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术国画教案
美术教案-菊花(国画)
2013-05-09 | 中国 教案 菊花
.《美术教案-菊花(国画)》摘要:荸荠和樱桃、西瓜等,今天,我们学习用中国画的写意画法画菊花。(板书解题:菊花中国画)三.讲授新课
1、启发谈话 你们知道菊花什么时候开花吗?(指名回答)(——它是深秋时独自开放)(—&md...相 关: ◇ 国画四君子之菊 ◇ 国画四君子之菊
◇ 大班美术教案:手指印画 ◇ 国画的装裱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画传统写意花卉的技巧特点,学会欣赏中国画作品,并从中领会到画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情感和任务。
2、学习中国画写意菊花的简单画法,进行笔墨基本功训练。
教具:
1、学生用具:中国画颜料、墨汁、毛笔两支{一支为狼毫小笔用于勾勒线条,一支为羊毫用于点、染色(如大白云)}、调色盘、水罐、一张旧报纸代替垫布、八开生宣纸。
2、教师用具:绘画工具一套、放大的菊花范画一张、分步步骤图一张、空白生宣纸1张。
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认识,练习用毛笔、宣纸作写意花卉画的技巧。
教学难点:本课难点是用笔用墨和掌握适当的水分表现不同的浓淡墨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我们在四年级时已学过用中国画的写意画法画,荸荠和樱桃、西瓜等,今天,我们学习用中国画的写意画法画菊花。(板书解题:菊花中国画)
三.讲授新课
1、启发谈话
你们知道菊花什么时候开花吗?(指名回答)
(——它是深秋时独自开放)
(——深秋之日天气已经开始变冷,为什么菊花还会开花呢?)
因为菊花不怕冷,不畏严寒,故它能在深秋独放,而正是它的这种特性,能引起人们的心理共鸣,且不同心境的人均可从中寻觅出不同的寓意。我们可以从唐代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的两首咏菊诗中看看他是如何赞美菊花。其一:“飒飒西风满院裁,香寒蕊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借菊花不在春天开放,嗟叹生不逢时,流露出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抒发要干一番大事的雄心壮志。其二:“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阵阵香气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则充满革命的豪情,表达了他对起义军的胜利前景的自信。
你们看,一朵小小的菊花竞然使人们产生这么多的遐想,实属不易,今天我们就用菊花这种傲然的精神来学画菊花吧!
2、读画
菊花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到处可看到各种各样的品种,又因近代以来经过园艺家的精心培育,更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然而最常见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画的黄色小菊花。
(出示范图)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菊花,看看它们是由那几个部分构成的?(——菊叶、菊枝、菊花)。再看看菊叶有什么不同?菊花又有什么不同?菊枝呢?(——菊叶有大有小,有淡、有浓、花有全开的花、半开的花,有露出花蕊的和没有露出花蕊的,有朝上的、朝左、朝右开的花,菊枝干劲有力地衬托着叶和花)。而花是由什么形状的花瓣组成的?——由尖头椭圆形组成的。
②再请同学们观察课本21页中菊花和菊叶的步骤图看看是如何一步一步画的(——先勾花瓣、后填色,先侧锋画出菊叶,未全干时勾出叶脉)。
③写意花卉的技巧特点
写意花卉使用生宣作画。讲究用笔筒练流畅状物形神兼备。其作画程度不像工笔画那样。把色、染步骤分得那么清楚,往往根据绘画艺术效果的需要,综合勾、皴、擦、染、点等手法表现对象。而今天所学的“菊花”为小写意画、下面看看老师是如何所画它的!
