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做好新疆民族团结工作的思考

时间:2019-05-12 11:22: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形势下做好新疆民族团结工作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形势下做好新疆民族团结工作的思考》。

第一篇:新形势下做好新疆民族团结工作的思考

新形势下做好新疆民族团结工作的思考

摘要:本文以南疆四地州为重点,从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推进有条件的中小学实行民汉合校、混班教学、混合住宿,坚定不移抓好“双语”教育,推动人员交流和到内地就业、居住四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民族团结工作。

关键词:民族团结 南疆四地州 相互嵌入式 双语 交流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自治区党委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要高举各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促进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这两次会议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也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本文就围绕这些措施展开论述。

一、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要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近几年来,北疆部分地区发生了各民族择居现象,这必将加大各民族之间的隔阂。

笔者认为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应优先考虑以下措施:

移民。南疆维吾尔族人口比例较大,建立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在当地内部不可能实现,必须迁入迁出部份人口。但是南疆有成片的沙漠,生态环境脆弱,但一个原则就是不要增加当地的人口总量。

居住。从南疆迁出的维吾尔族,应考虑主要居住在城市、集镇;迁到南疆的的各民族,城市、集镇、农村力争都要分配居住;乌鲁木齐、伊宁等维吾尔族人口集中的地方要引导居民入住互嵌式小区域,可以制定鼓励政策,如新售楼盘,规定各民族住户的比例,购买后由政府对每户进行补贴。

就业。从南疆等维吾尔族聚居区迁出在新的地区安居的维吾尔族,在南疆等地的各族居民,在就业方面,也要向相互嵌入式发展。各级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工厂等企事业单位,超市、市场、保洁等行业场所,各族工作人员也要规定一定的比例。

通婚。跨民族之间的婚姻是一个地区民族关系的晴雨表、民族团结的助推器。现在全疆的族际通婚都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要依法尊重和保护婚姻自主自由,鼓励各族人民之间通婚。为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制定有利的政策导向,营造轻松的社会舆论氛围。

移民、居住、就业、通婚,要数管齐下,关键是移民。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促进南疆地区各民族嵌入式居住。只有各民族保持一定的人口比例,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才有了前提和基础,也更容易实现。

二、推进有条件的中小学实行民汉合校、混班教学、混合住宿

民汉合校。为使各民族化解民族隔阂、促进民族团结,南疆所有中小学必须实行民汉合校。即使不是混合编班,也可以让维吾尔族班、汉族班的学生一起参加学校的活动,维汉学生可以在日常的接触交往中增进了解、互相学习,了解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历史文化,树立公民意识、纪律意识、法治意识,懂得知识、学习、团结的重要性。

混班教学。理想的是维学汉,即维吾尔族学生编入汉族班,学习同样的课程和知识。维学汉的比例应达到20%。这部分维吾尔族学生在中考、高考时要另外加分,还可采取诸如发放奖学金等措施,鼓励更多的维吾尔族学生进入汉族班学习。这部分维吾尔族学生对于维语的学习,可根据自愿的原则,或者由父母教,或者由学校指定教师在课外活动时间教。应该使他们掌握简单的维语的听说读写,为其自学维语打下基础。

其次是维汉学生合班,设一个班主任、一个班长这样统一的管理者。在诸如计算机、体育、美术、音乐、活动这样实践性强的课程,数学、物理、化学等偏重计算的课程学习时在一个教室,有困难的可以安排维语教师配合。其他课程分班教学。维、汉学生的课程按照维吾尔族班、汉族班分开来设置。除了分班教学的课程,其他如文体活动、劳动、晚自习、捐款等一起进行。合班学的课程统一考试,分班学的课程分开考核。这部分学生的比例应达到30%。他们参加中考、高考时在维语课程上予以加分照顾,还要考虑奖学金等的照顾,以鼓励更多的学生进入维汉合班。

混合住宿。有了民汉合校、混班教学,推进混合住宿就容易得多。维汉学生一起学习、参加学校和班级活动,休息时一起住宿,维吾尔族学生的汉语会有较大提高,维汉学生的感情会渐渐密切起来,通过个人的融合来推动民族的融合。

