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写作体验能力的培养
试论写作体验能力的培养
学号:201203228497 刘小玲
指导老师:高伟光
【摘要】新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呢?生活是最好的课堂,要培养学生的观察体验能力,告诉学生观察的方法与要求,学会积累生活素材,积累课本课外中的鲜活的素材及写作技巧。
【关键词】观察体验 事物特征 素材积累 现象本质 写作兴趣
观察与体验是写作的第一步,无论对于文学创作还是科技探讨,观察与体验都是作者对大千世界的知觉性把握,是作者从客观世界搜集到的第一手资料,生活是作文的基础,是作文的源泉,但生活中的人和事不会主动跑到我们头脑中来,这就需要我们去观察,观察就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门户,也是作文的起点。体验作为认知世界的另一途径,就成了提高写作的一个新起点,它常常成为写作的动机。没有观察和体验,就谈不上写作,更谈不上创造,因此,要提高写作能力,首先要掌握观察体验和搜集材料,以及培养写作兴趣的方法。
一、生活是最好的课堂
只通过课堂讲解,很难培养学生的写作体验能力。生活到处有语文,作文也无处不在。发一个祝福短信,写一则简短留言,起一个好听的网名,都要用到语文。即使是平时说话,也是最简单的口头作文。
我记得有一次教研活动,有一位教研室主任说过这样一句话,使我记忆犹新。他讲到:“写作无处不在,大可发展到一部长篇小说,小可则一个字。为什么呢?我们都知道,一个字可以组成词,词又可以说一句话;每个字可以组成不同的词,不同的词又可以说上几句不一样的句子,我们可以推测下去,句句成段,段段连篇。最终由一个字在丰富的想象下写成了一篇文章。看似简单的作文,因缺乏写作爱好的培养也是无济于事,兴趣是多么的重要。
有些同学一提到作文就头疼,总是抱怨无内容可写,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缺少生活体验,或者说缺少对生活的热爱。如果让学生把生活和语文结合起来,写作就不会成为一种负担,反而会成为一种乐趣。有些同学喜欢唱歌,但他们只是盲目地哼唱,很少去关注歌词的好坏,这时可以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赏析。当前的一些流行歌曲,歌词晦涩难懂,甚至还有不少语病,这时就要引导学生去进行分析辨别。当然也有一些歌曲极具欣赏价值,比如“凤凰传奇”演唱的歌曲,他们的歌不仅旋律优美,而且歌词也富有诗意,能给学生以有益的启示。如果学生在唱歌的同时再对歌词加以关注,无形中也就培养了审美能力,这也是对生活的一种体验。有些同学喜欢看电视剧,你可以告诉学生,电视剧其实就是文字作品的视频版,里面的情节、语言都是作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我们不仅要看热闹,还要看作者是如何编排情节、塑造人物的。有些电视剧语言拖沓、情节冗长啰嗦,这都是写作时应该极力避免的不足之处。
二、观察的方法与要求
我们所说的“观察”,并非简单的“用眼睛看”,因为这只是“观”的意思。“察”除了“细看、详审”的意思外,还有“考察推究”、“分析明辨”之意。因此,观察即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考察自然或社会现象的方法,是对某个对象、某种现象或事物的自觉的知觉过程.,观察的过程即主体对事物选择、发现、体验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观察事物时应注意用脑去思考,用“心”去品味。乐于观察还要善于观察,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一)观察要抓住事物特征
人物、事物都有特征。特征,即人物、事物所独有的,个性化的,可以作为该人物、事物的象征、标志,可以区别于这事物与那事,这人与那人的东西。观察时,如果把握不住事物特征,认识就是模糊、肤浅的。还需做大量的、长期的、全面的观察。茅盾在《论创作》中说过:“表现在我们笔下的,只是现实的一局部,然而没有理解全面,那你对于这一局部也不会真正认识透彻。”例如,以《雨趣》为题,就可以仔细观察春夏冬四季雨的情状:春雨“如烟似雾”,“不紧不慢、浙浙沥沥”;夏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倾泻下来”“溅起一朵朵雨花”;秋雨“潺潺”、“轻响”、“斜雨”、“凉意袭人”;冬雨“像无情的鞭子,夹杂着风向你抽来”,让你“又气又恨”。抓住这些特点又可以写出不同的感受,有详有略,突出一个“趣”字。观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孙犁在《文艺学习》一书中说过,作者要“能够真正通过生活的现象认识生活的本质”,就需要“常去研究现实生活里面的种种具体问题.在这些问题里去锻炼他的观察能力的敏锐,分析能力的透辟”。这话说明写作不仅需要有生活、有体验.还需要有对生活的认识,有深刻的思想。这就需要在观察的同时,提高分析能力。例如,观察故乡的雪时,你会感到真大、真白、真美:一下起来,如鹅毛,似纸片,纷纷扬扬;平原、山川像是用白玉砌成的,风一吹.白玉变成玉屑,四处飘洒;一团团美丽的雪花,像沽白的天使.千姿百态,又像羞涩的小姑娘,一落到人的手上,便害羞般地逃走了„„。但如果只局限于对雪外形美的观察还不够.还应深入分析雪的内在美,赞美雪给人们带来丰收,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祖国建设出了一把力!这样由表及里的认识,深刻多了。
学会观察是培养体验能力的第一步。看到同样的事物,有些人深有感触,而有些人却无动于衷,原因就在于体验能力的不同。
学会观察其实就是让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每一个事物。走在大街上,你可以看看墙壁上的海报、商店的招牌,看看张贴的标语有没有错别字或其它语病。只要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大街上总会有一些错字,比如把“零售”错写成“另售”,把“家具”错写成“家俱”等等。有些商店的名字起得很巧妙,比如“麦迪多超市”,容易让人联想到“卖的多”,既新潮又好记,而且还能图个吉利。走在田野里,当你观察各种自然景物时,你会切实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宁静。如果观察不细致,写作时就会出现一些漏洞。即使是作家,有时候也会出现观察不准确的现象。朱自清先生在《春》这篇文章里,提到桃树、梨树、杏树都同时开花了。其实你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杏树是最先开花的,然后桃花、梨花才开放。
