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说精要[范文]
诗说精要
《沧浪诗法二十说》 一说: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二说:有语忌,不语病。语病易除,语忌难除。语病古人亦有,惟语忌则不可有。三说:须是本色,须是当行。四说:对句对,可得;结句好,难得;以句好,尤难得。五说:以端忌作举止,收拾贵在出场。六说:不必太着题,不必多用事。七说:押韵不必有出处,用事不必拘来历。八说:下字贵响,造语贵圆。九说:意贵透彻,不可隔靴搔痒。十说:语贵脱洒,不可拖泥带水。十一说:最忌骨董,最忌衬贴。十二说: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间韵忌散缓,亦忌迫促。十三说:诗难处,在结果,譬如番刀,须用北人结果,若南人便非本色。十四说:须参活句,勿参死句。十五说:词气可颉颃,不可乖戾。十六说:律诗难于古诗,绝句难于八句,七言难于五言律诗,五言绝句难于七言绝句。十七说:学诗有三节: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三级难;得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也。十八说:看诗须着金刚眼睛,庶不眩于旁门小法。十九说:辩家数如辩苍白,试以己诗置之古人诗中,与识者观之而不能辩,其真古人矣
《诗辨五说》一说:诗之五法:体制、格力、气象、兴趣、音节。二说:诗之九品:高、古、深、远、长、雄浑、飘逸、悲壮、凄婉。三说:用功有三:起结、句法、字眼。四说:大概有二:优游不迫,沉着痛快。五说:极致有一:入神。
《作诗准绳九说》 立意:要高古浑厚,有气慨,要沉着。忌卑弱浅陋。炼句:要雄伟清健,有金石声。琢对:要宁粗勿弱,宁拙勿巧,宁朴勿华,忌俗野。写景:景中含意,事中瞰景,要细密清淡,忌庸腐雕巧。写意:要意中带景,议论发明。书事:大而国事,小而家事、身事、心事。用事:陈古讽今,因彼证此,不可著迹,只使影子可也。虽死事亦当活用。押韵:押韵稳健,则一句有一精神,如柱磉欲其坚牢也。下字:或在腰,或在膝、在足,最要精思,宜的当。
《古诗要法杂说》 古诗要法:凡作古诗,体格、句法俱要苍古,且先立大意,铺叙既定,然后下笔,则文脉贯通,意无断续,整然可观。五古要法:五言古诗,或兴起,或比兴,或赋起,则须要寓意深远,托词温厚,反复优游,雍容不迫。或感古怀今,或怀人伤己,或潇洒闲适。写景要雅淡,推人心之至情,写感慨之微意,悲欢含蓄而不伤,美刺婉曲而不露,要有三百篇之遗意方是。七古要法:七言古诗,先要铺叙,要有开合,要有风度,要迢递险怪,雄俊铿锵,忌庸俗软腐。须波澜开合,如江海之波,一波未平,一波复起。又如兵家之阵,方以为正,又复为奇,方以为奇,忽复是正。出入变化,不可纪极。绝句要法: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简,句绝而意不绝,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以之。有实接,有虚接,承接之间,开与合相关,反与正相依,顺与逆相应,一呼一吸,宫商自谐。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如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
《诗法总论杂说》 诗不可凿空强作:诗不可凿空强作,待境而生自工。或感古怀今,或伤今思古,或因事说景,或因物寄意,一篇之中,先立大意,起承转结,三致意焉,则工字致矣。结体、命意、炼句、用字,此作者之四事也。体者,如作一题,须自斟酌,或骚、或选、或唐、或江西。骚不可杂以选,选不可杂以唐,唐不可杂以江西,须要首尾浑全,不可一句似骚,一句似选。诗要铺叙正:诗要铺叙正,波澜阔,用意深,琢句雅,使字当,下字响。观诗之法,亦当如此求之。凡作诗,气象欲其浑厚,体面欲其宏阔,血脉欲其贯串,风度欲其飘逸,音韵欲其铿锵。若凋刻伤气,敷衍露骨,此涵养未至也,当益以学。诗要首尾相应:诗要首尾相应,多见人中间一联,尽有奇特,全篇凑合,如出二手,便不应家数。此一句一字,必须着意联合也,大概要沉著痛快,优游不迫而已。长律妙在铺叙:长律妙在铺叙,时将一联挑转,又平平说去,如此转换数匝,将数语收拾,妙矣。语贵含蓄:语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如清庙之瑟,一倡三叹,而有遗音者也。诗有内外意:诗有内外意,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内意含蓄,方妙。诗结尤难:诗结尤难,无好结句,可见其人终无成也。诗中有事,僻事实用,熟事虚用。说理要简易,说意国圆活,说景要微妙。讥人不可露,使人不沉觉。语不同众:人所多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则自不俗。作诗要正大雄壮:作诗要正大雄壮,纯为国事。夸富耀贵伤亡悼屈一身者,诗人下品。诗要苦思:诗之不工,只是不精思耳。不思而作,虽多亦奚以为?古人苦心终身,日炼月煅,常“语不惊人死不休”,“一生精力尽于诗”。
