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教案1

时间:2019-05-15 07:02: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画教案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画教案1》。

第一篇:国画教案1

国画教案

2010-04-11 21:37

1、工具 教学目的

1培养对民族绘画的感情。

2认识干湿浓淡墨色。认识中国画的特点。重点难点

1,认识中国画特点。2,“墨分五色”的认识。

准备:毛笔、墨汁、调色板、旧报纸、宣纸、抹布。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国画。新授:

介绍中国画: 中国画是我过传统的一种绘画形式,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与民族风格,称国画。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

介绍工具: a)笔:羊毫笔、狼毫笔、白云笔。b)墨:有松烟、油烟。c)纸:宣纸——生、熟。d)砚:砚墨用的是石头。e)色:可用水彩颜料代替。各种工具的保管方法。

分类: 1,题材:人物、山水、花鸟。2,方法:工笔、写意。墨分五色: 焦、浓、重、淡、清。笔法:中锋,侧锋。

分辨: 浓淡墨。中侧锋。干湿画法。学生练习,教师指导。三.小结:讲评。

2、墨色 活动目标:

1、学习墨迹画的技巧、初步掌握墨迹画的方法。

2、对制作感兴趣、有良好的操作习惯。

3、感知墨迹画的美,发展想象力。活动准备:塑料盒、底板、墨汁、宣纸、棉签、肥皂、小棒及步骤图。活动过程:

一、了解肥皂与墨的基本关系,并大胆想象墨在水面的美丽图案。

1、猜测:如果把蘸有墨的棉签点在水面上,你觉得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2、尝试用蘸着墨汁的棉签轻轻碰一下水面,你有什么发现?棉签碰到水面后,水里的墨像什么?

3、探索发现肥皂与墨像什么?

4、探索发现肥皂与墨的关系。

①请比较用没蘸肥皂和蘸有肥皂的小棒去碰水中墨汁时所发生的不同现象。②小结:有肥皂的魔术棒碰到水里的墨,墨就会逃到得快,因为墨和脏东西都怕肥皂,所以,洗手要用肥皂,妈妈洗衣服也要用肥皂。

③你觉得现在水盆里的墨像什么?(讨论)在玩的过程中,由于蘸墨的多少、组合不同,因而引起画面造型丰富,变化万千,情不自禁地赞叹:“哇,真漂亮!”并不自由主地说这像什么,那像什么,这种形式有效地赞叹并激发了思维的灵活性,并获得了对美的感受。

二、了解墨迹画的基本方法,制作墨迹画。

1、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这美丽的图案留下来?教师介绍墨迹画。

2、教师小结制作墨迹画的基本步骤,并出示相应的步骤图。

3、制作。创造机会,让体验成功的乐趣。让自己制作,要为获得成功铺设台阶,创造环境和机会,为不同水平的提供不同的帮助,如可以让有的独立完成,有的给予言语上的指导,有的帮一半等等,让每个都制作成功,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展览儿作品

1、相互介绍自己作品。

2、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第二篇:国画菊花教案

活动名称:国画(菊花)

活动目标:1.了解菊花的外形特征,学习菊花的画法。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正确的握笔、调色。

活动准备:毛毡、毛笔(小狼毫、大白云)、颜料盘、黄色颜料、墨汁、笔洗、笔架、宣纸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正确握笔大胆绘画。

活动难点:能够用画出菊花的基本造型。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出示菊花范画,请幼儿观察分析菊花的外形特征。(花芯、花瓣形状,花茎)2.关键提问:花芯是什么形状的,在花芯里你还观察到了什么?花瓣是怎么排列的?