与人交往,你可以观察朋友的表情、动作;养花养宠物,你可以观察它们的情态变化。把你平时观察到的写下来,就是一篇好作文。
做一个会思考的人。仅学会观察还远远不够,还要学会思考。当我们看到大雁南飞的时候,应该想到冬天就要来了;当我们看到雪花飞舞的时候,应该想到“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名言。
用眼睛,我们可以观察生活;用大脑,我们可以感悟生活。当你看到一个小女孩摘下一朵鲜花,你会认为她举止不文明,可是当你看到她把鲜花送给一个渴望看到鲜花的盲人时,你可能会为她的善良而感动。只要学会思考,我们就可以观察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当你听到一个故事时,也不要仅停留在故事的表面。比如我们熟知的“铁棒磨成针”的故事,铁棒真的能磨成针吗?针冠能在石头上磨出来吗?又如“凿壁偷光”的故事,匡衡在别人家房屋上凿一个窟窿,这种做法合适吗?再比如“囊萤夜读”的故事,车胤这种做法符合环保理念吗?这样追问一下,也许你会有新的收获。要培养体验能力,就要学会独立思考。即使是身边熟悉的事物,也不能熟视无睹,应该进行深入的思考。
阅读是体验别人的生活。读书也是培养体验能力的一种方式。阅读别人的作品,不仅可以借鉴别人的写作技巧,也可以体验别人的生活。读书,能使心灵得到净化;读书,能使人格得到升华;读书,能让我们接触到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
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可以推荐不同的作品,低年龄段的孩子可以推荐《列那狐的故事》等童话故事,小学高年级、初中阶段的孩子可以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童年》等名著。读书时不仅要用眼睛去读,还要用心去领会,感受人世间的真善美,也了解人生的曲折与艰难。
只要指导方法得当,读书可以开阔视野,丰富体验能力,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二)观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透过事物现象揭示本质,一要注意多问几个为什么,千方百计寻根问底,找到问题的答案。如一位同学发现邻家不论春、夏、秋、冬总是挂一幅红色窗帘,感到很奇怪,对邻居为什么挂窗帘产生了种种猜想。后来按捺不住心头的疑惑和好奇,敲开了邻家的门,谜解开了,原来是一间冲洗照片的房子。从此,小屋的窗帘再也没有了吸引力。如果就是这样一件事写出来意义不大。但作者开始思考:为什么在没发现“秘密”的时候,窗帘给我带来许多情趣,而一旦谜解开了,反而失去情趣了呢?经过分析.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事物的美就在于它的朦胧与含蓄,当它失去朦胧与含蓄时,美也就消失了,由此得出结论:不要太刻意追求一些本不应知道的东西。学会提炼生活
作文不是生活的复制,我们手中的笔也不是照相机,生活是什么样就照成什么样。作文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不要让学生受“作文一定要真实”这一思想束缚,一个对生活有真切体验的人,会在作文里创设一种自己没有经历过的生活,会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变成自己的生活。一个同学在同别人聊天时,听朋友说自己随手插在花盆里一个月季枝竟然活了。他想到自己精心照管的兰花刚枯萎了,立刻有了灵感,写了一篇作文《养花》。他在作文里说,自己养了两盆花,一盆是随手插的月季,一盆是细心照料的兰花,结果月季长的很旺盛,而兰花却死了。最后还得出一个结论:在娇生惯养的环境中,一个人是不能健康成长的。这就是对生活的提炼加工,而这需要体验作为基础。
学会观察,可以让我们写出真实的作文;学会思考,可以让我们写出有新意的作文;学会阅读,可以让我们写出有文采的作文;学会提炼,可心让我们写出有深度的作文。
三、学会积累生活素材。
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常常从“审题、立意、选材、谋篇、语言”等方面谈写作的技巧,老师讲的清楚明白,学生听的大彻大悟,但当落实到“写”这一步时,常常有些学生却无从下手,很多学生选择一些大而空的材料,脱离生活实际,写不出“真情实感”,选材要彰显个性,视角要新,更要贴近生活。如何引导学生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走进生活,学会积累。
郑渊洁说“经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和别人不一样的经历则是更宝贵的财富。”藤萝花带给人的不仅是芳香,更是生命的感悟,经历是最真切的感受,中学生的经历虽说不多,交际圈子虽说不广。但“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也很丰富,所以让学生建立一个积累素材的笔记本,每周让他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从他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记录一件他认为有意义的事,定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及时做好反馈。
比如:我在课堂上出了一道作文题目《家乡的变化》,起先由学生进入小组讨论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去写,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事项,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述家乡。因为我们是一所农村学校,农村环境每年都在不断的改变,从房子,街道等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周围的变化日益俱进。所以学生们搜集的资料相当全面。可是也有困惑的一点,譬如:写《一次游记》,农村孩子们的视野很窄,对外面的大千景物了解极少,没有见过的,尝试过的东西怎么能写得出丰富的内容呢?为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关注身边的景物、人物,学会感悟景物的内涵,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吸取日月之精华,到海边去感受海的博大,到大山感受山的壮美,走进学工生活,走进学农生活,走进趣味运动会,走进义卖,让学生把心理感受及时的记录下来,积累下来,这不是很好的作文素材吗?对于学生来说,不是没有东西可写,而是没有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何不让我们助其发现生活中的“美”。
