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受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的改变
感受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的改变
刘 倩 10级汉语言文学一班 ***7
1978 年12 月,随着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隆重召开,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这场伟大的革新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开辟了道路,也对当今世界格局和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人民生活状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就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一些变化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和总结。
首先得先说人民日常饮食中的改变。自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人们的温饱问题已经不再是问题,食品、蔬菜,肉、禽、蛋、奶等已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人们追求的已不再是吃的饱而已,而是追求吃的好,吃的健康,绿色食品,健康食品成为人们普遍重视的问题。在计划经济时期,只有少数食堂和国营饭店,凭粮票定时定点用餐,而发展到如今,各种高低档饭店星罗棋布于各个城市的各个街巷,有许多餐馆24小时营业,你可以吃到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国的特色美食、佳肴。选择的多样性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生活,收入的增加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饮食的质量。总之,人民的日常饮食水平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
说完了饮食的问题,再看看人们的穿戴。现在人们的穿已经摆脱了解放后不久时单调的绿、蓝、灰三色,以及款式只有军装、中山装的单一性,从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流行着喇叭裤,长头发,牛仔装,到如今时尚服装更是五彩缤纷,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中国现在已然成为各国服装的加工生产地与重要的销售市场,什么巴黎、纽约等地的时尚已经的在中国大陆盛行开来。如今的我们有了世界级的模特,世界级的服装设计师、世界级的品牌服装。大家的穿已经从单调,趋同、保守、简单变为追求舒适、自由与潮流,张扬个性,表现自我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生活中的娱乐项目也得到了很大的丰富。娱乐设施从解放后不久的广播、高音喇叭,收音机等逐步丰富到后来的录音机、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再到如今的等离子、液晶电视,家庭影院,各色音响设备等等,城市中的KTV、酒吧、歌舞厅、夜总会等娱乐场所越来越多,这也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八十年后期的走穴风潮促进了演艺事业的进步,让普通大众享受到艺术的熏陶,一批艺人也成为改革开放先富起来的人群,这对今日中国演艺圈的百花绽放有很大的影响。还有八十年代中期,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给老百姓的除夕晚餐上了一道文艺大餐,后来,各个频道也都有了自己的各种晚会和各具特色的节目。同时各个频道的选秀活动受到了人们热捧,从湖南台的超女快男到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等节目,风靡全国。当然除了电视节目,还有各种社区的合唱团,秧歌队,舞蹈队等的兴起,晨练的队伍在不断地扩大,打太极拳,散步,跑步,爬山等活动丰富多彩。人们的体育休闲活动也很丰富,如打篮球、踢足球,打乒乓、打羽毛球,打网球,游泳到打高尔夫球,体育也逐步的走出象牙塔,从少数人的游戏进入到大众的生活方式之中。这也充分说明,人们的健康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除过生活,娱乐水平的提高,人们赚钱的意识和能力也不断的在提高。投资、理财已经成为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组成部分,炒股票,投资基金等也成了许多大爷大妈的工作。保险业成为当今社会的黄金产业,几乎每个人都买了各种各样的保险:养老保险、医疗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车险以及各种强制性保险等,保险推销员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尽管我们许多人不喜欢他们的推销,但是在保险业人员的忙碌的身影中,我们每个人都构筑了自己的一道保险屏障,也算是求得了某种程度上的心安吧。
此外,通讯事业也是突飞猛进的。过去电话通讯是某些单位和特权者才能享有的,平常时间、普通的人只能通过书信和电报传递信息。而改革开放以后,电话逐渐在各个家庭普及,到如今,家庭电话,手机,电脑,网络等通讯工具的广泛使用,电报和书信的业务量大大萎缩,人们的通讯交流也变得简单方便。电子邮件已经取代了书件,成为人们的新宠。八十年代曾风靡一时的BB机,现在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八十年代末期,让人羡慕不已的大哥大,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手机几乎成为人手一部的通讯工具。并且现在的手机集打电话、发短信、上网,看视频、小说,拍照片和视频,听收音机、音乐等功能于一身,带给人许多的方便与惬意。同时网络、电脑也已经进入到寻常百姓家,目前通过网络我们就可以完成许多信息的查阅和发布,可以看网络视频,可以玩网络游戏,可以在网上看世界各地的新闻,可以进行网上购物,网上订餐,订房,定旅游线路等等,完全可以做到“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了。总之,通讯事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网络的普及,已经把世界变得很小,全世界已经成了一个地球村,网络的发展同时还催生了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为我们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模式和方式,目前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各路英雄也在大展身手,相信其前途是无限光明的。
再说人们的出行。曾几何时,能够拥有一辆永久牌、飞鸽牌自行车就是件很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了,而在九十年代之后它们逐步的被电动车、小汽车、公共交通和逐步完善的地铁网络所取代,到了二十一世纪的初年,我国的轿车数量猛增,特别是私家车的剧增,各大城市开始出现了严重的堵车现象,空气污染指数也不断地在上升,可以说是利弊兼存,这是发展中的一大瓶颈,值得我们深思。
最后再说教育方面。我国从1977年恢复了高考制度,文革十年那种单位推荐上大学的模式被考试招生所代替,这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是促进了人才的培养。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大中专教育已经从精英式教育转向了大众化,大学已经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从八十年代开始中国出现了出国留学的热潮,而发展到今天,许多家长更是把孩子从初中、高中、和大学都送出国外教育。这样确实有利于为我国和世界造就了一批具有世界眼光和掌握现代化知识的各类人才,但是也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且九年制义务教育、蛋奶工程、大学扩招等支持教育的政策的开展,也给家长的孩子们也带去了福音。总之,教育的改革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和人生轨迹,也是促进社会进步的一大重要动力。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教育形势来说,还是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我们努力去完善。
······
总之,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无穷的,有些变化也许是我们的先人们做梦都难以想象得到的,不过与任何事物一样,发展中的中国也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我相信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会进一步的得到完善、提高。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的美好、更加的现代化,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小,我们的中产阶层会越来越多,“无产者”的队伍会越来越小,我们离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距离会越来越小。对此,我心中充满希望,我们中国人民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繁荣富强!
第二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变化
