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式太极拳(推荐)

时间:2019-05-12 01:58: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4式太极拳(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4式太极拳(推荐)》。

第一篇:24式太极拳(推荐)

二十四式太极拳

24式太极拳也叫简化太极拳,是国家体委(现为国家体育总局)于1956年组织太极拳专家从汲取杨式太极拳之精华编串而成的。尽管它只有24个动作,但相比传统的太极拳套路来讲,其内容更显精练,动作更显规范,并且也能充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24式太极拳动作及口诀

一、起势

①两脚开立,②两臂前举,③屈膝按掌。

二、野马分鬃

左右野马分鬃因其运动状态与奔驰野马的鬃毛左右分披相似而得名,动作舒展,贵在进身,劲在腰身。

①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放在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②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③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大约45~60°),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身体重心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划弧放在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④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然伸直,成右弓步;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⑤与③解同,只是左右相反。⑥与④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三、白鹤亮翅

白鹤亮翅,是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太极招式之一了。它的动作如同白鹤展翅一样舒展,攻防能力也相当强。当对手双掌攻来时,练习者可用两手上下分开对方双掌,瓦解其攻势;如果对方用右手攻来,练习者可以用左手擒住其右腕,右臂插入对方右腋下,用转腰横跨之力使其前扑,从而打败对手。后坐转体———重心后移,右脚踏实,上体后坐并向右转,两手开始交错分开,右手上举,左手下落;眼看右手。虚步分手———左脚稍向前移,前脚掌着地,成左虚步;两手随转体慢慢向右上左下分开,右手上提停于右额前,手心向左后方,左手按至左胯前,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上体转正,眼平视前方。跟步抱球———上体稍左转,右脚向前跟步,左手翻掌向下,左臂平屈于胸前,右手向左上划弧,手心转向上,与左手成抱球状;眼看左手。白鹤亮翅用法

左搂膝拗步:接前势。如对手从我左侧中,下两部,用手或足击来,我将身往下一沉,实力暂时放于右腿,左足即提起向前踏出一步,屈左膝坐实,右足随之伸直;左手同时转上到右胸前,向左外往下,将对手的手或足搂开,右手同时仰掌垂下,直往后右侧轮转旋上到耳旁坐腕,手指似开未开,似闭未闭,手心向前,沉肩垂时,松腰胯,向对手的胸部按去,身手各部须合成一劲,意也扬长前往,这样就能得力。(右搂膝拗步则方向相反)。

左右搂膝拗步要点

前推的手不要太直,后撤手也不可直向回抽,随转体仍然走弧线,转体撒手、退步卷肱、虚步推掌。

[1]

七、左揽雀尾

①右转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棚臂,④左转随臂展掌,⑤后坐右转下捋,⑥左转出步搭腕,⑦弓步前挤,⑧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⑨弓步按掌。

八、右揽雀尾

①后坐扣脚、右转分手,②回体重收脚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棚臂,⑤右转随臂展掌,⑥后坐左转下捋,⑦右转出步搭手,⑧弓步前挤,⑨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⑩弓步推掌。

九、单鞭

①左转扣脚,②右转收脚展臂,③出步勾手,④弓步推举。单鞭实用价值

云手既然是母式,当然包含拳法的攻防含义,云手划圈的过程,就是理想的攻防一体模式。手臂部三节和躯干部、下肢部三节的开合一体运转,就是最佳的人体攻防动态构架。每一个随意的点都应是处于太极状态中的,要化打合一、开合一体。

例如:正云手的第一动“收肘缠手”,对方双手挤按我右腕、肘处,我松沉右肩肘,同时向里收肘,右掌指向右外下侧划弧,即肘与手的收中放的动势在同一时问完成。掌指部的缠转是梢节的紧放,肘部的收转是中节的随化,对方立即处于“落空”和“即„”的两难境地,非高手则即刻出局。当然,理想的太极状态是相对的,我们不可忽视自己的技术锤炼和心态修养。

