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的发展中药药性理论(定稿)

时间:2019-05-12 01:15: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方剂学的发展中药药性理论(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方剂学的发展中药药性理论(定稿)》。

第一篇:方剂学的发展中药药性理论(定稿)

《中药方剂学基础》

第二阶段练习

说明:第二阶段练习共70题,主要包括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活血药、化痰药、平肝熄风药等内容。题型涉及单项选择题、多选题、填空题、简答题、判断对错题、论述题等。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治疗外感风寒,表实无汗,咳嗽气喘者,宜首选: A.麻黄 B.杏仁 C.石膏 D.甘草 E.桔梗 2.既能清热泻火,又能除烦止渴的药物是:

A.夏枯草 B.决明子 C.蔓荆子 D.石膏 E.柴胡 3.善去脾胃大肠湿热,为治湿热泻痢要药的是: A.黄芩 B.黄芪 C.黄柏 D.黄连 E.苦参 4.常用治肺热喘咳的药物是: A.石膏 B.薄荷 C.栀子 D.夏枯草 E.麻黄 5.青蒿主治:

A.水肿 B.疟疾 C.肠痈 D.黄疸 E.石淋 6.既能袪风湿,又能消骨鲠的药物是:

A.防己 B.木瓜 C.威灵仙 D.桑寄生 E.秦艽 7.尤善治风湿痹证属下部寒湿者的药物是:

A.威灵仙 B.乌梢蛇 C.伸筋草 D.羌活 E.独活 8.既能袪风湿,又能退虚热的药物是:

A.地骨皮 B.青蒿 C.胡黄连 D.秦艽 E.黄柏 9.被称为“风药中之润剂”的药物是:

A.威灵仙 B.防己 C.独活 D.川乌 E.秦艽 10.化湿药入汤剂时应:

A.先煎 B.后下 C.另煎 D.包煎 E.久煎 11.既可化湿止呕,又能解暑的药物是: A.藿香 B.佩兰 C.砂仁 D.豆蔻 E.青蒿 12.善于下气除胀满,为消除胀满的要药是:

A.苍术 B.厚朴 C.砂仁 D.豆蔻 E.藿香 13.藿香尤其适宜于治疗下列哪种呕吐?

A.胃虚呕吐 B.胃寒呕吐 C.胃热呕吐 D.湿浊呕吐 E.肝胃不和呕吐 14.治疗风湿痹证的药物是:

A.藿香 B.苍术 C.厚朴 D.砂仁 E.豆蔻 15.茯苓的性味是:

A.甘,寒 B.甘、淡,凉 C.甘、淡,平D.辛、苦,温 E.甘、酸,平16.可治疗寒热虚实各种水肿的药物是:

A.泽泻

B.猪苓 C.茯苓 D.车前子

E.香加皮 17.治疗石淋,宜首选 :

A.萆薢

B.木通 C.石韦 D.滑石

E.金钱草

18.茵陈蒿善治:

A.血淋 B.膏淋 C.热淋 D.黄疸 E.痰饮 19.不属于理气药主要归经的是:

A.脾经 B.胃经 C.肝经 D.肺经 E.肾经 20.下列药物中,性善“上行头目”,为治头痛的要药是:

A.羌活 B.川芎 C.细辛 D.白芷 E.吴茱萸

21.“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的药物是:

A.川芎 B.郁金 C.延胡索 D.姜黄 E.乳香 22.既能活血,又能凉血,并能养血的药物是:

A.丹参 B.大黄 C.鸡血藤 D.郁金 E.生地黄 23.郁金的归经是:

A.归心、脾经 B.归心、脾经 C.归肝、脾经 D.归肝、脾经 E.归肝、胆、心经 24.化痰药治痰证时最常配伍:

A.平肝、安神药 B.健脾、泻下药 C.健脾、理气药 D.补气、消食药 E.补肺、健脾药 25.治疗痰浊痹阻之胸痹,首选:

A.白芥子 B.天南星 C.浙贝母 D.川贝母 E.瓜蒌 26.治疗热病高热,热极生风,惊痫抽搐的要药是:

A.地龙 B.羚羊角 C.钩藤 D.天麻 E.全蝎

27.性平,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无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应用的药物是:

A.钩藤 B.天麻 C.牛黄 D.地龙 E.蜈蚣 28.治疗眩晕头痛,不论虚证、实证皆可应用的药物是:

A.全蝎 B.蜈蚣 C.天麻 D.钩藤 E.僵蚕 29.既能息风止痉,又能化痰开窍的药物是:

A.羚羊角 B.天麻 C.钩藤 D.牛黄 E.僵蚕 30.既能平息内风,又能祛除外风的药物是:

A.羚羊角 B.天麻 C.钩藤 D.刺蒺藜 E.地龙

二、多选题(每道题有五个备选答案。正确答案为2-5个,必须将其全部选中,少选、多选或错选者,均不得分。)1.麻黄常用治:

A.风寒表证 B.胸痹心痛 C.咳嗽气喘 D.风水水肿 E.脾胃气滞 2.石膏主治的病证是:

A.温热病气分实热证 B.肺热喘咳证 C.胃火牙痛证 D.实热消渴证 E.湿热黄疸证 3.茯苓常用治:

A.脾虚泄泻 B.水肿 C.痰饮目眩 D.心悸 E.失眠 4.理气药的功效是: A.理气健脾 B.行气止痛 C.疏肝解郁 D.破气散结 E.理气宽胸 5.丹参可应用于:

A.月经不调,产后瘀滞腹痛 B.瘀滞心胸腹痛 C.癥瘕积聚

D.跌打伤痛,风湿痹痛 E.心悸失眠 6.延胡索可用于: A.瘀阻胸痹心痛 B.风湿痹痛 C.气滞胃痛

D.瘀阻胃痛 E.瘀滞腹痛

7.半夏的适应证包括:

A.心下痞 B.呕吐 C.夜寐不安 D.瘿瘤 E.梅核气 8.桔梗的主治证有:

A.咳嗽痰多,胸闷 B.咽喉肿痛 C.胸痹 D.肺痈 E.心下痞 9.具有平肝潜阳功效的药物是: A.石决明 B.代赭石 C.龙骨 D.珍珠母 E.磁石 10.入煎剂宜后下的药物是:

A.薄荷 B.细辛 C.生大黄 D.钩藤 E.砂仁

三、填空题

1.桂枝的功效是。2.黄芩、黄连、黄柏的共同功效是、。

3.大黄与芒硝内服均具有 之力,但大黄主治 便秘,而芒硝适宜大便。

4.利水渗湿药味多甘淡,具有、、等功效。5.泽泻性,既能清 之热,又能泄 之虚火,者尤为适宜。6.理气药主要用治、、。7.“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的药物是。

