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共产党人的担当》心得体会
《论共产党人的担当》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党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十六大报告等文件,参加处党委组织的党员培训、支部组织的专题学习讨论等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本人对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坚定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现联系实际,谈谈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毛泽东曾经说过,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今天,在广大党员中开展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因为社会主义理想是共产党人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精神动力。而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主要来自它所代表的社会发展方向。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话说,就是共产党人在理论方面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恩格斯曾指出,人们有目的地创造历史。但是,历史的结局并不完全与人们的动机相吻合。共产党人要树立和实现社会主义理想,必须认识和探索社会发展规律,找到实现这一理想的基本途径和依靠力量,并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推动历史的进程。今天,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从事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共产党要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首先必须保持先进性,坚定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
一、正确理解和把握党的先进性的基本内涵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什么叫先锋队?“先锋”者,即先进、先行、走在前列的意思。惟其先进,才称得上是先锋队。所以,先进性是对党的性质的基本要求。无论是党的整体,还是党的成员,在自身素质、思想觉悟、政治行为等等方面,都应该具有先进性,始终走在前列,充分发挥其先导、先锋、模范和榜样的作用。那么,走在谁的前列?换句话说,什么是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到底表现在哪里?
首先,是走在人民的前列、走在工人阶级广大群众的前列。这是党的先进性的最基本的含义,也是我们从建党以来就一直确认和坚持的标准。列宁说,党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但又不是普通的一部分,党“是阶级的先进觉悟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我们党从一开始就是按照列宁的先锋队理论建立起来的。毛泽东说:“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无产阶级里头出了那样一部分比较先进的人,组织成一个政治性质的团体,叫共产党。”共产党是由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中的先进分子组织起来,始终代表和维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带领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支有组织的战斗部队。党的阶级基础是与先进生产力相联系的工人阶级,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党按照严密的结构和纪律组织起来,要求自己的全部成员都努力成为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中有觉悟、有组织、有纪律的先进分子。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建设和改革时期,党都始终走在工人阶级的前列,走在全体中国人民的前列,走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前列。因此,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进部队。
所谓先进,同时也指走在历史和时代潮流的前列。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党的先进性的理解,主要集中在上述与群众的关系方面,即强调走在广大群众的前列,成为人民群众中最先进的分子。这是对的。但是往更深层次讲,党的先进性到底表现在哪里呢?其实,并不仅仅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方面,根本上,还是在党与历史发展规律、与时代发展进程、与国家和民族面临的任务之间的关系方面。纵览人类历史,任何一种政治力量,它的作用和命运,根本上都是与一定时代的潮流、规律和进程联系在一起的。一个阶级、一个政党、一个集团,能否具有和始终保持自己的生命活力,归根到底,在于能否与时代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相吻合,始终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坚持与时代同行,就能够朝气蓬勃,兴旺发达;如果停滞、僵化、背离历史发展的规律,就迟早要被历史淘汰。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先进性,根本上就在于能够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通过制定科学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切实履行人民交给的职责,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任务。
那么,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规律对一个政党到底有什么要求?或者说,党的先进性的内涵最终究竟表现在哪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先进性会有不同的要求。但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能否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放到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抓住决定党的历史地位的三个根本性问题,从社会发展规律和党的进步本质的高度,对党的先进性作出了最新、也是最集中的提炼和概括。它告诉我们:一个政党到底是先进还是落后,从根本上,要看它能否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它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是不是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它是仅仅为少数人谋利益,还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从这样的高度解读党的先进性,已经不是停留在与广大群众的比较方面,而是把党的先进性与阶级性、群众性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把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的内容和要求更加紧密地统一起来,把对党的成员的要求与对党的路线纲领的要求更加紧密地融合起来,因而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因此,党的先进性,归根结底表现在坚持“三个代表”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实践“三个代表”,就是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就是坚持了党的先进性。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两点:一是不能空谈党的先进性,而要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在党的模范行为上。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面前,党的先进性无疑应当包含新的时代要求,要同先进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相联系,同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相联系。这也就是十六大报告指出的:“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党的先进性的要义。否则,党的先进性就无从谈起,党的执政地位也就无从巩固。
