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教育的征程中收获幸福20111005
在教育的征程中收获幸福
——河南省济源一中“省级师德先进校”申报材料
巍巍太行绵延逶迤,滔滔黄河源远流长,在传说中愚公移山的地方,一颗教育的明星正冉冉升起。这就是-----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
济源一中始创于1926年,三易其地,两度搬迁,目前新校区占地515亩,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教学班120个,在校生近8000名,教职工500余名,气势恢宏、造型别致、环境优雅,是一所在省内外享有盛誉的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
多年来,济源一中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宗旨,秉承“以人为本,温馨服务,团队精神,跨越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把“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打造幸福教育,积极构建和谐校园,全力创建全国一流名校。
一、在工作与学习中感悟教育幸福
让教师在工作中感悟教育幸福,成就幸福教育事业,是济源一中领导班子的不懈追求。近年来,济源一中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到重要位臵,通过长期开展有针对性的阅读学习和师德实践活动,引导教师把培训当福利、把学习当享受、把职业当事业,让教师真切地感悟到从教的充实与幸福,激发出教师淳朴的职业热情和职业幸福 感,全面唱响热爱教育、奉献教育、赞美教育的主旋律。
1、敬业奉献
成就幸福人生。
敬业是教师执教的前提,奉献是教师的天职。济源一中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源自于一支以“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素质过硬,乐于奉献”著称的教师队伍。
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我最喜爱的教师”、“最富有责任心的教师”评选活动,全体学生从责任心、教学水平等方面进行投票并张榜公示。2011年上半年,胡小清、严玲、王全彬等荣获“最富有责任心的老师”;杨海霞、张淑娟、王寒等荣获“课堂效率最高的老师”。河南省巾帼标兵、省师德先进个人吕方老师就是济源一中公认的一位“最有责任心的青年教师”。一年四季,她经常加班加点,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为“学困生”义务辅导功课,使她患上了严重的慢性咽炎。吕方老师除了正常工作量之外,还担负着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辅导任务,她曾多次自费奔波至郑州,聆听国家级知名教授的竞赛讲座。学生李毅在全国化学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学生在收获喜悦同时,吕方老师也感受到了奉献的幸福。
开展“寻身边的好教师、学身边的好典型”演讲活动,这是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体育教师卢伟强带7个班的体育课和女子田径队训练任务,一年四季泡在学校。2009年冬,他的母亲病重,当时他正全力奋战全省田径运动会,以至于母亲去世都没有见上一面……济源一中女子田径队受到了省、市隆重表彰后,卢伟强却悄悄回到母亲墓前痛哭不止。他所做的师德报告《我 的四季人生》,催人泪下,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事迹,深深地感染和打动着全校师生。《教育时报》、《济源日报》、济源电视台、校园广播站、校园网、校园电视台等多种宣传媒体对优秀教师及师德先进个人进行了宣传报道,使济源一中更多的教师得到学生尊敬、家长肯定、社会认可。
像吕方、卢伟强这样敬业奉献的一中教师正在用行动诠释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近年来济源一中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增强,在2010年济源市进行的三次社会专项评议中,济源一中均名列第一;在《河南日报》组织的大型问卷调查中,济源一中被社会各界评为“河南省人民满意的十佳中学”。
2、阅读学习
感受教育幸福。
阅读学习是师德的源泉和不懈动力。近年来,济源一中始终把阅读学习放在教师发展的首位,以学习促进步,以学习促成长,实现了教师的自主学习和师德素养的快速提高。
济源一中图书馆藏书达25万余册、正版电子藏书10万余册。同时,为每位教师配臵电脑,在济源教育网“研修茶座”上开通教育博客,通过网络和大师、名家及同仁们交流,成为专业成长的动力和感悟幸福教育的行动方式。
学校为教师营造良好的阅读学习氛围,减轻教师的额外工作负担,每学年为教师订阅教育教学、科研、人文素养等专业书籍、杂志近二百种。同时,学校采用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规范学习秩序,要求每位教师做好学习笔记,写好心得体会。每周 3 保证一定的阅读学习时间,每月进行一次读书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大的读书交流活动。
在阅读学习中,一中教师的视野不断开阔、能力不断提高,做到读思结合、读议结合、读研结合、读行结合,将阅读学习内容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一中人逐渐形成了这样的共识:阅读学习不仅是一种习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收获、一种幸福!
