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尔瑞)2013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总结与展望(5篇)

时间:2019-05-11 23:51: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克尔瑞)2013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总结与展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克尔瑞)2013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总结与展望》。

第一篇:(克尔瑞)2013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总结与展望

2013年上半年飞逝而过,房地产市场延续去年的回暖走势,行业呈现出“一冷四热”的局面:在“国五条”调控政策遇冷的同时,行业投资环境全面回暖、城市住宅市场成交量持续回升、重点城市项目价格普涨、土地市场量价齐升。大好形势下,房地产企业上半年取得了骄人业绩,万科、恒大、绿地、中海等龙头企业业绩均出现了大幅增长。

在房地产行业在稳步回升的同时,外部环境却正在酝酿着极大的变数:首先,国际经济环境不容乐观,国内宏观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强;其次,新一届政府的执政理念正在发生转变,在其对房地产行业明确表态之前,体系外因素对行业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变数。面临种种不确定变数,下半年市场将如何演绎,也是我们所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宏观经济环境依然不佳,国内房地产业喜忧参半

今年以来,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跌宕起伏,变数颇多。国际上,虽然美国经济出现反弹征兆,但欧洲、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的好消息并不如预期中的那么多;国内方面,去年下半年开始的经济企稳却已出现反复迹象,尤其下半年,地方债陆续到期和新一届政府推行经济结构调整将有可能令中国经济出现一波集中回落。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美国QE3的可能退出以及国内货币政策可能到来的紧缩,无疑将挤压整个行业中长期的资金面,但从短期来看,国内经济数据虽有下滑却也能保证至少年内行业政策面的相对稳定。

1、国际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外部环境仍不容乐观

今年以来,随着美国经济回升形势初显,外界普遍认为本轮危机最坏的时刻应该已经过去,但仔细分析,我们认为好消息不多,外部环境依然不容乐观,这可以从美国、欧盟和日本的经济复苏状况中看出端倪。

今年以来美国经济复苏的迹象相对明显,但是对中国的正面作用其实并不大。其一,美国经济复苏并非是因为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美国制造”其实更为经济实惠。在我国人力成本快速上升的背景下,大量的传统制造业回流到美国本土无疑将对我们的经济发展形成阻力;

其二,6月19日美联储在结束两天的议息会后宣布并且明确了量化宽松放慢和全部退出的时间表、路线图,对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而言,QE3的淡出意味着国际资本的集中退出,这对于包括房地产行业在内的诸多资金密集型产业来说,显然都是坏消息。

欧盟经济恢复仍较为缓慢,加上近期的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日本奉行的零利率“极端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没有带动日本的实体经济复苏。

欧美日等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对于改善我国整体出口环境不利,同时考虑到欧盟与我国贸易摩擦加剧、美国实施以出口推动就业和经济复苏的政策,未来我国出口增长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国际外部环境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2、二季度国内经济颓势已现,下半年国内两大变数或引发新一轮危机

虽然上半年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延续2012年底的反弹趋势表现尚好,但二季度以来已经出现明显回落征兆:首先,去年三四季度经济的复苏主要由政府投资带动,但这种方式不可持续,后续效应差,今年二季度以来一系列先行指标已经明白地显示经济的上行乏力,在外界普遍关注的“克强指标”中,5月份全国工业用电量3223亿千瓦时,同比增速为4.67%,比上月7.66%的增速大幅下滑,1~5月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完成32178万吨,同比明显减少,而全国铁路日均装车数也较上年减少5309辆,我们判断,二季度GDP数据恐怕将出现明显的下滑。

在我们看来,2013年下半年国内宏观经济走势有相当大的变数,如果说2012年上半年经济下滑的主要诱因是国际大环境不景气拖累我国进出口的话,那么2013年之后除了进出口部门起色不大之外,国内更将出现负面因素。首先,2008年底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上届政府启动了4万亿投资计划,从今年下半年开始,这波天量信贷就将集中迎来还款期。近两年以来,由于房地产市场持续被调控,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大规模减少,一部分二三线城市一年卖地收入甚至不到过去的三成,在收入大幅缩减的情况下,支出却依然在增加,基础建设还在大规模推进,保障房建设、完善社会福利、发展新兴产业、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甚至维护社会稳定,都需要地方政府支出,在财政收支情况本来就紧张的背景下,地方债务的集中到期可能引爆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

其次,从种种迹象表明,新一届政府正致力于加速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客观上讲,多年以来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推进始终缓慢,一方面以进出口和政府投资为主要拉动的增长方式始终未能有转变,导致一直以来我国经济抗外部风险能力偏弱,另一方面国内产业升级缓慢,在唯GDP论的逻辑下,部分传统制造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而新兴产业却始终得不到充分的发展。事实上,在上一届任期内经济结构转型就已经非常迫切,只是2008年开始的国际经济危机打乱了相关部署,而温家宝总理在其执政的最后两年,出于政治因素方面的考虑又有意识地放缓了转型。时至今日,经济结构转型无疑已经成为摆在新一届政府面前的最大课题之一,从李克强总理上台半年以来的动作来看,无论是在国务院会议上否定继续用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还是近期面对银行“钱荒“时的按兵不动,都体现出其不同于前任的管理风格,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一届政府执政满半年之后,经济结构转型将逐渐加快,而这样的转型从长期来看无疑是巨大的利好,但在短期之内恐怕将给经济带来阵痛,可以预期到的是,2013年下半年国内经济数据出现明显滑坡将是大概率事件。

二、2013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呈现“一冷四热”

2013年上半年,行业呈现出“一冷四热”的局面,“一冷”为:今年初的“国五条”调控政策在出台后全面遇冷,在地方层面上被普遍消极对待,而成为调控主基调的房价控制目标对市场的影响仅局限于短期;而“四热”则为:行业投资环境全面回暖、城市住宅市场成交量持续回升、重点城市房价普涨、土地市场量价齐升。

1、“国五条”调控全面遇冷,房价控制目标成为主基调

纵观本次“国五条”新政,与2012年延续一整年的喊话调控有了根本性转变。但是,地方政府消极的响应态度,使得本轮调控面临失效的尴尬。(1)为了调控而调控,“国五条”陷入少人响应的尴尬

2012年以来整个房地产市场量价齐涨、地王重现、企业销售业绩持续攀高,过热征兆的出现使得政府对房地产行业压一波确实是有必要的,但“国五条”所选择手段却出现巨大偏差。地方政府对待本次“国五条”的态度又一次让我们看到房地产市场一直以来都不缺政策,所欠缺的一直是政策的执行。

“地方问责”这唯一强调政策执行的条款几乎无人关注,对于新政,本次地方层面的跟进态度也明显偏消极。其一,“限购加强”响应者寥寥无几。全城限购仅沈阳一地落实;关于“已限购城市进一步从严”,仅在北京细则中有所体现;而“未限购的三四线城市酌情加入限购行列”,在地方层面上也没有得到任何响应。其二,二套房贷未立即落实。仅北京等极个别城市将二套房贷首付提升至7成,而在全国范围内仍未达成共识,甚至在一线城市中也未有更多效仿者。其三,存量房交易个税调整对市场的影响力被严重高估。个税20%征收也唯有北京一地落实,其他一线城市大多处于宣而不行的状态中,而在三四线城市层面上,由于住房信息体系建设的相对滞后,对于该条新政原本就不具备基本的执行基础。(2)房价控制目标成为今年调控主基调,对市场影响局限于短期

本次“国五条”,唯一得到地方政府普遍执行的是房价控制目标,这几乎已经成为今年调控的主基调,从目前来看各地的落实情况来看,对房价的控制普遍以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为比较对象。

在我们看来,首先,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来压制商品房均价数据不存在任何难度,当前各地房管部门普遍的做法是:高档项目限制预售证的批复、中档房限制价格的涨幅、低档房加紧审批入市,通过这样的操作,我们相信到今年年底,各地的房价控制目标一定都能“圆满完成”;其次,另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是,如果我们将典型城市最近几年统计局所公布的商品房销售均价涨幅数据与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涨幅做比较,不难发现房价其实一直都在控制之中,例如一线城市近三年平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大约在10-12%之间,而相应地2012年房价上涨最多的南京和成都涨幅也仅是9%,二线城市也同样如此,在我们监测的城市样本中,仅有厦门和昆明两地2012年商品房均价涨幅超过20%,明显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总结来看,如果以统计局商品房均价数据为基准,则房价控制目标的达成毫无压力,但这样通过行政手段来“制造”数据走势,对于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发展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反而在短期内使得部分房源难以上市而人为造成供应紧张。