三、坚定不移抓好“双语”教育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强调,要积极推进“双语”教育,帮助新疆各族群众特别是年轻人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他们带来更多发展机遇。自治区也提出要坚定不移抓好“双语”教育,确保2020年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在校学生。为了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全疆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维吾尔族学生要加大对汉语和普通话的学习。南疆要从幼儿园开始,从小学、初中至高中,进一步强化汉语这门课程的地位,要把维吾尔族学生的汉语学习放在讲政治的高度,由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定期检查督促,把汉语学习情况作为班主任、校长、局长的考核内容。要与民汉合校、混班教学、混合住宿结合起来,要在小升初、中考、高考等考试中加大汉语的分值。

南疆的汉族学生也要学习维语。把幼儿园和小学做为重点,达到会听、会说、会读、会写,要编写基础维语教材,做为一门必修课程开设。初中、高中可以不开设维语课程,但要规定初中、高中毕业时维语必须达到相应的等级。汉族学生掌握基本的维语,有助于维汉青少年从小玩在一起、学在一起、成长在一起。

工作人员。从促进团结、维护稳定的角度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与职工也要熟悉基本的维语或汉语。现状是,维吾尔族工作人员的汉语水平比汉族工作人员的维语水平高得多。从建立长效机制的层面考虑,维吾尔族工作人员的汉语水平要达到相应的等级,汉族工作人员的维语水平可以只要求会听、会说,但也要达到一定的等级。可以按照年龄或岗位的不同,确定应达到的语言等级。组织人事部门应规定,全疆在招录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工作人员时,优先录用维吾尔族、汉族中汉语、维语水平高的。

当年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时,毛主席曾有过一段指示:“你们到新疆去的主要任务是为各族人民多办好事,要以替历史上压迫少数民族的反动统治者还债的精神在那里工作。”这里说到的“还债”意识,对在新疆工作的汉族人来说,那时是重要的,现在仍然是重要的。汉族同志要重视维语的学习,以语言交流促进工作的开展。

没有共同交流的语言平台和桥梁,各民族之间就难以开展直接、有效的交流沟通,少数民族就难以融入主流社会。

四、推动人员交流和到内地就业、居住

总书记指出:“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我们都要坚定不移推动新疆更好更快发展。”我们要统筹推动新疆和内地、南疆和北疆、兵团和地方、各民族之间的人员交流,为南疆的发展带来新机遇、新眼光、新智慧。

疆内初中班、内地高中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赴内地培养,国家开展的19省市对口援疆,自治区开展的少数民族干部异地挂职、“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都具有这样的人员交流作用。

组织南疆的维吾尔族干部群众到北疆、兵团、内地交流。党政机关的干部赴北疆、内地学习的机会要相对多些。今后政府要加大组织南疆乡镇、村队两级干部和农牧业、工商业致富能手中的维吾尔族同志,伊斯兰教基层组织负责人赴外地参观学习的力度。还要宣传动员合作社、协会等中介组织以及个体经营者自愿组织去外地参观交流。

通过交流,使维吾尔族干部群众学习借鉴北疆、兵团、内地先进的农牧业、工业、服务业,社会管理经验,教育和就业发展趋势,跳出南疆看南疆,寻找差距,发现优势,确定今后发展的方向和措施。

要通过交流,使维吾尔族干部群众消化吸收并大力传播进步、开放、包容、文明、科学的理念,引导整个民族在精神和情趣上向世俗化、现代化靠近,进而正确区分正常信教和宗教极端的界限,自觉抵御宗教极端思想。

组织内地、兵团、北疆的各族干部群众到南疆交流。以到乡镇、村队任职锻炼为重点,涵盖乡镇站所机关、学校、卫生院、村队两委会等。通过他们的工作与影响,在南疆基层倡导一种更加重视贴近百姓,更加重视保护环境,更加重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发展理念。

