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证技术学》学习感想
《物证技术学》学习感想
一接触物证技术学这门课程,我便被其中广博的物证技术知识深深吸引。由于高中选择的是理科,我对教材中的化学物证和生物物证部分立刻就产生了十足的亲切感,觉得这将会是一门“有意思”的课程。而我身边的同学,无论高中学习的是理科还是文科,都对这门课怀着激动而期待的心情。毕竟,物证技术学所研究的内容有许多就是我们身边习以为常的东西,还有指纹、足迹、笔迹那些只有在侦探小说中读到过的东西。而且,翻开《物证技术学》这本教材的目录,每个人都感觉这与我们所学习过的其他法学课程有很大的差别。这种新鲜感使得物证技术学成了学期初大家谈论最多,期待最多的一门课程。
课程真正开始之后,我才发现,物证技术学的知识内容看似平常琐碎,其中却蕴含着独特的深意。李学军老师在课堂上总是能将我们看起来很简单的现象充分分析、挖掘,引导我们沿着这个思路深入地研究思考下去。在听过李老师几节课后,我对物证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并开始体会到物证技术学的博大精深。原来在笔迹、印章、足迹、指纹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背后,蕴藏着如此纷繁复杂的信息,等待我们去整理,去发现。李老师的讲授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无穷知识海洋的大门,我的心情也由最初简单的激动开始平静下来,开始转变为对这些知识的好奇和探求的愿望。
面对本科生的教材仅限于基本知识和方法的介绍。很快,我就开始觉得教材上介绍的东西不够用。先是不自觉地开始回忆高中的理科知识,用以解决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很快,高中的基础知识也难以满足我的要求,我在物证技术课堂之外,又开始自学大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有关内容。物证技术是法律科学和自然科学完美交汇的一个学科,法学的内容是基本要求和最终目的,而自然科学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在老师的引导下,我围绕物证技术学的课程内容补充学习了大量自然科学知识,不仅仅掌握了教材的知识,更以教材为入口,对自己在物证技术方面的知识体系进行了充实和完备。可以说,物证技术学这门课程是我深入研究物证技术学的敲门砖,引路人。
物证技术学是法律科学,其中蕴含了大量法律思维。而它同时又以自然科学为工具,在研究的过程中贯穿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说,这门课程把法学和自然科学两个领域最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集合了起来,这两种思维方式互为补充,相互完善,可以说是缺一不可。一学期的学习中,李老师全面而严密的思维习惯时时刻刻影响着我。我在这门课程中寻找到的最大的乐趣,就是跟随老师的思维去认识、分析每一个知识点,感受思维的魅力,体会思维的方法,学习思维的能力。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也发现自己的思维能力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思维的全面性和严密性都有了很大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够用这种思维去分析解决问题。这对我之后其他课程的学习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同时,物证技术学与司法实务紧密联系的特点,也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实践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物证技术学上课期间,老师为我们安排了大量的实验课,指纹鉴定,物证摄影,血痕初检这些以往只有在侦探小说里读到的东西都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实验课让我们看到了知识的学习与实务操作之间的差距,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司法实务所要求的缜密、细致的品质,进而在之后的学习中更加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这些方面的能力。
