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折纸活动课总结
一年三班折纸活动课总结
王芳、林伟伟
折纸是一种材料简单、操作方便、效果显著地手工创造劳动,是深受学生喜欢的一种小工艺,它通过剪、折、粘贴、描绘等手段,巧妙地把纸制成各种生动有趣的形象:如人物,动物,服装,建筑,花卉等,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创造等多种能力。学生在折纸的过程中,通过手部肌肉群的运动,能促进学生大脑相应部位的发育,能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和做事的顺序性、条理性。在折纸的过程中教师示范是一种引导启发,因此,在教学生前我先给学生折一个作品给学生整体感受,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示范是对折纸方法的深入探讨,在折纸活动中让学生获得成功和满足,促进学生动脑、动手以及各种交往,探索能力的发展。有的学生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探讨,互相研究,有的折法不一样,但折出的作品是相似的,各有特点。有的遇到困难后,就迫不及待的把老师喊过去向老师请教。有的折出作品后情不自禁的向老师喊:“我折出来了”并跑过来向老师报喜。这时候我也很高兴。我觉得学生的折纸教育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学生的折纸兴趣,探究欲望,并不是要教会学生多好数量的作品。手工折纸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也使能力较差的学生得到一定互补作用。
有时我用竞赛的形式,加强学生对折纸的积极性。我让学生把他认为做得最满意的作业交上来。大家来找一找,评一评,你最喜欢的是哪张作业,说说理由。这样培养了学生欣赏作品的水平。
总之,通过各种感官,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去尝试,探索,发现问题,并通过互助来解决问题,享受活动和成功的乐趣。我觉得,学生通过折纸活动不仅是要获得浅显的折纸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活动学习中去探索,去尝试,培养他们认真的探索精神以及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增强乐趣,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今后适应时代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篇:折纸活动课教案
折纸活动课教案
教学目的:
1、复习,进一步掌握三角折纸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此方法折叠出自己喜爱的蜻蜓形象。、学会把握蜻蜓的特点和比例结构进行制作。
3、能基本运用粘贴,添画等方法进行作品的添加与完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合作互助的精神。
5、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和热情,并喜欢折纸这一间民艺术。教学重点:
1、让学生基本了解蜻蜓的外形特点和比例关系。、学会利用三角折纸进行蜻蜓的制作。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基本了解蜻蜓的外形特点和比例关系的能力。学习根据蜻蜓的外形特点用三角折纸准确地组合成一只可爱的蜻蜓
教学用具: 蜻蜓折纸作品、折叠过程范图、彩色纸、水彩笔、双面胶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老师手拿一只纸折的大蜻蜓入场。
2、老师提问:这只蜻蜓是怎么拼折成的?(学生回答)教师把范作略加拆开:发现是用许多三角折纸折叠成的。
3、学生活动:复习三角折纸的折法
请一个小朋友演示一遍。教师稍加指导,学生折几个三角折纸 小组内的学生互相检查,看看折得对不对。
二、新授:
1、了解蜻蜓的外形特点与结构比例 教师出示大蜻蜓,学生观察
总结出蜻蜓的特点:颜色、形状、动态等。
提问:它的身体比例关系怎么样?”(学生回答,并进行鼓掌表扬。)、开始引导自学:(学生观察、讨论来了解蜻蜓的折叠方法)。
教师出示蜻蜓折叠过程范图。学生仔细观察。
学生活动:学生按自己的意愿自由搭配、两个学生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 提问:蜻蜓的折叠方法是怎样的?学生交流讨论结果
3、教师用大三角折纸进行折贴示范,讲解折小蜻蜓的要领:(1)要按照折纸的规律来折。把三角折纸折得挺刮,准确。(2)从尾巴往上折叠,注意翅膀的插入、卷须的制作方法。(3)把折叠的三角折纸插紧,选择小蜻蜓的各个部分的色彩。
三、学生练习:
1、两个学生一组进行折纸练习。(老师巡回指导,倡导学生质疑问难)、老师和学生一起动手折纸,并轮流带学生做折纸小蜻蜓
3、在折叠过程中,老师提醒学生注意蜻蜓身体的比例关系。并让学生对折纸进行添加绘画,形成折纸绘画作品的主题。(老师提示学生可以采用合作和互助的方式进行创作。)(学生自由创作。)
第三篇:折纸活动课教案~1(推荐)
纸艺—蜻蜓教案
教学目的:、复习,进一步掌握三角折纸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此方法折叠出自己喜爱的蜻蜓形象。、学会把握蜻蜓的特点和比例结构进行制作。、能基本运用粘贴,添画等方法进行作品的添加与完善。4、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合作互助的精神。、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和热情,并喜欢折纸这一间民艺术。教学重点:、让学生基本了解蜻蜓的外形特点和比例关系。2、学会利用三角折纸进行蜻蜓的制作。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基本了解蜻蜓的外形特点和比例关系的能力。学习根据蜻蜓的外形特点用三角折纸准确地组合成一只可爱的蜻蜓
教学用具: 蜻蜓折纸作品、折叠过程范图、彩色纸、水彩笔、双面胶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老师手拿一只纸折的大蜻蜓入场。
2、老师提问:这只蜻蜓是怎么拼折成的?(学生回答)教师把范作略加拆开:发现是用许多三角折纸折叠成的。
3、学生活动:复习三角折纸的折法
请一个小朋友演示一遍。教师稍加指导,学生折几个三角折纸
小组内的学生互相检查,看看折得对不对。
二、新授:、了解蜻蜓的外形特点与结构比例 教师出示大蜻蜓,学生观察
总结出蜻蜓的特点:颜色、形状、动态等。
提问:它的身体比例关系怎么样?”(学生回答,并进行鼓掌表扬。)2、开始引导自学:(学生观察、讨论来了解蜻蜓的折叠方法)。教师出示蜻蜓折叠过程范图。学生仔细观察。
学生活动:学生按自己的意愿自由搭配、两个学生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 提问:蜻蜓的折叠方法是怎样的?学生交流讨论结果
3、教师用大三角折纸进行折贴示范,讲解折小蜻蜓的要领:(1)要按照折纸的规律来折。把三角折纸折得挺刮,准确。(2)从尾巴往上折叠,注意翅膀的插入、卷须的制作方法。(3)把折叠的三角折纸插紧,选择小蜻蜓的各个部分的色彩。
三、学生练习:、两个学生一组进行折纸练习。(老师巡回指导,倡导学生质疑问难)2、老师和学生一起动手折纸,并轮流带学生做折纸小蜻蜓、在折叠过程中,老师提醒学生注意蜻蜓身体的比例关系。并让学生对折纸进行添加绘画,形成折纸绘画作品的主题。(老师提示学生可以采用合作和互助的方式进行创作。)(学生自由创作。)
