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音乐下册《快乐的舞蹈》教案人音版

时间:2019-05-12 00:45: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年级音乐下册《快乐的舞蹈》教案人音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年级音乐下册《快乐的舞蹈》教案人音版》。

第一篇:二年级音乐下册《快乐的舞蹈》教案人音版

课题

第五课《快乐的舞蹈》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一、通过《金孔雀轻轻跳》的学习,从音乐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理解本课主题——美丽的动物;并由本课主题向音乐内部元素(速度、情感)及音乐外部元素(环保、民族文化等)拓展。

二、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探究孔雀的同时自主参与各项学习活动并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三、通过“意境”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孔雀的美,锻炼学生即兴表演的能力,能够积极与同学合作用优美的语言、舒展的歌声及肢体动作编创一定的情境,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四、学会歌曲《喜鹊钻篱笆》,要求学生能用欢快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要求学生结合歌曲有秩序地进行游戏活动,激发音乐兴趣;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歌表演,能做几个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五、通过聆听《霍拉舞曲》,感受歌曲强烈的舞蹈性;能编创适当的动作合着节拍表演,培养动作的协调性;能随音乐用手按课本上的图形谱划动或走步来体验音乐。教学 重点

一、感受傣族风格的歌曲,了解傣族的风情;启发学生初步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二、学会歌曲《喜鹊钻篱笆》,能用欢快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结合歌曲有秩序地进行游戏活动。教学 难点

一、从音乐中感受孔雀优美的形象和从容的步态;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思想。

二、能基本听出《加伏特舞曲》的段落结构,用适当的动作对音乐作出相应的表现。教学 方法

视听唱法结合 教具

钢琴、纱巾、课件、部分打击乐器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设 计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1、欣赏舞蹈片段《金孔雀》(学生观看)

2、、通过刚才的舞蹈片段设问引入。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刚才这段舞蹈表现的是什么小动物吗?(孔雀)今天就让我们和美丽的孔雀一起渡过这快乐的一天,好吗?(出示课题)

二、律动表演,突破难点:

你们知道孔雀生活在什么地方吗? 孔雀生活在被称为“动植物王国”“药材之乡”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这里也是“孔雀之乡”。它是傣族的象征。

1、看孔雀。(孔雀优美的姿态)

现在我就请小朋友到傣族人民最喜爱的“孔雀园”参观。这有许多美丽的孔雀,它们正在休息呢?孔雀最爱比美了,哪位小朋友来和它比一比?(学生模仿孔雀的动作,教师可提示)孔雀是傣族人民的吉祥鸟,所以傣族的舞蹈中很多动作都是表现孔雀的。师生一起做一个表现孔雀的简单造型——孔雀鹤立。做法:双手呈冠形,右手上举略弯曲,左手提襟。

2、探究孔雀的其他舞蹈动作。

例如走路、喝水、开屏等,并模仿动作。

3、说孔雀。

你们喜欢孔雀吗?喜欢它什么呢?

三、多维感悟,探究学习:

(一)感悟傣族的民族文化。

1、介绍傣族乐器。

① 象脚鼓:因鼓的形状类似象脚,因而得名象脚鼓。是一种打击乐器。现在请小朋友们来和我一起学打象脚鼓好不好?(节奏练习)2/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 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出示葫芦丝)

葫芦丝,又称葫芦萧。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声音优美,主要流传于傣、彝等民族中。它演奏的音乐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我来为大家演奏一段好不好?(教师吹奏,学生初步感受音乐)

现在我们就来模仿葫芦丝的声音lu来唱一唱。(音乐模唱,突破难点)5 3 5 6 │ 6 — │ 3 1 │ 5 — ‖ lu lu lu lu lu lu lu lu

2、游戏:

分组:一组打节奏,一组模唱,一组律动。

3、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看到的舞蹈都表现傣族风情的,你们能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傣族风土人情吗?