二、学习菊花的绘画方法

1.教师示范绘画菊花的花头,注意引导幼儿花瓣连接花芯,不能分开。2.幼儿尝试绘画菊花花头部分。

(1)请幼儿边说儿歌,边练习拿笔的方法。(大拇指 二拇弟 三兄弟捏住笔

四拇指 五拇指拖住笔)

(2)指导幼儿蘸浓墨、刮笔,在纸上练习画三个菊花头。(笔尖沾颜料 边沾边转 保持笔尖周边都沾上颜料)

(3)重点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跟随老师一起画。

三、学习为菊花画颜色,笔腹上色,中侧峰配合笔腹让颜色上的更完整。

1.请幼儿调色,黄色颜料用毛笔滴水,然后搅拌均匀。

2.教师示范用大白云蘸满颜色给菊花上色,提示幼儿再上色前,尽量把黑色的墨汁吹干,以免阴画(教师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让幼儿感知。)

三、活动结束,作品展示。

1.请幼儿展示作品,带领幼儿分析较有特点的作品。2.教师小结活动情况。

第三篇:国画基础教案

国画基础教案

名:

别:

国画基础教案

教学内容:

1、什么是工笔花鸟画?

2、工笔画的工具材料及使用。

3、中国画中的形象美

4、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史简述及历代作品欣赏。教学目标:

1、了解工笔花鸟画的相关知识。

2、了解并准备工笔花鸟画的作画工具。

3、中国画中形象美的理解

4、传统工笔花鸟画的欣赏与临摹 教学重点:

工笔画作画工具的种类、名称及使用方法。教学方法:讲授+实践 教学时数:3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工笔花鸟画知识介绍

中国画简称“国画”,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有工笔、写意、钩勒、设色、水墨等技法形式。

工笔亦称“细笔”,与“写意”对称,属于工整细致一类密体的画法。

我国工笔花鸟画有着悠久的传统历史。早在南北朝时代,就已出了“画草虫尤工”的画家。唐代从事这种绘画艺术的人逐渐增多,至五代已形成工笔花鸟画派。宋朝的工笔花鸟画发展尤为昌盛,画家之众多,风格之多样,是前朝所未曾有的。工笔花鸟画具有真实,细致,富丽,典雅的艺术特色,为人们所喜爱。传统技法是丰富多彩的,概括起来有白描、勾染、没骨三类。

白描 单纯用墨线来表现物象的叫白描,亦称双勾。白描又分为单勾和复勾。勾染

在白描基础上进行渲染设色的叫勾染。勾染又有勾填、勾勒、勾染之分。

没骨 不用墨线色勒,用墨或色以明暗、浓淡来表现物象的叫没骨。没骨有没骨渲染和没骨点染之别。

二、工笔画的作画工具材料及使用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包括笔、墨、纸、砚、中国画颜色。毛笔和宣纸及墨的特有性能,是形成我国绘画民族风格的因素之一。因此,熟悉笔、墨等工具的性能,是学习中国画的基本前提。

毛笔:一般的毛笔有羊毫、狼毫、兼毫三种。羊毫的性质较软,狼毫的性质较硬,兼毫软硬居中。初学者可准备一支大点的笔,用于涂墨,如大白云笔,或羊毫大楷等。一支小点的笔用于勾线,如狼毫叶筋笔或中楷笔等。

墨: 是中国画的主要材料,墨有油烟和顶烟两大类,以油烟为最好。

宣纸: 国画用纸有三种,熟宣(矾纸)是在宣纸上涂过胶硬的不吸水纸,适合画白描、工笔画。半生宣及生宣,能吸收水分多用于写意画。初学国画可用毛边纸练习。中国画的装裱:

中国画的装裱形式别具一格。装裱是为了烘托作品,便于欣赏和收藏。在幅式上有“立轴”、“手卷”、“册页”、“扇面”等。中国画的用笔和用墨:

中国画讲究笔墨意趣,注重发挥笔墨的表现功能,因此,笔墨是中国画的主要艺术特征之一。中国画中,“笔”指的是笔法,“墨”指的是墨法。学习中国画,就要学习运用笔墨,以笔墨传神]达意和抒情。中国画的用笔:

执笔方法和写字相同,以能灵活运用为原则。一般有中锋、侧锋、逆锋、拖笔、皴、擦、点等行笔、运笔方法。中锋:笔管垂直,行笔时笔尖在墨线中间。中锋线圆厚,显得外柔而内刚。侧锋:行笔时,笔尖在墨线一边。用侧锋笔墨变化丰富。逆锋:笔向笔锋方面逆行,逆锋线苍老艰涩。拖笔:执笔稍松活,引毛笔拖行。拖笔线轻柔飘逸。

三、中国画中形象美的理解

(1)形象之美:“形”的目的是为了“神”,“神”的基础是“形”。无论工笔画或写意画,必须以一定的形象为基础。

中国画历来讲究“以形写神”,表现任何形象,形似仅仅是手段,神似才是目的。古代为人画像,称作“传神”。笔墨是中国画的基本语言,你是如何理解的?

