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失信人员从业惩戒规定心得体会1
学习失信人员从业惩戒规定心得体会(1)
最近,南宁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信用办联合向社会公布了《南宁市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失信人员从业惩戒规定(试行)》,的相关举措,将针对城市治理重点领域,暂行规定将个人的失信行为分为轻微、较重、严重3个等次,总计40种失信行为,其中严重失信行为10种、较重失信行为14种、轻微失信行为16种。通过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规定》能更好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个人的信用管理,倡导诚实守信,建立失信人员从业惩戒机制。失信人员在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考录、聘用、调动、职称评定、年度考核、军转安置等的认定、惩戒和管理方面受影响。
二、长期以来,随地吐痰、乱停车、闯红灯等行为在很多人看来都只是小事情,大不了罚点款了事。可是,今后这类行为将与公职人员考录、升职评优、评审职称等挂钩。
我个人为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失信人员从业惩戒规定叫好,并且持赞成、支持的态度,正所谓古语有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人员,掌握着国家和政府的权利,执行国家公务,宣传相应政策,肩负着“治国”的使命,为民服务的责任。由于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应成为整个社会诚信的示范者,诚实守信的表率;他们应以身作则,才能引领社会风气诚信发展,才能取信于民,服务于民;他们应“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受得住金钱诱惑,抗得住权势吸引,在工作中坚持真理,坚持实事求是。而通过制度规定,惩戒失信人员,约束失信行为,营造出人人讲诚信的良好环境,这无疑也是我们每一位老百姓的心声。它使得这座城市充满正能量,充满诚信,让大家相互信任,让这个城市充满和谐。
第二篇:学习失信人员从业惩戒规定心得体会
关于学习《南宁市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失信人员从业惩戒规定(试行)的通知》的心得体会
近日,我认真研读学习了由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信用办联合公布的《南宁市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失信人员从业惩戒规定(试行)的通知》,该通知针对城市治理重点领域,暂行规定将个人的失信行为分为轻微、较重、严重3个等次,总计40种失信行为,其中严重失信行为10种、较重失信行为14种、轻微失信行为16种。就连随地吐痰、乱停车、闯红灯这些在很多人看来都只是小事情的行为,今后将与公职人员考录、升职评优、评审职称等挂钩了。从这里我们看到了相关部门建设美丽、文明南宁的决心和魄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人员,掌握着国家和政府的权利,执行国家公务,宣传相应政策,肩负着“治国”的使命,为民服务的责任。由于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应成为整个社会诚信的示范者,诚实守信的表率;他们应以身作则,才能引领社会风气诚信发展,才能取信于民,服务于民;他们应“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受得住金钱诱惑,抗得住权势吸引,在工作中坚持真理,坚持实事求是。而通过制度规定,惩戒失信人员,约束失信行为,营造出人人讲诚信的良好环
境,这才能长远。我相信通知的出台将会使得这座城市充满正能量,充满诚信,让大家相互信任,让这个城市充满和谐。今后,我会以通知要求严格鞭策自己,时刻给自己提个醒,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不闯红绿灯,不乱扔果皮废物,文明用语,遵纪守法,做文明市民,为建设美丽南宁增光添彩。
南宁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年6月9日2014
第三篇:失信惩戒学心心得体会
失信惩戒学习心得体会
诚信是一个古老的道德命题,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内容。诚信乃立身之本,人无信不立。对于国家来讲,诚信是其在国际社会站稳脚跟的力量之源;对于个人来讲,诚信是其踏入社会的基石。当今社会中,诚信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这次失信惩戒先从公职人员和国企员工开刀,看来政府要下狠手了,让公职人员和国企员工带头讲诚信。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一个人只有讲诚信,才可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才可能更好地提升自我,从而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一个社会只有讲诚信,才可以稳步前进,才可以形成健全的社会体系,才可以更好地实现现代文明,因此诚信绝不可失。近日,我校组织学习了《南宁市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失信人员从业惩戒规定(试行)》,的相关举措,将针对城市治理重点领域,暂行规定将个人的失信行为分为轻微、较重、严重3个等次,总计40种失信行为,其中严重失信行为10种、较重失信行为14种、轻微失信行为16种。
长期以来,随地吐痰、乱停车、闯红灯等行为在很多人看来都只是小事情,大不了罚点款了事。可是,今后这类行为将与公职人员考录、升职评优、评审职称等挂钩。
我个人认为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失信人员从业惩戒规定叫好,并且持赞成、支持的态度,正所谓古语有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具体任务。实施失信从业惩戒,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对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失信人员实施失信从业惩戒,就是要对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失信人员从严要求、从严管理、从严把关,以些带动社会形成诚信风尚。当然,实施失信人员从业惩戒,不仅对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失信人员从严要求,也对市民群众提出了规范和约束。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失信人员失信,在调动、职称评定、考核、军转安置等方面受到惩戒;市民群众失信,在考录、聘用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时也要受到惩戒。这是公平的体现,是打造诚信社会的关键性一步。通过制度规定,惩戒失信人员,约束失信行为,营造出人人讲诚信的良好环境,这无疑也是我们每一位老百姓的心声,它使得这座城市充满正能量,充满诚信,让大家相互信任,让这个城市充满和谐。
