用是有限的,把关过程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十、大众传播的受众 A、大众与大众理论
1、什么是受众?
受众指的是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或者受传者。
2、什么是大众?大众的特点是什么?(大众论、精英论)
大众是一种新的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社会成员呈孤立的、分散的、原子式的分布。
(1)、规模巨大——数量上超过其他各类群体
(2)、分散性和异质性——成员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分布于不同的阶级(3)、匿名性——成员之间互相不认识
(4)、流动性——大众的范围依对象问题而不同
(5)、无组织性——大众缺乏自我意识和我约束,不作为一个主体行动,其行为靠外部刺激 形成。
(6)、同质性——成员虽不具有相同的社会属性,但是有同一的行为倾向。
3、大众理论是如何形成的?
大众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出于贵族立场对人民大众的攻击、对法西斯体制的批判、揭示现代资本主义的弊病)
(1)、早期的贵族主义观点。(法国 托克威尔、西班牙奥特伽)
此观点充满了正在失去权力和影响力的贵族阶级对崛起的大众的仇视心理。认为大众是一群受到暗示和感染机制支配,无视理性和法律的暴徒,如果这种非合理的人群成为政治支配力量,必将损害有少数贵族精英创立的文明。大众的崛起会对“有理性”的社会精英产生压迫,从而引起道德的沦丧和国家的没落。(2)、对法西斯集权主义的批判。(匈牙利 卡尔.曼海姆)此理论主要着眼于产业化和资本主义大众民主制的内在矛盾,分析大众的“异化”及其社会结果,并试图分析法西斯体制出现的社会原因。
认为法西斯实力破坏了包括家庭在内的中间群体,使人们变成孤立的,分散的“大众人”,并通过暴力强制和宣传加以操纵,使他们变成法西斯的狂热支持者。(3)、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密尔斯、李斯曼、孙豪瑟)这些理论的目的是在于考察美国当代的各种社会兵力现象。
密尔斯:白领阶级和蓝领阶级成为战后美国社会的主流,构成美国社会的大众。但是由于排斥在统治势力之外,于是他们在生活中则逃避到大众谄媚提供的消遣或娱乐领域。大众的这种状态以及大众与少数居于支配地位的权力精英的矛盾,是美国各种社会病例现象产生的原因。李斯曼:从人的社会性格或社会适应方式的变化来说明大众社会的成因。人们的社会适应方式从传统型—内向型—外向型。现代人的典型社会性格是外向型,既总是顾及周围状况和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这种社会性格意味着现代人的行为具有趋同的倾向,其结果就是社会成员自主性的降低和均质性的增加,成为无个性的一般社会大众。
孙豪森:强调现代社会大众具有双重性质:非精英的大众,容易受到精英阶层的影响。同时精英阶层,又容易受到非精英阶层的压力和影响。
4、如何评价大众社会理论? 大众社会理论,尽管不同阶段的理论由所不同,但是都把现代社会作为原子化的大众社会把握,其中主要问题就是精英史观,把人们看成被动的,散沙式的,被精英群体操纵的对象。
这与唯物史观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是格格不入的。但是其独特的视角,对于我们理解现代社会有很大的益处,大众社会理论认为大众社会的成立有6个基本条件:
(1)、产业化的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的存在(2)、社会的民主化发展
(3)、大众传媒的发达和大量信息、娱乐产品的提供。(4)、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
(5)、传统中产阶级的衰退和白领阶级为主的新中产阶级的崛起(6)、社会组织中官僚化的发展。
5、大众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的关系是什么?
大众传播的对象,就是大众本身,受众具有大众的一切的特点。因此受众的本质是一种被动的存在。这个是社会论的受众观的核心观点。在说明这种被动性时,更多的是从社会传播结构的变化以及大众传播的性质上来寻找原因。
6、分析“拷贝的支配”理论
(1)拷贝的支配(定义)——由于环境的扩大化和社会生活的间接化,人们不可能与大多数重要的“实物”保持接触,要了解他们只能依靠媒体提供的第二手信息即“拷贝”,拷贝不是事物本身,而是因为人们缺乏实物,只有把拷贝当成实物的替代物,由于大众传媒的大量生产和提供,现代人每日每时都处于拷贝洪水的包围中。要逃避他们的影响是不可能的。(2)拷贝的支配会转化为心理的暴力。利润原理——拷贝的收集、制作、提供是作为营利活动来进行的。为了获取利润,传媒必须争取最大的受众。
1、为特定的受众提供特定的拷贝
2、提供最广泛受众的普遍兴趣的拷贝(即超阶级,超群体,超学历等社会因素的兴趣,性、暴力、犯罪、猎奇)人们更容易接受后者具有刺激性的拷贝。政治或宣传原理——除了利润原理的作用,使用语言或其他象征手段,将众多的人们引向某种态度和行为的活动。这种作用的过程是潜移默化的麻醉的效果。一般大众只能单向的接受这些拷贝的冲击。理论总结:在拷贝带有心理暴力性质的强大支配力面前,现代人已经屈服于大众传媒的庞大规模和他们的垄断地位。无可奈何的接受成了唯一的选择。局限性:尽管该理论在分析揭示大众传播的单向性及其社会影响力方面是有说服力的,但是它把受众看成是绝对的被动存在,是过于偏激的。接触传媒只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一部分依然是社会的实践活动,其形成的社会关系对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受众不仅仅是被动的,也具有很强的能动性。(大众变小众、大众的成B、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1、受众是如何分类的?
(1)、定地域范围内接触到传媒的人口,即最大规模的受众(2)、特定媒体或特定信息内容保持定期接触的人
(3)、不但解除了媒介内容,并且在态度和行动上也实际接受了媒介影响的人(有效受众)
2、如何看待受众观?
任何的受众观提供的都只是受众的一个侧面像,受众本身具有多种社会属性的客观存在,全面的看待受众,对于认识受众在大众传播中的地位,性质和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3、什么是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
作为群体成员的受众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属于不同的社会团体。受众对大众传媒的接触虽然是个人的活动,但是这种活动会受到它群体归属关系、群体利益、以及群体规范的制约。群体属性不同,会造成千差万别的不同反应。受众的群体背景或社会背景决定了他们的态度和行动的重要因素,这种影响有时候甚至超过大众传播的影响.4、是作为市场的受众?
在大众传媒向企业形态转变的过程中,逐渐把受众看成是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和大众传媒的市场。其基本的认识基础是:
(1)众传媒是一种经营组织,必须把自己的信息产品或服务以商品交换的形式在市场上销售。(经营性)(2)品必须具备一定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商品性)
(3)、媒活动之间存在着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竞争。(竞争性)
当前对于受众市场的划分,已经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新的定位,满足大众中的小众成为保证媒体最佳经济利益的选择。市场受众理论的局限性
(1)、传媒与受众的角色固定化,传播关系简单化(买卖关系)
(2)、过于强调受众人口统计学术性,缺乏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考虑。
(3)、传媒成功标准易位,形成了经济效益地为高于公益性标准的错误态度。(4)、没有从受众的角度考虑问题,仅从传媒的角度观点出发。归根到底,由于精神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特殊性不能简单的将受众简单的与物质产品消费者划等号。
5、什么是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受众不仅仅是传媒信息的使用者和消费者,他们还是构成社会的基本成员,同时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事务。受众的权利包括:
(1)、传播权即言论自由权
(2)、知晓权即(广义)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环境及其变化信息、保障生活所需要的有用信息的权利(狭义)公民对国家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机关的活动拥有的知情权。
(3)、传媒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媒阐述主张、发表言论、展开活动的权利。
C、使用与满足理论
1、什么是使用与满足?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把受众成员看成是有特定“需求”的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成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
2、受众的媒体接触动机和心态是怎样的? 根据对于广播、印刷媒体、电视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反映出(详见P182),人们接触媒介都是基于一定基本需求进行的,社会中的各类媒体都包括以下几个满足效用:
信息需求、娱乐需求、社会关系需求、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 不同的媒体仅仅是是在满足的程度和满足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3、社会条件因素对个人媒介接触行为有怎样的影响? 作为社会人,虽然媒介接触行为具有的独立性,但是无法摆脱本人所处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如家庭因素、工作环境、政治因素、文化背景。
卡兹的: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满足需求 使用与满足的基本模式
竹内郁郎: 社会条件 个人特征
4、如何评价使用与满足理论? 以往理论:从传播者的角度出发,考察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对受众产生了什么影响。
(研究传媒对人做了什么)创新观点:从受众角度出发,分析受众接触媒介的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研究人们通过传媒做了什么?)意义:(1)认为受众具有选择能动性,纠正了大众社会论中的“受众绝对被动论”(2)揭示了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对子弹论和皮下注射论有否定作用
(3)指出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一些基本作用(适度效果论),纠正了40-60年代的传播无力性的“有限效果论” 局限性:
(1)、过于强调个人和心理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比较浓。
(2)、脱离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的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因而不能全面的揭示受众与传媒的关系。(ENDODING与DECODING的矛盾)(3)、阐述的受众能动性有限,仅限于媒介的选择能动范围内,没有反应受众作为社会实践主体,有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具有的能动性。
八、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A、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1、什么是传播制度?
传播制度即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的起着制约作用的部分。
2、为什么说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
3、杂性? 传播活动作为社会制度的反映,其内容是十分复杂的,体现了社会制度或制度性因素在各个方面对传播媒介活动的制约和影响。它包括:媒介与政府的关系、媒介与社会群体及广大受众的关系。言论自由与权利、言论出版者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传播制度也有不同的性质。
4、分析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控制目的:保障媒介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 控制性质:直接控制(主要方面,而非唯一)控制手段:法律、法规、政策
控制范围:(1)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势。(取决于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2)对传媒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
(3)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
(4)对传媒事业的发展做出总体规划或国家援助。
5、分析经济势力和利益群体的控制
控制目的:通过媒介维护自身的利益,传播自己的主张,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
控制手段(资本主义):(1)以强大资本后盾成立超大型传媒企业,实行垄断。
(2)通过其控制的议会党政团体对公营媒介活动进行干预。
(3)通过赞助、广告来间接的控制中小媒体。
6、分析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
控制目的:行使受众的正当社会监督权利,保证传播活动的真实、健康、使受众的利益不受到伤害。
控制手段:(1)个人的信息反馈。
(2)结成受众团体(3)诉诸于法律手段
(4)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B、几种传播制度规范理论
1、众传播规范包含什么内容?(1)对大众传播影响力的认识
(2)对大众传播所承担的社会功能的期待(3)基于这种期待对传播制度的构想。
2、分析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极权主义定义:从外部权力的关系上考虑问题,主张社会事物必须一切以权力为转移,强调社会等级秩序和上下之间的绝对支配与服从。理论主张:媒介必须一切以权力为转移。产生背景:(1)15世纪中期印刷术的产生(2)封建王朝的统制,反专制统治思想的产生。
(3)英国1529年产生第一个禁书法案
主要内容(1)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制国家的利益(2)报刊必须绝对服从于权力或权威
(3)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事先检查,且合法。
(4)对当权者和当局者的批判是违法的,将受到严厉法律制裁。
3、分析资本主义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a、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
理论主张:报刊应当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产生背景:(1)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对封建制度的批判。
(2)1789年把有关内容写入美国宪法。
主要内容:(1)任何人都有出版自由而不需经过政府或当局的特别许可。(2)新闻出版不需经第三者的实现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强制。
(3)在涉及观点、意见、信念的问题长,真理与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保证。(4)除人身攻击外,报刊有权批评官吏合政府,正当合法
理论与现实矛盾:资本与媒介的结合,传播活动实际上依然是资产阶级的特权 b、社会责任理论 理论主张:大众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不是绝对的自由!产生背景:(1)传媒的高度垄断与所谓的观点的公开市场产生矛盾。(大众丧失传播权力)
(2)自由主义强调传播者,忽视受传者权力
(3)自由主义强调的意见、观点、思想的自由,忽视了作为私有传媒的营利活动。
主要内容:(1)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此传媒机构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熟)
(2)媒介传递的信息必须真实、客观、公正
(3)媒介必须在法律和制度内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传播宗教、歧视(4)受众有权力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c、民主参与理论(牵制作用、非统治地位)
理论主张:要求大众传媒像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体的自主参与。产生背景:(1)信息化发展加快,信息及其传播直接作用于人们的生活,作用加深
(2)垄断性加强,民众自主使用媒介意识提高,但现实缺乏可利用传播资源。主要内容:(1)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使用权、接受服务的权力。
(2)媒介应主要为受众存在,而不是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人。(3)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当有自己的媒介
(4)与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性的巨大的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互动的媒介更加合乎社会理想。
4、资本主义媒介理论变化的过程揭示了什么?
由极权主义到早期产生的自由主义媒介规范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它的出现,打破了极权主义专制制度和等级支配观念,确立自由,平等和权力思想起了巨大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创办工人报刊,从事工人工人运动,也是充分利用了这种言论和出版自由的环境。但是资本主义的一切,终究是和资产阶级的利益以及资本密不可分的,一切和金钱挂钩,人民群众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尽管随后产生的社会责任理论、民主参与理论在某些方面有所改良和进步,但是这些也只能够缓解矛盾进一步激化。人们群众利用媒介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媒体的垄断却又进一步加强。两者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自身性质所决定的,这个矛盾的运动促成了资本主义媒介理论的发展。
C、社会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
1、我国社会主义媒介规范理论包括那些方面?(1)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
(2)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事业,(3)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4)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执行报道新闻、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等多方面的社会职能。
(5)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
A、新闻传播事业通过沟通生产、流通和消费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服B、务作用
C、新闻传播事业本身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社会主义传播制度还在不断的改革与完善,我们要在不断的摸索中总结经验,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传播制度和规范体系。(注意: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也面临着媒体企业化经营的经济利益与商业主义、营利主义的出现)
2、发展中国家媒介规范理论包括哪些方面?(生存与发展是最大课题)(1)大众传播活动必须与国家政策保持一致,(2)推动国家发展。(政治的生存发展)
(3)媒介的自由活动伴随相应责任,(4)自由必须在经济优先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则下进行。(经济的生存发展)
(5)传播内容上,(6)优先本国文化,(7)本族预言。(文化的生存发展)(8)新闻和信息的交流合作领域,(9)优先发展与本国地理,(10)政治文化接近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关系。(文化的生存发展)
(11)在有关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利害关系上,(12)国家有权对媒体进行检查,(13)干预或管制。(政治的生存发展)
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1、具体来看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效果分为几种?(1)大众传播对人们环境认知的影响(议程设置功能)(2)大众传播对舆论形成的影响(沉默的螺旋)
2、简要分析“议程设置功能”理论。(舆论导向的第一个阶段)
(1)理论解释: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对于一系列公共事务重要性的判断,以及对其解决得优先顺序的认识。即有一个无形的议事日程表。
(2)、理论主旨:媒介给于某一项事情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越强。
(3)、议程设置功能产生的原因:人类活动及视野的有限性,不得不依靠大众媒介,大众媒介是重要的信息源、影响源。
(4)理论特点(与以往的效果研究相比较而言): a、传播效果分为: 认知层——确定思考对象 态度层——确定思考方式 行动层——采取实际行动
b、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媒介的、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非短期、非独家)c、该理论实际上暗示了“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的机构(反映的非客观、拟态环境)
3、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后续研究包括哪些?(1)、简单分析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
知觉模式(0/1效果)——媒体的报道与否,直接影响公众对其的感知
显著性模式(0/1/2效果)——媒体对少数问题的突出强调,会引起公众对这些问题的重视。
优先顺序模式(0/1/2/3„../N效果)——媒介对一系列议题不同顺序的报道,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重要性的判断。(2)、简单分析不同议题的不同重视效果 公众的议题在本质上也是受传媒议题的影响的,但公众的话题也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个人议题——个人认为重要的问题。
谈话议题——在与别人交谈时受到重要重视的问题。公共议题——在自己感觉中认为社会上都重视的问题。(3)简单分析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
报纸——适合长期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排列、形成议程的基本框架、主要影响个人话题。
电视——热点化效果突出、主要影响谈话话题。
4、程设置功能的意义是什么? 意义:从考察大众传播再人们的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利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作用。同时该理论的产生,揭露了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因为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媒介的背后存在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力学关系)理论在我国的实际应用:我国的大众传媒是社会主义媒介,旗帜鲜明的把引导舆论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任务。且舆论导向的范围更广泛,包含对社会的认知、价值、态度和行动的全面引导。
缺陷:仅仅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议题,无反映社会议题。
它的效果不能绝对化。
5、简要分析沉默的螺旋理论 理论解释:人们在受到“周围意见环境的认知”或“意见气候”“多数意见”所带来的压力时,可能会改变已经持有的看法或观点。理论主旨:传播媒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
理论命题:(1)、个人的意见表明是一个心理过程。(人们在思考决策时,会考虑社会的影响)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强者更强,弱着越弱)
(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非理性讨论结果)注:意见环境由社会群体和大众传播构成。
大众传播对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产生影响的因素:
1)、多数媒体报道的内容具有高度的类似性(共鸣效果)——内容角度
2)、同类信息的传达活动在实践上具有持续性和重复性(积累效果)——时间角度
3)、媒介信息的抵达范围具有空前的广泛性(遍在效果)——空间角度 沉默的螺旋所具有的传播观(大众传媒是强有力的):
(1)舆论的行程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里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2)经过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一件具有公开行和广泛性,容易被看成是多数或优势意见。
(3)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引起劣势沉默意见和优势意见的螺旋运动,并导致舆论产生。
6、沉默的螺旋的理论特点是什么?(具有两方面特点)(1)舆论观
舆论政治学观点——舆论是公共体的最高意志,民主政治的基础。(卢梭)社会学观点——非个人意见集合,而是整体社会互动的结果(库利)行为科学观点——个人意见简单相加,其中的多数为舆论。
社会心理学观点——是一种社会控制机制,未必事实上的多数,仅表面(2)效果观
强调了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且影响渗透入了“认知——判断.意见——行动”的全过程。
沉默的螺旋其中最重要的观点在于传播媒介提示的意见环境未必是社会上意见分布的如实反映,而成员在多元无知的情况下,人们会把媒介提示和强调的少数意见当成是多数意见来认知,其结果也会导致螺旋运动。(大众传播的力量是强大)
7、如何评价沉默的螺旋理论?
(1)如何看到沉默的螺旋理论中的前提,即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于这种恐惧带来的对多数和优势意见的趋同行为。
1)社会孤立的恐惧,不是一个绝对的量,而是一个收到条件制约的变量(有无来自他人的支持、个人的自信程度)
2)面对不同类型和性质的问题,多数意见的压力作用程度不同
3)多数意见的社会压力强弱收到社会传统、文化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2)理论强调了多数对少数的压力,而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及“少数派”的作用。(中坚力量)。
重要意义:(1)它把对舆论的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
(2)它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的指出了这种影响来自于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
5、简要分析沉默的螺旋理论 理论解释:人们在受到“周围意见环境的认知”或“意见气候”“多数意见”所带来的压力时,可能会改变已经持有的看法或观点。理论主旨:传播媒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
理论命题:(1)、个人的意见表明是一个心理过程。(人们在思考决策时,会考虑社会的影响)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强者更强,弱着越弱)
(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非理性讨论结果)注:意见环境由社会群体和大众传播构成。
大众传播对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产生影响的因素:
1)、多数媒体报道的内容具有高度的类似性(共鸣效果)——内容角度
2)、同类信息的传达活动在实践上具有持续性和重复性(积累效果)——时间角度
3)、媒介信息的抵达范围具有空前的广泛性(遍在效果)——空间角度 沉默的螺旋所具有的传播观(大众传媒是强有力的):
(1)舆论的行程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里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2)经过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一件具有公开行和广泛性,容易被看成是多数或优势意见。
(3)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引起劣势沉默意见和优势意见的螺旋运动,并导致舆论产生。
6、沉默的螺旋的理论特点是什么?(具有两方面特点)(1)舆论观
舆论政治学观点——舆论是公共体的最高意志,民主政治的基础。(卢梭)社会学观点——非个人意见集合,而是整体社会互动的结果(库利)行为科学观点——个人意见简单相加,其中的多数为舆论。
社会心理学观点——是一种社会控制机制,未必事实上的多数,仅表面(2)效果观
强调了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且影响渗透入了“认知——判断.意见——行动”的全过程。
沉默的螺旋其中最重要的观点在于传播媒介提示的意见环境未必是社会上意见分布的如实反映,而成员在多元无知的情况下,人们会把媒介提示和强调的少数意见当成是多数意见来认知,其结果也会导致螺旋运动。(大众传播的力量是强大)
7、如何评价沉默的螺旋理论?