(傣族的衣服很漂亮;傣族人民个个都能歌善舞,傣族人生活的地方很美丽等„„)你们还想了解些什么?(出示幻灯)

① 傣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采,有自己的历法、语言文字,并以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著称于世。音乐、舞蹈、民歌、民间传说故事等富有民族特色,影响甚广,主要聚居在热带、亚热带的平坝地区,村寨多临江河湖泊,住宅通常每户一座竹楼,竹篱环绕,果树、翠竹掩映,环境十分优美。四周田地肥沃,特产丰富。

② 竹楼,顾名思义,是以竹为主要材料建筑而成的。傣族的竹楼一般用数十根大竹子作支撑主架,在离地2米多高处铺楼板。楼分上下两层,楼下无围墙,是拴牲畜、养家禽和堆放农具的地方。楼上住人,竹墙缝隙较大,既采光又通风,所以一般竹楼都没有窗户。

③ 泼水节在每年公历四月(傣历六月)间举行,是傣族最为隆重,最具民族特色的节日。其实泼水节是傣历新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因为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泼水祝福,故称泼水节。节期一般为三四天,因为泼水是一种祝福,被泼越多认为越吉利。

④ 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着窄袖短衣和统裙,图案多种多样,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种图案都含有具体的内容,如:红、绿色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图案象征着五谷丰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现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⑤ 象脚鼓:打击乐,外形象大象的脚而得名。葫芦丝:这种乐器用半截小葫芦作为音箱,以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的竹管下端,嵌有铜质筑片,中间较长的一根竹管开七孔。吹奏时口吹葫芦细端,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二)感悟歌曲内容。

1、师生一起跟着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学生念一次歌词,并为歌词加上动作。(老师可指导)

孩子们一起表演,选出一两个做得好的孩子再带着大家做一遍。老师请一个孩子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来一次。

3、听范唱。(听孔雀)

闭上眼睛想想傣家人民和小孔雀的景象。(想孔雀)你们想到了什么?(说孔雀)

4、学生跟音乐有感情的演唱,老师做提示让孩子唱得更有感情。(唱孔雀)

(歌曲处理: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句尾每个字收音要轻,体现出亲切感;展翅飞翔一句力度稍加强;歌曲结尾处用较弱的力度,表现歌曲美妙的意境。)

5、用动作表演歌曲。

四、创造表现,寓教于乐。

1、师生齐唱共舞。(跳孔雀)

学生可跟着老师一起跳,也可自己创编好的动作。

2、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演。(可以打节奏,可唱歌曲,可跳舞„„)

(女同学可以把纱巾围成筒裙,表演傣族小姑娘,男同学可模仿象脚鼓打节奏,提高学生表演兴趣。)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小孔雀漂亮吗?云南省是我国唯一有孔雀的地方,孔雀生活在这么美丽的地方,是因为傣族人民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环境保护得很好。它的热带雨林是地球上保存最完好的热带雨林之一。你们还知道哪些美丽的小动物呢?并能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它。这些小动物都非常的可爱、美丽,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引导学生要保护环境,让动物们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爱护动物,不滥杀滥捕动物,更不能吃国家保护的珍惜野生动物)师:刚才我们用优美的舞蹈、甜美的歌声来表现了的美,那你们想想还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美丽的呢?

第二课时

一、律动引入,营造氛围

首先(播放课件),随着欢快的音乐《掀起了你的盖头来》响起,同学们随老师舞蹈,这样,课堂活动由律动开始,很快把每一个学生都吸引过来参与游戏活动,营造和谐、民主、欢快的课堂气氛,以愉快的心情为后边的学习活动做好情感铺垫.二、走进彝族,了解民俗

1、播放《喜鹊钻篱笆》伴奏音乐请生欣赏,体验乐曲欢快的情绪再简要介绍彝族文化,风土人情,增强学生的知识面,更为歌曲的演唱做下铺垫。

2、范唱彝族歌曲

三、节奏读词,解决难点

1、先听教师随着鼓点节奏读词,增强了浓浓的音乐韵律感,《喜鹊钻篱笆》的节奏琅琅上口;

2、通过师读、生读、师生接龙读词的方法,学生在模仿中渐渐熟悉歌曲,解决节奏的难点,再过渡到学唱歌曲阶段。

四、演唱歌曲,动口动脑

1、由读节奏入手,引入歌曲,通过老师对彝族的介绍,勾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

2、学唱歌曲时采用老师唱曲、学生唱词、分句教唱的方法来降低难度,使导学、铺垫、演唱教学处处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进行,由易到难,逐步完成教学目标。