3、作画步骤
边讲边现场演示(贴出空白生宣纸)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菊花的花和叶,均需枝干支撑,花须掩叶、叶则映枝。画法一般先画花头,后穿枝条。而后添叶,也可先画花头,次画叶,最后穿枝。以自己的习惯为准,没有定法。下面介绍一般画法:
①画花:先用浓墨从花心往外有层次地勾出花辨,等墨干后再上藤黄色。如枝头有含饱未放的花苞。用淡绿色为小底藤黄色点出。[师示范画后板书]
②画枝:用笔可曲可直、要有节奏,不可太光,可中锋,可侧锋,要留下用笔的痕迹。用色一般同叶色。[画后板书]
③画叶:先用毛笔蘸淡墨(可调少量墨绿笔尖再蘸一点浓墨大笔点画,趁墨色未干时用浓墨勾叶脉)[画后板书]
(出示分步步骤图)
师小结:画花和叶运用了两种不同的手法这两种手法就是小写意花鸟画的最基本的枝法特点。
4、带领学生临摹
定位:也叫布局。就是要把这几朵菊 花安排在画纸的适当的位置上。可先用铅笔轻轻的画个大概,以便掌握整体。
画花:用狼毫小笔蘸浓墨从花心往外画枝:用笔可曲可直,要有节奏,不可太光,可中锋,可侧锋要留下用笔的痕迹,用色一般同叶色。
画叶:用大白云湿毛尖蘸少许的墨在盘中间调几下(可调少许墨绿),笔尖再蘸一点浓墨,大笔画叶(这样画出的一笔,就有深有浅,墨色比较活)。
(巡回检查一遍,是否符合,及时表扬与纠正)
四.巡回指导
1、突出重点:详细讲解勾线用笔方法与点染要领,指示学生注意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
2、提醒学生注意环境卫生、不要乱甩毛笔,要用专用的抹布或吸水纸来吸墨、揩桌、擦画具等,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五.小结
1、展示画好的作业
2、评价作业优缺点
3、提出今后应注意的地方
六.布置课外学习
欣赏以菊花为题材的美术作品,思考画家是怎样表现菊花的,怎样通过菊花表达作者思想感想的?如有时间也可以写生或者临摹一幅菊花写意图。
第二篇:美术教案 国画
活动二
课 题: 写意花鸟画
课 时:1—2课时
课业类型:绘画习作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和人文特点。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与静物画、动物画的关系。
2、了解、学习写意花鸟画的基本表现技法。
3、结合写意花鸟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重点:了解写意花鸟画的基本表现技法。
教学难点: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和人文特点。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与静物画、动物画的关系。
教学方法:示范演示、讲授、讨论
教学准备:
教具——欣赏用挂图;不同题材的写意花鸟画小品(图片),与这些花鸟画小品题材相同的景物画和动物画作品(图片);悬挂写意花鸟画小品的居室图片;画写意水墨画所需的工具。
学具——课本;自己收集的中外美术作品图片;画写意水墨画所需的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引导阶段:中国花鸟在我国民族绘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社会影响,花鸟画早在唐代便独立成科,后经五代的“徐黄异体”和宋代院体派、文人画的推陈出新,使花鸟画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明代以陈淳、徐渭为代表的一批画家,把笔线与书法结合起来,粗笔狂纵,豪放恣肆,开创了大写意画风的鲜明特色。清代的“四僧”和“扬州八怪”寄情于物,怪诞不经,强调个性化极强的个人风格,尤其是晚期的吴昌硕,他们都能熔诗、画、印为一炉,独树一帜,面目一新,影响了近百年的绘画发展。
