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快我省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我省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
省政府参事室主任
赵奇僧
省政府参事
朱乃新
秦保尊 章
德 吴文溪
梁东黎
陈道蓄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而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需要结合当前形势总结经验,深入研究我省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问题。为此,我室组织了部分参事在苏南一些市作了典型调研。现将调研情况和相关建议报告如下:
一、我省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与现状
开放型经济是相对于封闭型经济而言,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与世界市场密切联系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方式。今年是我国确定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三十周年,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市场化和开放度迅速提升,“贸易依存度”和“资本依存度”(FDI进出流量)远远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及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大国。
我省是较早提出经济国际化战略的沿海开放省份之一,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宽、层次不断提高,外贸和外资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举足轻重。2007年,全省进出口总额3500亿美元,其中出口达到2037亿美元,居全国第二位。比照同年全省3400亿美元的GDP规模(按当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年均汇率7.5215对25560亿元人民币GDP折算而来),外贸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分别为103%和60%,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际利用外资自2003年首超广东以来,截至2007年底连续五年居全国第一位。五年里,每年实际到账外资都超过100亿美元,2007年首次突破200亿美元达219亿美元。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占全省GDP的26.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0.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8.7%、占出口额的76.4%、占税收收入的31.8%、占吸纳就业人员的11.9%。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已经有300多家在我省投资了700多个项目。截至2007年底,全省实际到账外资累计超过1400亿美元,占全国总量的五分之一。近年来,我省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2007年境外投资4.7亿美元,同比增长41%;今年1-4月已达3亿美元,同比增长67%,创同期历史新高,居全国前列。境外投资领域已从传统制造业以及设立贸易商行、办事机构向资源开发、技术研发、营销网络和软件服务等拓展和提升,在方式上由单个企业“走出去”向兴办境外经贸合作区升级。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也由劳务和土建分包逐步向总承包升级。
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世界眼光、机遇意识、行动率先、创新精神是我省开放型经济的显著特色。开放使我省资源、市场“两头在外”的禀赋约束转变成为发展的比较优势。我省“以空间换时间”,即在划定的空间(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整合区位、土地、人力、政府政策和服务环境等要素,把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加速新型工业化融为一体,由“招商引资”转向“招商选资”,不断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苏南作为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先行地区,也是国际上FDI流入和跨国公司的集聚区之一。一大批拥有当今世界相关行业领先技术和较大国际市场份额的跨国公司大项目、大投资的进入,在苏南形成产业集聚,崛起为全球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链不可或缺的OEM基地,昆山一个县级市就让全球1/4的笔记本电脑和显示器、30%的集成电路贴上了“Made in China”的标识。开放型经济已成为苏南经济结构的主干、经济发展的主力和经济运行的常态。
随着苏南以土地、劳动要素为主参与国际分工、以加工制造和加工贸易为主融入全球产业链的开放型经济发展臻于极致,随着“鱼米之乡”到制造业“代工”基地的沧桑剧变,也同时到达了极限,包括土地和环境制约的极限。因此,立足永续发展的大视野,着眼当前世界经济不确定性的应对,加快转型升级是兼具长远战略性和紧迫现实性的必由之路和必然抉择。
二、转型升级三支点: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创新能力
县区域开放型经济强是苏南开放型经济突出的优势和特色,换言之,开放造就了苏南的县域经济强势。国家统计局从1991年首评全国百强县,到2000年对考核指标进行了一次修改,突出了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三个领域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职工平均工资、资源环境与基础设施、人均耕地面积、公路密度、有效灌溉面积与耕地面积的比重、文化教育等多项指标而更为科学全面。多年来,苏南一直占据全国百强县前十席位的一半以上。新近出炉的“2008年全国百强县”民间版(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增加了“强县富民”和“科学发展环境”因素,江阴、昆山、张家港、常熟并列第一,吴江第三,宜兴第六,太仓第十。对于这些市来说,排名已无实质性意义,他们的注意力早就集中到了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上,积极推进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我们在南京、常州、太仓、昆山、张家港、江阴等六个市的实地调研中耳闻目睹,切实感受到各地一方面积极应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和国内政策调整的复杂局面,确保经济发展的稳定,防止大起大落的剧烈波动;另一方面,变压力为动力,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手解决阻碍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层次矛盾。
(一)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构筑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相互依托、相互支撑。迄今,苏南开放型经济体系中国际制造业“代工”基地的优势显著,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制造业“产业先进、环节低端、环境荷重”,固然需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的参与高度,向附加值高环节延伸,但是,另一个战略取向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包括国际服务外包业,加速其规模化、产业化。如果能够通过5-10年的努力,使我省占全球服务外包的份额与制造业商品贸易占全球的份额大体相当,使苏南成为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集聚区,那么,将不仅改善苏南产业偏重、偏低的结构现状,而且将形成制造业与服务业比翼双飞之势,使全省经济国际化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近几年来,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作为拓展外向型经济新增长点和转型升级的新通衢,我省服务业利用外资取得突破性进展。服务业利用外资的占比不断提高,从2002年的9.6%跃升到2007年的23%,国际知名软件企业开始来我省落户;领域不断拓展,从金融保险、城市公共设施和公用事业,直至创业投资基金等现代服务业领域,都有一批世界著名服务业跨国公司进入。国际服务外包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突破,我省互联网国际出口通道将由目前4条155兆比特增加到8条。苏南各市根据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确立了现代服务业和国际服务外包的重点。从现有条件看,打造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当首推高校和科研院所密集、人才优势明显的南京市,该市也是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我省在全国“服务外包百强企业”占有的9个席位中7个在南京。接下来当数苏锡常三市,其中苏州工业园已被确定为“全国服务外包企业财税政策试点”,实际上等同于国家级外包基地。
南京目前软件产业的明显优势是嵌入式软件,是由其基础雄厚的电子机电设备制造业衍生而来的。如“中国十大创新软件企业”和“中国软件100强企业”之一的南瑞集团,主要靠的是其在电力自动化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竞争优势和国际国内市场份额,通过体制改革和创新,形成科研院所和企业集团、科研与产业一体化的组织形态和运行机制,崛起为人才知识密集的高科技企业,“NARI”(“国网南京自动化研究院”的英文缩写)已经成为企业、技术和产品的驰名品牌,凭借这个品牌就能做成全球电力自动化软件的重要供应商,争取成为国际行业技术标准的重要制定者。南京建设国际服务外包基地,有提高起点的空间和条件,当善用科研院所和大学优势,眼光不应受ITO和BPO(这毕竟只是计算机操作劳动密集型业务)局限,应放眼新兴的“知识流程外包”(KPO)并有所作为,高起点打造真正的知识密集型国际服务外包基地。
