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选修课教案

时间:2019-05-12 13:35: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画选修课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画选修课教案》。

第一篇:国画选修课教案

<一>国画起步

1课时

教学目标:

掌握墨线的各种变化,简单了解国画用笔的方法;学会欣赏自然界以及美术作品中的线条,感受线条的魅力和多变的特点;能够把线条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去,表现身边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列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握笔姿势、水墨的渗透、扩散特性,泼墨画技法。展示部分优秀 作品,使学生感到水墨画其实并不难,我们也能画好水墨画,激发兴趣和信心。

2、出示课题《多变的线条》。思考:为什么叫做多变的线条?

二、体验:

1、对比以前学过的铅笔画、蜡笔画、彩笔画中的线条,感 受墨线的多变:请几位学生上台,分别用铅笔、蜡笔、彩笔画一条S线,而老师则用毛笔来画,请台下的学生仔细观察,墨线与其他笔画出来的线条有什么区别。从中感受墨线的粗细变化。

2、感受墨线的粗细变化:小比赛,谁能画出最细的墨线?

谁又能画出最粗的墨线呢?让学生自己研究怎样才能画出老师要 求的效果。然后请学生上台示范,引导观察他们的用笔,在不知不 觉中掌握中锋用笔和侧锋用笔的区别。再尝试画一条有变化 的曲线,两头粗中间细,并引导反思:在画这条线的时候,你发 现了什么?感受提笔与按笔的区别。

3、感受墨线的曲直变化:在这个环节里,我们除了学会画直线、折线和曲线外,还要懂得不同线条给人的不同感觉。我们先通过名家作品,感受不同线条的区别。大致的感觉是,曲线柔和、柔软,直线平稳、硬朗。但欣赏名作时教师不宜多说,应该是多问。引导学生找出自己的感觉来。这样他们的认识会更加深刻。在有了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画圆圈和正方形。圆圈要注意手腕的转动和中锋用笔,方形则要主要拐角的地方要藏锋。这些我们都可以在实例观察、对比中引导学生掌握。

4、感受墨线的干湿变化:方法与上面同。主要在练习时要注 意水分的控制。

5、作品欣赏:包括名家的作品和小朋友们的作品,找找他们 运用了哪些线条,并猜猜他们是怎样画出这些效果的。

作品欣赏:

<二>国画——花

2课时

一、新课导入

猜猜这是什么花?你是怎么知道的?它的特点是什么?

你喜欢什么花?你能说说它们的特点吗? 学生说花的颜 色、形状、质感、气味„„

二、探究式学习活动

1、看看这幅画,表现了什么?有什么含义?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课件出示)这种方法能还能表现什么花?怎样就有变化了?还能用什么方法表现花?可以创造,也可以看书。然后说一说。

2、试一试,怎样表现。5分钟后说说你的经验或遇到的困难。你遇到了什么困难?谁能解决?(必要时教师示范)引出水破墨和墨破水。

3、你要表现什么花?要送给谁?想一想,有什么含义?看课件(大师画牡丹),分析。颜色不同,花瓣的形状不同,整朵花的外形不同,花的朝向不同。学生自学后发表看法。

4、尝试表现。记录经验或遇到的困难。学生间互相答疑。

5、学生构思。

<三>水墨荷花教案

3课时

一、导入新课(1)引导阶段

A、以诗歌导入荷花,让学生在背诵与荷花有关的诗句中,感受诗

人诗歌里,描绘的荷花美。

B、让学生欣赏一些荷花的图片,感受现实生活中摄影家眼中荷花 的美。

C、通过欣赏古今国画大师的荷花作品,让学生感受画家笔下的荷

花的美,重点介绍张大千、齐白石、八大山人的画,对他们的 风格、题材及用笔用墨进行比较,感觉国画托物寄情的功能。

(2)发展阶段

A、教师黑板上示范作品,展示泼墨写意荷花的绘画过程,让学生体会写意国画的用笔、用墨、用色及构图。

B、学生自由练习,老师随堂辅导,画时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营造古典美的意境,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绘画中表扬,鼓励学生,大胆、自由、轻松的绘画。

C、作品完成后,将学生的部分作品粘贴在黑板上,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的点评,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明白自身画作的优缺点,从而更好的学习国画。拓展:

1、通过欣赏历代国画大师的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国画作品,揭示国画的人文情怀,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国画的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

2、学生课后自行完成2—3幅泼墨荷花作品。

3、查找、搜集与荷花及梅、兰、竹、菊相关的作品,体会画家的托物寄情的意境,并试着临摹一幅喜爱的作品。

<四>中国画蔬果

6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提问:中国画的绘画工具有哪些?(学生答)

教师小结上节课的基本内容,引入新课。拿出大白菜和辣椒实物,说明本节课教学任务,并简介其结构,然后,板书课题——《蔬菜》(中国画)(两分钟)。

二、讲授新知识:

1.师生共同欣赏齐白石,李苦禅的作品,简介风格。然后出示教师示范作品,简单介绍一下。

2.教师示范以大白菜和辣椒为题作水墨画的作画步骤。(1)画菜帮:中锋蘸淡墨勾出,先从中间一块画。

(2)画菜叶:用大笔笔锋蘸淡墨后,再用笔尖蘸侧锋画出叶子,笔可在纸上略作滚动,注意墨团有浓淡大小的变化。

(3)画叶脉:趁叶子未干,用浓墨画出叶脉,注意不要湿。

(4)画菜根:中锋蘸浓墨,较快地画出根部,落笔时下按。

(5)画辣椒;用大红色画辣椒,尽量一笔完成。

(6)题字和盖印:在适当的地方题字和盖印,作品完成(15分钟)。

<五>水墨画树

6课时

一、新课导入

a.请学生观察一下,今天教室四壁都有些什么?(学生观察、思考然答)

b.请学生说出树有什么用途,并把收集到的各种树的图片资料

放在投仪上展示。

二、观赏体验

a.除了地上可以种树,还有哪儿可以种树?(学生思考回答)b.看!老师是这样种树的。(老师在示范时向学生介绍一些画

树的小窍门,如先从主干或大枝条画起等)

c.揭题:《水墨画树》。

d.大家动手来“种”一棵树。(学生第一次作业,让学生体验

画树的乐趣)

e.学生作业互评。

三、欣赏探讨

a.学生通过欣赏大师和小朋友的作品,进一步了解更多的画树 方法。

b.让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比比哪组“栽种”的树的种类最多、最美。(学生第二次作业,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在一张大宣纸 上用水墨画各种树)。

<六>水墨画动物

8课时

一、新课导入

前几天我的家里来了几位客人,看看他们在干吗?(播放TV短片)。问题

1、他们在干吗? 问题

2、她们用的什么工具呢?