2、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明显回升,房屋新开工全面回暖

从房地产开发投资来看,2013年1-5月中投资额达26798亿元,同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60%,同比增速正走出2011、2012连续两年的下跌趋势,在经济企稳回升、房地产调控政策失效的背景下,行业信心逐步回升,房地产行业开发投资力度明显加大。根据2013年1-5月份的数据显示,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依然高达20.42%,因此201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的大幅回升,对国民经济三架马车中的投资的影响较为乐观。

房屋新开工方面,2013年1到5月,全国商品房新开工面积7361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从2013年前5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幅已经完全走出去年的下跌区域,房屋新开工面积的增加,稍许缓和了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矛盾。但是从历年市场来看,2012年商品房新开工全年累计同比增速跌至负值,虽然今年有所回升,但仍旧与2012年以前的水平相去甚远,持续处于历年来较低水平。

3、一、二线城市住宅市场交易量持续回升,各档次项目百花齐放(1)全国:去年一季度低位效应下全国销售面积同比增速已超过30% 根据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13年1-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3.91亿平方米,同比去年同期增长35.60%,事实上,出现同比增幅如此之大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2012年全国市场的回暖始于二季度,2012年1-5月商品房销售面积仍处于低位;另一方面,今年一季度市场的末班车效应使得交易量不断刷新成交记录,多数城市月度成交量达到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从全国层面来看,市场交易量的上涨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今年1-2月),市场延续了去年年底的回暖态势,政策环境较为宽松,被压制的市场需求开始逐步释放,全国市场成交量也普遍高于往年同期水平。第二阶段(今年3月),从3月1日“国五条”拉开序幕一直到3月31日各地地方细则在最后期限被迫出台的一个月时间里,赶末班车效应促使各城市交易量陡然上涨,大部分城市甚至达到了近三年月度成交的最高水平。第三阶段(今年4月至今),交易量较3月的天量有所下滑,但承接着今年第一阶段的市场回暖趋势,成交量仍旧处于近几年的较高水平。

(2)城市:二线城市较一线城市表现更为突出,三、四线城市继续分化

对于一线城市而言,限购、限贷、个税20%等“国五条”政策已经执行了多年,在经历了政策全面收紧的2011年之后,需求开始逐渐释放,2012年在行业政策逐渐好转的背景下,全年市场交易量全面回升,而2013年1-6月维持了这一上涨趋势,成交同比增幅达29%。纵观“国五条”以及今年下半年有可能会出现的新一轮调控,其政策的核心将仍然停留在限购、限贷、财税等渠道,而在“国五条”在地方层面被弱化之后,所谓的下半年的新一轮调控恐怕也不外乎是在“国五条”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执行而已,这对于原本已经执行着相关政策的一线城市而言,其实压力并不大。

二线城市和一线城市所面临的情况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多数二线城市也都在一定程度上执行着限购、限贷、财税等相关限购政策,所以在“国五条”在地方层面被弱化以后,二线城市市场也迅速回升,2013年1-6月其同比增幅甚至达到了56%。

但是,二线城市也有与一线城市不同之处,二线城市刚性需求所占的比例较一线城市更大,更多的首置首改需求使其受政策的影响程度不及投资性需求较多的一线城市,其抗政策风险性更强。例如在2011年的政策重压时期,一线城市成交面积同比全面下跌,而典型二线城市成交面积合计同比却略有上涨,2013年“国五条”的出台更是对一线城市市场的压制作用要大于二线城市,二线城市同比上涨的幅度比一线城市高了27个百分点。

2013年典型三、四线城市1-5月成交量同比平均上涨59%,成交走势与一、二线步调基本一致,3月份赶末班车效应同样出现在大多数三、四线城市,月度成交量达近年新高。末班车效应过后,市场逐渐回归理性,4、5月成交量虽然较3月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历史高位。

值得注意的是,三、四线城市正逐步分化为两类:一类是,房地产市场恰好处于快速发展期的三四线城市,这类城市今年继续保持了稳步发展的步调,从2013年1-5月城市市场成交量来看,晋江、清远、洛阳、泉州、宜昌等城市同比去年同期市场规模增长都在150%以上,晋江同比增长了221%之多。另一类是个别投资过热的城市,这类城市由于前几年开发过剩,今年风险快速积蓄。株洲、惠州、常州等城市1-5月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仅增长了10%-20%。

(3)项目:刚需、改善、投资各类型项目销售百花齐放

从历史经验来看,我们认为正常的市场回暖周期应当经历三个阶段:其一,市场筑底之后刚需首先回暖;其二,市场筑底回稳、行情向好之时改善型需求逐渐释放;其三,市场处于上行趋势之中时,部分持观望态度的投资型需求逐渐入市,市场全面回暖。而2012年全年的市场恰好经历了整个过程,直到去年年底投资型需求逐渐入市之后,年度成交量创历史最高。

从6月全国典型热销项目来看,刚需类产品延续了一直以来火热的销售态势,荣盛花语城开盘销售300多套面积段在40到73平方米的产品、如东碧桂园开盘当天3小时销售700套。而产品面积较大的改善型产品也颇为抢手,保利生态城开盘1小时内100套房源即被抢购一空。更值得关注的是,投资型产品的热销打开了各档次项目百花齐放的局面,大连御龙海湾6月10日当天销售额突破3亿元,金茂雪山语更是开盘半小时内全部推售产品即告售罄。

4、房价指数创新高,重点城市新开盘项目价格呈现普涨

进入2012年下半年之后,随着市场环境的持续好转,重点城市房价明显企稳回升,至2012年底中国城市住房价格288指数已与本轮回调前的峰值持平,2013年上半年,指数已连续12个月上涨,且已明显越过前期高点。

在我们看来,2013年上半年房价上涨的原因有以下三点:首先,从企业层面来看,市场良好的销售情况保证了企业拥有充足的周转资金,企业没有降价跑量的动力。然后,从供应方面来看,市场持续性的回暖使得企业库存逐渐减少,供应的暂时性短缺使得市场偏向卖方市场,企业没有降价的必要。最后,从需求方面来看,市场的持续回暖增强了消费者信心,持观望态度的至今逐渐入市,需求的旺盛也成为了高房价的推手。

5、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量价齐升,地王项目层出不穷

(1)成交:

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全面升暖,三、四线城市相对平稳

今年以来,房企拿地策略发生细微转变,与之相对应,土地市场也呈冷热不均现状,一、二线城市相较三、四线城市的热度更高一些。从具体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一、二线城市土地成交量价涨幅显著,而三、四线城市表现相对平稳一些。

在市场回暖期,一线城市土地价值尤为凸显,该类城市在上半年的土地成交金额同比提升181%,楼板价提升73%,远远超出其他城市。二线城市土地成交量价增长幅度也较为显著,分别同比提升了37%及77%,这类城市地价相对稳定,供应充足,企业关注度较高。由于企业前几年在三、四线城市的投入较大,而这类城市内需不足、经济水平较低,整体利润空间不高,因而今年房企在这类城市的拿地量增幅最低。

(2)地价:地王项目层出不穷,一线城市地王门槛反复被刷新

土地市场除了量价齐升以外,高溢价地块、地王项目不断出现,尤其是4、5月份开始,以北京、广州、上海等地的年内地王纪录不断被刷新,而这些地王得主大多为中小型房企,如福州泰禾、北京世纪鸿、北大资源等等。去年年底,龙头房企掀起拿地热潮,土地热度迅速飙升,但中小型房企由于资金实力及品牌等方面略有不足,难以与典型房企抗衡,错过了拿地时机。今年以来,房地产资金环境较为宽松,部分资金状况良好的中小企业发起了对土地资源的争夺,否则可能出现无项目可卖的尴尬。

今年以来土地市场高溢价成交的地块幅数显著提升,上半年溢价率高于50%的地块幅数总计296块,比去年全年还多。其中,二线城市高溢价地块幅数超百幅,而一线城市高溢价地块占比最高,而且高溢价地块幅数同比显著提升,再度证明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较热。