实际上,只要理念对头,打任何拳都可达太极状态。反过来说,就是打太极,不明理法,也是盲拳,只能虚妄地陶醉自己,没有实际功用。所以,我们应从云手训练着手,举一反三。只有经过持久的正确锻炼,方可达“全身无处不太极”的状态,才能在推手和实战中,处处得机得势。

十一、单鞭

①斜落步右转举臂,②出步勾手,③弓步按掌。

十二、高探马

①跟步后坐展手,②虚步推掌。

十三、右蹬脚

①收脚收手,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划弧,④合抱提膝,⑤分手蹬脚。

十四、双峰贯耳

①收脚落手,②出步收手,③弓步贯拳。双峰贯耳动作 要点

右拳不要握得太紧。右拳回收时,前臂要慢慢内旋划弧,然后再外旋停于右腰旁,拳心向上。向前打拳时,右肩随拳略向前引伸,沉肩垂肘,右臂要微屈。弓步时,两脚横向距离同“揽雀尾”式。

二十三、如封似闭

①穿臂翻掌,②后坐收掌,③弓步推掌。

二十四、十字手、收势

①后坐扣脚,②右转撇脚分手,③移重心扣脚划弧,④收脚合抱,⑤旋臂分手,⑥下落收势。十字手-招式要点 两手分开和合抱时,上体不要前俯。站起后,身体自然正直,头要微向上顶,下颏稍向后收。两臂环抱时须圆满舒适,沉肩垂肘。

心得体会

太极拳是中国的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充满着哲理,与中国传统的医学有着血缘关系。学练太极拳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可以强身健体,可以防身自卫,也可以陶冶情操,是一种美的享受,还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无限情趣和幸福,可以延年益寿。”

太极拳中的人生哲理:习练太极拳要求动作安舒,支撑八面,上下相随,是身体各部达到完整如一。为人之道亦是如此,以中正为本,中庸之道不可失。才能活的安然舒畅,心平气静,俗琐之事则不会扰其身心。在平时的生活中亦是如此,不应该总纠缠于鸡毛蒜皮的小事。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果过分斡旋于此,那么必定是一场不幸的人生。因为我们总是过多得看到人生的不幸,而没有用欣赏的眼光看人生的精彩。因此,我们要常想一二,多看看生活中的真善美,让自己的心灵充满阳光。

我们要坚守信念,培根固本,做一个中正安舒的人,既要保持独立的人格,不为困难和压力所阻,也不卑恭屈膝,俯首权贵。俗话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人之道,如同练太极拳一样,遵循拳理,仁义为本,和而不流,定能正直无欺,安立于世。太机拳还要求劲断意连,如行云流水。学拳必须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练拳更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谦虚好学,不可狂满。在我们争取成功的路上,还需快慢结合,进退适时,有度,在变中求生存。

虚中生实柔中带刚,虚虚实实中体会太极的真谛。太极似人生,舒缓而绵长,像一壶上好的茶,静心之时才能品味到其中的香醇与淳厚。在外界瞬息万变之时,太极以不变应万变。虚无之中化无为有,化劣为优,太极的招招式式看似绵薄无力,却有无穷能量。

“练拳练至精妙处,身心处处则怡然。”通过太极拳那气舒肢展,动静有致的运动过程,去体味一下古老的太极拳中所漫溢的当争当让,刚柔互济,此消彼长的文化哲理;领略一下太极拳那沉稳厚重,不急不躁,合乎性也。寓有灵根的动作中所蕴涵着的深刻内涵,你就会在太极拳那轻灵而不浮躁,沉稳而不僵滞。既不夸张有不矫情,似行云流水伸屈自如的拳姿中,领悟出一个人在纷杂烦扰的社会生活中,只有在处世观上立足于人格上的厚重,与人相处时坦率与热情,对权势不卑不亢和对名利所持有的一颗平常心,才能在生活的激流中打造出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思想和增长驾驭自己行为的能力。因为这时你已经在那心如止水的佳境中认识到:人生的奥妙不仅仅在于门前的车水马龙,毕竟有人在享受家中迎来送往的陶醉的同时也失去了人生本义。将自己原本广阔的生存空间一步步浓缩于高墙之中。