第二篇:论共产党人的修养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读后感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是刘少奇主席在1939年7月在延安马列学院的讲演的整理。看过本书有两大深刻的感受:第一,它主要就共产党员在党内生活和党外阶级斗争中的素养而讲:第二,它有着重讲述共产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素养而讲。1939年的国情和我们目前的国情是完全不一样了。那时我们既要面对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又要处理革命统一战线中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可谓处境艰险啊。而如今,世界上虽仍然存在战争,但那只是局部战争,类似二战的大规模战争是不大可能爆发了。我们所处的环境基本上可以说是和平稳定的,而且我们党内的阶级矛盾已经不存在了。所以,我有了疑惑。起初我想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这本书,这本在现在一般人眼里已经是“过了时”的书。通过学习我想到了两个理由:首先,刘少奇主席的这本书是运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和方法论来剖析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自身建设。既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是科学的,那么刘少奇主席的理论也应该是科学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为二者是一脉相承的。其次,此书中讲述得非常系统,很详细,也列举了不少实例。它可以教导我们如何比较好的将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到当前我国的具体的国情中。基于以上两种原因,我们年轻的共产党员或者想要入我们伟大的当的预备党员或者是申请加入我们党的入党申请人也要以认真严肃的态度阅读学习这本书,掌握其中的世界观、方法论,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自身素质。在书的最后,刘少奇主席讲道:“现在我把上面所说的一些问题作一个简单的直接。共产党员在思想意识上进行修养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忠诚纯洁的进步的模范党员和干部。这就要求:
(一)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学习和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来建立自己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建立自己的党和无产阶级的坚定立场。主观主义自古有之,虽然在不断纠正,但仍然是我们党面临的一个重大的阻碍。我们党内有相当一部分人片面夸大主观的作用,以为只要有善良之心,就可以改变现实,改变社会和改变自己。而这种只有“善良之心”的人在我们如今这个社会中是不会有什么大作为的。而且,没有实践和坚固的理论支持,也是易变质的,搞不好会对党产生损害。像王明、陈独秀等人,之所以会犯大错误,也是有这方面的倾向的。在学校的党章学习小组的学习中,讲师也曾提醒我们要严肃认真地考虑入党动机的问题。我们究竟因何要入党呢?此书中,刘少奇主席为我们列举了当时存在的一些自私自利的入党动机,它们有些仍然存在于我们的党员中。但是刘少奇主席教导我们,我们可以通过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学习和认真实践来纠正我们的这些错误。树立起科学的马列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建立自己的党和无产阶级的坚定立场。“
(二)根据共产主义的世界观,根据党和无产阶级的坚定立场,去检查自己的一切思想行动,纠正一切正确的思想意识,同时,以此去观察问题,观察其他同志。” 刘主席在此书中列举了党内各种错误思想意识的来源,并告诉我们消灭这些错误的思想意识的重要方法便是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在我们目前生活的社会环境中,我越来越感到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在不断减弱,大家都不愿意去揭露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自我省查。且不必说“吾日三省吾身”,就算我们能够每周小结一下自己的行为,也就可从中受益匪浅了,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了。“
(三)经常采用正确的态度、适当的方式,去和党内各种不正当的思想意识,特别是对于影响到当时革命斗争的各种不正确的思想意识,进行斗争。”第一次革命虽早已过去,但第二次革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它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大胆地创新,但另一方面,创新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错误的做法和思想,人常说“穷则思变”,其实富也会导致“变”。在西方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影响下,党内的一部分干部领导,如成克杰、李延嘉、胡长青等,因为思想作风不过硬,防腐拒变能力不够强而变质腐化,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对党在人民中的地位造成了一定影响。大一我们开的一门课叫“毛泽东思想概论”,该门课中有一部分内容谈到党建问题,有不少同学痛斥腐败之风的流行。从中我感到,抑制这种风气是大有希望的。年轻的入党积极分子们是具备抵制这种坏风气的意识的。“
(四)在思想、言论、行动上严格地约束自己,特别是对于同当时革命斗争有关的政治思想、言论和行动,要用严格的立场和正确的原则来约束自己。除此之外,最好连许多„小节‟(个人生活和态度等)也注意到。但是,对其他同志的要求,除开原则问题和重大的政治问题以外,就不要过分严格,不要在„小节‟上去„吹毛求疵‟”。要宽律己。就我个人而言,我是一名新的预备党员,我要时刻注意“小节”、“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逐渐完善自己。特别是在生活和学习中,努力向更先进、更优秀的人学习,尽力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我每时每刻都不敢松懈,因为深知自己的责任,深知自己的言行也会关系到党的形象。我也许目前还称不上优秀,但我在追求进步,在向优秀前进,也有信心达到优秀。
读后感。
毛主席革命的根源是:大爱!对中国人民的爱。
毛主席的第一场也是最艰难的革命是:年轻时对自己的革命。
当时,如果毛主席想安逸或畏惧革命风险的话,那么他完全可以回家去娶上三妻四妾过上自己的小康逍遥日子,那时候毛家可算是比较富裕的家庭。一边是安逸逍遥的日子,一边是革命的枪林弹雨日子,最终毛主席对中国人民的大爱战胜了自我小爱,这次的革命胜利使得毛主席终于能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
毛主席的其次最艰难的革命是:推翻四大家族统治后的自我革命。
当时,国丅民党四大家族政丅府已经被打垮了,呈现在毛主席面前的是任由毛主席选择的两条路:搞资本主义私有制还是搞社会主义公有制。如果搞资本主义私有制,那些混入革命队伍的投机分子都得到利益而欢呼拥护了,而毛主席家族也能霸占国家大量生产资料成为中国大家族(与改革开放十大家族统治中的邓丅小平家族一样首富大家族了)。如果搞社会主义公有制,那么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就由整个国家的人民共同拥有、共同生产、共同享受,任何私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以致没有任何人可以骑到任何人头上剥削压迫,那中国人民就得益而站起来了。最终,毛主席对中国人民的爱所决定选择了搞社会主义公有制。
毛主席的第三次最艰难的革命是: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当时,社会主义公有制已经建立并稳健发展,但武装革命时期混入革命队伍的投机分子也盘踞到了党内高层和政丅府内高层成为强烈要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而无产阶级革命阵营脱颖而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又实在是太少,远不足于为中国人民保驾护航抵抗走资派一门心思要搞的复辟倒退。唯一的方法就是发动人民群众起来斗批走资派,让中国人民拥有人类史上首次人民群众为了集体利益斗倒官僚的意识、经验和概念,而且还能为中国的未来革命打下坚实的思想上、理论上和精神上的基础。可问题是毛主席也清楚明白:如果自己一旦发动文革之后也将必定会逝世后不仅被当官的辱骂、攻击和诋毁,更甚至中国人民也会跟着
敌人走资派一起无情地辱骂、攻击和诋毁自己。最终,毛主席对中国人民的大爱所决定没有去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糊涂任由走资派提前爬到中国人民头上压迫剥削,而是哪怕明知自己死后会被自己所热爱的中国人民无情地辱骂、攻击和诋毁,还是毅然决然发动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打倒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毛主席一生革命成绩: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率领中国人民推翻霸占生产资料的四大家族,使国家的资源和财富由整个国家的人民共同拥有、共同生产、共同享受,任何私人不占有生产资料,因此消灭了人民群众最不要的黑社会、娼妓、毒品、贫民窟和高犯罪率;提升了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医疗、教育、就业、住房、养老社会福利保障和安宁的社会环境。使得中国人迅速摆脱了人均寿命三十多岁的“东亚病夫”耻辱称号,改变了洋钉、洋袜、洋火、洋油的状况,短短二十七年让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六大工业国!实现了弊绝风清、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人类空前盛况。
社会性质和制度:
封建社会帝皇制:整个国家的资源和财富由一个大家族霸占,唯独皇帝有权把生产资料分封给亲属私有或臣僚私有,大多数人没有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料,要活着就得去为少数人(地主阶级)服务、劳动受压迫剥削。
资本主义私有制:整个国家的资源和财富由少数人霸占,大多数人没有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料,要活着就得去为少数人(资产阶级)服务、劳动受压迫剥削。
社会主义公有制:整个国家的资源和财富由整个国家的人民共同拥有、共同生产、共同享受,任何私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使得没有任何人可以骑到任何人头上剥削压迫。
目前我们人类所用的经济衡量指标:
一、人民的医疗、教育、就业、住房、养老社会福利保障状况。
二、物价稳定状况、失业率状况、财政收支状况。(此标准用于任何国家或时期,不以此标准衡量的一律无效!)
目前我们人类所用的衡量社会或时代好坏的指标:
一、人民群众最不要的黑社会、娼妓、毒品、贫民窟和高犯罪率的状况。
二、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医疗、教育、就业、住房、养老社会福利保障和安宁的社会环境状况。(此标准用于任何社会或时代,不以此标准衡量的一律无效!)