三、下半年房地产行业形势五大预判

1、调控加码可能性较小,首套贷款有望维持宽松状态

近段时间,外界对下半年房地产调控加压的担心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判断的主要依据就是:上半年“国五条”的全面失效,房价上涨的势头没有得到遏制。对此,我们认为下半年调控加码的可能性极小,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宏观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强,新一届政府执政第一年经济不太会被允许出现过于快速的下滑,房地产业作为当前少有的景气行业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政府出台新政打压的可能性不大;第二,新一届政府的执政理念正在发生转变,近一个月来,商业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连续大幅上涨,一时间外界对流动性短缺的担心甚嚣尘上,然而央行却罕见的对此不予置问,从此举中我们似乎能够体会到新一届政府正在有意减少行政权力对市场的干预,推及房地产市场,下半年遭遇严重打压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此外,从中央高层近期支持首套房的表态来看,下半年针对首套房贷款的放松政策成为大概率事件。6月19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提出支持居民家庭首套自住购房,这是新一届政府领导班子上台以来第一次在国务院常务会议这样级别的场合中,对房地产市场发展做出公开表态,而上述表态传递出对于房地产政策面的讯息无疑偏向利好。尽管首套房利率已不太可能进一步放松,但是至少不会在下半年再度收紧。

2、国内外融资成本上升将促下半年地价趋于理性,成交规模较上半年或进一步攀高

上半年的土地市场的反弹近乎疯狂,企业拿地高潮迭起,其中很大的原因要归功于上半年海外宽松的融资环境,但是随着QE3政策的退出以及美国经济的回暖,将导致资金大量回流美国,因此下半年房企赴海外融资的大环境将大不如前;另外一方面,考虑到本届政府对金融机构去杠杆的强硬决心,预计下半年货币政策宽松的幅度将非常有限,如果美国、欧洲在下半年相继收紧货币政策的话,则国内将适度跟进,则年内国内流动性紧张的格局也将延续。对于房企来说,国内外资金面的收紧意味着下半年融资的成本将明显提升,由此我们预计下半年的土地市场将变得更加理性,地王项目和高溢价地块的比率将较上半年出现下降。

交易量方面,我们预计平稳走高应是大概率事件。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作为供应方的地方政府,在土地财政的驱动下,卖力地推介地块几乎出于本能,而下半年又往往是政府集中推地的时期,因而今年真正的土地供应高峰期还远未到来。另一方面,作为需求方的房地产企业,自2010年本轮调控正式展开以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企业在投资环节表现偏谨慎,当前房企土地储备规模依然处于近几年以来的低位;而企业销售业绩自去年二季度以来却处于持续增长中,从2013年上半年全国房企销售排行榜来看,榜首企业业绩依然处于快速扩张的状态,以销售额830亿元位居榜首的万科地产同比去年同期业绩上涨了36%,而位居榜眼的绿地集团成交金额也同比上涨了45%。同时,2013年上半年企业销售TOP10门槛相比去年同期上涨了63%,以目前的速度来看,今年全年破千亿的企业将继续扩容,总结来说,当前这个时间点上房地产企业其实正处于一个“有钱缺地”的状态中。因此,我们预计下半年土地市场交易量仍将延续上半年的势头,一二线城市流标率将不会比之前出现大幅度的提升。

3、全年商品房成交量有望突破12亿平米,三、四线城市将有较好表现

对于全国市场来说,考虑今年下半年行业大环境,估计2013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量将增长10%左右,有望突破12亿平方米。尽管有调控影响,今年1-5月商品房销售面积仍达3.94亿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35.6%。下半年,我们预计行业大环境将维持基本平稳的情况下,市场活跃的态势将能够持续。当然由于去年下半年成交量的高位因素影响,今年下半年市场成交增幅将明显低于上半年,预计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将增长10%左右,全年成交量将有望突破12亿平方米大关,再创历史新高。

我们认为,前两年市场多呈动荡的三、四线城市,在今年将有较好表现。由于新增供应量较为充足、房价水平也较为合理,因此今年大部分三、四线城市市场成交量将出现较高的增长。更值得关注的是,未来中小城市开放户籍的政策,将对相关城市的房地产业形成利好,进而推高未来市场交易规模。

4、一、二线城市供求矛盾决定房价上涨趋势仍难以改变 一、二线城市市场库存普遍处于低位,供求矛盾在下半年仍难以缓解,因此房价上涨的趋势仍将延续。

CRIC数据显示,5月重点城市商品住宅消化周期持续下滑,其中北京、广州、深圳和南京4个城市当前的消化周期已经降至6个月的供求红线附近;此外5个重点城市中,除了天津的消化周期依然高达20个月以上,其余4个城市当前的库存仅能够维持7-11个月。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消化周期不足6个月,市场呈现供不应求;12个月附近,市场供求基本平衡;18个月以上,市场出现供过于求。可见,当前绝大部分重点城市已经显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而从新增供应来看,2012年全国新开工面积增速全年出现负增长,截止到5月这一指标也仅仅回升到1.0%,由此我们判断:供不应求的局面将在下半年继续存在,尽管在限价令的压制下房价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增长,但是政策允许范围内的涨价项目将越来越多地出现,房价总体上涨的趋势难以出现根本改变。

5、供应短缺将推升中低档刚需市场热度,高档产品仍不宜过分乐观 对于具体项目来说,中低档产品市场供应短缺,尤其对于一、二线城市来说,每年新增的商品住宅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不断膨胀的人口规模,而新增人口住房的主要流向即是以首置为主的中低端市场。另外一方面,由于2011-2012年小户型的去库存量一直保持高位,导致企业手中的中低端产品储备一直处于不足的状态,预计2013年这一细分的市场供需矛盾将比之前两年更加激烈。而高档产品方面,客观上讲,自去年四季度至今,之前困扰企业多时的高档豪宅库存确实得到了相当程度上的去化,受益于此,相当一部分以开发中高档豪宅为主的开发商也长舒一口气,但是在我们看来,豪宅市场仍然处于政策的不确定风险之中。由于高端住宅的销售情况深受政策大环境影响,鉴于我们对于下半年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判断,未来形势仍不应过于乐观。结束语

总的来说,我们认为下半年对房地产市场来说将是喜忧参半。值得欣喜的一面是,由于宏观经济的不景气,加之新一届中央领导层逐渐表现出来“去行政化”的作风,下半年房地产进一步加码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也有令人担忧的一面,随着国内、外流动性趋向紧缩,类似上半年这样宽松的融资环境将一去不复返,特别是对于此前过度依赖海外融资和信托等方式的企业来说,如何在下半年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说,提高周转速度,向运营要利润仍然是“制胜”的不二法宝,诸如万科在工业化住宅上的探索、恒大一系列成熟的产品线,世茂的营销全方位渗透都是出于提高周转速度所做的尝试。

第二篇:2013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总结与展望(本站推荐)

2013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总结与展望

2013年上半年飞逝而过,房地产市场延续去年的回暖走势,行业呈现出“一冷四热”的局面:在“国五条”调控政策遇冷的同时,行业投资环境全面回暖、城市住宅市场成交量持续回升、重点城市房价普涨、土地市场量价齐升。大好形势下,房地产企业上半年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万科、恒大、绿地、中海等龙头企业业绩均出现了大幅的增长。

但房地产行业在稳步回升的同时,外部环境却正在酝酿着极大的变数:首先,国际经济环境不容乐观,国内宏观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强;其次,新一届政府的执政理念正在发生转变,在其对房地产行业明确表态之前,体系外因素对行业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变数。种种变数之下,下半年市场将如何演变,是我们所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宏观经济环境依然不佳,国内房地产业喜忧参半

今年以来,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跌宕起伏,变数颇多。从国际大环境来看,虽然美国经济出现了反弹征兆,但从欧洲、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的表现来看,好消息并不像预期中的那么多;国内方面,去年下半年开始的经济企稳目前已出现反复的迹象,尤其下半年,地方债陆续到期和新一届政府推行经济结构改革将有可能令中国经济出现一波集中回落。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QE3的退出以及国内货币政策有可能到来的紧缩,无疑将打压整个行业中长期的资金面,但从短期来看,国内经济数据的下滑却也保证了至少年内行业政策面的相对稳定。

1、国际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外部环境仍不容乐观

今年以来,随着美国经济回升形势初显,外界普遍认为本轮危机最坏的时刻应该已经过去,但仔细分析,我们认为好消息不多,外部环境依然不容乐观,这可以从美国、欧盟和日本的经济复苏状况中看出端倪。

