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药归纳
#1 中药归纳
未完前请勿跟帖.分三类:证候用药,药对,用药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候用药 1头痛:
风寒,麻黄 羌活,防风,白芷,细辛,藁本.风热,桑叶,菊花,薄荷,牛子,曼荆子.风湿,防风,羌活,川芎.六经头痛:太阳,羌活,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厥阴,吴芋,少阴,细辛,太阴,苍术.肝阳,天麻,勾藤.肾虚,附子,肉桂,山芋肉,首乌,芑子.气虚,黄芪,党参,升麻,柴胡.血虚,熟地,当归,白芍,杞子.痰浊,半下,白术,白附子.血淤,川芎,牛膝.顽固头痛,白附子,牛子,全虫,蜈蚣.2眩晕
肝阳上亢:天麻,菊花,勾藤,石决明,草决明,夏枯草.气血亏虚:人参,黄芪,党参,熟地,当归,白芍,紫河车.肾精不足:紫河车,鹿茸,山芋,沙苑子,丝子,女贞子,旱莲草,杞子.痰浊中阻:半下,白术,澤夕,云苓,竹茹.3---口渴
风热--芦根,葛根.胃热---石膏,知母 肠热--大黄,芒硝.热毒---玄参,生地.伤阴--花粉,玉竹,石斛.蓄水---云苓,半下.附:口苦--胆草,茵陈.口甘---佩兰,云苓.4---牙痛
胃火(牙龈肿痛),白芷,石膏,竹叶,黄连,升麻.肾虚(牙根肿痛),细辛,骨碎补,露蜂房.#3 5咽喉肿痛
实火,山豆根,射干,马勃,牛子,荆芥,桔梗,双花,连翘,甘草.虚火,玄参,生地,知母,黄柏.溃烂,马勃,冰片,硼砂,蟾酥.6音哑
风寒:麻黄,杏仁,甘草.风热,蝉衣,胖大海.肺阴虚,沙参,麦冬,梨汁,柯子.1 7咳嗽
风寒,麻黄,苏叶,杏仁,风热,桑叶,菊花,桔梗.痰湿,半下,陈皮,厚朴.阴虚,百合,脉冬,川贝.痰饮,干姜,细辛,五味子, 肺痈,鱼腥草.苇茎,桔梗.#4 8,喘促
实喘:风寒,麻黄,苏子,杏仁.风热,桑皮,黄芩,白果.虚喘:肺虚,人参,麦冬,五味子,肾虚,蛤蚧,附子,故纸.9胸痛
阳虚,桂枝,夕白,附,附子,羊火.气滞,木香,檀香,只实,只壳.血淤,丹参,川芎,红花,玉金,毛冬青,山楂.痰阻,瓜蒌,半下,陈皮,厚朴.气虚,人参,黄芪,五味子.5 10胁痛
寒热胁痛,柴胡,黄芩,玉金.胸携胀痛,柴胡,只壳,青皮,香附.胁下刺痛,元胡,丹参,红花,川芎.胁下硬痛,别甲山甲,龟板,牡力.留饮,葶力子,大枣
肝痈,川楝子,合欢皮,白芍,川芎.11腰痛
寒湿,独活,寄生,干姜,附子.淤血,牛膝,乳没,灵脂,红花, 肾虚,杜仲,狗脊,川段,五加皮.12胃痛
寒,干姜,良姜,吴芋,附子,生姜, 热,黄连,石膏,栀子,川楝.虚,黄芪,党参,白芍,炙草,饴糖.气,香附,只壳,砂仁,陈皮,木香.淤,灵脂,蒲黄,元胡,川楝,三棱,莪术.食,神曲,麦芽,谷芽,内金,山楂.虫,使君子,苦楝皮,仙鹤草芽,槟榔.乌梅.6 6 13少腹痛
气滞,乌药,元胡,香附,木香,青皮.肠痈,大黄丹皮,桃仁,赤芍,红藤,败酱.2 14,疝痛
吴芋,小茴香,桔核,荔枝核,青皮,川楝子.15,呕吐
外感,紫苏,生姜,火香,佩兰.胃寒,吴芋,半下,干姜,良姜,丁香.胃热,川连,竹茹,杷叶,芦根.伤食,神曲,麦芽,内金,山楂,卜子.气滞,陈皮,紫苏,砂仁,柿楴,旋复花.痰阻,半下,陈皮,云苓,生姜.反胃,丁香,沉香,半下.16痢疾
湿热痢,川连,子芩,黄柏,秦皮,苦参,白头翁,马齿见,双花,川心连.寒湿痢,苍术,厚朴,木香,山楂,炮姜,肉桂.疫毒痢,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休息痢,鸭胆子,白头翁,川连,苦参.口禁痢,石昌蒲,石莲子.17五更泻
故纸,吴芋,肉叩,五味子
18脱肛
柴胡,升麻,葛根,黄芪,只实,只壳,桔梗.19大便秘结 腑实,大黄,厚朴,只实.津枯,肉丛蓉,锁阳, 热秘,火麻仁,郁李仁, 气秘,槟榔,沉香,只实.虚秘,柏子仁,蜂蜜.冷秘,巴豆霜,肉丛蓉.火麻仁, 20小便刺痛,热淋,扁蓄巨麦,车前子,山枝,通草(禁).血淋,大小蓟,蒲黄,生地.石淋,金钱草,海金沙,琥珀, 膏淋,必泻,菖蒲 阴虚,生地,知母,黄柏.膏淋,滑石,淡竹叶
21消渴
上消,花粉,麦冬,五味子,人参.3 中消,石斛,葛根,花粉,黄精, 下消,熟地,山芋,五味子,知母.22浮肿
阳水,麻黄,矛根,竹叶 阴水,附子,肉桂,干姜, 腰以上肿,麻黄,桂枝,香薷,浮萍,葶力子.腰以下肿,云苓,猪苓,泽泻,防己.23汗证
自汗,营卫不和,桂枝,白芍
肺气不足,黄芪,白术,五味子.热蕴于内,石膏,知母.盗汗,心血不足,酸枣仁,浮小麦,五味子,阴虚火旺,秦艽,地骨皮,知母,山芋肉,乌梅,麻黄根.脱汗,人参,附子,黄芪,白术,五味子,煅牡力, 战汗,人参,黄芪,生姜, 黄汗,茵沉,枝子.24斑疹
血热发斑,犀角,生地,玄参,赤芍,丹皮,大青叶,藏红花.麻疹,升麻,葛根,薄荷,牛子,荆芥,紫草,柽柳,.蝉蜕.风疹,荆芥,防风,蝉蜕.地肤子,蛇床子.25黄胆
阳黄(湿热),茵陈,紧前草,虎杖,枝子,黄柏,子芩,川连,玉金.阴黄(寒湿),茵陈,白术,附子,干姜,云苓.26疟疾
柴胡,青蒿,常山,鸭胆子,槟榔,草果,马鞭草.27内伤发热
阴虚发热,青蒿,別甲,知母,地骨皮,银柴胡,大艽,白微.气虚发热,人参,黄芪,干草, 肝经郁热,丹皮,枝子,柴胡,薄荷,胆草.淤血发热,牛膝丹参,赤芍,丹皮.益母草.28痛经
气滞,香附,柴胡,川楝子,玉金,薄荷.血淤,丹参,丹皮,坤草,川芎,当归,桃仁,红花,灵脂,乳没.寒湿,吴芋,桂枝,肉桂,炮姜,艾叶,乌药.气血虚弱,当归,白芍,熟地,血藤,人参,黄芪,党参.29胎动不安
气血不足,白术,寄生,阿胶, 肾虚不固,杜仲,川断,寄生,丝子.血热,黄芩.气滞,紫苏,砂仁.30乳汁不下,王不留,川山甲,漏芦,六通,(木通,通草停),冬葵子,丝瓜络,猪蹄.31火烫伤
地榆,大黄,煅石膏,侧柏叶,紫草油,虎杖.32蛇咬伤
马齿见,半枝连,半边莲,地丁,蛇舌草.33中毒
汞毒,土伏苓.砷毒,防风,绿豆,干草.鱼蟹毒,苏叶,芦根,生姜.半下南星毒,生姜,白矾,绿豆,甘草, 乌头毒,生姜,绿豆.蟾酥毒,紫草, 杏仁毒,绿豆,甘草.杏树皮.白果毒,白果壳,甘草.百部毒,绿豆,甘草.链酶素毒,骨碎补.34,癌肿.胃,蛇舌草,藤梨根,喜树,硇砂,龙葵.肺,喜树,蛇舌草,半枝莲.肝,半枝莲,斑蝥,马钱子,白葵.喉,山豆根,天葵.直肠,硇砂,黄精,九节茶.恶性淋巴瘤,长青花,天葵, 白血病,长青花,喜树.乳癌,长清花,喜树,山慈姑,露蜂房,天葵.绒癌,长青花,喜树, 宫颈癌,莪术,农吉利,白英,蛇毒,龙葵.对药------------对药