《各类诗体诗作要法》 荣遇:荣遇之诗,要富贵尊严,典度雅温厚。写意要闲雅,美丽清细,气格雄深,句意严整,如工商迭奏,意韵铿锵,真麟游灵沼,凤鸣朝阳也。讽谏:讽谏之诗,要感事陈词,忠厚恳恻。讽谕甚切,而有失情性之正,触物感伤,而无怨怼之词。虽美实刺,此方为有益之言也。古人凡欲讽谏,多借此以喻彼,臣不得于君,多借妻以思其夫,或托物件陈喻,以通其意。登临:登临之诗,不过感今怀古,写景叹时,思国怀乡,潇洒游适,或讥刺归美,有一定之法律也。中间宜写四面所见山川之景,庶几移不动。第一联指所题之处,宜叙说起。第二联合用景物实说。第三联合说人事,或感叹古今,或议论,却不可硬事。或前联先说事感叹,则此联写景亦可,但不可两联相同。第四联题生意发感叹,缴前二句,或说何时再来。征行:征行之诗,要发出凄怆之意,哀而不伤,怨而不乱。要发兴以感其事,而不失情性之正。或悲时感事,触事寓情方可。若伤亡悼屈,一切哀怨,吾无取焉。赠别:赠别之诗,当写不忍之情,方见襟怀之厚。然亦有数等,如别征戌,则写死别,而勉之努力效忠;送人远游,则写不忍别,而勉之及时早回;送人仕宦,则写嘉别,而勉之忧国恤民,或诉己穷居而望其荐助。凡送人多托以酒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第一联叙题意起,第二联合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说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合说何时再会,或嘱咐或希望。于中二联,或何乱前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要次第。档末联要有规警,意味渊永为佳。咏物:咏物之诗,要托物以伸意。要二句咏状写生,忌极雕巧。第一联须合直说题目,明白物之出处方是。第二联合咏物之体。第三联合说物之用,或说意,或议论,说人事,或用事同,或将外物体证。第四联就是题外生意,或亦本意结之。赞美:赞美之诗,多以庆喜颂祷期望为意,贵乎典雅浑厚,用事宜的当亲切。第一联要平直,或随事命意叙起。第二联或相承,或用事,必须实说本题之事。第三联转说要变化,或前联不曾用事,此正宜用引证,盖有事料则诗不空疏。结句多期望之意,大抵颂德贵乎实,若裹之大过,则近乎谀,赞美不及,则不合人情,而有浅陋之失矣。赓和:赓和之诗,当观原诗之意如何。以其意和之,则更新奇。要选一两句雄健壮丽之语,方能压倒元白。若又随元诗脚下走,则无光彩,不足观。其结句当归著其人方得体。有亦中联归著者亦可。哭挽:哭挽之诗,要情真事实。与其人情义深厚则哭之,无什情分则挽之而矣。当随人行实作,要切题,使人开口读之,便见是哭某人方好。中间要隐然有伤感之意。诗不厌改:作诗填词,看是什题目,先择其名,然后命意。命意即了,思其头何如处,尾何如结。然后选韵,然后述词,注意不要断了词意,须要承上接下。诗即成,恐前后不相应,或有重叠句意,又恐字画俗疏,即为修改,改毕净写一本,展之几案,或贴之于壁,少顷再现,必有未稳处。如此改之又改,方成无瑕之玉。若急于脱稿,倦事修择,岂能无病?不惟不能全美,抑且未谐间声。词有虚字:词与诗不同,词之句语有两字、三字、四字,至七、八字者。若惟叠实字,读之且不贯通,合用虚字呼唤。一字如“正”“但”,两如“莫是”“又还”,三字如“更能消”“最无端”等。此等虚字,却要用之得其所。若用虚字自语自话,必不质实,观者无掩卷之诮。单字集虚:任、看、正、待、乍、怕、纵、问、爱、奈、似、但、料、想、更、况、算、怅、怏、恨、早、尽、嗟、凭、叹、方、将、未、已、应、若、莫、念、甚、怎、最、愿、却、再、须、数、笑、忆、劝、弄、教、竟、漫、伴、有、幸、为、是、欲、引、盼、且、仰、喜、倩、对、代、仗;词眼选萃:燕娇莺姹、绿肥红瘦、宠柳娇花、笼灯燃月、醉云醒月、桃云研雪、翠阴香远、玉娇得远、渔烟鸥雨、翠颦红妒、愁烟恨粉、联诗换酒、选歌试舞、燕窥莺认、愁罗恨绮;奇对选翠:断碧分山、空帘剩月。沙净划枯,水平天远。