自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施了改革开放,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变化,综合国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不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思想文化方面都发生了日新月
异的变化,神舟风物,沧海桑田。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生活越来越好,生活水平越
来越像小康水平进发。
以我的所见所闻,我对改革开放的理解,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改革开放变化的理
解。
首先,从经济谈起,我国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转化,并且
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建立和完善为基本线索,中国的改
革开放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
党的十四大,着重探索改革开放的目标模式;二是从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
四大到本世纪初,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三是从党的十六大宣告我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以来,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实现了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形成了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
地位,现代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形成了以国家规划计划、产业政策为导向,财政政策和货币
政策等相互配合、协调运用的宏观调控体系;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
参与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社会保障制度;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
次对外开放格局和比较完善的开放型经济体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
基本建立。
从政治方面,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并且以经济体制改革的名义
推进。比如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每推进一步,政
治体制改革也深化一步,从来没有停止过。把政治体制改革与尊重和保障人权结合起来,依
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拨乱反正中,彻底纠正过去历次政治运动中发生的践踏人权现象,大规模地平反冤假错案。改革开放以来,不仅发展经济,努力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还允许和支持公民创办多种形式的非公有
制经济,并确定了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身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实行身份
证制度,允许公民自由择业包括异地择业;实行依法出入境制度,允许公民出国留学和出境
旅游。最近这几年,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推进民主选
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努力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这些变革,既保障了公民的人权,又激发了中国社会内在的生机和活力。把发展民主法制与
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享受到直接的实惠。在中
国的政治体制中,乡村、社区和企业广泛地建立村委会、居委会、职代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是一大特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仅在广大农村实行了村委会村民直接选举制度和乡镇改
革试点,而且在农村普遍实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社区建设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而且,基层民主建设正在与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得到了广大群
众的广泛拥护。现如今,大学生村官政策已经普遍下来,官员年轻化,使得村官的素质得到
了有效地提高,使得改革更进一步惠及农村。把执政党依法执政与参政党依法参政结合起来,完善了中国特色的政党政治。把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结合起来,以党内民主来带动人民民把
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与公民直接监督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了公民舆论监督和信
访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大功绩,就是重新建立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这几年,在党
内监督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并且把党内监督与群众举报结合起来,成效显著。特别
是媒体介入监督序列,对于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把选举票决民主与协商民主
结合起来,完善了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形式。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
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这些做法和特点已经使得中国社会在这30年中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那些认为中国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的人,不仅看不到这些基本事实,而且陷入了自身的逻辑悖论。因为他们解释不了,为什么在一个他们认为“高度集权的专制社会”中,会允许公民在市场经济中自由发展,会出现那么成功的市场体系和经济发展。所以,观察和研究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特点及其走势,必须立足中国现实,客观地全面地认识中国的改革实践。
在思想文化方面,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国人的思想开放了,不再像以前那样保守了,而是看向了世界,看向了未来,这可以从中国人的衣食住行方面得到很好的体现。中国人从以前的清一色军装到现在各式各样的衣服、各式各样的款式的发型、各式各样的鞋子,都体现了中国人的开放,他他们不再拘束于原来的武装,而是追求时尚个性,追求有个性魅力,还有害怕撞衫。还有中国的衣服也走向了世界,就如那几年唐装流行于世界各地。中国人的交流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电话都很少见,而如今,可视电话,电脑,各种网络交流是中国人的视野开阔了,特别是现在,互联网已经遍及家家户户,不会电脑的机会很少。还有中国人的风俗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有个节日能吃上个饺子就不错了,而现在呢,都要出去旅个游,观光一下中国各地的美丽风光,更有甚者,还会到国外去度假。不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得到了想到成都的改善。以前出去也是想到的麻烦,现在呢,公交车,动车组,客机什么样的交通运输方式没有啊,只要你能想到的地方,几乎都能到达。中国人的住房也不是以前那个几口人挤在一几十平米的小房子里了,而是各种保障性住房大规模的建设,虽然现在放假任然居高不下,这也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影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人都会住上自己的房子,而不是现在为买房而愁苦,为买房而买房。记得08年的北京奥运会,更是把中国人推向了世界,让世界人认识了中国,这就是开放的结果。中国人的贸易也不局限于本地了,对外贸易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加入了WTO,这也是思想解放的结果。中国人不在固步自封,而是把视线看得更远了,更开阔了。
目前的中国,各项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迈向小康,国民素质正在稳步提升,大学规模,人才队伍逐渐扩大,自从国家重视教育,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培养的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成果涉及的领域太广,我再次仅提及这些,最后,祝我们伟大的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越来越美好。
第三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变化