二、在创新与科研中追寻教育幸福
“教育与理想是一对孪生兄弟。”对理想的追求使一中人执着一念,在追求幸福教育的道路上,幸福地成长。
1、创新课堂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每位一中人也只有在这种不断追寻幸福教育的创造过程中,才能真正获得智慧教育的幸福。
把教学自主权还给教师,激活了教学创新的动力,师生共同构建幸福课堂。在实施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济源一中提出: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深入开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活动,以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校制定具体的奖励制度,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授课特点,精心选择大胆尝试,寻找师生“双赢”的高效课堂之路。目前,学校涌现出了 “动感课堂”、“三步教学法”等一批创新教学模式,在问题突破中深入推进,成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教研组发挥“群研智慧”,创设“学生主动、师生互动、思维灵动”的动态写作课堂。课堂上加大了写作量,当堂写,当堂 收,当堂改,具体时间安排为50分钟作文,30分钟批改,10分钟讲评。批改方式为小组对改,由主评人写出评语,作者写出100字左右的后记。教师将优秀作文装订成册在班内传阅,学生可以随时加以点评。学生作品也频繁发表于《个性化作文平台》和《语文学习报》等报刊上。动态写作课堂受到了中央教科所专家的一致好评。
“创模”给课堂带来了鲜活的生命力。大容量、快节奏、多方法、高效率,济源一中的每一堂课无不体现着这样的特点。开放性的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生成一节节自主课堂、活力课堂、高效课堂,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在“创新教学模式”的推动下,近年来济源一中已有62位青年教师在全国、省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教师们在创新课堂上捕获着教育的幸福,学生们享受着幸福的教育!
2、立足教育科研,打造品牌团队。
“工作即研究,在研究中追寻教育幸福”是济源一中每一位教师秉持的科研理念。济源一中的班主任“8+1”研修团队,从最初的“三人行”到“8+1”团队,再到“8+1”工作室,他们就是在不断研究中发展壮大起来的。
随着魏俊起等成员的加盟,目前“8+1”工作室成员已增至30余人,“8+1”俨然成为济源一中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正逐步彰显出其独有的学术魅力。周边县市同类学校纷纷到学校来“取经”,秦望、王晓琳、杨兵等人被邀请外出讲学累计近200场。团 队成员幸福的收获着实实在在的成绩:团队带头人秦望被评为“河南省十佳班主任”和济源市“十大杰出青年”,相继出版了《光辉岁月》等教育专著;杨兵出版了个人专著《魅力班会是怎样炼成的》,该书被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用书;王晓琳的案例研究引起了“新教育”的重视;郭海卫、张少斌、王磊、王成波等被评为省、市优秀班主任……如今的济源一中班主任“8+1”团队全国知名,荣登《班主任之友》杂志封面,被《人民日报》等多家国家级、省级媒体连续报道。
让研究长驻校园,使它成为一中人促进发展、收获幸福的核心力量。在济源一中,教师们在创新课堂模式、班主任团队等多项研究中得到了迅速成长,在教育科研中探索出了一条追寻幸福教育的新路径。
三、在师生成长中体验教育幸福
幸福教育就是以人的幸福情感为目的,在教育中创造、生成丰富的幸福资源,培养出能够创造幸福、体验幸福、享受幸福的人。
(一)让每位学生都幸福绽放
教师的幸福来自于学生的成长,只有把学生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分享的喜悦和成长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幸福教育。近年来,济源一中以“为学生是一生幸福奠基”为终极目标,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以体艺为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学校这个大乐园里健康、快乐、幸福的成长。
1、让学生在共同的兴趣中幸福成长。近年来,济源一中先后组织了十多个兴趣活动小组,成立了舞蹈队、书画社、文学社、篮球队、足球队、心理俱乐部等学生社团,配备专业指导老师,引导学生成立自治机构,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教师与学生一道“经营幸福”。学生社团成为了广大学生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展示才华的重要园地,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让学生在体艺特长发展中幸福成长。济源一中先后建设了现代化的艺术中心、田径场、篮球馆、足球场、游泳馆等体育艺术基础设施,购臵了钢琴、电子琴、架子鼓等一大批乐器,配备了各种演出服装、道具、灯光和音响设备,使学校成为全国体艺办学设施最为齐全的学校之一。
学校为满足在体艺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发展需要,组建了艺术团、田径队、篮球队等特长队,配备优秀教师,制定科学训练方案和奖励政策,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潜能,让每个有特长的学生在规范、科学的训练中快速成长。