2015年5月28日
第四篇:失信惩戒细则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行业失信企业评定和联合惩戒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条 为推进**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用体系建设,实现食品药品安全源头治理,完善行业禁入和退出机制,增强社会共同治理能力,震慑违法行为,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国发〔2014〕2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7〕1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失信企业联合惩戒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凡在**市行政区域内登记注册的食品药品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有失信行为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各县(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直属各单位和机关有关处室根据职责范围,开展信用评定及失信惩戒措施实施工作。
第四条认定企业失信行为依据的企业信用信息,以**省信用数据交换平台的企业信用记录为准,由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主体(以下简称“主体”)的基本信息和行政处罚信息组成。
第五条**省信用数据交换平台的数据按下列分工具体操作:
(一)各县(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市局直属各单位负责录入、更新本单位受理许可事项的食品药品企业基本信息;录入本单位只能范围内的行政处罚案件信息;
(二)市局应急管理处负责录入市局受理许可项目的食品药品企业基本信息;负责全市食品药品企业基本信息录入、更新的审核通过
(三)市局各有关处室负责录入职能范围内的行政处罚案件信息。
第六条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信息按照下列期限记录:
(一)食品药品企业的基本信息的录入至少每季度更新一次,信息记录期限自准入之日起至退出为止;
(二)行政处罚案件信息记录期限为3年,自相关行政行为生效之日起计算;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记录期限超过3年的,从其规定;前款规定的记录期限届满后,自动取消记录和失信评价。
第七条禁止申请许可、禁止从事食品药品生产经营活动等资格限制事项,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资格限制期限的,从其规定;没有明确规定期限的,限制期限为2年,限制期限届满时自动取消资格限制和失信评价。
第八条主体的行政处罚信息被收集、整理后,认为该主体行为失信,按失信程度对应扣分值进行信用分级评定。
失信等级分为三级,失信程度逐级递增: 扣分累积为0分至5分(含),为一般失信; 扣分累积为5分至9分(含),为较重失信; 扣分累积为9分至12分(含),为严重失信。一个信用周期内,主体信用扣分累积满12分后(超出12分以12分计),不再进行扣分累积。
第九条,同一主体首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0.5分,两次以上每次扣1分:
(一)日常监管工作中发现主体存在轻微违法违规行为,无需做出行政处罚,但需要进行责令改正或行政提示、行政建议、行政告诫、行政约谈等行政指导的;
(二)经立案调查确认违法,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免予行政处罚或者单独给予警告处罚的。
第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每次扣2.5分: 1.单独处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折合金额不足10万元的;
2.对法人和其他组织处3万元(含)以下罚款的。第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每次扣3.5分: 1.单独处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折合金额10万元(含)以上,不足30万元的;
2.法人和其他组织被处罚款3万元(不含)以上,10万元(含)以下的。
第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每次扣4.5分: 1.单独处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折合金额30万元(含)以上,不足100万元的;
2.法人和其他组织被处罚款10万元(不含)以上,50万元(含)以下的。
第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每次扣5.5分: 1.单独处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折合金额100万元(含)以上的;
2.法人和其他组织被处以罚款50万元(不含)以上的。第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12分:
1.主体被禁止申请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被禁止从事食品药品生产经营活动等资格罚的;
2.主体因违法行为被行政机关给予撤销或者吊销许可证、批准证明文件处罚的;
3.因食品药品违法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
4.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管管理总局或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的,全国性或跨区域严重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的。
第十五条 信用积分的累积随信用评定随时更新,等级评定基本有效期为3年,以首次扣分时间点为起点计算,以
年为单位按等级累进。
