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洞穴奇案感想前八篇
读书笔记一 2017 10 30
法外开恩
当我了解完案情以及相关案例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首席大法官特鲁派尼的陈词,这也是我认为的最容易为现代三观正常的非法学学习者所接受的处理方案。
特鲁派尼先生认为作为法官就应该以法律条文为准,应当判决四位被告谋杀罪成立并判处绞刑,但是,因为本案情况特殊,这样做确实罪不当罚,所以四名被告应该得到某种形式的宽大处理,比如:行政长官可以对他们进行行政赦免,从而让他们免于一死。
这种做法表现了特鲁派尼对法律条文的绝对认同,认为法典的字义和精神不应该被损害,法条不应该被漠视,但是,在法条之外,却可以开恩,人情可以用在法条之外。于是,我便把这种处理方法概括为“法外开恩”。
为什么我认为这种方法最为容易为人所接受的呢?是因为在大多数非法学学习人士的眼中,法条是神圣的,不可玷污的,法条即是正义。可同时,他们所具有的同情心和一般的社会常识却又告诉他们,四位被告不应该接受死刑。因此,“法外开恩”对于他们的个人认识来说是一种两全其美的办法,既不会破坏法条在他们眼里的神圣性,同时也不会让他们的良心受到“冷血无情”的谴责。当然,口说无凭,之所以我会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是跟我个人的一些经历与了解有关:在高中的时候,“情与法”的问题经常会被摆上台面,成为作文的题目,而“母亲为生病女儿过‘六一’而偷盗超市商品”这一社会热点经常被引用。当然,由于这一案例中的主人公偷盗数目较少,在刑法上并不构成盗窃罪。不过,对于这件事情该如何处理,在“情与法”之间的讨论中,大部分同学(重点班理科生)都认可这样一个观点:在法律上,应该给予这位母亲一定的惩罚,(至少,对于这名母亲的行为是不提倡的)但是因为她是出于爱子心切,在法律之外,我们应该将心比心,减免她的赔偿并给予她一定的经济上的援助,在法律之外开恩。
因此,我认为,在这个颇有争议的案件中,“法外开恩”可以说是一种较为理智的选择,它不仅符合一般人类理性的选择,而且也能够做到比较全面地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前面的五种裁决方案中,我认为“法外开恩”是最具有实用性的,也是最容易得到大众支持的。虽然它的思辩性不如后面的几种强,但是,正是由于它的“死板”,所以它的适普性会更强,并且对于以后相同或者相似的案例,它的指导性意义会更强。
总的来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个人还是比较支持第一位法官的裁决。读书笔记二
2017 11 01
法不为法
在前面几份的判决书中,第二位法官的裁决确实让我耳目一新,在阅读它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还能以这种方式来解释法律。它思维之特别令我不能望其项背,打破了我一直以来对于法的定义的看法。与此同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它与我的思想发生了猛烈的碰撞,在我原来的思维宫殿中炸出一片新的天地,使我获益匪浅。
依照上一篇读书笔记的写作方法,我决定把这种裁决的思路概括为“法不为法”。为什么要这样概括呢?因为在这篇判决书中,这位“异想天开”的大法官福斯特一直坚持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法律条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法律规则)——“任何人故意剥夺了他人的生命必须被判处死刑。”是不适用的,是不能够用来作为判别他们是否有罪的方法的。而在我所说的“法不为法”当中,前面的一个“法”字,指的是法律条文,而后面的“法”字指的则是用于决定四位被告是否有罪的方法。而在这篇判决书中,福特斯大法官究竟在哪几方面论证了“法不为法”的呢?
首先,他大胆地提出了“法律适用于人是需要条件的”这样的一个观点,认为“实定法”(即“成文法”)是建立在人们在社会中可以共存这一可能性上,当人们处于不可能共存这一状态之下的时候,我们应该用“自然法”取代“实定法”来进行判决。就是说,在案发时的状态之下,四名被告以及死者是处于一种“一只脚迈进了坟墓里”的状态的,如果他们不进行“吃人”的行为,他们就不能存活下去,这就有点类似“自然状态”下的人类,我们知道,在远古时代,为了生存,人吃人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并且也谈不上是“违法”的(因为当时并没有法律这个概念)。在福特斯法官看来,他们是处于一种原始人状态之下的,人类能够共存的状态已经被打破。正是因为如此,适用于人类文明社会的“实体法”对于他们来讲应该是不具有约束力的,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事情应该让“自然法”(或者是“习惯法”)来裁决。
其次,他提到的是法律条文的空间溯及力。福特斯认为,本案并发生在联邦领土之上,根据法律的属地原则,联邦法对于他们来讲是不适用的。他认为,法律有点类似于生活在同一片领域上的人们共同制定的一种为了方便处理各种问题的社会契约,只有生活这一片领域之上,处理属于这片领域的事情的时候,法律才适用。出于这种看法,福特斯法官表示:“这个案子也许可以因此而脱离法律秩序的的约束以及惩罚。”所以,在这个时候,当“惯用原则”已经没法适用了,或许可以假定他们能够起草新的“政府宪章”以应对他们所处的困境,而这掷骰子来决定生死的方法或许可以作为这新的“政府宪章”的一部分。