在师生共同努力下,济源一中体育艺术特色教育取得了累累硕果。在历届河南省中学生运动会和“晨光”杯体育比赛中,学校代表队多次荣获团体、单项冠军,奖牌数位居参赛学校前列,2010年,在由68所示范性高中参加的河南省第22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济源一中田径队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荣获4金、1银、3铜,其中女子4×100m、4×400m双双打破河南省保持了近30年的纪录。在2011年暑期举行的省传统项目学校比赛中,校田径队荣获第2名,其中两名女子田径队员达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近年来,学校的艺术教育更是璀璨夺目,共有80多个文艺节目在国家、省市级比赛中获奖。舞蹈《校园情怀》、《朝霞》、《红伞情》、《阳光网络》等多次参加全国艺术展演和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并应邀赴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进行访问演出。2010年,在全国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学校舞蹈《梦开始的地方》和学生书法作品《毛泽东诗词》双双荣获一等奖,这已是济源一中连续三届代表河南省参加这一国家级赛事获此殊荣。
在一个个奖杯、一块块奖牌、一摞摞证书、一次次比赛中学生特长得到开发与展示,教师们在收获学生的成长中体验着教育的幸福。
3、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幸福成长。济源一中努力打造“活动形式多样化、活动内容层次化、活动对象多元化、活动过程规范化”的德育活动格局,将活动文化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内化素质,外化行为,使学生的特长、兴趣得到了发展、心灵得到了呵护,学生快乐的学习着,幸福的生活着,健康的成长着。
一是以重大节日和社会热点为主线,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如“唱红歌、迎国庆”、“学习愚公家乡好少年”、“清明祭扫烈士墓”、“元旦晚会”、“校庆演出”等,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二是以美育节、体育节为主线,广泛开展声器乐、健美操大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春季田径运动会、班级拔河比赛、篮球 赛、军事训练等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还有野外生存训练及参观市科技馆等社会活动。每年一度的美育节,成为学生参与艺术实践、展示艺术才华的广阔舞台,成了向学生传播人类文明成果,介绍中外优秀艺术作品,对学生进行生动的审美教育,弘扬民族传统和艺术精神的重要阵地。三是以校园科技活动周和心理健康宣传周为主线,成立了奥数、计算机、生物、美术、摄影、书法、心理俱乐部等十几个兴趣特长小组和学科竞赛小组,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和科技创新大赛。每年的科技活动周,都要收到数百件由学生自己选题、设计、研究和制作的作品,其中,多项学生作品获得省市级奖励,学校连续两年获得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特别是每次心理健康宣传周,以普及宣传心理知识为主,开展了心理手抄报优秀作品展、心理剧、趣味心理游戏、学生心理测试和大型心理讲座等活动,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为全校师生营造了健康、快乐、和谐、幸福的校园氛围。
为学生的一生幸福负责,是一中教师幸福的起点,也是终点。教师们在把一批又一批学生送上幸福的轨道时,也让自己一级比一级飞得更高,在让学生体验到成长幸福的同时,自己也体验到成功的幸福。
(二)让每位教师都幸福成长
近几年济源一中先后从全国26个省市招聘了300多名青年教师,约占全校教职工的2/3。济源一中坚持走“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先、以质量为上”的内涵发展之路,实施“四赛”活动、青蓝 工程和名师工程,让教师在不断的自我成长之中体验教育幸福。
1、在推进“四赛活动”中幸福成长。济源一中在一线教师中,开展以“赛岗位技术,赛教学效率,赛教学成绩,赛育人水平”为主题的教育教学“四赛”活动,以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大力开展教师业务技能培训,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在行管服务人员中有针对性地把“四赛”活动的内容确定为“赛自身素质,赛岗位技能,赛工作效率,赛服务水平”,有效地改善了行管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提高了行管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服务质量,促进教职工间的交流协作,各处室之间之间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有力的推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2、在实施“青蓝工程”中幸福成长。济源一中坚持以人为本,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青年教师培养方法。一是传经送宝,给青年教师“洗脑子”。学校每年都要聘请全国教育专家到校讲学,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内部资源,聘请优秀教师现身说法,传授教学及班级管理经验等。二是牵线搭桥,帮助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结对子”。每学期开学之初,学校遴选师德水平高、业务素质强、富有经验的老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帮扶对子,缩短青年教师的成熟期,使他们尽快熟悉业务知识。三是大胆起用,给青年教师“压担子”。学校实行班主任自荐制和教研组长民主推选制,在选拔中层领导时大胆起用青年教师,从中选拔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骨干,让他们挑重担,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四是创造条件,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台子”。每年举 办新教师汇报课大赛、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等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学校从政策上倾斜,资金上支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研究生学历进修和各种专业技能培训,选送优秀青年教师出国深造。至今,学校青年教师中已有60多人完成研究生学历进修,先后有胡保杰、彭佩耀、尹学军等8位青年教师到美国、英国研修交流,极大地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整体水平和业务技能。