今年以来美国经济复苏的迹象相对明显,但是对中国的正面作用其实并不大。

其一,美国经济复苏并非是因为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美国制造”其实更为经济实惠。在我国人力成本快速上升的背景下,大量的传统制造业回流到美国本土无疑将对我们的经济发展形成阻力;

其二,6月19日美联储在结束两天的议息会后宣布并且明确了量化宽松放慢和全部退出的时间表、路线图,对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而言,QE3的淡出意味着国际资本的集中退出,这对于包括房地产行业在内的诸多资金密集型产业来说,显然都是坏消息。

而欧盟经济恢复仍较为缓慢,加上近期的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日本奉行的零利率“极端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没有带动日本的实体经济复苏。

欧美日等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对于改善我国整体出口环境不利,同时考虑到欧盟与我国贸易摩擦加剧、美国实施以出口推动就业和经济复苏的政策,未来我国出口增长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国际外部环境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2、二季度国内经济颓势已现,下半年国内两大变数或引发新一轮危机

虽然上半年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延续2012年底的反弹趋势表现尚好,但二季度以来已经出现明显回落征兆:首先,去年三四季度经济的复苏主要由政府投资带动,但这种方式不可持续,后续效应差,今年二季度以来一系列先行指标已经明白地显示经济的上行乏力,在外界普遍关注的“克强指标”中,5月份全国工业用电量3223亿千瓦时,同比增速为4.67%,比上月7.66%的增速大幅下滑,1~5月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完成32178万吨,同比明显减少,而全国铁路日均装车数也较上年减少5309辆,我们判断,二季度GDP数据恐怕将出现明显的下滑。

在我们看来,2013年下半年国内宏观经济走势有相当大的变数,如果说2012年上半年经济下滑的主要诱因是国际大环境不景气拖累我国进出口的话,那么2013年之后除了进出口部门起色不大之外,国内更将出现负面因素。

首先,2008年底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上届政府启动了4万亿投资计划,从今年下半年开始,这波天量信贷就将集中迎来还款期。近两年以来,由于房地产市场持续被调控,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大规模减少,一部分二三线城市一年卖地收入甚至不到过去的三成,在收入大幅缩减的情况下,支出却依然在增加,基础建设还在大规模推进,保障房建设、完善社会福利、发展新兴产业、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甚至维护社会稳定,都需要地方政府支出,在财政收支情况本来就紧张的背景下,地方债务的集中到期可能引爆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

其次,从种种迹象表明,新一届政府正致力于加速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客观上讲,多年以来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推进始终缓慢,一方面以进出口和政府投资为主要拉动的增长方式始终未能有转变,导致一直以来我国经济抗外部风险能力偏弱,另一方面国内产业升级缓慢,在唯GDP论的逻辑下,部分传统制造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而新兴产业却始终得不到充分的发展。事实上,在上一届任期内经济结构转型就已经非常迫切,只是2008年开始的国际经济危机打乱了相关部署,而温家宝总理在其执政的最后两年,出于政治因素方面的考虑又有意识地放缓了转型。时至今日,经济结构转型无疑已经成为摆在新一届政府面前的最大课题之一,从李克强总理上台半年以来的动作来看,无论是在国务院会议上否定继续用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还是近期面对银行“钱荒“时的按兵不动,都体现出其不同于前任的管理风格,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一届政府执政满半年之后,经济结构转型将逐渐加快,而这样的转型从长期来看无疑是巨大的利好,但在短期之内恐怕将给经济带来阵痛,可以预期到的是,2013年下半年国内经济数据出现明显滑坡将是大概率事件。

二、2013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呈现“一冷四热”

2013年上半年,行业呈现出“一冷四热”的局面,“一冷”为:今年初的“国五条”调控政策在出台后全面遇冷,在地方层面上被普遍消极对待,而成为调控主基调的房价控制目标对市场的影响仅局限于短期;而“四热”则为:行业投资环境全面回暖、城市住宅市场成交量持续回升、重点城市房价普涨、土地市场量价齐升。

1、“国五条”调控全面遇冷,房价控制目标成为主基调 纵观本次“国五条”新政,与2012年延续一整年的喊话调控有了根本性转变。但是,地方政府消极的响应态度,使得本轮调控面临失效的尴尬。

(1)为了调控而调控,“国五条”陷入少人响应的尴尬

2012年以来整个房地产市场量价齐涨、地王重现、企业销售业绩持续攀高,过热征兆的出现使得政府对房地产行业压一波确实是有必要的,但“国五条”所选择手段却出现巨大偏差。地方政府对待本次“国五条”的态度又一次让我们看到房地产市场一直以来都不缺政策,所欠缺的一直是政策的执行。

“地方问责”这唯一强调政策执行的条款几乎无人关注,对于新政,本次地方层面的跟进态度也明显偏消极。其一,“限购加强”响应者寥寥无几。全城限购仅沈阳一地落实;关于“已限购城市进一步从严”,仅在北京细则中有所体现;而“未限购的三四线城市酌情加入限购行列”,在地方层面上也没有得到任何响应。其二,二套房贷未立即落实。仅北京等极个别城市将二套房贷首付提升至7成,而在全国范围内仍未达成共识,甚至在一线城市中也未有更多效仿者。其三,存量房交易个税调整对市场的影响力被严重高估。个税20%征收也唯有北京一地落实,其他一线城市大多处于宣而不行的状态中,而在三四线城市层面上,由于住房信息体系建设的相对滞后,对于该条新政原本就不具备基本的执行基础。

(2)房价控制目标成为今年调控主基调,对市场影响局限于短期

本次“国五条”,唯一得到地方政府普遍执行的是房价控制目标,这几乎已经成为今年调控的主基调,从目前来看各地的落实情况来看,对房价的控制普遍以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为比较对象。

在我们看来,首先,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来压制商品房均价数据不存在任何难度,当前各地房管部门普遍的做法是:高档项目限制预售证的批复、中档房限制价格的涨幅、低档房加紧审批入市,通过这样的操作,我们相信到今年年底,各地的房价控制目标一定都能“圆满完成”;其次,另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是,如果我们将典型城市最近几年统计局所公布的商品房销售均价涨幅数据与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涨幅做比较,不难发现房价其实一直都在控制之中,例如一线城市近三年平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大约在10-12%之间,而相应地2012年房价上涨最多的南京和成都涨幅也仅是9%,二线城市也同样如此,在我们监测的城市样本中,仅有厦门和昆明两地2012年商品房均价涨幅超过20%,明显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总结来看,如果以统计局商品房均价数据为基准,则房价控制目标的达成毫无压力,但这样通过行政手段来“制造”数据走势,对于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发展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反而在短期内使得部分房源难以上市而人为造成供应紧张。

2、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明显回升,房屋新开工全面回暖

从房地产开发投资来看,2013年1-5月中投资额达26798亿元,同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60%,同比增速正走出2011、2012连续两年的下跌趋势,在经济企稳回升、房地产调控政策失效的背景下,行业信心逐步回升,房地产行业开发投资力度明显加大。根据201

1-5月份的数据显示,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依然高达20.42%,因此201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的大幅回升,对国民经济三架马车中的投资的影响较为乐观。

2009年至今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及同比走势

房屋新开工方面,2013年1到5月,全国商品房新开工面积7361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从2013年前5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幅已经完全走出去年的下跌区域,房屋新开工面积的增加,稍许缓和了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矛盾。但是从历年市场来看,2012年商品房新开工全年累计同比增速跌至负值,虽然今年有所回升,但仍旧与2012年以前的水平相去甚远,持续处于历年来较低水平。

2009年至今全国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及同比走势

3、一二线城市住宅市场交易量持续回升,各档次项目百花齐放

(1)全国:去年一季度低位效应下全国销售面积同比增速已超过30%

根据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13年1-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3.91亿平方米,同比去年同期增长35.60%,事实上,出现同比增幅如此之大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2012年全国市场的回暖始于二季度,2012年1-5月商品房销售面积仍处于低位;另一方面,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2009年至今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及同比走势

从全国层面来看,市场交易量的上涨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今年1-2月),市场延续了去年年底的回暖态势,政策环境较为宽松,被压制的市场需求开始逐步释放,全国市场成交量也普遍高于往年同期水平。第二阶段(今年3月),从3月1日“国五条”拉开序幕一直到3月31日各地地方细则在最后期限被迫出台的一个月时间里,赶末班车效应促使各城市交易量陡然上涨,大部分城市甚至达到了近三年月度成交的最高水平。第三阶段(今年4月至今),交易量较3月的天量有所下滑,但承接着今年第一阶段的市场回暖趋势,成交量仍旧处于近几年的较高水平。

