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受名师,争做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感受名师,争做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合面中心校 阮明才
3月8日我有幸与其它三位同仁到成都参加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为期两天,时间很紧(7点起到主会场就一直要到下午5点,其间就只有中午有一个小时的午餐时间,可以说是坐得腰酸背疼),个人感觉身体极端疲惫,但国家级名师的的精彩课堂与报告,则好比是消除疲劳的兴奋剂,让我觉得不虚此行。也许我今生都不可能做到如他们所倡导的那样,必竟在我的脑子里完全没有那样的理论支撑,也没有他们那样深的功底积淀。但名师们的课堂、观点、思考等却给了我莫大的启示,就如大海中的指向灯一样,我会循着那个方向去努力实践,不断地提升自己。下面就印象深刻的课堂及报告 简要谈谈我的所思与所获。
此行我最大的收获的就是现场感受到了从北京来的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和充分的人格魅力,三个字——不简单(要知道她是一个58岁的女人)。她上的《重叠》和《认识方程》这两课真的是让我感触很深,吴老师讲课时神态自然、笑容可掬、和蔼可亲,孩子们上她的课轻松自如、毫不紧张、兴趣盎然,吴老师通过课前谈话很快就让学生融入了课堂当中,课堂气氛和谐,老师用幽默诙谐的语言给同学们上了两堂精彩的数学课。吴老师讲《重叠问题》时,她从学生排队问题导入(班上抽一名学生,从前数他是第5个,从后数也是第5个,这一列共有几个?)学生们马上就回答11人,10人,9人,于是教师便追问:如何进行验证?一个学生便上台用画图进行演示说明;另有学生受启发上台用算式进行计算5+5=10,10—1=9,教师马上要学生感谢画图用的圈圈。这为后面继续用圈来解决问题作了埋下了很好的伏笔。吴老师又过渡到参加兴趣小组,与此问题相似也是有两人又参加语文组又参加数学组,让同学们自己解决,吴老师对学生没有过多的限制和束缚,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教师充分“放”了学生,当学生解决了问题之后又抽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解决方法,并要求学生作出解释,课堂上充分地尊重了每一个学生,让学生的每一个问题都得到了充分地解决,并且更多是助于学生团队的力量。对于做错了的学生把他请到台上,在讲述之后马上纠错,对犯错的学生重在于鼓励,她是这样说的:老师成长的道路上也经常出错,关键是要改正错误。最后,吴老师又将重复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让学生体会到人数的变化,这时,吴老师安排了两个学生用两个圈圈进行直观的展示。最后让学生画圈,她的提示语浅显易懂,你是你,我是我,学生画出两个不相交的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学生画出两个相交的圈;小圆被大圆吃掉了,学生画出两个重合的圆圈。很好地渗透了集合思想,可谓是研究教材之深。最后让学生给本节课取课题名称,学生更是积极,如:圈圈课,重叠课,分类课,蝴蝶双飞(教师点评取得很浪漫),圈圈的妙用等。我想正是因为学生有了这样深刻的学习体验,所以他们才能取出这样多的课题名称,难道不是吗?总之,吴老师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感受到了对数学的兴趣,感受到被尊重的快乐。吴正宪老师的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所以,她的课堂是有生命的课堂,她的课堂才是灵动的课堂。在《认识方程》一课中,吴老师借助“纸制天平”这一直观形象的教具引入,让学生体会方程两边相等的含义,根据天平写等式。再让学生逐步脱离天平这一媒介,找到心中的天平,其实就是找题中的等量关系,这是列方程的前提。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方程。整个教学设计可说完美无缺,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学习热情高涨。在让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的方程时,吴老师让一个学生和他并排,让其他看他们俩说一个方程,并说说方程表示的意思。有个学生说“145+X=178”用两人的身高差列出了一个方程,另一个学生则用两人的年龄差列出了“12+X=58”,还可以用体重列方程,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方程就在我们的身边。罗鸣亮老师的《认识整万数》,他非常用心去设计这节课,课堂很幽默,功底很深厚。他能利用小品中的相关内容来引发学生思考,范伟中奖的“三百万”就被用来引入课题,赵本山本来想捐3000,却多按了一个0,变成30000的细节也被他截取用来引发学生思考。很巧妙地设置学习障碍,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300万,却给学生提供只有5个数位的计数器,当学生怎么也拨不出三百万的时候,更大的计数单位的必要性就已经深入学生心里了。这样一个环节学生想必很难忘,听者也自然印象深刻。练习的设计独出心裁,刚开始是提供各位明星在汶川地震后的捐款数目,教师按键,学生听音喊“停”,然后改变形式,不提供数据,而是让学生听按键的数字,然后让学生说出老师按出的捐款数目。数学王子张齐华的三无课堂也是精彩,老师上课之始问学生会认时间吗?然后出示3:00问学生这个时候你可能在干什么?表面上看很简单,却出现了凌晨3:00和下午3:00两个不同的时间点。接着又让同学联系实际说说上午10:00,中午12:00,早上7:00,晚上8:00可能在干什么?这样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既复习了普通计时法,又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节新知《24时计时法》。张老师请学生到黑板前拨钟的时针,纠正学生的模糊及错误概念,使每一个孩子明白一天有24小时,清楚界定24时也是0时,它是一天的结束也是新一天的开始,并巧妙地用时间条把24时直观地呈现给孩子们。