从期待,到产生兴趣,再到深刻理解;从单纯的好玩儿,到博取知识,再到培养和锻炼能力,物证技术学虽然只有短短一个学期的课程,在我的知识体系完善和能力培养方面却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已经被物证技术学所深深吸引,课程结束了,我对物证技术学的学习和研究却没有停止,学习得越多,研究得越深,就越是感到这门科学独特的魅力,更感到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因为这门课程的学习而将自己的理想寄托于此,但是我相信,物证技术学对我们每个人知识体系的完善、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实践经验的丰富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是我们每一名法学学生开启法学宝库大门的一把关键钥匙。
第二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物证技术学[范文]
言辞证据缺陷:一些言辞证据可以通过非法手段获得;口供难以获得,或难以证实;客观调查取证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常规办案手法不科学、不适应形势原因:言词证据可能是通过非法手段获得的2口供难以获得或难以证实;常规取证手法无法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时间突然性、空间立体性、地点不确定性)
物证技术在诉讼中地位:发现犯罪现场,收集痕迹物证;分析痕迹物证,获取犯罪活动信息;技术检验现场痕迹物证,获取信息
物证:能够以其外部特征、物质属性、所处位置以及状态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客观存在的物品、物质或痕迹(物体物品物证、痕迹物证、文书物证、化学物证、生物物证、音像物证)
物证特征:客观性、稳定性、科学性
发现提取物证规则:依法进行;区别案件确定发现、提取物证重点和范围;作风严谨科学、态度认真负责;掌握发现和提取物证的技术;记录和拍照;防止污染损失和破坏
物证作用:查明案件事实依据;证明案件事实方法;审查案件事实手段
物证技术:指对案件中的各种物证、进行发现、记录、提取、检验和鉴定所应用的科学技术的总称
物证技术学:以物证和物证技术巍研究对象,以查明案件事实、公正实施法律、提供科学证据为目的,研究应用科学技术解决案件中有关物证的专门性问题的一门学科
物证技术学研究学习注意:必须进行科学试验;必须突出重点,掌握基本理论和技术;必须关注法律对物证技术的需要;应当关注科学技术的新成就,物证技术常用仪器:显微镜、色谱仪、光谱仪、质谱及气—质联用仪。
物质交换原理:客体间相互接触产生的物质交换现象。
物质交换原理表现形式:甲乙两客体通过接触,客体间的物质产生互相转移;甲乙两课题通过接触,甲客体上的物质遗留在乙物体上;甲乙两客体通过接触,甲客体将乙客体上的物质带走。
物质交换原理的指导意义:让现场勘查人员明确在案件现场应当寻找的痕迹物证类型、地点及其表明的问题;使侦查人员明确在调查过程中,对嫌疑对象应当注意的问题、对嫌疑人衣物、住所和工作地点检查的方法;使侦查人员在询问证人和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分析、识别证言或供述的真实性,及时发现线索;帮助技术人员、侦查人员对案件中出现的复杂现象作出合理解释;使侦查人员意识到现场保护的重要性;使侦查人员意识到及时找到嫌疑对象的重要性
同一认定:指具有专门知识、经验的人,通过对案件中多次出现的物品、物质或痕迹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其是否来源于同一个客体的认识活动(1同一认定是一种认识活动,其目的是判断案件中多次出现的物品、物质或痕迹是否同一.2同一指客体与客体本身的等同,指同一个人、一个物自身和自身的同一关系,而相同或相似是两个或两个客体相同、相似的关系。3使用比较方法对案件中多次出现的物品等分别进行检验,通过比较分析异同来得出结论)
检材:办案人员在现场勘查时发现并提取的需要检验的材料
样本:多是侦查人员在侦查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的同一认定条件:特征的特定性(特征数量、特征质量、同类客体的数量);特征的稳定性(特征组合的主要特征保持不变、具体特征的质基本保持不变);特征的反映性(客体特征易在其他客体上得到反映、客体特征反映有较高清晰度)
同一认定的类型:对象不同的分类(人身同一认定、物体同一认定、动物体与植物体同一认定);特征不同的分类(利用形象痕迹特征、利用运动习惯特征、利用断离体断裂边缘特征、利用物质特征);性质不同的分类(肯定型、否定型)
种属认定:指具有专门知识的人依据客体特征对与案件事实有关的客体的种类所述或者先后出现的客体的种类是否相同等问题所作出的判断(对遗留痕迹的物理类别或物质的属性进行判断)