(1)如何看到沉默的螺旋理论中的前提,即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于这种恐惧带来的对多数和优势意见的趋同行为。
1)社会孤立的恐惧,不是一个绝对的量,而是一个收到条件制约的变量(有无来自他人的支持、个人的自信程度)
2)面对不同类型和性质的问题,多数意见的压力作用程度不同
3)多数意见的社会压力强弱收到社会传统、文化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2)理论强调了多数对少数的压力,而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及“少数派”的作用。(中坚力量)。
重要意义:(1)它把对舆论的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
(2)它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的指出了这种影响来自于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
8、简单分析“培养”理论(注意:培养分析仅仅是文化指标研究的一部分,非独立)
与人类行为发生密切关系的三种“现实” 客观现实—实际存在的现实
象征性现实—传播媒介活动形成的拟态环境(培养工具)主观现实—人们自己头脑中对外界的认识
理论解释:大众传媒揭示的象征性现实影响人们对客观现实的理解,大众传媒带有的倾向性使主观现实和客观现实之间出现了很大的偏离,且这种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理论基本观点:社会是作为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的,存在和发展需要成员之间具有共识,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人们的行为才实现协调。(共识达成的途径变迁:宗教与教育 大众传播)
理论意义:(1)正面:肯定了共识是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强调了大众传播在形成共识中的作用。
(2)负面:大众传播提示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差异,以及传媒带有的倾向所带来的社会后果(暴力、色情 不过这些东西我都很喜欢啊!嘿嘿)
电视在形成共识中的作用:(1)受众广,接触时间长
(2)听觉视觉的结合,具有冲击力(3)不需要特殊的接触媒介的能力
(4)电视人难以分辨客观现实和象征性现实(5)电视渗透入社会不同阶层。电视具有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强大威力:虚构变事实,小事变大事,大事变皆知。文化指标研究(培养分析仅仅是其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制度分析——分析大众传播信息的生产、传达、消费中的各种制度性压力和制约因素,揭示大众传播内容的特定倾向形成的原因。(国家立法、媒介内外因素、同业压力)
讯息分析系统——揭示媒介讯息系统的整体倾向性的形成原因(讯息根据一定的观点和意识形态进行加工整理后形成具有完整意义结构的系统,)培养分析——分析大众传播的倾向性造成的社会结果
第二篇:2012武大传播学备考如何把握郭庆光的
2012武大传播学备考如何把握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
(2011-07-17 00:18:07)转载
标签: 分类: 经验交流 教育
来源:新闻传播学考研网(http://www.xiexiebang.com)
这本书我由于不同的原因考过三次,但是真正从整体上完全把握还是由于这次考研,基本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背。这是一本写的非常好的书,但是由于叙述需要,有些章节有重复之处,也有一些有联系的理论分散在不同的章节里,这就要求我们要从整体上把握,有时候随手画画联系图。这是后话了,在这里我不是要写一个本书的笔记出来,也不是做一个概念整理,只是从我经验来把握这个书的重点以及联系点,就好比清理一个线索,这种工作我以前也没有做过,效果如何不得而知,只算是给大家一点帮助吧。哦,鉴于针对性问题,我声明一下,我考的武汉大学的传播学。
由于这本书的重点还是第7章起的大众传播理论,所以从这块开始说起。第七章
这一章要重点掌握的几个问题:大众传播的定义,四种功能观,各种媒介的特性,拟态环境 第一节111面很明确的定义了大众传播的定义,一定要熟背,而大众传播的特点也很好记,前三点是对定义的一个扩展,把定义背下了就好理解了,然后记主后三个内容关键词:两种属性,单向性,制度化。再大概了解下内容,就基本PASS了。
113面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是个重点,首先,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要牢牢记住,这是其功能说最基本的内容。其次,赖特的四功能说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提供娱乐”,而其余三点其实是对拉氏说的一个重复和对应。同理,施拉姆的功能说主要注重它的“经济功能”,其余也是对拉氏说的一个重复和对应,而拉扎斯菲尔德的功能捉当然就是注重其“麻醉作用”。这也要求倘若把功能出成一个大题,大家一定要抓住重点说,不要重复的展开同样的内容,显的累赘又繁杂又浪费时间。
第二节的内容是泛泛而谈,比较散,只是在119面的中间强调一下电视的特性,要记住,而对报纸、广播、网络的特性一样要求牢牢记得,他们的优点缺点,相信学了新闻传播的人都应该知道,不知道我再写出来好了。即使书上没有明确说,也是必须掌握的东西。
第三节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大概了解一下就行了,如乐观主义观点主要阐述的是舆论和报刊的关系,怀疑否定的观点主要是从把大众传播作为舆论工具和“麻醉作用”的方面来考虑。这节一个重点主要就是126面李普曼“拟态环境”的现象,其定义与影响都需要重点掌握,它本身就是个很有趣的理论,它和很多理论都有着联系,所以要结合来把握,这在后面会提到。
第八章
这一章要重点掌握的几个问题:集权主义媒介规范理论,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社会责任理论,民主参与理论
一般来说第一节不做重点把握,把社会制度,传播制度大概把握一下就可以了。第二节是本章重点,特别是上面提到的四种媒介规范理论,一定要重点把握。特别要强调的是他们形成的背景!
如集权主义理论主要知道134面的定义,135面第一段的形成背景。内容适当知道下就可以了。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三个媒介规范理论:自由主义(17,18世纪)——社会责任(20世纪40年代)——民主参与(20世纪70年代)。这三个内容是个联系且修正的关系,要联系把握,注重背景。
*自由主义制度除了把握“言论自由”“出版自由”这些关键词外,还要注意到137面最后一段第一句所说到的其优点,还有138面第一段提到的其缺点。
*社会责任理论138面背景牢记!还要补充点的就是其媒介垄断的形成原因就是:世界大战的结果和电子媒介使用资源的有限。139面第三段由背景引到了该理论的目的,而最后一句话“仅仅把希望寄托媒介自律”体现了其缺点。
*民主参与理论同样背景重点掌握,其主要观点:知晓权,传播权,媒介接近权的定义要明确记得(178面),140面第一段最后一句“核心价值”要记得,最后一段要知道其缺点。这样把握就可以了。146面的第5题就是一个整体把握的题目,所以线索要清晰。
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中国家的媒介制度大概了解下,个人觉得不必做重点了解。这一章看似很难把握,但是认真看下,还是很清晰的,不用死背,当历史一样认真看下就明了了。第九章
这一章重点掌握的几个问题: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把关人理论
第一节麦的理论很好掌握也很清晰,三个主要观点,三个意义,三个局限性。“媒介即讯息”这点上引申出来的“地球村”理论本书叙述的比较简单,在石义彬的《单向度》里有比较详细的叙述,可以单独拿出来把握,其三个主要观点段落的最后一句话都是对该理论的评论,当然要记得。
电视人、容器人概念要知道,要知道用127面的拟态环境去解释,还可以结合拉扎斯菲尔的和默顿的“麻醉功能”一起考虑。关于新媒介问题个人不觉得是什么重点,但是“电子乌托邦”思想要理解概念,如果出成大题就要知道其概念、为什么错误、历史渊源以及对媒介的正确认识。
第二节看一下做为传播者的大众传播的特点与优势,我认识157面最下面一行到158面的有关互联网会不会取代大众传媒的一段叙述最好好好看看,是一个不错的材料,对一些需要展开发散思维的题目有不错的借鉴作用,组织目标和制约因素了解下。
把关人除了书上说的提出者卢因,怀特的把关模式及意义,最好还了解下麦克内利的理论认为信息经过了各种把关人惊醒了各种筛选才传向大众,还有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认为麦的模式是每个把关人作用都是同等是不对的,最重要的把关环节来自媒介。这补充的两点本书只是在165面的实质里综合说了下,李彬的书里说的很通俗。把关标准弄清楚新闻价值就行了,最后的实质这些评价性的东西是一定要熟悉的。第十章
这一章重点掌握的几个问题:几个受众观,受众的基本权利,使用与满足理论
受众研究的第一节应该不算是太重点的东西,特别是第二部分“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个人认为还是比较难理解的,系统看看吧。参考课后习题。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受众观其实和书中前后的内容是相联系的,比如“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就与195面的传播流研究相关与重复,而“作为市场的受众”又与158面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和制约因素相相联系,了解什么为“受众即市场”,而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三个权利的概念要明确,这又和139面的社会责任理论相联系。注意名词解释。
第三节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当然是重点罗,从定义,三个部分研究,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重要意义,局限性五个部分来把握
*从定义上要深刻理解为什么还称“使用与满足理论”为“自助餐厅”这是书上没有提到的一个形象理解。
*赫卓格、贝雷尔森、麦奎尔对广播印刷电视三大媒介的研究,了解下就可以了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基本模式其实很好理解,其三大定义三个局限性书上也是一目了然的。记得这是受众研究的一部分,所以是首次从受众的角度考察大众传播的理论。第十一章
这一章传播效果研究是个重点!重点掌握的几个问题:效果研究的三个阶段极其理论(子弹论,传播流和有限效果论,耶鲁研究的各种理论)第一节不算重点,按课后习题弄清楚就行了。
第二节重点啊!最容易考了,193面第二段的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阶段是一条线索,根据这个来理解。
*20世纪初至30年代的子弹论记住其两个“核心观点”,其次是194面第一行其形成的两个原因:传媒发展以及社会利用。对其判断要注意其“唯意识论色彩”,与本能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密切关系,最后总结成195面最上面的一段,至少这段整体评价一定要清楚。*40年代的“传播流研究”。
“传播流三部曲”:《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创新与普及》!三个内容分别探讨其时间、代表人物、理论、意义!
(1)《人民的选择》:4个理论一目了然。否定子弹论,伊里调查前面在176面受众研究中也提到过。
(2)《个人影响》:就一个问题“中介因素”!
(3)《创新与普及》:也就一个问题“两极传播→多级传播”!其实把书看一遍就很好理解了,不用死记硬背的还是很有趣味的。198面对“三步曲”的评价一段话要记得。“无力的大众传播观”
*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有限效果论可以说是对传播流研究一个总结。其“五项一般定理”当然是必背罗。
*说服性传播研究也就是耶鲁研究再第三节阐述的很清楚,而其意义则在262面的第一段很明确。
*还需要注意效果研究还包括“使用与满足研究”这点在180面已经叙述过了,当时是以受众研究来理解的,要懂得前后联系。
*70年代的宏观效果论主要在第十二章叙述了,所以主要了解200面第一段“有限效果论”的三个缺陷(注意对比217面议程设置功能的意义),和第二段宏观效果论的三个特点!第三节的内容很多,都是些实验,很有意思,概念要很清楚,比如212面的第5题那些概念要很很清楚。感觉这里要么就出些名词解释,要么就出很大的发散思维的题目。第十二章
这一章不用说了重点中的重点,四个章节四个内容,通通的要掌握。东西很多,不能像期末考试那样投机取巧了,说好听点全部得理解,说不好听点当然就是全背了。也就是具体叙述11章的宏观效果论。(200面的第二段)每个理论的提出者提出时间提出的书都是最基础的东西罗。
第一节议程设置功能:一个定义、三个特点、三个理论研究、两个意义、两个不足。(答大题首先要想的五个切入点)
*213面的面最下面:“议程设置功能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解释:……”这句是个概述要记得。
*一个定义:214面倒数第四段的最后一句话是“议程设置”理论的定义,但是这段话当然都要了解,现在有一种题型叫辨析题,最爱把一个理论的实验及其提出的过程提供给你,问你是什么理论并且评价这个理论,倘若不知道这些背景,有可能就会做答错误。
*三个特点:书上说的很明确,要注意的是215面最后一段又和127面的拟态环境挂沟。*三个理论研究:作用机制、议题、媒体分析。也很清晰。
*两个意义:我按书上叙述的分为两点:第一就是217面黑体字下第一段的对有限效果论的修正。第二点就是第二段的“控制问题”,对控制问题的解释主要在218面第二段中所叙述的“在它背后还存在着复杂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的力学关系,具体说来就是传播媒介和占统治地位的信息源之间的关系。”还有该段最后两句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一理论的意义。*两个不足:218面最后一段:一个形成议题和反映议题的矛盾,一个效果不能绝对化。第二节沉默的螺旋理论:一个背景、三个构成命题、两个特点(舆论观与效果观)、两个不足、两个重要意义。
*背景:219面第二段,“当我们把舆论视为社会控制机制的时候,必须把它作为一种对个人和群体具有强大约束力的“力量”来探讨它的形成过程、社会作用和客观规律。”这个是该理论探讨的角度,形成的背景,要记得。
*提出的人、时间、书、过程注意辨析。该假说构成的三个命题十分清晰,当然她还在221面引申出了该假说的三个要点也就是舆论形成的过程。其实沉默的螺旋还是个很好理解的理论,但是个人觉得这里写的很繁杂,所以看起来要有点耐心,找到记忆点。比如三个构成命题,第一个是对第二个的递进,第三个是讲大众传播对前两点的应用。
*两个特点:舆论观和效果观。“沉默的螺旋是一种考察大众传播和社会舆论的关系的理论。”记得
其舆论观就是两个内容:第一点,222面的第7行“在沉默的螺旋……„公开的意见‟……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第二点,13行“强调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的双重含义。
其效果观: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
*两个不足:一个是223面第二段所说的该理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和“意见环境”内容的局限性,书中还分成了三小点来阐述这个局限性。
第二个就是224面第二段所说的忽略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作用。
*两个重要意义很清晰,要注意!该节倒数第二句阐述其和“选择性接触”的关系,小细节,容易联系出题。
第三节培养理论:一个概念、“文化指标研究”
*224面又告诉我们了这一理论和127面的“拟态环境”理论有关系哦。看看“拟态环境”应用多么广泛。在理解拟态环境的概念的基础上再来理解培养理论的概念。分清楚”客观现实”“象征性现实”“主观现实”极其三者关系。
*培养理论的起源时间、提出人物、背景实验、着眼点,和前两个理论一样老生常谈。但是这样的东西都跟硬件一样,问到这个理论的问题,除了背景实验有可能以材料的形式出现要你分析,其余的都是名词解释啊,简答论述必不可少的答题点了。
*对于培养理论的概念我是这样理解的,首先在226面的第二段对“培养分析”做了个解释,我认为这个是培养理论的概念的第一点——主观环境和现实环境的偏差的影响是个长期的培养过程。然后本页倒数第二段提到的“共识”问题就是这个概念的第二个要点。再次,在227面第二段讲到前两点的关系并提出培养理论的重要目的才是第三个要点。另外注意一个细节:培养理论是“美国土生土长的批判学派”!要知道270面最下面一段说了批判学派是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哦,所以,多么希奇啊!
*培养理论的外围“文化指标研究”三个内容非常清楚,包括229面本节倒数第二段对该理论的评价。
第四节知沟理论:背景、假说、上限效果假说、意义
*除了“老生常谈”外,230标题二上面一段是知沟的定义。知沟假说那部分也很明确,(示意图解、知识沟形成的5个原因)了解知沟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
*上限效果假说(①提出、②观点、③内涵: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的活动的结果不是带来社会知沟的扩大而是它的缩小、④三条依据、⑤疑问)
*知识沟的应用研究极其意义个人觉得不是重点,但是还是要注意下卡茨曼“信息沟”理论的要点。
总的来说,第十二章的四个小节都是重点,而非要比较的话,前两个小节又是重中之重。没有意外绝对会考。第十四章
这一章的重点是;四个奠基人和一个集大成者。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
第一节里257面倒数第一段“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这个基本时间要记得,至于传播学形成的因素以及传播学在美国形成的直接原因了解下就好。第一个小标题传播学早期学术思想源流不是很重点,但是像李普曼这样一看就是经典的人物当然是呀弄清楚的。第二个小标题“传播学的奠基者和学科开创者”就是指20世纪20年代以后传播学的四个奠基人和一个集大成者,其实书中之前都已经提到他们的贡献,在这里只是个归纳。
如提到拉扎斯菲而德的贡献,就要想到两点:宣传和传播学研究。在宣传这点上又分两个内容:一是刺激大战宣传研究,二是为宣传下定义。而传播学研究更是要记得两个内容:一是其功能说,二是5W模式极其意义。
卢因——把关人(161面);霍夫兰——耶鲁研究;(199面);拉扎斯菲尔德——“伊里调查”(175面,195面),施拉姆知道他是个“集大成者”就好。
至于信息论和控制论对传播学的贡献个人觉得不算重点。按课后习题掌握就好。第二节主要是讲传播学的主要学派,即抽象的理解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并做出比较。若要宏观的理解“经验学派”无非从:定义、主张、缺陷、研究目的、社会观、意义大概这五个方面来考虑。
*266面倒数第二段阐述了其定义,并强调是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和批判学派以欧洲学者为代表区别开来。
*主张的内容主要是谈什么为“经验性方法”,还要注意到267面第三段的“反对”、“强调”、“主张”。
*而第四段又很清楚的讲到该学派的4个缺陷,关键词是:经验性材料的有限、问卷调查控制实验的缺乏严谨性、微观和宏观的矛盾、纯客观态度的弊端。
*至于研究目的即实用主义,268面第二段的第二句和最后一句话概括了其定义,并指出“这使得传播效果问题一直是经验学派关注的核心和焦点。
*社会观即多元主义第四段第一、二句话阐述了其定义,269面第一句引出了这一社会观的影响。
*270面该标题最后一段清楚的阐述了其意义。
宏观的理解“批判学派”应从:形成、研究目的、社会观、特点四个方面来看。这本书中在阐述批判学派内容的时候往往是以和经验学派相比较的方式出现的。
*批判学派的形成书中从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说起,因此对法兰克福学派应有初步了解:知道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性研究、知道其代表人物、知道它对美国传播学的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态度抱有批判态度。
*在271面最后有段,拉氏对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研究目的做了一个比较。
*272面第二段又对其二者的社会观做了个对比。批判学派的社会观用一句话概括的话就是“把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作为变革对象”。
*276面最后一段很明确的阐述了批判学派的三个特点:批判态度、与社会理论的结合、思辩的方法论。
这就是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二者了及其方法论、社会观、传播观的对比,本书也只能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了,批判学派要谈到主要流派,也就“文化研究”稍微叙述的详细点,系统点,其余的都太简略,也难怪武大要将《单向度》那本书加进去以补充批判学派的内容。
第三篇:【武大新闻考研】如何把握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
如何把握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 这本书我由于不同的原因考过三次,但是真正从整体上完全把握还是由于这次考研,基本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背。这是一本写的非常好的书,但是由于叙述需要,有些章节有重复之处,也有一些有联系的理论分散在不同的章节里,这就要求我们要从整体上把握,有时候随手画画联系图。这是后话了,在这里我不是要写一个本书的笔记出来,也不是做一个概念整理,只是从我经验来把握这个书的重点以及联系点,就好比清理一个线索,这种工作我以前也没有做过,效果如何不得而知,只算是给大家一点帮助吧。哦,鉴于针对性问题,我声明一下,我考的武汉大学的传播学。
由于这本书的重点还是第7章起的大众传播理论,所以从这块开始说起。第七章
这一章要重点掌握的几个问题:大众传播的定义,四种功能观,各种媒介的特性,拟态环境
第一节111面很明确的定义了大众传播的定义,一定要熟背,而大众传播的特点也很好记,前三点是对定义的一个扩展,把定义背下了就好理解了,然后记主后三个内容关键词:两种属性,单向性,制度化。再大概了解下内容,就基本PASS了。
113面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是个重点,首先,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要牢牢记住,这是其功能说最基本的内容。其次,赖特的四功能说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提供娱乐”,而其余三点其实是对拉氏说的一个重复和对应。同理,施拉姆的功能说主要注重它的“经济功能”,其余也是对拉氏说的一个重复和对应,而拉扎斯菲尔德的功能捉当然就是注重其“麻醉作用”。这也要求倘若把功能出成一个大题,大家一定要抓住重点说,不要重复的展开同样的内容,显的累赘又繁杂又浪费时间。
第二节的内容是泛泛而谈,比较散,只是在119面的中间强调一下电视的特性,要记住,而对报纸、广播、网络的特性一样要求牢牢记得,他们的优点缺点,相信学了新闻传播的人都应该知道,不知道我再写出来好了。即使书上没有明确说,也是必须掌握的东西。
第三节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大概了解一下就行了,如乐观主义观点主要阐述的是舆论和报刊的关系,怀疑否定的观点主要是从把大众传播作为舆论工具和“麻醉作用”的方面来考虑。这节一个重点主要就是126面李普曼“拟态环境”的现象,其定义与影响都需要重点掌握,它本身就是个很有趣的理论,它和很多理论都有着联系,所以要结合来把握,这在后面会提到。
第八章
这一章要重点掌握的几个问题:集权主义媒介规范理论,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社会责任理论,民主参与理论
一般来说第一节不做重点把握,把社会制度,传播制度大概把握一下就可以了。
第二节是本章重点,特别是上面提到的四种媒介规范理论,一定要重点把握。特别要强调的是他们形成的背景!
如集权主义理论主要知道134面的定义,135面第一段的形成背景。内容适当知道下就可以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三个媒介规范理论:自由主义(17,18世纪)——社会责任(20世纪40年代)——民主参与(20世纪70年代)。这三个内容是个联系且修正的关系,要联系把握,注重背景。
*自由主义制度除了把握“言论自由”“出版自由”这些关键词外,还要注意到137面最后一段第一句所说到的其优点,还有138面第一段提到的其缺点。
*社会责任理论138面背景牢记!还要补充点的就是其媒介垄断的形成原因就是:世界大战的结果和电子媒介使用资源的有限。139面第三段由背景引到了该理论的目的,而最后一句话“仅仅把希望寄托媒介自律”体现了其缺点。
*民主参与理论同样背景重点掌握,其主要观点:知晓权,传播权,媒介接近权的定义要明确记得(178面),140面第一段最后一句“核心价值”要记得,最后一段要知道其缺点。
这样把握就可以了。146面的第5题就是一个整体把握的题目,所以线索要清晰。
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中国家的媒介制度大概了解下,个人觉得不必做重点了解。这一章看似很难把握,但是认真看下,还是很清晰的,不用死背,当历史一样认真看下就明了了。
第九章
这一章重点掌握的几个问题: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把关人理论 第一节麦的理论很好掌握也很清晰,三个主要观点,三个意义,三个局限性。“媒介即讯息”这点上引申出来的“地球村”理论本书叙述的比较简单,在石义彬的《单向度》里有比较详细的叙述,可以单独拿出来把握,其三个主要观点段落的最后一句话都是对该理论的评论,当然要记得。
电视人、容器人概念要知道,要知道用127面的拟态环境去解释,还可以结合拉扎斯菲尔的和默顿的“麻醉功能”一起考虑。关于新媒介问题个人不觉得是什么重点,但是“电子乌托邦”思想要理解概念,如果出成大题就要知道其概念、为什么错误、历史渊源以及对媒介的正确认识。
第二节看一下做为传播者的大众传播的特点与优势,我认识157面最下面一行到158面的有关互联网会不会取代大众传媒的一段叙述最好好好看看,是一个不错的材料,对一些需要展开发散思维的题目有不错的借鉴作用,组织目标和制约因素了解下。
把关人除了书上说的提出者卢因,怀特的把关模式及意义,最好还了解下麦克内利的理论认为信息经过了各种把关人惊醒了各种筛选才传向大众,还有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认为麦的模式是每个把关人作用都是同等是不对的,最重要的把关环节来自媒介。这补充的两点本书只是在165面的实质里综合说了下,李彬的书里说的很通俗。把关标准弄清楚新闻价值就行了,最后的实质这些评价性的东西是一定要熟悉的。
第十章
这一章重点掌握的几个问题:几个受众观,受众的基本权利,使用与满足理论
受众研究的第一节应该不算是太重点的东西,特别是第二部分“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个人认为还是比较难理解的,系统看看吧。参考课后习题。
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受众观其实和书中前后的内容是相联系的,比如“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就与195面的传播流研究相关与重复,而“作为市场的受众”又与158面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和制约因素相相联系,了解什么为“受众即市场”,而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三个权利的概念要明确,这又和139面的社会责任理论相联系。注意名词解释。
第三节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当然是重点罗,从定义,三个部分研究,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重要意义,局限性五个部分来把握
*从定义上要深刻理解为什么还称“使用与满足理论”为“自助餐厅”这是书上没有提到的一个形象理解。
*赫卓格、贝雷尔森、麦奎尔对广播印刷电视三大媒介的研究,了解下就可以了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基本模式其实很好理解,其三大定义三个局限性书上也是一目了然的。记得这是受众研究的一部分,所以是首次从受众的角度考察大众传播的理论。
第十一章
这一章传播效果研究是个重点!重点掌握的几个问题:效果研究的三个阶段极其理论(子弹论,传播流和有限效果论,耶鲁研究的各种理论)
第一节不算重点,按课后习题弄清楚就行了。
第二节重点啊!最容易考了,193面第二段的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阶段是一条线索,根据这个来理解。
*20世纪初至30年代的子弹论记住其两个“核心观点”,其次是194面第一行其形成的两个原因:传媒发展以及社会利用。对其判断要注意其“唯意识论色彩”,与本能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密切关系,最后总结成195面最上面的一段,至少这段整体评价一定要清楚。
*40年代的“传播流研究”。“传播流三部曲”:《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创新与普及》!三个内容分别探讨其时间、代表人物、理论、意义!