赴内地务工、经商和居住。有计划地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自愿赴内地务工、经商和居住,有序扩大维吾尔族群众到内地接受教育、就业、居住的规模,拓宽维吾尔族与内地交流渠道。为南疆的维吾尔族同胞去疆内和内地感到高兴,为他们提供方便。在此前提下关注他们的思想和行动,服务群众、维护稳定。正确把握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的界限。

只有维吾尔族群众肯到内地接受教育、就业、居住,维汉之间才会相互接纳,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邓小平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

新疆问题重要而紧迫、等不得,新疆问题长期而复杂、急不得,必须综合施策、稳扎稳打、久久为功。我们要一手文一手武,双管齐下。要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谋划,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基,早日建成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新疆日报,2014-5-30.[2] 自治区党委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新疆日报,2014-6-20.[3]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宣讲提纲(基层群众版).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编,2014(6).

第二篇:新形势下做好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内容摘要:在我国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下,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中央关于党建工作的总体部署,努力做好高校党建工作,对于全面推进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建立人力资源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宏观与一般的角度,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四点意见.高校党建必须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走在整个基层党建的前列,必须作为硬任务来抓好并严格考评,必须形成工作特色,以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和校园文化品位.关键词:新形势,科学发展观,高校,党建,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题,对在新形势新阶段如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做了新的全面部署,提出了党建的总体要求,重大任务和创新举措.严格遵循我们党对党建工作的部署,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是一项十分迫切和极为重要的任务.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的一部分.做好高校党建工作,对于全面推进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建立人力资源大国,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宏观与一般的角度,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党建工作发表几点意见.一,高校党建要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报告关于党建工作的总体部署

新形势下的高校党建必须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引领.党的十七大精神集中体现在十七大的政治报告中.十七大报告内容博大精深.用十七大精神引领党建工作,我们认为最核心的就是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报告对党建工作的总体部署.科学发展观是十七大报告的主线,是我们把握十七大精神的一把金钥匙.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做了深刻的阐述,是十七大的重大理论创新.高校党建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我们认为,科学发展观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我们的党建工作必须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党员的作用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满足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正当的权益要求,构建党内和谐,干群和谐和党群和谐关系;科学发展观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思想,要求我们在党建上必须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并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廉正建设等诸方面相互协调,使党的执政能力得到持续提高,党的干部队伍后继有人,党的光辉事业继往开来;科学发展观关于统筹兼顾的思想要求我们在党建上总揽全局,统筹规划,既要抓住党建工作的重点,着力推进,又要统筹党的“五大建设”,统筹党建工作与学校的中心工作,正确处理好学校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既要抓好党的建设,又要推进学校改革与发展.十七大报告对新形势下的党的自身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党建的总体要求,重大任务和创新举措.党建的总体要求可以概括为“一个目标”: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一条主线”:增强执政能力,永葆先进性;“五个重点”: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根据这个总体要求,十七大报告紧紧围绕党建的五个重点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具体任务与相应的创新举措.报告还特别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十七大报告关于党建工程的总体部署,为我们明确高校党建的目标,方向,思路,重点和举措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是我们高校党建工作必须要遵循和实施的重大方针.二,高校党建工作应走在社会基层党建工作的前列,走在学校其他工作的前列

高校虽然是一个基层单位,但它是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的重大阵地,它的根本任务和基本职能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高地,思想高地和文化高地.我们认为,在整个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中,高校校园文明建设应高于社会,先于社会,优于社会.高校党建是校园文明建设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高校党建必须走在整个社会基层党建工作的前列.同时,我国高等教育系统是以国家举办的公立高校为主体,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在国家举办的高校里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居于学校的领导地位,是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高校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与廉正建设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其他工作的发展.如果学校党委领导不力,如果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模糊,各级党组织涣散无力,党风不正,党员和党组织行为缺乏严格规范,那么,我们很难想象学校的各项事业能够健康快速发展.要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做好党建工作.高校的党建工作必须走在学校其他工作的前列.牢固树立高校党建工作要走在整个基层党建工作的前列,走在学校其他工作的前列的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有利于增强我们做好高校党建工作的自觉性与积极性,紧迫感和使命感,促进我们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三,高校党委务必高度重视学校党建工作,把党建作为一项硬任务来抓,并严格予以考评