(2)城市:二线城市较一线城市表现更为突出,三四线城市继续分化

对于一线城市而言,限购、限贷、个税20%等“国五条”政策已经执行了多年,在经历了政策全面收紧的2011年之后,需求开始逐渐释放,2012年在行业政策逐渐好转的背景下,全年市场交易量全面回升,而2013年1-6月维持了这一上涨趋势,成交同比增幅达29%。纵观“国五条”以及今年下半年有可能会出现的新一轮调控,其政策的核心将仍然停留在限购、限贷、财税等渠道,而在“国五条”在地方层面被弱化之后,所谓的下半年的新一轮调控恐怕也不外乎是在“国五条”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执行而已,这对于原本已经执行着相关政策的一线城市而言,其实压力并不大。一线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单位:万平方米)

二线城市和一线城市所面临的情况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多数二线城市也都在一定程度上执行着限购、限贷、财税等相关限购政策,所以在“国五条”在地方层面被弱化以后,二线城市市场也迅速回升,2013年1-6月其同比增幅甚至达到了56%。

但是,二线城市也有与一线城市不同之处,二线城市刚性需求所占的比例较一线城市更大,更多的首置首改需求使其受政策的影响程度不及投资性需求较多的一线城市,其抗政策风险性更强。例如在2011年的政策重压时期,一线城市成交面积同比全面下跌,而典型二线城市成交面积合计同比却略有上涨,2013年“国五条”的出台更是对一线城市市场的压制作用要大于二线城市,二线城市同比上涨的幅度比一线城市高了27个百分点。

典型二线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单位:万平方米)2013年典型三四线城市1-5月成交量同比平均上涨59%,成交走势与一二线步调基本一致,3月份赶末班车效应同样出现在大多数三四线城市,月度成交量达近年新高。末班车效应过后,市场逐渐回归理性,4、5月成交量虽然较3月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历史高位。

值得注意的是,三四线城市正逐步分化为两类:一类是,房地产市场恰好处于快速发展期的三四线城市,这类城市今年继续保持了稳步发展的步调,从2013年1-5月城市市场成交量来看,晋江、清远、洛阳、泉州、宜昌等城市同比去年同期市场规模增长都在150%以上,晋江同比增长了221%之多。另一类是个别投资过热的城市,这类城市由于前几年开发过剩,今年风险快速积蓄。株洲、惠州、常州等城市1-5月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仅增长了10%-20%。

典型三四线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单位:万平方米)

(3)项目:刚需、改善、投资各类型项目销售百花齐放

从历史经验来看,我们认为正常的市场回暖周期应当经历三个阶段:其一,市场筑底之后刚需首先回暖;其二,市场筑底回稳、行情向好之时改善型需求逐渐释放;其三,市场处于上行趋势之中时,部分持观望态度的投资型需求逐渐入市,市场全面回暖。而2012年全年的市场恰好经历了整个过程,直到去年年底投资型需求逐渐入市之后,成交量创历史最高。从6月全国典型热销项目来看,刚需类产品延续了一直以来火热的销售态势,荣盛花语城开盘销售300多套面积段在40到73平方米的产品、如东碧桂园开盘当天3小时销售700套。而产品面积较大的改善型产品也颇为抢手,保利生态城开盘1小时内100套房源即被抢购一空。更值得关注的是,投资型产品的热销打开了各档次项目百花齐放的局面,大连御龙海湾6月10日当天销售额突破3亿元,金茂雪山语更是开盘半小时内全部推售产品即告售罄。

2013年6月全国典型热销项目

4、房价指数创新高,重点城市新开盘项目价格呈现普涨

进入2012年下半年之后,随着市场环境的持续好转,重点城市房价明显企稳回升,至2012年底中国城市住房价格288指数已与本轮回调前的峰值持平,2013年上半年,指数已连续12个月上涨,且已明显越过前期高点。

在我们看来,2013年上半年房价上涨的原因有以下三点:首先,从企业层面来看,市场良好的销售情况保证了企业拥有充足的周转资金,企业没有降价跑量的动力。然后,从供应方面来看,市场持续性的回暖使得企业库存逐渐减少,供应的暂时性短缺使得市场偏向卖方市场,企业没有降价的必要。最后,从需求方面来看,市场的持续回暖增强了消费者信心,持观望态度的至今逐渐入市,需求的旺盛也成为了高房价的推手。

中国城市住房(一手房)价格288指数

5、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量价齐升,地王项目层出不穷

(1)成交: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全面升暖,三四线城市相对平稳

今年以来,房企拿地策略发生细微转变,与之相对应,土地市场也呈冷热不均现状,一二线城市相较三四线城市的热度更高一些。从具体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一二线城市土地成交量价涨幅显著,而三四线城市表现相对平稳一些。

在市场回暖期,一线城市土地价值尤为凸显,该类城市在上半年的土地成交金额同比提升181%,楼板价提升73%,远远超出其他城市。二线城市土地成交量价增长幅度也较为显著,分别同比提升了37%及77%,这类城市地价相对稳定,供应充足,企业关注度较高。由于企业前几年在三四线城市的投入较大,而这类城市内需不足、经济水平较低,整体利润空间不高,因而今年房企在这类城市的拿地量增幅最低。

2013年上半年53个重点城市经营性用地成交情况

(2)地价:地王项目层出不穷,一线城市地王门槛反复被刷新

土地市场除了量价齐升以外,高溢价地块、地王项目不断出现,尤其是4、5月份开始,以北京、广州、上海等地的年内地王纪录不断被刷新,而这些地王得主大多为中小型房企,如福州泰禾、北京世纪鸿、北大资源等等。去年年底,龙头房企掀起拿地热潮,土地热度迅速飙升,但中小型房企由于资金实力及品牌等方面略有不足,难以与典型房企抗衡,错过了拿地时机。今年以来,房地产资金环境较为宽松,部分资金状况良好的中小企业发起了对土地资源的争夺,否则可能出现无项目可卖的尴尬。

今年以来土地市场高溢价成交的地块幅数显著提升,上半年溢价率高于50%的地块幅数总计296块,比去年全年还多。其中,二线城市高溢价地块幅数超百幅,而一线城市高溢价地块占比最高,而且高溢价地块幅数同比显著提升,再度证明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较热。

2013年上半年53个重点城市经营性用地高溢价地块幅数及占比

三、下半年房地产行业形势五大预判

1、调控加码可能性较小,首套贷款有望维持宽松状态

近段时间,外界对下半年房地产调控加压的担心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判断的主要依据就是:上半年“国五条”的全面失效,房价上涨的势头没有得到遏制。对此,我们认为下半年调控加码的可能性极小,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宏观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强,新一届政府执政第一年经济不太会被允许出现过于快速的下滑,房地产业作为当前少有的景气行业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政府出台新政打压的可能性不大;第二,新一届政府的执政理念正在发生转变,近一个月来,商业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连续大幅上涨,一时间外界对流动性短缺的担心甚嚣尘上,然而央行却罕见的对此不予置问,从此举中我们似乎能够体会到新一届政府正在有意减少行政权力对市场的干预,推及房地产市场,下半年遭遇严重打压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此外,从中央高层近期支持首套房的表态来看,下半年针对首套房贷款的放松政策成为大概率事件。6月19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提出支持居民家庭首套自住购房,这是新一届政府领导班子上台以来第一次在国务院常务会议这样级别的场合中,对房

而上述表态传递出对于房地产政策面的讯息无疑偏向利好。尽管首套房利率已不太可能进一步放松,但是至少不会在下半年再度收紧。

2、国内外融资成本上升将促下半年地价趋于理性,成交规模较上半年或进一步攀高

上半年的土地市场的反弹近乎疯狂,企业拿地高潮迭起,其中很大的原因要归功于上半年海外宽松的融资环境,但是随着QE3政策的退出以及美国经济的回暖,将导致资金大量回流美国,因此下半年房企赴海外融资的大环境将大不如前;另外一方面,考虑到本届政府对金融机构去杠杆的强硬决心,预计下半年货币政策宽松的幅度将非常有限,如果美国、欧洲在下半年相继收紧货币政策的话,则国内将适度跟进,则年内国内流动性紧张的格局也将延续。对于房企来说,国内外资金面的收紧意味着下半年融资的成本将明显提升,由此我们预计下半年的土地市场将变得更加理性,地王项目和高溢价地块的比率将较上半年出现下降。