(1)《人民的选择》:4个理论一目了然。否定子弹论,伊里调查前面在176面受众研究中也提到过。
(2)《个人影响》:就一个问题“中介因素”!(3)《创新与普及》:也就一个问题“两极传播→多级传播”!其实把书看一遍就很好理解了,不用死记硬背的还是很有趣味的。198面对“三步曲”的评价一段话要记得。“无力的大众传播观”
*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有限效果论可以说是对传播流研究一个总结。其“五项一般定理”当然是必背罗。
*说服性传播研究也就是耶鲁研究再第三节阐述的很清楚,而其意义则在262面的第一段很明确。
*还需要注意效果研究还包括“使用与满足研究”这点在180面已经叙述过了,当时是以受众研究来理解的,要懂得前后联系。
*70年代的宏观效果论主要在第十二章叙述了,所以主要了解200面第一段“有限效果论”的三个缺陷(注意对比217面议程设置功能的意义),和第二段宏观效果论的三个特点!
第三节的内容很多,都是些实验,很有意思,概念要很清楚,比如212面的第5题那些概念要很很清楚。感觉这里要么就出些名词解释,要么就出很大的发散思维的题目。
第十二章
这一章不用说了重点中的重点,四个章节四个内容,通通的要掌握。东西很多,不能像期末考试那样投机取巧了,说好听点全部得理解,说不好听点当然就是全背了。也就是具体叙述11章的宏观效果论。(200面的第二段)每个理论的提出者提出时间提出的书都是最基础的东西罗。
第一节议程设置功能:一个定义、三个特点、三个理论研究、两个意义、两个不足。(答大题首先要想的五个切入点)
*213面的面最下面:“议程设置功能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解释:„„”这句是个概述要记得。
*一个定义:214面倒数第四段的最后一句话是“议程设置”理论的定义,但是这段话当然都要了解,现在有一种题型叫辨析题,最爱把一个理论的实验及其提出的过程提供给你,问你是什么理论并且评价这个理论,倘若不知道这些背景,有可能就会做答错误。
*三个特点:书上说的很明确,要注意的是215面最后一段又和127面的拟态环境挂沟。
*三个理论研究:作用机制、议题、媒体分析。也很清晰。
*两个意义:我按书上叙述的分为两点:第一就是217面黑体字下第一段的对有限效果论的修正。第二点就是第二段的“控制问题”,对控制问题的解释主要在218面第二段中所叙述的“在它背后还存在着复杂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的力学关系,具体说来就是传播媒介和占统治地位的信息源之间的关系。”还有该段最后两句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一理论的意义。
*两个不足:218面最后一段:一个形成议题和反映议题的矛盾,一个效果不能绝对化。
第二节沉默的螺旋理论:一个背景、三个构成命题、两个特点(舆论观与效果观)、两个不足、两个重要意义。
*背景:219面第二段,“当我们把舆论视为社会控制机制的时候,必须把它作为一种对个人和群体具有强大约束力的“力量”来探讨它的形成过程、社会作用和客观规律。”这个是该理论探讨的角度,形成的背景,要记得。
*提出的人、时间、书、过程注意辨析。该假说构成的三个命题十分清晰,当然她还在221面引申出了该假说的三个要点也就是舆论形成的过程。其实沉默的螺旋还是个很好理解的理论,但是个人觉得这里写的很繁杂,所以看起来要有点耐心,找到记忆点。比如三个构成命题,第一个是对第二个的递进,第三个是讲大众传播对前两点的应用。
*两个特点:舆论观和效果观。“沉默的螺旋是一种考察大众传播和社会舆论的关系的理论。”记得
其舆论观就是两个内容:第一点,222面的第7行“在沉默的螺旋„„‘公开的意见’„„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第二点,13行“强调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的双重含义。
其效果观: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
*两个不足:一个是223面第二段所说的该理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和“意见环境”内容的局限性,书中还分成了三小点来阐述这个局限性。
第二个就是224面第二段所说的忽略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作用。*两个重要意义很清晰,要注意!该节倒数第二句阐述其和“选择性接触”的关系,小细节,容易联系出题。
第三节培养理论:一个概念、“文化指标研究”
*224面又告诉我们了这一理论和127面的“拟态环境”理论有关系哦。看看“拟态环境”应用多么广泛。在理解拟态环境的概念的基础上再来理解培养理论的概念。分清楚”客观现实”“象征性现实”“主观现实”极其三者关系。
*培养理论的起源时间、提出人物、背景实验、着眼点,和前两个理论一样老生常谈。但是这样的东西都跟硬件一样,问到这个理论的问题,除了背景实验有可能以材料的形式出现要你分析,其余的都是名词解释啊,简答论述必不可少的答题点了。
*对于培养理论的概念我是这样理解的,首先在226面的第二段对“培养分析”做了个解释,我认为这个是培养理论的概念的第一点——主观环境和现实环境的偏差的影响是个长期的培养过程。然后本页倒数第二段提到的“共识”问题就是这个概念的第二个要点。再次,在227面第二段讲到前两点的关系并提出培养理论的重要目的才是第三个要点。另外注意一个细节:培养理论是“美国土生土长的批判学派”!要知道270面最下面一段说了批判学派是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哦,所以,多么希奇啊!
*培养理论的外围“文化指标研究”三个内容非常清楚,包括229面本节倒数第二段对该理论的评价。
第四节知沟理论:背景、假说、上限效果假说、意义
*除了“老生常谈”外,230标题二上面一段是知沟的定义。知沟假说那部分也很明确,(示意图解、知识沟形成的5个原因)了解知沟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
*上限效果假说(①提出、②观点、③内涵: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的活动的结果不是带来社会知沟的扩大而是它的缩小、④三条依据、⑤疑问)
*知识沟的应用研究极其意义个人觉得不是重点,但是还是要注意下卡茨曼“信息沟”理论的要点。
总的来说,第十二章的四个小节都是重点,而非要比较的话,前两个小节又是重中之重。没有意外绝对会考。
第十四章
这一章的重点是;四个奠基人和一个集大成者。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第一节里257面倒数第一段“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这个基本时间要记得,至于传播学形成的因素以及传播学在美国形成的直接原因了解下就好。第一个小标题传播学早期学术思想源流不是很重点,但是像李普曼这样一看就是经典的人物当然是呀弄清楚的。
第二个小标题“传播学的奠基者和学科开创者”就是指20世纪20年代以后传播学的四个奠基人和一个集大成者,其实书中之前都已经提到他们的贡献,在这里只是个归纳。
如提到拉扎斯菲而德的贡献,就要想到两点:宣传和传播学研究。在宣传这点上又分两个内容:一是刺激大战宣传研究,二是为宣传下定义。而传播学研究更是要记得两个内容:一是其功能说,二是5W模式极其意义。
卢因——把关人(161面);霍夫兰——耶鲁研究;(199面);拉扎斯菲尔德——“伊里调查”(175面,195面),施拉姆知道他是个“集大成者”就好。
至于信息论和控制论对传播学的贡献个人觉得不算重点。按课后习题掌握就好。第二节主要是讲传播学的主要学派,即抽象的理解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并做出比较。
若要宏观的理解“经验学派”无非从:定义、主张、缺陷、研究目的、社会观、意义大概这五个方面来考虑。
*266面倒数第二段阐述了其定义,并强调是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和批判学派以欧洲学者为代表区别开来。
*主张的内容主要是谈什么为“经验性方法”,还要注意到267面第三段的“反对”、“强调”、“主张”。
*而第四段又很清楚的讲到该学派的4个缺陷,关键词是:经验性材料的有限、问卷调查控制实验的缺乏严谨性、微观和宏观的矛盾、纯客观态度的弊端。
*至于研究目的即实用主义,268面第二段的第二句和最后一句话概括了其定义,并指出“这使得传播效果问题一直是经验学派关注的核心和焦点。
*社会观即多元主义第四段第一、二句话阐述了其定义,269面第一句引出了这一社会观的影响。
*270面该标题最后一段清楚的阐述了其意义。
宏观的理解“批判学派”应从:形成、研究目的、社会观、特点四个方面来看。
这本书中在阐述批判学派内容的时候往往是以和经验学派相比较的方式出现的。
*批判学派的形成书中从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说起,因此对法兰克福学派应有初步了解:知道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性研究、知道其代表人物、知道它对美国传播学的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态度抱有批判态度。
*在271面最后有段,拉氏对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研究目的做了一个比较。*272面第二段又对其二者的社会观做了个对比。批判学派的社会观用一句话概括的话就是“把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作为变革对象”。
*276面最后一段很明确的阐述了批判学派的三个特点:批判态度、与社会理论的结合、思辩的方法论。
这就是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二者了及其方法论、社会观、传播观的对比,本书也只能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了,批判学派要谈到主要流派,也就“文化研究”稍微叙述的详细点,系统点,其余的都太简略,也难怪武大要将《单向度》那本书加进去以补充批判学派的内容。
第四篇:传播学概论 简答题完整总结
1.传播的定义大体可分为几种类型?
答:传播定义犬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这是指通过传播共享一则信息、一种思想或态度,目的在于建立彼此之间认知的共同性。(2)强调传播是有意图地施加影响。这是指甲方传递信息给乙方时,希望或要求乙方相信、接受并采取同一态度,而乙方原先并没有这种意向。(3)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这是指信息只有从传播者传递到接受者那里,传播行为才算初步完成(还有接受者作出反馈的回传)2.简述西方学者在传播研究中存在的明显局限性。答:西方传播学者在研究中存在的明显局限性是:(1)不适当地把传播放到人类第一重要的地位去加以认识,从而排斥了人类的生产能力这一主要标志;(2)把传播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分别归之于人的本能和科学技术的进步;(3)在研究传播事业的社会控制时,又往往不能彻底揭示社会内部的深刻矛盾
3..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有什么不同点?
答:大众传播的特点和一般人际传播的不同之处是:(1)大众传播需要借助特定的传播媒介传递信息,这些媒介的特性各不相同,统称为大众传播工具。(2)大众传播所传递的信息是公开的、面向社会的;受众则是大量的、匿名的、各不相干的。(3)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单向流动,受众是不知其名的,来自受众的信息反馈也是有限的、滞后的。(4)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更为快捷与广泛。(5)大众传播的内容多半是由组织(传播机构)和职业传播者所发布的,而不是由个人发出的。(6)大众传播还具有强烈的选择性。不仅传播机构对接受对象可有一定的选择,而且受众对传播媒介、传播内容和时闻的选择也有更大的自由度 4.传播学和大众传播学的关系是什么? 答:传播学和大众传播学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新兴学科。广义地说,这是两门不同的学科;狭义地说,传播学即是指大众传播学。从理论构架来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规律的学问,它可以有许多分支学科;而大众传播学是研究大众传播事业的产生、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研究大众传播的内容、过程、功能与效果的学问。传播学是大概念,大众传播学是小概念;后者从属于前者,并成为前者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具体地说,传播学的研究领域要比大众传播学更为宽广。传播学提供的是总体理论框架,研究范围量大面宽;而大众传播学则是传播理论的延伸,并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从科学研究的实际情况来看,大众传播学在整体传播理论中至今仍然是一枝独秀,研究工作处于前沿位置。由于20世纪以来大众传播事业的突飞猛进,加上社会需要和多学科的共同开拓,使大众传播学迅速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成为传播学中的研究重点和最重要的一个分支学科 5.传播学和新闻学的区别?
答:区别之一,传播学重视理论研究,而新闻学重视业务研究。区别之二,传播学主要采用实验性的定量性分析方法,而新闻学沿用传统人文学科的思辨型定性法。
区别之三,研究对象虽有重合,但不尽相同。6.造成早期传播研究缺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造成早期传播研究缺陷的原因是:(1)从主观方面看,当时人类的认识能力尚弱小,因此,难以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进行全面、科学的总结。(2)从客观方面看,传播的作用虽重要,但还不是很明显。一是早期的传播还比较简单,无论方式(手段)还是内容,都不复杂;二是早期的传播尚未相对独立化、职业化,即尚未出现专门的传播机构。与人类的其他基础性活动相比,传播总是贯穿于各种活动中,故通常被视作各种活动的组成部分,所以未引起社会的重视
7..简述传播学诞生的条件
答:从古代初始的传播研究,到现代成型的传播学,其间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直到20世纪40年代,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传播学才应运而生。(1)从主观条件看,人类的认识能力空前提高--伴随着封建专制时代的终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均面目_新,并日趋“整体化”,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了解越来越正确,各种新理论、新学说大量涌现。在此背景下,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全面把握和系统、科学的知识,终于成为可能。(2)从客观条件看,传播的作用和影响极端凸现--工业化使整个世界连成一片,其必然结果之一是,传播活动日益频繁化和复杂化。特点是传播的相对独立化、职业化(即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登台),给人类带来一种全新的、重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终于引起全社会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高度重视。8.简述媒介对经济的作用
答:从经济角度看,媒介的作用主要有:一方面以其传播的大量经济信息,特剐是广告,构成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广告业中绝大多数业务是由媒介承担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称媒介为经济的支柱之一是毫不过分的。另一方面,为各种企业服务(传播信息)的媒介本身也变成一种企业,广告收入为媒介资本家创造出丰厚的利润。帝场经济离不开媒介的扶持,媒介反过来也离不开市场的滋养。9.卢因对传播学有哪些贡献?
答:他对传播学的贡献是:强调媒介欲对“个体”施加影响,必须考虑到其身后的“群体”的强大制约机能。他积极地投身于实践,深入到工人、学生、主妇中去,开展研究,检验和完善理论,并且培养了一批出色弟子,他还提出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等概念,有力地促进了传播学的建设。其代表作有《解放社会矛盾》等 10.伯洛关于传播过程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伯洛的主要论点是:①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②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将其中的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③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即各种关系的相互影响和变化。
11..理论“模式化”盛行的原因是什么?
答:理论“模式化”之所以盛行的原因是:其一,研究者们发现,这种方法很适用传播学领域。因为,传播的各种规律,深藏于各种关系中,无法看见却可用“模式”表现。其二,研究者们生逢其时--因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整体化”的结果,使社会科学者深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和启示,这才有可能将“模式”这类原属自然科学的方法、手段顺利地“搬”到社会科学领域中来
12.简述拉斯韦尔模式的特点和不足
答:拉斯韦尔模式,是美国学者拉斯韦尔于1948年提出来的。对传播学来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具体地说,有两个“第一”.(1)在传播学史上,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5W模式堪称“开天辟地”之举。从此,传播研究的细化、深化成为可能。事实上,拉斯韦尔同时把5W规定为传播学的五大研究领域,为后人分门别类地深入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道路。(2)与此相联系,拉斯韦尔的工作带来另一个意义更为重大的结果,即第一次为传播学搭建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理论构架,从而使传播学的最终确立成为可能。拉斯韦尔正是以他的5W模式,为传播学贡献了一张“蓝图”,或者说一个“脚手架”.正是这个独特的贡献,他当之无愧地以传播学“鼻祖”的身份名垂青史。然而,在充分肯定5W模式的历史功绩之后,还必须看到它的不足,即它的直线性和孤立性。所谓直线性,即传播学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过程。从传者开始,到效果结束,其间既看不到受者的反馈,也看不到其他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所谓孤立性,即它丝毫不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联系,这显然也不符合实际,任何传播都不能脱离社会,在“真空”里孤立地进行。13.申农一韦弗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申农一韦弗模式是一个著名的线性模式,其影响仅次于拉斯韦尔模式,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这本来就是一个纯技术性的、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的通信过程模式。然而,在本世纪以来学科日益整体化的趋势下,传播学界很快发现,它的作用可以扩大到探讨一般的社会传播过程。具体地说,信源相当于传者,信宿相当于受者。媒介:一分为三,这里的发射器、信道和接收器相当于媒介,即媒介被细分为三种。讯息:发出和收到的。这里的讯息相当于5W模式中的讯息,但又有所不同。一是增加了一个要素:信号(符号)反映了一种常见的两次(多次)符号转换现象。二是讯息变成了两个“发出的”和“收到的”.它们往往不一致,传播的难点就在于这种不一致性。这个模式里多了一个噪音,这就提醒我们要保证传播的顺利进行,就必须排除噪音的干扰,由此可见,申农一韦弗注意到了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但没有从根本上克服线性模式的局限性,忽视了反馈的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14..简述申农一韦弗模式的内容
答:在申农一韦弗模式中,具体地说,信源相当于传者,信宿相当于受者,除此之外,这个模式给人们很多启示。(1)媒介:一分为三。这里的发射器、信道和接收器相当于媒介,即媒介被细分为三种。我们只要想一想电视台、电波、电视机之间的区别,就不得不承认科学家思维的精密。(2)讯息:发出的和收到的。这里的讯息相等于5W模式中的讯息,但又有所不同。一是增加了一个要素:信号(符号)。例如发电报,就是把信息变成文字,再变成电码的过程。二是讯息也好,信号也好,都不是一个,而是变成了两个:“发出的”和“收到的”.(3)噪音:不速之客。这个模式里多了一个噪音。确实,电话里时常会有噪音,其他传播也一样。这就提醒我们:要保证传播的顺利进行,必须排除噪音的干扰。由此可见,申农和韦弗多少注意到了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15.奥斯古德一施拉姆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第一,首先提示了大众媒介对传播过程的介入。传播的双向性、循环性都得到了更明白的表示。第二,引申出一个传播单位的思想。事实上,每一个传播的参加者,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可以看作是传播单位,都兼有传者、受者两种身份,以及发信、受信、编码、译码这四种功能。第三,传播过程中的四个要素被细分为六个。即发信、符号化、受信、符号解读、讯息、媒介
16.赖利夫妇模式的内容与意义是什么? 答:赖利夫妇这一对社会学者较早地把传播过程描述为社会过程之一,并把它们置于社会总过程之中加以考查,这个模式里有三个相互关联的概念。一是基本群体,也叫初级群众;二是更大的社会结构,指关系比较松散的次属群体;三是社会总系统,指国家、民族乃至世界等隶属群体。与此相关联,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参照群体,即个人未必置身其中,但以其为参照系,而建立或改变自己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的群体。这可以是基本群体,也可以是其他群体。在这种情况下,个人自然会积极地受到来自参照群体的影响。这个模式的意义在于,它提示出了传播之所以能够进行的社会条件和背景,为进一步研究和说明制约传播的复杂的社会因素提供了科学的启示。这个模式的缺点是不细致,过于简略,仅仅是一个提示了框架的工作模式
17.“传播单位”的含义是什么? 答:“传播单位”是指,每一个传播的参加者,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可看作是“传播单位”,都兼有传者、受者这两种身份,以及发信、受信、编码、译码这四种功能 18.简述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观点
答: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观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历史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大致包含两个方面的涵义:首先,它要求我们在观察、描述和研究特定的传播活动和传播现象时,就从该时代人们传播活动的全部现实条件出发,而不是从个别人的意志和思想出发。其次,历史的观点要求我们在解释特定的传播现象及其变化时,应把它放在历史的全部变化中去,这样才
能正确解释某个时期的历史变化。(2)机率的观点。机率的观点,主张用传播现象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空间来说明传播现象的复杂性。这是一种特殊的因果解释方法。这一方法论原则的实质在于分析传播现象发生过程中随机因素的作用。(3)系统的观点。我们研究传播现象时,把一组相互作用并且相关程度较强的因素作为一个系统。系统方法首先要求把特定对象系统的各个要素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来看待,部分是整体的成分,所以部分的特性存在于部分与整体的联系之中。
19.传播学研究的建构类型与一般程序是什么? 答:在传播学的研究与发展中,形成了四种理论建构类型,它们都动用了“数据”与“解释”,但各自有不同的侧重。这四种理论建构的类型或方式是:归纳式理论、演绎式理论、机能式理论和模型。(1)归纳理论。归纳理论以数据为基础,把数据反映的实际关系组织为理论原则。(2)演绎理论。演绎从理论解释出发,寻求数据以检验理论的预测。如果数据与预测的情况不一致,则对理论加以修正,并作出新的预测,直至形成更有力的理论。(3)机能理论。机能理论综合了归纳与演绎两种成分,既强调数据,又重视解释。(4)模型。模型法是一种对于客观存在的传播现象和传播活动的科学抽象,主要针对那些较为复杂、很难细分的客观对象,在调查、实验和统计的基础上,根据其某些表现和特征,设计出一种“模型”,对其加以描述。模型方法是传播学研究中常用的、行之有效的理论建构方法。传播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是研究工作实际展开的基本顺序和步骤,是根据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而作出的逻辑安排。这些顺序排列,不能颠倒。构成一个研究活动的相关链。即:①选择课题;②确定研究客体;③研究设计;④搜集资料;⑤分析资料;⑥结论 20.抽样调查的特点是什么? 答:(1)推断总体的目的性。它所关注的中心是总体的性质及其数量特征,而不是为了了解样本本身的情况。(2)推断形式的整体性。抽样法以抽样的全部样本单位作为一个“代表团”,用整个“代表团”来代表总体,而不是以个别样本单位来代表总体,即抽样推断总是以样本指标的平均数的形式来表现的。(3)样本抽取的随机性。正确的抽样推断的前提是,样本必须是总体的缩影,总体的特征应尽可能在选出的样本中得到充分显现。(4)抽样误差的可控性。任何调查的独特优点在于它的抽样误差是可以事先计算并通过样本量的调查等手段加以控制的
21.抽样调查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答:抽样调查的基本程序是:(1)界定调查总体。调查总体是我们所要研究的对象,同时又是样本赖以抽取的母体,所以每次调查都必须对总体给予明确的界定。在界定总体时一般从四个方面加以定义:内容(调查对象的性质)、单位、时间、空间范围。(2)编制抽样框。抽样框是指对构成总体的抽样单位进行编号与排列形成一份详细名单。在抽样框中,每个抽样单位有一个号码作为其代表,以便能够在总体中识别和抽取若干抽样单位作为样本。抽样框是抽取样本的直接对象。(3)设计和抽取样本。设计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确定样本所含有个体数目即样本大小;二是选择抽样的具体形式。样本大小和抽样形式均是影响样本代表性的重要因素。样本所含个体数目和抽样形式确定后,便实际从特定的抽样框中抽取样本。(4)样本代表性评估。评估样本对于总体的代表性,可以采取收集若干容易得到的资料进行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的比较
22.简述影响样本量大小的因素?