如若每一位学生都能把握住花鸟画的发展脉络,仔细品味浩如烟海的艺术精品,认真感受每位画家缘物寄情的思想感情,审美能力自然随之而得到提高,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新课学习:
1、作品欣赏:
(1)展示悬挂写意花鸟画小品的居室图片让同学们感受运用写意花鸟画小品装饰居室的效果。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主观感受。
(2)结合同学们的直观感受引入花鸟画小品的介绍,侧重讲述其人文特色,如独特的内容和诗、书的结合等。并以静物画、动物画相对照,请同学们结合居室装饰的特点谈谈自己的观点。
(3)结合同学们的观点,从不同文化的角度分析写意花鸟画小品与静物画、动物画的异同。
2、技法学习:
结合演示,介绍几种写意水墨画的章法特点和用笔用墨方法。
“画之气韵出于笔墨”。笔墨技法是中国画的核心所在,是构成中国画技法要素的基础。黄宾虹语“画重苍润,苍是笔力,润是墨彩。笔墨功深,气韵生动”。中国画是一种“线造型”为主的艺术,学习中国画首先要掌握的就是笔法与墨法。
A. 笔法:中锋、侧锋、逆锋、拖锋
黄宾虹曾说“笔愈厚则神愈清。使笔要提得起,则缓处不妨愈缓,快处可更快,自然变化灵活,刚健中含有婀娜之致,劲利中带知厚之气”。
B.墨法:“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
“墨着缣素,笼统一片,是为死墨。浓淡分明,便是活墨,死墨无彩,活墨有光”。初学画者,最难掌握是水与墨的比例,须经长期的探索和练习数量的积累才能熟练驾驭。
3、怎样画梅花:(以梅花为题,讲解示范梅花小品的画法)
枝干苍劲曲折,侧锋挫出,渐转中锋。注意:
枝干水份不要多。
花要圆、不露锋、花瓣墨色有浓淡。
最后点花心、花蒂。
三、临摹练习
以梅花为素材进行组合训练。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体会笔墨的应用变化,构图的基本常识和用笔墨造型的基本规律。
四、作业布置
完成以梅花为主要内容的写意画一幅。
要求:1.能运用几种国画的表现方法(如用墨、用色、造型、构图、题字等)来完成作业。
2.能表达画题的意境。
3.注意构图,画面要求完整,包括落款题字。
五、课堂小结:
理解掌握了基本的笔墨陈式后,还要经过一定数量的临摹练习,方能熟练应用;花朵五瓣是五福的象征,即快乐、幸运、长寿、顺利、和平。
梅花集高洁、秀雅、坚毅于一 身,其色、香、韵、姿俱佳,特别是在水中孕蕾、雪中开花的品格,更为无数仁人志士所喜爱。古往今来有很多的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对梅的赞美之言。课后同学们可创作一幅小梅花小品,来装饰你的居室,学习梅的品质,奋发图强。
板书:写意花鸟画
1、中国花鸟的历史
2、技法特点:
A. 笔法:中锋、侧锋、逆锋、拖锋
B.墨法:“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
3、梅花的画法
第三篇:国画教案
国画《枇杷》教案
国画教学:枇杷图
活动目标:尝试运用已有经验大胆表现树枝上的枇杷。
活动准备:
1、学生有画枇杷和小鸡的经验。
2、课件;范例。
3、宣纸、毛笔、颜料、墨汁等幼儿国画用具;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课件,引起兴趣。
1、师:春天到了,枇杷成熟了,一个个枇杷看上去那么诱人,那么你们知道枇杷长在哪里吗?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教师边出示幻灯,学生边欣赏)
2、师:看到了吗?长在哪里?怎么样的?