以上内容从两个方面抽象地解释了为何在这种情形之下“法不为法”,而这两种解释的论证方法更是远远超出了一般人所能理解的范围,所以,为了让自己的观点更具有合理性,福克斯又从另一个更具有实用性的方法对他的无罪判决作出解释。
其中,他便提出了“法律精神与法律条文孰轻孰重?”的问题。假设即使现有的法律对四名被告的行为具有约束力,由于他们所处条件的特殊性,判处他们以谋杀罪的法律条文也应当是不适用于他们的案例的。为何会出现法律条文不适用的情况呢?在这里,福克斯引用了莫尔的“停车案”和“费勒诉尼格斯案”作为支撑他观点的实例。他认为,对于法条,我们不应当只根据它的字面意思来使用它,而应该结合法律原则来加以实施,从而才能够真正地体现出法律精神(即他认为,在这个案件中,法律原则重于法律条文)。
所以,在以上观点的支撑之下,福克斯便理所当然地对四名被告作出了无罪判决。
尽管福克斯法官的解释让人觉得有点匪夷所思,但从法理学的角度上看也却是不无道理甚至是具有很强的辩证主义色彩的。不过,如果用过于抽象的概念来对各种案例进行判决,用于判断是否有罪的概念就很容易就会变得模糊不清,同时,这很有可能会过度地扩充法官对于法律进行解释的权力,模糊了法律与人情的界限,使法律体系的稳定性受到挑战。
因此,我认为,福克斯法官尽管令四名被告的行为变得“合法”,从而能够达到让他们免除死刑的目的,但是,由于这种思维方式太过抽象并且在区分有罪非罪界限的方面过于模糊,所以它缺乏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性。而我个人是并不十分提倡把这种判决方法用于一件如此有争议性的案件当中的。不过,我绝不否认福克斯在本案中所运用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这一事实。
读后感三 2017 11 02
两难的抉择
面对这一疑难案件,唐丁法官表示我也很无奈啊。
作为一名法务公职人员,唐丁先生也不知道自己应当扮演的是怎样的一个角色:法律条文的守护者?还是维护人类社会道德规范的使者?其实不要说是唐丁先生,我想在座的各位也很难在其中作出抉择。
一方面,他认为福克斯法官所提及的以自然法为依据是何等的荒谬,另一方面,他又觉得判处他们死刑确不合适。不过,虽然唐丁法官在这个案件之中没有得出明确的答案,但他所提出的对于其他观点的质疑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一开始,他就明确表示反对福特斯先生异想天开的观点,大半篇文章都在与福特斯先生针锋相对,这令我不得不怀疑唐丁先生是否与福特斯先生“有仇”(当然,这是玩笑话)。不过,其中唐丁先生在反驳当中提出的观点确实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
首先,唐丁法官运用反证法提出,这个案件是适用于“实定法”还是“自然法”之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因此,我们不能够判断这个案子是否适用于所谓的“自然法”,这也不得不让人怀疑起“自然法”在此类案件中存在的合理性。其次,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去授权自己成为一名“自然法”的大法官,所以,他们也应当没有运用“自然法”的权力。
其实,在刚刚拜读福特斯先生判决书的时候,和唐丁法官一样,我对于“自然法”这一概念的提出也是有点心存怀疑的。因为虽然当时他们的确处于一个与现实文明社会不一样的条件下,但是,在他们心中积累多年的人类社会的生存经验也会就此不作数吗?所以,我认为,唐丁先生的反驳确实不无道理。
除此之外,唐丁先生也对“应该用法律原则来解决这个案件”的观点表示了质疑:如果法律原则可以对四名被告的行为进行免责的话,除非他们的行为属于自我防卫,但是在本案中,唐丁先生认为把他们的行为看作自我防卫未免有些强词夺理,毕竟,威胁他们生命的是饥饿,而不是被害人,所以,饥饿不应当作为杀人的理由。
不过,既然唐丁先生已经具有这么多的反驳无罪判决的理由,那为什么不宣判他们有罪呢?因为他认为,为了救援这些人,他们已经付出了十名救援人员生命的代价,如果判处他们死刑,那么那十名救援人员的生命的付出便变得没有意义,同时该案中死者生命的意义和这十名牺牲的救援人员生命的意义便变得无法分割,四名被告有罪的判决也会变成谬论。
最后,唐丁先生表示,放弃宣判。
读书笔记四 2017 11 04
司法独立,法条至上
对于这个案件,基恩法官坚决地提出:法官应该对四名被告作出有罪判决,并且他们不应该也无权干涉四名被告会被如何处决。
乍一看,基恩法官似乎太过无情,让人无法接受,但在“司法独立,法条至上”这一为大多数人所公认的原则之下,四名被告或许只能落得如此下场。
首先,基恩法官便明确表示反对特鲁派尼法官提出的希望行政长官对他们进行行政赦免从而达到“法外开恩”目的的想法。因为基恩法官认为,根据“司法独立”的原则,是否给予被告以行政赦免是行政长官的权力,这不是一个法官所应当去干涉的。所以,妄图通过行政赦免来来解决这一问题是不现实的。解决对错善恶的问题不是作为一名法官的职责,法官用以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应该来自于法律,毫无疑问法官应当是法律尊严的守护者。更重要的是,如果法官们在判案时不能够遵循以上的原则,则有可能会产生很多的弊病。
其次,基恩法官对于在这个案件中运用所谓的“自然法”来判案是极其反对的。尽管人类在远古时代确实会进行为吃人肉杀人的行为,但这未必能够证明因此而杀人是合法的。同时,人类之所以会制定“任何人故意剥夺了他人的生命必须被判处死刑。”这一法律条文,很有可能正是由于对为吃人而杀人的行为的恐惧从而希望能够永远地避免这一行为的发生而制定的。因此,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来说明这个案件可以适用于自然法或者在自然法中这种行为就是合法的呢?
