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形势下大学生安全问题与对策
新形势下大学生安全问题的原因与对策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726000)丁洁琼
摘要:大学生安全问题的主观方面原因是大学生思维活跃,自我意识比较强,辨别力弱,安全意识淡薄,自我控制力较弱;客观方面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因素、转型期负面因素、新媒体因素的不良影响。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主要从提高认识,把安全教育与思想政治、法制纪律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安全教育的几种形式序列化、常态化,把安全教育与关键的时间节点相联系。
关键词:大学生 安全问题原因 对策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他们的顺利成长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大学生校园安全环境不容乐观,大学生屡遭侵害,安全问题频发,引发社会高度关注。近年来,经过综合治理,社会治安正在好转,但是形势依然严峻。大学生自杀、伤害、上当受骗、发生事故等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大学生沉迷于淫秽书刊、影碟、黄色网站而不能自拔,导致精神萎靡,厌恶学习,不求上进,甚至走上违法的犯罪道路。大学生法律意识欠缺,知情不报,包庇违法犯罪者,受到不法侵害后不知寻求法律的保护,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尤为重要。
1.高校发生安全问题的原因 1.1主观方面
“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个性张扬,自我意识比较强,辨别力弱,安全意识淡薄,自我控制力较弱,这些特点与他们成长的家庭和社会教育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这一代所处的时代,家庭经济一般而言,物质较为富裕,至少是温饱问题得到了最好的解决,同时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在农村很多时候,他们是留守儿童,一般都是父母亲不在身边,他们从小在爷爷、奶奶的呵护甚至是溺爱下长大,这样的环境下,百事包办,往往使得他们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应付突发事件和抗挫折能力不强,成为各种不安全问题的受害者。大学生安全意识不强、心理意志脆弱、法律意识淡漠。当前高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目标就是要增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但是该课程并未得到学生的广泛重视。
1.2客观方面 1.2.1学校教育薄弱。很多学校只是在学生入学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内容不明确。或者只是上级安排了就组织抓一抓,进行检查时集中力量应付,只在发生案件和事故时强调一下。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在学校教学工作中一直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没有教育的主渠道和统一的规划,致使安全教育流于形式。
1.2.2学校周边、社会环境因素影响复杂。从20世纪末开始的全国高校扩招,一方面使得我国高等教育急速发展,同时校园面临的安全隐患问题也增多。很多高校处于城乡接合部,校园周边人口成分较为复杂,校园周边的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问题严重。校园外非法经营的摊点、酒吧、歌舞厅等场所助长了学生攀比消费的风气,加大了高校安全管理的难度。
1.2.3转型期负面因素存在。当前,社会价值观念呈多元化态势,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淡薄,没有正确远大的人生目标,精神空虚,生活颓废。诸如同居、三陪、单纯的性伙伴关系在高校的小部分学生里开始流行,这不能不说是社会丑恶现象对大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
1.2.4新媒体因素的不良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手机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日渐普及,给人们带来交往便捷,加快人与社会交往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不利因素。“90后”大学生是伴随新媒体发展而成长的一代,他们处在一个鱼龙混杂的信息传播网络时代。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带来的安全隐患日益突出,给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2.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对策 2.1提高认识,重视安全
2.1.1安全是一种责任。什么是安全?可能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其实安全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对于一个人,安全意味着平安;对于一个家庭,安全意味着幸福;对于一个企业,安全意味着发展;对一个学校,安全意味着稳定;对于一个国家,安全意味着强大。安全存在于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个人安全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
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的生命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人作为直接从事生产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保障安全生产最为关键的因素,搞好安全教育最大的受益者是人,出了事故最大的受害者也是人。因此对待安全工作,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谁都希望健康长寿,谁都希望生活幸福,可是如果没有安全作为保障,这一切都会化为泡影。忽视安全,你就对不起国家、对不起学校、对不起家人,更对不起自己,因此必须牢牢记住这一点,那就是安全是我们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2.1.2安全是一种文化。文化是一种高度自觉,一种下意识、潜意识行为。让安全成为文化,说到底就是把安全的外在要求,变为师生的内在需求;把安全的硬性规定,变为师生内在的自觉行为。当安全成了文化,安全的理念就扎根在师生头脑。只要碰到与安全有关的问题,师生自己就能产生“条件反射”,自动想到、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这样一来,“要我安全”就会变成“我要安全”,就会变成人人重视安全,人人遵守安全制度,人人讲安全。
安全理念是一种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方向和旗帜,是安全价值观的体现,不仅表现为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是对安全工作态度和责任的强化。
短期安全靠运气,中期安全靠管理,长期安全靠文化。有的人对安全抱有侥幸心理,总觉得倒霉的事不会发生在自己单位头上。殊不知,运气是靠不住的,没有谁永远是运气的宠儿。有的人满足于严格的管理,认为管理到家了安全就到位了,但是再完善的规章制度也可能会有疏忽。一些领导之所以感叹安全隐患和事故防不胜防,是因为完全依赖安全管理而忽视了安全文化,结果总有个别人去钻管理的空子。
