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有感
根据自己的个人读书计划,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终于读完了《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这本书,意外地发现这本书正是我所需求的一本非常实用的好书。书中不但介绍了奥尔夫的音乐创作和教育思想,更多地是列举出了许多真实的课堂案例,让我从中受益匪浅,这对我的音乐教学与正在进行的有关低年级学生节奏感培养的课题研究都有很大的启发。
虽有过一年音乐老师的经验,却一直令我感到困惑的是:音乐课到底可以让孩子们得到什么样的收获?仅仅是学会一首歌曲?还是想让孩子有一定的节奏感,有些音乐感受力?通过学习《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这本书,了解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即“诉诸感性,回归人本”。奥尔夫音乐教育所强调的是孩子是教学的中心。此理念即原本性的音乐教育,是最接近自然、最原始的原本的人类的状态。原本的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其实质是通过节奏让学生以此来创造他们自己的音乐,学生通过一系列不断深化的表演活动来掌握一些音乐的词汇,如谈话、运动、唱歌、演奏和玩耍。奥尔夫认为如果学生能唱得好、奏得好,首先要使他们喜爱音乐,要是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奥尔夫教学法还明确指出:“教学的结果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学过程。当老师给学生某个任务的时候,他怎么做并不重要,尽可能让他们按照各自的条件,方式,意愿做。这样才能学得主动,发挥想象力和独创性。重要的只是‘做’的本身。怎么做,做得好不好那到无关紧要,他如果不去做,那就是教学的失败”。
通过书中介绍我知道了奥尔夫的重要观点,他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音乐教学的重点应该“从片面的和声转移到节奏上来”。可见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性,但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上或学习生活中大家随时会发现的是孩子们在唱歌时根本就不听音乐的快慢,更不去体味节奏的美感和韵味。那我们应该怎样让孩子们对音乐节奏有兴趣,并且愿意主动用变化无穷的节奏来表现音乐呢?在这本书中奥尔夫指出:孩子应该是我们教学的中心,我们教学的结果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学的过程。所以在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的时候,要尽可能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胆的去做,这样才能让学生变得主动,很好地去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书中还有一个观点也是我非常赞赏的,那就是奥尔夫所说的原本性原则及即兴创造。他认为:“原本性音乐的出发点就是即兴创造,而儿童即兴创造的结果可能是幼稚、粗糙、不完美的,但可贵的是儿童的探索精神,是儿童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收获的经验,是儿童自然的情感、想象力和个性的发展”。我认为如果在我们的教学当中,教师真的能放开手让学生随音乐想怎么表现就怎么表现,让学生就没有拘束感和畏惧感,让他们很放松的自由发挥与创作,这样可能还真的会有更惊喜的收获呢!但这一点往往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却是很难做到的,因为老师怕让学生太自由会显得课堂秩序混乱,又有一些顽皮的孩子也会借机根本不去真正体会音乐来表现,而纯粹是瞎捣乱。所以要想做到放开手让学生即兴演奏还真是不太容易,这需要我们老师和学生共同去努力,去创造默契和谐的音乐课堂!
