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 “五观”等宣传教育内容(xiexiebang推荐)
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新疆“三史”宣传教育
马 克 思 主 义“五观”即国家 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四 个 认 同 ”内 容 的 主 要 学强化祖国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们 伟大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 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同捍卫了 祖国的统一。强化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中 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凝 聚而成的。强化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 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智慧,勤劳,勇敢的中 华民族创造了千古流芳的中华民族,各民族都 为创造河发展中华文化做出了贡献。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就是要深刻 认识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新 疆 “ 三 史 ” 的 宣 传 教 育
新疆“三史”是指 :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今 新疆的主权是从汉代开始确立的,不过新疆是近代才开 始使用的一个名称,汉朝时称今新疆大部分地区为“西 域”。其时西域的地域不仅包括今天的新疆,还包括中 亚部分地区,有西域三十六国之说。当时的西域各国也 处于漠北强国匈奴的威胁之下。为抗击匈奴,汉武帝决 定联合西域各国,对匈奴形成夹击之势,于是派张骞两
次出使西域。张骞历尽千难万险,历时二十余载,最终 不辱使命,成功说服西域各国与汉朝联合,并将西域冶 炼铁器的技术带回,改良了汉朝军队的武器装备,大大 增强了汉朝军队的战斗力。其开辟的进出西域的路线也 成为最早的丝绸之路。共产党人 的坚定信念,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 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
和田县第三小学 2014年3月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五观”内容
马克思主义“五观”内容摘要
马克思主义“五观”即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第一,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自身形成、发展到消亡的客观规律。
第二,民族和阶级是两个不同的社会历史现象,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是两种性质不同的问题。
第三,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
第四,各民族平等的联合,反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础理论或基本原理由宗教的本质,宗教的发生和发展,宗教存在的根源和消亡的条件,宗教的社会功能,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宗教的态度几方面构成。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普通称为唯物史观。但这不是马克思自己用的名称。此名称乃马克思的朋友恩格尔在一八七七年始用的。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马克思就“文化”的界定,提出了“扬弃”的原则。文化是与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的历史性的情况密切相关的,可以说,历史造就了文化,文化就某方面展现了历史。
第三篇:五观教育内容(学习材料)
“五观”主要内容
1、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这是V.I.列宁对K.马克思、F.恩格斯的国家观点最全面、最准确的概括。它包括3层含义 :①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这说明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它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是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同样,国家也必然伴随着阶级、阶级矛盾的彻底消灭而自行消亡。这是国家的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②国家是阶级统治。这指出了国家的本质,即国家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是哪个阶级的统治。在有阶级的社会中,任何一个阶级的统治都来源于它们的经济统治,而一个阶级的经济统治又必须依靠它的政治统治来维护和巩固,因此国家政权总是属于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政治统治是统治阶级的联合力量,是统治阶级的集体意志和力量的表现,一般都是通过国家意志来实现的。奴隶制国家的本质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封建制国家的本质是地主阶级的统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无产阶级的统治。③国家是机器。它形象地指出国家是由许多部件所组成的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国家组织与其它社会组织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有强迫被统治阶级服从国家意志的能力,有行使这种权力的官吏(干部),有实现这种权力的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强制机关,还有供养官吏与强制机关的捐税和国债。这 3 项构成一种组织力量和物质力量,即特殊的社会权力
2、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第一,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自身形成、发展到消亡的客观规律。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且民族的发展是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的。
第二,民族和阶级是两个不同的社会历史现象,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是两种性质不同的问题。在阶级社会里,民族内部包含着不同的阶级,存在有阶级斗争,所以在阶级社会里,民族问题往往同阶级问题联系在一起,剥削阶级总是将这样那样的民族问题打上阶级的烙印。但不能因此得出结论说,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在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民族问题基本上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问题。如果把民族问题的实质归结为阶级问题,那就只能严重脱离以至伤害少数民族群众,不但不可能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加强民族团结,反而会给敌对势力帮忙。
