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何村小学王秀玲读书心得体会”
知足、感恩、奉献—— 学习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平凡的人生,壮丽的事业;有一首歌谣最为动听,那就是奉献,无私的奉献,播撒着未来的希望,知足、感恩、奉献。
三尺讲台,是我们默默耕耘的土地,扎根这片土地,是我们的光荣和自豪!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把自己的青春,理想,信念,智慧毫不保留的奉献给他而无怨无悔!
作为一名教师,我很知足,知足于拥有这份高尚的职业;知足于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信任;知足于清新而富有生机的校园氛围;知足于人生的平淡,平淡的人生也可点缀纷繁!
应该学会知足,知足者常乐。有了工作本身就是快乐,幸福的。我们应该享受这份快乐,珍惜这份幸福。用感恩的心快乐的去工作去奉献。即使多舛的命运给你带来苦难,带来绝望,但我们仍要心怀感恩。一个人学会了感恩,才能托起世界的脊梁。“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世界的主宰―――人,更要充满感恩之情。一颗感恩的心,化干戈为玉帛,一颗感恩的心,化腐朽为神奇;一颗感恩的心,化冰峰为春暖,人生路上,缺少了感恩,就缺少了阳光雨露。心怀感恩,就能回报社会,报答自然。
作为一名教师,我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感谢学校,给我提供了工作的平台;感谢领导,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感谢同事,给了我兄弟姐妹般的温暖,更要感谢学生,给我自信,激发我无穷的工作热情。
作为一名教师,会义无反顾的选择敬业。之所以选择,我会热爱,之所以热爱,我会执着,之所以执着,我会奉献。因为我们拥有着培养祖国花朵的责任,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天职和本分,也是我们的信念!我们用一根教鞭守着一方净土,两袖清风执着着一份清淡,三尺讲台献上一片爱。奉献不仅仅为了别人,也为了自己的心灵。奉献多一点,付出多一点。每个人的心灵之花就会绽放最美丽的笑颜,我们的世界才会越变越美好!其实,奉献对任何人都不苛刻。常言道,播种善良,收获友爱;播种希望,收获未来。我们既然选择了讲台,就选择了默默奉献。
让我与你,你,你们一道,携起手,肩并肩,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翼放飞理想,用知足带来感恩,用感恩促进奉献,用奉献来谱写教是人生!
北何村小学
王秀玲
2015.1.27
第二篇:读全国劳动模范王秀玲事迹有感专题
读“在平凡的邮路上实现人生价值”有感
天津市“十五”立功先进个人、全国邮政模范投递员、天津市十佳文明市民、天津市总工会“津门女将”、天津市“三八”红旗手、全国妇联巾帼建功标兵、天津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数不清的荣誉围绕在大直沽投递分局的王秀红周围。而刚刚从北京参加完全国劳模表彰大会的她却谦虚地说:“用户给了我这么多的爱护和支持,我心中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表。社会和企业给予我的一切荣誉,不属于王秀红一个人,而属于邮政各条战线上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广大员工;我胸前的每一枚奖章,褒奖的不是王秀红,而是“人民邮政为人民”的伟大服务精神。”这些质朴的语言道出了王秀红同志对其所从事的工作的热爱,道出了她这十余年勤勉工作,不计个人得失的奉献精神。
从95年由天津棉纺三厂下岗,到97年来邮局从事投递工作;从2001年由临时工转为劳务工,到06年被天津市邮政局破格录用为合同制职工,同年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王秀红的人生经历可谓是一波三折。就在大家的目光集中在她身上取得的一个又一个光环的时候,你可曾了解她在取得这些成绩之前所付出的艰苦努力和十几年如一日甘于奉献的感人事迹。
王秀红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着深刻的认识,她常说:“我们投递的不仅是书信、报刊和各类物品,更多的是亲情、是友情。”她默默留心自己服务区域内的情况:哪些是孤寡老人,哪些是服务重点户,哪些人行动不便,哪家是知识分子,喜欢订阅什么报刊等,全都记在心上。她还自制了'户口册'进行特殊服务,为他们代取包裹、汇款、代寄邮件。他们的所有邮件报刊,她都会亲自送到他们手里。王秀红要