3、在打造“名师团队”中幸福成长。济源一中把名师看作是学校的最大财富,贯彻“名师强校”战略,结合学校实际,制订并实施了《济源一中名师培养办法》,鼓励教师冒尖、出格,营造浓厚的成名成家氛围。学校设立了“人梯奖”,每年开展“教坛新秀”评选,形成了以名师为龙头,以学科带头人为中坚,以教师素质全面提高为根基的梯形师资结构,带动了全体教师专业化发展。近年来,在学校精心培养下,拥有了一大批国家级、省市级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2010年,尹学军、秦望、李少华、宋森、王晓琳、尹秋霞、杨兵7名教师被确定为济源首批“名师”培养对象。
孙玉广就是刚刚成长起来的一位优秀青年教师,从他2009年9月踏上教师岗位的第一天开始,他就给自己确立了“自备--听课—再备--上课”的“教学四部曲”。每堂课结束,他都会及时分析得失,撰写教学反思。两年下来,他累计听课400余节,设计教案1500多页,撰写教学反思近80000字。
像孙玉广这样的优秀青年教师,在济源一中还有许多,李立峰、徐艳春、王磊、张东艳、黄磊〃〃〃〃〃〃一串串名字,一行行足迹,一滴滴汗水,一份份收获,无不在昭示着济源一中灿烂的未来。
四、在和谐校园中享受教育幸福
教育的幸福是师生共同创造与享受的内在统一,教师和学生既是幸福的创造者,又是幸福的享受者。济源一中为营造教师乐业爱岗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不断改善教育教学设施,为教师成为幸福的教育者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
1、人文关怀,打造和谐集体。近年来,济源一中不仅为教师们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成就事业的条件与机会,而且对教师予以了充分的尊重,学校实行民主决策,发挥教师的主人翁作用,职称评定、岗位竞聘等重大事项都采取民主协商或投票的方式,力求公开、公平、公正。教师家庭有困难时,学校领导及时前去慰问;外地教师过年回家,学校报销路费;教职工的住房困难,学校多方奔波及时解决;每年定期组织教职工体检〃〃〃〃〃〃多方面关心教职工的生活与健康,使学校形成了和谐、温馨的幸福集体。
为确保每一位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影响学习生活,学校坚持多渠道筹措资金,多途径实施帮扶,建立起完善的贫困生救助体系。学校成立了“一分钱”基金会,每年资助300多名贫困生;学校倡导教职工与贫困学生结成对子实施“一对一”帮扶,使贫困学生感受到如同家一般的温暖。教师吕东霞在得知2009级学生聂金合的家庭因煤气中毒,遭遇爷爷、父亲、母亲同时去世的重大不幸时,和时任省电视台主持人的女儿王澄商议后,决定每月资助他300元直至大学毕业,经《济源日报》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济源一中成为教师干事业图发展的乐土,成为学生放飞梦想的地方。一中师生从中获得了一种眷恋感、荣誉感、优越感、自豪感,同时成就了学生的求学生涯和教师的职业幸福。
2、享受生活,搭建多彩平台。济源一中为教师们提供了展示个人才艺的平台,开展“我为党旗添光彩”、“我把青春献给党”师德征文、演讲比赛,师德座右铭征集等主题活动,还有羽毛球团体赛、联欢会、教职工运动会等各种娱乐活动,展现教师个人风采,释放个人魅力。2011年在全市“我把青春献给党”师德教育活动中,卢茜荣获市演讲比赛第一名;林乐东、李立峰、陈军利、范立红荣获市师德征文一等奖;在建校85周年庆祝晚会中,多名教职工参与演出......教师们多彩的活动,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3、收获成果,共享教育幸福。由于制度合理,措施得力,监督有效,激励得法,济源一中的师德师风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学校涌现出了苗维萍、彭佩耀、宋森、余维民、张松涛等一大批爱岗敬业、团结奉献的国家级、省市级骨干教师、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近五年,学校先后有13人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35人考入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体育艺术名校,4名学生获全国物理、化学、信息技术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
2011年高考成绩各项指标以绝对优势稳居全省前列,参加高考3155人,本科上线达2716人,上线率高达86.1%,比去年增长13.3个百分点。济源一中先后获得“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绿色学校”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50余项,形成了独特的办学风格和学校特色,成为一艘名副其实的济源教育“航母”。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充满无穷活力与魅力的济源一中,将以建设全国一流名校为目标,以内涵发展为依托,以师德师风建设为着力点,乘着教育改革发展的东风,在教育的征程中收获幸福,在追求幸福教育中放飞梦想〃〃〃〃〃〃
第二篇:在教育中收获幸福
在教育中收获幸福
上传: 林玉英更新时间:2013-1-8 20:14:301、在孩子的成长与进步中体验幸福
对教师而言,幸福的感觉不但来自于自身,还来自于学生的成长。教育是一项充满激情、关爱和生命体验的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师们有可能付出了很多,但同样也有可能收获更多。教师们可以从学生那里获得一种满足、收获一份感动、收藏一份纯真。这种体验,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也是只有教师才会拥有的一种财富。只有那些可爱的学生们,他们那充满童真而无私的爱帮助我们克服重重困难,笑对人生。感谢孩子们!感谢教育这个职业!是孩子们给了我幸福生活的勇气和动力。是啊,只要用心体会,教育生活中处处都会有这种幸福的感动。