让安全成为一种文化,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而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安全意识的确立,安全观念的形成,安全习惯的养成,都非一日之功,需要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不断强化。这既要靠个人的点滴养成,持之以恒的坚持,又要靠单位的常抓不懈。每个师生都是安全工作必不可少的一员,都有责任和义务把安全变成内在的文化。学校应该将抓安全与抓教育、训练和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抓教育时不忘安全知识的普及,抓训练时不忘安全技能的培养,抓管理时不忘安全作风的养成。
2.1.3安全是一种素质。安全素质,就是人们应具有的安全“知识”和安全“行为”,即人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健康有较为深刻、全面、科学的认识,并使自己的行为始终符合安全规范的要求。
安全是一种素质,安全是一种修养,安全是一笔财富。大学生应该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完善自身素质,理性处事,宽以待人,做一名能知危,善去危,遵纪守法、安全文明的合格大学生。
2.2把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
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校纪校规教育是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接受的教育,但对大学生来说,目前依然存在着突出的问题,这一方面跟有的学校管理不严,要求不高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生没有认识到法纪的严肃性。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通过校规校纪及法律知识的学习,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这对大学生在学校的成长乃至走向社会都是大有益处。因此,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必须建立和完善学校教学、生活、管理等各方面的规章制度,把法律和道德规范具体化。新生一进校,就要认真开展以校纪校规为主要内容的入学教育,让学生全面地了解,熟悉校纪校规,特别是涉及日常行为安全的规范。平时,也应随时随地地进行校纪校规教育,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并对少数严重违反校纪的行为予以严肃处理,以维护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
法律知识教育是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对大学生开展法律知识教育,应从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入手,例如:《宪法》《刑法》《教育法》《国家安全法》《国防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内容的法律知识教育。要充分发挥高校公共基础课、思想政治课以及相关法制教育专题讲座、论坛的作用,坚持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应通过各种法律实践活动来推进法律知识教育,应与公检法执法机关建立共建关系,通过举办讲座、观看法制教育专题片、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对大学生进行民主法制教育,增强学生守法自律意识,减少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在平时的安全教育实践中,我们收集了《今日说法》栏目有关大学生安全方面的专题节目,组织学生观看。
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当前社会压力大、生活节奏加快,尤其是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以及家庭环境和个人经历等诸多原因,使一些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大量的研究统计表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表现形式为焦虑、恐惧、忧郁、冷漠、偏执、暴躁、消沉等,情绪色彩和偏激行为十分强烈。因此,学校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要有针对性进行人际关系教育、环境适应教育、健康人格教育、心理卫生知识教育、挫折应对教育以及心理疾病防治教育。把安全教育与心理咨询有机结合起来,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做好安全防范教育,使学生安全教育迈上新的台阶,这对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问题产生促进健康人格的全面发展与完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3把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几种形式序列化
安全教育是形式比较多,学生在听讲座或观看安全法制教育专题片或是安全演练前,使学生带着任务参加教育活动。比如听安全教育讲座的活动序列是“讲座-做笔记-手写心得体会-办专栏-开班会-写报道”这样的过程;搞紧急疏散演练后,让同学们写体会,开座谈会;安排消防演练后,让同学们进行经验交流会等。
2.4把大学生安全教育与关键的时间节点相联系
主要利用“119”、“世界消防安全日”、“交通安全日”、“食品卫生安全日”、新生开学、实习生下点实习前、节假日等关键节点对在校大学生以图画、标语、讲座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以及借助典型安全事件对大学生以大会通报的形式进行安全教育,从而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2.5把大学生安全教育常态化
人人讲安全,处处讲安全,天天讲安全,时时讲安全,开会讲安全,课堂讲安全,课外讲安全,在校讲安全,回家讲安全,活动讲安全,假期讲安全,路途讲安全。年度总结、工作考核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
总之,大学生安全问题突出,加强安全教育是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安全责任、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为主要教育内容,通过入学教育、课程教育和日常教育等多种途径,使在校大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全面系统地掌握安全知识,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今后走向社会需要而进行的教育。参考文献
[1]陈明乐.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价值思考与路径选择[J].经济研究导刊,2011,(24);
[2]郭亚芳.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改量探讨[J].科技信息,2013(22); [3]程海梅,陈思源.高校安全教育的课程设置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2(11); [4]钟晓明,高校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 [J].教育学论文,2007(18); [5]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保卫工作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大学生安全知识读本。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研究课题:本论文为陕西高教学会保卫学专业委员会重点课题《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研究》成果论文,课题编号2016GBZ011
第二篇:浅谈校园安全问题与对策