答:确定样本大小时应考虑以下四个因素:(1)研究总体中样本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差异增大,样本数也应随之增大;差异越小,所需的样本数就越少。(2)课题要求的精确程度(一般以“允许误差”来表示)和把握程度(又称置信度)。对精确程度要求愈高,即可容许的误差范围愈小,样本数目就要求越多。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要求推断的把握程度愈高,抽样数目就要求愈多。(3)课题研究的时间、人力、财力及研究本身的要求,因种种主观条件的限制,研究者常常无法抽取最理想的样本,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抽取最佳样本。(4)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以及统计分析方面的要求。调查的项目少,内容较为简单,样本量就可以少一些;反之,样本量则应大一些 23.问卷调查的特点是什么? 答:(1)标准化。问卷调查统一提问、回答的形式和内容,对于所有被调查者都以同一种问卷进行询问,从而既可以反映具有某种社会同质性的被调查者平均趋势和一般情况,又可以对具有某种社会异质性的被调查者的情况进行比较的分析;有时还可以对同一被调查者群体进行追踪性调查。使用标准化工具收集来的资料可以进行计算机统计处理,有利于进行定量分析。(2)匿名性。问卷调查一般不要求被调查者在问卷上署名,这样有助于减少被调查者的顾虑,进行一些具有某种敏感性问题的调查,并得到被调查者真实的回答。(3)操作性。问卷中所有提问项目都是由特定的理论假设操作而来,由于这种操作性使问卷的每个提问均能有效、精当
24.简述提问设计的步骤和原则 答:(1)提问项目的形成,一般经过如下步骤:①课题分析,提出假设。②概念具体化,寻找变项。③确定指标。④为测定已经确定的指标,编制提问。(2)提问设计的原则是:合理性原则。全部提问是否都是特定研究课题及其理论假设所必须了解和提出的?所提问题对于全部被调查者是否普遍适用?提问给被调查者的负担是否过重?科学性原则。①不提双重问题。②提问不带倾向性。③提问必须具体明确。艺术性原则。艺术提问法主要有五种:委婉法;间接法;消虑法;虚拟法;援助法 25.简述提问项目的制定依据的原则 答:(1)先易后难。容易回答的问题应放在问卷的前部,有难度的问题放在问卷的后部,以一种轻松的气氛将被调查者导入问卷调查的框架中。(2)先面后点。轮廓式、概括性的问题,反映“面”的问题应放在前面。而深入的、精细的问题、反映“点”的问题应放在后面,这样安排符合人们思维的逻辑顺序,便于人们回答。(3)同类集中。把相同议题的提问项目排列组合在一起,利于被调查者集中有序地思考和回答。(4)先一般后特殊。这样不容易引起被调查者的情绪反应
26..问卷的基本结构包括几方面?
答:问卷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封面信。封面信写在问卷开头的一段后,主要目的是使被调查者能消除顾虑,积极合作,正确填写问卷。封面信一般有四个方面的内容:①调查者的身份和名称,必要时附上地址、电话。②调查的目的与意义。③关于匿名保证。④对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要求(2)主体。问卷的主体是从研究课题与理论假设中引申出来的一个个提问项目
27.内容分析法的特点是什么? 答:它具有如下四个特点:(1)客观性。内容分析法的客观性是通过具体正确的分析分类程序和技术来实现的。它所提供的分析程序和分类技术能够保证分析结论不受研究人员主观偏好、性格、经验的影响,即操作分析的结论仅取决于被分析的内容本身,而与分析者无关。(2)系统性。内容分析法的系统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规定整个分析过程的操作只采用一套前后一贯的原则和标准;二是它所分析的材料是根据严格系统的科学抽样方法从客体的全部内容中抽选出来的能够代表客体的“样本”.(3)定量性。内容分析的直接目的是要对特定的传播内容进行准确的描述和分析,定量化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4)显性内容。这是内容分析的对象特征。换言之,内容分析的直接对象仅限于可观察的表面讯息,至于隐含的深层内容则是内容分析的结果,而不是内容分析的对象 28.内容分析有几种类型?
答:内容分析的种类可归纳为实用的、语义的和符号媒介的三大类:(1)实用语义分析。这
一分析方法是对文字符号进行统计分析,推究特定信息出现的原因和可能的后果。(2)语义分析。这种分析方法是以文字符号所合的信息意义作为分析单元,对反映特定内容的文字符号作统计分析,它不是局限于字面,而是根据文字所指涉的语义内容来分类。语义内容分析还可以细分为三:①指定分析。分析人、事、物出现的频次。相当于特定类目的分析,如对外政策、经济战略、文化导向等的分析。②归因分析。分析人格特征的频次,如从对一个人的描述中分析有关不诚实、狂热、挑剔、固执等信息出现的次数。③断言分析。分析对人、事、物的信息反应的次数,对特定的主题进行分析,如对政策摇摆、经济萧条、治安混乱等主题的分析,就可以通过对传播上有关信息的多少得出基本结论。(3)符号载体分析。文字符号是传播信息的载体。符号载体分析是以文字出现的频率为统计归类的基本单元所进行的内容分析
29.内容分析的操作程序是什么? 答:内容分析的操作程序是:(1)确定分析单元。内容分析单元就是内容分析所要具体统计的最小单位,它决定一项内容分析要统计什么,为何统计,所以直接影响到整个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内容分析有五种基本的分析单元:关键词或专门术语、主题、特质、段落、篇目。,(2)制定分类标准。内容分析的核心就是通过某一标准来对媒介的信息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常见的分类标准有:题材、体裁、倾向性、主题、时效、价值取向等等。判断一个分类标准是否可靠、有效、合理,主要有三条标准:一是完备性,二是互斥性,三是一致性。(3)抽取分析样本。内容分析的取样过程一般包括三个步骤:①抽取样本的“媒介样本”.②抽取特定的“日期样本”.③抽取特定的内容样本。(4)实施统计分析。常用的统计分析指标有:绝对数(频次)、百分比、平均数、相关系数等。统计的方法主要有两类:①对某种分析单元出现的频次进行计量;②对某种分析单元在媒介中出现的形式位置、篇幅进行加权处理,并在加权赋值的基础上进行计量 30.内容分析的研究模式有几种? 答:内容分析的研究模式有下列几种:(1)推理模式。内容分析的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信息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它的方法论基础在于正确的推理,内容分析的过程就是层层推理的过程。推理模式主要有三种:①趋势推理。这是一种纵向推理,或称贯时性推理,是分析表征某一特征的信息数量、重要性、强度等指标在不同时序里的变化和差异。②共变推理。根据表征两个以上事件的信息同时出现的状况进行推断,得出其间的相关性结论。③因果推理。即从表示特定事件的文字符号(分析单元)的变化来推断事件的发展变化。(2)比较模式。内容分析并不仅限于对单一传媒的内容分析,它往往是对不同时期、不同传媒上传播内容的比较分析。比较模式有:①趋势比较。即历时性比较,它强调同一事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从表征事件的有关信息的时序变化中把握事件的发展规律。②不同内容群比较。即针对一个主题,比较来自不同信息源的内容,从而得出结论。③内容比较。这是对同一传播文本中不同主题的比较,旨在指示它们的相关性和内在联系,说明同一传媒对。不同事件的反应特征。④有标准的内容比较。即以一定标准为尺度,对同类文本进行相应的内容比较 31.内容分析的优点和局限性是什么?
答:与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控制法相比较,内容分析具有两个突出的优点:(1)在调查和实验中,由于被调查者所处的环境或多或少是人为设置的,所以其表现就很可能与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想法不同,使研究结果在反映实际方面存在有一定的变形。而内容分析所研究的对象是已经记录在案的讯息,所以能真实地表现信源的特征。(2)内容分析的研究内容来源于报刊、书籍、录音、录像、大多可以从相关的图书馆、资料室得到,因而在研究所需的费用上要比问卷调查和控制实验为低。但内容分析法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最突出的就是无法单纯以内容分析为根据来作出某一内容对受众影响程度的结论。
32.简述控制实验法的基本要素
答:控制实验法包括如下四类基本要素:(1)实验者。即主持控制实验的研究者。(2)实验变量。即实验过程中变动的因素。其中,在实验过程中实行的措施叫自变量,也称“实验刺激”;在实验过程中由自变量决定其变化的因素叫因变量。(3)实验对象。即实验所涉及到的人。其中分为两种: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实验组”,不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控制组”.(4)实验观测。即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的观察与测定。其中包括:①事前观测,即刺激因素(自变量)未发生作用之前对有关现象(因变量)的观测;②事后观测,即刺激因素(自变量)发生作用后对有关现象及其变化(因变量)的观察 33.简述控制实验法的特点与种类。
答:控制实验法区别于传播学其他研究方法的突出特点在于它的“控制”,这种控制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实验环境的控制。这主要表现在对实验环境在模拟现实时所做的简单化处理,这种简单化处理的重点是把研究对象从现实生活的复杂联系中“剥离”出来,只剩下有待研究和观测的变量存在。因实验环境通常被称为“人工模拟环境”,带有很强的研究控制的目的性色彩。(2)对研究变量的控制。控制实验法的特点在于它能主动引起所要研究的现象,不必等它们自发出现。因此在控制实验中,研究人员能明确有序地控制和选择自变量,从而准确地观测特定自变量的加入及其强度对有关因变量变化及强度的影响。(3)对被测对象的控制。与调查法相比较,控制实验法对研究对象具有更强的控制能力。研究人员可以对参加实验的被测对象的人数、类型、构成进行合目的的选择、确定,而且可以很好地控制他们接触特定的实验情境,使实验结果更加有效。种类主要有两种: {1}.实验室控制。{2}.实地试验。
34..简述控制实验法的基本程序
答:控制实验法的程序一般包括七个步骤:(1)建立研究假设。(2)建立实验组与控制组。(3)选择自变量与因变量。(4)前测,即实验前对实验组与控制组的相关指标进行测定。(5)实施实验刺激(让特定的自变量出现并发挥作用)。(6)后测,即实验后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相关指标进行复测。(7)分析和确定有关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成立及相应函数表达式。在控制实验的全部环节中,“控制”是贯穿始终的,它一方面体现在对有关的实验变量的控制和操纵,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实验变量以外的一切变量(即“无关变量”,如被试差异、环境干扰、测试手段的误差等等)的控制和把握。评价一个实验的价值,除了看其研究课题本身的重要性之外,主要还要看其实验设计是否完善,是否有效地控制了无关变量
35.简述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 答: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有:(1)消除法。即把要控制的变量除去,使实验能在比较单纯的条件下进行。(2)保持恒定法。对于那些不易消除或不能消除的无关变量,可以用保持恒定法加以控制。(3)效果平衡法。有的变量是用消除法和恒定法难以控制的。就要用效果平衡法来抵消被试对象之间的个别差异。采用随机分组是使各组被试对象的个别差异对实验效果的影响相互抵消,是效果上取得平衡的最简单的办法 36..简述传播学的一般性功能的两个层次
答:传播的一般性功能,可以两个层次上予以理解:一是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传播的个人或个体功能,即对个人(个体)来说传播有哪些功能或效用;二是从社会学、经济学及政治学的角度去分析传播的社会功能,即对社会整体来说传播有哪些功能或效用 37.简述大众传播功能的三个特点
答:大众传播的功能具有暂时性、适应性和可变性的特点:(1)所谓“暂时性”,是指大众
传播的某些功能在不同时代或不同时期会得到强化或抑制,甚至减退、消失,存在着此起彼伏的态势。(2)所谓“适应性”,是指大众传播的功能是否能够充分发挥,是由它能否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定的,也是同它能否适应广大受众的需要相关的。(3)所谓“可变性”,是指大众传播的各种社会功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一方面,不同的社会结构与功能,会影响到受其制约的大众传播的结构与功能。另一方面,对大众传播的功能研究还在不断探讨之中,因而有关的理论见解仍在不断修正和完善,也具有可变性的特点 38.环境监测功能是如何实现的?
答:环境监测功能主要是通过提供各种新闻和信息而实现的。具体说:(1)环境监测功能对社会而言,可以及时发出自然灾害和战争威胁等各种警告;可以促成周围环境的各种信息流通,起到工具性的作用(如天气预报、股市行情、交通信息等);还可以巩固社会规范,通过把违反社会规范者公诸于社会舆论,加强对社会成员的管理。(2)环境监测功能对于个人而言,某些新闻人物可以因其信息灵通而赢得声誉。(3)环境监测功能对统治阶级而言,可以因此而维持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可以通过了解敌对或颠覆性活动而控制舆论;某些对政府人物的报道也是授予其本人社会地位。(4)环境监测功能对文化而言,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推动各种文化的发展 39.大众传播功能失调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答:(1)环境监测的功能失调。当新闻等各种信息未经筛选、解释而纷至沓来时,或是某些大众传媒对个别事件予以夸大或作煽情主义报道时,就会对社会体制产生威胁,导致人们的不满;大众传媒对自然灾害、战争等所发出的“警告”,如不加分析也会引起人们的恐慌和不安。(2)社会协调的功能失调。由于大众传播具有公开性的特点,所以当它的解释、评论触及现存社会和当前时局的时候,便不得不受到官方或非官方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大众传媒便力求谨慎,宁可回避矛盾而不触及公众关注的问题。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妨碍社会的变革,助长公众顺从社会现状的心理。(3)文化传递功能失调。这种千篇一律或大同小异的文化传播内容,大众传媒之间的互相抄袭、“炒作”、模仿以至重复多次的视觉与听觉形象,暴露了文化体系一致性所产生的消极的一面。(4)娱乐的功能失调。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所引起的失调现象,既十分明显,又常常会引起较多争论
40.为什么说功能和功能失调、显功能和隐功能是两组不同的概念?
答:功能和功能失调、显功能和隐功能,是两组不同的概念。前者侧重点在于它们对社会体系有利或不利,后者则强调其功能是否是社会成员所愿望的和所认识的。换句话说,功能和功能失调是一组对应的概念,而显功能和隐功能却都可能有助于社会体系的调节或适应,只不过是隐功能超出人们的意图,并非人们所愿和不为人们所认识而已 41.简述传播功能研究式微的原因
答:传播功能研究目前日渐式微的原因是:(1)作为传播功能研究的理论来源和基础的结构功能主义,在60年代以后它的地位已被社会学的社会冲突理论所取代。结构功能主义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的立场出发,注重研究社会整合、共同意识和力量均衡,忽视社会体系与其他有机体的差异,并转移了人们对变迁与冲突等社会现象的注意力。(2)传播学研究范围极其广阔,传播功能研究仅是有关传播体系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当众多传播理论的开拓后来居上之时,传播功能研究也就失去了昔日的光辉 42.大众传播出现功能失调的原因是什么?
答:大众传媒之所以出现功能失调,就是因为某些功能被社会集团或个人所滥用,强化到不恰当的地步,或是超过了社会的承受力,使社会稳定和发展受到威胁。而大众传媒自身由于受到商业化和不同集团的利益所驱使,也常常难以把握好各社会功能之间的平衡和“度” 43.控制包含的两层意思是什么? 答:“控制”所包含的两层意思是:第一层意思是指传播者对信息流通所进行的干预和影响、左右和操纵。比如记者在众多的事件中决定报道某一件,编辑在众多的来稿中决定刊登某一篇等。这层意思可以概括为“施控”即主动地施加控制。第二层意思是指传播者受其时代与社会的制约,不得不屈从于外界施加在自己身上的诸多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文化的压力,从而成为某种传声筒、吹鼓手。比如作为传播者的“美国之音”,就得听命于美国政府,一切稿件与节目都得服从于美国的外交政策与国家利益。这层意思可以概括为“受控”,即被动地受到控制。总之,所谓控制,是包含着施控与受控两个方面的含义,是就传播者操纵传播同时又受到操纵的处境而言的 44.控制研究的三项内容是什么?
所谓控制研究是指专门考察传播者(包括个人与组织)及其活动特征,揭示传播者同所处时代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研究。具体说,控制研究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分析传播者的施控行为,如把关研究理论;二是分析传播者的受控情状,如批判学派的研究;三是指出各种不同的控制形态,如政治控制、经济控制、受众控制、自我控制等 45.怀特把关理论的公式是什么?
答:怀特把关理论的公式是:输入信息--输出信息=把关过滤信息。输入信息→门区→输出信息
46.简述怀特把关研究的主要缺陷?
答:作为最早的一项把关研究,怀特的理论难免会有不足之处,其中最明显的缺陷就是将把关人当作一个孤立的因素来考察,过分强调把关人独立的权限,而忽略同把关人相联系的社会因素对把关活动的制约。从怀特的把关模式上,人们容易产生这种错觉,那就是把关人对信息的传播可以为所欲为,可以随意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处置新闻。把关完全被当作一项纯个人的行为,这显然不符合传播实际
47.麦克内利模式的长处与不足是什么? 答: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在理论上纠正了怀特把关模式的单一化缺陷,揭示了在整个信息流通过程中存在着一条由许多关口组成的把关链,这是它的长处所在。、但它也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那就是它把每个把关人取其作用都等同起来,每个关口都“平起平坐”,不分主次。也就是说,从麦克内利把关模式上的那一系列前后相连的把关链条上,人们看不出哪道关口最关键、最重要、最需引起注意。48.简述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
答:巴斯的所谓“双重行动模式”,是对麦克内利把关模式的完善。巴斯认为,信息流通中的把关环节固然很多,事实上每个参与传播的人都可以看作是把关人,但最关键的把关人还是传播媒介,与传播媒介的把关作用相比,其他的把关环节都处于次要地位。巴斯在对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进行研究与分析之后指出,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分为前后相连的两个阶段、两个步骤,这就是他所说的“双重行动”.其中的第一阶段是新闻采集,这里的把关人主要有记者。传播媒介中的第二个把关阶段是新闻加工,这里的把关人主要以编辑为代表。49..简述阿特休尔的《权力的媒介》的内容
答:阿特休尔在《权力的媒介》中,详尽地阐述了一个基本观点:即一切媒介一不论是以往的,还是现存的,都不是独立的、自为的,媒介历来都是受某种权势控制的工具,都是为某种权势卖力的“吹鼓手”.这些摆布媒介的权势可能是宗教性的,也可能是世俗性的;可能体现为政治上的党派集团,也可能显示为经济上的利润指标,不管形式如何千差万别,媒介总归都是某种权势的媒介。阿特休尔写道:“此书的主要论点之一是,新闻媒介历来没有发挥过独立的作用,也从来没有摆脱权力的操纵。新闻媒介好比吹笛手,而给吹笛手乐曲定调的是那些付钱给吹笛手的人。
50.政治控制的含义和手段是什么?
答:政治控制最集中地表现在政府部门对传播的限制与管理上。也就是说,政治控制主要是
政府控制,也是传播控制中最重要的控制形态。其常见的手段有:(1)立法;(2)行政;(3)操纵新闻。
51.经济控制的含义及表现形式是什么?
答:经济控制的关键在所有权上。它是最根本的控制形态,就是谁拥有媒介,谁掌握媒介,谁自然就拥有支配传播的权利,谁就有权选择传播什么与不传播什么。这个问题在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具体化为垄断和广告
52.受众控制的含义及表现形式是什么? 答:受众会对传播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受众在传播过程中不是消极的、被动的、无所作为的,他总会将自己的意志通过各种方式作用于传播者,从而使传播在相当程度上听命于受众。这就是所谓的受众控制。受众对传播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反馈上 53.简述布里德的传播控制研究观点 答:布里德是传播学控制研究领域的一位开拓者,他的《新闻编辑部的社会控制:功能分析》一文,被视为这个领域的“一项最杰出的研究成果”(德弗勒语)。布里德指出,任何社会的主要问题都在于维持秩序和加强凝聚力,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保持价值体系的一致与完善。所谓媒介组织内的潜网实际上仍是更大范围内社会控制体系的折射,即潜网的本质是编辑部的社会控制。来自媒介内部的这种“潜网”的控制是一种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 54.简述自由论的主要观点 答:(1)个人权益高于一切,所谓国家归根结底应用来保护个人权益。而在个人权益中,最重要的就是自由地持有主张、自由地抒发己见、不受压制、不被干预,这是人类的“第一自由”,同生命一样神圣不可剥夺。(2)自我修正。人是具有理性的动物,不论各种言论如何泛滥,人都能凭理性辨别出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谬误(3)观点的自由市场。真理只有在各种意见展开“自由而公正”的竞争中才能产生,才能发展。55.怎样进行内容分析? 答:(1)分析传播内容短期或中长期的发展趋势。(2)就各种传媒对同一问题、同一事件的报道,或就不同国家的同一类传媒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3)研究传播内容是否符合有关法规和政策;研究传媒借助传播内容实现的宣传策略、宣传方法以及某一方面使用的宣传战术。(4)了解和解决科技、文化等特殊信息在传播中的问题和困难 56.内容分析的一般性结论是什么? 答:(1)大众传播所传递的内容,只是从它所得到的大量信息中经高度筛选的抽样,而不是全盘照搬。而受传者所吸收和使用的信息又是从大众传媒中过滤出来的抽样。(2)大众传播的内容,相当大量的是娱乐性的,不是消息性的,因而更多是分散而不是集中受众对社会、经济、政治等重要问题的注意力。(3)大众传媒为了力求内容上平易,在形式上力求简单,倾向于少登意思深邃、内容不易理解的复杂材料 57.信息的特性是什么? 答:(1)信息的共享性。(2)信息的扩散性。(3)信息的传递性。(4)信息的扩充性。(5)信息的浓缩性。(6)信息的替代性 58.信息的含义是什么?