自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施了改革开放,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变化,综合国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不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思想文化方面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神舟风物,沧海桑田。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生活越来越好,生活水平越来越像小康水平进发。
以我的所见所闻,我对改革开放的理解,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改革开放变化的理解。
首先,从经济谈起,我国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转化,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建立和完善为基本线索,中国的改革开放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着重探索改革开放的目标模式;二是从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到本世纪初,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三是从党的十六大宣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以来,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
实现了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现代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形成了以国家规划计划、产业政策为导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协调运用的宏观调控体系;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社会保障制度;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和比较完善的开放型经济体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建立。
从政治方面,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并且以经济体制改革的名义推进。比如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每推进一步,政治体制改革也深化一步,从来没有停止过。把政治体制改革与尊重和保障人权结合起来,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拨乱反正中,彻底纠正过去历次政治运动中发生的践踏人权现象,大规模地平反冤假错案。改革开放以来,不仅发展经济,努力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还允许和支持公民创办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并确定了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身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实行身份证制度,允许公民自由择业包括异地择业;实行依法出入境制度,允许公民出国留学和出境旅游。最近这几年,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努力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些变革,既保障了公民的人权,又激发了中国社会内在的生机和活力。把发展民主法制与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享受到直接的实惠。在中国的政治体制中,乡村、社区和企业广泛地建立村委会、居委会、职代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是一大特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仅在广大农村实行了村委会村民直接选举制度和乡镇改革试点,而且在农村普遍实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社区建设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而且,基层民主建设正在与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广泛拥护。现如今,大学生村官政策已经普遍下来,官员年轻化,使得村官的素质得到了有效地提高,使得改革更进一步惠及农村。把执政党依法执政与参政党依法参政结合起来,完善了中国特色的政党政治。把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结合起来,以党内民主来带动人民民把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与公民直接监督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了公民舆论监督和信访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大功绩,就是重新建立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这几年,在党内监督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并且把党内监督与群众举报结合起来,成效显著。特别是媒体介入监督序列,对于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把选举票决民主与协商民主结合起来,完善了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形式。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这些做法和特点已经使得中国社会在这30年中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那些认为中国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的人,不仅看不到这些基本事实,而且陷入了自身的逻辑悖论。因为他们解释不了,为什么在一个他们认为“高度集权的专制社会”中,会允许公民在市场经济中自由发展,会出现那么成功的市场体系和经济发展。所以,观察和研究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特点及其走势,必须立足中国现实,客观地全面地认识中国的改革实践。
在思想文化方面,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国人的思想开放了,不再像以前那样保守了,而是看向了世界,看向了未来,这可以从中国人的衣食住行方面得到很好的体现。中国人从以前的清一色军装到现在各式各样的衣服、各式各样的款式的发型、各式各样的鞋子,都体现了中国人的开放,他他们不再拘束于原来的武装,而是追求时尚个性,追求有个性魅力,还有害怕撞衫。还有中国的衣服也走向了世界,就如那几年唐装流行于世界各地。中国人的交流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电话都很少见,而如今,可视电话,电脑,各种网络交流是中国人的视野开阔了,特别是现在,互联网已经遍及家家户户,不会电脑的机会很少。还有中国人的风俗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有个节日能吃上个饺子就不错了,而现在呢,都要出去旅个游,观光一下中国各地的美丽风光,更有甚者,还会到国外去度假。不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得到了想到成都的改善。以前出去也是想到的麻烦,现在呢,公交车,动车组,客机什么样的交通运输方式没有啊,只要你能想到的地方,几乎都能到达。中国人的住房也不是以前那个几口人挤在一几十平米的小房子里了,而是各种保障性住房大规模的建设,虽然现在放假任然居高不下,这也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影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人都会住上自己的房子,而不是现在为买房而愁苦,为买房而买房。记得08年的北京奥运会,更是把中国人推向了世界,让世界人认识了中国,这就是开放的结果。中国人的贸易也不局限于本地了,对外贸易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加入了WTO,这也是思想解放的结果。中国人不在固步自封,而是把视线看得更远了,更开阔了。
目前的中国,各项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迈向小康,国民素质正在稳步提升,大学规模,人才队伍逐渐扩大,自从国家重视教育,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培养的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成果涉及的领域太广,我再次仅提及这些,最后,祝我们伟大的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越来越美好。