第三,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是革命和建设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只有在社会总问题解决进程中,才能得到解决。如果我们在整个革命建设中重视民族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它就对整个革命和建设过程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忽视或者错误地处理民族问题,她可能会给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巨大的破坏力,使整个革命事业受到挫折乃至失败。
第四,各民族平等的联合,反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各民族无论大小,都一律平等。每个民族都是人类物质财富和历史、文化的创造者,各民族应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团结起来,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全世界各民族的无产阶级应坚持国际主义的原则,同一切被压迫民族实行不分国界和民族的亲密联合,共同进行斗争,推翻实行民族剥削和压迫的反动统治阶级。
3、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础理论或基本原理由下列几方面内容构成:
(1)宗教的本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此问题作了回答:“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2)宗教的发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完善为揭示和阐明宗教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工具。恩格斯对宗教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宗教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展现的历史形态,先后提出过三种图式。第一种为从原始社会的“自发宗教”到阶级社会的“人为宗教”;第二种为从“部落宗教”到“民族宗教”再到“世界宗教”;第三种为“自然宗教”到“多神教”再到“一神教”。
(3)宗教存在的根源和消亡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宗教存在的最深刻的根源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合理,使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对人成为盲目起作用的、异己的力量。“只有当实际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为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神秘的纱幕揭掉。但是,这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存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的、痛苦的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
(4)宗教的社会功能。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宗教是维护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本质上是历史上统治阶级用来维护其统治秩序的工具。但也不否认被压迫人民在历史的特定阶段利用宗教进行反抗斗争的事实。
(5)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宗教的态度。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宗教将随着其消亡的历史条件逐渐成熟而消亡;宗教对于国家来说是私人的事情,实行政教分离,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4、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马克思的历史观普通称为唯物史观。但这不是马克思自己用的名称。此名称乃马克思的朋友恩格尔在一八七七年始用的。在一八四八年的“共产党宣言”里和在一八六七年出第一卷的“资本论”里,都有唯物史观的根本原理,而公式的发表出来,乃在一八五九年的经济学批判的序文。在此序文里,马克思似把历史和社会对照着想。他固然没有用历史这个名词,但他所用社会一语似欲以表示二种概念。按他的意思,社会的变革便是历史。推言之,把人类横着看就是社会,纵着看就是历史。喻之建筑,社会亦有基础(Basis)与上层(Uberbau)。基础是经济的构造,即经济关系,马克思称之为物质的或人类的社会的存在。上层是法制、政治、宗教、艺术、哲学等,马克思称之为观念的形态,或人类的意识。从来的历史家欲单从上层上说明社会的变革即历史,而不顾基础,那样的方法不能真正理解历史。上层的变革,全靠经济基础的变动,故历史非从经济关系上说明不可。这是马克思历史观的大体。
5、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马克思就“文化”的界定,提出了“扬弃”的原则。此后,马克思主义经过了列宁等革命导师的发展而得以补充,马克思主义就“文化”的界定亦得以不断完善,但是,总而言之,经典的较为公认的是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采取批判性继承的原则,这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扬弃”的观点在文化中的通俗体现。文化是与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的历史性的情况密切相关的,可以说,历史造就了文化,文化就某方面展现了历史。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条件下,某个社会群体或者是某些社会群体÷集团所处的文明的外在表征。
文化具有一定的时间性。这是显而易见的:封建社会时代与资本主义时代的文化所反映的社会文明是不同的;而原始社会的与后工业文明时期的文化,其本质各异。
同时,文化具有一定的空间性。这一点亦显而易见。譬如,所谓之“欧美文化”与“东方文化”,其类型不同;而“燕赵文化”较之以“江淮文化”,其形态亦各异。
阶级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文化亦有此之别。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先进阶级是那些更符合社会的科学发展规律的社会集团,其就生产力的发展起正向促进作用。那么,其所属的文化即为先进文化,与先进文化相对而言的,则是落后文化。先进文化是一个动态开放性体系。具体而言,所谓先进文化,又可以以某些标准划分为某些“亚子类”,在这些亚子类文化之间,与落后文化之间,均存在广泛联系。先进文化是鲜活的的,不断吸收正向的有力性促进发展的因素,自身才得以不断前进。
这种吸收是一种选择性的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之“扬弃”之说之体现,也即是“批判性吸纳”原则。
第四篇:2014年“五观”等活动总结
小学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三爱”“三个离不开”宣传教育活动总结
为增强全体师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我校认真开展了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三爱”“三个离不开”及“反分裂,防渗透”宣传教育活动,现将我校开展此项工作的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准确把握和理解“四个认同”的深刻内涵