答:信息的含义一般有三种理解:(1)属于一般的说法,如“信息即情报”,“即资料”,“即知识”等。(2)信息概念的实质,是在自然科学的通讯理论中首先被揭示出来的。美国数学家申农把信息看作是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从而获得知识的讯息或关于该事物的确定状态。美国科学家维纳提出了一个十分费解而重要的信息定义:“信息这个名称的内容就是我们对外界交换来的东西”.他还认为,“有效行为必须有某种反馈过程来提供信息,看它是否达到预定目标”.这样,就把信息--反馈--控制三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1991年美国伯克莱加州大学迈克尔·巴克兰德教授提出了“信息”一词的三种含义:①作为过程的信息:当某人获取
信息后,他或她的认识也随之改变。②作为知识的信息:信息也可指作为过程的信息所告知的东西。③作为事物的信息:信息一词也可指如数据和文献之类的物体。(3)从哲学角度上探讨信息的定义,研究信息的本质、本源等 59.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渗透表现在几个方面? 答: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渗透表现在:(1)对传播模式和理论有过重要影响;(2)在方法论上给传播学以经验和有益的启示;(3)对传播学理论构架的设想产生有力的冲击 60.信息如何分类?
答:关于信息(传播内容)的分类,可以按信息的表现形式分为语言、符号和图像三类。还可以按信息内容的性质分为新闻信息、教育信息、说服性信息、商业信息和娱乐信息五种按照信息对受传者的不同心理效果来区分,可分为三类,即指导性或教育性信息、维持性信息和复原性或刺激性信息。另外,信息的分类最早提出的是控制论创始人维纳,他从控制论角度指出,控制系统向外发出的内容叫做信息,由此可分为外源信息和内源信息。后来有的学者从哲学角度提出,信息可分为:表现物质特征的信息为客观信息,表现精神属性的信息为主观信息。还有的学者以哲学的认识为标准,把信息分为潜在信息、先验信息和实得信息等等
61.简述新闻与信息的关系 答:(1)新闻与信息是密切相关的。新闻源于信息,终于信息。新闻是由信息衍化而来,又具有自身特点。(2)新闻不同于信息。信息的概念要比新闻大得多,新闻只是信息中的一部分
62.信息量低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答:(1)信息的匮乏,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使经济停滞不前,无法分享世界各国已经开发出来的丰富的信息资源。(2)信息匮乏,科学技术必然落后,民族处于愚昧状态。(3)信息匮乏则文化素质、教育水平下降。(4)会让一些不健康的信息乘虚而入。63.信息量高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答:(1)受众在大量不需要的信息冲击下,会恐慌不安,也会漠然视之,逐渐形成逆反心理和冷漠感。(2)超量信息也可以看作是与传播目的、传播主体无关的信息干扰,即超出了需要输出信息的那部分,这是一种人为的噪音。(3)对社会而言,部分信息的超量不仅会抑制另一部分信息的流通,而且会产生社会群体压力,造成负面影响 64..正确控制信息流量的必要性是什么?
答:作为一个社会,要正确控制信息流量,防止或避免出现信息低量或信息超量的问题,就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认真的思考,采取适当的对策。_方面,要考虑决定社会信息流量的因素是什么。首先,最根本的是整个社会对各类信息的普遍需求,以及各阶层、各行业不分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对信息的多种需求。其次,社会文化背景和思想意识倾向对信息流量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第三,传播环境对信息流量也有影响。第四,信息流量和个人因素也有直接的联系。另一方面,要善于借助社会系统的反馈机制去调节和控制信息流量。具体地说,当信息超量时,要实行负反馈,即根据信息输出后的反馈信息,以后减少输出同类信息或改变其方向。相反,当信息低量时,要实行正反馈,即后输出的信息要和原来输出的信息保持同一方向,使总的信息量输出得到不断加强 65.语言的特性是什么? 答:语言特性是:(1)语言是静态的,客观实际是动态的。(2)语言是有限的,客观实际是无限的。(3)语言是抽绎的。
66.什么是语言符号,它的特点是什么? 答:语言符号,是人类所特有的有声符号集和符号系统。语言符号通常也包括文字符号在内。作为语言符号,它跟其他符号不同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复杂性。在现有的符号系统中,语言符号最为复杂。二是强生成性。语言符号自身有许多特性,主要是(1)语言是有声的。语言的语音按一定的规则组成并成为表达的符号系统。(2)语言的语义和声音的结合是任意的,偶然的,或者说是约定俗成的。(3)语言的结构是生成的,有层次的,而且有一定的模式
67.什么是非语言符号,它的特点是什么?
答:非语言符号,是指信息传播不以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为载体,而借助直接打动(刺激)人的感觉器官的各种各样的符号。它包括人的表情、手势、神态、穿着、打扮以及摆设、建筑、环境和美术作品等等。非语言传播的应用范围相当广,在人类传播行为中也非常重要。非语言符号主要有:(1)体语(身体语言)。即表情、姿势及神态。(2)类语言。它是人发出的有声而无固定语义的信息传播,如各种笑声、哭声、叹息、呻吟、叫声等等。(3)艺术。这是非语言传播的高级层次。自然语言可归入推理符号,而艺术(绘画、建筑、音乐、舞蹈等)则属于表象符号,是用以表达语言符号所不能表达的情感意义。68.简述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区别
答:语言符号的传播是分阶段的、单通道的,可控性较强,运用抽象和逻辑思维,作用于人脑左半球;非语言符号是连续的、非线性和多通道的,可控性弱,运用形象和直觉思维,作用于人脑右半球。
69.重视新闻的可读性要注意什么? 答:“可读性”一词源自英语,原意是指新闻、文学作品等易于阅读的程度,即作品使读者易于接受和了解,而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1)新闻要提倡写短句。(2)尽量少用或不随意简化专用名词,少用“性”、“化”之类的词尾。(3)注意用语具体,有特定的含义;适当多用常见的词。(4)注意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新闻中的形容词,往往用来表达作者的主观判断和评价,过多使用会减弱事实的客观性。而多用动词则可以表达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态势,更容易为读者所了解和接受。70..简述新闻{信息}的主要特点 答:(1)新闻具有强烈的时效性。(2)新闻要求对某一事件、人物或非事件性问题作出比较全面、完整的反映和表达,并通过连续报道和运用消息、通讯、评论、图片等各种体裁的报道来配合事物总体的发展过程。(3)新闻通过社会上各种新闻媒介向四面八方传播,为众多的受传者所共享,是一种公开的、“大传播”的信息。(4)新闻在语义和语用信息的层次上带有很大主观性和鲜明的倾向性 71.简述口语传播的缺陷
答:口语传播在传播距离、范围及信息的保存方面,都有很大的局限性。(1)口语传播只能用于面对面的交流,一旦距离超过声音所能达到的范围,信息传播活动就难以展开。(2)利用口语进行传播范围只能囿于二人、几人或一组人,难以使众多的人都听到。(3)声音过耳不留,不利于保存信息。若要口语传播信息得以长久地流传和延续,非依赖一代代人的记忆不可,这不但大大局限了保存信息的可能性,而且影响到信息流传的精确性。72.报纸主要有哪些长处?
答:报纸的主要长处,一是信息容量较大,二是保存信息的力量强,三是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大。由于报纸信息容量大,因此,报纸可以做到报道范围广泛、内容详细、丰富多样、分析深刻。报纸是印刷品,易于保存,便于人们日后查阅。73.报纸主要有哪些短处?
答:报纸的短处是:第一,报纸报道新闻的时效性远逊于广播与电视。第二,报道形式缺乏图声并茂的电视新闻的动感,也不如以声传情的广播报道亲切、活泼。第三,报纸要求读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这样,报纸的受众也就有了一定的限制。74.广播主要有哪些长处?
答:作为一种电子媒介,无线电广播具有以下主要长处:(1)传递信息极其迅速,时效性强。广播是利用电波传声的。以电波每秒钟运行30万公里的速度,无线电广播传递信息之神速,自然令报刊望尘莫及。(2)受众面广,渗透性强。广播使用声音传播,收听广播基本上不受文化程度、地区等的限制,凡具有听力和一定理解力的人均可成为广播的听众。(3)广播是听觉媒介,它可以充分运用人类丰富的语言和各种音响去感染听众,不同的声调、语气常常会达到不同的效果,而且广播传播音乐的效果极佳,是提供娱乐的有效工具。75..广播主要有哪些短处?
答:广播也有不如其他媒介之处:(1)广播内容转瞬即逝,其保留性远不如报刊;受众对广播的选择余地也很小,广播是使用声音传播的,受众若是一时没听清、没听懂,便只有作罢。(2)无线电广播单纯提供听觉形象,给受众留下的印象不如视听兼备的电视深刻 76..电视主要有哪些长处?
答:电视是大众传播媒介行列的后起之秀,具有如下主要长处:(1)视听兼备,图声并茂,生动、形象、逼真,感染力强。电视将图像、音响、文字同时传出,使受众成员在收看电视节目时,对节目中所描述的各种事情,如闻其声、如见其状,产生强烈的现场参与感和真实感。(2)手段先进,传递信息神速,超越空间的力量强。电视与广播一样,是以电波运载讯号的,传播速度十分快速
77.简述在激烈的大众传媒的竞争中,报刊采取的扬长避短的对策 答:报刊在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的对策是:(1)充分发挥自身信息容量大、报道范围广、易于保存等方面的优势,借此弥补时效性方面无法与电子传播媒介匹敌的不足。(2)报纸向信息的深度化发展,提供详细的新闻背景等在广播电视节目中难以挤进的信息,以此吸引受众。(3)面对电子传媒争夺受众的咄咄逼人的攻势,报纸在信息容量优势上头做文章,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等应运而生
78.简述无线电广播在激烈的大众传媒的竞争中,采取的扬长避短的对策 答:无线电广播的竞争对策是:(1)一方面在节目安排上扬听觉形象之长,以简明新闻、音乐节目等吸引受众,并发挥自身节目制作比电视简单、成本低的特点,由争取一般受众转向争取各种特定的受众群;(2)另一方面收听工具已走向小型化、轻便化,更利于受众随时携带、收听。
79.简述电视在激烈的大众传媒的竞争中采取的扬长避短的对策 答:(1)电视在与原有媒介的竞争中主要以集声像之美取胜。(2)电视成为人们获知重要动态新闻、观察世界风云的主要渠道。(3)电视还会以丰富多彩、图声并茂的节目受到观众青睐,以绘声绘色的广告节目,栩栩如生的人物、企业形象塑造,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 80.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理论的含义是什么? 答:(1)“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2)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重要的是媒介本身,是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因为传播媒介中的变革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讯息,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3)而媒介所传递的是什么样的特定内容,反倒无关紧要,像是“家贼扔出去的肉片”,是用以转移看家狗的注意力。(4)麦克卢汉的这个观点,与英尼斯关于传播和文化史的理论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81.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理论的含义是什么?
答:麦克卢汉认为,一切传播媒介都是人类感官的延伸,如印刷品是眼睛的延伸,收音机是耳朵的延伸。这一观点,借用了英尼斯的媒介理论。麦克卢汉借用了其老师英尼斯关于媒介偏倚性的观点中的某些成分,又大加发挥,提出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论点。他的关注焦点,是传播媒介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他是从媒介对人类的心理影响推论传播技术的社会影响的。他提出了“感觉的平衡”概念,并指出:对于不同传播技术的使用会影响人类感觉的组织。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媒介的影响会改变人类的感觉生活,进而和社会的发展有关。
他以各种媒介对人类感官的延伸为标准,把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口头传播时期(部落文化时期)、文字印刷传播时期(脱离部落文化时期)和电子传播时期(重归部落文化时期)。他认为,在口语传播中,各种感受器官可以同时受到刺激,处于和谐状态。文字的出现扩展和加强了人的视觉功能,削弱了其他感觉的作用,印刷媒介的出现则进一步巩固和扩展了视觉的作用。
82.英尼斯是如何论述媒介的偏倚性问题的? 答:(1)英尼斯认为,文明的兴起、衰落和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一切文明都是靠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而存在的。(2)与之相关的是,任何传播媒介不是具有长久保存的倾向性,便于对时间跨度的控制;便是具有远距离运送的倾向性,便于对空间领域的控制,二者必居其一。(3)他把前者称为“偏倚时间”媒介,把后者称为“偏倚空间”媒介。(4)英尼斯认为,“偏倚时间”的媒介存在于具有丰富的口语传统 83.简述人类传播活动所经历的几个主要时期? 答:(1)文字发明前的口头传播时期;(2)文字发明与手抄传播阶段;(、3)印刷传播媒介的诞生与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4)电子传播阶段。84.梅罗维茨媒介理论的基础是什么?
答:80年代,美国传播学家梅罗维茨出版了《空间感的失落:电子传播媒介对人的社会行为的影响》一书,提出了他的媒介理论。梅罗维茨的著作,依据两个理论基础,一个是以英尼斯和麦克卢汉为代表的“媒介理论家”(指一批把媒介及其变化对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影响看作比特定的传播内容更重要的传播学者)的理论,另一个是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关于情境决定人们行为的合适性的)情境决定论观点
85.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在论述媒介技术及其发展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有什么缺陷? 答:麦克卢汉的理论,一不但忽视了传播的占有方式及使用情况的重要性,而且甚至把人类文明发展史等同于传播史,似乎传播媒介可取代整个社会生产力,从而走向技术决定论的极端。
86..与报刊、电视相比,广播的优势有哪些?
答:作为一种电子媒介,无线电广播具有以下主要长处:(1)传递信息极其迅速,时效性强。广播是利用电波传声的。以电波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无线电广播传递信息神速,自然令报刊望尘莫及。(2)受众面广,渗透性强。广播使用声音传播,收听广播基本上不受文化程度、地区的限制,凡具有听力和一定理解力的人均可成为广播的听众。(3)广播是听觉媒介,它可以充分运用人类丰富的语言和各种音响去感染听众,不同的声调、语气常常会达到不同的效果,而且广播传播音乐的效果极佳,是提供娱乐的有效工具 87.简述受传者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答:(1)作为信息传播的对象,受传者是传播过程的要素之一。(2)他们是传播活动存在的前提,是这一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在传播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3)对受传者的研究是传播学的重要研究范畴。(4)传播研究及其理论的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从人们对受传者作用的认识及关于受传者理论之深化中窥见一斑。(5)虽然在传播学兴起的初期,人们往往因为有感于大众传播媒介的强大力量而把受传者仅当作传播产生影响的对象来研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认识的发展,受传者的积极作用很快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88.简述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受众的重要作用 答:(1)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不但是大众传播信息到达的目的地,而且也是媒介信息的积极主动的“寻觅者”.(2)在大众传播中,受众是否接触某一媒介传递的信息,得凭受众自愿,传播者无法也无权强迫受众接受媒介传递的信息。(3)受众还是大众传播过程的反馈信息源。离开了这种反馈,大众传播活动便无法有效地为社会服务。(4)总之,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受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89.简述大众传播受众的主要特征
答:大众传播受众的主要特征有如下几点:(1)广泛性。大众传播是面向全社会公众的传播活动,并非专为某些人服务的活动。,大众传播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其受众必然是众多的而绝不是寥寥无几的;受众成员是广泛分布在各个地区的而不是限于某个狭小的范围的。(2)混杂性。与广泛性密切相联的是,大众传播的受众是混杂的、异质盼,由特点各异的受众成员组成。他们分布在各个社会范畴中。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民族、职业、政治观点、宗教信仰的人们所组成的各种社会群体,均可成为大众传播的受众。(3)分散性。大众传播是通过媒介工具进行的信息传递活动,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与传播者没有直接的接触,他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分隔开的,无法展开当场的对话交流。大众传播的受众成员之间,也互不相识,他们分散在各行各业、各国各地乃至世界各个角落,互不联系,处于互相分隔的状态。(4)隐匿性。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一般并不认识各受众成员,并不知道他们的具体情况。虽然传播者可能了解受众总体的一般主要特征和愿望要求,但却无法确定各受众成员的个人情况。从这个角度而言,受众是隐匿的 90..广大受众共有的基本动机包括哪几种? 答:广大受众共有的基本动机包括如下几种:(1)消遣娱乐。广大受众使用大众传播媒介的基本动机之一是追求娱乐与消遣。(2)满足信息需求和心理需要。寻求各种信息,是受众接触大众传播媒介的又一重要动机。(3)获取知识,提高文化水平。当前大众传播媒介在传递文化方面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许多受众成员常受求知欲的驱使而使用大众传播媒介。(4)人们相互交往的需要。大众传播媒介是联系社会的桥梁,它们把受众成员同周围的世界联系在一起。大众传播的内容可以成为社交中的话题,受众成员以此与朋友、熟人进行日常闲谈。接触特定的大众传播媒介信息内容,还可以显示受众成员的兴趣。通过他们的媒介使用行为,他们可以使自己与以同样兴趣关注这些信息的人们联系在一起,虽然也许彼此分散在各个不同的地方,也许从无机会见面,但是却可以感受到一种心理上的接近感、联系感。91..简述我国收集受众反馈的主要传统方法 答:我国收集受众反馈的传统方法有:(1)读者(听众、观众)来信(或电话)。受众给各媒介编辑部写的信件内容广泛,从表达某些受众成员对一些社会公共问题的观点到对媒介工作的批评以及向媒介反映他们所遇到的困难。(2)受众来访。这是我国大众传播媒介得以获知受众反馈的又一传统渠道。当受众成员希望向媒介机构传达他们的意见时,他们可能采取到媒介机构访问的方法,与编辑面谈,当面表达其观点。(3)召开座谈会。座谈会形式一般在媒介机构打算做专题宣传,需要获知受众对这一工作及有关问题的意见时使用 92.个人差异论的观点是什么? 答:(1)各人心理结构是千差万别的。(2)个人之间差异的形成,虽然部分地是由于各人的先天条件不同,但更主要的是由于后天习得的不同。(3)在不同的环境下成长的人们接触到大相径庭的观点,他们从环境中习得一系列看法、态度、价值观和信念,这些构成他们的心理结构,并使他们每个人都与他人不同。(4)人们由于后天习得的不同,导致他们在感知理解客观事物时各自带有自身的倾向性;各人的心理差异影响他们对信息刺激物的挑选,也制约他们对信息刺激物意义的解释。(5)心理结构各不相同的社会成员,对大众传播媒介内容的接受、理解、记忆、反应,也是各不相同的。93.如何评价个人差异论? 答:(1)个人差异论的贡献与于促使人们重视个人的心理因素对受众成员的媒介信息接收行为的影响,从而使传播学中对于受众的研究,可以从分析受众成员的心理入手。(2)但是,由于测量心理因素非常困难而又复杂,加上大众传播的受众具有众多、广泛、混杂的特点,在这种理论框架下,应用性受众研究也很难为媒介讯息设计提供有效的指导和依据 94.社会分类论的观点是什么?
答:社会分类论的主要观点可归纳如下:(1)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种信息,但社会成员是有选择的接收和解释这些信息的。(2)人们的这种有选择的媒介信息接收行为之基础,是社会成员在阶层分明的社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一(3)这种社会结构是由许多社会群体类别组成的;确定社会群体类别的分类界限的,是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资收入等人口统计学上的因素。(4)确定社会群体类别界限的因素,影响人们对于大众媒介信息的注意和反应形式,从而使各社会群体的内部成员们对大众传播作出大体一致的反应。95.如何评价社会分类论? 答:(1)社会分类论可指导人们研究分析据以划分受众为不同群体的可变因素与人们信息接收行为之间的联系,并进而指导传播机构分析和预测不同受众群体的有选择性的媒介信息接收行为,根据不同的社会群体的特点设计和制作讯息,使大众传播内容更具吸引力。(2)但是,我们也应指出,同属于一个社会群体的受众成员并不见得一定会对同一条媒介信息作出同样的反应。(3)社会群体的特征虽然是对受众成员产生影响的一种因素,但并非唯一的因素,而是和心理因素等一系列酉素共同影响受众的信息接受行为的。(4)在不少情况下,由于心理因素的影响,同一社会群体的受众成员,会对同一条媒介信息作出不同的反应 96.社会关系论的观点是什么?