(2)笔墨之美:充分运用毛笔的性能、驾驭墨与色在宣纸上的渗化效果,表现不同物体的形状、质感、量感,塑造出生动完美的艺术形象,这种综合性技巧在中国画中统称笔墨。中国画以线造型,墨分五色,以行笔的快慢、顿挫、提按与墨色的干、湿、浓、淡、枯、焦等,干湿、巧拙、涩畅互相交替使用,虚实相生。

(3)色彩之美:中国画用色有独特的特点。以画法分有白描、水墨淡彩、重彩、没骨、勾勒填彩、泼墨泼彩等,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民族特色。

(4)你知道中国画的形制包括哪些内容吗?

扇面、册页、手卷、框裱、条屏、立轴。

立轴适合远看,横幅、长卷适于近视。立轴先看整体,后看局部;长卷先看局部,再引伸到全貌。

(5)印章:阳印与阴印;名章与闲章。

(6)章法之美:中国画的形制有多种,如中堂、条幅、横披、手卷、斗方、册页、扇面等,在大小、长短、方圆不同的形制中合理安排表象的物象叫做章法。中国画上的题款与印章,也是画面构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好的书法与篆刻可以为画面增色。中国画的装裱也很讲究,使形制的外在结构形式更加完美。

四、传统工笔花鸟画的欣赏与临摹

1、宋代 赵佶 《芙蓉锦鸡图》

中国古代皇帝比较喜欢画花鸟画。宋徽宗赵佶画芙蓉锦鸡图轴,目的即借鸡的五种自然天性宣扬人的五种道德品性。比如一,鸡身上的花纹表示有文化。二,雄鸡的模样很英武。三,雄鸡打架很勇猛。四,母鸡护小鸡很仁慈。五雄鸡报晓很守时,表示守信用。这些都是他对大臣的要求。画家的表现手法十分生动,一只锦鸡纵身上攀,压弯了芙蓉枝,表现出了锦鸡的重量感。作为独立的画科,宋代的花鸟画无论在绘制技巧还是表现形式方面都已经达到高度的艺术水准,《芙蓉锦鸡图》便是其中的一幅精品。此图是描绘金秋景色的花鸟画作。图中芙蓉盛开,随风轻轻颤动,蝴蝶翩跹,相互追逐嬉戏,引得落在枝上的锦鸡回首凝视,目不转睛。

目前流传于世题为赵佶的作品中,艺术风格呈现出工致细丽与简朴生拙两种迥然有别的面目,工致细丽者如《芙蓉锦鸡图》、《腊梅山禽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等,简朴生拙者如《柳鸦图》(上海博物馆藏)、《枇杷山鸟图》等。通过笔墨风格的比较分析,徐邦达先生指出前者不是赵佶所作,而是画院画家的作品,后者则为他的亲笔画迹,这一观点为多数艺术史研究者所认同。此外,现存记载南宋宫廷藏画的《南宋馆阁续录》卷三将此画列入与“御画”并列的“御题画”一类,表明《芙蓉锦鸡图》仅仅是由赵佶亲笔题诗的一幅花鸟画,并非其本人绘制。所以说,尽管图上有赵佶的题字,但此图作者却是一位没有留下姓名的画院高手。

2、宋代 赵佶 《腊梅山禽图》

《腊梅山禽图》乃宋徽宗赵佶所作,构图简洁,用笔细挺,线条均匀。画中一株腊梅,枝干略弯上伸,几点黄花绽放,似清香袭来,一对白头翁左向依偎,下有丛草,极富生趣。枝梢有数朵梅花已然开放。两只山禽似被画面外的什么所吸引,正顾盼观望。画中彩墨工细,运用自如,细笔勾花、枝,设色清雅。山禽刻画细致,神情逼真。构图疏朗,明快大方。画幅左下方有作者自题五言绝句一首:“山禽矜逸态,梅粉弄轻柔,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右下角有署款。