同时奥尔夫还这样说,让我们音乐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创作活动,尽量减少对学生行为和思维的限制,多给他们自由表现的机会和自由创作的空间,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这样既能增加孩子们的信心又能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得以发展,从而让一切回归自然原本变得和谐而舒畅。我认为在实际教学中还真是有很多孩子想去随心所欲地来创造和表现一些另类的想法,但却因为心里有畏惧感,恐怕自己瞎编乱造的东西会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嘲笑,因此就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来展现了,其实这样真的会扼杀掉很多奇思妙想的。在这时如果我们老师能多鼓励孩子们去大胆的创作,即使他刚开始的作品非常不理想我们也绝对不批评他,而是用欣赏的眼光去理解他们,同时多给他们一些指导和帮助,我相信这样一定会使孩子们更有自信地去创造出他们心中的美妙音乐!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真的应该很好地学习奥尔夫的音乐教育理念,我们要让孩子能在生活与学习中时时刻刻地感受到音乐,让他们意识到,音乐无时不在我们的身边。另外从读这本书中,我也更加感受到了节奏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我会更加深入地去探索与研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结合新课程理念,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让他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乐趣和美感,从而使每一个孩子都有更加浓厚的兴趣来学习和探索我们的音乐海洋
第二篇:奥尔夫音乐教育与实践分享(模版)
奥尔夫音乐www.xiexiebang.com
奥尔夫音乐教育与实践分享
奥尔夫音乐教育所强调的是孩子是教学的中心。奥尔夫说过:“走遍世界的是理念本身。”此理念即原本性的音乐教育,是最接近自然、最原始的原本的人类的状态。一种融音乐、舞蹈、语言为一体的全体艺术。一种还只能在比较原始的民族和儿童身上才能见到的音乐艺术。
当前,纵观我们的幼儿音乐教育,学习歌曲、名曲欣赏、韵律活动、打击乐演奏被禁锢成一个一个的死板的模式。如音乐活动必须有进室、有发声练习以及学习打击乐要先学会动作总谱、图形总谱后才能与音乐进行合奏等等一系列化的程序。将这些可以融会贯通、一气呵成的音乐财富,被无情地切割变得破烂不堪。孩子们一次次地丧失了获得良好感性经验的机会。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出现,给我们了一种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它不是不要知识、技能和表演,但它主要的着眼点不在于理性地传授知识、技能,而在于自然地直接地诉诸于感性、在感性的直接带动下,在奏乐的过程中学会知识掌握技能。
以下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与现实音乐教育的对比阐述:
1、被动趋从与亲自参与
北京睿卡音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奥尔夫音乐www.xiexiebang.com
音乐课开始了,这节课是唱歌课或是韵律活动,那么教师的目的是为了让在坐所有的孩子都去学会这首歌,要唱准音要唱会歌词或者说要让每一个孩子都动起来学会教师的示范动作。教师也注意到了个体差异,只能被动的根据教学法上进行调整。一遍遍反复的说歌词,孩子只是被动的模仿,加入歌表演,但还是推动不了孩子的兴趣。韵律活动更是让教师发现了一大片的没有音乐感、节奏感的儿童,孩子们毫无疑问是被动趋从没有机会去体验亲自参与的乐趣。奥尔夫说过:完全没有音乐感的儿童是罕见的,几乎每一个儿童从某一点上都是可以去打动的,可以去促进的。教育上的无能出于无知,经常在这一方面堵塞源泉、压制才能并造成其他的不良恶果。他发现了这样的问题,并不断的探索将这样的现象改变。由于他在教学中唱、奏、舞、戏综合教学,让学生在音乐课上能有从多种渠道接触音乐和发挥他们的才能。在游戏中角色的变化,领与被领互相转换都为所有孩子提供各种角色的体验机会,并学会交流与合作,培养全面、健康的人格。、从语言入手的节奏练习
现如今,我们在组织儿童进行音乐活动时常觉得利用简单的词组、人名、地名来做节奏,这种练习方法非常好。但教师还不能很好地进行组织,不敢让他们去进行
二、多声部的练习,很大的程度上其实是不信任儿童,认为他们不会有这样的能力,教师有时往往就是低估了幼儿的掌握能力。其实,节奏朗诵又可以发展为肢体和节奏乐器有多北京睿卡音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奥尔夫音乐www.xiexiebang.com
声节奏活动。同一个节奏不断变换花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学生的学习兴趣味得到发挥,节奏感得到训练,不急于求成,从你学过的开始,循序渐进的进行。这就是奥尔夫所说的尊重孩子,孩子是教学的中心,在他的基础上去开发他,从多种渠道去发展他,使之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3、从钢琴凳上,座位上解放出来的音乐教育。
一节音乐课到底可以让孩子们得到什么样的收获,学会一首歌曲、一个舞蹈动作,其实这也不是我们的目的。大家都是想让孩子有一定的节奏感,多些音乐感受力。但目前,我们的教育手段,让人觉得缺乏新鲜感;缺乏创造性。一节课教师被固定在了钢琴前面,而孩子们被无情的绑在了座位上,能给予孩子们活动的场地和大动作活动的机会太少了。在奥尔夫教学法中大量地把音乐中各要素通过身体来反映,或根据身体动作用音乐的音响来表现的教学。其在动作教学上的重要原则是:尽可能的全身性的和大的动作活动。这样,孩子们充分的参与着、感受着音乐,教师也可以十分投入的引导幼儿进行活动。当我们都被解放出来后,就可以去体验好的音乐和动作训练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社会行为、独立性、交流和合作意识,感情的发展和描述情感和经历的能力这句话的意义了。