3、学生自由说说。
4、小结:枇杷是一串一串的长在树上的,排着队,但它们不是像我们小朋友整整齐齐的排队,而是没有规律的,有的在前面,有的露出半个头,有的害羞的躲在后面。
5、师:这么漂亮的枇杷,许多国画大师也很喜欢,于是他们把树上的枇杷画了下来,我们来看看他们的作品。(教师继续出示幻灯,学生欣赏。)
二、学生观察,教师讲演、示范。
1、师:以前我们画过一个一个,摘下来的枇杷,今天我们要学习画长在树上的枇杷,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2、学生观察和示范,教师讲演。
《枇杷图》的画法步骤
步骤一:先画叶,重墨勾筋,可用草绿蘸墨点染,上下部叶要虚实分明。
步骤二:次穿枝画干,可用草绿蘸墨画出。
步骤三:再次填果,用石黄或藤黄点染,用重墨点“脐”。步骤四:题字钤印。
三、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1、师:下面就请你画一幅美丽的枇杷图。
2、画上小鸡,使画面更加丰富。(放背景音乐)
四、交流分享:你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鼓励学生发现同伴画的好的地方。)
国画《寿桃》教案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使学生了解有关寿桃的知识,学习写意国画的知识,用写意国画表现寿桃。
2、感受中国画的笔墨韵味,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画,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中国画表现寿桃的写意画法
教学难点:画面的构图,布局,把握寿桃的外形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欣赏樱桃
三、交流
1、寿桃的生物性。
2、寿桃造型特点。
3、寿桃色彩特点。
四、探究画法
1、学生读画,交流画法,总结写意国画的特点。
2、教师示范。
3、学生尝试画寿桃。
4、出示学生作品,分析比较画面的布局构图。
五、学生练习
作业:创作一幅寿桃的写意国画。
要求:要有写意国画小品的品味。画寿桃要注意大小,形态的变化。
六、展示评价
国画《樱桃》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使学生了解有关樱桃的知识,学习写意国画的知识,用写意国画表现樱桃。
2、感受中国画的笔墨韵味,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画,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中国画表现樱桃的写意画法
教学难点:画面的构图,布局,把握樱桃的外形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欣赏樱桃
三、交流
1、樱桃的生物性。
2、樱桃造型特点。
3、樱桃色彩特点。
四、探究画法
1、学生读画,交流画法,总结写意国画的特点。
2、教师示范。
3、学生尝试画樱桃。
4、出示学生作品,分析比较画面的布局构图。
五、学生练习
作业:创作一幅樱桃的写意国画。
要求:要有写意国画小品的品味。画樱桃要注意大小,形态的变化。
六、展示评价
国画《西瓜和葡萄》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认识水墨画是国画的含义。
2、认识宣纸、颜料等特殊用品并学会使用工具进行绘画。
3、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国画欣赏图片,范例、墨等工具 活动过程:
一、欣赏水墨画,认识画画工具
1、出示国画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这幅画与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同?(引发学生对新的绘画方式的兴趣)
2、出示绘画工具,引导学生了解
理解宣纸与白纸的不同(质地)请学生进行比较
指导国画需要特殊的颜料-----墨汁,并了解墨汁的深浅变化(水稀释)正确的是用毛笔,知道细的地方用笔尖画,粗的地方用笔身画
3、欣赏图片,引导学生感知国画的魅力
二、教师示范,引导学生绘画西瓜和葡萄
提问:画西瓜和葡萄时,应该先画什么部分?引导学生先画占纸面积大的地方,最后画零小的部分)
引导学生看清教师是怎样运用毛笔和墨汁的?(注意水与颜料的搭配)
提问:水多会怎么样?如果水少了会怎么样?
画叶子用笔的什么部位画?最后画叶梗的时候,应用笔的什么部位画?
三、学生作画,教师知道,知道学生拿笔和用墨的方式。注意画面的布局,及绘画时的先后顺序。
四、学生互相欣赏作品。
五、延伸:活动区中进行练习
国画《荔枝》
教学目的:
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临摹中国画。
学习荔枝的写意画法,进一步学习国画的笔墨技法,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教学重点:
学习荔枝的写意画法。教学难点:
掌握画荔枝的简单笔墨技法。学具准备: 毛笔、墨汁、宣纸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相关画作,自主探究笔墨技法,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发现。
三、大胆尝试,练习荔枝的写意画法。
四、学生自评互评,互相促进。
五、提高性练习。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笔墨技法画一张写意瓜果。
三、学生自评互评,交流互动。
四、学生说说近几节国画课学习的收获。
国画《萝卜》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画传统写意技巧特点,认识大画家齐白石,学会欣赏中国画作品,并从中领会到画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情感和任务。
2、学习中国画写意萝卜的简单画法,进行笔墨基本功训练。教具:
1、学生用具:中国画颜料、墨汁、毛笔两支{一支为狼毫小笔用于勾勒线条,一支为羊毫用于点、染色(如大白云)}、调色盘、水罐、一张旧报纸代替垫布、八开生宣纸。
2、教师用具:绘画工具一套、空白生宣纸1张,课件。
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认识,练习用毛笔、宣纸作写意蔬菜画的技巧。
教学难点:本课难点是用笔用墨和掌握适当的水分表现不同的浓淡墨色。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中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国画大师。今天,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位大师的画。
2、媒体展示:
(1)《柿子》:用的是什么笔法?有什么特点?