根据我们的了解,不少高校对党建不是十分重视,把党建作为软任务,缺乏严格的考评.诚然,不可否认,高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科研也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因为育人为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但是党建工作也十分重要,因为它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政治保证与组织支撑,精神动力与和谐环境.我们想说的是,党建工作也应该象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一样,作为硬任务来抓好抓落实,要科学研究和制定党建考评体系,严格考评,以建立起党建工作的科学体制和长效机制.四,各高校要在党建上打造和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与校园文化品位 特色是个性,是优势,是旗帜,也是品牌.各项工作都可以形成自己的特色.某个方面的特色越突出,越鲜明,这个方面就具有优势,越具有竞争力.一所高校不仅要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打造自己的特色,也应当在党建方面打造特色.我们认为,不容质疑,一所高校的党建工作如果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那么,这个学校不仅在党建上富有成就,而且肯定地讲这所学校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上也一定会有相当的成效.因为富有成就的党建工作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证与组织支撑,精神动力与和谐环境.所以,我们认为,党建工作的特色,也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构成学校校园文化特质的重要单元.各个高校应当努力做好党建工作,力争形成自己的特色.首先要在思想意识上要有追求特色的理念.要根据学校的校情与党情实际,根据学校的传统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找到党建工作的亮点与今后的着力点,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工作思路.其次,要把特色追求的理念付诸实践,根据特色工作思路,努力开展党建活动,开拓创新,讲求实效.经过一定时间的艰苦努力,我们的党建之树一定会开出艳丽之花,盈实之果.

第三篇:做好新形势下人大代表工作的思考

做好新形势下人大代表工作的思考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只有做好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人大及其常委会才能更好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才能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的作用,人大工作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近年来,我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工作,积极探索代表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为代表依法履行职务提供条件和方便,使代表工作不断发展进步,代表工作的水平不断提高,各级人大代表的作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但是,当前我们的代表工作,离宪法和法律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代表的希望仍有一定的差距,与新形势下面临的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够适应,代表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代表工作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二是学习宣传贯彻代表法不够深入,导致个别代表对人大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了解不深,作用发挥不充分。三是部分代表素质不高,影响了代表作用的发挥。四是代表活动没有经费保障,严重制约了代表工作的正常开展。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如何克服这些存在问题,进一步做好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代表的作用,紧迫而鲜明地摆在了我们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面前。因此,我们各级人大必须进一步明确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的思路,采取相应对策,克服存在问题,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大代表工作。

努力提高代表素质,创新代表工作。

人大代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代表在大会期间的工作和闭会期间活动的质量,进而影响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质量和成效,影响整个权力机关的作用和权威。这就决定了人大代表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相应的文化素质,较高的议政能力和较强的代表意识。从整体上说,我市人大代表的政治觉悟大多是比较高的,文化水平一届比一届高,议政能力也一届比一届强,但从代表肩负的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来看,从代表应该发挥的作用来看,代表的政治水平、知识结构、议政能力等综合素质还亟待全面提高。如有的代表在审议报告时人云亦云,或一言不发;有些代表意识不强,影响到代表工作的开展,这些与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代表肩负的任务是不相适应的。因此,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把好“三关”,努力提高代表的素质,推进代表工作。

第一,抓好代表的选举关。一是要从推荐、酝酿代表候选人起就重视人大代表的素质。要在充分发扬民主、尊重选民意志的基础上,引入竞争机制,逐步试行演讲、答询等形式,使选民对候选人有所鉴别,好中选优,使选出的代表能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较强的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二是保持代表工作的连续性。每届代表都有一批素质高、热心人大工作的人大代表,在换届选举过程中,要加强对这些代表先进事迹的宣传,推荐其继续留任代表职务,保持人大代表工作的连续性。