目前我们人类所用的衡量事物好坏的标准即是:有益于人民的是好;有害于人民的是坏。
目前我们人类所用的衡量人好坏的标准即是:言行有益于人民的是好人;言行有害于人民的是坏人。
用这些标准去衡量任何人与事都能立即清清楚楚、分明无误(但仅限于人类,而畜生不会也不懂得使用这些标准衡量)。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读后感
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产党员人数已达7799.5万之多。我国党员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口数,这种现象是否值得共产党欢欣鼓舞呢?我们在为党员队伍的日益壮大而欣喜的同时,不免会对党员队伍的集体素质产生隐忧。回顾我党初期的态势,重读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我们可以收获很多。
1938年3月,为了适应当时抗日战争和形势变化的需要,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要求全党大量地、十百倍地发展党员。决议下达后,各地党组织采取许多措施发展党组织和吸收新党员,党员数量迅速增加。如晋察冀边区的晋中、冀西两区的党员在一年之内就由几十人发展到8000多人;在河南到1938年9月,全省党员也已达8000余人,有59个县建立了党的组织。随着党队伍壮大,全党的思想状况也活跃起来了,同时也更加复杂起来了。这时,如何树立正确的建党思想,在党内怎样发扬好的革命传统,妥善地开展必要的思想斗争,就成了当时党在政治上的一个重大课题。i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少奇同志撰写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于1939年7月在延安马列学院作了公开演讲。刘少奇同志对短期内我党大批吸收新党员一方面表示出极大的高兴,另一方面,他担心如不能及时加强对新党员的教育引导,使之端正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势必会影响到党员队伍的健康成长,进而影响到党的事业的发展壮大。《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就党性修养问题进行了详细到位的阐述。到了今天,重读这份关于党员修养的文章,对我——一个思想认识尚不成熟的新党员的阐发是很大的。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虽成文于抗战时期,其中的部分内容可能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然而撇开它的时代烙印,联系我国我党的现状,反复研读之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的思考。粗浅如我,思想觉悟和实际实践均有限,唯谨怀着一份对党对国的赤诚之心,就保持党的纯洁略谈一二。
当下的中国正迎来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期,然而随之而来的很多社会政治问题——城乡差距、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等,让人们对中国能走多远产生了疑问。而党内部分党员的腐败问题则让人们对党的执政地位的肯定产生了动摇。反腐问题已然成为我党的重中之重,十七大明确提出了“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联系当下腐败之横行,在此我想谈谈我对入党动机及腐败问题的看法。
我觉得入党动机可以大分成两类:一是消极入党,即被动式的入党,他入党的原因可能是成绩好,能力得到肯定,本身没有强烈的入党意愿而被入党;二是积极入党,即主动式的入党,这里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为了社会主义事业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共同理想而来,另一种则是投机者为了权钱利益而来。
坦白说,很多人剖析自我,可以发现自己(包括我)是属于第一种。刘少奇同志说,“这些同志,没有清楚而确定的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不了解共产注意事业的伟大和艰苦,没有坚定的无产阶级的立场,那是很自然的。在某种转变关头,在某种情况下,他们中间的某些人要发生一些动摇和变化,也是很自然的。”“即使如此,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问题„„本来,许多人在加入党以前就深刻理解共产主义和党纲、党章,是不可能的。只有他们在入党后努力地学习,就可能成为自觉的共产主义者。”有向组织靠拢的意识,虽然思想觉悟的高度尚且不够,但一直在学习实践,也能成为建设发展中所需的力量。
我们对上述党员的入党动机无可厚非,但对投机者的入党则是应该引起警惕的。有人说过当下党员人数的飞速发展实质上是反映了现在社会投机心理盛行和社会道德的沦丧,这从党员贪污腐败可见一斑。
我以为,在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员是冒着生命危险为了自己的信仰而加入共产党进行革命斗争,这种信仰及由其引发的行为是很纯粹很美好的。到了今天,党员中的许多人已经很少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他们是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而入党,但说到底还是为了某种信念和对国对民美好的期许而来。
对入党动机的考察应该并且已经收到了再三的重视,这是一片圣地,一片容不得虚伪污染之地。
抱着不纯正的动机入党者往往不能很好地处理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腐败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问题,党员腐败的原因可以同时归结为共产主义道德的缺失。“为了党的、无产阶级的、民族解放和人类解放的事业,能够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党性’或‘党的观念’、‘组织观念’的一种表现。这就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政党原则性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意识纯洁的最高表现。”不管面对多大的诱惑,共产党员应该有这样的美德这样的觉悟,否则妄为一名共产主义的拥护者。
中国这片土地传统观念很容易催生了腐败特权等诸多问题。我们高喊着“无产阶级”的理念,但是这一点并没有如我们所愿地深入人心。刘少奇同志说:“无产阶级根本反对任何人有任何特权,认为自己不应该有任何特权的思想,他们认为在人民内部居于特权地位,对于自己说来,是不可思议的,是一种侮辱。”显然,我们的无产阶级认识还是不够的。于是,腐败就于自身的贪婪和缺乏监督的权力中滋生。有句话说:我们之所以没有腐败是因为我们受的诱惑还太少。当贪婪遇上特权,腐败似乎就不可避免了。在我看来,要抑制腐败根除腐败就要:一是削弱人的贪婪——每一个党员应该有这样的修养,去压制自己内心恶的产生;二是树立正确的权力意识——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当为民谋利而非为己私欲。刘少奇在文中多次引用那个当年成功辉煌而今已然分崩离析的苏联。也有人在质疑,今天的中国会不会落入与苏联一样的境地?在我看来,苏联亡国亡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多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可以作为前车之鉴的。除了经济上未得到根本改变的斯大林模式外,政治上官僚阶层的形成,党内人士为特权思想严重腐蚀,以权谋私,生活腐化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我们要防止步苏联的后尘就必须保持我党的纯洁与先进。
我坚信,中国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在这道路的前进过程中,我党作为领导
者,必得克服来自腐败的侵蚀,我们党员作为这个队伍的组成者,必得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只有这样,纵是道阻且长,最终的中国必将迎来康庄大道。
i 人民政协报,2010年07月29日,《<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成稿经过》
第三篇:论担当
论
担
当
刘
明
担当历来是评价人的重要尺度。一个人被称许为“有担当”的确不易。
何谓“担当”?在《现代汉语词典》的注解里,担当就是“接受并负起责任”。在现实生活中,担当与人们关于责任、良心、价值、奉献、牺牲、勇气和才干等方面的思考联系在一起,从而被赋予丰富的内涵。它既代表着“在其位、谋其政”的履职尽责,也体现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海阔胸怀;它既代表着“知其难为而为之”的执着理想,也体现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无畏勇气。我们可以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来区分担当,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去认识担当。“一人做事一人当”,是普通百姓对担当率直快意的表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仁人志士丹心报国的担当誓言。“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有志者身处困境自我担当意念的坦露;“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致力国际担当的庄严承诺。人生需要担当,有担当的人生才能尽显大气与豪迈;家庭需要担当,有担当的家庭才能拥 1 有和谐与融洽;一个单位需要有担当的成员,有担当方能成就“经世之事业”;一个社会需要有担当的脊梁,有担当方能谋取天下的福祉。担当既有普遍性的要求,也有特殊性的要求。它在客观上有大小轻重之分,在主观上有承担与放弃之别。担当不仅是修身齐家的需要,更是治国平天下的需要。古往今来,担当价值千金,担当任重千钧。深刻认识和把握担当问题,做一个勇于担当、有所担当的人,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一)
我们正处于一个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思想转变的新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精神,尤其需要勇于担当的精神。只有涌现无数敢于担当的人,我们的事业才会从成功走向成功,从胜利走向胜利。