第四篇: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我国经济取得了很大的飞跃。过去的一年,在面临国内外复杂局面和严峻挑战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保持了稳定的发展态势,多项重要改革得以推开并取得积极进展,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有些是过去累积下来的,有些是新出现的。如何进一步扩大需求,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概括起来,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有利条件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我国仍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内发展环境有利于经济增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快速推进,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有望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总体上看,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空间依然巨大。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将激发巨大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为我国经济较快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居民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不断涌现。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处在以衣、食为主的生存型消费向以住、行为代表的发展享受型消费转变的过程中.我国产业结构正处在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转变的过程中,服务业比重将不断提高,制造业内部结构将不断升级,高附加值和高技术产业比重将不断上升。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都蕴藏着巨大的需求和增长潜力。
第二,当今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的主题,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化,贸易投资便利化程度提高,资本流动加快,产业转移加快,技术辐射加快,有利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经济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并且全球通胀压力仍保持在较低水平。展望下一的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受到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发达国家产出缺口较大等因素的影响,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目前国内价格水平特别是PPI与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高度相关,国际价格的稳定对保持国内价格稳定比较有利。
第三,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较低且素质在不断提高。新成长和不断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将成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生力军,使中国的要素成本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而不会明显降低竞争力。而且随着教育、医疗的发展,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还会进一步提高。
第四,中国的体制机制在不断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在不断加强,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居民、企业在经济事务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还会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还会增强,政府职能转变也将改善对经济的调控,所有这些都将释放出新的活力,促进社会与政治稳定,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此外,随着个税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央针对中低收入者的补贴力度不断加大、最低工资标准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收入也将稳步提高,消费购买力较强的城镇人口比重上升,政策因素和人口结构因素等将有利于我国消费需求保持稳步加快的增长态势。中国经济的发展虽取得了世界的瞩目,在各个经济领域也取得了很好的发展,但毕竟我国的国情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中国的综合经济发展还需承受诸多的考验。回顾近年来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我国在经济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城市化过程中乱占耕地的现象严重, 导致城市占地扩张过快对农用耕地的破坏和侵占;城市化改造拆迁过程中来自政府的控制软弱无力, 导致不少城市出现私搭乱建, 套取国家补偿款项的事件极为普遍。好的环境和制度可以约束坏人变成好人, 恶劣的环境和制度可以诱使好人变成坏人。因此设计好的管理制度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能源消耗严重,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长期实行的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传统煤炭资源开采方式既浪费了资源,又造成了环境污染,还降低了企业经济效益,给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中国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从国家安全角度看,能源资源的稳定供应始终是一个国家特别是依赖进口的国家关注的重点,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
第三、人均GDP 处于较低水平。如前所述, 尽管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但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的现实, 人均GDP 水平在世界上居于落后位置。2010年虽然我国的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国人均GDP不足4500美元仅排世界第94位。
第四、就业问题依然严峻。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数量多而素质不高,尽管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众多的就业岗位,但仍难以满足充分就业的要求。一方面是劳动力资源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是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在逐渐减少。我国既要坚持现行人口政策,控制人口总量的增长,又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的挑战和社会保障的巨大压力,并在三者之间求得协调和平衡。在技术不断进步、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前提下,为持续增加的社会劳动力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为不断增加的老龄人口提供必须的社会保障,也是我们必须解决的发展难题。因此,就业问题将是今后几十年内都要特别关注的大问题。
第五,内外经济失衡的问题既影响中国经济当前的稳定,也影响经济的长期发展。中国经济对外部经济的依赖增强,风险增加。随着中国经济总量增大,贸易依存度提高,中国面对的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增加,对外部的资源依赖增强,面临外部冲击的风险增大,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中国经济的发展。
十六大以来,中国政府提出了两个方面的重大战略思想,一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十八大更是对其进行了升华。据此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包括:(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和支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继续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改革户籍管理,消除人口流动障碍;加快推进农村医疗体制改革和社会保障试点;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等。(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调整经济结构,加强科技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3)相继提出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继续鼓励东部率先实现现代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4)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优化进出口结构,提高引进外资质量,鼓励企业走出去,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5)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6)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提高全民素质,改进收入分配,确保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