3、清代 恽寿平《没骨花卉》

恽寿平与“四王”、吴历并称“清初六大家”。这其中惟有恽寿平兼擅山水、花鸟;尤其是在花鸟画方面,敢于创造,从而成为清初影响较大的花鸟画家。

恽寿平初名格,字寿平,后以字行,改字正叔。号南田,又号云溪外史、白云外史,东园客,瓯香散人等,江苏武进人。生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一生坎坷,饱经困苦,他幼年聪颖玲利,遭遇战乱,与兄皆被俘,与父亲失散,后遇灵隐寺方丈相救,才得以与家人团聚,归家后,发奋读书学画。经刻苦钻研,于古文、诗词、书画无不精擅。他崇尚气节,誓不应科举,少时的忧患,留下深深的创痛,一生未尝忘情 恽寿平早年擅画山水,系出自家学,其堂伯父恽本初亦擅画。恽寿平山水取黄公望笔法,于荒率中见秀润,如32岁所画《灵岩山图卷》。尖毫勾皴,浓墨点树、高旷清淡,中期山水,浸润宋元诸家,吸取王蒙、二米等人之长,渐脱刻极。40岁左右作品最为精采,如43岁的《山水花鸟册》,技法灵活多变,表达各家风貌准确,艺术已臻成熟。

宣和殿御制并书”,均以瘦金体书写,笔势挺健。

4、现代

俞致贞

《霜严叶愈红》

俞致贞,一九一五年生。女。字一云。画室名百花书屋。浙江绍兴人。擅国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34年拜于非闇为师学小写意花鸟及工笔草虫,兼习瘦金体、篆书,后专攻工笔。1937年入故宫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馆临摹研究历代名画,以宋元工笔花鸟为主,兼学画史、画论并研制国画颜料,历时八年。1946年遵于非闇之命至成都大风堂拜张大千为师,1951年回京。1957年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次年调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1964年调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为教授,1984年退休,任中央工艺美院咨询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会顾问,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北京花鸟画会名誉会长。擅长工笔花鸟、草虫、蔬果。作品有《沙果双鹊》、《荷花》、《耄耋图》等。出版有《荣宝斋画谱——工笔花卉》、《俞致贞画辑》、《工笔花卉、草虫技法》、《美术画库——工笔花卉技法》(与刘力上合作)、《俞致贞、刘力上画集》等专集、专著。六十年代评为北京市“三八”红旗手。

此图颇有宋人法度,构思巧妙,章法严谨,造型生动。画家描绘了秋天的红叶与小鸟,绘画技法娴熟,设色艳丽。图中几十片红叶或正、或反。或掩映、或卷曲,在造型上绝无雷同造作;小鸟羽毛丰润,神形俱佳,伫枝回首,生动可爱。鸟的颜色与红叶在色彩上形成了对比,使画面丰富,主题鲜明。此图在写实基础上再现了“风劲枝犹挺,霜严叶愈红”的深秋景色,给观者以耳目一新之感。3 他的花鸟画成就最为突出,他自言宗法徐崇嗣的没骨法,他的没骨花卉,揉合了黄(筌)、徐两派技法,既重视写生,力求形似,“每画一花,必折是花插之瓶中,极力描摹,得其生香活色而后已。”又强调“与花传神”。力去华靡,追求“ 澹雅”,他的花卉,形神兼备,清新淡雅,具有新的风貌。

5、工笔花鸟画的临摹

临摹方法:工笔临摹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对临,要求与对象的构图、造型、晕染、用笔都十分相似,另一种是变临,要求用同样的手法来人现相同题材或类似题材,但构图不同。后一种难一些,但可以从临摹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工笔禽鸟的动态及翎毛的表现: 画工笔禽鸟首先要解决动态的问题,鸟的动态特征可用两圆三线来表示,在画时心中要有数,在把握好动态的基础上再勾画羽翼。羽翼眼嘴的勾画可参见摹本或写生稿。画禽鸟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毛的勾勒,它的方法比较多,基本有六种手法:一是排笔叠压法;二是组合留白法;三是短线交错法;四是排线交插法;五是丝缕法;六是乱线交织法 工笔花卉的基本染法

