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导学精要设计心得
每每谈到心得体会,意为说说心里话。可这一次有点不同,我要谈谈这一次的收获和成长。
初次接到设计《导学精要》这个任务时,我有点傻眼。是的,设计教师用书一直被我视为高大上的东西,只有名师名家们才有这个资格,哪能落到我们这种小小草根上。不待我犹豫,便在师父周虹老师的催促下开始了我的设计之旅。
开始我选择了我认为比较好操作的《太阳》,这是一篇说明文,小学生学习说明文,无外乎说明方法和说明方法的好处。于是一切在我的想象中进行着构思和重组。可当我开始动笔时,我发愁了:重点我把握偏了,不应该是说明方法,而是如何判断说明方法。当我多次翻看原有《导学精要》对这篇课文的设计时,我慌了神,仿佛每一个字都在嘲笑我。无奈之下,我上网搜索了关于“说明方法”的很多资料,细细查阅后才发现:其实小学阶段对说明文的要求并不高,因此是我自己把环境想得太困难。沉思片刻之后,我又开始操刀了,这一次和上一次不同,上一次我在有意的模仿原有《导学精要》的内容,这一次,我力求突破。当然,突破之前,我做了大量“立”工作。首先是翻看了整本《导学精要》,摸索出了设计者的思路—狠抠小点,重点训练;接着我看了一本关于幼儿心理学的书--《发展心理学》,看这个的目的比较单一,就是因为设计范本里出现了心理学理论支撑,我想设计者的终极意图是为了考察设计老师对儿童心理的洞察和对语文知识的把握吧;最后我看了同年级老师的设计作品,虽然仍有差距,但我能感觉到比起我的第一次作品,这次作品没有给我丢太多脸。于是,我的作品就在千辛万苦的磨难中出炉了,当我看着我的打印成品时,想起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句话来,虽然事后证明我的作品还不是大任,但我苦了心志,劳了筋骨,总算具备了接受大任的外在条件吧!
第二篇:导学精要设计 三年级
三年级数学学科小数的初步认识(课题)导学精要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认识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初步认识小数,能正确读、写简单的小数。
3.结合元角分初步认识小数,体会小数与人类生活到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1.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的意义。
学习探究:
问题1.3.25,2.5,11.18与23,5这两类数的区别?
【设计理由】通过具体情景,让学生分类,促进学生感知小数和整数之间的不同之处。
【使用说明】学生通过分类,既复习了整数,又认识了新的一类数,小数。问题2.认识小数3.25各部分的名称和数位。
【设计理由】小数各部分的名称,数位和整数部分不一样,对比学习。
【使用说明】通过自学,让学生认识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问题3.小数怎么读?怎么写?
【设计理由】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是比较简单的,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直接解决。
【使用说明】通过小组互学,互读,让学生学会小数的读法,写法。
问题4.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是怎么用来表示价格的。
【设计理由】这里不要求学生尽全尽美地回答,只要学生能提到点自上,就说明他对于小数价格的实际含义有所了解,但也要注意学生表达的逻辑性,培养准确完整的表述能力。
【使用说明】通过生活经验,把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成几元几角几分。
【总体说明】
达标检测:
1.写出下面各小数。
(1)鸵鸟每小时可以跑五十三点四千米。()
(2)1千克海水约含盐零点零三千克。()
(3)土星绕太阳一周需要二十九点四六年。()
2.填空
12.12元是()元()角()分
2.50元是()元()角()分
4.05元是()元()角()分
0.85元是()元()角()分
3.猜猜我是谁
一个数与10.6的整数部分相同,小数部分的数是整数部分的一半,这个数是()一个数的整数部分是最大的两位数,小数部分是4,这个数是()
【设计理由】习题由易到难,落实基础后,进一步加深对小数的认识。
【使用说明】根据学生情况,选择完成。
第三篇:导学精要设计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
学科(课题)导学精要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我”和“父亲”言行的朗读感悟,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感知、体验“我”和父亲的心理变化,学习作者细腻的心理描写。
2.理解“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明白父亲让“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真正目的,联系实际,受到“要遵守规章制度、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
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2学习探究:
问题1 默读课文3——11自然段,看看“我”和父亲的心理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设计理由】从阅读学的角度看,把握文本内容固然是阅读教学的应有之义,但把握、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是必不可少的。2011版课标中对于高段的阅读教学有这样的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说明,从小学高段的阅读教学开始,“整体把握”离不开领悟文章思路。文章思路是作者写作的思路,表情达意的思路,是贯通全文的思维线索。《钓鱼的启示》中“我”的心情变化贯穿全篇,艺术地演绎出耐人寻味的深刻事理。