求自己:“我要通过平凡的工作,让用户百分之百满意”。她对待用户如亲人、朋友,对用户的事比自己的事都上心,宁愿自己多流汗,不愿看到用户不满意”。随着城市建设,一些客户的住址经常迁移和改变,给投递工作带来难度。有时为了让一封'死信'复活,王秀红千方百计查找。班上查不完的,她就利用下班后的业余时间跑遍大街小巷,直到将信准确无误地送到用户手中才放心。王秀红曾接到一封台湾来信,收件人地址中写的'建新楼34号'共有9栋楼,200多户居民。为了找到信的主人,王秀红挨门挨户查找,最终找到收信人,让相隔半个多世纪的两岸亲人通上了音讯。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王秀红从一名普通邮政投递员一步步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的不平凡的历程,是和她长期甘于奉献、不求索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以及热爱生活、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分不开的。我们学习王秀红的事迹,不是要求如何效仿她帮助无人照顾的孤寡老人洗衣、买药,也不是刻意去模仿她建立“用户户口册”和为工作而耽误患病的孩子。而是要学习她对于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她惜岗敬业,对于工作的那份执着和用心。只要是具备这样的情怀的人,就是再苦再难的工作也一定会出色地完成。
“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王秀红在单位是个好员工,在家里是个好媳妇、好母亲。她和爱人结婚时,爱人的哥哥离婚,一个上四年级的孩子乏人照料,王秀红便和爱人承担起了抚养这个孩子的义务,一直到前几年孩子长大成人。在2000年,王秀红的公公因脑出血半身不遂,王秀红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顾老人,奉汤送药,无微不至,亲属邻里对王秀红的孝顺贤惠都非常感动,夸她是位好儿媳。俗话说“家和万事兴”,正是因为王秀红将家
庭维系得一团和气,才得以将全付身心投入到工作和事业中来,才能使事业蒸蒸日上。人的付出和回报永远是成正比的,王秀红的事迹正是向大家证明了只要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刻苦钻研,一定会在工作中取得成绩。
作为北辰邮局的一名普通职工,通过学习王秀红同志的感人事迹,让我看到了自身的差距,也为我指明了今后前进的方向。相信通过局里大力倡导的向先进“比”、“学”、“赶”、“帮”、“超”的活动,会有越来越多的邮政职工投身到学习先进,提升自身素质中来,为北辰邮局的加速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篇:莫秀玲-生物培训心得体会
项城市正泰博文
高中生物培训心得体会
莫 秀 玲
2015.12.24
生物培训心得体会
我们生物组从12月21-23号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培训,培训中我们获得了很多新的知识,受益匪浅,下面逐一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一、刘怡君老师的《高考备考》
使我从中掌握了许多高考信息,如备考策略、命题趋势、命题基本原则、2016年备考建议等许多内容,收货颇多。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以下内容: 1.命题基本原则
是“稳中求进、稳中求改”。
“稳”是试题设计的总体要求,指考查学科重要内容和主干知识,强调以学科内综合类题目为主,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点考查考生对所学生物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是指进一步调整试卷结构(增加非选择题的小题),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
“改”是指试题内容更加贴近教材、联系实际,试题尽可能减少机械的记忆,更加重视实验能力、学科方法和探究能力的考查。2.课标版高考试卷显现的特点(1)、总体保持大纲版全国卷多年来的命题特点和风格(2)、知识要求有所降低,能力要求在不断提升(3)、重点内容重点考,反复考
(4)、选修权重稳定,命题方式相对稳定(5)、试题的开放性不高.这样我们在备课及复习时就有了侧重点,知道往哪个地方使劲,因为对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我们平时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做到了能力目标我们才能够在高考中游刃有余,金榜题名。3.试卷知识点分布
9年中每年几乎都考的知识块有(5个):
细胞代谢 6个知识点 遗传的基本规律 4个知识点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常考3个知识点
种群与群落 4个知识点 生态系统 4个知识点 9年中出现频率在0.5左右的知识块有(5个): 细胞的分子组成(0.6)常考2个知识点 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0.7)4个知识点 遗传的分子基础(0.6)5个知识点
植物的激素调节(0.4)常考2个知识点
3本必修教材在考纲中分为67个知识点,考前应重点复习每年都考过的17个知识点,尤其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基本规律;出现频率在0.5左右的17个知识点要注重理解和记忆。这样我们平时在讲课当中一定要把细胞代谢和遗传的基本规律给学生讲透,讲会,就算讲不会,最终练也得练会,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4、2016年备考建议 1.思路清晰,乐观备考 2.步步为营,目标明确 ① 一轮复习2月中旬结束(春节前把必修模块结束)② 二轮复习4月底结束 ③ 三轮复习即综合模拟训练 5月底结束