1麻黄,桂枝.发表解肌散寒,风寒实证.相须.2麻黄杏仁,宣肺平喘,邪热雍肺,咳喘.相使.3麻黄石膏,清泻肺热平喘,邪热雍肺,咳喘.相使.4麻黄熟地,麻的地不躁,地得麻不腻.散寒通洛治阴疽,滋阴平喘治肺肾阴虚咳喘.相使 5麻黄附子,温经通络,助阳散寒,阳虚外感或风寒痹痛.相使.6麻黄白术,宣肺利水,健脾躁湿.水肿初起或风湿痹证.相须相使.7桂枝白芍,调和营卫,解肌发表.外感风寒表虚证.相使.8桂枝甘草,辛甘化阳,益气同阳.气虚,心阳虚之心悸气短.相使.9桂枝吴芋,温经散寒,治疗冲任虚寒,少腹痛,月经痛.相使.5 10细辛五味子,一散一收,相反相成,治寒饮,喘咳.相使.11荆芥防风,发表散寒.外感风寒或风疹瘙痒.相须.12辛夷苍耳子,疏风宣肺通鼻窍.风寒鼻渊头痛.相须.13生姜半下,温胃化痰止呕.寒饮呕吐.相畏相使.14生姜大枣,养脾胃和营卫.入表药治风寒感冒,入健脾药治胃脘不舒呕吐.相使 15桑叶菊花,清肺止咳,疏风明目.风热咳嗽,目赤肿痛.相须.16菊花枸杞,滋肝肾,清头目,肝肾不足之头昏眼花.相使.17葛根升麻,升散透达,治疹出不畅,麻疹初起.相须.18葛根黄连,清热止泻,治湿热痢疾.相须.19升麻柴胡,升阳举陷,治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下垂,久痢.相须.20柴胡只壳,升清降浊调和肝脾.胸闷腹痛,食欲不振大便不调.相使.21柴胡黄芩,和少阳,治疗邪在半表半里之少阳证.相须.22豨签草臭梧桐,清热活血,去风湿治热痹.相须.23附子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治下焦命火衰,肾阳不足诸证.相须.24附子干姜,回阳救逆,温补脾肾,治亡阳虚脱,脾肾阳虚泻泄.相须.25附子白术,温中散寒,健脾躁湿.治阳虚寒湿内盛之心腹冷痛,呕吐泻泄及痰饮水肿.也可治疗风湿相搏之关节疼痛.相使.26附子黄芪,温阳益气,固表止汗.治阳虚自汗畏冷.相使.27干姜黄连,辛开苦降,治寒热胡结,之喂胃脘痞满,泛酸泻泄痢疾.相使.28肉桂黄柏,温阳坚阴,肾虚小便不利,尿闭.相使.29黄连吴芋,清热躁湿,泻肝和胃,肝郁化火犯胃呕吐吞酸.相使.30丁香柿蒂,温胃降逆止呕,虚寒呃逆.相使.31良姜香附,温胃理气止痛.治肝郁胃寒脘腹冷痛.相使.32青蒿别甲,清虚热,除伏邪,治血虚热伏之骨蒸潮热.相使.33苍术黄柏,清湿热,治湿热痹证.相使.34厚朴杏仁,宣肺下气,气顺痰自消,消痰平喘,痰去喘自止.治气逆喘咳.相使.35草果常山,除痰湿截疟,治疟疾反复发作.相使.36茯苓半下,化痰止呕,治胃中停饮之呕吐.相须.37茯苓猪苓,水湿内停之水之水肿.相须.38茵陈干姜,温散脾胃寒湿退黄,治阳黄.相须.39茵陈枝子,清热利湿,退黄,治阳黄.相须.40滑石甘草,清暑利湿,治伤暑身热等证.相使.41以仁麻黄,去风除湿,治风湿身疼痛.相使.42扁蓄巨麦,清热利湿通淋,治疗热淋,血淋.相须.43海金砂金钱草,清热利尿同淋排石.石淋血淋.相须.44大黄芒硝,泻热通便,治疗热结便秘.相使.45大黄附子,散寒通便,寒积便秘.相使.46石膏知母,清热泻火,气分实热,相须.47黄柏煅石膏,清热躁湿,敛疮,治疗痒火伤湿疹.相使.48知母黄柏,泻火坚阴,阴虚潮热骨蒸盗汗.相须.竹叶木通,清心火利小便,心热移于小肠之口 6 舌生疮,小便短赤.49竹叶木通,禁用.50枝子豆豉,清热除烦,热扰胸膈之心烦懊恼.51双花连翘,芳香透表,清热解毒,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痈肿疔毒.52大青叶板兰根,清热解毒利咽,治营气两燔之发斑及咽喉肿痛.53犀角羚角,安神止痉,治疗温病高热神昏抽搐.54公英地丁,清热解毒消痈肿,治疗乳痈,疔疮等一切阳性疮痒.55丹皮桂枝,活血去淤,调经止痛,血淤之经闭,痛经.56地骨皮,凉血除蒸退虚热,治疗骨蒸潮热.57子芩川连,清热躁湿,泻火解毒,一切湿热证及痈肿疔疮.58川连木香,清热躁湿,治疗湿热痢疾.里急后重.59双皮地骨皮.写肺热止咳喘,治疗肺热咳嗽.60川连肉桂,交通心肾,治疗肾阴虚,心火亢.心肾不交之心悸失眠.61半下陈皮,躁湿化痰,寒痰湿痰诸证.62半下川连,辛开苦降,降逆消痞,寒热互结于中焦之痞滞.63半下瓜蒌,宽胸散结,降逆化痰,治痰热互结于胸中之胸脘痞满.64旋复代赭石,降逆化痰,痰浊中阻之心下痞满噫气呃逆.65只壳桔梗,清热利咽,治疗咽喉肿痛.66无
67瓜蒌贝母,清热化痰,治疗肺热痰多咳嗽.68贝母知母,滋阴润肺,润躁止咳.肺热虚实咳嗽.69亭力子大枣,泻肺平喘,治疗喘满水肿.70子苑冬花,去痰止咳,治疗痰多咳嗽.71薤白瓜蒌,行气化痰,通阳散结,治疗气滞痰阻之胸痹.72只实,白术,脾虚湿停,胃脘痞满.73川楝子元胡,行气止痛活血,治疗气滞血淤之心腹痛.74当归川芎,养血活血止痛,治疗血虚血淤气滞之痛经,产后腹痛.75玉金白矾,去痰开窍,治疗痰迷心窍之癲间.76三棱文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气滞血淤之经闭,食积,癥瘕.77桃仁红花,活学去淤止痛,治疗血淤经闭及一切淤血.78灵脂蒲黄,活血去淤治疗气滞血淤之痛经,心腹疼痛.79穿山甲王不留,通经下乳.治疗乳汁不下.穿山甲王不留老和尚吃了奶长流.80大小蓟,凉血止血解毒,治疗血热出血猪证及疮痒.81艾叶炮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各种虚寒出血及少腹疼痛.82人参蛤蚧,纳气定喘,治疗肺肾两虚之咳喘, 83黄芪白术,健脾益气,治疗脾虚气弱倦怠乏力泻泄.84黄芪当归,益气生血治疗劳倦内伤,血虚发热,气血不足.85白芍甘草,酸甘化阴,养血敛阴,治阴血不足之筋脉拘急及腹痛.86当归熟地,补血滋阴,治疗血虚诸证.87阿胶黄连,滋阴降火安神,治疗热病伤阴,阴虚火旺之心烦不寐.7 88天冬麦冬,滋阴清热治疗肺躁咳嗽热病口渴便秘,心神不安等.89石膏生地,清热安神,治疗阴虚热扰虚烦少寐.90女贞子旱莲草,滋补肝肾,乌须发治疗肝肾阴亏须发早白.91龟板别甲,热伤阴虚肝风内动及阴虚阳亢之头晕头痛.92朱砂黄连,清心安神,治疗心火亢盛之心悸失眠.93龙骨牡力,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治心火偏亢之心心悸失眠,肝阳上亢之头痛头晕.94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心虚血少心悸不眠.95天麻川芎,平肝熄风去风止痛,治肝阳上抗之头痛眩晕及风湿牙痛,头痛.96木香山楂,行气消积止痛,治疗食积胀满及痢疾.97代赭石牛膝,平肝潜阳,肝阳上亢之气血上逆之头晕目眩.98石昌蒲玉金,化湿浊开心窍,治湿温浊邪蒙蔽心窍之神昏.99人参五味子,益气生津.热病气阴耗伤之证.100黄芪防风,补气不敛邪,疏风不伤正.气虚自汗,虚人外感者.````````````````````````完```````````````````````````````` 焦树德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焦树德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肺
虚实
泻实 泻子:泽泻丁力子,双皮,地骨皮.除湿:半下,白矾,白伏苓,以仁,木瓜,桔皮.泻火:粳米,石膏,寒水石,知母,砢子.通滞:只壳,薄荷,生姜,木香,杏仁,厚朴,皂荚,桔梗,苏梗.补虚 补母:甘草,人参,升麻,黄芪,山药.润躁:蛤蚧,阿胶,麦冬,贝母,百合,天花粉,天冬.敛肺:乌梅,米壳,五味子,白芍,五倍子.标本
清热:清本热(清金)黄芩,知母,麦冬,枝子,沙参,子苑,天冬.去寒:温本寒(温肺)丁香,火香,冬花,檀香,白叩益智仁,砂仁,糯米,百部.散标寒(解表)麻黄,葱白,紫苏.大肠
虚实
泻实 泻热:大黄,芒硝,元花,牵牛,巴豆,郁里仁,石膏,泻气:只壳,木香,桔皮,槟榔,补虚 补气:皂荚.润躁:桃仁,麻仁,杏仁,地黄,乳香,松子,当归,苁蓉.躁湿:白术,苍术,半下,硫黄.升陷:升麻,葛根.固脱:龙骨,白垩,砢子,米壳,乌梅,白矾,赤石脂.禹余粮.石榴皮.标本
清热 清本热:秦艽,槐角,地黄,黄芩.散标热(解肌)石膏,白芷,升麻,葛根.散寒
温本寒(温里)干姜,附子,肉桂.胃
虚实
泻实 泻湿热:大黄,芒硝。
削饮食:巴豆,神曲,楂肉,阿魏,硇砂,郁金,三棱,轻粉。
补虚 化湿热:苍术,白术,半下,云苓,桔皮,生姜。
散寒湿:干姜,附子,草果,官桂,丁香,肉桂,人参,黄芪。
标本
清本热(降火):石膏,地黄,黄连。
解标热(解肌):升麻,葛根,豆豉。脾
虚实