第二,抓好代表的培训关。一是出台硬性规定,要求代表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人大工作知识等,使代表在履行职务、开展活动过程中,不说外行话,不办外行事。二是抓好代表培训工作,使代表培训工作经常化、制度化。三是结合实际,在抓好基础知识培训的同时,大力宣传代表先进事迹、代表工作先进经验,促进代表素质和代表工作水平的双提高。

第三,抓好代表履职的监督关。法律在赋予代表各项权利的同时,也要求其履行相应的义务。因此,采取相应措施对代表履行职务到位情况进行监督很有必要。一是坚持代表述职制度,推行代表向选民或选举单位述职。二是建立代表联系选民责任制,促进代表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做群众的代言人。三是建立评议代表和评先树优制度,促进人大代表更好地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作用。四是建立代表履职档案,作为代表推荐连任和奖惩的依据。

建立和完善代表工作制度,为代表履行职务提供服务

为代表履行代表职务创造良好的条件,提供必要的服务,落实各项保障,这是人大常委会及其办事机构,必须承担的一种法律义务和职责。因此,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代表工作制度,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为代表充分履行职务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一是要进一步健全代表统一活动日制度、“一府两院”向代表通报工作制度、代表监督工作制度等制度,使代表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二是要让代表知情知政。代表的充分知政知情,是能尽职工作和活动的前提和保证。为此,各级人大应采取有效措施和办法及时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新出台的法律法规、重大决定和举措、本行政区的大事要事,及时通报传达给人大代表,为代表履职创造条件。作为代表也应要有积极、主动的知政意识,要结合自身特点,及时收集信息、了解政情。三是要完善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制度。代表在闭会期间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各级人大不仅要有一整套交办落实和答复代表的制度,以充分调动代表闭会期间履行职责的积极性,而且要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到承办单位检查办理情况,以促使承办单位增强办理建议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同时要及时征询代表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对代表不满意的答复件,要组织有关部门专题研究,提出重办意见并跟踪办理,做到案案有着落,件件有答复,落实有保证。四是要健全代表活动激励机制。对人大代表实行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是进一步调动人大代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效形式,为此各级人大应继续坚持和推广这一做法,使之不断完善。要通过对那些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成绩突出的人大代表,给予奖励表彰或把他们推荐为上级人大代表候选人或作为下届人大代表的人选,来激励那些不作为的人大代表奋发向上,达到提高代表整体素质,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目的。对那些确实不能胜任代表工作的,要动员其辞职或由原选区进行罢免,以全面提高代表的素质。五是要从时间和经费上保障代表活动的开展。代表开展视察、调查、检查、评议等活动是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权利,各单位应当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配合,并要给予必要的时间保障。代表离开本单位执行代表职务,其所在单位应当按正常出勤对待,享受所在单位的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待遇。代表活动经费,应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对执行代表职务活动的代表,各级财政应根据实际需要给予适当补贴。同时对妨碍代表履行职务和侵害代表合法权益的,各级人大要督促有关部门严肃查处。

深入宣传贯彻代表法,开创代表工作新局面

代表法是一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法律,为人大代表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执行代表职务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我们做好代表工作规定了基本方针和准则。因此,各级人大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宣传代表法,使代表法深入人心,人人皆知。一是针对代表法宣传不够的现状,各级人大要想方设法,积极工作,通过有效的新闻形式和各种渠道深入宣传和贯彻代表法,使全社会都了解代表法。二是人大常委会和乡镇人大主席团在工作中必须贯彻代表法,要把进一步学习代表法作为加强代表工作的纲。三是代表自身也应认真加强学习贯彻代表法,增强代表意识,明确自己的职责,尤其是担任各级领导职务的代表,应该以一个普通代表的身份,自觉地参加代表活动,与基层代表和人民群众直接接触,缩短彼此的距离,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真正了解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发挥好领导干部代表的作用。四是深入宣传贯彻代表法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努力形成全社会尊重、支持人大代表执行职务的良好风尚,共同开创人大代表工作新局面。

第四篇:关于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思考

关于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思考

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讨的是有关人才工作的几个问题。我到人才信息科时间也不长,两个多月的时间。到科里之后,很多人都问我,归结起来有两个问题,一个是: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人才?再一个是:人才信息科到底干啥?这也是我到人才科之前一直感兴趣和困惑的问题。通过这两个多月的学习实践,我对人才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进行了一些思考。下面,就向大家汇报一下。

一、什么是人才?