张老师让小组长打开1号信封,把普通计时法的4个时刻通过小组讨论确定在时间条上的位置,然后让其中一组的4个分别贴在时间条的上方并说出理由,其他学生质疑,使每一个孩子都明白,每一个时刻是怎样找出来的,每一个时刻所处的位置为什么是对的,如果是错的,又错在什么地方,找出错误的原因,再打开2号信封,把24时计时法的4个时刻通过和1号信封相同的方式找到了对应点,通过这样的联系便于学生掌握什么样的计时法是普通计时法,什么样的计时法是24时计时法。张老师精心设计了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转换联系,张老师给孩子们三个时刻早上8:00下午4:00晚上8:00要求改成24时计时法,又给出14:00,22:00,10:00改写成普通计时法。整节课教学,张老师没有用粉笔,没有用课件,没有用投影,只是用了一根时间条把有关24时计时法的相关知识有机地整合了起来确实令人惊叹。刘延革老师以朋友的身份跟学生攀谈、拉家常,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上课之前她和学生从没有见过面。她和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互相认识,她问:“你们最想知道刘老师的什么?”有的说:“想知道刘老师在那里上班?曾经获得些什么大奖?”有的学生说:“想知道刘老师的年龄。”等问题。针对学生想知道刘老师年龄这个问题自然的引入新课。刘老师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来猜一猜她的年龄。有的说是36岁,有的说是35岁。有的说是40岁等。真是五花八门。这时,刘老师出示两条信息:
1、今年的岁数正好是4的倍数。
2、刘老师已经工作18年了。再让学生来判断。这样学生就能把不正确的几个了筛掉了,最后留了40岁和36岁两个年龄,到底是哪个呢?学生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刘老师得上大学,不可能18岁就参加工作了呀?他们是依据现在的形势来判断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刘老师对孩子们说:“刘老师小的时候,大学很少,只是上完师范就参加工作了,是在工作以后,又进修的大专和大本,真是很辛苦的。你们现在的任务只是学习,应该抓紧时间好好学习,才能考到好的大学。”刘老师根据自己的经验也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爱学习的教育。这一点也很值得我学习。结合实际,比起空洞的说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过后刘老师又安排了两道推理练习题。
联系自己的数学课堂,我想了很多:
一、锤炼自身语言,让语言更具魅力
当我听着名师的课时,我不禁被他们的教学语言所吸引,他们的语言之精妙,极具诱惑力和感染力,让学生一节课都能在积极地思考与学习,其实高效的课堂就这样一种让学生的思维永不停滞的灵动课堂,只有学生的思维活了,他们的认识、学习才会有质的飞跃。比如,我现在所教的班级,为什么单纯的计算普遍学生都没有困难,而一遇到解决问题或是需要动脑的题时,中下层学生往往都是呆滞的,或许是他们的思维习惯于同一种模式的简单操作,简单的计算就是我们所说的板板题就是这一类型,而当需要动脑时候,他们没法了,原因就是课堂上他们根本或者说是很少有思维灵动的过程,缺乏这样的体验。我想,其实名师的教学已经是一种境界了,如果说思想是驾驭课堂的灵魂,那么语言就是驾驭课堂的外衣,这种境界绝非点滴之功,这是他们长期锤炼的结果,完全是磨出来的,好课多磨,名师多磨,的确如此,不过这种磨不是简单的重复,它隐含着无数阅读积累层面的思考与反思。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
二、收放得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数学课堂教学,最忌讳上课教学目的不明,东拉西扯,从而造成学生找不到自己该做什么,想什么。吴老师的课堂,让我体会到了课堂教学的有序性与灵动性,教师自上课至课终,老师始终围绕学生运转,学生一直环绕老师运行,师生相辅相承。教师对学生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学生的思考、讨论是围绕老师开放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自由进行的,当学生提出解决方法和学习困惑时,教师是否可以像吴正宪老师那样,学生在学习中生成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来解释说明,发挥团队的力量,也可以让同学们隐约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必要性。但当学生汇报时,教师则又引导学生要学会倾听,学会评价,课堂马上又能回到安静的状态,课堂始终在教师的调控之中,但学生始终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
三、充分备课,让精彩的设计牵引学生
备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而备课的关键是对教材的解读,如果教师挖掘教材不到位,就容易造成很清楚明了的数学问题,让老师越讲越糊涂。因此在解读教材上下功夫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进行的内容。备课的另一个侧重点是要关注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生命。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要以孩子认知水平为出发点,看怎样预设才能让学生由不会到会,由不懂到懂,另外,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尤其是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也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只有充分的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才能有足够的底气,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不偏离教学的重点、难点。