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美术活动——国画《菊花》
大班美术活动——国画《菊花》
峨山县幼儿园
梁敏王
设计意图:
《指南》中指出,“要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并“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而国画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大瑰宝,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蕴藏着许多可挖掘的美元素。本着让幼儿“初步接触多元文化,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审美情趣”的原则,我通过国画菊花教学这一载体,将写生融入其中,鼓励幼儿大胆用毛笔表现菊花的美,体验用毛笔作画的乐趣,萌发幼儿对国画的喜爱。
活动目标:
1.在观察菊花的基础上,尝试用毛笔进行写生。2.体验用毛笔作画的乐趣,萌发幼儿对国画的喜爱。活动重、难点:
重点:大胆运用毛笔画出自己喜欢的菊花。难点:画出从自己所处的角度看到的菊花。活动准备:
1.课前准备:幼儿已有观察菊花和握毛笔的经验。
2.毛笔、墨、宣纸、国画颜料、碟子、调色盒、小桶、水、抹布、实物菊花等。3.PPT课件。活动过程:
一、激趣
以谈话的形式引出作画的对象和工具材料。
二、幼儿尝试国画——菊花的写生
1.简单介绍国画材料及工具。2.温馨提示。
3.幼儿尝试作画,教师巡视观察。
三、幼儿分享 1.作品展示。
2.幼儿分享自己画出的菊花。3.教师适时引导。
四、总结提升 1.提出观看要点:
画家用笔尖画什么?用笔腹画什么? 2.幼儿观看视频。
3.幼儿交流观察结果,教师适时引导。
五、总结 1.简单介绍国画。
2.激发幼儿下次体验用笔尖和笔腹作画的愿望。活动延伸:
将国画工具和材料投放区角,幼儿继续体验探索。
第二篇:国画菊花教案
活动名称:国画(菊花)
活动目标:1.了解菊花的外形特征,学习菊花的画法。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正确的握笔、调色。
活动准备:毛毡、毛笔(小狼毫、大白云)、颜料盘、黄色颜料、墨汁、笔洗、笔架、宣纸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正确握笔大胆绘画。
活动难点:能够用画出菊花的基本造型。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出示菊花范画,请幼儿观察分析菊花的外形特征。(花芯、花瓣形状,花茎)2.关键提问:花芯是什么形状的,在花芯里你还观察到了什么?花瓣是怎么排列的?
二、学习菊花的绘画方法
1.教师示范绘画菊花的花头,注意引导幼儿花瓣连接花芯,不能分开。2.幼儿尝试绘画菊花花头部分。
(1)请幼儿边说儿歌,边练习拿笔的方法。(大拇指 二拇弟 三兄弟捏住笔
四拇指 五拇指拖住笔)
(2)指导幼儿蘸浓墨、刮笔,在纸上练习画三个菊花头。(笔尖沾颜料 边沾边转 保持笔尖周边都沾上颜料)
(3)重点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跟随老师一起画。
三、学习为菊花画颜色,笔腹上色,中侧峰配合笔腹让颜色上的更完整。
1.请幼儿调色,黄色颜料用毛笔滴水,然后搅拌均匀。
2.教师示范用大白云蘸满颜色给菊花上色,提示幼儿再上色前,尽量把黑色的墨汁吹干,以免阴画(教师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让幼儿感知。)
三、活动结束,作品展示。
1.请幼儿展示作品,带领幼儿分析较有特点的作品。2.教师小结活动情况。
第三篇:大班美术活动:美丽的菊花范文
大班美术活动:美丽的菊花
活动目标:
1.认识秋天的菊花,了解菊花别致的外形特征,感受菊花的美。
2.鼓励幼儿大胆运用工具和材料进行美术表现活动,激发幼儿的动手操作欲望。3.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感受秋天、感受美。活动准备: 1.纸杯、剪刀人手一份。3.各种菊花图片
重难点:幼儿能够将菊花的花瓣剪均匀。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认识菊花。
1. 教师: 刚才,顾老师带你们去看了菊花。那你们来说说刚才我们看到的菊花是什么样子的?谁来说说看?(如果有小孩说到其他种类的菊花老师可以说:“菊花的种类有很多,今天我们特别来欣赏其中的一种就是我们图片上的这种。说说它有什麽特点。”)幼:弯弯、卷卷的、…
2.师小结:小朋友的眼睛观察的真仔细,菊花身上的很多秘密都被你们发现了,原来菊花的花瓣是细细长长的,像妈妈的卷发一样,发梢还是卷卷的,弯弯的。
二、引导幼儿探索纸杯变菊花的过程。
1.出示纸杯菊花并提问:老师这里也有一朵菊花,老师还带来了三种工具,有我们平时喝水用的纸杯、剪刀和铅笔。我们要用这三种工具来变菊花,请你们想一想怎样来变菊花? 幼:用剪刀剪?