在传统的“苏南三强”中,“工业学大庆”时代常州居首,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时代无锡占先,开放型经济时苏州后来居上,常州对苏锡发展和竞争的压力感受极其强烈而贴近。但是,常州制造业基础很好,还涌现过曾一度风靡市场的抢手产品,曾经是全国中等城市改革的试点城市,常州人有决心、有信心在科学发展观统领的新一轮发展中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拉近同苏锡的距离。在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方面,该市制定了一项《三年跃升计划》,力争通过三年努力,使服务外包产业规模做到300亿元以上,其中离岸外包业务量超过2亿美元,到2010年服务外包企业1500家,其中500人以上规模企业20家,千人以上规模的10家、2000人以上的5家,有30家企业进入全国服务外包1000强,推动20家以上国际知名公司的外包业务转移到常州。如果计划如期实现,常州将可能由现定的省级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上升到国家级,在“苏南国际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带”建设中形成发展特色,做出更大份额的贡献,通过为上海“中国外包合同中心”提供分包和配套,提升能级和水平,在“长三角服务外包承接基地”中占有相应的地位和份额。目前,常州动漫产业在全国初具领先优势,已有三个动画产业园,西太湖2平方公里的基地正在加快建设,为下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打造“亚洲创意动漫制作中心”提供载体,力争三年后培育出几个产出规模超亿元、在国内有影响的企业集团。为此,常州加大了人才培养力度,引进人才与自培人才互动并进,以加强中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机构的建设来适应市场和企业需求,调整和增设相关专业。同时,强化环境建设,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载体建设、人才培养和制度建设三大领域,全面推进服务外包基地建设和产业发展。
(二)精细招商选资,更高水平地“引进来”
精致招商、细心选资,更高水平地“引进来”已经成为苏南各地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普选之策。
改革开放三十年,昆山完成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现在正加快向后工业社会或工商服务社会转型。作为台资企业在大陆的主要集群区,截至2007年底,昆山累计批准设立台资企业3118家,实际利用台资占全国的1/
9、江苏的1/4和苏州的1/2,就业和居家的台籍人员达5万。台湾资讯业主要厂商整体转移,把全球IT硬件品牌商的重要OEM(台湾称“代工”)基地搬到了昆山。由于IT产品价格加速递减,沿海地区工资及附加劳动成本加速上升,低成本加工贸易的盈利空间日益缩小,昆山也发生了OEM向更低成本地区再转移的个案,OEM向ODM、OBM转型升级不仅是必由之路,更是当务之急。近年来,昆山致力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基地化、外资企业本土化和民营企业国际化,全方位推动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昆山吸引了清华大学、中科院等国内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来设立昆山科技分园,为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知识和技术支撑。以“龙腾光电”为龙头项目的光电产业园建设,推进新兴产业基地化和支柱产业高端化。“龙腾光电”是目前国内第三座第五代液晶显示面板生产厂,项目一期预计投资16亿美元,由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资产经营公司出资51%与龙腾控股公司合资共建,经营模式由纯“代工”转型为研发、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现已建成第一条生产线,月产能3-4万片玻璃基板。今年完成第二、第三条生产线,机台设备扩充后将达到11万片的月产能,长期目标是占有TFC-LCD全球市场10%的份额,同步开展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显示器及液晶电视面板的研发及制造。项目已经产生了整合两岸光电产业上下游企业,汇聚海内外人才的效应,吸引了台湾茂迪、美国通用硅等一批新能源、新材料项目正式落户,延伸了产业链,加快了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液晶产业基地的进程。
太仓是苏南国土面积较小的县级市,改革开放以来,依托沿江、沿沪的区位,“接轨上海、以港强市”,致力走出一条投资效益高、资源消耗少、环境保护好、贡献能力大的开放型经济发展道路。截至2007年底,太仓有来自美、加和德、法、英、奥、荷等国的企业395家,占全部外企的1/3,德资企业又占欧美企业的1/3,被称作“德企之乡”。其中,不乏世界500强企业,更多的则是竞争力极富特色的中小企业。前者如美国埃克森美孚、耐克、史泰博,德国拜耳、西门子、蒂森克虏伯,法国阿尔卡特,英国BP,英荷联合利华等。后者如汽车安全带卷簧销量占世界60%市场份额的克恩-里伯斯公司,建筑紧固件拥有数千项国际专利技术的慧鱼公司,以上百人规模在尖端冲压设备国内同类产品市场中占90%以上份额的托克斯公司等。目前,太仓德资企业达到103家,集群于太仓新区,累计用地不到2000亩,总投资10亿美元,亩均投资强度近50万美元,人均销售83.13万元。太仓是目前德资企业在我国集群最密、发展最好的地区。
以德国为代表的欧美企业在太仓稳健谨慎、节约集约的投资和成长模式十分典型,从“投石问路”到“扎根发展”,直至“克隆”研发中心,以使其在太仓基地的产品保持与全球市场同步发展。如特灵公司生产基地转移后,设立了国内暖通空调领域首家国际博士后工作站,研发规模仅次于美国本土;美国实用动力集团在投资建立实用动力(中国)工业有限公司时,将其全球新项目制造和研发中心一并落户太仓。目前,欧美企业在太仓设立相对独立的研发中心有10多家,设立研发部门的企业更多。太仓引进德资的同时,还移植了德国应用技术人才“双元制”培训模式。最有影响的是“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以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兼具较高职业道德和较强职业技术能力、能与国际接轨的技能型应用型一线人才为办学宗旨。太仓市政府视学院为招商引资和优化投资环境的一项重要因素,承担了学院运行经费,以小投资招引大资本。学院自身也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为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解决技术和人才难题。太仓下一步计划加强与德国工商会和在太德企更密切的合作,争取实施每年选派一批蓝领赴德培训进修计划。该市今年在斯图加特成功举办了“太仓日”活动,明后两年将在杜塞尔多夫、慕尼黑继续举办,以德国为跳板,加强对欧美招商引资的宣传和工作力度。同时,以德资企业园获得省外经贸厅批准,成立中德环保技术中心为契机,规划建设中德文化交流中心、德国风情街、德国企业家俱乐部等项目,促进双边双向文化交流,拓展双边经贸商务关系的人文基础。
最近,太仓“以工兴港、以港兴市、接轨上海、服务苏南”取得新突破,建立了与苏州工业园紧密合作机制,实现综合保税区与港口的功能和优势整合叠加,与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这一模式的区港联动合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同时,为利用海峡两岸关系新格局下苏台直航的可能,整合大苏州开发区与港口一体化优势、实现自由贸易港,完成了必要的铺垫。日前,中国海运与太仓港在太仓市签署了合作协议。
张家港是苏南县级外贸的佼佼者之一,该市国泰国际集团多年来居全省专业外贸公司“老大”地位,并跻身全省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行列。该市多年来以一般贸易为主要贸易方式。2007年,一般贸易占全市进出口比重为49%和62%,加工贸易占13%和28%,保税区仓储转口贸易等其他贸易占38%和10%。张家港作为一个县级市,一手抓出口市场多元化,一手抓科技兴贸,贸易伙伴多达世界197个国家和地区,有5家企业申报国家级出口名牌,有6家省级出口名牌。今年以来,积极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和国内宏观调控的变化,主动调整转型,外贸进出口保持了量质并进的良好态势。在利用外资方面,在全市销售收入、缴纳税金和社会就业外资经济三分天下占其一。引资重点,来源地由港澳台向欧美日韩转移(形成了保税区欧美企业板块、省级开发区日资板块和凤凰镇韩资板块),引资对象由中小客商向知名公司转移(已有近百家大跨国公司落户),项目规模由“百万美元”级向“千万美元”级转移,由劳动密集型项目向技术资金密集型项目转移,由分散布点向开发区集聚转移。这五个“转移”延伸了产业链,提升了产业高度。张家港保税区是199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唯一的内河港型保税区,同时也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区港联动。经过十几年开发建设,尤其是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该市外资和新兴产业的聚集区以及生机勃勃的新城区,形成了“一区三园”(保税区,化学工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和保税物流园)的发展格局。全球化工50强企业中有12家落户化学工业园,包括陶氏、杜邦、旭化成等全球500强,发展以精细化工为主,作为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是国内沿江开发中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调同步最好的化工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是省级装备制造业基地,也引进了一些国际机电行业的一流企业(如马尼托瓦克、东熙汽配、伊萨焊接、日本精工、油研液压等)及多家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在保税物流园区引进了荷兰孚宝这样的世界物流业巨头,既扩大了物流配送业务规模,也引入了先进的现代物流理念。此外,利用“流量”的迅猛发展,衍生发展电子商务、交易和价格晴雨表功能,如高兴达公司与中联钢铁电子交易市场合作建立了张家港交易中心,即将建成拥有1.5万家客户的冶金物流配送中心;化工品交易市场去年完成现货交易额216亿元,为国内最大的液体散化交易市场,该市场报价不仅成为南京关区的审价依据,也是国内化工产品价格的“晴雨表”。
沙钢集团作为我省首家利税超百亿元的工业企业,也是全国民营企业的“老三”,跻身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这家成功企业的最成功的亮点,是真正实现了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尤其是走出去锁定了铁矿资源供应基地。沙钢把长期稳定地获得海外资源视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从2002年开始就从战略上进行部署,通过收购、参股和合资合作等方式方法,与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哈默斯利等世界铁矿石巨头签订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协议,为企业中长期发展锁定了稳固的资源供应基地。