人生旅途需要的是一种平衡中的和谐。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之所以能芳香漫溢而经久不衰,就是因为通过太极拳法的习练,既能使习练者通经导气,神足气盈,又能使习练者在修炼的过程中逐步十自己的思想去“与天地和其德”,从中锤炼出自己与社会道德,自然高度和谐的人格风范。在太极拳动静交替变换,外示缓慢平和的运动中,不但寓有制人取胜之道的武术技法,还蕴涵着先哲们所崇尚的“清净无为,在无为中得以成势”的人生哲理。

太极不仅可以养生健体,更重要的是通过太极拳那充满刚柔相济活力,承载中国传统文化意韵的深邃武理,能使你在生命的律动中获取身心愉悦的同时,面对跌宕人生产生自信和坚毅,还会使你通过太极拳那刚的飘逸和柔的静滤去寻觅出那面对复杂人生坎坷的平衡支点,能更好地应对跌宕的人生。太极拳运动中那流畅的动作与意念的高度和谐统一,不仅会使人从中品味和回归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激发出人与人之间的热情与坦诚,还会使通过太极拳运动中阴阳运转柔化刚发的螺旋运动形式,触发心灵的感悟,将人的思维触角辐射至人生的每一个角落,使你始终能在社会生活中,以中和的心态面对每一个人的兴衰荣辱。

太极拳如水一样的当争当让,直进曲转的宽容性不仅对一个人的荣辱能产生任意诠释的空间,使人身处逆境之时回更加善待自己和宽容他人,还会使人通过太极拳那松柔圆活进退自如的应变性,充分的认识到在社会生活中,由于每个人的社会境遇不同,生活阅历不同,掌握各自人生机缘的能力不同,因而才造就了形形色色不同的人生。这时就会使人在人生百态的社会中,有了平和的心态进而领悟到在人的一生中如果由于心态上的失衡导致了精神上的颓唐,在意志上的消沉是多么可悲。在情绪低落,郁郁寡欢,时光不返的心态中,随意抛弄光阴又是多么可怜。

有了平和的心态,还会使你顿悟到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有多大的权势地位,而在于一个人能否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得到人们的拥护和爱戴。也不在于一个人有多少金钱和财富,而在于他是否有良好的道德情操,能使接触到他的人对他的人品感到可亲可敬。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在人们浓浓的情义之中,享受到人生这高品位,才能使他在实现自我价值的陶醉中,去充分感受那人生中最美好的佳境。

太极拳注重身与心两方面的高度协调和统一,既可以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又可以学习防身自卫的本领,造就勇敢顽强、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品质。

如果习武不当,很容易使青少年形成外强中干、好勇斗狠、惹事生非的个性,从小养成霸道作风,暴戾之气。而太极拳的训练,首在修心养性,陶冶情操,让人从小养成立身中正,无过无不及的处世之道,形成谦逊礼让,温良敦厚,外柔内刚的王者之风。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太极拳架轻柔和缓的放松练习可以训练青少年遇事沉着冷静、处变不惊,提高防祸避害、防身自卫的能力。

太极推手是整个太极修炼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非常安全的武术对抗训练,可以避免一般武术对抗训练容易造成的伤害,却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推手过程缓急随意,妙趣横生。太极推手的训练特点是“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后发先至,以巧胜力,以智慧胜莽撞”。

太极推手表面上是身体对抗,实际上是智慧比拼,是在有为中找无为,在对抗中求解脱。它不是培养一味以蛮力胜人,将人训练成只有匹夫之勇的打手,而更重在心智上下功夫,在从身心两个方面对人进行全方位的塑造,强健体魄,完善人格。学生练习太极拳可以磨练他们的意志力和定性,能修身养性,养成乐观的性格;太极拳有宝贵的医疗保健作用,经常练习能强身健体,有助于专业理论学习;练拳的要领与做人的准则结合得天衣无缝,若把拳理拳法之要求运用于日常的人格品性修养,一定能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第二篇:姚式太极拳简介