种属认定与同一认定区别:种属认定是对遗留痕迹的物体种类及物质属性的认定,是同类物体或物质量的共有特征,同一认定是对个体的识别,是某一客体又憋屈其他同类客体的独特的特征 联系1均以客体特征为依据,进行比较检验得出结论2进行同一认定时需先进行种属认定,种属认定有时可转化为同一认定
种属认定分类:物体种类认定;物质属性认定(化学、物理、生物)(1确定案件中出现物质是那种物质2确定某一客体中是否存在某种物质3比较两只物质的属性是否相同)
物证鉴定:具有物证技术专门知识的人,受公检法司机关的指派、聘请,对委托单位要求解决的案件中有关物证方面的专门性问题,通过检验,作出鉴定结论的一项诉讼活动(痕迹物证鉴定、文件、化学、生物、音像、电子)
物证鉴定:同一认定;种属认定;其他技术鉴定(真伪、有无、性能)
鉴定机构:有资格进行物证鉴定的法定机构(1公、检、审判机关分别设置的鉴定机构2经司法机关批准设置的鉴定机构)
司法鉴定制度存在的问题:鉴定机构山头并立,司法鉴定机构混乱;鉴定结果相互矛盾;鉴定权不对等(当事人与鉴定机关);鉴定结论不等于科学判断
鉴定人:具有从事物证鉴定资格,接受办案单位的委托,运用专业知识和既能解决诉讼活动中有关物证方面专门问题的人
鉴定人权利1了解案情,查阅有关资料,讯问与鉴定有关当事人、证人,委托鉴定单位补充鉴定材料2有正当理由拒绝受理鉴定3与其他鉴定人意见不一致,有权保留意见4享有法律规定其他权利 义务1按时限完成鉴定,出具鉴定书并签字2遵守职业道德,不徇私舞弊3对鉴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机密、商业秘密等保密责任4依法出庭作证
物证鉴定人出庭作证前的准备:了解法庭审理程序、掌握与案件有关的各种情况、精心准备相关材料。出庭作证注意问题:鉴定人出庭作证的仪表、鉴定人态度、鉴定人语言。
委托鉴定前准备工作:证明单位和身份的材料;委托鉴定函;检材和样本;基本案情。
委托鉴定程序:出示委托鉴定函;出示身份证明材料;填写委托物证鉴定登记表;核验送检的检材与样本;介绍有关案件的情况
物证鉴定受理: 必须了解案件及有关情况;明确鉴定要求;仔细核对和查验送检检材;查验样本,了解样本的提取、保存条件,进行相关判断;核查无误后登记。
同一认定步骤:预备检验;分别检验;比较检验;综合评断
种属认定步骤:初步检验;具体检验(显微镜检验法、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仪器分析法)鉴定文书是物证技术鉴定人员运用相关学科的技术手段、方法或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案件中的物证进行检验和判断后,所出具的具有明确结论的文书
物证鉴定书格式:绪论;检验(核心部分);论证;结论;鉴定人单位、签名等
鉴定审查:审查鉴定书,判断其科学可靠性(是否明确回答要求解决的专门问题、结论是否有充分的检验依据、检验步骤、方法是否正确、仪器设备是否完好、鉴定人水平等)2鉴定结论与其他证据是否一致3根据鉴定所解决的问题对其证明效力进行评判
足迹:人的赤足或穿着鞋、袜等包裹物作为造痕体与地面等承痕体表面作用所形成的痕迹 足迹作用:分析案件性质;提供侦查线索;提供证据
足迹形成要素:作用力;造痕体;承痕体
足迹特点:特定性;相对稳定性;反映性
寻找现场足迹重点部位:现场进出口;现场中心;作案路线;踩踏过的物品;埋尸藏赃处’伺机作案藏身处。
寻找足迹方法:自然光观察法;人造光源观察法;静电复印寻找发现法;物理化学显现法
确定作案人足迹方法:足迹遗留部位、步法特征、足迹与其他痕迹物证的关系;逐个甄别排除。
提取现场足迹方法:照相法、提取带有痕迹的物品、静电吸附法提取平面足迹、黏附法提取平面足迹、制模法提取平面足迹。
足迹分析:分析鞋号、分析遗留足迹者的人身特点、分析伪装足迹。
足迹鉴定方法:步法特征检验、鞋底磨损特征检验、动态形态检验。
足印在侦查中的作用:认定或排除犯罪嫌疑人;推断罪犯的身份特征;推断作案过程;推断犯罪人数;发
现或抓获犯罪嫌疑人。
手印:人的手指手掌表面接触物体时在物体表面所形成的印痕,它能反映手的外形结构和手掌面皮肤花纹的形态特征。(四个因素:手、作用力、承受客体和附着物)
手印样本的作用:认定犯罪人;可用来确认死者身源;可排除嫌疑人的嫌疑;排除无关人员的手印。寻找现场手印方法:现场出入口、现场中心部位、作案工具和现场遗留物、与犯罪活动有关的其他设备和物品。
现场手印分析:分析现场手印是否为作案人所遗留;分析判断手印遗留部位;分析作案人人身特点。固定提取现场手印方法:照相提取法、实物提取法、透明胶带提取法、制模提取法。
指纹登记类型:十指指纹登记、单指指纹登记、掌纹登记、现场手印登记。
指纹档案作用:为揭露证实犯罪提供依据、未查明身份提供依据、为串并案件提供依据、为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指纹鉴定程序:预备检验、分别检验、比较检验、综合评断、鉴定结论。