8.牛膝有怀牛膝、川牛膝之分,均能活血通经,补益肝肾,其中川牛膝长于 ;怀牛膝长于。

9.川芎与延胡索的相同功效是。10.郁金与丹参的相同功效是。

四、名词解释

1.泻下药 2.化痰止咳平喘药 3.活血化瘀药

五、简答题:

1.简述黄芩、黄连、黄柏的性味、功效的异同。2.简述利水渗湿药和理气药的使用注意。3.临床应用活血化瘀药为何常配行气药? 4.化痰药在临床使用时为何要配伍健脾理气药? 5.试述瓜蒌皮、瓜蒌仁、全瓜蒌的功效异同。

六、判断对错题(正确打“√”,错误打“×”)

1.石膏入药有生用、煅用之分。生石膏的功效是清热泻火、除烦止渴。()2.龙胆草的归经是肝、胆经。()

3. 羚羊角煎服用量1~3g ;宜单煎二小时以上。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4.孕妇慎用代赭石。因含微量砷,故不宜长期服用。()5.羚羊角片入汤剂时应与诸药同煎。()6.牛膝的药效特性可以概括为:可引水下行、引火下行、引血下行、引药下行。()7.益母草为伤科要药。()

8.桔梗被誉为“舟楫之剂”,能载药上行之品。()

9.平肝息风药中虫类药以息风止痉作用为主,介类药以平肝潜阳作用为主。()

七、论述题

1.清热药分几类?各类药的药性、功效及主治证是什么? 2.如何理解“一味丹参,功同四物”? 3.为什么说延胡索是止痛的要药?

第二阶段练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答: 1.A 2.D 3.E 4.A 5.B 6.C 7.E 8.D 9.E 10.B 11.A 12.B 13.D 14.B 15.C 16.C 17.E 18.D 19.E 20.B 21.C 22.A 23.E 24.C 25.E 26.B 27.B 28.C 29.D 30.B

二、多选题

答:1.ACD 2.ABCD 3.ABCDE 4.ABCDE 5.ABCDE 6.ABCDE 7.ABCDE 8.ABD 9.ABCDE 10.ACDE

三、填空题 答:

1.发汗解肌 温通经脉 助阳化气 2.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3.泻下攻积 热结 燥结 4.利水消肿 利尿通淋 利湿退黄

5.寒,膀胱、肾经 下焦湿热 6.脾胃气滞证 肝气郁滞证 肺气壅滞证 7.川芎 8.活血调经 补益肝肾 9.活血 行气 止痛 10.活血祛瘀、凉血

四、名词解释

1.答:凡能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根据其作用强弱的不同,可分为攻下药、润下药、峻下逐水药。

2.答:凡能祛痰或消痰,治疗“痰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化痰药;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和喘息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因化痰药每兼止咳、平喘作用;而止咳平喘药又每兼化痰作用,且病证上痰、咳、喘三者相互兼杂,故合而论之。

3.答:具有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作用,主治血行不畅和瘀血病证的药物,称为活血化瘀药,或活血祛瘀药,简称活血药,或化瘀药。其中活血作用较强者,又称破 血药或逐瘀药。

五、简答题:

1.答:黄芩、黄连、黄柏三药性味苦寒,黄连为苦寒之最,黄柏次之,黄芩较小。三药均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但黄芩偏泻上焦肺火;黄连偏泻中焦胃火,并长于泻心火;黄柏偏泻下焦相火,能除骨蒸。

2.答:利水渗湿药,易耗伤津液,对阴亏津少、肾虚遗精遗尿者,宜慎用或忌用。有些药物有较强的通利作用,孕妇应慎用。因理气药多辛温香燥,易耗气伤阴,故气阴不足者慎用。

3.答:活血化瘀药主治瘀血阻滞之证。由于气血之间的密切关系,气可以行血,血可以寓气,气行则血行,故治瘀血阻滞之证常配伍行气药,以促进气机运行,增强活血药活血散瘀之力。

4.答:因“脾为生痰之源”,脾虚则津液不归正化而聚湿生痰,故常配健脾燥湿药同用,以标本兼顾。又因痰易阻滞气机,“气滞则痰凝,气行则痰消”,故常配理气药同用,以加强化痰之功。

5.答:瓜蒌皮之功,重在清热化痰,宽胸理气;瓜蒌仁之功重在润燥化痰,润肠通便;全瓜蒌则兼有瓜蒌皮、瓜蒌仁之功效。

六、判断对错题

1.√2.√ 3.√4.√ 5. ╳ 6.√ 7.╳ 8.√9.√

七、论述题

1.答:根据清热药的功效及主治证的不同,可分为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虚热药五类。清热泻火药性味多苦寒或甘寒,清热力较强,功能清气分热,主治气分实热证。清热燥湿药性味苦寒,燥湿力较强,功能清热燥湿,主治湿热泻痢、湿热黄疸等证。此外,本类药物多能清热泻火,可用于脏腑火热证。清热解毒药性味多苦寒,功能清热解毒,即清热之中长于解毒,主治热毒炽盛之痈肿疮疡等证。清热凉血药性味苦寒或咸寒,偏入心肝血分以清热,功能清热凉血,主治血分实热证。清虚热药性味苦寒或甘寒,主入阴分,功能清虚热、退骨蒸,主治热邪伤阴,阴虚发热证。2.答:丹参作为一味活血作用的主要药物,其特点不仅仅在活血,尚能凉血而用于血热病证,还能养血而用于心血不足证,是一味集活血、凉血、养血于一身的药物。古人称其“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主要还是说明其可用于多种血分病证。四物汤由活血的川芎,既补血又活血的当归,补血的熟地黄、白芍四味药组成,包括了补血、活血调经的功能,丹参因其药性缓和,能祛瘀生新不伤正,善调经水,为妇科调经常用药。《本草纲目》谓其“能破宿血,补新血”的功能特点与四物汤十分类似,故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说。但须说明的是,四物汤为养血补血之剂,以补养为主,是补血的基本方;而丹参虽有一定的养血之功,但毕竟以活血散瘀为主,而补血功能较差。

3.答:延胡索是中药中一味止痛的要药,临床上可用于多种痛证,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从其药用植物的科属来讲,延胡索属于罂粟科植物,具有直接的麻醉止痛效应;第二,从其功能特点来讲,延胡索既入气分以行气通滞止痛用于气滞痛证,又入血分以活血通经止痛而用于血瘀痛证;第三,适应证范围广,尤其适用于多种瘀滞痛证。所以说延胡索是止痛的要药。