交易量方面,我们预计平稳走高应是大概率事件。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作为供应方的地方政府,在土地财政的驱动下,卖力地推介地块几乎出于本能,而下半年又往往是政府集中推地的时期,因而今年真正的土地供应高峰期还远未到来。另一方面,作为需求方的房地产企业,自2010年本轮调控正式展开以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企业在投资环节表现偏谨慎,当前房企土地储备规模依然处于近几年以来的低位;而企业销售业绩自去年二季度以来却处于持续增长中,从2013年上半年全国房企销售排行榜来看,榜首企业业绩依然处于快速扩张的状态,以销售额830亿元位居榜首的万科地产同比去年同期业绩上涨了36%,而位居榜眼的绿地集团成交金额也同比上涨了45%。同时,2013年上半年企业销售TOP10门槛相比去年同期上涨了63%,以目前的速度来看,今年全年破千亿的企业将继续扩容,总结来说,当前这个时间点上房地产企业其实正处于一个“有钱缺地”的状态中。因此,我们预计下半年土地市场交易量仍将延续上半年的势头,一二线城市流标率将不会比之前出现大幅度的提升。

3、全年商品房成交量有望突破12亿平米,三四线城市将有较好表现

对于全国市场来说,考虑今年下半年行业大环境,估计2013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量将增长10%左右,有望突破12亿平方米。尽管有调控影响,今年1-5月商品房销售面积仍达3.94亿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35.6%。下半年,我们预计行业大环境将维持基本平稳的情况下,市场活跃的态势将能够持续。当然由于去年下半年成交量的高位因素影响,今年下半年市场成交增幅将明显低于上半年,预计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将增长10%左右,全年成交量将有望突破12亿平方米大关,再创历史新高。

我们认为,前两年市场多呈动荡的三四线城市,在今年将有较好表现。由于新增供应量较为充足、房价水平也较为合理,因此今年大部分三四线城市市场成交量将出现较高的增长。更值得关注的是,未来中小城市开放户籍的政策,将对相关城市的房地产业形成利好,进而推高未来市场交易规模。

4、一二线城市供求矛盾决定房价上涨趋势仍难以改变 一二线城市市场库存普遍处于低位,供求矛盾在下半年仍难以缓解,因此房价上涨的趋势仍将延续。

CRIC数据显示,5月重点城市商品住宅消化周期持续下滑,其中北京、广州、深圳和南京4个城市当前的消化周期已经降至6个月的供求红线附近;此外5个重点城市中,除了天津的消化周期依然高达20个月以上,其余4个城市当前的库存仅能够维持7-11个月。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消化周期不足6个月,市场呈现供不应求;12个月附近,市场供求基本平衡;18个月以上,市场出现供过于求。可见,当前绝大部分重点城市已经显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而从新增供应来看,2012年全国新开工面积增速全年出现负增长,截止到5月这一指标也仅仅回升到1.0%,由此我们判断:供不应求的局面将在下半年继续存在,尽管在限价令的压制下房价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增长,但是政策允许范围内的涨价项目将越来越多地出现,房价总体上涨的趋势难以出现根本改变。

5月重点城市商品住宅存量和消化周期表现(单位:万平、月)

5、供应短缺将推升中低档刚需市场热度,高档产品仍不宜过分乐观

对于具体项目来说,中低档产品市场供应短缺,尤其对于一二线城市来说,每年新增的商品住宅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不断膨胀的人口规模,而新增人口住房的主要流向即是以首置为主的中低端市场。另外一方面,由于2011-2012年小户型的去库存量一直保持高位,导致企业手中的中低端产品储备一直处于不足的状态,预计2013年这一细分的市场供需矛盾将比之前两年更加激烈。而高档产品方面,客观上讲,自去年四季度至今,之前困扰企业多时的高档豪宅库存确实得到了相当程度上的去化,受益于此,相当一部分以开发中高档豪宅为主的开发商也长舒一口气,但是在我们看来,豪宅市场仍然处于政策的不确定风险之中。由于高端住宅的销售情况深受政策大环境影响,鉴于我们对于下半年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判断,未来形势仍不应过于乐观。结束语

总的来说,我们认为下半年对房地产市场来说将是喜忧参半。值得欣喜的一面是,由于宏观经济的不景气,加之新一届中央领导层逐渐表现出来“去行政化”的作风,下半年房地产进一步加码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也有令人担忧的一面,随着国内外流动性的缩紧,类似上半年这样宽松的融资环境将一去不复返,特别是对于此前过度依赖海外融资和信托等方式的企业来说,如何在下半年筹集到足够的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说,提高周转速度,向运营要利润仍然是克敌制胜的不二法宝,诸如万科在工业化住宅上的探索、恒大一系列成熟的产品线,世茂的营销全方位渗透都是出于提高周转速度所做的尝试。

第三篇:2011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回顾与展望

2011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回顾与展望

世联地产2011/7/19 18:46:57 官方微博

提要:7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提出了五点加强措施(下称“新国五条”),着实打破了房地产市场的沉寂之势,可谓是对房地产市场最好的总结和展望。

7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提出了五点加强措施(下称“新国五条”),着实打破了房地产市场的沉寂之势,可谓是对房地产市场最好的总结和展望。世联地产研究认为,伴随着政策进入消化阶段,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房地产市场将由政策主导转向市场力量主导。这与我们年初的判断一致,尽管政策本身并不能导致价格涨跌,但政策能够改变供求关系,进而影响市场的成交量和成交价格。由于今年下半年及明年上半年全国范围内潜在供应量放大是大概率事件,未来市场走势正朝着政府预想的方向发展。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回顾

今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六大特点:

第一,房价快速上涨的势头得到明显遏制。今年6月70个大中城市住宅价格环比涨幅均未超过0.5%,环比下跌的城市有12个,与上月持平的城市有14个,涨幅较年初1月份回落的城市有53个。这些表明政府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成效显著,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多数城市房价依然是在环比上涨的,因而调控之路任重而道远。

第二,房地产市场依然活跃,需求依然非常旺盛。2011年上半年全国商品住宅销售、新开工增速放缓,但依然是正增长。上半年一二线城市受制于限购政策,销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放缓或下滑,相比之下,全国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2.1%,表明房地产市场依然活跃。从开发商销售业绩来看,由于今年上半年推盘策略不同,导致其全年目标完成率有较大差异。在调高今年业绩和政策趋紧的背景下,相当部分房企,如万科、恒 大、绿城、碧桂园、雅居乐、世贸、金地、保利香港等上半年的目标完成率均优于去年同期,表明市场的需求仍然是较为旺盛的。

第三,房地产市场重心明显转移到二三线城市。今年上半年一线城市销售面积在全国的占比继续下降,仅占4.6%,比去年下降0.1个百分点。除了一线城市以外的其他省会城市、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即二线城市)销售面积占全国的比例为30.2%,比去年下降0.26个百分点。地级城市(即三线城市)销售面积占全国的比例为65.2%,比去年提升0.36个百分点。从2005年开始,一线城市销售面积在全国占比平均每年递减2.2个百分点,二线城市平均每年递减0.6个百分点,而三线城市平均每年递增2.8个百分点,可见房地产市场重心发生明显转移。

第四,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稳步消化。目前对市场有较大影响的行业调控政策主要包括四个,分别是限贷政策、限购政策、限价政策和保障房政策。世联地产调查数据显示,今年2季度表示限贷和限购

政策对其有较大影响的购房者比例分别为71.6%和36%,比1季度分别略微下降0.5和0.8个百分点。受影响比例无明显变化,表明限贷和限购政策对市场的影响效力持续。鉴于目前房价尚未真正松动,限贷和限购政策也不会放松,以巩固落实为主。“新国五条”也明确提出房价上涨过快的二三线城市也要限购。2季度购房者对保障房和房价控制目标的信心度比较低。世联地产调查数据显示,仅有18.4%的购房者认为保障房能够起到平抑房价的作用,比1季度下降6.5个百分点。我们认为保障房开工不足是导致2季度购房者对保障房信心明显下降的重要原因。此外,由于各地房价控制目标均参考GDP或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实为变相涨价令,导致仅有13.4%的购房者认为该政策能够起到平抑房价的作用。因而,“新国五条”将房价控制目标和保障房放在了前两位,也意味着下半年政府将在这两项政策上加大执行力度。