1.担当是时代的呼唤,承载使命要担当。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一个人都应该对他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负有责任。马克思说过:“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准确地把握并解决这些问题,就会把理论、思想和人类社会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今时代,经济社会的变迁让人感到眼花缭乱。大至国家、民族,小到行业、单位,需要把握并解决的问题普遍存在,时代对担当 2 的呼唤绵长而深切。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社会矛盾便会集中凸显。我国已步入这个社会“矛盾凸显期”。强化公共服务、实现充分就业、化解社会矛盾,减轻资源环境压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已成为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同时,面向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已经摆在我们面前。承载这一使命,需要我们焕发担当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担当新的实践,担当新的发展;承载这一使命,需要我们满怀激情,以人民富裕、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为己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担当时下,担当未来。“十一五”期间,常德经济社会发展的担子更重,任务更艰巨,如何在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下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完成市委四届八次全会提出的“三个一千”的目标任务,需要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顺应时势,勇立潮头,担当新的挑战,在担当中披荆斩棘、建功立业。
2.担当是品质的彰显,履职尽责要担当。担当既是时代召唤下的一种客观需要,也是个体自觉中的一种主观努力,其核心是在履职尽责中无私奉献、勇于牺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名句生动刻画了历代仁人志士勇担重任的无私奉献精神。“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一代伟人的豪言壮语,淋漓尽致地勾勒了中国共产党人为着救亡图存、富国强民而英勇牺牲的壮丽画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做好我们自己的事,做好我 3 们手边的事,是我们的本份,是我们应有的担当。这种担当,要求我们发扬勇于牺牲、无私奉献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98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这种担当,反对推诿逃避、放弃责任;这种担当,拒绝追名逐利、贪图享乐;这种担当,强调对党尽忠,对民尽责,对事业尽力。有没有这种担当,人们的评价大不一样。有担当者,形象高大口碑好。功名萦于心,私利计于前,是说不上什么担当的。没有奉献和牺牲的思想作底子,在责任面前,往往担当不起,履职尽责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3.担当是意志的锤炼,超越自我要担当。作为一种具体的实践和主观的努力,担当始终要面对现实的考验。能否持续担当、有效担当,取决于担当者的意志和信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是锤炼自我,担当自我;“厚德载物”是历练世事,担当世事。由成就自我,再到改造世界,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由“自强”到“载物”的担当路径。两者和谐统一、融汇贯通于担当人生、超越自我的坚强意志和坚定信念中。屈原高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霍去病誓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无不是秉承这一意旨的顽强担当。历史反复证明,没有坚强意志和坚定信仰的人是担当不了重任的。年轻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之所以能在资本主义的漫漫长夜里高举火炬,发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号召,就是因为他们坚信共产主义事业必胜;布鲁诺面对宗教裁判所的火刑之所以面不 4 改色,就是因为他确信地心说是错误的。在腥风血雨的战争年代,革命先烈能够慷慨赴义;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共产党人能够站得出来、豁得出去,这种无畏的担当源自千锤百炼的革命意志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将层出不穷,积累的各种矛盾也将以新的面貌凸现出来。我们只有坚定信心,在顺境中自律、自省,在逆境中自励、自强,才能真正担当新的发展。在推进常德工业化进程中,市委指出,必须做到“坚信不疑、坚定不移、坚持不变”,就是要求不断锤炼发展意志,坚定发展信心,切实担当起推动常德经济快速发展的重任。
4.担当是价值的体现,建功立业要担当。桥的价值在于能承载,人的价值在于能担当。喜怒哀乐彰显一个人的涵养,纵横捭阖反映一个人的才干。人的提升,在于能够适应更高的要求,担当更大的责任。一个人担当得越多,往往证明其价值越大。人生在有担当中成长,在敢担当中前行,在能担当中辉煌。担当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古人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有了这份心系苍生的担当,怎能不激发创造、卓尔不群。担当出勇气、出智慧、出力量。有担当才会迎难而上、锐意进取。鲁迅先生“血荐轩辕”的担当,赋予了他以生命“作匕首、作投枪”的战斗勇气;小平同志在政治沉浮中矢志不渝的不懈担当,熔炼了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智慧; 5 “带着妹妹上大学”而感动中国的洪战辉挑战人生苦难,在担当中积聚了克难奋进的力量。个人的潜能往往在戮力担当中得到充分发挥。遇事推诿、裹足不前,在逃避担当的同时,往往也错过了成就事业的机会。担当与成功如影相随,担当指引人生路径,担当照亮人生前程。追求有所建树,必须坚持有所担当,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法则。
担当作为人格的核心特质之一,可以派生出诸如信用、忠诚、自律、自强等许多有助于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特质。不讲担当,则很难谈得上信用、忠诚、自律和自强。在现实生活中,担当精神的匮乏和缺失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尤其是随着和平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担当精神在不少地方和不少人群中呈现出消磨、萎缩的趋势。面对各种责任,有的人认为自己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无法担当;也有的人认为自己职权有限、能力有限,无力担当;有的则认为讲责任太沉重,担责任太劳累,不愿担当;还有的人干脆说:“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自己无需担当。在公共场合里,缺乏公共道德和公共责任的人和事随处可见;在日常工作中,人浮于事、推诿扯皮的现象常常出现;在危难和考验面前,逃避退缩、冷漠无情者也不乏其人。缺乏担当精神的人就象是被抽空了血液、拆散了骨架,空有躯壳,难以立身于天地。在建设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弘扬担当精神,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二)
世间处处有担当。担当,涉及个人、家庭、单位、国家、民族和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等方方面面,存在于人的生命和社会发展的历程之中。历史转折之际,世事危难之秋,思想禁锢之地,人性扭曲之时,平凡工作之中,都需要人们勇于担当。担当的内容非常广泛,其要者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担当全局。自古以来,“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事关全局和整体,是需要有所担当的。只有放眼全局,我们才能见则远,闻则彰,辨则明;只有把握全局,我们才能顺应大势,抓住要害,善于取舍。当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缓解了陕北压力,拉开了战略反攻序幕,担当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全局;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支持和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担当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全局。在近代中国,“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的言论广为流传。湖南人杨度曾写过一首《湖南歌》:“中国如今是希腊,湖南当作斯巴达。中国将为德意志,湖南当作普鲁士。诸君诸君慎如此,莫言事急空流涕。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究其原因,正是湖湘文化中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造就了一大批为世人称道的著名人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正面临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三大历史任务。