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农工作发言
全州“三农”工作 座谈会材料
抢抓机遇 破解难题 全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中共积石山县委副书记 田正学
2011年12月13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州委、州政府召开全州“三农”工作座谈会,充分说明了州上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我们提供了一次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难得机会。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县“三农”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重点作简要汇报。
一、总结成绩、分析形势,找准发展“三农”的突破口 今年以来,我们立足特殊的县情民情实际,以“保民生、促发展”为工作主题,将全县工作重心和财力向农村倾斜、向山区倾斜、向民生倾斜,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旱作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切实加强良种推广,着力发展旱作农业,形成了由点到面、连片种植、整流域推广的良好格局。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12.96万亩,亩均增产175.6公斤,膜侧油菜2.1万亩,亩均增产52公斤。注重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多方筹措资金830万元,当年投入覆膜机、膜侧油菜种植机、小麦割晒机等实用型农机1300多台。落实农机补贴126万元,有效调动了群众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特色林果业初具规模。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大力发展花椒、核桃等特色林果业,累计栽植花椒28万亩,年产量达到125万公斤,产值突破2500万元,主产区人均收入74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2.6%;累计栽植核桃3.5万亩,年产量达到20万公斤,主产区人均收入170元。畜牧业发展稳步推进。坚持千家万户养殖与规模养殖相结合、繁殖与育肥相结合、散养与集中养殖相结合,紧紧抓住我县被列入全省民族地区养羊大县的有利机遇,大力扶持发展草食畜牧业。通过畜牧产业信用担保中心和妇女创业小额信贷,有效破解了畜牧产业发展中的融资难问题,发放贷款659户3539万元,新建存栏200只以上的规模养羊场14个,改建标准化示范场5个,新增养殖大户105户,新建养殖示范点11个,扶持养羊户1408户,发放良种羊6155只。水利事业实现新突破。以安全人饮和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认真实施南部安全饮水改造工程、中小河流治理、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等-23
产业培育、农技队伍建设、综合扶贫开发等重点工作,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着力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生产条件。基础设施条件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就积石山县而言,农村迫切要求建设的基础设施有四项,即:“一水二路三房四信息”。水利方面,认真实施好积石山引水工程、改工程于12月6日开工奠基,涉及17个乡镇、151个村,24万多人,可解决县城水源短缺和17个乡镇的安全饮水问题,增加有效灌溉面积4.85万亩,总投资3.87亿元。目前国家水利部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即将审批。南部安全饮水改造工程、中小河流治理、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等一批水利项目,使农村安全饮水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以上。不断改善和增加灌溉面积,满足农业生产需要,改变靠天吃饭的状况。在道路建设上,坚持建养并重,认真实施通乡油路、通达通畅等项目,完成农村公路升级改造,提高通行能力,完善交通网络,2012年争取投资7.2亿元,全长76公里的临大二级公路建成通车;关家川乡何家至芦家庄、刘安至三二家等16条通畅项目,总投资5394万元,全长94.6公里,争取建成通车;尕胡林至刘坊、尕马家至银川等3条通乡油路项目,总投资6469万元,全长60公里,争取明年建成。
明年争取立项大河家至银川沿黄快速通道,全长40公里;计划投资1亿元,新建和改建道路150公里;实施好“安居致富”工程,明年县上计划实施危旧房改造1300户,户均补助2万元—3万元(建设局危旧房改造,发改局异地搬迁资金、扶贫办侨爱新村资金、残联残疾人危旧房改造补助资金等)。城镇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项目,基本解决全县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困难。建立健全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以打造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为目标,借助政府网站、农业网站、农村信息和文化站等信息平台,及时向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传递权威生产技术、市场价格以及各类供求信息。
(二)突出产业富民,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以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为目标,把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着力培育种植、畜牧、林果、劳务等特色优势产业。我们积石山县县域发展特色产业的分布,基本为东部和北部沿黄海拔在1800米左右的川塬区,涉及大河家、安集、银川、刘集等乡(镇),重点发展以核桃、花椒为主的经济林果业和育苗产业;中部海拔在1900米—2200米左右的干旱半干旱山区,涉及胡林家、关家川、吹镇、石塬、癿藏、柳沟等乡(镇),重点发展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为主的旱作农业;西部和南部海拔在2200-67
机制,扩大农民受益面;深入实施农村电影放映、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民书屋工程,不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农村新型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十二五”末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加快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努力提高集中供养率,保障“五保”对象权益。