(2)《平生所欲》:画的是什么?画家为什么要起这样一个名字?(3)《蜻蜓飞舞》:写意与工笔相结合的画法,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
(4)《鲤鱼》:画家用了什么墨色表现了鲤鱼的鱼鳞?你认为什么地方画的最好?
3、看了这么多的画,你觉得这位画家的画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4、生:是一位技术高明的画家。
5、出示〈虾〉:这位画家是谁呢?(齐白石)
6、你觉得齐白石画的题材都取自于哪些方面?
7、生:都是一些花鸟鱼虫和蔬菜水果,都来自生活与大自然。
8、师:从齐白石的画中,你能发现他是一位怎样的人呢?
9、生:是一位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人。
10、师:今天就让我们追随大师的足迹,一起来学习萝卜的画法。
11、出示课题:画萝卜
三、讲授新课
1、出示萝卜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萝卜有哪些不同的形状,它们是由那几个部分构成的?再看看叶有什么不同?颜色又有什么不同?
2、再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中的步骤图看看是如何一步一步画的?
3、生答,师小结: 外形:中锋(淡墨),身体:侧锋(淡墨+花青)叶子:中锋(藤黄+花青)根须:小笔中锋
4、下面看看老师是如何所画它的!边讲边现场演示(贴出空白生宣纸)首先我们必须了解:构图有前后,以自已的习惯为准,没有定法。下面介绍一般画法:①画形:用笔可曲可直、要有节奏,不可太光,可中锋,可侧锋,要留下用笔的痕迹。
②画体:侧锋从左右两边画,画出萝卜的体积感;③画叶:先用毛笔蘸淡墨(可调少量墨绿笔尖再蘸一点浓墨大笔点画,趁墨色未干时用浓墨勾叶脉)师小结:画花和叶运用了两种不同的手法这两种手法就是小写意花的最基本的枝法特点。
4、带领学生临摹,巡回检查一遍,是否符合,及时表扬与纠正
四、巡回指导
1、突出重点:详细讲解勾线用笔方法与点染要领,指示学生注意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
2、提醒学生注意环境卫生、不要乱甩毛笔,要用专用的抹布或吸水纸来吸墨、揩桌、擦画具等,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五、小结
1、展示画好的作业
2、评价作业优缺点
3、理解齐白石大师“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句话的含义。
四、课后小结:
学生对齐白石大师以及他的代表作品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在中国画的欣赏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较好,能够用正确的笔法和墨色画出生动的萝卜图,并能将先前学过的辣椒、樱桃等结合画在一起,使画面更为丰富。不足之处为,一些学生在构图上与老师一模一样,少有自己的想法,创新的意识还有待加强。用笔的方法还不够熟练,有待提高。
工笔花鸟画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怎样应用所学的绘画知识进行创作,构图在创作中的重要性,进行中国画工笔花鸟创作画的一般程序中国画工笔花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构图在创作中的重要性
难点:基础知识在创作过程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1、学习中国画的意义:
(1)继承:
中国画是我国的民族绘画,经历了自身发展的辉煌岁月,崛起了光照四宇的艺术峰巅,它不仅为我国历代各族人民所珍爱,同时也对世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进行创作:
学习的同时是为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使他们善于捕捉自己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并在造型和色彩上强化其表现,更多的是使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
2、进行工笔花鸟画创作的步骤:
(1)确定思路,构想
(2)写生、搜集资料: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我们不仅要继承发扬前人的优良传统,而且要深入生活中去观察、体验、收集素材(口述:公园、花圃、盆栽都可以作为写生的素材)。
(3)自描定移:
(首先向学生提问什么是白描。白描的特点?)