也就是说人才的定义、内涵。我国人才思想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从先秦诸子到近代思想家,对人才概念发表过许多精辟的论述。下面我就做一下简单介绍,让大家了解这方面的一些知识。

(一)春秋战国时期有三种不同的人才观

一种是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把“圣人”、“仁人”、“贤者”、“志士”等作为不同层次的道德型人才,其主要标准是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这种“重德主义”的人才观强调道德义务,轻视功利目的,其根本就是道德修养和理想人格。

第二种是代表小私有劳动者和平民利益的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以“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定义人才。也就是指道德、才智、方术兼优者。

第三种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韩 1

非,反对孔子、墨子的圣贤观,力主人才要按照功利标准选拔,主张“不务德而务法”的“重智主义”人才观。

(二)汉至三国时期才性离合的人才观

汉朝统治者从秦亡的历史教训中,认识到先秦儒家思想的特殊价值。汉武帝提出了“用人如用器”的人才观,主张德才高下有别,量德而用,量才而用。也就是说凡能为国家所用,或德高或才高的人都是人才。

到了三国时期,曹操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特殊政策。用人标准强调尚能、尚实、尚智,不拘小节,轻视儒家所提倡的伦理道德。他公开宣称“不廉”、“不仁不孝”都无关紧要,只要“忠能勤事,心如铁石”,便可称为“国之良吏”。把只要有才能并为我所用置于用人标准之首。简而言之就是只要有才能,并能忠于国家,就是人才。

(三)唐朝时期才行并重的人才观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太宗在争夺天下的艰难斗争中形成了讲求实际的风格,又鉴于隋朝覆亡的教训,他的人才观主张才行并重原则下的“器用论”,主张在才行并重原则下,或有优秀品行,或有专长才能的人都是人才。

(四)宋至明清时期德行为先的人才观

宋代,理学创始人周敦颐以“中正仁义”为人才的主要道德标准,又按道德境界把人分为圣、贤、士等。与周敦颐同时代的史学家司马光,他在《资治通鉴》首卷中也将“德”定义为“正直和中”,而把“才”定义为“聪察强毅”。并把才德的关系定义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由此把人群划分为圣

人、愚人、君子、小人,即:“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不难看出,司马光的人才观十分强调道德在人才划分中的作用,具有“重德主义”的倾向,但他同时又能注意到人才的素质要素知识、能力以至技艺。

明清时期,统治者为治久安邦,始终把品行放在人才标准之首。明太祖朱元璋说:“才德俱优者上也,才不及德者其次也。才有余而德不足,又其次也,苟二者俱无,此不足论矣。”康熙也说:“论才则必以德为本,故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五)近代思想家提出的经世致用的大人才观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一些受西方民主思想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为了拯救民族危亡,纷纷把人才问题提了出来,对人才概念赋予新的含义。一是提出了“广智论”下的大人才观。所谓广智,就是开发民智,广泛培养人才。人才不是少数几个英雄豪杰,而是多数的人才。康有为认为,“兴学校”是“开民智”培养人才的主要手段。二是提出了服务于人民的人才道德和作用评价标准。三是提出了人才素质知识、技能适用发展观。梁启超从救亡图存角度出发,提出了“新民”人才观。主张人才的知识、技能要适应资本主义的工商业发展。严复在《救亡诀论》中认为,“求才学二者,皆必以有用为宗”,主张造就学有专长人才。近代思想家的人才概念,总体上概括起来:具有适应时代发展的知识、技能,并能尽心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和国家图强作出较大贡献的都是人才。人才不只是少数杰出的人物,而人人都可以通过培养成才。

(六)中央《人才工作决定》提出的科学人才观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于如何定义人才,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改革开放初期,有关部门从统计学角度提出,人才是指具有中专及其以上学历或具有技术员及其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现在看来,这个概念过时了,也是不科学的。