五、随乐律动,激发兴趣

这一环节让学生随歌曲音乐和老师一起律动,掌握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体验音乐课的无穷乐趣。而教师本人强化参与者,合作者身份,以增强与学生的亲和力,师生共同尝试,体验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六、游戏延伸,快乐升华 《喜鹊钻篱笆》是彝族小朋友做游戏时唱的歌曲,在这一环节我向学生了解他们平时喜欢做的游戏,如:跳山羊、丢手娟、跳皮筋、老鹰抓小鸡、火车钻洞、打花巴掌„„.然后在《喜鹊钻篱笆》这首欢快的乐曲中,请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游戏边唱《喜鹊钻篱笆》这首歌边做游戏,在游戏的同时巩固了歌曲。让孩子在自己最喜欢的游戏中结束本课学习,学生的情绪达到高潮,求知欲得到满足,短短的四十分钟虽已过去,但他们仍沉浸在欢乐当中。

七、课堂小结,结束新课

今天,同学们唱得高兴,玩得也高兴,学会了贵州彝族民歌《喜鹊钻篱笆》,感受了欢快的情绪,你们在享受快乐的同时,也请你们把快乐传播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好不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同学们再见!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景(意图:组织教学,稳定情绪)1.师生问好(师弹奏起立音乐)

2.师弹奏《郊游》音乐,让学生边拍手边唱 3.练声

二、导入(意图: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想不想出去郊游啊?生:想

师:那今天我们干脆走远一点,我要带着你们分别去两个国家旅行。让我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出发吧!准备好没有? 生:准备好了

三、聆听《霍拉舞曲》(意图:体会音乐情绪,并随音乐跳舞)

1.师:在美丽的罗马尼亚大草原,正在举行国际儿童音乐夏令营,来自各国的喜欢音乐的小朋友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听,东道主罗马尼亚的小朋友给我们带来了当地的民歌(出示课题---《霍拉舞曲》)。让我们一起闭上眼睛静静地欣赏。

2.学生闭上眼睛初听音乐(意图:让学生对音乐进行初步感受)

3.师提问:通过刚才的认真聆听,你感受到了歌曲怎样的情绪?你又想象出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欢快、热闹、载歌载舞„)4.复听,要求学生每人用一张白纸用线条为乐曲画“心电图”,要能看出音乐的变化、停顿、高低,看哪一个同学找准了乐曲的“脉”,对音乐体会得深刻 5.师简单对歌曲进行分析:霍拉是流行于罗马尼亚和摩尔达维亚地方的一种民间歌舞体裁,又称多伊那,产生于牧民地区。通常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多为悠长的歌调,犹如牧人的悲歌;第二部分为活泼的轮舞,常用2/4拍子,多用装饰音和颤音。该曲一开始便以明快活泼的伴奏引出小提琴以断弓技法奏出的顿音主题,如同鸟鸣般婉转的颤音和飞瀑般奔流的快速的顿音,形成了欢腾的乡村舞会场面,充满了炽烈的欢乐气氛

6.跳一跳:师:大家听到这么欢快热闹的歌曲后是不是很想跳舞啊? 生:想

师:那我们也加入罗马尼亚小朋友的行列,在音乐中跳起来吧!7.师再放一遍音乐,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对歌曲进行表演

四、聆听《加伏特舞曲》(意图:感受舞曲轻松、欢快的特点)1.导入:

师:好了,我们的罗马尼亚之行就暂告一段落,接下来我们要去旅行的地方是美丽的荷兰。荷兰这个国家,有古老的风车和五彩缤纷的郁金香,那里不仅风光秀美,它的音乐更美,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聆听一首来自荷兰的《加伏特舞曲》 2.欣赏《加伏特舞曲》

①初听音乐:师放录音

②师提问:

刚才我们欣赏的是一首荷兰的《加伏特舞曲》。你知道什么是舞曲吗?(学生自由答)这个舞曲带给你怎样的感觉?(快乐、有趣)

③复听音乐:

师:听着这么轻松的音乐,老师都情不自禁的想跳起来。那么,请你仔细观察:老师的舞蹈动作有变化么?为什么会变化?(教师随音乐跳舞,让学生感受乐曲aba段式)

④听完讨论,让学生发现:前面音乐和后面音乐有重复,中间音乐有变化,比较舒展优美

⑤师简单讲解aba三段式:

老师用“▲○▲”来表示这首音乐,你还能用什么方式呢?(让学生用自己将自己喜欢的方式标在书上)

3.用舞蹈表现乐曲

①师:你们想随着音乐跳吗?先请你们瞪大眼睛观察老师的脚步动作?

②师随音乐示范跳8个小节,然后请个别学生起来尝试跳一跳

③师总结:是这样吗?师按跳跃节奏在黑板上画出脚印(嘴哼音乐)

④师再点一次黑板上画的脚印,请学生用手指轻轻地在膝盖上随音乐点一点

⑤尝试用脚点一点,师生边哼边用脚做一次(4句)

⑥师生随音乐跳:

方式:a.学生在原地跳(放音乐),老师在中间跳

b.邀请同学出来跳(没轮到的同学坐在原位置跳,a部分用手指做动作,b部分用脚跟做动作)

五、总结,组织下课

1.师小结:今天,在短暂的40分钟里,我们走访了两个国家,聆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更多的音乐等着我们小朋友去发现、欣赏和创造。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我们今天的音乐之旅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

2.师弹奏《郊游》音乐伴奏,让学生边唱边离开音乐教室。教学 反思

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形体灵巧,比较适合采用模仿性的形体舞蹈教学手段,进行直观的教学,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学习,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因而本课各个环节都以模仿为主线,将形象的舞蹈通过模仿动物来展开,引导学生用心体验小动物。培养学生爱好舞蹈的情趣,发展学生的鉴赏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对美更深一部的了解。一开始教师抓住学生爱模仿表演的特点,利用舞蹈小律动组织教学,通过形象生动地和有节奏的形体动作,让学生比较主动自然集中了注意力,进入学习中。总之,我是根据这一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设计教学: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等,给出典型的节奏型,并与学生互动感受傣族的孔雀舞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

第二篇:二年级音乐下册:快乐的舞蹈教案 人音版

快乐的舞蹈

教学内容:

编创与活动、表演《哈里啰》、聆听《霍拉舞曲》。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乐曲和歌曲的舞蹈性。并能用编创适当的动作合着节拍表演。培养动作的协调性。

2.能看柯尔文手势,认唱la、si,借助听琴感受其音高。3.能随音乐用手按课本上的图形谱划动或走步来体验音乐。教学重点:聆听音乐,通过编创表演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性。教学难点:

1.感受歌曲音乐的快乐及舞蹈性。2.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学方法:音乐动感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琴、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

一、表演《哈里啰》

1.完整地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旋律。

提示:听着歌曲拍手的方式拍击节奏,在实践中体验。2.按节奏读歌词。3.听着音乐填唱歌词。

4.讨论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歌曲。

5.编创动作表演歌曲,分小组编创,分别表演给大家看。6.用锣鼓和碰钟为演唱歌曲伴奏,注意打击乐与歌曲演唱的配合。提示:打击乐的声音是否应比演唱的声音大?让学生自己分辨、控制声音。

二、编创与活动

1.认识la、si唱名。

2.结合本课柯尔文手势、结合键盘弹奏音高,让学生感受、模唱。

3.结合歌曲,让学生模唱歌谱,找出歌中有几处la和si,使学生将对la和si的认识溶入音乐实践活动中。

三、聆听《霍拉舞曲》

1.初听乐曲。

提示:乐曲给你怎样的感受? 2.复听,要求学生每人用一张白纸用线条为乐曲画“心电图”,要能看出音乐的变化、停顿、高低,看哪一个同学找准了乐曲的“脉”,对音乐体会得深刻。

3.再次复听,全体学生用手指动作划动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第三篇:四年级音乐下册 快乐的舞蹈 教案 人音版

快乐的舞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聆听《马刀舞》、《小步舞曲》感受两首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舞蹈音乐,体验其不同的风格特征,拓展我们的视野。教学内容:

聆听《马刀舞》、《小步舞曲》 教学过程:

一、聆听《马刀舞》。

1.设问:谁见过骑着马挥舞大刀打仗的场景?(电视剧、电影„„)

2.欣赏管弦乐《马刀舞》,这是前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创作的一首乐曲。 设问:乐曲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3.师生讨论:自己根据乐曲所想像的场面发表各自的见解。(粗略的)4.细细聆听:能否把各段音乐所描绘的场景,再叙述得细致些?如引子部分有什么特点,第一部分是怎样的场面?中间一段又是怎样?„„

5.把你们想像的场景,用动作跟随音乐表演出来。

二、聆听《小步舞曲》。

1.谈话:《马刀舞》表现的是战争的场面;现在你听听又表现怎样的情景——初听乐曲。2.师生交流所听乐曲的印象。3.再欣赏乐曲,教师作简要介绍:(1)介绍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与作曲家巴赫。

巴赫(1685~1750)德国作曲家,古典派复调音乐大师。18岁起历任多处教堂和宫廷的乐长及管风琴师。他的宗教作品明显地突破教会音乐的规范,具有丰富的世俗感情和大胆的革新精神。他的创作手法以复调为主。主要作品有200多部《康塔塔》(指有乐队伴奏的世俗或宗教合唱曲)、《b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创意曲集》、6首《勃兰登堡协奏曲》等。他的作品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典雅的宫廷小步舞曲。

小步舞曲,起源于法国民间的三拍子舞曲,因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速度从容,节奏平稳,能表现许多礼仪上温文尔雅的动作和意境。最初流行于17世纪法国宫廷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中,后演变为3/4拍。18世纪以后,在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器乐创作中,往往在奏鸣曲、交响曲中采用此体裁作为套曲的第三乐章,在风格特点上也有了演变。 4.“舞曲”体裁说明。

5.小结:这两首舞蹈音乐,描绘两个时代背景,两种风格特征。请回家收集本地区的舞曲,我们将在下节课交流。

三、教师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下课。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一、表演《我和提琴》,了解挪威人民的风格。在学唱《我和提琴》过程中掌握3/8拍的特点及学习找出曲调中的重复乐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曲式打下基础。

二、学习掌握3/8拍的含义。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我和提琴》,掌握 3/8拍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学习歌曲《我和提琴》

1.音乐知识导入:我们已经唱过很多3/4拍的歌曲,你们愿意唱哪一首?3/4拍的含义是什么?它的指挥图式是怎样的? 2.介绍挪威民歌《我和提琴》:

(1)出示欧洲地图,找出挪威的地理位置:北欧。(2)欣赏《我和提琴》演唱。

设问:从歌曲内容中,你了解到挪威人的风土人情吗?歌曲是几拍子的? 3.学唱歌曲曲调。

(1)看谱听教师范唱曲调,找出基本重复的乐句。(2)根据3/4拍的含义,启发学生讲3/8拍的含义。

设问:3/4拍与3/8拍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在哪里?从分析对比中理解3/8拍。

(3)学习3/8指挥图式,并用指挥图式自学曲调的第一、三、五乐句。教师指导的重点是学习起拍及第三乐句的附点八分音符节奏。

(4)流畅地唱好曲调(强弱弱节奏要鲜明,分句要清楚),用色块表示乐句的基本重复。4.学唱歌曲:

(1)再听范唱→第二次时学生轻声跟唱。

(2)填上歌词。 5.表演歌曲。

用心

爱心

专心 2

有感情地歌唱。请少数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伴奏,有舞蹈特长的学生即兴伴舞。6.将《平安夜》3/4拍改写成3/8拍。

二、教师总结学生学习情况,下课。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一、学唱新疆民歌《跳吧,跳吧》,掌握歌曲的节奏曲调,即兴编创舞蹈使歌舞一体。

二、聆听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二号)感受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舞蹈音乐,体验其不同的风格特征,拓展我们的视野。教学内容:

聆听《新疆舞曲》(第二号);学唱《跳吧,跳吧》;本地区舞曲交流。教学过程:

一、聆听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二号)。

1.谈话导入:新疆各兄弟民族都能歌善舞,我们大家来唱唱《娃哈哈》,边唱边跳。

2.我们来听一首钢琴独奏曲,听听乐曲的风格是哪一个地区的少数民族风格音乐?为什么?——欣赏乐曲。

3.学生讨论——新疆风格的音乐——伴奏的音型具有新疆节奏的风格。4.再欣赏一遍。

设问:钢琴中的伴奏音型节奏是模仿新疆少数民族中哪件民族乐器? 5.学生讨论——手鼓。

6.全体学生轻轻地模仿手鼓的节奏:,为钢琴独奏伴奏。 7.小结:这是一首反映新疆人民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音乐。

二、学习歌曲《跳吧,跳吧》。

1.图片导入:出示新疆儿童歌舞的图片。 设问:图中儿童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他们在做什么? 2.介绍一首短小精悍的新疆塔塔尔族民歌,仅仅两句,但非常欢快,听两遍就能唱,一唱就能记住,唱了还想跳。不信你试试——欣赏歌曲范唱。3.大家说说歌曲的内容与情绪? 4.范唱曲调,大家看着歌谱。

设问:这个短曲中有哪两个主要音?这两个主要音是怎样行进的? 5.师生讨论。

答案:一个“2”(re)一个“5”(sol)。

教师提示:我们学过上行、下行,那么re与sol行进的方向是怎样的呢?——平行。

用心

爱心

专心 3

6.放慢速度,划着2/4拍指挥图式,每人自选一句即第1-4小节或第5-8小节,有困难举手,老师过来教。唱会了就停止划拍指挥动作,说明你会了。 7.请自学第1-4小节的同学站起来,我们进行二句接唱。8.交换自学另一句→交换接唱→齐唱(按原速要求)。

9.填入歌词歌唱(教师分别用四种节奏型手鼓伴奏),请同学们在练唱中选择伴奏型。

10.表演《跳吧,跳吧》,请学生自由选择打击乐器,有舞蹈特长的学生合着歌声即兴舞蹈。(根据学生的兴趣及时间的可能,可以表演数次,让更多学生参与,体验新疆地区载歌载舞的风格。)11.小结:音乐与舞蹈一体给人们带来美好的享受。 12.结合本地区舞曲跳一跳、唱一唱,进行相互交流。

三、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期情况,下课。

用心

爱心

专心 4

第四篇:四年级音乐下册 快乐的舞蹈1教案 人音版

最新版

快乐的舞蹈

教学内容:

聆听《马刀舞》、《小步舞曲》;学唱《我和提琴》(一)教学目标:

1.表演《我和提琴》,了解挪威人民的风格。

2.在学唱《我和提琴》过程中,掌握3/8拍的特点并学习找出曲调中的重复乐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曲式打下基础。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新课 聆听《马刀舞》

1.设问:谁见过骑着马挥舞大刀打仗的场景?(电视剧、电影„„)2.欣赏管弦乐《马刀舞》,这是前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创作的一首乐曲。设问:乐曲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3.师生讨论:自己根据乐曲所想像的场面发表各自的见解。(粗略的)4.细细聆听:能否把各段音乐所描绘的场景,再叙述得细致些?如引子部分有什么特点,第一部分是怎样的场面?中间一段又是怎样?„„ 5.把你们想像的场景,用动作跟随音乐表演出来。聆听《小步舞曲》

1.谈话:《马刀舞》表现的是战争的场面;现在你听听还表现怎样的情景——初听乐曲。2.师生交流所听乐曲的印象。3.再欣赏乐曲,教师作简要介绍:(1)介绍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与作曲家巴赫。(2)典雅的宫廷小步舞曲。

4.如能放一段录像(宫廷小步舞曲场面),配合乐曲,效果一定更佳(再次聆听)。5.“舞曲”体裁说明。

6.小结:这两首舞蹈音乐,描绘两个时代背景,两种风格特征。请回家收集本地区的舞曲,2017.3.1 最新版

我们将在下节课交流。

表演《我和提琴》教学基本要求:

1.音乐知识导入:我们已经唱过很多3/4拍的歌曲,你们愿意唱哪一首?3/4拍的含义是什么?它的指挥图式是怎样的? 2.介绍挪威民歌《我和提琴》:

(1)出示欧洲地图,找出挪威的地理位置:北欧。(2)欣赏《我和提琴》演唱。

设问:从歌曲内容中,你了解到挪威人的风土人情了吗?歌曲是几拍子的?