我校组织全校教职员工认真学习“四个认同”的深刻内涵,让全体教职员工在学习活动中,认识到:“四个认同”是对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的具体化。开展“四个认同”教育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举措,是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深化。民族凝聚力主要是由“认同感”和“亲和力”构成,没有认同感,是不可能有凝聚力的。开展“四个认同”教育,旨在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充分认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充分认识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是国家最高利益之所在,也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充分认识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都和这个大家庭血肉相连、休戚与共;充分认识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充分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从而为确保伊阿合奇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我校努力做到了“三个结合”:即把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三爱”、“三个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道德观、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相结合、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与加强党员教育工作相结合。
二、坚持不懈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
(一)认真开展“五个一”主题学习教育活动
1、开展一次“民族宗教政策及理论知识”宣讲活动。结合当前反分裂斗争的需要,组织开展对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宣讲活动,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五观”、“两论”,进一步增强了各族师生共同维护新疆团结和谐民族关系和社会稳定的政治责任感。
2、上好一堂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班会课。加强对学生“五观”“四个认同”“三爱”“三个离不开”的教育,让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开展“民族团结读书”活动。积极倡导学生读一本民族团结题材的好书、好文章活动,并结合自己体会写一篇读后感,让民族团结在自己心中长存,在自己笔下升华。
4、开展一次民族团结征文活动。让同学们以散文、诗歌、记叙文等不同体裁表达自己对于民族团结进步的理解,对于祖国的热爱。
5、开展一次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进一步普及民族团结知识,在全校形成人人都有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都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人人都争当民族团结的模范的良好氛围。
(二)积极开展“民族团结从我做起”主题校园实践活动
1、举行一次“民族团结旗帜高高飘扬”的升国旗仪式。在五月第一周举行升国旗仪式,让广大师生接受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启动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活动。
2、组织一次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集中学习活动。认真组织学习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三爱”“三个离不开”,进一步统一广大师生的思想,让师生们充分认识到,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的重要性。
3、举办“我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演讲比赛。通过讲述身边民族团结的故事,用身边的人和事感染教育学生,在全校营造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和谐稳定的舆论氛围和良好环境。
4、开展不同民族学生“手拉手,结对子”活动。倡导不同民族学生结成互帮互学的对子,在结合中引导和教育学生相互尊重、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5、举办“民俗民风”文化展示活动。组织开展“民俗民风”为主题的板报、手抄板评比活动。
6、开展走访和慰问少数民族贫困学生活动。关心、关注贫困生,尤其是少数民族贫困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与温暖。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我校将从讲政治的高度,从确保阿合奇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紧密结合自身的思想实际,全校的工作实际,不断地继续做好“四个认同”教育活动,确保反分裂教育常抓不懈,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的经常性工作来抓,决不能给任何分裂分了以可趁之机。
和田县第三小学 2014年6月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五观 四个维护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五观 四个维护的内容
四个维护的内容: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维护人民利益。
马克思主义五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四个“认同”的主要内容
一.强化祖国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同捍卫了祖国的统一。
二.强化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凝聚而成的。
三.强化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智慧,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千古流芳的中华民族,各民族都为创造河发展中华文化做出了贡献。
四.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
三爱教育是什么
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
“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是谁提出的?
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这一重要观点,是党中央1981年在讨论和解决新疆民族关系问题时正式提出来的。
1990年8月,江泽民同志来新疆视察,他在视察中强调“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这个观点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发展进步的历史,对这方面的宣传教育要经常抓、反复抓,坚持不懈。同时,又进一步指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新型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从而不仅充分肯定了“两个离不开”思想,而且将其进一步发展完善为“三个离不开”的思想。
新疆六史是什么
党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和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和宗教演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