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对人才的定义进行了新的阐述:“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中,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鼓励人人都能成才。”同时,提出衡量人才的标准是品德、知识、能力、业绩四个构成要素。并且还提出了衡量人才要坚持“四不”,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这一科学人才观念突出了人才的广泛性和大众性,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导向性,对于人才工作乃至人们成才都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怎样做好新形势下的人才工作

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后,中央提出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指出,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重点做好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的工作。建立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

人才工作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赋予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那么组织部门在人才工作中扮

演什么角色、管什么,怎么管,怎样才能牵好头抓好总成为摆在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也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寻求突破的地方。参与了一些资料,也进行了思考,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通过宏观指导实现牵头抓总。管宏观是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重要职责。一要牢固树立中心意识和大局意识,牢牢把握人才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大方向,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战略部署,超前思考问题、谋划工作。要加强调查研究,把人才工作的触角深入到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深入到各个行业、业务部门,了解他们的业务工作,掌握他们的重大活动,把人才工作与各单位的业务工作融合起来,在谋划业务工作的同时谋划人才工作,在研究项目工作的同时,落实人才工作,避免业务工作与人才工作两股劲的问题。二要牵头制定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战略和规划,把握人才工作的方向,明确人才工作不同时期的培养结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方法步骤,增强人才培养体系的系统性、计划性、实施性。

2.通过制定政策实现牵头抓总。管好政策是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有效手段。一方面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着眼于人才培养、引进、评价、选拔、配置、激励等环节,组织各方面力量,牵头抓好事关人才工作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人才政策的研究、制定和落实;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制定人才政策法规的统筹和指导,做到相互配套,有机衔接,避免政出多门、各自为战,逐步建立健全系统完备的人才政策法规体系,通过政策的创新来推动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

3.通过力量整合实现牵头抓总。整合力量、综合协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人才工作合力是牵头抓总的核心任务。目前,全区各人才工作成员单位基本上都是按照上级业务部门安排和职责分工开展工作,可以说是各自为政,互不干涉,条条联系较多,块块沟通较少。因此,要抓好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建立人才工作例会制度,通过定期不定期召开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现场会等形式,交流工作进展情况和任务目标完成情况,共同分析人才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新办法新举措,促进各单位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时,也有利于掌握全局人才工作的总体状况,形成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人才工作格局;要发挥组织部门的整体功能和优势,重视组织部门内部的力量整合,促进人才工作与干部工作、组织工作有机结合、良性互动、整体推进。

4..通过考核激励实现牵头抓总。人才工作的深入开展必须要充分调动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要落实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按照全年人才工作要点的分工,定期不定期开展工作督查,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同时进一步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将人才工作情况纳入政绩考核内容。按照中央对人才的最新阐述,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而且鼓励人人都能成才,也就是说,人才不仅仅局限于几个主要职能部门,而是普遍存在于各个单位之中,每个单位都有责任加强本单位、本系统人才的培养、引进、管理、使用和服务等工作。因此,要不断强化“一把

手抓第一资源促第一要务”的责任意识,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5.通过优质服务实现牵头抓总。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职能,创新服务方式方法,提高为各类人才服务的工作水平。要建立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制度,直接联系和服务一批高层次人才;要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体检、休养、子女入学等服务,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要探索搭建信息查询、沟通交流平台,为高层次人才的学术研究、项目开发提供信息服务;要建立健全专家决策咨询制度,充分发挥专家在重大决策中的参谋咨询作用;要加大对人才工作政策、人才工作先进典型、各类优秀人才代表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不断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和氛围。

7.通过重大活动实现牵头抓总。组织部门要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部署,根据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形成热点,不断创新人才工作的有效载体。每年牵头组织谋划对人才工作有积极推动作用的重大活动,办

一、两件有重大影响的大事、实事,扎扎实实解决人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扩大人才工作的影响,营造人才工作的良好氛围,更广泛地吸引各个方面和社会各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人才工作中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人才的创造热情和创业激情。