最后,基恩法官表示,把本案硬性规定为自我防卫行为无疑是蹩脚的,因为被害人并没有危害到四名被告的生存。而且,如果因为一些个人的情绪而决定千方百计地论证四名被告无罪的话,想必这对于维护法律的尊严与权威性是极其不利的,因为我们的法律条文是要被长期地使用下去的。一旦我们因为某些原因而对它的某部分内容产生了无法修补的怀疑,这对于社会于法制的建设将是极其不利的。
对于基恩法官的观点,我个人持保留态度。一方面,尽管我认为他的论证基本上没有什么疏漏,但是在另一方面,出于良心的谴责,以及我个人世界观的指引,如果四名被告因此而被执行死刑,我将会为此而感到万般惋惜,毕竟我认为他们罪不至死。
读书笔记五 2017 11 04
法律应该为公民服务
相对于以上几个法官,汉迪法官则表现得极其“人性化”。
开篇汉迪法官便表明如果用常识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案件便会变得十分的简单,同时也毋须白费心思去引经据典意图寻求古人哲学的帮助。并且,在解决疑难案件的时候,法官们应当把死板的法典转换为活的概念来加以使用。
更重要的是,法律应当为人民大众服务,民意应当成为判决这件案子不可忽略的因素。既然大多数的人都表示应当免除四名被告的死刑,那么,法官为什么不顺应民意呢?尽管真理有可能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但是谁又能够保证那少数人当中不会有一部分人并非心怀好意的呢?譬如某些人为了哗众取宠而提出悖于常理的理论方法,且不以一个善良公民的身份来对待这些可怜的家伙。再说,维护好法律与人民的关系,这对于维护社会的和平发展也是极其重要的。所以,用这样的一个理由来对四名被告进行无罪判决也未尝不可。
在我看来,汉迪法官的看法虽然有不足之处,但也未尝不可行。不过,在其中,我有一点不敢苟同:就是他认为人民的表决可以扭转法官的看法。人民的表决对于法官来讲确实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因此而否定了法官在法律系统中的作用未免太过草率。如果人民的意见可以左右法官的判决,人民的意愿可以与法律倒行逆施,那么法律的产生便变得毫无意义,这并不是我们这些法律学习者所希望看到的。如此轻率的就否定了法律存在的意义,确实让人觉得不甚严谨。
人性化虽好,但是我们不应该为了“人性化”而“人性化”,否则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一切会因为这种强行而失去价值,法律——这一积聚了人类多年智慧的工具也会因此而荒废。
经过五位法官的从道德法律等角度的详细分析,这个案子也算是暂时“结案”了。而在看完这几位大法官的判决书后,我陷入了沉思:法律应该如何为人所使用?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应该以谁为先?道德和法律之间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司法干涉行政是否可行?其实,这也是社会各界人士都在讨论的问题,正义、道德和法律到底谁最重要在目前仍然不得而知。
不过,在这五种判决方式当中,我还是觉得特鲁派尼法官的观点最具有实用性,因为这不仅可以维护法律的权威性,而且又可以顺应民意。并且,从道德层面上讲,四名被告确实值得被行政赦免。
读书笔记六
2017 11 05
杀人是否是存活的必要条件
多年之后。这个案件重新被摆上台面的,这时,有九位法官跳出来发表了他们的看法。其中,伯纳姆法官则对这个案件中杀人行为的必要性提出了怀疑。
在这个案件中,为什么对于几位“杀人犯”公众会怀有同情心从而希望他们能够不受死刑的责罚呢?主要是因为大家都认为,在这种情况之下,杀人以求存活应该是一种能够做到“利益最大化”的抉择,牺牲一个人的性命从而让其他的人活下来看上去还是蛮划算的,所以,他们只是在一个特殊的条件之下作出一个“理智”的选择,何罪之有?
不过,伯纳姆法官却对这种选择的合理性作出了反驳。他认为,为什么不可以再多等几天,四名被告杀人的时候是否已经濒临死亡?不杀人,食用一些人体的组织是否可以支撑他们活到等到救援的那天?如果以上的假设可以成立的话,那么,杀人这一行为便不再具有必要性,以此为理由而希望能够得到免责便不再可行,同时,这也决定了他们的行为不可能构成“紧急避难”。
当然,除了用这个理由来支持他的有罪判决之外,他还认为,个人好恶和同情心不应该在法律层面被滥用,因为罪犯不一定值得被同情。而且,他们选择被害人的方式也并不公平,被杀的人确实是死得其所吗?如果不是,法律是否应当因此而发挥法律惩罚性的作用,为被害人“报仇”?而在这种情况之下,同情心便变得是毋须有的了,高声呼喊要为被告们减刑免罪的人也不能够再如此理直气壮。
总的来说,在判决书这份中,伯纳姆法官实质上是对基恩法官的某些观点做出了完善。他用假想法证明了“即使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不杀人也能存活下去”的观点,从根本上推翻了“因为杀人是存活的必要条件所以杀人无罪”的看法。既然杀人已经是不必要的了,那么杀人无疑的便是犯法的,同情心因此也便不再适用,四名被告被执行死刑也是毋庸置疑的了。但是,对于伯纳姆法官多层次且看似全面的分析,我却有认为其中有致命的缺陷:不断地假设不杀人可以存活是可行的未免有吃“后悔药”的嫌疑,然而实际上这个世界并没有“后悔药”可吃,这样做未免也太“上帝视角”了。强行要求一群已经陷于危难且面对着无限痛苦与死亡威胁的人拥有一个能够理智分析的头脑未免过于苛刻。这就好像我现在正面对着一个将要以暴力行为杀死我的人,而别人却要求,面临极度恐惧的我要在死里逃生之余不伤害施暴者一分一毫,而如果这件事情能够成功,除非我是一个智商情商都超过180的人吧。