(二)、要积累课本课外中的鲜活的素材,及写作技巧。
学生们的经历,不是很多,交际圈子,不算很广。因此应该从课外阅读,古典文学中、诗歌王国中,汲取营养,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增加自己的文学积淀。
1、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不仅是古今名著,史书,报刊杂志,科普都在阅读之列,积累名人事例,名人思想,更积累经典语句,拓宽学生的视野,由课内走向更广阔的阅读天地。写作素材怎会贫乏。
2、让学生建立摘抄本,利用阅读课给学生指导摘抄赏析的方法,每周安排摘抄赏析的内容,让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老师及时进行批阅,进行读书笔记展评。
3、利用好课前三分钟,进行课前赏析演讲,让学生读出阅读中的精彩段落并进行赏析,或是讲名人成才的小事例,每个学期一个专题,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能力。
四、强化动机 引起兴趣
俗话说:“有钱难买乐意”。凡事乐意干,才会用心干、自觉干,也才能干好。好多学生一听说写作文就找各种借口请假,作文不仅成了学生口中的“克星”,也是每位语文老师最难搞的一门功课。俗话说:“多说胸中有本,勤写笔下生花”。为给学生写作积累素材,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兴趣,我让每个学生把一天当中看到、听到的事,用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的句式表达出来,大家感觉很容易,这样就大大调动了他们观察的积极性。这时我要求小组长把同学们说的最新鲜的事记下来在中队中进行交流,推荐出最好的,把它当作当天的“新闻”播出一次,当听到自己的“新闻”时。学生高兴得眼睛眯成一条缝,高兴的拍手叫好。看到别人的成功,其他同学也都跃跃欲试。有的同学为收集到比别人更好的“新闻”回到家中看电视、听广播、阅课外读物,用心发现生活中的小事,养成了留心观察的习惯,自然对写作也有了浓厚的兴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之不尽。”这段话概括出了作文与生活关系:生活是作文之本。只有让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的大环境中观察认识、体验,才能在写作时下笔如有神。
总之,我们要从观察入手,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并及时进行训练。让学生在观察中积累写作素材,积累语言,积累写作方法,积累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时,要让他们不善观察的眼睛变成爱观察的眼睛,从课内到课外,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感受生活的真谛,感受人间的真情,陶冶他们的情操。让他们感到作文与生活一样,是对生活的再现,使他们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茅盾文艺杂论集》编后记《上海文学》1981年第04期
2、孙犁《文艺学习》1964年作家出版社
第二篇:1体验能力的培养
1体验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进行情景体验是小学阶段发展自我认知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我们应该从培养小学生的自发艺术体验和自觉艺术体验入手,设计出对小学生体验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比如,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第8课“猜猜我是谁”,就可以从面具辨识中培养小学生的体验能力。体验是学生们进行美术创作的基础,没有体验就不可能深入地培养小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孔子曾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我们的美术课堂应该努力创造一种使小学生们身心愉悦的氛围,以引导出他们积极的情感体验。“小学美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应该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艺术的情感,从中体验到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
所以,体验式情感教学既是小学生们良好的认知手段,又是培养小学生们高尚情感的途径。在教学设计上,我们应该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针对小学生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阶段,结合我们的教材,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们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体验活动。这类的体验培养也需要指导小学生们仔细地观察自然和生活,深切地感受外在世界带给他们的情感体验。比如,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第1课“老师您好”和第12课“我是生活小主人”。老师都可以在教学设计中,通过观察、问答、讲解、角色扮演等方式,唤起小学生们的情感体验。在美术教学中,把体验能力培养注入情感性因素,能够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艺术性和效率,提升美术课学生审美素质。这种通过体验而开发的情感教育,是激发小学生们美术创作的动机产生,有益于他们成为身心素质和谐发展的、情感丰富的教与学的主人。
2想象能力的培养