第二篇:如何了解中药药性的秘密

如何了解中药药性的秘密

如何了解中药药性的秘密大千老师

中药重在直接的感受古人没有先进的工具,先民跟自然是融合的,他们只能通过自己五官感受来理解这个世界,同样山川百草也是通过感受得来的,这是最朴实最直接,也是最接近自然的一种方式。随着整个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慢慢地去分析、割裂和远离自然,创造出很多不自然的东西,这个是社会的进步;同时另一方面脱离自然,也可以说是社会的退步。对中药也是这样,人们慢慢地不再去尝这些药,对药也没有直接的感受,只是把古人总结的四气五味生搬硬套地记下来,疗效记下来,写在教科书上。学生每天翻开教科书来记诵,再也没有人实地去看看这个药什么样,尝尝什么味,这个药喝下去之后在身体内会产生什么反应。以至于现在学了四年或者五年,大学毕业之后,最简单的几味药没见过。像麻黄、桂枝、杏仁、甘草都不认识,到了药店茫然不知,什么味更不知道,你让他背他可以背下来,但是他没有尝过。这就像在厨师学校学了四年厨子,出来之后不认识蔬菜一样,只会背书上的菜谱,但是从没有下厨房做过,也没有买过菜,更没有做过菜,大家想一下这样的厨子可以做出好菜来吗?但是目前的教育所教育出的学生就是这样的厨子,药都没有见过尝过,更别提上山采药了。医药分家的弊端并不是说现在才这样,古代很多有名的中医也发出过这样的感慨,就是说之前的中医郎中自己上山采药,自己炮制药,然后开方,用自己的药给病人吃。这一条龙就他自己一个人做,这样只要对症效果肯定非常好。但是后来不是这样了,不断地分工,人为割裂了,医不知药,药不知医,医生开药但没见过药,也不知道怎样炮制的,大笔一挥就开出方子来了。做药的也从不开方子看病,做药的没有临床经验,有临床经验的不知道药,这就是医药分家的害处。

并不是说一定要这样一条龙跑下来,但是起码要相互融合,要了解。不能说大学毕业,有的甚至上了研究生,出来之后到了药店茫无所知,一味药都不认识,你问他黄连、秦皮、秦艽什么味,他都没有尝过。大黄吃多少可以泻下,他没有试过,麻黄吃了出不出汗,他不知道。大家想想,这和从来没有认识拿过蔬菜和食物原料的厨子有什么区别?所以导致了中医的疗效每况愈下,很简单的病用中医都看不好,这里面多多少少有医药分家,“医不知药,药不知医”的原因在里面,我跟很多中医院校学生和医师聊过,说中药需要尝,他们觉得很可笑,说到了什么年代了药还需要尝。了解中药药性的秘密其实想了解中药药性的秘密,恰恰就在你对药的感受上,你如果没有尝过三百味药的功夫,可以很肯定地说你的中医临床疗效肯定没有很大的进步,就像那个厨子完全是照本宣科,纸上谈兵,没有下过厨房的厨子不可能做出好菜来。那么中医的药性怎么了解啊?其实很简单,举几味药,生姜切片,尝一下生姜是辣的,记住这个辛了,尝一下肉桂是辣的,也记住了,辣椒是辣的,三个都是辣的,各有各的辣劲,胡椒也是辣的,这些肯定是不一样的。四气五味只是抽象了中药的基本方向,具体的应用嘴里必须有感觉。

也就是说一提到这几味,要知道辣味分别是怎么样的,因为在以后的临床应用中,必须依靠这些。如果你开方时没有这种感觉的话,以后开方只能是如坠雾里云里,茫无所知,只能是古人开什么方子自己照着开,自己是没有切身感受的。这些首先是要嘴尝,自己要亲自尝一遍,也不费什么事。第二要记得煎服,自己亲自服用一下,然后看看。生姜煎一碗喝下去浑身热乎乎的;辣椒喝一碗肚子可能会痛,还有可能拉稀;肉桂喝一碗什么感觉,身上热不热?桂枝是什么味,一尝是甜中带辣,有的药店卖的桂枝质量是很差的,既没有甜味,也没有辣味,这种桂枝没有作用。这种辨识药材的真伪和质量,全凭一张嘴。我去过药材市场很多次,一尝就知道药材质量的好坏,药商骗不了你,即使他作假,在味道上他很难作假。细辛

有一次在药材市场尝细辛,一个贵的,一个便宜的,一尝就知道便宜的好,贵的不好。因为便宜的细辛根很细,贵的细辛根很粗,药商还以为粗的品相好,要卖贵些,细的品相不好,所以卖便宜些。如果你是一个真正搞中医的,他就糊弄不了你,一尝就知道,细的细辛很辣,麻舌,而粗的细辛劲小多了,不冲,所以你要毅然买下便宜的细辛,这是基本的对药物的把握。细辛有什么作用啊?细辛能够散络脉的寒,散深部的寒,久病入络,要用细辛去搜罗它,这个必须靠细辛的辛劲去起作用,如果不辣没用。大家再看看药店,很多药店细辛是根叶同卖,细辛上面有一个大圆叶,那个圆叶一点作用都没有,所以到药店买药的时候一定要买根。这些都是通过尝得知的,不尝怎么能知道细辛是怎么样温里散寒的呢?藁本、苦参、藜芦

比如:藁本这味药,是去巅顶头痛的,要不尝这味药,你不知道这味药有多厉害,这味药伤正气很厉害,不要轻易用。再比如说苦参,一尝觉得非常苦,有人说黄连苦,其实根本不是,苦参比黄连更苦。苦参也不是最苦的,还有一位叫藜芦的,是一味毒药,大苦,那个味道简直不可忍受。苦参要比黄连苦,而且苦参的苦是非常劣质的苦,气不正,这些都靠什么体会到啊?就是长期尝药自己的一个感觉,“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这不是化学仪器能够分析出来的,全凭自己的感受。所以说苦参基本不入煎剂,就是喝药的时候尽量不要加苦参,苦参基本上是外用。古代很经典的方子,不可能有苦参,一个是苦参气邪,不正,另外一个是苦参大苦伤正。吴茱萸 再如:吴茱萸这味药,吴茱萸这味药也不好,别看伤寒论有一个治厥阴寒逆的方子,吴茱萸汤,但是在临床上建议大家不要轻易用吴茱萸这味药。吴茱萸这味药有小毒,而且大苦,气味非常恶劣。别看很多经方派开吴茱萸汤,我就不建议开吴茱萸汤,因为伤正很厉害。对药性的理解需要不断下功夫这些功夫都是在下面对每一味药的不断品尝和感受得到的,这不是书本上能够学到的,必须在下面下功夫。三百多味常用的,一味味地尝,几个月就尝过来了,然后牢牢记住每一味药自我的感受。比如牡丹皮这味药,有特异性的牡丹皮味,你拿六味地黄丸吃,里面放的多少,你就能吃出来,因为牡丹皮味特别特异,正是由于牡丹皮特异的味道产生了特殊的药用价值,如果没有这个味,牡丹皮的药用价值就降低了,就是这么简单。