四、评议:、老师随堂进行评画,请折得快的学生讲解自己的作品。然后大家一起评议。2、学生将自己好的作品放在讲台上进行展示,学生上来欣赏。、老师奖励学生,奖教师做的动物鱼,大家鼓掌表扬。(拓展学生思维)
第四篇:《折纸》总结
折纸课教学工作总结
(2016—2017学第一学期)
折纸是一种材料简单、操作方便、效果显著地手工创造劳动,是深受学生喜欢的一种小工艺,它通过剪、折、粘贴、描绘等手段,巧妙地把纸制成各种生动有趣的形象:如人物,动物,服装,建筑,花卉等,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创造等多种能力。学生在折纸的过程中,通过手部肌肉群的运动,能促进学生大脑相应部位的发育,能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和做事的顺序性、条理性。
一、具体工作
1.由于在活动中他们体会到了手工制作的乐趣,所以对手工的兴趣更浓了。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切身体会到了这一点,每次活动,他们做出的手工都很出乎我的意料。
2.学生的动手能力比以前都有明显的提高,他们现在都能自己动手折一些作品等。
3.在活动中我还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给他们感悟艺术品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评价,他们的审美能力比以前也有很大的提高。
4.在活动中我还注意培养他们的互助精神,当他们有不会的时候旁边的同学就会主动帮助他们,现在小组中的学生都已形成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5.精讲多练,保证动手时间,要在有限的30分钟之内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惜时如金,妥善安排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制作。教师的精讲力求浅显易懂,措词得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要演示制作方法。演示的可见程度要大,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存在的问题
在本学期的手工兴趣小组活动中有收获,也有很多的不足:如有的学生在活动时会不注意卫生,把一些碎纸、课上的不良作品等东西扔到地上;有的学生在活动前不能把活动所需要的东西准备好;还有的学生做手工比较粗心,做出来的作品质量不高等等。
三、今后的打算
总之,通过折纸课的教学,我教育学生要亲自动手、动脑去尝试、探索、发现问题,并通过互助来解决问题,享受活动和成功的乐趣。我觉得,学生通过折纸活动不仅是要获得浅显的折纸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活动学习中去探索,去尝试,培养他们认真的探索精神以及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增强乐趣,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今后适应时代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第五篇:折纸总结
2015——2016学第二学期纸花插花兴趣班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以发展学生的兴趣为特色,利用每周五下午开展全校性的兴趣实践活动课。根据孩子的特点,我们三年级的学生除校队以外的学生,确定了纸花、插花活动主题:手工折纸花(折百合花、郁金香、荷花……)。这项活动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认可,开展得非常顺利。在学校的重视下,经过一学期的辛勤工作,我们圆满完成学期初制定的各项任务,学生制成了许多令人满意的纸花作品,活动成果较为突出,现将本学期纸花插画工作总结如下:
在活动中,我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让他们进行合作学习,注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和创造精神。学生对这项活动很感兴趣,在活动中他们的积极性很高,每个人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折叠的过程中,有些步骤有难度,但我能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地演示和讲解,并亲自做指导。孩子们的眼睛非常的专注,偶尔一步不会了,就主动询问老师,学得很虚心。一些很快学会的同学拿着自己亲手折的作品,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笑容。有时,我用课间时间,教孩子们折,或者让他们自己学,课间交给别的同学,在活动课上,分组活动,会的同学俨然成了小老师。这样,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通过四个多月的学习,班上的孩子都学会了很多的折法,比如:荷花、地图纸花、郁金香、百合花、喇叭花等,并且交给孩子插画的艺术,每个孩子将折好的作品制成了一件件完美的作品。这样学期,孩子们收获不仅仅是一瓶瓶的纸花,更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由于在活动中孩子们体会到了手工制作的乐趣,所以对手工的兴趣更浓了。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切身体会到了这一点,每次活动,他们做出的手工都很出乎我的意料。
二、学生的动手能力比以前都有明显的提高,他们现在都能自己动手折一些作品等。
三、在活动中我还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给他们感悟艺术品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评价,他们的审美能力比以前也有很大的提高。
四、在活动中我还注意培养他们的互助精神,当他们有不会的时候旁边的同学就会主动帮助他们,现在小组中的学生都已形成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五、精讲多练,保证动手时间,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惜时如金,妥善安排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制作。教师的精讲力求浅显易懂,措词得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要演示制作方法。演示的可见程度要大,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在本学期的纸花插花兴趣活动中有收获,也有很多的不足:如有的学生在活动时会不注意卫生,把一些碎纸、课上的不良作品等东西扔到地上;有的学生在活动前不能把活动所需要的东西准备好;还有的学生做手工比较粗心,做出来的作品质量不高等等。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更加努力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