我 7 们要担当全局,就要时刻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以振兴中华为天职,坚持从高处着眼、从远处着眼、从大处着眼,善于从国内外宏观形势和全党工作大局去思考、审视和谋划,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真正做一个有益于发展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2.担当领率。“人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人类社会的每一项事业、每一次进步都需要有走在前列的人。小平同志主持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成功地担当了引领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使命;邱吉尔临危不惧,用自己的“热血、辛苦和汗水”,担当了领导英国人民反法西斯的历史重任。在残酷的战争中,排长牺牲了班长顶,班长倒了小兵上。担当领率既需要有披肝沥胆的忠诚,更需要有上刀山、闯火海的勇气。顺治二年七月,当骁勇强悍的八旗大军迫近江阴城下的时候,担任过典史小官的阎应元已经离任避居城外。战事开始后,阎应元应义民之邀入城,率6万百姓拒24万清军于城下。这场本应“一边倒”的速决战,竟然打了81天,满清铁骑连折三王十八将,死75000余人。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幼53口。危急时刻,阎应元挺身而出,担当统领,用自己的鲜血和智慧祭奠了怆然傲岸的民族之魂。当前,时代赋予了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要完成这一伟业,需要一大批谋在深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先锋战士。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我们应当保持党的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前 8 列,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担当道义。人作为一个社会存在者,在其生存、发展过程中,需要一种精神力量来支撑。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道义的担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薪火相传的宝贵品格。中国自古就有舍身求法、为民请命、正道直行的人,但也不乏寡廉鲜耻、巧言令色、奸诈妄为之辈。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李大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张志新“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担当道义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执着,是“追求真理,奋然敢为”的风骨,是“坚实道德、捍卫正义”的顽强。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而奋斗、而献身,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体现,是我们应当担当的道义所在。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写道:“在个人利益与党的利益不一致的时候,能够毫不踌躇、毫不勉强地服从党的利益,牺牲个人的利益。为了党的、无产阶级的、民族解放和人类解放的事业,能够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党性和党的观念、组织观念的一种表现。这就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政党原则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意识纯洁的最高表现。”在价值背反、人性嬗变、邪念闪动的当口,我们应当让担当道义、明志笃行成为一种秉性、品质、情操和习惯。
4.担当创造。创造就是提供前所未有的思想和产物。莫 9 里斯说:“人类最伟大的品质之一便是创造性。”创造贯穿于人类发展史。人类从洞穴到摩天大楼,从松明到人造太阳,从人力车到宇宙飞船……每一点进步都闪烁着智慧的火花,镌刻着创造的烙印。世界的一切美好事物,无一不是创新创造的结果。鲁迅说:“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上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担当创造就是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探索性的努力,这是我们作为社会人应有的态度。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创造过无数璀璨的人类文明,无论是“古代四大发明”,还是儒家“天人合一”、“和为贵”的思想观念,都对全球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历史的进程中,无数中华儿女为着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担当新的创造,作出了卓越贡献。从“一穷二白”到“两弹一星”再到“神舟飞天”,没有担当创造的精神武装,没有“卧薪尝胆”不懈奋斗,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新的世纪有新的挑战。不断创造新业绩、留下新脚印、攀上新高度,应当成为我们报效国家的应有担当。
5.担当危难。任何一项事物的发展并非总是处于理想的稳步发展状态,危难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意想不到的方式发生。危难当头、紧要关口,需要有人挺身而出,勇于担当。“智谋出于急难,巧计生于临危。”大危难孕育着大作为,大挫折磨砺着大机智,大困难蕴涵着大机遇。担当危难,是一种睿智和本领,是一种清醒和坚定,是一种 10 宽广胸怀和至高境界。“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是担当危难的生动写照;“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是对担当危难的真情赞美。勇于担当危难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无论是外寇入侵之时,还是内忧丛生之秋,这种品质和精神历经磨砺而不衰。虎门销烟、抗日救亡是对民族危难的担当,抗洪抢险、抗击非典是对人民生命财产危难的担当。在维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时挺身而出、勇于牺牲,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处变不惊、见义勇为,这都是担当危难。担当危难的动力源于坚定的信仰,担当危难的核心在于无私的奉献。危难之中见真情,危难之时看品格。遇到危难而不惧,天塌地陷铁肩担,人生和事业便会留下壮丽的色彩。
(三)
“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担当重任必须具备优良的素质。
1.担当之人,要有把握时势的睿智。担当不可随心所欲,成功不会唾手可得。“识时务者为俊杰”。把握时势才能有效担当,不识时务往往陷入虚无和盲动。把握时势,要着眼全局,顺势作为。在变化的形势面前,往往存在着三类人:一类人知道形势要变了,抢在变化之前顺势变;一类人感到形势已变了,不得不跟着变;还有一类人根本没发觉形势变了,守着摊子不知道变。做一个能担当的人,无疑要选择第一类。11 正如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所说:“认为只有在时机到来时,才能做出正确选择的人,在领导同代人的事业中是不会取得成就的。”也就是说,看不到全局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就难当重任。在历史上,由于判断时势正确而成功和由于判断时势错误而失败的事例不胜枚举。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就是把握时势、担当大业的一个例子,大清王朝抱残守缺、闭关锁国则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千古遗憾。把握时势,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好风凭借力,扶我上青云”。乘势借力历来是事业成功的重要法门。担当之难,往往难在时机和条件不够成熟,有心作为力不足。一个高明的担当者,往往善于抢抓机遇、创造条件,在乘势借力中实现担当鸿图。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新时期,能否抓住发展机遇,跟进变革形势,决定了我们能否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把握时势,要克难奋进,逆势自强。在困厄和艰难中担当,一定要能在逆势中寻找希望,发现、创造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转化的时机与条件。在60多年前那场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难关头,不屈不挠的中华儿女共赴国难,逆势自强,积小胜为大胜,以时间换空间,终于在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中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不懂得逆势自强,就会屈服于困难和压力,丧失担当的勇气和决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此,一个人亦如此。