2、在爱心的付出与收获中感受幸福
教育是一项充满爱的事业。大爱无边,师魂常在。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没有对孩子真诚的爱,幸福就会离你而去。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注定选择了清贫与付出。但教师的付出也是幸福的,因为他们付出的是爱,收获的是感动与欣喜,这些精神上的愉悦是任何金钱也买不到的宝贵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幸福感永远也不会来自于物质的丰腴,而是收获在无私的爱的付出中。全国师德模范、湖北当阳退休小学教师郑琦就是一位我们身边的爱的天使。郑老师47年如一日,将“红领巾事业作为天底下最高尚、最快乐的事”来做,退休不褪色,自费在乡村创立了桐树垭青少年活动中心。整天与孩子们相伴,幸福写在郑老师的脸上。这种幸福,是只有当老师的人才能体验到的幸福。
3、在自身的专业成长中创造幸福
幸福从来不会光顾一事无成的人。把教师当作谋生职业和饭碗的人,很难享受到教书育人的快乐。象蜡烛一样只会“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教师会觉得幸福的代价太沉重。教师应当象一条河,源源不断地充实自己,将涓涓细流汇入大海;教师应当象一条路,将无尽的希望铺向远方„„作为教师,从来也只应当在自身的专业成长中才能创造出绵延不断的幸福。斯霞老师是幸福的,因为她在教育中创造了爱的神话;魏书生老师是幸福的,因为他在教育生活中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李镇西老师是幸福的,因为他在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催生出了一个诗意的教育世界„„每一个普通的人民教师,都应当而且只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实现人生的完满和幸福,因为教育就是我们的生活。
4、在平和的心态中谋求幸福
幸福总是相对的,幸福也是一个“易碎品”。不同的期待、不同的标准会有完全不同的幸福感受。说到底,幸福就是一种平和的心态。心态失衡,看什么都不顺眼,做什么都不开心,即使开着香车宝马,住着豪宅大院,始终也不会觉得幸福。幸福其实很简单,它不一定非得关涉物质的富有。做教师的,特别是农村教师,不能在物质待遇上与人攀比。想想那些行政官员、私企老板,外表风光,内心不一定都很快乐。教师生活虽然清贫一点,但绝对“仰不愧于天,俯不阼于人”,内心充实,灵魂自由自在,人性中充满了圣洁的光辉。这种平淡的幸福中其实蕴含着人生的大哲理:幸福不幸福,全在你自己。不盲目与人攀比,不空想未得到的东西,不怨天,不尤人,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幸福就会长驻你心田。
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辛而漫长的奋斗之旅。
教师的一生不一定会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应当如百合,展开时是一朵花,聚合时是一枚果; 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记得他在日记中写到:“马老师对我好,她是老师,更像妈妈。”这不印证了“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这句话吗?正是这种关怀,正是这种爱的渗透,才使孩子们发生了点点滴滴的变化,看到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我不再困惑、不再茫然,从中体会到了做一个老师的快乐。
大山因为有了山花而灿烂,天空因为有了鸟儿的飞翔而生动。我的人生因为有了爱的付出而丰富。我会继续努力的,因为我相信,工作着是美丽的,努力着是快乐的!就让我们投入更多的生命和热情,做一个快乐的教师吧!
第三篇:在研修中收获幸福
在研修中收获幸福
自从参加网络研修以来,我在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方面,经历了迷茫懵懂、渐呈清晰到教学观念上有了较大的提升,可以说研修平台像一扇窗口,让我眼界更加宽广,教学思路更加清晰。
在研修里,我可以畅所欲言,老师们亲切中肯的点评,视频教程里老师的讲解丝丝入扣,细致入微,给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在这里学到很多,也有很多感悟,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是我充实自我的加油站。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充满了孜孜以求的激情;仿佛打了一剂强心剂,开启了自身向上不断攀登的动力。
我们感受研修,我们在研修中成长;我们感谢研修,我们在研修中收获;我们感动研修,我们在研修中幸福…
第四篇:在收获中感动在感动中幸福
在收获中感动在感动中幸福
——燕居丽名师工作室总结材料
“燕居丽工作室”承载着县教育局名师工程建设的期望、承载着工作室全体成员的梦想,在县教育局、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一路扬帆远航。怀着感动与幸福盘点我工作室的2009。
一、工作室研修目标。
开放、真诚、扎实、灵动是工作室的核心精神。工作室根据成员特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系列研讨活动:不同教材的不同教法;文本解读与课堂结构;习作指导与点评;读书指导课;教师读书与专业成长。
工作室充分运用目标激励功能,引领成员的专业成长。在工作室成立之初针对学员特点帮助他们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引领成员争做为人师表的楷模、课堂教学的能手、教学改革的闯将、教育科研的先锋。
二、在课堂教学中挥洒师者的激情
课堂永远是教师的主阵地,工作室紧紧抓住课堂教学,引导学员研究自己的课堂,学习名家的课堂,展示自己的课堂。作为主持人时时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我常挂在嘴边的话: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上课,和孩子一起经历生命成长的过程。