答:社会关系论的主要观点可归纳为如下几点:(1)媒介向成员提供各种信息,但社会成员是有选择地接收和解释这些信息的。(2)造成社会成员有选择的大众传播信息接收行为的重要原因,在于他们的社会关系影响着他们的接收方式。(3)当个人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性决策为家庭、朋友、熟人和其他有关系的人所改变时,就表明上述的社会影响在产生作用。(4)个人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注意形式和反应形式,反映出他的社会关系网络。(5)因此,大众传播媒介的效果既非一致的、强大的,也非直接的;个人间的相互影响极大地制约和影响着媒介效果
97.社会关系论的基础是什么? 答:(1)社会关系论的基础,是著名美国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贝雷尔森、卡茨等人的研究成果。(2)拉扎斯菲尔德等学者在研究本世纪40年代美国两次总统大选期间大众传播和选民的投票行为之间的关系时发现:人们日常的社会关系严重影响受众成员对媒介信息的反应方式。于是他们开始有系统地研究人们的社会关系对其信息接收行为的影响,以期阐明受众成员的日常接触、交流在决定媒介效果方面所起的作用。(3)一些后来的研究则较为直接地探索人们相互影响的机制以及社会关系在大众传播信息流通过程中所起的中介作用。(4)社会关系论还获益于上述学者对大众传播在扩散创新事物、促进农业等方面发展中的作用之研究。
98.受众的选择性因素有哪些? 答:(1)选择性接触。这是指面对着众多的媒介信息内容,受众成员无法毫无选择地被动地注意所有这些内容并对它们作出反应。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不同目的、不同兴趣,有选择地使用媒介,有舍弃地注意和接受媒介信息。(2)选择性理解。这是指受众对已被接触和感知的大众传媒的信息所给予的意义,同传播者给予的意义是否一致,而理解的程度对于劝服来说是具有决定性的。(3)选择性记忆。这是指受众成员对自己所接触、理解的媒介信息,并非能全部长久地印入脑海之中,而只是有筛选地记住一部分内容,其他媒介信息则被从记忆中排除出去 99.受众反馈对传播过程有何意义? 答:(1)传播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相互交流、沟通信息的双向互动过程,作为受传者对传播者所传递的信息作出反应的环节,反馈是传播过程不可缺少的要素。(2)离开反馈,传播者便无法了解受传者对信息的要求、希望、评价等,而且无法根据应有的反馈调节,改进信息传播,使之更加适应受传者的需要。(3)离开反馈,传播过程便不完整
100.受众调查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受众调查的重要性表现在:(1)运用科学的方法做受众调查研究是大众传播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是掌握受众心理的重要途径。是充实和改进大众传播内容从而提高大众传播效果的依据,是促进大众传播机构和受众之间联系的有效方法。(2)根据受众调查所收集到的信息,可以测定出各种媒介的受众率和受众的构成,受众接触媒介的兴趣、动机,受众对大众传播内容与形式的看法、反应等 101.简述读者调查的种类 答:读者调查的种类主要有:(1)读者概况调查。这种调查采用人口统计学分类法,提供构成报刊读者群体的概要信息。(2)受众选择报刊信息的调查。这种调查用于测定哪些读者阅读报刊中哪些内容。(3)对读报用途和读者所得到的满足的研究。此类研究旨在调查受众读报的动机及其从读报中得到的满足。(4)读者一非读者研究。此类调查可通过当面访问、打电话询问和邮寄问卷这几种不同的方式进行。102..受众调查中采集数据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答:受众调查中采集数据的方法主要有:(1)面对面调查法。调查人员登门造访调查对象,进行当面问答,请调查对象当面填写调查问卷表。(2)电话询问法。调查人员先选定一组电话号码,然后打电话向受众了解视听情况。(3)日记法。调查人员将视听日记表。(本)分发给调查对象,要求他们在一周的时间内逐日填写视听日记,记录下自己的视听行为包括开机、关机的时间,观看(收听)的频道和节目等,并要求他们在填完一周的视听日记后将邮资预付并印有调查公司地址的视听日记本寄回。(4)仪器记录法。调查公司派人在愿合作的抽样户家中装上记录仪,连接这些家庭的收音机和电视机,随时自动记录关机时间和收看(听)的频道,公司每月收集记录仪记载的样本户视听情况材料,汇集到公司总部进行分析研究。(5)日记兼仪器记录法。运用这种方法,既可记录开、关机时间和频道,又可每隔半小时发出信号提醒调查对象填写视听日记。(6)无线电全方位受众调查法。这是一种较新的方法。调查人员首先用随意选定的电话号码打电话,确定对方是否是住家,并记下其家庭成员。联系时由调查人员自我介绍,并说明调查的性质以求得到合作并商定调查的合适时间。调查开始后,调查人员每天在约定时间通过电话了解调查对象前--&的视听行为,并进一步确定第二天的调查时间。每天的调查要求非常严格,自前一次截止时间开始,按一刻钟的间隔记下调查对象的视听情况。,103.美国常见的听众、观众调查中的“节目检验”研究调查通常分几步进行? 答:这类调查通常分三步进行:(1)第一步:先由调查人员给调查对象看某一节目的摘要或广告的概括性描述,然后询问他们对拍摄这一节目或广告的意见,以及是否愿意根据这一摘要或这则描述的介绍观看节目或购买广告中的产品。(2)第二步:制作节目或广告的模型给调查对象看,倾听他们的意见。(3)第三步:制成节目或广告,或至少是部分完成制作,先进行试验性播放,征求调查对象的意见。
104.对我国的受众调查的兴起产生了关键影响的因素是什么? 答:有两种因素对我国的受众调查的兴起产生了关键影响。(1)一方面,在改革开放、进行四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迫切需要进一步改进媒介工作,使之更加有效地为我国的总体发展服务,这要求人们对大众传播受众反馈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2)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学术界开始进行了大众传播学的研究,这使我国学者在从事传播研究中得以有批判地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经验和理论成果。其中的重要领域之一--受众研究也就顺理成章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105.大众传播中反馈的间接性具体反映在哪两个方面?
答:大众传播反馈的间接性反映在两个方面。从受众的角度而言,他们往往需要通过编辑部将自己的反应传达给报刊文章的作者、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人和主持人。从传播机构的角度
而言,主动收集反馈信息的主要手段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做系统的受众调查,而这种调查往往是通过专门的调查研究机构--视听率调查公司、民意测验公司等展开的。媒介机构通过这些第三者间接地获得受众反馈信息及对这些信息的客观分析 106..简述“传播效果”所包含的两重含义
答:在传播学研究领域,传播效果这个概念具有下述双重含义:第一,它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第二,它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潜在的 107.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以分为几个层面? 答: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层面:(1)外部信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属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2)作用于人们的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的变化,属于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3)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即成为行动层面上的效果 108.英国学者戈尔丁对传播效果是如何分类的?
答:英国学者戈尔丁以时间和意图两个要素相组合,将大众传播的效果分为四种类型。(1)短期的预期效果。包括“个人的反应”和“对媒体集中宣传报道活动的反应”两种。(2)短期的非预期效果。这里也有“个人的自发反应”和“集合的自发反应”两类。(3)长期的预期效果。指的是就某一主题或某项事业进行的长期的信息传播所产生的,与传播者意图相符的累积效果。(4)长期的非预期效果。这种类型指的是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持久的传播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效果或客观结果
109.群体归属和群体规范对传播效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研究证明,群体归属和群体规范对传播效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说服的内容和观点与群体规范一致的场合,群体归属和群体规范可以推动成员对观点的接受,起到加强和扩大说服效果的作用。第二,在说服的内容和观点与群体规范不相容的场合,后者则阻碍成员对观点的接受,使传播效果产生衰减。不仅如此,在群体归属意识较强的成员那里,它还能唤起一种“自卫”反应。使对立观点的说服活动出现“逆反效果” 110.简述英国学者D•麦奎尔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的理论
答:英国学者D•麦奎尔认为,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问题,主要有三种理论:(1)第一种是“常识理论”,即公众通过日常接触和使用传播媒介的直接体验而形成的一些观点和看法。(2)第二种是“现场理论”,也就是在传媒内部工作的人所持的观点。(3)第三种便是以传播学为代表的“社会科学理论”.社会科学理论是从个人、社会与媒介的三者关系出发,通过对媒介活动及其客观结果的定量、定性研究而获得的系统知识 111.传播效果研究初期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答: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传播效果研究的初级阶段,这一时期的核心观点是:(1)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2)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112.简述考察具体过程的传播效果,首先必须研究的课题
答:考察具体过程的传播效果,首先必须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课题:(1)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2)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3)讯息载体与传播效果;(4)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5)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113.简述可说服性包含的几个方面 答:可说服性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与特定主题相关的可说服性。说服的主题是多种多样的,一个人在某些话题上可能容易接受他人的意见,而在另一些话题上则可能产生拒绝或排
斥态度。(2)与特定议论或诉求形式相关的可说服性。如果有的人容易接受道理说服,而有的人则容易接受场面或氛围的感染;有的人对强加式说服表现出自发反感,而对诱导式说服则很容易接受等等。(3)一般可说服性。与主题或说服形式无直接关系,受个人性格和个性所规定的、对他人意见容易接受或排斥的倾向 114.罗杰斯把大众传播过程区分为哪些方面?
答:罗杰斯把大众传播过程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二是作为效果或影响的产生和波及过程的“影响流”.前者可以是“一级”的,即信息可以由传媒直接流向一般的受众;而后者则是多级的,要经过人际传播中许多环节的过滤。115.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五项一般定理”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答:克拉帕提出的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五项一般定理”的核心观点归纳起来有两条:(1)大众传播不是效果产生的唯一和充分的条件,它只能在各种中间环节的连锁关系中并且通过这种关系才能发挥作用。(2)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对他们既有态度的强化,即便是在这种强化过程中,大众传播也并不是作为唯一的因素单独起作用 116..根据贝雷尔森的总结,人们对报纸的利用形态有哪些?
答:根据调查结果,贝雷尔森总结了人们对报纸的6种利用形态:(1)获得外界消息的新闻来源。没有报纸就失去了了解外部变化的耳目。(2)日常生活的工具。例如看不到天气预报、购物指南、广播节目预报等等,生活和行动产生了许多不便。(3)休憩的手段。从读报中获得安静和休息。(4)树立社会威信的手段。通过披露从报纸上读来的新闻或新知识来获得别人的尊敬。(5)社交的手段。读报可以为日常社交提供丰富的话题。(6)读报本身的目的化。每天读报已成为习惯性行为,读不到报纸便缺乏生活的充实感 117.20世纪60年代后,“使用与满足”研究有哪些新的特点? 答:(1)对“使用与满足”的形态进行系统的定量定性研究。(2)重视对受传者使用动机产生的社会条件的考察。(3)加强了对“使用与满足”过程的理论总结 118.“有限效果论”的缺陷有哪些? 答:有限效果论的缺陷有:(1)在认知、态度和行动这三个效果层面上,有限效果论充其量只探讨了后两者而忽略了更早的认知阶段--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2)~它只考察了具体传播活动的微观、短期的效果,而忽略了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综合的信息活动所产生的宏观的、长期的和潜移默化的效果。(3)过分强调大众传播效果的有限性会给传播实践带来某些消极影响
119.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传播效果研究领域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答:它们的共同特点是:(1)它们研究的焦点大都集中于探索大众传播综合的、长期的和宏观的社会效果。(2)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强调传媒影响的有力性。(3)它们都与社会信息化的现实密切结合在一起
120.“明示结论”与“不明示结论”,的方法在不同的场合应该怎样运用?
答:关于“明示结论”与“不明示结论”的方法,根据众多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在论题和论旨比较复杂的场合,明示结论比不下结论效果要好。(2)在说服对象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较低的场合,应该明示结论。(3)让说服对象自己得出结论的方法,用于论题简单,论旨明确或对象文化水平较高、有能力充分理解论旨的场合较佳,因为在这些场合,如果再明确提示结论则会有画蛇添足之嫌,容易引起对象的烦躁或反感而对说服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121.怎样合理使用诉诸感情和诉诸理性两种方法? 答:(1)两种方法的有效性是因人、因事、因时而异的,有些问题只能靠诉诸理性的方法来解决,有些问题采取诉诸感情的方法可能更有效。(2)而在日常的思想教育活动中,将两者结合起来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则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3)另外,心理学的研
究证明,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经历、文化水平不同,其行动受理性和感情支配的程度也有明显的差异。有些人易于接受道理的说服,而另一些人则更容易受情绪或气氛的感染。(4)因此,无论使用哪种方法,正确把握问题的性质并充分了解说服的对象,乃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基本前提。
122.怎样看待恐惧诉求方法? 答:(1)关于恐惧诉求,究竟哪种程度的诉求效果最佳,目前在学术界仍没有一致的结论。(2)传统的教育学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奖惩越重效果越大,费斯亭格的“认知不协和理论”认为惩罚过重或过轻效果都不佳,而中度的处罚对促成态度的转变最为有效,这些观点都有实验结果为其依据。(3)尽管结论尚难统一,但这些研究至少告诉我们,“敲警钟”必须掌握分寸、切合实际,不能仅靠危言耸听 123.简述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答:传播效果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其理论意义,概括起来说就是通过对各类传播效果的性质、产生过程和制约因素的考察,来把握传播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来加深我们对人类传播行为的科学认识。传播效果研究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国家制定发展战略和传播政策,媒介制定报道方针和从事媒体经营,新闻工作者采编新闻,企业进行公关广告宣传,个人从事社会交往活动,都要统筹考虑传播效果问题。传播效果研究既包含了对媒介活动的客观社会效果和影响的考察,又包含了对具体效果产生过程与机制的分析,可以为丰富多彩的传播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依据 124.意见领袖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意见领袖具有下述基本特征:(1)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换句话说,意见领袖未必是大人物,相反,他们是我们生活中所熟悉的人,如亲友、邻居、同事等。正因为他们是人们所了解和信赖的人,他们的意见和观点也就更具有说服力。(2)意见领袖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每一个群体都有自己的意见领袖,他们与被影响者保持着横向传播关系。(3)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在现代都市社会中,意见领袖以“单一型”为主,即一个人只要在某个特定领域很精通或在周围人中享有-定声望,他们在这个领域便可扮演意见领袖角色,而在其他不熟悉的领域,他们则可能是一般的被影响者。(4)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125.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有哪些特点和不足之处? 答:特点是:(1)它着眼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2)它的考察对象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兼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3)它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缺点是: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另外,这一理论还有把议程设置功能的效果绝对化的倾向。
126.“沉默的螺旋”假说和大众传播的舆论导向的关系是什么?
答:诺依曼认为,.任何舆论的形成,其背后都存在着“沉默的螺旋”机制。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
127.“知识沟”假说的内容是什么? 答: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社会经济地位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前者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识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蒂奇诺认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社会经济地位高的阶层就处于有利的状况,这是造成“知识沟”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
128.为什么说“培养分析”研究与大众传播取得潜移默化的效果有关?
答:在媒介社会,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介揭示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一般受众对拟态环境中的虚构成分很难作出明确的判断。“象征性现实”对“主观现实”的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另外,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的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们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
129.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提出者是如何界定舆论定义的?
答:诺依曼认为只有那些“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一种意见一旦具备了这种性质就会产生一种强制力--公开与之唱反调就会陷于孤立状态,就有遭受社会制裁的危险。为了免于这种制裁,人们只有在公开的言行中避免与其发生冲突。由此不难看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的是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这一点,诺依曼本人也在“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这个观点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在她看来,舆论在双重意义上是“我们社会的皮肤”:它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不仅如此,它又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就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 130.简述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两大学派研究方法的差异 答:(1)一般来说,传统学派的研究方法以“科学”性见长。简单地说就是:提出命题→定量分析→得出结论。这一套路同自然科学中的实验法,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总之,传统学派的研究方法是一种实证性的方法。(2)批判学派虽然也不时采用一些实证性方法井展研究,但从根本上讲,它对实证研究的哲学认识是持怀疑、批判甚至否定态度的。(3)传统学派并非只定量不定性,它定量的目的还是为着定性;同样,批判学派也不只是定性而不定量,它的定性同样离不开定量。我们认为,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在研究方法上的根本差异表现在:一是科学实证的,一是哲学思辨的 131.霍克海默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他的核心观点就是批判。他认为,马克思的思想主线就是批判,力主恢复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理论的本质。他指出,批判理论是同传统理论相对立的。这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传统理论把自己置于现存社会之中,旨在帮助社会再生产过程;而批判理论则把自己放在既定秩序之外,旨在推翻这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传统理论总是从既定事实出发,通过实证性的研究,得出同现存社会相调和的顺从化结论;而批判理论首先是要破坏一切既定性、事实性的东西,证明它们是不真实的,是同人的本质相背离的。所以,批判理论是作为_种否定的理论而出现的,传统理论则以肯定的面目出现 132..简述传统学派关于垄断控制的主要反对观点
答:传统学派基于维护现存秩序的潜在动机,总认为晚期资本主义不同于早期资本主义。它的研究有一种明显的倾向,那就是尽力抹杀传播者一方对传播的制约包括意识上的操纵和经济上的控制,同时又尽力强调受传者一方在传播中的主导作用。随着晚期资本主义消费观念的盛行,传统学派也把“消费者主权”奉为王牌,以消解“控制”这一重要命题。他们宣称,获得利润是媒介的首要目的,为此就得争取尽可能多的受众,满足他们多种多样的需要,对生产“信息”这种商品的大众传播企业来说,消费信息的“受众”自然拥有“至高无上的主权”,也就是说顾客(受众)是上帝。所以,如果说传播中存在控制因素的话,那也是来自受传者一方,而不是来自传播者一方
133.简述批判学派的研究主要涉及的方面 答:(1)传播与意识形态。他们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就是意识形态批判。(2)传播与垄断控制。“控制”命题可以说是批判学派的一条主线,这一点又集中体现在政治经济学的批判
研究方面。批判学派指出媒介只不过是权力的工具和政治的吹鼓手而已。传播并不是一种满足受众需要的自发行为,而是一种受到操纵,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自觉活动,它归根结底要受制于经济基础。(3)传播与大众文化。大众传播造成庸俗、浅薄、商业化的“文化工业”,压抑人的个性和解放,是对人的“异化
为什么传播学传统学派的研究注重传播效果而轻视传播主体?
答:对肯定现状的传统学派来说,注意力自然就会集中在具体的、经验性的问题上,研究重心自然也就向“媒介如何传播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这个方面倾斜,至于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自然带有量化与实证的色彩。另外,既然是肯定现状,认为它无可置疑,那么传统学派对传播者的问题,对媒介所有权与控制权的问题,也就本能地避而不谈,对大众传播在意识形态上的功能,对大众媒介与异化现实的关系,更是讳莫如深 135..简述电脑联网业具有的特征
答:从现阶段电脑联网业的发展来看,这一新兴传媒已显示出一系列重要特征,包括如下几点:(1)电脑联网具有连接网上的任何用户,使之共享网上信息资源的基本性能。网络用户间的信息沟通,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实现。(2)由于电脑互联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互动性特征,通过网络进行的传播活动中反馈环节较强。(3)由于电脑网络允许信息以不同的流通方式在网上到处流通,它可以通过不同的传播系统,服务于以不同方式展开的不同种类的传播活动。(4)从理论上讲,网络允许人类社会利用电脑网络空间无限量地进行信息沟通。(5)加入电脑网络的用户,不论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介机构,还是其他机构、团体、小组或个人,均可成为信息提供者。(6)网上传播是非实时的非同步的传播。传、受双方不必同时使用传播系统。作为传播技术的产物,电脑联网具有不容置疑的先进性 136.简述信息高科技对传播理论的影响 答:(1)电子传媒与印刷传媒的界限的模糊化;(2)职业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在信息把关方面的角色界限的模糊化;(3)点对面传播与点对点传播之间的界限的模糊化 137.简述“推”技术具有的作用 答:(1)按照用户要求为用户代劳从网上信息海洋中选出某些信息,将它们“推”给用户。(2)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说,“推”技术可以发挥一系列作用:对于已经或希望成为网上信息发布者的传播者,“推”技术的运用有助于使其传播的信息有效地传到这样一些用户那儿,这些用户想要这些信息却无暇多花时间在网上寻找或者嫌寻找信息的操作步骤太麻烦,对于网上信息传播的社会管理而言,“推”技术可以被用于对网上的信息进行优选 138.简述信息高科技对传媒业职业规范与准则的影响 答:(1)数字化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一些形成于传统的大众传媒时代的传媒职业规范与准则的实施带来了困难。对大众传媒在核实所获信息,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可靠性等方面的准则以及在恪守保护著作权的法规等方面的准则,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作为职业传播者,大众传播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由于其在构建社会信息环境方面的能量与作用,被公认为具有核实信息准确性的职责。(3)通过电脑进入网络,弹指之问就可以调出源源不断的图文、音像信息,将其或作为信息来源,或作为新闻背景资料。这样一来,不管是原文原声使用,还是编辑改动后使用,都容易引起著作权纠纷。传媒业这些原有的职业规范与准则在新的社会传播环境中将何去何从,传播学研究理应提供理论指导 139.简述拉斯韦尔对传播学发展的重要贡献。
{1}.提出传播的5W模式,不仅首次较科学地分析了传播的结构和过程,还首次较完整地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为传播学的形成和发展确立了总体构架,开辟了广阔的研究途径。{2}.提出社会传播的概念,从宏观上初步探讨了传播的社会功能等基本课题。
{3}.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以其精确定量的特色,为使传播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而立下了功勋。
140.人际传播的特点是什么? 它的特点不仅在于通过传播向他人展现自我,在他人反映中认识自我,减少自我估价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可以了解他人,在频繁的互动中进而认识社会。141.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提出的传播的社会功能是什么?
{1}.授予地位的功能。大众传播通过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能够授予个人、团体、社会问题以及社会运动以显赫的地位。
{2}.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大众传媒可以通过揭露某些背离公共道德的行为发起有组织的社会行为,以维护社会系统的正常秩序和良性运转。
{3}.麻醉精神的功能失调。这是他们对媒介功能所做的最深刻、最有意义、最富独创性的分析。他们指出,大众传播是一种最高尚、最有力的社会麻醉品,中毒的人甚至都不了解自己的病端。
142.什么是传播流程研究及它所产生的三项主要研究成果? 所谓传播流程指的是由大众传媒出发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构成这项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拉扎斯菲尔德等人{人民的选择}、卡兹等人的{人际影响}、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143.为什么克拉帕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观点被称为有限效果论?
{1}。克拉帕认为大众传播不是效果产生的唯一和充分的条件,它只能在各种中间环节的连锁关系中并且通过这种关系才能发挥作用。
{2}。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对他们的既有态度的强化。{3}。克拉帕的这些观点强调大众传播效果的有限性,所以被称为有限效果论。144.传播学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的根本差异表现在什么地方?
两派的根本差异在于研究立场不同。传播学派是肯定现状、服务现状,而批判学派是批判现状、否定现状。这种对传播现状的不同的态度取向,是两大学派所有分歧的根本之存在。145.什么是上限效果假说?
艾蒂玛和克莱茵因提出一种观点,它认为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不是无止境,相反,在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慢甚至停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的到来较早。社会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较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能赶上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这个假说意味着,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的结果不是带来社会知识沟的扩大,而是它的缩小。
146.简述加娜姆对批判学派的传播与意识形态研究的主要观点。{1}。大众传播媒介有着巨大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影响力
{2}。这种影响力主要通过传播媒介所特有的设定议题功能得以发挥出来
{3}。大众传播媒介所设定的议题是一种高度人工合成物,它经过传播者的新闻价值标准的过滤筛选,一般采取支持现存制度的立场 {4}。传播媒介的设定议题功能依存于其非党派和中立的招牌,这些招牌给人一种可信赖感,从而传播媒介所设定的和提示的议题能对受众产生巨大影响。
{5}。资产阶级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者,在立场和价值观方面基本是与人民对立的,但同时他们也制度的以及本阶级的压力下从事着议题的选择和传播 147.控制论模式的优缺点是什么?
优点: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机制,从而更客观、更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
缺点:{1}。控制论模式容易使人产生错觉,似乎各传播单位之间传、受的地位、机会完全平等,但实际并非如此。
{2}。循环性的表述,也会引起误解。认为传播经过一个完全的循环,不折不扣地回到它原
来的出发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3}。没有把传播过程放在社会系统中考察,即认识上的孤立性,仍没有解决传播的条件问题。
148.线性模式的优缺点是什么?
