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带着养母上大学》有感

时间:2019-05-11 23:12: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带着养母上大学》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带着养母上大学》有感》。

第一篇:读《带着养母上大学》有感

读《带着养母上大学》有感

南泉中心小学五(2)班

徐圆

我们是幸福的,我们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不愁吃,不愁穿,简直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少爷“、“小姐”。可是,同在一片蓝天下,是祖国的花朵,孟佩杰却从小就开始为生计操劳,承担起侍奉瘫痪养母的责任。

孟佩杰5岁时父母双亡,她在养母家生活。可是3年后,养母瘫痪,养父离家出走,孟佩杰就承担起了服侍养母的责任。她每天在学习之余买菜做饭,上大学时,孟佩杰带着养母一起上大学,孟佩杰一直悉心照料养母,不离不弃。后来孟佩杰获选“2011感动中国人物”。她对媒体说:“ '百善孝为先 ',我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每个女孩都会这样做。”

孟佩杰说的对,“百善孝为先”。就是说我们首先要孝敬长辈。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亲人是要互相照顾的,而不是去计较和埋怨父母没有给我们更多的爱和更好的生活。善待父母,就是善待我们自己。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我们在生活中要多感恩父母,理解父母,做父母的贴心小棉袄,从小就要懂得体谅父母的艰难,理解父母的想法和难处。当然,我们并不需要处处都顺从父母,有事和父母多沟通,多商量,而不是用过激的行为去伤害父母。爱,就是接受,认可。父母对我们是无条件地接受,无论你是笨,是聪明,是美,是丑。同样,我们也应该无条件地接受我们的父母。无论父母是贫穷或者富有,是美丽或者丑陋,是健康或者疾病,我们都应该孝顺和尊敬他们。

孝顺父母是我们应该无条件去做的事,就像孟佩杰不离不弃照顾养母一样。同学们请记住:真正的爱是没法计量的!

父母也会生病,会遇到挫折,需要我们来照顾他们。也许我们还小,但我们仍然要力所能及地去照顾他们。

从孟佩杰的事迹中,让我懂得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指导老师:刘永豹

第二篇:读《上大学究竟要读什么》有感

读《读大学 究竟读什么》有感

作者:刘圆伊会展经济与管理1班

读完这本书后让我感触很深。还记得当初高考完后,哟之很纠结要选什么专业,问亲戚问朋友什么的,看看读什么专业比较好找工作,比较有前景,在网站上搜索历年的热门专业,只为“十年寒窗苦读”不想在填报志愿误入冷门专业,可是殊不知“专业无冷热,学校无高低”。的确,所谓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每一门专业设置出来都有其社会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都是迎合社会的需要的。当然有些人会认为有些专业“含金量”较低些,在物质横流的社会里,“含金量”较高的专业迎合了众人的口味,但这也无可非议的,试想想谁不想以后的可以在工作中挣大钱,和家人过个安稳的生活呢?但是,那些所谓被人称为“冷门”专业的,其实这门专业只是在现实社会中所需要着方面的人才较少罢了,并不是没有前景,也不是不含金,又试想想要是所有的人都报了像“金融”这种热门专业,那些毕业生还“吃香”吗?

在大学,我们究竟又要怎么读呢?“不可一业不专,不可只专一业”,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读好我们本专业的知识,也要修好基础学科。但是我觉得大学里能学到的只是很多毕业后也用不上,就感觉完全纸上谈兵,可是我们为什么还要学呢?其实,我想,在大学里学的最重要的学习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吧。

大学里,有很多可以锻炼的机会,比如参加社团活动,参加一些比赛什么的。但是,我们在大学里真正可以锻炼到自己,自己的技能能力的提高只是很小的,最重要的是,在大学里学会怎样做人。我还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上的学前教育课,当时老师给我们看了一段关于俞敏洪的视频。这段视频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当年的俞敏洪的学习成绩算是很一般的,可以后来的他又如何成为了新东方的创始人呢?他很有才华吗?他的英语很强吗?他管理能力很强吗?......都不是,是他大学里积累了人脉。他靠他待人真诚。在他创业的初期,邀请了他的一个正在国外的舍友回来帮他一同创业,在国外发展都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机会,他舍友为何为了俞敏洪而放弃自己发展的大号机会呢?他的舍友回来帮他的只为一个理由,就是俞敏洪为他打了四年的水!

可见,做事比做人更加重要,积累的人脉就是一种很好的投资。我们正处于步入社会的阶段,在大学读书,不仅要读好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也要学会做好。因为在以后的工作中,如果我们的人脉圈越大,那么帮助我们事业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成功不是看这个人的智商有多高,更要看一个人的情商有多高。如果一个人虽然可以拥有惊人的记忆,超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却对人冷漠无情、不守实信,只会受排斥,这样的人士不会在事业上风生水起的,只会半路夭折罢了。

上大学我们究竟要读什么?也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见解吧!