泻实 泻子:砢子,防风,双皮,葶力。
涌吐:豆豉,枝子,卜子,常山,瓜蒂,郁金,黎芦,苦参,赤小豆,盐汤,苦茶。
泻下:大黄,芒硝,礞石,大戟,元花,甘遂。
补虚
补母:桂心,云苓。
补气:人参,黄芪,升麻,葛根,甘草,陈皮,火香,葳蕤,砂仁,木香,扁豆
补血:白术,苍术,白芍,胶饴,大枣,干姜,木瓜,乌梅,蜂蜜。
标本
除本湿 躁中宫:白术,苍术,桔皮,半下,芋肉,南星,草叩,白芥子。
洁净府:赤苻苓,猪苓。
渗标湿(开鬼门)葛根,苍术,麻黄,独活。
小肠
虚实
泻实热 气分:木通,猪苓,滑石,巨麦,泽泻,灯心草。
血分:地黄,蒲黄,赤伏苓,枝子,丹皮。
补虚寒 气分:白术,楝实,茴香,砂仁,神曲,扁豆。
血分:桂心,元胡。
标本
本热寒之(降火):黄柏,黄芩,黄连,连翘,枝子。
标热散之(解肌):藁本,羌活,防风,蔓荆。膀胱
虚实
泻实热(泄火):滑石,猪苓,泽泻,云苓。
补下虚 养阴清热:黄柏,知母。
通气散结:桔梗,升麻,益智仁,乌药,山芋
标本
本热利之(降火):地黄,枝子,茵陈,黄柏,丹皮,地骨皮,标热发之(发表)麻黄,桂枝,羌活,防己,黄芪,木贼草,苍术。
肾
虚实
水强泻之 泻子:牵牛,大戟。
泻腑:泽泻,猪苓,车前子,防己,云苓。
水弱补之 补母:人参,山药。
气分:知母,元参,补故纸,砂仁,苦参。
血分:黄柏,杞子,熟地,锁阳,苁蓉,山芋,阿胶,五味子。
火强泻之(泻相火):黄柏,知母,丹皮,地骨皮,生地,云苓,元参,寒水石。
火弱补之(益阳):附子,肉桂,益知仁,补故纸,沉香,川乌,硫磺,天雄,乌药,阳起石,茴香,胡桃,巴戟,丹参,当归,蛤蚧,复盆子。
精脱固之(涩滑):牡力,芡实,金樱子,五味子,远志,山芋,蛤粉。
标本
本热攻之(下):即承气诸法。
标热凉之(清热):元参,连翘,甘草,猪肤。
本寒温之(温里):附子,干姜,官桂,白术,川椒。
标寒解之(解表):麻黄,细辛,独活,桂枝。心 虚实,火实泻之,泻子:黄连,大黄,气分:甘草,人参,赤茯苓,黄柏。
血分:丹参,丹皮,生地,元参,镇惊:朱砂,牛黄,紫石英。
神虚补之,补母:细辛,乌梅,枣仁,生姜,陈皮。
气分:桂心,泽泻,云苓,远志,茯神,石菖蒲,血分:当归,熟地,乳香,没药,标本,本热寒之
泻火:黄芩,竹叶,麦冬,芒硝,炒盐,凉血:生地,枝子,天竹黄,标热发之,(散火)甘草,独活,麻黄,柴胡,龙脑。
三焦
虚实,实火泻之,汗:麻黄,柴胡,葛根,荆芥,升麻,薄荷,羌活,石膏
吐:瓜蒂,沧盐,蒜汁。
下:大黄,芒硝。
虚火补之:
上焦:人参,天雄,桂心。
中焦:人参,黄芪,丁香,木香,草果。
下焦:黑附子,肉桂,硫黄,人参,沉香,乌药,补故纸,标本
本热寒之,上焦:黄芩,黄连,枝子,知母,元参,石膏,生地。
中焦:黄连,连翘,生地,石膏。
下焦:黄柏,生地,石膏,知母丹皮,地骨皮。
标热散之(解表)柴胡,细辛,荆芥,羌活,葛根,石膏。
胆,虚实,实火泻之(泻胆):龙胆草,牛膝,猪胆,生蕤仁,生酸枣仁,黄连,苦茶。
虚火补之(温胆):人参,半下,细辛,当归,炒蕤仁,炒枣仁,地黄。
标本
本热平之,除火:黄芩,黄连,芍药,连翘,甘草。
镇惊:黑铅,水银。
标热和之(解表):柴胡,芍药,黄芩,半下,甘草。肝,虚实,有余泻之,泻子:甘草。
行气:香附,川芎,巨麦,牵牛,青皮。
行血:红花,别甲,桃仁,文术,三棱,穿山甲,大黄,水蛭,虻虫,苏木,丹皮。
镇惊:雄黄,金箔,铁落,珍珠,代赭石,夜明砂,胡粉,银箔,铅丹,龙骨,石决明。
搜风:羌活,荆芥,薄荷,槐子,蔓荆子,白花蛇,独活,皂夹,乌头,防风,白附子,僵蚕,蝉蜕。
不足补之,补母:杞子,杜仲,狗脊,熟地,苦参,必薢,阿胶,丝子。
补血:当归,牛膝,续断,白芍,血竭,没药,川芎
补气:天麻,柏子仁,白术,菊花,细辛,蒙花,草决明,谷精草,生姜。
标本,本热寒之,泻木:芍药,乌梅,泽泻,泻火:黄连,龙胆草,黄芩,苦茶,猪胆。
攻里:大黄。
标热发之,和解:柴胡,半下。
解肌:桂枝,麻黄。
第二篇:中药
中药针剂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摘要:中药针剂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中药新剂型,它改变了中药数千年来的传统用法,疗效更高,使用更方便。虽然针剂在现代医学中是比较成熟的一种剂型。但是将中药制备成针剂并运用于临床,也只有20多年的历史,在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因此,加强中药针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和预防措施的研究十分必要。
关键词:中药针剂;不良反应;原因;临床表现;处置; 1.不良反应(ADR)的定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何H0)定义,ADR是指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过程中给予正常剂量时药物出现的任何有害的与作用目的无关的反应。
2.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2.1 药物因素
包括大输液和添加药物。现在国家已经加强了GMP(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和GCP(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由于大输液质量问题而引起的的输液反应比较少。
有的输液中,由于添加了多种药物,多种药物微粒、热源相互叠加也可引起输液反应。因此,临床在输液中尽量减少药物品种的配伍。中药针剂内所含成分比较复杂,多为大分子有机化合物,一些色素、鞣质、淀粉、蛋白质等成分以胶态形式存在于药液中,当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可因盐析作用,而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增加了输液反应的发生率。
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与中药成分复杂有较大的关系。中药的有效成分中,大多含有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多肽、多糖等,这些化合物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也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致敏T淋巴细胞,发生过敏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和功能紊乱。另外,多种中药配置在一起,许多未知成分可以引起交叉过敏。曾经有高敏患者,一种中药针剂过敏之后,换用另一种中药针剂,也引起过敏反应,可能与此有关。
2.2注射剂的质量
注射剂的质量问题也可引起不良反应。临床上发现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个别生产批号,而其他批号无不良反应的情况。经过检测发现是由于个别生产批号的注射液在制备过程中提纯杂质,尤其是鞣质未达到要求。对于一些玻璃瓶装的输液,在搬运、贮存使用中,若发生了一些碰撞而出现细小的裂纹,或者是由于瓶口的松动就会造成漏气而污染微生物,特别是一些含糖的输液,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容易长霉。