浅谈新形势下校园安全问题与对策
xx教育组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正进入安全事故多发期,尤其是去年,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相继发生了五起针对学校未成年人的恶性袭击事件,举国上下为之震惊,校园安全问题成为了全社会的热点问题,校园安全问题受到了空前的重视,频频发生的校园安全事故向我们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需要我们根据当前形势,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切实保护好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那么,学校安全隐患主要有哪些方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什么解决办法呢?结合自己分管的工作实际进行如下分析:
一、校园常见的安全问题校园安全问题错综复杂,但观其形式、究其原因不外乎就是客观隐患、主观疏忽和管理不力及外部影响等方面,但最根本的因素还应该是学校的管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安全意识没有深入人心。具体表现有:
1、是不当活动造成欺凌事故。学生在课余时间相互追逐、戏耍、打闹时不掌握分寸和方式方法,使用石子、小刀、玩具等器械造成的伤害,或者说一句话引起欺凌现象。
2、是挤压、踩踏事故。放学和下课时在楼道、门口等黑暗和狭窄的地方互相争先而造成的挤压、踩踏,造成对学生的伤害等事故。学校楼房走廊栏杆的高度不符合要求;体育设备不定期检查、维修、更换等等。
3、是交通事故。不走人行道、随意横穿马路、强行超道、高速骑车或不年龄骑车(小学骑自行车、初中骑摩托车)等造成的交通事故。乘座货车或超载车辆而造成车翻人伤亡的事故。
4、是体育活动事故。体育活动或体育课上不遵守纪律或注意力不集中,活动随意,体育器械使用不得要领而造成的伤害。
5、是劳动或社会实践事故。在劳动或社会实践中安全意识差,操作不熟练或不按要求操作而造成的伤害。
6、是校园暴力事故。学校安全保卫制度不健全,防范措施不得力,学生受到校外不法之徒的侵害。哥们义气拉帮结伙;为小摩擦使用武力;盲目消费导致偷盗;不良交往拉人下水;少数教师有体罚行为。
7、是消防事故。学生取暖、用电、饮食不当而造成火灾、触电、中毒等事故。一是侥幸心理严重,导致老化的供电线路和设施仍在凑合着使用、消防器材不足、楼房过道设计不符合消防规定等等。二是消防知识缺乏,大多数师生不会使用灭火器,消防课极少上,发生火情更不知如何处理。三是管理措施松懈,如学生随便使用电器,煤气,蜡烛等易燃易爆物品。
8、是学生身体特殊事故。因学生特殊疾病、特殊身体素质、异常心理状态受到意外冲击而造成的伤害。
9、是自然灾害事故。学生自救自护能力差,遇到暴风雨、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无法有效防卫造成的伤害。
10、是卫生事故。学校卫生管理重视不够,工作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特别是农村学校食堂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卫生设施差等问题仍很突出,已成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隐患。
11、溺水事故。未成年人不在成年人的带领下,私自单独或结伴去大海、水塘、河流等地方游泳,造成溺水事故。
二、应对策略
学校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校园的和谐与安宁,关系到学校的前途与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因而各学校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做到“安全工作意识化,安全教育经常化、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措施具体化”。学校安全工作要“天天讲、时时抓”。要抓住关键环节,把握规律,切实加强安全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学校要成立日常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包括校长、学校中层干部、班主任等。日常检查由政教处牵头,每周组织一次安全工作的全面检查。检查要以供电设施、课室、实验室、电教室、图书室、阅览室等人员集中场所或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场所为重点,尤其是要对校园内的危旧建筑、电网线路、消防设备、体育设施等进行重点排查,决不能留“死角”。对所发现的问题及安全隐患,立即整改,彻底消除隐患。
2、建立健全校园安全各项制度。特别要注意做好校园消防、溺水、交通、踩踏、欺凌以及突发性灾害事故的工作。各学校的管理制度必须健全和完善,要落实校园安全责任人,对责任人要规定具体职权和责任要求,并明确责任追究制度。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召开专题讲座,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及自救能力。
3、贯彻“一保平安、二保发展”的原则,在资金安排上,学校要把解决防火、防毒安全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大安全设施建设的力度,确保能源、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对有安全隐患的供给设备,要立即改造,彻底消除隐患。4、加强对学校师生的安全教育。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坚持安全教育课上课表,班主任老师每周一个课时向学生传授安全知识,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有关安全方面的主题班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班会的准备工作中来,在查找资料和排练小品等过程中使一部分学生受到安全教育,同时在召开主题班会的过程中,全班学生通过对安全常识的了解以及观看小品及安全知识的录像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教育。使学生对常规安全知识烂熟于胸。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增强自护自救的能力。
5、完善和坚持“日查、周检、月报、季会、期讲、年签”的安全长效管理制度。日查:班主任每天都要向学生强调安全事项,值日人员不定时巡视校园,检查安全,填写《校务安全日志》。周检:每周例会或周一的升旗仪式,值日领导对本周安全工作作出安排,周末进行安全检查,填写周检查记录,在次周例会或周一升旗仪式上对前一周的安全工作作出总结;月报:每月各班将本月安全检查情况于月底(30日)前按时上报“安全月报表”给政教处,各班每月安全工作参加当月的文明班评比;季会:每季度全校召开一次安全专题会议;期讲:聘请法制辅导员或副校长,每学期举办一次法制教育专题讲座;年签:层层(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校长,校长与职能部门,职能部门与班主任,班主任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校长为第一责任人,职能部门为直接责任人,班主任、科任教师具体责任人。务必用责任捆绑的战术狠抓校园安全防范工作。
6、建立公安、司法、工商、文化、社区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经常清理学校周边的精神污染源,强化学校周边治安管理,优化育人环境。加大学校保安员对校园及周边(校门口)课余时间尤其是中午、傍晚及晚修后时段的巡查力度,确保校园安全和周边秩序稳定。
7、构建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新体系。与时俱进地拓展德育内容和创新德育形式,使之能适应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思想、意识、文化和价值观的交融以及消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社会变革与传统传承的冲突;塑造新型的、健全的人格;建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偏常学生心理矫正及行为的监控,加强校园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抑制黑社会及恶势力的熏染和渗透,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