最后,如果要我评价一下伯纳姆法官的观点的话,我觉得他论证的内容应该是太过于理想化了,尽管其中有一定的道理,但毕竟人无完人,如此这般来为他们扣上“不智”的帽子从而觉得他们应受死刑确实有些牵强的意味。
读书笔记七 2017 11 06
更详细、更深入的辩驳
而接下来的两名法官则是从不同的两个大的方面来作出论述从而来支撑自己支持无罪判决的观点。斯普林汉姆法官对伯纳姆法官的论述内容提出了异议,并对他所提出的几乎每一个观点都进行了反驳。在阅读斯普利汉姆先生的论述时,我认为他对于有关问题的论述还是比较全面的。
他认为,不能够因为四名被告杀了人就判处他们犯了谋杀罪,原因是他们的行为应该是属于“无犯罪意图的‘故意杀人’”的。之所以说是“故意”,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实行这一行为时是非常清楚是要侵害他人的生命权的,但从之骰子决定牺牲者这一行为来看,他们却是没有什么邪恶的意图的,他们只不过是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能够在这场灾难中活下去,做到“利益最大化”。想必四名被告在掷骰子的时候应该也是做好了要被牺牲的心理准备的吧,这本来只是一个为了能让更多的人活下去迫不得已订立的契约,(而在这份契约中,被害人的反悔才是对四名被告最大的不公),所以,被害人的反悔导致谋杀罪成立这一观点是无效的。既然这样,那四名被告又何罪之有。再说,我和斯普利汉姆法官都并不支持前一位法官所提出的通过食用人体组织以求生存的主意,因为根据能量守恒定理,他们从残肢中获得的能量是不足以支持身体修复残肢所需要的能量的,而且这种痛苦非常难捱,所以我认为这种建议实际上并不可行。因此,为了存活而牺牲掉一个人是必须的,所以他们的行为应该可以归类于紧急避难。
其次,他们被困于山崩并非是他们的罪过,他们在山崩当中遇到食物不足的情况也是不可预料的,陷入困境更不是他们的咎由自取,最后为了能够尽量让更多的人存活下来而杀人也只是迫不得已,所以,在分析完这些情况之后,法官又怎么能轻易的就判决他们以杀人罪呢?即使他们有罪,对他们施以适当的惩罚是可以的,但他们也不应该被判处死刑。
而另外一名法官则完全认为“一命换多命”是可行的,而他们的杀人行为可以算是一笔划算的“交易”,是不违背生活常识的。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有这样的一个案件吧:一辆火车即将开过一个铁轨的分叉处,火车只有左或者是右两个方向可以走,其中左边的铁轨绑了一个人,右边的铁轨绑了十个人,我想大家都认为火车应该向左走会更加“划算”,尽管这样会对左边的那一个人不公平,但是大家都不会怀疑这是一种“利益最大化”的选择本案也是如此,以一个人的牺牲来换取更多人的存活,并且这个被牺牲的人选的选择方法可以说是比较公平的了,那么,他们是不是应当因此而被免除死刑呢?
读完这两位法官对于细节方面更为详细的分析,我对这个案件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不过,越是深入的挖掘真相,有时候反而会把自己埋葬在疑惑的泥土当中,以至于自己深陷自我怀疑的泥潭。因为无论发掘得有多么的深入,毕竟那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假设罢了,我们很难确定真相是否已经水落石出的。
不过,探究真相的行为及其结果并非全无作用,它可以作为一种证据,去证明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社会法律以及道德系统是否还有疏漏。而人类的社会系统便是这样子一步一步的被完善的,这也体现了我们不停地去探讨、深入研究这个案件的意义。
第二篇:《洞穴奇案》读后感
《洞穴奇案》观后感
看完萨伯的《洞穴奇案》,我真真被它所感动。它所说的大部分角度都是我们能想到的。但是却是无法用如此精炼的语言这么全范围,多角度的论述出来。当然陈福勇、张世泰的英语、法律功底可谓是功不可没。
萨伯说富勒的洞穴探险者案是史上以来最伟大的法律虚构案例。
(1)洞穴探险者案确实是很吸引人。我看后也是思虑万千。对威特莫尔我表示同情。但是要我赞同对余下的5位幸存者判处死刑。我真是于心不忍。他们也很是无奈。一方面是对生的渴求,另一方面是对杀害威特莫尔和食人肉的罪恶感。海伦法官认为人在那种条件下,食人肉是无可奈何的。认为即使是品德高尚的人也会这么做。但是。特朗派特法官却认为,人们食人肉自保是必须的。宁肯一起饿死,也不能再夺取他人生命的条件下活下来。因为生命是绝对价值。没有5人的生命价值高于1人生命价值这种说法。我不知道我在那种情况下会怎么做。我想着是大多法官判决此案的瓶颈吧。
我看完这本书,整整花了三天。之前开始看的时候可能是太随意了点。没看懂。而且是那种看了就忘了的那种。后来我明白这并不是一本让人娱乐的小说。它是一本14名法官精心分析的结果。出于对这些智慧的尊重。我重新很认真地看了一遍。虽然仍有很多地方是我看不懂得。但在我看懂的部分。出现了很多令我感动的句子和论点。
福斯特法官认为案发时他们不再联邦法律管辖下。有句法律谚语说“当法律存在的理由停止时,法律也随之停止”而刑法的目的是促
进和改善人的共存状态,调节共存状态下相互间关系的公平正义。而当威特莫尔的生命被剥夺时,他们并非处于“文明社会的状态”,而是处在“自然状态”。所以说,他们应该使用自然法。这是我听过适用自然法的最有意思的一种说法。之前,认为在法律规则,原则没用的情况下,可以适用自然法。很抽象。同时。福斯特法官认为法律精神比法律文字更重要。而基恩法官则有着与之完全相反的观念。他的观点有种恶法亦法的味道。他崇尚立法至上。他否定法官把法律与道德混同。对立法机关而言,法律和道德不可分割,对司法机关而言,法律和道德相互独立。基恩法官认为,最高法院法官宣誓效忠的是联邦的法律,并不是自然法。所以法官有义务忠实适用联邦法律条文。根据法律平实含义来解释法律,不能参考个人意愿或个人正义观念。同时,他认为法律的目的有很多,不同的案件对法律来说都体现出不同的目的。如果一味强调法律目的而忽视法律文字,就会出现法官造法,出现司法混乱的局面。福斯特和基恩就像是两位战士,你来我往。思维缜密,很有意思。
