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示儿》教学案例

时间:2019-05-12 00:26: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诗《示儿》教学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诗《示儿》教学案例》。

第一篇:古诗《示儿》教学案例

古诗《示儿》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学习《示儿》,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2.理解诗句含义,想象诗歌意境,培养学生的自学、想象、表达、创新能力。

3.学习两个生字。

4.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积累多首陆游及其他诗人的爱国主义诗歌。【教学重点】

体会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难点】

理解陆游一生都渴望收复失地,统一中原,可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都无法实现愿望的原因以及诗人的悲愤之情。【教学过程】

一、情景再现,导入古诗。

师:在一个秋风瑟瑟的夜晚,一间简陋的茅草屋里,烛光闪烁,忽明忽暗。床上躺着一位白发苍苍、奄奄一息的老人。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他把儿子叫到床前,用微弱的语气交代遗嘱。这位老人就是我国南宋著名的爱国志士、大诗人陆游。(板书:陆游)他的遗嘱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示儿》。(板书课题)谁了解陆游?简单地说一说。(出示作者简介)

师:陆游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临终时交待儿子的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打开书,一起去看看陆游最后的遗嘱。

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讲解两个生字“祭、乃”。

三、再读古诗,了解诗意。

1.师:同学们,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一边读,一边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师提问:

①陆游临终前最遗憾的是什么?(板书:不见九州同)

②他最希望看到的是什么?(板书:北定中原日)

3.师:同学们,我们把历史的车轮倒退到八百多年前,看看当时诗人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课件出示历史背景)

4.师示范读。

师:听完老师的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生:悲凉、忧伤、期望……)

5.生齐读。

四、品读一二句,感受“悲之切”

1.指导朗读第一句

师:人死后有哪些都成空了?(生:财产、烦恼、牵挂……)

2.指导朗读第二句

师:诗人心中有件事始终都放不下,是什么?

师:你从这句诗中体会到陆游此时此刻的心情了吗?(生自由回答)

师:用诗中的词就是——悲。(板书:悲)

诗人为什么感到悲伤?(不见九州同)陆游出生第二年,金兵就占领了中原地区,他和家人过着逃亡的生活。他少年时代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抗金志向。可是直到陆游85岁离开人世,也没能看到国家的统一,他怎能不悲伤呢?你能把诗人心中的悲伤读出来吗?(先指名读再齐读)

五、品读三四句,感受“盼之深”

1.指导朗读三四句。

师:你从这两句诗中感受到了什么?(板书:盼)

你是从哪个词感受到的?(生:无忘)

师:是啊,陆游不愧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临终时,没有想到自己的子女,没有想到自己的财富,想到的只是祖国的统一。(板书:爱国至死不渝)

师:我们再来读读陆游的遗嘱吧。(生齐读三四句)

2.此时此刻,你想对诗人陆游说些什么呢?请用你的笔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生自由说,师相机评价。)

六、感悟升华,拓展延伸。

1.师:你们知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是谁说的吗?

2.师:为什么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中华如何能够崛起呢?

3.一起唱国歌,激发爱国热情。

第二篇:陆游:示儿-小学古诗

陆游:示儿-小学古诗大全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陆游:示儿-小学古诗大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1.示儿:给儿子们看。

2.但:只。

3.九州同:祖国统一。

4.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

5.家祭:对祖先的祭祀。

6.乃翁:你的父亲。

赏析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这种遗恨从生前留到死后。在生命弥留之际,心情更为沉痛。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第三篇:4、古诗两首(示儿)

灌云县东王集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4、古诗两首

第二课时 2012 年9月18日

总课时数:10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古诗《示儿》,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

3、体会两位伟大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4、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味美、意境美。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是什么。

2.体会这首诗明白如话而感染力极强的特点。

(二)难点:

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并通过重点词语的品析及反复吟诵来体会。

2.在指导学生理顺句子时要增补诗句中省略的内容,适当调换词语的顺序。

3.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老师渲染氛围:同学们,我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人们都说:胸有诗书气志华。读诗可以使人灵秀,读诗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以前同学们学过不少好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烩炙人口的好诗。(揭示诗:示儿)

灌云县东王集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2、师配乐诵读《示儿》;学生在老师渲染的氛围中进入新课的学习。

3、同学们,你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吗?(陆游)

说说你对陆游的了解吧。请你把收集到的有关陆游的资料拿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

4、简介作者:(课件展示)

这首诗是宋代大诗人陆游写的。陆游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示儿》这首诗是他在86岁高龄,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时刻写给他儿子的临终嘱咐。现在你知道题目“示儿”是什么意思吗?《示儿》这首诗堪称陆游诗中掷地有声的压卷之作。你知道什么叫“压卷之作”吗?