▎荆芥:比如荆芥,采的鲜荆芥放到嘴里尝,有挥发油特殊的芳香味,就是清凉解表,如果晒干了,到了药店抓一把,像草一样,一点味都没有,那么效果就打折扣了,辛凉解表的作用就差多了。▎薄荷:薄荷也一样,全指着薄荷的香味,没有香味就没有用了。▎大枣:还有大枣,调脾胃补脾的,什么是好的大枣?肉厚甜美,好吃,这是好的大枣,如果干瘪,不甜,就不是好的大枣。难道这些非得拿化学来分析吗?没必要,那些都是拐了好几道弯子,不直接,最直接就是用自己的嘴去尝尝。就像在家做饭一样,好吃不好吃还得用专家来评判一下吗?自己在第一时间就可以给出答案。就像自己身体好不好,难道还得用专家或体检指标来告诉你吗?感觉浑身疲乏,睡不醒,每天起不来就是身体不好,搞得现在人们把身体健康的标准都给了医院的专家,让他们去做出结论,自己没有一点自信心,不知道什么叫健康,最终也就不知道什么叫做幸福,麻木不仁了。

第三篇:中药发展

市生物药业产业化基地实施方案(讨论稿)临沧市科学技术局

推进生物药业产业化,是市委、市政府从临沧实际出发,为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临沧地处北回归线两侧,幅员辽阔,海拔高差大,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生物药村丰富。实施生物药业产业化战略,对于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保护药用植物资源,保护濒危野生药用植物种类,实现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强化临沧在全省生物药业现代化中的地位,实现临沧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具有重大意义。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临沧地区生物药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临发[2004]25号文)及临沧市实际,提出我市生物药业产业化基地实施方案,旨在指导我市生物药材种植的有序发展,提高我市生物药材在省内外中草药市场的占有率,使其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推动我市天然制药业向支柱产业方向发展。

一、现有条件及存在问题(一)现有条件

种植条件:我区地处北回归线两侧,幅员辽阔、海拔高差大。由于地型、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境内生物药材资源丰富。

资源条件:据1986—1989年全区中药资源普查,主要中草药514种。其中,植物类药448种,分属121个科,328个属;动物类药44个科61种;另有5种属矿物类药。有167种曾被列为全国重点普查品种。药物资源分布面积约占全区国土面积的80%以上。经综合测算,仅其中165种天然药材的年总产量达888.95吨。永德的柯子产量居全国之首,最高年产曾达70万千克。

技术条件:经过多年的努力,初步拥有一支药品生产、管理、检验的技术队伍。

产业化开发条件:临沧市目前有1户药品生产企业,2户药材加工企业,形成了广福药业为主,勐永药业公司和双江植化厂为辅的制药企业生产体系,目前,共拥有36个获得药品文号的产品,分为10种剂型。其中复方鸡血藤膏为全国独家生产品种,复方首乌膏为全省独家生产品种。(二)临沧生物药材种植现状

生物药材人工驯化、引种种植迅速发展,野生动物人工饲养和培植名贵中药材试验取得较大进展。目前,双江县已完成叶下珠、珍珠露水草、板蓝根、除虫菊、青蒿、灯盏细辛、苦良姜等26亩生物药材试验示范种植任务,正组织实施30亩南药苗圃园建设项目,已种植叶下珠5.4亩,苦良姜6亩,何首乌0.1亩,灯盏细辛6亩,神衰果扦插育苗1.2万株(可提供面上种植400亩);云县建成300亩板蓝根示范种植基地,50亩红花、桔梗、白术、大枣、苦良姜等示范种植基地,试验种植2亩西藏远志名贵中药材;永德县建成试验示范种植苦良姜基地102亩;耿马县试验示范种植生物药材10多个品种、共500多亩;临沧县人工种植龙胆草400多亩;凤庆县人工种植红花、杜仲等中药材1200多亩;镇康、沧源县也广泛开展了多种生物药材人工试验种植。野生动物人工饲养,人工培植牛黄、鹿茸,人工饲养毒蛇提取蛇毒等试验、示范项目逐步实施。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生物药材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缺乏足够的重视,宏观规划和指导严重滞后

全市生物药材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没有统一的规划和目标,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乱采乱伐现象十分突出,无计划掠夺性采挖,已使一些宝贵的野生中药材资源濒临枯竭,资源破坏较为严重。对生物药材的人工驯化种植、野生动物人工饲养宏观指导不够,技术跟不上,投入严重不足。大宗中药材品种人工种植刚刚起步,栽培技术研究推广不够,生产管理粗放,单产低,质量差的现象较为普遍。对珍贵的种质资源保护和优质中药材的人工栽培还缺乏统一的组织和协调,一些珍稀濒危药材代用品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对道地药材的研究和开发还不充分。

2、基础研究有待加强

全市没有一家专门从事研究生物制药业的科研机构,仅有的一个民族医药研究所,也因投入不足等条件的限制,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加上民族药自身的复杂性,目前,基础研究刚刚起步,民族药作用的本质、作用机理、中药药性理论等丰富的内涵有待探索整理。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缺乏规范可靠的科学数据,从原材料到产品缺乏可控的质量标准,野生驯化、种苗繁殖、栽培、药用范围等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全区野生天然生物药业特别是名贵天然生物药业的研究开发和天然生物药业的引种试验示范种植及人工驯化种植工作较薄弱。

3、药材市场需要开拓

在药材市场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参与国际药市的竞争已是大势所趋,但我市生物药业发展对此还准备不足,缺乏相应的对策,导致秩序混乱,产品质量缺乏保障,影响了我市生物药材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份额和形象。市内药材市场、药材信息体系建设尚处于空白。