而这14位法官中的两位女法官很是吸引人。从妇女强奸案中推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和结论。海伦法官认为从妇女强奸案中妇女被迫同意被强奸并不意味着妇女同意强奸。妇女有意思并不代表妇女故意。因为,人们可以有意识做某种行为(顺服强奸者),但同时又违背自己的意愿(没有故意)。得出洞穴探险案中被告并没有杀人的故意。而且海伦认为人在那种情况下,即使是品德最为高尚的人最后都免不了要吃饭,最终会被饥饿推倒顶点,到了那一刻,他也会杀人。
所以对被告实施惩罚没有意义。而戈德法官认为海伦完全颠倒了情形,认为被告被比作被强奸的妇女是错的。他们应该是强奸犯。因为他们把威特莫尔当做了目标,通过暴力使其服从他们的意志、服务于他们的目的。同时,戈德认为无罪判决可能会导致悲剧的重复发生。因为戈德认为杀死并食用朋友(能一起去登山,并且一起是登山协会的会员,应该是朋友了)是件很痛苦事,如果他们知道他们即使做了那件也许会自责,内疚一辈子的事,认逃不过法律的制裁的话,还不如就抱着朋友一起死好了。这样天堂在见仍是朋友。
最让我无法理解的是邦德法官回避的理由。居然是因为无线电池。我见过很多法官因这个那个理由回避。但是因为几年当律师代理的一件无线电电池案而回避,真是有点令人费解。邦德认为被告杀人是因为被告在使用无线电时,政府官员,法律工作者,神父没有告诉他们杀人,食人后果会怎样。所以他们设立新的社会契约。英文他们被当前的法律拒绝了。很有意思的一个观点。真是我肯定是想不到还有这么一种说法。真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很渴望自己能是一名法官,虽然我仍不知道,我会怎么判,看过14为法官的论点,我真是被折服了。并且也混乱了。最令人折服的地方是,每当我看完一个观点,我总是觉得很有意思,很有道理。即使我想找些与之背道而驰的观点。我也不能完整,有逻辑地阐述出来。但是,之后的法官总是有这种能力,不仅把我想表达的观点讲出,而且会讲的更深更远。
这是我买的第一本法学专著,我很庆幸自己能买到这么好的一本
书,看一遍是不能完全领悟它的内涵的。我在看着它的时候,自己的在法学上的肤浅,就被暴露的一览无余了。
中庸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一种原则。但是我觉得,在学术上的中庸就会让我觉得没有自己的观点,中国学者大多有种这样的感觉。每次上课,将到美国学者怎么对待这个观点的。德国学者怎么对待这个观点的。尽管似乎有很多缺陷。但却是很吸引人的。但是一讲到中国学者怎么认为的时候,就会觉得很意思。总是中庸的让人觉得这不就是两个观点的结合么?《洞穴奇案》这么吸引人,也体现在他思想的连续。总有一些观点,确实开始很让人难以接受。但是法官们总是能顺着这个观点阐述下去。让人看着看着就接受了他的观点,并为之倾叹。
(1)参考《洞穴奇案》第一页
第三篇:《洞穴奇案》读书笔记( 纯原创)
《洞穴奇案》读后感
10法学二班20101021210
一、阅读感想
《洞穴奇案》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
上面说的有意思,并不是指它会让人乐不可支,也不是指它有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事实上它的情节只有差不多两页半),但是它有各种各样的矛盾与冲突,法律与道德,理性与情感,个体与群众„„它们在本书中兵戈相向,辩论对抗,难分胜负,在刀锋剑刃碰撞中迸发了照亮大脑与心灵的智慧光芒。说实话,读下这本书,我的感觉是精疲力竭。也许是外文翻译作品的缘故,读起来总觉得不是那么顺畅,但你又挑不出一句废话,因为它已精简到无字可减,这也正是它仅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的原因,但是,171页的篇幅中蕴含的信息又是如此之大,丝毫不逊色于那些厚到拿起来都觉得吃力的书。
我并不是一口气读下这本书的,这导致我每次打开这本书时都不太记得清之前的判词,但后面法官的判词又有很多地方针对前面的观点提出辩驳,这迫使我必须不时地翻阅前面的判词,最后我不得不用便签贴在各个法官的判词处,这让我可以随时翻阅任意一个判词,这才使得我的阅读稍稍轻松了些。
在读这本书得时候,一开始我觉得第一个法官说得很有道理,但是第三个,第四个法官都一样有道理,可他们的理论所推出的结果又截然相反,这让我开始反思为什么会这样。经过思索,我终于明白是我的阅读思考方式有问题。在我阅读一个观点的时候,我总是先把它作为一个权威、一个标准答案来看,先把它升到了一个高度,这样一种仰望的阅读视角使得我只懂得接受,将所看到的全盘接收并默认为正确答案,从而压抑了自己的想法与异议。这是不对的,这是高中式的填鸭式的阅读方式,这不能适用于大学。大学的阅读方式应该是抱着一种永远不完全相信,永远怀疑,永远挑刺的。这样的阅读方式才能让我们自己的“异议”有成长的机会并以此得到真知。当认识到这一点后,我开始改变我的阅读方式,用大学的阅读方式来读《洞穴奇案》,从而得到了我的“异议”。
二、我的“异议”