二、交流展示

1、自由地读诗句,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

2、指名读诗句;再齐读诗句。

三、互动探究

我们知道,学习古诗只把诗句的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是不够的,还应该怎样学?

1、回忆学法。

说说我们以往学习古诗的要求。(揭示学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诵诗句、背诗文。)

2、自读古诗。

请你借助书后的注释或你自己的工具书,自读诗句,了解诗意,体会诗中

作者的思想感情。

3、合作学习。

灌云县东王集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与同学共享你的学习收获;也可以恳请同学帮助你解决刚才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4、汇报交流。

告诉大家你读懂了那些内容。(结合课后的注释,说说自己读懂什么,读懂哪句就说哪句。说的不确切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纠正)。

①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教师鼓励、点拔读诗方法。

②结合学生的体会指导朗读。

4、刚才好多同学都能抓住关键的字词,来理解诗句的意思。这种学习方法很值得大家学习。现在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5、现在你了解陆游逝世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了吗?(祖国何时能够统一这一件大事,其实这也是陆游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

板书:

4、小结:是呵!诗人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胜利的喜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感啊!此时此刻,有谁不被感动呢?同学们,谁愿意用你自己体会到的感情来诵读这首诗?

①学生结合自己体会到的情感练习有感情朗读。师给学生配乐朗读。

②生练习背诵诗句,师配乐。

四、课外延伸。

(1)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他的毕生的遗憾和无限的希望离开了,陆游南宋统一的愿望实现了吗?(生讨论)

(诗意:„„你的子孙虽然见到了统一的国家,但是这国家是由元兵统一的,怎么能在家祭的时候告诉你呢?)

灌云县东王集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2)是的,只有像梁启超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们的国家才有前途,陆游的悲剧才不会发生,同学们,让我们怀着陆游那满腔的爱国之心,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把我们少年的心声说出来吧!

五、布置作业

1、陆游还写了许多的爱国诗词,今天老师给你们推荐两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课件展示),请同学们自由读读。板书设计

示儿(陆游)

悲 爱国之情

第四篇:《示儿》(模版)

古诗《示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熏陶。

2.理解诗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

3.结合学诗,培养学生的自学、想象、表达、创新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发兴趣

1.中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博大,出现了一批批杰出的诗人。你们都知道我国古代的哪些诗人?(李白、杜甫、陆游等)(板书:陆游)谁知道陆游,我们来聊聊:(板书:南宋诗人)

是啊,陆游他的一生共写了九千多首诗,在他的一生和他的九千多首诗里,始终贯串和洋溢了然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形成了他的诗歌创作最显著的特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在临终前写的一首诗《示儿》(板书)

2.谁来读课题?(指名一生,读得真不错,字正腔圆。)你知道“示儿”是什么意思吗?(给儿子看)

(不会说没关系,哪位同学来帮助他?同学们可以去看看课文的注释。谁来呢?看注释是学习古诗的一种好方法,等会儿学习古诗时,我们还要运用)

二、初读,自学质疑

1.学生自学古诗

(1)陆游在这首诗里,这封临终前的遗书中到底写了什么?嘱托儿子什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点击课件,出示《示儿》)

在读的时候,老师要给同学们一个温馨提示:(1)要读准字音;(2)可以结合下面的注释理解诗句的内容,试着将这首诗读懂。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找同桌讨论。

(2)学生自学,同桌可以交流。

2.交流自学情况

(1)读通

同学们自学得非常认真,有的将古诗反复诵读,有的联系注释读懂古诗。谁来读读这首诗,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呢?

预设:

①指名读

A读得字字正确,而且声音响亮,真不错。不过„

B真服你勇敢,第一个站起展示,而且字字正确,教师奖励你,这两个字你会读好吗?板书:祭乃,指导书写“祭”字。

②齐读。

(2)读懂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同学们都能,同学们就能将这首诗读正确,读得流畅,而且读得有滋有味,真好!我们会读了,那是否读懂了呢?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

①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人死了,本来就知道什么都没有了,只是悲伤没有不到祖国统一。

你从哪里读出来的?人死了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存在了。什么都应放下了,作者知道吗?(从哪个词知道(原知),但作者难放的是什么呢?唯一牵挂的,临终感到可惜的是什么?指导读出悲痛的心情。(板书:悲)

②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在朝廷的军队向北进军,收复中原的那一日,你在拜祭祖先的时候,一定得将这个音讯告诉我。

北定是什么意思?不知道没关系,教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段提示,同学们看看,可能对北定的理解有帮助。

向北平定收复中原,一个85岁的老人在临终前千叮咛万嘱咐。(板书:告)读诗句。

你一定不要忘记拜祭时告诉我,这是一个怎样的临终心愿呢?再读。

在大家的朗读,我们也仿佛听到了一个85岁老人的殷殷叮嘱,殷殷期望。

三、品读,入境悟情

读到这里,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要问一问老师?问一问同学或问一问诗人陆游吗?