优点:作为线性模式的代表拉斯韦尔模式,在传播学史上,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析了传播的过程。5W模式堪称开天辟地之举。从此,传播研究的细化、深化成为可能,事实上,拉斯韦尔同时把5W规定为传播学的五大研究领域,为后人分门别类地深入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与此相联系,拉斯韦尔的工作,带来另一个意义更为重大的结果,即第一次为传播学搭建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理论构架,从而使传播学的最终确立成为可能。缺点:直线性和孤立性,即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149.提问设计的原则 合理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艺术性原则
150.简述定额抽样的优缺点
优点:是能在较为低廉的抽样费用下获得各类人物的样本,而且不需要对总体编号排序,简单易行。其缺点是不能用来推断总体指标。151.什么是传播学研究的定量化?
定量化是指在传播学研究中对传播活动和传播现象采用数量化的研究设计和分析手段。它是建立在数理统计、经验社会学和实验心理学等基础上的一种研究方法。152.简述日本传播学者饱户弘对受传者可说服性的分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与特定主题相关的可说服性,说服的主题是多种多样的,一个人在某些话题上可能容易接受他人意见,而在另一些话题上则可能容易产生拒绝或排斥态度。
{2}。与特定议论或诉求形式相关的可说服性,如有的人容易接受道理说服,而有的人则容易接受场面或氛围的感染:有的人对强加式说服表现出自发反感,而对诱导式说服则很容易接受等等。
{3}。一般可说服性,与主题或说服形式无直接关系,受个人性格和个人所规定的、对他人意见容易接受或排斥的倾向。
153.霍夫兰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霍夫兰是美国的实验心理学家,他对传播的研究,就是从心理角度切入的,他对传播学的最大贡献是从微观入手,着重对传播的技巧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深入的细致的总结。在研究方法上,他倡导并亲身实践了控制实践法。
154.为什么说大众传播的反馈几乎总是延迟的? 大众传播的反馈之所以几乎总是延迟的,是由受众和传播者两方面原因造成的。受众难以在接受信息的同时把自己的反应传递给传播者,所以他们向传播者表达自己的意见往往是事后的行为,传播者对受众意见的处理往往是迟缓的,根据受众意见对传播行为的调整也是迟缓的。
155.在网络时代,电子传媒与印刷媒介之间出现了界限的模糊化,它们表现在哪些方面? {1}。以往印刷传媒如报刊用的是印刷技术,电子传媒广播与电视用的是电子技术,如今出现了网络版报刊,其发行靠的是电子技术。
{2}。以往印刷版报刊传递的文字信息是无声的,电子传媒传递的信息才有声音。报纸上网后,利用语音合成技术,可以使其文字信息带上声音,网络版报刊文章可以通过多媒体电脑读出声音来。
156.在组织传播中,组织的权威性和传播内容的可信性之间有什么关系?
在组织传播中,组织是否具有权威性,往往表现为传播内容是否具有可信性。组织的威望越高,传播的信息越被人们所信任,反之,传播内容越可信,组织也就越具有权威性。157.传播学研究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先导,系统的理论框架 {2}。过程,可靠的控制机制 {3}。研究,严格的分析手段 {4}。结论,良好的复制功能
158.简述德福勒模式的主要特点 {1}。加入并突出了反馈的机能
{2}。提示了大众媒介对传播过程的介入 {3}。传播的双向性,循环性均被表现出来 159.为什么说魔弹论是错误的? 魔弹论是一种唯意志论,它对传播过程作了简单的论述,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因素,否定了受众对大众传播能动的选择和使用能力。160.简述传播的控制研究中控制的含义 两层含义: 一是指传播者对信息流通所进行的干预、影响力乃至操纵。这层意思可以概括为施控。二是指传播者受其时代和社会的制约,不得不屈从于外界施加在自己身上的各种压力,从而成为某个集团的吹鼓手。这层意思可以概括为受控。总之,所谓控制是包含着施控与受控两个方面含义的
161.格伯纳等对电视暴力内容与青少年犯罪的研究得出了什么结论? 两个结论:
一是电视暴力内容对青少年犯罪具有诱发效果,但电视暴力内容与青少年犯罪没有必然的联系;
二是电视暴力内容增大了人们对社会环境危险程度的判断。而观看这种内容越多,社会不安全感越强。
162.以往传播学者对大众传播进行的内容分析得出了哪些一般性结论?
{1}。大众传播所传递的内容,只是从它得到的大量信息中经过筛选的抽样,而不是全盘照搬。
{2}。大众传播所传播的内容,大量的是娱乐性的,分散了受众对重要问题的注意力。{3}。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大众传媒不但是内容上力求平易,在形式上也力求简单。163.为什么克拉帕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观点被称为有限效果论?
克拉帕认为,大众传播本身并不是其效果产生的唯一和充分条件,相反,大众传播效果产生于各种中间环节的相互作用中,大众传播最重要的作用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对他们既有态度的强化。克拉帕的这些观点强调大众传播效果的有限性,所以被称为有限效果论。164.简述报刊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主张 {1}。个人权益高于一切
{2}。人是有理性的,可以凭借理性辨别真理和谬误
{3}。真理只有通过各种意见的自由而公正的竞争才能产生和发展 165.简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主要论点及其中心论点。{1}媒介即信息
{2}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3}媒介有冷热之分
中心论点是媒介即信息。
第五篇:传播学概论 多选题 完整总结
多项选择题
1.1.英国的传播学研究从60年代开始蓬勃兴起,可分为(ACDE)A.社会学派B.行政学派C.社会心理学派D.政治经济学派E.“职能”学派
1.2.按信息传、受的范围大小,传播学分为的研究层次是(ABCDE)A.自我传播B.人际传播C.群体传播D.组织传播E.大众传播
1.3.按传播学自身的结构可分为的研究层次是(CDE)A.宏观研究B.微观研究C.理论D.模式E.研究方法
1.4.个人参与群体传播也会接受群体的影响,产生对群体的(BCE)A.离异感B.归属感C.认同感D.陌生感E.获得支持的力量
1.5.以下属于定量研究方法的是(ABDE)A.抽样调查法B.问卷调查法C.类型分析法D.内容分析法E.控制实验法
1.6.组织传播的形式很多,包括(BCDE)A.打电报B.报告会C.演讲会D.研讨会E.展销会
1.7.就信息传递的方向而言,组织传播主要有(ABE)A.自上而下B.自下而上C.自内而外D.自外而内E.横向传播
1.8.组织传播是(ABCDE)A.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B.组织活力的源泉C.组织关系的粘合剂D.组织功能的润滑油E.组织肌体的防腐剂
1.9.传播作为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过程,具有(CD)A.区域性B.不同个性C.共同性D.社会性E.全球性
1.10.传播学研究应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做到(ABE)A.为我所用B.中西结合C.尽量吸纳D.批评为主E.批判吸收
1.11.作为传播主体的传播组织包括(ABCDE)A.地方电视台B.广告公司C.报业集团D.音像出版社E.电影制片厂
2.1.实用性传播可分为(ACE)A.新闻性传播B.单一性传播C.宣传性传播D.复合性传播E.教育性传播
2.2.工业化使传播活动日益频繁化和复杂化,传播出现的几大趋势是(CD)A.系统化B.科学化C.相对独立化D.职业化E.产业化
2.3.传播学的分支有(BDE)A.自我传播学B.大众传播学C.群体传播学D.人际传播学E.组织传播学
2.4.被公认为传播学“奠基人”的学者是(ABCDE)。A.哈罗德·拉斯韦尔B.库尔特·卢因C.保罗·拉扎斯菲尔德D.卡尔·霍夫兰E.韦尔伯·施拉姆
2.5.早期传播学的研究取向主要是(ABCDE)A.传播的结构和过程研究B.传播的技巧和效果研究C.传播与群体、社会关系研究D.传播方法研究E.传播综合研究
2.6.美国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的代表作是(AB)A.《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人类传播概论》B.《大众传播和社会发展》C.《传播与说服》D.《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E.《解放社会矛盾》
2.7.在批判学派看来,传统学派的“病症”主要是(BCE)A.过分轻视微观研究B.过分偏重微观研究C.过分依赖定量方法D.过分依赖定性方法E.站在维护现行体制的立场上
2.8.传统学派又被称为(ABD)A.经验学派B.实证学派C.理论学派D.行政学派E.批判学派
2.9.卡尔·霍夫兰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BCD)A.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B.创立传播学的耶鲁学派C.由微观人手,对传播技巧进行开拓性的研究D.运用控制实验法研究E.首创群体动力学和场论
3.1.传播过程研究的现状是(ACE)A.将传播作为过程看待B.模式构建基本完成C.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不深入到深入D.研究工作基本完成E.研究工作尚未完成
3.2.传播的过程可分解为下列环节(ABCDE)A.传者B.受者C.信息D.媒介E.效果
3.3.5W模式的不足之处是具有(AC)A.直线性B.突破性C.孤立性D.双向性E.循环性
3.4.拉斯韦尔模式对传播学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具体来说是因为它(AB)A.第一次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过程B.为传播学搭建了一个完整、全面的理论构架C.添加了情境和动机这两个环节D.区分了要素和环节的差别E.重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3.5.关于申农一韦弗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BCDE)A.这本来是一个纯技术性的、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的通信过程模式B.模式中的信源相当于传者,信宿相当于受者C.注意到了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D.没有从根本上克服线性模式的局限性E.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3.6.在申农一韦弗模式中,媒介被细分成(ACD)A.发射器B.信源C.信道。D.接收器E.信宿
3.7.传播模式的类型有(ABC)A.文字模式B.图像模式C.数学模式D.应用模式E.理论模式
3.8.传播过程基本模式可以分为(CDE)A.文字模式B.图像模式C.线性模式D.控制论模式E.社会系统模式
3.9.布雷多克把5W模式变成7w模式添加的环节是(BD)A.信源B.情境C.信宿D.动机E.噪音
3.10.德福勒模式表现出的控制论模式的特点是(ABC)A.传播要取得理想效果,关键看传者对“反馈”的重视程度B.大众媒介对传播过程的介入C.传播的双向性、循环性均被表现出来D.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E.为传播学搭建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理论构架
3.11.下列曾对社会系统模式做过贡献的有(CD)A.奥斯古德B.施拉姆C.赖利夫妇D.马莱茨克E.德福勒
3.12.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AC)A.加入并突出了“反馈”的机能B.引申出“传播单位”的思想C.变“单向直线式”为“双向循环式”D.加入并突出了“噪音”E.注意到了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3.13.过程研究的表现形式是模式,主要三大类是(ABC)A.线性模式B.控制论模式C.社会系统模式D.信息系统模式E.电子模式类基本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因此,此题正确答案为ABC,而DE为干扰项。
3.14.伯洛的传播过程理论的主要论点是(BCE)A.传播是一个静态的过程B.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C.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D.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封闭E.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
4.1.传播学研究的课题有(AB)A.受众利用传媒的差异分析B.大众传播的社会角色分析C.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渊源关系分析D.新时期新闻学的发展分析E.全球经济分析
4.2.随机抽样的形式主要有(ABCDE)A.简单随机抽样B.整群随机抽样C.等距随机抽样D.分层随机抽样-E.多阶段随机抽样
4.3.非随机抽样的形式主要有(ACDE)A.判断抽样B.调查抽样C.偶遇抽样D.定额抽样E.雪球抽样
4.4.界定调查总体时需要加以定义的方面是(ABDE)A.单位B.时间C.地点D.内容E.空间范围
4.5.内容分析手段的特征是(ACE)A.客观B.主观C.系统D.定性化E.定量化
4.6.提问项目的形式一般要经过的步骤是(ABCD)A.课题分析B.概念具体化C.确定指标D.编制提问E.分析问卷
4.7.提问设计的艺术性原则要求艺术地提出问题的方法主要有(ABCDE)A.委婉法B.间接法C.消虑法D.虚拟法E.援助法
4.8.问卷发送的方式一般有(BDE)A.偶遇式发送B.访员面访C.民意测验D.邮寄问卷E.报刊问卷
4.9.答案设计的形式有(ABCDE)A.二择一式B.多项选择式C.排序式D.等级式E.矩阵式
4.10.语义内容分析可以细分为(ABC)A.指定分析B.归因分析C.断言分析D.语句分析E.词章分析
4.11.判断一个分类标准是否可靠、有效、合理,所使用的标准应具有(ACD)A.完备性B.显著性C.互斥性D.一致性E.客观实在性
4.12.常用的统计分析指标有(ACDE)A.绝对数B.相对数C.百分比D.平均数E.相关系数
4.13.内容分析的取样过程一般包括抽取特定的(ACE)A.媒介样本B.受众样本C.日期样本D.效果样本E.内容样本
4.14.内容分析的基本推理模式有(ABC)A.趋势推理,B.共变推理C.因果推理D.内容推理E.标准推理
4.15.控制实验法包括的基本要素是(BCDE)A.实验室B.实验者C.实验变量D.实验对象E.实验观测
4.16.控制实验法的种类主要有(AB)A.实验室控制B.实地实验C.个体控制D.目标控制E.全程跟踪控制
5.1.英国传播学者麦奎尔对传播的个人功能的研究所体现的方面是(BCDE)A.个人功能的“游戏说”B.信息功能C.发展个性的功能D.与社会整合的功能E.娱乐功能
5.2.关于传播的个人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种见解(ABDE)A.分为社会性和自我中心性两大类B.多属于工具性的C.具有社会协调功能D.游戏说E.可纳入使用满足理论
5.3.拉斯韦尔认为,大众传播具有的社会功能是(ABD)A.环境监测功能B.社会整合功能C.娱乐功能D.文化传递功能E.授予地位功能
5.4.大众传播的功能是纵向的、动态的,也是复杂多变的,它所具有的特点是(BCD)A.整体性B.暂时性C.适应性D.可变性E.目的性
5.5.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研究儿童的谈话过程而发现,传播的个人功能可分为(AD)A.社交性B.群体性C.个体性D.自我中心性E.排他性
5.6.怀利在1942年提出的报纸所具有的功能是(ABCDE)A.提供消息素材B.分析消息(即编辑功能)C.当有些消息不一致时,提供一个一般性的参照系D.消遣E.向世界传播百科全书式的知识
5.7.传播功能失调主要表现在(ABCD)A.环境监测的功能失调B.社会协调的功能失调C.文化传递的功能失调D.娱乐的功能失调E.舆论监督的功能失调
5.8.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提出的传播社会功能,是同结构功能主义一脉相承的,其观点主要包括(ACD)A.授予地位的功能B.文化传递的功能C.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D.麻醉精神的功能失调E.社会整合的功能
5.9.在传播的个人功能方面,与工具说观点相对立的观点是(BC)A.谈话说B.游戏说C.使用满足说D.假想说E.理想说
5.10.以下对于社会协调功能的理解正确的是(ABCD)A.也称为整合功能B.通过议程设置功能的方式C.有利于统治阶级政权稳定D.防止外来文化入侵E.可以提高个人的社会地位
5.11.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拉斯韦尔认为传播具有三个功能,它们分别是(ABD)A.环境监测B.文化传递。C.社会发展D.社会协调E.娱乐
6.1.传播者包括。(ABCDE)A.记者编辑B.报社通讯社C.电台电视台D.出版社E.电影制片厂
6.2.报刊的四种理论是指(ABCD)A.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B.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C.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D.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E.报刊的实用主义理论
6.3.以下观点属于自由主义的是(ABC)A.自我修正的观念B.自由发表意见C.观点的自由市场D.主张自律E.承担社会责任
6.4.以下对社会责任的叙述正确的是(BCD)A.是对集权主义的改良B.是对自由主义的改良C.主张自律D.只是一厢情愿的主张E.足以与自由论抗衡
6.5.报刊的四种理论所涉及的传播观念及体制,包括的大众传播的主要控制模式是(BCDE)A.个人自觉式B.君主独裁式C.自由放任式D.自我约束式E.国家统管式
6.6.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中指出的控制者与被控制者的关系是(ABDE)‘A.官方形式B.商业形式C.主仆形式D.利益关系形式E.非正式形式
6.7.大众传播的基本控制形态有(ABCE)A.政治控制B.经济控制C.受众控制D.文化控制E.自我控制
6.8.大众传播成为一种大规模的事业,其外在标志是(AC)A.大众报业的兴起B.广播的兴起C.通讯社的产生D.电视的兴起E.通信卫星的问世
6.9.以下对把关学说叙述正确的是(ABC)A.指传播者对信息的筛选与过滤B.最早由卢因提出C.宣告镜子理论的终结D.是一种深层控制E.重要的是政治把关
6.10.目前世界各国与大众传播有关的法律包括(ABCDE)A.广告管理法B.诽谤罪法C.反垄断法D.图书出版法E.许可证申请法
6.11.在大多数西方国家,操纵新闻的发布、控制消息的来源是一种十分风行的政府控制传播的手段,包括(ACE)A.记者招待会B.检查C.试探性气球D.征税E.新闻发布会
6.12.控制研究的内容包括(CDE)A.传播效果的好坏B.渠道是否畅通C.施控行为D.受控情状E.控制形态
6.13.政治控制的常见手段有(ABCDE)A.立法B.行政C.操纵新闻D.检查制度E.征税津贴
6.14.通过立法对大众传媒实施控制,其法律主要有(ABCD)A.新闻法B.广告管理法C.诽谤罪法D.保障隐私权法E.证券交易法
7.1.信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基本标志是(ABCDE)A.共享性和扩散性B.传递性C.扩充性D.浓缩性E.替代性
7.2.早期的内容分析只是研究“讯息”的(ADE)A.内容B.本质C.实质D.传递E.交流
7.3.大众传播所传播的内容是有选择的,信息自选的过程是(ABC)A.选择性接触B.选择性理解C.选择性记忆D.选择性吸收E.选择性使用
7.4.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渗透和介入表现在(ABD)A.传播模式及理论B.方法论上的启示C.形式与内容D.理论框架的设想E.哲学基础
7.5.按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可分为(CDE)A.客观信息B.主观信息C.语言D.符号E.图像
7.6.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方式是(BCD)A.符号B.物质C.能量D.信息E.文字
7.7.以哲学的认识论为标准,信息可分为(BCE)A.客观信息B.潜在信息C.先验信息D.主观信息E.实得信息
7.8.以下属于符号的有(BCD)A.颜色B.字母C.电码D.交通标志E.声音
7.9.按信息内容的性质,信息可分为(ABCDE)A.新闻信息B.教育信息C.说服性信息
D.商业信息E.娱乐信息
7.10.按照信息对受传者的不同心理效果来区分,可把传播信息分为(ADE)A.指导性或教育性信息B.主观性信息C.客观性信息D.维持性信息E.复原性或刺激性信息
7.11.任何信息都包含(BCE)A.语言层次B.语用层次C.语法层次D.语境层次E.语义层次
7.12.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其主要特点是(ABCD)A.时效性B.公开性C.主观性D.倾向性E.阶级性
7.13.以下属于人工信息的是(BCDE)A.声音B.语言C.数字D.公式E.电码
7.14.语言符号的特性是(ABC)A.有声的B.声音和语意的结合是约定俗成的C.具有一定模式D.借助感觉器官E.不表意
7.15.符号可以表示信号所无法表示的抽象概念,用以表述事物的(ABC)A.性质B.特征C.范畴D.用途E.标志
7.16.动态的图像包括(ACD)A.动画片B.照片C.电影D.电视E.漫画
7.17.非语言符号有(ABE)A.体语B.类语言C.文字D.程序E.艺术
7.18.系统科学认为,客观世界的构成因素是(ACD)A.物质B.新闻C.信息D.能量E.生物
7.19.以下属于对内容分析的一般性结论的有(BCE)A.是大量信息的全盘照搬B.是大量信息经高度筛选的抽样C.娱乐性信息分散人们注意力D.娱乐性信息集中人们注意力E.形式简单
7.20.当前的信息革命会对信息传播带来的变化有(ABCD)A.小型化B.个人化C.多样化D.分散化E.大众传播“泡沫”化并最终消失
7.21.如果消费者对某些广告的大肆宣传已感到厌烦时,广告仍然继续“狂轰滥炸”,其效果适得其反,这一现象说明了(ABDE)A.信息超量的后果B.信息低量的后果C.大众传播的麻醉性功能失调D.广告的功能失调E.信息流量的控制失调
8.1.在口语传播阶段人们使用的传播手段有(ABCE)A.烽火信号B.图画C.刻木D.书简E.声音
8.2.口头语言具有的特征是(AB)A.系统性B.抽象性C.特殊性D.一般性E.精确性
8.3.口语作为一种传播手段的缺点是(ABCD)A.不能离开发声的人而独立存在B.不利于保存信息C.传播范围狭窄D.影响到信息流传的精确性E.传播速度慢
8.4.报纸的特点是(ABCDE)A.信息容量大B.易于保存C.报道范围广D.内容详细E.受众选择性大
8.5.无线电广播的长处有(BCD)A.超越时空的力量B.传递信息极其迅速,时效性强C.受众面广,渗透性强D.用丰富的语言感染听众E.视听兼备,图声并茂
8.6.各种大众传播媒介的共性是:大众传播媒介都具有(BE)A.保存性B.大量收集信息并大规模复制的特点C.选择性D.价格低廉的特性E.向全社会公众传递信息的特点
8.7.电视的不足之处是(BCD)A.超越空间的力量弱B.画面转瞬即逝C.制作费用昂贵D.不易携带E.视听兼备,图声并茂
8.8.麦克卢汉把下列传播媒介归为“冷媒介”的是(BCE)A.印刷媒介B.电话C.电视D.无线电广播E.有声电影
8.9.下列属于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著作的是(ACD)A.《媒介即讯息》B.《空间感的失落:电子传播媒介对人的社会行为的影响》C.《谷登堡的灿烂群星:印刷文人的诞生》D.《媒介通论:人体的延伸》E.《帝国与传播》
8.10.下列媒介理论中,属于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是(BCE)A.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B.媒介是人体的延伸C.冷媒介和热媒介D.电子传媒促成许多旧情境的合并E.媒介即讯息
8.11.下列媒介理论中,属于梅罗维茨媒介理论的是(ACD)A.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B.媒介是人体的延伸C.每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D.电子传媒促成许多旧情境的合并E.情境决定论
8.12.下列媒介理论中,属于英尼斯媒介理论的是(CD)A.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B.媒介是人体的延伸C.传播媒介的偏倚性D.新媒介的出现改变了社会组织的形态,并常常转移权力中心E.情境决定论