1.生命价值的衡量。在书中塔利法官在他的论述中谈到威特莫尔的生命价值不低于他的伙伴(P93),一命换多命是一项划算的“交易”,这让我产生了一个疑问——生命的价值该如何衡量?对于生命真的是机械行的多大于少么?难道我们应该为了就100个希特勒而杀1个爱因斯坦?如果回答是不,那么我们又如何判定生命的价值?以一个人对整个社会,对全人类做出的贡献么?那么在一个人还未过完他的一生的时候我们又能通过何种手段得知在未来这个人对社会的影响呢?毕竟未来是不可预测的,一个人完全有可能在他的前半生安安分分但由于某种原因而在其后半生无恶不作,同样,一个大恶人也完全可能改过自新造
福全人类,这样看来,我们又无法确定生命的价值了。
关于生命价值的思考让我想起了当时轰动一时的三个大学生为救两溺水儿童而丧命的案例。我清楚的记得当时的我认为这是如此的不值得,因为当时的我也认为三命换两命不值得,并且我觉得那些投在那些大学生身上的资源要比投在溺水孩子身上的资源多得多,因此我觉得这样的交换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可是过了几年,我的想法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我开始认为生命不能以多少来衡量,其次,大学生和孩子身上都有无限种可能,我们都无法预测如果他们此时不死将来会为社会、为人类带来什么,因而无法判断他们社会的影响是正值还是负值,正或负的值得大小又如何,从而不能依据其对社会的影响而对他们的生命价值作出一个判断。
2.本案与联邦诉沃尔金案不同。伯纳姆法官在论述其“饥饿不能成为杀人理由”的论点时将洞穴案与联邦诉沃尔金案作了类比(P63),但我认为两者不能一概而论。沃尔金并所处的境地并不像探险者们那样封闭,他可以在建筑工地上找一份薪水不高但足以让他可免于饿死的短工,或寻求政府救济等,很明显他的选择要比探险者们多得多并且其可行性也大得多。
3.怎样才算公平。伯纳姆法官在论述其“饥饿不能成为杀人理由”的论点时提到四种可替代杀人的选择,其中包括等待最虚弱者自然死亡(P64),而塔利法官认为这根本就是身体状况相对较好的成员对最虚弱的成员的直接选择,这使得他们不再平均地承担死亡的风险,因而不公平(P96)。这让我又陷入了一个泥潭——到底怎样才算公平?是什么都不做根据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淘汰一个成员公平还是有诸如抽签这样概率相等的方式让所有成员平均地承担死亡风险公平?我思索良久依旧得不到答案。
4.被告是否应为所遇到的危险负责。伯纳姆法官指出探险者们明知登山的危险还将自己暴露在危险下,他们不能以自愿面对的危险为由受惠于紧急避难,并且指出他们应对危机准备不足(P65),戈德法官也提出由于他们自愿走入一个布满危险的环境中,他们应对自己所陷入的困境负责。(P133)但是,我认为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危险的,比如说使用高压锅,我们都知道使用高压锅可能引起爆炸,但我们还是在使用它,并且在遇到由此而引发的危险时得到保险公司和生产厂家的赔偿。坐车也可能发生车祸,吃饭也可能食物中毒,我们明知有这样的危险,可我们还是选择去坐车,还是要吃饭,怎么可以因为明知危险还去做这样的理由去指责一个人呢?
况且我们明知营救活动可能会让那些营救队员陷入生命危险,我们还是选择派他们去进行这个最终导致十名营救队员失去生命的危险活动,那我们这个决策也是一个错误么?
伯纳姆还提出应当责备被告应对危机准备不足。(P65)在这一点上我完全同意斯普林汉姆法官的观点(P85),什么才算真正的准备充分?我也认为探险者们的准备已经足够充分,详细的理由斯普林汉姆法官阐述得已十分详尽,在此我就不多赘述了。
戈德法官在论述其“被告需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观点的时候,举了一个一个男人为加入某帮派而“必须”强奸妇女的例子,但正如洞穴案中的探险者们一样,的确存在完全无辜的人,我记得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过一个真实的案例:一
个检察官受到一个犯罪集团的报复,他们将他绑架并同时绑架了一个无辜的路人,他们要求那个检察官杀掉那个完全无辜的路人,否则就杀了他,但他们并不保证在他自杀后放过那个路人。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在这个案例里面,路人无疑是无辜的,但检察官也是无辜的,他之所以会陷入这个困境,是因为他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依据法律将一个罪犯投入监狱,我们怎么能因此责备他?所以,的确有一些陷入困境中的人事完全无辜的,洞穴按中的探险者们就是。
5.什么是真正的公平正义,少数服从多数是否正确。我们一直在说公平正义,但我始终不明白它的真正含义。在很多做出重大决定包括立法时,我们采取的都是少数服从多数,但这真的是公平的么?我们这样做不就是对少数派的一种漠视和迫害吗?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的社会里,每个人的思想都不相同,我们一直主张多元化多样性,公平公正地保护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利益,但我们同时又在大多数情况下坚持少数服从多数,这样不是自相矛盾了吗?况且多数派的选择一定优于少数派吗?我们知道民众是很容易被煽动而做出一些不理智甚至是错误的判断的,这样就会行成一种多数人的暴政。
伯纳姆法官在论述其“选择被害人有欠公平”的论点时,指出威特莫尔在最后撤回了同意,这使得选择方法很不公平。(P66)但是现在我们所订立的契约、所作的决策都不是全票通过,为什么我们认可这些“少数服从多数”,却不能认可洞穴里的“少数服从多数”呢?