第五,房地产开发企业市场集中度明显提升。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前十大房企销售金额在全国占比已达13.5%,比2010年提升3.3个百分点;全国前二十大房企销售金额占比已达18%,比2010年提升3.6个百分点。在已公布上半年销售业绩的开发商中,万科、中海、恒 大、保利、碧桂园、雅居乐、华润、金地、保利、恒盛、瑞安等房企上半年销售金额同比增长均超过50%,明显高于全国上半年销售金额22.3%的同比增速,这直接导致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市场集中度明显提升。

第六,货币政策稳步执行,开发商资金链趋紧,拿地谨慎。货币政策是决定中国经济周期的核心力量,对房地产市场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今年二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公布之后,社会各界所担心的今年CPI维持高位且GDP明显回落(即滞胀现象)的疑虑已基本消除。目前政府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直接作用是配合行业政策收紧开发商资金链,迫使其加速出货,意在促供给。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分类指数已经连续4个月低于100,表明开发商资金链不容乐观。同时,房地产集合资金信托成立规模(1129亿元人民币)、海外发债融资(561亿元人民币)均比去年同期翻番,这些都反映出开发商加速资金储备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资金趋紧,也直接导致开发商拿地热情骤减,拿地更加谨慎。今年上半年35个大中城市拿地平均溢价率下降至12.7%,流拍率提升至28.9%,已逼近2008年时的水平。

下半年房地产走势研判

世联地产研究认为,下半年决定房地产市场的核心要素有两个:一是政策不会放松,“新国五条”已经给市场传递了强烈的信号。下半年政策的着力点将是加大房价控制目标、保障房和部分房价过快城市的限购政策的落实力度,尤其是房价控制目标,将成为中央考核地方政府的利器。二是市场供求力量将起主导作用,今年下半年及明年上半年全国范围内潜在供应量放大是大概率事件,供大于求或成常态,未来市场走势正朝着政府预想的方向发展,房地产市场将由政策主导转向市场力量主导的局面。

1、未来政策走势的研判

目前房地产调控政策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未来政策将主要沿着以下路径发展:(1)政策是长期的:目前房价尚未实质性下跌,政府已经明确指出,一旦政策放松,价格有可能会出现报复性上涨。新国五条的出台再次传递了政策长期性的信号。(2)政策以巩固和加强执行为主:今年中国经济出现硬着陆可能性不大,因而未来仍以现有政策的巩固和加强执行为主。(3)房价是决定政策是否加码的关键因素:如果未来房价继续坚挺或走高,不排除政策范围继续扩大和新的行政政策出台。

2、未来量价走势的研判

今年上半年土地市场遇冷,融资规模扩大凸显出开发商对行业调整的担忧。从历史规律来看:(1)供应量达到顶峰三个月内,价格将迎来底部;(2)供销差(反映供过于求的指标)达到顶峰,价格迎来底部。无论是全国还是我们所监测的40个重点城市,下半年商品住宅供应将迅速放量,且今年上半年的多余供应将相应后延至三四季度,这些因素使供销差到2012年1季度达到顶峰,全面超过08年,价格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因而我们认为今年四季度至明年一季度由市场供求主导房价调整的概率增加,此期间是资金充裕企业拿地和并购的好

时机。开发商应根据各城市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的潜在供应量评估城市整体销售压力,还要根据自身项目的户型特征,找准应对策略,提前做好长期攻坚战的准备。

3、未来购房者心理预期

2011年2季度世联购房者信心指数为54.7,较1季度下降0.6,表明购房者对未来半年房地产走势的乐观程度较上季度有所下降,购房者认为未来半年房价下跌的可能性增加,且在这种前提下发生实际购买行为的可能性增加。具体来讲,三线城市购房者信心高于二线城市,二线城市高于一线城市;多次置业者和投资型需求对未来的信心度高于首次置业者和改善型购房者。尽管多次置业者和投资客的置业信心很高,且对未来房价看涨,但多数受制于严厉的限购政策而不具备购买资格。

从购房者对未来的信心来看,他们仍处于心理焦灼期,一方面调控已一年有余,房价并未下跌,另一方面,他们又期望未来房价下跌,这两种心态之间的矛盾加剧了未来的不确定性,一线城市的此种形势更为严峻。未来一年面对供应量放大的态势,竞争必将异常激烈,房企主动降价促销,将有助于改变购房者的此种矛盾心理,提振购房者对未来的信心。

第四篇:xx年房地产市场总结暨xx年展望

xx年房地产市场总结暨xx年展望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xx年房地产市场总结暨xx年展望

在此大环境下,作为华南楼市代表的广州楼市也展现出相应的特点,包括:市场完成了从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的转换,土地拍卖市场遇冷,一、二手楼市双双“量缩价跌”,行业面临洗牌,等等。

一、宏观调控政策风云变幻,密集出台,上半年“稳健、从紧”,下半年“积极、适度宽松”,但是金融危机大环境下楼市调整的格局已经形成,观望气氛无法打破,一、二手行业双双陷入困境。

不过,由于楼市调整的大格局已经形成,再加上金融危机之下市民“现金为王”的理财观念,频频出台的政策始终无法彻底打破预期已经改变的置业者的观望情绪,因此并不能够令广州楼市的成交从低谷中走出来。在此情况下,包括大开发商在内的大多数开发商一方面难以获得资本市场和商业银行的融资、信贷支持,另一方面新房的销售情况又不理想,腹背受敌,只好用降价这个最原始有效的方式加大楼款回笼力度,缓解资金紧张的困局。

与一手开发企业的窘境一样,广州的二手中介行业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高速扩张之后,面对突然降温的市场也不得不收缩阵线、开源节流。为了应对市场变化,一些品牌大中介纷纷开展与一手开发商的“一二手联动”代理合作,力争多渠道度过经营难关。

二、土地出让市场低迷,土地出让指标两度调低仍无法完成,“底价出让”、“流拍”成为常态,中小开发商趁机抄底拿地,取代大开发商成为土地出让市场的主角。

“地王”表情尴尬,纷纷难产。

在地价回落的同时,包括员村绢麻厂地块在内的“地王”表情尴尬。以员村绢麻厂地块为例,缴纳土地出让金的大限早已在xx月份过期,由于开发商没有履行合约,按照正常手续该地块将会被收回,但是至今无论是国土部门还是地产商都三缄其口,不得而知。在xx年产生的多个“地王”中,尽管对外宣称的理由各不一样,但是基本上都选择了“拖”字诀,动工的是极少数。开发商们对“地王”的冷处理,资金链紧张导致开发困难是一个原因,而现时不少“地王”所在的板块“面粉比面包贵”也是现实。

不过尽管如此,广州在xx年出让的地块加上之前两年开发商拿下的地块,仍然足以满足未来两三年的市场供应需求,郊区地块的大量出让还有可能在局部市场形成比较突出的供大于求。高价地与低价地同台共舞将大大考验房地产企业的开发智慧。

三、新建商品住宅交易登记面积大幅减少33.5%,成交均价从xx年第四季度的万元高位回落至9000多元/平方米;

市场供求格局转变,明显供大于求,消化率仅为68.1%。

具体到各个月份来看,前5个月市场受宏观调控的影响成交持续低迷,一直徘徊在二、三十万平方米左右,直到xx月份才首次冲破60万平方米。下半年,随着政府一系列救市政策的出台,市场成交情况有所好转,但是由于政策变化频繁市场表现颇为反复,其中xx月份一度降至35.83万平方米,但是xx月份又很快回到50万平方米以上。以产品来看,全年销售出色的是90/70产品,限价房以及以低价策略出击的郊区楼盘长期盘踞阳光家缘成交榜的前列。此外,一些抢在市场前头果断降价的市区楼盘销售情况也较乐观。

总体来看,xx年广州市区的一手楼价依然比较坚挺,老城区、珠江新城等繁华区域的商品楼盘成交均价普遍保持在万元以上,但是花都区等远郊地区的楼盘价格回调比较明显,从去年高峰期的5000-6000元/平方米左右回到3000-4000元/平方米左右,与xx年、xx年的水平相当。

四、存量住宅交易登记面积同比大幅减少28.5%,回到xx年之前的水平;