2.3输液器与注射器
由于输液器被微生物污染的情况时有发生,且储藏期越长污染率越高,导致输液反应的发生。国家有关规定标准要求控制药液中1 5~25μm微粒的滤除率不少于80%,但是,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10μm以下的微粒对人体也可能是有害的。
2.4消毒液 由于受到光线、空气和操作条件的影响,或者由于使用时间过长,降低了消毒液的浓度,可能会产生细菌污染而诱发输液反应。因此,在操作中应该经常更换消毒液。
2.5输液的速度和浓度
根据2005年版中国药典的规定,静脉给药的内毒素阈值是5 Eu/kg。也就是说,每公斤人体在每小时内对内毒素能够承受的量是5 Eu。对于细菌内毒素检查合格的产品,如果输液中加入的药物浓度过高,或者是输液速度过快,使得单位时间内进入体内的内毒素超过了阈值。这样,在临床上就会出现细菌内毒素检查合格的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的注射液,绝大多数患者使用都很安全,而个别对细菌内毒素敏感的患者,会发生输液反应。药物的低毒不能与无毒混合起来,药物的不良反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体差异、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状态的不同及遗传基因的差异、体内代谢酶和免疫系统的差异等都可以造成同一药物出现不同的反应。过敏体质和体质弱的患者易发生过敏反应,注射用药易发生过敏反应。因此,对于体质虚弱、敏感患者,以及老年患者,在输液时要注意输液的速度和浓度,防止由于滴速过快而引起患者不适甚至病情恶化。同时,要考虑适当减少用药量。
2.6气候条件
夏季温度高,药物容易被微生物污染,导致输液反应的发生。有的时候,由于气温偏低,进入体液的输液与人的体温相差比较大,刺激血管引起血管壁的痉挛,出现寒颤、体温和血压升高,特别是老年重症患者更易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用热毛巾包裹输液瓶,提高输液的温度。
2.7输液环境
由于进气针的过滤装置不良,可将空气中的细菌和尘粒带进大输液,而造成污染。输液在配置的时候,无菌观念不强,不注意洗手,或者是洗手后用白大褂或者不洁毛巾擦手,从而造成二次污染。输液间或者配置间空气清洁度不符合要求,也可引起输液反应。.中药针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处置 3.1疼痛
静滴后或者静滴过程中,注射部位或者沿静脉走向部位出现疼痛,大部分的疼痛有针刺样疼痛。处置:(1)首先要排除是否因操作不当所致(如穿刺失败,活针头紧贴血管壁等)。(2)患者所出现的疼痛与静滴10%的氯化钾所出现的疼痛相似,一般在调慢滴速后可以缓解。(3)在调慢滴速后不能缓解者,可以一边静滴,一边用热水袋(或者热毛巾)热敷痛处,基本可以缓解。(4)如经过上面处理,疼痛未能缓解,可根据医嘱换药。
3.2发热
处置:减慢滴速,或者停止静滴,给予抗过敏药和退热药,并采用物理降温,给患者多饮水。
3.3恶心呕吐
减慢滴速,必要时可以停止输液。根据医嘱使用止吐药,如胃复安10 mg肌注。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以免呕吐物进入呼吸道。
3.4静脉炎
减慢滴速,如果没有缓解,可以考虑换药。3.5过敏反应
是最常见,对机体危害最大的反应。一般用药后3~30min内出现,表现为气短、胸闷、呼吸困难、口唇青紫、烦躁不安、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的症状。如肌注柴胡注射液完毕,感头昏、胸闷、气促、心慌、烦躁,1 min后,意识不清,呼之不应,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膊及血压均测不到,呼吸急促。静滴丹参注射液15 min时感胸闷、心慌、喉头堵塞、呼吸困难、逐渐加重、肢冷、烦躁、口唇紫绀。必要时可给予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扑尔敏)、以及泼尼松(强的松)等治疗。如果出现呼吸急促、四肢发冷、面色苍白、突然昏倒等过敏性休克反应,应立即进行抢救。
4.预防
临床应用时须加强用药监护,严格按照药品适应症范围使用。如川琥宁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尤其是应用600 mg/d以上时,所以在使用时应注意观察血小板变化情况。
静脉输注需注意尽量不与其他药品混合配制,并避免快速输注,过敏体质者使用时更应慎重,年老体弱者、心肺严重疾患者应避免使用或慎用。在静脉滴注时要细心观察,并要有相应的救治措施。
在使用中药针剂时,应注意对所用注射剂进行对光检查,观察药品性状是否与说明书一致,药液是否变色、浑浊、沉淀或出现絮状物等非正常现象,须停止使用,以免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用药前应注意详细了解过敏史,包括食用鱼、虾等海产品过敏史,药物过敏史或有过敏体质的患者,特别是花粉类物质过敏者,应避免使用由花类提取的注射液,如红花注射液等。对于有过敏体质的患者预先提醒,并对他们的情况进行监测,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即刻报告主治医生,及时防治,并详细记录,向药物不良反应监测部门报告。相信随着对临床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护理工作深入开展与投入,形成系统的监测、护理和报告制度,将对预防中药不良反应,总结中药不良反应资料,从而最大限度避免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中药针剂不良反应及其预防措施研究---王晶晶 王丹 中药安全性问题对临床用药的影响---饶海 重视中药的不良反应,合理使用中药---王美芹 中药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王彦
第三篇:浅谈中药
浅谈中药现代化
中药现代化就是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大力研究开发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现代中药,严格的规范标准GLP、GCP、GMP等。研究出优质、高效、安全、稳定、质量可控、服用方便,并具有现代剂型的新一代中药,符合并达到国际主流市场标准,可在国际上广泛流通。
中药现代化归根结底是要制定现代化的质量标准,并用此质量标准规范中药产品,迫使中药产品从资源、原料炮制、生产工艺到成品等一系列过程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生产现代化的中药,继而让世界各国所接受,进一步实现中药国际化。