4、即兴——创造力的培养
北京睿卡音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奥尔夫音乐www.xiexiebang.com
即兴——对一个人的一切禁锢的放纵。奥尔夫著:完全从即兴出发的自由教学,永远是一个卓越的出发点。即兴也成为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它能促进一般的感知、注意力集中和记忆力,训练身体动作的协调。因为教师都对孩子即兴的发挥能力,有一种恐惧,认为即兴活动是神秘的、教不会也不会教的课程。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教师本身的创造能力就不强,缺乏创新意识,也就更不会想象孩子在这方面的特殊才能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内容丰富,教法生动活泼。
北京睿卡音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第三篇:浅谈奥尔夫音乐教育与《纲要》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育与《纲要》
单位:山西省政府机关幼儿园
姓名:赵 楠
联系电话:0351-3090220
地址:太原市解放路79号
邮编:030002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育与《纲要》
[文章摘要] 奥尔夫音乐教学与《纲要》的精神一致,注重音乐实践,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的新理念,强调以美好的音乐为载体,以快乐的游戏为手段,把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重视幼儿对音乐的自主探索和独特的心灵感受,鼓励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音乐表现。在音乐活动中焕发幼儿生命和智慧的活力,最终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 奥尔夫 音乐教育 纲要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当今世界三大著名音乐教育体系之一,是德国著名音乐大师卡尔·奥尔夫创立的一种音乐教育体系,创立至今半个多世纪,一直长盛不衰。该音乐教育体系非常适合于幼儿早期心智和人格的培养。奥尔夫音乐强调原本性的教育方式,也就是贴近自然、源于生活、幼儿能自己参与其间进行自由创造的音乐艺术教育。其中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因为孩子的生活经验没有受太多的社会影响而定型,因此他们天然的具有对音乐的创造性。在看到一幅图画后,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音乐去 表达,通过专业的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表演,使孩子也从事艺术家的工作,用音乐去挖掘、去创作、去发挥想象力。
一、注重与各领域的沟通,实现音乐教育的整合
奥尔夫不仅仅只是单纯的音乐教育,而是一门综合性的整体艺术。它是将语言、动作、舞蹈、表演、美术等诸多元素用音乐这根主线串联起来,所以表现形式非常丰富。而该教育体系正好与我国关于幼儿园所提倡的整合教育完全吻合。在《纲要》的艺术领域中,没有局限于哪几门科目也没有分科要求,这有利于实现多种艺术学科的沟通和连接。所以幼儿园音乐教育也应为幼儿营造音乐、美术、舞蹈、文学等学科相互支持和相互补充的学习环境。
二、注重音乐教育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和经验,要与幼儿的兴趣相适应。幼儿音乐教育应该是“审美”的,美的音乐能感召幼儿,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生活环境中所蕴涵的美,进入音乐美妙的境界,去想象、创造。运用各种方式表现自己的体验与感受,从中熏陶自己心灵世界的美。同时,幼儿音乐教育还应该是“快乐”的,应让幼儿与音乐一同游戏,在快乐游戏中主动探索音乐、大胆创造音乐,满足幼儿活动和交往的需要,获得应有的自我愉悦与审美享受。
奥尔夫音乐教育即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本性的音乐是接近自然的、源于生活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非常适合于儿童的。原本性音乐形式简洁,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和结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奥尔夫原本性思想探究的是如何通过 音乐教育使音乐回归于人的生命。原本音乐不只是单纯的音乐,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没有困难和压力自然获得,愉悦身心。
三、注重对本土文化艺术的选择与挖掘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理念之所以在世界各大洲不同文化国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恐怕就是这个体系强调从本土文化出发,充分尊重每种文化的形态。他强调用自己的文化去改造别的文化,这是一种对待世界不同民族及文化传统的态度。所以奥尔夫教育体系培养的是一种对文化的态度——热爱本土、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各种形态文化的态度,并渗入所有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的。