这些同学画得真起劲,我也想来露一手(说这就

拿起毛笔)可是,这毛笔怎么拿呢?和一般的画笔一样拿法吗? 好,我开始画了,(做不小心状)哎呀,一滴墨水滴到纸上了,咦?你们发现什么了吗? 哦?这是为什么呢?

奥秘就在纸中,这种纸叫生宣(板书)有很强的吸水性。让我 们再来试一试(多蘸点水画一笔)看看这次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会这样呢?

总结:水份的多少会让墨色发生变化。

同学们用墨画出了许多不同的效果(作业展示),真得很不错,可画了这么半天,画面上没点具体内容呀,那,今天我们就来用墨画小动物(揭示课题)。

二、讲授新知识:

用水墨画出来的小动物会是什么样子呢?光用墨画

会好看吗?让我们来看一看吧!(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片断)你们 觉得水墨画小动物怎样? 总结:概括、生动、有意境。

说了这么多,我真的要来露一手了,你们可要看仔细了。(示范刺猬和蛇)边画边说如何用墨,墨色的变化,中锋用笔。我画好了,下面就请你们来试试了,也来画画这两个小动物吧。注意墨色的变化。

三、名家介绍

用水墨画动物有趣吧,我们国家许多画家都喜欢画水墨动物,齐白石就是其中之一,刚才我们看的动画片就是以齐白石画的动物为原型制作的。他画过很多的小动物,其中最爱的是虾。

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都是举世闻名的。让我们 来欣赏欣赏吧。(播放课件,边放边介绍。)齐白石的动物用笔简洁概括,看起来简单,却十分生动。

徐悲鸿的马,健壮有力,特别是他画得奔马给人一种自由 奔放的感觉。黄胄最爱画驴,他画的风格奔放,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名画欣赏:

齐白石《虾》

黄胄《三驴图》

徐悲鸿《双骏图》

第二篇:国画选修课教案(定稿)

大鸿中学艺术选修课

国画训练教案

指导教师: 山清水秀

<一>国画起步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掌握墨线的各种变化,简单了解国画用笔的方法;学会欣赏自然界以及美术作品中的线条,感受线条的魅力和多变的特点;能够把线条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去,表现身边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列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握笔姿势、水墨的渗透、扩散特性,泼墨画技法。展示部分优秀 作品,使学生感到水墨画其实并不难,我们也能画好水墨画,激发兴趣和信心。

2、出示课题《多变的线条》。思考:为什么叫做多变的线条?

二、体验:

1、对比以前学过的铅笔画、蜡笔画、彩笔画中的线条,感 受墨线的多变:请几位学生上台,分别用铅笔、蜡笔、彩笔画一条S线,而老师则用毛笔来画,请台下的学生仔细观察,墨线与其他笔画出来的线条有什么区别。从中感受墨线的粗细变化。

2、感受墨线的粗细变化:小比赛,谁能画出最细的墨线?

谁又能画出最粗的墨线呢?让学生自己研究怎样才能画出老师要 求的效果。然后请学生上台示范,引导观察他们的用笔,在不知不 觉中掌握中锋用笔和侧锋用笔的区别。再尝试画一条有变化 的曲线,两头粗中间细,并引导反思:在画这条线的时候,你发 现了什么?感受提笔与按笔的区别。

3、感受墨线的曲直变化:在这个环节里,我们除了学会画直线、折线和曲线外,还要懂得不同线条给人的不同感觉。我们先通过名家作品,感受不同线条的区别。大致的感觉是,曲线柔和、柔软,直线平稳、硬朗。但欣赏名作时教师不宜多说,应该是多问。引导学生找出自己的感觉来。这样他们的认识会更加深刻。在有了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画圆圈和正方形。圆圈要注意手腕的转动和中锋用笔,方形则要主要拐角的地方要藏锋。这些我们都可以在实例观察、对比中引导学生掌握

4、感受墨线的干湿变化:方法与上面同。主要在练习时要注

意水分的控制。

5、作品欣赏:包括名家的作品和小朋友们的作品,找找他们

运用了哪些线条,并猜猜他们是怎样画出这些效果的。

作品欣赏:

<二>国画——花

第2课时

一、新课导入

猜猜这是什么花?你是怎么知道的?它的特点是什么?(课件出示)。

你喜欢什么花?你能说说它们的特点吗? 学生说花的颜 色、形状、质感、气味„„

二、探究式学习活动

1、看看这幅画,表现了什么?有什么含义?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课件出示)这种方法能还能表现什么花?怎样就有变化了?还能用什么方法表现花?可以创造,也可以看书。然后说一说。

2、试一试,怎样表现。5分钟后说说你的经验或遇到的困难。你遇到了什么困难?谁能解决?(必要时教师示范)引出水破墨和墨破水。

3、你要表现什么花?要送给谁?想一想,有什么含义?看课件(大师画牡丹),分析。颜色不同,花瓣的形状不同,整朵花的外形不同,花的朝向不同。学生自学后发表看法。

4、尝试表现。记录经验或遇到的困难。学生间互相答疑。

5、学生构思。

<三>国画牡丹水彩画法

第3课时

一、教学过程: 国画牡丹水彩画法图,牡丹是大花头的花卉,它品种繁多,色彩丰富,娇艳动人,深受国人的喜爱,有“国色天香”美誉,往往被人民誉为“国花”。牡在花头的外形上区别不是太明显,但它们的品质不同:牡丹是木本,芍药是多年生草本,在叶片的丹是我国特有的花卉,也是中国花鸟画中最常见的表现题材。画牡丹时要注意将它和芍药分开,虽然牡丹和芍药形状上也有区别,画是要将它们的特征表现出来。