8、采取召开家长会、组织教师家访、“致学生家长一封信”、与家长签订“学生安全责任书” 等形式,积极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和支持,共同督促学生学习安全常识并遵守安全公约。
9、落实校园安全工作条规。安全条规是否明确,将直接影响安全防范的实效性,因此条规的建立要符合六性:即教育性、警示性、针对性、广泛性、全员性、可操性。学校只有在建立、健全严格的内部管理条规的基础上,才能确保安全工作有章可依、管理到位。构建校园安全事故应急指挥系统和报告制度,成立工作班子,健全安全工作应急救援预案,确保能够及时、有序、高效地应对和处理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
10、把好教育从业人员进口关。依据国家有条例加强对教职工、聘用人员和临时工的准入资格审查,确保学校所有从业人员均无传染性疾病和精神病史。杜绝不合格人员进入学校工作岗位。加强教职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及安全相关技能培训,严禁体罚、虐待或采用辱骂、诽谤和其他形式对学生的心理和精神进行伤害。
11、养成习惯学生人身安全保障最终就是做好两方面工作,校内靠管理,校外靠教育。而安全教育主要是心育,心育就是提高认识、养成习惯。只有在学生心灵深处树立起牢固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建立强烈自觉的自保意识,提高安全防范本领,才能确保个人安全。因此,学校要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和自保能力的训练,并着重通过专题校会班会、司法讲座、升旗仪式讲话、黑板报宣传、班主任安全专题教育课等专门途径保证安全教育工作的实施,通过建立校园安全预案和举行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来强化安全应对能力的训练,逐渐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在班级的安全教育课中,应经常开展常见安全问题的讨论和探索现实社会中不稳定、不安全的问题解决办法,帮助学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保能力。
12、门卫应坚守职责,把好大门。家长把学生交到老师的手里,老师就要对学生一天在校的活动安全负责。门卫的职责十分重要。现在的学校一般都是封闭式教学,每天学生到校以后学校大门就要上锁,除此之外,还要建立课间学生进出班主任签批制度,防止学生随意进出校园,同时也要建立校外人员登记制度,防止校外人员随意进入校园。
13、定期开展安全防范演练,学校要定期开展一些安全防范演练,如:火场逃生、地震中的自我保护、遇到坏人如何应对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及自救的能力。
14、楼内活动防止踩踏。学生在教学楼进行教学活动时,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疏散时间和楼道上下顺序,同时安排人员巡查,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伤害事故。
15、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研究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特殊学生,通过开设心理辅导课,完善心理咨询室,设置“知心姐姐信箱”等有效形式,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以及承受挫折和克服困难的意识,增强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要深入学生、摸清情况、认真排查、发现异常、提前介入,对问题生加强监控,采取一盯一、一帮
一、交朋友促转化方式,积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理想,努力做到自爱、自尊、自律、自强。
16、增加投入,加强人防、物防和技防。学校在财力紧缺的情况下,要采取积极措施从富余的教师中增加安全卫生员和生管人员及保卫人员,加强午间及校间、校内巡查。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构建学校现代化的安全技术防范体系,提升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增强校园内部安全防范能力。
第三篇:浅谈校园安全问题与对策
浅谈校园安全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正进入安全事故多发期,尤其是去年,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相继发生了五起针对学校未成年人的恶性袭击事件,举国上下为之震惊,校园安全问题成为了全社会的热点问题,浅谈校园安全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正进入安全事故多发期,尤其是去年,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相继发生了五起针对学校未成年人的恶性袭击事件,举国上下为之震惊,校园安全问题成为了全社会的热点问题,校园安全问题受到了空前的重视,频频发生的校园安全事故向我们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需要我们根据当前形势,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切实保护好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那么,学校安全隐患主要有哪些方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什么解决办法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如下分析:
一、校园常见的安全问题校园安全问题错综复杂,但观其形式、究其原因不外乎就是客观隐患、主观疏忽和管理不力及外部影响等方面,但最根本的因素还应该是学校的管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安全意识没有深入人心。具体表现有:
1、是不当活动事故。学生在课余时间相互追逐、戏耍、打闹时不掌握分寸和方式方法,使用石子、小刀、玩具等器械造成的伤害。
2、是挤压、践踏、倒塌事故。放学和下课时在楼道、门口等黑暗和狭窄的地方互相争先而造成的挤压、践踏和因设计质量差,建筑标准低,使用年久等原因致使教学楼、厕所食堂等校园建筑物倒塌造成对学生的伤害等事故。学校楼房走廊栏杆的高度不符合要求;体育设备不定期检查、维修、更换,有些危房在带病使用。
3、是交通事故。不走人行道、随意横穿马路、强行超道、高速骑车等造成的交通事故。乘座货车或超载车辆而造成车翻人伤亡的事故。
4、是体育活动事故。体育活动或体育课上不遵守纪律或注意力不集中,活动随意,体育器械使用不得要领而造成的伤害。
5、是劳动或社会实践事故。在劳动或社会实践中安全意识差,操作不熟练或不按要求操作而造成的伤害。
6、是校园暴力事故。学校安全保卫制度不健全,防范措施不得力,学生受到校外不法之徒的侵害。哥们义气拉帮结伙;为小摩擦使用武力;盲目消费导致偷盗;不良交往拉人下水;少数教师有体罚行为。
7、是消防事故。学生取暖、用电、饮食不当而造成火灾、触电、中毒等事故。一是侥幸心理严重,导致老化的供电线路和设施仍在凑合着使用、消防器材不足、楼房过道设计不符合消防规定等等。二是消防知识缺乏,大多数师生不会使用灭火器,消防课极少上,发生火情更不知如何处理。三是管理措施松懈,如学生随便使用电器,煤气,蜡烛等易燃易爆物品。
8、是学生身体特殊事故。因学生特殊疾病、特殊身体素质、异常心理状态受到意外冲击而造成的伤害。
9、是自然灾害事故。学生自救自护能力差,遇到暴风雨、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无法有效防卫造成的伤害。