接叶巢莺,平波卷絮。睛光转树,晓气分岚。鹤翔天高,水流花净。云映山辉,柳分溪影。乱雨敲春,深烟带晚。香寻古字,谱掐歌声。行歌趁月,唤酒延秋。穿花觅路,傍柳寻邻。断浦沉云,空山挂雨。画里移舟,诗边就梦。暗雨敲花,柔风过柳。烟横山腹,雁点秋容。虚阁笼寒,小帘通月。扫花寻径,拔月通池。荷衣销翠,蕙带余香。因花整帽,借柳维船;惊句选萃:闷心弹鹊又搅碎一帘花影。雁足不来,马蹄难驻,门掩一庭芳景。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相思无处说相思,笑把画小扇觅春词。墙头换酒,谁问询、城南诗额。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花开犹是十年前,人不似、十年前俊。花深深处,柳阴处,一片笙笛。一室秋灯,一庭秋雨,更一声秋雁。冷香飞上诗句。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春风不暖垂杨柳,吹却紫云多少。雁风吹裂云痕,小楼一缕斜阳影。断云过雨,花前歌扇,梅边酒盏。不妨彩笔云笺,翠尊冰酝,自管领一庭秋色。恰是断魂江上柳,越春深越瘦。
《白石道人三十说》一说:大凡诗,自有气象、体面、血脉、韵度。气象欲其浑厚,其失也俗;体面俗其宏大,其失也狂;血脉欲其贯穿,其失也露;韵度欲其飘逸,其失也轻。二说:作大篇尤当布置:首尾匀停,腰腹肥满。多见人前面有余,后面不足;前面极工,后面草草。不可不知也。三说:诗之不工,吸是不精思耳。不思而作虽多亦奚为。四说:雕刻伤气,敷衍露骨。若鄙而不精巧,是不雕刻之过;拙而无委曲,是不敷衍之故。五说: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自不俗。六说:花必用柳时,是儿曹语;若其不切,亦病也。七说:难说处一语而尽,易说处莫便放过。僻事实用,熟事虚用。说理要简切,说事要圆活,说景要微妙。多看自知,多作自好也。八说:小诗精深,短章蕴藉,大篇有开阖,乃妙。九说:喜词锐,怒词戾,哀词伤,乐词荒,爱词结,恶词绝,欲词屑。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惟关睢乎!十说:学有余而约以用之,善用事者也。意有余而约以尽之,善措词不达意者也。乍叙事而闲以理言,得活法者也。十一说:不知诗病何由能诗?不观诗法,何由知病?名家者各有一病,大醇小疵,差可耳。十二说:篇中出人意表,或反终篇之意,皆妙。十三说:守法度曰诗,载始末曰引,体如行书曰行。放情曰歌,兼之曰歌行,悲如蛩 曰吟,通乎理俗曰谣,委曲尽情曰曲。十四说:诗有出于《风》者,出于《雅》者,出于《颂》者。屈宋之文,为《风》出也,韩、柳之诗,为《雅》出也,杜子美独能兼之。十五说:《三百篇》美刺 怨皆无迹,当以心会心。十六说:陶渊明天资既高,趣谐又远,故其诗散而庄,澹而腴,断不容作邯郸步也。十七说:语贵含蓄。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出。山谷尤谨于此。清庙之瑟,一唱三叹,远矣哉!后之学诗者,可不务乎?若句中无余字,篇幅中无长语,非善之善者也。句中不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于者也。十八说:体物不欲寒气。十九说:意中有景,景中有意。二十余:思有窒碍,涵养未至也,当益以学。二十一说:岁寒知松柏,难处见作者。二十二说:波澜开合,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一作。如兵家之阵,方以为正,又复是奇;方以为奇,忽复是正。出入变化,不可纪级,而法度不可乱。二十三说:文以文为工,不以文而妙。然舍文无妙圣处,要自悟。二十四说:意出于格,先得格也;格出于意,先得意也。吟咏情性,如印印泥;止乎礼义,贵涵养也。二十五说:沉着痛快,天也。自然与学到其为天一也。二十六说:意格欲意,句法欲响,只求工于句字,亦未矣。故于意格,成于句字。句深欲深、欲远,句调欲清、俗古、俗和,是为作者。二十七说:诗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碍而实通,高妙;出事意外,曰意高妙;写出幽微,如清潭见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二十八说:一篇全在尾句,如截奔马,词意俱尽;如临水送将归,意尽而词不尽。所谓词意小麦尽者,急流中截后语,非谓词穷理尽者也。所谓意尽词不尽者,意如词尽意不尽者,非遗意也,词 中已仿佛可见矣。词意俱不尽者,不尽之中,固已深尽之矣。