我们所说的中药现代化,并不是中药西医化;而是在保持传统优势和特色,中西医相互学习,优势互补,按各自的思维方式,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寻求自己发展的道路。中药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应该由全人类共享。但是,目前我国中药的发展还有很多问题存在,只有实行现代化,中药才有出路,才能在国际医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我国的中药出口已遍及世界130个国家及地区,中草药已走向世界。世界天然药物市场容量巨大,中国的入世给中药走向世界带来了机遇。随着全球天然药物潮流的兴起,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极力推动下,各国政府纷纷将植物药、传统药纳入政府管理,给予合法的地位。植物药与传统医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00年全球天然植物药市场销售额达165亿美元,近几年保持在10%~15%的增长速度。
但是我国的中药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约3~5%左右。其原因是中药的质量控制尚达不到现代社会用药的要求水平,许多中药的有效成分还不清楚,中药的成分比例含量不能有效地控制等。
我国医药企业现状:企业规模小而分散,多家企业竞相仿制同一产品,低效益的状况制约了医药产业R&D的投入因此,我国更应大力发展和振兴我国的中药产业,提高其在国际试产的份额。中药现代化迫在眉睫。时至今日,社会已发生巨大变化,中药不能固步自封,现代化是必由之路,中医药学理应充分吸收和借鉴包括生物医学在内的现代科技成果,中医
药学的理论、方法和概念不能拘泥于传统,应与时俱进,内要符合中国国情,外能接轨国际惯例。我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中药现代化”概念。通过制定和实施GMP、GAP、指纹图谱等一系列规范化的制度,中药现代化逐渐走上正轨。特别是中药指纹图谱技术推广得较快,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已有6个名优中成药确定了指纹图谱,并在生产实践中用于控制产品质量。
中药在保健、疾病预防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应用,在20世纪后叶,科学家们对可以防治疾病的保健食品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并有许多重要的发现,例如蔬菜中的花椰菜、萝卜、大蒜、芦笋、薏苡仁,菌类的香菇、银耳、灵芝,海产中的鲨鱼软骨、海参等,均具有防治肿瘤的作用;灯笼辣椒、野蔷薇果、刺梨果、葡萄籽及皮的提取物、绿茶等,常吃或饮用能防治心血管方面的疾患;核桃、黑芝麻、枸杞子等具有抗氧化、防衰老等方面的作用。因此,中药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中药现代化势在必行,只有现代化才能更好发展我国中药产业。
中药现代化应从原料药做起,要实现中药材采制、种植、饲养技术、中药饮片炮制技术、中药成方制剂制备技术及中药产品质量评价的现代化,并与中医药理论和中医临床研究同步进行。中药现代化,现阶段先进行研究完善“中药(药材、饮片、成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来指导生产,并制定出“中药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力保中药产品质量的稳定。
中药现代化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包括资源、炮制、制备工艺、质量控制、药效评价等等。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质量控制和质量标准。这也是衡量中药现代化程度的最能说明问题的指标。科技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等多部门联合制订的《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年)》中指出:“总体上看,我国中药的质量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质量检测方法及控制技术水平较低,中药研究开发技术平台不完善,创新能力较弱,中药企业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缺乏国际竞争力。”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研究和制定中药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法仍是中药现代化的主要任务之一。
在现阶段,要想使中药走向世界,应借鉴日本汉方药和欧洲植物药成功的经验,应该利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对中药功效进行尽可能近似的科学化表达,并
融入中药质量标准中。只有这样,我们制定的中药质量标准才能逐步成为公认的国际化质量标准,中药现代化建设才能有一个质的飞跃。
为了实现中药现代化我们应做到:
第一,要制定科学化的切实可行的质量衡量方法,质量控制研究既要补充和完善中药质量控制指标的理论基础,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攻关,将优势产品的质量标准进行大幅度提升,关键是建立药效与质量控制指标在医学统计学上的相关性,才能与国际接轨,为中药走出国门做好准备。
第二,现代化中药制药企业的建设,中药企业要向现代化中药制药企业转型,实行现代科学管理体系,实现生产力的高效率。进行中药生产工艺的改造,其目的要求新生产工艺适应现代中药的生产要求,做到每一步生产工序的量化或部分量化的可控性,为此要更新生产设备,优化工艺流程,使其生产的中药具备现代中药的质量要求,并提高中药的药效稳定性;另外,改进现有中药剂型,应用各种制剂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改进给药途径和方法,引入新剂型,使原有中药和中成药降低服用剂量,又易于保存和携带,达到有效、安全稳定和方便的现代中药要求。
第三,制定具体的科技发展战略,整合不同学科的科技力量,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由于历史原因,我们国家的科研体系在结构上有一定的不合理性,各部门缺乏协作,而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中药质量标准必须要多学科的共同攻关才行。这需要多学科交叉,需要政府部门集中优势力量,联合各学科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协作,才能逐步实现中药标准化,继而实现现代化。同时需要政策倾斜,在经费和相关政策上鼓励这方面的研究。