白描:也称双勾。它的特点是不借助任何色彩和明暗关系、完全用线来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质感和立体感,圆满地完成画面效果,达到形神兼备的造型要求。
白描的空间感、质感、立体感:
①空间感:是靠线的虚实、疏密、浓染、粗细、松紧、强弱等对比手法表现的。
②质感:主要是根据对象轮廓特征与表面纹理而概括出来的那些线条。
③立体感:是根据物体的透视结构而产生的。
(4)构图:指在特定的有限平面范围内,将个别的局部的艺术形象有机地组织结构,从而创造出一幅完整的艺术作品
构图的方法和规律:
①宾主:分清主次、突出主体,可以从位置、分量、角度、虚实、色彩等方面考虑。
②疏密:“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构图应密处密,疏处疏,不能平铺直叙。
③呼应:画面上所有的特点不同都不能孤立存在,而且相互联系。
④画里画外:构造时,要冲出纸的边框,使画里与画外互相先发呼应,补充、使观者通过画面产生联想,达到画面有限而意境无穷的效果。
(5)工笔花鸟画的设色
渲染手法:(提问:常用的渲染手法有几种)
①分染 图1②罩染 图2③统染 图3④接染 图4
⑤平涂 图5⑥哄染 图6⑦注水注色法 图7(6)色彩的配置
(7)提款(8)印章
二、课堂小结:
把所学的绘画知识能够运用到创作上去训练学生的感受能力在造型和色彩上强化其表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作业布置:
牡丹花创作一幅
第四篇:国画教案
第三单元 笔墨丹青 第二课借物寓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造型理念,学会用中国画写意的方法表现生活中花卉蔬果的情趣,在体验写意画的笔墨情趣的同时抒发自己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和评述、观察和比较,教师进行示范,学生实践练习,并评价总结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完成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国画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体会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随之而得到提高,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造型理念,学会用中国画写意的方法表现荷花的情趣;
2、教学难点:感受中国画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体会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随之而得到提高。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齐白石作品《祖国万岁》
1955年国庆的时候,齐白石老人以真挚的情感画了这幅《祖国万岁》,笔墨简略但高度形似,色彩夺目,水分饱满,有强烈的感染力。
问:画面上画的这株植物同学们认识吗?
问:画面画的是一株生机勃勃的万年青象征着欣欣向荣的新中国,希望祖国能像这株植物一 样万年长青。“祖国万岁”四个篆书大字点明主题,表达了老人强烈的爱国之心。
今天,进入新课“借物寓意”。
(二)新课讲授
中国画的“借物寓意”是指画家借助表现值物本身的属性,来寓意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气 节。它并不是硬加到作品上,而是要善于抓住动植物与人的某种思想情感的联系,加以艺术 的夸张,在表现自然、歌颂生命的同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给人以丰富的启迪与联想。
出示《蔬果图》(吴让之 清代)我们看画面画的是什么?上方题:“士大夫不可一日无此味”。柿子和白菜是生活中很常见的蔬果,氮化镓就是借它们来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气节的。
活动一:
赏析与评述
你认为画家是怎样运用蔬果的形象和笔墨表现情感和寓意的? 柿子寓意“事事”,白菜寓意“清白”,题款可了解作者通过蔬果来表达一种士大夫应具有的“安贫乐道”的清廉品质和精神。作品中运用勾勒和没骨技法,设色轻松淡雅,行笔灵巧,体现了一种清新雅致的君子情怀。
出示王冕的《墨梅图》,回顾元末著名诗人王冕,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请同学们感受这首诗的寓意是什么?
表露画家淡泊名利,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活动二:
观察与比较
将画家作品与实物照片比较,说说在造型上有什么区别,其特点是什么?