3.研读考纲,不走弯路。考试大纲必须研究的内容: Ⅰ:考试大纲制定的依据Ⅱ: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 Ⅲ:考试大纲的知识范围。
4.夯实基础,强化主干。细胞代谢、遗传变异、生命活动调节、生物与环境 5.培养能力(如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实验能力)。6.规范训练,铸造成功
⑴狠抓落实,选题要精 采取分层次教学:尖子生、优等生、中等生区别对待。⑵注重审题能力培养 字斟句酌,找准主题词,前后联系,画写重点。⑶习题评讲要重视过程 有针对,有详略,重方法,要结果 ⑷强化答题得分点
二、闫岭闫老师的《高效课堂》
我们都知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要想构建高效课堂,必修激发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再加上教师恰当的引导,强化训练,估计离“高效”不远了。
要想课堂高效,必修做好充分准备
1.有效备课,充分准备策略,对教材一定要备深,对学习的内容要进行重组 2.高效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还要注意有效的提问以及课后的精彩总结。
三、赵立君的《师德》
后来闫董、韩校长、王主任都把师德放在了首位,因为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用韩校长话说,就是什么样老师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因此,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8个字提醒自己。
我认为要提高自身师德师风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1.爱岗敬业
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就奥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完成每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2.尊重学生
要平等看待学生,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只有让学生尊重你了,他才愿意学习你这科老师传授的知识。3.努力进取
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不断给自己充电,这要求年轻教师多听学生,老教师意见,时刻给自己提个醒。4.以身作则
教师一言一行,学生都喜欢模仿,这会给学生成长带来影响。如高校长讲的coss县长例子。
四、4节优质课
通过几位教师的讲课,我知道要想讲一堂好课,普通话标准、口齿清晰、语言精炼是多么的重要。再者课堂教学中要有提出问题、设置台阶、让学生全身动起来(身动、心动、口动),一定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除此之外还要有板书,这也是我没有做到的,最后进行总结训练。
第四篇:读书心得体会王老庄小学
读书心得体会王老庄小学:王根山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有感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家长对教师要求高,对学生的期望高。而学生又自己却无所谓,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有时我们自己都觉得茫然,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学生。潜心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使我受益非浅。
总观全书,我将一些读书体会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做一个真实的人,敢于露拙也敢于表现自己。无论我们多么优秀,和几十个学生比起来,我们不如学生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学生在某个方面的知识可能远比我们丰富的多,这是个事实。由于传统的师道尊严,我们有时候不好意思在学生面前露拙。殊不知,这是一个误区。其实,学生也很清楚,老师不会的东西多了,对高中生而言,他们已经不再象小学生那样认为老师无所不知。所以老师如果在学生面前假装什么都懂,反而给学生以假的印象。反之,如果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哼上一曲,可以调走得找不着了,在适当的时候露上一小手,哪怕有着明显的破绽,在孩子们哈哈一笑中,让孩子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你,一个有血有肉的你,一个和他们一样在许多方面有着这样那样不足的你,孩子们和你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另一方面,如果你在适当的时候慷慨激昂的来几句演讲,声情并茂地来一段朗诵,不经意间很专业地评一下当天的球赛,让学生眼前一亮:原来我们的老师还有这么一手!学生对你的好感马上激增。总之,让学生了解一个真实的你!