第四,相关法规的完善,中药市场的规范化 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未形成成熟的规范化的市场竞争机制,地方保护主义还存在,中药质量标准科学化和可操作性不强,使许多中药产品更陷入一种无序的恶性竞争状态之中,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优质产品和规范化中药企业的迅速成长。我们需要营造现代化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良性竞争环境,使现代中药能够在市场中站稳脚跟,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第五,提高中药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现在进行的制药企业GMP认证工作,目的是要规范制药企业,使制药企业首先具备能够生产合格药品的最基本的硬件
设施,同时迫使一些根本不具备药品生产资格的小厂转型,减少现有制药企业的数量。但是,只具有生产现代中药的硬件条件还不够,中药产品还要增加其高科技含量,提高中药新药审批的质量标准,以现代中药质量标准提高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使真正的质优产品能够竞争力强,占领市场。
在整合资源、市场和建设现代化企业的基础上,先进行中药标准化,然后在完成现代中药质量控制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中药现代化。中药是中国医药学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现在,中药的原料供应已经从野生采集发展到GAP栽培生产,中成药的生产也已经从作坊式的小规模生产发展到了今天的GMP规范化大规模生产,我国的中药产业正在向现代化生产企业迈进。
当今,中医药现代化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特别是国家政府领导人和着名中医药学家对中青年中医药学者的殷切期望和大力支持,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宽松活跃的社会、学术和政策环境。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一定要解放思想,不仅研究思路、方法和手段要多样化,研究的成果和产品及其表现形式也可以多样化,不拘一格。中医药研究可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应从科研学术的角度与国家民族利益的高度,并结合中医药发展的现状与现时的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和丰富中医理论、中药和中药现代化等一些关系全局的重要而敏感的中医药学术概念及内涵,这样不仅将有助于拓展中医药研究与应用的空间,而且不至于使中医药研究及其相关或延伸成果特别是一些高尖精的产品和成果旁落他门,这样将使我们的中医药研究与应用、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的路子越走越宽广,越走越亮堂,真正实现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第四篇:中药对联
中药对联
“烦暑最宜淡竹叶”。伤寒尤妙小柴胡风月前湖夜,轩窗半夏凉”。
“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苁蓉出阁,宛如云母天仙。”来窜闻之大惊,“玫瑰花开,香闻七八九里。” 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当归方寸地;独活世人间。
海龙海马通四海;红花红藤映山红。琥珀青黛将军府;玉竹重楼国老家。金钗布裙过半夏;栀子轻粉迎天冬。红娘合欢一见喜;紫苑迎春广木香。刘寄奴含羞望春花;徐长卿砒霜采腊梅。
霞天采云千里光;仙鹤太子万年青。使君子走边疆三七当归;折头翁准备关门半夏附子。四君子讲八法降乌贼不用大戟;两仙膏话四珍优海龙专使虎杖。红娘子,插金簪,将军一见喜;白头翁,服丹砂,常山万年青。想当年,矢知母,别莲子,走了几个月季,过了多少生地,到了沙苑,一路上斩荆芥,披蒺藜,满道桔梗;
到如今,心甘遂,酬远志,经历千离百合,赢来万家合欢,又茴香里,半途中赏红花,走熟地,路路皆通。
:“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避暑最宜深竹院。”“伤寒尤妙小柴胡。”
玫瑰花开,香闻七八九里,”:“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论生地熟地,” 春风来时尽著花,但闻藿香木香。”。
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施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子)从容出阁宛若云母天仙
大将军骑海马身披穿山甲 小红花坐车前头戴金银花 杏仁桃仁柏子仁仁中求德 朱砂神砂夜明砂砂里掏金 杏林春暖枝枝透出活人心 橘井泉香点点滴开阴鸷路
第九部分 中药
1.白头翁牵牛耕熟地====红娘子背母入常山 2.三年细辛勤学业==== 十载将军铸钢城 3.蒿草没狗脊=== 葛根伴牛膝
4.杏林春暖枝枝透出活人心 ===橘井泉香点点滴开阴鸷路
5.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十迷,十一付,舌下完。=======十万,九千,八百元,七天,六瓶,五插管,四查,三对,二计算,一天,半夜忙,处置盘。
6.动脉血供氧供养===工资条开薪开心 7.动脉血供氧供养===经络气行神行身
8.珍珠双花红娘子======== 翡翠单参绿娇蛾 9.知子灵仙能益志=======贝母麻黄巧茯苓 10.蒿草没狗脊=== 葛根伴牛膝
11.知子灵仙能益志===== 莲心苏木安息香 12.人参埋入商陆,当归重楼啃狗脊 == 细辛料理红娘,将军双花拌牛膝
13.白头翁牵牛耕熟地=======红娘子背母入常山
14.半夏执扇,天冬加棉,百草春秋过==双花开脸,地皮发水,千引海外销 15.三年细辛勤学业====十载将军铸钢城
16.脾能治,气能治,脾气岂能治=== 膏可吃,药可吃,膏药不可吃 17.膏可吃,药可吃,膏药不可吃=春欲归,秋欲归,春秋正欲归 18.梅花雪胆穿山甲====桂皮冰片当归身 19.厚朴继承神农药==从容配制仲景方
20.骆宾王,王洛宾,一诗一歌共吟古今风月 =张九成.程九章,半草半药齐品春秋虫草 21.思佳客梦香魂高山流水=== 忆红娘采宾榔阳春白雪 22当归重楼啃狗脊 ==车前太子吃牛膝
23.白头翁牵牛耕熟地=======红娘子相思配宾郎 24.白头翁牵牛耕熟地=======红娘子背母入常山
25.半夏执扇,天冬加棉,百草春秋过==双花开脸,地皮发水,千引海外销 26.三年细辛勤学业====十载将军铸钢城
27.膏可吃,药可吃,膏药不可吃===脏可食,水可食,脏水勿要食
28.稚子牵牛耕熟地 巴山夜雨花枝俏 ===将军打马过常山 幽谷恋歌乳燕飞 29.人参埋入商陆,当归重楼吃狗脊 == 将军料理红娘,葛根双花拌牛膝
30.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施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子)从容出阁宛若云母天仙 31.大将军骑海马身披穿山甲==小红花坐车前头戴金银花 132.杏仁桃仁柏子仁仁中求德===朱砂神砂夜明砂砂里掏金 33.杏林春暖枝枝透出活人心 ===橘井泉香点点滴开阴鸷路 34.剑戟荷花肉从容===鞭容芍药蕊芬芳 35.伫倚危楼风细细===倒骑毛驴雨萧萧