8.13.依据英尼斯的观点,下列媒介中属于“偏倚时间的”媒介的是(ACD)A.羊皮纸B.电话C.石头D.黏土E.电视
8.14.依据英尼斯的观点,下列媒介中属于“偏倚空间的”媒介的是(BCE)A.羊皮纸B.电话C.石头D.印刷媒介E.电视
8.15.英尼斯认为“偏倚时间的”’媒介的缺陷有(BCE)A.不利于控制时间B.不利于控制空间C.不利于长久保存D.不便于运送E.仅为少数特权分子所掌握
8.16.下列有关“偏倚空间的”媒介说法正确的是(CE)A.不利于世俗制度的确立B.不利于控制空间C.光强调偏倚空间性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D.不便于运送E.无法传达口语传统的丰富性、多样性和灵活性
8.17.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缺陷有(ABE)A.忽视传播占有方式及使用情况的重要性B.把人类文明发展史等同于传播史C.使用的是静态的方法,缺乏动态分析D-忽视了人们通过媒介发生的相互作用而几乎只关注人们面对面交流中的相互作用E.走向技术决定论的极端
8.18.麦克卢汉认为,印刷媒介的作用有(ABC)A.进一步巩固和扩展了视觉的作用B.在人类同环境的关系中造成了不平衡C.分裂了人类的感觉生活,阅读和思考成为个人化的行为D.各种感受器官可以同时受到刺激,处于和谐状态E.使整个世界似乎紧缩成了地球村
8.19.为了扬长避短,杂志更多的趋向于(ABCE)A.专门化。B.专业化C.图文并茂D.传递信息迅速E.满足于不同类型读者的要求和爱好
8.20.麦克卢汉划分“冷”“热”媒介的依据是(ABDE)A.信息的明确度B.信息的清晰度C.信息流量的大小D.信息接受者的参与程度E.信息接受者想像力的发挥程度
8.21.麦克卢汉和英尼斯的媒介理论的价值在于(ABCE)A.将媒介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背景中去考察B.揭示媒介在传递的内容意义之外的意义--媒介的出现带给文化和文明的影响C.激起人们对各种媒介及其作用的关注D.正确理解社会发展的动因E.开拓内容分析以外的媒介影响研究领域
9.1.在大众传播学中,对受传者的研究包括(ABC)A.对受众率及其构成的研究B.对影响受众信息接受行为的中介因素的研究C.对受众、媒介、效果之间的关系的研究D.对社会功能的研究E.对社会信息反馈的研究
9.2.受传者是(ABCDE)A.信息传播的对象B.传播过程的要素之一C.传播活动存在的前提D:传播过程的积极参与者E.在传播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9.3.大众传播受众的主要特征有(ABCE)A.广泛性B.混杂性C.分散性D.显著性E.隐匿性
9.4.受传者对信息的选择过程是(BCD)A.选择性购买B.选择性接触C.选择性理解D.选择性记忆E.选择性欣赏
9.5.受众的动机主要有(ABDE)A.消遣娱乐B.获取知识C.获得经济利益D.满足信息需求和心理需要E.人们相互交往的需要
9.6.大众传播中的反馈具有的特点是(ABCDE)A.延迟性B.间接性C.代表性D.累积性E.量化性
9.7.受众的反馈的重要性表现在(ACDE)A.反馈是传播过程的不可缺少的要素B.反馈是传播活动存在的前提C.离开反馈,传播者无法了解受传者对信息的要求D.离开反馈,传
播过程便不完整E.离开反馈,传播者无法调节、改进信息传播
9.8.大众传播媒介能够满足人们相互交往的需要表现在(ABCE)A.大众传播媒介是联系社会的桥梁B.大众传播的内容可以成为社交中的话题C.接触特定的媒介信息内容,显示受众成员的兴趣D.大众传播媒介能成为“空中学校”E.通过媒介使用行为,彼此感到心理上的接近感、联系感
9.9.我国收集受众反馈的传统方法有(ABCDE)A.读者来信B.观众来信C.听众来电D.受众来访E.召开座谈会
9.10.受众调查中采集数据的方法主要有(ABCDE)A.面对面调查法B.电话询问法C.仪器记录法D.日记兼仪器记录法E.无线电全方位受众调查
9.11.下列属于受众的选择性因素的有(ABC)A.选择性理解B.选择性接触C.选择性记忆D.选择性回忆E.选择性反馈
9.12.传播学者解释受众选择性因素的观点有(ABCDE)A.认识连贯论B.认知不和谐论C.实用论D.使用与满足论E.可获得性论
9.13.受众调查的重要性表现在它是(ABC)A.掌握受众心理的重要途径B.充实、改进大众传播内容和提高传播效果的依据C.促进大众传播机构和受众之间联系的有效方法D.媒介获得利润的重要途径E.调查人员的“饭碗”
9.14.调查人员登门造访调查对象,进行当面问答,请调查对象当面填写调查问卷表的采集受众反馈数据的方法可称为(ADE)A.面对面调查法B.电话询问法C.仪器记录法D.当面访问法E.亲身询问法
9.15.读者调查的种类主要有(ABDE)A.读者概况调查B.受众选择报刊信息的调查C.“节目检验”研究D.读者一非读者研究E.对读报用途和读者所得到的满足的研究
9.16.对读报用途和读者所得到的满足的研究的目的是(AC)A.调查受众读报的动机B.试图找出调查中“非读者”不读报的原因C.调查受众从读报中得到的满足D.调查受众从读报中得到的经济效益E.测定哪些读者阅读报刊中哪些内容
9.17.美国常见的听众、观众调查有(BD)A.受众选择报刊信息的调查B.“节目检验”研究C.使用与满足研究D.“音乐节目受欢迎度调查”E.实地调查
9.18.下列方法中,被用于读者一非读者研究的方法是(CDE)A.辅助回忆的方法B.人口统计学分类法C.当面访问法D.邮寄问卷的方法E.打电话询问的方法
9.19.下列方法中,被用于受众选择报刊信息的调查方法是(ADE)A.辅助回忆的方法B.人口统计学分类法C.实地考察法D.邮寄问卷的方法E.打电话的方法
9.20.下列项目中,属于大众传播中的定量化形式反馈的是(ABCDE)A.广播节目视听率B.电视节目视听率C.报刊发行量D.唱片销售量E.书籍销售量
9.21.在美国,广播收听率调查应运而生的重要原因有(BC)A.政府的重视B.广播的普及C.广告商对广播的兴趣D.受众的强烈要求E.传播学者的努力
9.22.大众传播的反馈的主要特点之一是(C)A.直接性B.一次性C.延迟性D.及时性
10.1.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分为(ACE)A.认知层面上的效果B.社会层面上的效果C.行动层面上的效果D.文化层面上的效果E.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
10.2.构成每一个具体的传播过程的要素和环节包括(ABCDE)A.传播内容B.传播者和受传者C.讯息载体D.媒介渠道E.传播技巧
10.3.从时间上考虑,可以将传播效果分为(AB)A.长期效果B.短期效果C.积极效果D.消极效果E.预期效果
10.4.从与传播者意图的关联上,传播效果可分为(BD)A.短期效果B.预期效果C.积极效果D.非预期效果E.逆反效果
10.5.从效果的性质上,传播效果可分为(CDE)A.短期效果B.预期效果C.积极效果D.消极效果E.逆反效果
10.6.大众报刊的特征是(BCDE)A.读者仅限于组织成员B.完全具备现代媒介产业的经营形态C.报道新闻、传播知识、提供娱乐的信息服务机构D.拥有巨大的发行量E.读者是“社会上不定量多数的受众”
10.7.从20世纪初到现在,传播效果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都有明确变化的是(BCD)A.传播观B.效果观C.媒介观D.受众观E.宣传观
10.8.短期的预期效果包括一(AE)A.个人的反应B.社会的反应C.个人的自发反应D.集合的自发反应E.对媒体集中宣传报道活动的反应
10.9.短期的非预期效果包括(CD)A.个人的反应B.社会的反应C.个人的自发反应D.集合的自发反应E.对媒体集中宣传报道活动的反应
10.10.20世纪以来,与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变化密切关联的有(ABCD)A.时代演进B.研究视角C.研究方法D.媒介环境E.研究成果
10.11.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传播效果研究进人第二个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研究课题和领域有三个,它们是(CDE)A.“皮下注射”研究B.“有限效果”研究C.传播流程研究D.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E.“使用与满足”研究
10.12.英国学者D·麦奎尔认为,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问题的理论主要有(ABD)A.常识理论B.社会科学理论C.议程设置理论D.现场理论E.培养理论
10.13.政党报刊的特点是(AE)A.以政论为主‘B.完全具备了现代媒介产业的经营形态C.以刊载低级趣味内容招徕读者D.面向的读者是社会上不定量多数的受众E.读者局限于组织成员和部分外围群众
10.14.霍夫兰等人的研究表明,制约传播效果的“条件”有(ABCDE)A.传播者的主观愿望B.传播主体C.信息内容D.说服方法E.受众属性
10.15.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传播效果开始进入第二个时期,这一时期的重要特点是(BC)A.魔弹论效果观逐渐受到否定B.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普遍应用于传播学研究C.学者们开始对传播效果产生的过程与机制进行实证考察D.魔弹论的观点流行E.皮下注射论的观点流行
10.16.赫尔卓格认为使得人们喜爱知识竞赛节目的基本心理需求有(ACE)A.竞争心理需求B.休憩心理需求C.获得新知的需求D.夸张心理需求E.自我评价需求
10.17.构成传播流程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主要有(ACE)A.拉扎斯菲尔德的《人民的选择》B.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C.卡兹的《人际影响》D.英尼斯《传播的偏倚性》E.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
10.18.通过调查,贝雷尔森总结了人们对报纸的利用形态,其中有获得外界消息的新闻来源和(ABCDE)A.日常生活的工具B.休憩的手段C.树立社会威信的手段D.社会的手段E.读报本身的目的化
10.19.研究人员通过对“伊里调查”全部调查数据重新进行分析,提出的理论假说有(ABCDE)A.政治既有倾向假说B.选择性接触假说C.意见领袖理论D.两级传播理论E.对大众传播媒介类型的概括
10.20.拉扎斯菲尔德等人认为大众传播可能产生的效果主要有(ABD)A.强化效果B.结晶效果C.休眠效果D.改变效果E.警钟效果
10.21.进入上世纪70年代以后,传播效果研究领域又出现了一批新的理论模式或假说,其中包括(ABCDE)A.议程设置功能假说B.沉默的螺旋假说C.知识格差研究D.培养分析E.编码与释码研究
10.22.20世纪60年代后,再次复兴的“使用与满足”研究具备的新特点有(BCE)A.重视对“传播流程”的研究B.对“使用与满足”的形态进行系统的定量定性研究C.重视对
受传者使用动机产生的社会条件的考察D.社会调查和心理实验法普遍应用于传播学研究E.加强了对“使用与满足”过程的理论总结
10.23.20世纪70年代后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或假说的主题、内容各不相同,但有几个共同的特点,即(ABCDE)A.研究焦点集中于综合的社会效果B.研究焦点集中于长期的社会效果C.研究焦点集中于宏观的社会效果D.不同程度地强调传媒影响的有力性E.密切结合社会信息化的现实
10.24.休眠效果理论说明(BC)A.信源的可信性完全决定着信息的传播效果B.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是极为重要的C.从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D.从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信源的可信性E.从短期效果来说,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10.25.一面提示法的优点是(ABE)A.能够对己方的观点作集中阐述B.论旨明快C.给人一种公平感D.可以消除说服对象的心理反感E.简洁易懂
10.26.两面提示法的优点是(CDE)A.能够对己方的观点作集中阐述B.论旨明快C.给人一种公平感D.可以消除说服对象的心理反感E.给对立观点以发言机会
10.27.一面提示法的缺点(AE)A.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印象B.论旨变得比较复杂C.理解的难度增加D.如果把握不好分寸,反而容易造成为对方作宣传的结果E.使说服对象产生心理抵抗
10.28.传播对象的属性通常包括(ABCDE)A.人口统计学上的属性B.人际传播网络C.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D.人格、性格特点E.个人过去的经验和经历等
10.29.传播对象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属性包括(BCDE)A.级另0B.性别C.年龄D.职业E.文化程度
10.30.根据众多的研究成果,“明示结论”法使用的场合应该是(ABCD)A.在论题比较复杂的场合B.在说服对象的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场合C.在说服对象的理解能力比较低的场合D.在论旨比较复杂的场合E.在论题简单的场合 10.31.根据众多的研究成果,“不明示结论”法使用的场合应该是(BDE)A.在论题比较复杂的场合B.在说服对象的文化水平比较高的场合C.在说服对象的理解能力比较低的场合D.在论旨比较明确的场合E.在论题简单的场合
10.32.卡兹等人在《个人影响》中提出的测定意见领袖的指标是(ABE)A.社交性B.生活阅历C.学历D.文化程度E.社会经济地位
10.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E)A.意见领袖总是集中于特定的阶层或群体B.“自信心假说”认为自信心越强,可说服性越低C.论题简单、论旨明确时最好用明示结论D.“一面提示”对文化水平高者的说服效果较佳E.对持反对态度的人来说,“两面提示”比“一面提示”更佳
10.34.传播对象的所有属性作为人们接触特定媒介或信息之际的“既有倾向”或背景,规定着他们对媒介或信息的(ABCD)A.兴趣B.感情C.态度D.看法E.传播效果
10.35.从自信心角度对个性倾向与一般可说服性的关系进行考察的是贾尼斯,1945年,他采用临床实验的方法,测试自信心强弱的三项指标为(ACE)A.社会不安全感B.竞争心理倾向C.委曲求全性向D.自我保护意识E.感情抑郁程度
11.1.根据“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传播媒介是重要的(BE)A.理论源B.信息源C.经济源D.关系源E.影响源
11.2.最早提出“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传播学家是(AD)A.M·E·麦库姆斯B.D·麦奎尔C.麦克卢汉D.D·L·肖E.S·温达尔
11.3.“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特点是(ABC)A.着眼于认知层面B.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宏观的、综合的社会效
果C.暗示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D.这个假说中的“舆论”与历来的舆论概念不同E.认为传播媒介是拟态环境的营造者
11.4.李普曼认为“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客观再现的理由是(BCD)A.现代新闻机构规模庞大B.没有一种对事实负固定责任的组织C.新闻“检查”机制的存在D.宣传活动的不同目的使新闻和事实原貌发生偏差E.传播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差异
11.5.从一系列研究实例来看,学者们考察“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的主要角度是(ABE)A.认知模式B.显著性模式C.理解模式D.记忆模式E.优先顺序模式。
11.6.韦伯对议题的分类包括(ABD)A.个人议题B.谈话议题C.敏感议题D.公共议题E.平衡议题
11.7.不同媒体的议程设置有不同的特点。下列说法与研究结论相符的是(ABCDE)A.电视的热点化效果较为突出B.报纸的新闻报道形成议程的基本框架C.电视总是挑出最主要的议题突出报道D.电视的主要影响是提供谈话议题E.报纸可以对个人议题产生较深刻的影响
11.8.“把关”和新闻要素研究认为,影响和制约报道内容取舍选择的因素主要有(ACD)A.时空因素B.历史因素C.媒介的办报宗旨和报道方针、传播人员的新闻价值观和倾向D.社会文化规范E.媒介所在的城市
11.9.在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信息源是(AD)A.政府机构B.各社会团体C.新闻媒介D.垄断企业E.个人
11.10.在资本主义社会,政府机构、垄断企业进行信息操纵的手段通常有(AE)A.定期举办新闻发布会。B.制造新闻C.收买新闻记者D.进行暴力恐吓E.以“私下放风”的方式进行舆论引导
11.11.构成“沉默的螺旋”假说的命题有(ACD)A.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B.“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客观再现C.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D.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E.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触量越大,受媒介影响越大
11.12.诺依曼认为,在现代社会,人们判断周围意见分布状况的主要信息源有(AD)A.所处的群体B.学校的教师c.自己的配偶D.大众传播E.把关人
11.13.下列关于“培养”理论正确的说法是(ABCDE)A.媒介提供给人们的只是“象征性现实”B.它的基本观点是强调社会成员的“共识”C.被称为“美国土生土长的批判学派”D.认为一般受众不可能对媒介内容中的虚构成分作出判断E.拟态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11.14.“培养分析”认为电视的独特优势是(ABCDE)A.电视拥有最多的受众,受众的接触时间最长B.不需要接触印刷媒介所必需的识字能力C.电视把视听觉手段结合在一起,拥有强烈的目击感、现场感和冲击力D.现代人从幼年起就与电视生活在一起,很难把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加以区分E.电视能广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部分中去
11.15.文化指标研究包括(ADE)A.制度分析B.功能分析C.结构分析D.培养分析E.讯息系统分析
11.16.霍尔认为受众的“释码”包括的类型有(ABC)A.同向解读B.对抗式解读C.妥协式解读D.选择式解读E.命令式解读
11.17.下列关于“上限效果”的说法正确的是(CDE)A.能够消除“知识沟”的存在B.“上限”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存在的C.“上限”在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过程中是存在的D.在人的一生追求知识的总过程中,“上限”是不存在的E.“上限效果”假说认为通过大众传播的“知识平均化”可以实现社会平等的观点是很幼稚的
11.18.“知识沟”理论的研究领域包括(ABC)A.罗杰斯倡始的“始新与普及”研究B.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开发研究C.国际传播秩序中的南北问题研究D.霍尔的编码与释码研究E.霍夫兰的批判学派研究
11.19.培养理论又称为(ABC)A.培养分析B.教化分析C.涵化分析D.内容分析E.文本分析
11.20.与传统媒介相比,“新媒介”的特点是(ABCD)A.双向性B.信息内容和传播对象的特定化C.媒体功能的融合D.国界的消失E.实现信息平等
11.21.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播效果研究关注的新课题包括(ABCDE)A.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的相互关系B.社会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变化C.“信息沟”、“知识沟”与社会平等D.信息泛滥的社会结果E.信息社会中的社会病理
11.22.艾玛蒂等人为上限效果假说提出的论据有(ABC)A.信息源的性质决定的上限B.受众本身具有的上限C.现有知识已达到的上限D.传播者本身具有的上限E.社会的发展具有的上限
11.23.蒂奇诺认为,造成“知识沟”扩大的原因有(ABCDE)A.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B.传播技能上的差异C.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D.社交范围的差异E.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
11.24.我国的传播效果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其特点有(ABCDE)A.现状把握型调查多B.经验总结型调查多C.学术探讨型调查少D.理论研究型调查少E.对理论模式的总结不足
11.25.我国现阶段的传播效果调查可以分为(ABD)A.媒介接触调查B.评价性调查C.实地调查D.专题调查E.虚拟调查
11.26.格伯纳认为,大众传播是(ACD)A.现代社会的“故事讲解员”B.意见领袖C.维护现存制度的“文化武器”D.缓和社会各异质部分的矛盾与冲突的“熔炉”E.社会现实的制造者
12.1.关于传统学派的说法正确的是(ABDE)A.托庇于社会科学B.属于人文科学C.是“科学家”D.围绕传播的规律E.注重如何传播
12.2.从德国前往美国从事过传播研究的是(ABDE)A.卢因B.拉扎斯菲尔德C.霍克海默D.阿道尔诺E.马尔库塞
12.3.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有(ABCDE)A.霍克海默B.马尔库塞C.阿道尔诺D.哈贝马斯E.弗洛姆
12.4.关于批判学派的“传播与意识形态研究”,英国批判学者加纳姆归纳的观点是(ABCDE)A.媒介有巨大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影响力B.这种影响力主要通过议程设置功能发挥出来C.经过过滤的“议题”,一般采取支持现存制度的立场D.媒介标榜的“中立”给人一种可信赖感E.资产阶级媒介的传播者的立场与价值观同人民是基本对立的
12.5.我国曾流露出批判学派的思想倾向的人物有(AB)A.于磊焰B.彭程C.王志兴D.林珊E.徐崇温
12.6.批判性传播研究中的三个探讨方向是(ABC)A.意识形态B.政治经济C.大众文化D.道德法律E.宗教影响
12.7.对实证研究、实证方法啧有烦言的有(ACDE)A.传播学批判学派B.传播学传统学派C.西方马克思主义D.哲学上的非理性思潮E.艺术上的浪漫主义
12.8.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进行首次合作时双方的代表人物是(AE)A.拉扎斯菲尔德B.卢因C.霍克海默D.勋伯格E.阿道尔诺
12.9.目前批判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BCDE)A.马泰拉特B.哈贝马斯C.詹姆斯·哈洛伦D.努登施特伦E.哈默林克
13.1.电脑联网业的特征包括(ABCDE)A.电脑网络具有连接网上的任何用户,使之共享网上信息资源的基本性能B.互动性和反馈效果强C.功能多样性D.信息传受双方的角色可
以互换E.网上传播是非实时的非同步传播
13.2.数字化技术的特点有(ABDE)A.无任何失真B.能以光速传输C.即模拟技术D.可无时限地保存E.计算机可以处理其信号
13.3.数字化技术带来的虚拟现实能够彻底改变传统的(ABCDE)A.教育方式B.训练方式C.研究方式D.设计方式E.实验方式
13.4.在我国,已建立网站的广电媒介有中央电视台和(ABCDE)A.中国教育电视台B.北京电视台C.西湖明珠电视台D.岭南视听信息网E.香港电台
13.5.信息产业包括(ABCDE)A.电子商务B.软件开发C.有线电视经营D.通讯产业E.信息咨询业
13.6.数字化技术的功能有(ABCDE)A.存储和传输tB.数据压缩C.解压D.解码E.编码
13.7.信息高新科技对传播理论的影响是(ABC)A.电子传媒与印刷传媒的界限的模糊化B.职业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在信息把关方面的角色界限的模糊化C.点对面传播与点对点传播之间的界限的模糊化D.新闻与广告的界限的模糊化E.信息的真实与虚假的界限模糊化
13.8.在英国,加入互联网的报纸有(ABCDE)A.《每日电讯报》B.《金融时报》C.《新科学报》D.《卫报》E.《泰晤士报》
13.9.下列对数字化时代受众的认识正确的是(ABCDE)A.受众的选择权更大B.传受双方的互动性增强C.媒介是人体的延伸D.信息选择方面以“拉”为主E.传受双方的角色界限日益模糊
13.10.下列对数字化经济时代的说法正确的是(BCE)A.信息传播完全自由B.对传播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C.对个人的信息接收和利用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D.信息爆炸和信息泛滥造成传播的麻醉功能失调E.信息成为数字化经济时代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