1、上学期学校举行的名师课堂教学开放周活动中,我首先执教公开课《信任》,展示备课、磨课、说课以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课标理念的全过程;
市教研室视导期间,学员商英丽老师执教《小虾》。我和商老师一起研读文本,确定教学思路,一遍遍试讲,一遍遍修改。受到了市教研室孙老师的好评。根据孙老师提出的如何突出中段教学的建议,我们二次备课,商老师在一次次磨练中成长起来。
常藕老师执教校级公开课《珍贵的教科书》、石凤华老师执教校级公开课《装满昆虫的口袋》。
2、下学期,在县优质课评选中,商英丽、李晓云、牛玉莲三位语文教师参加,每一节课从文本解读到教学设计,我参与了全过程。她们中有两人抽到的是星期一的课题,周六、周日,我们牺牲了休息时间一起备课研讨。商英丽执教《一株紫丁香》、李晓云老师执教《草原》获得二等奖,牛玉莲老师执教《落花生》获县一等奖并参加市优质课评选执教《晏子使楚》获一等奖。
在人人一节公开课活动中,商英丽老师执教校级公开课《赵州桥》,石凤华老师执教校级公开课《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常藕老师执教校级公开课《生死攸关的烛光》。我欣喜地看到了年轻教师成长的足迹。
3、配合县教研室组织“师徒联手 同课异构”阅读教学观摩活动
10月16日,广饶县小学语文“师徒联手,同课异构”阅读教学研讨会在县实验一小成功举行,各乡镇语文教研员及骨干教师200余人参加了研讨活动。本次活动是为落实市教育局对青年骨干教师着力培养的要求,由市指导教师和市第二批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展示公开课。上午燕居丽、李小云、蒋丽老师执教高段研讨课《成吉思汗和鹰》,下午王健、金英、马月英执教低段研讨课《坐井观天》。县教研室韩秋良老师结合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精彩点评,指明了今后阅读教学的努力方向。本次研讨活动,为加强课堂教学经验交流,共同研讨小学语文教学规律,打造高效课堂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作为活动的发起者,这次活动带动了我县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和语文学科教学水平的提高。
活动结束,老师们在反思中写道:本次“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为全县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语文教师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老师们的经验、智慧在交流中碰撞、升华,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我想,这样的交流一定会整体提升我们全县语文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参加“黄河口之秋”阅读教学观摩
10月24日,受市实验小学邀请我有幸参加“黄河口之秋”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和于永正老师交流切磋,他教我如何指导学生读好课文,跟着这位大师级的人物学习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听、说、读、写的训练。我受到很大的冲击,引起了很多思考,曾和孙老师、韩老师交流困惑,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抓住写的训练点训练学生的表达水平。
5、参加年段阅读教学研究课。
12月8日,广饶街道办事处梧村小学,我和成员李冬老师、徒弟蒋丽老师共同探讨各学段阅读教学,第一节课李冬执教二年级《“红领巾”真好》第二节课我执教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三节课蒋丽老师执教《只有一个地球》,然后韩秋良老师点评。韩老师的第一句话:今天上午说一个词就是感动,第一节听了李冬老师的课看到她一直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很欣慰;第二节听了燕居丽老师的课感动很幸福,充满了生命的律动„„”回来后,我写了一篇反思《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抒发了自己钟情于三尺讲台的情怀。
除了引领名师工作室成员努力成长外,我努力发挥名师对广饶县教育教学的推动作用,上学期牵手同和小学十名语文教师共同成长。上半年整整一个学期,同和小学10位年轻的语文老师每周二第一节课准时走进我的课堂,听我的常态课:《献你一束花》《修鞋姑娘》《幸福在哪里》《凡卡》《西门豹治邺》《古诗二首》文言文《活见鬼》等。在这里,我勇于挑战自己,记叙文、散文、诗歌、古诗、文言文,什么文体我都涉猎,尽管为了每堂课的精彩每周一晚上我备课到深夜12点,但我觉得这是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很好的方式。与他们交流课后反思,解答他们实际教学中的疑难困惑。
分享一个反思片段:
燕老师带给我的启示
每一次踏进了燕居丽老师的课堂,总会被燕老师的认真、细致、执着、投入所感动,直到下课仍是意犹未尽,但又不得不离开。在燕老师班里的孩子真幸福。今天(5月19日),我又一次和县实验一小五年级八班的孩子们一起享受了燕老师的语文课。这次燕老师执教的是文言文《活见鬼》,很有意思的一篇文章。四十分钟很快结束了,可我还沉浸在燕老师的课堂里,沉迷在——学习文言文原来也能这么轻松、容易。真想做燕老师的学生,跟着燕老师从头学习。
广饶县同和小学 周丽霞
5月份我应邀到广饶镇莲花小学做班主任经验报告,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班级管理经验与老师们分享。见报导
名师走进乡村小学
近日,为进一步提高教职工认识水平,广饶镇莲花小学邀请山东省教学能手、东营市名师、县实验一小的燕居丽老师作精彩报告。
活动中,燕居丽老师作了《爱与责任》的报告,为大家奉献了一堂务实、精彩的班主任专题报告。与会教师都被燕老师的报告深深感染,为燕老师高超的教育技巧所折服,为燕老师崇高而务实的奉献精神感动,决心向名师学习,做一名社会认可的好老师。
此次活动取得很好的激励效果,获得了圆满成功。