2.担当之人,要有舍我其谁的气魄。担当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牺牲,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迈,12 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坦荡。舍我其谁,就是敢于承担,有强烈的角色意识。克里姆林宫的一位清洁工曾说过:“我的工作同叶利钦差不多,叶利钦是在收拾俄罗斯,我是在收拾克里姆林宫。每个人都该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这就是角色意识。这种意识愈是强烈,就愈能担当。备受美国人推崇的传奇人物罗文,之所以能够克服重重困难,把美国总统的信送达加西亚将军,正是作为“信使”的强烈角色意识使然。美国曾有人对在平凡岗位上作出杰出成绩的100名优秀人才做过一项问卷调查,在被问及何以能在极其普通的岗位上取得辉煌业绩时,几乎所有被调查对象都给出了一个类似的答案:“因为我在那个位臵上,那里有我应尽的职责”。这句朴素而耐人寻味的话深刻地反映了一个人的角色担当。“因为我在那个位臵上”,所以我们应当满怀“在其位、谋其政、成其事”的工作激情,积极地承担起自身角色应尽的责任。舍我其谁,就是敢于竞争,有强烈的出位意识。勇于担当的人,总是能从平行的队列中走到前排,不甘平庸,引领前行;敢于担当的人,常常能在万马齐喑中登高一呼,以致响者云集。曾经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女孩,从小就被父亲严格要求,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力争一流,“即使坐公共汽车,也要永远坐在前排”。大学时代的她,“总是野心勃勃,每件事都做得很出色”。40多年后,她成为了英国第一位女首相,并赢得了“铁娘子”的美誉。这位后来为我们所熟悉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成功地担当了她的 13 人生和事业,她所凭借的就是“永远坐在前排”的强烈的“出位”意识。舍我其谁,就是敢于行动,有强烈的开拓意识。“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小平同志也一再强调,干事业要有一股闯呀、冒呀的精神。担当大任,需要有无所畏惧的开拓精神。电视剧《亮剑》的主人公李云龙肩负重任,总能奇招迭出、突破困局、不辱使命,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敢于行动,敢于在狭路相逢中亮剑制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中,我们同样需要有这样的“亮剑精神”,以超常的胆识、超常的勇气和超常的魄力,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3.担当之人,要有自强不息的品格。欲担当重任,必自强不息。自强不息,要耐住寂寞。寂寞如茧中之蛹。蛹在茧中是寂寞的,但又是羽化前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很多时候,没有寂寞的守望,也就没有成功的雀跃。能否耐住寂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有所担当。有一个所谓“蘑菇定律”:刚入道的人的处境很象蘑菇,被臵于阴暗的角落(如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如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任其自生自灭(如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蘑菇”是寂寞的,但这种寂寞往往是客观存在、无可奈何且又必须忍耐的。担当到了一定程度,境况也就会发生变化。在寂寞中自怨自艾、自暴自弃毫无意义。自强不息,要战胜逆境。“逆境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但逆境变成财富是有条件的。战胜苦难,逆境才会成为值得骄傲的人生财 14 富,甚至被世人誉为人生传奇,否则苦难永远是人生的痛苦和屈辱。在逆境中担当,一定要有自强不息的品格。承受逆境,关键在把心放在高处。精神不倒,人才不会倒。在逆境中担当,一定要消除贪图安逸的心态。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韩国总统金大中的三个儿子,虽然早年随父软禁、流亡,但他们在逆境中崛起,大儿子成为韩国青年基金会主席,二儿子做了亚太和平财团副董事长,三儿子考入英国依阿华大学,成为社会学博士。然而金大中当选总统后,他们淡忘了曾经的苦难,在骄奢享乐中沦为阶下囚。他们曾经担当过逆境,但终究还是不懂得如何让逆境成为财富。自强不息,要增智增力。能力匮乏是担当的大敌,它往往导致有担当之心而无担当之力。因为能力匮乏,遇事手足无措、捉襟见肘者有之;因为能力匮乏,蛮干胡来、贻患无穷者有之。做一个能担当的人,应当对自身的能力匮乏负起责任。提高能力,要把加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坚持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为担当奠定深厚根基。克服能力匮乏,要坚持终身学习,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不断跟进时代,着眼担当未来。
4.担当之人,要有脚踏实地的风范。担当问题,本质上一个实践问题。正如曾国藩所说:“天下大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他临终前写下了压案之作《挺经》。挺就是担当。担当须实干,这是曾国藩人生的深刻总结,也正是担当的内在要求。担当,15 要努力办好小事。担当事业应在每一个细微环节上倾尽心力、精益求精。巴西海顺远洋运输公司的“环大西洋”号海轮遇难沉没后,人们通过海轮上遗留下来的记录资料发现,在这场事故中,船上21名船员每个人都只做错了一点点,然而就是每个人的这一点点,酿成了船毁人亡的大错。每个人在小事上多一点担当,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细节决定成败,不要忽视小事。担当,要勤勉办好实事。担当既是一种状态和过程,也是一种成效。弄虚作假、哗众取宠、跟风作秀都不会有好的结果。袁隆平大学毕业后,把广阔的土地作为自己的实验室,几十年如一日泡在稻田里,用辛勤的汗水培育出了强优高产杂交水稻,靠勤勉和务实,担当起了解决中国和世界人口粮食问题的空前重任。务实才是真担当。担当,要尽力办好难事。办难事,是检验担当水平的重要标尺。担当难事,倡导的是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困难找借口。当前,我国改革攻坚仍在继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矛盾、新问题不少。敢于面对矛盾,善于解决难题,应当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
(四)
担当不是简单地付出、机械地践行,担当要求科学地应对、理性地运筹。
1.不仅要有一力承担的勇气,而且还要有合作共事的胸 16 襟。担当需要有一肩担之、舍我其谁的勇气,无担当之勇则莫言承载使命。担当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但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张扬;担当是主体智慧的展示,但不是对天下智力的藐视。常言道:“独木不成林,独梁不成屋”。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没有合作共事的胸襟、团结协作的精神,凭匹夫之勇,逞个人之能,到头来必定多走弯路,招致失败。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场突如其来的野火烧到了蚁山的附近,浓烟让蚂蚁王国乱作一团。一些蚂蚁拼命往外爬,还没有接触到火,就已化作灰烬。突然,整个蚁群迅速向一个地方集结,亿万只蚂蚁聚成了一个大大的蚁团。蚁团朝着火线滚去,一阵焦烟散去,爬在外面的蚂蚁命随烟去,但是更多的蚂蚁活了下来。团队合作让蚂蚁成功地度过了突如其来的灾难。神舟六号顺利飞天,举国为之振奋,世人为之惊叹。在“神舟飞天,独来独往”的背后,仅直接为之服务的生产厂家就达到3000多家,参与研制的科技人员更是数以百万。这其中任何一个方面不精诚合作,“神舟”就可能成为“沉舟”,“飞天”就会变成“飞祸”。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担当这一重任,一己之力固然重要,共同担当更是必不可少。共同担当以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为基础,以共同的远大目标为归依。涵养这种共同担当的胸襟,必须强化大局意识,在共同目标上求一致;必须强化公仆意识,在名利得失上讲风格;必须强化宽容意识,在相互忍让中强合力; 17 必须强化坦诚意识,在肝胆相照中增友情;必须强化助人意识,在共同提高中促进步。
2.不仅要有埋头苦干的执著,而且还要有独辟蹊径的创新。担当是一个尽其责、尽其力、尽其才的的过程,既需要脚踏实地的苦干,也需要独辟蹊径的巧干。埋头苦干,担当之行方可一以贯之;独辟蹊径,担当之事方可事半功倍。在工作困顿难进、事业停滞不前的时候,不懂得调整和变通,担当大任就难求峰回路转。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绕开了敌军正面防线;毛泽东“四渡赤水”,出敌不意,摆脱了蒋介石的围追堵截。正是思维和谋略上的创新,帮助他们走出了死地,开创了新局。担当重任往往还意味着突破当前,付出非同一般的努力,取得非同一般的成绩。做到“非同一般”的付出,就能在别人还囿于经验和框框中不得其解时,突破担当的难点;就能在别人还停留在普通或平庸层面时,取得非凡的成就。2200多年前,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在众人无法解开“戈迪亚斯神结”的情况下,挥剑斩“结”,以独辟蹊径的一剑证明了自己无愧于亚细亚之王的高超智慧。勇于创新、独辟蹊径应当成为我们披荆斩棘、成就事业的担当之剑。
3.不仅要有义无反顾的果敢,而且还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大开大合、一往无前是担当重任应有的姿态。但是,担当常会遭遇风险和陷阱,缺乏周密细致的统筹、严谨规范的慎重,就可能顾此失彼、难以为继。古人讲:“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谨慎担当决不等于畏首畏尾、胆怯退 18 缩。它把言行构建在调查研究和周密思考的基础上,是一种清醒中的深刻、明智中的理性。功高慎归,位尊慎居,是一种仕途上的谨慎;深思熟虑、小心从事,是一种工作上的谨慎;慎独慎微、慎言慎行,是一种自律上的谨慎。担当重任,既要有临渊不惧的勇气和激情,也要有临渊履薄的自持和冷静,否则难以远行。谨慎担当体现在勤思上。“鸟三顾而后飞,人三思而后行”、“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谋定而后动,权衡以定策,才能免于草率和倾覆。谨慎担当体现在重微上。“福自微而至,祸自微而生”。在实践中,既要放眼全局、把握大势,又要抓住细节、注重微末。特别是对那些一叶知秋、似小实大的关键要素,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千万忽视不得。谨慎担当体现在律己上。“吾日三省吾身”。从严律己,才能在实践中多一分理性,少一分随意;多一分成熟,少一分浮躁;多一分敬畏,少一分轻率。