预设:

1.为什么陆游在临终前不嘱托一些家庭琐事,而是嘱托在“王师北定中原日”时,家祭无忘告乃翁呢?

2.陆游的心愿实现了吗?

质疑、解疑、存疑

1.老师有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忙,陆游在临终前不嘱托自己的身后事,不嘱托自己的财产该如何分割,而是嘱托“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为什么?

谁会回答?

但悲不见九州同,祖国不统一,陆游是万分的悲痛,至死牵挂,读。

2.出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这岂止是陆游一个人的悲痛,这也是千千万万被遗弃人民的悲痛啊!出示,教师配乐读。

同学们被遗弃的南宋人民悲痛什么呢?

是啊,他们为自己悲惨的生活而悲痛,为祖国的河山破碎而悲痛,他们盼望王师一年又一年。他们的悲痛更是陆游的悲痛,他们的盼望更是陆游的盼望,这一望,陆游整整望了84年日日夜夜哪!(出示《示儿》)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带着自己的情感,诵读。

3.出示《题临安邸》

整整84年个日日夜夜,仍不能盼来王师北上,收复失地,统一中国,南宋军队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呢?(出示《题临安邸》),读诗。

学生交流体会。

南宋王朝忘了失地,忘了汴州,忘了被遗弃的泪民,整天寻欢作乐,莺歌燕舞,醉生梦死,叫诗人是何等的悲痛啊!但是我们的诗人他绝望了吗?他对朝廷丧失信心了吗?没有,人在临终前的几分钟,什么都放下了,唯独放不下的是不见九州同,想到的收复失地,统一中国。(出示《示儿》,配乐诵读)

读到这里,这仅仅还是一封遗书吗?这仅仅还是一篇古诗吗?他蕴含着什么?(板书:至死不渝)

四、拓展,引发思考

陆游的心愿实现了吗?南宋军队北上平定中原了吗?

没有,就在陆游去世66年后,苟且偷生的南宋王朝不但没北上平定中原,反而被蒙古大军灭亡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同学们收集那一时代的故事以及古诗词。

板书设计:

示儿

南宋陆游 悲告 至死不渝

第五篇:情从何儿来——《示儿》教学案例

情,从何而来

——《示儿》教学案例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会读诗的人用两只眼睛来读,一只眼睛看到诗的表面,另一只眼睛看到诗的内涵。”你们能从诗中感受到陆游什么样的感情? 生:悲伤的感情。

生:为看不到国家统一而悲伤。

师:是的,自己马上就要离开人世,可自己的祖国还没有统一,心里无比的悲伤。(屏幕出示《清明上和图》)

《百度图片》

(有注释),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要说的?

生:老百姓在敌人的统治下日子很难过。

生:人民盼望着南宋军队来解救。

师:老人在流泪,小孩在流泪,妇女在流泪,北宋的遗民在流泪啊!这滴滴流淌的泪是怎样的泪啊?金兵横行,遗民泪尽,国破家亡,生灵涂炭,这是何等凄凉,何等悲惨的生活呀!当你面对这一切,你的心情怎样?

生:悲伤。

师:一想到这些百姓,陆游的心情你懂吗?你能用什么词来形容?

生:悲伤。

师:看到百姓受到这样的折磨,陆游还仅仅是悲伤吗?

生:悲痛。

师:是啊,陆游这时的心情那是悲痛啊。读到这,我们看到了陆游那颗忧国忧民的心,不光是为自己看不到国家统一而悲哀,还有为这些百姓而悲痛,谁来读读这句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指名学生朗读,学生的朗读,由原来的遗憾转化为悲痛,表情、音量上有很大进步。

师:可此时,南宋统治者在什么呢?出示《题临安邸》

(有注释)

生:整天花天酒地,过着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生:置自己的百姓不顾,只顾自己的享受。

师:想到这个的陆游心情怎样?

生:悲伤。

师:仅仅是悲伤吗?

生:悲愤。

师:为什么悲?为什么愤?

生:为老百姓的悲惨生活悲,为国家不能统一悲,为统治者不顾老百姓的死活愤。

师:这分愤怒,也在这句诗中啊,你能读好这种悲愤吗?(读好前两句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生:读。

师:同学们,你们听到了陆游的愤怒了吗?你再读一遍。

师:好一个悲,好一个愤啊,读出了陆游的心声!