同时,精彩的教学设计能让学生与教师一直都处于亢奋状态,从而让教师的教学热情,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减。比如,任国伟老师在上分数表示可能性时,最后安排的练习就在学习疲劳的时候又一次点起了学生的热情,他画了一个圆圈,在上面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区域,模拟商场进行幸运抽奖活动,让学生说说抽到各种奖项的可能性,过后,他又别出心裁地让学生从老板和消费者的角度根据不同的颜色区域去设计奖项,学生马上就来劲了,竞相发言。最后他又模拟幸运52的砸金蛋游戏,用课件呈现6个金蛋,明确告诉他们中奖可能性是二分之一,然后抽学生上台砸蛋,中者给予奖励,然后抽下一位,不过在砸之前要让他说出中奖的可能性是多少,他的这些设计完全符合了城里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学习知识很好地融入与游戏活动之中,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
四、合理的追问,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
课堂教学行为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这当中有许多不可控的因素,名师们的课堂调控能力就特强。他们注重课堂中与学生的对话,使课堂成为教师、学生互动交往的场所,让智慧的不断的碰撞,使问题不断产生与整合,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发散和集中,方法不断选择与求新,从而使课堂高潮迭起,产生了一个又一个不曾预约的精彩!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认真倾听学生的每一次发言,捕捉教育的契机,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如吴老师在讲《重叠》时就有这样一个环节:两位同学分别去贴语文组和数学组的号(4、5号两组都参加),其中一人拿到了4、5号,而另一人没拿到。吴老师问没拿到者:你同意吗?结果两位同学开始抢4、5号,抢来抢去出现了矛盾。“同学们有解决矛盾的办法吗?”吴老师又一句充满激情的追问,点燃了同学们的欲望,他们打开思维的闸门,想方设法终于解决了矛盾(放在中间,让两组共有)。吴老师及时有效的追问促使课堂有了新问题的生成,有效的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展现了课堂的精彩!
古语有云:“士为知已者死。”要让学生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必须先让学生喜欢上你(方法多多,可用人格力感染他,可用课堂教学熏陶他,可用兴趣爱好拉拢他等等),只有亲其师,他才会信其言,学生心里真正内心接受你,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你会轻松很多很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给孩子们呈现一堂堂精彩的数学课.最后我送上一句话与各位共勉:成长源于点滴,成功源于积累。
第二篇:争做文明践行者
争做文明践行者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礼仪之邦,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讲文明,有礼貌是每一个学生必备的素养和习惯。随着我们学校深入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主题活动,我的身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学校里以前有一部分学生不讲文明,喜欢说脏话,但是现在的同学们都礼貌待人。以前升国旗的时候,台下的同学们打打闹闹、嘻嘻哈哈,一点儿都没有升国旗的样子;现在呢,同学们都肃然起敬,敬礼敬得非常标准,台上的主持人讲话的时候眼睛都紧盯着他,认真听讲。学校门口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污水横流,堵得水泄不通,现在取而代之的是宽广的道路,让我们的上下学之路顺畅无阻,街道也变得十分干净,就连附近的居民也向我们的'学校竖起大拇指。其实讲文明就是这么简单,文明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不需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在事,只要将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文明的表现。
有一天早晨,我走在上学的路上。这时候过来一个老奶奶推着三轮车慢慢地向前进,突然,她的车陷进了一个小坑里,走不动了,老奶奶一直在尝试着把车推出来,但都没有成功。旁边的路人就跟没看见一样,径直的走开,就在这时,从我身后突然冲出一个学生来,二话不说就开始帮老奶奶推车。车子终于推动了,老奶奶很感激,急忙向他道谢,可这个小学生只说了一名“不客气”,就向学校跑去了。我暗暗下决心,下次如果有这种情况,我一定要跑得比别人更快些,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行动起来,不能像那些路人一样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因为也许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件举手之劳的事,可对老奶奶来说,别人的帮助却是雪中送炭啊。
诸如此类的小事还有很多很多,我觉得虽然这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但无数个这样的小事,难道还不能换一个完美的社会吗?讲文明,树新风,争做新时代的文明公民,就要从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把文明说出口,把礼仪送出手,在校园、在家庭、在社会……到处留下我们文明的足迹,到处撒下我们文明的种子。只要我们每人向文明迈进一小步,那我们国家就向文明迈进了一大步!