第三篇:带着父母上大学的女孩

带着父母上大学:王冬雪

2013-3-20 10:20 来自: 沈阳新闻

昨天(19号),团市委授予辽宁中医药大学王冬雪同学沈阳市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以表彰她孝敬父母、自强不息的先进事迹。请听记者刘喆、谢秋语的报道:

来自阜新的王东雪是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中西医临床专业2011级的学生,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她的养父母接连被病魔击倒了,本该享受校园阳光生活的她过早地背上了家庭的重担。本月初,她毅然地把父母接到沈阳,一边忙着照顾他们一边开始了新学期的生活。王东雪的同学曾庆芳告诉记者,同学们已经组建了志愿者服务队轮流帮助王东雪照顾老人:

(我们都是学生,其实帮助也没太大的帮助,就是精神上给她鼓励,如果她有什么需要我们都会尽力帮助她,我从她身上学到的最大的就是坚强、善良、有孝心。)

王东雪告诉记者,她要兼顾学业和照顾父母,有时会感到很累。虽然在学校附近租下较便宜的房子,但经济的拮据让她恨不得一分钱掰成八瓣花,她想通过勤工俭学来增加收入。她说,来自多方面的帮助让她没有步履维艰,对此,她心存感激:

(不能一句谢谢就能表达我心理的感激,因为各界好心人士都在关注我,各种形势,有精神上的,有物质上的,特别感动,昨天我还跟我爸说我觉得我特别幸福。)

王东雪的事迹得到了各级团组织的关注,昨天,团市委为王东雪同学颁发荣誉证书时也送去了慰问金,并号召全市团员青年学习王冬雪同学孝敬父母、自强不息的精神。团市委、辽宁中医药大学团委决定为王冬雪同学申报“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的评选。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团委书记陈强告诉记者,在今后的日子里,学校将从更多方面给予帮助:

(回到学校之后学校有个党员爱心基金,这给了他一万的经济上的资助,从学院的角度,她到沈阳之后成立了家庭病房,组织了一支医疗队,定期给她母亲体检,从班级角度,同学成立了一个志愿者服务队,解决一些她生活上的问题,因为她还需要给父母做饭。)

编后话: 孝敬父母 勇于担当

王东雪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孝敬父母”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当之无愧的优秀学生代表。记者在采访中感触最深的是她的孝顺、善良和面对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

亲人双双病倒,打击可谓巨大,彻底改变了王东雪原有的生活轨迹,她稚嫩的双肩过早地压上了沉沉的重担。王东雪是不幸的,但她因此在痛苦的磨砺中为全社会展现出的可贵孝道和顽强意志是高尚的,令人敬佩的。在她身上集中展示了当代青年善待他人、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

采访中,当讲述生活的困境时,王东雪并没有流泪。然而,当提起好心人对她的帮助时,王东雪的眼中却满含热泪。这是人性美的真情流露和表达。王冬雪是坚强的,可爱的,她并不孤单,因为她身后是那么多的同学、老师以及整个社会的关注。我们的社会需要王冬雪的精神,更需要的是把她这种精神接续下去,铺展开来。

第四篇:带着全家上大学的故事

磨难重重:贫苦孩子顺利跨进象牙塔

1983年农历12月一个寒冷的冬夜,杨怀保出生在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定军山镇寨子坡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当杨怀保年仅9岁的时候,为了挣些钱贴补家用,父亲杨世林只得整天在外面疲于奔命,到处打短工。但即便这样一家人的生活仍是捉襟见肘。

正当杨世林拼命在外面打工时,妻子陈祖琴又突患重病,而这一次,必须要到省城西安正规大医院动手术才行。为了治好妻子的病,杨世林只得变卖了所有家产,还东拉西借才筹够了手术的钱,值得欣慰的是,手术很成功,但带来的结果是原本贫穷的家又欠下了一笔巨债,而且,手术过后,命是保住了,但陈祖琴却永远丧失了劳动能力。

但苦难并没有就此止步,在杨怀保读高一那年,在建筑工地上打工的父亲,不幸被钢筋砸伤膝盖。由于没钱到正规医院做手术,杨世林落下了后遗症,也丧失了干重活的能力。

面对家里接二连三的不幸,杨怀保经常难过得彻夜落泪,但他并没有因此向生活低头,而是更加坚定了他战胜苦难的决心。为最大限度节省开支,正在长身体的他只好每天早上买6个馒头带回寝室,早上吃一个,喝一碗稀饭,中午在学校食堂喝一碗免费供应的汤,吃三个馒头,晚饭再吃两个馒头,喝碗稀饭。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进入了紧张的高三。尽管平时成绩不错,因为背负着太多的心理压力,杨怀保对自己的高考预计并不乐观。