(一)教师讲解、示范作画步骤

A.花头的画法:

用中号以上京提笔(羊毫配狼毫的兼毫笔)饱蘸大红色,在调色盘上调和,使颜色向笔根渗透,再用笔尖蘸胭脂色,稍作调和后即在画面上点画。传统的点牡丹方法是一笔紧挨一笔,整个花头是由一笔笔由浓到淡的色点组成。花头完成后,乘颜色尚未干时,在花心和花瓣的交接处用胭脂加墨的重色进行调整,使花瓣的交接清晰生动。待颜色七、八成干时,用石青在花蕊处点上颜色,再用藤黄调白粉点花蕊。点花蕊时要按三笔一组的组织结构进行点画,千万不能无组织地随意点画。

B.牡丹花朵画法:

花朵和花头的画法相近,不同之处在于花朵有花萼和托叶,画时一定要从花朵的整体考虑,使花萼和托叶成为花头的有机整体。

C.牡丹叶片的画法:

用中号以上京提笔蘸花青加藤黄的淡绿色,在调色碟上调和,再用笔尖蘸墨,稍稍糅合一下,使墨色和笔上原有的颜色融合,用侧锋干净利落地在画面上画上叶片。画叶片要成组地进行,以三笔为一组由规律地点画,这样画出的叶片就不会杂乱无章。写意画的魅力不仅表现在生动的笔触,活泼的形象,还体现在滋润的色彩和淋漓的笔墨上,所以画叶片时要掌握用水和用色的技巧。起笔时色墨要饱和,下笔要迅疾,用一笔颜色画一片叶片,这样从起笔到收笔,自然就形成了干湿浓淡的变化。叶片色墨点画完成后,待其晾至七、八成干时,用较重的墨(色)勾勒叶脉。

勾叶脉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叶片的转折向背以及组织结构 都是由它决定,因此要从画面的整体结构出发进行调整,不能只从局部考虑。

D.牡丹枝干的画法:

在一般情况下,枝干在画面上与花头和叶片相比,所占比重较少,但是在描绘时千万不可低估它的重要性,更不能随意点画,要了解它的结构规律和生长特征,画时才能表现出主干和嫩叶的不同质感。

<四>水粉画

(一)第4课时

一、教学过程:(一)认识三原色 A.出示定义。

问:在这么多颜色当中,怎么样的颜色称为原色?哪几种颜色是原色?请大家先记住这么一句话: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的颜色叫原色。(师贴出定义)。

B.师:知道原色有哪几种?(让学生回答,说出红、黄、蓝。)师:这三种色都说明什么?(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

C.得出定义:我们知道,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的颜色是原色,红、黄、蓝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那么,红、黄、蓝就是原色。因为是三种颜色,所以我们称它们为三原色。(二)师示范三原色,师在预先绘制好的一色环图上演示三间色的调配过程,边调边填

<五>水粉画

(二)第5课时

一、导入新课:(2分钟)

1、放录像思考问题: a.在缓纷的色彩世界中,我们经常看到的颜色有哪些? b.看了录像,我们知道日常生活申色彩确实很多。请同学回答,刚d看到的颜色有哪些?(红、黄、蓝、橙、绿、紫„„)2.板书课题: 画画离不开色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最基本的色彩知识----《三原色与三间色》。

板书课题:《三原色与三间色》

二、讲授新课:(一)复习三原色与三间色。

1、复习三原色: 师:看了动画镜头,知道几种什么色在说话?

2、认识三间色: a.观看幻灯,让学生观察三原色相加能否变化出别的颜色。b.演示色轮,出示三色轮,分析三原色相加变化哪三种颜色。问:色圈红色和黄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色圈黄色和蓝色 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色圈蓝色和红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让学生细致观察后回答。)师小结:用色块表示。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 c.做实验: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三个公式。d.得出定义。

师:通过刚才的讲解、实验。我们发现这三种色里面,不管哪种色,都是由两种原色相加产生的。根据这点,我们也给间色下定义。生:(答)师贴出间色定义(用两种原色调合成的颜色叫间色)。

3、做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这个游戏是这样:黑板上三 个公式,每个公式都少了

一、两种颜色。(二)师示范三原色调配三间色

师在预先绘制好的一色环图上演示三间色的调配过程,边调边填。在色环上先填上三原色,在两原色之间再依次填上三间色。

<六> 版 画

第6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请学生听录音。

问:听到了什么声音?(各种动物叫声)小朋友喜爱动物吗? 为什么喜爱动物?小结: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出示课题:可爱的动物。

(2)请学生看录像,了解动物的特征。

小结:各种动物都有不一样的地方,也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我们抓住了它们的特征,就可以准确地画出它们的形象。如果

把它们的形象看成是各种圆形、三角形、方形、梯形、菱形等

基本形状的组合,我们便能够较容易地画出它们的形象。

同学们都很喜欢动物,也曾画过一些动物,相信大家一定

能画的非常漂亮,非常可爱。不过,老师今天要教小朋友们用

一种新的方法来表现动物形象,这就是“粉印纸版画”。出示课题:粉印纸版画。

二、讲授新课:

(1)什么叫“粉印纸版画”呢?就是用(吹塑)纸作版子,在上面刻出要表现的形象的轮廓,然后涂上水粉颜料拓印出来的画,叫做“粉印纸版画”。

(2)以小鸟形象为例,讲解并演示作画的方法和步骤。

①用彩色水笔在吹塑纸上轻轻地画出形象的轮廓,注意大小布

局。板书:1.画形。

②用铅笔稍用力地将轮廓线刻出,注意线条要流畅、一气呵成。

板书:2.刻版。

③覆上一张白纸与版子对齐用夹子夹好,涂上水粉颜料进行拓

印。板书:3.拓(tà)印。颜料要调厚些,涂好后盖上白纸,用手轻轻的来回磨擦,然后将纸轻轻揭开,如果有觉得效果 不满意的地方,可重新涂色再印,直至满意为止。

(3)点出粉印纸版画的特点。

①展示用同一版子拓印出的四幅作品,告诉学生可以反复

拓印出多幅作品。

②如果表现的形象颜色较浅,可以用深色纸来进行拓印,画面效果会更好。展示用深色纸拓印的作品数幅。

<七>水墨荷花教案

第7课时

一、导入新课(1)引导阶段

A、以诗歌导入荷花,让学生在背诵与荷花有关的诗句中,感受诗

人诗歌里,描绘的荷花美。

B、让学生欣赏一些荷花的图片,感受现实生活中摄影家眼中荷花 的美。

C、通过欣赏古今国画大师的荷花作品,让学生感受画家笔下的荷

花的美,重点介绍张大千、齐白石、八大山人的画,对他们的 风格、题材及用笔用墨进行比较,感觉国画托物寄情的功能。

(2)发展阶段

A、教师黑板上示范作品,展示泼墨写意荷花的绘画过程,让学生体会写意国画的用笔、用墨、用色及构图。

B、学生自由练习,老师随堂辅导,画时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营造古典美的意境,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绘画中表扬,鼓励学生,大胆、自由、轻松的绘画。

C、作品完成后,将学生的部分作品粘贴在黑板上,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的点评,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明白自身画作的优缺点,从而更好的学习国画。

拓展:

1、通过欣赏历代国画大师的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国画作品,揭示国画的人文情怀,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国画的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

2、学生课后自行完成2—3幅泼墨荷花作品。

3、查找、搜集与荷花及梅、兰、竹、菊相关的作品,体会画家的托物寄情的意境,并试着临摹一幅喜爱的作品。

<八>中国画蔬果

第8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提问:中国画的绘画工具有哪些?(学生答)

教师小结上节课的基本内容,引入新课。拿出大白菜和辣椒实物,说明本节课教学任务,并简介其结构,然后,板书课题——《蔬菜》(中国画)(两分钟)。

二、讲授新知识:

1.师生共同欣赏齐白石,李苦禅的作品,简介风格。然后出示教师示范作品,简单介绍一下。

2.教师示范以大白菜和辣椒为题作水墨画的作画步骤(边讲边画)。

(1)画菜帮:中锋蘸淡墨勾出,先从中间一块画。

(2)画菜叶:用大笔笔锋蘸淡墨后,再用笔尖蘸侧锋画出叶子,笔可在纸上略作滚动,注意墨团有浓淡大小的变化。

(3)画叶脉:趁叶子未干,用浓墨画出叶脉,注意不要湿。

(4)画菜根:中锋蘸浓墨,较快地画出根部,落笔时下按。

(5)画辣椒;用大红色画辣椒,尽量一笔完成。

(6)题字和盖印:在适当的地方题字和盖印,作品完成(15分钟)。

<九>水墨画树

第9课时

一、新课导入

a.请学生观察一下,今天教室四壁都有些什么?(学生观察、思考然答)

b.请学生说出树有什么用途,并把收集到的各种树的图片资料

放在投仪上展示。

二、观赏体验

a.除了地上可以种树,还有哪儿可以种树?(学生思考回答)b.看!老师是这样种树的。(老师在示范时向学生介绍一些画

树的小窍门,如先从主干或大枝条画起等)

c.揭题:《水墨画树》。

d.大家动手来“种”一棵树。(学生第一次作业,让学生体验

画树的乐趣)

e.学生作业互评。

三、欣赏探讨

a.学生通过欣赏大师和小朋友的作品,进一步了解更多的画树 方法。

b.让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比比哪组“栽种”的树的种类最多、最美。(学生第二次作业,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在一张大宣纸 上用水墨画各种树)。

<十>水墨画动物

第10课时

一、新课导入

前几天我的家里来了几位客人,看看他们在干吗?(播放TV短片)。问题

1、他们在干吗? 问题

2、她们用的什么工具呢?

这些同学画得真起劲,我也想来露一手(说这就

拿起毛笔)可是,这毛笔怎么拿呢?和一般的画笔一样拿法吗? 好,我开始画了,(做不小心状)哎呀,一滴墨水滴到纸上了,咦?你们发现什么了吗? 哦?这是为什么呢?

奥秘就在纸中,这种纸叫生宣(板书)有很强的吸水性。让我 们再来试一试(多蘸点水画一笔)看看这次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会这样呢?

总结:水份的多少会让墨色发生变化。

同学们用墨画出了许多不同的效果(作业展示),真得很不错,可画了这么半天,画面上没点具体内容呀,那,今天我们就来用墨画小动物(揭示课题)。

二、讲授新知识:

用水墨画出来的小动物会是什么样子呢?光用墨画

会好看吗?让我们来看一看吧!(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片断)你们 觉得水墨画小动物怎样? 总结:概括、生动、有意境。说了这么多,我真的要来露一手了,你们可要看仔细了。(示范刺猬和蛇)边画边说如何用墨,墨色的变化,中锋用笔。我画好了,下面就请你们来试试了,也来画画这两个小动物吧。注意墨色的变化。

三、名家介绍

用水墨画动物有趣吧,我们国家许多画家都喜欢画水墨动物,齐白石就是其中之一,刚才我们看的动画片就是以齐白石画的动物为原型制作的。他画过很多的小动物,其中最爱的是虾。

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都是举世闻名的。让我们 来欣赏欣赏吧。(播放课件,边放边介绍。)齐白石的动物用笔简洁概括,看起来简单,却十分生动。