第三篇:争做方法论的践行者演讲稿
争做方法论的践行者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各位同仁,大家好!我叫***,来自***,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争做方法论的践行者”。古人云: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转瞬之间我在********工作快十个年头了。从开业之初到现在之所以选择****就业,成就事业梦想是被这里深厚的企业文化折服。
酒店在经营发展的同时,也十分注重文化建设。近段时间酒店各部门掀起了学习**集团董事长提出的“一二三四五”方法论的热潮。其方法论涵盖面广、寓意深,我作为基层一名员工,作为方法论的践行者自然工作的重心就是让顾客满意、让社会满意。工作中虽会有委屈、也会有激励、会有艰难、也会有奉献。这一切都是源于为了让顾客和社会满意,来展现均瑶人的文化风采。下面我就满意这个话题和大家分享发生在我身上两个小故事。
****年*月客房部接到****房间客人投诉反映****号房间客人太吵,随即通知保安部,本人获悉情况后查明客人为尼泊尔客人,当天为尼泊尔传统节日,房内有二十几位来自*****的尼泊尔***在客房举行PART欢庆自已的节日。大部分客人都喝了酒,且有已经喝醉的。本人多次劝说客人小声点,不要影响其它房间客人休息。多次劝说后,客人回到房间依然我行我素。为了整个酒店其他客人能安静入眠,在10点多钟的时候,本人最后一次敲响了客房门时,客人很烦躁的推门而出一拳重重打在我的脸上。本人当时觉得很愤怒亦很委屈,但我提醒自已要保持冷静,克制自我情绪。我所做的是我的职责,是为了大多数客人满意。这结果虽然让我委屈,可从酒店的形象和利益出发,不能因为我受的委屈而流失酒店客人,满意有两种,为了顾客,也为了酒店。我自始至终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让顾客满意,也没让酒店失分。
****年**月**日凌晨2时许,本人当班期间在楼层巡查中。一位住店客人主动找到我,讲明自已由于腿脚不方便,能否帮忙到*******购买一些肉包及热干面之类的夜宵。犹豫片刻后考虑客人的实际情况,想着帮助客人是我真正的工作,不限于我的日常职责,我欣然应允。当我把买来的宵夜送到客人手中,客人非常感动,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并竖起大拇指说:你们酒店的服务真是顶呱呱,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下次我还会来你们*****!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均瑶深厚的企业文化已渗透到部门的每个角落,流淌在每个保安员的心里。犹如浇灌之花遍地开放,为打造国际化现代服务业百年老店,我们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正是有了这种深厚的企业文化作支撑平台,加之全体**人的不懈努力持之以恒,不断持续创新,与时俱进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工作热情,想必**打造服务行业的“百年老店”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梦想。
最后我在这里想和大家分享自已喜欢的一句话:人心向善,福虽未至,祸已远行;人心向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本人以我的 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在工作中努力做个好人,一个正能量的人,让顾客满意、社会满意的人,争做一二三四五方法论到践行者,这其中虽有酸甜苦辣,但最后看着酒店的发展、顾客的感谢,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各位工作中我们必须砥砺前行,不忘初心,唯有如此,客人才会对你不离不弃,****才会在百舸争流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四篇:争做“仁爱”教育的践行者
2010年区模范班
主任申报材料争做“仁爱”教育的践行者
——记武汉市第63中学伍静老师
她,是一位既平凡又特殊的老师。说其平凡,是因为她外表朴素,为人低调,和绝大多数老师一样爱生爱校爱教育;说其特殊,是因为她无论是带普通班还是重点班,她的班级管理效果总是在学校名列前茅。学生敬畏她,家长信服她,学校信任她,自参加工作伊始,在其连续11年的班主任工作生涯中,她所带班级曾多次被评为“硚口区先进班集体”,她本人也曾被评为“区优秀班主任”,对于一名从教仅11年,正逐步走向成熟的年轻女教师而言,这样的工作业绩无疑还是值得肯定的。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伍老师的世界,去领略一下这位年轻班主任的风采!