高考完的第三天晚上,杨世林把杨怀保叫到跟前,心怀愧疚地说:“儿啊,要是你考上大学就好了,可我和你妈都是药罐子,我担心就是考上了也没钱念啊!”说完,父亲忍不住老泪纵横。

看着日渐衰老的父亲如此伤心,杨怀保的心在滴血,他紧紧握住父亲那双像树皮一样苍老的手,动情地说:“爸,您说到那儿去了。放心吧,你和妈安心养病吧,学费的事,我自己想办法。”安顿好父母后,第二天天还没亮,杨怀保就离开家乡,只身坐车来到西安,在一个建筑工地上,他干起了挑砖,拌灰浆的苦力活……

2003年9月16日,怀着对人生的憧憬与梦想,揣着自己打工和父母东挪西凑的1200元,杨怀保跨进了湘潭大学的大门。

大胆决定:带着全家上学去

一进入大学,觉得一切都很新鲜的杨怀保像其他大学生一样,每天的时间都被学习和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所占据,可没过多久,只要回到寝室一躺在床上,他的脑海中就会不断出现父母被疾病无情折磨的镜头,如此三番五次,经常弄得他彻夜失眠,为此,他不得不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起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等我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能挣钱了,可父母都将近60岁了,那么,二老辛苦一辈子,供养我和弟弟,却极有可能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安享晚年,那可是我这个做长子的最大不孝啊!可到底该怎样才能让父母过得好些呢,左思右想却找不到答案,杨怀保陷入了无尽的苦闷中。

2004年春节寒假,杨怀保回到陕西老家过年,可这个中国人最喜欢最隆重的节日,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快乐。因为从他到家的那天起,看着无比憔悴的父母和消瘦的弟弟,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几乎笼罩在一片消沉悲凉的气氛中。那天晚上,躺在床上,听着窗外噼啪作响的鞭炮声,一个近乎疯狂大胆的念头在杨怀保的脑海里突然闪现:把家人都接到自己读书的湘潭,带着家人上大学去!

第二天吃饭时,当杨怀保把这个想法告诉全家时,立刻遭到了强烈反对。因为杨世林和陈祖琴知道,这一去,影响孩子的学习不说,因为没有任何收入,可能连吃饭都困难啊!晚上,心疼儿子的陈祖琴将杨怀保叫到床前,语重心长地说:“儿啊,我知道你是担心我们在家里受苦,可到了湘潭,我和你爸都没法干活,又无亲无戚,反而会拖累你啊!我看,我们还是呆在家里,你好好念书吧,啊?”

“妈,您放心,我会照顾好你们的。大不了,我去多找几份兼职做。你们在家里,我又远在湘潭,我更不放心啊!”杨怀保知道,父母之所以反对,是因为他们不想影响自己的学业,可作为儿子,哪有不管父母死活之理!所以,他下定决心,不管再苦再难,一定要把家人接到自己身边。

一过完年,杨怀保就提前赶回了学校。回到湘潭后,来不及休整,杨怀保就马不停蹄到处找最便宜的房子,然后给先过来的父亲联系份工作。可一想到给父亲找工作,杨怀保的心不免感到悲凉。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既没文化,又无手艺,最关键的是因为伤病缠身,干不了苦力活。只有那种比较轻松的工作才适合他,可是,现在职场竞争那么激烈,连很多大学生都是毕业即失业,一时去哪里找这样的工作啊?果然,尽管多方打探,东奔西走找了近一个月,杨怀保却一无所获。

毕竟自己是没任何社会关系和背景的学生,杨怀保想到了放弃。可想到一旦放弃,那么父母和弟弟就只得永远生活在贫穷的山沟里了,不行,一定得坚持下去!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杨怀保又踏上给父亲找工作的路。终于,在一位好心阿姨的大力帮助下,杨怀保为父亲找到了一份在垃圾站整理废品的工作,活倒是不累,但每月工资仅有350元。2004年4月底,杨世林来到了湘潭。当年8月,杨怀保又将母亲和弟弟接到了湘潭,在他的辅导下,弟弟杨哲还通过了湘潭大学子弟学校的入学考试。