江阴开放型经济是很发达的,2007年进出口总额超过110亿美元,出口额6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5亿美元,涨幅分别为31%、41%和50%,在苏南县级市中规模仅次于昆山。1992年江阴设了第一家境外企业,目前已经有了118家,协议投资额超过1亿美元,其中三房巷集团与新加坡裕廊芳烃集团合作的炼油芳烃联合装置项目,占股一成5500万美元。但是,江阴在外被名声更大的“江阴板块”(一个县级市拥有22家上市公司多)和村级经济强势(华西、三房巷等)遮掩了。今年1-4月份,该市完成外贸进出口额42亿美元,其中出口25.5亿美元,分别增长24.4%和37.7%,增幅不算低,只是同比增速有所回落。企业普遍感受到了“三率两价”(出口退税政策、汇率、利率和原辅材料价格、劳动力价格)剧烈波动,全球经济明显放缓、国际市场需求减弱等因素叠加带来的巨大压力,出口企业部分利润被吞噬,许多中小企业经营艰难,尤其是经营钢铁制品、纺织品、塑料制品等传统产品出口的中小企业面临停业倒闭,而经营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企业日子要好过许多,份额还在增长。江阴人再一次确认,“转思路、调结构、走出去、用人才”,是冲破困境实现发展的积极应对之策,更是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着力点和持久推进力。外经贸局秉承市委、市政府关于转型升级的战略和意图,一方面围绕稳定出口,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另一方面围绕稳步推进,积极实施有条件有质量的走出去,努力开展“引导、服务和调研”三项工作。引导是指帮助企业更准确地把握当前形势、理解政策变化,加强快速反应和积极应对形势和政策变化的能力。服务是为企业结构转型和过剩产能转移,提供切实有效地支持和帮助。调研是指深入到企业层面,了解和把握实情,包括成功企业的经验和困难企业的症结,政策变化影响程度等,以增强政府主管部门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为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为企业力所能及地解决具体困难,出主意、想办法。上市公司办公室则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自主、市场运作、政策扶持”的方针和机制,着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和扩大江阴资本经营的优势,把“三个为主”即上市以工业、大企业集团和境内上市为主,转变为“三个一起上”,即工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包括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大集团与大中型企业、境内境外一起上,积极拓展在香港及新加坡和英美资本市场上市渠道。
(三)创建境外经贸合作区,更大步伐地“走出去”
“走出去”的广度和深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的能力以及经济国际化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我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拓展发展空间、优化资源配置的必由之路。较之苏南FDI的集聚度,对外直接投资相形见绌。随着我省人均GDP超过4500美元,苏南远远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加大“走出去”的步伐更显迫切,条件也更加成熟。迄今,我省不乏成功“走出去”的企业,如“资源获取型”走出去的沙钢集团(上已提及),“产能转移型”走出去的南京金城集团等,以及更多没有纳入统计甚至不为人知的民营企业。
近年来,国际市场资源类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国内劳动工资及附加成本上升,我国产品出口贸易摩擦增多,许多产品产能过剩,企业利润极薄,竞争加剧。境外直接投资是直接利用海外资源、转移过剩产能、缓解贸易摩擦,实现与东道国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有效途径。“走出去”的主体是企业,但政府的引导、支持和服务也不可或缺,转变“走出去”的方式(变企业个体单打独闯为组团出海)十分重要。商务部为提高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效能,从2006年开始组织实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目前,在国家重点支持的19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招标中,我省中标3个,分别是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尼日利亚莱基自由贸易区和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园区的主要承建者分别是红豆集团、永钢集团和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均为我省优势产业的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和经验丰富的园区建设管理机构。这几家承建者在东道国园址选择区位优越,投资方向和项目有利于发挥我省的产业和技术优势(纺织、机电、金属冶炼及材料),符合东道国的资源禀赋特点和市场需求。因此,这三个境外开发区建设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如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的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我方建设投资28亿元人民币、工业投资50亿元人民币,建成后将形成一个以冶金、建材和机电制造加工为主,兼有贸易、保税、物流、展销等多功能的外向型工业商贸园区。预计将能一次性带动国内出口40亿元,每年可带动国内70亿元的产能转移和30亿元的商品出口。迄今,三个境外园区的建设在双方协调和共同努力下进展都比较顺利,合作区的法律地位和优惠政策基本得到了落实,水电、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招商计划有序推进,正在加快形成接纳企业入区生产经营的能力。
三、思考与建议
开放型经济既是一种经济体制,也是一种经济结构和运行机制。因此,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也涉及体制、结构和运行。围绕这三个要素,我们的思考和建议主要有:
(一)推进三个“一体化”,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
三个“一体化”是指继续积极主动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努力推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和科学规划省内区域内产业发展一体化。第一个一体化如前所述,重点是提升“引进来”的高度、加大“走出去”的步伐。第二个一体化,要更加诚心诚意、尽心尽力支持、配合上海四个“国际中心”尤其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产业竞争力提升最迟缓的是金融业,最缺乏的人才是国际级的金融投资人才,汇率、利率和金融投资资产的波动变幻,使我国靠国际打工挣来的巨额外汇储备面临贬值风险。如果上海能尽快成长为有竞争力国际金融中心,于国于民极其有利,也能带动我省开放型经济更集约更节约地发展。省区域内部产业一体化,是减少和避免过度竞争、产业同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有效途径。现在,各种类型的“基地”、“中心”建设有泛滥之嫌,多“基地”、多“中心”实际上就没有了“基地”和“中心”。省区域内产业发展一体化的关键是资源配置要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打破行政区划的制约和限制。
(二)当前科学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土地和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保护
科学发展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生产活动和居民生活都要占据空间,要用地用水。我省人口稠密,土地紧缺,虽沿江临海,但水质性缺水日益严重,今年以来的国际粮食和食品价格飙升再次提醒要高度重视农业特别是粮食安全问题。因此,要把土地和水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和严格保护作为当前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切实抓紧抓好,使我省开放型经济沿着产业发展更均衡更协调,产业结构更轻柔更低碳,国土景观更绿化更园林、人们生活更富庶更轻快的方向转型升级。
(三)调整信贷政策,进一步改善招商环境
国务院根据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最新变化,重新调整了出口退税率,银行信贷规模。我省可考虑地方财政和税种的一定程度的增支减负,加快中小企业渡难关、调结构。但从长远看,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政策设计必须和转变政府职能的渐进式改革结合起来考虑。政府应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在怎样健全市场经济秩序上再下大功夫,通过市场经济的利润机制来奖励高新技术企业。
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关键是创造公平公正透明良好的商业环境,而不是财政优惠。改善商业环境,重在便利创业、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公平税负、醇化民风、亲商安商,自然就富商。我省的商业环境在全国是好的,但改进的余地仍然较大,有待我们进一步努力改善。
要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应当出台更有力的财政政策。因为许多人才通常在掌握先进技术上有优势,在财力上相对处于弱势,需要扶持,只有这样,才能将先进技术产业化。现在许多省辖市配合省里出台的领军人才的财政支持政策还应当加强。要强调引进团队,并要出台对团队人员的财政政策,将人才的力量集聚,使团队带来的先进技术尽快形成一个产业。
(四)继续积极调整促进服务业更快发展的政策