播撒“仁爱”之心呵护学生成长
“仁爱”,是古时君子们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当今社会人们的一种精神追求,更可以说是和谐社会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仁爱”也正是我们武汉市63中学的办学理念。何为“仁爱”?它绝不是对学生漫无目的的、毫无尺度的爱,而应该是种发自内心的感觉,其表现形式则可以是多样的。严而有爱便是伍老师对学校办学宗旨的理解。了解伍老师的人都说她是“刀子嘴,豆腐心”,这话非常贴切。对于犯错的学生,她从不纵容,必定会有番说服教育,语气往往很严厉,让人生畏,但在教育时,伍老师总是能做到就事论事,直面问题要害所在,注意言行,始终不说伤害学生自尊的话,因此,她的批评教育也能令学生信服。当然,相对于“严”,她的“爱”则更加深入学生心灵。
首先,她很清楚学生需要怎样的爱。伍老师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常常能感受到学生所想。伍老师所带2002界班上有位叫黄泽卉的女生,她是属于那种并不聪明,但在学习上又很努力的学生,说实话,这样的学生往往很多,通常不会引起大家的注意,但伍老师却能默默地关注着她。在初三二月调考中,该女生的成绩再一次离高中预估线有一定距离,快中考了,此时女生内心十分失落,终于有一天她没有按时来上学,联系家长也被告知不知孩子去向,伍老师带领两名班干四处寻找,去了很多该女生常去的地方,最后竟在学校对面的汉江边找到了她,伍老师急忙跑上前一把紧紧抱住了她,师生二人情不自禁大哭起来,女生的泪水中满是委屈和迷茫,伍老师的泪水则充满了心疼与担忧,想起汉江边常有迷途的孩子跳江自杀,她就不禁心里打颤,稳定了情绪之后,伍老师对女生说:“你要弄清学习的目的到底 1
是什么,无论如何,最终都是要使自己生活幸福,学习就是要教会人怎样去幸福的活着,因此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要慢慢的去学习,慢慢的去体会。知识好比就是香水,香水虽有档次之分,但香味却是恒久的,学习就是要带给人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对于即将到来的,无法回避的中考,伍老师又说:“快中考了,你可以看到,专家们都强调考前要回归基础,回归课本,你平时的学习是很认真的,在抓基础方面,你甚至走在了很多人的前列,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才对。”伍老师的这番宽慰,逐渐平复了女生的心,接下来的日子里,伍老师会经常在周记里留言,不断的鼓励这名女生,女生的状态越来越好,最终顺利的考进了29中学,之后,伍老师又根据她在文艺方面的特长,建议她填报了艺术专业,如今,该女生正就读于成都理工学院,成为了一名风华正茂的大学生。
伍老师所带2006界班上有位叫张紫薇的女生,她是一位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可在初二下的时候,改女生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开始不交作业了,个人卫生方面也出现问题,从考试情况来看,其成绩出现了明显下滑。伍老师及时发现了这个情况,通过调查她得知,孩子的父母不久前刚离异了,双方在女儿的抚养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孩子暂时就寄居在奶奶家,奶奶家生活贫困,平时除了低保,就只能靠捡卖废品补贴家用。了解到这个情况,伍老师心急如焚,但她清楚,比起物质上的清苦,孩子现在最需要的其实是心灵上的抚慰,接下来,伍老师做了这样几件事情:一是每月到该生家走访一次,每次去她都会捎上些生活用品,并鼓励奶奶要管好这位有前途的孩子;二是与孩子的亲生父母取得联系,在电话中,她鼓足勇气,大胆的指出了其父母不负责任的行为,在伍老师的要求下,家长经常会怀着忐忑的心情打来电话,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就这样,亲情的纽带仍然维系着,支撑着孩子的内心世界;三是在临近中考前夕,伍老师将该生接到了自己租住在学校对面的小屋,不仅照顾她的饮食起居,还义务的为她辅导数学。孩子被彻底感动了,从伍老师身上她体会到了亲情般的温暖;家长也被感动了,他们试图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但却被伍老师婉言谢绝,其实她是多么希望这个孩子能有一个健全的家庭,但是这个愿望终究没能实现;同学们也被感动了,他们也都主动关心起张紫薇同学来,有趣的是,不少孩子也要求能与伍老师同住一段时间,最后,伍老师那件狭小的出租屋里住进了三名学生。中考结束,张紫薇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11中,开始了新的生活,她常常会回来看望伍老师,因为从伍老师身上她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做人的准则和正确的生活态度,今后,无论遇到了怎样的困难,相信她都能挺过去。
伍静老师就是这样发自内心的关爱着学生,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学生胃疼,她会及时的送来药和开水,当学生家中有急事的时候,伍老师会给钱让学生打的回家,当学