(四)突出整合资金,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坚持以基础设施、产业基地、脱贫能力三大建设为重点,扎实做好整村推进、培训转移和产业化扶贫工作,促进贫困人口持续稳定脱贫。加快整村推进步伐,继续按照“大扶贫”的思路,整合资金,整村推进,综合开发,在尚未实施整村推进的24个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从农村道路、安全人饮、危旧房改造等方面全方位进行综合性扶贫开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提高困难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争取实施别藏河、居集河、吹麻滩河、银川河、刘集河等5个整流域连片综合开发项目,扩大项目覆盖面,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三、对“三农”工作的建议
做好我县的“三农”工作,不仅需要县乡两级和农口各部门的不懈努力,更需要各级领导的帮助和支持。建议州上:一是帮助解决专业技术人员紧缺和素质低的问题,在加大技术人员培训力度的同时,引进或招聘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农口各部门;二是帮助协调省上有关部门加大
项目支持力度,在下达“三农”方面的项目和资金时对少数民族自治县予以适当倾斜和照顾。
“三农”工作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新形势、新任务赋予我们更大的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决心以这次座谈会为契机,学习借鉴兄弟县市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创新理念,破解难题,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以上汇报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第二篇:三农工作发言0
全州“三农”工作 座谈会材料
抢抓机遇 破解难题 全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中共积石山县委副书记 田正学
2011年12月13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州委、州政府召开全州“三农”工作座谈会,充分说明了州上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我们提供了一次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难得机会。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县“三农”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重点作简要汇报。
一、总结成绩、分析形势,找准发展“三农”的突破口 今年以来,我们立足特殊的县情民情实际,以“保民生、促发展”为工作主题,将全县工作重心和财力向农村倾斜、向山区倾斜、向民生倾斜,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旱作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切实加强良种推广,着力发展旱作农业,形成了由点到面、连片种植、整流域推广的良好格局。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12.96万亩,亩均增产175.6公斤,膜侧油菜2.1万亩,亩均增产52公斤。注重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多方筹措资金830万元,当年投入覆膜机、膜侧油菜种植机、小麦割晒机等实用型农机1300多台。落实农机补贴126万元,有效调动了群众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特色林果业初具规模。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大力发展花椒、核桃等特色林果业,累计栽植花椒28万亩,年产量达到125万公斤,产值突破2500万元,主产区人均收入74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2.6%;累计栽植核桃3.5万亩,年产量达到20万公斤,主产区人均收入170元。畜牧业发展稳步推进。坚持千家万户养殖与规模养殖相结合、繁殖与育肥相结合、散养与集中养殖相结合,紧紧抓住我县被列入全省民族地区养羊大县的有利机遇,大力扶持发展草食畜牧业。通过畜牧产业信用担保中心和妇女创业小额信贷,有效破解了畜牧产业发展中的融资难问题,发放贷款659户3539万元,新建14个养殖场,改建标准化示范场5个,新增养殖大户105户,新建养殖示范点11个,扶持养羊户1408户,发放良种羊6155只。水利事业实现新突破。以安全人饮和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认真实施南部安全饮水改造工程、中小河流治理、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等一批水利项目,完成了三坪-23 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着力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生产条件。基础设施条件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就积石山县而言,农村迫切要求建设的基础设施有四项,即:“一水二路三房四信息”。水利方面,认真实施好积石山引水工程、南部安全饮水改造工程、中小河流治理、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等一批水利项目,使农村安全饮水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以上。不断改善和增加灌溉面积,满足农业生产需要,改变靠天吃饭的状况。在道路建设上,坚持建养并重,认真实施通乡油路、通达通畅等项目,完成农村公路升级改造,提高通行能力,完善交通网络,2012年计划投资1亿元,新建和改建道路150公里。实施好“安居致富”工程、城镇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项目,基本解决全县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困难。建立健全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以打造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为目标,借助政府网站、农业网站、农村信息和文化站等信息平台,及时向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传递权威生产技术、市场价格以及各类供求信息。
(二)突出产业富民,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以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为目标,把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着力培育种植、畜牧、林果、劳务等特色优势产业。一是发展特色农业。抓好小麦良种扩繁、脱毒马铃薯原种繁育等基础工作,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扩大旱作农业和膜侧油菜技术推广面积,计划每年推广15万亩旱作农业和3万亩膜侧油菜。在充分发挥现有机械作用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增加机械数量,提高农业机械使用率。二是发展特色林果业。继续扩大蛋皮核桃、花椒栽植面积,“十二五”末,力争使花椒达到30万亩,核桃达到5万亩。通过招商引资、挖掘民间资本、协调银行贷款等多元化筹资模式,扶持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在银川和大河家分别建设花椒、核桃专业市场和深加工企业,提高特色林果业产业化水平。三是发展草食畜牧业。按照“以千家万户养殖为基础、以规模养殖为重点、以扩量增收为目标”的发展思路,积极发展草食畜牧业。进一步发挥畜牧产业信用担保中心的作用,积极扶持有基础、有潜力的农户和养殖大户,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千家万户搞养殖,力争明年建成标准化养殖场10个,发展养殖大户100户。四是发展劳务产业。坚持培训输转并重,每年向福建、广东等发达地区的大型企业有组织输转2000名以上农村青年,向省内外知名职业院校输送500名大中专毕业生和“两后生”回炉培训学技术,实现稳定就业,真正把劳务产业培育成群众增收的-67