6.举例不当。伯纳姆法官在论述其“法律无关同情”的观点时举了一个富人为了衣服杀人的例子与洞穴案相类比(P61),但我认为这是非常不恰当的,因为该例子中的富人并没有遇到像洞穴案中的探险者那样的绝境,他拥有许多可行性很大的选择,如就近买一套衣服等,并且着装不够得体这样的理由显然不能与生命受到严重威胁这样的境地相提并论。因而,这样一个例子用在这里并不恰当。
7.道德不比杀人自保更重要。特朗派特法官提出“道德比杀人自保更重要”,这一点我完全不认同。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不去杀人,这的确是值得赞扬的优良品德,但对于优良品德,我们只能肯定和鼓励,不能强制要求,优良品德只能追求而不能要求。我们可以让教育家们鼓励教育大众舍生取义,但我们绝不能以法律的名义强制要求民众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不去杀人,公民有不这样做的权利,任何人不能剥夺。
8.法律的目的不是导向。戈德法官提出“无罪判决可能会导致悲剧重复发生”(P137),雷肯法官提出“严格惩罚犯罪是预防犯罪最有效的手段”(P145),但我认为我们不能以判决带来的影响为衡量标准决定一个案子该如何判决。法律的目的是审判,不是引导。在我看来,法律是作用于一个事件发生以后的,作用于发生之前的应该是道德。否则舆论就可以影响案件的审判后果,法律的公正性必将不保,法律的尊严也将受到巨大的挑战。
三、我的判断
对于这个案子,我真的无法作为第十五位法官写出我的判决,该书中十四位法官的论述都不能完全说服我,但又有很多地方我很赞同比如不能为了生存而杀了一个器官配型与自己相符的无辜者等。
我没有一个具体的判断,不能提出经受得住推敲的论点,我只有一个倾向性的判断——我会做出有罪的判决,只要违反了法律,就是有罪的,至于他们的绝境,道德冲突,社会影响等应该交由政府来考虑,政府可以做出行政赦免等,政治和法律不应该混淆。因为法就是法,没有但是。
四、总结
看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好像离法律近了,但又离法律更远了。我学会了用更多的视角来审视案件,但是我在一个案件面前再也无法像原来那样即刻的、干脆地做出一个判断,因为从不同角度得出的结果天差地别。
也许是因为我对法律的学习还不够,也许过一些时间,等我对法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的时候,再来看这本《洞穴奇案》我会有更多,更深入的体会。
总之,《洞穴奇案》绝对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更是一本值得反复读一生的书。
第四篇:读《洞穴奇案》有感
思辨求索 永无止境
——读《洞穴奇案》有感
陈璐 周口检察
今天的读书分享要从一个故事讲起。故事发生在一个石灰岩洞穴之中,五名探险人遭遇山崩,受困山洞,洞中没有食物,没有水源,甚至,没有希望。在被困20天后,他们终于通过无线电与外界取得联系,得知最快也要至少十天才能获救。然而,医疗专家告诉他们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再活十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无奈之下,他们共同决定,抽签选出一名牺牲者作为食物。直到第32天营救终于成功了,人们才知道,其中一位探险者已经被同伴杀掉吃了,其余四人虽然获救,却以谋杀罪被告上法庭。同志们,如果您是法官,会如何判决呢?
这个将情、理、法的矛盾展现的淋漓尽致的案件就是法理学上著名的“洞穴奇案”,该案例是美国的法理学家富勒在真实案例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法律虚构案,因其引发了数十年经久不衰的探讨而被誉为法理学史上永恒的“洞穴”,是西方法学院的必读文本。在《洞穴奇案》这本书中,作者从不同角度,对本案的罪与非罪作出了14种不同回答。目的不仅在于求得结论,更在于将各法理学派无比精妙却又相互对立的观点融入争论之中,在思辨中启迪智慧、碰撞思想,向读者展现出一场华山论剑般的抗辩盛宴。
就拿被告的行为是否构成紧急避险来说,我们都知道紧急避险作为一种法律允许的行为,它的客观特征就是,当一种合法权益遇到危险而不可能采取其他措施予以避免时,不得已损害一种较小合法权益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
从无罪的角度,作者认为在水尽粮绝的洞穴中,在被困20天之久的情况下,杀掉1人的替代选择就是5人全部饿死,这难道不是最强烈意义上的不得已吗?同时,人们总是希望有更多的人从悲剧性事故中存活下来,就如同英国的法学家边沁所言“所谓正义就是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所以牺牲1人来挽救4人当然保护了较大的合法权益。
读到此处,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被告的行为足以援引紧急避险的抗辩而被宣告无罪。但是,作者对该问题的思考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从对立的角度寻求突破,进而犀利地指出减轻饥饿并非只有杀人一种选择,比如可以等待第一个饿死的人出现然后吃掉他。此外,把一命看得轻于四命无疑是功利主义,而功利主义正当性的前提是牺牲的利益和保留的利益都是可以计算和衡量的,然而,人的生命是可以计算的吗?如果您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什么样的对价能够让您交出自己的生命呢?事实上,在法律看来,每一个生命都具有绝对价值,任何牺牲都必须是自愿的,这是文明社会不言而喻的真理。
听完上述辩驳,原本坚定的无罪判断开始动摇,不禁感慨,作者竟然如此轻易地在三言两语之间就颠覆了我们的想法,我想这就是思辨的魅力。继续读下去,发现作者又从刑罚目的、法律解释、道德底线、受害人承诺、囚徒困境等角度,以自己头脑中的智慧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跟随作者的思路走下去发现自己对罪与非罪的判断一次又一次被颠覆,于是惊叹于作者能够做到不断站在自己的对立面换位思考,在自我辩驳之中,完善观点,逐步接近无懈可击。
作为公诉人不正是需要这种思辨的素养吗?公诉业务的核心就是出席法庭指控犯罪,而庭审现场是社会公众感受公平正义最直接生动的舞台,是检察机关教育群众、展示形象的窗口。成为一名公诉人之后,我不断问自己如何才能以最佳效果将正义用看得见的方式展现,做到“说得清、诉得准、辩得明、判得了”呢?本书的作者给了我答案,那就是要培养自己的思辨思维,换位到辩方的角度自我审视,在反复思考中理清观点、夯实依据、做足准备、强化指控。
这本闪烁着思辨光芒的好书,启发我认识到与公诉结缘就意味着要与思辨同行,唯有在思辨中不断求索,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履行好守护公平正义的光荣使命!