“我们在美术教育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孩子能够无拘无束地发挥他们天真淳朴的想象。”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手机的广泛普及的时代。小学生们在玩一些电子游戏时,是那么的兴趣盎然、手法熟练。如何在小学生美术教育中着重培养他们的艺术想象力,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难题。我们现用的美术教材中,非常重视对小学生的想象力的培养。比如,在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的封面,就是后期印象主义绘画大师梵高的“星月夜”,而封二的美术万花筒,是几幅外国小朋友的作品。
这些作品的造型和色彩上,都充分表现了美术应该具有的个性化和想象力。在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第6课“我跟月亮做朋友”,更是要求我们用题材去激发小学生们的新奇大胆的想象。我们教学设计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们的想象摆脱现实约束,依据自己的主观想象来创造出心中的“第二自然”来。对于培养小学生们美术创作的想象,是需要外部自然现象的触发或教师语言描述、图样的示意才能获得的。所以,我们的教学需要拓展到课堂内外。现在是技术支持的全媒体时代,可以为小学生们提供的想象媒介是多方面的。比如,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第6课“玻璃水彩”和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第3课“科幻画”等等。教师可以通过教材的图例,告诉学生们新的艺术形象,既是以我们经验积累的旧形象为基础,但又应该明显区别于原有旧形象,它可以是离奇的、超现实的,新形象是我们原有生活经验的变形。
综上所述,在我们的小学美术教育中,要实现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小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这个目标,就需要我们重视小学生们的观察、体验、想象三个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艺术教育的氛围中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
第三篇:体验数学美感,培养创新能力
体验数学美感 培养创新能力
颜港中心小学
汪银海
美国数学家克莱因曾对数学美作过这样的描述:“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却能提供以上一切。”无数实践证明,数学美对于人们进行数学创造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数学美感的追求是人们进行数学创造的动力来源之一。其次,数学美感是数学创造能力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第三,数学美的方法也是数学创造的一种有效方法。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方的对称、圆的和谐、曲的变化、数和形的协调无不给人以美的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展示教材的数学美,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时时体验着数学美感,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情,提升他们的数学才能,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一、体验数学简洁之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数学的简洁美包括了符号、公式、技巧、逻辑上的简洁。数学提供了抽象整洁的形式化语言来表达丰富的数学内涵。在教学中,如能通过学习实践,展示出数学的简洁美,从而让学生领会到丰富的数学内涵,则不仅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会激起他们强烈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时告诉学生:圆的面积公式蕴含简洁美,看谁能通过动手实践而发现它。学生顿时兴趣盎然,通过把圆分一分、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及各种感官协同参与活动拼出以下各种美丽而简洁的图案:
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梯形 三角形
此刻学生对数学美的体验,激发了他们对数学进行再创造的动力,通过观察思考每个图形,底(或长)与圆周长的关系,高(或宽)与圆的半么的关系,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即为 S=πr2,多简洁的公式啊!通过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公式的推导转化成对数学美的体验与追求,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就随之产生了,创造能力也就得到了发展。
二、体验数学层次之美,培养学生创新欲望。
数学的层次美是指数学的知识层次结构能够给学生以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认识过程的一种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遵循知识的层次结构。如:“分数的意义”分为以下几个层次教学。其一,说明分数产生的背景,展示分数的产生过程。其二,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2 份、3 份、4 份……),表示其中的几份的数,用几分之几表示,然后归纳分数的意义。其三,把单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其四,认识分数中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分子、分母的含义,会读写分数。这样,通过以上四个层次的教学,使学生明白了分数的概念。这样的教学,无形中使学生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认识过程,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创新欲望。