《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善于发现和有效地选择和利用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资源和社区教育资源,强调自身的教育内容和策略,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每一个地域的文化都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传承性,每一种文化都有它自身存在的价值和内涵,都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因此,音乐教育也呼唤本土文化,在立足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去建构儿童音乐的新图景。
四、注重感受想象与表现创造的有机结合
《纲要》在艺术活动领域里明确提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而奥尔夫音乐教育所强调的即兴性、灵 活性、创造性恰恰与《纲要》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也正是现如今的幼儿园教育所缺少的。
从即兴开始的教育正是真正体现创造性的教学,他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游戏中去探索声音,去尝试用字词、语言,用自己的动作即兴的做些什么。用即兴的敲打一些节奏开始自己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探索式的学习,在音乐方面就是以即兴的创作表演作起点的教学方式,即兴成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
在奥尔夫音乐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只不过是个穿针引线的人,这正符合《纲要》中提出的“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孩子们不仅仅是掌握了某些技能,而是更大限度的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幼儿的即兴创作就这样被发挥的淋漓尽致了。
五、注重面向全体,尊重每一个幼儿
奥尔夫音乐教育不是个别的、属于精英的教育,而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了机会来感受、表现音乐的丰富性。
《纲要》中,对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较以往有了很大改变,明确提出要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这样的目标定位淡化了对知识、技能的传授,强调了艺术与生活的联系,明确了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也有利于引导教育者在艺术活动中注重幼儿的感受、体验和情感 表达方式,从而培养幼儿的艺术能力。
总之,《纲要》的主要精神是通过艺术活动激发情趣、激活兴趣,大胆表达幼儿自己的情感,使艺术活动赋予幼儿满足感和成就感。奥尔夫音乐教学正是从《纲要》精神出发,注重音乐实践,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的新理念,强调以美好的音乐为载体,以快乐的游戏为手段,把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重视幼儿对音乐的自主探索和独特的心灵感受,鼓励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音乐表现。让我们用音乐打动和熏陶幼儿的心灵,引导幼儿热爱音乐、热爱生活,在音乐活动中焕发幼儿生命和智慧的活力,最终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元素性教育研究》,秦德祥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外国儿童音乐教育》,尹爱青、曹理、廖力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
第四篇:奥尔夫音乐教育论文
奥尔夫音乐教育论文:魅力节奏
节奏是音乐构的三大要素之一,是音乐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同时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首先就要感受节奏,通过节奏引起身体的共鸣,从而达到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目的。所以对幼儿进行节奏训练,培养节奏感是十分必要的。
小班上学期的幼儿,虽然没有经过什么音乐训练,但对音乐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他们能跟着老师钢琴的伴奏演唱歌曲,能根据音乐的节拍做相应的动作。但是他们的这些动作都还需要教师的提醒,对节奏的感知还没有真正落实到自身的身体里,还有待于进一步训练和培养。在本学期的音乐活动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一、平常生活中寻找节奏,激发出幼儿对音乐节奏的兴趣。