二、做一个有情趣的人不少人说自己不会玩了,如果放两天假,一般也就是睡个大觉。有些退了休的老同志,一天天地老的特别快,大多因为他们没有什么业余爱好。一旦不上班了,整天没事可干,反倒闷出病来了。因此,一个人在工作之余要有一两种业余爱好,这是积极休息,也是提高自己生活情趣的必要的手段,如果整天只知道工作,那他的人生将是多么单调和乏味啊。“用艺术来‘宣泄’其实是
最佳的方法。比如看悲剧。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看到剧中人物遇到巨大不幸,观众的感情得到了宣泄。”“其实更幸福的是创作艺术。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自己的主观世界完全投入了进去,废寝忘食乐此不疲,会使人十分满足。他创作时简直就是神,他无比自由,他感觉到世俗世界对他的限制而使他不自由,他理想中的天国就在他的创作中。”“只有关心老师的心灵世界,才是真正地关心老师和生命质量。”
一个有情趣的老师,他的生命质量才是高的,也才可能得到学生的亲近。谁也不愿意与一个索然寡味的人去和谐地沟通。谁也不愿意与一个远离自己生活的人去沟通。
三、做一个善于反省的人。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文化中有一个词是‘反省’,荀子曰:君子日三省乎己。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包括我们的学生,包括我们教师自己,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其实自身都有较全面的认识,但是真正会去反思还比较少。我们做为一名教师需要不断地终身地学习。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是说自己加强要自己业务与政治的学习。而实际上往往成为一种泛泛而谈的“学习”。我们教师离不开终身的学习,一旦自己停止了学习,那么工作如同机械的运作,便毫无意义,没有活力。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是一个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积极的行为改进过程;让教师自己承担起学习和能力提高的责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具有学习的主动权和自主权。这又是一个不断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强化的过程。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这正是反思的理论支点。教师从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出发,发现分析其中的问题,并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来探索改进教育教学的途径。这是充分发挥了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和自主改革教学的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反思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它是紧贴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情境的、常规的、经常性的教育教学研究方式,更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反思在手段上主要使用自学、反思、行为纠正、科研等手段进行。这大大突破了传统研究方法的时空局限。反思强调教师的自主学习。要使每一位教师学会学习,使他们在群体学习活动的同时实现个性化。反思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以探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基本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性很强,如果离开教育教学实践,只读几本教育理论专著,是不可能真正把握教育教学工作的。如果说学生是在为“明天”而学习,那么教师就是在为“今天”而学习,这是现实的目标。因此,教师应该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不足,觉察到自己以前没有觉察到的教育教学中的习惯行为及其消极后果;找出驱动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种思想观点到底是什么,它与自己所倡导的理论是否一致,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期望是否一致;经过这种分析,教师对存在的问题形成更明确的认识,会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面临的问题;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教育教学过程达到更优化。我觉得真正的主人应该是我们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只有你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校的一切,那们你就是学校的主人。还有很多内容如《把困难当作机会》„„读了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其中的新一百条建议都比较有其独特的内涵,还需不断地学习以充实、以发展。
《三国演义》读后感
罗贯中,名本,别号湖海散人。曾当过元末起义军首领张士诚的谋士,生卒年不详。太原清源人(今太原市清徐县),其祖籍四川成都府,先祖罗仲祥后唐时仕青州(即今清徐)。后因原籍水灾且路远途遥。落籍太原清源,迁居城西白马山(今白石沟)寺沟村。其父罗锦生有六子,贯中行居第二。
看完三国演义,才感觉到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作者的写作能力,罗