然而,正当杨怀保为一家人能在异乡团聚感到由衷高兴时,可苦难并没有到头:弟弟读书每年要1500元学杂费,父母每年要两三千块钱医药费,还有房租、水电等必需的日常生活开支。更要命的是,因为听不懂当地方言,在工作中经常出错,没多久,杨世林就被垃圾站老板给辞退了。

被辞退回家后,杨世林感到很内疚,认为自己的到来不仅没有帮儿子减轻负担,反而增加了他的思想包袱。一天,他对杨怀保说:“怀保啊,我当初就说不来,现在工作没了,你为了我们到处去兼职,实在太辛苦,我看,我和你妈还是回老家吧。”

“爸,您别胡思乱想,我会尽快给你找工作的。”父亲的话,让杨怀保又一次感到沉痛的打击,但从不服输的性格,让他觉得肯定不能就此放弃。为给父亲重新找工作,他几乎跑遍了整个湘潭市。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天后,杨怀保终于在一个养猪场给父亲找到了一份工作。考虑到上次就是因为父亲听不懂方言才丢了工作,杨怀保只得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跑到父亲上班的地方,给父亲当起了专职“翻译”。两个月后,父亲基本上能够听懂当地的方言了,工作也变得顺手起来。

转眼间,一学期结束了。杨怀保告诉父亲,他想利用暑假出去赚点钱。接着,在同学的帮助下,他来到了长沙并一口气找了三份工作,一份在吉百利(国际)集团公司长沙办事处,一份给一个初中生辅导英语,同时又在长沙工业职工大学做辅助招生工作。

长沙是中国的“火炉”之一。那个暑假,长沙的天气酷热,为了能把三份工作都做好,杨怀保每天早上五点多就要起床,然后蹬着自行车前往公司参加早会,早会结束,每个人带着自己的货开始奔赴各个片区。杨怀保负责的岳麓区,需要骑车约一个小时才能到达。因为正是放假期间,岳麓区的主要消费人群已经都人去楼空,在本是销售淡季的情况下,这更增加了销售难度。为了能增加业务量,只有比别人跑得更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此,杨怀保基本上是骑着单车,一家家商店、超市得去推销。从公司下班后,杨怀保草草吃过晚饭,又赶往家教的地方,家教做完回到住的地方后,马上开始准备大学的招生资料……

尽孝学习两不误,瘦弱大学生大义之举感天动地

杨怀保学的是金融专业,这个专业课程不算太多,但专业性很强,要想学好,也是极不容易。虽然,学业非常繁重,但为了能尽量改善家人的生活状况,杨怀保的课余时间几乎全部被到处找兼职所占据。自从把家人接到身边后,他几乎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挣钱的机会。一次偶然,杨怀保从学校勤工俭学中心得知,湘潭一家槟榔公司给学生提供了勤工俭学的岗位,要招聘一批学生去推销槟榔。听到这个消息,杨怀保很是高兴,立即跑去面试,幸运的是,他通过面试,还从公司领回了20袋槟榔。虽然,一元钱一袋的槟榔卖出一袋只有微薄的两毛钱提成,可杨怀保很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中午,室友都在睡午觉,但杨怀保却揣着20袋槟榔一个寝室一个寝室地销售。

第五篇:上大学国文课有感

上大学国文课有感

众所周知,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悠远绵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以它的丰富内涵为世界为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贡献。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但是,在中国文化在得到世界的推崇的同时,中国国内却充斥着各种西方文化因素,甚至是一些低俗的所谓的流行元素,这一切冲击着中国固有的文化精髓,致使国学在国人的心中每况日下,特别是在我们年轻的这一代中更为突出。

对此我深有感触,也最感悲哀的就是国家对英语的重视远远超过对汉语的重视,以至于作为母语教育的大学语文却被集体无意识地束之高阁,俨然成为一个被放逐在大学门庭之外的落魄潦倒的“流浪汉”。美国哈佛大学前任校长查尔斯·艾略特说过:“我认为有教养的青年男女惟一应该具有的必备素养,就是精确而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这句话放到中国大学的语境之下,实在让人备感伤神。但是2007年5月教育部要求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这一规定的出台让我感到了一丝丝的安慰。我们学校也开设了大学国文课,相比英文来说,我还是喜欢国文课的。在我看来大学生应该是精通母语的一群人,自己的母语都学不好谈何爱国、谈何报效祖国。但是现在很大一部分学生“丧失”了基本的母语技能,有些同学连基本的汉语拼音都不怎么会了,汉语拼音频频出错,汉字也时常“张冠李戴”,或自己发明“新字”。“我听说在复旦大学举行的一次汉语言文字大赛中,冠军竟然被一名外国留学生夺走,真是颜面扫地。”看来不止我们在发疯般地学习英语,外国人也有疯狂学习汉语的。相比全国1000余所高校都把英语作为必修必选课,“大学语文”的光景只能用“惨淡”来形容。语文教育被排斥在大学的门槛之前,不仅有辱其作为一门学科的尊严,更使得母语教育就此丧失了生长、提升的可能性。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教授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现在小学语文课的课时是外语的一倍多,初中语文的课时和外语一样多,高中外语课时要超过语文,到大学后,学生基本只学外语不学国语。