还有很多无形的引领,一天晚上,杜送小学的一个老师给我打电话,请我跟她一起备课,她要参加镇优质课评选。她姓甚名谁我不知道,接到那个电话的时候,我也是刚刚处理完学校的一些工作走在回家的路上,于是立即返回了学校。在办公室里,我们备课到10点。这种被信任的感觉真好,我忘记了自己已是饥肠辘辘。同和小学的孙海珍老师也经常打电话切磋教学中的困惑,向我借名师的课堂实录。
在这样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为人师的幸福。
三、在课题研究中播洒师者的汗水
名师工作室成员中,我、商英丽、李冬老师都任教三年级,石老师、常老师任教四五年级,根据学员特点和年段特点,我们确定了“走进生活
快乐写作”习作课题研究。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三年级初学写作的孩子来说,积累写作素材,从心理上不怕作文是最重要的。我们有了一些探索:比如关于秋天的,关于家乡风景的,然后我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习作指导与讲评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与老师们交流和探讨,特别是同教一个级部的商老师,每一次习作,我都和她交流碰撞,如何构思、如何修改,大家受益匪浅。现在也有了一些探索和收获。
另外,我校开展大量阅读活动,从三年级以上都在探索读整本的书,我负责这件事,经常和老师们切磋交流,共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在交流中催生教育的智慧。
王崧舟先生所言“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得有四大支柱的坚固支撑。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语文教师的人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语文教师的灵性,宏阔的课程视野支撑起语文教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语文教师的诗性。”不断激励着我们读书读书、读书、读书。
工作室要求每位成员要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向书籍学习,因书籍而智慧。我把教育局奖励的500元的书籍与工作室成员分享。这段时间,我们共读给《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写了心得体会。我还读了闫学的《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做老师》、吕立杰译的《课程领导》,窦桂梅的《玫瑰与教育》,薛瑞萍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还有《每天学点教育心理学》等书,写读书笔记,交流读书感悟,开阔视野,提升理论水平。
不放弃任何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到泰安学习“国际华语阅读教学观摩”,感受异域教学风采;到邹平实小参加“读经典的书”课题交流,感受到如何引领学生做有根的人;放弃休息日带领部分成员到胜利四小学习高峰校长的“幸福教育”,感受中国的巴学园,对幸福课堂有了更深的认识;到东营实小参加“黄河口之秋”,感受大师风范;到北师大参加教导主任培训,作为学习班长,积极引领学员发言讨论,丰富自己的理论;参加国家课程资源建设项目;经典读本的编写。
以上各种交流活动,我们一般在每周二上午三四节语文教研时间,很多是即时研讨,已形成浓厚的研讨氛围。
五、今后打算。
1、严格例会制度,形成“教”“学”“研”氛围,在反思中成长。
2、加大课题研究力度,提升科研意识。
3、建立特色网站,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盘点个人收获:
李冬:
1、执教镇公开课《孔子拜师》、校级汇报课《富饶的西沙群岛》,反映自身教学特色的公开课《红领巾真好》获得县教研室韩秋良老师的好评。
2、承担县级关于“大量阅读”课题研究,并能够按时汇报和反思,此项计划也能扎实认真地完成。
3、经常在教研日做主题发言,提炼并推广学科教学的成功经验,并对不足之处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此项计划完成出色。
4、本学期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际,撰写经验总结2篇、教育叙事4篇、教育随笔2篇、教育教学论文2篇,并经常向市教科研网投稿。此项计划完成非常出色。
5、本学期在地市级以上教学类刊物发表1篇教学论文。
常藕:《珍贵的教科书》获广饶县优质课一等奖,撰写案例《生死攸关的烛光》商英丽:《一株紫丁香》获县二等奖,撰写案例《赵州桥》
石凤华:撰写案例《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燕居丽:省级刊物发表文章2篇,省论文《有滋有味方显阅读教学本色》获二等奖;市科研论文《为语文教学插上爱的翅膀》一等奖;报送课程资源建设项目录像课;个人反思、10篇;本人事迹在《广饶教育》刊登。
回首走过的路,在县教育局及学校各位领导、各位优秀教师的影响和指导下,本工作室一路耕耘,一路探索,洒下辛苦和汗水的同时,收获的是心灵的愉悦,是溢满心田的那份幸福和感动。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2009年个人总结
燕居丽名师工作室成员 李冬
一年的时间短暂而充实,心中充满了深深地感激。回想这一学期在燕居丽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我能够扎扎实实工作,勤勤恳恳地教学,在总结中提高,在提高中继续发展,收获颇多:
通过有计划的锻炼和燕居丽名师工作室的指导,自己在职业道德、文化底蕴、教育理念、教学与科研能力、教育技术能力、教育教学业绩等方面有了一些提高。
(一)师德师风:
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献身教育的使命感,道德责任感,从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效学习的高度更新教育理念,从依法治国的高度认识依法执教的意义,从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认识教育的意义。不断从自身做起,从实际行动中做到了“身体力行,从严执教”!