我省转型升级的重要方面是促使服务业更快发展,具体说就是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服务业比重的提高,一方面有利于节能减排,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总收入中的份额。要由主要激励服务业的供给,转为主要激励服务业的需求。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随着对产品的需求增加而增加。在这一方面,主要的工作是提高我省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消费性服务的需求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增加。政府应该通过收入再分配的政策,制约利润和税收的过快增长,促进居民可支配收入较快增长并提高劳动报酬在总收入中的份额,由此增加对消费性服务的需求。
(五)要在环保方面不断取得新成绩 环境保护和生产的转型升级有密切的关系:一是政府严肃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迫使污染环境的企业转型升级;二是优良的环境状况有利于“招商选资”;三是使广大居民通过生产的转型升级享受生活质量的提高。为此,必须赋予环保局更大的行政权利,使其能够更有效地履行惩治污染环境的企业的权利;各省辖市要明确规定本地区水质量、空气质量必须达到的标准以及标准不断提高的时间期限;环保检测机构要通过媒体定期公布水质量、空气质量的信息,使我省的环境状况能随时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检查。
第二篇:吴江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吴江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转变增长方式
一、加大传统产业结构调整
一是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坚持走规模化集聚化道路。大力整合区域资源优势,加快培育提升特色产业集群,完善区域综合配套能力,增强区域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吴江经济开发区电子信息业、盛泽丝绸纺织业、汾湖装备制造业的综合竞争优势,力争今年吴江经济开发区工业总产值提升至1100亿元,盛泽镇工业总产值提升至650亿元,汾湖经济开发区工业总产值提升至400亿元,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3100亿元。进一步加大对彩钢板、羊毛衫、缝纫机等产业集群培育,提升产业基地竞争力。立足为产业链补缺,培育一批注重为大企业配套“高、精、专、特”的中小企业。争取至2012年,培育壮大10个苏州市特色产业基地,形成6个以上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和6个以上省级特色产业基地,5条以上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重点产业链,重点培育产业链优势企业达到45家左右。
二是进一步提高产业形态,坚持走高端化品牌化道路。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加快产业链向高端环节突破延伸。今年重点是抓好恒力集团65万吨聚合纺丝瓶片项目、盛虹10万吨功能性纤维项目、亨通光棒和特种光缆项目、新民科技纺织园及通鼎光纤项目等重大项目,争取在电子信息、丝绸纺织、光电缆和装备制造等产业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制约因素,打开一片新领域。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形成以国家品牌为龙头、省级品牌为重点、市级品牌为基础的品牌集群,支持企业开展境内外商标注册及专利申请,扩大具有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鼓励有条件企业收购、兼并、参股国际品牌。力争今年全市再增10个以上国家级品牌、商标,30个以上省级品牌、商标。同时鼓励企业不断丰富品牌内涵,增强品牌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争取省级以上品牌产品销售收入增长10%以上。
三是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坚持走科技自主创新道路。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力争今年全市企业研发投入超10亿元,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7家,不断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引领产业发展趋势。鼓励和扶持企业购买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开展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鼓励企业加大信息化技术应用的资金投入,以工业研发设计、生产过程、企业管理、产品流通、人力资源为切入点,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步伐,提高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以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鼓励社会资本投向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力争今年再建成1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同时,引导现有9个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提升,特别要强化技术创新服务,为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是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坚持走大投入大产出道路。鼓励企业加大工业投入,积极开展技术改造,引进先进装备和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力争今年启动一批超亿元民资项目和一批超3000万美元外资项目,实现工业投入超200亿元,以增量发展加快实现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进一步做强做大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集团,力争今年培育4个以上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和8个以上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企业,以大企业的示范、大项目的带动,推进优势产业的优化升级。
二、加速淘汰落后产能,为发展腾出发展空间
淘汰落后产能是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我市濒临太湖,全市处于太湖流域保护区,部分地区处于一级和二级保护区,产业发展的环境敏感度比较高。同时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土地资源严重紧缺。通过淘汰落后产能,腾出发展空间,发展先进制造业,可有效降低环境容量和土地余量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是继续深入开展化工专项整治工作。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深入开展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0〕9号)和苏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实施意见》(苏发〔2009〕40号)精神,结合太湖流域污水防治条例的相关规定,决定在2009年已关停并转138家化工企业的基础上,自找差距,自加压力,用两年时间再关闭小化工企业40家,接近保留企业的20%,为优势产业腾出发展空间。
二是加快印染产业的转型升级步伐。我市纺织产业历史悠久,规模较大,占全市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印染产业是我市纺织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工艺环节,这几年由于受到设备工艺、技术水平和环境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发展速度与我市织造能力显著不匹配,落差明显,也严重影响了我市纺织产业的做强做大。面对国际国内纺织行业技术和设备更新势头迅猛、周边地区印染更新步伐的加快趋势,我市印染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内生动力的形势十分迫切。为此,按照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要求,结合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的有关精神,我市先后出台了印染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工作意见和淘汰落后设备实施办法,提出了“提升一批、改造一批、淘汰一批”的工作要求,力争用三年时间,淘汰落后印染设备1400台(套),占全部印染设备的20%,确保全市印染企业实际排污量减少10%以上。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市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三年3000万元用于淘汰设备补助和引进设备奖励。而对于未完成淘汰目标的企业,环保等部门将加大核查力度,严肃查处,并取消企业各种优惠政策。争取通过以上措施,逐步实现印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压力进一步减轻的“双赢”目标。
三是尽快制定水泥企业市场退出机制。我市作为苏州地区水泥企业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水泥行业结构调整难度很大,前期也出现了一些反复和矛盾。按照苏州市整体规划,我市现有7家水泥企业中4家企业将面临淘汰出局的命运。如何利用市场手段和行政措施来推进这项工作,既完成工作目标、又维护社会稳定,我市已在研究制定相应的退出机制。
四是强化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推进节能减排。要健全全市节能目标考核体系和节能工作部门联动机制,突出抓好年耗能5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加强能源统计和预测分析,重点推动建设和改造完善印染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系统,争取2010年GDP能耗下降4.5%。同时,继续推进能源审计,启动对年耗能3000吨标煤以上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工作,争取完成能源审计企业20家,进一步做好节能挖潜工作;扎实推进循环经济工作,确保今年30家以上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争取8家以上企业获得苏州市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三、加快引进和培育新兴产业