节奏是将长短和强弱不同或相同的音,按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幼儿难于理解,但幼儿对节奏却是最敏感的,而节奏就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生活中,因而要让幼儿理解节奏,对节奏感兴趣,必须从幼儿现实生活入手,挖掘节奏,寻找节奏。比如,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发现,幼儿最喜欢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和声音,于是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将小动物的叫声配上不同的节奏形,如:小鸡小鸡叽叽叽,小羊小羊咩咩咩,公鸡公鸡喔喔喔,小狗小狗汪汪汪等等,老师先让幼儿说出自己的已知经验,再加以引导:小鸡着急的时候还可以怎么叫啊“叽叽 叽叽”就变成了四分音符的节奏了。另外,在平时的课中,老师多留意内容,将节奏整合到其它内容中去,比如,起风了“呼啦,呼啦”,流水了“哗啦啦。开火车了“呜——呜——”,汽车“嘀嘀嘀嘀”等。快上课时,我喜欢拿一罐有糖的小瓶子用力摇出不同的节奏形,幼儿就用拍手来跟上老师摇出来的节奏,兴趣盎然,就这样,通过教师不断的引导,幼儿能找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当幼儿寻找出了各种有趣的节奏时,就产生了模仿节奏的兴趣,如摇铃,用小棒敲打东西,玩响罐等等。通过寻找和模仿节奏,有的快,有的慢,近而开始模仿各种叫声,模仿简单的节奏,并对音乐的节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幼儿学习节奏打好了基础。
二、利用各种途径学习节奏
(一)通过倾听音乐用动作来感受音乐,学习节奏。熟悉的音乐是幼儿最喜欢听的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经典的儿童歌曲是幼儿非常熟悉,非常喜欢的,教师可以经常有选择性的播放这些音乐,引起幼儿的兴趣,并让幼儿猜一猜是歌名,如《彩云追月》是我们播放频率比较高的一首歌曲,每当我播放这首歌曲,有的幼儿马上会点头等做一些身体动作,有的幼儿则偏偏起舞,正因为是他们熟悉的,他们才愿意去感受,去表达,这为提高他们的节奏感提供了一个教育的和引导的机会。在让幼儿用模仿动作学习节奏的同时,还可以让幼儿开动脑筋,想出各种不同的拍手,拍肩,拍腿,踏脚,摆动手臂,走步等动作。经常进行有节奏的身体动作能大大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二)利用自己的言行和语言感染幼儿
幼儿爱老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在音乐、美术等艺术领域,如果一位教师具有清脆的嗓音、那么他的学生唱出的歌是动听的;如果一位教师具有优美的舞姿,那么他的学生跳出的舞蹈的是有感觉的。要训练幼儿的节奏感,教师先要具有一定的音乐素质,每听到一首歌,教师先要通过自己的眼神、表情、动作等表达对音乐的理解,我们班级在日常活动中经常会播放一些歌曲,我就会跟着音乐做一些自然的身体动作,当听到了一首抒情的曲子,我就会说到:好优美的曲子啊;然后用肢体语言来诠释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当听到一首节奏较快的歌曲时,我会说:这首歌听上去非常的有劲。然后带领幼儿一起来蹦一蹦,跳一跳。幼儿受年龄特点的限制,有时候还不会使用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理解,教师就要通过自身的语言给幼儿这个印象。
(三)通过生动有趣的音乐活动来教幼儿学节奏。
幼儿学习以兴趣为主,当幼儿感兴趣时就学得快,掌握得好。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利用这一特点,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形象,生动带有游戏性质的活动来让幼儿学习节奏,有一次,我们小朋友散步的音乐游戏,首先是小朋友睡觉,然后起床,之后是散步,当打雷之后下雨时,要求幼儿跟上节奏小跑着回家,发现小朋友虽然很有兴趣,但活动时显得很乱,于是,我就对幼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一遍,我们学一学老奶奶散步”把节奏变慢,幼儿就有意识地把脚步放慢了下来,然后有改成“解放军叔叔散步”把节奏的速度提高,幼儿也能跟上去了,最后在让幼儿自己探索:还可以学谁走路,怎么走?就这样,通过老师的不断引导,幼儿的注意力会比较集中,也会很投入,在玩的过程中会主动开动脑筋,从而在老师有意识的引导下捕捉到节奏型,掌握好节奏,从而使活动开展的更加有序。
(四)将节奏教学渗透到各科教学中。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各科教学是紧密联系,互相渗透的,在各科教学中渗透节奏教学不但能巩固节奏,同时也为其它学科增加了一份乐趣,音乐活动中学习歌曲,舞蹈,律动时,都要让幼儿仔细听曲子,掌握曲子的节奏,掌握了节奏,幼儿学的就比较快了,而且会把握得很准,在语言诗歌中,让幼儿有节奏地朗读诗歌,幼儿会朗诵的更有兴趣,如朗诵诗歌《幼儿园像我家》,让幼儿按节奏ⅹⅹ ⅹ︱ⅹⅹ ⅹ来读,发现幼儿的积极性特别高。在故事教学中,让幼儿在故事中有节奏地学小动物叫跳爬,学小动物走路,还可以有节奏地为小动物喊加油,这样不但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而且轻松愉快地进一步巩固了节奏,在体育活动,游戏活动中同样可以渗透节奏教学。节奏教学还能作为一种信号贯穿于一日活动中。
三、创编节奏
幼儿掌握了一些节奏后,可以引导幼儿来创编节奏,为了既形象生动,又便于教具的制作,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图形符号。比如说每一个节奏音符可以采用苹果来表示,如大苹果表示二分音符,小苹果就表示四分音符;青苹果表示四分音符,黄苹果表示八分音符;二分之一的苹果表示四分音符,四分之一的苹果表示八分音符。这些符号简单易记,形象生动,而且幼儿自己能制作节奏卡,可以比较吸引住幼儿,当掌握好了以上的节奏符号后,就可以进行创编活动,如节奏乐《闪烁的星星》,我就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苹果图片,让幼儿进行创编节奏,幼儿可以按苹果的大小来编节奏,按苹果的位置高低来编节奏,按苹果的颜色来编节奏,按苹果分量的多少来编节奏。所以同样是一个苹果,按其特征的不同,有的把它当作四分音符,有的把它当作八分符,幼儿积极主动地创编出了自己喜欢的节奏。创编节奏,使幼儿的节奏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学习变得更主动,而且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我觉得通过节奏教学,不但使幼儿的音乐节奏感,音乐表现力大幅度提高,同时也使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全面发展。节奏是一种最有力的音乐快乐的源泉,我们在生活中可能多少都有过这种感受与体验,走步时忽然听见了轻快的音乐声,自己的步履也随之变得矫健起来,当围着圆圈集体跳舞时,会因动作的一致,合拍则感到集体的力量与欢乐,这正是因为人们的动作是在有节奏的音乐声中进行的,动作与音乐的节拍同步了。由此可见,节奏能力的提高,不断能培养幼儿表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更有助于促使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总之节奏感的训练需要一定的时间,也需要各种方式方法,教师要善于发现和运用这些方法,并将这种训练持之以恒。