生因骨折要在家修养两个月时,伍老师组织课代表轮流为他补课……一位男生在评教评学中写道:“伍老师是我遇到的最好的班主任,她似乎总在思考着关于学生的问题,我由衷的敬佩着她……”
“爱吾爱,以及人之爱”,一个充满爱心的班主任,必定会教出一群具有爱心的学生。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也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这方面,伍老师轻说教,重行动,为学生提供了许多自我教育的契机。
一次,伍老师的一位大学老师突然造访,该老师姓高,目前是江汉大学的一名退休教师。高老师退休后一直致力于支援贫困山区小学生的慈善事业,这一次,高老师就是来寻求帮助的。伍老师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为此她专门召开了一次名为《大山里的呼唤》的主题班会,通过图片、录音、信件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了有关中国十大贫困县之一的竹溪县山区小学生恶劣的生活条件,并号召大家捐出闲臵的生活物品,结果同学们整整捐出了六大编织袋的东西,有衣物,有球拍,有书本,样样东西都凝聚了同学们的一片爱心,不久,同学们收到了几十封竹溪的来信,大家十分开心,纷纷将信当成宝贝儿一样珍藏起来,一夜之间,同学们似乎就懂得了爱心的含义。
伍老师也曾在母亲节或父亲节来临的前一周,组织一项活动,要求每位学生带来一枚生鸡蛋,并在鸡蛋上写上日期和自己的名字,要求带在身边,认真的保管一周。一周后,有同学的鸡蛋丢了,有同学的鸡蛋破损,于是班会小结时,伍老师告诉同学们,鸡蛋好比是孩子,过去的一周,你们扮演了一次父母的角色,相信现在你们应该体会到做父母并不容易了吧!所以换位思考一下,你们应多体谅自己的父母,包括老师,回家后好好想想为父母做点什么吧!
事实上,以上谈到的这些事情,许多老师也曾想到过,做到过,但伍老师的不同之处在于能将每件事都做到位,争取能通过做一件事情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而且能长时间的坚持下去,我想,教育的目的就是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实现的吧。
做智慧型教师创建设型集体
如果说爱心是创“仁爱”教育的外核,那么智慧则是创“仁爱”教育的内核,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新时期,教育者只有具备一定的育人智慧方能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方才前文学生对伍老师的评价中提到伍老师是一位非常善于思考的学生,实际情况的确如此。
从大的方面讲,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三年带班规划,即在初一时重
点培养学生的行规意识,在初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在初三时则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三个阶段并非割裂开来,却各有侧重,注意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下面我们还是来分享伍老师育人的几个细节吧!
在学生的行规培养方面,迟到一直是让很多班主任头疼的事情,很多学生养成了不良习惯,往往是屡教不改,有的老师较为急躁,看到迟到的同学,往往是气不打一处来,劈头盖脸的一通责骂,甚者罚站,罚抄,再者请家长,牵扯出其他的一些事情来,老师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反感,往往对着干。可伍老师却常说学生偶尔迟到是很正常的,但为什么迟到一定要弄清楚原因,从心理学角度讲,短暂的语言交流其实是给了学生自我反省的空间,这样,学生才能够冷静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就为解决问题提供了良好契机。那犯了错该怎么处理呢?要知道伍老师可是严而有爱的,绝不会姑息纵然,要不然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她的做法是要迟到的学生用行动来“赎罪”,为班级做贡献,“求”得同学们的原谅。如采用以退为进法,迟到了就要负责教室一天的地面保洁,或者负责讲台一整天的干净,亦或是负责一天中为上课的老师倒水等等,这种方式给了迟到学生自我改正的机会,又为班级做出了贡献,培养了服务意识和集体意识,对没有迟到的同学而言,也是一次宽容教育,可谓一举多得。又如采用抢占先机法,有同学说家里没有闹钟所以迟到,伍老师就买来闹钟送给这些同学,有同学说自行车坏了所以迟到了,伍老师就专门找人把车子修好,这样一下,迟到的同学于情于理都觉得愧疚,就再不好意思为迟到找理由或者经常迟到了。再如采取深度反省法,让迟到的同学写二十条不让自己迟到的理由,学生往往不怕罚站,却害怕这种精神上的“折磨”,往往也有很好的效果。