36.稚子牵牛耕熟地 巴山夜雨花枝俏 === 苏武牧羊在东坡,二泉映月满庭芳 37.脾能治,气能治,脾气岂能治 ==膏可吃,药可吃,膏药不可吃 38.心难鉴,情难鉴,心情最难鉴======= 膏可吃,药可吃,膏药不可吃
39.扎尔根,猪鼻孔,夏枯草,一体三为,初春夏,蒙生死== 瓦上松,木芙蓉,草决明,六神五宫,暮秋冬,主离合益母丹参桂子;五加桑椹红花。冬虫夏草九重皮;玉叶银花一条根。久病苁蓉真没药;严寒豆蔻半沉香。
灯笼笼灯没有白纸岂能防风捡起红枣当火吹;锅盖盖锅没有柴胡岂有熟地巧妇难为无米炊。熟地偏栽益母草;常山新种孩儿茶。栀子牵牛犁熟地;灵芝背母入常山。
村前木贼夜牵牛连翘怎过;路上槟榔朝贝母滑石难行。
稚子牵牛耕熟地;将军打马过常山。白头翁牵牛耕熟地;红娘子相思配宾郎。
白头翁骑海马身披穿山甲; 红娘子坐车前头戴金银花。半夏当归生地何如熟地好;千年独活红参自比白参差。大黄体挂穿山甲不畏穿胸;木贼身披地骨皮何愁巴戟。知母当归大腹子穿山去接;梹榔泽泻刘寄奴熟地来医。
放心走吧此去不论生地熟地远志莫怕路千里;挥泪去矣将来但闻藿香木香桂圆时节早当归。半夏当归熟地总比生地好;千年独活红参何如白参差。半夏当归.生地无如熟地好;相思望月.乌头盼到白头圆。白头翁牵牛耕熟地;女贞子打马过淮山。道上钩衣苍耳子;风前聒客白头翁。红花红豆红娘子;白梅白果白头翁。苏子条芩访禅友;杜仲草果宴寿客。白头翁独活度残岁;使君子合欢寿延年。白头翁牵牛耕熟地;天仙子相思配红娘。黄发女配得皂角儿;白头翁生下苍耳子。降香木香香附满店;黄药白药山药齐全。
刘寄奴含羞报春花;徐长卿砒霜采腊梅。(此联„砒‟谐„披‟)破故纸糊窗防风不得;黑牵牛过岭滑石难行。牵丑牛到常山荆防半复;骑海马过滑石总要细心。桃仁杏仁柏子仁仁心济世;天仙风仙威灵仙仙方救人。花放杏林通气血;药生兰室补肢身。神农本草传干里;歧伯医风播五洲。
牵牛子耕遍生地熟地;白头翁采尽金花银花。红娘子上重楼连翘百步;白头翁坐常山独活千年。生地人参附子当归熟地;枣仁南枣吴萸打马茴香。大黄体挂穿山甲不畏川胸;木贼身披地骨皮何愁巴戟。红娘子生天仙子一副生化汤;女贞子产刘寄奴二包指迷散。熟地迎白头益母红娘一见喜;淮山送牵牛国老使君千年健。仙人掌上灵磁石;密陀僧房龙脑香。将军原为牵牛子;国老己是白头翁。将军虎掌夺太子;慈姑重楼拜天仙。凤仙飞过生熟地;杜鹃衔来金银花。
红芽大戟将军府;金钱重楼国老家。袍(鳖)甲抗夷来上党;使君知母应当归。徐长卿砒霜采腊梅;刘寄奴含羞望春花。牵牛子耕遍生地熟地;白头翁采尽金花银花。
四君子讲八法降鸟贼不用大戟;三仙膏说四珍伏海龙专使虎杖。
天王怀至宝歌三仁颂四君献八仙长寿;将军操巴戟战木贼擒乌蛇立十大功劳。红娘子披风凰衣,插金钗,将军一见喜;白头翁捧麒麟竭,服丹砂,常山万年青。大将军骑海马身披穿山甲;小红娘坐车前头截金银花。刘寄奴持仙茅大战草豆蔻;女贞子赋神曲欢宴徐长卿。
生地种砂仁千里香飘结玉果;防风连海带万年青翠保良疆(姜)。迎春木笔千年健;闹雪梅花九里香。
附子倚乌头南星荡里除痰霸;金樱和芡实二仙园中助水元。白头(翁)国老徐长卿;穿(山)甲将军吴茱萸。
红娘子恨杀槟榔半夏无茴香消息;白头翁娶得蕲艾人参有续断姻缘。
天王怀至宝歌三仁颂四君献八仙长寿;将军操巴戟战木贼擒乌蛇立十大功劳。天设奇方曰雪曰霰曰霜合来共成三白散;地生良药名芩名连名柏煎去都是大黄汤。白头翁骑海马赴常山挥大戟怒战草蔻百合不愧将军国老;何首乌驾河豚入大海操仙茅逼杀木贼千年堪称长卿仙人。
白头翁持大戟骑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出阁宛如云母天仙。
想当年,辞知母,别莲子,走了几个月季,过了多少生地,到了沙范,一路上斩荆芥,披蒺藜,满道桔梗;到如今,心甘遂,酬远志,经历千离百合,羸来万家合欢,又回香里,半途中赏红花,走熟地,路路皆通。
红娘子身披石榴裙头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贯众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求云母天仙早遇宾郎;白头翁手持大戟子脚跨海马与草寇甘遂战百合旋复回乡上金銮殿伏令拜常山侯封车前将军立赐合欢。
神妙乌须药;祖传狗皮膏。
白头翁牵牛过常山遇滑石跌断牛膝;黄发女炙草堆熟地失防风烧成草乌。独活灵芝草;当归何首乌。
黄润紫团功殊高妙;玉兰金井品重杏林。
水莲花半枝莲金花照水莲;珍珠母一粒珠玉碗捧珍珠。
白头翁手持大戟子脚跨海马,与草寇甘遂战百合旋覆回乡;红娘子身披石榴裙头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贯众。
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论生地熟地;春风来时尽著花但闻藿香木香。为官者四海为家不择生地熟地;行医人一脉相承岂分桃仁杏仁。玉叶金花一条根;冬虫夏草九重皮。
珍珠母一粒珠玉碗捧珍珠; 水莲花半枝莲金花照水莲。
天仙子相思配红娘;白头翁牵牛耕熟地。
祖师麻西河柳下乘凉口喝九节茶;高良姜紫河车上赏秋眼观八角枫。威灵仙手持大戟退杀黄精;天南星口尝灵芝寻找芡实。白头翁独活渡残岁;六君子合欢寿延年。
东山楂西杞果南桂北味;春茵陈夏枯草秋菊冬花。
何首乌骑三棱牌河车赴常山降茯神;刘寄奴乘飞扬号白矾入大海访灵仙。
浮小麦陈仓米系禹余粮,进一盅而千年健;洋金花番泻叶乃印度草,饮三杯可万年青。金毛狗肾;玉尾蟾酥。寄奴无远志;知母便当归。
豆蔻年华芬脑麝;杏花消息到参苓。海龙海马通大海;红花红藤映山红。
天山弹琵琶高奏神曲;雷公吹铁笛惊醒云母。
大将军骑海马身披穿山甲;小红娘坐河东头戴金银花。南参北芪匣内丸散延年益寿;藏花川贝架上膏丹返老还童。
大将军骑海马身披穿山甲去常山来斩草寇;小红娘坐荷车头戴金银花到熟地接见槟郎
百草堂主誓铭心,千手观音深凝志。上联: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苁蓉出阁,宛若云母天仙。
上联:稚子牵牛耕熟地 下联:将军打马过常山
上联:想当年,辞知母,别莲子,走了几个月季,过了多少生地,到了沙苑,一路上斩荆芥,披蒺藜,满道桔梗;
下联:到如今,心甘遂,酬远志,经历千离百合,赢来万家合欢,又茴香里,半途中赏红花,走熟地,路路皆通。
上联:使君子花,朝白午红暮紫 下联:虞美人草,春青夏绿秋黄
上联:烦暑最宜淡竹叶 下联:伤寒尤妙小柴胡
上联:风月前湖夜 下联:轩窗半夏凉
上联:玫瑰花开,香闻七八/九里 下联: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上联:当归方寸地 下联:独活世人间
上联:海龙海马通四海 下联:红花红藤映山红。
上联:琥珀青黛将军府 下联:玉竹重楼国老家
上联:金钗布裙过半夏 下联:栀子轻粉迎天冬
上联:红娘合欢一见喜 下联:紫苑迎春广木香
上联:刘寄奴含羞望春花 下联:徐长卿砒霜采腊梅
上联:霞天采云千里光 下联:仙鹤太子万年青
上联:使君子走边疆三七当归 下联:折头翁准备关门半夏附子
上联:四君子讲八法降乌贼不用大戟 下联:两仙膏话四珍优海龙专使虎杖
上联:红娘子,插金簪,将军一见喜; 下联:白头翁,服丹砂,常山万年青。
上联: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下联: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灵芝背母孩儿茶,金樱牵牛益母草。逍遥常山白头翁,凝眸重楼红娘子。知子灵仙能益智,使君远志攀凌宵!