三、体验数学统一之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统一美体现于数的统一,运算的统一,形和数的统一。小学数学知识是一个具有逻辑关系的体系,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数学的统一美。即谋求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统一,激发创新意识,形成创新习惯。如任何一条直线、曲线、一个面都可以用代数方程表示,而任何一个代数方程也可以转化为线和面,对于某些数学应用题,也可以用形(如线段图)解释。对于某些形的面积和周长,则可借助数的运算求得。在学习实践中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思想作简明而统一的考虑,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学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体积计算公式后,可以通过知识结构图,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用一个统一公式表示: V长 =abh V正 =a V=S 底h V柱 = π r 2 h 数学的统一美,提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学生所学的分散的知识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知识网络,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学习的创新精神。
四、体验数学对称之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形体的对称美在自然界中处处可见,数学中的对称美更是其显著的特征之一。如几何图形的对称,公式的对称等等。它还可以更广泛地解释为某种相应性:如乘与除、加与减、乘方与开方等都是具有某种广义的对称性。在数学教学中若能充分发挥揭示出几何的对称美,则可使学生把握住几何形体的许多性质,并用简捷灵活的方法求解。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课,通过向学生展示了许多漂亮的图案:
来认识轴对称图形,体验数学的对称美,主动地参与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运用绘画的功能,充分发挥想象,同桌合作,共同设计一副轴对称图形的图案。学生饶有兴趣的动了起来,经过一番讨论,想象,动手制作后,一副副设计新颖、富有新意的轴对称图形展示于眼前:
在交流中,学生喜滋滋地欣赏着作品,从同学投来的阵阵赞许声中成功的喜悦油然而生。通过教学,充分展示了教材中所蕴涵的数学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创造美的意识,整堂课充满了美的韵律。如此,通过对数学对称美的展示,从而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美的感受,美的体验,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从而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总而言之,数学本身处处充满了美的韵律,教师要充分挖掘小学教材中美的内涵,引导学生去发现、欣赏、创造数学美,从而培养学生的美感和良好情操,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
第四篇:的能力如何培养孩子快乐写作的能力
清水教育在线
http://www.xiexiebang.com 3 ,.s , , ,如何培养孩子快乐写作的能力
我认为没有什么语言比一个人真实的思想和感情更动人,也没有什么言辞比事物本身更具有魅力。热爱真理,谦卑地折服于真理的语气,比任何强辞雄辩都更让人愿意聆听。
忘记了自己的语言的人是痛苦的,被迫用别人的语气、思路去说话也是痛苦的。相反,一些某个时期在语言上显得笨拙、力不从心的孩子,反而能写出好的作品,因为他们比以前者更珍惜语言,更懂得去倾听内心和外部世界真实的声音。
我认为没有什么语言比一个人真实的思想和感情更动人,也没有什么言辞比事物本身更具有魅力。热爱真理,谦卑地折服于真理的语气,比任何强辞雄辩都更让人愿意聆听。
如果一个人要在写作上有所发展,就应该仔细观察、细心体会周围的人、事、物。如果一个人要使自己的表达要更吸引人,就应该经常去倾听内心的声音。
1.找到自己的语言
范文常常是用来教孩子写作和表达的。我们在让孩子阅读范文时,应该告诉孩子范文之所以感人,或者有说服力,绝不是因为它是范文,被印成了铅字,而是因为它流露了真实的情感、思想、描写了真实的生活。要告诉孩子他自己也有许多东西可以写出来,只要是真实的,就是美的,别人愿意听的、看的。本来,选取一些文辞优美、内容感人的范文让孩子阅读,只是为了让受到一些言语的熏陶、思想的教益,但孩子面对张纸时,就好像非得要写出像范文一样的文章。孩子变成了所模仿的对象。忘记了自己的语言的人是痛苦的,被迫用别人的语气。思路去说话也是痛苦的。正如走路一样,如果一个人一直认为自己走路的姿势不好看,总去模仿另一个人走路的样子,他最后可能连路都不会走了。
2.仅仅是把回忆变成文字
一次,小斯宾塞好奇地问我,怎样写作文,我告诉他,从屋后的花园写起吧。他于是很认真地坐在花园里,呆了一个下午,却没有写出几行字来,当我拿起他的本子时,他说:“我不知道写什么”。
我知道,这是许多孩子都面临的语言障碍,他们不习惯把记忆转变成文字,也不习惯把看见的事物变成文字,总认为作文是一件复杂的大事。于是我告诉他:试试快乐写作的方法,假设你很想把我们屋后的花园告诉给你最喜欢的朋友,并希望他看了以后到这里来玩,你就不会困难了。另外,你已经秀熟悉我们的花园了,用不着像画画一样照着写,试试用你清水教育在线
http://www.xiexiebang.com 的回忆。
小斯宾塞果然重新开始了。这一次,他写得很顺利,把花园里有什么树、什么花、什么时候最好玩,全都写了进去,仿佛不如此他的朋友就不知道花园有多美、多有趣。
读完这篇《屋后的花园》时,我深深地被感动了,原来,花园在小斯宾塞的心里完全是一个快乐得如同仙境一样的地方。他在作文里这样写到:
“夏夜,有时天上布满无数星星,我喜欢坐在花园里,静静地看它们,听它们说话的声音。凉风从花园的树叶里吹过,树叶也像在低声细语„„”
3.不要让语言潜能妨碍孩子写作
一般来说,具有语言潜能的孩子总是在口头表达上表现得很出色,他们善于学习和模仿新的词汇,很小就对成人的语言环境有天生的敏感。父母们常常会惊奇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会使用各种词汇,各种句式的联接也是那样的恰当、准确,各种修辞使用也恰到好处,在辩论中总是占有优势。本来,这种孩子已经有很好的语言潜能,完全可以在写作上发展。但奇怪的是,他们往往写不好作文(当然,也有的写得很好)。原因是什么呢?