师:一齐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学生齐读。

(悲凉的音乐响起。)

《百度音乐》

师:因为陆游的爱国,看不到大宋统一,陆游遗憾啊——但悲不见九州同 师:因为陆游的爱国,想到那些望眼欲穿的北方百姓,陆游悲痛啊——但悲不见九州同

师:因为陆游的爱国,想着那些花天酒地,苟延岁月的南宋权贵们,陆游悲愤啊——但悲不见九州同

师:生命即将结束,但是还没有盼来国家的统一,是悲哀,是悲痛,是悲愤,读“但悲不见,但悲不见,但悲不见九——州——同。”

师:这样的南宋王师,做不了什么。但是此时的陆游还是放心不下自己的祖国,哪怕只有一丝的希望。他还是把希望寄托在王师的身上,这都是源于他的那颗拳拳的爱国心。

王师被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师:王师北定中原日,什么时候会有这样的一天?或许几年,或许几十年,再或许更长的时间。不管多少年,我们的陆游,我们的爱国诗人会在地下一直等着这喜讯。——王师被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指一名学生读

师:这是陆游最后的希望啊!他一再叮嘱儿子,一再叮嘱!你来读!再指一名读

师:读出了陆游当时的那份急切!我们一起来

——王师被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告乃翁!告——乃——翁!思考:

刘勰认为“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章是作者情感激荡的产物,一个好的读者在阅读有感情的文章时不能无动于衷,而应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物息息相通,而随之喜乐哀怒。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时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怎样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节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一节课下来,我和学生一样感慨万千,好像经历了那个动荡不安的社会,好像亲眼目睹了流离失所的百姓,好象亲耳聆听了诗人的叹息,甚至感悟到悲欢离合的凄惨生活。学生的情感是怎样被激起的?我觉得此课有两点值得我们学习。

一、教者要懂心、动心。听了此课,我深感惭愧。我在备课时,只是知道了陆游为自己看不到祖国统一而感到悲伤。听了此课,我为教者的分析频频点头,此时陆游是百感交集啊!他悲,为祖国不能统一而悲,为苦难的人民而悲,为自己临终看不到祖国统一而悲;他盼,日日盼,夜夜盼,盼了一辈子也没盼到祖国统一。他恨,恨南宋的统治者置国耻家难于不顾而终日沉湎于酒色香风中之中。他爱,这一切都源自于他那颗拳拳爱国心啊!。这些情感,需要教者定下心来,深钻文本,广搜资料,身临其境,才能读懂作者的心,才能深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做作者的知音,使自己与作者产生共鸣。如果自己都不懂作者的心,不能被作者的情感所感动,又怎能让学生去动情呢?

二、让学生动情。教者动了情,下面就要想办法,动脑子,怎样让学生动情。小学生读了此诗,也许知道陆游为看不到祖国而悲伤,但仅仅是知道而已,谈不上动情。这时教者就要想办法去激发。王老师的方法可谓很多。有图画展示,有音乐渲染、有资料补充、有感情朗读、有背景介绍,有语言描述。一系列手段让学生的情感逐渐升华,从他们的表情,从他们的朗读,从他们的眼神,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悲作者之所悲,盼作者之所盼,恨作者之所恨,爱作者之所爱,他们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仿佛站在陆游的床边,仿佛和作者融为一体,心灵受到了激荡,情感得到了熏陶。老师的教学打动了学生的心,这是最高境界的教学啊!

下载古诗《示儿》教学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诗《示儿》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示儿》为例谈古诗教学

    以《示儿》为例谈古诗教学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没有学生的个性体验,学生就不能对文章所描绘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印象,也不能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

    示儿 教学设计

    《示儿》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读: 《示儿》为陆游的临终遗嘱,作于宋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诗人辞世前念念不忘的,唯有驱逐胡虏、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真挚而又强烈的爱国情怀感人......

    《示儿》教学设计

    《示儿》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学习古诗《示儿》的生字新词。 2、理解《示儿》,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具有独立......

    《示儿》教学设计

    《示儿》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把识字任务贯穿于课堂教学中,避免枯燥单调的学习。本环节重点是写字教学。积累语言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材分析......

    《示儿》教学反思[范文模版]

    《示儿》教学反思古诗《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之作:“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简短的几句话,饱含着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

    示儿教学反思

    《示儿》教学设计方案及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示儿 教学时间 1课时(40分钟) 学习者分析 一般特征: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教学内容是一首爱国诗歌,按照学生......

    吟诵揣摩体会感情——古诗《示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思想认识: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陶冶爱美情趣。 2.基础知识:理解词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 教学重点: 吟诵古诗,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 想......

    示儿教案

    《示儿》教案 一、教学课题《示儿》二、教材分析 《示儿》是诗人陆游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三、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