发展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战略任务。围绕四大新兴产业提升发展计划,既要鼓励引导现有企业培育新兴产业,又要有的放矢强化新兴产业招商项目落地,推动全市新兴产业加快规模化发展。对已经在手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及医药和食品加工项目要按计划加快实施,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招商机制,明确要求抓住当前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极佳时机,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招商力度,加快企业引进。要强化政策扶持,加大对新兴产业重大目标、重大事项和重大项目会商和推进的力度。明确新兴产业在享受四大主产业政策优惠的同时,从财政、税金、租金、兼并等方面予以特别扶持,市财政设立“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四个新兴产业项目及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补助,对具有龙头带动作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项目还实行“一事一议”机制。
第三篇:县域经济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如何立足比较优势、破解突出矛盾,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自治区加快“五个基地”建设贡献力量,既是海勃湾区面临的重大课题,又是当前的中心工作。
科学把握并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产业基础等比较优势,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关键环节
海勃湾区得天独厚的资源区位优势、不断增强的产业基础优势、多年积淀的微观经济主体优势,都是进一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依托。
1.“组合式”资源区位优势突出。自治区整体资源优势明显,但分布不均衡,部分地区资源情况单一,无法形成组合优势。而海勃湾区及周边不但有煤、石灰石、铁、硅等30多种丰富的矿产资源;并且黄河流经全境、海勃湾水利枢纽即将建成蓄水,水力资源极为丰富;
110、109国道、京藏高速和包兰铁路穿城而过,航班直通北京、上海、西安等枢纽城市,实现全市“一刻钟”城际快线、周边“一小时”城市圈,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立体式辐射型“区域交通中心”。使得海勃湾区成为自治区为数不多的资源区位“均衡配置”地区之一。
2.产业经济基础优势不断增强。近年来,海勃湾区在推进经济转型中,一方面,坚持延伸升级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初步构建了煤—焦(电)—化工(钢铁、建材)循环精深加工的传统产业发展格局。全区已形成2850万吨洗煤、630万吨焦炭、100万吨钢铁、460万吨水泥、520万重量箱浮法镀膜玻璃产能和15.6亿标方焦炉煤气处理能力,现代煤化工产业初具规模。积极承接和培育新兴产业。成功引进以陕汽新能源车辆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产业,带动近20个上下游配套项目建设,现代装备制造业已经起步。管材、线缆及高档涂料等非资源项目也逐步建成投产。另一方面,进一步繁荣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引进了沃尔玛、红星美凯龙等一批大型项目,规划建设了6个专业性物流园项目;金融机构发展到63家,金融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海勃湾区第三产业占到全区经济总量的38%,第三产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比重分别达到 54.2%、83.1%。
3.微观经济主体优势更具活力。海勃湾区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完成较早,极大地促进了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非公经济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在吸纳就业及税收的贡献率方面均达到85%以上,民间投资是拉动投资增长最活跃的新生力量。一批经营管理能力较强的本土企业家、管理人才和熟练的产业工人队伍得以培养,成为深入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坚实基础。
海勃湾区在快速发展进步的同时,仍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从增长动力看,投资仍处主导地位,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协调性不够;从发展环境看,存在区域竞争趋同化、资源消耗大、环境容量受限等多种潜在障碍;从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发展仍然滞后,集聚要素的区域中心城区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从产业内部看,传统产业仍处支柱地位,新兴产业刚刚破题。这些矛盾都需要在发展中下大力坚持不懈予以破解。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建设区域中心城区,实现产城融合科学发展,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根本所在
面对转型发展的繁重任务,海勃湾区将围绕“推进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建设自治区西部区域中心城区”战略目标,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步伐,努力实现新跨越。
1.突出“产业三化”发展思路,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首先,巩固提升能源、化工、冶金、建材4大优势传统产业。突出千万吨级煤焦化基地建设,注重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应用,力争成为自治区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和清洁能源输出基地重要的支撑点。以点带面,努力在“传统产业新型化”道路上取得新进展。其次,以推进现有新兴产业项目达产达效为抓手,力促早日实现“新兴产业规模化”。加强陕汽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市场推广等方面工作,着力突破油改汽方面的政策障碍,促其尽快规模化生产;加大对瑞格工贸等陕汽配套项目的扶持,同步推进面向区域优势产业的化工机械等装备制造业,积极融入自治区现代装备制造基地建设中。加快推进光伏镀膜玻璃、逆变器等新能源产业项目及高岭土生产高档填料、粉煤灰制矿物质纤维等新材料项目达产增效,不断扩大新兴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通过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双发展、双促进,最终实现“支柱产业多元化”的发展目标。
2.突出“宜商则商”的区域中心城区作用,进一步发展壮大第三产业。严格实行土地分区管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大力推进滨河新区建设、旧城区改造提质、棚户区搬迁安置。加强门户交通枢纽功能,完善供热、供电、供气、给排水、防灾减灾等城市基础设施,增强城市承载集聚辐射力。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数量和质量,为本地和周边居民提供优质公共服务。高标准、高规格完成区医院、中医院的迁移新建项目,力促医技水平提质升级。以大型三产项目建设为抓手,全面、适度、优质繁荣壮大第三产业。加快推进维多利财富广场等项目建设,积极引进苏宁电器等知名连锁品牌及万达等国内商业地产龙头企业;超前谋划物流产业布局,加快城区南部煤炭、北部冷链和空港物流项目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全力打造区域性生活性物流和生产性物流集散地和交易中心。壮大金融行业,实现融资多元,加快建设区域金融服务中心。抓住乌海湖蓄水契机,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切实将城市文化优势转化为现实产业优势。充分用好中国书法城、赏石城和“乌海湖”等特色“名片”,推动书画奇石等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引进大型旅游集团,加快环山环湖、黄河景观带基础设施和旅游资源开发,形成山水相依、绿洲沙漠相伴,黄河文化、草原文化多元集聚的特色旅游观光基地(景区)。通过建成辐射周边的区域中心城区,推进第三产业繁荣发展,增强消费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实现县域经济增长由单一依赖投资向多元化内生性增长方式转变。
统筹协调推进经济转型和生态文明,实现人民富裕、社会和谐,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中心任务
1.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抓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根本,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靠二产拉动向依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不断提高非资源型产业比重,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度;强化循环经济建设这一抓手,大力推进资源产业延链升级,提升循环发展利用水平,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节能降耗的双重效果;加强环境综合治理这一手段,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突出抓好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实现变废为宝、以用促治,继续实施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大污水、固体废物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提高达标排放水平;大力推进生态建设这一重点,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以沿路、沿山、沿河绿化带为主体,以乌海湖纽建成蓄水为契机,加大绕城水系和生态绿化建设力度,切实提高森林覆盖率和绿化覆盖率。
