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问题研究的结构化观研课活动学习心得
基于问题研究的结构化观研课活动
心得体会
活动议程: 1.主持人致辞(1---3分钟)2.导学教师陈述(5分钟)
陈述内容包括(理念,思路,设计,策略,效果,问题)3.对话与咨询(5分钟)
4.小组讨论形成意见(优势和问题)(15分钟)5.小组展示(15分钟)
关于智慧导学策略优化的问题 1.课堂掌声不易长。
(长掌不超过10秒,中掌不超过6秒,短掌不超过3秒)2.桌子与黑板呈垂直状态。
3.情景创设走向师生创设,走向多元化。4.学生展写要简捷而多元。
5.学生课堂用语和展讲语言要说“人话”(像平时跟人交流一样)。
6.小组讨论走向结构化。
(有人主持,有人负责,为敢想敢讲做立体准备)7.展示走向多元化。
雷晓梅
第二篇:观课议课学习心得
观课议课学习心得
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有着本质的区别,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意识上的转变,转变了我很多固有的,消极的思想。从教多年来关于听课评课,以形成了固有的思维定势。听课者认真听认真记就完成了任务,在多人参与的集中评课时没有人愿意第一个发言。即使发言了,也是对问题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评课者的收获和心得不能得到充分的交流,对于如何解决问题的探究较少。观课议课所倡导的前提基础是授课者和观课议课者是平等的地位,观课时我们不一定要坐在教室的最后,可以坐在学生的旁边,学生自主探索阶段,在小组内合作交流之时,在学生做课内练习之时,我们可以站起来,看看学生们在做什么?了解学生的认知策略,合作意识,性格特征,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观课的老师,可以不必再那么规矩。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看老师的教学策略是否是正确,引导是否得当,组织是不是有效,看学生是不是有兴趣,老师教得是不是有效。观课的目的是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要观察对象,而不是观看老师的表演。而是带着共同研究课堂、改进教学,提高自身课堂实效的探究目的一同参与的。观课议课打破了“不想在同事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不愿意自己的工作被别人指手画脚”。也不希望别人来干涉自己的教学”这种“私下默契”的状态,它致力于让所有教师互相观摩教学,直面现有问题,相互坦诚批评,共同商议办法,谋求教学创新,实现共同成长。
观课议课摒弃了传统评课的概括式评价,议课者要作为参与者带着问题和研究方向全程参与授课的全过程。研究的是点而不是面,有很强的针对性。观课议课的人不仅仅是在帮助他人,更是在提升自己并通过集体的智慧解决自身在教学上存在的困惑。观课议课者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要阐明如果我是授课人,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会怎么做,拿出自己的意见。这种思考使观课者不做旁观者,而是置身其中。对“假如我来教,我该怎么教”进行思考,一方面能够让自己在观课中真正有收获,有改变,使观察和研究一节课的过程成为自己学习这节课、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从而使议课能够真实地对教学实践产生影响。
我们常说做研究型教师、建立学习型团队、提高有效教学等。这些都可以通过观课议课的形式来体现,观课议课是教师专业化成长道路上的有效途径,因此,我要自觉地积极参与到观课议课的活动中去,使自己在观课议课的同时得到发展。观课议课学习心得(2):
教研是教学中必要的活动,教研的目的就是通过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可是,很多时候,教研活动都流于了形式,对老师的帮助不大。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益呢? 我们每周都要进行听课评课活动,这属于教研的一部分。在平时的听课评课中,像陈老师所言的“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只听不评”、“你好我好”的现象屡见不鲜。很多时候,我都在想:“这有什么意思呢?有这会时间,还不如自己有问题到电脑上查一查来得快。”可是,当面临真正意义上的听课评课的时候,比如评课分等级、评课找问题,我又觉得教学压力实在太大了,没有了安定感,更没有了自豪感。以前总觉得当老师是有成就感的、是自豪的,可是现在,越来越觉得老师难当,特别是课堂教学,越来越不知道该怎么教了,一旦遇到讲课出现问题,被领导批评指责,那心情更是糟糕,情绪很消极,自信心都没有了。和同事们聊一聊,大家都有同样的感受。
不可否认,教育的发展对教师来说是个永久的压力,也不可能消除,所以,在这样的压力下,教师的生活、工作负担明显加重,身心疲惫的教师们很少有静下心来专攻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的行为。那么,如何减轻压力,让教师们愿意研究教学呢?陈老师提出了“观课议课”的方法。
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不同,它主张充分发挥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改进的功能,以发展性的取向做课,而不是以展示性的取向献课,主张直面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让老师背有被批判得一无是处的包袱。