第三篇:三农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三农工作心得体会
面对2009年经济发展的特殊形势,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意义尤为重大,任务尤为艰巨,工作尤为繁重。我们一定要紧紧依靠党的坚强领导,依靠各级干部的真抓实干,依靠亿万农民的辛勤劳动,依靠社会各方的合力支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努力推动“三农”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全局发展作出新贡献。
一要着力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水平。管方向、管大事,紧紧抓住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着力解决“三农”工作中的突出矛盾。抓贯彻、抓落实,切实把强农举措不折不扣贯彻到基层,把惠农政策不缩不减落实到农户。建机制、建规章,强化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要着力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建立农村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三要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水平。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加强培训,逐步建立激励保障机制。
四要着力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加强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抓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农村应急管理能力,推进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通过认真搞好全国农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密切联系“三农”工作实际,把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重要内容,把农村改革发展成果作为重要检验标准,着力转变忽视“三农”等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农村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农村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领导农村科学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能力。
第四篇:新时代“三农”工作
※为什么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长期以来,我们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把握是完全正确的,也是富有成效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同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步伐还跟不上,“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问题比较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下决心调整工农关系、城乡关系,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为了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来把握和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乡村振兴战略包括哪些内涵要求?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三农”工作的体现。我们要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要遵循哪些规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按规律办事。“人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十亩田”,是我国许多地方农业的真实写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不断提高农业经营效率。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要注重发挥好德治的作用,推动礼仪之邦、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社会建设相辅相成。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要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贫困村和所在县乡当前的工作重点就是脱贫攻坚,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级党委和党组织必须加强领导,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汇聚起全党上下、社会各方的强大力量。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一是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二是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关系;三是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四是增强群众获得感和适应发展阶段的关系。
第五篇:三农工作总汇
三农工作总汇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就我区今年的“三农”工作情况以及明年的工作思路作简要的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年工作情况
(一)农村经济日益繁荣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传统农业逐步退出我区,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我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现代农业,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了农村经济较快速度增长。今年预计可实现农业总产值6.14亿元,同比增长3.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27元,同比增长19.5%;其中工资性收入4419元,同比增长32.2%,占可支配收入的46%,农业农村经济日趋繁荣。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一是水利建设卓有成效。