二十九说:一家之语,自有一定之风味。如乐之二十四调,各有韵声,乃是归宿处,模仿者语虽似之,韵亦无矣。鸡林其可欺哉!三十说:诗说之作,非为能诗者作也,为不能诗者作,而使之能诗;能诗而后能尽吾之说,是也为能诗者作也。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终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佛家讲究入世与出世,于尘世间理会佛理之真谛。人之一生,从垂髫小儿至垂垂老者,匆匆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也经历着人生的三重境界。
人生第一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涉世之初,还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新鲜,对一切事物都用一种童真的眼光来看待,万事万物在我们的眼里都还原成本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对许多事情懵懵懂懂,却固执地相信所见到就是最真实的,相信世界是按设定的规则不断运转,并对这些规则有种信徒般的崇拜,最终在现实里处处碰壁,从而对现实与世界产生了怀疑。
人生第二重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是水。红尘之中有太多的诱惑,在虚伪的面具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一切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幻,似真还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很容易地我们在现实里迷失了方向,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有的人就此沉沦在迷失的世界里,我们开始用心地去体会这个世界,对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与现实的思考,山不再是单纯意文上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了。
人生第三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反璞归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一境界。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不断的反省,对世事、对自己的追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认识到“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要放弃的是什么,这时,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内了。“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这才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春秋笔法》 孔子撰《春秋》,在语言平面上“不露山水”,但在表达平面上,自能见其“微言大义”,后人就称这种手法为“春秋笔法”。所谓“不露山水”,实指不显露那些不宜明说或不愿直说本意的语句,宜与名家画山水一样,“妙在含糊,方见作乎”,或旁敲侧击,或含义模糊,或闪烁其词,或含蓄委婉,或意在言外,或从旁烘托,或虚掩伪饰,或上下暗示,总之不露本意。当然也有涉及本意的,则往往从轻从宽,或隐隐约约,未见庐山真面日,或扑粉涂脂,顿使恶语变美言。为此,本文仅就读者欣赏春秋笔法必须具备的能力方面作一点管窥。
一、欲说还休:以少引多 作品中所渲染、抒写的人物逐渐接近主旨时,作者忽然收笔,即“欲说还休”,不把话说尽,要留有让读者思考的余地。由于世界观,生活经验和艺术修养的不同,读者得出的主旨与作者的主旨可能迥异,各个读者得出的主旨也可能不同,但人们又不会因此去追求,这类语言正是在这种猜度、体察、品味之中显示出语言的“不露山水”之美。例如《红楼梦、第九十八回中写林黛五弥留之际:
“„„猛听寞王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心冷汗,不做声了。”
有人试图为黛玉这“好„„”字后面难言之隐语填空,但无法填出,也无须填出,因为黛玉临终前,哀恨交集,至情倾泄,“闲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
二、不著一字,以无胜有:春秋笔法犹似画龙,见首不见其尾,方是神龙。“露其要处而藏其全”,才能显示其潜涵的魅力。春秋笔法又如乐曲,戛然而止,则余音缭绕,韵味无穷。倘若倾箱倒箧,一泄无余,则使人索然乏味。文中的直观形象仅是作者表情达意的凭藉形式,其真实意图不著一字,但读者
9、要作穿透性深究,就会无中悟有,“尽得风流”。例如《红楼梦》第三十五回黄金莺巧结梅花络时与宝玉闲话;
“莺儿笑道:‘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上的人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其次。” 读者不禁要和宝玉一样急于知道是“什么好处,你细细儿的告诉我。”可是作者恰恰在此辍笔,写道:“„„只听:外面一声,正是宝钗来了。”其实宝钗的好处书中早已交代,这里不过借莺儿之口,用不著一字的手法,让人意会,顿生光辉。
三、烘云托月,以彼写此:不正面刻划作品中的主要对象,而是通过渲染其周围的人物和环境,给读者留有思考的余地。在适当处稍露鳞爪,给读者提供循彼寻此的线索,从而使主要对象鲜明突出。例如《西厢记》第一折写崔莺莺的美丽,就是运用“烘云托月”的春秋技法。莺莺兼有“国艳”与“天人”的美丽和神采,作者“因而画云”,借众僧入和张生的“惊艳”来烘托莺莺的美丽。张生虽也曾“颠不刺地见过万千”美貌女子,但当莺莺出现在他面前时,竟然“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去半天。”由此,莺莺之美可想而知。通过对张生“惊艳”的渲染烘托,莺莺的绝世之美就活现在读者的眼前。
四、设想幻化,以虚寓实:要写眼前,却着墨设想未来;要写现实,却描绘幻化世界。笔下之虚,扑朔迷离;虚中之实,更具神韵。试看《杂文界》1988年增刊中刘征的《秦俑》: 秦俑大喝一声:“止!走近始皇陵者死尸然而,大大批的游人,中国人,外国人,戴着旅游帽的,背着照相机的,一个个说说笑笑,同秦俑擦身而过。泰俑的手是僵硬的,不能动作;剑是锈住的,不能拔出;喉咙是陶瓦制的,不能出声。然而,他下能容忍拿他的命令当儿戏的人,仍无声的大喝道:“止,否则汝将血吾刃!”
两干多年前,秦始皇下令制作秦俑是为了守陵护墓,以展示“六王毕,四海一”的第一位皇帝的威严和雄姿,使伟业长存、江山水固,想下列两千年后却成了展品。从秦俑身上设想幻化,以虚寓实地写出一种社会变迁的沧桑感;秦俑不去审时度势,却一味守旧,无疑是 一个悲剧。一边是严整的方阵,一边是自由的人群‘一边怒不可遏,忍无可忍,一边谈笑风生,“擦身而过”,“不露山水”中寓滑稽和悲哀,别开生面。
五、语近意遥,以浅藏深:艺术作品中常常选择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场面,用浅近通俗的语言迭设悬念,将读者引入彀中,从浅中悟深,在有限的画面之外,创造出广阔的艺术天地,从而收到语近意遥、言短味长、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如金昌绪的《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全诗口语化,虽然怨妇唯恐黎明来得太快,难以重温美梦,但溥的开端凝聚在“打起黄莺儿”,为什么要打?打是为了“莫教枝上啼”。莺歌美妙,为什么不准它叫呢?是怕“惊妾梦”。黄莺啼晓,本该醒了,怨妇做的是什么梦?为什么怕惊醒呢?末句答复是:怕惊醒“到辽西”的梦。句有余味,篇有余意:她为什么做“到辽西”的梦?什么人在那里?为什么在那里?“春怨”到底怨什么?迭设悬念,都留给读者去思索,想象,真是语近意遥,浅中藏深。
六、背面敷粉,以表掩里:有些语言似乎感情显豁,但读者切勿轻信上当,因为表面的感情是虚假的,内里的真情藏在背后,如喜掩盖着悲,褒掩盖着贬等。请看李商隐《闺情》: 红露花房白蜜稗,黄蜂紫蝶两参差。春窗一觉风流梦,却是同衾不得知。
首句写一朵美艳的花,花房和睥都指花心,红露指红色露水,白蜜指白色蜜汁。第二句说黄蜂与紫蝶不是同时来到,向这朵鲜花采蜜。第三句点明那个女人在春窗下做了一个风流梦,这里“春”字指《诗经》中“有女怀春”的“春”。末句说妻子在睡眠中做了一个风流梦,同衾人(丈夫)却一点也不知道。这些都是背面敷粉,以表面似乎轻薄的艳情掩盖了寄托深而措辞婉的实质。