这是我非常赞成的。我想,每一位老师或许都曾有课堂教学失败的经历,甚至还有被评判得体无完肤的经历,其实,作为评课教师,第一要做的就是呵护授课教师的自尊心,每一堂课都不会是完全失败或者完全成功,每一堂课都有授课教师的心血,那就有可取之处。我们教研的目的是,针对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而不是将某些人一棍子打死,再没有教学的勇气和热情。对于其中的失误,我们要委婉地说出来。而对一些我们公认的“好课”,我们教研的目的也不是探讨“好在哪里”,而是探讨“为什么这样设计就好”。
观课议课的教研活动就是研讨课堂事实和现象,不针对授课教师,只针对课堂,探讨原因,研究发展变化的可能性和实现条件。从这一点来看,就大大降低了评课评人的的利害关系,从而减轻教师的压力。我们都希望教师们能走向幸福教育,少一些彼此伤害和打击,大家能够共同观察、收集、探讨、研究和改进教学,这才是幸福而有效的教研。那么,如何做好观课议课呢?
观课议课的首要前提是仔细观察课堂教学情况,收集课堂教学信息(事实和现象),“坐在学生身边”观察学习效果,这样在议课中才能根据问题讨论解决的方法。
观课时,不仅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心灵感悟和体验,用头脑思考和判断;“观”对观课的老师来说只是形式,而实质 是要走向深刻的思考的。议课与评课不同,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大家一起探讨问题,研究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更好的方式和方法,而评课是简单的下结论,多数情况下仅只是一方的结论。所以,简单来说,议课是写问号,评课是写句号,二者的内涵和外延,前者更丰富深刻和有效。
不论哪种形式的教研,都要有自己的主题,不能泛泛而谈,要针对一个问题或者现象,做到透彻而细致地分析好和解决。正确的方法都未必是一种,但是追求民主、平等和鼓励的人文性教研是当前教研的总趋势。
第三篇:观课反思学习心得
观课反思学习心得
知足者长乐,宁静以志远,淡泊以明志。这次参加骨干培训对教学评课议课有了新的认识,从一开始的懵懵懂懂,到现在的基本把握教师授课的教学脉络,能基本对授课者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中肯的剖析。自认为还可以。但看过陈先生的视频讲座之后。突然感到自己像井底之蛙。实在是难登大雅之堂,真是惭愧。在他的讲座中,我最感兴趣的是他关于课堂的认识,及观课议课的重点及准备。
在他的报告中,他讲到:为了更充分地认识课堂,为观察课堂奠定基础,观课前的说课和讨论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现有听课评课活动比较:
1、观课活动前的说课重视对学生情况的介绍。这种介绍,一方面是为了体现以学论教,另一方面,观课者可以由此更清楚地理解课堂教学,判断授课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水平,在议课时提出认识学生的相关问题。
2、观课议课强调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意义的理解,也就是说,不仅要介绍我要做什么,还要说一说我对这个问题是如何理解的,如何选择的。目的在于揭示授课者内在的教育观念和假设,它有利于授课教师明确教学思路,提高理性水平,从而自觉追求有意义的教学。
3、强调观课集中在一定的主题上。这种主题首先由授课老师提出,因为课堂上将要出现和发生什么,他最有发言权。
4、强调对授课教师教学风格、教学追求、教学特色的尊重。授课教师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我想要展示什么,我的特色和创造是什么,我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我希望给授课教师什么启示。
5、强调授课教师与观课教师的课前沟通和互动。在说课活动中,观课者不是被动的听众,而是积极参与的主体,观课者一方面可以就授课教师的说课进行咨询,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即将展开的教学活动提出建议。
通过课前交流,献课教师和观课教师充分交换信息,达成一致。这样,在以后的活动中,观察者就可以集中准备相应观察工具,制订观察计划,在课堂上集中关注所要解决的问题。
观课议课涉及课堂教学中的方方面面,从课堂对象上,可以观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以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如何互动。从教学环节上,可以观察课是如何导入的,如何展开的,如何小结的等等。从具体方法上,可以观察如何提问,如何实验,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开发课程资源,如何使用技术手段。从效果方面,可以观察学生的课堂情绪,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等,正因为有这样多的观课内容和主题,所以每一次观察都需要选择,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教学环境和不同要求,协商不同的观察重点和主题。
纵观自己观课议课的过程,基本上对观课前的说课和讨论这个环节没有进行过,不是很理解但今天见识完了之后,我想在自己平时的工作中尝试一下。试一试这种方法的威力,到底如何!