10、是卫生事故。学校卫生管理重视不够,工作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特别是农村学校食堂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卫生设施差等问题仍很突出,已成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隐患。
二、应对策略
学校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校园的和谐与安宁,关系到学校的前途与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因而各学校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做到“安全工作意识化,安全教育经常化、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措施具体化”。学校安全工作要“天天讲、时时抓”。要抓住关键环节,把握规律,切实加强安全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学校要成立日常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包括校长、学校中层干部、班主任等。日常检查由政教处(德育处)牵头,每周组织一次安全工作的全面检查。检查要以学生宿舍、食堂、锅炉房、燃气设施、供电设施、课室、实验室、电教室、图书馆(室)、阅览室、会议厅、泳池(馆)等人员集中场所或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场所为重点,尤其是要对校园内的危旧建筑、电网线路、消防设备、体育设施、沟渠水道等进行重点排查,决不能留“死角”。对所发现的问题及安全隐患,立即整改,彻底消除隐患。
2、建立健全安全保卫责任制。特别要注意做好安全、防火、防盗、防毒、防爆、防突发性灾害事故的工作。防火是校园安全防范的重头戏,学校应切实加强火源火种管理,尤其是重点要害部位,专门的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必须健全和完善,要落实防火安全责任人,对责任人要规定具体职权和责任要求,并明确责任追究制度。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这些防火安全责任人岗位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及安全管理能力。3、贯彻“一保平安、二保发展”的原则,在资金安排上,学校要把解决防火、防毒安全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大安全设施建设的力度,确保能源、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对有安全隐患的供给设备,要立即改造,彻底消除隐患。要严格按照卫生防疫要求建设、使用餐饮设施,规范膳食秩序,并加强对厨房、饭厅卫生监管,确保食品卫生。4、加强对学校师生的安全教育。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坚持安全教育课上课表,班主任老师每周一个课时向学生传授安全知识,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有关安全方面的主题班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班会的准备工作中来,在查找资料和排练小品等过程中使一部分学生受到安全教育,同时在召开主题班会的过程中,全班学生通过对安全常识的了解以及观看小品及安全知识的录像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教育。使学生对常规安全知识烂熟于胸。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增强自护自救的能力。
5、完善和坚持“日查、周检、月报、季会、期讲、年签”的安全长效管理制度。日查:班主任每天都要向学生强调安全事项,值日人员不定时巡视校园,检查安全,填写《校务安全日志》。周检:每周例会或周一的升旗仪式,值日领导对本周安全工作作出安排,周末进行安全检查,填写周检查记录,在次周例会或周一升旗仪式上对前一周的安全工作作出总结;月报:每月各班将本月安全检查情况于月底(30日)前按时上报“安全月报表”给政教处,各班每月安全工作参加当月的文明班评比;季会:每季度全校召开一次安全专题会议;期讲:聘请法制辅导员或副校长,每学期举办一次法制教育专题讲座;年签:层层(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校长,校长与职能部门,职能部门与班主任,班主任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校长为第一责任人,职能部门为直接责任人,班主任、科任教师具体责任人。务必用责任捆绑的战术狠抓校园安全防范工作。
6、建立公安、司法、工商、文化、社区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经常清理学校周边的精神污染源,强化学校周边治安管理,优化育人环境。加大学校保安员对校园及周边(校门口)课余时间尤其是中午、傍晚及晚修后时段的巡查力度,确保校园安全和周边秩序稳定。
7、构建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新体系。与时俱进地拓展德育内容和创新德育形式,使之能适应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思想、意识、文化和价值观的交融以及消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社会变革与传统传承的冲突;塑造新型的、健全的人格;建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偏常学生心理矫正及行为的监控,加强校园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抑制黑社会及恶势力的熏染和渗透,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
8、采取召开家长会、组织教师家访、“致学生家长一封信”、与家长签订“学生安全责任书” 等形式,积极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和支持,共同督促学生学习安全常识并遵守安全公约。9、落实校园安全工作条规。安全条规是否明确,将直接影响安全防范的实效性,因此条规的建立要符合六性:即教育性、警示性、针对性、广泛性、全员性、可操性。学校只有在建立、健全严格的内部管理条规的基础上,才能确保安全工作有章可依、管理到位。构建校园安全事故应急指挥系统和报告制度,成立工作班子,健全安全工作应急救援预案,确保能够及时、有序、高效地应对和处理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
10、把好教育从业人员进口关。依据国家有条例加强对教职工、聘用人员和临时工的准入资格审查,确保学校所有从业人员均无传染性疾病和精神病史。杜绝不合格人员进入学校工作岗位。加强教职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及安全相关技能培训,严禁体罚、虐待或采用辱骂、诽谤和其他形式对学生的心理和精神进行伤害。
11、养成习惯学生人身安全保障最终就是做好两方面工作,校内靠管理,校外靠教育。而安全教育主要是心育,心育就是提高认识、养成习惯。只有在学生心灵深处树立起牢固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建立强烈自觉的自保意识,提高安全防范本领,才能确保个人安全。因此,学校要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和自保能力的训练,并着重通过专题校会班会、司法讲座、升旗仪式讲话、黑板报宣传、班主任安全专题教育课等专门途径保证安全教育工作的实施,通过建立校园安全预案和举行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来强化安全应对能力的训练,逐渐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在班级的安全教育课中,应经常开展常见安全问题的讨论和探索现实社会中不稳定、不安全的问题解决办法,帮助学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保能力。
12、门卫应坚守职责,把好大门。