师:剪什么?剪成什么样子的?我来剪一下。(教师示范剪粗一点的花瓣,提醒:要慢慢剪,如果觉得不够长的话,可以把剪刀往里伸一点,再剪一刀,小眼睛一定要看好)
师:这样子可以了吗?你们觉得行吗? 幼:不行。师:哪里不行? 幼:太粗了。
师:那我再来剪一下。我把它剪的细一点。这样子行不行?可不可以通过? 师小结:原来不光要剪的细细的,还要剪的均匀一点,粗细差不多。出示剪好的菊花:我按照小朋友的意见把它剪成了粗细均匀的花瓣。2.请幼儿讨论花瓣变卷的办法。
师:那还有一样工具我们没有用到?铅笔怎么用? 幼:卷花瓣。
师:原来我们的铅笔有这么神奇的作用,等一下我们就可以请它来帮忙。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播放PPT)。
1.交代要求:现在我们知道了应该怎样来制作菊花,首先要剪花瓣,把花瓣剪均匀了然后再来卷花瓣。在你们的桌子上每人都有一份制作菊花的材料,老师还为每组小朋友准备了一个菊园,等一下每组小朋友负责装扮一个菊园,这是1号菊园由第一组小朋友负责。2号菊园由…轻轻地搬起小椅子,安静地回到座位上去制作菊花吧!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教师注意不要盯着个别小朋友,要注意整体。)
四、作品展示,活动评价。
师:我们的菊园都布置好了,每个菊园都很漂亮。1.这朵怒放盛开的菊花很好看,它的花瓣是往外卷的。
2.如果有的孩子没有用铅笔卷用了手指卷老师可以说: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在卷花瓣的时候没有用铅笔而是用的自己的小手指这也是一个好办法。
3.这多含苞待放的菊花它的花瓣是往里卷的还没完全盛开,想不想让它盛开,老师这里有个办法。
五、延伸活动
不同的方法还可以变出不同的菊花,老师这里还有各种各样的菊花。看!这些菊花好不好看?它们也是用纸杯变的,只是用的纸杯的大小不一样,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剪,剪成了不同的花瓣,等我们回到教室以后我们再来探索。
第四篇:大班美术:美丽的菊花
大班美术:美丽的菊花
设计意图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有金灿灿的稻田、丰收的果园、五彩的树林等等。而在秋天中绽放的菊花更是独具风格。通过了解、认识菊花的特征、种类和用途,进行卷一卷、做一做、贴一贴等各种操作技能,大胆探索设计制作出形态各异的菊花,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了他们的操作欲望,也提高了幼儿的审美情趣,让幼儿真正感受到了菊花的美、秋天的美。
教学目标:
1、认识秋天的菊花,了解菊花别致的外形特征、种类和用途。
2、鼓励幼儿大胆运用工具和材料进行美术表现活动,激发幼儿的动手操作欲望。
3、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感受秋天、感受美。
教学准备
1、PPT图片:菊花图片。
2、图画纸黑色卡纸、铅笔、胶棒若干。
3、音乐《童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带领幼儿感受秋天的美。
师:菊花是什么季节开放的?你看见过菊花吗?你都见过什么颜色的菊花?
二、引导幼儿欣赏菊花PPT图片,观察了解菊花的特征。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说一说。
师:这些菊花漂亮吗?
师: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一下:花朵里面是什么?(花心)
师:长在花心周围的叫什么?(花瓣)
花瓣长得什么样子?像什么?(妈妈的卷发、面条、烟花)
花瓣长得都一样长吗?(里面的短,外面的长)
花朵的下面还长着什么?(花茎,花茎上还长着叶子。)
2、了解菊花的种类,药用价值及用途。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菊花有哪些种类吗?
胎菊、杭白菊、怀菊花,野菊花。
那这些菊花有什么作用呢?