2017.3.1

第五篇:二年级音乐下册《欢乐谷》教案人音版

二年级音乐下册《欢乐谷》教案人音版

《欢乐谷》

新授

教学

目标

一、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延长歌曲《赛船》,体会人们在赛船室齐心协力正第一的谨慎和兴奋、愉快的心情。

二、通过律动《赛船》培养学生的穿边节奏和律动能力,培养学生的节奏干和协调能力。

三、认识切分节奏×××,并运用在歌唱中表达奔放、欢畅的感情。

四、学习歌曲,感受特立尼达人民载歌载舞的热烈场面和乐观,奔放的性格。

五、运用歌声,体态律动表达无限欢乐的心情。

教学

重点

一、学会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唱《赛船》;

二、学习歌曲,运用打击乐、身体律动为歌曲伴奏。

教学

难点

一、学生自由创边简单律动和节奏,培养学生的节奏干和协调能力。

二、切分节奏×××的掌握。

教学

方法

视听唱法结合 教具

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

第一时

一、导入。、跳一跳,动一动:学生和老师一起律动《划穿比赛》;

2、出室图片,解说端午接由来;

3、老师:你喜欢看龙舟比赛吗?今天我们教室里也来乐以为很喜欢龙舟比赛的小客人,让我们欢迎它(老师扮演小龙)

4、小龙:你们好,我是小青龙,我知道你们很喜欢看龙舟比赛,而我明天就要参加龙舟比赛乐,我还没有找到小传授和小固守,你们想和我一起参加吗?让我们来比赛以下,看谁能最快学会唱这首歌,说唱的好我就带它去参加比赛(板书题)。

二、新授。

(一)歌曲

、听录音;

2、朗读歌词;

3、师范唱,学生拍手感受节奏;

4、老师弹琴,学生跟琴小声唱;

、分四大组按要求创编律动;

6、做律动,师范后学生一起做。

(二)律动、放歌曲,老师打鼓,学生按节奏喊号子划船;

2、老师:看同学们授都痒痒乐,让我们一起做小鼓手桥一桥(学生用笔巧计桌面,师划船喊号子);

3、那里表现乐比赛是奋力追赶的情景?你是怎么指挥船员划船的速度的?

4、每组选择鼓手,听音乐边桥边唱,组员按节奏划船喊号子。

第二时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孩子们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进入教室。师生问好。(放歌曲《哈里罗》伴奏音乐,师生准备上。)

二、节奏游戏:

放:哎呀孩子们真高兴,你们看谁在看着我们呢?看看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出示)、中出现叫卖的声音“卖豆腐”这是什么声音。谁能模仿一下(指一、二名学生模仿)这三个字中谁的音又长又重?

2、师:在生活中也有这种节奏的语言,你来想一想,如果想出来告诉老师(给学生想的机会,学生说一说)。

3、师:这种节奏在音乐中是这样表示:×××(出示)

4、节奏练习×××××

①打着拍子说“慢慢地走走”。②学生用“da”读一读。

、老师也送给你们一份礼物,你想知道是什么吗?那你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老师模仿汽车的汽笛声,这是什么声音呀?你来学一学。学生模仿。②

这种节奏在音乐中是这样表示的×××③

孩子们用“da”读一读

6、节奏接龙练习:

读节奏(打着拍子,说“慢慢地走走”,“听嘀嘀”)②

分组接龙(学生随老师弹的乐句伴奏)学生互换接龙。③

学生随音乐把“慢慢地走走”,“听嘀嘀”连起来说。④

老师也想和你们做接龙游戏,你们欢迎吗?我说“跑跑跑跑走走”你们说“听嘀嘀”。(师生随着琴做节奏练习)

三、学习歌曲:、学生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

同学们的表现真出色,现在你们放松一下,我带你们到中美洲的一个小岛上去旅游,这个岛上有个国家叫“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那里濒临海洋,风景秀丽,那里的人们能歌善舞,热情奔放。你们听他们用音乐欢迎我们呢。(学生听音乐)

2、听到音乐感受到了什么?你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出来吗?