家长把学生交到老师的手里,老师就要对学生一天在校的活动安全负责。门卫的职责十分重要。现在的学校一般都是封闭式教学,每天学生到校以后学校大门就要上锁,除此之外,还要建立课间学生进出班主任签批制度,防止学生随意进出校园,同时也要建立校外人员登记制度,防止校外人员随意进入校园。
13、定期开展安全防范演练,学校要定期开展一些安全防范演练,如:火场逃生、地震中的自我保护、遇到坏人如何应对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及自救的能力。
14、楼内活动防止踩踏。学生在教学楼进行教学活动时,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疏散时间和楼道上下顺序,同时安排人员巡查,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伤害事故。
15、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研究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特殊学生,通过开设心理辅导课,完善心理咨询室,设置“知心姐姐信箱”等有效形式,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以及承受挫折和克服困难的意识,增强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要深入学生、摸清情况、认真排查、发现异常、提前介入,对问题生加强监控,采取一盯一、一帮
一、交朋友促转化方式,积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理想,努力做到自爱、自尊、自律、自强。
16、增加投入,加强人防、物防和技防。学校在财力紧缺的情况下,要采取积极措施从富余的教师中增加安全卫生员和生管人员及保卫人员,加强午间及校间、校内巡查。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构建学校现代化的安全技术防范体系,提升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增强校园内部安全防范能力。
浅谈校园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分析
发表时间:2012-7-6 来源:《素质教育》2012年7月总第90期供稿 作者:宋翠平[导读] 目前,我国学校在校园安全管理上普遍存在观念陈旧、管理落后、投入不足三大问题。
宋翠平山西省潞城市教师进修校 047500 摘 要:当前学校培养的对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校将要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校园学生安全工作在学校中的重要位置就显得更为突出。尤其是校园学生安全问题涉及千家万户,事关社会稳定,直接影响到学校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学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学校整体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就加强学校校园安全建设做了一些简单探讨。
关键词:安全现状 建设思路 实施方法
一、学校校园安全建设的现状
随着国家“十二五”教育规划的实施,教育在我国科教兴国战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的校园安全建设也将对我国教育的平稳发展起到重要影响。
目前,我国学校在校园安全管理上普遍存在观念陈旧、管理落后、投入不足三大问题。认识上,把“两防”(防火、防暴)看成是校园安全建设的全部,忽视了校园安全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性工程。这种认识的偏差,使得许多学校安排在校园安全管理上的人员都是一些“富余人员”,对校园安全管理的措施也仅仅停留在检查消防设施、检查宿舍有无违禁物品的层面上。校方对安全建设的投入,也只有“硬件”上的设备投入,而“软件”上的配套建设则很少关注,主要表现为管理制度滞后、方法和手段落伍。
二、加强学校校园安全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国家人才战略的转变,具体来说是由“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投入不断加大,教育整体规模也不断扩大,各级学校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学校也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也带来了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公平遭到践踏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加剧,由此导致了一些 “不安全因素”的产生。学校作为一个比较单纯同时又能接受到社会关注的群体,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不安全因素”选择在校园爆发的诱因。另一方面,社会信息的多元化,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更为便捷,许多不良信息也随之泛滥,给学生成长带来了很多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困惑,乃至个别学生由此产生了心理问题,自我封闭、自甘堕落,甚至发生自虐、轻生的极端举动。这是社会发展给我们校园安全建设提出的新课题。
三、加强学校校园安全建设的思路方法
1.树立“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思想和“内疏外防”工作方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以人为本”要求校园安全建设的管理者和执行者不但要关注全体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好各种防范措施,更要从情感上去关怀师生员工,尤其是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变化。近年来,许多校园惨案的发生不是源自外部因素,往往是内部心理矛盾激化的结果。“预防为主”是要求校园安全的管理者不但要做好各种突发情况下的预案,更重要的是在事件发生之前管理者就能以合适的方式进行疏导和干预。
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有可能是外部力量的侵入导致,也有可能是校园内部矛盾所引发。对于前者,属于学校管理的非可控因素,因此要积极做好各种预防工作,尽量把各种不良的外部力量隔离在校园之外。对于校园内部的矛盾,则是学校的可控因素,管理者应当通过各种途径,全面及时了解校园师生员工的动态,及时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避免因内部矛盾激化引发校园安全事件。
2.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是一项常规化也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尤其是近几年来学校不断整合,在校生规模都比较庞大的情况下,加强校园安全的制度化和组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及时优化各项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并且公正、公平、公开地严格执行。当前,学校在校生大多为“90后”,独生子女较多,自我意识和叛逆心理较强,相当部分学生行为散漫,缺乏自律意识,这是学校生源变化上的突出问题。传统的“打压、管”对于“90后”已经明显落伍,他们更多地强调人性化管理在日常管理中不可或缺。而许多学校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都是数年不变,已经无法适应形势变化和需要,因此,学校的具体部门和班主任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只能被动地对这些滞后的制度进行“灵活处理”,造成的结果就是许多制度名存实亡。“人性化管理”由于没有可行的统一标准,演变成因人而异的“人治”;同时,破坏了“制度化管理”下“公正、公平、公开”的准则,又衍生出了新的矛盾。3.