我相信只要我们抓住战略机遇,应对各种挑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就一定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五篇:浅谈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改变
浅谈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改变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自此三十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进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事业的三十年。我们探索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道路,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更加巩固。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农村和城市的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增长方式也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出口贸易、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度上升,这些外资为我国建设开辟了广阔的资金来源。我国的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坚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民福利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而且也使中国日益融入到世界经济和主流文明之中。具体而言:
1、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据统计表明,1978年至2006年的28年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9.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与此同时,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而在1978年以前,中国外汇储备从未超过十亿美元,2006年末却已经突破一万亿美元。对外贸易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加快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三峡工程——人类历史上伟大工程的建成;青藏铁路——世界上建设难度最大铁路的建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2010年世博会的成功举办等等,都显示了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2、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此经济体制下,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600亿人民币上升到2007年的24.66万亿人民币,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2009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并没有大幅度的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GDP仍保持8%以上的增长速度,赶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也有1978年不足100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2200美元以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也是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3、成功实施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们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再到加入世贸组织,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水平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并不断提升,对外贸易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对外贸易的效益有了很大的提高。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在吸引外资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外资结构继续优化。在“引进来”的同时,我国企业也加快“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发展迅速,业务遍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同时,积极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不断发展与世界各国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还参与了一系列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
4、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就我国城镇居民而言,在收入和住房方面看,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都有大幅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从温饱型步入了小康型阶段并逐步向富裕型过渡。消费质量明显提高,居民的吃、穿、住、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就农村而言,改革开放时期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促成了我国农业增长的“黄金时期”,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了上亿人的温饱问题,成为人类消除贫困史上的一个奇迹。尤其在这30年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2148万,绝对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2.3%,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
5、民主法制建设进步巨大。人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增强,社会渐趋稳定和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不断开创中国社会主义新局面。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民逐渐获得了经济自由、言论自由等,绝大多数国民的公民权利获得保障;中国社会、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民主政治有所进展;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事业在曲折中前行,物权法、监督法等得以实施;新闻媒体不再全盘歌功颂德,舆论监督、网络监督的力度不断加大;人大、政协、司法、监察、审计等的独立作用越来越明显。
6、逐渐融入世界主流文明之中。中国的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后,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成为了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他们将学到的知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通过相互学习,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视野更加开阔,开放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状况下,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业逐步相融合。在外国,有许多国家或地区都建立了孔子学院,学习儒家文化;而在中国,外国的文化也在中国迅速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成就,是因为我们讲求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这一正确的认知也是我国3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我们认识到了中国处于初级阶段这个事实,也标志着我们的发展终于走上了实事求是和尊重客观规律的道路。而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会更加强大,人民的生活会更加富裕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