二手楼价从高位振荡下跌,但是整体水平仍然高于xx年;自住刚性需求成为楼市的主导力量。

五、展望xx年,在复杂的宏观经济大环境以及供大于求的行业环境下,广州楼价仍有小幅下调空间,“紧贴经济脉搏,低位盘整等待回暖时机”将会是09楼市的典型概括。

范文仅供参考

感谢浏览

第五篇:2017中国房地产市场总结与展望(完整篇)

2017中国房地产市场总结与展望(完整篇)

政策篇:三四线将成“去杠杆”主战场,长效机制或来得更快

2017年,调控政策不断加码,更多三四线城市加入调控行列。“限售”成为2017年房地产调控一大亮点,自3月份厦门率先落地个人限售令,限售城市现已扩容至46城,另有7城升级限售。与此同时,金融去杠杆持续推进,严格限贷同时,热点城市严查“消费贷”资金流向,严防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在购房市场压制需求、遏制投资、降低购买力之后,三四季度开始全力推进租赁市场建设发展,12城首批开展住房租赁试点,各地方土地供应层面也纷纷予以积极支持,上海、广州、杭州等热点一、二线城市挂牌并出让多宗租赁用地的同时,集体建设用地改建租赁住房等加快制度性破冰。尤其是“十九大”明确定位“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的相关具体措施恐将加快落地出台。阅读全文> 行业篇:2017行业销售冲16亿平或13万亿元,2018高位下滑

2017年,调控政策层层升级,范围已波及到更多的三四线城市,虽然政府颁布了严苛的“限价”政策,在土拍、预售证、销售备案等环节层层设卡,但商品房销售面积、金额仍双创新高,待售面积持续下滑;土地购置面积增速也由负转正,一、二线土拍火爆热潮蔓延至三四线城市,地价“水涨船高”;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新开工面积增速都有放缓的趋势,商办库存风险依旧。随着当前调控主基调不变,各类政策力度不放松,政策叠加效果将在2018年继续加深,预计行业各项指标将全线回落。阅读全文> 城市篇:一线腰斩与三四线持续火爆,“新一线”地位再强化 2017年中国楼市整体规模稳中有升,一再打破各种所谓“天花板“,但随着调控政策不断加码和市场自身深入发展,各能级城市市场分化愈演愈烈。一线城市商品住宅交易规模几乎腰斩,而三四线城市在持续高温,成交占比持续上升,而二线城市市场分化严重,重庆、青岛、西安、沈阳等二线城市强势崛起并形成量价齐升之势,而2016年的热点城市如合肥、苏州等成交量急剧萎缩。从时间发展来看,上半年诸多项目开盘依旧屡屡”日光“,但进入三四季度之后,成交逐渐陷入疲态,开盘去化率逐渐降低,市场需求后劲不足,房价快速上涨的势头也得到遏制。阅读全文> 土地篇:成交量回升溢价率下滑,租赁用地崭露锋芒 2017年土地市场高开低走,在2016年“地王年“的映衬下明显转冷,热点城市溢价率回落,“地王”销声匿迹。但在调控政策持续保持高压的背景下,房企整体拿地规模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不管是大型房企,还是中等规模房企,均加强了在土地储备上的扩张。阅读全文> 产品篇:

三、四房成主流与套型面积两极化,豪宅成交锐减近年来,房地产市场需求结构持续发生着显著改变,一方面是基本住房需求满足之后的改善需求上升,既有以小换大又有普通住宅换别墅或高档住宅,另一方面是政策限制带来的“一步到位”思路导致的首次置业产品更迭,与此同时,在一线和二线城市因房价攀升,刚需客群被迫压缩套型建筑面积以控制总价,两房、三房等套型小面积化趋势依旧延续,成交占比明显提升。2017年,市场需求产品结构最显著的两大变化是,一个是四房住宅在各能级城市市场占有率直线上升。另一个是千万元级豪宅市场成交锐减,北上深仍是豪宅聚集地,而重庆、三亚和珠海等少数城市成为豪宅需求聚集新秀。阅读全文> 客户篇:中心城市客群加速外溢,“环新一线”成为投资热点

2017年楼市整体保持在高位运行的状态,前11月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上涨5.4%,市场热度由一线、热二线传导至三四线城市。各大热点城市前后均出台了程度不一的限购政策,刚需、首改成为市场的主力需求,但一线城市由于资产升值空间看涨,以资产配置为目的的购房者依旧为数不少。阅读全文> 营销篇:让利空间收窄,全年营销平淡 2017年,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未有松绑的迹象,各地楼市调控政策趋严之势明显。自从2016年“930新政”发布以来,全国一线城市及强二线城市限购、限贷、限价等调控政策趋严。在此背景下,为减少营销成本,房企今年整体营销表现显得较为平淡。虽全年营销力度减弱,但从整体来看,今年营销依然可以分为上下两场,上半场主要以恒大、碧桂园等大型房企的活动营销为主,下半场是进入10月之后,政策放松无望同时又面临冲刺全面业绩,才开始有其他房企参与销售推广。当然,站在这个时间节点,基于“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严调控市场环境,对于即将到来的2018年,我们还是就营销策略从形式、推广及手段三个方面给予建议。阅读全文> 融资篇:融资环境收紧,海外债和融资创新或成破局关键 从2016年9月30日北京出台了“930”限购政策开始,黄金周期间有二十多个城市纷纷出台限购新政,房地产市场进入新一轮的政策调控。与此同时,房地产融资环境也开始收紧。2016年10月,央行召集17家银行开会,要求各行理性对待楼市,强化房贷管理。而后银监会、上交所、深交所、发改委等部门陆续发出新的政策,严控房地产金融业务风险,信贷环境持续紧缩,包括严禁违规发放或挪用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严禁银行理财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竞买土地需使用自有资金、控制房企公司债发行审核等等。在此背景下,2017年房企融资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房企未来又该何去何从呢?阅读全文> 战略篇:战略分化继续深入,长租公寓或被提至战略新高度 2017年标杆房企业绩规模和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但在土地价格不断走高、政府不断加码调控下,房企的利润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整体盈利能力继续降低。面对行业变革和市场挑战,不同规模房企战略分化加剧,中型企业依旧圈地跑马,持续规模扩张,抢占千亿门槛;已有一定规模的龙头房企在注重规模的基础上,开始将经营重点着眼于效益端,追求稳健的财务和有质量的利润增长。房企将继续谋求地产版图多元化布局,特别是长租公寓或将成为明年房企重点布局的业务,不排除有些房企提升到更高的战略高度。阅读全文> 格局篇:百强规模增长显著、房企分化格局持续

下载(克尔瑞)2013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总结与展望(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克尔瑞)2013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总结与展望(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总结与展望

    2014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总结与展望 当前业内对于行业进入调整期已经基本达成了共识,有分歧的主要在于导致市场调整的原因以及调整时间的长短。我们认为今年市场的调整与以往......

    2011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回顾与下半年展望

    2011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回顾与下半年展望 2011-07-19 7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提出了五点加强措施(下称“新国五条”),着实打破了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与展望

    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与展望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及国内经济回调的影响,住房销售 低迷,房价涨势逐步回落,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阶段,调整程度 逐步加深。208年下半年,作为扩大内需、......

    2013年房地产市场展望

    2013年房地产市场展望 作者:房地产管理专家-李豪2012年房地产市场依然在“新国八条”政策之下渡过,整体市场情况明显好于2011年,尤其是下半年。那么即将到来的2013年,房地产市场......

    2011年房地产市场总结及12年市场展望

    2011年,在“调结构、稳物价”的大背景下,中央政府继续加强房地产调控,全国投资、新开工增速高位回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再创新高,但调控效果在限购城市显现,成交量下降,百城价......

    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总结及下半年展望

    谈论这个话题,首先应该把楼市的走势放在我们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和全球经济发展大环境下来看。国内方面,从XX年国家开始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以来,目前国家仍在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

    中国房地产市场2013总结 2014年展望

    中国房地产市场2013总结 2014年展望 2013-12-27 06:48中国指数研究院| 分享 扫描到手机 [摘要]中国房地产市场2013总结 2014年展望 中国房地产市场2013总结2014年展望 一、2......

    2013年青岛房地产市场展望

    2013年青岛房地产市场展望 2013青岛楼市维稳 截止1月8日,青岛新房商品房存量为151606套,超过15万的库存压力,预示2013年青岛房价大幅上扬的可能性不大;而青岛整体经济稳健、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