贯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如:关羽的义、张飞的直、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等„„,让读者都与故事的剧情融合为一体,随着故事剧情的高潮而起伏,「三国演义」因为属于章回小说,故事具有连续性,让人有一直想看下去的心理,而且不会觉得枯燥乏味,故事编排得宜,紧张刺激,使人有一种深陷其中,好像自己也处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乱世之中,「三国演义」不仅是在当时有一种象征的功用,也是令一种体制的创新,更是研究明清小说的典范之一,所以,「三国演义」真是一本值得在再看的好书,每阅读一次,就感觉多了一次不同的体验,文学素养也提升了许多。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于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贤令》.曹操在令中一开始就总结历史经验,认为自古以来的开国皇帝和中兴之君,没有一个不是得到贤才和他共同来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贤才,又往往不出里巷,这绝不是机遇,而是当政的人求,访得来的.有鉴于此,曹操立足现实,指出现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贤最迫切的时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虑出身,帮他把那些出身贫贱而被埋没的贤才发现和推举出来,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后来,曹操于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两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责备,即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受有关系,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经过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当时各地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而且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比如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
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长篇章回小说。一般认为作者是元末明初人施耐庵。从明代到现在说法概有三种:一是施耐庵作;二是罗贯中作;三是施、罗合作。施耐庵生平材料极少,据笔记和新发现材料推考,其生平大致是:元末明初(约1296—1370)人。传说为船家子弟,中过秀才、举人和进士。曾在钱塘(今杭州)任官,因与当权者不合,任期不满便辞官回苏州,著书于家。张士诚占据江苏时,曾征召,开始时辞免,后入幕府。但不久离去,往河阳山(今江阴、常熟)一带做塾师。明朝初年,北归兴化,居白驹镇(今大丰);刘基来访,欲举荐为官,辞而不就;卒于淮安,约70岁。著有《水浒传》;罗贯中为其门人,平生与刘基、鲁渊、刘亮、顾逖等有交往。《水浒传》写的是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1前后)宋江等聚众起义的故事。事在《宋史》和宋人笔记里有多种记载,虽不一致,但都说到力量强大,威胁朝廷,在民间影响深广。南宋人龚圣与说:“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说书中也有宋江等人的故事。到宋、元年间,话本、杂剧广泛演说,有些存留到现在,如话本《大宋宣和遗事》和元人杂剧。施耐庵把宋元以来史书、传说、话本和杂剧等“水浒”故事加以汇集、选择、加工、创作而写成《水浒传》。它以梁山泊起义叙写了农民反封建斗争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以深刻的思想、广泛的内容、杰出的艺术谱出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英雄史诗、革命悲剧,反映出没落衰败的封建社会深重的剥削和残酷的压迫激化着阶级矛盾,反动统治的黑暗腐朽造成广大人民的反抗斗争。写起义发生是“乱自上作”。统治者上起皇帝、大臣,下至地方贪官污吏、土豪恶
霸乃至吏役狱卒,全国上下,朝廷内外,形成统治网,公然用恶。像梁中书两年就搜刮几十万贯给丈人蔡京庆贺生日,贿赂公行;高俅为报私仇迫害王进,为高衙内霸占人妻而害林冲,逼得本不想反的人不得不反,揭示出起义发生的真正原因是“官逼民反”。小说真实地叙写了起义斗争的发展过程:从个人反抗到集体反抗,从分散斗争到有组织斗争,规模从小到大。鲁智深、林冲、武松等开始都是个人抗争,只为逃避官府缉捕而找安身立命之地;虽有梁山、二龙山、桃花山等许多山头,但彼此孤立,不能抵御逐步升级的官府“进剿”;晁盖、吴用、宋江上山以后,以梁山泊为中心,联合各山头,形成强大统一的组织,取得大规模战争的胜利,挫败官府和朝廷的“进剿”,揭示出农民革命斗争的规律。小说还叙写了起义的失败结局。梁山英雄排座次后,“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哥弟称呼,不分贵贱”的要求已经实现。农民革命的平等、平均主张,使斗争只能有三种前途:一是像方腊称王后被镇压;二是像李逵说,夺位自己当皇帝;三是像宋江“全伙受招安”。受招安有总结农民革命经验教训,探索出路和寓意。宋江受招安后,朝廷想“尽数剿除”,派去征辽、征方腊,梁山好汉死伤离散,剩下的宋江、卢俊义、吴这样领袖人物,也被御赐药酒毒死或伤心自杀。一场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起义,108位英雄只落得风流云散的悲剧结局。对这一英雄悲剧结局,学术界有不同说法,但对施耐庵总的思想倾向却看法一致:揭露批判封建统治的罪恶,赞扬颂美梁山英雄的反抗斗争。《水浒传》有很高的艺术成就。首先是在结构上,首尾完整的总体与局部有机结合。全书起义的全过程构成总体,使读者清晰地看到梁山泊的来龙去脉;同时又把108位好汉各自走上梁山当作独立局部,使每个人的局部反抗成为总体的一部分。这样,读者就从官逼民反、百川归海的革命史诗中得到快慰,也从