班风建设是班级建设中很重要的一环,伍老师的方法是多搞活动,通过活动来促团结。她曾中途接手一个初二的普通班,刚开始,班风涣散,很不稳定,学生非常缺乏自信,伍老师接手后开展的第一项活动就是以四人为一小组办小展报,任务分配由小组长协调,展报内容则自定,最后来比比哪一组的办得最好,这个活动很有趣,学生们的兴致很高,一周后,各小组基本上都完工了,伍老师发现同学们的作品质量很高,图画漂亮,色彩鲜艳,文字书写工整,特别是内容很打动人,都和自信、理想、团结、拼搏、美好等有关,这不正是老师所希望看到的吗?看来同学们的内心是很上进的,这让伍老师坚信这个班级能够带好。在周五的班会上,同学们将作品粘贴在黑板上,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讲解作品的创意,看到同学们在台上畅谈作品,仿佛在畅想未来一样。伍老师利用这个契机,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表现,并把所有作品制作成了一期大展报,放在学校门口展示,展报的题目意味深长,命名为“我们曾一度落后,我们将再次起飞”,这次活动在学校引起了很好的反响,后来,伍老师又告
诉同学们,学校非常肯定我们班同学的表现,现在整个学校都在关注我们班,你们可要表现得更好了。一次精心设计的活动,很快的扭转了班级风貌。
初中生自主管理的实现往往较为困难,但伍老师在这方面也有一些自己独特的经验。如人人都是班级管理者,班级位臵的调整她采取的是每周换排制,安排第一排的同学担任各条小组长,负责收发作业或者其他的一些事情,这样就让所有的同学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当管理者转换为被管理者的角色时,他们就能够互相的理解和支持了。又如采取逐步放手法,对于中自习的管理,伍老师由刚开始天天值守,到后来常来转转,直到大家能养成自主休息的习惯,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抓学生的学习方面。除了常规的工作之外,伍老师很善于激发同学们的斗志,对于班级学业成绩的整体提升,她为学生制定阶段性进步的目标,如在下次考试中每个同学的总分能够进步20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每次争取20分,三年下来不得了,在一次大型考试前她还写了一首诗歌来勉励自己的学生:“吹响集结号,亮剑达目标,常思年华贵,努力在今朝。”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伍老师还在班上开展了分组学习活动,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薄弱学科选报两门,然后进行分组,每组安排一两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带领大家学习,利用中午的自习时间,每周安排两次这样的活动,从而更好的凝聚了班级的力量,也有利于良好学风的营造。
像以上所谈到的一些智慧小火花,在伍老师身上还有很多很多,学校领导评价她,工作很用心,很善于因地制宜开展工作,在工作中体现出很强的灵活应对性。是一名努力向智慧型班主任方向发展的年轻教师,值得我校广大青年教师学习。
矢志不渝育英才克服万难贵坚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全身心投入到教育这个神圣的事业中来就要做到矢志不渝,遇到困难,不要退缩,而要迎难而上,贵在坚持。伍老师早年刚参加工作,就担任班主任,刚开始的时候,由于经验不足,常常管不住学生,甚至被调皮的学生气哭过多次,但好在她坚持了下来,虚心的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在书籍中,在理论中向教育大家们学习,通过不断的探索,她逐渐的走上了正轨,积累了早期的工作经验。我想正是那份立志投身于祖国教育事业的信念支撑着她。起初,她家离学校较远,有一次因为堵车而迟到了,学生对此产生了一些质疑,作为老师,她诚恳的向同学们表示了歉意,这件事后,她干脆就在学校对面租下了一间小屋,这样一来,就能避免再迟到了,而且开展工作也更加的方便了。伍老师对待工作很是敬业,尽管她的身体基础不算太好,平时一有风吹草动就常常感冒,而且多年的辛
勤工作也让她落下了诸如颈椎、肩周炎等一些职业病,可一旦工作起来她就是那么努力。最令人感动的则是在她怀孕已六七个月的时候,在炎热的夏天,在没有空调的教室里挺着大肚子为同学们上课,直到分娩前的一个星期才回家休息。刚刚做了妈妈的她,本应该好好调整两年,暂时卸任班主任的工作,她也确实曾这样想过,但是当学生、家长、学校向她发出呼唤的时候,她还是义不容辞的当起了班主任。伍老师的公公婆婆家在外地,家里能照顾小孩的人并不是很多,但她还是努力克服了困难,孩子两岁还不到,就被送到了幼儿园,对此,每每回忆起来,伍老师还是觉得有些愧意,但她并不后悔,因为在她心中,学生也是她的孩子,她真心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
如今,伍老师已在63中走上了行政工作岗位,在政教处工作,但即便如此,她还是放不下自己的班主任事业,主动承担了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两个重担一肩挑,工作11载,似乎班主任这个工作已经深深的融进了她的血液,扎根在了她的心田。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当代大教育家陶行知也说:“教育是一门永久的艺术。”是啊!伍老师不正是在用自己的爱和智慧去开展教育吗?我们有理由称她为年轻班主任的楷模,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她在践行我校“仁爱”教育的道路上会越走越远!