去冬今春,全区共多渠道投入水利建设资金7.3亿元,启动并完成市级重点水利建设工程项目10个,区级重点工程4个,全区千亩以上堤垸基本达到了50—100年一遇的标准,基本实现旱涝无忧。今年我区再次夺得全市“芙蓉杯”水利竞赛一等奖。二是农村公路建设成绩斐然。今年新建了到大道、路到两条交通次干道,同时硬化村级公路10多公里。目前,全区农村公路总通车里程已接近200公里,提前三年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三是生态建设稳步推进。加大了保护森林资源力度,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打造宜居城区。全年投入建设资金1100万元建设森林公园二期工程,修建公园车行游道、步行游道和观景凉亭,在公园入口广场改造和种植桂花树。在辖区内各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补植造林300亩;绿化村级公路4公里。(三)新农村建设取得突破
一是产业进一步发展。
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南山乳业、地宝龙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村在原有43家企业进驻并发展的基础上,新引进长沙永利纸品等5家企业。沿大道形成中小型工业产业带。二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今年新建了到、路到两条交通次干道,同时硬化村级公路10多公里。加大了污水处理力度,投资1000万元在大道南侧修建污水处理站;加强了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农电改造基本完成。三是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以“三改三整一分离”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全面展开,完成改水改厕280户,新建垃圾围子36个,建成农民公园1个,一个环境美、产业强、风尚好、农民富的现代化新村庄初具雏形。(四)基础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三防”工作取得全面胜利。
水利防汛实现了不溃垸垮堤,不死一人的工作目标。今年月,我区遭受了特大干旱的侵袭,导致4.2万亩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部分农民出现饮水困难。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区委政府以人为本,及时定点送水,发放防暑药品,科学调度用水,确保人畜饮水安全,抗旱工作取得了全面胜利;加强了森林防火工作组织建设和设施建设,今年全区未发生一起大的森林火灾事故。健全专业防疫队伍和快速反应体系,狠抓源头治理,有效控制了各类疫情。二是农村各项事业统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一费制”全免落实,进一步健全了农村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和农村低保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农村干部实行班子成员绩效考核机制和积分管理制,激发了农村工作活力二、明年工作思路
明年我区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思路是。以党的大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经济实力更强,生态环境更优,人民生活更富”的奋斗目标,以推进城市化为契机,统筹城乡发展,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一重点,完善两大改革,培育三大产业,健全四大体系,强化五大措施,实现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突出一个重点。抓住农村城市化这一契机,统筹城乡发展,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对接。
2、完善两大改革。一是完善农口系统内部改革,包括全区水管体制改革、兽医体制改革以及农村合作经济体制改革等。二是农村拆迁安置政策的改革;由于农村城市化的加快,许多农民在逐步转化为市民,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失地农民要逐步依法纳入社会保障。
3、培育三大产业。一是培育休闲产业,要根据全区的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把现有的休闲产业进行资源整合包装对外宣传,做大做强做出品味;二是培育农产品加工业,继续支持和扶持南山乳业、金霞粮油等大型农产品加工业的建设和发展,鼓励各种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落户我区;三是培育民族湘绣业。
4、健全四大体系。一是健全现代农业防灾减灾体系;防汛抗旱、动物防疫、森林防火要做好防治预案,加强值班制度的落实,同时要逐步实施农业保险制度;二是健全农民素质教育培训体系;通过对农民素质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让农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使农民逐步过渡到市民;三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农村低保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使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农民的生活有基本保障;四是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严格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严禁使用违禁农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达标。
5、强化五大措施。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积极争取上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注,领导的重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强化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财政资金要适当倾斜于农村,认真落实好中央、省市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和补贴到位;三是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加大农村水电路通信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实现与城市基本对接步伐。特别是要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和管理,加强病险水库的治理,实现全区防洪圈的合拢;四是强化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建设;继续加强生态圈的建设,巩固现有生态圈建设成果;加强对森林资源和公益林的保护,严厉打击滥伐滥盗行为。五是强化为农服务意识;要切实转变机关干部工作作风,强化为农服务意识,树立勤政廉政的为民形象;要做到领导在一线服务,干部在一线工作,政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形象在一线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