教师总结:全画虽只用淡墨,却能将梅花的姿态表现的清新悦目,画家并没有画出整个梅树 和所有的花朵。而是只将最能表达意境的一枝梅花进行特写式描绘,使枝干和花朵布局主次分明、疏密得当。也就是说作者在画梅花时候,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把生活中的形象进行了提炼,得出了画中艺术形象。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画面体现了中国画的一种特殊的构图形式,空白的运用,给人一无限的想象空间。
(三)教师示范
中国画还追求笔墨情趣,正所谓“有笔有墨谓之画”。中国画的绘画技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被历代文人墨客誉为“花君子”。出示朱耷的《荷花水鸟图》笔墨精练,含蓄蕴藉,自成一格,取枯枝败叶,孤影怪石,表现他心中那种高傲、冷漠和仇视现实的精神状态。
齐白石的《荷花》此作是齐白石90岁时所作,笔墨简约,意蕴丰厚,是典型的“红花墨叶”风格。绿叶用墨浓中有淡、实中带虚,层次丰富,黑色和绿色相互映照。两叶之间,用胭脂红涂出荷花。花苞在田田荷叶之间,有一种“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感觉画中的荷叶以厚重的块面绘出,塘底的涟漪以细劲的线条绘出。下半部的横向线条起伏变化,给人一种微风吹动、水波荡漾的感觉。
教师示范写意荷花的基本画法,边示范边讲解
“法无定法”同样是画荷花,不同的人会表现出不同的意境和情感。想必同学们也想描绘生活中的花卉蔬果来表达情感,一定也是各有千秋。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国画的“借物寓意”吧!
活动三:
体验与练习
课堂临摹荷花,教师讲解步骤。
一、用大笔在清水中湿润后蘸中墨,侧峰画出荷叶的前展部分。
二、按照荷叶的结构,依次以向心聚拢的笔法,由外向内运笔,画出荷叶的后部分。
三、画侧面的荷叶。
四、画叶梗,花蕾和花朵。
五、画水草和浮萍。
六、落款。
(四)评价总结
请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谈谈再作画实践中的收获和体会,并对自己的作品作出评价。请同
学们发表见解后,教师点评。
小结:
通过同学们的体验可以看出,大家对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绘画理念已经有了理解和掌握,而在造型上,中国画重视神思而不拘泥于形似,甚至追求“不似之似”、“似与不似之间”,以便更好的抒情、言志,同时体现画家自己的艺术个性。希望同学们以后除了能用文字抒发自己的情感外,也能用画笔表达胸中逸气。
(五)课后拓展
请课下查阅清代画家朱耷的资料,以便更深层次的理解中国花鸟画的“借物寓意”!
第五篇:国画教案
《蔬菜》(中国画)教学目的:
一.参照范画,临摹其笔墨技法,画一幅以蔬菜为题的中国画;
二.使学生认识画、诗、书,即是中国画独特的形式; 教学重点、难点:
一.运笔、用水、用墨的方法; 二.画菜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提问:中国画的绘画工具有哪些?(学生答)
教师小结上节课的基本内容,引入新课。拿出大白菜和辣椒实物,说明本节课教学任务,并简介其结构,然后,板书课题——《蔬菜》(中国画)(两分钟);
二、讲授新知识:
1.师生共同欣赏齐白石,李苦禅的作品,简介风格。出示范作,简单介绍一下。2.教师示范以大白菜为题作水墨画的作画步骤(边讲边画)。(1)画菜帮:中锋蘸淡墨勾出,先从中间一块画。
(2)画菜叶:用大笔笔锋蘸淡墨后,再用笔尖蘸侧锋画出叶子,笔可在纸上略作滚动,注意墨团有浓淡大小的变化。
(3)画叶脉:趁叶子未干,用浓墨画出叶脉,注意不要太湿。
(4)画菜根:中锋蘸浓墨,较快地画出根部,落笔时下按。2.出示作业要求:
(1)临摹一幅《白菜》的水墨画。
(2)保持画面、桌面、地面的干净。二.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20)分钟。
三.讲评:选出几件好的和差的学生作业讲评,然后布置下节课学习任务(3分钟)。
国画《(水泡眼)金鱼》 教学目标:
1、认知:通过画金鱼的过程,练习点、线、面的组合。
2、操作: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巩固基本的用笔用墨方法(掌 握运笔的走向,注意墨色的浓淡变化),恰到好处地调出所需颜色。