4、生物药材资源丰富,药材基地建设滞后

临沧地区制药厂改制组建云南广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建成先进现代的生产车间,广福药业将成为全市生物药产业的重要龙头企业。公司规划在3—5年内全面考查本地区适宜种植各类中药材的土地,建设自己的GAP规范种植药材基地,但目前尚未纳入行动规划。公司原料来源主要靠野生资源。虽然双江县天然植物化工原料有限公司开发了天然成品药原料生产,但规模小,科技含量低,规模经济效益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生物药业发展面临极大的资源挑战。

3、生物制药业专业人才缺乏,科研工作十分滞后

全市专门从事中医药的专业技术人员较少,仅有中医师87人,中药师37人,执业药师8人。制药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更是缺乏。广福药业是我区重要生物制药龙头企业,然而,公司120名员工中,制药类工程人员只有20人,职业药师只有5人。药材初加工、药材营销方面的专业人员也不多。

4、招商引资力度不大,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地方财政投入、信贷投入、社会投入开发生物制药业的资金较少,对外开放水平较低,招商引资力度不大,严重制约了全区生物制药业的巩固和发展。目前,全区招商引资仅有广福药业一户,这与我市建设生物药业大区极不适应。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云药产业的决定》和临沧地区委行署关于加快临沧地区生物药业发展的有关精神,抓住全球天然药业兴起和国内中药现代化的历史机遇,利用资源优势,面向国内外市场,依托现代技术,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先导,以加强生物药材资源保护开发和产业化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生物药业为重点,实现中药材种植基地化、规范化、制药企业现代化、药品生产标准化、现代中药产品国际化,推进全区生物制药产业走向规范化、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路子,努力将生物制药产业培育成全区继蔗糖、茶叶、水电三大支柱产业后的又一重要产业。(二)发展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合理布局,基地化建设,规范化、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

2、坚持技术创新原则。运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与先进工艺研究开发新药品、新剂型,改造传统工艺。

3、坚持市场导向原则。

4、坚持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经营原则。实行GAP认证、GMP认证、GSP认证。

5、坚持开放式开发原则。“公司+基地+农户”、“公司+科研+基地”等多种产业化发展模式。

6、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与开发并重,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总体目标和计划进度

(一)总体目标:

到2015年,全区建成中药材基地面积10万亩,其中,GAP基地2—3个,面积2万亩。建成GMP制药企业数量3—5个。建立起GSP营销网络,实现总产值10亿元,创利税2亿元,占全区GDP量20%。

(二)计划进度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2005年至2007年)。为做大做强临沧药业全面打好基础。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的药材种植、加工、研发和营销。2007年,建成中药材基地面积2万亩,GMP制药企业数量1个,初步建立GSP营销网络,实现总产值2亿元,创利税5000万元,占全区GDP10%。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阶段(2008年至2011年)。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生物药业成为临沧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11年,建成中药材基地面积6万亩,其中,GAP基地1—2个,面积5000—10000万亩。建成GMP制药企业数量2—3个,建立GSP营销网络,实现总产值6亿元,创利税1.2亿元,占全区GDP15%。第三阶段:稳步提高阶段(2012年至2015年)基本完成临沧生物药业的现代化进程。2015年,建成中药材基地面积10万亩,其中,GAP基地2—3个,面积20000亩。建成GMP制药企业数量3—5个,建立和完善GSP营销网络,实现总产值10亿元,创利税2亿元,占全区GDP20%。

四、项目的实施方式、步骤及布局

(一)实施方式

1、充分利用我市现有的科研设备和力量,以现有条件较好的科研机构、教学单位为主,组建中药材组培、栽培、信息研究开发体系,为生物药材人工种植基地建设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按中药材质量标准和种植技术规模,逐步建立技术规范化、生产规模化的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提高中药材质量,为生物药业提供优质原料。

3、“基地”建设由市政府有关部门组成的基地建设领导小组进行宏观指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组织、协调,重点种植区的县、乡政府作为项目实施保证单位,组织、协调、检查、督促项目实施,种植企业、公司作为项目牵头单位,主抓种子(苗)基地建设,带动种植区农户种植。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研发机构为依托、政府引导扶持的运行机制。1.实施步骤 1、2005年—2015年完成组培中心、临翔区生物药材种苗示范种植基地、凤庆生物药材种苗示范种植基地、双江生物药材种苗示范种植基地、沧源药物园;优质种子(苗)基地、示范基地1650亩; 2、2005--2015年,全市规范化、规模化种植无公害药材10万亩,争取培育出2—3个以民族、道地药材种植和初加工为主体、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团。2.布局

表一 临沧市生物药材种植2005—2015年计划表

表二 临沧市种子(苗)基地、示范基地布局计划表

表三 临沧市生物药材种植区域、品种布局

五、主要措施

1、成立生物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由主管农业或科技工作的副市长任组长,各成员单位局长任副组长,负责基地开发建设的领导协调。成立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处理基地领导小组交办的任务及日常工作,为基地建设提供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成立专家顾问组,对基地建设、发展、规划、方向等重大问题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

2、选择品种,建立种子(苗)基地:各种植区要以本地特色资源为基础,以选择道地药材、民族药材品种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建立中药材种子(苗)基地、示范基地,在临沧市药材适生地区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药材种植区域,引导、带动广大农户发展中药材种植。

3、做好技术人才引进、技术培训工作:做好中药才栽培加工科技人才的招聘、引进及交流活动,使其人尽其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通过院校合作方式,与国内药科大学(药学院)及研究所密切协作,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等形式有计划地培训中药材栽培加工所需的各类科技人才,对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重点乡(镇)、重点种植农户的有关人员有计划的进行药材栽培技术培训。

4、开展攻关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对生物药材栽培加工技术的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并对共同性、关键性技术和环节进行研究,积极开展濒危野生中药材的生态生物学特征、野生变家种的关键技术研究,提供我市生物药材品种规范化的栽培、加工系列技术。

5、推行GAP规范和SOP规程:GAP:(Guideline for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即为: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材种植种子(苗)、示范基地必须执行GAP规范,空气环境执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82的二级标准;灌溉水质执行“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5084-92;土壤环境质量执行GB15618-1995二级标准。并要申报GAP认证。中药材大面积种植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推行“无公害”种植。“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是鉴定中药材质量的重要指标,研制推广专用有机肥,开发生物农药,施用中药材杀虫剂十分必要,也是推行“无公害”种植的基本要求

6、政策、资金保障:充分利用国家、省有关产业政策、税收政策、土地政策、信贷政策上给予的优惠和倾斜,制定和完善临沧市若干相关政策,坚持政策驱动,对生物药材种植种(子)苗基地建设、示范基地建设、重点企业培育、科技合作、技术引进、中药材产业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方面予以特殊的优惠政策。各部门要加强对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的扶持,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扶贫、以工贷赈、民族地区发展资金、退耕还林(药)等部门资金也要向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倾斜。药材种植重点县、乡农科人员要扩大业务范围,做好技术指导服务,鼓励和引导企业和农民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中药材生产的规模和质量,保护中药材优良品种资源。