第五篇:做好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的几点思考

时代的快速发展带来青年成长环境的瞬息变化,既是对共青团工作严峻挑战,也是良好机遇。新形势下如何增强共青团的实力、魅力和竞争力,我认为要努力做到三个“三”:

一、完成三个转变

1、虚向实转变。共青团工作要虚功实做,抓好基础工作和基层事业,加强阵地和队伍建设,增强自身的“硬实力”;同时,要利用好“硬实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提供人才智力等“软实力”支持。

2、官办向社办转变。共青团是社会群团组织,要用组织行为和力量去开展工作,逐渐从行政命令向行动号召转变,主动服务青年,引导青年,用组织的魅力形象,用组织的奋斗进取去影响青年形成共识,去凝聚青年齐心协力。

3、“小青工”向“大青工”转变。一是建立全社会、各部门、各年龄层次的人参与支持共青团工作的系统工程和长效机制;二是要向青年网民、进城民工等群体辐射,向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延伸,使共青团工作覆盖面更宽、影响力更大、渗透力更深。

二、达到三个成效

1、科学的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共青团工作首要任务,价值所在。一方面,多途径、多形式努力提高团员青年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素质,另一方面,积极策划和实践共青团工作与全局工作、中心工作相结合的有效方案、平台和形态,不断使共青团从边缘走向前沿,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2、和谐的影响力。共青团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要求和任务落实到工作中,把团员青年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和谐社会建设上。充分发挥各级团组织广泛联系青年、联系基层的优势,有效调节各种社会关系来推动和谐社会建设。通过加强青年人自身的和谐以及引导青年人积极创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来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3、文化的凝聚力。共青团要加强自身文化建设,通过先进的“团建文化”把所有团员聚集在团旗下,打造信念坚定、充满阳光、积极进取的团员队伍。通过团自身的文化魅力和创造丰富健康的文化业态来吸引、凝聚更多的青年,使团员青年更有团员意识和团队意识,使团组织更有活力和战斗力。

三、使用三个手段

1、人本原理。“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共青团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性化的思维去开展工作,始终把尊重人、关心人、吸引人、鼓舞人、塑造人作为工作的第一目标,努力通过实现青年人全面发展进步来推动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2、市场理念。现代青年人思维行为活跃,是一个竞争场。各级团组织要改变以往靠行政命令推进工作的方式,真正以共青团事业经营者的身份去开展好工作,充分运用市场方法手段,采取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主动参与青年思想、工作、生活领域的竞争,用美妙的现实和美好的愿景来巩固青年人正确的思想行为方向,真正实现共青团事业的“获利”。

3、创新方法。共青团工作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通过设计新思路、新形象,推出新平台、新品牌,实施新策划、新技术,来适应形势的新需要和青年的新变化。通过创新观念、创新机制、创新载体,来拓展共青团的领域,巩固共青团的地位。

下载新形势下做好新疆民族团结工作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形势下做好新疆民族团结工作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思考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思考 提要:作为纪检监察机关,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对反腐倡廉建......

    做好新形势下反邪教工作的思考

    做好新形势下反邪教工作的思考 作者:admin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有序地发展,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各项事业生机勃勃。这一切都同我们保......

    关于做好新形势下防范工作的思考

    关于做好新形势下防范工作的思考 关于做好新形势下防范工作的思考 社会治安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尤其是当前我市正处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中等城市建设步伐、......

    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几点思考

    摘 要:做好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正确处理意识形态多样性与多元化的关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正确处理理性认知与情感认同的关系,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思考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思考党群关系是政党建设的基本问题之一,对所有政党如此,对共产党更是如此。对中国共产党来说,保持密切而良好的党群关系是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党的先......

    关于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几点思考

    关于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的几点思考(区国房局-XX)通过深入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论群众工作》一书,我对 “得民心者得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些古训有了......

    新形势下做好反腐倡廉宣教工作的思考

    新形势下做好反腐倡廉宣教工作的思考 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对反腐倡廉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做好新形势下人大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新形势下人大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人大作为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最高层次的监督。在新的形势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必......