我认为是语言的天赋阻碍了真实的表达。
相反,一些某个时期的语言上显得笨拙、力不从心的孩子,反而能写出好的作品,因为他们比前者更珍惜语言,更懂得去倾听内心和外部世界真实的声音。
我认为在教育孩子写作的时候,对于语言潜能好,能言善辩的孩子要提醒他,语言本身的力量绝不会超过真实的思想、感情和真相。同样,语言如果离开了真实的生活和感情,它只会变得华丽、虚弱。真理是朴实的,但每个人都愿意倾听。
还应该告诉孩子的是,不要把虚构的当成了真实的。童话,就是童话,而其他文体则应该是真实生活的写照,真实思想感情的流露,一旦他明白了这个道理,他的语言天赋便会插上另一个翅膀,在表达的天空自由翱翔。
我曾经受到镇上公立学校的邀请,给老师和孩子讲如何写作文。我谈到这个观点时,一位拉丁语老师反问道:难道我们不需要鼓励孩子去大胆想像吗?
是的,孩子是需要想像,但之前他最好先学会准确地描述自己和外部事物,最好先学会记录自己的回忆。如果要虚构,那只是在写故事和童话时才那样做,不能让孩子为了写作文而去想像,就像不要让孩子因为题目是快乐而去装出快乐一样。
4.把写作变成他自己的事
写作是一项作业、任务、要求,还是一件自己愿意做、想做的事?这是每一个孩子和他们的父母、老师都面临的一个问题。尽管每个孩子都在按老师的题目、父母的要求写作文,清水教育在线
http://www.xiexiebang.com 但我认为其实不然。
在根本上,写作是孩子自己的事。
也只有把写作变成他自己的事,才能真正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的能力。让孩子自选、自拟题目,是我对小斯宾塞写作训练一贯的做法。之前我曾经和许多父母一样为他出题,但几乎每一个题目他都不感兴趣,或者写不下去。后来我尝试让他自拟题目,他发现这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因为凡是他自己拟的题目,都是他熟悉的、想写的,比如《蜘蛛的网》、《德柏特家的狗》。更有趣的是,一篇题为《与斯宾塞先生夜谈》的文章,把我在一天晚上与他讨论“耶酥为什么不逃走”的问题全写了进去。这些题目和我给他出的“如何成为一个绅士”、“祖国”等尽管相去甚远,但每篇都真实、生动、有趣。
当然麻烦也随之而来,受我的影响,镇上许多孩子都自拟题目写作文,而且兴致勃勃。一天,史蒂汶太太拿着她孩子的一篇作文来找我。她怒气冲冲,进门时差点被裙子绊住跌一跤。“伟大的教育家斯宾塞先生,看看,难道这就是你教给孩子的作文吗?我的上帝啊!”
我赶紧接住她扔给我手里的本子,仔细看起来,题目是“我的上帝啊”──真是太巧了,与史蒂汶太太进门说的第一句话一模一样。
我的妈妈,也就是人们称的史蒂汶太太,总是说我不听话,她好像一点也不喜欢我,很多时候,她的尖叫和恐吓让我绝望极了。以下是我记得最清楚的话:
“你难道想挨一顿吗?”
当然我不想,如果是问我想不想要一只冰淇淋或者下周不用上课,那我一定马上回答她。不幸的是,当她说“你想挨一顿吗”时接着总是揪住我的耳朵──问我反正是多余的。
“你再这样胡闹,我就剥了你的皮!”
这句话比干脆打我一顿更厉害,我曾见过她吃力地把一只兔子的皮剥下来,我决不会让她在我身上练习这种技巧。
“这是我最后一次警告你。”
其实我心理明白,“最后一次”后面,还会有很多次。“你以为你是谁?”
没有什么比这句话更让我紧张的了。难道我是谁她不知道吗?有时我甚至怀疑,是不是我生下来时真的和别人的孩子抱错了。清水教育在线
http://www.xiexiebang.com “我洗衣服、煮饭把手指都磨破了,还不是为了你们。” 其实我早就建议她干这些活时最好戴上手套。“你以为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我倒真希望是这样,否则她又会说:“你以为钱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吗?” “唉!我的上帝啊!”
我一听到这句话就绝望。难道上帝真是她的吗?
当我看完时,差点忍不住笑起来。客观地说,这是一篇不错的作文。虽然观点有些偏激,但生动,还有一点幽默。我问史蒂汶太太说:
“你觉得他写得真实吗?” “真实──但这也算作文吗?”