7、加大宣传力度:生物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是临沧培植生物制药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经济收入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政府有关单位应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宣传媒介要有计划地倾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信息网络、广告宣传栏等宣传媒介,自上而下为临沧市生物药材种植基地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形成上下合力和达成共识,正确导向,推动我市中药材种植健康、稳定、有序、快速发展。

8、建立激励机制:对在人才引进,科技培训,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和野生药材变家种的栽培技术研究,中药材先进栽培技术的引进示范,种子(苗)、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做出贡献,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单位和个人纳入市科技奖励范围评奖。对药材种植加工销售好的企业,由民政府给予奖励。对生物药材种植较好的县,由政府给予奖励。

第四篇:中药气味理论不足

试论中药气味理论的不足

作者:徐春梅,姚映芷,黄亚群 作者单位: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9;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综合门诊部,江苏 南京 210044;3.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9

【关键词】 气味理论 理论基础 滞后性 临床疗效

气味理论是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迄今仍用以说明或解释中药的作用机理,指导中药的临床实践,必然有其不足之处。回顾文献发现,中药气味理论的认识略显粗疏笼统,甚至难免牵强附会,这样有可能忽视临床用药的正确经验。气味理论不足的原因

在临床实践中,医家在辨证选药时,大多根据气味理论来指导临床用药。气味理论研究,也是以指导临床用药为目的。如药性寒凉的药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药性温热的药可温里散寒,助阳回阳。辛味药能发散;甘味药能补益;咸味药能软坚等。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医家用药多以个人经验为主,定性强于定量,定性与定量均以个人经验为据,量效关系较为模糊,且笼统而随意性大,阻碍气味理论更好地发展。气味理论不足的具体表现

2.1 气味理论的理论基础局限性中药的气味理论指“四气五味”(有时也称“四性五味)。”“四气”是根据阴阳理论将药物分成寒、热两类,再根据程度差异进一步分为寒、凉、温、热四类。“五味”是根据五行理论将药物分成辛、苦、酸、咸、甘五种。那么“四气五味”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四气五味”理论是中医临床实践中对药物功能判断,能够治疗寒证的药物是温热药,能够治疗热证的药物是寒凉药;“五味”的理论则是中医根据人的感官真实滋味的感知及对药物功能所作的归纳总结,是“神农尝百草”的结果。相对而言,“四气”的判断较可靠,“五味”的推理则不免要多受一些人为因素的干扰。阴阳五行理论不够完善, 而“四气五味说”受到阴阳五行理论的影响,“四气五味说”也就难免存有缺陷。

2.2 气味理论的滞后性以传统气味理论对一些药物的应用效能进行比较研究时,就会发现与气味不相符合的内容,如活血祛淤类药物,50%左右性味项下均未有“辛”味记载,而五味学说只有“辛”能行血,尽管有的药物如紫丹参,牛膝、桃仁等已被证实具有扩张血管、加快血液流速,改善微循环障碍等药理作用。又如药物苦味与归经的关系:188种苦味药中,纯苦味药37种,苦兼它味药71种,气味结合苦寒(凉)药57种,以脏腑而论108种药物一概入归肝经,入肝经的比值味数最高,这就与“苦入心”的传统理论相悖。

2.3 气味理论存在以偏概全中药气味理论作为一种用药理论,应该能够系统反映中药内在规律性,指导和提高临床用药的水平。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人对中药性能的认识是不够全面的,远远不能满足临床用药的需要。如四气主要用以说明药物的寒热性质,而五味主要是指酸苦甘辛咸,功用归纳起来,不外乎发散、行气、行血、补益、和中、缓急、收涩、通泄、降泄、清泄、燥湿、坚阴、软坚、渗湿利水等十余种。从《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到《中药大辞典》载药5707种药物的功效作用,都用传统药性理论中“五味”的内容来概括,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苦能降泄、通泄、燥湿,但没有提到“苦味健胃”,临床经验有些苦味药物确有健胃之功,如:大黄、黄连味苦能健胃;辛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也没讲述“辛味能润”。“辛味能润”则是对肾气不化,津液不能输布所致燥证的一种特殊治法,如半硫丸用以治疗老人虚秘,就是利用半夏的辛润之性。由此看出气味理论的内容不是十分全面,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气味理论难免存在以偏概全。

2.4 气味理论难以系统解释临床疗效气味中的“味”是临床用药的主要依据,如紫丹参辛、苦微寒,入肝、心、心包经。临床上主要运用于血淤气滞所主的心腹、胃脘疼痛,月经不调、产后淤滞疼痛,关节肿痛,高热谵语,心悸怔忡、失眠等证,若仅用传统药性“苦能燥湿能泄热,微寒能凉血”来注释其功能,就很难全面准确阐述紫丹参独特的药效。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积、泻下、通便作用。“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故咸味药不宜多食,有的伤脾胃,脾胃虚弱便溏者慎用,但紫河车味咸,能益气养血,脾胃虚弱,湿困纳呆者慎用;鹿茸味咸,能补肾益精血,胃火盛者忌用;鸡子黄甘、咸、平对心脏有益;海马甘、温,活血化淤;丝瓜络气味甘、平;橘络气味甘、苦、平,但却有明显的通络之功用;苍术气味是辛、苦、温,有明目之功,可治疗夜盲症;蝉衣又名蝉蜕、蝉壳、蝉退,气味甘、咸、凉,能明目退翳,却能疏散风热,治疗风热或肝热翳障;紫河车、阿胶、蛤蚧、鹿茸等“血肉有情之品”,味咸或甘咸,具强壮滋补功能,且作用明显强于一般甘味补药;肉桂气味辛、甘、大热、纯阳之性,其性升散,趋向主向上向外。肉桂升散之性,如何能向下去“引火归源”呢 ?赤小豆气味甘、微寒,能利水消肿、利湿退黄;川楝子味苦,却能行气止痛;赤芍味苦,却能活血祛淤。事实上,很多药物诸如驱虫药、截疟药、麻醉药、外用药等,其疗效卓著,备受临床医者的推崇和喜用,却难以用传统气味理论来阐释其应用效能。