2.坚持富民优先,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惠民政策和惠民工程,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方向,把更多的财力用在群众直接受惠受益的项目上。积极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不断扩大第三产业和中小微企业的就业容量,优先解决库区、农区转移居民就业问题,千方百计促进居民就业增收。进一步扩大提高养老、医疗等“五险”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采煤沉陷区和棚户区居民搬迁安置力度,真正让搬迁居民搬的出、住的稳。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拓宽救助渠道和领域,让更多困难群众得到全方位、经常性救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政府权力和管理重心下移,提高基层社会管理服务能力。加快数字城管建设,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扎实推进“平安海勃湾”建设,全力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第四篇:关于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
今年3月—5月间,省企业联合会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组织省、市、县企联上下联动开展调研活动,每市调研的企业10—30家不等。省企业联合会负责人率队重点调研了滁州市和池州市的部分企业。在调研全部结束后,5月下旬,在宿州市召开省、市企联会长联谊会,专题交流调研情况。现将这次调研成果梳理汇总如下:
一、我省产业转型升级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省产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酝酿着新的机遇。很多企业界的同志认为,危机是落后生产力之“危”,是先进生产力之“机”;是传统发展模式之“危”,是科学发展模式之“机”。大家主动应对,积极进取,在产业转型升级中谋取新局,创造了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
一是产业门类由“多”到“特”,在培育主导产业中做优做强
大家在实践中体会到,一个市、一个县,产业门类不能求多求全,十个指头伸开,什么也抓不住。各市突出地方特色和优势产业,培育主导产业,引导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
蚌埠市培育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和硅基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去年产值达到近千亿。四大主导产业中有多个产品规模位居国际国内领先地位,在电子信息方面,大富机电年产35万套微波射频器件,全球领先;41所电子年产7000台套孵化装备,国内市场占70%以上;双环电子年产3.5亿只绕线电阻器,占国内市场20%以上。
芜湖市积极围绕奇瑞汽车,重点培育汽车及装备制造业。突出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基础装备及关键基础件、农业装备、物流设备及工程机械、节能环保装备、航空及配套设备、船舶及配套设备等八个领域,努力培育打造5000亿的首位产业。
马鞍山通过结构调整和机制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实现了从钢铁一业独大,向多元支撑转变。钢铁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不断下降,由2007年的62.7%下降到2012年的30%;非钢产业不断壮大,非钢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7年的36%提高到2012年的54%,提升了18个百分点。
亳州市一方面继续引导酒和中药材产业向品牌化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形成了包括煤化工、农产品加工、煤炭、超硬材料等在类的八大产业集群。
池州市结合生态优势和市情特点,以电子信息产业为突破口,集中力量重点培育,使其成为支柱型的主导产业。
二是产业布局由“散”到“聚”,在发展产业集群中形成竞争优势
目前,我省产业集聚效益逐步显现,已成为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
合肥已成为中国家电整机产业整合、转移中心和中国家电产业的重要制造基地。2012年,家电产量继2011年之后,再次蝉联全国三大家电基地(合肥、顺德、青岛)第一,并拥有了全国25%的市场份额。全国每四台白色家电中,就有一台产自合肥,冰箱产量占全国1/
3、洗衣机占全国1/4。
滁州市形成以博西华为代表的家电集群,以煤化盐化一体化为代表的盐化工产业集群,以德力为龙头的硅产业集群。该市正在加紧培育这三大产业,使其成为千亿元产业。
宿州市以打造中部地区制鞋产业集群为目标,本着“整体承接—产城一体—三化统筹”的发展理念,全力打造鞋业加工制造、商贸物流、研发创新、教育培训、会展旅游五位一体的中国现代制鞋产业城。短短的几年时间,共引进百丽、东艺、康奈、意尔康、鸿星尔克等一批知名制鞋及配套企业。宿州华夏集团过去一直是传统的零售业,近些年致力于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既增进了企业的竞争力,又增强了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宣城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在主城东部片区布局为综合性现代物流中心,依托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逐步建成城东综合物流园区,城北货运仓储园区,城西专业物流园区等三大物流集聚区。目前全市拥有物流企业300余家,现代物流业渐显雏形。
三是加工链条由短变长,在延伸产业链中提高附加值
全省各地都注重产业链向“两端”延伸,提升产业层次和市场核心竞争力。
以滁州市为代表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已由初级农产品向农副产品深加工延伸,已逐步形成一条“农业生产——农产品——食品加工——流通——市场”的完整产业链,成为拉动就业、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振兴、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突破口。预计到 “十二五”末,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将达500亿元。
蚌埠市依托玻璃设计院、晟光科技等骨干企业发展新型显示产品,目前已形成自上游超薄电子显示玻璃生产—中游ITO导电膜玻璃制造—下游电容式触摸屏生产—手机、平板电脑、电子图书等终端应用产品较全的产业链条。
淮南市围绕培育打造100亿淮化,100亿煤化工、100亿煤制天然气、30亿德邦,加快淮化多孔硝铵、乙二醇、中安煤化甲醇转烯烃、国投煤制天然气、德邦100万吨纯碱项目建设;围绕打造200亿元的煤机基地,加快凯盛重工、舜立机械开发区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引进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延伸汽车产业链,重点支持陕汽形成5万辆专用车生产能力,打造200亿汽车及零配件生产基地。这些补链延链项目的实施,实现了链条的上下延伸、左右配套,非煤产业的支撑能力增强,结构得到优化。
安庆市的华茂集团,与国外知名企业合作,逐步将华茂国际工业城打造成全球中高档面料中心,形成竞争优势。环新集团向发动机动力总成系统和配气系统覆盖,实现了模块化生产供货,为企业带来了效益,为客户减少了成本,也降低了质量风险。曙光化工集团紧跟国际同行业的技术动态,在实施投资58亿元的曙光化工园中,提升装置水平和科技含量,逐步形成以精细化工产品为龙头,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阜阳市昊源集团,以化肥转型升级为契机,进行产品升级结构调整,不断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下游产品。借助阜阳煤基新材料产业园,实施化工新材料系列产品项目,将新增销售收入180亿元、利润16.7亿元。
四是环境由“黑”变“绿”,在推进生态文明中谋求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省通过加强对地区生态环保指标的考核监察,对污染项目进行“限批”、“一票否决”等,倒逼企业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初步实现了由“黑色印象”向“绿色主题”的转变。
合肥市坚持把节能降耗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一是不断完善工业节能激励政策,出台了支持循环经济、鼓励资源综合利用、支持节能技改和节能产品推广应用等财政资金奖补政策。二是加强对重点项目的监管和调度,涌现了皖维生产用能系统集成、大江水泥预热发电等一批具有标志性的节能工程和项目。三是强化资源综合利用,通过余热余压利用、中水回收、生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方式,强化对尾矿、工业“三废”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四是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完成了116户24门以下轮窑和10户造纸企业24条生产线破坏性拆除。
黄山市循环经济园区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该市对歙县的33家精细化工企业关停并转24户,对另9户企业按照“搬迁、集聚、升级、循环”的要求,统一进入循环经济园区,实行集中供热、集中治污、集中脱盐,推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铜陵市圣奥化学科技公司处于铜陵循环经济工业园,发挥与相邻企业的原料互补优势,提高产业链条耦合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仅一年就替代燃煤18000吨,节约资金840万元,节电270万度,同时也为相邻企业创收1400余万元。今年,又在专家指导下,利用变压吸附技术,从焦炉煤气中提取氢气作为橡胶防老剂的原材料,将剩下的一氧化碳和甲烷作为清洁燃料供锅炉和载热体加热使用,不仅挖潜了原料的使用价值,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实现了全过程的清洁生产,保护了大气环境。
五是手段由拙变巧,在“两化融合”中实现流程再造
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的产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高度融合。