姚式太极拳简介

姚式太极拳为著名武术家姚馥春先生始创,目前有100多年历史,已传四代,姚馥春先生生于1879年,为武一生,力倡国技,精绵掌、太极、形意、八卦。是著名的“中华国技学会”发起人之一,1928年任原中央国术馆教员;1929年浙江省游艺大会(中国唯一一次全国武术各门派大比武)任监察委员,以蒋介石、李济深为代表的多名国家政要均练习姚馥春先生所传拳术。后与其师弟姜容樵合著《太极拳讲义》一书,并将自己的招式照片作为书中标准动作,蒋介石为该书作了“自强之道”的题词,张之江、李景林、于右任、李济深、张占魁、黄柏年等党政名流及当时武术顶尖人物均为该书题词作序,该书通俗易懂,学博众家之长,精妙实用,著名太极大师沈寿先生曾评价说:“近似杨氏,又不同于杨氏,自成体系,称姚氏太极,惟鹊雀穿枝更是他派所无。”

姚氏太极拳学其特点主要是撑筋拔骨,大开大展,蕴藏“龙、蛇、鹤、虎、马、鸡、鹰、熊、凤、猴”十大形,并有“披闪担搓歉、粘随拘拿扳,软掤搂摧掩、撮坠续挤摊”20字诀为用(此决为姚式太极拳独有),没有繁文缛节,精练概要,讲究天然之内功,直入无极奔大道,健用一体,训练严格,不摆花架子,不在玄虚上做文章,注重实用效果,强调四忌、八要。该拳集观赏、健身、实用为一体。《太极拳讲义》中姜容樵明确记载:今市井所传之太极拳,其中不无讹错,多有令人不解之语,姚君馥春所得之抄本,其原文较世人所传者多三分之一,皆太极之要诀。

姚馥春先生在河北兴隆、遵化和台湾三地均有传人,得真传者有汪广生、汪广德、姚士余。姚馥春先生去世后,兴隆、遵化均由其徒汪广生、汪广德传授姚式太极拳,其中汪广生传兴隆王明玉,汪广德传遵化李术然,后李术然亲传兴隆王德力,并经常指导兴隆各传人,王明玉在兴隆传王德力、李成、范大力、马占成、邸瑞中、孟凡春、项亚冰、陆明文、蔺士龙、吴军等三十多人。该拳种已创百年,独具特色,传承四代,由于该拳习练时需撑筋拔骨,大开大展,非有坚强意志者不能入门,非有持之以恒精神者不能登堂入室,非有良好身体基础和较高悟性者不能有所成就,短期内不能得其要领,造成目前习练者不是很多,由于各种原因传播渠道甚少,所以更显珍贵。

第三篇:三十二式太极拳(教学版)

三十二式太极拳

预备式 第一段 : 1.起势

开步;两臂前平举;曲蹲按掌。2.右揽雀尾

抱手收脚;左脚上步;弓步左棚;坐腿扣脚;收脚抱手;转身上步;弓步右棚;伸臂翻掌;转腰后捋;转腰搭手;弓步前挤;坐腿摆掌;转腰旋掌;丁步按掌。3.左单鞭(吴式)

勾手转身上步;弓步推掌。4.左琵琶势

跟步摆掌;坐腿摆掌;虚步合手。5.进步搬拦捶(孙式)

转腰穿搬掌;上步搬掌;上步拦掌;弓步打拳。6.如封似闭

坐腿翻掌;上步收掌;弓步按掌。7.搂膝拗步

转腰撇脚摆手;收脚摆手;上步收掌;弓步 搂手 推掌;转腰 撇脚 摆掌;收脚 摆掌;上步收掌;弓步搂推。第二段: 8.右单鞭

坐腿 转腰 摆掌;坐腿 转腰 收脚;上步出脚;弓步推掌 9.右云手

转腰 扣脚 松勾;右云 收脚;左云 出脚;右云 收脚;左云 出脚;右云 收脚。

10.野马分鬃

抱手提脚;转身上步;弓步分手;转腰撇脚;抱手收脚;左脚上步;弓步分手。11.海底针

跟步翻掌;坐腿提掌;虚步下插掌。12.闪通背

立腰上步;弓步前推。13.右揽雀尾

转腰撇脚;抱手收脚;右脚上步;弓步棚手;伸臂翻掌;坐腿 转腰 后捋; 转腰搭手;弓步前挤;坐腿收手;弓步推按。第三段:

14.转体撇身捶

转身分手;收脚 握拳 合手;上步举拳;弓步撇打。15.捋挤势

转腰扣脚;弓腿穿抹;收脚后捋;上步搭手;弓步前挤;转腰扣脚;弓步穿抹; 收脚后捋;上步搭手;弓步前挤。16.右拍脚

转腰扣脚;合手提腿;分手拍脚。17.左分脚 落脚翻掌;弓腿分手;提腿合手;分手分脚。18.右蹬脚(陈式)落脚合拳;蹬脚抖拳 19.进步栽捶

落脚摆掌;收脚摆掌;上步收拳;弓步栽拳。20.左右穿梭

转腰 撇脚 分手;收脚抱手;上步错手;弓步推架;转腰扣脚;收脚抱手;上步错手; 弓步推架。21.肘底捶

坐腿落手;退步翻掌;虚步劈掌。第四段: 22.倒卷肱

侧手翻掌;提脚收手;退步推掌;虚步推掌;侧手翻掌;提脚收手;退步推掌;虚步推掌;侧手翻掌;提脚收手;退步推掌;虚步推掌。23.右下势

转身扣脚合手腹前,右手在上,两手手心向下,提脚举手举到胸前,仆步分掌右脚伸出去成仆步,两手向两侧分开右手与腰高,左手与肩同高。24.金鸡独立

弓腿 举手 右脚尖外辗,左脚尖内扣;独立托掌,托到肩前,手心斜向前上方,膝关节和肘关节相对,右手按体侧,手先向前撂手臂内旋,掌指转向身后,提膝托掌。

25.左下势

落脚 落在右脚内侧,转身 右脚尖外撇,合手 两手合在腹前,仆步分手。26.上步七星

弓步 举手;虚步棚拳;拳背相搭,右拳在外,左拳向内。27.退步跨虎

向后右脚退一步,两拳松开,退步变掌;坐腿 虚步 分手撑掌; 28.转身摆莲

左脚向西北扣脚活步,合手扣脚;转身摆掌;摆腿 腿从右摆起来,经一个扇形向左,两个手从右向左迎拍脚面。29.弯弓射虎

落脚 摆手 握拳;弓腿转腰架打;架拳架在额角的前上方,打拳与胸同高,两拳眼斜相对。30.左揽雀尾

转腰撇脚 分手;抱手收脚;向前左脚上步;弓步左棚手;摆臂翻掌;转腰后捋;转身搭手;弓步前挤;坐腿收手;弓步推按。31.十字手

转腰扣脚 撇脚分手,两手侧平举;坐腿合手扣脚;收脚开立抱手;两手交叉,手心向内棚举在胸前。32.收势

翻掌分手;垂臂落手;收脚还原成预备式。

第四篇:陈式太极拳比赛套路

比赛套路

1、太极起势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金刚捣碓

7、白鹤亮翅

8、斜行

9、搂膝

10、拗步

11、斜形

12、搂膝

13、拗步

14、掩手肱拳

15、金刚捣碓

16、撇身捶 肘劲17青龙出水

18、双推手

19、肘底看拳20、倒卷肱

21、白鹤亮翅

22、斜形 正

23、闪通背

24、掩手肱拳25裹鞭炮 26三肘 27批架子 28金刚捣碓 29收势

第五篇:杨式太极拳修习程序

杨式太极拳修习程序

杨式太极拳的修炼程序:站桩开合功、起式、猫行步等每式单练盘架子推手、单操亚散手散手。

站桩:杨式太极拳的站桩以无极式等为入门桩法。无极桩练“松静”,内养为其桩效。因劳作习惯使人们的“身弓(脊柱)”变形,用力时局部为多,久之,则身弓变为S形,使力击打时有力无劲。为获得技击所需且合生理卫生的“身弓”、拳打脚踢时的劲力“均整”,必须对不合理的习惯进行全面否定,无极桩等是实施的第一步。练无极式桩等要求关节似曲非直、静心体会放松状态下的身体情况,实质是从“本体感受器”入手,对其产生的“感受性冲动”进行改造或重建,是“复归于婴,还天籁”的过程。将本体感受器材放在身体和意识都处于“松静”的状态下——除基本的维持正确身姿的弱刺激外,不受其它外部或内部造成身心紧张的刺激,身体处于近似“空”的体感中,本体感受性冲动“近似于零”。“舒适”与“得保持身姿最小之力”是“松静”的标志。“松静”且能“舒适”的久站无极桩,则本体感受性的改造初成(要求修习者每次站桩不少于20分钟)。