实证(一):《神农本草经》中云:“斑蝥性寒”,秦东风[1]认为斑蝥性热而非性寒。斑蝥主要适用于 :①漫肿无头、皮色不变或坚硬如石的阴疽[2];②风痰阻络之面神经麻痹[3];③风寒湿痹、鼻鼽乳蛾、疯犬咬伤、牛皮癣[2~5];④癌症[6,7]。治疗的病症大多属阴属寒。翻阅治温热病的内服外敷方剂,未见用斑蝥者。斑蝥常作为灸药物使用,外贴易致皮肤发热发赤,甚或起泡,无火不成灸;中毒造成的吐血尿血,血色多鲜红,并伴有口干,胃脘灼热等症。血证的主要原因有热盛迫血,虚火扰络,气不摄血,淤血阻滞,阳气虚衰等。斑蝥中毒造成的吐血尿血,血色多鲜红,并伴有口干、胃脘灼热等症,这些与热盛伤及血络的表现一致。我们还从临床上观察到,癌证患者服用斑蝥,热盛津亏及肝肾阴虚者较痰结、湿聚、阳虚者等更易出现吐血尿血。文献资料显示,黄连、黄柏、滑石、靛汁、竹叶、芦根等[8~10]能解斑蝥之毒。正如《神农本草经》中所云“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黄连、滑石等性寒,以寒制热,寒热相克,中毒易解。由此得出斑蝥性热之结论。

实证(二):木鳖子为葫芦科植物木鳖Momordicacochinchinensis(Lour.)Spr.的干燥成熟种子, 历版《中国药典》均谓其药性为“温”。于智敏、周超凡[11]从药用植物的亲缘关系、功用主治、组成方剂的配伍、临床禁忌证和中毒表现等4个方面基本可以证明木鳖子药性非温而应为寒凉。

综上所述,传统中药气味理论存在某些不足,作为临床中医药工作者,应加强中药气味理论的研究,以适应中药现代化高速发展的需要,使传统中医药能够走向世界,而不是被西医药所取代。

【参考文献】

[1]秦东风.斑蝥属性辨[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37(9):26.[2]朱良春.虫类药的应用[M].西安: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4]杨仓良.毒药本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5]潘文奎.鼻鼽证治进展[J].浙江中医杂志,1989,24(3):136.[6]杨今祥.抗癌中草药制剂[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7]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8]李时珍.本草纲目 [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9.[9]方药中 ,邓铁涛 ,李克光 ,等.实用中医内科学 [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10]梁 国,梁秀清.家传秘方选[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11]于智敏,周超凡.木鳖子药性非温之辨析[J].中国中药杂志,1997,22(12):755.

第五篇:第二章中药炮制理论[最终版]

第二章 中药炮制理论

目的要求:

1、掌握中药炮制论的内容及含义

2、掌握药性论的主要内容

3、熟悉辅料作用论中《本草蒙筌》的内容及含义

4、了解中药生熟论中的内容及举例

第一节 中药制药论

中药制药论出自清代徐灵胎的《医学源流论》:“凡物气厚力大者,无有不偏;偏则有利必有害。欲取其利,而去其害,则用法以制之,则药性之偏者醇矣。

其制之义又各不同,或以相反为制,或以相资为制,或以相恶为制,或以相畏为制,或以相喜为制。

而制法又复不同,或制其形,或制其性,或制其味,或制其质……”。亦称之为传统的制药原则

相反为制

是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或中药来炮制,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

如用辛热升提的酒来炮制苦寒沉降的大黄,以缓和苦寒之性,使药性转降为升。

用辛热的吴茱萸炮制苦寒的黄连,可制其大寒之性。

相资为制:

是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中药来炮制,以增强药效,相当于中药配伍中的“相须”、“相使”。盐知母:用咸寒的盐水炮制苦寒的知母、黄柏,可增强滋阴降火作用。酒仙茅:辛热的酒来炮制辛热的仙茅,可增强温肾助阳作用。蜜炙百合可增强其润肺止咳的功效。

相恶为制

是指用某种辅料或中药来炮制,以减弱某些中药的副作用。即指两种中药合用,一种中药能使另一种中药作用降低或功效丧失,一般属于配伍禁忌

如枳实破气作用过强,可用麸炒的方法来缓和其破气作用。苍术之燥性,可用米泔水制来缓和。

相畏为制

相畏为制:是指用某种辅料或中药来炮制,以制约另一种中药的毒副作用,相当于中药配伍中的“相畏”、“相杀”。

如用生姜来炮制半夏、南星,炮制后降低毒性。蜂蜜、童便、黑大豆、甘草、豆腐制川乌等。

相喜为制

相喜为制:是指用某种辅料(包括中药)或方法来炮制,以改善中药的形色气味,提高病人的信任感和接受度,利于服用,发挥药效。如醋炙乳香、没药

制其形:是指通过炮制改变中药的外观形态和分开药用部位。

采取碾、捣或切制,如种子类炒黄;根及根茎类切片。不同药用部位分开入药, 制其性:是指通过炮制改变中药的性能。酒制黄连

 制其味:是指通过炮制调整中药的五味或矫正劣味。醋制乳香  制其质:是指通过炮制改变中药的质地。如王不留行炒至爆花,穿山甲、龟甲、鳖甲砂炒至酥脆,矿物药煅或淬等

第二节

中药生熟论

明代傅仁宇在《审视瑶函》中提出了用药生熟各宜论:“药之生熟,补泻在焉。剂之补泻,利害存焉。盖生者性悍而味重,其攻也急,其性也刚,主乎泻。熟者性淳而味轻,其攻也缓,其性也柔,主乎补。补泻一差,毫厘千里,则药之利人害人判然明矣……殊不知补汤宜用熟,泻药不嫌生”。

1、生泻熟补:某些中药生品具有泻下作用,经过炮制后写下作用缓和,能够产生滋补的功效。

生地黄清热凉血而主泻,熟地黄滋阴补血而主补。甘草“生则泻火,炙则温中”。

2、生峻熟缓:有些中药生品作用猛烈,制熟后却大为缓和。大黄,生品攻下作用很强,走而不守,直达下焦,制成熟大黄,泻下作用明显缓和,也不伤胃。

3、生毒熟减 :某些中药生品毒性很大,炮制后毒性降低。如乌头、马钱子。

4、生效熟增:中药制熟后会明显增强疗效。如蜜炙黄芪、甘草能增强补中益气。止咳平喘药,如紫菀,枇杷叶,款冬花等,蜜炙后皆能增强润肺止咳作用。醋炙延胡索可增强止痛作用。