现场手印显现技术:物理显现法(粉末显现法、碘熏显现法、微粒悬浮液显现法)、化学显现法(茚三酮显现法、DFO显现法、硝酸银显现法)、光学显现法、理化结合法
手纹:手掌面上由乳头状凸起的摩擦脊线形成的花纹。(组成:指纹、指节纹、掌纹)
手纹特点:人各不同;终生基本不变;触物留痕;认定个人
文书:在文书检验中,文书是指以语言、文字、线条、图案等符号为表现形式的与案件有关的书面材料,是案件中的证据。
文书特点:社会性、物质性、诉讼性。
文书检验:诉讼活动中对与案件有关的文书进行勘验、分析、鉴定、储存的和项活动的总合。
笔迹:书写人根据文字符号的书写动作规范,运用书写工具通过书写运动器官的书写运动而遗留在纸面或其它书写面上的动态痕迹。
笔记检验:广义:运用同一认定,及统计、归纳、物理、数学等原理方法,认定文书的书写人,分析书写人的特点及与案件有关的情况的一项专门技术。狭义:运用同一认定原理,通过书写习惯特征认定书写人。笔迹特征:书写动作的特征;文字布局特征;文字语言特征。
笔迹鉴定方法:预备检验;分别检验;比对检验,对特征进行比对与标记;鉴定结论
摹仿笔迹:书写人为了实现某种非法的目的,而仿照他人的笔迹书写所形成的字迹。目的:一是嫁祸于人,逃避打击,二是达到骗某种经济或政治目的。
种类:临摹笔迹、套摹笔迹、记忆摹仿的笔迹
痕迹:事物运动遗留的印象或形象 犯罪痕迹是由于犯罪行为而遗留下来的印象或形象(狭义是由于犯罪行为使造痕体与承痕体产生接触作用或分离作用,在作用部位上出现的)
造痕体:形成自己反映形象的客体,是痕迹所反映的主体
承痕体:相互作用后出现痕迹的客体,是痕迹的载体(手印、足迹、工具、枪弹、其他)
痕迹检验:应用痕迹检验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去发现案件现场中的痕迹,研究确定痕迹与案件的关系及痕迹与一定的人或物的关系的一种技术手段与司法鉴定工作
痕迹主体任务:发现并确定现场痕迹;唯侦察提供线索;为破案提供证据
具体任务和作用:确定案件真伪,为分体案情提供可靠材料;分析案犯特特点,缩小范围;串并案件,查缉案犯;发现、显现、固定、提取现场痕迹;检验鉴定有关人与物,提供诉讼证据
痕迹检验原理:物质转移和交换、同一认定
痕迹检验程序和方法:预备检验(受理了解案情、清点材料并登记、备好检验器材);分别检验;比较检验(痕迹对照比较法、接合、重叠);综合评断,作出结论;制作鉴定书
血痕检验:用鲁米诺发光试验判断喷溅状和擦拭状两种血痕
现行物证鉴定制度问题:物证鉴定机构重叠,条块分割现象严重,缺乏合理建制;鉴定人资格审查制度不完善;物证鉴定缺乏统一的技术管理标准。
完善现行物证技术鉴定制度的建议:建立科学的物证技术鉴定体制;完善物证鉴定体制运行机制;制定鉴定人的资格考核制度。
物证技术现状:我国物证技术虽产生和运用最早,但在目前看来却远远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其根本原因是西方列强的侵略严重摧残和破坏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同时也与传统文化的束缚, 思想的封闭, 重人文轻科学技术, 重实践经验轻科学理论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近年来, 我国的新技术不断出现, 许多技术检验方法不断革新, 新仪器研制成果不断推出, 有的已达到相当水平。痕迹、物证技术的蓬勃发展, 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 司法改革的实际需要, 大大推动了物证技术的学科建设发展。
我国物证技术的发展趋势:1.对于物证技术的挑战首先来自我国的立法:由于民事、行政诉讼中对物证技术和其他鉴定的迫切需要, 物证技术和其科学技术鉴定的领域必须扩大, 加快物证技术人才的培养, 加快物证技术部门的物质和队伍建设, 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2.我国诉讼制度的改革, 对物证技术提出新的要求:除了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对物证技术检验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以外, 在仲裁、纪检、治安案件、交通事故、火灾等方面, 要求进行物证技术鉴定的案件亦愈来愈多, 物证技术鉴定服务的范围扩大, 鉴定的质量和难度加大, 可当前我国鉴定体制, 物证技术鉴定机构、仪器设备和鉴定人的素质远远满足不了司法实践的需要, 跟不上司法改革的步伐。3.党和国家为物证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中, 司法人员不仅需要娴熟的法律知识, 而且还要求依靠科学举证, 科学认证, 以查明案件事实, 保证公正裁判。4.改革开放为物证技术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客观形势要求物证技术不断进步, 国家又为物证技术发展开辟了宽松的环境, 经济投入也稍有加大, 这些都是物证技术发展的有利条件, 物证技术部门的领导和研究人员应当跳出自我封闭的圈子, 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实际需要, 站在技术革命的前沿, 积极吸收和借鉴外国的先进技术手段, 让其为我国的法制建设服务。