第四篇:科学观课研训心得体会
参加“市、县教研联动科学观课议课活动”
学习的心得体会
民主小学
张仲莹
2017年4月20—21日,我受学校领导派遣,有幸参加了由安康市教研室和岚皋县教研室联合举办的“市、县教研联动科学观课议课活动”。本次活动地点在岚皋县城关二小,市、县教研室负责人及部分学校的教导主任、语数教研组长参会。活动分两个板块组成:专题讲座板块---县教研室黄仲武主任、市教研室小学数学研究员李志、市教研室小学语文研究员侯曙光,分别作了《基于课堂观察的实证分析与教学指导》、《教研员如何走进课堂做研究---观课、议课的思考》、《基于改进教学的观课议课》的专题讲座。观课、议课实战板块---参会人员分语文、数学两个组分别对对城关二小的四位教师的课例进行了观课、议课。
之前对观课、议课的了解只是来自网络或书本,理解比较肤浅。通过本次参训活动,对观课议课的概念、好处、指向、基本方法、问题与困惑、策略、记录方法、反馈技巧等都有了较深入的认识。
结合研训内容,我反思了“传统听课评课教研活动”的存在的弊端:大多时候只是 “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拿着凳子就进课堂,提着凳子就走人,带着思考的听是很少的。评课也只是流于形式,即使评课,也只是少数人发言,大多人保持沉默。有时评课环节干脆就省去了。这样的教研活动有什么意义呢?有什么作用?说真的,还不如自己有问题到电脑上查一查来得快。也正是平时教师们锻炼的少,缺乏指导,当面临真正意义上的听课评课的时候,比如研讨课、赛教课,很大一部分教师不知从何说起,课堂的诸多问题也难以发现,当然教师的课堂教学也难以的到改进与提高。
传统的评课方式,容易使授课教师精神受挫,缺乏安全感。由于话语权掌握在少数的几个权威人士手中,他的肯定与否定,直接决定课的优劣。一旦遇到讲课出现问题,被领导批评指责,那心情更是糟糕,情绪很消极,自信心都没有了。不可否认,教育的发展对教师来说是个永久的压力,也不可能消除,所以,在这样的压力下,教师的生活、工作负担明显加重,身心疲惫的教师们很少有静下心来专攻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的行为。那么,如何减轻压力,让教师们愿意研究教学呢?那就要用到“科学的观课议课”的方法。
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不同,它主张充分发挥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改进的功能,以发展性的取向做课,而不是以展示性的取向献课,主张直面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让老师背有被批判得一无是处的包袱。每一位老师或许都曾有课堂教学失败的经历,甚至还有被评判得体无完肤的经历,其实,作为评课教师,第一要做的就是呵护授课教师的自尊心,课本来就没有优劣之分,每一堂课都不会是完全失败或者完全成功,每一节课都是生命的表达,都凝聚着教师的心血,那就有可取之处。我们教研的目的是,针对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而不是将某些人一棍子打死,再没有教学的勇气和热情。对于其中的失误,我们可以通过发问,教师澄清问题,探讨教学新的可能。而对一些我们公认的“好课”,我们教研的目的也不是探讨“好在哪里”,而是探讨“为什么这样设计就好”。
观课议课的教研活动就是研讨课堂事实和现象,不针对授课教师,只针对课堂,探讨原因,研究发展变化的可能性和实现条件。从这一点来看,就大大降低了评课评人的的利害关系,从而减轻教师的压力。我们都希望教师们能走向幸福教育,少一些彼此伤害和打击,大家能够共同观察、收集、探讨、研究和改进教学,这才是幸福而有效的教研。我认为观课议课的首要前提是仔细观察课堂教学情况,收集课堂教学信息,“坐在学生身边”观察学习效果,这样在议课中才能根据问题讨论解决的方法。
观课---用心灵感悟课堂,不仅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心灵感悟和体验,用头脑思考和判断;“观”对观课的老师来说不只是形式,而实质是要走向深刻的思考的。
议课---用对话理解教学,不是要评判出优劣,而是分享经验,改进策略,完善行为,探讨教学的新可能。
总之,传统的听课评课的教研活动方式需要改进,观课议课的方式、方法、策略需要学习和完善,在新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下,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第五篇:《有效观课议课》学习心得(范文)
《有效观课议课》观后感