以我的学识和所受的教育来看,无疑这就是作文,而且是他自己的作文。并且,我相信许多父母看了这篇作文后,在教育孩子方面也会受到启发。
我真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让所有的孩子都写一样的题目?如果他对这个题目所涉及的题材没有体验、也不熟悉怎么办?前几年的大学升学考试,由教育大臣出的题目真让人又可气又可笑。一个命题是“母亲”,难道那些福利学校毕业的孤儿们也非得写这个题目吗?一些孩子生下来后就再也没有看见过自己的母亲。这难道不是有点不公平吗?另一年的题目是“我敬爱的人”,许许多多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根本就没有什么谈得上敬爱的人,这不是非让他们撒谎不可吗?
虽然我非常理解教育大臣出这些题目的良苦用心,但这无疑是把写作这种完全应该由学生自己做的事变成了为教育大臣或老师的愿望而做的事。结果之一是,即使你是一个写作上的天才,如果碰上不熟悉的题目,也会被大学拒之门外。
值得庆幸的是,这种蠢事教育部再也不干了。现在的题目从题材到体裁,选择的余地都更大了。
除此之外,让小斯宾塞对写作乐此不疲的是我从来都鼓励他写他自己想写的。等他写完后,我再对一些文法、修辞不恰当的地方加以指正。
5.让写作无处不在
什么是写作?为什么很多孩子一听到这个词就头疼,而另一些孩子却把它当做一种乐清水教育在线
http://www.xiexiebang.com 趣?这里面一定有某种秘密,发现了的就欣喜,没有发现的就一直困惑。
这个秘密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对什么是写作的回答。“写”是记录,“作”是创作。“写”就是把思想、感情、思考、事件记录在纸上,“作”就是使这种记录有恰当的体裁、形式、文采。“写”是求真,“作”是在真的基础上求美,使所写的东西具有感染力、说服力。
其实写作无处不在,要让孩子从小就开始以各种方式来“写”和“作”。(1)摘记
在孩子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单词之后,就应该给他准备一个摘记的本子,鼓励他把平时听到的有趣的故事、梦想、奇遇、新闻以及读到的书,以简单的方式记下来。有的可以抄录,有的则可以简略地记一两句话。小斯宾塞从6岁开始就作摘记,到后来,他作的摘记一本又一本,里面的内容包罗万象,简直就像一个大百科知识库。
摘记比起日记、周记来说,更随意,孩子可以通过它很早就开始接触社会、家庭、人生、自然等等。
(2)墙记
有些孩子对书本总会有排斥,只要让他在很正规的本子上写字,他就不感兴趣,相反在父母禁止的墙壁上,他却会常常即兴挥毫。好吧,那么就让孩子在墙上写吧。简单的办法是在墙上固定一个地方,贴上许多张牛皮纸,然后在上面有一点小小的提示,比如漫画区、记事区、梦想区等等。让他尽情去写、去画。
天长日久之后,父母会发现墙壁像是有魔力一样,孩子们把它视为自己的,而不是成人的小天地。
(3)信
孩子希望收到信,有时这种心情比成人还要迫切而隐秘,而要收到信唯一的办法是先寄出信。鼓励孩子写信也是一种必要的写作练习。在英国,有很多牧师、神父,还有一些童话作者,他们经常以通信的方式与陌生的孩子交流,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件有益的事情。长期以来,我也经常给一些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回信。每天下午4点至6点钟,一定会是我给孩子们回信的时间。
(4)日记
这种有点古老的方式,看来对所有人都并不过时。小到小学生,大到一些杰出的人物,清水教育在线
http://www.xiexiebang.com 都喜欢以这种方式来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只是孩子们用日记本,一定要与众不同。我给小斯宾塞设计的日记本,后来被一位商人看中,他成批地生产这种特别适合孩子的日记本。不久后开始流行起来,这就是大家后来知道的“斯宾塞日记本”。
(5)故事本
这是一种有些神奇的本子,一定要硬面的,有插图的。孩子们都喜欢讲故事,听故事,这种本子就是鼓励他们把听到的写下来。比如家庭的故事,家族的历史等。也要鼓励他们自己创作故事。到七八岁时,他们有一种愿望,就是把自己写的或者是记下来的故事给其他的小朋友看。
在我的倡导下,德比小镇每年一次讲故事比赛,非常有趣,后来固定下来,成为孩子们上课之余的一项重要活动。每到这一天,也就是感恩节的前一天,父母们总是把自己和孩子穿戴得整整齐齐,兴高采烈地带着自己的故事本来参加比赛。
(6)续写指导
这虽然看起来有点笨拙,但也非常有效。对一些比较宽泛的题目,由老师或有条件的父母先写上开头,再让孩子在每段的提示下写完整。当然这些“提示”最好轻松、有趣一些。在英国许多学校后来接受了这种方法,甚至开设了一种写作练习,就是续写。
当有一天,你发现写作对孩子来说就像走路、奔跑、跳跃、散步一样时,你就会发现这一项活动不仅可以开启他们心智,而且可以给他们带来无穷的方便和乐趣。这时,写作就不再是一件神秘的事,而只是人的一项充满快乐的智力活动了。
现在,也许人们会发现,我提倡孩子快乐写作,就和提倡对孩子进行快乐教育一样,都是立足于孩子的自然属性而提出来的。在我看来,没有任何其他教育方法比顺应孩子自然的次序、兴趣更有效果、更有益处。
第五篇:培养观察能力提高写作兴趣
培养良好习惯 提高写作兴趣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杨斜镇中心校 王尚民
【内容摘要】:
写作是教学中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但提起写作,好多学生会感到束手无策,无从下笔,写作成为学生的烦恼,教师的无奈。那么怎样才能走出这一困境呢?那先得从观察入手,观察是写作实践中重要的基本能力,又是写作材料来源的渠道。观察是直接从客观事物中获取第一手材料,是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从而为写作积累充足的材料,解决无法下笔,无米之炊的问题。观察强调眼脑并用,做有心人,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观察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做到准确,全面,细致,深刻,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让学生走进生活,深入生活,细心观察,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材料
细致
全面
留心
景物
感知
培养
兴趣
【正文】:
写作是教学中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但提起写作,好多学生会感到束手无策,无从下笔,写作成为学生的烦恼,教师的无奈。那么怎样才能走出这一困境呢?那先得从观察入手,观察是写作实践中重要的基本能力,又是写作材料来源的渠道。观察是直接从客 观事物中获取第一手材料,是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从而为写作积累充足的材料,解决无法下笔,无米之炊的问题。观察强调眼脑并用,做有心人,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观察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做到准确,全面,细致,深刻,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所以,我们要让学生走进生活,深入生活,细心观察,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阅读古今名著,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自己评改作文会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十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天长日久,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我想需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阅读佳作是提高写作的第一把钥匙