第三篇:物证技术学论文题目
物证技术学结课论文题目
1.论物证的关联性。
2.试论物证鉴定在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中的作用。3.论正确收集笔迹样本对笔迹鉴定的重要性。4.论物证技术中同一认定的步骤和方法。5.论洛卡德物质交换原理及其意义。6.论伪造印章印文的检验方法。7.论指纹的特征体系。
8.试述足迹的步法特征及其利用。9.论原物大摄影的作用。10.论分色摄像的作用。11.论处理物证的一般规则 12.论声纹鉴定在诉讼中的作用。13.论物证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
14.论指纹鉴定中特征符合点的数量与质量间的关系。15.论笔迹鉴定的科学性。
第四篇:物证技术的概念及其作用
物证技术的概念及其作用
(一)物证技术的概念
物证技术,是指对案件中各种物证所进行的发现、记录、提取、显现、保管、检验和鉴定的科学技术的总称。它不仅能够解决刑事案件中有关物证方面的专门性问题,也可解决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中关于物证方面的专门性问题,因此是整个司法活动中解决物证专门性问题的科学技术。
长期以来,公、检,法机关以及法学界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解决物证专门性问题的技术进行了命名,如公安系统称之为“刑事技术”,检察院系统称之为“检察技术”,法院系统称之为“司法技术”,法学界称之为“物证技术”、“司法鉴定”或“法科学”等。其实,“技术”、“鉴定”或“科学”与“物证技术”在主体内容上没有实质差别。
物证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证,而物证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通过研l究物证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各式各样的,物证技术与物理学(力学、光学、电学等)、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知识都具有密切的联系。
(二)物证技术的研究内容
物证技术主要包括物证摄影技术、痕迹检验技术、文件检验技术、法医检验技术、物质成分检验技术、音像物证检验技术等内容。
1、寻找、发现、识别物证的技术。任何一个刑事案件的侦破都是从寻找、发现物证开始的。犯罪现场的痕迹、物证往往是潜在的、微量的,如果不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和仪器设备就根难发现。闻此,物证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在犯罪现场寻找、发现物证的各项技术。同时,对在寻找、发现阶段找到的痕迹要进行识别,确定哪些痕迹可能是作案人所遗留的。
2、记录、提取物证的技术。在现场勘查过程中,对已发现的物证必须进行记录、提取,这是证实物iIE与案件的关联性的重要步骤。对物证的记录必须做客观、全面、准确,除了进行文字记录以外,还必须进行照相、绘图和摄像;对不同的物证要分别采用相应的技术方法予以记录,保证记录曲质量。对现场所发现的各种物证,条件许可的情况都要进行提取。物证的种类不同,提取的方法也各异,无论采取何种提取方法,一是要保证提取的质量,不能破坏、污染物证,要求按照规定的提取方法、要求和程序提墩;=是要征得事主的同意并办理登记手续。
3、显现、保管物证的技术。案件现场遗留有大量的潜在的物证,必须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其显现出来。不管是在现场还是在实验室进行显现,都应当选择最佳显现方法,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只有将潜在的痕迹通过技术手段显现出来,才能达到证明案件事实真相的目的。这是物证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物证的保留技术包括物证的包装、运送、管理以及存储等。它是体现物证作用的关键环节,它的好坏对能否使物证起到证据作用有很重要的意义。4检验、鉴定物证的技术。检验、鉴定物证的技术主要包括如何利用物品、物质、痕迹所反映出的外部特征、属性等进行同一认定或种属认定。