观课议课头次听说,没有培训前如笼中之鸽,听了陈大伟教授的讲座,真是大有收获。以往评课絮絮叨叨,献课者苦累不说,评课时只能听喝,一肚子委屈向谁诉说。同行常常唠嗑:“我工作时就怕领导听课评课——就跟挑刺似的。”这样的教研氛围,教育改革怎能高奏凯歌?相信所有教师都作过公开课,无论是作为有待提高的年轻教师,还是具有示范意义的资深教师,公开课似乎就是尽己所能地展示自己的最高水平。为此,历经几轮试讲,反复打磨教案,精心捧出成果。而听课老师呢,事先对该课一无所知,临时坐进课堂。一堂课观摩下来,首先要对该老师的教学情况依项打分。若有评课的要求,则聚集老师来评论一番,视该老师情况而定,或者给予其高度肯定,或者以毁誉参半,或者以“仅供参考,很不成熟”的旗子下提出批评意见。上课的老师一律是谦虚的,谦虚之后,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不是万不得已,就决不再开课了。
观课议课的春风来啦,“观”是选取案例,“议”是对选取案例的讨论和分析。“观课议课”的主题可以预先研究和准备。在观课的过程中,大家就能有所选择地,把该观察的东西观察得仔细一点。为了避免预定的问题和现象在课堂观察时扑空,预先确定的主题就要有一定的普遍性。因为课堂教学发展变化具有不确定性,所以还应该承认主题生成,鼓励老师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课堂,研究课堂,并把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与大家分享。
“议课”和以往“评课”的最大区别有两点:一是“议课”者并不完全是从旁观者的立场来评论上课教师,而是把自己融入课堂教学中去,以执教教师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二是“议课”者与执教者是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交流,是“议论”式的而不是“评判”式的。所以,这种方式不但适用于有专家参与的指导性议课,也适用于校本教研中的教师互相观课的同伴交流。“议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上课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入的反思,总结并提升实践经验,对课堂上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探讨和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办法。观课时必须做到:第一,需要观察课堂上发生了什么,观察的对象不仅有教师,而且包括学生。第二,我需要推断执教老师的教学行为背后的想法(不能等到议课时再问授课老师,就算要问,自己也要先想一想),需要判断执教老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需要思考效果与行为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第三,要思考:假如我来执教,该怎么处理。第四,要思考:在议课时,我需要交流什么。别人让你看了他的课,你有了思考和进步,感谢当然是应该的,但感谢的方式不是嘴上说,而是拿出行动——真诚地交流对对方有价值、有帮助的意见,帮助对方成长和进步。在具体话语结构上,大家比较普遍地接受“假如你来教„„”“假如我来教„„”
今后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议课”的实践探索:
一、对于课堂教学中成功的亮点,请上课老师叙述自己的设计意图,在课堂教学的一刹那的想法,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在教学时怎样想到采用这种策略的,过去是否遇到过类似情况,是怎样处理的。然后由观课老师们议论,这样做“得”到了什么,是否“失”去了什么?大家对执教老师的方法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从而起到了提升实践经验的作用。
二、对于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如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教师讲解中的存在的问题,师生交流中“卡”住的问题(特别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有新颖的想法,但思维还不完备,老师却轻易地否决了学生的想法——这是比较严重的问题),请执教者谈自己当时的想法,所采取处理方法的依据,反思可能导致的正反两方面的后果,及今后如果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将如何处理。观课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这一问题的产生及处理结果作出初步的判断,与上课老师一起协商,形成解决类似课堂问题的设想或方案。观课议课它虽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包治百病,但可以激活教师的反思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