看似一件寻常小事,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学生很容易读懂课文内容,但要让学生练习全文概括“我”的心情变化,学生可能概括不全面,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采用这种填空式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整体把握文章思路,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揣摩“爸爸”的心理活动,为学生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提供一个突破口,从反面提出问题讨论,可以为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用心观察生活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主题提供另一条途径,这些,都可以为下一步“导行”作好铺垫。课文中有大量细致入微的心理活动描写,我引导学生体会父亲、儿子说话的语气,感知人物心理活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在学生入情入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读读、议议。学生各抒己见,会找到更多、更充分的理由来说服儿子。从而深刻地体会出父亲此时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是对儿子的关爱,另一方面又要态度坚定地严格要求儿子,在道德是非面前必须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从而体会到父亲的言行是多么的高尚多么的美丽。
【使用说明】这个问题的出示时机,要建立在学生已经浏览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学生带着这个问题,经历“自学—互学—展学”的学习过程,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找“我”不肯放鱼的句子,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学习,深刻感受“我”的心理变化过程,从而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故事到理论,层层上升。教师还需注意以父亲的态度为辅线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对“父亲”心里犹豫,到最后坚定的语气这一过程的了解,加深学生的认识。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适时地针对学生的感受和理解进行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真情朗读,让学生真切地从内心感受詹姆斯在服从中透出的悲哀,反思他的行为,懂得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思路导航】
1、默读课文3——9自然段,概括“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当我钓到大鲈鱼时,我十分地();父亲要我把鱼放回湖里时,我感到十分地()和();三十四年后,我从中得到了深刻启示,我对父亲充满了()。
2、再读课文5——11自然段,找到文中描写“爸爸”的句子,细心品读,一边读一边思考,“导学精要”设计作品
爸爸坚决要詹姆斯放掉那条大鲈鱼,爸爸是怎么想的?如果是你,又会是怎么想呢?假如詹姆斯的父亲默许甚至怂恿他把鱼留下,这样做会对小詹姆斯产生什么影响?根据提示用简短的话语把
父亲的心里活动写下来。
这条大鲈鱼 固然十分宝贵,可是
问题2.我得到的启示是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的理解。
【设计理由】《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
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
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钓鱼的启示》
教学过程中先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这个启示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
“是”是什么,“非”是什么,通过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而加深对“启示”的理解。高年级学生
正处于从书本中汲取做人做事道理的重要阶段,老师通过学习典型的文章,然后适当做到拓展延
伸,既为学生很好的提供了读书的素材又让学生读后所获,真正的让语文课做到活学活用,老师的受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的思想就完全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了。
【使用说明】这个问题的出示要在整体把握文章思路后,找出作者获得的启示并不难,难在对“启示“的理解上,教师可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思考:就钓鱼这件事来说,什么是“是”,什
么是“非”。如果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34年前,父亲的严格
教育让我做了道德上的选择,正因为这样,“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纽约一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
了。”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重点词句的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总体说明】问题1,指向目标1,面向全篇,解决教学中“整体把握”环节学生易
出现的盲点问题。问题2,指向目标2,这是课文的重难点。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五
年级的孩子要理解抽象的道德概念是非常困难的。只有联系生活,把抽象的概念具体
化,才能化难为易,学生才有可能感悟“启示”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达标检测:
一.理解句子的意思。
1、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两
个“鱼”的意思一样吗,各指的是什么?