杨式太极拳的修炼程序都是交叉渐进式的,前一程序修炼达到一定程度并得到巩固后,再逐渐加入后一程序的修炼内容(减少动作学习的泛化过程,加快动作学习的分化过程)。因此,在继续维持修炼桩功的“质、量”外,要加入新的后一程序的修炼内容:开合功等。

开合功。起式、猫行步:起式是原地位置不动的动功,此程序主要修炼在小动或微动情况下,本体感受器对身体如何保持“松静、舒适”的感受性的确认,初步建立在运动条件下。本体感受器怎样做到减少外部或内部因环境改变而产生的影响,如何继续维持身体近似“空”的体感,初步学会在“空”的体感中加入新内容的“用空”,是进一步改造和重建新本体感受性冲动的开始,也是上肢去僵入柔的过渡过程。通过开合功起式的修炼,上肢可学会“松静”,在动的情况下强化本体感受器对“松静”的感受,产生正确的“松静”感受性冲动。这种“松静的感受性冲动”是意识对神经激发的前提条件,因为身体无论处在相对静止或运动下,如何保持用刺激的强度和刺激的“纯度”,提高产生正确冲动的效率,都需要整个身体“松静”的支持。否则因内外相对因素与意识混合而干扰意识对神经的正确激发及效率,因此,“松静”在修习中的始终保持是内家拳修炼成功与否的关键。

如果说开合功起式是对上肢在动或微动下的“松静感受性”的培养,那么同理,猫行步则是对下肢及腰胯“松静感受性”的培养,也是下肢及腰胯去僵入柔的初步过渡性过程。这一步法也有上肢不动及下肢、上肢配合的开合伏按全身性的猫行步等。由于拳架中的行走转化多以猫行步变化而来(散手也不例外),因此,前辈们十分重视此内容的修炼。

每式单练:据前辈们说,最初的太极拳叫老三刀,只有十三式。而十三式是十三种劲力,后来才衍变为现在的太极拳。太极拳尚劲不尚招,其修炼的内容当以劲力为主,修习程序中每式单练,即是各种劲力训练上身的法门。由于练劲力及换劲,很多动作不仅需要学习,而且还要合规矩,因此上身较慢(动作的泛化和分化过程较长),所以,先辈们在教授时甚至几月才教授一式,今人修炼也不可贪多。

每式单练是产生劲力技能的本体感受性的重要阶段。劲力的产生是“起于足根、传于腰胯、形于手指”的,就劲力内部形成而言:“以骨骼为刚架,骨骼与关节一起传导肌肉产生的动力,肌肉为动力源泉。中枢神经为指挥,肌肉收缩产生动力及协调肌肉收缩、关节传导、骨骼刚件撞击先后次序,并将肌肉、关节、骨骼穿联形成“节节贯通,完整一气”的具有流动性的劲力统筹官能。而“坐镇”于各部肌肉中的本体感受器,则起着不断向神经中枢传递,劲力产生过程中的肌肉动力及肌肉群运动顺序的信息。并监督肌肉收缩或伸长是否达标的信息,同时还为保持肩架结构的完整性向中枢神经组织发出是否到位信息等。劲力由试而知,每式单练是“试”劲力的具体实作过程。知劲力才能用劲力,才能变劲力,组合不同的劲,才能劲变人不知。试劲的过程就是劲力上身的过程,也是劲力在身上产生、定型的过程。劲力在身上的定型就是“连锁的、复杂的本体感受性”劲力产生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杨式太极拳初修单练时,由于运行方式与习惯不合,加之动作的学习,“松静”不易做到,只要勤修前面两程序,将其中‘“松静”的体感在每式单练时自然体会出来,并在老师指导下,将劲力运行线路在身体上表达好,动作慢慢就会合规矩(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等)„„动作能做得既合规矩又感觉舒适,就表明产生劲力的本体感受性初具规模,内动产生,初步知力。