徐悲鸿的马,健壮有力,特别是他画得奔马给人一种自由 奔放的感觉。黄胄最爱画驴,他画的风格奔放,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名画欣赏:

齐白石《虾》

黄胄《三驴图》

徐悲鸿《双骏图》

第三篇:国画教案

国画《枇杷》教案

国画教学:枇杷图

活动目标:尝试运用已有经验大胆表现树枝上的枇杷。

活动准备:

1、学生有画枇杷和小鸡的经验。

2、课件;范例。

3、宣纸、毛笔、颜料、墨汁等幼儿国画用具;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课件,引起兴趣。

1、师:春天到了,枇杷成熟了,一个个枇杷看上去那么诱人,那么你们知道枇杷长在哪里吗?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教师边出示幻灯,学生边欣赏)

2、师:看到了吗?长在哪里?怎么样的?

3、学生自由说说。

4、小结:枇杷是一串一串的长在树上的,排着队,但它们不是像我们小朋友整整齐齐的排队,而是没有规律的,有的在前面,有的露出半个头,有的害羞的躲在后面。

5、师:这么漂亮的枇杷,许多国画大师也很喜欢,于是他们把树上的枇杷画了下来,我们来看看他们的作品。(教师继续出示幻灯,学生欣赏。)

二、学生观察,教师讲演、示范。

1、师:以前我们画过一个一个,摘下来的枇杷,今天我们要学习画长在树上的枇杷,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2、学生观察和示范,教师讲演。

《枇杷图》的画法步骤

步骤一:先画叶,重墨勾筋,可用草绿蘸墨点染,上下部叶要虚实分明。

步骤二:次穿枝画干,可用草绿蘸墨画出。

步骤三:再次填果,用石黄或藤黄点染,用重墨点“脐”。步骤四:题字钤印。

三、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1、师:下面就请你画一幅美丽的枇杷图。

2、画上小鸡,使画面更加丰富。(放背景音乐)

四、交流分享:你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鼓励学生发现同伴画的好的地方。)

国画《寿桃》教案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使学生了解有关寿桃的知识,学习写意国画的知识,用写意国画表现寿桃。

2、感受中国画的笔墨韵味,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画,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中国画表现寿桃的写意画法

教学难点:画面的构图,布局,把握寿桃的外形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欣赏樱桃

三、交流

1、寿桃的生物性。

2、寿桃造型特点。

3、寿桃色彩特点。

四、探究画法

1、学生读画,交流画法,总结写意国画的特点。

2、教师示范。

3、学生尝试画寿桃。

4、出示学生作品,分析比较画面的布局构图。

五、学生练习

作业:创作一幅寿桃的写意国画。

要求:要有写意国画小品的品味。画寿桃要注意大小,形态的变化。

六、展示评价

国画《樱桃》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使学生了解有关樱桃的知识,学习写意国画的知识,用写意国画表现樱桃。

2、感受中国画的笔墨韵味,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画,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中国画表现樱桃的写意画法

教学难点:画面的构图,布局,把握樱桃的外形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欣赏樱桃

三、交流

1、樱桃的生物性。

2、樱桃造型特点。

3、樱桃色彩特点。

四、探究画法

1、学生读画,交流画法,总结写意国画的特点。

2、教师示范。

3、学生尝试画樱桃。

4、出示学生作品,分析比较画面的布局构图。

五、学生练习

作业:创作一幅樱桃的写意国画。

要求:要有写意国画小品的品味。画樱桃要注意大小,形态的变化。

六、展示评价

国画《西瓜和葡萄》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认识水墨画是国画的含义。

2、认识宣纸、颜料等特殊用品并学会使用工具进行绘画。

3、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国画欣赏图片,范例、墨等工具 活动过程:

一、欣赏水墨画,认识画画工具

1、出示国画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这幅画与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同?(引发学生对新的绘画方式的兴趣)

2、出示绘画工具,引导学生了解

理解宣纸与白纸的不同(质地)请学生进行比较

指导国画需要特殊的颜料-----墨汁,并了解墨汁的深浅变化(水稀释)正确的是用毛笔,知道细的地方用笔尖画,粗的地方用笔身画

3、欣赏图片,引导学生感知国画的魅力

二、教师示范,引导学生绘画西瓜和葡萄

提问:画西瓜和葡萄时,应该先画什么部分?引导学生先画占纸面积大的地方,最后画零小的部分)

引导学生看清教师是怎样运用毛笔和墨汁的?(注意水与颜料的搭配)

提问:水多会怎么样?如果水少了会怎么样?

画叶子用笔的什么部位画?最后画叶梗的时候,应用笔的什么部位画?

三、学生作画,教师知道,知道学生拿笔和用墨的方式。注意画面的布局,及绘画时的先后顺序。

四、学生互相欣赏作品。

五、延伸:活动区中进行练习

国画《荔枝》

教学目的:

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临摹中国画。

学习荔枝的写意画法,进一步学习国画的笔墨技法,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教学重点:

学习荔枝的写意画法。教学难点:

掌握画荔枝的简单笔墨技法。学具准备: 毛笔、墨汁、宣纸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相关画作,自主探究笔墨技法,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发现。

三、大胆尝试,练习荔枝的写意画法。

四、学生自评互评,互相促进。

五、提高性练习。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笔墨技法画一张写意瓜果。

三、学生自评互评,交流互动。

四、学生说说近几节国画课学习的收获。

国画《萝卜》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画传统写意技巧特点,认识大画家齐白石,学会欣赏中国画作品,并从中领会到画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情感和任务。

2、学习中国画写意萝卜的简单画法,进行笔墨基本功训练。教具:

1、学生用具:中国画颜料、墨汁、毛笔两支{一支为狼毫小笔用于勾勒线条,一支为羊毫用于点、染色(如大白云)}、调色盘、水罐、一张旧报纸代替垫布、八开生宣纸。

2、教师用具:绘画工具一套、空白生宣纸1张,课件。

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认识,练习用毛笔、宣纸作写意蔬菜画的技巧。

教学难点:本课难点是用笔用墨和掌握适当的水分表现不同的浓淡墨色。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中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国画大师。今天,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位大师的画。

2、媒体展示:

(1)《柿子》:用的是什么笔法?有什么特点?