第五篇: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理念用一句话概括即:“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它是一种人们必需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合奏者参与其间。原本性音乐是接近自然的、源于生活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原本性音乐形式简洁,它以节奏为纽带,把动作、舞 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由人们自己参与创造。
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方法:
1、从人的音乐本性出发(每个人都有音乐的本能,每个
人天生都是喜欢音乐的)。
2、以节奏为基础。
3、将音乐与语言、动作、唱歌、舞蹈、表演、演奏和戏 剧结合进行综合教学。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原则:
1.综合性——音乐不是以单一形式存在的,不仅仅是用嘴唱、用耳听,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2.即兴性——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音乐去表达。通过简单的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表演,达到用音乐去挖掘、去创作、去发挥想象力的目的。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奥尔夫音乐教育还注重培养“情商”。通过视、听、触、嗅,能最大限度地 调动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孩子的潜能。
4.从本土文化出发多元文化教育——奥尔夫教育思想和教学法是开放性的,它鼓励和启发人们自己去创造。中国的奥尔夫音乐教育结合了本民族文化如语言、民歌、童谣甚至是方言等因素。这种音乐更被人们熟知,更具有通俗性,人们更容易懂和接受。
5.自生命开端的——音乐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智能,音乐是人人需要的。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在挖掘人人俱有的潜能,是在开发和培养、发展这个天性。音乐不是精英人才的 专利品,是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和体验的。
通过为期三天的学习,让我对奥尔夫有了一个更为深切的体会,之前只是听说当我真正接触时,才发现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是我们现在所有音乐活动的一大飞跃,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通过小中大班的 展现,让我深刻感受到什么才是真正贴近孩子的音乐。他通过老师的一个引导,主要在鼓励幼儿能够大胆自主的创造,没有局限性,体现了幼儿是“一切活动的主体”的理念,从现在的“寓教于乐”逐渐转换为“寓乐寓教”让孩子在感知表现中体现美与快乐。从小班开始就是一条扯不断的线紧密相连,训练幼儿能听口令看指挥,能都使用目光、表情、姿态动作与同伴交流等,让孩子初步中体验创造的快乐。到了中班就要求孩子能够自觉体验创造性,能够分辨音乐中高低
快慢 强弱的变化,到了大班就要求幼儿体验在集体活动中的人团结合作默契感,并能根据音乐节奏,丰富自己的动作,并能用乐器进行演奏能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有明显的特征: 一
具有完整的独特体系。
我们今天了解的奥尔夫教学法,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且从理论原则指导思想到教学法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二
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奥尔夫的教学中比如说走,走要求有不同的走法,还要走出音乐感,与音乐的情感吻合,所有体动作要求都有音乐性。
三
综合性、创造性、即兴性。
他融合了语言、动作等相关内容,所以奥尔夫以一个人局限的东西特别综合的概括了所有的一切活动,要求幼儿能自主的去创造发自内心的乐感动作。
我园在10月份进行了两次奥尔夫音乐活动观摩教研。在活动中,我和大班邓红艳老师以热情饱满的教学、新颖的方法、丰富的形式吸引了各位观摩研讨老师们的眼球,也使听课老师们纷纷参与体验了整个教学过程,师生置身于“玩”中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我们选取了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形式进行教学,在奥尔夫音乐中渗透游戏节奏练习,让本次研讨活动在音乐的熏陶中感受音乐的美。课后我们全园老师集中在一起进行自评、互评等形式,在不断的反思、实践中 我们的业务能力又得到了一次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