工笔花卉的传统染法一般是先用花青或淡墨染底色。待干透后用色依次染下去,画白花时可在正面或背后打底。染色要平、润,要适可而止,避免焦、糊、脏、腻。没骨可用积染的方法。染色有重彩、淡彩的区别,可根据画面的具体情况而定。

第四篇:国画小鸡教案

教学目标 :

1、了解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特点。

2、尝试对一些动物的造型

教学重点: 用笔用墨的特点,以及墨的焦、浓、淡、清的变化。教学难点:用墨对小鸡造型。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准备:《小鸡图》(齐白石等)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

这节课我们用写意的笔法,学画一下小鸡,来掌握中国画的绘画技能。下面,我们先观赏齐白石的《小鸡图》。

1、教师展图

2、学生观图

二、教师:小鸡毛绒绒,天真活泼,富有稚气图中的小鸡形态各异,充满情趣。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小鸡的各个组成部分用笔、用墨及步骤进行演示。

小鸡特征:毛绒绒、翅膀短、身体肥、头与翅膀呈卵形

三(教师提示:小鸡不会飞,所以翅膀短,身体肥,它的头与身体的蛋形较圆。画小鸡的各种形态,一定要记住两个蛋形的关系。)

四、教师演示,学生跟着学: 小鸡的画法:

1、用重墨点头

2、重墨画翅膀(墨色应有区别呈蛋形)

3、用浓墨画翅尖上的毛

4、用淡墨画胸脯(先用清水过一遍,狼毫取淡墨过一遍)

5、用小楷浓墨画嘴、眼、脚

五、学生继续练习,教师巡视并指导。

六、总结: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多观察、多练、多画、多看一些名家的作品,用功日久,就能逐步做到得心应手,掌握中国画画小鸡的一些规律。

六、布置作业:临摹齐白石的《小鸡图》 教学反思:

优点:

1、能抓住本年龄段的学生心理特点来设计教案。

2、能抓住学生教喜欢的动物来画。

3、能选择单一的墨色来表现小鸡的颜色。所以学生学起感兴趣。

不足之处:

1、学生难掌握用墨技巧。

2、学生难以把小鸡的形态画生动。

第五篇:国画课教案

美术特色课程——水墨画教案

第一周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国画教学弘扬我国民族艺术,激起学生热爱中国画,培养对民族绘画的感情。

2:通过亲身体验,体验国画,清楚上国画课基本要求及功能教室使用要求及习惯。

3:通过实践,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表现能力。教学重难点:

清楚上国画课基本要求及功能教室使用要求及习惯 教学准备:教材、范画、示范用具、毛笔、墨、纸等。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教师分组 安排具体座位。选小组长。各小组讨论,如何上好国画课。

教师巡视指导,根据学生回答总结上好国画课基本要求。

1、课堂纪律要求:

上课前学生在老师的统一安排组织下,做好充分准备,提前到达美术室。入室后不得大声喧哗,不得追逐打闹,不得随意触碰室内石膏像,不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保持室内安静、有序、整洁。

2、功能教室使用要求:

绘画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纪律,不得肆意破坏室内物品,未经允许不得翻动使用橱内其他各类器具,如违反规定造成设备损坏的,均需按规定赔偿。火、防潮、防盗等工作。

学生进行操作时,教师必须在场。学生上课完毕,应将所有物品归回原处,并清理遗留物品。

规定小组长做好管理小组成员并记载小组成员纪律及学习情况,对特别违纪学生报给老师处理。

三、学生记录国画课要求。有什么问题及时反馈老师。

四、老师总结,宣布下节所带工具,下课。

第三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中国画的艺术形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探讨学习,运用墨迹在宣纸上的效果,启发联想、添加、创作画自己想画的东西。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了解中国画,了解中国画的笔墨,弘扬我国民族艺术,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认识中国画,欣赏中国画。教学难点:认识中国画,欣赏中国画。学生用具准备:毛笔、墨、宣纸三张 教师用具准备:国画作品、毛笔、墨、宣纸 教学过程:

中国画,简称“国画”,在本世界美术领域内自成都市独特体系。它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在题材上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卉)画动物画等之分。在技法上又可引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种,各有蹊径,互有特色。中国画 简称“国画”,在本世界美术领域内自成都市独特体系。它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在题材上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卉)画动物画等之分。在技法上又可引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种,各有蹊径,互有特色。在人物画方面,从晚周至汉、魏、六朝逐渐成熟。山水、花鸟等至隋唐之际,始独立形成画料。到五代、两宋、流派繁多,为高度发展阶段。元化水墨画盛行。明、清和近代,大体录袭前规。在各个时期中,都出现了不少革新造性的画家。在世界美术领导或中国画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和独特风格。在描绘物象上,主动运用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有高度的表现力,并与诗词、款赋、书法篆刻相结合,达到 “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另外中国画,还有着独特的装裱形式,起到衬托画体的作用。

出示文房四宝 师生认识了解 师生欣赏各种国画作品。

现代中国画欣赏 画家简介现代中国画欣赏

徐悲鸿(1895-1953)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江苏宜兴人。代表作有《田横五百壮士》、《七方皋》、《马》等。

齐白石(1864-1957)中国现代书画家、篆刻家。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湖南湘潭人。早年曾做木工,后与文人交结,学习绘画、诗文、篆刻、书法,学得一身技艺,重视创造,融合传统写意画和民间绘画表现技法,形成其独特艺术风格。擅长花鸟虫鱼,笔墨纵横雄劲,造型质朴简练,色彩鲜明热烈,并善于将阔笔写意花卉与精细草虫结合描绘。亦作山水人物。论画有“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的名言。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张大千(1893-1983)现代画家。原名正权,后改名季爰。四川内江人,绘画兼长山水、人物、花卉、翎毛,亦擅工笔、写意。晚年多作泼墨写意,并好在巨幅纸上纵横驰骋,为当代颇有气势的写意大师。作品《长江三万里图》、《庐山图》等。

钱松岩(1899-1984)江苏宜兴人。九岁随父入塾读书,兼学书画,后师从胡汀鹭。1923年毕业于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后,任中小学美术教师。1957调入江苏省国画院从事专业创作,历任画师、副院长、院长。创作以山水著称。喜游历,注重外师造化,并在传统画法的基础上,致力创新,形成浓郁清新的艺术风格。关山月(1912-)原名泽霈,广东阳江人。幼承庭训,喜爱绘画。厅创作大型图画《江山如此多妖》。现任中国美术协会副主席、广东分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等职。吴作人(1908-)原籍安徽泾县,生于江苏苏州。现为中国美术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名誉院长。

第四周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中国画的艺术形式,感受体验中国画的握笔、用笔、用墨,基本了解宣纸的性能。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探讨学习,体验用笔、运用墨迹在宣纸上的效果,启发联想、添加、创作画自己想画的东西。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了解中国画,了解中国画的笔墨,弘扬我国民族艺术,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感受体验中国画的握笔、用笔、用墨,基本了解宣纸的性能。教学难点:中国画笔法练习学生用具准备:毛笔、墨、宣纸三张 教师用具准备:国画作品、毛笔、墨、宣纸

课前准备

笔、墨、砚、纸、笔洗、毛毡或旧报纸。

教学步骤

(一)揭题——中国画笔法练习

(二)讲解执笔法中国画笔法练习

中国画的执笔,虽没有固定的模式,但都有一定的要求。总的要求是:指实掌虚。最常用的如“拔镫法”,即以拇指、食指和中指紧握笔管,无名指、小指与笔管自然*拢,掌心虚空。作画时以腕、肘为动力,指静腕动,引发丹田之气于毫端,是用笔之诀窍。执笔处与笔头的距离是不固定的,要根据具体情况,可高可低。