第十六条各县(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市局直属各单位依照本办法规定的原则进行信用评定,经主要负责人审批决定扣分分值并报请市局相关业务处室复核后生效;市局相关业务处室须经主管领导审批决定扣分分值。
第十七条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信用评定的失信等级,对主体执行失信联合惩戒措施并记录信用信息。
第十八条信用评定为一般失信的,执行失信联合惩戒措施如下:
(一)列为日常监管和监督检查重点对象,提高日常检查频次;
(二)应当执行的其他惩戒措施。
第十九条信用评定为较重失信的,执行失信联合惩戒措施如下:
(一)列为日常监管和监督检查重点对象,提高日常检查频次,做到一年内专项检查一次以上,全项目检查一次以上;
(二)在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内部进行公示,并在申请办理行政许可事项及变更业务时,予以重点审查;
(三)加大抽检力度,对评定为较重失信的主体一年内抽检覆盖率达70%以上;
(四)每向市发改委提交一次较重失信行为企业名单,名单中所列企业在采用综合评标法并设置信用分的政府采购招投标等管理工作中,最高只能得信用满分的一半;
(五)应当执行的其他惩戒措施。
第二十条信用评定为严重失信的,执行失信联合惩戒措施如下:
(一)列为日常监管和监督检查重点对象,提高日常检查频次,做到一年内专项检查二次以上,全项目检查一次以上;
(二)在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内部进行公示,并重新审核严重失信企业的全部行政许可资格;此类企业申请办理行政许可事项及变更业务时,予以重点审查;
(三)加大抽检力度,对评定为严重失信的主体一年内抽检覆盖率达100%,重点品种抽检率达80%;
(三)每向市发改委提交一次较重失信行为企业名单,由市有关部门依据《招投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禁止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等活动;
(四)将企业失信有关情况通报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及其他依法成立的征信机构,供金融机构对当事人融资授信时参考使用;
(五)严重失信企业将被列入“**省失信企业黑名单”,并依法将企业失信情况通过主要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
(六)应当执行的其他惩戒措施。
第二十一条因符合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被评价为严重失信的主体或从业人员,在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的基础上,将对其执行更加严格的信用惩戒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一)不予办理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许可申请业务;
(二)加强日常检查频次,做到一年内专项检查三次以上,全项目检查二次以上;
(三)加大抽检力度,一年内抽检覆盖率达100%,重点品种抽检率达100%;
(四)在执行行政处罚时,依法按上限从重处罚。第二十二条被列入“**省失信企业黑名单”的主体,同时存在以下情形的可以向各县(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局各直属分局申请修复信用:
(一)非因主观故意,在合理期限内主动采取整改措施,纠正失信行为,消除失信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
(二)主体为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管理而自愿通过的非强制性的质量、安全认证信息的;
(三)连续5年没有行政处罚记录的;
(四)在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受到市局及以上政府部门表彰的;
(五)其他改进企业经营管理质量,提升食品药品消费安全的行为。
各县(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市局各直属分局对主体信用修复申请进行初评,通过后填报《信用修复审批表》送至市局相关业务处室复评;市局各相关业务处室应当填报《信用修复审批表》,对监管范围内企业的修复申请进行审评。《信用修复审批表》须经市局主管领导同意,并经局长办公会批准后,调整信用评定等级和失信联合惩戒措施。
第二十三条生产经营主体因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主体被执行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撤销批准证明文件等市场退出机制的,不得申请信用修复。
第二十四条各县(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直属各单位及机关各有关处室应当按照信息收集要求、信用评定办法和规定期限及时收集整理企业信息、更新平台数据、开展信用评定、核定信用等级、执行惩戒措施,并将失信企业信息归入主体监管档案归档保管;每季度向市局应急管理处通报一次失信企业名单。
第二十五条市局应急管理处负责汇集各单位、各部门的失信企业名单;负责向市发改委报送经局领导班子批准的食品药品失信企业信息以及沟通协调失信企业联合惩戒有关工作;负责跨区域、跨部门的信用信息合作和公开工作;负责协调本部门与其他部门和社会组织的信用信息交流与共享。
第二十六条各单位、各部门申报录入异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交换共享的失信信息时,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信息移送函;
(二)行政处罚决定书复印件;
(三)立、撤案审批表复印件;
(四)司法机关及行政机关送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判决书、裁决书、建议书及其他相关文件等;
(五)其他有关材料。
上述应当同时提交书面和电子文档,提交审批的内容包括:提交信息的监管部门名称,生产经营主体的基本情况,需记录的信息内容,结论意见或者决定,做出结论意见或者决定的单位名称,批准人姓名,需要限制的法律法规依据,具体违法行为和限制期限。
第二十七条共享和交换的失信信息应当记录下列内容:
(一)主体的名称、证号;
(二)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的姓名、性别、国别、证件种类及号码;
(三)违法定性的结论意见;
(四)录入时间及起止期限;
(五)申报录入的部门名称;
(六)批准录入的机构及负责人;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第二十八条信用信息的公开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于属于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和依法不得公开的其他内容,应当采取保密措施,不得公开和披露。