七、喷腾跳跃,以点代面:艺术笔墨可以跳跃,可以飞腾,可以喷出。只要点出几个有特征、有代表性的物象,即可牵动读者的思绪,去补充略去的空白,零散的点就构成意境,组成完整的画面。即使省去开端,挖掉中腹,删除结尾,但事情的来龙去脉,感情发展的线索,依然隐约可见。这种“不露山水”的技法,似乎与数字上的两点定线,三点定圆等法则有相通之处。例如郁达夫《故都的秋》中一段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作为春秋笔法的诀窍,就在于以感情的触角喷腾跳跃,以点代面地写出细微的视觉、听觉、嗅觉,意觉,从而构成北京秋味的心灵图示。不仅对客观世界逼真的描摹,而且是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能动的反映。调动五官,心往神驰,突破时空的界限,让思想和情绪喷腾起来,融万物于笔端,把作者抑郁、愤懑、孤寂、哀伤的内在情思“不露山水”而曲折地跳跃于字里行间,既有情化自然的艺术美,又处处隐约抒发出一个“真”的有“个性”的我。在这幅以点代面的绘画中凝聚了一个漂泊天涯的游子彷徨愁苦的浓厚感情,确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收藏 分享 评分
第二篇:诗说威海
颂·威海
东方旭日映朝霞,文明威海展风华。经济腾飞驰骏马,科技引领铸高塔。甲午海祭忆英魂,海防意识记民心。烈火映红仙姑顶,涅磐威海警钟鸣。城际铁路通四方,引进走出振翅翔。铁人三项赛风采,好客威海迎客来。干群精神齐焕发,创先争优传佳话。凝聚道德正能量,引领文明新风尚。
第三篇:《朱自清说诗》读后感
朱自清先生自称“国学是我的职业,文学是我的娱乐”,其实教学和创作倒占去了他大半光阴;加上散文名动天下,“娱乐”不免压过主业。陕西师大推出的这个选本收录朱先生关于古代诗歌赏析的若干文字,虽有挂一漏万之嫌,但选的都是佳篇,再配以精美插图,倒可管窥出朱先生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卓越建树。
去年张爱玲《同学少年都不贱》一纸风行,书名何以袭用杜工部《秋兴八首》,揣测其用意倒也一度成为当时各大报纸副刊的热点。这回在朱先生的《诗多义举例》中找见一个透辟的解释:“杜甫《秋兴》诗之三‘五陵衣马自轻肥’,虽出《论语》,总合其语,乃范云‘裘马悉轻肥’。《论语·雍也》篇‘乘肥马,衣轻裘’,指公西赤的‘富’而言;范云句见于《赠张徐州谡》诗,却指的张徐州的贵盛,与原义小异。杜甫似乎不但受他句法影响;他这首诗上句云,‘同学少年多不贱’,原来他用‘衣马轻肥’也是形容贵盛的。改‘裘’‘马’为‘衣’‘马’,却是他有意求变化。至于这两句诗的用意,看来是以同学少年的得意反衬出自己的迂拙来。”朱先生非常注重语言分析,“有人想,一分析,诗便没有了,其实不然”,“诗也是可以分析的。只有分析,才可以得到透彻的了解”。上述对“裘”“马”“衣”“马”的爬梳,正是一例,本书选录的文字,大多是这一中西合璧、以语言分析解诗的典范。
以朱先生占有材料之广,研究之精透,现在人有他一半,大概早就动手洋洋洒洒的诗歌史了;但是朱先生没有,材料的疏证、作家的行年考索,作品笺释……他坚持“从小处入手”,和他的性情笃厚一般,其行文总是平稳妥帖,不矜才使气,无惊世奇谈,但每每从小处见大气象,从波澜不惊中得到精凿不移的真知创见。因此,这是一本“小”书,挥洒的却是真正的大家风范。
第四篇:诗·说《出塞》王昌龄
诗·说《出塞》王昌龄
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①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②。
这是一首名作,明代诗人李攀龙曾经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清沈德潜《说诗晬语》说:“„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妙,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归重„至今人说李将军‟也。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他这段话批评李攀龙只知推奖此诗而未言其妙,可是他自己也只是说明了全诗的主旨,并没有点出作者的匠心。
沈氏归纳的全诗的主旨基本是对的,但这个主旨的思想是很平凡的。为什么这样平凡的思想竟能写成为一首压卷的绝作呢?