(二)专业知识:
不断阅读各种教育教学书籍,充分领会教育教学先进思想,在阅读专业成长书籍的同时,自身还订阅了《小学语文教师》、《组织合作学习和创设教学情境》、《小学语文说课百例》等书籍,进一步提高了自身学科的专业素养,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知识,了解社会发展和科学的最新发展成果,围绕素质教育这个中心,了解终身教育、主体教育、和谐教育、科学人文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问题、创造性发展问题。
(三)能力发展:
不断更新教学思路,执教公开课,发现问题及时反思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了教育科研能力与教育教学能力。深入探究语文学科教学法、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研究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逐步形成新课程理念下具有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不断努力。
具体工作总结
(一)本学期自学两本以上教育理论专著,阅读了《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说课百例》、《组织合作学习和创设教学情境》三种语文学科教学专业刊物,做了10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出色地完成了此项计划。
(二)本学期听课35节,每节课后都有评价和反思,也出色完成了此项计划。
(三)本学期执教镇公开课《孔子拜师》校级汇报课《富饶的西沙群岛》,反映自身教学特色的公开课《红领巾真好》获得县教研室韩秋良老师的好评,此项计划超额完成。
(四)承担县级关于“大量阅读”课题研究,并能够按时汇报和反思,此项计划也能扎实认真地完成。
(五)经常在教研日做主题发言,提炼并推广学科教学的成功经验,并对不足之处
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此项计划完成出色。
(六)本学期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际,撰写经验总结2篇、教育叙事4篇、教育随笔2篇、教育教学论文2篇,并经常向市教科研网投稿。此项计划完成非常出色。
(七)本学期在地市级以上教学类刊物发表1篇教学论文。完成此项计划。
第五篇:辛勤耕耘,在平凡中收获幸福
师德征文
辛勤耕耘,在平凡中收获幸福
南关小学刘红彦
在南关小学的每一天,我都被老师们默默奉献的精神感动着,我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亲爱的同事们!工作在我周围的伙伴们!他们每天、每时、每刻都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我身边的师德榜样有很多,他们的事例举不胜举。干了十几年班主任工作的陈秀敏老师像慈爱的妈妈一样守护着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她数年如一日,认认真真地教书,孜孜不倦地育人,面对每一名学生,她都能平等的对待;面对每个孩子,她的脸上始终是笑容。冰心曾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陈老师就是这样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打开了每个学生的心门。
一、“爱”字当头,用心浇灌每个学生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她热爱自己的学生,充分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她热心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经常放弃休息的时间给学习困难的学生补课、谈心,使他们树立学习信心,战胜学习上的畏难情绪和焦躁心理,逐步地提高学习成绩。对于一些特殊的学生,她赋予了更多的爱心,给予了更多的鼓励,还经常进行家校之间的沟通,通过家校双方的力量促使孩子健康成长。
她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很快和孩子们打成了一片,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和喜爱。班级中有个特殊的孩子齐齐,由于家庭的原因,低年级时非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还形成了孤僻的性格,不愿
和其他同学一起玩,一个人总是闷闷不乐的。升入三年级后他就有了更多的不适应,对学习缺乏兴趣,多处流露出厌学的情绪。这让陈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此也想尽了一切办法。与家长沟通,共同商量并教给家长一些具体的做法;班级里设心灵驿站,让每个学生与齐齐进行文字的交流;成立互帮小组,让同学们能主动去和齐齐一起玩,让他融入到班集体中来;抓住一切教育契机,来鼓励孩子。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作业的速度快了,课间能和同学一起玩了,不一遇到困难就喊着不学了„„看着孩子有这么大的改变,她别提有多高兴了。
二、“责”字为重,潜心做好每件教学小事
职责是人生的灯塔。教师的职责,除了协调好师生关系,做好班务管理外,更重要的是要搞好教学工作。今年,对大家而言是全新的一年,富有挑战性的一年。她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念,在一次次的交流中,一次次的思辩中,在一次次的实践中碰撞、清晰、深化、提升,经历着一次次的“头脑风暴”,渐渐地有了自己的思考。由理性到感性,又由感性走向理性,在这么些个回合中,她对学生生命意义、对文本的解读、对于话题的设置、对于小组的建设都有了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方法。平时在教研组的探讨学习中,她总是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作为一名骨干教师,她总是热心指点,促进大家的共同进步。一次次磨炼,一步步提升,她的高效课堂的过关展示课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身在南小这个大家庭中,她以大局为重,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件事。她担任三年级两个班的语文课兼任三二班的班主任,她还是低年级语文组的教研组长。或许有人说她傻,干嘛要去担那么多的重任在自己的肩头呢!但她却不这么认为,因为看着老师们共同进步,看着学生们茁壮地成长,她觉得自己所从事的是一件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三、“勤”字自勉,真心面对每一天
“态度决定一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她经常对学生说的话,也是经常对自己说的话。每日的她总是忙碌不已。由于丈夫经常在外,家中就只剩下她和儿子两个人。儿子今年就要考高中了,处处需要照顾与引导。她柔弱的肩头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大事小事样样都得靠她。丈夫也时常劝她:“别太辛苦了,工作上平平淡淡就好,不要那么上进。”可对她来说,“勤”字已在心中扎根。每天早上总是早早来到学校,打扫卫生,带领学生一起早读,做好上课的准备工作,一件件小事都事必躬亲,因为她深知身教重于言教。放学回家,小区里的人已在散步,她得赶紧做好晚饭,让儿子吃好去上晚自习。在等待儿子回家时她还要认真读书、备课,看特级教师的一些课堂实录,寻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因为她深知不教则已,教就一定要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另外一有空闲时间,她总是不忘阅读,买书看书是她的一大乐趣,因为她深知如果教师自己都不读书,自己都无法从阅读中获得智慧的享受,如何能鼓动她的学生去过一种阅读的生活呢?
在她身上,我真的能学到很多。她使我懂得只有在不懈努力中,教师才能拥有幸福;只有不断地充实与完善自我,教师才能把学生送上幸福的彼岸。这样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永远的幸福。教育是教师不断超越自我的社会活动。还有什么比自我价值的提升更让人幸福的呢?还有什么比看到自己学生的茁壮成长更让教师感到幸福的呢?学生的幸福,是教师的幸福;教师的幸福,是教育的幸福。学校,应当是幸福的乐园。每一位教师,都要努力为自己建造成功的舞台,让自己的生命释放辉煌,使幸福不断充盈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