前一个“鱼”字:;
后一个“鱼”指:.2.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会经常遇到形形式式的诱惑,也就是像这位作者所说的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你遇到过诱惑吗?遇到诱惑时怎么做的?比如:
在家里:父母不在家,电视很精采,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我;
在学校: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我;
在公共场所: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我。
二、小练笔
学习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以“当‘鱼’诱惑我时”为题,联系生活实际,把你的心理活动
写下来。(300——500字)
【设计理由】这个练习设计直接指向目标2,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学以致用,在具体的运用中感悟“启示”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小练笔是让学生学习了文中的心理描写方法后,把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学以致用。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的深刻含义。
【使用说明】解决问题2时,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些具体的生活实际案例中,你会怎么做?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写下来,从而理解“启示”的深刻内涵。
第四篇: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读书心得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读书笔记
管理,在我眼里,过去一直认为都是权力的象征,是领导的事。直到我读了德鲁克管理思想以后,我对管理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管理是一种方法论,可活用于我们各项工作中来提高工作效率取得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看看我们身边大大小小的企业里,有多少管理者,因为对管理的误解,而造成组织信誉低下,人员涣散,工人工作没有激情,对公司没有信心,最后导致人员流失,企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退化破产。
我们都知道,人性都是不喜欢被管。只要有人管,就会不舒服,有一种被束缚的感觉。那么我们作为管理者,如果看到下属犯错,又不得不去纠正,因为这是管理者的职责。所以我们应该换一种方式,既能维护公司的形象,又能保证工作效率和人际关系。
比如,从前我一直视管理的主要内容为督促和纠正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进程和纠正工作中的违规违纪行为。成天去挑他们的毛病,试图使他们变得更加优秀,虽然我的目的是好的,可是让人难于接受,并不益于单位组织的发展。这样只会使他们和我的关系对立紧张,工作效率越来越低下,越来越不自信罢了。读了德鲁克以后,我意识到我的管理方式大错特错。我需要给他们的是空间,给他们树立目标,让他
们自主、自觉的去改善自己,在工作中去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再站出来,问他们是否需要我的帮助,如何改进工作方式,提高效率,而不是一味的去高压强求。
德鲁克告诉我们:一个有效的管理者,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自己做不了的事情上,更不会大把时间用在对付自己的短处上,他们往往善于把握有利的形势,做自己最擅长的事。
我们说,一个高水平的管理者往往是用人的高手。在管理实践中,我们要做到求贤若渴善用人才。管理者很重要的一个职能就是识人、用人,在使用人才上不能求全责备,要善于发现人的长处,用人之长。一个管理者水平的高低完全可以通过用人的能力来衡量,如果一个管理者善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可以将有限的人力资源整合到一起形成合力和战斗力,他就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反之,他就不是一名合格优秀的管理者。
当前受**用人机制制约,多数多元公司不能按工作需要引进人员的条件下,就更需要管理人员根据现有工作人员情况知人善用,因材施教,用人之长,避其之短。我认为可以将现有工作人员按四类划分进行有效管理使用:第一类是才能卓越又愿为企业做出贡献的,应给予发挥平台予以重用,大力支持并给予肯定和奖励;第二类是愿为企业贡献但才能不足的,应提供专业培训和不断的鼓励,逐步提高他们为组
织工作的能力;第三类是有一定才能但不愿为企业贡献的,应制定合理的规章和 激励制度将工作人员自身利益与企业发展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能动性为组织工作;第四类是不愿为组织贡献才能又有限的,应安排一些与组织发展关联不大的工作,并适当采取分配机制进行约束和激励。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中,与众不同地提出了“管理自我”这一理念,并进一步提出:只有管理好自己才能管理好其他的一切。
我们说,管理并不只是管理别人,最重要的是管理好自己。因为自我管理是管理其他一切的基础,只有管理好了自己才能管理好别人、管理好工作事宜。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在要求别人做到前,自己首先要做到。我们要常常怀着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律己之心,在生活和工作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廉洁自律的表率,鼓励下属立足本职岗位奋发有为、改革创新、努力工作。