杨式太极拳外形动作运行较缓慢,这样运行作用有二:一是在缓慢中“用空”。既在“空”的体感中加入新的动作内容,又在运行中柔化肌肉,增大对本体感受器的绝对刺激量,慢慢定位各本体的正确感受性及其先后次序等。二是“意识对神经的激发,以及神经对气血的支配,通过长期反复地意识对神经的激发,内动就会产生,通过内动带动外动,外动在被带动中与内动的磨合,以及外动反馈被带动的信息都能对本体感受器产生有效用的刺激,内动带动外动的过程是内动运行的过程,因此也是产生劲力的正确本体感受性的过程。应注意的是,内动得来往往是在“被动”中,在若即若离中(与婴儿条件反射的建立相似,见前),因此,稍有执着,则不见“内动”踪迹,只有当身体保持“松静”,并寻求“舒适”自然时,即内外相对因素最小时,内动才会产生,身体才会渐渐感觉到,并且内动也会因此而壮大,此即所谓摸劲——感觉到(摸到)劲这种东西了。出现摸劲的感觉就是知劲的开始。如何保持身体的稳静是杨式太极拳内动的产生关键。

盘架子:将每式单练穿联起来即将各种劲法穿联起来修炼就是盘架子。盘架子虽说有高、中、低、左右互换及回复到桩功中“意炼”的修习法,但其修习目的不外柔化以换劲和完成本体感受器的变劲,运化劲力正确感受性的建立。太极拳在技击运用中要求意在人先,劲变人前;劲力运行无凸凹、断续处,力断意接等。盘架子的修炼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之一。柔化可解决“意接”及“劲力运行无凸凹处”,而每式单练的穿联则模拟不同情况下身体如何解决劲力的内生、劲力间的内换、内转,即怎样完善本体感受器的“应变”能力和劲力感受性在运化中的定型问题。盘架子仍然要求维持身体的“稳静”,特别强调减少内、外因素对“稳静”的干扰。因为只有在“稳静”的状态下,才能得内动产生之力,并在得内动产生之力后柔化运行,换劲才成为可能。在换劲中找出化生不同劲力的不同本体感受性及其之间的联络途径,才能渐渐定型之。盘架子的最初阶段尤重“默识揣摩”——用身体去感悟——内动的生化。当内动产生,内劲形成由无到有,由有到强时,意识才能由最初的“仅仅完成动作之意”渐转为意识诱导为主的“意气君来骨肉臣”,也就是实现“以心行气,务令沉着„„”有了物质保障。内劲的强弱是意识激发动神经产生效应作用程度的标志。“有感而应,一触即发”,有赖于此程度的大小。前辈的每日十数遍地盘架子正是为了强化“激发”、增大“程度”。

推手、单操:上述修炼过程是修己身知己的过程。虽然其间也加入些“练时无人似有人”的攻防意识,实际真正用起来,由于敌之高矮肥瘦及功夫的好坏皆不是“意”得出来的。解决此不足,则是由理论到实践的过渡阶段——推手。在“温柔”中舍己从人探敌劲向,造人背或顺之势,寻得发劲击打之机,是知彼、控彼的修习过程。

外界环境的改变,外力的作用,都会使身体的“稳静”,劲力产生的本体感受性等出现紊乱,实践证明,推手的修炼可以过渡性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因为修习推手的作用在于慢动中让身体适应变化,渐渐恢复身体的“稳静”,练成不受外界干扰的“平常心”。前几程序修出的关于劲力的本体感受性等也能在推手运用中得到确认、修改和巩固,劲力也能在实用中运行通畅,同时增添了身体对机势的识别与运用等。即强化训练了在“知彼”情况下对相关内容的感受,是本体感受器建立“以不变应万变”的过程,也是切实修出“一触即发”的感觉,彻底完成劲力产生到发放的本体感受性的条件反射(劲力的运动动力定型)的过程。

太极拳有自身的规律和规范,我们习练太极拳必须遵守规范,循拳之规律行动。在训练中严格规范动作,绝对不能有随意性。太极拳的规范和规律是怎样的呢?