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可以体会朱自清散文的优美,在优美的荷塘,融于淡淡的月色,那该多美;同时体会李白的激情豪迈,李清照的婉约……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要写出好文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
二、观察生活是提高写作的第一手素材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感动,因此,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我们身边的生活写出来,把平时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这就要求教师多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如郊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广泛积累写作素材。并且细心观察,观察与写作的关系很密切,对写作具有重要作用。观察是人们摄取客观事物的第一窗口,可以获取和积累第一手材料,是人们获得写作材料的主要途径。鲁迅说过:“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巴金说:“五十年来我在小说中写人,我总是按照我的观察、我的理解,按照我熟悉的人,按照我亲眼看见的人写出来。”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过程,若有一些心得体会,就要及时记下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习作者首先要从观察社会生活中具体的人、物和景开始。这样坚持久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习惯于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从现实生活中获得写作素材,可以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写作动力。
三、自评自改是检验写作提高的第一方法
真正能流传于世的好文章,无不是经过精心修改后的结晶。从贾岛的“僧敲月下门”,到袁枚的“一诗千改心始安”;从“披阅五载,增删十次”的曹雪芹,到“数易其稿”的列夫·托尔斯泰,无不说明执着修改的重要性。而《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中学生要“有独立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吕叔湘老师也曾讲过:“教学就是为了教学生学”。在作文批改中,教师就该教学生自己改作文,这并不仅仅限于减轻教师负担,更重要的在于着眼效率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着眼于重心下移和角色的换位,最终达到教育家叶老所说的那种“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境界。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体批改等多种形式。常用的是互批互改,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认真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圈、点等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这样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批改作文,写得差的学生改到好的作文时,可以从中学到方法,受到启发,得到提高;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从中得到教训。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会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十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天长日久,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感受成功是激发写作兴趣的第一动力
学生作文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写作水平的逐渐提高,同教师鼓励性评语密切相关。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鼓励的力量。对于那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教师应努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尽可能地提出稍高一些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作文课后,我经常会挑出一些优秀作文和进步大的作文,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相互阅读,这样 4 既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学习,还有很强的激励效果。我还鼓励学生办班级手抄报、写广播稿、评论社会热点问题、给本地报刊投稿件等,并鼓励他们向报刊社投稿。记得有一次,我给一位学生下了这样的评语:“同学,我读了你的作文,觉得你的习作态度值得我欣赏,希望你更加努力,老师相信你是最棒的!”从此之后这位同学更加认真地写作,特别是写后一丝不苟地进行删改的习惯更令人赞赏,他的习作水平也提高得很快,对于平时习作水平一般的学生,我会抓住他们习作中的闪光点进行鼓励,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例如:“你真行,这个句子写得特别好!你这几个词用得太妙了!”我还经常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给学生下一些鼓励性的评比,读到这样的评语,学生喜欢得不得了,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使之成为自己习作的动力。这些做法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学生获得成功时,教师对学生的成绩及时给予中肯的评价和表扬鼓励,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习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实情感。记住,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效果的体现,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从读到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本方法之一,要加强阅读训练。多观察,多阅读,多自评自改作文,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日积月累,对作文的提高有日新月异的变化。
【 参考文献 】: 1.《新课标中学语文四库全书》,胡李钦主编。
2.老舍的《多练基本功》。
3.巴金的《观察人》。
4.《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