信用信息的公开范围、公开方式、期限等工作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市局应急管理处会同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对本市食品药品信用信息的收集、使用、上报、审核、审批、录入、更新、归档及保存等方面进行检查,每组织检查一次,并及时做出记录。
第三十条市局应急管理处负责收集和整理各单位、各部门信用信息收集、整理、数据录入以及信用评价工作的情况,督促各单位、各部门做好食品药品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并定期对进展情况进行评价和通报。
第三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监察部门追究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员责任:
(一)未按规定时限上报、录入、归档、更新企业信用信息的;
(二)办案人员漏报、误报、错报以及延期取消失信惩戒的;
(三)录入人员录入失误造成评价结果错误,并没有及时修正的;
(四)录入、归档人员丢失有关材料的;
(五)归档人员未及时归档造成主体档案资料缺失的;
(六)按照规定应采取失信惩戒措施而未采取的。第三十二条玩忽职守以及利用职务之便,违法公布、利用生产经营主体信用信息,侵犯主体合法权益,损害主体信誉或营私舞弊使违法者逃避信用评价和失信惩戒的,由监察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各县(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直属各单位和机关各有关业务处室应当根据本办法,建立信用体系的管理制度和相关登记台帐,将此项工作纳入执法责任制考核内容,制定专门人员负责,在操作中确保不出现漏报、误报、错报及延期取消惩戒。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主体,是指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以及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的研制、生产、经营和使用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信用评定,是指根据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主体在监管中产生的行政处罚信息,以及其他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等提供的与食品药品安全有关的信用记录,对其失信行为进行的评估与量化分级活动。
失信联合惩戒,是指对不同等级的失信主体,联合各有关行政、司法机关采取的方式、类别和力度不同的监管与惩戒措施。
信用修复,是信用等级评定的异处理机制,是给予失信程度较低的主体恢复信用的措施。
第三十五条本规定由市局应急管理处负责解释。第三十六条本规定自2015年12月1日起执行。
第五篇:失信惩戒和守信褒扬机制
招远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失信惩戒和守信褒扬机制
药品是治病救人的特殊商品,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根本的利益,是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和焦点。我国正在深入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在药品生产经营领域中的诚信体系建设有其独特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招远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利用垂直管理、专业管理、全过程管理的优势,为进一步规范药品生产经营行为,增强企业诚信意识,确保公众用药安全,促进全市医药经济健康发展,招远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今年发出了《关于加强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通知》,加大激励与惩戒力度,及时向社会通报覆盖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安全信用评级结果,对守信企业进行表彰,对7家失信企业进行警示,对2家严重失信企业给予吊销生产、经营许可证处罚。下一步,省局将按照“部门引导、行业自律、中介评价、社会监督”的原则,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全省医药企业诚信建设:一是强化医药企业自身建设,为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奠定基础。二是加强科学监管,为诚信评价提供详实信息。三是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为诚信评价搭建平台。
一、收集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的基本信息,包括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药品经营
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审方人员、产品目录等,建立动态信息档案。
二、对辖区内药品生产、经营中的行为采用扣分式管理。借鉴交警对机动车驾驶证的管理模式,给企业设定一定的基础分值,当某一企业诚信分数被扣除完时,该企业必须停业整顿,组织人员参加培训教育。
三、对违规企业和品种建立“黑名单”制度,企业行为和药品质量违反药品管理法规相关规定,达到一定的次数和严重程度的,列入“黑名单”,在一定时限内禁止在本辖区内流通和使用该企业供应的品种,解决打不痛、打不死的问题。
四、建立诚信记录通报制度。定期对失信的企业和品种,在辖区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中通报,对列入“黑名单”内的企业,在一定的时限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不得向其采购药品;列入“黑名单”的药品,有关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在一定时限内不得经营和使用该品种。
五、建立退出机制。在系统内单位间建立联动监督,使失信企业“一处失信,步步难行”。并与工商、金融机构建立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诚信共享系统,使违规失信企业和个人丧失其从事药品生产经营的资格,退出药品生产经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