菊花具有清热除火、生津止渴、解毒、安神除烦、明目、消炎止痛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
因为菊花对人体有这么多的好处,所以我们经常把菊花做成菊花粥、菊花羹、菊花茶、菊花糕,还可以做成菊花枕,帮助人们入睡。
三、引导幼儿探索用铅笔卷菊花瓣的过程,学习制作菊花的方法。
师:公园里要开一个菊花展览会,想请小朋友帮忙制作一些漂亮的菊花,你愿意帮忙吗?
师:看,老师帮你准备了一些材料。圆形可以做什么?(花心)各种颜色的纸条可以做什么?(花瓣)
师:这些纸条有的长有的短,短的可以做里面的花瓣,长的可以做外面的花瓣!
师:还有一个重要的工具,看,是什么?这个有什么用呢?(用铅笔把纸条卷一下,就变成了卷卷的菊花瓣了,这样就更像了!)
师:卷好的菊花瓣贴在哪里呢?(花心周围,先贴里面的短花瓣再贴外面的长花瓣)
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播放轻音乐《童年》)。
五、作品展示、评价。
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投放材料,让幼儿探索制作菊花。
活动反思: 手工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是幼儿用他们的双手对材料进行加工改造的创造活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手工活动能促进幼儿手部小肌肉的发育、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以及幼儿心理和其他能力的发展。
为了让孩子对菊花有更深的了解,我制作了课件。通过观看课件,孩子们在愉快的活动中对菊花的外形特征有了充分的感知。这次活动采用了用铅笔卷菊花瓣的方法做出漂亮的菊花。这种新的表现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也能让幼儿体会到不同的表现方式带来的乐趣。
在活动开始前我先将菊花瓣的形状都剪好了,重点教小朋友怎样来卷花瓣。经过观察,我发现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幼儿在老师示范后就能独立操作卷花瓣的活动,而且动作很快,做出来的菊花形状各异很是漂亮。还有个别幼儿拿着花瓣在铅笔上搓来搓去就是卷不到铅笔上,于是我就重新对他们进行了指导,发现他们在开始将花瓣绕在铅笔上时绕的不紧,所以在后来卷的过程中松开了,于是我就让他们一开始将花瓣绕在铅笔上时就要绕紧,然后慢慢地将铅笔卷上去。经过慢慢的练习,最终也做出了漂亮的菊花。
在孩子操作的过程中,我也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对幼儿进行示范、观察幼儿的制作过程,当幼儿遇到困难需要我的帮助、点拨时,就与其一起迎接困难、解决困难。这样,既可以减少幼儿在活动中对教师的依赖性,也可以增强幼儿双手的灵活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幼儿在遇到困难时如何解决。当孩子们将自己做的菊花拿在手里,自豪地说:“这是我做的。”这时是他们最高兴的时候,因为这时他们的价值得到了体现,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第五篇:大班美术美丽的菊花
大班美术活动《美丽的菊花》
活动目标:
1.认识秋天的菊花,了解菊花别致的外形特征,感受菊花的美。
2.鼓励幼儿大胆运用工具和材料进行美术表现活动,激发幼儿的动手操作欲望。
3.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感受秋天,感受美。
活动准备:
1.ppt图片:菊花图片。
2.图画会,黑色卡纸,铅笔,胶棒若干。3.音乐。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带领幼儿感受秋天的美。
教师:你看见过菊花吗?菊花是什么季节开放的?你都见过什么颜色的菊花?
二、引导幼儿欣赏菊花ppt图片,观察了解菊花的特征。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说一说。教师:这些菊花漂亮吗?
教师: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一下,花朵里面叫什么?(花心)
教师:长在花心周围的叫什么?(花瓣)花瓣长得什么样子?想什么?(幼儿自由发挥想象)
花瓣长得都一样长吗?(里面的短外面的长)
花朵的下面还长着什么?(花茎,花茎上还长着叶子。)
三、引导幼儿探索用铅笔卷菊花瓣的过程,学习制作菊花的方法。
教师:公园里要开一个菊花展览会,想请小朋友帮忙制作一些漂亮的菊花,你愿意帮忙吗?
教师:看,老师帮你准备了一些材料。圆形的可以做什么?(花心)各种颜色的纸条可以做什么?(花瓣)
教师:这些纸条有的长有的短,短的可以做里面的花瓣,长的可以做外面的花瓣。
教师:还有一个重要的工具,看,是什么?(铅笔)这个有什么用呢?(用铅笔把纸条卷一下,就变成了卷卷的菊花瓣了。)
教师:卷好的菊花瓣贴在哪里呢?(花心的周围,先贴里面的短花瓣,再贴外面的长花瓣。)
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五、作品展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