时间对每个人来讲都是最稀缺的资源。我们可以筹集到人力和物资,只有时间是我们租不到、借不到,也买不到的。有效的管理者与他人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非常珍惜自己的时间,时间管理是德鲁克管理学中的精髓之一。在管理实践中,我们要集中时间和精力突围,要抓大事、抓难事、抓关
键环节,面对工作中的难点,应选择一个突破点,然后以点带面,才能获得全面胜利。
德鲁克有一个很特点的论调,他说,如果一个人只知道整日埋头苦干,老是强调自己的职权,不论其职位有多高,他也只能算是别人的下属。相反,一个重视贡献的人,即便他位卑职小,也应该算是高层管理人员。把这个理论联系到我的工作生活中,只要我管理好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合理安排时间,工作高效,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取得实效,哪怕只是为部门和组织的一方面做出了微小有限的贡献,那也可算是优秀的高层管理者。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不断学习改进,持续发展,我必将成为高效管理的终身受益者。
第五篇:一年级年级音乐学科导学精要(陈黎)
沙坪坝区“学本式卓越课堂”第五组共同体
音乐学科一年级(上册)导学精要
第三
单元《祖国您好》(第 1 课时)
设计教师 陈 黎 使用教师______ 使用时间______ 学习目标:
一、知道国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能够以崇敬的心情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能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敢于跟随哼唱。学习准备:钢琴、书、录音机、磁带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呼吸与发声练习的技能指导。
4/4 5---︱ 5 3 1 3 ︱ 5‖ U u
2、《国旗国旗真美丽》歌曲的演唱指导。
生练 发声练习c′-f′。复习歌曲的演唱,能加上动作有感情生动地表演唱。
师导 发声练习气息连贯,声音位置统一。歌曲练习中重视学生的体验与评价,师再做评价指导。
二、自主探究 学习过程
一、学生听音乐走进教室。
二、听音乐做拍手的律动。
三、复习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1、还是要求小朋友不要唱的太响,音量要适中,音与音之间要唱得连贯,后两句要唱得更为亲切、自然,尤其是“亲亲您”要唱得轻而有弹性。
2、请小朋友上来进行表演唱,让小朋友大胆的进行创作表演,并给予积极的表扬和肯定。
三、合作演练
聆听《颂祖国》
1、师:小朋友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请小朋友听了之后告诉老师这是那个民族的歌曲,听了这段音乐是想跳舞还是想散步?
让小朋友轻轻拍着手合上音乐。
小朋友听了之后进行讨论。
师:这首歌曲是一首维吾尔族民歌,也就是新疆民歌。
师教小朋友几个新疆的舞蹈动作。
2、复听时,启发学生动起来,将自己对乐曲的愉快感受表现在动作上,可以选择课本上的两个动作,也可以让小朋友自己编动作,提醒小朋友动作要合上音乐。
3、请小朋友上来听着音乐进行表演。
第三
单元《祖国您好》(第 3 课时)
设计教师 陈 黎 使用教师______ 使用时间______ 学习目标:
一、能唱《同唱一首歌》
三、能按图编创歌词。
学习重难点:学唱歌曲《同唱一首歌》 学习准备:钢琴、书、录音机、磁带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呼吸与发声练习的技能指导。
4/4 5--‖ U u
2、《国旗国旗真美丽》歌曲的演唱指导。
生练 发声练习c′-f′。复习歌曲的演唱,能加上动作有感情生动地表演唱。
师导 发声练习气息连贯,声音位置统一。歌曲练习中重视学生的体验与评价,师再做评价指导。
二、自主探究
【学习内容】
1、师:刚刚我们听了一首《颂祖国》,有四位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一起唱起了欢快的歌曲。请小朋友听《同唱一首歌》。让小朋友打开书18页。
2、听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要求学生第一拍拍腿,第二、第三拍拍腿。使学生有一定的节拍意识。可多听几遍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3、学唱歌曲。注意歌词中“像呀”的“呀”轻轻地带出,“妈妈”两字要唱得亲切,结尾稍慢一些。
【学生活动】
1、各抒己见,大胆说出自己的演唱表现方式。
2、富有激情地、有表情地练唱歌曲《同唱一首歌》。
【教师导学】 语言鼓励与引导,必要的范唱引领与对比指导。
三、合作演练
【学习内容】
1、小组讨论想想适合歌曲内容的动作创编。
2、各自按照合作要求,在规定的地点有序地排练。
3、比比那组配合默契,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合作效率高。【学生活动】
1、请学生发言,上台教教大家。学生先教师再旁指导。
2、各组按照合作要求开展活动。
创编建议:①讨论将所学动作与歌词内容相结合,创编歌表演。
②小组合作有序排练。
③遇到意见不统一时,听从组长建议。④认真排练大胆表演。⑤排练时间10分钟。
【教师导学】
1、给学生时间参加到排练中。
2、指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和创编排演。
四、精彩时分
1、分组成果展示,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展示小组的表现。
2、给表现优秀的团队计分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