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校园安全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绝大多数学校都不允许学生在宿舍安装个人电脑;与许多学生上课都在偷偷地拿手机上网的热情相比,学校管理者更多的是把互联网视为洪水猛兽。诚然,确实有少数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热衷于网恋、浏览黄色信息,但这些毕竟不是主流。值得一提的是高等院校在这方面的投入和努力,值得广大学校的管理者借鉴和学习。高等院校都建有资源丰富的校园网,除了校方及时发布学校的各种动态以外,每个学生都能通过BBS发表自己的言论和看法,这样进行互动,既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也能使学校更准确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近年来,“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互联网沟通方式走进了大众生活,许多高校又借势开通了“红色微博”,用“90后”用语和学生喜欢的网络语言发布各种有益信息,与学生对话,赢得了许多“粉丝”。学校完全可以借鉴这种模式,积极利用而不是打压学生的上网热情,引导学生如何正确运用网络;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积极沟通、因势利导,建设一个健康、美好的校园网络环境。
第四篇:浅谈校园安全问题与对策
浅谈校园安全问题与对策
临泾乡毛头小学范忠荣
学校既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也是社会组成的一部分。校园生活是学生进入社会开始独立人生的第一站。它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能否安全、建康地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在世界大多数国家中,意外伤害是儿童青少年致伤、致残的最主要原因。在我国,学龄儿童的意外伤害多数发生学校和上学的途中;而在不同年龄的青少年中,又以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的死亡率最高。意外伤害不仅造成了大量儿童的永久性残疾和早亡,给孩子及家庭带来痛苦和不幸,给社会、政府及学校造成巨大的负担和损失。因此,校园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已成为中小学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妨害校园安全的隐患到底有哪些呢?我们又该如何去应对呢?
一、校园常见的安全事故
一是不当活动事故。学生在课余时间相互追逐、戏耍、打闹时不掌握分寸和方式方法,使用石子、小刀、玩具等器械造成的伤害。
二是挤压、践踏事故。放学和下课时在楼道、门口等黑暗和狭窄的地方互相争先而造成的挤压、践踏等事故。
三是交通事故。安全防范意识差,不走人行道、随意横穿马路、强行超道、高速骑车等造成的交通事故。
四是体育活动事故。体育活动或体育课上不遵守纪律或注意力不集中,活动随意,体育器械使用不得要领而造成的伤害。
五是校园暴力事故。学校安全保卫制度不健全,防范措施不得力,学生受到校外不法之徒的侵害。
六是消防事故。学生取暖、用电、饮食不当而造成火灾、触电、中毒等事故。
七是学生身体特殊事故。因学生特殊疾病、特殊身体素质受到意外冲击而造成的伤害。
八是自然灾害事故。学生自救自护能力差,遇到暴风
雨、地震等自然灾害无法防卫造成伤害。
九是卫生事故。学校卫生管理重视不够,特别是学校食堂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卫生设施差仍很突出,已成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隐患。
二、加强校园安全对策
(一)加强管理明确责任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切实担负起学校安全管理职责,将行政区域内学校的安全工作纳入监管范围。
一要进一步落实学校管理工作机构,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学生安全和管理工作。
二要将加强学校管理和安全工作纳入各地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加强力量,健全制度,从思想上、组织上和制度上形成更为有力的保障。
三要重点加强民工子弟学校安全工作。要指导学校进一步健全校内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和防险救灾应急预案,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四要认真抓好学校防火、学生食堂和宿舍管理、学校
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坚决防止火灾、集体食物中毒、交通等重大事故的发生。
五要组织开展面向本地区全部农村寄宿制学校、民工子弟学校的安全检查,逐一检查这些学校安全制度、应急预案的制定情况,校舍、食堂、自备水源、厕所等易发事故环境的隐患排查情况,做到制度预案不健全不放过,重大隐患不整改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二)加强检查消除隐患
中小学校要在春秋季开学前,普遍开展一次校园安全大检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以农村中小学为重点,通过明察暗访等多种方式,指导督促学校把上级部门对安全管理和教育工作的各项要求和措施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三)加强教育提高意识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与当地公安机关和共青团、少先队等组织密切配合,围绕“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主题,深入组织学生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等安全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四)加强合作齐抓共管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继续加强与公安、安监、卫生、文化、建设等有关部门的联系,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及时沟通情况,解决重点问题,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共同做好中小学安全管理工作。
(五)落实《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
(六)实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安全工作六条措施》
校园安全是一件忽略不得的大事,只有群防群治、加强管理,才能营造充满生机的校园环境,让孩子们健康地成长。
第五篇:浅谈校园安全问题与对策
浅谈校园安全问题与对策
初中德育论文
【摘要】学校既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社会组成的一部分。校园生活
是学生进入社会开始独立人生的第一站。它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能否安全、建康地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
【关键词】安全事故对策预防
据报道,在世界大多数国家中,意外伤害是儿童青少年致伤、致残的最主要原因。在我国,学龄儿童的意外伤害多数发生学校和上学的途中;而在不同年龄的青少年中,又以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的死亡率最高。在我国每天因为意外伤害死亡的学生超过40余人。可见意外伤害是造成了大量儿童的永久性残疾和早亡,不仅给孩子及家庭带来痛苦和不幸,而且给社会、政府及学校造成巨大的负担和损失。因此,校园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已成为中小学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妨害校园安全的隐患到底有哪些呢?我们又该如何去应对呢?