1.不应单单将太极拳看成是单纯的拳套。太极拳讲究阴阳变化,举动轻灵,动分虚实,松肩垂肘,空腰松胯,展指舒腕。还须合乎动静开合、脚虚松趾、立柱身形、以意行功、不用劲力、安舒中正等规范。要按太极拳的规范习练,则没有不成功的。但太极拳的规范不仅仅是字面的理论,操作中不规范、功夫仍难以上身。如太极起式(4动)。一般人练起式,首先松左腿,重心移到右腿,为右腿重心。左腿向左开步。然后,左腿落实,右腿重心移成为左右腿双重。这是不按太极拳的拳理拳法的不规范操作。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操练下去,练拳者向右移动重心时,你轻推他的左胯,对方绝对站立不稳向右跌出,因为他的动意是右去,身形向右,向右推他当然站立不稳。

按太极拳的拳理拳法规范行功的操作如下:1.动松左右脚,左脚意达顶,从顶下到右脚,完成了左腿重心移向右腿重心的全过程。左脚自然左移,出左腿。随之松右腿,左脚松落地,右脚松到顶,下到左脚,完成右脚向左脚重心的转移。如此操作,日久则太极功夫上身。轻推他的左胯,对方稳如泰山,脚与地融为一体,推之不动。

下载24式太极拳(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24式太极拳(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杨式太极拳九节功

    杨式太极拳九节功 1 摇膀子 (一)右势 动作一:下、提右膝,右腿前迈,落步弓膝成右弓步。上、身形前送,右手从右身边右胯侧翻腕掌心朝外,摇臂向前向上递掌前送,就而抄起至提头面前于下......

    陈式太极拳发展历史

    陈式太极拳发展历史 2007-01-23 11:34 一、陈家沟历史推源 要弄清太极拳的来龙去脉,须弄清陈家沟的历史演变。陈家沟的历史要上溯到中国元朝末年。元朝的统治者为了维护其腐......

    杨式太极拳答问读后感

    《杨式太极拳答问》读后感 自开始学习传统杨式太极拳以来,对太极拳有了更多的了解和体会,杨式太极拳答问读后感。特别是奚桂忠先生的《杨式太极拳答问》一书给了我极大的帮助......

    陈式太极拳研究会2010年度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新疆陈式太极拳研究会2010年度工作总结 2010年是新疆陈式太极拳研究会取得长足进步和丰硕成果的一年。一年来,研究会在自治区武术管理中心、自治区武术协会及领导的正确指导......

    武式太极拳96式拳谱心得

    武式太极拳96式拳谱 自然放松,幅度不用太大。 手尖上不过眉头,下至胸前,手肘随时朝下。 弓步时膝不过脚尖,身体前倾不过膝。 手势走圆。百会、丹田、涌泉成一线 收功:两脚分开,重......

    学习24式简式太极拳心得

    学习24式简式太极拳心得 二十四式分别为: 1、起势 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4、左右搂膝拗步 5、手挥琵琶 6、左右倒卷肱 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 9、单鞭 10、云手 11......

    三十二式太极拳拳谱[优秀范文5篇]

    三十二式太极拳拳谱 第一段: 19、进步栽捶 1、起势 20、左右穿梭 2、右揽雀尾 21、肘底捶 3、左单鞭 第四段: 4、左琵琶势 225、进步搬拦捶 236、如封似闭 247、搂膝拗步 25第......

    陈式太极拳历代传人简介

    陈式太极拳历代传人简介 陈氏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 陈王廷(1600—1680),字奏庭,太极拳创始人。自明洪武初年,陈姓由山西洪洞县迁至常阳村(即今陈家沟)时算起,为陈家沟陈氏第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