4.不仅要有夺取成功的决心,而且还要有接受失败的准备。担当路上,有成功的鲜花和美酒,也有失败的痛楚和苦涩。担当一方面要矢志成功,另一方面也要为失败未雨绸缪。承受失败也是一种担当。担当失败要善于转化。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遇到失败时不知所措,一蹶不振。一时的失败往往可以成为跨越沟壑的桥梁、通往壮丽的渡船、走向成功的新路。要善待失败、正视失败。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可以更加清醒地审视自己,更加理性地面对现实,调整自己的思路,改变自己的策略。在失败中砥砺品质,把经受失败当作 19 一种人生历练,就会知难而进,愈挫愈奋。面对失败,要调适心态,学会自我疏导、自我鼓励,以保持昂扬的斗志,奋发前行。担当失败要早做预案。失败并非全都是不期而至的。人们常说,要做最坏的打算,就是要为可以预见或可能发生的失败早做准备。骁勇善战的巴顿将军在指挥作战时就常常备有两个方案,一个是顺利推进的作战纲领,一个是战斗失利的部署安排。成败早有谋划,运用存乎一心,无怪乎巴顿将军驰骋沙场,得心应手。美国总统的竞选也有失败预案,其竞选写作班子事先都准备了当选和落选两套讲话文本,大选完毕即可快速应对。为失败早做准备,可以在困难和危机中减少损失,可以在失意和颓势中不乱方寸,可以在瞬息万变中抓住新的战机。为失败准备得愈充分,就愈能担当不测、走向成功。
第四篇:曾国藩论“担当”
曾国藩论“担当”
1.[原典]:
“大抵谓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
2.[原典]:
“余即日赴天津,查办殴毙洋人焚毁教堂一案。外国人性情凶悍,津民习气浮嚣,俱难和叶,将来构怨兴兵,恐致激成大变。余此行反复筹思,殊无良策。余自咸丰三年募勇以来,即自誓效命疆场,今老年病躯,危难之际,断不肯吝于一死,以自负其初心。”
3.[原典]:
“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诚为天下倡。世之乱也,上下纵于亡等之欲,奸伪相吞,变诈相角,自图其安而予人以至危。畏难避害,曾不肯捐丝粟之力以拯天下。得忠诚者起而矫之,克己而爱人,却伪而崇拙,躬履诸难,而不责人以同患;浩然捐生,如远游之还乡,而无所顾悸。由是众人效其所为,亦皆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呜呼!吾乡数君子所以鼓舞群伦,历九载而戡大乱,非拙且诚者之效欤?”
【白话】
“君子之道,莫大于在天下倡导忠诚。世俗败坏的时代,社会上下都不能控制自己的妄念和贪欲,人们互相欺骗,勾心斗角,为了自己的安乐而加害于他人,不愿承受一点困难和损失,也不愿意为拯救天下贡献丝毫之力。直到有一天,出现了忠诚之人,努力来改变这些风气,他能够做到克制自己的欲念而且对他人抱着仁爱之心,抛弃虚伪和欺骗的手段而推崇忍让和奉献。身心遭受了很大的困难,但从来不驱使别人和自己分担,而对别人的奉献却十分大方,就象外出远行回家那样把钱财看做身外之物。于是大家都效仿他的所作所为,也都以苟且偷生为辱,以躲避困难为耻。哎呀,我家乡的数名君子之所以鼓舞群伦,历时九年而勘平大乱,不是拙与诚的功效吗?”
4.[原典]:
终身涉危蹈险,如履薄冰,却能自全其身,自守其道,尽己之性而知天命。天下事患不思耳,何患不可为;天下才患不求耳,何患世无人。弟必扶病强撑,决不告饶。楚疆危,弟愿生死以之,当以大担量,必放心放手,然后推位让贤,有一分不安,决不推诿也。人莫患于不智,又莫患于不愚,智与愚合,而力量乃大。一入仕途,总是碰境,古人所谓待罪也。
[白话]:
一生经历千难万险,如履薄冰,却能自全其身,自守其道,算是自己尽了最大努力,余下的就是听天由命了。天下事怕只怕不去思考,不必担心做不到;天下的人才怕只怕不去寻求,不必担心国无良才。我一定带病坚持到最后一步,决不后退。湖北境内如果出现危机局面,我愿意拼尽老命前去保卫。一定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了,我才会退位让贤,有一点安排不好,做得不够,我就决不推诿。做人最大的害处在于不聪明,也在于不糊涂,该聪明的时候聪明,该装糊涂的装糊涂。两者相结合,力量才大,才会无坚不摧。一旦踏入仕途,就会到处碰壁,这是肯定的,古人把这个形象地称作“待罪”。5.[原典]:
“臣之愚见,欲纯用重典以除强暴,但愿良民有安生之日,即臣身得残忍严酷之名亦不敢辞;但愿通省无不破之案,即剿办有棘手万难之处亦不敢辞。”
6.[原典]:
“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中庸》学、问、思、辨、行五者,其要归于愚必明,柔必强。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即修身养家,亦须以明强为本。难禁风浪四字譬还,甚好甚慰。古来豪杰皆以此四字为大忌。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白话]:
“担当大事,都在掌握明强两个字上。《中庸》中的学、问、思、辨、行五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要使愚昧变为聪明,使柔弱变为坚强。所有的事,没有志气和刚气都无法成功。即使是修身养家,也必须以明强为根本。‘难禁风浪’这四个字说得很好,大慰我心。自古以来,豪杰之士都以这四个字为大忌。我家祖父教导我们,也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所以男儿自立于世,一定要有倔强之气。只是好几万人被困于坚固的城池之下,最容易暗中销磨锐气。你能使数万人的刚强士气长时间不被销磨折损,这正是你的过人之处,更要在这一点上下功夫。”
7.[原典]:
“有容德乃大,有忍事乃济。盖容则恕人,忍则耐事。一毫之拂,即勃然而怒;一事之违,即愤然而发;一善之长,即为炫暴;一言之誉,即为动容,皆无涵养之人,薄福之人也。昔人谓量随识长,闻事不喜不惊,乃可以当大事。”
[白话]:
“有包容的人品德就会高尚,能够忍耐的人做事才能够成功。气量大了就容易宽恕别人的错误,能忍耐做事情才有持久力。一点点不如意就勃然大怒,—点点不称心就愤然发作,一点点善长就向他人炫耀,听到—点点夸奖就激动万分,这些都是涉世不深、涵养不够、心胸狭窄的表现,这样的人也是薄福之人。古人说:气量会随着见识的增长而增长,遇事不喜不惊,才可以担当大事。”
第五篇:论共产党人先进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指不同的个人,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在一定的条件制约和价值观念指导下,人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求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的体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是生活方式的一个方面。也就是说,生活方式不仅是指衣食住行之类的日常生活,它涵盖着包括生产方式在内的整个生活。这是关于生活方式的经典观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更多的认为,个人生活方式的差异只能部分由社会经济地位来释,个人的主观选择往往发挥着更加突出的作用。由此可见,生活方式是一个人或群体模式化生存方式,活动风格,是个人思想行为的外显标志.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品格,价值观,政治观。我们认为,生活方式是反映党员形象的一面镜子。由于它具有直观性,易于感知,所以人民群众往往根据党员干部的生活方式来评价整个党员队伍乃至我们党。因此,保证党员队伍的生活方式及思想的先进性是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的重要保障。
共产党人先进生活方式的特征
群众认可和自身建设的统一.一切团体的成员都可以宣称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先进的,但只有共产党人生活方式的先进性不是自封的,而是由人民群众认可的。这是因为,只有共产党人的一切奋斗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共产党员保持生活方式先进性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全社会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如果党员生活方式先进性得不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就无法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奋斗,党员的先进性自然就失去了意义。人民群众认可党员生活方式的先进性,主要是共产党员在社会实践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现出来的先进性是人民群众认可的。人民群众看一个党员是不是先进,不会单纯看他的表态、他的文章、他的讲话,关键是看他在做什么,看他的行动是否真正体现了党员的先进性。正是共产党员的模范行动让人民群众认可了党员的先进性。在现实中,少数党员在政治上不信仰科学理论,行动上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百姓,人民群众不可能认可其先进性。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党员比其他人担负更大的责任.为了使我们党更好的完成这一使命,对党员的生活方式实施监督是十分必要的.党对党员的监督已经制定了不少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有些涉及生活方式,比如对党员生活作风的有关规定。有的人认为,监督生活方式就是侵犯党员的隐私.由于中西文化存在差异,对隐私的看法也有所不同,我们不能以西方人的价值观对待中国人生活.我们认为,只要是合法的监督,就不会构成隐私权的侵犯.生活方式是党员政治风貌的镜子,是品德修养的重要标志.党员队伍整体生活方式状况如何,关乎党的声誉,关乎党能否真正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由此可见,对党员生活方式进行监督,在全党但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有依据的。