第五篇:读洞穴奇案有感
读洞穴奇案有感
吴昊
每个人自出生起便经历着不计其数的选择,无数选择共同构成了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也推动着历史的进程。在面对选择时,随波逐流的大有人在,拍脑袋决定的也大有人在。那么,当面对两难选择,我们该如何决断?
《洞穴奇案》展现的就是在涉及生死相关立场选择时的思辨过程,咋一看题目也许觉得该书是一部悬疑小说或者地理探秘集,但实际上该书却是一本不足200页的法哲学著作。
本书来源于美国20世纪著名的法理学大师富勒在《哈佛法学评论》上发表的一个虚构案例,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案例:五名探险者相约探险时遇到山崩,他们所剩的食物已然不能维持到救援队伍的到来。无奈之际,由威特莫尔建议大家通过“掷骰子”的方式决定吃掉队伍中的某一人,而建议者威特莫尔不幸被抽中并被分食,余下四人因此获救,但随即被法院以谋杀罪进行起诉。富勒在案例的基础上虚构了最高法院上诉法庭五位大法官对于此案的判决书,之后法学家萨伯延续了富勒所做的虚构案例,假设了五十年后对于此案进行翻案时的审理过程,并重新虚构了九位大法官针对该案的判决意见,并最终形成了《洞穴奇案》一书,“洞穴奇案”被法哲学界誉为“史上最伟大的法律虚构案”。
由于是虚构的案例,其更能够使我们抛开实际事实可能存在的争议与讨论,而将焦点集中在基于明确事实基础上的不同观点的交锋,观点涉及了法律、哲学、道德、伦理等各个方面,不仅是法哲学专业领域寓言式的经典材料,也是非专业人员品味哲学式的思辨过程的绝佳读本,哪怕对法律毫无基础和兴趣的人都会沉浸于司法哲学的思辨海洋中无法自拔。而我则想谈谈其中的思维过程。
书中通过各种不同观点间的论证过程,不断形成思维上的碰撞,引导读者拓展更全面的视角并进行更深入的思考。14位法官立场、视角各异,思维方法也各具特色,有秉持生命价值绝对神圣和平等观点的理想主义者,也有赞同依据主流民意宣告被告无罪的现实主义者,有人试图将法律与道德截然分开,认为司法必须独立于政治和民意,坚持运用法律逻辑的形式来推理判定被告是否有罪,也有人认为当法律逻辑推理的分歧难以定论时,应当设身处地思考,遵从内心的道德标准。在不断的观点辩论交锋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的思维方式以及观点立场不停地受到冲击,前一刻你笃定坚持的观点在下一刻即会被彻底颠覆,在读完全书14位法官的判决书后不免陷入各种思辨之中左右为难,难以选择自己所处的阵营,并对于最终判决的结论愈感迷茫,但与此相对,思维却在观点不断推倒重建的过程中愈发清晰,逻辑愈发严谨,这也许就是本书带给我们的最大收获,相较于论辩过程带给读者的启发,最终判决如何也许真的无所谓了。
这样的思辨过程不仅仅存在于法哲学界,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这不免让我想到了前段时间比较热门的一个综艺节目《奇葩说》,尽管节目出于娱乐目的,有些论辩过程不甚严谨,但其对于所辩观点通过不同视角的呈现以及论证同样会使听众在正反观点之间摇摆,不断变化的正反观点支持者数量正是反映了这样的思辨过程。伴随着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外界对于各种事件观点的灌输,在面对各种选择时也往往随波逐流,却少有机会静下心来独立思考。当我们面对互联网不断推送的各种新闻、资讯,各个领域大V们的不同言论,如果我们缺乏独立思考与辨别的能力,那么将很容易被淹没在信息的洪流中失去方向。
让思维纵横驰骋,创造各种假设,想象各种可能,经过层层思辨,逐一解决,最终归于理性的世界,我想就是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悟。希望当我们在面对世间纷繁复杂的选择时不会再感叹,这该死的选择。
推荐书目:《洞穴奇案》
作 者: 萨伯
本文作者:吴昊.1984.男.浙江大学硕士.九三学社入社积极分子
工作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