第五篇:电工技术学习感想
电工学的应用于学习感想
电工学是高等工科院校非电专业学生的一门技术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使大家获得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基本技能训练,提高独立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了解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发展概况,为
学习后续课程和专业知识以及毕业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电技术理论和实践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电工电子技术应用极为
广泛、发展非常迅速,并且日益渗透到其他学科领域,在我国的国民生产和建设
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国外本课程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以适应科学技术本身的快速发展和相应学科专业调整、变化对于电工、电子技术的不同需要。以及在科学领域与日常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1.电工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在电工应用中,集成电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明。而集成电路的产生与晶
体管和硅平面工艺的发明是分不开的。固态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发明、发展与材料
科学、晶体生长技术有渊源关系。在四十年代,晶体管现象的发现是由于当时锗、硅单元素半导体材料的研究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制备集成电路芯片要求高质
量、大直径硅单晶。对硅单晶的纯度、位错、均匀性、含氧量、微缺陷等的研究,以及砷化镓材料和其他新材料的研究,都非常依赖于材料科学和晶体生长技术发
展。2.电工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自19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电能以后,几乎所有社会生产的技术部门以及
人民生活,都逐步转移到这一崭新的技术基础上,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方式,使20世纪以“电世纪”载入史册。电照明开发
较早。它消除了黑夜对人类生活和生产劳动的限制,大大延长了人类用于创造财
富的劳动时间,改善了劳动条件,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这为电能的应用奠定了最
广泛的社会基础,成为推动电能生产的强大动力。电传动是范围最广、形式最多的电能应用领域,电动机作为最重要的动力源,从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以蒸汽
动力为基础的初级工业化的面貌。电热、电化学、电物理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又
一个新的工业部门和科研领域。总之,电的应用不仅影响到物质生产的各个侧面,也越来越广地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如医疗电器的广泛应用和家用电器的普及等。电气化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现代化的同义语,电气化程度已成为衡量社
会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3.学习感想与收获
首先感谢老师在这个学期里辛苦的付出,这一学期的学习也让我受益良多。
老师的课堂内容条例清晰,重点突出,只要认真听讲,大部分内容理解起来问题
不是很大。但还是感觉这门学科内容比较杂乱,自己无法有机地吧各个内容串到
一起,且有些内容比较复杂比较抽象,逻辑性不强,且缺乏实践的帮助,在理解
方面还是会有困难。也成为我学习电工学过程中的一大障碍。也是我今后学习中
药努力克服的目标。
最后希望电工学这门课程能够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