原来,这首诗里,有一句最美最耐人寻味的诗句,即开头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有什么妙处呢?得从诗题说起。此诗题名《出塞》,一望而知是一首乐府诗。乐府诗是要谱成乐章、广泛传唱的,为入谱传唱的需要,诗中就往往一首乐府诗。乐府诗是要谱成乐章、广泛传唱的,为入谱传唱的需要,诗中就往往有一些常见习用的词语。王昌龄这首诗也不例外。你看这开头一句中的“明月”和“关”两个词,正是有关边塞的乐府诗里很常见的词语。《乐府诗集.横吹曲辞》里不是就有《关山月》吗?《乐府解题》说:“关山月,伤离别也。”无论征人思家,思妇怀远,往往都离不了这“关”和“月”两个字。“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关山月》),“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卢思道《从军行》),“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例子举不胜举。看清这一点之后,你就明白这句诗的新鲜奇妙之处,就是在“明月”和“关”两个词之前增加了“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定词。这样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自然形成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的意境,借用前代评诗惯用的词语来说,就是“发兴高远”,使读者把眼前明月下的边关同秦代筑关备胡,汉代在关内外与胡人发生一系列战争的悠久历史自然联系起来。这样一来。“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的悲剧;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也不只是汉代的人们,而是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愿望。平凡的悲剧,平凡的希望,都随着首句“秦”、“汉”这两个时间限定词的出现而显示出很不平凡的意义。这句诗声调高昂,气势雄浑,也足以统摄全篇。
诗歌之美,诗歌语言之美,往往就表现在似乎很平凡的字上,或者说,就表现在把似乎很平凡的字用在最确切最关键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往往又最能体现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注〕①龙城:或解释为匈奴祭天之处,其故地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西侧的和硕柴达木湖附近;或解释为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史记.李将军传》说:“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后一解较合理。②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作者:王昌龄 鉴赏:廖仲安 讲述/朗诵:王明军
第五篇:七步诗说课
《七步诗》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六年级下册中的《七步诗》。下面我从教材、学情、教学流程这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七步诗》 作者是三国时期的曹植。
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曾与曹丕竞争太子之位。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王,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从一个贵族王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曹丕因为嫉妒曹植的才华,便处处为难他,让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曹植又气又恨,吟出一首千古绝唱。
3、教学目标:
(1)学习《七步诗》,了解这首诗的创作经过。(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三、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揭示课题
1、大家都知道我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哪些人物、故事? 很多人都知道曹操,他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有一段恩怨故事不知道大家清楚不清楚?
2、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曾与曹丕竞争太子之位。
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王。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族王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因为曹植在曹操亡故时没来看望,而被押进朝廷问罪。曹丕四兄弟的母亲开口求情,曹丕便给了曹植一个机会,让他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曹植又气又恨,轻踱七步,吟出一首千古绝唱,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诗《七步诗》。曹植
念了这首七步诗后,曹丕明白了曹植这首诗的道理于是便放了曹植。
(设计意图:讲故事引题的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学生体会意境打下基础)
(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1、在师范读后,让生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生自由练读朗读后,教师 指名读,指导读正确,读流利。
(三)理解诗意,深入朗读
1.在理解之前,咱们先交流交流,平时,你们都用哪
些方法来理解诗的意思呀?
学生交流学习方法,共同总结出理解古诗的方法:(1)了解每个词的意思,然后把词的意思串成一句话就是这首诗的意思。然后体会诗意。(设计意图:学生都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师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走,并帮助学生走好这一步。)
2、借助教材中的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
(四)、借助情境,品读古诗
试着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当学生全部理解了诗意后,指导学生朗读。并体会含义。
曹植写这首诗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曹植的这首诗是否另有所指,指的又是什么,从而体会这首诗的比喻意义。比如,“同根生”指什么,“相煎何太急”又指什么,联系前边想一想,“豆”和“箕”又指什么?从而体会这首诗的真正含义,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再读,读出气愤,读出悲愤。(设计意图:情感的体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只有充分理解意思后再能明白作者的感受。)
(五)激情总结,拓展升华
1、背诵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总结;什么是借物喻人?你知道那些借物喻人的诗词?
六、板书设计:
七步诗 曹植
豆(曹植)
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豆秸(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