理论和实际的统一。共产党员的生活方式是和党员的理想信念紧密相连的。理想信念决定生活方式,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服从和服务于理想信念,是理想信念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共产党员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最高目标,把大公无私、舍己为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视为人生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像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等许多党的优秀干部,他们恪守“人生在世,奉献二字”,“淡泊名利,一尘不染”的生活准则,时时刻刻把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党的奋斗目标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紧紧相连,为共产党人树起一面面明亮的人生价值、人生乐趣、人生最高追求的镜子。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以他们为榜样,牢固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用党的奋斗目标总揽个人的生活方式;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指导个人的生活方式;自觉执行国家的法律法令,严守党的纪律,用党规党法规范自己的生活方式。只有这样,共产党员才能在那些腐朽的思想观念、生活作风和行为方式面前,不盲目欣赏追求,不随波逐流,自觉保持共产党员思想作风的纯净和精神生活的高尚,坚决抵制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侵蚀,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表率,以良好的形象在人民群众中展示自己的高尚境界。
继承与发展的统一。共产党人生活方式的最显著特征,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保持朝气蓬勃的进取精神。胡锦涛总书记一上任,就到西柏坡考察,并提出要坚持“两个务必”,要求全党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他指出“一个没有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力自强的;一个没有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还应当吸取我国传统文化道德的精华。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思想中有不少值得借鉴的东西,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位卑未敢忘忧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报国之志;“三过家门而不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以祸福趋避之”的为民之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处世之道等等,都是要求每个人正确处理物质生活欲望与精神追求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索取与奉献的关系。可见,共产党人先进的生活方式也是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其深刻内涵及深厚基础的,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与时俱进。
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江泽民同志着眼于新世纪人的精神、观念、心理和生活追求的巨大变化,提出了“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的科学论断,指出:“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西方古典管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只在于追求本身最大的经济利益。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依据著名的霍桑试验深刻揭示了“社会人”的假设,认为人基本上是由社会需求引起工作动机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积极性的决定因素。这两种观点都形成于一定的社会基础,而后者则是对前者的发展,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观点比较接近。江泽民同志以马克思主义者实事求是的态度,从中国现阶段的社会实际出发,阐述了人的本质,尊重人的本性,提出了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使之充满了人性的关怀,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文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我们所提倡的共产党人先进的生活方式,主张人在追求物质生活之外还应当有高尚的精神生活,并以其中的理想信念为核心。理想信念属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范畴,在支配人的行为方面起主导作用并产生内在动力,就像雨果说的:“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灵魂。
共产党员应如何培养先进的生活方式
培养先进的生活方式必须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党员干部的“德”,说到底,就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有什么样的道德情操和人格修养,就会形成与之相对应的生活方式。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把道德修养放在重要位置,加强学习,苦练内功,修身律己,努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努力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自觉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勤政为民的思想,甘当人民的“孺子牛”,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要经得住艰难困苦的磨练,不因环境的变化、地位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准则,辉煌时力求冷静,浮躁时力倡平实,自满时细查不足,悲观时磨砺信念,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培养先进的生活方式必须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节以修身,俭以增志”。节俭朴素的生活作风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更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随着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我们今天的物质生活丰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能丢,勤俭建国的立场不能变。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低标准。要多想想全国的贫困群众,多想想下岗职工的生活困难,我们没有理由铺张浪费,更没有理由相互攀比、讲排场、比阔气,公款消费、大手大脚、大吃大喝,而视人民群众的困难于不顾。要牢固树立“两个务必”观念,加强主观世界改造,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力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享乐主义,朴素为本,勤俭办事,始终保持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培养先进的生活方式必须养成高雅的兴趣爱好。共产党人与普通群众一样,都会有自己的兴趣爱好,都应该有丰富的业余生活。但是,党员是群众中的先进分子,不同于一般的普通群众,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起着十分重要和非常直接的影响和示范作用。“勿因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努力用积极、健康的文娱活动、体育运动和棋琴书画丰富自己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养成高雅的兴趣爱好,充实自己的人生。要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放在工作上、放在关心群众的安危冷暖和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上,而不是沉迷于灯红酒绿之中和麻将棋牌之上。要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力戒空虚、浮躁,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努力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堂堂正正的大写的人。
培养先进的生活方式必须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的社会性决定了每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生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什么朋,处什么友,是衡量一个人思想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慎交友,处诤友,力戒庸俗低级的社交活动和人际关系。谨小慎微,不为利欲所趋、不为人情所困、不为金钱所动、不为虚荣所累,自觉经受住权力的考验,矢志清贫,追求高洁。要认真汲取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违法犯罪的深刻教训,不松懈麻痹,不搞庸俗哲学,不傍大款,不结交不三不四之人。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的要求,严格执行、带头遵守党的纪律,弘扬正气,反对歪风,拒腐防变,清正廉洁,自觉同腐败现象作不懈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