喜欢就说,高兴就做。不要让自己难受,不要让别人难过。当需要我付出时,一定要不吝惜。当我能得到时就决不要错过。今天能做的事情,不要拖到明天。每天都按计划办事,每年都要制定计划!
中药对联
熟地迎白头益母红娘一见喜;淮山送牵牛国老使君千年健。此联巧妙地精选出熟地、白头翁、益母草、红娘子(又称灰蝉)、一见喜(穿心莲)、淮山、牵牛子、国老(甘草)、使君子、千年健十味中药名,用“迎”、“送”两字串联起来,对仗工整,颇为得体。
携老,喜箱子背母过边桥;扶幼,白头翁拾子到常山。
此联共嵌六味中药:喜箱子、白头翁、常山三味是原名,贝母、连翘、时子三味各著一字谐音。整联潜指医生要有救死扶伤、普济疾苦的高尚医德。或作中医世家喜庆楹联,展现府第合家欢乐,如: 白头翁牵牛耕熟地;天仙子相思配红娘。琥珀青黛将军府;玉竹重楼国老家。
天山弹琵琶高奏神曲;雷公吹铁笛惊醒云母。或以示学识渊博,医道精深,如:
南参北芪,匣内丸散延年益寿;藏花川贝,架上膏丹返老还童。大将军,骑海马,身披穿山甲,去常山,来斩草寇; 小红娘,坐荷车,头戴金银花,到熟地,接见槟郎。
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出阁,宛若云母天仙。更多中药名联: 烦暑最宜淡竹叶; 伤寒尤妙小柴胡。金钗布裙过半夏; 栀子轻粉迎天冬。海龙海马通大海; 红花红藤映山红。红花红豆红孩儿; 白梅白果白头翁。刘寄奴含羞望春花; 徐长卿砒霜采腊悔。
水莲花半枝莲白花照水莲; 珍珠母一粒珠玉碗捧珍珠。降香木香香附满店; 黄药白药山药齐全。豆蔻年华芬脑麝; 杏花消息到参苓。寄奴无远志; 知母便当归。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半夏); 灯笼笼灯,纸壳(枳壳)原来只防风。“ 红 娘 子 生 天 仙 子,一 副 生 化 汤 ”。傅 氏 笑 &O3208;回 答 : “ 妇 贞 子 产 刘 寄 奴,二 包 止 迷 散 ”。老 中 医 拉 开 抽 斗 说 道 : “ 白 头 翁 骑 海 马,赴 常 山 挥 大 戟,怒 战 草 蔻 百 合,不 愧将 军 国 老 ”。傅 氏 尾 随 而 至 : “ 何 首 乌 架 河 豚,入 大 海 操 仙 茅,逼 杀 木 贼 千 年,堪 称长 卿 仙 人 ”。生 地 变 熟 地 望 常 合 欢 ”,:“ 望 月 乘 夜 明 定 来 夜 交 ”。
3)“ 郁 李 仁 行 百 步 与 红 花 重 楼 相 会,山 木 通别 云 母 同 菊 花 海 南 成 亲 ”、“ 稚 子 牵 牛 耕 熟 地,将 军 打 马 过 常 山 ” 等,给 死 物 以 活 力,赋 草 木 以 生 机,民 族 特 色 浓 郁。
4)最 有 名 的 药 联 要 数 “ 起 病 六 君 子,送 命 二 陈 汤 ” 这 副 了。
红药红豆红孩子;白梅白果白头翁。琥珀表黛将军府;玉竹重楼国老家。金钗布裙过半夏;栀子轻粉迎天冬。降香木香香附满店;黄药白药山药齐全。
大将军骑海马身披穿山甲;小红娘坐河东头戴金银花。
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出阁,宛若云母天仙。天山弹枇杷高奏神曲;雷公吹铁笛惊醒云母。白头翁牵牛耕熟地;天仙子相思配红娘。海龙海马通大海;红花红藤映山红。
第五篇:中药谜语
恍然大悟(打一中草药名)——脑立清
十人九死(打一中药名)--独活
威风扫地(打一中草药名)——虎力散
低头思故乡(打一中草药名)——怀熟地
红十字会(打一中草药名)——九一丹
大开绿灯(打一中草药名)——路路通
三省吾身(打一中草药名)——防己
敲山震虎(打一中草药名)——驱风散
方法论(打一中草药名)——白术
滔滔不绝(打一中草药名)——长流水
久别重逢(打一中草药名)——一见喜
两个少女(打一中草药名)——二妙散
一江春水向东流(打一中草药名)——通大海
起宏图(打一中草药名)——远志
金钿遍野(打一中草药名)——地黄
踏花归来蝶绕膝(打一中草药名)——香附
第四季度经费(中草药名)——款冬花
妇女节前夕(打一中草药)——三七
人间四月芳菲尽——春不见
滔滔不绝(打一中草药名)——长流水
偷梁换柱(打一中草药名)——木贼
两横一竖(打一中草药名)——半夏
不知道(打一中草药名)——生地
窗前江水泛春色(打一中草药名)——空青
忠诚老实(中草药名)——厚朴
儿童节发假(打一中草药名)——六一散
古城姐妹(打一中草药名)——金银花
鲛人挥泪(打一中草药名)——珍珠散
老谋深算(打一中草药名)——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