我们的图书馆,破烂的是小说,完整的是诗集,是四大名著,是心灵散文。”有很多人认为现在的大学浮躁异常,“有多少人沉醉于读书为乐,有多少人又在游戏人生,有多少人的借书证毫无记录,又有多少女孩把时间浪费在爱情小说上,”尤其是理科生,“我们孤单的接受着各种陌生的机械、接受着自然的宇宙的理论和亘古不变的定理,泡在实验室里对着显示器求一个无边的数据。游离在世间,却隔绝了一份对尘世间敏感的心。诗意,触景生情,对绝大多数人无外乎对牛弹琴。”我在理工科学校的同学时常在我面前感慨:突然觉得不学语文是一种悲哀,以前的文采不用、不练慢慢的就丢了,有时候甚至悲哀到一份申请也不会写了,尽管写出来了可是连自己也不知道写的什么。错别字、病句、没条理,各种个样的问题都有。曾看到一名大学语文教师这样说:“跟外语相比,我们大学语文甘拜下风。有人说语文是“维系中华文化之链”,但进行语文教学的教师竟抛出如此无奈之语,我国千百年来优秀文化的沿袭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我们的国文课文言文的学习,文言文是我国文化的精髓。学习中国文化,学习和了解文言文是必不可少的。以前的我不喜欢文言文,甚至讨厌它的枯燥。但是通过这学期以来的学习,我忽然觉得我开始喜欢她了。子衿抒写了一个女子怎样的痴恋相思,蒹葭描绘了主人公怎样的执着以及怅惘,而上善若水又是刻画了得道者的不争淡然。爱情、品德、追求在古人洋洋洒洒的文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喜欢婉约派的婉转含蓄,也喜欢豪放派的豁达不羁。大学生作为国家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我们应该具有基本的素质,学好国文,对国家的文化应该要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不能丢掉了我们最本质最基础的东西。

下载读《带着养母上大学》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带着养母上大学》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带着责任心工作》有感(最终版)

    平阴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优秀的教师怎样炼成 ——读《带着责任心去工作》有感平阴县职业中专护理部 张岩 今年暑假我县教体局组织开展了意义深远的读书活动,学校为每位教师......

    读带着微笑去工作有感[最终版]

    恰当微笑,赢得成功 ——读《带着微笑去工作》有感 简阳市人民医院普外科田 彬 我刚从西南医院进修回院,看到了医院的发展比去年又更上了一层高楼:医院的新住院大楼已经雄伟屹立......

    读《带着正能量去工作》有感

    读《带着正能量去工作》有感 读《带着正能量去工作》有感 市场部 吴晓娟 动笔之前特意去百度了一下关于'正能量'的定义,万能度娘给的官方解释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

    读《带着感恩的心工作》有感

    带着感恩的心工作 金秋八月,骄阳似火,各条战线,忙碌不绝。百忙之余,也要给自己腾出点时间,拿上自己喜欢的读本,静静的坐在会议室,阅读片刻。虽然只是片刻的阅读,但我都要求能够吸收......

    读《在路上》有感:带着梦想上路

    带着梦想上路——读《在路上》有感闲看人生风云"……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乖孩子的路,疯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荡子的路,任何的路。到底在什么地方,给什么人,怎么走呢?"杰克。凯鲁亚克在......

    带着酒量上大学是怎样一种入学教育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开学季,大学新生报到都带着行李,可在武汉商贸职业学院有这样一名新生,她说她是“带着酒量上大学”。该生名叫张滢,在姑姑家长大。在她高考后,姑姑建议她练一练酒......

    坚强成就梦想——读《纤弱女生“跑”上大学》有感

    坚强成就梦想——读《纤弱女生“跑”上大学》有感 张琴旭是一个出生在偏远山村的女孩,父母先后离家出走,与奶奶相依为命。她每天光着脚丫,走两个小时的山路去上学,怀揣着奶奶为......

    带着坚强、执着和勇敢去生活——读《飘》有感

    带着坚强、执着和勇敢去生活 ——读《飘》有感 沾化县实验中学八年级八班赵明睿 《飘》是一部有关战争的小说,但作者玛格丽特没有把它着眼放到战争上。全书除了让人称赞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