(2)《平生所欲》:画的是什么?画家为什么要起这样一个名字?(3)《蜻蜓飞舞》:写意与工笔相结合的画法,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

(4)《鲤鱼》:画家用了什么墨色表现了鲤鱼的鱼鳞?你认为什么地方画的最好?

3、看了这么多的画,你觉得这位画家的画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4、生:是一位技术高明的画家。

5、出示〈虾〉:这位画家是谁呢?(齐白石)

6、你觉得齐白石画的题材都取自于哪些方面?

7、生:都是一些花鸟鱼虫和蔬菜水果,都来自生活与大自然。

8、师:从齐白石的画中,你能发现他是一位怎样的人呢?

9、生:是一位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人。

10、师:今天就让我们追随大师的足迹,一起来学习萝卜的画法。

11、出示课题:画萝卜

三、讲授新课

1、出示萝卜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萝卜有哪些不同的形状,它们是由那几个部分构成的?再看看叶有什么不同?颜色又有什么不同?

2、再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中的步骤图看看是如何一步一步画的?

3、生答,师小结: 外形:中锋(淡墨),身体:侧锋(淡墨+花青)叶子:中锋(藤黄+花青)根须:小笔中锋

4、下面看看老师是如何所画它的!边讲边现场演示(贴出空白生宣纸)首先我们必须了解:构图有前后,以自已的习惯为准,没有定法。下面介绍一般画法:①画形:用笔可曲可直、要有节奏,不可太光,可中锋,可侧锋,要留下用笔的痕迹。

②画体:侧锋从左右两边画,画出萝卜的体积感;③画叶:先用毛笔蘸淡墨(可调少量墨绿笔尖再蘸一点浓墨大笔点画,趁墨色未干时用浓墨勾叶脉)师小结:画花和叶运用了两种不同的手法这两种手法就是小写意花的最基本的枝法特点。

4、带领学生临摹,巡回检查一遍,是否符合,及时表扬与纠正

四、巡回指导

1、突出重点:详细讲解勾线用笔方法与点染要领,指示学生注意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

2、提醒学生注意环境卫生、不要乱甩毛笔,要用专用的抹布或吸水纸来吸墨、揩桌、擦画具等,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五、小结

1、展示画好的作业

2、评价作业优缺点

3、理解齐白石大师“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句话的含义。

四、课后小结:

学生对齐白石大师以及他的代表作品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在中国画的欣赏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较好,能够用正确的笔法和墨色画出生动的萝卜图,并能将先前学过的辣椒、樱桃等结合画在一起,使画面更为丰富。不足之处为,一些学生在构图上与老师一模一样,少有自己的想法,创新的意识还有待加强。用笔的方法还不够熟练,有待提高。

工笔花鸟画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怎样应用所学的绘画知识进行创作,构图在创作中的重要性,进行中国画工笔花鸟创作画的一般程序中国画工笔花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构图在创作中的重要性

难点:基础知识在创作过程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1、学习中国画的意义:

(1)继承:

中国画是我国的民族绘画,经历了自身发展的辉煌岁月,崛起了光照四宇的艺术峰巅,它不仅为我国历代各族人民所珍爱,同时也对世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进行创作:

学习的同时是为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使他们善于捕捉自己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并在造型和色彩上强化其表现,更多的是使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

2、进行工笔花鸟画创作的步骤:

(1)确定思路,构想

(2)写生、搜集资料: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我们不仅要继承发扬前人的优良传统,而且要深入生活中去观察、体验、收集素材(口述:公园、花圃、盆栽都可以作为写生的素材)。

(3)自描定移:

(首先向学生提问什么是白描。白描的特点?)

白描:也称双勾。它的特点是不借助任何色彩和明暗关系、完全用线来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质感和立体感,圆满地完成画面效果,达到形神兼备的造型要求。

白描的空间感、质感、立体感:

①空间感:是靠线的虚实、疏密、浓染、粗细、松紧、强弱等对比手法表现的。

②质感:主要是根据对象轮廓特征与表面纹理而概括出来的那些线条。

③立体感:是根据物体的透视结构而产生的。

(4)构图:指在特定的有限平面范围内,将个别的局部的艺术形象有机地组织结构,从而创造出一幅完整的艺术作品

构图的方法和规律:

①宾主:分清主次、突出主体,可以从位置、分量、角度、虚实、色彩等方面考虑。

②疏密:“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构图应密处密,疏处疏,不能平铺直叙。

③呼应:画面上所有的特点不同都不能孤立存在,而且相互联系。

④画里画外:构造时,要冲出纸的边框,使画里与画外互相先发呼应,补充、使观者通过画面产生联想,达到画面有限而意境无穷的效果。

(5)工笔花鸟画的设色

渲染手法:(提问:常用的渲染手法有几种)

①分染 图1②罩染 图2③统染 图3④接染 图4

⑤平涂 图5⑥哄染 图6⑦注水注色法 图7(6)色彩的配置

(7)提款(8)印章

二、课堂小结:

把所学的绘画知识能够运用到创作上去训练学生的感受能力在造型和色彩上强化其表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作业布置:

牡丹花创作一幅

第四篇:国画教案

第三单元 笔墨丹青 第二课借物寓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造型理念,学会用中国画写意的方法表现生活中花卉蔬果的情趣,在体验写意画的笔墨情趣的同时抒发自己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和评述、观察和比较,教师进行示范,学生实践练习,并评价总结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完成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国画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体会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随之而得到提高,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造型理念,学会用中国画写意的方法表现荷花的情趣;

2、教学难点:感受中国画家“借物寓意”的思想感情,体会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魅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随之而得到提高。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齐白石作品《祖国万岁》

1955年国庆的时候,齐白石老人以真挚的情感画了这幅《祖国万岁》,笔墨简略但高度形似,色彩夺目,水分饱满,有强烈的感染力。

问:画面上画的这株植物同学们认识吗?