①学生听音乐,感受音乐。②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音乐的感受。③请一位同学来领大家做。

3、你再来听一听,音乐中有没有我们“听嘀嘀”的节奏,你在听到时做“听嘀嘀”的动作。

听到“听嘀嘀”的动作。②

把“听嘀嘀”加进歌词。③

在“听嘀嘀”后面加入两下拍手。(老师示范、学生随音乐做拍手动作。)

4、听录音范唱,唱了什么内容?、再听老师范唱:歌词中唱的最多的一句词是什么?(哈里罗)“哈里罗”是特立尼达人民表示高兴时发出的一种感叹。

6、学生再次听范唱,在“哈里罗”后加上拍手。X||

B|1

|

|

四、学生学唱歌词、随琴轻声唱歌词,学生边唱歌词边加入拍手。

2、在学生演唱时注意歌词中的“哈里罗”的节奏

3、学生随着琴完整的唱歌词。

五、歌曲处理:、老师范唱歌曲学生再次体会歌曲情绪。

2、学生分乐句唱,体会“哈里罗”的不同变化。

3、师生轮唱:老师唱“哈里罗”你们唱其它的歌词;师生互换。

4、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六、表现歌曲

特立尼达人民特别喜爱唱歌、跳舞,你想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去吗?(学生加入打击乐、舞蹈律动来表现音乐)

、、全班展示,孩子们让我们随着音乐跳起来吧,尽情的表现这首歌曲。

2、老师示范动作。

3、师生展示。(你觉得老师的动作漂亮吗?你喜欢哪一种动作把它加入到你创编的动作中去,我们大家一起跳起来吧!)

七、小结

旅游的时间过的真快,让我们唱着歌跳着舞和特立尼达的小朋友再见吧。

教学

反思

这是一节带有舞蹈性的音乐,学唱表演歌曲和欣赏曲子都带有舞蹈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就从舞蹈性这一特征出发,制造气氛,让他们在聆听音乐、表演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带有舞曲风格的音乐,感受歌曲的舞蹈性,编创适当的动作配合节拍表演。通过音乐律动和音乐游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能够用动作体现的节奏。

下载二年级音乐下册《快乐的舞蹈》教案人音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年级音乐下册《快乐的舞蹈》教案人音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音乐下册《兽王》教案人音版

    课题 第六课《兽王》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两只老虎》这首歌,并独立、自信、准确、有感情地进行演唱。2、过程与方法: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优势,让学生利用......

    新版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2014年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下册 音乐教案(新版) 第1课 春天来了 春之歌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欣赏乐曲《春之歌》。《春之歌》选......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音乐小屋

    音乐小屋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学生能够用轻快而甜美的声音表达快乐和高兴的心情,体验学习音乐的乐趣,感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的愉快。 二、能力目标: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汇总(定稿)

    第一课 春天来了 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春晓》,演唱《大树妈妈》、《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

    二年级音乐下册《飞呀飞》教案人音版

    课题 第三课《飞呀飞》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一、欣赏《蜜蜂》及学唱歌曲《小蜜蜂》,并启发学生带着愉悦的的心情有感情的歌唱。 二、通过聆听、演唱和表演歌曲《小蜜蜂》,......

    二年级音乐下册《美丽家园》教案人音版

    二年级音乐下册《美丽家园》教案人音版 课题 第四课《美丽家园》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一、学生能用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突出学生为主体,通过情感体验和肢体语言的融......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 《哈里啰》《加伏特舞曲》教案第一稿 一、教材分析: 《哈里啰》是一首特立尼达民歌,具有浓郁的拉丁美洲音乐风、格,4/4拍,大调式,歌曲的结构方整,是由四个乐......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青春放歌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1 、《拉起手》。(二)、欣赏《行星组曲》 活动与练习: 1、常用键盘音及记号。 2、节奏与音乐要素的练习。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