首先必须知道校园常见的安全事故。一是不当的活动事故,学生在课余时间相互追逐、戏耍、打闹时不掌握分寸和方式方法,使用石子、小刀、玩具等器械造成的伤害;二是挤压、践踏事故,放学和下课时在楼道、门口等黑暗和狭窄的地方互相争先而造成的挤压、践踏等事故。学校楼房走廊栏杆的高度不符合要求;校园设深水池;体育设备不定期检查、维修、更换,有些危房在带病使用;校园设施老化;三是交通事故,随意横穿马路、强行超道、高速骑车、超员车辆、无证驾驶、农用车辆等造成的交通事故;四是体育活动事故,体育活动或体育课上不遵守纪律或注意力不集中,活动随意,体育器械使用不得要领而造成的伤害;五是劳动或社会实践事故,在劳动或社会实践中安全意识差,操作不熟练或不按 1
要求操作而造成的伤害;六是校园暴力事故,学校安全保卫制度不健全,防范措施不得力,学生受到校外不法之徒的侵害。哥们义气拉帮结伙;为小摩擦使用武力;盲目消费导致偷盗;不良交往拉人下水;少数教师有体罚行为。七是消防事故。学生取暖、用电、饮食不当而造成火灾、触电、中毒等事故,老化的供电线路和设施仍在凑合着使用、消防器材不足、楼房过道设计不符合消防规定等等。消防知识缺乏,大多数师生不会使用灭火器,消防课极少上,发生火情更不知如何处理以及管理措施松懈;八是学生身体特殊事故,因学生特殊疾病、特殊身体素质、异常心理状态受到意外冲击而造成的伤害;九是自然灾害事故,学生自救自护能力差,遇到暴风雨、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无法有效防卫造成的伤害;十是卫生事故,学校卫生管理重视不够,工作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特别是我们农村学校食堂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卫生设施差等问题仍很突出,已成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隐患。
其次是加强校园安全对策,加强管理明确责任。构建学校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切实担负起学校安全管理职责。
一要进一步落实学校管理工作机构,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学生安全和管理工作。
二要将加强学校管理和安全工作纳入考核,加大投入,加强力量,健全制度,从思想上、组织上和制度上形成更为有力的保障。
三要重点健全校内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和防险救灾应急预案,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四要认真抓好学校防火、学生食堂和宿舍管理、学校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整
治,坚决防止火灾、集体食物中毒、交通等重大事故的发生。
再次加强检查消除隐患,学校在春秋季开学前,普遍开展一次校园安全大检
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每月组织开展自检自查。易发事故环境的隐患排查情况,做到制度预案不健全不放过,重大隐患不整改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加强教育提高意识 围绕“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主题,深入组织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各班要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知识竞赛、专题黑板报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学校还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一次紧急疏散、逃生自救演练,提高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各年级各班《三生教育》的科任教师要认真专研教材、精心设计,让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加强与地方公安、安监、卫生、文化、建设等有关部门的联系,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及时沟通情况,解决重点问题,努力做好学校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
最后我们要认真落实实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安全工作六条措施》一是积极配合当地公安机关认真落实《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方案,切实保障师生人身、财产安全。二是组织学校领导小组对学校周边环境、校舍等情况进行自检自查,凡发现隐患的要及时处理并作出书面材料向相关部门汇报。三是每周学生返校、周末放假前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学生安全意识,学生在校期间由学校安全小组每月组织一次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四是学校每学期要对校车的安全保障、驾驶员资格等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严禁租用个人车辆接送学生,凡是用于接送学生的校车必须经交管部门审核合格。五是学校配备宿舍管理人员专门负责管理学生宿舍,落实夜间值班、巡查制度,坚持对住宿生加强管理。六是杜绝将校外车辆进入校园。认真落实学校保卫制度和职责。总之,校园安全工作重于泰山,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方针,实行安全责任制。为加强管理,落实责任,杜绝学校事故发生。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充满生机的校园环境,构建出和谐平安的校园环境,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老厂中学王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