招安失败的英雄悲剧中产生哀怨,从而接受了全书主题。其次,塑造出众多的、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全书有姓名的800多,包括了全社会的各种人。作者不仅写出他们阶级、阶层的特点,而且能同中见异地写出个性,表现出塑造典型的艺术能力。
像鲁智深、林冲、杨志,都是有武艺的军官,依附官府,也都凭自
己本事谋职,不与贪官污吏同流,但在逼上梁山中,作者写出他们的个性差异。鲁智深的正义感强,林冲忍无可忍,杨志功名绝望,显示出三人性格的同中之异。其他如李逵、鲁智深两人,同是粗中有细,但一个细得天真烂漫,有如赤子,一个细得豪中见智,老练成熟,各成典型。再次,人物语言切合其身分、地
位和性格特点。如在江州酒楼上,戴宗初见宋江口称“仁兄”,李逵称“黑宋江”,宋江则对戴宗称“院长”,对李逵称“大哥”,都从人物说话上看到人物的性格特点。
《水浒传》影响深广久远,对后世的农民起义提供了斗争经验。有些进步作家续书,如陈忱的《水浒后传》;有不少人作评点;新中国成立后开过多次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它引起了反动统治阶级的惧怕,以“诲盗”而禁书毁版;有的反动作家企图以“续书”抵消影响,如愈万春的《荡寇志》(参见《荡寇志》)。《水浒传》版本多而复杂,流传中也有的内容有所增删。今存主要有:百回本《忠义水浒传》(残)、百二十四本《水浒全传》、七十回本《水浒传》(金圣叹删改)和百十五回、百二十四回等本。通行有新中国成立后由开明书店、作家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等出版的七十回、百回、百二阿十回等本。198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水浒传会评本》,在保存金圣叹评语原貌同时,汇集了国内今存其他评本的批语,为研究者提供便利
第五篇:读书心得体会(盛艳玲)
读《不跪着教书》心得体会
西街小学
盛艳玲
书名《不跪着教书》首先让人耳目一新。书中谈论了很多话题,提倡读书,提倡思考,针对教师,针对学生,关于名校,关于校长……是名副其实的随笔杂记。书中观点鲜明,言辞尖锐,却体现出作者对教育爱之深,痛之切的深沉情感。
书中提出教师不跪着读书,不跪着教书的观点。一个没有思想的人,无异于行尸走肉;一个读书时不加思考,没有自己独立见解,照搬全套的教师,又与录音机有何区别。任何人都不应跪着读书,教师更不能跪着教书。一个跪着教书的教师,不仅自己形同枯木,还会抹杀学生的思想火花,教出与他一样枯萎的学生。书中写得好:“语文教师不应当跪着教语文,如果教师是跪着的,那他的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这句话,我想对教任何课的老师都适用。
《不跪着教书》,传达的是一种理想,一种理想的知识分子人格,一种理想的教育。当这种人格和理想与现实相抗衡时,她又成了捍卫人格尊严和理想大旗的武器。
人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不跪着教书》里,我们看到了作者对人和生命本质的全面地关注。对那些反人性的愚昧残酷的教育,对扼杀生命的专制落后的教育,作者或扼腕长叹,或抑郁愤慨,惑无情讥刺……如果说人的本质,是由精神灌注出来的,那么,作者提倡的人性教育生命教育,以及善良、爱、感恩独立等等的教育理想,无疑都涉及到生命本质的教育,也就是教育本质的阐释。把“人的教育”写在我们的旗帜上,让学生既成为具有人文精神的人,又成为有科学精神的人,也许,这就是作者教育的理想,或者说是他所崇尚和实践着的理想教育。确实,对现今教育界和整个社会功利浮躁的众生相,对随处可见的人文精神的失落,道德的沦丧,作者是长叹感喟,痛心疾首,忧心如焚的……如果说当年鲁迅弃医从文,为的是拯救国人的灵魂的话,那么,我们能否说,《不跪着教书》就是作者高扬人文精神的理想呼吁教育归依正途让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不可否认,全书很多篇,披露了人们都熟知的中小学和大学教育的现状,揭示了这个现状方方面面的社会根源,可以说,大凡与中小学有关的人们:家长、学生、老师,以及学校领导和社会上的各方人士,都能深切的感受得到,或者有人就是践行者,但又有谁能像吴非老师这样直面现实,直逼人生,洞烛幽微,鞭辟入里地揭开种种的疮疤并剖析个中原因的呢?
由此,就凭这点,我完全可以说,只有站着的人,才能写出这样一部站着的书。
作为一个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知识分子,这部书的字里行间,始终流淌着作者对祖国对我们这个民族以及平民百姓所倾注的汩汩的一片真情,对民族文化精神的热切呼唤,这感情深沉炽烈,甚至催人泪下,虽然他的表达看似平静甚至苛刻,但赤子的情怀,只要你读了这部书,你随处可以触摸得到。尽管,作者和共和国都经历了那一段令人反思的惨痛的历史。
在书的第二辑《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我再一次看到教师“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的观点,想对于教师的地位仍旧没能高起来,为什么教师的群体的综合素质提高缓慢等而言,芸芸众生的教师已经成为不再读书的可悲一族。同样是睿智的话,还有“要让自己的学生出色,教师必须出色;想让学生多读书,教师首先应当多读书,自觉地多读书”。
“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让学生喜欢你任教的学科,让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这三句话是作者认为评价一位教师工作的三句话,对我是有启发的。
“现在的一线老师到了教育岗位,很快就钻营仕途,不愿意钻研教学,在他们看来,辛苦半生从事教学不如弄个小官做做。”或者都弄点钱花花。做一个真正的教师,潜心钻研自己的专业,不受这样的诱惑,《做最出色的教师》一文给了我全新的启示:我一定能够抵挡住诱惑,做一位真教师。
《不跪着教书》一书的本身,就告诉人们:这个社会还有希望,中国的教育还有希望,因为,我们的面前还有这样站着写作的人,铁骨铮铮的人!我敢肯定,而且不止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