合肥市于2011年成功获得“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称号。以此为契机,逐步探索走出一条“点上抓企业示范、线上抓产业联动、块上抓区域集聚、面上抓环境优化”的两化深度融合之路。一是区域层面,以桃花工业园示范园区为典型,鼓励工业园区实施重点产业、企业和项目示范;二是行业层面,以江淮汽车等20家省、市示范企业为龙头,加强产业链信息化联动发展,培育典型,树立标杆;三是企业层面,以京东方制造执行系统等69个市级示范项目为重点,鼓励骨干企业积极采用业务流程重组、企业资源管理等信息技术。去年,合肥市获得工信部第二批两化融合试验区2011年工作综合评价第一名。
六是从制造到“智造”,在技术创新中实现跨越发展
近年来,全省各地把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作为转型升级的中心环节,破解企业科技投入不足、高层次科技人才缺乏、高新技术产业比例不高等难点问题,推进制造业从传统制造迈向“智造”。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一大批企业立足于技术超前和拥有专利技术,带动产品升级。
六安市安徽应流集团原是一家从事砂型铸造的企业,近年来,与大学、研究所合作,引进和开发多种世界先进的铸造工艺和机械加工技术,大幅压縮常规产品,承接核电、飞机发动机部件等高精尖、中大件产品,产品吨均价成倍增加,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50%。淮北市的龙波电气、滁州市的全柴等企业都把很大精力、很多投资用在新产品的开发上,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生产一代、储存一代、研发一代”梯级式发展,有效地抵御了危机的冲击。
淮北市的安徽科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由从畜禽屠宰副产品中提取生化物质的企业,坚持持续技术进步和工艺创新,成为专门从事医药中间体科研开发和生产经营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使之走向优质化、高端化、品牌化。这也是一种创新。白酒是最传统的产品。阜阳金种子集团与国家农副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合作成立了“安徽省柔和型白酒酿造及质量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开展产学研活动,在白酒清洁生产技术、安全品控技术等方面,取得发明专利等科技成果40多项,产品畅销不衰。淮北的中意胶带、马鞍山的华菱星马汽车、芜湖市的兆信炉料等企业也都牢固树立“科技兴企、自主创新”的科技理念,大力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提升产品竞争力。
二、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在转型升级中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
转型升级就是另起炉灶发展新兴产业、转型升级就是更换设备工艺等的观念认识普遍存在。一些企业没有搞清市场需求和潜在的技术风险,就盲目转型、贸然投资,等等。由于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带来了行动上的偏差。
(二)危机意识不强,转型升级的能力弱
不少企业依然满足于现状,没有树立起“标兵走远,追兵逼近”的忧患意识。有的地方“创新没有动力,转型没有魄力,升级缺乏能力”,还没有从完全依赖资源和传统产业的思维中解放出来。调研中,我们还发现,为应对金融危机冲击而出台的产业振兴、需求刺激政策,在促进经济复苏的同时,也强化了一些地区、企业对外延式扩张的路径依赖,削弱了地区、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还有一些企业负责人面对转型升级惧坚畏难,信心不足,认为“动作太大资金不足,动作太小不解决问题”。
(三)产业类同、集群优势尚不明显,转型升级基础薄弱
近几年,我省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虽有进步,但与全国产业结构类同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的缓解。如家电产业,合肥、芜湖、滁州三市拥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但家电的核心部件仍主要依赖外省企业提供或从国外进口。“安徽制造”很大程度上还只是“安徽加工”、“安徽组装”。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支撑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大多为高新技术产品加工业。
产业集群多为同类产品的集聚,而不是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有机集合,企业间分工协作不紧密,产业的组织化和集中度相对偏低,其整体带动效应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四)要素制约明显,中小企业面临多重困难
当前,我省很多企业还处于“三无”状态:无自主品牌,无研发中心,无专利产品,抗风险的能力很弱。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更多。
原材料价格快速上升,销蚀了相当一部分利润。据宿州市企联对该市企业的调研,购进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30%,而企业产品出厂价格上涨10%左右,与2011年相比,企业平均利润减少30%~40%。
人才匮乏和用工短缺并存。民营企业普遍缺乏高端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由于普通工人对工作待遇和工作环境等方面要求日益提高,也使企业不同程度存在招工难和用工荒。技术工人稳定性差,有的企业反映,技术工人的年流失率在10%-20%。
新技术匮乏,装备水平低。在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中,新建项目投资比重大,真正用于技术改造的投资低,装备、技术老化问题突出。由于技术创新能力弱,决定了它们只能依靠走低成本扩张之路来维持生计,只能生产低附加值、低成本、劳动密集型的产品。
融资难、融资贵。融资难仍然是当前企业普遍反应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金融机构认可的抵押品或质押物,因而担保难和基层银行贷款难;融资贵表现为贷款利率上浮过大,不得已使用的民间借贷更是数倍于银行利率,导致企业融资成本高居不下。中介费用名目繁杂也加剧了企业融资贵。
三、加快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认识和建议
(一)进一步转变观念,增强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感
转型升级,首先应该在思想观念上转型、在思维方式上转型、在发展理念上转型,树立起“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正如皖北煤电集团葛家德董事长所说的,观念更新了以后,自然就会出主意、出办法,就会找到人才,就会开发出新产品。
(二)走出转型升级认识上的误区
转型升级的核心是追逐市场,追逐效益,企业要适应市场的变化。按照市场指向转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型;改变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效率也是转型;一切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的改变都是转型。但不看市场需求,一味求新求高,转了行未必实现了成功的转型。对于多数企业来说,可能是产业产品不变,而内核常新,也就是把自己的主业做深、做透,实现管理、设计、技术、装备、工艺的升级,产品性能和功能的再开发,即是在现有产业中注入“新鲜血液”式的转型,而且这是更大量的转型。
(三)优化产业布局,垂直整合,错位发展
所谓垂直整合,就是坚持大项目带动,通过构建完善产业链,加快主导产业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本地配套,推动同一生产链中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和中间品交易市场,促进产业集聚、产品创新和规模经济,实现区域交易成本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错位发展可以避免竞争中的“撞车”和“挤独木桥”现象,减少无谓消耗,合理配置资源。宿州市制鞋产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四)突出产业重点,进一步明确转型升级的方向
主导产业要以创造、“智造”为导向。加快制造业向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的“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促进主导产业从普通制造向柔性化、复合型服务制造升级,从销售产品向为客户提供综合配套的系统解决方案转变,从成本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变。
(五)加快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
项目是发展的重要支撑。既要加快实施重大项目,又要积极实施短平快、专特新项目;既要注重高新产业项目建设,又要注重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既要重视龙头基地型项目建设,又要重视扩链强链型项目建设。其中,扩链强链型项目对我省当前发展最具积极意义。
(六)强化服务保障,进一步提高转型升级的组织水平
要加快政府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对企业的服务。一是改进政策服务。现行政策多是普遍化的,若能够实行有重点的、差别化的政策,扶持一些重点企业,优势产品,这样才会使新的增长点尽快的成长起来。二是融资服务,解决融资难和融资成本过高的问题。三是信息和技术服务。中小企业一般不具备建立独立的技术和信息开发中心的能力,他们迫切希望通过政府协调,建立一些具有公共服务功能的技术和信息开发机构,为他们提供急需的产品设计、技术支持和信息发布,在克服障碍中顺利地实现转型升级。四是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负担。认真落实好中央关于清费减负的政策规定,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扶持和服务力度。
第五篇:关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
今年以来,以实施“新兴产业倍增”、“传统产业提升”、“服务业提速”、“千亿产业和百亿企业培育”等四大计划为突破口的我区经济转型升级战役全面打响。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夯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础的重大战略行动。通过一个阶段的努力,已经初显战果:全区经济在克服去年全球性经济危机影响、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新兴产业、高端产品、优秀企业不断增加,经济结构、产业档次、企业综合素质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在初战告捷的基础上,下一步应该怎么做?当前的形势有哪些变化和特点?我区的情况怎么样?对这些问题,我们作了一些调研和思考,认为:
一、形势紧迫,要求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再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战鼓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经济增长“三个转变”的战略任务以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家为了应对全球性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加强了宏观政策的导向性和针对性,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相继公布了为期三年的十大支柱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实施了一大批关乎大局和长远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出台了严控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盲目扩张、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一系列重要政策。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快速发展变化,资源、环境、市场的倒逼压力,宏观政策的约束压力,以及你争我抢、争先恐后的区域竞争压都在不断加大,所有这些,都在逼迫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快行动,尽快完成经济转型升级。
1、认识要再提高。我区工业化进程起步较早,步伐较快,因此抢占了先机,收获了成功。但全区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工业支撑、依赖物质资源消耗的情况十分突出;产业层次和产品档次不高、投入产出率和土地回报率偏低的问题十分明显;企业规模小、分布散、管理水平低、竞争力弱的现象也比较普遍。这些问题,既严重影响了当前,也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潮流。如不尽快解决,必将陷入更大的被动。现在,国家用各种办法来鼓励和引导经济加快转型升级,无疑是解决存在问题、练内功、强基础的极好机会。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自我,认清形势,紧抓快干,为新一轮发展再抢先机。
2、目标要再提升。经过几十年奋斗,我区经济基本完成了由自然型、封闭型向现代型、开放型的转变,从总体上看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根据我区在全国的声誉和在全省、全市所处的地位,以及全区社会发展进步的刚性需求,无论是经济发展规模,还是发展质量、发展后劲,都需要再上大台阶。面对经济转型升级大潮,我区应该勇立潮头,敢为人先。要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对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作出新的定位和完整、规范的表述,响亮地提出通过“十二五”前三年的努力,把全区经济引上“领先型、知识型、协调型、高效型”轨道的目标,并据此进一步转思路,做规划,出政策,抓推进。
3、行动要再提速。虽然我区经济转型升级的一系列措施正在逐项落实。但从总体看,声势还不大,步伐还不快,效果还不够理想,政企同心,内外合力,快速有效的机制尚未真正形成。许多单位对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只是跟着喊喊口号,没有真正当回事,许多具体事项的落实也是缺人乏力,见效慢。因此,需要进一步发动,进一步鼓劲加压,使全区上下特别是广大企业都紧张地行动起来,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奔波忙碌。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协调推进、服务指导、督促考核等工作机制,把每一项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人头,按照计划进度加速推进。
二、任务艰巨,要求我们必须攻坚克难,打好经济转型升级三大硬仗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经济领域一场深刻的变革,涉及到经济结构、经济利益的调整,还会影响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在此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困难。但为了争取更好、更大、更稳健的发展,为了全局和长远利益,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要继续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舆论等武器,攻克各种明碉暗堡。其中,要组织打好三大硬仗。
首先,要打好“淘汰落后”仗。扶优汰劣是实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指向和难点所在。我区经济脱胎于自然经济和自发经济,在长期的摸索中成长进步。虽然有不少领先、闪光的亮点,但从各业经济的总体看,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面广量大的落后企业、落后装备、落后技术、落后管理、落后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区域竞争中明显力不从心,难以为继。然而,由于受市场经济体制等多种因素制约,要解决这些问题并非易事。迫切需要精心组织一场革命性的行动,进行破旧立新,腾笼换鸟,让新兴高效的产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较高的装备、先进高端的技术、科学精细的管理取代。
第二,要打好“降耗增效”仗。合理高效地利用各类能源资源,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起因和目标。我区目前煤、电、油、水、气、地等资源和各种原辅材料的消耗、占用、闲置量都比较大,使用效益也比较低。这既是制约我区经济当前发展的一根软肋,也是危及可持续发展的一块心病。因此,在实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以更加严格的要求和严厉的措施,引导全社会增强低碳理念,自觉参与降耗增效行动,特别是要促使广大企业不断加强装备、工艺、经营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改进和完善,深入挖掘潜力,使各类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产生最好的效益。
第三,要打好“资源整合”仗。除矿产资源外,我区的产业、产能、人文、信息、工商占地、招商融资、研究设计、教育培训等各类资源十分丰富。但这些资源有的过于分散、有的长期闲置、有的使用效率低下。根据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要把科学整合和充分利用已有资源作为消除要素制约、提高经济发展
质量的一项硬任务,下功夫抓好落实。当前,特别要利用好国家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大政策,争取在整合工商用地资源和产能资源方面有新进展。同时,通过积极有力的宣传引导和指导协调,促使其他各类资源有机地融合、集聚,集约利用。
三、情况复杂,要求我们必须统筹兼顾,谋求经济转型升级最佳效果
正在实施的“四大计划”内容丰富,引领作用明显,是我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四大战役,也是关乎全局的主战场,必须全力以赴,快速推进。与此同时,还有一些问题对经济转型升级行动的成效,对全局,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必须统筹兼顾,同步关注,一道研究解决。
一是老企业改造提升问题。面广量大的老企业生产要素齐备,营销基础厚实,而且都经过较长时间的市场打拼,具有一定的企业知名度和产品认可度。这是老企业的可贵之处。在实体经济困难重重,招商引资举步维艰,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情况下,应该把鼓励和帮助老企业改造提升作为一个战略重点,作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通过全面调查摸底,掌握各产业老企业的真实现状,在此基础上再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协调和服务,为企业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促使其主动对产品、设备、工艺、管理、员工素质等进行更新、完善和提升,增强活力,提高机能。
二是中小企业发展优化问题。企业规模大小是相对而言的。按照国家现行的划分标准,全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8%,我区中小企业占企业总量的比例更是达99.9%。多年来,虽然国家和各级党委、政府都在关注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但效果并不很明显。中小企业的综合素质仍然比较低,在许多方面依然比较困难,与其承担的义务、责任和发挥的作用很不相称。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一方面要在用工、环保、劳动保护、安全管理、产品质量等方面依法加强监督,促使其不断规范和进步。另一方面,要从政策、服务、指导等环节更好地给予引导和保护,帮助和扶持中小企业扩能力、强素质,上档次,与大企业优势互补,相互配套,协调发展。
三是产业拓展融合问题。我区企业数量和经济门类多,而且都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又具有地缘接近的优势。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适当的体制、机制,搞好组织协调,促使各产业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使各产业的特色、优势得以综合发挥,形成新的业态,产生更好、更大的效益。比如农业,可以通过抓好从田园种养,到工厂加工制作、仓储,再到物流运输、市场营销,最终到消费服务各阶段、各环节的衔接,实现一、二、三次产业有机融合。旅游业也可以把农业、工业、运输业、文化产业等融合串连起来,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地促进各产业发展壮大。
只要我们真正做到了胡锦涛总书记所要求的“见事早,行动快,积极应对”,抓紧各项规划、措施的落实,就一定能够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大势中占领制高点,全区经济一定会出现“领先、协调、高效”的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