第五篇:争做核心价值观模范践行者
2012年,政法机关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对于保持政法队伍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同时也是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载体。
人民法院作为一个重要的司法部门,更应当充分领会“忠诚、为民、公正、廉洁”这八个字的深刻内涵,并牢固树立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为内容的政法核心价值观,让核心价值观在广大法院干警心中生根发芽,并用实实在在地努力浇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之花,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人民法院应形成良好的思想导向。常言道:人生在世,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对广大法院干警而言,基于司法服务之职能,基于人民群众之需求,有的事是必须做的,有的事又是绝对不能做的,干该干的,不干不该干的。政法核心价值观则属于必须认真践行的范畴。人民法院司法服务效果好不好,关键在基层,重点看干警,难点在服务。不管是在任争做核心价值观模范践行者 何时候,广大法院干警都必须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为指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深入系统地学习核心价值观,不断把握自身的服务方向,不断夯实司法服务根基,在法院范围内形成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时刻以政法核心价值观约束自身的言行,树立起新时期人民法院干警的良好形象。
作为一名司法警察,通过参加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使我“理论上更加清醒、政治上更加坚定”,“司法为民”的宗旨意识不断得到加强,提升了我对法院各项工作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感情认同,增强了抵御各种诱惑的能力。我时常在想,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为什么是“忠诚、为民、公正、廉洁”。通过参加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使我认识到忠诚是政法干警的政治本色;为民是政法干警的宗旨理念; 公正是政法干警的价值追求;廉洁是政法干警的基本操守。它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政法领域的集中体现。
作为基本要求的司法为民,是法院司法活动中一项基本要求,也是执法为民的根本宗旨,不但要求把人民的一切放在最高位置,更要心系于民,着眼于民,这便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严守法律要求和宗旨,以人民的切身利益为需要为出发点,以保障合法权益为落脚点,彰显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捍卫法律权威的同时,也充分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
在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中,时常也听到另一种声音:“我的工作很忙,哪有时间参加活动”、“活动都是形式”-----,听到这些不合时宜的话,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如何在法院各项工作中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呢?这时我想起了一个故事,说是有一个伐树的工人身体非常强壮,而且勤劳工作,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可是,他发觉自己的所伐树木却日渐减少。一天,工头看见他满脸愁容,便关心地问:“你为何愁眉苦脸呢?”这个伐树工人回答说:“我对自己失去信心了,我以前每天伐树十几棵,现在每天在减少,但我真的没有偷懒,而且还增加了工作时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
工头看一看他,再看看他手中的斧头,心有所悟说:“你是否每天用这斧头伐树呢?”工人认真地说:“当然啦!这是我从开始伐树以来一直不离手的工具呢!” 工头又问:“你有没有磨利这把斧头再使用它呢?”工人回答他:“我每天勤劳工作,伐树的时间都不够用,哪有时间去磨利这把斧头?”
工头向他解释说:“你可知道,这就是你所伐树木每天递减的原因,你没有先磨利自己的工具,又如何能提高工作的效率呢?”
听到这里,我想同志们都明白了,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就是我们法院干警的价值追求,是我们坚持公正司法,维护公平正义,正确理解、把握、运用法律和政策的加油站、方向标。是我们干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法院各项工作中的集中体现。
作为一名司法警察,要在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中打牢理论根基,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江泽民同志指出:“理论上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标志,没有理论上的成熟和坚定,就不会有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
作为一名司法警察,要在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中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各级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邓小平同志说:“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
作为一名司法警察,要在工作中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杜绝怠于职守、推诿扯皮、文过饰非等不良作风,做到踏踏实实、尽职尽责,以过硬的素质、高尚的品格、良好的作风公正司法。
作为一名司法警察,要在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中强化党性意识,经受住各种复杂环境的考验。古人云:“君子一日三省吾身。” 古往今来,清廉若水,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直是被中华民族所称道的“清官”形象。历史上的“清官”讲廉洁,只是展示其个人的美好德行。我们政法干警讲廉洁,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使命所决定的。
作为一名司法警察人民法官,要在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要正确选择个人爱好,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摆脱低级趣味。清清白白做人,公公正正做事,树立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
在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中,我看到了司法者的价值和权威,它来自于党和人民,以及法律的授权,也来自于司法者自身道德人格力量的支撑。
我感谢我所在的群体,这是一个温暖而亲切的大家庭。在这里,他们教会了对法律的信仰、对职业的忠诚、对人民的敬畏、对困难的宽容,我为成为这个群体的一员,并为共同的目标和信仰而携手奋斗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潮平两岸阔、风正好扬帆”。在这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季节里,让我们紧跟中国法治前行的脚步,在心头点亮“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信仰之灯,守望和谐、与法同行、携手并肩、风雨兼程,用我们的智慧和才华照亮中国司法深邃而辽远的苍穹,让中国法治的星空更加的灿烂、辉煌。
法警队 2012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