5、生行熟止:是指有些药生品具行血、活血的作用,制熟后则止血。如蒲黄“行血生用,止血炒黑”。牡丹皮生用活血去瘀,制炭后止血。6.生打熟补

生三七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效,常用于跌打损伤,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熟三七则有补气补血之功,故有“生打熟补”之说。

第三节

辅料作用论

辅料作用论出自明代陈嘉谟的《本草蒙筌》,在“制造资水火”中提出:“酒制升提,姜制发散,人盐走肾脏仍仗软坚,用醋注肝经且资住痛,童便制除劣性降下,米泔制去燥性和中,乳制滋润回枯助生阴血,蜜制甘缓难化增益元阳,陈壁土制窃真气骤补中焦,麦麸皮制抑酷性勿伤上膈,乌豆汤、甘草汤渍曝并解毒致令平和,羊酥油、猪脂油涂烧,咸渗骨容易脆断……”

 酒制升提 :指中药用酒炮制可引药上行。

姜制发散:指中药用姜汁炮制可取其温经发散之功,增强中药疗效。入盐走肾脏仍仗软坚:指中药用盐水炮制可引药入肾经,更好地发挥其软坚散结的作用。

用醋注肝经且资住痛:指中药用醋炮制可以引药入肝经且有协同疏肝止痛的功效。

童便制除劣性降下:指中药用童便炮制可除去中药的毒副作用,引药下行以滋阴降火。

米泔制去燥性和中:指中药用米泔水炮制,可除去其温燥之性而增强健脾和胃之功。

 乳制滋润回枯助生阴血:指中药用乳汁炮制可使其补血润燥之功增强,使血亏所致的形体羸瘦,燥渴枯涸之症得以恢复。

 蜜制甘缓难化增益元阳:指中药用蜂蜜炮制可借蜂蜜之味甘难溶之性,赋中药以缓急止痛之功,并能增强补中益气及补肾益元之效。

 陈壁土制窃真气骤补中焦:指中药用日久之东壁土来炮制,可借真火发生之气,迅速达到补益中焦脾胃之功效。

 麦麸皮制抑酷性勿伤上膈:指中药用麸皮制药可以缓和中药的燥烈之性,而免伤宗气。

 乌豆汤、甘草汤渍曝并解毒致令平和:指中药用乌豆汤、甘草汤浸渍,然后日晒,可减缓其毒副作用。

 羊酥油、猪脂油涂烧咸渗骨,容易脆断: 指中药用羊酥油、猪脂油涂烧,容易渗入骨内,易于粉碎。

第四节药性变化论

• 药性是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和作用 内容:

四气五味 升降浮沉 归经

有毒无毒一、四气五味的影响

1、缓和药物原有性味

如栀子苦寒之性甚强,经过辛温的姜汁制后,能 降低苦寒之性,以免伤中,即所谓“以热制寒”。

补骨脂辛热而燥,易于伤阴,用咸寒润燥的盐水 炮制,可以缓和辛燥之性,即“以寒制热”。“反制”-用药性相反的辅料或药物进行炮制

2、通过炮制增强药物原有性味

如以苦寒的胆汁制黄连,更增强黄连苦寒之 性,所谓“寒者益寒”。

以辛热的酒制仙茅,增强了仙茅的温肾壮阳作 用,所谓“热者益热”。

“从制”-用药性相近的辅料或药物进行炮制。

3、改变药物性味 生地甘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制成熟地后,则转为甘温,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

即一者性寒,主清;一者性温,主补。天南星辛温,善于燥湿化痰,去风止痉;

加胆汁制成胆星,性味苦凉,具清热化痰,息风定痉的功效。即一者性辛温,主燥湿化痰;一者性苦凉,主清热化痰。

二、升降浮沉的变化

生升熟降 :如莱菔子“生用能升,熟用能降”,可谓是生升熟降的典型。

生降熟升:

大黄、黄柏之类,用酒制后引药上行,清上焦热。升者益升:

用于上焦心肺的黄连、黄芩,以酒制后,更加上行,清头目之热。降者益降:同上沉降之品的黄柏、杜仲等,用盐制后增强引药入肾经,更好地发挥滋阴降火,补肾助阳的作用。

三、归经的变化

1、以辅料炮制药物,引药归经

如醋制入肝经,蜜制入脾经,盐制入肾经等,醋延胡索

2、炮制增强药物对其中某一脏腑或经络的作用

如益智仁入脾、肾经,具有温脾止泻、固精、缩尿等功效;盐炙后则主入肾经,专用于涩精、缩尿。醋柴胡

3、炮制改变药物归经

生地可入心经,以清营凉血为长,制成熟地后则主入肾经,以养血滋阴、益精补肾见长。

四、毒性的变化

1、使毒性成分发生改变,如川乌、草乌等。

2、毒性成分含量减少,如巴豆、马钱子等。

3、利用辅料的解毒作用,如白矾制天南星、姜半夏

4、增强机体对药物毒性成分的解毒能力,如甘草制法半夏。

下载方剂学的发展中药药性理论(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方剂学的发展中药药性理论(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明代方剂学的发展特点5篇范文

    明代方剂学的发展特点 姓名:李廷振学号:20100024 专业:中医内科 摘要:明代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比较稳定、封建经济高度发展的王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国家对文教卫生事业的......

    发展中药种植意向

    关于发展中药材种植的设想 近几年,随着人们自我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渐渐的意识到天然植物药的重要作用,人们越来越追求绿色、纯天然的中药材制品,这使得中药材市场发展十分......

    高级中药调剂员-理论部分

    基础知识 1、中药知识 (1)疗效相似的中药疗效异同; (2)常用中药的效用特点; (3)掌握常用中药200种的来源、主产地、真伪优劣; (4)地道药材的质量特征; (5)了解中药混淆品种; 26 2、中医知识......

    《中国中药资源发展报告》

    中药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 中药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具有独特的文化和经济价值。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中药现代化面临的重要课题,关系到生态安全,产业发展,人民健康和国际形象......

    中药提取工艺研究发展

    综述 中药提取工艺研究发展 临床药学2008-1班 百合提努尔·胡达拜地 学号:*** 摘要:中药提取工艺路线设计直接影响到中药制剂的有效安全。本文综合分析了当前中......

    中药市场发展分析报告

    中药市场发展分析报告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发布的监测报告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包括中药材常用的大宗品种在内的537个药材品种中, 5月份涨价的药材品种共有371个,占总......

    中药行业发展状况和前景

    7.2行业影响分析 7.2.1我国中药行业发展状况及前景分析 1、我国中药行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中药产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其有几千年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多年来......

    国内中药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药发展现状及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然而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尤其是人的身体健康方面,因而,对于医疗方面的要求也就突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