问:画面画的是一株生机勃勃的万年青象征着欣欣向荣的新中国,希望祖国能像这株植物一 样万年长青。“祖国万岁”四个篆书大字点明主题,表达了老人强烈的爱国之心。

今天,进入新课“借物寓意”。

(二)新课讲授

中国画的“借物寓意”是指画家借助表现值物本身的属性,来寓意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气 节。它并不是硬加到作品上,而是要善于抓住动植物与人的某种思想情感的联系,加以艺术 的夸张,在表现自然、歌颂生命的同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给人以丰富的启迪与联想。

出示《蔬果图》(吴让之 清代)我们看画面画的是什么?上方题:“士大夫不可一日无此味”。柿子和白菜是生活中很常见的蔬果,氮化镓就是借它们来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气节的。

活动一:

赏析与评述

你认为画家是怎样运用蔬果的形象和笔墨表现情感和寓意的? 柿子寓意“事事”,白菜寓意“清白”,题款可了解作者通过蔬果来表达一种士大夫应具有的“安贫乐道”的清廉品质和精神。作品中运用勾勒和没骨技法,设色轻松淡雅,行笔灵巧,体现了一种清新雅致的君子情怀。

出示王冕的《墨梅图》,回顾元末著名诗人王冕,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请同学们感受这首诗的寓意是什么?

表露画家淡泊名利,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活动二:

观察与比较

将画家作品与实物照片比较,说说在造型上有什么区别,其特点是什么?

教师总结:全画虽只用淡墨,却能将梅花的姿态表现的清新悦目,画家并没有画出整个梅树 和所有的花朵。而是只将最能表达意境的一枝梅花进行特写式描绘,使枝干和花朵布局主次分明、疏密得当。也就是说作者在画梅花时候,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把生活中的形象进行了提炼,得出了画中艺术形象。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画面体现了中国画的一种特殊的构图形式,空白的运用,给人一无限的想象空间。

(三)教师示范

中国画还追求笔墨情趣,正所谓“有笔有墨谓之画”。中国画的绘画技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被历代文人墨客誉为“花君子”。出示朱耷的《荷花水鸟图》笔墨精练,含蓄蕴藉,自成一格,取枯枝败叶,孤影怪石,表现他心中那种高傲、冷漠和仇视现实的精神状态。

齐白石的《荷花》此作是齐白石90岁时所作,笔墨简约,意蕴丰厚,是典型的“红花墨叶”风格。绿叶用墨浓中有淡、实中带虚,层次丰富,黑色和绿色相互映照。两叶之间,用胭脂红涂出荷花。花苞在田田荷叶之间,有一种“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感觉画中的荷叶以厚重的块面绘出,塘底的涟漪以细劲的线条绘出。下半部的横向线条起伏变化,给人一种微风吹动、水波荡漾的感觉。

教师示范写意荷花的基本画法,边示范边讲解

“法无定法”同样是画荷花,不同的人会表现出不同的意境和情感。想必同学们也想描绘生活中的花卉蔬果来表达情感,一定也是各有千秋。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国画的“借物寓意”吧!

活动三:

体验与练习

课堂临摹荷花,教师讲解步骤。

一、用大笔在清水中湿润后蘸中墨,侧峰画出荷叶的前展部分。

二、按照荷叶的结构,依次以向心聚拢的笔法,由外向内运笔,画出荷叶的后部分。

三、画侧面的荷叶。

四、画叶梗,花蕾和花朵。

五、画水草和浮萍。

六、落款。

(四)评价总结

请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谈谈再作画实践中的收获和体会,并对自己的作品作出评价。请同

学们发表见解后,教师点评。

小结:

通过同学们的体验可以看出,大家对中国花鸟画“借物寓意”的绘画理念已经有了理解和掌握,而在造型上,中国画重视神思而不拘泥于形似,甚至追求“不似之似”、“似与不似之间”,以便更好的抒情、言志,同时体现画家自己的艺术个性。希望同学们以后除了能用文字抒发自己的情感外,也能用画笔表达胸中逸气。

(五)课后拓展

请课下查阅清代画家朱耷的资料,以便更深层次的理解中国花鸟画的“借物寓意”!

第五篇:国画教案

《蔬菜》(中国画)教学目的:

一.参照范画,临摹其笔墨技法,画一幅以蔬菜为题的中国画;

二.使学生认识画、诗、书,即是中国画独特的形式; 教学重点、难点:

一.运笔、用水、用墨的方法; 二.画菜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提问:中国画的绘画工具有哪些?(学生答)

教师小结上节课的基本内容,引入新课。拿出大白菜和辣椒实物,说明本节课教学任务,并简介其结构,然后,板书课题——《蔬菜》(中国画)(两分钟);

二、讲授新知识:

1.师生共同欣赏齐白石,李苦禅的作品,简介风格。出示范作,简单介绍一下。2.教师示范以大白菜为题作水墨画的作画步骤(边讲边画)。(1)画菜帮:中锋蘸淡墨勾出,先从中间一块画。

(2)画菜叶:用大笔笔锋蘸淡墨后,再用笔尖蘸侧锋画出叶子,笔可在纸上略作滚动,注意墨团有浓淡大小的变化。

(3)画叶脉:趁叶子未干,用浓墨画出叶脉,注意不要太湿。

(4)画菜根:中锋蘸浓墨,较快地画出根部,落笔时下按。2.出示作业要求:

(1)临摹一幅《白菜》的水墨画。

(2)保持画面、桌面、地面的干净。二.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20)分钟。

三.讲评:选出几件好的和差的学生作业讲评,然后布置下节课学习任务(3分钟)。

国画《(水泡眼)金鱼》 教学目标:

1、认知:通过画金鱼的过程,练习点、线、面的组合。

2、操作: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巩固基本的用笔用墨方法(掌 握运笔的走向,注意墨色的浓淡变化),恰到好处地调出所需颜色。

3、情感:通过国画教学,激发学生对生活和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其艺术情操。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侧锋、中锋的用笔方法,三次调色法。

2、难点:侧锋画鱼尾,鱼在水中的游姿。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1、国画也称为中国画,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它以中国特有的毛笔、宣纸为工具,以水墨丹青为颜料,以奇异绝妙的表现手法,描绘人物、山水、花鸟等,表现了中国艺术的独特魅力。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画一幅国画。画什么呢?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谜底就是我们的学习内容。(出示谜面)

3、大家都说是金鱼,那我们就来看看究竟是不是?(播放金鱼录象)

4、鼓鼓的眼泡,飘逸的尾巴,鲜艳光亮的鳞片,金鱼真象一朵水中的鲜花。金鱼的种类有很多,今天我们要画其中的一种,它的学名就叫——水泡眼金鱼。(出示课题)

二、新授:

1、金鱼,金鱼真美丽,让我们来认识你。

2、请你仔细观察,然后告诉大家金鱼由哪些部分组成?(随机出出示出示称)

3、美丽金鱼象朵花,巧用笔墨画好它。画好它要用到国画中的哪些基本用笔方法?(中锋、侧锋)

4、请你再仔细观察,然后告诉大家,哪些部位用了中锋?哪些部位用了侧锋?(随机显示各部分的用笔)

5、用笔方法要正确,用色方法也很关键。画这条金鱼用了哪些颜色?这就要用到了我们曾经学过的三次调色法。请你用“第„„次,调„„色,到毛笔的„„。”句式来说说,如何调藤黄与曙红。(根据回答,出示三次调色法步骤)

6、朱老师按大家的方法调笔,也来画一条色彩鲜艳的金鱼。请大家记住我的绘画步骤,并完成儿歌填空。(出示儿歌)

7、(切换到实物投影,示范步骤)

8、(切换到电脑)大家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以小组形式回答,与朱老师一起来完成儿歌填空。(显示儿歌答案)

9、用这样的方法,我们还能画出其他颜色的金鱼。你们看到过的金鱼还有哪些颜色?

10、金鱼的颜色如此丰富多彩,因此,我们不仅可以画一条,还可以画几条,甚至一群金鱼。然后加上曾经学过的背景,金鱼有了新家,游得更欢快,更栩栩如生了。最后加上格式正确的落款,便是一幅完整的国画作品。(出示添加背景、落款的绘画步骤)

11、碧波荡漾,水草摇曳,这又是一个温馨、快乐的家庭。(出示范画)

12、当然,我们还可以结合人物和学过的动物来进行构图,并给它们取一个有趣的题目,也可以成为非常有意思的画。

13、接下来,就请大家快快动手,让我们一起来办一个隆重的金鱼画展吧。

三、学生作画:

四、师生点评:

1、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2、教师小结:国画历史悠久,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韩美林、程十发等许多优秀的画家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在世界艺坛上独树一帜,并为世界艺术宝库增添了极大的光彩。老师相信,只要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未来的画家一定会在你们中间诞生的。国画梅花

1.演示并分析笔墨变化。

焦墨、浓墨、交融的墨色分别可以表现梅花的哪个部分?(演示)2.分析作业 步骤:

(1)画干:先从树干转弯处,向右下方侧锋运笔,使主干笔触出现飞白,再向右横出,向右上斜出主枝。(同学们用侧锋随意表现树干的体态。在画时可以留空,在空白处待会添加梅花。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同调墨,用干涩的线条表现树干。)(2)画枝:从主枝向前生出新枝。

(3)点花瓣:用中锋变侧锋渐次点出可呈现浓淡变化。

(4)点蕊:正面的花丝画全,侧面花宜过半,背面花交界下方及花蕾的下方点花萼。

下载国画选修课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画选修课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画精品教案(精选合集)

    第一课 国画工具材料与笔墨介绍 一、教学目的: 1培养对民族绘画的感情。 2认识干湿浓淡墨色。认识中国画的特点。 二、重点难点: 1,认识中国画特点。2, 墨分五色 的认识。 三、......

    国画教案(精选5篇)

    国画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中国画是通过笔墨、色彩、章法、等形式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2.指导学生在中国画表现中,逐步掌握水与墨色的运用及构图中的基本要求。......

    国画教案(合集五篇)

    国画教案 1、执笔方法与写字姿势 一、教学时间第一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正确的执笔姿势,“五指执笔法”。 2、对坐姿的培养、学习悬腕的书写方法。 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美术教案 国画(大全)

    活动二 课 题: 写意花鸟画课 时:1—2课时课业类型:绘画习作课教学目标: 1、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和人文特点。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与静物画、动物画的关系。2、了......

    美术国画教案

    美术教案-菊花(国画) 2013-05-09 | 中国 教案 菊花 . 《美术教案-菊花(国画)》摘要:荸荠和樱桃、西瓜等,今天,我们学习用中国画的写意画法画菊花。(板书解题:菊花中国画) 三.讲授......

    国画课教案

    美术特色课程——水墨画教案 第一周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国画教学弘扬我国民族艺术,激起学生热爱中国画,培养对民族绘画的感情。 2:通过亲身体验,体验国画,清楚上国画课基本要求......

    国画基础教案

    国画基础教案 姓名:系别: 国画基础教案 教学内容: 1、什么是工笔花鸟画? 2、工笔画的工具材料及使用。 3、中国画中的形象美 4、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史简述及历代作品欣赏。 教学......

    国画小鸡教案

    教学目标 : 1、了解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特点。2、尝试对一些动物的造型 教学重点: 用笔用墨的特点,以及墨的焦、浓、淡、清的变化。 教学难点:用墨对小鸡造型。 教学时数: 1课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