(三)笔锋

中锋:笔杆垂直于纸面,笔尖在笔划正中,由上向下或由左至右运笔。

中锋线条:圆劲、流畅。

侧锋:笔杆倾斜,行笔时,笔尖偏听偏于笔迹之一侧而显露其锋。本文来自小精灵儿童资讯站

正侧锋,手心向上。反侧锋手背向上。

侧锋线条,犀利、枯涩。

顺锋:笔杆稍侧,行笔时,笔杆在前,笔锋在后,顺其笔锋,拉着笔杆行进。顺锋线条,多流利、挺秀。

逆锋:笔杆稍侧,行笔时,笔杆在后,笔锋在前,由下向上或由至左,戗其笔锋,推着笔杆行进。逆锋线条,多毛涩、老辣。

运笔方法很多,如以笔腹着纸,拖着行走的“拖笔”;笔锋散开的“破笔”;笔杆颤动的“战笔”等等。

学生练习,老师指导

初学者对笔、墨、水和纸的性能尚未摸透,不是水分过多,水墨漫漶,就是焦、浓一片,墨无层次。所以在教学本课时,除应讲清方法外,更要加强练习指导,常用的方法是演示、观察、练习、讲评、再练,直至理解。

1、执笔

一二三指先捏紧,虎口空空像眼睛,小四小五往外顶,指实掌虚腕肘动。

2、用水

湿笔水多,干笔水少,要笔湿,笔根吸清水;

要笔干,笔头挤去水。

3、用墨

会分浓和淡,会辨干与湿。

笔肚吸水笔头舔墨,一笔下去有浓淡;

笔肚舔墨笔头吸水,行笔墨色很自然。

4、用笔

快笔生飞白,慢笔现墨韵。

行笔用臂不用指,执笔要高不要低。

笔用后马上洗净,并养成习惯。学生体验,以清水逐渐加入用笔和用墨:

研墨需加清水,若水中混有杂质,则磨出来的墨就不纯了。至于加水,最先不宜过多,以免将墨浸软,或墨汁四溅,以逐渐加入为宜。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检查。展示作业,互相评价。教室总结。

下载国画教案1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画教案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画选修课教案

    国画起步 1课时 教学目标: 掌握墨线的各种变化,简单了解国画用笔的方法;学会欣赏自然界以及美术作品中的线条,感受线条的魅力和多变的特点;能够把线条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去,表现身边......

    美术国画教案

    美术教案-菊花(国画) 2013-05-09 | 中国 教案 菊花 . 《美术教案-菊花(国画)》摘要:荸荠和樱桃、西瓜等,今天,我们学习用中国画的写意画法画菊花。(板书解题:菊花中国画) 三.讲授......

    国画选修课教案(定稿)

    大鸿中学艺术选修课 国画训练教案 指导教师: 山清水秀 国画起步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掌握墨线的各种变化,简单了解国画用笔的方法;学会欣赏自然界以及美术作品中的线条,感受线条的......

    大学国画白描教案

    白描教案 白描的概述 学习白描课程,是为了增强线条的绘画能力,更好的把握线条的虚实,用线为体服务。加强对事物的描绘能力。白描画法是指以墨线描绘物体,不著颜色的画法。中国画......

    国画班荷花教案

    保利小学自主课程 国画课八周 学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荷花的写意画法,使学生了解国画写意花鸟画的特点,提高学生中国画的表现能力。 2、体会和感受国画的笔墨情趣,生动、形......

    幼儿国画阶段教案

    开迪树丹冬水画馆 国画课教案(一) 适于学龄前小朋友 一、 教学目标及意义 帮助学龄前小朋友实现对中国画的启蒙认识,通过对国画作品的欣赏和师生之间的讨论让孩子对中国画的历......

    美术教案 国画(大全)

    活动二 课 题: 写意花鸟画课 时:1—2课时课业类型:绘画习作课教学目标: 1、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和人文特点。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与静物画、动物画的关系。2、了......

    20国画(鸭子)教案

    国画(鸭子)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画鸭子的用笔和颜色的控制。 2、掌握鸭子的基本形状,让孩子自己完成作品。 3、拓展鸭子的小知识,培养孩子学习兴趣。 课前准备:1、教具:课本、毛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