3、情感:通过国画教学,激发学生对生活和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其艺术情操。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侧锋、中锋的用笔方法,三次调色法。
2、难点:侧锋画鱼尾,鱼在水中的游姿。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1、国画也称为中国画,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它以中国特有的毛笔、宣纸为工具,以水墨丹青为颜料,以奇异绝妙的表现手法,描绘人物、山水、花鸟等,表现了中国艺术的独特魅力。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画一幅国画。画什么呢?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谜底就是我们的学习内容。(出示谜面)
3、大家都说是金鱼,那我们就来看看究竟是不是?(播放金鱼录象)
4、鼓鼓的眼泡,飘逸的尾巴,鲜艳光亮的鳞片,金鱼真象一朵水中的鲜花。金鱼的种类有很多,今天我们要画其中的一种,它的学名就叫——水泡眼金鱼。(出示课题)
二、新授:
1、金鱼,金鱼真美丽,让我们来认识你。
2、请你仔细观察,然后告诉大家金鱼由哪些部分组成?(随机出出示出示称)
3、美丽金鱼象朵花,巧用笔墨画好它。画好它要用到国画中的哪些基本用笔方法?(中锋、侧锋)
4、请你再仔细观察,然后告诉大家,哪些部位用了中锋?哪些部位用了侧锋?(随机显示各部分的用笔)
5、用笔方法要正确,用色方法也很关键。画这条金鱼用了哪些颜色?这就要用到了我们曾经学过的三次调色法。请你用“第„„次,调„„色,到毛笔的„„。”句式来说说,如何调藤黄与曙红。(根据回答,出示三次调色法步骤)
6、朱老师按大家的方法调笔,也来画一条色彩鲜艳的金鱼。请大家记住我的绘画步骤,并完成儿歌填空。(出示儿歌)
7、(切换到实物投影,示范步骤)
8、(切换到电脑)大家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以小组形式回答,与朱老师一起来完成儿歌填空。(显示儿歌答案)
9、用这样的方法,我们还能画出其他颜色的金鱼。你们看到过的金鱼还有哪些颜色?
10、金鱼的颜色如此丰富多彩,因此,我们不仅可以画一条,还可以画几条,甚至一群金鱼。然后加上曾经学过的背景,金鱼有了新家,游得更欢快,更栩栩如生了。最后加上格式正确的落款,便是一幅完整的国画作品。(出示添加背景、落款的绘画步骤)
11、碧波荡漾,水草摇曳,这又是一个温馨、快乐的家庭。(出示范画)
12、当然,我们还可以结合人物和学过的动物来进行构图,并给它们取一个有趣的题目,也可以成为非常有意思的画。
13、接下来,就请大家快快动手,让我们一起来办一个隆重的金鱼画展吧。
三、学生作画:
四、师生点评:
1、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2、教师小结:国画历史悠久,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韩美林、程十发等许多优秀的画家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在世界艺坛上独树一帜,并为世界艺术宝库增添了极大的光彩。老师相信,只要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未来的画家一定会在你们中间诞生的。国画梅花
1.演示并分析笔墨变化。
焦墨、浓墨、交融的墨色分别可以表现梅花的哪个部分?(演示)2.分析作业 步骤:
(1)画干:先从树干转弯处,向右下方侧锋运笔,使主干笔触出现飞白,再向右横出,向右上斜出主枝。(同学们用侧锋随意表现树干的体态。在画时可以留空,在空白处待会添加梅花。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同调墨,用干涩的线条表现树干。)(2)画枝:从主枝向前生出新枝。
(3)点花瓣:用中锋变侧锋渐次点出可呈现浓淡变化。
(4)点蕊:正面的花丝画全,侧面花宜过半,背面花交界下方及花蕾的下方点花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